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主持技巧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37:48

主持技巧论文

主持技巧论文例1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

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主持技巧论文例2

1 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概述

良好的即兴发挥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是一名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在现场新闻报道当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在客观条件所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调动大脑思维,作出快速反应,推动势态良好发展的必要能力,一般主要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两个方面。对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进行概述,可以从思维即兴技巧和语言即兴技巧两个方面入手。

1.1 主持人思维即兴技巧

思维即兴技巧应该是当代任何类型节目主持人均具备的最基本即兴技巧与能力之一。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无论生活或者工作中均会接收到与过去相比成本增长的信息和资料,其必须要能够对该部分信息与资料进行迅速的整理与分析,尤其对于新闻栏目的出镜主持人而言,其必须要能够从众多信息当中抓住重点,因而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即兴技巧与能力[ 2 ]。与此同时,当前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各个岗位的竞争更加严峻,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即兴技巧,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出镜主持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自身比较敏捷的思维能力向广大受众传播具有吸引力和高价值的信息,方能够为自身以及新闻栏目的生存与发展予以保障。

1.2 主持人语言即兴技巧

主持人具有通顺、流畅的语言是其主持好一个节目的最基本要求。作为新闻栏目的出镜主持人,其不仅仅要口齿伶俐,对于所要报道的新闻内容能够清晰的表达,更要凭借自身的语言即兴技巧应对现场报道当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令观众对自身的报道能够信服。若出镜主持人在报道的过程中语言十分生涩,词不达意,不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则观众难以明确主持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因而不能够进一步了解新闻报道所要展现的意图。从该方面可以说,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属于与观众之间最直接、最能够沟通情感的中介,只有其准确的向观众传达信息,观众方能够对主持人以及新闻栏目产生信服感。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形态、目光、手势、语言等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其中最主要的便应该为语言,主持人通过语言与环境的结合,再配合重音、语气、节奏、停连等方法,将能够更加有效的吸引和打动观众[ 3 ]。

2 新媒体形势下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必要性

主持人的即兴能力主要是指主持人对于其主持过程中周围所发生的突发情况所能够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其要求主持人能够针对自身无法预知的事情作出迅速的、机敏的反应,且要具备冷静、机敏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以及语言方面的表达展现自身的内涵素养,向广大观众传达更加具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4 ]。

新媒体形式下,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即兴能力与即兴技巧应该被视为评价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即?d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主持人的职业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若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即兴技巧,其必定有利于拓展自己的社交,促使主持事业获得成功。另外,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属于传播社会正能力的核心人物,其在摄像机以及话筒面前必须要能够保持比较敏锐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对于意外事件、尴尬事件要能够巧妙、圆滑应对,由此方能够进一步推动自身以及新闻栏目的发展。

3 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提升即兴技巧的策略

3.1 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作为新媒体形势下的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其若要提升自身的即兴技巧,首先便必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此方面,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需要明确自身的职业特征,其需要不断与社会与人们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话题必须要保证具有意义性和价值性。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针对话题进行报道,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必须要在报到前收集好信息资料,并且在信息资料的整理与消化当中融入自身的文化功底。若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缺少扎实的文化底蕴,其在一定程度上便难以保证现场新闻报道变得具有吸引力,更加难以体现自身作为主持人的专业水准[5]。此时,即便面对突发情况能够作出相应的处理,无论在思维或者语言上却均会存在一定欠缺。为此,新媒体时代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必须要重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能够在采访与报道的过程中良好的作出即兴应对,由此方能够保证自身采访具有价值性。

3.2 抓住现场即兴灵感

主持技巧论文例3

良好的即兴发挥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是一名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在现场新闻报道当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在客观条件所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调动大脑思维,作出快速反应,推动势态良好发展的必要能力,一般主要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两个方面。对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进行概述,可以从思维即兴技巧和语言即兴技巧两个方面入手。

1.1 主持人思维即兴技巧

思维即兴技巧应该是当代任何类型节目主持人均具备的最基本即兴技巧与能力之一。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无论生活或者工作中均会接收到与过去相比成本增长的信息和资料,其必须要能够对该部分信息与资料进行迅速的整理与分析,尤其对于新闻栏目的出镜主持人而言,其必须要能够从众多信息当中抓住重点,因而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即兴技巧与能力[ 2 ]。与此同时,当前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各个岗位的竞争更加严峻,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即兴技巧,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出镜主持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自身比较敏捷的思维能力向广大受众传播具有吸引力和高价值的信息,方能够为自身以及新闻栏目的生存与发展予以保障。

1.2 主持人语言即兴技巧

主持人具有通顺、流畅的语言是其主持好一个节目的最基本要求。作为新闻栏目的出镜主持人,其不仅仅要口齿伶俐,对于所要报道的新闻内容能够清晰的表达,更要凭借自身的语言即兴技巧应对现场报道当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令观众对自身的报道能够信服。若出镜主持人在报道的过程中语言十分生涩,词不达意,不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则观众难以明确主持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因而不能够进一步了解新闻报道所要展现的意图。从该方面可以说,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属于与观众之间最直接、最能够沟通情感的中介,只有其准确的向观众传达信息,观众方能够对主持人以及新闻栏目产生信服感。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形态、目光、手势、语言等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其中最主要的便应该为语言,主持人通过语言与环境的结合,再配合重音、语气、节奏、停连等方法,将能够更加有效的吸引和打动观众[ 3 ]。

2 新媒体形势下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必要性

主持人的即兴能力主要是指主持人对于其主持过程中周围所发生的突发情况所能够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其要求主持人能够针对自身无法预知的事情作出迅速的、机敏的反应,且要具备冷静、机敏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以及语言方面的表达展现自身的内涵素养,向广大观众传达更加具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4 ]。

新媒体形式下,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即兴能力与即兴技巧应该被视为评价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即興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主持人的职业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若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即兴技巧,其必定有利于拓展自己的社交,促使主持事业获得成功。另外,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属于传播社会正能力的核心人物,其在摄像机以及话筒面前必须要能够保持比较敏锐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对于意外事件、尴尬事件要能够巧妙、圆滑应对,由此方能够进一步推动自身以及新闻栏目的发展。

3 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提升即兴技巧的策略

3.1 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作为新媒体形势下的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其若要提升自身的即兴技巧,首先便必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此方面,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需要明确自身的职业特征,其需要不断与社会与人们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话题必须要保证具有意义性和价值性。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针对话题进行报道,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必须要在报到前收集好信息资料,并且在信息资料的整理与消化当中融入自身的文化功底。若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缺少扎实的文化底蕴,其在一定程度上便难以保证现场新闻报道变得具有吸引力,更加难以体现自身作为主持人的专业水准[5]。此时,即便面对突发情况能够作出相应的处理,无论在思维或者语言上却均会存在一定欠缺。为此,新媒体时代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必须要重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能够在采访与报道的过程中良好的作出即兴应对,由此方能够保证自身采访具有价值性。

3.2 抓住现场即兴灵感

主持技巧论文例4

技巧1:多贴贴子。其意义在于品牌宣传。这里说的品牌涵义很广,可以是你的个人姓名,可以是你的产品品牌或服务品牌,也可以是一个概念,总之是你欲营销的主题。在网上营销中,这一点绝对关键,因为人们倾向同自己了解的品牌打交道,你的正面形象在他们面前曝光越多,他们和你取得联系的机会就越高。

选择几个你认为最适合的邮件讨论组或者留言板、BBS,然后常去发贴子,记住每贴都得附上签名文件,要不然品牌宣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技巧2:向讨论组成员奉献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人们(你的潜在顾客)才乐意读你的贴子,并期待你的下一贴。要知道大多数的广告都很让人烦。在贴子里,你的签名文件可兼有广告的功能(参见拙文《“伊妹儿”签名文件技巧》),而且这种“广告”的效果要来得自然,人们没有直接抵触情绪。

技巧3:永远持积极态度,忌讳否定别人或别人的营销活动。在有时候,还真有人想知道你对人家东西的真实意见,而这些东西你又恰恰不喜欢(我就常常碰到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办呢?实话实说!不可切记要一对一地发给个人。

技巧4:露点庐山真面目。设想一下你和熟人见面时,对方寒喧会问你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你的邮件讨论组网友们也会感兴趣!我就常常提起自己“住在北京东郊的村庄边,附近的市场有一个肉摊、两个蔬菜摊、两个水果摊……”的情况。你多提供一个可资人家品评的话题,人家对你越了解,人家和你联系起来就越放松。

技巧5:经常搞点“免费大奉送”。我每次贴出的新文章,都会成为一个与网友联系的新“兴趣点”。我的签名文件常常稍做变动,突出最新贴出的文章。比如:“文章免费奉送:《你的网站有这些毛病吗?》,函索即寄:lq67@hotmail.com,主题:网站毛病”。这一技巧每天能招来大量感兴趣的网友。

主持技巧论文例5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间的交流愈加密切,目前对专业的英语翻译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在大学阶段开展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翻译人才,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实际英语的实际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翻译教学理论与技巧,确保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适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技巧

(一)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

1.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

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理论,异化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存原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形式,即保留偏离了本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要求翻译者尽量向原文靠拢,用原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译文表达,丰富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1]。

归化理论则正好与异化理论相反,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向目的与靠拢,采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风格,消除原语文化的陌生感。在这种翻译策略下,应采取目的语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表述原语内容。

2.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

直译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都要与原文保持一致,语言风格以原文为主。意译理论则不要求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可以在保证翻译内容一致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的差异不像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那样明显,主要是体现在翻译星尚上的差异,但这两种翻译理论都要求翻译内容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这一点应格外注意,这也是在英语翻译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2]。

(二)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技巧

1.分译法和合译法

分译法是用于翻译较长的英语句子的常用方法,翻译者可以将一个较长的英语句子划分成几个结构相对完整、内容简洁的断句进行翻译,在理解各个断句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汉语逻辑进行重新组合,完整的表达出原语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比较适用。

合译法与分译法的过程完全相反,是将几个短句进行组合,然后翻译成一个结构完成、条理清晰的长句的过程。合译法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较为适用。分译法和合译法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英语翻译更加合理,对句式结构作出有效调整,便于用目的语更好的解析原语的意思。

2.转化法

转化法通过对原语中词类、语态或句型的巧妙转化,使译文在表达方式和表述方法以及表达习惯上与原文更加契合。常见的转化法又词性转化,比如将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或代词,将动词转化为形容词或副词等。也可以对语句结构进行转化,比如将谓语语句转化为表语语句,将宾语语句转化为主语语句等。还可以将并列式句型与复合式句型相互转化。通过转化法可以使整段文字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使英语翻译更加灵活。

3.增译法和省译法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习惯和表述方式上有^大差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增加或删减,这就需要用到增译法和省译法。增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引入一些具有特定概念的词语,使语境更加完整。有时也需要增加一些虚词,使上下语句更加通顺,从而更准确、全面的表达出原语的意思。

省译法则与增译法相反,是在翻译过程中,结合语境和语意作出判断,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表达,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提高可读性。使用省译法可以有效避免译文存在拖沓感与重复感的问题。但是增译法和省译法在使用时都要注意,不能出现无意义的增减,或破坏原文意思。

二、运用理论与技巧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这些理论和技巧时,应注意渗透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重视,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在使用这些理论和技巧时,不能破坏原文的意思,或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增删。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练习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学生的翻译过程,基于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方法技巧的差异和具体使用范围,使其能够恰当的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另外,应注重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细化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尽快补充需要的理论和技巧,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都是在英语翻译中较为实用的方法技巧,围绕这些方法技巧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快速提高。

主持技巧论文例6

在新闻访谈节目中,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有利于对新闻内容的准确性表达。新闻访谈类主持人承担着对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的沟通,因此,其在节目中的作用就是运用自身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播报,从而达到相应的内容传播目标,使受众心理、行为能够被其所感染,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如果语言使用不明确就会使受众产生歧义,不仅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相反的作用,所以先玩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以实现对新闻节目内容的准确表达。

有利于访谈节目与时展的一致性。由于时展,现代新闻访谈类节目无论是从节目类型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民众对于访谈类节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节目能够更加多元、有特色,不会与其他新闻访谈类节目过于类似,能够具有一定的个性,对访谈节目语言技巧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要运用语言技巧对嘉宾进行引导,并要对嘉宾的不同观点进行调和,确保在讨论之后嘉宾观点达到统一,以便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交谈,从而满足信息技术时代中访谈节目的发展需求,使访谈交流更加专业、规范。

语言技巧在新闻访谈节目中的\用

话题引入技巧。新闻访谈节目相对较为严肃,以往主持人在与嘉宾进行交谈时,往往都会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来完成话题导入。但由于部分嘉宾性格相对慢热,直接进入并不能使该类嘉宾迅速进入到理想状态之中,相应问题讨论质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因此主持人应尝试改变固有的话题引入方式,可以先运用一些相对轻松的话题让嘉宾对访谈模式进行适应,使他们可以在主持人语言的引导之下,逐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之中。例如在对察千湖冬捕活动进行介绍时,主持人可以请嘉宾简单介绍一下,察千湖中的鱼类种类以及相应的吃法,以这种轻松的话题作为切入点,使嘉宾能够逐步适应访谈节目的节奏与模式。

紧绕主题实施访谈。在对嘉宾进行访谈过程中,主持人谈话应始终围绕节目主题,应通过语言沟通使嘉宾能够就节目内容发表出自己的见解,进而得出相应讨论结果,以实现新闻访谈的目标。但在讨论过程中,嘉宾难免会出现谈话与主题发生偏离的情况,这时主持人应合理运用相应的语言技巧对嘉宾进行带领,使他们可以再次回到主题讨论之中,以实现高质量完成访谈的目的。

以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该档节目属于长篇人物专访节目,是一档以对话形式对新闻任务进行解读,是中国的一本“人物志”。该节目在对岳云鹏进行采访时,主持人通过引导使岳云鹏对自己的北漂生活进行了回忆,并在回忆餐馆受辱的记忆时不禁流泪,这时主持人问他:“你现在原谅那个人了吗?”岳云鹏直接给了否定的回答。这段对话看似与本期主题关系不大,但却可以从嘉宾的回答中看出他的真性情以及其生活的不易,这也间接阐明了岳云鹏为什么一直那么努力的原因,是一段直击人心的采访。

主持技巧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93-01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精神的进一步渴求。目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古筝这门器乐,进而对它的指法技巧展开了新的一轮研究。“托”、“勾”、“颤音”这三种指法是古筝的基本指法,其中“托”和“勾”是右手指法,而“颤音”是左手指法。

一、古筝指法技巧中的“托”

在“托”的指法当中,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夹弹法,二是提弹法。夹弹法主要的动作要领是用演奏者的大拇指向外弹弦,弹弦的时候大拇指保持直立的竖状,弹奏时和古筝的弦面保持90度状态,指甲不能用力向下,否则会压到弦,也不要将指甲向上,否则会挑到弦,发出不想要的声音。正确的动作要领是向外推起弦,然后将手指靠拢附近的弦,产生静音的效果。如果没有采用标准的指法动作要领,就会影响到发声、发音的纯净度、旋律的流畅感等因素。

提弹法主要的动作要领是用演奏者的大拇指向手掌心的方向去用力弹,这时候注意发力点是大拇指的第一关节,从角度上看,它和琴弦琴面产生了45度的角,这和夹弹法的角度不同,其余的地方也不同,比如手背和面板保持平行状态,虎口张开,不能闭合。而且在大拇指第一关节运动的时候,其余部位要静止不动。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比较清澈。

二、古筝指法技巧中的“勾”

在“勾”的技法当中,也有夹弹法和提弹法两种勾法。夹弹法中勾的动作要领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弹完后手指靠拢在下一根准备弹的琴弦上面,动作要直,弹奏的手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也要平直,不能弯曲。中指“勾”的时候,手指运动的方向与琴保持平行状态。而提弹法中勾的动作要领是用中指向上,弦向后迅速放松手指,与琴面垂直,掌心微微弯曲,如同手握鸡蛋,五个手指间留有距离,手背和琴面平行。

三、古筝指法技巧中的“颤音”

“颤音”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在筝左侧做均匀、有规律地颤动,使余音更富有韵律,有如水波荡漾。在老式记谱中“颤音”称为“吟”,大约在50年代后才改称为颤音。这是左手的一种指法,主要动作要领是当右手弹弦之后,在左侧大约距离筝码二十公分处,用左手的中、食两个手指并齐,手指根部要凸起,不要凹陷,轻放在所弹的弦上,并上下均匀地震动琴弦。尤其在伴奏当中,古筝演奏者必须认真体会演唱者的行腔、吐字、发声,从而按照他们的演唱特点和曲谱上的标记,糅合自己的音乐理解之后,加入必要的音型和表情记号,掌握和理解了@些内容,然后才能发挥指法技巧的作用,让整支作品显得更加丰富饱满立体。

四、古筝指法技巧在演奏中的价值

古筝指法技巧的价值体现在它决定每个音符的呼吸,也就是模拟演唱者及管乐演奏员的呼吸。快而有力量,吸气则快而猛,预备拍慢,吸气也应慢而柔。它也决定了乐曲的速度、节奏特点、乐曲的力度、乐曲的情感及演奏方法。演奏较抒情的音乐风格时,动作应柔软;演奏激昂的古典音乐时,手指动作果断有力,声音则应结实、刚强;而演奏轻快、活泼的音乐风格时,则动作灵巧,音色则应有弹性。乐曲结束部分的运动轨迹方面,乐曲结束运动根据情感表现也是同等重要。乐曲在情绪激昂、音响强烈时结束,演奏者的整个手指收拍要果断,有力,收拍的动作也可用握拳来表示音乐的果断结束。这种文化修养只有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这也是古筝指法技巧的独特文化演奏内涵。我国古筝属于古典乐器,中国古代音乐工作者从大自然中寻找音色,模仿山水鸟兽的声音,利用天然材质制作出了古筝,用它来表达大量的唯美的自然音色。自然的音色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符合古典音乐创作及应用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演奏的未来发展途径已经成为了时代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新的趋势。现阶段古筝指法技巧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许多人也开始重新解读古筝演奏指法技巧。我国现代生活环境变化多端,艺术人口急剧增长,对于古筝演奏艺术未来发展途径而言,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因此本文这种研究无疑是具有好处的,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阿优扎娜.古筝演奏方法浅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2).

主持技巧论文例8

一、引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著作取材于历史,但又不为历史所限制。 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惊心动魄的战争描写深深打动着中外的读者。在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片段向读者展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华和气度,他运用其清醒的辩论策略和技巧一一驳斥了以张昭为代表的江东众谋士的降曹思想,为孙刘联合扫清了道路。在传统的西方修辞学中,修辞的概念始于演讲与辩论,被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劝说的技巧”(the artificer of persuasion),本文以传统修辞理论分析了诸葛亮在其辩论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修辞策略,意在开拓些以逻辑为基础的巧妙有力而又行之有效的辩论技巧,为现在的演讲与辩论提供些方法和策略。

二、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概述

传统修辞学起源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主要以论辩和演讲的方式用来影响法庭、集会上的听众,或者称赞、颂扬某些人或事。修辞被当作一种劝说的特别技巧。著名的修辞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修辞理论对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理论依据。

柏拉图(plato)在其书中列出有关篇章结构的文章:以引言开头,进入说明,直接或间接的论据、或然性、证明和补充说明、驳斥指控和辩护。他对修辞学的主张在演说者须知晓真理;基本勇于应该界定;词类应恰当安排等等。

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则坚持修辞的生成性(genesis)和分析性(analysis),这种特性后来成为现代修辞学的重要内容.他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是“劝说的技巧”,在辩论中,为了说服别人,要采取一定的战术策略,并且这些战术策略要随听众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修辞最著名的一位修辞学家,他的著作《修辞学》(rhetorique, rhetoric)是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修辞学专著,为西方古典修辞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世界修辞学提供了经典著作。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提出一系列三分法描述:演讲者,主题,和听众。演说要想打动听众,需要三个因素:一是内容,二是文辞;三是演说技巧。他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说者的人格,和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以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劝说的风格特征包括:清晰(clarity),适体(propriety),和正确(correctness).他还将演讲的过程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认为修辞学是一种反诘的方法,是一种工具,人们借助这种工具来面对或然性和可能性(problematicity)的问题。

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修辞策略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统兵百万来讨伐江东,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劝说吴主孙权联合抗曹,吴主孙权并不了解诸葛亮的雄韬武略,对他的才能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才想出用江东的谋士试探诸葛亮。而且江东的众谋士对诸葛亮是只听到传闻但未见其人,对他也是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他更是徒有虚名。相反,诸葛亮却心怀坦然,他十分了解江东吴主和他属下的心理,对他来说,来江东有两个任务:一是要说服孙权不能降曹的利害关系,二是要自下而上使江东所有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也就是不能让孙权的谋臣产生任何动摇孙权意志的举动,所以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可谓胸有成竹,对全局已有了成熟的判断和掌握。在与吴主孙权和众谋士的辩论中, 他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修辞策略:

(一)先徐后速法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入脱兔,敌不及拒”。意思是知己知彼而后动,欲速则不达。在与众谋士的辩论中,诸葛亮没有急于求成,主动向众谋士讲明降与战厉害关系,而是蓄势待发,等待他们来发问,然后一一驳斥他们的偏见和错误思想从而证明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远见卓识。这样,循序渐进地从心理上使众谋士消除对曹操的恐惧,了解抗曹生降曹灭的道理,加深对联合抗曹的认识。

(二)擒贼擒王法

在江东谋士中,张昭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当年孙策临终时,曾对弟弟孙权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在主战主降的立场上,他主张降曹。因此,使他心服口服地主战就相当于说服了大多数的谋士,对孙权的决定其到关键性的作用。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因此与其的辩论也最激烈和最尖锐。他阐述了刘备兵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战术的错误,而是因为刘备的贤德贻误了战机才导致现在的窘境,一方面驳斥了张昭对刘备的不公正的指责和对诸葛亮才能的怀疑;另一方面又指出刘备的境况只不过是一时,一旦养精蓄锐,一定会重整旗鼓,前途无量;也从侧面指出张昭的鼠目寸光的局限性和力求自保的降曹思想的错误。

(三)旁敲侧击法

在驳斥薛综和程德枢时,诸葛亮没有从正面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以儒家思想为道德准则,“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和“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后世,名留后世。若小人之儒,惟物雕虫,专工汉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义正词严得指出他们不为国家和社稷着想而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唯诺性格,使他们理屈词穷,无话可说。诸葛亮以其丰神飘洒,气宇轩昂的气度和豪迈自信、爱恨鲜明、才华出众的人格魅力的赢得了这场舌辨的胜利;并将众谋士的心态调整到正确的状态,用充分的论据唤起了众谋士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必胜的信心。亚里士多德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的人格力量,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这一修辞理论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四)机智激将法

在舌战群儒后,吴主孙权为诸葛亮的口才所折服,但他仍旧对孙刘联合抗曹的可能性和成功性持有怀疑的态度,使他举棋不定,烦躁不安。诸葛亮洞悉他的心理,借助《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的激将法,故意夸大曹操的势力,让孙权对曹操俯首称臣的方法来激怒他,从而推动事态向抗曹的方向发展,使吴主孙权明白唯有下定决心与刘备联合抗曹才能挽救江东。诸葛亮为孙权分析了抗曹的必要性以及曹操失败的必然性,坚定了孙权抗曹的信心。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无疑是成功的,这都归结于诸葛亮非凡的才华,他纵观寰宇的全局意识使他能够站在更高处去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结论

诸葛亮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和辩论技巧无论从军事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多为读者提供了广博的学习资料,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为现代社会待人接物,辩论演讲提供了诸多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巧妙的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打动听众,使人信服,达到演讲及劝说的目的。

参考书目:

主持技巧论文例9

一、引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着作取材于历史,但又不为历史所限制。 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惊心动魄的战争描写深深打动着中外的读者。在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片段向读者展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华和气度,他运用其清醒的辩论策略和技巧一一驳斥了以张昭为代表的江东众谋士的降曹思想,为孙刘联合扫清了道路。在传统的西方修辞学中,修辞的概念始于演讲与辩论,被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劝说的技巧”(the artificer of persuasion),本文以传统修辞理论分析了诸葛亮在其辩论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修辞策略,意在开拓些以逻辑为基础的巧妙有力而又行之有效的辩论技巧,为现在的演讲与辩论提供些方法和策略。

二、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概述

传统修辞学起源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主要以论辩和演讲的方式用来影响法庭、集会上的听众,或者称赞、颂扬某些人或事。修辞被当作一种劝说的特别技巧。着名的修辞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修辞理论对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理论依据。

柏拉图(Plato)在其书中列出有关篇章结构的文章:以引言开头,进入说明,直接或间接的论据、或然性、证明和补充说明、驳斥指控和辩护。他对修辞学的主张在演说者须知晓真理;基本勇于应该界定;词类应恰当安排等等。

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则坚持修辞的生成性(Genesis)和分析性(Analysis),这种特性后来成为现代修辞学的重要内容.他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是“劝说的技巧”,在辩论中,为了说服别人,要采取一定的战术策略,并且这些战术策略要随听众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修辞最着名的一位修辞学家,他的着作《修辞学》(Rhetorique, rhetoric)是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修辞学专着,为西方古典修辞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世界修辞学提供了经典着作。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提出一系列三分法描述:演讲者,主题,和听众。演说要想打动听众,需要三个因素:一是内容,二是文辞;三是演说技巧。他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说者的人格,和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以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劝说的风格特征包括:清晰(clarity),适体(Propriety),和正确(correctness).他还将演讲的过程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认为修辞学是一种反诘的方法,是一种工具,人们借助这种工具来面对或然性和可能性(problematicity)的问题。

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修辞策略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统兵百万来讨伐江东,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劝说吴主孙权联合抗曹,吴主孙权并不了解诸葛亮的雄韬武略,对他的才能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才想出用江东的谋士试探诸葛亮。而且江东的众谋士对诸葛亮是只听到传闻但未见其人,对他也是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他更是徒有虚名。相反,诸葛亮却心怀坦然,他十分了解江东吴主和他属下的心理,对他来说,来江东有两个任务:一是要说服孙权不能降曹的利害关系,二是要自下而上使江东所有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也就是不能让孙权的谋臣产生任何动摇孙权意志的举动,所以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可谓胸有成竹,对全局已有了成熟的判断和掌握。在与吴主孙权和众谋士的辩论中, 他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修辞策略:

(一)先徐后速法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入脱兔,敌不及拒”。意思是知己知/,!/彼而后动,欲速则不达。在与众谋士的辩论中,诸葛亮没有急于求成,主动向众谋士讲明降与战厉害关系,而是蓄势待发,等待他们来发问,然后一一驳斥他们的偏见和错误思想从而证明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远见卓识。这样,循序渐进地从心理上使众谋士消除对曹操的恐惧,了解抗曹生降曹灭的道理,加深对联合抗曹的认识。

(二)擒贼擒王法

在江东谋士中,张昭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当年孙策临终时,曾对弟弟孙权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在主战主降的立场上,他主张降曹。因此,使他心服口服地主战就相当于说服了大多数的谋士,对孙权的决定其到关键性的作用。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因此与其的辩论也最激烈和最尖锐。他阐述了刘备兵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战术的错误,而是因为刘备的贤德贻误了战机才导致现在的窘境,一方面驳斥了张昭对刘备的不公正的指责和对诸葛亮才能的怀疑;另一方面又指出刘备的境况只不过是一时,一旦养精蓄锐,一定会重整旗鼓,前途无量;也从侧面指出张昭的鼠目寸光的局限性和力求自保的降曹思想的错误。

(三)旁敲侧击法

在驳斥薛综和程德枢时,诸葛亮没有从正面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以儒家思想为道德准则,“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和“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后世,名留后世。若小人之儒,惟物雕虫,专工汉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义正词严得指出他们不为国家和社稷着想而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唯诺性格,使他们理屈词穷,无话可说。诸葛亮以其丰神飘洒,气宇轩昂的气度和豪迈自信、爱恨鲜明、才华出众的人格魅力的赢得了这场舌辨的胜利;并将众谋士的心态调整到正确的状态,用充分的论据唤起了众谋士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必胜的信心。亚里士多德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的人格力量,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这一修辞理论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四)机智激将法

在舌战群儒后,吴主孙权为诸葛亮的口才所折服,但他仍旧对孙刘联合抗曹的可能性和成功性持有怀疑的态度,使他举棋不定,烦躁不安。诸葛亮洞悉他的心理,借助《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的激将法,故意夸大曹操的势力,让孙权对曹操俯首称臣的方法来激怒他,从而推动事态向抗曹的方向发展,使吴主孙权明白唯有下定决心与刘备联合抗曹才能挽救江东。诸葛亮为孙权分析了抗曹的必要性以及曹操失败的必然性,坚定了孙权抗曹的信心。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无疑是成功的,这都归结于诸葛亮非凡的才华,他纵观寰宇的全局意识使他能够站在更高处去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结论

诸葛亮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和辩论技巧无论从军事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多为读者提供了广博的学习资料,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为现代社会待人接物,辩论演讲提供了诸多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巧妙的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打动听众,使人信服,达到演讲及劝说的目的。

参考书目:

[1]从莱庭 西方修辞学 上海:上海

主持技巧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08-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提高,其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密不可分。许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都会对应聘者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培养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已经刻不容缓,这是就业的需要,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目标。[1]

1 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1.1 任务

就当前职高生而言,其计算机应用技巧的培养任务主要包括下列两点:(1)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2)相关计算机软件(辅助专业学习或者将来实际工作的软件)应用技巧的培养。所以,在培养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适度原则,一方面要避免流于表面;另一方面要避免过于计算机化。

1.2 目标

当前,大多数职高学校较为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管理以及计算机一级的通过率,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仍有诸多不足的存在,如课程设置不当,又或者教学计划没有落实到位。所以,职高学校在确定学生计算机应用技巧培养目标时,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明确培养目标的重点;(2)强调理论和应用的高度统一,从而帮助不同专业学生去解决各自将要面对的问题。

2 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培养的途径

2.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的培养

若想将计算机应用技巧的培养落到实处,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将其和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帮助职高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去处理学习中的问题或者工作中的问题。所以,职高学校、教师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计算机应用技巧的培养,并做好以下两点:(1)科学调整课程安排,合理部署教学管理;(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形成合力,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2 从理论的角度加深技巧认知

职高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巧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相关理论知识。职高生只有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心应手。教师在制订计算机课程教学计划环节,应该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情况列为重点,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相关专家认为,计算机教师在开展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有凭有据”的原则,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展开针对性的措施。如:讲解《五笔字型录入》时,应将五笔字法的理论操作技法向学生做一个系统的介绍,使他们对五笔字法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再展开实践教学,安排他们上机操作;讲解Flash时,应先介绍常用工具的理论操作,然后再利用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操作流程有一个深入的认知;讲解Excel时,应先向学生介绍其基本操作(单元格行高/列宽设置、单元格的插入/删除、窗格冻结等),函数与公式,数据透视表,图表和图形等,从理论的角度提高职高生对技巧的认知。理论是所有实践的基础和依据,没有理论的支撑,培养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便犹如空中楼阁一般,是无法实现的。职高学校在制订及落实计算机应用技巧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在后续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培训课程或者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前提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不断积累理论知识的良好习惯,为他们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4]

2.3 从实践的角度强化技巧应用

对于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培养而言,学以致用才是根本目的,换而言之,职高生应该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和技巧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在培养职高生计算机应用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如上机操作或者企业实践。综合性强是相关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突出特点,该类课程不但有浩如烟海的理论知识,而且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实践内容。在计算机器应用安全中,病毒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解决一般病毒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开展计算机实训课程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练兵场”,积极引导学生做好病毒的正确处理,从而排除计算机相关故障。如:向学生介绍360、卡巴斯基以及瑞星等市场上较为常用的杀毒软件,并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完成从下载到安装再到杀毒的一系列操作,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和体会,学生处理计算机病毒方面的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又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他们尝试着独立进行单张幻灯片的制作(包括标题、表格以及组织结构图等基础内容),然后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布置一个相同的项目设计,并做组际评比,以实现共同提高。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践,能够极大提高职高生的计算机应用技巧。让学生拥有实际岗位所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职高学校的一贯教学目的。受限于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生源的实际状况,不可以采用一套固定的课程体系进行所有学生的教育,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做适时的调整。只有如此,才能从实践的角度强化职高生的计算机应用技巧。[5]

3 结语

职高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一批实践型、专业型技能人才,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足够的人力保证。所以,职高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从而做好计算机应用技巧的培养,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成江荣,李华.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5):23-25.

[2] 王颖,李晓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