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农村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1:06

新农村教育论文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1

农民教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而应该是广泛的社会教育提及教育,人们往往把它和学校联系起来,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它“可分为三个范围: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11]。并且学校教育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仅仅是面向学校,面向青少年,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梁漱溟指出:“正唯传统学校教育有所不足,或且日益形见其短,乃有今日所谓社会教育(或民众教育或成人教育)起为补救”[12]。所以,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直接面向全社会,面向更多的成人劳动者,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并且社会教育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不受限制,更符合成人劳动者的实际。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劳动就业结构的突出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要求不断发展,成人劳动者社会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农民来说,这种广泛的社会教育可以为他们这种教育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场地和场所。因此,各地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全社会关注、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除了要办好农村学校基础教育外,还要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比如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普及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2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而发展形成的现代远程教育,颠覆传统的面授等教育的教育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远程连接,采用多媒体手段承载学习的课程内容,有效的发挥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势。为偏远的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给了有力的教育资源支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使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教育服务。

1.2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征

现代远程教育凭借其独有的开放性特征,把整合的所有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通过扩散使得系统中知识信息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相比于其他的校园化教育更具灵活性,突破了空间上的地域限制和时间上的学期制限制。新农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广大的农村建设者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持。再次,现代远程教育相比于其他应试性的高校统考招生教育,大大降低了学习相关知识的门槛。农村因为其自身的经济条件有限,造成当地的教育教学力量相对较弱,甚至在偏远山区农村中教育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学习同等知识的门槛,使得社会大众不同阶层的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继续教育。此外,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互联网整合了全部的教育资源,品种繁多,分类明确。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工作需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且现代远程教育虽然教育资源数量庞大,但可凭借计算机的检索技术快速的搜索到需要学习的网络教材,比如视频、音频、文字等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出的教育资源。

2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

2.1现代化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应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2.2现代远程教育下的新农村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下的新农村建设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各个行业的关心和支持,才可以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下的新时代产物,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农民自身的知识素质素养,为农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发展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为无业、失业、待业的农村广大居民,提供相关农业知识,大力培训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当地的居民就业率,对稳定社会治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创业就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效益,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只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衣食住行和生活质量改善了,新农村建设才算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增加的财政收入可以投入的更多的民生项目中,形成良好稳健的社会氛围,更加全面完整的发展新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说,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

3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远程教育相比于其他的面授式教学,有其独特的扩展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灵活性等优点。但在新农村建设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许多不可抗力的自然和非自然的因素,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下,充分做好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调研准备,提出并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如城市,所以相对的学习远程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受远程教育的范围不广泛。其次,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有待提高。现代远程教育不同于面授式校园教学的重要一点是,现代远程教育没有学校、老师、家长等外部人员的监督,所以坚持学习靠的是自觉性。受教育人员,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本职工作。要在照顾家庭和工作之外的时间抽空学习,并且长期坚持下来是需要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3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4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则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别体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业以及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孩子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

一、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过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对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一些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加强学习辅导。课业繁重,学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残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师身上的分数录取制仍然没有改变,一年级的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而回头看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被繁重文化作业所“压迫”,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养搭配的失衡

饮食营养的优化搭配在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间有助于补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时代,许多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辈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在饮食上的需求,各种碳酸饮料、洋快餐虽然丰富了学生饮食,却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无益。

(三)学校体育课教学实施的不到位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许多体育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生身体体质改善的措施

(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才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这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健康的体质为基础,严格地把关,真正的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二)增强体质,切实促进心理综合发展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效地结合一些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左右脑的运用平衡,同时喜欢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现今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比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会对父母说,长久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良。体育运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对学习压力紧张的孩子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增强体质,提高社会适应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质健康的人更容易适应新型的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压力和责任,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从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暂的。从小只注重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只是片面地发展学生。

三、提高学校体育,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农村学校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上,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原因。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体质状况相近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两位不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运功能力,运动兴趣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开始教学时注意紧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之后不必担心不好组织,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松”,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有效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又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跳远的课程上,让学生们尝试,并对比思考如何能跳得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脚后跟着地,为什么起跳时要快速收腿,落地时为什么要屈膝缓冲落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篮球的故事,并利用学校的场地,给学生们自主的空间,以教师为裁判,学生分成几组,其他班级成员为拉拉队,以五分钟为半场规划,对一般的犯规给予默认,提高小学生的激情,以进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规次数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给胜利的一方发小奖品。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积极地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快乐地参与体育兴趣活动中去,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更多的在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最后,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小学生喜欢的教学竞赛课程安排和娱乐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自足锻炼的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程度。我们应该用小朋友的语言特色,诙谐地给予他们幽默,让他们在被肯定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有些男生做得比较好,应该多表扬,同时请他为大家做示范,完成时不论好坏,都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而且又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这离不开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体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其次,广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再者,适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的合理开展,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教师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同时也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积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让让学生在激励满足中成长奋进。

五、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离不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促进体育课质量强化,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质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6

建设新农村,核心在班子,关键在队伍。推进“班子队伍带村”,适应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优化村党支部班子结构。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为了优化村党支部班子,我们立足于就地选才,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为全市多个村选优配强了村党支部书记;立足于多方引才,在回乡的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中优选了多人,充实村党支部班子;立足于下派育才,选派了余名年轻干部,到条件艰苦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市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下降到岁左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结构明显得到优化。

增强党员队伍能力。为了增强农村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在加强“双向培养”上着力,把多名优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农村新发展党员中致富带头人占%;把多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全市农村党员中致富带头人占%。在加强素质培训上着力,按照分工责任制,市委对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示范培训,各县(市、区)对多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重点培训,各乡(镇)对村其余党员进行了全面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队伍的致富能力和帮富素质。在加强实践锻炼上着力,通过党员带头办“田园学校”、上“科技党课”、建“示范基地”等形式,使多万党员在农村发展第一线经受锻炼。

健全激励村干部机制。为了构建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我们一手抓政策激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意见》,建立健全一整套村干部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监督管理、权益保障等制度和机制;一手抓导向激励,把“三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用“三村建设”的实际效果检验村班子,考察村干部,评选农村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村党务工作者,形成了党员干部自觉在“三村建设”中接受教育、转变作风、展示先进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实行定期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制度,并选拔多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积极引导和促进村干部健康成长。

二、狠下“三个功夫”,加快经济发展

建设新农村,根本在人才和科技。推进“人才科技兴村”,找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加强科技普及培训上下功夫。我们从强化科技意识和科学理念入手,拓宽培训渠道,依托党校、干校、农广校等主渠道,同时开辟田园学校、农民课堂、网络培训、科技党课等新途径,两年内使多万农民成为“土专家”、“田秀才”。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培训资源,通过社会化办学、自主性选学等模式,培训培养农村科技实用人才万余名,努力实现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供需平衡。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分类培训,对农民群众强化科技普及,对科技队伍强化科技更新,对农村基层干部强化科技武装。目前,全市%以上的基层干部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服务者。

在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上下功夫。为了使科技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我们着眼做大“龙头”,用产业联企业,围绕建成六大优势产业,用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出了一批发展快、辐射强的龙头企业;着力做强“龙身”,用企业联基地,建成了个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基地;落脚摇活“龙尾”,用基地联农户,带动农户应用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目前,全市个“三村建设”示范村初步实现有企业带动、有基地覆盖,成为科技推广应用的典范。

在加强科技产业支撑上下功夫。我们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围绕各村资源建基地、引企业、联农户,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多家,直接带动农户万多户。采用“支部+协会”等模式,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建立各类协会余个,覆盖了全市%的乡镇和%的村。我们还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推动部门帮扶。两年来,政府部门捆绑使用项目资金余万元,带动农户自主投入.亿元,激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三、推动“三个规范”,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建立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进“民主法治管村”,使农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稳固的社会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用制度规范村务。我们坚持党管农村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联席会议、村重大事项向党支部报告、村“两委”交叉任职等制度,推进村“两委”的协调运转;坚持民主管村与依法治村相结合,建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听证等制度,推进村务规范运行;坚持整体建设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推行记民情日记、民主评议等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用体制保障民权。围绕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坚持村官民选,在村换届选举和村干部职数出现空缺时,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和村委会成员“海选”;坚持村务民管,实行村集体资产由村民理财小组管理,村务报账由理财小组审核,建设项目由村民派代表全程监督管理;坚持村事民决,研究村务请村民听证,村级重大事项交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执行结果由村民评判议决。

用法治规范综合治理。结合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万人送法到村活动,推动农民和村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以争创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为目标,扎实开展“平安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发动群众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网络。大竹县、通川区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大竹县庙坝镇五桂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两年来的“三村建设”实践,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激发了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通过“三村建设”,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前有引力,后有推力”的促进机制。它适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顺应农民群众对现代生活的企盼,促使农村党员不仅接受政策理论教育,还要自觉提高素质和能力,自觉接受相关应用知识、实践知识教育,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能力。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7

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培养信息农民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主要的建设者,同时他们也是农业发展的实践者。在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最重要的手段。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增强农业专业化都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能只是简单的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和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从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适应经济结构转变的需要,对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中,农村劳动力占了大部分。所以要想大力发展我国的二三产业就需要让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问题

2.1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我国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上就比较少,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就更少。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财政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工程和教育项目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投入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稳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培训项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培训的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整合教育资源比较困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整合各种资源,但是培训资源比较分散、资源的协调性不强以及社会培训资源的整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教育资源整合比较困难,这样就对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2.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好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技能素质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提高,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技工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技术工人,但是很多农民在经过培训之后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2.4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出现培训脱节的情况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脱节的情况,很多输出地政府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并不是在当地就业服务,所以就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而另外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措施

3.1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应该要稳步的增加,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向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倾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非常强,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要从资金上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借助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的力量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最终就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但是管理体制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放线,要以社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加强,对培训的理念和办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在确定办学思路和方向的时候应该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课程和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比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3.3政府各部门的资源要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开展的合力。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对体制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培训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还要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使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工作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8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到:“将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目前是我国在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首要任务。因此,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以及对农民群众实施与科技农业相关的知识教育,都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不过目前成人教育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若要更好地实施成人教育,就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在农村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村地区思想落后,观念传统。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尽管许多农村地区已经脱离了贫困,但还存在一些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农民群众受到的文化教育并不多,因此也没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对接受文化教育的主动性低。一些人认为读书学习没有用、浪费钱,很早就让孩子辍学,孩子也因此成为文盲,尽管政府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制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也没能改变那些人的观念。一些农民对成人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年纪已经太大了不适合再接受文化教育,成人教育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难以开展。(二)地方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认识不足。许多人对农民的定义就是种田,如果农民不种田就是游手好闲,而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忽视了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农民只需要接受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就够了,只有知识分子才会接受教育,农民只要会种田就行,从而轻视了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的作用,使得成人教育在农村难以实施。(三)成人教育机构不健全。许多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机构,而且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比如在农村的成人教育部门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能,滥用权力,或者越级,造成部门出现职权错乱的情况,对成人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成人教育在农村中的实施。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成人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农民传统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是否能够提高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思想和观念够不够先进,所以在实施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是首要的。由于许多农民缺少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知识,所以对农业生产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不少的农民没有“富而进思”的想法,只满足于现状。只有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农民普通的劳作是无法提高市场经济的,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在农村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了解并掌握一些现代科技农业知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养殖技术等知识,要激起农民对农业市场发展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并增强主动意识;要改变农民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传统观念,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自律自觉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在培训中,要使农民意识到,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除了劳动力之外,非常重要的还包括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若要不落伍于时展的脚步,就只有接受文化教育,丰富自身知识。(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制。若要更好地在农村实施成人教育,就必须以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集约型管理模式,传统模式限制了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的自主办学权力,在新模式中,改变了传统模式的限制,不再干扰成人教育机构的办学权力,并收集各种资源加以利用;在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筹划时,要把农村成人教育规划进去,并对成人教育加以重视;要规划好小、初、高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农村中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管理监督成人教育机构,需要建立一个成人教育机构监管机制,监督管理好成人教育机构中资金的使用、教学质量以及升学率,将成人教育机构的自主办学行为规范起来,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监管机制的作用。

总之,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实施成人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在农村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重视,成人教育是一项可以为农村建设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实施时间非常长久的工程,这就需要努力改变农民对接受文化教育的传统观念,加大对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机构,通过这些措施促进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作者:赵厚祥 单位: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9

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到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的限制,有些技能类课程(包括: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技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等等)没有开设或者并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课时要求进行设置。

2.家庭对课改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里出去经商的和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奔走在全国各地从事各行各业,很多家长从小就将孩子留给自己的长辈,由于长辈们的文化程度有限、教育方法不当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孩子从小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行为习惯差,性格脾气倔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留守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的成长道路就会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

3.社会多元文化。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多维的现实社会中,受到了社会各种文化的冲击,包括电视传播媒体、网络等载体,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没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着从众、盲目的心态。社会生活中的多元文化,对学生的思维将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力度,科学、有效地进行反思,促使教育和谐发展。

二、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基础教育的需要。

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连读的工作,我们要稳步向前推进,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它的目的在于课程内容仍与生活和时代相联系,特别是与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科技不断发展,新鲜事物不断产生,教材改革就必须紧跟时代,因此,教师的知识也必将不断地改进,主动接受新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现代社会的需要。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考试内容偏奇、难现象突出;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3.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是现在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三、新课改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与整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反之制约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是前提和基础,学校教育是提升和深化。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学校应主动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介绍学校的活动开展和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家长应以更加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及时有效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活跃学校校园文化,定期举办校园书画比赛、普通话比赛、校园文化节、校运动会、中华古诗词朗诵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法制教育抢答、电脑科技文化节和海报制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成长,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让心灵得到感化。

3.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校本教研,促成学校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任何事物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在研究中教学带着研究的课题去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新农村教育论文例10

2.活动开展是快乐社区教育的平台

社区的教育是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是“人人皆学”的教育,是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的教育。加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学历教育。县社区教育学院和四个(武康、乾元、新市、钟管)分院,凭借其师资的优势,纷纷开展了学历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双证制高中学历教育、业余大专、本科学历教育、自学助考教育等。县社区教育学院每年的在校业余学历班学员均在2000人以上,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教育”更是引人关注,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166个行政村每个村至少拥有一名大学生。加强对居民群众的职业技能教育。在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的努力下,村村建起村民学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就业致富本领。2006年至今,全县已有10多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许多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拥有了就业致富的本领,走向了就业岗位。加强对外来民工的技能培训教育。一是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对外来民工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二是对外来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等级的免费培训。2004年至今,已有5000多名外来民工参加了专业技能等级免费培训,其中4000多名外来民工取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教育。“弱势群体”涵盖工矿企业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也包括“老、弱、病、残”。对于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各社区教育分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菜单,进行就业指导。只要有再就业愿望的都可自选培训项目,进入职业学校或社区教育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能力,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意识,为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再就业铺设了道路。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创业创新教育。德清的社区教育自开展之初,就积极融入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新市镇社区教育分院开展的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教育,成为了湖州市委组织部开展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教育的典型。社区的活动是社会文明和谐,家庭和睦美满,全民强身健体,人人参与的教育活动。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组织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二是积极组织全县社区的各种活动,即每年开展一项全县性的群众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三是指导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开展各种活动。如钟管分院的门球比赛,发展到村村都有门球场,争创“全国门球之乡”;新安的中老年登山队,每个星期都进行登山活动。四是帮助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开展传承民族文化活动。如新市分院参与古镇开发,名人挖掘活动。新市镇有南宋状元吴潜,结合烹饪专业开发状元酥饼;清代有宫廷画师沈铨,开展“沈铨杯”书画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