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0:31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1

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定位,同时又要结合非统计专业的现有实际,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定位,选择难易适中且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做到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稳步推进,慢慢形成学生的探究思维定式。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初期阶段,应选取单一的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问题。最好是能够当堂形成结论且给学生较深的印象。随着探究问题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大纲,问题的选取进一步深化,逐步设置有一定探究压力但系统性不强并限定探究学习难度的问题。此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抽样标准实施抽样,让各抽样小组分别观察其组内的方差水平。在此基础上一旦实施整群抽样,则误差水平可能的变动趋向。也可以就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别去对应会计课程的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以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连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等到学生逐步适应探究式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后,教师就可以布置系统的、需要学生分组分任务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任务。

2布置问题

将选取的问题布置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问题的大小与多寡,通常5~6人为一个小组。对于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多分几个组,各组的问题不强调其唯一性,可以重复,以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完成质量。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根据问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情况,先确定各组组长(初期组长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统一指定,但随着探究活动的逐步开展,组长应鼓励个人报名或学生推荐),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侧重和个人喜好选择小组成员。每一个小组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但无论问题难易程度如何,都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分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不允许有学生轮空,也禁止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包大揽(但不排除必要的协作)。

3迅速完成组内分工

各组领取任务后,在较短时间内由组长在本组内根据个人的特长确定组内分工(3~5分钟即可)。制定抽样方案、实施抽样、搜集整理数据、查阅资料、分析推断、撰写报告等。对于具有共性并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独自完成,不因分工而隔断知识体系。

4收集分工情况,据此串讲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工作方向

教师可收集各组分工情况的书面结果,根据分工结果分别讲授各方面、各环节涉及的知识内容。讲解应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可以打破书本固有的知识点顺序。告诉学生在各自的工作中可能涉猎的知识内容,资料查找的方向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要用到的方法。说到统计指数,涉及同度量因素,就涉及了物量指标和价值指标问题,涉及派氏、拉氏指数的选取,常用的CPI确定方法同样会牵扯到基期的选择、权数的确定。因而鼓励学生去查找相应的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思索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拉氏、派氏指数分别代表了哪一种思维定势和探究趋向?指数体系的确立基于什么考量和出发点?指数体系的确立和因素分析的实际意义在哪里?等等。这种串讲,既为学生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又告知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5文献检索,初步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依据各自工作任务,分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报纸杂志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持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资料文献的查阅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很可能在探究初期只是查阅了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表象资料,而忽略了深层探究所需数据的收集,结果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

6集中讨论,相互激励,深入探究

各小组成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并形成初步意见后,可及时组织大家集中讨论。每个人均可阐述自己观点,对所选用数据资料的可信度,使用方法是否得当等,听取他人意见。讨论过程中可有效实施相互的智力激励,迸发出灵感火花,为进一步发现深层次问题,探究和解决深层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7课堂交流、汇报

学生在组内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各自完成分工任务。形成统一意见后,应将成果制作成PPT文档。在规定时间内由教师组织集中进行课堂交流、汇报。由各组主讲人通过PPT演示本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允许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完善。

8教师讲评

根据各组汇报结果,教师要进行及时讲评。既要对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其在方法、思路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指导学生及时转换思路,回归正确的探究方向。探究式教学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由于学生认识问题和所学知识的局限性,极易形成学生“钻进去、出不来”。问题的叠加效应可能会打击学生探究热情,或导致“不可知论”。教师的及时讲评和肯定,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归探究学习正途的指南针。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组织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力度,并不断提升自身知识运用能力

探究式教学从表面看是把探究学习的主体转化为学生,但实质上绳子的另一端是教师。教师的备课、引导、启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备课任务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应该得到加强。从问题的选取设定到最后的验收讲评,教学的主线仍然紧握在教师手中。哪些问题可以选来作为探究目标,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实施分组讨论、协作完成,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把控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并择机走向生产实践一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始终站在学术发展前沿。

2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和启发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初期,由于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一时难以适应,会因各小组组织不力,学生无从下手,不了解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产生畏惧情绪。因而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为学生指明工作的方向并及时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利用常规教学课堂平台,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相应沟通平台或手机飞信、微信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将学生引导到独立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3探究式教学仍需要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加以配合

对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很难将之归为探究式问题。加之学生在接收一门新的课程知识时往往出现短暂的不适应。因而教师仍要利用讲堂这一平台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着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列举实例,多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探究问题的冲动和欲望。进而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的自然过渡。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2

探究式教学法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图1所示,教师按照自我规划站在讲台上教授,学生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教与学相对孤立缺乏互动;现在探究式教学法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思路引导者和设计方案讨论者、评价者。教师除了任课教师以外,还可以邀请设计公司、企业设计部门、优秀的学长中的相关专家到课堂中传授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传统课堂中的孤立关系,转变为团队成员协调关系,如图2。教室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传授与学习的场所,也转变为一个全新的舞台,这个舞台也从一个固定的教室延伸到企业的厂房车间、生产线、产品展厅、销售柜台等;教师成为主持人、评委,学生成为演员,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作品。

2教学内容转变

“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是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Sullivan)的一句名言,也是众多工业设计师的座右铭。探究式教学法的创新不仅仅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更要在教与学的内容上进行革新。在讲授理论环节,在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课本上的设计理论知识宣读给学生,很多学生都停留在机械记忆的阶段,无法将经典的设计理论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的设计中;现在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将设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捆绑讲授,理论也从陈旧的课本知识延伸到设计的前沿动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设计理论的理解也应用。在实践环节,探究式教学法一改以往纸上谈兵的实践模式,将设计实践的内容从课本上的虚拟题目转换为特定主题的设计研究、当前国内外重要设计赛事以及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如图3。学生紧随专业发展新动态,所学所感也从课本课堂延伸到企业相关产品的网站、生产线和展厅,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新鲜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以致用,设计创新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

3教学模式转变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民间俗语道出了团队协作的巨大潜力和功效。笔者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探究式教学法中,也尝试了团队协作的模式,即将班级里几十名同学进行分组,按照寝室、专业特长、课题等以三到五人为一组,如图4,这样班级就被分为若干个具有各自特色的小组。教师团队也从任课教师一人扩建为一个团队,由任课教师、企业设计部工程师、设计公司设计师和该专业毕业的优秀学长组成。这样的团队组织,一方面丰富了师资队伍的实力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将众多学生组合成一个个小团队,团队内部进行有目标有组织的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再将共同完成的设计成果与教师团队进行交流与讨论,大大简化了师生交流的程序,缩短了交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团队有着共同的设计任务和设计目标(企业设计课题、国内外设计赛事),他们的组员就是战友,他们的竞争对手是班级里的其他团队、其他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以及社会上广大的设计从业者,学生的视野和胸怀就从小小的一个班级扩大为更广阔的舞台,这样的格局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优势互补,学生能够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创造更好的设计作品。在这样的团队模式中,教师团队跟踪和渗透到每一个团队的具体课题的每一个阶段,并适时进行点评和建议。学生团队根据教师团队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分工、细化和完善,经过一次次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结束时的设计成果是一个从企业设计课题———设计调研———设计定位———设计构思、调整、优化到整体汇报的完整作品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评价激励机制转变

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他们的潜能,通过团队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过去以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为依据来评价学生某门课程学习情况的优劣。探究式教学法对此进行了以下改变:最终成绩由过程表现成绩和团队答辩成绩共同构成。过程表现成绩由每位同学每次课的出勤、回答问题、讨论等情况来确定,这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同学都十分关注,并及时进行记录,学生也更为重视学习过程而非只看重结果;团队答辩成绩是通过课程结束时的报告会来评定,每一个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将这门课程里所研究课题的设计调研、分析归纳、设计定位、设计构思草图、方案演化、最终优化汇总等内容整理为一个PPT演示文稿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汇报,语言表述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整合能力等都将是考核的要点。教师根据过程表现和最终设计课题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挑选有突出进步、优秀设计的团队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系统完成作业的综合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3

“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教育家施瓦布)这句话对于现今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基础教育任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及内容。现就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进行浅显的论述,以飨读者。

一、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双边的,教师与学生都将以导师和主人双重的身份进入课堂。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要按照现代教学的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探究性学习方式对于教学改革是符合实际的,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书本、教室的壁垒,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的,是遵行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空间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选用探究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与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中中探究,既体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教学应用,又凝聚了学习群体的智慧力量,让学生能在体验中成长,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从探究性学习的概念中,我们知道探究在于主题(问题)甄别设立、情境创设、解决合作梳理、交流体验感悟,在其探究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1)问题性。探究学习通常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问题质疑、解疑就成了一个载体。学生首先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再着手调查、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在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体验了学习,发展了学生。

(2)开放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把问题的解决与生活相联系,打破课堂教学书本与教室在空间上的束缚,拓宽了学习的范畴,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开放,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使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

(3)活动性与主动性。探究性学习是以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选择研究方式,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取直接应验和间接经验。

(4)整合性。探究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及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分科学习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了综合能力,促使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当然,学科知识的整合探究也提出对教师知识结构构建与运用的要求。

当然,在探究学习也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既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也要求在探究过程中的调查、采访对象的互动,这样多重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四、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作为探究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其又如何应用呢?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策略

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激发潜能的所在。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方式多样而不拘形式。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巧妙设疑,或表情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图文并茂等形象多方面地吸引学生,甚至穿插读、议、讲,在有疑惑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有感悟,感受作品中文字的喜怒哀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于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深度的把握。给学生空间与时间,教其方式与方法,掌握时机这样才能拓宽思维的范围,提深思维的层次。

(3)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探究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维情感的学科,缺乏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充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包含对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探究教学,是无法想象的,是机械的,被动动,是没有互动的教师独白的单向性教学,是不能让学生保持思维新鲜感,更不能促使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形成。

2.指导学生实施好探究过程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颠簸,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学习实施的策略。

探究学习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交流阶段。

问题阶段。其任务是提出问题,确定主题。提出问题既包括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问题,又包括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主题。确定主题,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若干问题进行筛选,明确方向。

计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安排好探究活动的计划,教师要注重其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4

 

2005年,高考文综第28题、32、33题和2006年,高考文综第30题均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第28题对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作品的认识,考查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第32、33题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问题,考查学生对矛盾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2006年,高考文综第30题是借《新唐书魏征传》中的“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教育论文,思所以亡则存矣。”并结合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时事背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2009年,江苏高考27题“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这几道题从出题角度来看涉及漫画、古代名人名言、现实重大时事问题。从考查知识角度来看既涉及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灵活、全面掌握,又要求学生要多问、多想,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而这些方面的素质的培养给予探究式教学法以重大的作用。

(1)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哲学的本性,有利于抓住哲学的性质和功能,遵循哲学的发展规律。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知识不等于智慧,如果教师把哲学作为既成的知识来传授,即使向学生讲的“清清楚楚”,也难以体现出智慧来。只有在学习知识和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探究,通过亲身体验,长期积累,学生才能增长智慧。哲学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智慧的无限热爱和永恒追求的精神。对智慧“热爱”之情极其纯真教育论文,对智慧“追求”之意不可遏止,才能激荡出无穷的智慧。所以,“爱智慧”比“智慧”还重要。这就更需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究,要多问。如果离开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离开主动的探究,哲学教育的“效益”就会降低。

(2)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哲学的思维要求,有利于贯彻哲学的思维原则。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学习哲学知识与领悟哲学思想,体验哲学思维方式,虽有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学习哲学知识当然需要思考,而领悟哲学思想,体验哲学思维则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思考,依靠自己的探究。黑格尔认为,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殊性教育论文,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毛泽东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哲学就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唯物有辨证的理论思维方式,主要地不仅是教师精讲解知识,而是学生自觉进入思维过程,通过自身的探究逐步地养成。如:32、33和30题就要求学生多思、多想。不仅知道矛盾的含义,而且对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涵义及关系要理解的清清楚楚。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5

2选择相应的探究方法

应以探究式教学不同的内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探究方法,其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是问题探讨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针对广泛存在于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各类思想问题所开设的重要课程,其问题色彩鲜明,且问题源较为丰富。而问题探讨法则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在应用问题探究法的同时还可参考选材主题差异来开展包括展示性探究、搜集性探究、设计性探究以及调查性探究等多种方式在内的主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应着眼于道德发展现状以及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分组的方式搜集资料,并在组间展开讨论与总结,还可在班级内部进行交流以及相互学习。在此情况下,教师可给出问题,并基于社会中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研究与谈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合理应对。学生通过此类小组活动逐步了解到如何在团队中开展相互合作以及如何有效交流彼此的观点与看法,了解到应善于听取别人迥异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能够着眼于不同角度来思考和探讨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利用此类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同时其问题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3课堂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居于主体地位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6

2探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在学校环境下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经历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在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我们重点抓好了课前预习准备、课堂研讨交流、课后总结练习三个环节中探究方法的应用。每次课前都会提前告知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实现对课程相关知识先自主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同时,考虑到该课程涉及大量公式、定律推导,往往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写得粉尘飞扬,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昏睡一片,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公式、定律推导,让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参与讲解,例如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性质的证明、2PSK功率谱密度的推算,等等。学生接到任务,有压力就有动力,最终能够上台给其他同学讲解,需要私底下在课前做足功课,来不得一点马虎。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作用,为学生设置场景,介绍背景知识。通过介绍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通过给学生观看实际的信号形状,让学生发现实际系统中信号经过信道后会发生变形,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形会产生什么后果,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一些简单推倒,通过随机抽点的方式让学生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问,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进行引导性提问。而当学生讲解中出现一些错误观念时及时进行纠正。此外,还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采用分组辩论的方式来解决。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后复习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简单出习题的方式,提出一些开放性、前沿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跟踪最新的通信领域研究成果,撰写读书报告。每个学生的报告会被教师评分,计入课程最终成绩。同时,针对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设置了很多仿真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实现一些基本的通信模块。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仿真程序,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修改。通过抓好以上三个环节,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学生既能够从中学到基本的原理,又能够了解通信领域最新发展,既能够达到课程考试要求,又确实提高了能力素质。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7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必须树立“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统一”的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师要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巩固。“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教育学生求真、生智、向善,使之形成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个性,这一切的形成就需要老师们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情感的动力功能,使学生的心智活动加速运转并保持最佳的学习激情”。高职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乐于学习。

一、探究式教学理论

“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这是一句我国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

现代教育学的探究式教学法也体现了这个道理。探究式教学”理论是著名教育家杜威和施瓦布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知识,而且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主张教学应当遵循设置疑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步骤。它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探究,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充实。一位教育学家也说过“优秀的教师不是教学生什么是真理,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强调教学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言得。探究式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是一种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一)和谐性。教和学的人际和谐,是教学系统一切和谐的基础;探究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获得知识,学习不再是一种对学生外在的强加的行为,而是学生们自觉的体验过程,因此,这一过程,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他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是愉悦的。这样,原本填鸭式教学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教与学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

为教学系统处于和谐状态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最根本的一个理念是对教学功能的重新定位,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教学行为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对学生的学习反应有何区别;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创新性因素和开展创新性教与学的活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情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努力去营造最适合人才成长的一切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能最大限度地展开自己的思维去思索,去创新。这一切,正是探究教学的独特之处。

(三)具有兼容性,探究教学不是中外教学理论的堆积,而是对各种优秀教学理论的消化吸收、独熔一体。这种兼容的特点既体现在探究式教学法论的提出,也体现在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例如: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教学中的“三主”,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探究教学法绝不是孤立的一个教学理论,它的产生,发展都需要博采众长,内涵众多的教学改革的

三、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探索

英国哲学家约翰?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间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大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的引导下一步一步通过自我思考和探索获得结论。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法获得的学习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

1、 创设问题情境

语文教学是语文思维活动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功霍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它给我们以启迪: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多边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困此,好的设疑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度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唤起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选择。

2、 设置形象情境。

知识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利用必要的材料主动获得。设置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环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题学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环节设置“动”境,诱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究,从中获取新知识。其实质就是“形象情境”的创设。

四、探究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探究大致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方案、整合资料、得出结论、评价交流等几个要素,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涉及多侧面的复杂活动。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是否任何一个探究都一定要由学生独立完成,都一定要完整,即包括探究的各个要素,这就是一个探究的深度问题。怎样的深度是合适的,这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即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到桃子”到尺度,探究的深度要视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有关知识的要求程度,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学生一听就会、一看就知、无深度、无新意的内容调动不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样过难过深的内容会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参与自我活动,探究式教学恰恰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用整个身体去活动、用全部心灵去体验;在活动中强化体验,在体验中促进活动。探究式教学时落实新课改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基本理念的具体落实,是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

参考文献:

[1] 谢永.“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学文科,2007(11)

[2] 黄安成.学案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教学,2003(4)

[3] 张熊飞.诱思探究——发展素质的教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8

自2008年江苏省开始实行“新高考”,新课程标准就已全方位地展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核心,与平时教学联系最为密切。探究式学习方式是该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首次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现象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对探究学习方式表现出了理解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教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指向不明,结论不定。课堂上,教师任由学生展开所谓的探究学习,无目标无任务,脱离文本,对学生的结论不置可否,教师充当看客,并曰“新课标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2.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人听课时,不论学生短时间内能否探究完、探究透某一问题,教师总是匆忙让“得意门生”做精彩回答,如“得意门生”无法给出精彩答案,教师就会积极引导,最终引出需要的答案。

二、思考

1.接受与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综合的、多样的,探究式学习应该与传统的授受式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探究式学习必须由学生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信息。笔者认为课上宜以接受式探究为主,课外宜以发现式探究为主。

结论:接受与发现互为探究的基石。

2.自主与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其中,教师应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应关照发言少、有困难、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分享。”所以在探究学习中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结论:自主与合作互为探究的保障。

3.教师与学生。教师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其次要重视学生间的倾听。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种种差异,学生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也构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因为教师是该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这一主体对学生具有引导、启发的作用。

结论:教师与学生互为探究的主体。

4.过程与结果。教师不仅要追求探究的结果,也要重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学习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这种潜在的教育是课程本身无法取代的。有些问题不必一次探究完,允许学生针对某问题或材料,分阶段地开展探究活动;提倡学生动脑,让学生学会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结论:过程与结果互为探究的重心。

三、对策

1.认识的到位。探究应该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探究应该姓“语”,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教师要认真解读江苏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探究的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些要求贯彻到课堂中。

2.兴趣的激发。教师认识到位后,就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探究的主体对探究有兴趣,探究才有源头活水,才有效果。

3.热情的保持。兴趣有了还得保持,教师要艺术地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比如,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成果展示等多样的形式不断地、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explore knowledg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suitable f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courses which are required to constantly innovation o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taking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practic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瓶颈制约,为了突破这一制约,我国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并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应用技能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最主要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一门较为实用的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是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另外一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最终使学生获得主体发展。

1 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与教学过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开展的师生交互、教学相长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1]。施瓦布教授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个性[2]。

探究式教学分为四个过程:①创建问题情景,提出关键问题。根据讲授的内容,创设情景,并依次提出关键问题。②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共同探究解决途径。③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成果,最后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解释。④实践探究。将课堂探究进一步深化,鼓励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继续探究。

2 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养成探究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这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2.1 教师的导演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导自演,一个人唱独角戏,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整个教学中充当的更多是导演的作用,即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讨论以及归纳,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将角色扮演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从各自角度出发,通过讨论与沟通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导演作用发挥的好坏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自主发展。

2.2 学生的主动性

探究式教学法实际是一个积极学习的过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非常直观的将结论与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而不是活跃的思考,这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低下,而探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及推理等途径获取知识和探究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手、脑、口全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反思性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从传统的单向性、机械性以及被动性的交流方式转变为双向性、灵活性以及主动性的互动方式。探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多向互动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首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沟通,共同探究解决途径,一方面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多种形式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并不断进行修正,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3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如果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通过对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建构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实践探究”的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下面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一节内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为例,谈一谈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3.1 创设情景,提出关键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主要阐述的主题。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后,分析实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对进货、搬运、盘点、订单处理、拣选、补货、发货、配送各个作业流程有明确的认知,接下来运用探究教学法,提高学生物流配送的实战能力。

第一步创设情景,某企业2004年开展电商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电商企业,并在多个城市里建立了自有仓储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中心,为其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一辆装有20吨货物的货车到达该电商企业在某市的配送中心仓库(附配送中心的库位情况图),该车上的货品有:洗涤用品、食品、化妆品、小家电等,且都不是标准包装,包装材料有纸箱、木箱、袋装,还有简单的透明薄膜。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问题,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合理问题,如提出:根据货位情况图,本着节省库位的原则,规划出这批货物的合理储位;如卸货平台与仓库货架之间有200米距离,如何安排搬运设备并设计出高效的搬运路线;如何组织安排配送中心的盘点工作等问题,提出的问题一定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3.2 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二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引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

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来安排进货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示;根据给出的信息制定一份搬运路线图与搬运设备安排,再分配任务进行作业;制定一份合理规划货位储位的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制作出拣货流程图,并进行模拟;根据库存和订单情况进行补货作业,并填写有关单据。

因为每组学生水平不同,效果不同,教师应该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路及意识应予以表扬。

3.3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就自己所处的小组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分析调研结果,对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小组之间的研讨也可以是全班范围的大辩论。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与学生自主探究应相结合,传授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3.4 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对课堂探究的深化,也是对课堂探究的进一步巩固。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内化知识达到深化拓展的目的,并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4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但不可避免的,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耗时多、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以及难以实施,结果难以控制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探究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4.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法作为引导者,在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后,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制定翔实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景,其次提出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引导与修正。

4.2 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

探究的过程往往要经历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分析思考、总结报告、讨论交流等环节,这需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理解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4.3 确保教学效果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正如一部影视作品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一样,教学效果最终也取决于教师的导演作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既要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又要保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畅所欲言,围绕课程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从而能确保教学效果。

4.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及管理过程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能一味地、机械地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每个知识模块上,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小 结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加以深入探索,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对该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重心展开积极的探索,并将此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课程当中,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妍. 试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探索[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147-150.

[2] 崔友兴,蔡林,陈瑞君. 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8):1-3.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例10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探究式学习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种基本模式:

一、明确目标,自学探究

明确目标是指一节新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边读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当然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差异,提出的问题会各不相同。简单的能识记、理解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读就能够完成,而无法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尽力寻求答案。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

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春》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为什么红的排在前面?全班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发现,作者这样安排是按前一句“桃树、杏树、李树”的顺序来安排的,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第八课《伟人细胞》时,学生第一遍自读,提出:贾里的伟人细胞表现在哪里?第二遍自读,提出:为什么贾里实现伟人的三次计划都失败了?第三遍自读,提出: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心中的疑问,就必须认真研究书上的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而通过独立自学探究找到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知识运用的过程。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觉探究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包括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学生以讨论的形式,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要在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能够讲解清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讲解。如在教七年级语文《说真话、抒真情》写作课时,可采用如下合作探究方法,第一步:将全班学生按优、中、差均匀搭配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第二步:每组确定一名学生做记录人。第三步:小组集体讨论评改分配的作文,评改的内容包括作文是否说了真话,抒了真情,以及对审题、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优点、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第四步: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评改情况。第五步:执笔人根据小组评改的意见写出二稿。第六步:组长根据小组成员在本次作文的表现,给每个人评定等级,并负责把集体讨论的内容、素材、初稿、修改意见、二稿等材料按顺序装订好,交教师审阅或各小组交换评改。

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的讨论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会相互模仿、带动、提高。学生在讨论中还会发生争论,不肯退让,这是正常的,是好现象。在合作探究中,除了实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外,学生还学会了认真观察,分析判断,模仿优点,并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最后完善为创新。通过讨论无法解决而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可以作为学生课后探究的课题,绝不能不了了之。

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方法。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报纸、刊物、网络、社区调查、专业咨询等途径探究答案。在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学生了解了我国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之后,根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实践,我们上了一节以“守护我们共有家园”为主题的活动课,其小组活动如下:

一组:对母亲河长江进行调查,该组学生对流经我县境内的长江段进行了调查,拍来了正在排放污水和大量生活垃圾堆放在江岸以及漂浮在江面的照片,并用中、英文书写了小论文。由两名学生用流利的英文宣读论文,并用屏幕打出中文字幕,其用英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环境保护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而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事”。

二组:利用自制课件展示校园环境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已经做出的各项环保宣传和同学们的环保行动。组织并收集同学们自制的图文并茂的环保宣传海报,对全班学生进行环保宣传。

三组:学生采访了环保局局长,并进行了录像。通过局长的讲话把八步区环境状况以及采取的环保举措介绍给同学。

四组:通过网络探究,搜索出中国环保网址大全。并向同学们推荐中国环保网,了解国内外最新环保动态;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网络超越时空的功能,带领同学们参观爱立信环保展览;通过网络的交互,在网上论坛中留言等。

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课题是本组经过讨论普遍关心而无法解决或是想进行实践检验的问题,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把自己探究的成果在活动课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仅是一次明理强化的过程,而且通过活动,学生可以模仿优点相互学习,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四、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路。

对于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评价。针对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自由地谈感受,谈新问题,或者对前边组的问题展开辩论,把问题深入。教师和学生要对各组打分,通过评价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总的说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探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教师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知识面亟待扩展,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只是在探究教学实施中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才能逐步地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旭彤.换一种方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