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5:35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1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等的推动下,会议作出引人瞩目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1979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度世界风云人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显著成就,邓小平为推动改革开放进程所显示的政治勇气、战略眼光和历史作用,使他在世人心目中树立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主要领导人的鲜明形象。早在1980、198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等在党内会议上,就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称邓小平为“政治设计者”、“主要设计师”。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兼桑给巴尔总统阿里・哈桑,姆维尼。姆维尼对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特别引人注目,你是这场改革的设计师。”邓小平笑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也是人民的要求。”邓小平态度非常谦虚,但并没有否认“设计师”的提法。不久,1985年7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出访美国,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时向媒体宣称:“邓小平主任(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笔者注)是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是“总设计师”的提法第一次公开出现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并被国内媒体正式报道。

1987年1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代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予以高度评价,指出:“改革、开放、搞科学研究,讲得最早、最多、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66周年之际,薄一波(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再次使用“总设计师”的称谓来评价邓小平在改革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并且把邓小平和并列,提到了历史“巨人”的高度。薄一波强调:“我这里要特别指出,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如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同志为代表的巨人一样,现在,中国10亿人民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巨人。”

2.中共十三大前后,“总设计师”提法第一次集中出现。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并且作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在这个时刻,邓小平不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从中央领导岗位的第一线退了下来。邓小平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不了解中国政治的外国记者,对邓小平在十三大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表示困惑。

十三大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和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大会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在建设、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开拓中,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高度赞誉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贡献。

为澄清疑惑,1987年11月1日,十三大新闻发言人朱穆之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邓小平对党和国家的功勋是人所共知的。他在我们党和国家中起重要的领导作用,并不是因为他担任了什么职务,而是由于他思想正确而决定的。粉碎‘’以后,他没有担任党的主席,也没有当总书记,但是仍然是党的政策的总设计师。”次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认为现在的中国领导人中间,无论是在职的还是退下来的,政治经验和智慧还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小平同志的。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是党内外、国内外公认的。”

十三大以后,“总设计师”提法被海内外频频使用。1988年2月20日,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近百名获奖者在北京向邓小平赠送“改革的总设计师”横幅,充分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对邓小平“总设计师”地位的肯定和赞扬。

3.“总设计师”提法第二次集中出现于1989年,主要提法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发生的中,出现了一些否定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言论。对此,1989年5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在会见尼日利亚、墨西哥和缅甸三国新任驻华大使时,明确宣布:“1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同志,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1989年6月,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当选为总书记;1989年9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接替邓小平担任党的中央军委主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顺利交替。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如何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地位,成为海内外共同关心的问题。

1989年6月24日,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指导者是邓小平同志。”这是中央全会上党的总书记首次使用“总设计师”来称呼邓小平同志。9月,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对邓小平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领导人,在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成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十年来,在我们党和军队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和外交活动方面,邓小平同志都是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至此,“总设计师”的提法在中央全会的文件中正式确定下来,并且以公报形式向党内外公开。

4.中共十四大前后第三次集中出现“总设计师”提法,正式称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仍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关注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

的严峻考验。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初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为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的阶段坚定了航向。邓小平的历史性举动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不久,1992年4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享有崇高的威望。”

1992年10月,在十四大报告提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报告还强调邓小平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作出的重大贡献:“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使用“总设计师”的提法。十四大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继续使用这一提法。这也是现在通行的权威表述。

经过十四大,“总设计师”的提法被海内外广泛接受和使用。

5.邓小平逝世后,“总设计师”称谓随邓小平一起载入史册。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当天,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联合《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对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2

会议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熊中原主持。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院长樊宏康在致辞中说:张锦秋院士是享誉国内、国际的设计大师,她从事建筑创作的40年间,为古城西安、为祖国大地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经典的建筑设计作品。她和她的作品受专业人士所赞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这次座谈会,既是对张锦秋院士从事建筑创作40年的回顾和总结,又是一次学术、技术的交流,中青年建筑师向张锦秋院士学习的绝好机会。

李子青(陕西省建设厅厅长):

很高兴能在久负盛名的曲江池畔,在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的这座以盛唐文化为内涵、以古典皇家园林为核心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中,与各位来宾、专家共同庆祝张锦秋院士在陕从事建筑创作40年及《长安意匠》丛书――大唐芙蓉园的出版。由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的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唐风建筑也已成为古都西安的特色,为西安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为陕西重振汉唐雄风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她不仅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了一批具有浓郁风格的现代建筑,而且在建筑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和追求,她的论文集《从传统走向未来》在海内外建筑界产生较大影响。我们期待着张锦秋院士的新作《长安意匠》丛书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范围更广泛地传播。

乔征(西安市副市长):

在建筑设计多样化的今天,张锦秋院士一直秉承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并不断传播,这一切不光在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得到了很高赞誉。她的每一项作品都带有一定的震撼力,就像大唐芙蓉园的设计,被外界评价为国人震撼、世界惊奇。对于建筑设计的精致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也确是她成为一代宗师的精神根源。西安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果,这一切都和在座的以大师为核心的一批老专家,老学者和正在不断崛起的中青年专家学者的努力分不开。近几年西安还将会有几个大动作,如大明宫周边改造、行政中心的搬迁和地铁的开工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尤其要向张大师那样尽善尽美地把我们的项目做得更精彩,把西安建设得更美好。

和红星(西安市规划局局长):

记得1 992年,我跟张老师一起在新疆乌鲁木齐参加西部建筑学会年会。当时中国西部建筑学会成立,为了这个学会的成立,我们筹办了五六年,这期间张老师积极献计献策。从那个时候我就深深感到了张锦秋大师对建筑本土化、城市特色的关注和对西安这座古城的热爱,也就是从那时拜张锦秋大师为师,因此我现在一直称她

张老师。如今,1 5年过去了,张老师厚积薄发,一系列富有西安特色的建筑相继问世,实现了走自己的路的创作理念,形成了一又个一个的创作高峰,这也是中国建筑师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之路的高峰。张老师的作品,我感觉最深的是它的现代感,她的作品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中国式的建筑,更蕴含了一种时代感,能做到这一步非常不易。可以这样说张老师的建筑创作已从“仿”走向“创”,从“形”走向“神”,从“有法”走向“无法”,从对传统的自信走向对传统的自觉。

2002年,西安的城市建设走到了十字路口,千年古都的风采如何再现,现代化建设如何传承历史,城市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色?为此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市规划局成功举办了“三会三展”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为西安的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把握方向。其中“西安市城市特色与建筑风格专家研讨会”就是在张老师的积极推荐下,借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会召开之即,特别为西安开的一个专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界顶尖人物为西安的城市特色和建筑风格畅所欲言,共绘美景。这次会议为今天的“唐皇城复兴规划”奠定了扎实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规划的龙头抬起来了,西安模式已在全国叫响。

刘兵(大唐芙蓉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我看到名为《长安意匠》的这套丛书时,不禁思索着为何叫长安意匠?于是我翻开了张锦秋大师的老师梁思成先生的文集,突然一段话映入眼帘,使我顿有所悟。原文是这样的“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无论哪一个古城楼,无论哪一个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

出这‘诗’,‘画’以外的‘意’的存在。”所以我个人的理解,张锦秋大师所说的意就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一种胸怀、一种态度。同时大师又很谦虚称自己为“匠”。

我非常有幸在大唐芙蓉园建设的2年过程中在张大师的主持下具体负责大唐芙蓉园的组织建设工作,我对张大师宽广的胸怀、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而由衷敬佩。可以说没有张大师辛勤的汗水.没有张大师两年如一日抱着近70岁的带病之躯、日以继夜的在芙蓉园工作,就不会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美仑美奂的仿唐建筑,就不能向世人传播我们盛唐的文化。

顾宝和(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我作为张大师的同代人,从这40年来对张大师的了解,从其影响国内外的作品中间我感受到张大师不是简简单单地就自己的职业而着眼,而是从深入挖掘整个文化和对世界的影响来探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从1 980年代开始有大规模的建设以来,几乎困扰了我们这代建筑师的一些主要问题,张大师都是经过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解决一些困惑我们的矛盾。记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刚建成不久,我们曾开过一个张大师作品和成就的座谈会。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从当时情况看,张大师处理这些问题已经有了些初步考虑,而今天我们已看到张大师在当时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我想到的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我们这个行业注定我们一定要面对的第一个困扰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第二个困扰是在如今这样一个辉煌的建设阶段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怎样处理商业和文化的关系?第三个则是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职业和理论体系与规划的关系。

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为了探索中国建筑的现代化道路,颐和园西山脚下留下张总探索的足迹,唐代佛光寺大殿洒下她辛勤的汗水。正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近半个世纪张总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厚积薄发地探索和积极实践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如果说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构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之树,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张总在陕西用自己的作品探索了一条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之路,从1 980年代的三唐工程,1 990年代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钟鼓楼广场,到21世纪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和大唐芙蓉园,一个个感动城市、震撼心灵的作品提升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品味,用现代的视野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张总用她的作品在这片曾经诞生过伟大唐诗的热土上用白话文继续书写着混凝土的诗作。

张总在陕西工作的40多年,也是中国建筑界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年代。各种主义、流派,思潮汹涌而来。张总谦虚地把自己半个世纪的创作之路概括为探索之旅,作为后辈,我深知这不仅仅是探索之旅,在全盘西化的时代大潮中,更可能是独孤的探索之旅。我在1 985年做研究生调研时曾向张总请教过,10年后的1 995年之初我来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所工作,在张总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创作,正是这种工作体验,提升了我对建筑,对城市、对设计、对创作认识的飞跃。我清楚地记得在参加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设计时,她带着我们一起踏堪地形,面对着高低不平的坡地,询问我们设计小组的成员,是否保留这片坡地。由于我们对西安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不约而同地回答可以不必考虑,张总却意味深长地说:这可是唐长安城保留的唯一的一处高地。正是张总对西安城市文化如数家珍般的熟悉和热爱,这一历史地貌才得以完整的保留,使新图书馆座落在历史的高地上,成为一个知识的殿堂和西安又一个新地标。也同样,张总在图书馆、美术馆工地上,为了保护现场的植被,在大雪纷飞的现场一个一个圈定要保留的树木。我已数不清为了图书馆、美术馆设计,张总到过多少次工地。而这仅仅是张总众多创作中的一个工程。正是这种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这种对城市对历史的负责态度和社会责任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精品。

王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所所长):

张锦秋先生,是一位能“感染城市、诠释公众心灵”的建筑师。张先生通过在清华大学近1 2载的学习和研究,秉承梁思成、莫宗江两位泰斗的教诲,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的无限热爱,搭建了一条以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精髓诠释和发展现代建筑创作的道路,并在陕西从事建筑创作的40年中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做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春花秋实,40年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芬芳天下。

张先生在建筑创作中始终坚持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之路:于建筑的环境、意境、尺度中体现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的精髓,于功能、材料、技术上体现现代建筑的需求。40年来,张先生在“现代建筑的多元探索”、“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或有特殊要求的新建筑创作”、“在古迹的复建与历史名胜的重建”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她同时也在关注一个建筑师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参与了大量城市设计的规划和风格定位。

金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首先我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院长、张宇副院长、马国馨院士及其传媒机构《建筑创作》杂志社对张锦秋院士在陕从事建筑创作40周年暨《长安意匠》丛书第二部《大唐芙蓉园》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金秋时节置身干大唐芙蓉园的美景之中,令人联想颇多。

一个建筑师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人们谈起她的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座城市。或者,当人们谈起一座城市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忘记她的名字。

作为晚辈及一代中青年建筑师,我认为要学习张锦秋院士着眼高处、学养独具的创作观,尤其要从张院士的作品及学术思想中省悟过来,发现亮点、启迪智慧、畅言义理,在品读她经典作品中,尤其要品味到一种民族情感交融的渴望及中国建筑应有的文化自信。

作为建筑传媒人,我们倍感张锦秋院士的作品及学术思想是一种文化寻根的硕果,走进大师的作品,有一种净化心境,焕发本真的冲动,这里不仅有文心铸魂,更显现着一种可贵的“文化征服”。我曾记得在2002年杭州西子湖畔“第二届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张院士对我讲.中国要开展系统的建筑文化教育,这种普及不仅仅要面向公众,也要面向建筑师。英国大思想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他更有一句话“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能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008年在意大利都灵市将举行的第23次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主题就是“传播建筑”。细细品味,我们感受到了专业媒体的一种责任。建筑凝聚实践和思想,我们有责任把他们记载下来,使其更广泛更深入地流传。

从对张锦秋院士《长安意匠》丛书的策划及编辑中,我们不断感到成为一个有力度的建筑专业传媒的意义及价值。要知道,迄今口耳相传的时代已告结束,我们要在利用大众传媒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找准行业传播即分众传播的位置。大师承载着先哲精神,“口述”历史应着力做大做强。我相信,《长安意匠》――大唐芙蓉园的出版,不仅仅是良好的开端,它更凝聚起为中国建筑大师著书立说承担责任的团队精神。

张锦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时此地举办这样一个座谈会,我很激动。回想起来,准确地说我是1 962年2月28日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报到的,从此离开学校,走上了设计的工作岗位。记得当时人事处长找我谈话,问:“你是研究生,那你看你是到情报室搞科研呢,还是在工程室搞设计呢?”她很尊重我的意见,但由于的理想一直就是当一个建筑师,因此选择了设计所。

当时西安是“三线”建设的前沿阵地,我也就是从参加“三线”建设开始进入了我的设计生涯。现在想来就像是昨天一样,很近很近。

陕西省的历史积淀使我走上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探索之路。使我走近唐代建筑的是两个小项目:一是位于临潼骊山之麓的华清池大门。当时处于后期,还没有改革开放,由于对外旅游的需要,华

清池要盖个大门。以前有关华清池的设计都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洪青老总做的,但由于他被打成“牛鬼蛇神”,还未解放,不能正式作项目,所以就让我接手做。从设计开始,我就在思索着华清池是个唐代文化遗址,那么这个大门是否应有些唐代的印迹呢?于是我翻阅了许多有关建筑历史的书籍,还有敦煌壁画,文物考古杂志等资料。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设计应该有一点唐代的文化,因为题目跟唐代有关联。二是位于唐兴庆公园内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遗唐留学生,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功勋。因此在这个纪念碑的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唐时代的风格,更要体现中日友好关系。

就从这两个很小的建筑,我开始感觉到,在陕西这片土地上,随处都能映射出唐代的文化。以后,又陆陆续续地做了许多设计,都和唐代有关系。这时候我开始认识到,如果说头两个项目是偶然的设计,而后设计的一些较大的现代公共建筑,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就并非偶然了。

还有一个项目就是青龙寺规划及空海纪念碑院。空海是日本香川县人,唐德宗贞元20年随遣唐使入唐,研究密教,先后得惠果嫡传密宗两部大法及传法。为纪念他为中日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西安市政府应日本的请求作青龙寺规划及空海纪念碑院。碑体由日本建筑师山本忠司先生设计,我方承担选址和碑院的设计,考虑到选址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形式上着意仿唐,力求法式严谨、风格纯正。从此开始做第一个真正的“仿唐建筑”。以后就源源不断地做与陕西历史文化有关的项目。

我来到了西安,来到了长安所在的地方,它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一片沃土。我在此安身立命,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壤,汲取它的养分。

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是项目成功的有力保障

一个城市的建设,真正拍板定案的是领导。陕西省的党政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不想说太多的道理只讲个具体事情:那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个项目。

1 970年代,总理就曾建议,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当时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我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到底要把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说明了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怎么来象征?一个时代的统治意识就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意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艺术也是这个时代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艺术。今天的陕西博物馆就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唐代宫殿建筑。

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格已经是唐风。在做色调选择时,我们决定以素雅为主,这样可能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更有一种永恒感。那么唐代的时候实际上屋顶都是灰瓦,那个时候还没有大量用琉璃瓦。

既然唐代是灰瓦,我们也就设计成灰瓦了。这时省上的领导说:“哎呀,灰瓦是不是太穷气了?我们这是部级博物馆。”他提出来既然要有一点宫殿建筑的气势那就选用黄琉璃瓦,以期能辉煌灿烂些。但当时我追求的是一种黑白灰的基调,这是很高雅的现代的色彩。因为与省领导的意见产生分歧,所以我心里很矛盾。怎么办?我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用铁灰色的琉璃,而不是黄琉璃。这样至少在色彩上既符合唐代的灰瓦屋顶,又符合我想追求的淡雅的色彩。领导最后采纳了我的建议。这样的例子很多,省市领导充分地让每一位建筑师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予我们极大的尊重。

再一个例子就是当时西安市要是把曲江这片地区按历史风貌恢复其盛唐的神韵。自从毕业之后40年来,我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设计一座大型园林,但却渺茫得如同做梦。万万没有想到在21世纪初,曲江新区管委会委我以重任,规划并设计大唐芙蓉园,使我多年的向往居然梦想成真。

记得有一次在西安召开“黄帝陵祭祀大殿建筑创作海峡两岸座谈会”期间,我陪台湾地区建筑师公会原理事长吴夏雄参观兵马俑。在入口处看到有刻图章的,我一看吴夏雄很喜欢,就准备自己掏钱刻个图章作为礼物送给他。章子刻好后,我叫刻图章的师傅将我这个赠予人的名子刻在图章侧面。当我一说出自己的名字,刻图章的老师傅很是惊讶:“你是张锦秋?”我回答:“是呀!”老师傅紧接着说“那这个图章你不用付钱了,我来送。”台湾建筑师吴夏雄看到此情此景,感动得不得了。他说:“没想到,大陆一个建筑师在普通百姓当中竟有这样的影响。在台湾,谁认识我们呢?包括李祖原,人家也不知道哪栋大楼是他设计的。没想到大陆建筑师的地位这样高。”

建筑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时我做陕西历史博物馆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建筑师,各个专业与我配合的非常融洽。这些专业的工程师经验丰富,他们就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我指出一些问题,提醒我们建筑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非常到位。我们这个设计队伍确实是一代一代传承着。建筑设计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团队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同样也离不开开发商的支持与配合。设计群贤庄时,为了建筑造型的美观我们要做退台,但一退就退掉了许多面积,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损失是很大的。但老板尊重了建筑师的意愿。正是这种明智的决策赋予了群贤庄的主干道以空间的变化。

能在陕西、在西安工作,是我的运气、是我的幸福。不然的话我不会做出这么多符合这个城市发展、符合当地百姓要求的建筑作品。

座谈会虽然结束了,但张锦秋大师为西安留下一幢幢作品的同时,她的理念、她的创作观、她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将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到会的人。我想她和许许多多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中国建筑师们还将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上继续上下而求索。他们将用自己的建筑作品向世界诠释中国,而我们则要用我们的声音向世界诠释中国。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3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71-02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孙子兵法・谋攻篇》上也说:“以虞待不虞者胜。”可见,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预先进行周密和科学的谋划和准备。

历史教师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必须预先进行谋划和准备,这就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什么是教学设计呢?教学设计就是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等为基础,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教学需求和实施过程,根据教学目标探索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合理组合,以求得教学效果的优化。

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依据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具体操作依据就是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即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初中课标”)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纲要中的具体目标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历史课标中将纲要的这一具体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总目标。这说明历史课程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即在关注学生掌握适应时展和自身发展的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式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以促进其成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历史教学要实现教育功能的转变,实现纲要规定的教育目标,就必须突破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历史教师应从研究者的视角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改的形势呼唤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这种转变正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研究者”的视角开展教学设计,并从教学实践中检验教学设计,再在教后反思中改进教学设计,最后撰写教学经验总结。

首先要研究历史教学目标,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其次,研究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以什么理论为指导,以什么方式方法展开教学,以什么手段辅助教学,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最后,研究以什么形式、什么态度开展教学反思,从而改进教学设计。继而,研究如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如何运用相关历史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将教育教学经验提升为教学理论,并建立相应的历史教学设计模式,以便于推广。

关键点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三个维度上确立教学重点

无论是初中课标,还是高中课标都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总目标。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学重点的确立也应该考虑到以上的三个维度。当然,具体确立几个维度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作出具体分析。例如,《三国鼎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初中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大多数教师将重点定为: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形成。而有一位教师则大胆创新,将重点确定为:通过三国鼎立形成史实的了解,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历史图示表述历史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确立重点不仅转变了学习方式,引导了学习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大大提升了历史教育的效益和功能。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重点的确立还要注意与初中历史相关内容的衔接,在确立三个维度的重点时,应注意变通和提升,以提高高中生历史学习的层次。例如,关于辛亥革命问题,初中课标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高中课标的内容标准是:简述革命主要过程,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两者比较来看,从三个维度上都有所体现,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讲意义建构是不足的,还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探究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以至于世界近代史民主革命历程中的地位作为重点,以进一步建构和提升辛亥革命史学习的意义。

关键点三,分析课本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增删、取舍、调并实现知识重构

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教材分析,要研究和分析课标的要求,分析要教学的课时历史知识在初中或高中教材系统、在某册、某单元、某章节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历史知识在历史知识系统中的坐标。其次,分析教学的课时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考虑教材提供的知识点能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果已有内容不能有效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就要对知识进行增删、取舍、调并,重构教学知识体系。根据课改理念,教材只是“范例”,这赋予了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依据和空间。例如,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器物、制度到思想的三个层面问题,由于专题模块的限制,高中历史必修一只讲了辛亥革命问题,其它问题分别在必修二和必修三中进行研究。所以,要建构关于中国近代化起步问题的知识体系,就要考虑进行恰当的知识调并和整合。再如,其中的洋务运动问题,必修二讲的是其实践活动,必修三讲的是思想内涵。从史实的一般逻辑关系来讲,思想应该是实践的先导,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也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从上分析来看,知识的重新建构也要重视学情,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资源和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关键点四,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和学是矛盾统一体,新课改更强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这种互动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动作交替,更重要的是知识与知识的统合、思想和观念的碰撞、能力与素质的跃升。

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种要求下,课改实践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正日益推广。这三种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提出学习问题或目标,学习过程中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历史事件过程性内容、通过自身努力可能克服的问题、已定位目标的复习性内容可以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具有互、互补性、互动性,它以异质小组为学习组织形式,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较为复杂的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性问题等,可以设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它以问题为中心,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教师指导、生生合作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理智能力的发展、情感体验的深化、知识的建构和问题解决方法的提炼。新课程教育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2006年4月17日更新)一文中,作者在实践中总结了“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第一步:预习。第二步:创设情景,启发导学。第三步:自主探究,质疑释疑。第四步:小组研讨、合作学习。第五步:归纳总结。第六步:小结、作业。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中,作者就综合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是个可资借鉴的课堂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评价问题,初中课标和高中课标都列述了五种主要参考方法。但是,它包涵了课堂教学之外的多种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应该以观察法、学生自我评价法、学生互评法、教师点评法、历史习作、历史制作等为主要设计类型,并要体现出发展性特征。

关键点五,以现代学习论为指导,科学进行教学设计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没有完善的历史教学设计。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论都是指导教学设计的现代学习论。

新课程实验强调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也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学习理论,对于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意义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课标课程理念指出:“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设计思路方面,高中课标强调:“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教学设计要体现这些基本的理念和思路,就必须应用现代学习理论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念,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行涛等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3.

[2]刘新宇.课程改革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新认识[J].历史教学,2005,(11).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4

0 引言

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也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好的大学校园环境能够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师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迅速,一个个崭新的校园陆续投入使用运行。新校区景观设计如何传承学校沉淀多年的本有文化,尊重校园环境的生活内涵,塑造新的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将是新校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1 设计背景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年轻时期曾在该校的老校区就读,学校因此有了“伟人母校”的美称,当时学校还有徐特立、任弼时等一大批的名人在校任教或者学习,在全国小有名气。湖南第一师范的新校区——东方红校区位于长沙岳麓区东方红镇,位于二环线与三环线之内,北临枫林路,西侧为在建的东方红路,东侧为正在规划建设的麓松路。新校区占地72.7hm2,规划总建筑面积41万m2,建筑总占地面积9.8万m2,绿地率52.5%,水体面积2.5hm2。目前老校区已经改成纪念馆,供学生游人瞻仰,同时东方红新区将取代老校区,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新场所。

2 设计原则及理念

2.1 设计原则

为了体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类院校的特点和性质以及湖南的地域特色,本设计着重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创造鲜明的校园形象及景观特色。

2.1.1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特有地形及生态环境条件,选定具体的设计手法,使景观和周边环境紧密联系,形成整体。

2.1.2 地域性原则。明确景观用途、性质,反映地域特色,突出学院历史文脉和学科特性,营造湖南一师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和文化氛围,将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2.1.3 生态性原则。强调校园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注重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工盲目改造、破坏自然生态。

2.1.4 时效性原则。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

2.1.5 以人为本原则。在营造校园特色景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满足使用者实际需要,生态、美观、实用三者兼顾,更好地为校园使用者的工作、学习、交流、休闲及娱乐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

2.2 设计理念

将第一师范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与新校区景观设计相结合,让历史人文融入到校园景观,传统理念渗透到空间格局之中。营造特色校园景观环境的同时,反映一师由历史向现代的传承,传统向创新的进步。以“方圆曲直、千载学府、百年师范、山水林园”为设计理念,凸显第一师新校区的景观特色。“方圆曲直”,体现新校区规划的融汇与深远;“千载学府”,体现第一师范历史的渊源与厚重;“百年师范”,体现第一师范治学的传承与创新;“山水林园”,体现新校区环境的山明与水秀。

3 设计解读

3.1 方圆曲直——景观结构布局

利用景观要素营造出第一师范独特的校园特色,将影响该区域环境景观特色的因素与第一师范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力求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文化、校园历史相渗透,使新校区在继承本校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形成自身特点。在新校区总体规划及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的总体结构为“一直、两曲、一方、两圆”。

“一直”:校园景观大道。以气势磅礴的主入口中轴线景观体现一师悠久灿烂历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两曲”:名人湖和学子湖滨水景观。水与建筑、山体有机融合,赋予一师秀美灵动的特质。

“一方”:文、理、实验和科技四个教学楼的中庭在空间上组成一个方形,反映一师惯有的骨气与傲气。

“两圆”:校园内的主环路景观带和环绕校园城市道路景观带组成内外两个圆,体现一师海纳百川、融贯天下的精神。

3.2 千载学府——景观大道设计

景观大道位于第一师范入口广场至图书馆处。主轴线的景观设计,体现湖南第一师范百年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入口广场设计开阔、气势,展现学校现代风貌。景观主轴线布置不同排列的石阵,粗糙的石头质感体现学校深厚的历史沉淀。规整而秩序的树阵设计体现第一师范治学严谨的办学理念。图书馆前主题雕塑及喷泉水景为整个主轴线景观核心。

3.3 百年师范——教学区中庭景观设计

通过6个教学楼中庭的景观设计,旨在体现第一师范的治学态度,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师生学术交流、学术活动提供理想场所,引导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传承一师的历史底蕴,发扬一师人的开拓精神。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5

一、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中外工艺美术史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公共文化课,是衔接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纽带。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引导学生回溯设计历程、品味设计精品、解析设计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目前,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教学任务重但课时有限。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涉及中外各国包括陶瓷、染织等在内的十多种主要的工艺美术种类,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大、工艺种类多,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等矛盾。

第二,知识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传统教学以课程教材为主要提纲,教师讲授为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教材承载的教学信息量是有限的,同时,教材从编订到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无法给学生提供最新、最快、最详细的信息,而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分享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第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一些学生的课程基础较差,灌输式教学无法与学生取得很好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较低,积极性较差,受到手机的诱惑,课堂上的“低头族”屡见不鲜。

二、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ISAS是英文“InformationSearchandAnalysisSkills”的缩写,即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ISAS是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ationalInstituteofInformationTechnology)计算机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ISAS团队由4至5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学习项目,整个过程分为组建团队与确定选题、信息收集与整理、现场演讲、现场评价、项目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在学习、展示、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大数据为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提供了信息基础

ISAS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松搜索到与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相关的课程、图片、文档、视频等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空间,在网络上组织教学。

2.广泛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为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提供了交流平台

在实施ISAS教学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指导主要在课外完成,教师主要通过在线方式对每个团队进行指导,而具有广泛社会传播性的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为教师实现跨越时空的在线指导提供了交流平台。

3.学生较好的互联网基础是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条件

目前,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对象主要是“95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针对“95后”群体的研究报告显示,属于“Z世代”的“95后”平时与电脑接触的时间比较多,热衷于在网络上寻求知识与课程,他们属于移动互联新生代,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能力。

三、ISAS教学法在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对于ISAS教学法在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笔者以“古埃及的金属工艺”为例进行分析。“古埃及的金属工艺”是古埃及工艺美术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2课时。首先,教师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流程划分为四个项目。项目一: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图坦卡蒙的宝藏。项目二:古埃及金属工艺的发展历程。项目三: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设计解读。项目四:古埃及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演绎。然后,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和学习资源,学生依照学习指南,按照ISAS五个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1.组建团队与确定选题

班上学生以5人为一组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选出1人担任组长。其中,选择“古埃及的金属工艺”相关项目的4个团队,分别由4个小组长根据选题组织团队成员规划项目完成路径,撰写项目任务书,确定每个成员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设计出PPT内容的整体框架。

2.信息收集与整理

每位团队成员针对具体任务,参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指南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制作PPT、撰写演讲稿,在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在线咨询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在线指导。

3.现场演讲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4个项目,内容呈现出递进式关系。4个项目团队分别对项目内容进行现场演讲,每个项目演讲结束之后安排项目团队成员解答师生疑问,教师根据演讲内容设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讨论,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化学习。项目一属于导入课程的内容,针对本次课程内容,项目一小组的任务是讲述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图坦卡蒙的宝藏,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历程、文物数据、图片展示、考古发现的影响等。项目二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项目二小组的任务是带领学生了解古埃及金属工艺的发展历程,赏析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作品,总结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艺术特征。项目三为本课的深入学习阶段,项目三小组重点对古埃及金属工艺设计的造型、纹样、文化意蕴、配色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总结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设计特点与艺术法则。项目四为拓展延伸阶段,项目四小组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演绎,如对2004年Dior的春夏高级定制——金色埃及王朝服饰、2010年一对埃及兄弟成立的一个新的腕表品牌等经典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4.现场评价

现场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自我评价由4个项目团队的每位成员分享完成本次作业的经历、体会;学生互评是班上参与学习的其他项目团队为本次课上表现最好的2个团队投票,得票成绩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期末的总成绩;最后,教师对每个项目团队的作业进行点评,对部分知识点进行补充说明并布置课后作业。

5.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主要在课后完成,主要分为教师总结和项目团队总结两个部分。教师针对本次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各项目团队针对本次项目的完成情况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此外,学生在线完成教师的各项学习任务,并按照学习指南进行课前学习,使整个教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态系统。

四、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显示,ISAS教学法通过具体项目、任务驱动,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课后学习时间,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卓.ISAS教学法在英语泛读课程中的运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6).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6

人类的设计活动悠久,设计历史源远流长,而设计教学与教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远不及设计活动久远。设计学术界通常把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作为设计领域真正意义的设计院校,包豪斯的成果与影响历经近百年,仍被后人传承与颂扬。以构成和工作坊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的包豪斯办学形式自然是当今诸多设计院校与专业的范例,强调学生的技能必然成为当代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倾向,再加上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走向设计岗位后,很少直接涉及设计史论内容[1]。无论从历史沿袭,还是设计专业特性,能够身体力行实现创意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势下,设计史课程不受重视,成了设计专业学生的选听课程。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史论类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与其他技能性和设计实践课程相比,它被定义为理论的、抽象的,甚至是次要的。

为摆脱工业设计史课程被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但更切实有效的做法是进行课程教学实验与改革,使工业设计史与设计融合,带动学生能动地获取设计知识,提高认识,启发设计思维,丰富设计方法与途径。很多高校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诸多设计教育者进行了课堂改革,但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教学观摩与课堂教学经验,对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归纳。

(1)教与学被教材束缚,对学生的考核大多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测试,机械式的枯燥记忆很难激励学生主观能动地进行扩展阅读,有限的设计史论知识很难让学生系统理解设计的发展与流势,更不会健全史论框架[2]。

(2)课堂教学以教师的单一讲解为主,学生多以观望的态度学习,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设计作品和风格漠视,缺乏理解,不会分析。

(3)工业设计史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渐遗忘,在设计实践中不会联系史论知识,不会借鉴历史上的设计案例与设计方法。

这些问题在工业设计史课程中具有普遍性,所以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改进,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借助辅助教学手段与方法,具体可以采取专题研究与评价、作品赏析与临摹、主题设计等形式。

1.专题研究与评价

以往,工业设计史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展开,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更为丰富的图片与视频史料,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所涉及的信息量同样有限,并且在教学中常伴有教材作者和讲解教师的主观见解。学生不会能动地思考与研究,更不会追根溯源,查阅原文资料。这违背了鼓励学生构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与阅读这一教学初衷。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之前以教材为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选取适宜的时机穿插专题研究:教师辅助学生选择题目,进行定题分析研究与课堂演示,教师引导与评价。以此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收集、理解和表达知识。

专题是将线性的教材内容打散重组而成的平行、独立且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小单元。专题与教材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是学生将来要呈现在某一课堂上的主题。教师在辅助选题时可以给学生较宽泛的范围,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中国明代家具设计,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派,波普风格,高技术风格,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德国现代主义,荷兰现代主义,瑞士现代主义,美国现代设计,理性主义,绿色设计,当代设计,等等[3]。在这些大纲中,学生甄选感兴趣的专题,并与教师探讨确定详细的题目。选题与定题的方式是多元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倾向进行确定。定题之后,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图书、互联网资源等途径收集整理资料,分析与研究,以课件、视频或专题报告书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再把这些专题合理穿插到授课间隙中,给予每个专题适宜的时间进行课堂演示。通过演示,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观点,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对于专题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最初的观点是不完善的,而且不同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需要随机应变,通过与学生沟通和评价对其进行引导,最终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概念。但要特别注意一点,给学生布置专题,并不意味着把课程全部交给学生讲解,工业设计史以教师讲解、梳理设计历史脉络,分析设计作品与风格为主的课堂形式是不能被取代的。

以专题辅助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比以教材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更生动与直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另外,专题研究由学生独立完成,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要求明确,容易促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通过专题研究,学生会更多地关注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框架,进行扩展阅读,感受到开卷有益,由机械地获取知识转变成知识的探求者。

2.设计赏析与临摹

工业设计史传统教学多采用单一的讲解形式,期末以论文或试卷形式检验学生对整个史论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堂听讲,课后或考试前记忆,记忆成了学生学习史论的唯一利器。学生缺乏研究设计作品、风格与设计方法的激励,完全成了设计历史中无数经典设计的远观者。当问及学生喜欢的设计师、设计作品与风格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都差不多”,“让我想一想”等。这说明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的丰富刺激与责任的因素。所以,在史论课程的教学中大胆引入设计作品赏析与临摹作为辅助,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与设计史中各类风格与作品的联系,研究设计作品及相关史料信息,设身处地地进行主观感受,培养审美能力。

设计赏析与临摹可以在课堂和课后同时进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类设计风格流派中的典型设计师与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设计发展至今,已经有海量设计作品诞生,所以教师选择赏析作品时要注意其典型性,抑或根据授课学期的时下性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选材,如汉宁森、潘顿等设计师的灯具作品,彼得・奥普斯维克、柯伦波等的座椅设计[4]。这些作品是创意的体现,同时包含设计师对形式、材料与技术的探索。在赏析过程中,注意介绍设计者、时间、设计特点及风格特征等史实性内容的客观性,尽量减少教师的主观评价,评述的任务交给学生,并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任务:选取某一风格流派、某一设计师或某一设计公司与机构的一件或几件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与临摹,从而拉近学生与设计史料的距离,引导他们自主研究产品的尺寸、比例、造型、功能与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学生会通过课外读物、网络等方式收集产品信息,也有部分学生会参观展览或卖场,实地测量、研究与感受设计作品。作业完成之后可以进行集中展示与讲解,教师进行讲评。

这一课堂辅助从理解风格流派、收集资料、赏析作品、临摹设计到展示与表达。学生收集资料,理解产品与相关人物流派,研究并临摹产品,切实消除了史论与学生的距离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倾向,为日后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3.进行主题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具有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特色,设计思维的培养与设计行为的训练是今天各大设计院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工业设计史课程是人类设计活动积累的总结,它记录了人类砍砸石器,制作陶瓷,批量生产,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多元的设计活动[5]。其中涉及大量的设计案例,并阐述了对应的设计理论。这些对培养设计思维和塑造设计思想,提高审美与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工业设计史课程并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程,它是实践的总结与思考,最终应该回归到设计实践活动中。而现阶段以单纯讲解和论文形式为主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基本处于学过即过的状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多被束之高阁,学生很难把所学案例与方法运用到设计中。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实践性的教学辅助,最有效的设计实践莫过于“设计”本身,即以主题设计的形式辅助以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

主题设计进行的理想时期是在重点课程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选择具有专题性、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设计风格,如设计一款具有所学风格特征的座椅、灯具等,当然题目的拟定是宽泛的。设计题目的拟定还可以参考学生前期的专题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报告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倾向进行定题,学生选题,分析研究历史案例与方法,启发思维,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新的思考点完成对设计史中代表作或历史风格的设计实践,这其中有作品的研究,风格演变的探索等。图1、图2是我校学生以历史为启发进行的座椅设计:耳型椅是从萨尔瓦多・达利在1936年设计的梅维斯唇形沙发中获得的灵感,并融合了人机因素,使整个流露出波普的新奇与独特;琴键休闲椅显而易见是以钢琴琴键为灵感进行的设计,黑与白的搭配颇具视觉效果。

主题设计形式即可让学生欣赏、研究历史作品,从设计案例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同时促进学生对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发掘。图3是与艾洛・阿尼奥的小鸟椅同名的座椅设计,学生以小鸟椅为出发原点,联想到张大了嘴等待喂食的小鸟,以此获得了创意点。设计中采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对小鸟形态进行抽象处理与表现。将稳定的座椅倾倒即可变身为一款摇椅,两种使用方式的巧妙设计可圈点,不失为一款趣味与感性并存的设计。这一设计充分体现出设计史与设计的关联性。只要学生不断理解、研究与认识,一定会丰富设计思维,谙熟设计方法。

将主题设计实践作为设计史教学的辅助,可加深学生对设计史内容与方法的理解,又可强化学生的审美与设计能力。设计史中的主题设计辅助是将历史与当代进行融合,学以致用,更直接地把史论知识融入学生思维体系与设计活动中。设计行为的参与反过来又验证了工业设计史中涵盖的设计思维。

以上三种辅助形式对工业设计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要使他们发挥既定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辅助与课程内容、课程时间相协调,合理穿插与布置,不能盲目运用和依赖这些辅助方法而忽略课程内容的讲解;另外,要注意专题研究与评价、设计赏析与临摹、主题设计之前的引导和之后的评价,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经历这些环节,而不进行引导与评价,就会缺失对学生的激励,没有激励的辅助环节不能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研究与设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史的意义与重写设计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2):18-21.

[2]袁翔,何人可.基于反思学习的《工业设计史》教学研究[J].装饰,2013(05):75-77.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09).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7

1引言

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该门课程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与实践研究。因此对于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必须进行提高,不断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寻求新的创新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起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无法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发展,而翻转课堂可以触发学生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热情。因此在高校中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与现代设计史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推动现代设计史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现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设计史是一门理论为主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本文将以现代设计史课程为例探索高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2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也可以被翻译为反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很明显的不同。翻转课堂是由美国一所高中所兴起,后来逐渐扩展到全世界中小学,在中小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在高校的教学领域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中小学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与高校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有明显的不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需要完备的外界教学环境,而高等学校更具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条件[1]。翻转课堂是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简短有效的网络视频进行预习和复习,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仅仅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并且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课下学习心得,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方式进行,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安排学习进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由于大学生时间相对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也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意识。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所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加贴合自己的实际,并且通过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方法,但是也必须明确,翻转课堂与在线视频有本质的不同,在线学习视频不能够取代教师的价值,在线视频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借助于在线视频以及互联网的先进科学手段,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也不是完全的输出者,而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的良师益友,更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现代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目的

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主要是对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发源和发展以及现状进行理论式的阐述。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现代设计史,增强自身的设计理论素养,为以后的各类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可以对艺术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代设计史的课程教学目标就是在学生已经具有相关理论基础的背景下,使学生将艺术设计的含义与问题相结合,通过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法,理解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元素,体会国内外设计的文化差异性[2]。现代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专业相关的设计背景,使学生掌握设计专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的思维方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与现代设计史的主要目标相吻合,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每门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该过程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所进行的,就在教学课堂中实现的。第二个过程是吸收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课下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通过自己学习的方式加以完成。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遇到挫折和困难而放弃,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翻转课堂则对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进行了创新。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在线视频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吸收内化是通过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良好互动来进行知识的消化吸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在教学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新知识。

4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在现代设计史教学中的实践

4.1翻转课堂的课前在线视频设计

4.1.1视频内容的选取

由于现代设计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因此在设计课前视频资源内容时就必须要具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内容。在理论方面,可以将现代设计史中重要的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提炼出来。

4.1.2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设计课前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新知识的背景,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通过各种题型的设计引导学生对本次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3]。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创造性和全面性,因此在进行课前学习任务设计时除了与之配套的在线视频之外,还可以包括相关其他课程资料的链接。在现代设计史课程课前任务中可以设计对接所讲授风格流派人物的思考,在专题讲座中对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或者加入国内外优秀的设计网站链接。该阶段学习任务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课前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有效性,通过链接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课程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知识的丰富性。

4.2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2.1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课前教学任务开展,是课前教学任务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网上的反馈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节省时间。比如在讲授流线性设计风格时,可以重点讲解流线型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且引导学生将流线型风格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仅仅占课堂总时间的1/3左右。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有了改变,教师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输出,学生也不是被动地进行接受,而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2.2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31-01

一、设计思想

根据历史新大纲的要求,高中历史新授课教学必须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

1、传授知识。即要求 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 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培养能力。即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具有时代使命感;形成正确的国际参与和竞争意识及健全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教学中应严格按照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述历史,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清楚地看到中外历史发展的轨迹。

2、直观性原则。充分运用各种直 观手段(语言、教具、图像 ),重视历史表象,使学生广泛地、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历史,激发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3、启发性原则。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4、史论 结合的原则。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则,要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年代顺序,具体讲述历史,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避免光有材料堆积而无结论或只有空洞的结论而无材料支持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1、讲述法。教师以“述”为主,可分为叙述、描述、概 述三种,在历史教学中,叙述、描述和概述通常应配合 使用。[来源:学科网]

2、讲解法。通常用于政治制度(含各类典章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文化成就等教材内容的讲授,也可适用于其它教材内容。讲解法以“解”为主,重在释疑。它主要有分析综合、类比对比和实例论证等几种方法。

3、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及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和启发学生根据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讨论法适合班级水平较好,学生思维较活跃的学生。

4、发现法。教师在讲述某些历史概念或复杂的历史事物时,先给学生必要的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进而掌握历史概念和探讨历史发展趋势。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联系运用旧知识,去观察社会现象并做出分析判断,从而主动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较适用于班级水平较好,学生思维活跃的学生。

四、新授课教学的三大环节

1、三大环节。检查复习、讲授新课、概括总结[来源:学科网]

2、具体要求。设计要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环节衔接过渡自然、妥贴,课堂容量适度,详细得当,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调整难易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对尽量 调动学 生形成师生互动;课堂提问设计应有启发性;课堂练习简洁明快,有代表性;课后总结简明扼要,作业布置应适量。

五、新授课教学的基本顺序

主要流程:

复习导入指导学生阅读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应用反馈指导小结及作业布置

具体 操作:

1、复习导入

(1)书面练习导入。上课后由教师准备简短的书面练习材料发给学生 练习后 ,扼要讲评后联系新课内容而引入。

(2)提问导入。上课后由教师结合上节课内容或已学过的旧知识提出问题,在学生思考回答后由教师扼要小结联系新课内容引入。

(3)教师总结引入。上课后教师总结前面已学内容,设问联系新课内容引入。

(4)复习导入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导入设计应简洁明快,与新课过渡应平缓,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同时能培养养成联系学习的习惯。

2、阅读教材

复习导入后,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本节教材相关内容,迅速阅读后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已基本了解和认识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所在,以便在下一环节教师讲解时提高听课质量。

本环节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加 强督促指导,使学生阅读目的明确,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过程中,教师可板书本节内容提纲,既给学生点明本 节重难点,同时为下一环节讲解作好准备。

注:本种新授课型一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3、教师讲解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9

作者简介:吕晓莉(1979-),女,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课程设计”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14-02

一、“纲要”课中运用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门必修课之一,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独特的历史性特点。但是,在高校开设这门必修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在纯史学的层面上阐释“一人之事”或“一时之事”,而是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上使学生基于对国情和国史的了解,围绕“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了解和认识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即“三个选择”)。[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就变得重要起来。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而还原历史,是要还原历史的故事性、学术性,要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要在知识学习中萃取思想的精华,以增进学生的智识。总的来讲,在“中国近现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还原历史是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是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专题教学、问题设计、学生参与等方式,实现教学目的。

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乐意学、乐意听,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不能被教成一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毫不相干的历史专业课,也不能成为简单的没有史实说服力和历史故事感染力的政治说教。现有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依赖设计好的PPT课件,或者穿插一些影片的观赏。如果能运用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新的课程设计,从专题的角度切入,运用更多的多媒体方式,结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体悟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就能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和高度认识近现代史中“三个选择”,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纲要”课中运用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法的成效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把还原历史和体验式教学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成效。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古希腊,历史的最初含义是“调查”、“了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追寻人们的行踪、拷问人们的灵魂、汲取人生的智慧。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有限的直接经验不足以提高人们的智慧,只有学习历史,从无穷的间接经验中积累智慧,才能使自身具有历史纵深感,以深邃的眼界看待过去,看待现在,看待未来,而不被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可见,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忆,它也是一种智慧形式,是一种在时间上拓展人类视野,并超越地方经验和注意力的一种形式。中国近现代历史波澜壮阔、动人心魄,近现代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纲要课要寓教于史实中,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理潜移默化于学生。

2.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巨大价值

简单地说,历史的本真就是在“以史为鉴”中获取智慧,就是在世代承继中延续精神、快乐和信念。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研究的研究方法和从历史出发思考问题的角度。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实行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从更让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并有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历史规律的能力,认识社会和考察社会事实的能力,了解历史规律的导向能力。

3.融合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唯物史观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学习历史要求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历史过程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理直气壮讲成就,实事求是谈挫折”,以史论结合的形式将这些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述结合起来,不仅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而且也是实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教学目标的需要。

三、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理念下“纲要”课的教学专题与基本内容设计

从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出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专题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再现历史

学生学习历史实际上经历着一个“了解—感悟—理解—升华—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现实、现在的生活中找到“历史的感觉”,发现身边的历史、生活中的历史,让学生觉得把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2]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在发生过程中的中外社会发展状况、国内局势和社会发展思潮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很容易找到丰富的影音资料,如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百年中国”等,如果设计得当,这些影音资料片段组合材料的课堂运用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引导他们真实地观察历史,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地清晰认识历史上升到理性层面上准确思考历史。

2.思考历史

学习历史本身也需要个人感悟和理解的参与,所以,要设计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问题体系,引导学生思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那时的人们会如何思考、选择,来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历史问题。在回答中国人民为什么会进行“三个选择”这一本课程的核心问题时,可以设计模拟20世纪初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会对未来采取何种的预期以及实现预期的各种可能性等话题,通过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或学生小组辩论的方式比较说明上述三种选择的可能性、合理性和正确性。

3.超越历史

学习历史是为了能学以致用,理解过去是锻炼一种理解人类社会的能力。历史总是由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来演绎的,学习历史就是要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做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人。[3]“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为人处事的教科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他们也喜欢将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对这种联系的探索来获取新知。因此,要结合现实,设计与现实相关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经验,总结得失。例如,在思考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意义这一问题时,可以结合目前的中日关系以及我国所处的周边外交困境启发学生思考。历史虽然不能假设和重演,但其经验和教训是我们思考未来战略或对策的宝贵财富和重要依据。

具体来讲,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将课程的讲授大纲按照历史的脉络和讲授知识点的需要分为数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主要内容、基本线索、重点难点介绍、相关热点问题、业界最新研究动态、主要参考资料、思考题目等基本内容。例如,在专题的具体设计上,可以考虑将课程的讲授分为“十四讲”思路来设计,分别为:第一讲,回忆与思考——中国古代辉煌历史纵横谈;第二讲,苦难的开始——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讲,列强的暴行——西方列强侵华脉络;第四讲,民族的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五讲,帝制的覆灭——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第六讲,碰撞中的升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七讲,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八讲,星火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九讲,民族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第十讲,两种前途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锻造;第十一讲,金光大道——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十二讲,前进中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十三讲,走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十四讲,结束语。在课程的专题设计中,进一步强调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进步性、正义性,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领会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的必要性。[4]

其次,结合相应的专题,综合设计相关的情景资料,包括图片、影视材料等,并加工成适合教学过程中穿插播放、展示的格式。如在讲解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时,可以在课堂上插播记录片《圆明园》的片段,通过纪录片将学生们带回那个新旧交替的岁月,让学生们从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的兴衰过程中真切感受中国所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2]

第三,针对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涉及相应的问题题目,结合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其得失,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播放《圆明园》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历史氛围中时,教师可以由此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圆明园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遭到灭顶之灾?其厄运能否避免?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何种的危险局面?可以就这些话题开展课堂讨论或采用课后写观后感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历史思考,让学生们主动地从历史情境中认识到近代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刻原因以及了解当时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还原历史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是“思想”、“理论”,而不是“形象”,[2]在教学设计中要思考如何用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述抽象的理论问题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的严密的逻辑性和理论性。专题式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尽量地联系实际,让历史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了解到历史的本来面貌,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领悟知识学习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郝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7).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例10

1.陕西师范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五类,即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187 学分。⑴通识模块。该模块又细分为三小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有49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2%,主要课程为外语、计算机、政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限定选修课共8 学分,公共限定选修课共4 学分。⑵学科基础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小类。相关学科基础课共5 学分,含高等数学和考古学两门课。本学科基础课39 学分,占总学分的20.9%,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等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⑶专业课程模块。共41 学分,分为三小类。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开设20 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12 门,分为中国古代史系列、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个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53 门。学校规定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2 个学分,要求每个系列都要选,并且要选修一个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选修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修10 个学分。⑷教师教育模块。共17 学分,分为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类。必修课开设6 门课程13 个学分,限定选修开设两门课程4 个学分且必须全选。⑸实践模块。共24 学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教育见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2.西南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六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⑴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小类。必修课45 学分,开设课程11 门。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外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主选择。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2 学分,全部为必修课。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⑶专业发展课程。共111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小类。其中必修课21 学分,开设课程6 门,开课时间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中西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等。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八小类。包括专门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断代史类8 学分,4 门课程;晚清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世界史类20 学分,10 门课程;区域史类6 学分,3 门课程;博物馆类12 学分,6 门课程;民族学类8 学分,4 门课程;综合类16 学分,8门课程。⑷教师教育课程。共34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课12 学分,5 门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概论、心理学、中学历史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等;选修课22 学分,11 门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⑸实践教学环节。共20 学分,含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五项。⑹自主创新学习,不计入总学分。

3.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简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政治、教育学等课程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可见,该校的专业必修课实际涵盖了外校通识类、专业基础类甚至实践教学类的课程,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专业选修课大致开设有50 门,涉及面比较广泛。

4.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五类。即,⑴普通教育课程类,开设有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和综合知识等,学校要求学生应修44 个学分。⑵专业课程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系列课两小类。专业基础课共43 学分,专业系列课共58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应修99 学分。⑶教育理论和技能课,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和研究中等教育课程等,学生应修18 学分。⑷专业实践,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有关学科课,共20 学分,但不计入总学分。

5.华南师范大学。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⑴必修课。进一步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小类。①公共必修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其他公共课程;公共实践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②专业必修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共69 学分。分别是专业实践教学计16 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计39 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群计14 学分。⑵选修课。有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①专业限选课。分为历史教学方向模块和历史研究方向模块,前一模块含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等10 门课程,计28 学分;后一模块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等11 门课程,计30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选中其中一模块,修满19 学分即可。②任选课。任选课也分为两类,即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包括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演讲学等六门课;公共任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规定学生在任选课上必须取得16 学分。

6.江西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组成部分。⑴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共46 学分。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小类。前一类课程共36学分,后一类课程共10 学分。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1 学分。也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类开设8 门课程,共25学分。选修类系指跨系跨专业选修6 学分。⑶专业课程,共60学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共40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20学分两类。⑷集中实践环节,共23 学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所大学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显示出了亮点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别叙述之。

1.西南大学。⑴在通识教育课程这块,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为此,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I 和程序设计Visual,两门课学分达8 分之多,且课时达144 个。相较其他被调查学校同类课程,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的分值都是相当高的。⑵在学科基础课程这块,基本开设的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比较独特之处。⑶在专业发展课的必修课程安排上,他们非常重视史学理论、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安排的多是此类课程。看得出该校在这一块比较强调对学生方法论的教育,力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发展课程的8 类选修课安排上,他们除了做到了广和博外,还兼顾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现为开设了一些区域史类课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等;还开设了民族学类课程,如西南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等五门课程;以及博物馆类课程等。⑷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上,该校非常注意贴合实际,注重对学生教师技能的培训。在必修、选修的16 门课中,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就占到了11 门之多。⑸在实践教学这块,除了正常的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以外,他们还专门在第六学期给学生安排了一个有1 学分和18 个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课。该课正好放在教学实习的前一学期,对实习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陕西师范大学。⑴在通识模块这块,和西南大学一样,该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VF 程序设计,两门课学分达7 个,课时达162 个。⑵在学科基础模块的本学科基础课这块,除了一门史学概论外,安排的都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表明该校对通史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基础地位的认识。⑶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必修课安排上,他们除开设了中西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外,引人注目地开设了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⑷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特色是专和广的结合。必修课只安排了6 门13 学分,但选修课却达到了29门之多,学生从中选修4 学分即可。

3.华中师范大学。⑴在历史系基地班的教学中,该校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 课时40学分减至450 课时25 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和专题研究课两类。他们拓展了课程内涵,注重前沿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导专题课、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学信息介绍等。⑵历史系师范专业的教学上,该系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科研;拓宽领域,提高技能(师范技能);形成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加强中外文化史、经济史、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的开设。

4.东北师范大学。⑴在课程体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增开相应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论课和技能课。经过系统调整,该系的课程体系已基本与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⑵该校重视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⑶还开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课程,如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专门史课程。

5.江西师范大学。他们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兼顾课程的现实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力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在开设了本科生应掌握的一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该校在专业选修课上动脑筋,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陶瓷史、万寿宫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考虑到中学历史课改的趋势,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应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6.华南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一样,华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前提。在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他们把专业限选课分成历史教学方向和历史研究方向两个模块,规定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所有课程。历史教学方向的课程主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设计,主要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广东地方史、客家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导科学、人生观通论、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历史研究方向的课程则以断代史、专门史等专题课为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深度,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三、启示与借鉴

1.把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几所重点师范大学身上,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努力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目的,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大多做到了优化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纷纷压缩了通史课的学时和学分。优化基础课就是要使基础课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后续课程奠基、继续深造等多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