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课改理念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1:06

新课改理念论文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1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2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

办学的关键是教育,而办学的前提是教育思想。因此,探讨新课改下小学教育管理之路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必须要坚持的第一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发展的人的个性,发展人的能动性、发展人的自觉性,而不是要让人在管理框架的约束下遭受奴化和压抑。“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人的思维、情感、情绪等内心的满足更加重视。因此,不仅仅要从物质手段上入手抓好教育管理工作,更要从情感思维上开拓小学教育管理的新思路。首先,教学管理工作要以教师为本,要体现教师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对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公平的、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强化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进而唤醒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其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体现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上,不管是学校教育管理者还是上课教师必须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内涵。学生首先是一个身心健康、富有人文关心与真善美的人,其次才是教育的对象和知识的继承者,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要致力于学生人性的挖掘。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发展个性和特点,多姿多彩的教学课堂由充满个性与激情的学生组成,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尊重和保护,实现学生个性与教学共性的完美结合。

三、创造美好的学校环境,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文化场所,是传递知识的神圣殿堂。学校中唯有充满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完成引导学生、感染学生的积极目标。学校环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师整体氛围、学校氛围、班级风貌和师资力量等教学硬件。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和谐的学校氛围。要努力打造师生一体的教学环境和管理环境。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要不断的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在追求认真与谨慎的前提下,小学教育管理还应当在创新与效率上追求更高的境界。过于死板,重视命令式指导和权威的管理方式尽管从表面上看达到了井然有序的管理效果,但难以从实处上推行素质教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进步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现代学校管理模式要更新观念与方式,创造宽松有序、活泼温馨的管理环境,通过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师生情感互动、学校组织文化活动、学校与家庭亲密接触等有意义的沟通方式,真正营造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美好环境,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进步,促使学生的个性成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四、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要留住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必须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树立起以人为本、求大发展的思想观念,实施班级绩效管理措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要对教育管理者开展经常性评估,及时对管理者的管理效果与教学效果做出反馈。在管理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管理培训,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让小学管理从根本上适应时展的需求。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3

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1、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唱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生动的思想内涵。在普通高职的合唱教学训练中,教师首先抓好课堂上视唱练耳、节奏等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为合唱教学提供先决条件。在合唱教学的训练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合唱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表现如诗如画的意境或史诗般的气魄,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觉,以及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多声部丰富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合唱还能使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走进音乐世界。参与合唱活动,既是合唱者欣赏感受音乐,又是合唱者(二度)创作音乐的过程,从而能够得到多层次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利用电脑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电脑音乐系统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必将对现行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传统的歌曲教学往往是教师弹琴、伴奏、范唱,学生跟唱、模唱的方式。尽管目前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让死板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现在的歌唱教学可以有统一的教学参考磁带和教学用光盘课件,但并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利用Soundforge母带处理软件的音频采集、变调、速度变化等功能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二次创作。经过电脑音乐制作加工的音乐课件,丰富多彩,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学好,而且每次播放都有变化,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保持在高涨的状态,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期待。

3、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创新”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创新因素融人“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声乐教师肩负的重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歌与舞是相互融合的,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视觉接触能认识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远意义,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置于舞蹈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音乐的美丽、歌舞的结合。欣赏歌舞也是理解音乐意义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需要,伴随音乐教学生一些动作,让他们在欣赏和被欣赏中融人音乐意境之中。:

4、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创造力的培养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仅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内心情感,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更会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样做也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可先要求学生选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等,然后请学生为歌曲设计伴奏,并请他们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过新年》一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笔者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逛庙会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词语,学生听出这是锣鼓声,马上就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中的锣、鼓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咚咚咚”的出现,敲响了手中的锣鼓。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教室前面进行秧歌舞表演。他们手中拿着笔者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边唱歌边随着节奏做着动作,仿佛是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正在翩翩起舞,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4

新教改的全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鲜知识的能力,并且还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

1.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1.1教师要认识到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

教师要认识到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成功与否的实施者、实践者、操作者。教师既要遵守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大政方针,又要具体实践校本结合的纲领性文件,还要了解、掌握、分析、总结一系列政策、策略、规定,文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在学校发挥主体作用。

1.2教师要在教育教W理念转变中敢于更新自我:

1.2.1要转变由原来强迫式,灌输式向引导式指导式教学方法的自我更新;

1.2.2要转变由原来单一追求化课学习成绩向多元化素质的培养目的的自我更新;

1.2.3要转变由原来对学生体罚式向现在感化式理念的自我更新;

1.2.4要转变由原来对后进生,单亲贪玩生的冷落式向施爱性感,理性帮助,宽宏大量方式自我更新。教师一宁要在自我更新、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提高素质上完善。

1.3教师要在学生、学校、家长三者之间起到表率作用:

教师要把学生发展的状况作业详细记录,全速评判;对学校要真实上报严肃负责,使学校准确把握某一个集体单位――班级的发展进步信息;教师还应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多搞家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达到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综合了解与治理,促进学生整体与个体素质全面提高。

2.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加强教育教学认识

根据新教改理论理念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强调、要引导、要培养、要鼓励、要评判等活动。

2.1教师要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论在课外了解掌握和评价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创设境界,积极诱发,适时补救。

2.2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扩展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新教改着重倡导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在适时适度的讲授过程中既促进又引导还参与,共同完成教学目的。

2.3教师要强调关注学生的合作关系:

经验认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最成功的方法:

2.3.1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能够促进备课、教学和研究的快速发展,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能够正确地掌握所教学生在各科课程中的学习情况;

2.3.2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和谐,形成教师给教这样的学生,学生也受这样的教师,同时也爱学这样的教师所教的课程,教有所乐,学有所乐,教学所乐,积极参与共同发展。

2.3.3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是有“一百学生就有一百种对孔乙己的理解”之说吗?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确实有差异,加强和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交流的基础,是完整的过程,是提高的速度。

2.4教师要鼓励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来历源自于研讨,研讨源自于实践,实践源自于理论指导,在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思维是教师在鼓励学生以理论为基础指导实践进行研讨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逐步发展和提高。

2.5教师要评判关注学生的发展成就:

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成就性论证,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此同时关注对个体发展的认可,使学生充满自信全面发展,卓有成就。

3.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确立学生发展主体

3.1要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从教,这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能力和身世,要掌握学生先天生理造就和后天环境培养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因需而教;

3.2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是学校里的伙伴,学习中的益友,生活上的知己的良好观念,为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奠定基础。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能教出好的学生,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来说明,显著的学习效果来自学习情绪的愉快,也来自学生对老师文化知识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3.3要客观地、适时地引导学生:

把好学生与差学生一同看待,贫困学生和思想学生记在心中,重家访找原因,“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尊重客观现实造成的因素,适时地引导,共同提高,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4.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重视教学督导价值

新教改下是指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园地,而学校以领导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督导作用。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5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基本比较乐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小学教育管理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尽管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中,但是,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应试教育思维导致教师仍然以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存在缺失

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他们的教学观念有待更新,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需要丰富。

3.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教条性

目前的教学过程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但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和了解,教学的过程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改善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现状的措施

小学教育管理的意义重大,因此,针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影响行动,教师必须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更新教学评价标准,不能单纯“以成绩论英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管理的主导,要想改善目前状况,就需要培养一支业务精、品质高的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

3.制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制订具体可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进行课堂教学。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6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了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它的主要目标除了要进行一定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之外,还有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而语文知识的积累,这不光是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针对生活中的实际和真正地体验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进而能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和语文有着相关的作用,不但是从内容上,还会包括内容的各个方面,这样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完全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进行课堂上的知识获取,更好地体验情感在语文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在初中语文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情感教学的实践能真正地体验学生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得到了较大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播放,来使学生能够对教材有着比较直观和清楚的认识,进而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和情感要素。初中课本中,有一些寓言故事。如果在传统的教学上,教师就会按照课本的内容口头阐述文章的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新知识不能很好理解,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情感。而在多媒体的运用下,学生就可以在抽象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知识。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放入图片或者是加入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注意力也会集中起来。同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融入到角色中,也能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还能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文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一个好的课堂,是能够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的。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问题都能成为评价整个课堂好坏的标准,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言语上的奖励,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优秀和积极。一般来说,课堂上比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交流的是就是在对课文文章的朗读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比较有感情的诗句,通过整个画面的交流,学生就会感受作者的情感,或者是怀才不遇,或者是背井离乡,挥着是惆怅绞断的情怀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7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改理念

小学英语课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从知识点、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倡运用生活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体验,感知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比如,在进行“Mybody”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head,foot,finger,arm,leg”的照片,利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在学生的相应图片的旁边标注英文名称。上课时,学生看着自己的头像或各个部位的图片,很是兴奋,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跟着教学节奏,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单词的拓展学习,如dentist,keephealthy,bother等,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What’sthematter?I’msorrytohearthat.Let’sgotothedoctor.”句型,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对话训练。这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有效刺激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高效教学。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8

一合作学习的背景及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思维的“共振”。同时,合作学习适应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用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在合作中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在合作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必要的学科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及合作意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

1.独立思考的时间被削弱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出示目标思考题——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2.交流探讨时间得不到保障

即使是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根本起不到应有关效果。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比比皆是,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学生参与不均衡

教学改革之后,教学活动中存在另类一言堂现象。这里所指的“一言堂”不是针对教师而言,而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由教师的一言堂演变成的学生“一言堂”现象。

4.教师指导调控不够

教师对调控的错解也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果,或为了一堂课的完整,或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的教师常常来不及顾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状态,表现为: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

三研究过程及成果

1.优化合作准备,奠定成功基础

2005年9月~2006年1月,我们主要研究了合作学习的组合结构。通过半学期的探究发现,合作学习不能盲目分组,否则差生得不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较为压抑,造成两极分化;有部分中等生也似懂非懂,却又不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担心这样发展下去,将会有较多学生掉队的危险。通过组内交流,发现学习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产生合作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每组民主推选组长,落实组长职责,而且分组人数不宜太多,以4~6人为宜,不仅要注意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做好小组的汇报工作。 2007年2月~2007年7月,我们主要研究了合作学习的任务。通过实践认为,每次活动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好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其中;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呈现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活动形式等。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学习内容后,让学生根据预习进行班级质疑。接着教师让各异质小组或者是同质小组明确自己的任务,小组内学生的任务可以是学生自愿承担某种任务,也可以是集体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是小组长指派。这一步关键是体现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

2.优化合作流程,提高学习效益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9

教育管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的必要保障和助推器。但是,从目前我国新课改的推进情况看,管理的缺位已成为新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期,笔者在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的关于新课改研究之类的文章近300篇,但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研究新课改的文章仅占10%。可见,目前在新课改中关于学校管理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这方面我们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难怪有人说,“新课改‘成在教师,败在管理”。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把新课改当成一种形式,其观念还停留在新课改以前的状态,只是多了几个新名词而已。如果一项改革其观念不能深入人心,不能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行动,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已成为教育管理者面对的首要问题。

新教材的启用标志着新课改已进入实战状态。但教材只是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工具,只是课改理念的物化表现形式,它要依附于人而起作用,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加工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共同作用于学生。那么,教师如何解读课程、如何加工知识、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评价互动的结果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每一节课的质量,而教师模式化地惯性操作又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价值取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新课改方向和成败的主要因素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而是广大教师群体的理性教育行为。而教师一系列模式化的惯性操作总是有意无意地受其自身教育观念的支配和影响,因此,教育观念才是决定教师教育行为的根本所在。

那么,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基于基础教育的视角,笔者认为,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原有教育观念的继承,更是原有教育观念的创新和升华,是辩证否定的结果;阶段性的动态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一成不变会禁锢甚至戕害教育的发展。

新课改的宗旨在于通过转变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实现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这几乎是对教育方式的全方位改革。客观上造成了观念转变的难度。但更主要的是管理者和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其原因及表象有以下几点:

1.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舍弃轻车熟路而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育者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理视野,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2.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3.工作、心理压力过大是导致无力转变观念的内在原因。转变观念需要理论的指引和实践的结果印证,而教师平时的常规工作、迎检任务以及临时突发事件已经使教师满负荷运转,有些工作只能有选择地应付,尤其对于先期的高付出、低回报的新课改,是难以引起教师青睐的,结果导致教育者的注意力游离于新课改之外。

4.管理者认识定位的偏差是导致观念转变反复的外在原因。据笔者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5.传统观念对新课改理念的消解是导致观念转变困难的社会原因。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深刻地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在我国,教育的选拔压倒了社会化功能,教育成为个人向上层社会流动的途径、为家族带来荣耀的机会。家长对孩子考取功名的耳提面命,使应试学习顽固地侵蚀着探索学习,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观念挤兑着根基未稳的新课改的呼吸空间,导致新课改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而这种压力又以多种渠道转嫁、折射到教师和管理者身上,可现实的教育却无力答复这现实而沉重的命题。

那么,突出重围、转变教育观念的道路何在?基于科学哲学视角,观念的形成有两条路径:一是在经验的参与下,对理论的分析认同,使经验在其中得到理解,人成为观念的学习者和反思者;二是对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正确的、系统的认识上升为理论,人成为观念的体验者和建构者。两条路径都以实践为中介。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1.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基础,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而未能镶嵌问题意识、设计对现实的照应与超越,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为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支持。所以,管理者要建立畅通的反馈运作渠道,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强化新课改管理,为观念转变创造生长环境。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机制的保障,加强管理就是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管理是通过对每一个教育实践环节的改善来逐渐实现的。基层学校从培训、学习、实践到反思、总结、评价、激励,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通过制度保证新课改行为。有些制度很难顾及全面,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变动,在新课改推进中随着问题的暴露而逐步完善,只要方向正确,坚持走下去,就有希望。在重视理性管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管理,将态度转化为行动,关心教师疾苦,关注其心理承受能力,交流新课改的认识和经验,探讨价值导向。观念转变不是抽象的,而是很具体的实践问题。行政管理部门要多些指导,少些指令;多些放权,少些控制;多些支持,少些指责。新课改管理应以保护积极性为主,问题不要扩大升级,否则,就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3.注重学习管理,打破制约观念转变的瓶颈。当一种文化价值标准发生突变时,人们既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就会与之发生冲突,人们需要重新建构。新课改理念和价值导向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其理论基础是多种理论的整合,教师对其比较陌生,需要加以学习和建构。而传统的理论学习管理模式因僵化的形式和刚性的数字规定使得理论学习变成了文字复制的机械任务。学习和思维是不能同定于某种形式的,应首先从形式上解放教师。不必将学习的结果固化在一个本子上。应让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来领悟、阐释理论;让教师鲜活的思维流淌在书本和教案中;让独到的见解闪现在交流、讨论的碰撞中;让内化了的理论氤氲在课堂的互动中。其次,应从内容上解放教师。在内容上,可以是对新课改的理论见解、备课的发现或与学生互动的体会等,这些都有利于学习氛围的形成。管理者应注重激发教师的学习和实践积极性,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如果只是注重一种易于量化的物化形式,为了制约不愿干、不能干的,而一同束缚了愿意干、能干的,追求一种世俗的公平而忽略了效益,这种低重心的管理就缺失了管理的实质,就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误区。

4.规划实践过程,培植观念转变的生长点。理论学习只能解决理解的问题,要达到认同乃至自觉运用,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体验、认同和内化,从而使教师由观念的学习者和接受者转变为观念的建构者和阐释者。实践是观念的生长点。为此,从改变备课方式、授课方式、交流方式、评价方式等环节人手,在细节操作中有意识地取舍扬弃,认真实施。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不值得定律”,该定律强调了“态度决定结果,员工对目标的认同感、对工作的真实态度和做事的行为作风直接影响到事情的成败”。只要有利于改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想法,都可以去尝试。许多新观念正是在尝试中得以积淀和内化的。

新课改理念论文例10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原因

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各种争论来看,不仅是有关于教育观念的争议,也有关于教育体制的争论。虽然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争论不断,但可能正因为是这种深层次的分析,才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1.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但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本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西方重视思维的抽象性和发散性,在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中比较注重经验性思维,这就制约了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革新思维方式,并进行话语系统的重构。“应试教育”向“构建教育”的转换,要求教师对文化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1.2中西方教育思想生成机制的差异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社会人文土壤的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民族与国家转型的同时也会发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且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在社会变革之前,这是教育发展前导性与先行性的体现。新的教育体制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的思想和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本国社会文化基础上的思想与理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所以,还需要一场当代的教育改革去培育新课程改革中所需的理论和观念,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

1.3中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差异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些教育理论中,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在教育体系与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并带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教育的根基不稳,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缺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新课改明显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心理差异。所以,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西方文化协调注重社会本位的中国文化,必将会出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相冲突的局面。即使在新课改中强调合作教学与社会性构建的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找到传统教育文化和新课程观念的契合点,这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途径

2.1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基础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理论与实践等的思想矛盾冲突下,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在现代的教育历史中,有许多的学者在进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例如,陈鹤琴的 “整体教育实验”观念、 黄炎培 “做学合一 ”的教育理念等等。都为我国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对这些观念进行总结。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许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在带有中国意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黎世法的 “异步教学改革实验”观念、魏书生的 “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 ” 观念、李吉林的 “情境课程与教学”理念等等,都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的发展途径

整合与多元是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原有的文化视野比较狭隘,与世界的文化相背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入,拓宽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文化不断向西方发展,与本土的文化相背离。所以,应该加强对本土教育理论的建设,将各个学科的方法与理论整合起来,使教育改革的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加快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此外,还要掌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而使教育理论更加科学化。这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突破经验研究和文本研究的限制,使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性,同时也可以使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效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走出西化移植的误区。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创新与融合,同时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革的重点问题。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进而构建本土教育理论。没有民族文化的牵绊,也就构不成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成果。同时,也要构建实际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有效体制,在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原创理论的创建。新课程的改革是教育文化所呈现的新的面貌,要想达到改革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与研究者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3.结论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从未停止过。讨论的重点从“中体西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姗姗,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