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德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26

教育德育论文

教育德育论文例1

2体育教学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1体育教育是高校整个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在高校的教学中,应将“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除了向学生传授理论及实践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担负起育人的职责。作为高校必修学科的体育课程,同样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应肩负起德育教育的任务。大学体育教育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德行、智力、体质以及心理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能掌握相关体育知识、竞技技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品质、与人协作的意识等良好的德育品质,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2.2体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首先,体育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通过完成某项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竞技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积极健康的公平竞争的意识。这对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抱负、品德、作风等方面都起着积极地教育作用。其次,体育教育还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教育可以塑造一个勇于拼搏、健康青春、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形象。通过竞技类体育教育方式,还可以展现出高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和集体凝聚力。同时,体育竞赛的氛围、竞赛规则、竞技精神等都会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

3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3.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正如任何事物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体育,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体育竞技项目,都要求遵守相应的规则。没有了规则,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也就没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和可能,遵守规则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集体体育项目中,如果团队成员不遵守团体规则,各自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那么这个团队很难取得成功。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一节节体育课,适时地向学生传授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听口令一致行动,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私自行动。并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分组分别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借还体育器材、整理训练场地等任务。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规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运动规则,确保训练过程严肃、公正、权威,从而培养学生守纪、热爱集体、服从指挥的优秀品质。教师在组织学生游戏或者竞赛时,先要明确应遵循的规则,比如,在组织较有竞争性且容易犯规的接力赛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一旦发现犯规的苗头,要及时更正。要让学生明白取得比赛胜利虽然重要,但是竞赛规则不能丢。结合体育教学的过程,体育老师应对学生的体育道德行为和作风进行严格要求和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中时时刻刻感受到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从而养成减少犯规,遵守规则,服从裁判,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3.2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互相激励,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共同承担责任。团队精神是指团队为完成某既定目标而需要实现的思想和行为,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优势,并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合作的默契,推动整个创造性过程的发展以及团队的成功。体育集体项目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例如,一支成功的足球队,全体队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同时更要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效能。每个人只有在相应的团队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从群体中获得更高的自信,实现社会尊重和自我成就感。因此,在在体育教学的,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适当安排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体育竞赛项目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通过参加紧张激烈的集体体育比赛项目中,逐渐认识到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固然重要,但团队成员间的战术配合更为重要。通过融入集体感受团队,感受与队友的合作,感受团队成败给自己带来的苦与乐,感受团队同心协力共同竞争与拼搏的艰辛,切实体会到一只高绩效的体育团队,全体成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个人与团队密不可分。团队造就个人,个人成就团队;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

3.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艰苦拼搏、积极进取的优秀意志和品质

拥有坚韧不拔、艰苦拼搏、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是一名大学生优异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无论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何种逆境,这些素质都能够有助于他们顽强的生存,不断地成长壮大,并在面临各种困难时依然能够不畏艰险、奋勇拼搏并最终取得胜利。由于体育教学具备较强的竞争性、实践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一些困难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田径、球类、武术等内容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特别是在田径项目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田径项目中的短跑、长跑以及球类竞赛等剧烈的运动,容易使学生出现呼吸困难、氧债剧增、乳酸堆积、耐力下降、肌肉僵硬等生理现象,并且在体育竞赛中,紧张的比赛氛围也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等情况,克服这些不良的情绪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教育德育论文例2

二、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党员兼具师范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在接受党员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养成,确保具备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存在内在的联系,党性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其师德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将师德教育与党员教育有效融合既可以提高师范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又可以提高师德修养,而这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党性修养的提高促使党员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而师德教育的“立德、融通、践行、内化”模式又可以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内化到党员内心深处,因此,这两种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培养优秀的教师党员。同时,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的融合对于党员教育和师德教育的效果提升、师范生健康成长为优秀教师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一,有利于创新党员教育途径,培养优秀党员。将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相融合,可以运用师德养成教育的特点,按照立德、融通、践行、内化的模式来创新党员培养教育途径,有助于将党员教育的思想内容深入到党员内心,推动党员队伍政治素质的提高,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二,有利于探索师德教育途径,增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效果,培育优秀师范生。党员教育能够使师范生党员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规范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有助于师范生在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磨炼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坚定信念。其三,有利于促进优秀教师党员的塑造。师范生党员教育和师德教育有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对这一融合所做的探索有利于发挥党员教育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应有的作用,调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积极因素,促进师范生党员的成长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师范生党员教育和师德教育是两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育。优秀的党员势必会在职业操守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而优秀的教师也是成为优秀党员的先决条件。

三、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共促的途径

当前,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还处于分离状态,即使有重合交叉部分,也未有效加以整合。基于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的相通性及其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等师范院校应从规章制度、政策制定和相应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广泛而深入地探索出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共促的有效途径。从具体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可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师范生师德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于师范生党员来说,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学生党员发扬其先锋模范作用既是对学生师德养成成效的检验,又是对党建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应多给师范生党员压担子、分任务,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动自觉地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对自我的鞭策和鼓励,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其师德素养的提高。如,可将师德教育方面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考察内容纳入师范生党员的考察范围,以及将师范生党员师德方面的表现作为评选优秀党员的重要参考指标等。第二,在师范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师德养成的内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以及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等,可以把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这一体系之中,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来统摄其他内容,突出师德教育,构建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教育结构体系。在师范生党员教育过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师党员的事迹作为榜样,既强调其党性修养,又重点突出其高尚师德;从高校教师中选择优秀的党员教师结合自己对党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为师范生党员上一堂生动的党课;鼓励师范生党员到革命老区进行支教,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启发师范生党员思考,在提高自身教书育人水平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的党性修养,等等,从而引起师范生党员群体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对于党员身份与教师角色的双重思考。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师德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融合。校园文化属于隐性文化,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环境教育比思想道德灌输更具有感染力和渗透性,其影响不是强制性的、有形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影响,但这些影响能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感染心灵、陶冶情操。如通过校园文化宣传橱窗、电台、广播、校园网、微信、微博媒介将师德教育与党员教育相关联的内容广泛推介,全方位强化师范生党员的师德和党员意识。重点介绍优秀党员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重要思想,邀请优秀党员教师就自身的事迹与感想为师范生作报告和讲座,激发师范生提高自身道德和党性修养的热情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第四,在专业教师队伍的指导下推动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的融合。针对师范生党员的特点,为师范生党员配备熟悉师范专业要求,专业知识扎实、责任感强,能很好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有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党员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师生沟通,能针对师范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第五,在党组织的教育活动中把握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师范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师范生党员结合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开展自我教育,以教学活动或者论文的形式讲解党的相关知识,探讨提高自身修养的有效教育途径,同时党员之间进行互评,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又可以加深对党的进一步认识。第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在实践层面的融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有效融合的最佳途径。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兼具未来教师身份与党龄较短的师范生党员来说,所处的校园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并不能全面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党性修养、师德素养并不高,走上社会之后,容易出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偏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师范生党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实践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各种考验面前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他们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体会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所应有的担当。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

教育德育论文例3

1.健身功能

从运动对人体的影响看,体育的直接作用增强体质,因此,健身是体育的主要功能。

2.智育功能

体育是促进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手段,知识的获得,所依赖的是思维器官,即脑或脑中枢,通过体育锻炼,使体质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都得到训练,不断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有助于牢固掌握科学知识。

3.德育功能

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涵,通过复杂的练习,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困难、阻力等,磨炼刻苦、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群体意识和观念,通过竞赛,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等良好道德风尚;通过体育史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此外,体育教育还具有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教养、美育、文化传播等功能。但是,体育教育的功能具有潜在性,只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组织实施,才能使体育的功能得以发挥。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探析对学生德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

二、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师生关系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有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教育关系,也有单纯为满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即社会关系,概括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

从行为学的观点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师的主观行为而控制的,教师的行为有心理行为和付诸实际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外在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影响也较大,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支持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好恶作为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与学生间的道德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建立健康的道德关系是体育德育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道德观、信念观、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要肩负教书任务,更应担负育人的重任。

三、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因此,要完成体育德育之重任,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应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正确地导向教师的教学行为,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行为是为学生树表率、起模范作用的,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教师要“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里,列举了十多条教师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做到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生活共甘苦,向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和师生严格界限等。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1.加强职业道德认识

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从而为自觉地遵循教师道德要求,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奠定科学的、理性的基础。

2.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对本职业的热爱和忠诚,但从事神圣而平凡、复杂而艰巨、辛苦而累人的体育教学,就需要更深的爱和更多的忠诚。可见,对体育事业的浓厚的情感是激励教师勤苦工作的内在动力。

3.培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

作为体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应当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对体育教师的轻视和偏见,即使是在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教师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的今天,仍有一些人不重视体育事业,更不重视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才不为各种偏见所左右,不为各种诱惑而迷茫。

综上所述,认真完成好体育德育任务,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严正自身行为,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先决条件,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行为,即改善体育德育效能受控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受控于教师的内在动机,动机又受控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与体育德育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张振川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3]金一鸣.教育原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教育德育论文例4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教育德育论文例5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净化思想的机会。如在教学《黄河颂》《最后一课》一类的文章时,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适时进行爱国教育;在教学哲理诗《理想》时,让学生在领悟诗歌的深刻含义和精妙的比喻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拥有信念,及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恒心,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再塑生命》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与苦难、困难作不屈不挠的斗争;《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在引导学生归纳文章哲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克服困难的方法:将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这样会战胜巨大的困难;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如《信客》能教给学生做人要诚实、讲信用;《老王》也让学生知道关爱弱者的重要……总之,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阵地,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教育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育者,应引导学生的情感活动向着纯洁、健康、高尚的方向发展,达到能够控制情感、主宰情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

    三、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教育德育论文例6

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爱国、爱家、爱党、爱人民是学生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巧妙加以利用,从而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同时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道德情操,滋养浓厚的爱国情怀。如苏教版教材中《中国的土地》《美丽的西双版纳》《始终眷恋着祖国》《黄河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等等都是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素材。教师在演绎课文时,配以现代手段,展示迷人的画面,辅以教师的真情诵读,带学生的心灵去旅行,让他们体会祖国的山河如此多娇:徜徉在阿里山风光里、徘徊在西双版纳的美景中,流连在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神韵间……让学生陶冶在中华文化和美丽的景色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成就个人素养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的教育是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的。”的确,好习惯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坏习惯则会误导孩子一生。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将学生习惯的培养嫁接在课文之中,巧妙渗透习惯教育。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形成好习惯;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会学生任何时候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如果自我膨胀,最终只能落得丑态百出,贻笑天下;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我引导学生思考人在面对逆境时,是消极感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还是将这种困难作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进行《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我和学生讨论,大凡在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巨匠,需要的首要素养是对真理的坚持不懈的追求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此外,针对学生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在教学课文《我的老师》时,我利用课堂,展开辩论,倡导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四、渗透感恩意识教育,锻造完美人生

教育德育论文例7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二)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改进

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教育德育论文例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价值观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文化、优秀卓绝的传统道德观与当代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融为一体,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学子们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领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进入虚拟现实的网络信息时代的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诞生,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便捷、更加频繁,使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看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五颜六色。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理顺和形成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开放,市场商品意识的渗透,由于受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学子们通过虚拟网络环境看到无数政府高官见利忘义,人格沦丧,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纷纷成为金钱的奴隶,石榴裙下的风流贪官,沦为人民的罪人的社会现象,强烈地影响着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腐败堕落现象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价值的根基。面对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给高等院校学子们的心理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在关心、观察、思考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时,迫切希望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得出正确答案,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当他们在研究、思考自己对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看到最多的是贪官的腐败,道德的沦丧,进而又发现社会人心狡诈险恶,人情世故复杂纠葛,狡辩诡诈,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高校学子们感到无从得到满意的答案,反而觉得“清廉”与“现实”格格不入,传统道德观念与现实道德现象严重失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导致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怀疑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能有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提供给他们作为处世的参考呢?当今的世象,好像一切都变得平庸、媚俗和无所谓,激情和崇高已退避三舍,伪道德、伪权威和算计充斥其间。这些都给高校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道德理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们的品德行成、发展和进行道德理论教育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它是一个国家根据国情形成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对国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规范,使人们形成符合国家所要求的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交融,由于国情与地域的差异,道德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的道德准则,使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存在严重的冲突,如在我国出现的“廉洁自律”与“腐败成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与“中饱私囊”、“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与“侵吞国有资产”等等现象,从理论上怎么样也联系不到一起,而这些反其道而行之的,竟都是口口声声称其为人民公仆的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他们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忘记了做人的基本规范。从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对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上海市长,利用职权进行权色交易执行除的处分以及震惊中外的厦门赖昌星走私案、《三联生活周刊》披露的福州首富陈凯案等触目惊心的案件来看,其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的精神浊流早已将道德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令人担忧的裂变、畸变。

这些现实社会的丑陋现象,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及各种媒体的传播,使本来纯净的高校校园受到严重侵蚀,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学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实中出现的道德困惑,道德迷茫乃至道德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使大学生对现行的道德理论产生了怀疑。有些院校对于道德理论教育不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是采取去粗取精的古为今用、去伪存真的洋为中用的引导性、实用性的教学,而是从某种政治需要出发,一味地采取完成任务似的灌输方式。在严酷在现实面前,对照校园内的道德理论教育,大学生立刻产生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发现教师所讲授的道德理论严重地脱离社会实际,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也无从做出正确判断,于是大学生权衡利弊的砝码便移向了校园外的一端,此时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做到他们的心坎上,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教师给他们讲授的道德理论教育不但是纸上谈兵,还因此而产生了认为教师在说假话的想法,于是对学习道德理论课产生厌烦心理,这是当代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又一现状。

无论是教育哪一类的学生,无论是进行哪一方面的教育,无论要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做到的一条,也是至关紧要的一条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到“行胜于言,行在言前”。

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否能做到彻底,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最为关键的是看教育工作者表率作用。德育活动中,学生是客体,而师长们是主体,担负教诲大任,要学生做到明晰事理、德才兼备,首先要看师尊的言与行。言行一致是最低的要求,说到做到,不欺不诈,才是诚信的根本,学生只有在体会到师长的言行一致时,才能从心里接受这个榜样,诚服这种理念;对于行在言前,用高风亮节来形容做到这一点的教育工作者并不为过,这会让学生看到德育之核心的理念: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亲身行德,才是大德。从2004年发生的中央音乐学院和北航的招生事件中,师德的堕落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知与行脱节还体现在大学生的犯罪中,比如南京大学学生集体案、清华大学学生向公园黑熊泼洒硫酸案、南京某大学学生抢劫杀人案、云南大学生马家爵杀人案等。这些学生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却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以身试法,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令人发指,令人担忧、令人深思。谴责他们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扪心自问,想想原因,不要怪罪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硬件设施的先进,也不是道德本身的问题,而是道德的知与行脱节的问题。孔子说:“有才无德是小人。”中国历来重视培养人的道德精神,然而拘泥于书本过多,积习恒远,成了书本上的礼仪之邦。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书本上说的拿到人身上,让知与行相统一。德育的核心就是这么简单。

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摒弃了一些旧东西,又加进了一些新东西在道德体系中,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反映着特定的阶级利益,应当承认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社会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样就导致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要搞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教育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所以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美)A.斯波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

教育德育论文例9

一、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分、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篡改。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得大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在网络社会里,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导致政治观念淡化。

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1.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工作,牢固确立思想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联系实际,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办法。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结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建设一支适应网络发展,精通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上思想教育工作,关键还是在人,必须建立起一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一是校党委工作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的干部,负责对校园网的总体监控和管理。二是校内各院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的干部,负责对本单位的网站的监控和管理。三是学生骨干队伍,由他们组织学生网络自律组织,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学校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学会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而且还要运用网络,要善于把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3.“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高校思想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的思想教育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将网络焦点信息引进“两课”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唯物辩证的分析和科学的说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予以肯定,使其成为“两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有益的补充;对消极有害的信息垃圾给以理性的批判,作为反面材料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改进“两课”教学,而且拓宽了网络思想教育的空间。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实效性。

四、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1.密切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网络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教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一是尽快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3).

[2]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2003,(4).

教育德育论文例10

2.在勒维纳斯看来,由于以往的哲学深受本体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是肩并肩的关系,因为从本体论上看,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起源,从而每个人都是一个封闭的孤立单子,人与人之间处于彻底的分离状态。在这种关系当中,人们之间尽管也会摩肩接踵,但最终仍会失之交臂,我会漠然地置他者的生死于不顾,因为他是他,我是我,从而导致社会的彻底冷漠。勒维纳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肩并肩的关系,而是面对面的关系。当我们迈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我们就会和他者碰面,他者以面貌或脸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就像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脸同样也具有表现、表达功能,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通过脸表现出来。正是脸的这种表现性,使得他者剥除了一切伪装和保护,赤身地站立在我的面前,因此,以面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他者是一个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的寡妇、孤儿,他者通过面貌向我们发出吁求:“汝勿犯杀”,从而把自己的生死存亡托付给我们。面对他者的吁求,不论我们是否乐意,我们都必须作出回应,“言说就是对他者作出回应”。勒维纳斯在这里是有意使用了双关语,当他讲回应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强调自我对他者的责任,因为责任(responsibility)和回应(respond)在拉丁语中拥有共同的词根,二者同根同源就决定了二者相伴而生,“你对脸的反应就是一种回应。不仅仅是一种回应,而是一种责任。这两个词(reponse,responsabilite)密切相关”。在回应或责任关系中,他者变成了一个绝对的他者,他者不再像独白中那样低于我,也不再像对话中那样与我相等,而是高于我,我是被他者劫持的人质,我不但要为他者的生死存亡负责,甚至要为了他者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从勒维纳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应并不仅仅是一种言说方式,更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自我不是与他者共在,而是为了他者而存在,自我对他者承担着无穷无尽的责任。正因如此,回应道德教育也不简单地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教师与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当然,围绕这种伦理关系,教学方式方法必然会发生系列变革。

3.既然回应意味着责任,那么在回应道德教育当中,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问题。道德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像在先秦儒家那里,道德被看做人区别于世间万物、高出于世间万物最为重要的特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因此,人们又把道德看做立身成事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既然道德直接关系着人能否成为人,那么道德教育就不是成才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成人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教育从其根本旨归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走进学校,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学生就已经向学校、向教师们提出了要求:你们要把我培养成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种吁求作出回应,也就是必须承担起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如果学生没有成人,而是走上了歪门邪路,甚至违法乱纪了,那么教师是有责任的。虽然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并非是教师的过失所致,但是按照勒维纳斯的说法,他者所犯下的所有罪,都是与我有关的,因为他者已经将自己全盘托付给了我,他者犯罪就是因为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就是他者所犯罪行的幕后黑手,我就是罪犯的同谋,我理所当然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成人,教师不能成为纯粹的知识灌输者,不能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要真正地成为学生成人过程的守护者,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灌溉施肥,提供精神滋养,同时也要防止各种害虫的侵袭,而不是奉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宽容,从而让学生在堕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4.由于回应不是旁若无人的自说自话,也不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而是对于他者吁求的应答,是对他者责任的承担,所以,回应不应停留在语言上,变成空洞的口头允诺,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担负起为他者存在的责任重担。因此在开展回应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布道者,而是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的责任承担者。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铺设通向成人的道路,并时时关注学生是否偏离了他所吁求的道路,随时准备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帮助其纠偏,以免背弃了帮助学生成人的美好承诺。这也就是说,回应道德教育并不主要是通过课堂道德教育模式来展开的,而主要是通过亲身躬行的模式来展开的。在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当中,道德教育都被看成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一种仅仅针对学生的教育,然而教师本身始终没有参与到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来,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看客,所以,教师的德行是无关紧要的。而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开始作为学生成人的责任承担者而参与到学生成长成人的过程之中,所以,教师本身就是以道德人的身份而存在的,并且他必须以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他的道德人身份,否则他就有名不副实之嫌。也就是说,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讲授了哪些具体的道德内容,而是他所有的教育活动是否符合道德,或者说,他所开展的教育是否是符合道德的教育。在回应道德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教师,不再是一个傲慢的知识权威,也不再是一个平和的闲聊伙伴,而是一个平凡的道德榜样,他努力地在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改善文化环境,为学生们的道德成长提供滋养。

二、回应道德教育的价值

1.回应道德教育的提出顺应了言说方式的历史发展逻辑。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人们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因此这部分人以人类导师的身份向人们真理,而普罗大众则被当做忠实的听众,因而这时的教育和言说主要采取了独白的方式。那时,如果普罗大众胆敢喋喋不休,那就会被看做对权威的侵犯,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像苏格拉底和布鲁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上帝死亡而来的是权威的没落,没有人因为接受了上帝的恩典而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所有的人都站在相同的起点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没有人能够独断专行地向他人命令,每一项决定的作出都必须建立在共同商谈、对话的基础上,而这导致对话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大行其道,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对话都开始普遍流行。不过,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就在对话铺天盖地之际,回应已经悄然兴起。正如前文所言,勒维纳斯的贡献是在于他从哲学的高度把言说等同于回应,从而把回应当成了唯一重要的言说方式,并赋予回应以责任的内涵。实际上,他这些思想并非劈空独创,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相关思想,在他之前,有些思想家已经对回应作出了相似论述。像马丁·布伯在论述时就提到了回应,“真正的责任只存在于真正有回应的地方。对什么作出回应呢?对某人发生的事情作出回应,对所见、所闻、所感作出回应”;“责任不是一种从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责任与反应具有同样的根基:反应=‘回答’;负有责任意味着准备作出反应”,这里的“反应”就是勒维纳斯所讲的回应。从历史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回应是独白、对话之后第三种重要的言说方式,并且日益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

2.回应道德教育解决了教育中争论不休的主体问题。对于教育和道德教育来说,主体问题一直都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道德是以爱和尊重为基础的,而爱与尊重是以确立他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一个自我的附庸和奴仆不值得主人爱和尊重,因此,以道德作为教育内容和建构目标的回应道德教育同样也离不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过程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是教师发号施令,加以征服改造的对象,彻底地被看做教师的附庸。也正因如此,弗莱雷把这种教育称为“压迫者教育学”,“压迫者的兴趣在于‘改变被压迫者的意识,而不是压迫他们的现状’,因为被压迫者越是可以被引导区适应这一状况,他们越是容易被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压迫者利用灌输式的教育以及家长式的社会行动机制”。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主客对立的教育模式,把学生从教师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现代人所追求的平等关系,教育学开始引入现象学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而对话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交互主体或双主体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才能顺利展开一场对话,如果一方拥有特权,那么对话就无法进行下去。然而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不但无法达到统一,甚至会走向冲突,前者的结果是冷漠,后者的结果是斗争。正是为化解这一矛盾,后来人们又对其进行了各种变形,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前面各种教育之所以会产生问题,就是因为它们都被当做了一种权利的主体,主体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走向分裂甚至冲突。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同样居于主体地位,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是两个势同水火的主体,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主体: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无声的命令者,而教师则是积极的回应者,是责任的勇敢承担者,二者之间不但没有冲突,反而相互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