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23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1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MPAcc

Key words: balanced score card;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MPAcc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181-04

0 引言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自2004年设立以来,不断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现实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挑战。而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更快、更好地实现其价值目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中国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品牌项目。

开展在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绩效管理体系中运用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对改进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式,转变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效率和提升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管理能力和回应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平衡计分卡原理

平衡计分卡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制定和实施组织的战略,从而实现组织的业绩评价以及促进组织战略实施的目标。

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强调四个维度平衡协调发展,如果组织想取得良好的财务业绩,就必须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满意;如果想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有内部流程支持;而以上业绩又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因此学习与成长层面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是彼此支持、相互驱动的,是一个循环提高的过程。

1.1 财务方面

由于财务指标在概述可计量经济后果的已发生方案方面的价值,平衡计分卡保留了财务方面的内容。财务业绩的指标不仅能反映出公司的策略和业绩对净利润的影响,典型的财务目标还是要和盈利能力连在一起。

1.2 客户方面

在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组织管理者是要确定组织将要面对的竞争性客户和所占市场份额多少,并及时地计量出组织在这个目标范围内的相应业绩情况。

1.3 内部经营过程方面

内部经营过程要求组织从内部业务角度来评价组织运营状况。内部经营过程是形成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改善经营业绩的重点方面。

1.4 学习与成长方面

平衡计分卡的一个伟大之处是在四个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链条中重视学习与发展层面。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和内部经营两个层面确立了组织现在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习和成长方面是要组织建立有利于组织长期发展的基础结构。

2 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绩效管理体系

2.1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介绍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项目设立于2004年3月1日。截止2014年我国已有107所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授权点。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组织专家、委员对我国107所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的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价,以提高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提高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的工作效率、管理能力和回应力。

2.2 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

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维度模型,如图1所示。

为确保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推动MPAcc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各培养单位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工作。

考虑到评价成本及评价结果运用周期等问题,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一般每三年组织一次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全面评估,所以以下每个评价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应该是从A培养单位近三年的相关项目情况来考虑的。

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

合格标准:评价合格应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①加权总分不少于70分为合格;

②评分在75分及以上的单项指标不少于20个;

③师资规模、师资结构、课程设置、论文质量4项指标评分均不能少于60分;

④被评价的培养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现虚假之处,相关指标按最低分计算,情节严重者,按评价不合格论处。

2.2.1 客户维度指标设计(表1)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客户主要是学生、用人单位(政府和企业)和社会。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直接作用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满意度、配合度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最终能否完成其教育目标的基础,也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教育结构的选择、教育维度的确定都要与国家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最终都要接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检验。

2.2.2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设计(表2)

针对培养单位客户层面的需求,我们认为,支持这个维度所需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目标来实现:

①高素质。

培养单位教学情况及培养效果指标主要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培养单位教学管理情况指标主要包括对制度建设及档案管理、教学服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指标可根据已制定的学位论文标准,来控制和衡量学位论文质量。

②应用型。

用人单位咨询指标可以看培养单位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智力支持,解决政府和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况。社会实践指标可根据培养单位是否为学生提高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学生自己找到的社会实践机会来衡量;社会公益指标主要指培养单位是否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发展。

③国际化。

外教教学指标主要通过培养单位聘请外教数量、质量以及外教教学效果来衡量;本校教师国际化指标主要通过培养单位是否为本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学习机会,以及学校效果如何来衡量;国际间交流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为本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国际学习、交流机会多少以及国际交流、学习的效果来衡量。

2.2.3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设计(表3)

学习与成长维度工作主要通过培养单位人力资源建设、组织管理建设、信息系统建设这三个方面目标来实现。

①人力资源建设。

师资规模主要评价内容是培养单位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会计和财务专业专职教师比重;师资结构主要评价内容是培养单位所有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或有博士学位的比重;师资培训主要评价培养单位专业课程教师参加MPAcc教育制度委员会组织的培训或参加校外相关进修、课程研讨活动情况。

②组织管理建设。

管理团队建设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管理机制建设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先进,管理流程是否完善、有力;以及培养单位是否重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指标主要通过培养单位的专设网站质量和服务情况如何,以及图书源是否丰富来衡量;信息沟通、反馈管理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是否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沟通是否顺畅,信息反馈管理是否完善。

2.2.4 财务维度指标设计

我国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和教育部的财政拨款。教育部的财政款是国家财政预算的一部分,教育机构有别于企业,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收支均受到预算的控制,但这并不代表教育机构财务不重要,教育机构的财务目标应该是在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同时开源节流。财务维度是支持教育机构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但并不是主要目标,因此应将财务维度移至平衡计分卡的最底层。具体从表4所示几方面建立评价指标。

2.2.5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

通过上述绩效指标的设计,用30个相互关联、存在因果关系的指标,从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财务维度等4个维度构成了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权重是要明确平衡计分卡各项指标在整体上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高的指标就应该得到更高的权重,以体现其重要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项非常重要、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权重直接反映业绩考核的导向。

通常确定权重体系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标杆基准法、层次分析法等,我们根据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行业特点采用德尔菲法,这种方法的精髓是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但又减少权威的影响。主要步骤包括编制专家咨询表,按考评的层次、评价指标的定义、等级等绘制咨询表格将咨询表发给各位专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填写表格并收回表格,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重复多次,分轮对结果进行处理,算出考评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来代表专家意见。最终,经过对专家意见进行数据处理,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获得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向量。

纳入考评体系的各项指标值需要由各职能部门按照业务分工分别提供。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平衡计分卡指标值根据指标不同来源不同,有的可以通过教学评估来反映,有的需要采取调查统计手段取得。

随着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对考评指标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符合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适时调整。

3 总结

运用平衡积分卡原理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在我国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成功的案例更是寥寥无几。但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已经有了一些教育机构运用平衡积分卡原理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实践的成功案例,如位于美国亚特兰大市富尔顿学区的77所公立学校,在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并进行实践之后,此学区通过标准化数学考试的学生人数有了大幅提高,并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了17%。这一实践充分说明,教育机构是完全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来构建其绩效管理体系的。

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具体包括:绘制了战略地图,设计了培养流程、社会服务、国际发展方向的评价指标表,研究了各层面绩效管理指标的权重分布,并对其加以说明,最后形成了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即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绩效管理体系。

本文研究成果也适用于我国其他专业学位教育,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专业学位教育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其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是不相同的,关键成功因素也不相同,同时各专业学位的组织架构可能也不相同,因此,其它专业学位在应用本文研究成果时,应结合本专业学位教育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本文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李相银,张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执行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1(4).

[2]陈虹虹.基于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构建报业企业发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3]杨建丽.基于战略构建平衡计分卡对设置指标的影响[J].中外投资,2011.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2

二、乙方负责选拔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本班学员,学员资格由甲方审核批准。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满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者;

3.工作业绩突出。

三、该班学员按如下方式进行培养

1.符合报考条件的学员需报名参加当年由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甲方从成绩合格者中择优选拔录取。被录取者采取单位委托培养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需另签订工程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录取工作结束后,甲方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授课。

2.若录取的工程硕士生不满_________名,则在未录取的考生中,由本人申请,经甲乙双方研究视其成绩较好与表现突出等,准予参加本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的课程学习,同意其参加_________年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成绩合格,择优录取为工程硕士生。

3._________年仍未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可以继续进行课程学习,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___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4.仅参加部分课程的学习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___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四、教学安排

按乙方的要求,该工程硕士生班应为非脱产(脱产、半脱产)学习。授课地点经双方协定,安排在乙方(甲方)进行,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累计授课时间不少于_________学时(培养方案另附)。甲方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教学安排、教师选派、教材选择、授课和考试等)。

五、论文工作

按照培养要求,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者,一般在完成必修课程学分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从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到提交学位论文、申请答辩的时间)。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原则上安排在甲方进行,在职工程硕士生在校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按甲方《_________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执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部培养过程最长不得超过5年。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经本班承办院(系、所)领导批准,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可以适当延长。

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有两名指导教师。依据论文课题方向,由甲方选派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并聘请乙方一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联合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生的论文工作。

六、获得学位

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应符合该工程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满足学分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_________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管理

1.按照_________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籍管理有关条款,由本班承办院(系、所)负责办理研究生证、ic卡等;

2.在职工程硕士生应遵守_________大学有关研究生的管理规定,按时注册;

3.为保证培养质量,学员学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乙方指派管理人员负责。甲方本班承办、院(系、所)指派一名教师负责有关课程教学方面的协调工作。

八、培养费用

课程学习阶段,每位学员需交纳培养费_________元人民币(不含教材费用)。按上课学员总人数计算,由乙方一次(分两次)向甲方付清。(乙方具体交付培养费办法为:第一次于开班前交付总费用的一半,第二次于课程教学过半,再交付剩余的全部费用。)中途辍学不退学费。

论文工作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生需向甲方交纳论文指导费_________元人民币,按录取工程硕士生总人数计算。在开题报告前一次付清。未完成论文者,不退指导费用。

九、费用分担

甲方负责支付办班的业务费和教学、管理酬金;

乙方负责支付在乙方授课的教室安排和任课教师食宿;

(甲方、乙方)负责支付甲方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赴乙方从事教学和教务工作的差旅费(或乙方承担差旅费的单程费用)。

十、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持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未尽事宜,依据国家政策,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11-02

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检验学业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必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从选题到最后成文定稿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来进行思考、研究和撰写提炼,是一项系统的科研工作。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目前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一般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等环节。本文对硕士论文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匆忙,开题把关不严。开题报告是对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首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学位论文的质量,还关系到论文能否做得下去的问题。但目前很多研究生临近开题才与导师协商论文选题,导致开题报告时文献综述不全面,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出现选题过大,甚至个别选题偏离本学科范畴的现象。另外,开题报告无统一规范的评判标准,有的考核老师提问随意,缺乏实质内涵,未能切实起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的作用,开题报告把关不严。

2.中期检查流于形式。中期检查是保证论文研究进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硕士研究生和导师的一种潜在督促。中期检查时一般要求研究生填写中期检查报告,对前一阶段论文所做的工作及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明确后期的研究计划。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往往研究生填完中期报告导师审核签字就算通过,没有组织严格规范的考核,中期检查流于形式。

3.论文撰写研究生态度不端正。研究生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执行者,研究生的态度直接关系着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很多研究生只关心就业,从入学起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就业有关的资格考试或实习中,忽视自己的研究能力的锻炼,对自己的硕士论文要求低。平时很多研究生对科研研究或科研工作处于放松状态,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不够重视,导致硕士学位论文整体结构不合理,工作量不足,实验数据缺乏,格式混乱。甚至有的研究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存在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在学位论文最后阶段,研究生往往对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不再花精力对论文进一步修改,导致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不能提高。

4.导师指导力度不到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作用。但目前高校研究生导师教学和科研压力都比较大,工作忙,经常疏于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有的导师忙于自己的业务,把研究生当作劳动力使用,做一些对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不大的工作,使研究生投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精力不足,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合格。有的导师在论文送审前才开始审阅,对不成熟或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不是阻止学生提交评审,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学位论文能通过评审。

5.论文评审制度不完善。学位论文评审一般采用双盲评阅和公开评阅两种方式。双盲评阅一般由学校研究生部将论文送给校外同行专家或对口高校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送审论文中不含研究生及导师的个人信息,评阅专家与论文作者和导师均不了解对方情况。公开评阅由学科或导师直接送给校内外同行专家,送审论文中包含研究生、导师的个人信息。2011年以前,我校一直采用一本双盲评审和两本公开评审相结合的论文评审制度。但是公开评审的评阅方式中,有些评审专家不能充分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对论文总体评价成绩过高,使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缺失。另外,由于学位论文评阅只是模糊的文字表述和论文整体的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评阅的难度,影响了客观性。由于公开评审有失公正性,同一论文的评阅成绩,会出现较大区别,使研究生和导师对评价结果产生异议。

二、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改进措施

1.进行选题管理,分批开题,严把开题关。为避免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之前匆忙选题的现象,研究生入学后就应与导师协商学位论文选题,并于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初步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第二学期开始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和方案论证。为使师生重视开题,学校实行分批开题制度,第一批为第二学期末进行,第二批为第三学期初进行。为保证开题报告质量,首先,要求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先填写开题报告表,在导师组内进行开题论证,经论证通过后才能参加开题报告。其次,开题报告由各学科以研究所为单位分小组公开组织,考核小组至少五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老师组成。再次,学校制定了开题报告评价体系,要求考核小组从选题和文献综述、研究方案、研究基础、开题报告撰写情况和答辩情况等五大方面进行考核,并对每方面的具体评价要素进行了细化,便于考核小组客观评判。另外,学校要求考核小组形成书面意见,对研究生论文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估计,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研究生需根据考核小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填写开题报告修改反馈意见情况,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课题研究,不合格者需重新开题。以上措施,增加了研究生和导师对开题报告的重视,有效防止了开题报告把关不严。

2.建立中期检查反馈整改制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于第四学期进行,学校要求除研究生填写中期检查报告外,各学科需根据学科自身特点采取现场演示验收、材料评审、PPT汇报等不同形式组织检查。检查结束后,各考核小组需根据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总结和分析情况做出成绩评定,并给出书面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建议。书面意见由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汇总后反馈给研究生和导师,导师需指导研究生根据考核小组意见在后续工作中采取改进和补救措施。对于问题比较多的研究生,需整改后重新中期检查。

3.建立严格的预答辩审查制度。为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提前把关,学校建立了严格预答辩审查制度。参加预答辩的研究生除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外,还需达到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研究生需取得学科规定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业绩;第二,硕士学位论文格式需通过学科组织的格式审查;第三,论文中涉及到的实验装置、软件和实验数据等需通过学科组织的实物现场验收。预答辩的组织各学科严格按照正式答辩的要求进行,并且通过预答辩者需根据预答辩考核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导师审核同意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未通过预答辩者,延入下一批次毕业。经过实践,严格的预答辩审查制度促使研究生和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增加投入,有效防止了论文送审前才临时包佛脚,促进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4.引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为有效防止硕士学位抄袭现象,学校自2009年开始在全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启用CNKI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前都必须参与学术不端检测,文字复制比大于20%的论文延入下一批送审。经过实践,该措施对打击学术不端和学术抄袭行为效果非常显著。

5.规范和完善论文评审制度。为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性,学校不断改进论文评审制度。首先,对论文评审方式进行改进,为防止论文评审走过场,2011年我校将原来的1本双盲评审和2本公开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为2本论文双盲评审的方式,论文送审工作全部由学校研究生部负责,并对有争议的论文进行加送,保证了论文评价的公正性;其次,对论文评审体系进行了优化,评价体系由以前单一的整体评价改为整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求评审专家对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知识与能力、工作量与创新性、写作能力等5方面进行评价,减少论文评价的客观性。再次,盲审意见返回后,要求研究生根据盲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并针对评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逐条写明修改反馈情况,导师审核通过才能参与答辩。通过以上措施,减少了论文评审的主观性,保障了评审的公平性,增加了研究生和导师对评审的重视。

6.建立学位论文过程考核督导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校将教学督导制度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研究生教学督导组成员由学校各学科领域有一定威望的专家组成。各二级学院组织各学科对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过程考核前,需将考核安排报学校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安排督导组成员到考核现场随机抽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经过几年的督导实践,我校各二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过程考核基本规范,促进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7.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为提高研究生对其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对导师的监管力度,学校将学位论文过程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并且每年评选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对获得优秀学位论文的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励,同时对其指导教师给予相应奖励。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学校实行弹性学制,优秀的研究生可以提前毕业,不合格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另外,每年进行校内学位论文抽检制度,抽检比例不少于当年毕业人数的20%。

三、结语

实践证明,学校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措施的不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保障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近年来,中国计量学院参加浙江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抽检成绩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其中2011年抽检平均成绩和优秀率均为全省高校第一。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4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指体育领域内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领域内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产生的。

目前各培养单位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趋于一致,都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作为体育院校专业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各院校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具体的培养方案制定。突出问题是没有结合自己单位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且缺乏规范的实施细则,这表明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对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和素质要求把握不准,定位比较模糊。访谈发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认为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活动之间不一致,没有感觉到与学术型同学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紧,一年就结束了所有的课程。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实际操作也沿用了学术型的培养模式。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目标与理论指导下,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诸要素,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形成的特定结构的运作程序或实践模型。本文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各要素分别进行综合分析,力图发现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培养理念。研究发现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绝大多数教师及学生能够知道是应用型或偏重于实践的,但大部分也只是知道与学术型学位是有区别的,教学活动中缺少一些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的理念支撑。在该理念中应该特别突出对教育操作活动的重视,体现专业学位特色,并鼓励各培养单位及教师对教育活动作出调整甚至是变革。

2.培养目标。调査发现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对培养目标划分比较细,分别针对各个方向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社会指导领域培养的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者;体育教学领域要求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教学骨干教师;运动训练领域则是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科研、管理、训练能力的骨干教练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这是大多数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目标,缺少具有学校特色的、各专业之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3.培养过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大部分为两年,第一年课程学习,第二年则是教学实践及论文的撰写工作。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学制为两到三年,福建师范大学则规定一般为两年。修业年限上较学术型学位普遍要短一年左右,这也是一些学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原因之一。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实践教学,形成了以学科专业知识与公共基础知识为中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思想。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各校也相当重视实践教学训练的过程,注重体育职业实际工作所需专业知识的掌握,及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凸显了专业型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把握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统一,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逐渐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互动的课程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和形式上延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很少涉及到大型体育赛事策划、典型案列分析、专题研究报告等。灵活性较小,内容形式及撰写格式较为固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4.质量评价。研究生质量评价一般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我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采取以内部评价为主的方式,B卩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己对培养的研究生进行的质量评价,一般包括课程考核和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各院校在培养体育教学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既希望他们能达到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又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此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往往出现同一专业领域、毕业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质量相差悬殊的现象。全国各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解都不同,每个学校的师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差异很大,培养出的人才也差别较大,从而导致社会的认可程度不一样。因此,为了使专业学位规范化、发展科学化,在我国高校中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运行管理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设置以来发展迅速,当前大多数高校将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并重发展,更加重视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学校内部自上而下设立了各种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一定的上下级关系,但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组织不同于政府组织,科层制特点表现不十分明显。高校研究生教育为方便管理往往统一步骤,统一标准,忽视个体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导师和学生在科学研究上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不能保证学术的自由创新,专业特色得不到有效发挥。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滞后于管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生申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往往与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的构成人员存在交叉现象,使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运行管理应当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管理模式,在制定管理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和适应性。

(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领域理论研究时间较短,评价理论不够完善,操作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对绩效评价实践的指导性不强。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在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评价指标单一化,不同方向评价存在不可比性;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调研;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评价工作重结果、轻过程,过于重视形式而降低了评价的实际作用。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不合理;评价手段陈旧,重奖惩、忽视以人为本;评价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与有用性;评价结果相对封闭,得不到有效反馈。这一切均导致绩效评价的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与价值。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

(一)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在实践应用性方面的地位应明显高于学术学位。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上,首先要明确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高校对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同等重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学术学位,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要远远超过学术学位。社会对于专业学位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只是和学本型学位类型不同,所培养的研究生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二)树立“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学位就是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实践应用性可以说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最突出的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能满足特定职业对人各方面职业素养的需求、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高。国家应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当的政策支持,学校和社会则应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

(三)注重教育创新发展专业特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较晚,当前教育内容、模式、形式、方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要求高校为满足专业学位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创新。各髙校应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借鉴国内外髙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开拓创新,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另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及特色,在顺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突出高校的专业特色。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5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6

二、招生人数

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时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国家承认硕士学位的人员;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国家承认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我校部分学科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3.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6.同等学力人员除符合上述1~5所规定的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已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修完6门以上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且成绩合格(成绩单加盖研究生培养单位公章);

近5年,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第一作者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完成过部、省级鉴定的科研课题(前三名),或正在主持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已获过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有个人证书)。

7.在科研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或在其它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上述条件可适当放宽,但须经审核批准。

8.报考类别为定向的在职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证明。因调档和协议等问题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考生自负。

四、报名

第一步:网上报名(2013年11月15日---2014年4月30日)

(1)考生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考生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网址为:222.187.120.13:9000/)填写报名信息。

(2)考生在规定网报时间内打印报名系统中的相关表格,在2014年4月底前向我校研招办提交以下材料:

①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系统打印);

②专家推荐书,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推荐意见;

③获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和硕博连读在学硕士生还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开学报到前补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获境外学位考生须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④身份证复印件;

⑤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

⑥体检表(可在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

⑦思想政治考察表;

⑧其他材料:报考定向的在职人员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的介绍证明。

报名考试费:200元(同等学力考生400元报考费,报考费缴纳后不再退还)

同等学力者不交第⑤项材料,但须按照同等学力应具备的报考条件要求,提供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或人事部门证明,6门以上硕士课程成绩单,2篇学术论文(杂志封面、目录、论文正文复印件)或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外地考生上述纸质报名材料请通过邮局EMS或挂号信方式寄送(邮编 212003,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收,信封上注明“2013年博士报名材料”),请勿通过民营快递公司寄送。

第二步:现场确认

确认时间:暂定5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待定。确认地点: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携本人身份证、最后学历及学位证书等原件(应届硕士生携硕士学生证),现场确认时缴纳报名考试费。同等学力者还须验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材料的原件。未经现场确认的报名无效,审查合格者核发准考证。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科目为:

⒈政治理论(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和硕博连读在学硕士生免试);⒉英语(含听力测试);⒊业务课二门;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三门(政治理论+二门专业课)

具体考试内容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复试以综合面试为主,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素质、外语口语、专业知识等。

入学考试时间暂定5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录取

我校根据招生规模,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身体状况等综合条件确定录取名单。

定向培养考生在录取前须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

七、学制

博士生学制一般为三年。

八、毕业生就业

定向培养博士生回原定向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行就业。

九、其它

2014年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所有博士生将需缴纳培养费。我校将根据国家和江苏省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改革工作,配套的的奖助学金等将不低于江苏高校平均水平,主要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有关事宜另行安排。

联系方式: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研招办 张老师 0511-84402362

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及联系电话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备注

001经济管理学院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0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2现代工业工程暨生产运作管理

03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现代成本控制

葛世伦0511-84401032

      jzgsl@jzerp.com

苏翔  0511-84433301

susoft@jzerp.com

韩文民 0511-84403887

wlmh63@163.com

吴君民0511-84401165

Wujunmin824@163.com

①1001英语

②2003运筹学

③3003信息管理或3004运作管理

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博士点招生联系人:储老师

0511-84406815

0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先进材料及连接技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

02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纳米材料

03新材料及其连接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焊接应力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吴铭方0511-84401185

Wu_mingfang@163.com

袁爱华0511-85638920

aihuayuan@163.com

邹家生0511-84401182

zjzoujs@126.com

①1001英语

②2004界面扩散理论或2005物理化学或2006自动控制原理

③3005固体相变或3006焊接冶金原理或3007材料近代研究方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①材料连接原理

或 材料热力学

②材料科学基础

或 材料化学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7

经过几年的招生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生源组织、报名条件、考试内容和方式、录取的标准、程序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差异。如何改进工程硕士的人才选拔工作,遴选优秀的真正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员、提高工程硕士的生源质量,需要我们摸索着进行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国家规定的工程硕士基本招生对象是“在职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突出了“在职”特性,而且在年龄条件上没有上限。招生对象的年龄层次跨度大,与之相应的是招生对象在工作年限、行政技术职级、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基于招生对象的这些特点,我们招生单位不能简单地从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采取以国家统考成绩一刀切的形式确定工程硕士招生录取条件。我们尝试采用开放式招生模式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选拔。

生源组织环节中,招生培养单位可以主动与批量考生所在的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我校近几年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不同地区通信运营商、制造商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组织召开了多场工程硕士教育研讨峰会,邀请了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来校共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计,听取企业方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工程硕士招生的需要,还努力拓宽校企合作的层面,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合作。在招生数量方面,国家将工程硕士的招生自下放给大多数高校。我们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不盲目贪多图大。同时尊重企业内部发展的计划安排,重视培养质量的保证与提高,将工程硕士的招生遴选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员工创新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招生单位招生人数稳步增长与企业员工再培训有序渐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自主进行的第二阶段考试环节采用多种测评手段坚持全面的素质考核外,还注重对考生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等工程背景资料的考察,侧重评价考生在工程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潜能。同时主动听取企业对重点推荐培养对象的介绍,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着重考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考试内容应偏重实践应用,发现考生的创新潜质,而不囿于理论。通过选拔应向来自一线,具备多年专业岗位实践经验,且在从事的工作上取得突出成绩和创新成果的考生倾斜。一些具有多年科研经历或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绩的考生,往往显示出较好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应优先录取。这些考生经过侧重应用型、实践型的规范和系统的培养,能够较快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单位做出贡献,在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效。

(二)开放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论文评价所采取的特定方式的总和。开放创新的工程硕士教育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和互动,与人才市场多样性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教育要进一步密切于社会的联系,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适应以多变性和多样化为特征的人才市场,就必须进行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的教育创新。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8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制:3—5年。

三、我校2012年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600名左右,并从2008年开始进行培养机制改革,实行以科研为牵引的导师负责制。所有博士研究生将根据其综合测评获得相应的奖助金(第1年的奖助金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来确定,第2、3年的奖助金根据前一年的综合成绩来确定)。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具有下列学历的人员:

①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②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春季入学至少应拿到硕士论文答辩决议);

③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a.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b.已修完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c.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

d.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般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

e.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f.全年每位博士生指导教师只能招收一名同等学力的考生。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者可适当放宽。

5.有两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须征得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同意。

五、报名:

我校博士研究生一年分两次报名、两次入学。第一次招生已完成招生规模的导师,将不再组织第二次报名。

报名手续:

报名分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两个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网上报名

登录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网址为:yzb.nwpu.edu.cn/),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按网上报名系统说明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下载报名相关表格。(所有考生必须在网上注册信息,否则不予以现场确认)

2.现场报名

网上报名后,携带以下报名材料,到我办进行现场确认,并缴纳报名费(材料不齐者,不予以现场确认):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两名相关学科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3)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本科、硕士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在入学前补交学位证书及学历证书复印件)或证明书;持国外学位书证报考者,需提交“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的证明复印件;

(4)本人证件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或军官证),应届生需附学生证复印件;

(5)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有所在院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原件(加盖公章有效);

(6)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应届生除外);

(7)军队在职干部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须持有师部以上政治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介绍信;

(8)报考博士申请表。

同等学力报考人员经我办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

外地考生可将报名材料于现场确认前邮寄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并通过邮局汇款方式缴纳报名费。考生必须于考试前携带身份证原件、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本科、硕士学历证书原件,到我办进行资格确认,否则报名视为无效。

报名时间:

第一次:

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8月29日至9月7日;

现场确认时间:2011年9月中旬,详细时间见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第二次:

网上报名时间:2012年2月27日至3月7日;

现场确认时间:2012年3月中旬,详细时间见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报名地点: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710072,电话:(029)88493042,传真:(029)88491142。

六、考试:

1.考试形式: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2.笔试时间:第一次:2011年10月中旬;第二次:2012年4月中旬。详细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3.口试与复试在笔试结束后即可进行,具体时间请向所在院系咨询。

4.考试科目:外国语、自然辩证法和业务课。详细考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外国语:分笔试和听力(听力在复试中进行),考试时间为3小时。

自然辩证法: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免考。

业务课: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同等学力考生初试合格后还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2门。

5.入学时间:2012年3月、9月入学。

七、录取:

根据考试成绩,并结合平时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业绩及身体健康状况,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9

我国在职工程硕士教育已开展十多年,现代企业为培养员工成为具有应用性、工程性、专业性和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与专业对口高校联合培养在职工程硕士。高校经过实践和探索,基本形成系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培养体系。但是企业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培养在职工程硕士,应加强合作的主动性,基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深入地思考如何培养在职工程硕士。

一、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培养在职工程硕士实质是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当属智力资本,对其科学投资是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充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在职工程硕士是企业对智力资本的投资,是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的举措。高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企业是教育服务的投资者,培养工程硕士是高校对企业的有偿教育,培养数量越多,企业投入越大。企业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希望能达到“用才”、“育才”、“留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并进一步实现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战略目标。所以,企业要成功地获取校企联合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的收益,必须科学地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避免盲目投资和无为管理造成的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2.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的依据和方法是企业科学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在职工程硕士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关系属性的特点:第一身份为企业员工,第二身份为学生。第一身份决定他们与企业直线部门管理者保持上下级关系,第二身份决定他们与高校任课教师为师生关系,前者关系维系长久,后者关系维系短暂。双重身份使学员在面临工作任务与课程学习之间发生冲突与矛盾时的两难抉择。由于在职研究生处于业余时间学习的状态,高校对他们是否上课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过程管理易流于形式,学员在权衡自身短期和长期利益后,宁愿牺牲短暂的师生关系,也不愿影响他们在企业管理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毅然选择用更多时间完成工作,牺牲上课时间。所以,企业必须弥补高校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切实保证培养质量。否则将直接导致培养过程管理失控,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企业科学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保证在职工程硕士培养

1.企业遵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则,选拔合适人选作为培养对象

企业决定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应根据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宏观上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战略制定、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培训评估与效果反馈等;微观上在按需培养的原则上,结合岗位工作分析及岗位需求,分析培养的必要性、选择培养专业、挑选培养高校、限制培养人数、确定培养对象,其中确定培养对象显得尤为重要。

“在21世纪,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有才能员工的投资。管理部门必须对适当的人员做出投资,这些人的能力也必须迎合公司所需。”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培训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结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在职工程硕士教育既提高员工自身学历层次,又因得到专业化教育培训增加了他们的价值,这种机会应该给予绩效良好且稳定性高的员工。所以引入人才竞争机制确定培养对象将使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使所有员工感受到学习机会的难得,激励全员工作积极性,而且极大地增加被选拔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形成并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相反,如仅依据高校工程硕士报考的基本条件或一味地追求培养人数,最大范围地确定培养对象,将使员工认为在职教育是企业给予员工无条件的“福利”,而与他们各自的工作绩效、工作能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毫无关系,那么教育培训对员工的非薪酬激励作用可谓荡然无存,对企业也毫无意义。

2.企业遵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越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就越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要求减少甚至规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所以,为了尽可能减少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投资的风险,企业有必要遵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建立起防御体系。一方面,采用契约关系制约。在培养费用、服务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通过书面合同形式形成企业与学员的约定,通过法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权;另一方面,采用学费共同承担的方法。正如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格里·贝克尔在对在职培训分析时提出让员工分享特殊培训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让员工承担一部分培训费用,既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又降低企业人力投资风险。

3.企业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质量理念,为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为规避工程硕士双重身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良好培养环境。“要把质量放在中心的位置,实施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重视过程管理、实施动态控制,使领导者和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培养质量的意义,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为企业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工程硕士是企业重大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工程,高层管理者给予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在培养过程中,中层管理者是否具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质量理念直接决定培养的质量高低。因此,企业提出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决策前,应积极听取中层管理者的意见,让他们直接参与到这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使他们充分地了解培养目的、培养过程要求、培养追求的质量等,树立他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质量理念,并有效地发挥他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执行力,重视过程管理,从细节上充分保证学员们的课程学习时间、给予课题研究支持等。

4.企业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加强培养的过程管理

鉴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工作与学习存在矛盾的特殊性,企业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需加强工程硕士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期间的管理,激发他们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充分把握他们员工的身份,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有效地落实过程管理。

第一,加强约束机制。首先,参照上班考勤制度,建立到课率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请假的流程、请假次数与到课率直接联系,对无故缺勤的学员做出相应惩罚,让学员意识到在职培训的纪律等同于工作纪律。其次,采取中期考核淘汰制度。打破高校单方面进行中期考核的现状,企业加入其中,制定出通过中期考核的硬性条件,明确课程学习合格成绩、论文价值等,不符合者坚决被淘汰并中止培养,且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建立激励制度。将学员的学习成绩与绩效工资结合,提出相应的奖惩标准。企业与高校沟通,要求每门课程的考试应当规范化、严格化,学习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学习成绩不合格者酌情扣除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学员所做的课题研究应用到企业,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应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5.企业根据“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能动性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实行的是双导师制,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进行毕业课题研究。因为“离校不离岗”的特点制约了他们与高校导师面对面的指导次数,企业导师一般都是企业内部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具有距离近、工程经验丰富的优越条件,对学员的指导更直接、具体,如何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对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应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尊重、理解、肯定企业导师。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首先,满足导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补贴;评选培训先进个人、晋升职称、评选专家等方面给予加分。其次,将培养工程硕士与导师自我价值实现联系起来。导师是知识型人才甚至核心技术人才,如果指导的课题研究结果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就完美地达到了企业、企业导师和学员“三赢”的效果。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企业应尽可能为导师和学员提供研究的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价值,实现他们的工作成就感。

综上所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是企业重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企业应发挥有效、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用,以切实保证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例10

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价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JGY2015144)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教育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配置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明确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效率以及效益,研究科学可行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目前,美国、英国、法国的高校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最为典型,而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的确定对于评价结果极为重要,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可以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及其绩效评价提供借鉴经验。

一、美国、英国及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多样化以及专业化,社会经济对于人们的教育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各国政府为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高层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研究生作为更专业、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美国的研究生学位包括学术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专业博士学位。英国在原有的学术研究生的基础上,很多技术类高校也进行研究生教育培养,还发展了修课式研究生和部分时间制研究生。法国也用不同的方式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面对迅速发展的研究生规模,研究生的质量保持是研究生培养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各国的政府以及教育专家在探索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生培养绩效提供量化工具。

(一)评价主体。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根据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而绩效评价主体则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目标而确立。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不同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

1、美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根据美国的宪法规定,研究生培养主要由州政府管理,联邦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研究生绩效评价,而美国各州的管理方式、法律各不一样,并没有统一的全国标准来评价全美国的研究生培养。这时,社会评价机构成为了美国研究生培养评价的主导力量。比如,全美研究生院委员会、美国大学协会下属的研究生院联合会等专业协会通过制定研究生教育的全国性标准,评价美国各研究生教育绩效,提出改进方式,并进一步修订标准。此外,社会新闻媒体、民办机构与私立评价团体也是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评价机构都会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水平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依靠专家评价等方法,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而高校的自我评价同样不可缺少,在社会机构和州政府进行评价前,美国高校通常先进行自我评价。这时,美国各大高校则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始自下而上建立起常规的自我评价制度,来诊断该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内部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虽然政府不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但州政府通常会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社会评价组织的鉴定评价结果代替审批,认可社会鉴定组织等形式间接参与评价中,为社会评价机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保障,并提高了社会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从而形成社会评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障,高校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主体关系。

2、英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英国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的特点是由高校自我评价演变为高校与政府为主,外部社会评价机构积极参与。早期英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较少,加之英国高校传统的高度自治性,政府和社会通常不会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评价中扮演主体地位。随后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政府及社会公众对英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加强,促使研究生外部评价机构出现,从而使得硕士研究生评价主体趋于多元化。根据英国高校自主管理的传统,已经形成了从校到院、系、所的分层进行内部评价,再由高校的学术团体和专业协会来进行检查和审核来加以保证。而政府通过建立评价中介组织和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进行监控,通过把拨款与这些机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结果联系起来,从而日益加强政府对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

3、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法国早期是以政府评价为主导的研究生评价体系。政府在教育评价中起主导作用。法国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的集中统一管理。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正式成立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该机构的评估结果具有社会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独立于政府,具有完全的行政自主,也独立于各研究生培养机构。这时法国才正式构建由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共同组成的质量保障体系,共同承担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目标,并为提高培养绩效、优化教育资源提供方向。而各国各个评价团体都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评价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1、美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Burke和Serban(1998)统计总结了美国11个州研究生教育经费拨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成果评价。投入代表了用于支持研究生培养的人力、财务和物质资源;过程是指提供培养教育的过程及方法;产出包括提供教育培养后的结果;成果是指一系列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这4大类的评价指标基础上,美国的《改进高等教育绩效的策略指标体系》把指标分为13个次类,70多个指标。它们是财政资本指标:收入及结构、支出及结构、资源及留存、捐赠与投资、发展;物资资本指标:房地产、设备及消耗;信息资本指标:图书馆、计算机;人力资本指标:学生、招生、教职工、学费与资助、研究。

目前,美国高校教育绩效指标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高等教育系统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包括教育质量(普通教育成果、学位教育成果、学术成果、师生发展机会等)、教育培养(学生保持率、毕业率、合作教育计划等)、机会均等(就业、招生)、经济发展和成果质量(劳动力培训、工业和雇主满意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与倡议精神(校内合作、计划、预算和评价的结合、设备管理等)5大类25个指标,包含了整个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当实现的目标。

2、英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1985年英国的贾勒特报告将高校的绩效指标分为三类:内部指标、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其中,内部指标反映了学校方面的特征;外部指标反映了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运行指标反映了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1986年,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指标划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大类,其中输入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的资源、人力和经费情况,是对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客观反映;过程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资源的使用率、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情况;输出指标指高校通过办学科研等活动最终取得的成绩与产出。英国的莫里斯报告把绩效指标扩展为4个方面13条:规模和效益指标(学生人数、完成课程、学生成绩、附加价值、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和质量概况)、收入水平指标(收入来源指标、设备资金来源指标和建筑来源指标)、效率指标(输出消耗指标和师生比)、资金来源指标(公共基金占总收入的比例、私人收费和公共资金的比例)。该指标规定了涵盖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评价以偏概全,最大限度地坚持评价全面性原则。英国的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依据联合工作小组编写的《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其预算管理做出绩效评价。目前,这一指标体系是英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比较全面的资料。

3、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法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是由国家评价委员会和大学校长会议共同界定和讨论的,评价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学校声誉、师资质量与博士点规模、学生情况、研究资助、论文著作统计与质量等。法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各个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评价,也是通过分析各大学的情况,着重评价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综合运行水平,也是对法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评价。

二、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估指标

(一)评价主体。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主体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因此它们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影响着绩效指标的确定。但是,政府在整个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中占据着重大比例,限制了社会和高校评价主体作用的发挥。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在改变,政府也在逐步转变教育管理模式,将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权下放给社会评价机构,但是大部分社会评价机构是依据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评价而进行评估的。比如“985工程”、“211工程”等类型的高等学校是由政府部门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其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明显多于其他高等学校,而大部分的社会机构评价都依附于这类等级评定确定,缺少独立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无法影响政府、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评价。而高校自我评价同样大多应付政府的绩效指标,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尚未真正发挥高校自主评价认定的体系。

(二)评价指标。由于我国对于研究生教育投入进行绩效评价的时间还很短,目前并没有权威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少数学者专门研究了高校财政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樊秀娣(2007)选取了一所具体的大学作为研究依据以给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与体系,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一所大学(同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个学校有关绩效方面的要求安排做出相关考核,最终完成了《同济大学办学质量白皮书》。应望江和李泉英(2010)重点以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考核框架的研究与设计时,特意将师资力量与学生教育的发展、科研团队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等作为核心考虑因素。陈华和张延清等(2011)认为构建具体的考核框架是需要将所涉及到的相关指标分别占有的比例大小来考虑进去。陈建国(2011)在进行考核框架指标的选取时,分别从投入、产出以及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考虑,最终建立健全的考核框架。徐航和李小红(2014)通过对广西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一至三级,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分别从目标管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四大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个性指标根据试点单位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评价。

我国目前采用较广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有三种:(1)质量改进式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与质量改进过程的结合,主要在于动态地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的主要学术和管理程序,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遵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质量原则,工作过程是否持续地服务于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绩效;(2)绩效指标评价方式,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所有主要方面确定并开发一系列核心指标,基于这些指标与实际过程对照的结果来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3)学生测评评价方式,以输出学生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

三、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建议

(一)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通过分析英美法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大多属于间接管理,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绩效评价,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因此,我国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和整合各大高校绩效评价专家,组织建立独立性强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形成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互相评价体系,由政府管理部门对该主体进行资质认证和监督,保证专业评价团体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评价结束后还应定期披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结果,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检查。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其投入和产出都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资金来计算衡量。就投入而言,高校的资金投入需要被转化为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中间投入,经过整合之后送达产出终端。就产出而言,高校的产出包括科学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这些也都不是可以使用单一的资金的方式来计算衡量的。因此,在选取其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时,需要充分地考虑高校在投入与产出这两方面的内容及其特殊性,尽量相对全面地涵盖高校办学投入产出的全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