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爱国人物事迹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1:58

爱国人物事迹

爱国人物事迹例1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

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获“十大责任公民”

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在1月15日举行的“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评选”颁奖中,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当评为人民网2013年度“十大责任公民”。

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这个学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从2004年的“爱心小课堂”发展到现在社会大力关注并给予关爱的红丝带学校,那些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2006年,为了解决艾滋病患者中学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临汾第三人民医院在“绿色港湾”创办了“红丝带小学”,为艾滋病患儿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11年12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取得合法办学资格,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也曾有人对红丝带学校提出质疑,认为建一个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本身是一种隔离政策,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可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建立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孩子们很可能就没有学上。这就是现实。”郭小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郭小平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表态,他希望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有红丝带这样的学校。

爱国人物事迹例2

人物事迹:航天事业的先行者,后起精英的领路人。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命题方向:1.责任与使命;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爱国主义;4.活到老,学到老;5.科学与发展;6. 位置与价值;7.甘为人梯;8.淡泊名利;9.知识与力量;10.追求与奉献;11.偶像……

二、谢延信――有信延信

人物事迹:33年辛劳攀上善良的峰顶。

颁奖词: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命题方向:1.贫贱不能移;2.平凡与伟大;3.任劳任怨的劳动者;4.善心无价;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贵在坚持;7.诚实守信;8.亲情的升华;9.和谐;10.良知;11.责任……

三、钟期荣、胡鸿烈――树仁立德

人物事迹:香港教育界的楷模,毁家办私学的传奇夫妻。

颁奖词: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命题方向:1.富贵不能淫;2.舍小家,为大家;3.不可忽略的角落;4.孺子牛精神;5.道德的力量;6.生命的价值;7.信念与追求;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9.树立正确的功利观;10.百折不挠、顽强拼搏;11.淡泊名利;12.操守……

四、罗映珍――真爱无疆

人物事迹:两年如一日,用爱心唤醒英雄丈夫。

颁奖词: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命题方向:1.爱的力量;2.患难见真情;3.坚持与收获;4.心灵的拷问;5.奇迹的背后;6.心灵与真情;7.永不放弃良知;8.平凡中的伟大;9.执著;10.忠贞……

五、李剑英――天地英雄

人物事迹:3 500民众的安危,生死16秒的抉择。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命题方向:1.感恩;2.抉择;3.永恒的瞬间;4.生命的意义;5.英雄本色;6.危急中的从容;7.责任胜于泰山,甚至生命;8.勇于放弃;9.人生的价值;10.偶然与必然;11.取与舍;12.抉择……

六、李丽――心灵强者

人物事迹:身虽残,志却坚,搏击命运数十年。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命题方向:1.强与弱;2.渺小与伟大;3.道德的作用;4.心灵的力量;5.笑对生活;6.不向命运低头;7.把握生命的主动权;8.挑战自我;9.残缺与圆满;10.心灵的选择;11.爱;12.感化;13.传递……

七、陈晓兰――大医医心

人物事迹:打假医生陈晓兰,柔弱肩头不等闲。以身试医为民众,伸张正义最坦然。

颁奖词: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10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是一位医生,她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命题方向:1.责任重于泰山;2.坚持就是胜利;3.铁肩担道义;4.在逆境中拼搏奋进;5.执著的追求;6.勇者无畏;7.生命的重托;8.不屈的人格;9.社会良知;10.失与得;11.取与舍;12.境界……

八、孟祥斌――义无反顾

人物事迹:纵身一跃,放大了生命的价值。

颁奖词: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命题方向:1.生命价值;2.人生的意义;3.当危险遭遇道义;4.生命重于泰山5.伟大的付出;6.辉煌的陨落;7.生命的价值不是交换;8.善良与崇高;9.平凡与伟大;10.英雄……

九、方永刚――实践信仰

人物事迹:满怀激情的理论家,奉献生命的实践者。

颁奖词: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命题方向:1.人生与信仰;2.信仰的力量;3.理论与实践;4.找准人生的方向;5.勿忘使命;6.学无止境;7.生命不息,奋斗不止;8.超越……

十、闵恩泽――人生如炬

人物事迹:能源产业的先锋,中国科学的标兵。

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爱国人物事迹例3

江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滨江古城,有七千年的人文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两千五年的文字记载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境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历史古迹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魁宝,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如果历史教师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就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强化历史教学效果。通过历史古迹文化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人文素养,找回失落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

一、运用历史古迹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离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当遥远。在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尤其是中职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不少学生对历史基本常识都知之甚少,再加上是选修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部分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低。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般是直观性、形象性的事物。在历史教学资源中,历史古迹是实实在在的、直观而又形象的事物。看到一处历史古迹,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理,会问:这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什么在这里出现,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疑问就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历史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真相,解决历史问题。

比如:在讲到青阳的一处古建筑葛家祠堂时,我把学生领到已经破败的建筑前,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一处破房子。我接着引导学生:这处破房子是什么建筑呢?看看建筑外观,猜猜看,猜对了有奖。学生们立马兴趣浓厚,纷纷竞猜。有的同学猜对了,就让他说明原因,从哪些地方、哪些途径知道是祠堂的,祠堂是用来干什么的?接着提问:为什么这里会有祠堂呢?就讲到青阳的望族葛氏家族当年的辉煌,作为望族都会建有自己家族的祠堂,以祭拜祖先。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当年的历史,感受当年的葛氏是何等风光,葛氏祠堂也是飞檐画栋,高大宏伟。最后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中,当年气势恢宏的葛氏祠堂如今只剩残砖败瓦?为什么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把各种历史原因都罗列出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回顾历史知识的目的。

二、运用历史古迹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

历史古迹,是了解历史很直观的一种手段。充分合理地运用历史古迹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一方面,历史古迹以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给予学生很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上历史古迹许多故事和传说,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古迹使得枯燥的历史课堂增强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历史是讲究史实依据的,而古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古迹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史实的可信度。形象具体的历史使得学生能更直观地感触、感知历史的痕迹,真切地感受在某地曾经真实地发生某事,这样能给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历史表象。

比如:江阴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说。因为江阴在春秋时期时地属延陵,是吴国公子季札的封地;战国时期,又是楚相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说。可是如何让学生感知这段历史呢?可以让学生直接参观季札墓、季子祠和黄歇墓这样的古迹,直接认识、感知春秋战国的历史。也可以根据图片,讲述当年季子和黄歇两位先贤在江阴,带领百姓,大力发展江阴的史实,进一步拓展讲述季子三次让贤和黄歇相楚的故事。通过古迹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不仅了解了春秋战国的许多史实,而且理解了为什么江阴的很多地名都和黄歇有关。据记载,当年黄歇拓农田、兴水利、凿港口造福于民,民感其恩,黄山、君山、黄田港、申港等因其而名,君山南麓“春申旧封”牌坊因其而立,君山西麓为其筑衣冠冢(黄歇墓)[1]。无疑通过历史古迹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大大加深了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

三、运用历史古迹追忆名人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堂是德育的重要课堂,历史古迹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正因为如此,许多历史古迹都被当地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教师更要充分、合理、恰当地利用v史古迹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激发学生对家国的热爱。想想一个人如果不知家乡的历史人文,那么如何产生对家乡的热爱,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乡土家国情怀的淡漠。

热爱祖国,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从某种意义上讲,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古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立志为建设美丽江阴、和谐江阴而努力奋斗。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黄山滨江而立,控江扼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江阴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故事,因而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我充分利用军事遗迹黄山炮台遗址和江阴中山公园内的忠邦亭、江阴的朝宗门即南城门这三处古迹为例,讲述历史上最惨烈的“江阴八十一日、江阴三日”事件。

1645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坚持“^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汉家气节。江阴当时不过是座只有10余万人的小城,但江阴多的是炮台和壮汉。在清军铁骑长驱直入,各大城市沦陷之际相继,江阴6万义民在原任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死守江阴孤城抗击二十余万清军,历时81天,连折清军3王18将,毙敌75000余人,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血染战袍,与城共亡。城破之日,全城男女老幼无一降者,巷战至死,不女投四眼井自尽。清将博洛下令屠城3日,到屠城封刀时,全城幸存者仅老少53人。清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手书“忠义之邦”四字,嵌于南城门上。1937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只剩下“忠、邦”两字,被移置六角亭中。现将留存的“忠、邦”两字建成碑状,既成了一景,又保存了文物。“忠义之邦”是对江阴明末81天抗清的史实的评价,后有对联云:“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敌,留大明三百里江山。”[2]

这一悲壮的历史,学生感到无比震撼,对江阴人民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感到骄傲与自豪。教师运用这一事迹,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不屈的民族气节,树立“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新的时代,教师要把新的江神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把江阴人民不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演绎成今日“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新的江神。在新的时代,这种江神正日益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江阴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文璀璨,名人辈出。江阴境内遗留有众多的名人故居,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古迹,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比如徐霞客故居、刘氏三兄弟故居、上官云珠故居、巨赞法师故居、曹颖甫故居、柳宝怡故居、张大故居等。通过对这些故居的了解向学生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迹,如曹颖甫经方大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为人正直,1937年,为保护家乡妇女免受日本鬼子,挺身而出,痛骂日寇,最后惨死于日本鬼子刀下的事迹;如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的徐霞客,历时30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布19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写成了《徐霞客游记》,为我国的地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众多名人事迹的讲述,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没想到,江阴有这么多杰出的人物,生活在同一片热土上,同学们一下子与这些人的距离拉近了。原来著名的电影演员上官云珠是我们江阴长泾人,原来徐霞客这么伟大,原来江阴有这么多的名中医,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家乡的历史古迹贴近学生生活,地方的名人事迹使学生使倍感亲切,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通过这些名人事迹向学生展示了江阴人前赴后继,坚贞不屈,积极探索真理,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给学生无形中树立了奋斗的标杆和人格榜样,对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古迹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中国的建筑艺术高超,园林建筑更是别具一格。教师可以通过几组典型建筑,使同学们了解到古代建筑的秀美、多姿,认识到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如宋代的紫金桥、兴国塔和广济古泉,民国时吴汀鹭故居,以及适园、中山公园等园林建筑等,向人们展示中国古建筑的奇迹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是吴汀鹭故居是集木雕、灰雕、砖雕、石雕于一体,把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西方建筑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铸成了民国时期特有的建筑形式,为世人留下了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些建筑和园林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依然傲然屹立,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历史古迹包含丰富的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应该说,运用历史古迹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是许多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历史古迹的教育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这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历史古迹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爱国人物事迹例4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2“感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20_年度的颁奖盛典于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坚持20_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还有: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年届90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8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20_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走过20_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向以白方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感动,我的心灵也同样受到震撼和洗礼,感动和泪水之后应该是平静和思索,我是十三亿中的一个普通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合同教师,也许我这辈子都做不出让国人感动的事情,但是我会尽本能来做一些对我身边人有帮助的事情。我虽然不能像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那样为高原付出,但我会全力照顾好我们班的每位幼儿,会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援手,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捐出微不足到的一点钱。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个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3“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这批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同往年一样,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忠诚、敬业、担当、奉献、大爱等优秀品质,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爱国奉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的光辉旗帜。爱国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世一生中,落实在一言一行里。“感动中国”人物中“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不仅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而且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把爱国之情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报国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职业孕育事业,事业高于职业,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才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感动中国”人物中守岛卫国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坚持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坚守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始终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把辛苦当成一种幸福,把爱岗敬业当成一种责任担当,尽职尽责,实干苦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一种担当本色,也是一种责任自觉,体现出一种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帮困的境界。“感动中国”人物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当国家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紧要关头,都是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无畏,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竭尽全力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面对大事难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生死关头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为,要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营养、激发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4“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10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_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0_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我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爱国人物事迹例5

2021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1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2021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2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张桂梅同志事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央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张桂梅同志是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典型,曾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2020年教育部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学习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她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办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决定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她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2021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3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021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42008年4月1日,我们在校务会上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们学习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工作的努力,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世界人民所学习,因为她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她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庄周

2021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5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爱国人物事迹例6

1

【人物事迹】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赏析】这则颁奖词非常灵巧,短短几句话,却有几组对偶句和一组排比句:“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种对偶句和排比句,读起来非常上口而明快,同时也把钱老的贡献和精神,加以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科学救国,科学强国;②心中有祖国,任何障碍也能穿破;③国为重,家为轻;④科学为重,名利为轻……

2

【人物事迹】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赏析】这则颁奖词的精彩,在于抓住人物事迹,活用“催化剂”一词。“催化剂”一词一语双关,既点出了这位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又再现了科学家为了科学,为攻关的矢志不移的精神。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燃烧自己,照亮祖国;②奋发可图强;③④甘做中国科学的催化剂!⑤引领变化,永不失活……

3

【人物事迹】胡鸿烈钟期荣:散尽家产培养人才

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颁奖词】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赏析】“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愚公移山之精神和孔夫子致力于教育的精神,可谓是尽人皆知的,这个颁奖词打头就以一副十分工整的对联,把这对毕生致力于教育,始志不移,耗尽亿万家私创办香港树仁大学的耄耋老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概括。他们“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朴实的话语,经典的评价。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为了学生,甘为骆驼;②与人有益,牛马也做;③平凡而伟大;④教育改变社会;⑤始志不移者终能成功……

4

【人物事迹】李剑英:16秒内的选择是牺牲

2006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赏析】“烟笼大地,声震蓝天”似乎是灾难,但对于一名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考验留给自己的青年飞行员来说,又是一种壮烈的美景。李剑英,他是一颗星,一颗巨星!星虽然陨落了,但他的精神却浩然长存!他的伟大还来源于一个对比:“22年”与“16秒”的对比。22年的驾驶技术,要跳伞还不会吗?16秒钟作出重大决策,那实在是太难了!然而他――李剑英做到了!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②舍己为人者是巍巍高山;③心中有人民,死神何所惧;④迅速决策的考验;⑤无愧于军功章……

5

【人物事迹】孟祥斌:年轻军人舍己救人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赏析】有人说舍弃自己的性命,去救一个轻生者不值得。这则颁奖词正是于此下笔,“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此外,颁奖词还巧用了一对反义词:冰冷――温暖。暗示出他用生命之热去消化人间的隔膜之冰的深意。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舍己为人者就是天;②托起生命的希望;③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④冰冷与温暖;⑤救的是一种精神……

6

【人物事迹】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赏析】人生中很可能就会碰到不幸,碰到不幸怎样办,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还是奋发图强呢?这本是个老话题,但非常非常不幸的残疾人李丽,又一次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和示范。无怪乎颁奖词称赞其“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身残志坚;②不幸是人生的彩虹;③身残心不残;④用爱去画最美的轨迹;⑤倒下者是懦夫……

7

【人物事迹】方永刚:生命保持在冲锋姿态

入伍20多年来,方永刚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2006年11月,方永刚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他从医院回到学院,坚持为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颁奖词】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赏析】“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忠诚的战士”“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这多个“一”正好概括出了方永刚的先进事迹。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和平年代的伟大者;②新时代,新书生,新用武;③既做理论家,又做实践者;④生命因饱满而辉煌;⑤谱写了一曲辉煌生命的赞歌……

8

【人物事迹】陈晓兰:无私无畏坚守医德

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颁奖词】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

【赏析】“十年不辍”地打假,这本已非常难做到,可是普通白衣天使陈晓兰做到了。支撑她的是什么呢?颁奖词恰到好处地点出:“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无名无利,才是真打假;②护卫生命的白衣;③良心远比技巧重要;④艰难险阻炼真情……

9

【人物事迹】谢延信:侍奉亡妻家人33年

55岁的谢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刘延信(后改姓为谢)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颁奖词】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赏析】“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这句话化用了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歌《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是啊,他的确像是一匹老马,一匹新时代的老马,“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永远不向厄运低头。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厄运炼就美丽;②延展爱心,信守承诺;③老马精神传新歌;④善良无比美丽……

10

【人物事迹】罗映珍:用爱唤醒“沉睡”丈夫

2005年10月1日,罗映珍和在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当民警的丈夫罗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与3名毒贩殊死搏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

【颁奖词】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赏析】有爱就有奇迹。“植物人”还能够苏醒过来,这绝对是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却是一个非常朴素、非常传统的中国女人――罗映珍。所以,这个颁奖词丝毫没有夸张地说其“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她的这种非常朴素的忠贞、朴素的爱,立即使得那种只重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甜言蜜语的爱情失去了重量。

【运用提示】可运用于作文表现的主题有:①有爱就有奇迹;②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③用心恒且真,石头也变金;④平凡人也能创奇迹……

集体奖:“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爱国人物事迹例7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题记

在20_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10个人,第一位是隐姓埋名30多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第二位退休后20_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第三位荣誉迟到20_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第四位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建。第五位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第六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第七位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的村官段爱平。第八位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第九位是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的老兵陈俊贵。第十位是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秀出宏伟巨作:《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但在这些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六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款的时候却很大方,刘盛兰是一位普通再不过普通的村民,每天清晨,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20_年几乎没尝过肉味儿,没填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不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但这些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该思考答案。

从老人的举动中,能清楚的感受到他的慈爱之心、友善之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2“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10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_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0_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3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__颁奖典礼》终于在__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从__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开始制作《感动中国》了。看了这么多年,发现评选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有共性。

1、科学家: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为国家;

2、医生:医术高超,人格高尚,为患者省医药费;

3、教师:为教育放弃家庭,放弃前途,坚守在贫困山区;

4、见义勇为者:很多获奖者为救别人,失去生命或者健康;

5、民间慈善贡献者:生活简朴,心系慈善公益;

6、警察或军人:坚守岗位,不顾个人安危;

7、母亲:平凡的母爱,但是很伟大;

不说了,虽然每一期的感动都大同小异,但是这仍然是一档传播正能量的好节目。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420_年_月_日晚8点,《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四川木里火灾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扑火人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浙江省嘉兴市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等人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一座城,感动一个国家,也感动了14亿中国人,他们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实至名归。大半生献给莫高窟的樊锦诗,“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功业凝成糖丸一粒”的顾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劫难,何其伟哉!“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颗心爱国爱港,是美心,更是良心;从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岗位中,则是我辈责任。

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爱国人物事迹例8

(二)宣传英雄人物、先进集体的模范事迹。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他们的精神、品质、风格,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鼓舞和教育人民群众前进的无穷的力量。在××车子屋民俗博物馆开设××革命人物、历代名人、先进人物展示厅,供人们学习参观。

(三)宣传成功的建设经验。××作为工业强镇,电器、打火机企业几十年来在各自的行业中都有很大发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实事求是地宣传这些成就和经验,不仅有助于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可以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借鉴。要极力推广已出版的全面介绍××发展的《奔向工业化强镇-××》。版权所有

(三)宣传××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深化××作为文化古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以古建筑群车子屋文化博物馆、慈溪独一无二的重檐山顶建筑的灵龙宫、梁开平初年建造的洞山寺、南宋末年思想家黄震的古迹古卧床桥、新兴开发的东埠头茂山公园及去年新落成的占地52亩的彰河文化广场等等,以这些文化景点为主,提出“爱我××一日游”活动。

爱国人物事迹例9

认知:

1.知道爱国志士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一)九至十三课是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单元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有关大政方针。

本课是在前几年级向学生介绍爱国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人物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精神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认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对祖国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立国安邦的精神支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维系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爱国主义传统,动员全体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祖国尽责效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热爱和忠于祖国的道德情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反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很有必要。

(二)课题和课文前的导入栏目,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点出这一课要讲的观点。此言出自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原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即祖国之意,后来人们也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清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和责任感。教材取了后一种说法。“匹夫”泛指平民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充分认识这一名言的含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长大要为国效力的责任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课文讲了三层意思。

1.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祖国的兴衰与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

课文通过新旧社会对比,说明国富则民强,国破则家亡的道理。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以此为线索,利用事例或图片,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明白这一道理。

2.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这一道理。

第一,在祖国危难之时,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无数爱国志士为国捐躯,甘洒一腔热血。课文列举了鸦片战争以来,各个时期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为反抗外来侵略,有些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所选人物均为学生较熟悉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忆、讲解这些人物的事迹,体会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第二,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使我国早日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许多有志之士,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离开温暖的家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效力。这方面的事例,在前五年的思想品德课中已有所介绍,如华罗庚、邓稼先、王进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的事迹等等,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让他们进一步体会这些模范人物一心报效祖国的精神。

第三,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有许多人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几十年。课文讲了大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事迹。这样的人物事迹还有很多,如李国安、孔繁森等等。教师还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材料,进行讲解。

3.少年儿童要从小树立以祖国的富强为己任的思想,立志为国尽责效力。

这部分只是在课文最后一段中提了一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强盛不仅是老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方面内容在下一节课结合讲未来的宏伟目标时,还要进一步讲解。

(四)本课课后练习安排了两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设计了两个题。第1题是让学生再讲几个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例。目的是通过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今天应该怎样履行自己对祖国应尽的责任。这个题可以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完成。第2题是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一个少年儿童能为祖国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并在行动上积极参加一些为国尽力的活动,从小培养对祖国的责任感。这道题可以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讲解来完成,也可以在讲解课文后完成。

第二个栏目“阅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名言,有三句。第一句是华罗庚的话,表达了他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思想感情。第二句是苏步青的话,表达了他愿为国家献身的报国之志。第三句是林巧稚的话,同样表达了她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体会这些爱国志士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讲述了徐悲鸿为祖国争气发奋学习的事例。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个人与祖国是不可分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有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为祖国尽责效力。

(五)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对爱国人物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对于爱国人物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该看到,当今社会上一些人中存在的只讲个人实惠,不讲理想和祖国利益的错误思想,对学生也有影响。我们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讲解。

第一,通过事例对比,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认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第二,通过对爱国人士精神境界的剖析,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以这些人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对祖国有所作为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爱国志上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观看资料,导入新课

1.请同学观看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是啊,这件震惊全球的事发生后,每位中国人都感到非常的气愤。我们都决心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3.板书课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这里的“匹夫”指谁?

(泛指平民百姓。)

(2)课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课文第一、二小节。

(1)在旧社会,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进自己国家的公园?

(国家贫穷落后,被帝国主义侵略,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中国人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

板书:国家落后人民受辱

(2)当时中国人不仅在国内受到屈辱,在国外更是受到歧视和侮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后的阅读(二),把外国学生说的话画出来,谈体会。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做了国家的主人,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外国轮船要在中国领航员的引导下才能进港;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参观,都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手续……)

(4)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板书:国破则家亡国富则民强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1)四人小组学习第3~6节,出示投影,讨论:

①人的生命是很可贵的,可先辈们为什么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他们宁愿牺牲个人的生命。)

②钱学森、华罗庚等人为什么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当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想:建设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③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为了使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他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在书上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读一读”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读读,背背。

(3)你还知道哪些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4)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华儿女为国效力,前赴后继。

爱国人物事迹例10

每年评出来的人物是那么感人,事迹是那么高尚,一个退休工人蹬三轮资助贫困大学生,损了三十五万元,一直蹬到蹬不动为止,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升华,他们是大爱无疆,光辉永存。现实中这样的英雄还少吗,老说学雷锋,但现在孩子们知道雷锋吗?雷锋都当太爷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