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课程改革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3:29

新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1

新课程的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二、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想像,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种没有统一上下课时间,没有铃声的学校可能会在实验区出现。

三、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让其只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单独的辅导呢?我们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个别化教育教学的一种体现。

四、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实验给实验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五、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也有一些困惑,如一年级语文,让学生先识“红”字,再识“工”字,似乎不是由易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较多的字学生不认识,似乎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在不同出版社之间尤为突出。教材编写专家有什么特别的意图?教材能不能更多地使用图表和图像?能不能在数学教材中也用拼音呢?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迅速沟通。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2

1.1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现在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对建筑物中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水排水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等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随之涌现出较多的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新设计规范、新设备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建筑产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及时更新规范,如最近新增《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条文解释等;更新《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替代《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它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因此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三大主干课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与其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衔接。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掌握《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的理论。比如建筑给水、消防给水中,就必须运用水力学相关知识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通过《水泵及水泵站》的学习,进行建筑物泵房设计。作为对复合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有目的地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安装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加就业途径。

1.2突出工程实践,丰富实践内容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特点,以能力素质导向为指针,规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随堂试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渐进提升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应坚持“理论、实习、工程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同步开展相关实习,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学校行政楼、图书馆等建筑内的给排水和消防系统布置,了解和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和安装,结合工程案例完成各章设计大作业,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在本科教学最后环节———毕业实习设计的一学期,课程应结合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工程的模拟演练,以一人一题的方式,确保学生独立完成整栋建筑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进一步推动学生工程意识的建立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采用企业导师或双导师制,确保学生在企业中毕业设计质量。

1.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水排水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际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包含建筑给排水、建筑消防、建筑中水、建筑热水等内容,教学内容繁多,同时各类规范标准更新较快,并且新的建筑给排水消防设备图集、图纸、图片较多。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完整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并且传统教学的视觉效果弱,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在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课堂学习效果。在课件中链接相关联的Flas(如水箱工作原理、气压罐工作原理、自动灭火系统等)、建筑设备图片、建筑给排水CAD图件等图像材料,以及相关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及技术规范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部分采用课堂与工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动态仿真各种建筑生活给水方式、消火栓布置形式、热水供应系统等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实地工地,通过参观实习,亲身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管道施工和设备安装,查阅相关给排水管道和给排水附属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了解相关验收标准,通过撰写实习日记加深理论知识。

1.4改革考核方式,强化能力培养

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目大多都是概念性的、理论性的内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未能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少学生靠在考试前抱佛脚突击复习,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数,但是学生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相对缺乏。在目前应试教育环境下,不少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基本是课堂上听一听,考试前突击突击,死记硬背教材中的内容,学习主动性不够,因此必须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在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时,应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少量的开放型题型,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可行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给出多种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思路。可以采用开卷的形式,限定考试时间,制定可以查阅相关规范资料的考试模式,使考试题目相对灵活,考试内容更具有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注重书本知识。我国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即采用的是开卷考试方式,《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以开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较好地为工程实践和国家注册考试实行了衔接。此外,在课程考核中要淡化试卷分数,强化课程实践分数,建立课程设计成果考核、实习报告考核和课程设计答辩体系考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的形式。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55-0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语文教学的原则,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网络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语文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我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及视频,再现了当时父亲救人的画面。发生大地震后,一位普通而平凡的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当他看到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跟你在一起!”这使他坚定的站起来,动手清理废墟,寻找儿子。经过38小时后的清理、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与14名儿童。通过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我要学生动笔在文章空白处中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抢答的现象。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学时启迪学生的思维。[5]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在华夏大地的展开,让教育界为之一振,即而冷静思考:课堂究竟怎样变,才能成为好的课堂,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各尽其能的舞台。现代教育课程的领域已不只局限在课堂里的书本知识的学习,生活领域也属于课程的重要范畴。将生活活生生地引入课堂,让老师倾心面对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课堂的人性化色彩。新课程标准在论述师生建构和谐课堂时说,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让学生看清老师的一容一貌,在亲切中感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交往中需要师生沟通。而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通常的“对话”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的精神互通。

五、结语

新的课堂、人性化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当是在这种教师角色转换氛围中而建立。既让老师看到了希望也让学生获得了信心。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课堂的建立,是教育发展有可能到可行最终到乐行。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人性化课堂的建构,作用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1] 张军芳.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策略[J].小学语文,2011 12.

[2] 宋柏琴. 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施与研究,2005 7/8:15-16.

[3] 温欣荣等. 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 8:11-17.

[4] 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47.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4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一词的定义,诸多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本上都是从教育和技术这两个词的定义开始讨论起的。然后在归结教育技术定义时又引用各个专家的不同说法。包括了国内和国外的,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的成立。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工作,分别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最为简洁、明确,最具有代表性。

国内的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教育技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述主要有:所谓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1998)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何克抗,2002)

仔细思考各种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管是AECT的94定义还是国内各位专家的说法,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不仅仅就是简单的把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教育技术的一个含义是在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及其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另一个含义指的是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

二、教育改革的

教育改革是发展的需要,是改变民族命运的关键。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包括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近几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新举措层出不穷,大多数都把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起点。从素质教育的深化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了我国教育改革正走向良性轨道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技术的而发展。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显然,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也有联系。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将课堂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运用多媒体去探索一些教学新,让学生的思维的空间扩大、变活。使学生成为课本的真正主人,成为教师的真正朋友。这里面说运用多媒体去探索教学新方法就符合了前面教育技术的两层含义: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媒体的技术;二、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

其次,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这一上来看,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的原由中就包括:“教师需要理解和专门掌握教育技术,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只有教师完全的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达到若干目标之一“具有终身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当然,仅这些还不能全面反映出教育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密切关系。教育技术本身也面临着改革。那么对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来说从多方面够需要更先进教育技术的支持,对于教育技术来说正好趁着这场教育改革将自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将全新教育技术融合到新课程改革中去,以取得整个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的胜利。

【】

[1]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李龙.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体系..2005-6-10

[3]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02-13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5

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教育发展日趋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重中之重。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宗旨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生的长远进步和成长是新课改的核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办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转变传统观念,让学生主动把握学习的自。按照新课改的内容,课程的设计、目标等方面都有必要作调整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施需要因地适宜而不是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改进教学模式。新课改无疑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小学语文教师也面临着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并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应该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角度入手。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在促进小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提高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等。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填鸭式”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形式,并未全面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小学教学中,语数英三大课程受到了重视,所谓音乐、牢记、常识等副课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有不少主课老师无条件占用副科教学的时间,这不仅造成了教学上主课时间和投入过剩,失去了副课的调节,而且学生容易形成厌学情绪,违背了劳逸结合的办学原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跟风采用花样百出的教学形式,大大忽视了其内涵,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严重下降,课外教学内容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这和新课改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一)重视小学生语文思维模式的改进。

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这意味着现代教学应该以联系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审视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内容扩展到其他学科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框架,但凡有利于学习的方式都应该被吸收。学生的思维可以全面地发散,在学习过程中便可以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上鼓励小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坚持扩展学习,促进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以多元角度理解学生的言行,并配合鼓励性质的语言,以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提倡合作学习方式。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合作学习有机统一,比如教师在讲授《长征》一文时,可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在课外搜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并在课下组织讨论。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规定合作时限。此外,可以指定小组成员,方便课内外合作学习。

(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课堂是教授小学语文的主要途径,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和兴趣融为一体,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陈述知识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基本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考虑运用竞答式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在学习时形成主动讨论和探索的热情,并创造他们交流看法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一定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摇篮。若失去了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情境都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索性和趣味性是一个有效学习情境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被大大激发。因此,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6

当前,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趋向民主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民主思想,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将获得充分伸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将摆脱培育精英主义的窠臼和狭窄的升学取向,追求教育民主。

一、新课程改革的组织推进遵循了民主化原则

新课程改革从开始准备、酝酿,到设计、决策,再到正式启动与试验,始终坚持了民主参与的课程运行机制。

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国家教育部就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广泛吸纳全国重点大学、科研单位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进行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并在全国14所大学相继设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正式公布之前,也从多个层面广泛征求了各地、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如教育界、企业界、学术界、派和学校、家长、学生等,历经两年修订了27次,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民主的构建过程。新课程在实施推广中,也向社会各界敞开了大门,各试验区纷纷建立由行政人员、教育专家、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等多方人员组成的课改领导小组。

二、课程标准的重新建构渗透着民主意识

《走进新课程》一书明确指出:“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这句话鲜明的指出新课程标准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这为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和成功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最终实现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注重提高和发展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强调每一位学生都将得到个性化发展,这样就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潜能的公平机会。

三、教学改革推进着新课程的民主化进程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本次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课程大力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基于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尊重。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的人,课堂呈现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没有人会被教师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2.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①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一起分享情感和幸福。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3.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很多学校“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以量化评分和经济惩罚,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学校领导变成了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②,严重摧残着广大师生的精神。新课程要求学校构建新的管理制度,成立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的各种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学生代表大会,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加强学校的民主监督,让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教育重新回归本质状态。四、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蕴含着民主化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评价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③,甄别与选拔已不再是评价的唯一,它更加关注师生每个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个体多方面潜能的发现和发展,了解个体发展中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不仅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还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个体的价值,民主思想孕育其中。

注释: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7

(2)在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调重点,突出难点,整合教材,分成:“时代呼唤革命理论”、“革命理论影响时代”、“伟人为国顺势而为”三部分进行课堂教学。关于“时代呼唤革命理论”,按照长期、中期、近期三个梯度来指引学生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引领学生认识:不了解20世纪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就无法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三民主义的提出也是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而承担历史使命的结果。关于“革命理论影响时代”,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该部分按“三民主义的提出、实践和发展”三个环节展开,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革命理论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作用于时代,深刻地影响社会的发展。关于“伟人为国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与孙中山相关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的优势,补充合适的史料,多角度呈现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中凸显了孙中山为国为民、与时俱进、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以上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处理,实际上是从中国近代化的传承、思想的力量以及人格教育等角度来思考的,而这正是昨天和今天的连接点;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时代的解读,用时代的价值观重新审视历史。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8

摘 要:开设文艺理论课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观,提升文学水平和文学理论素养。当前高校文艺理论课程的改革方向由纸质教材升级为多媒体教材,在教学方面努力追求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文学理论课程要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运用文学理论“诗化”。在信息时代,更需要研究者尝试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和创新,在教材的选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方面,更多从接受角度探索文学理论的出路。

关键词 :文学理论;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56-02

一、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现状分析

1961年中国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了美学课,以文学理论课程作为美学基础课。文艺理论课的目的是学生培养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观,提升文学水平和文学理论素养。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首先是课程内容的枯燥和难懂。1978年以来,高等学校文学理论教材不断的修订与再出版,文学理论课程的多次调整与筛选,目前的教材可以说已经很最适合学生的学习了,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之间、教与学之间距离仍然很遥远,难以实现课程预期目标。从教材本身来说,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联仍不密切。文学理论被架空,拉开了理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教材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设置。而文学理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深的文学理论基础,从而用辩证思维和理论武装头脑,用理性作用于文本分析,给予作品以美学判断。其次,教材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难以融合。文学理论的教授对象大部分是师范类学生,而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在实践性方面没有突出师范功能。

由于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很难安心学术,潜心研究。文学理论课程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收到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审美被功利性目标被冲淡,很少有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文字当中,徜徉在文学殿堂与作者进行灵魂上的对话,真正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学成了更为普及的文学形态,很多学生用手机看小说,但网络小说较过去传统的文学作品更趋玄幻、浮躁,脱离实际,其内容低俗肤浅,不具多少艺术价值。常读这类小说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反而会使他们流于俗套。文学理论被束之高阁,或被当做一种纯理论,文学理论正在被挤压并与文学本身渐行渐远。

现在大多高校使用的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这本教程是多年来不断研究推选的结果。但这本教材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内容不生动,表达比较冗长,语言生硬,不便于理解和记忆,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这本教材理论联系文本的内容不够,理论性过强。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以教师站在讲台的方式整堂课进行理论讲解,致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董学文说:“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繁复的进程中,现象和实质、正确和错误、积极和消极、新思和旧念、传统和叛逆、本土和外来、官方和民间、一元和多元、学术和市场,是极其庞杂地交混在一起的。”[1]尽管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仍然有很多弊端,但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对教材过于苛求,只能立足实际,从我们目前的学术基础和研究力量出发不断进行探索和追求。

二、当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改革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课件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课件包含影音、动画、文字、图片等,用影音来表现文本,用动态结构图来解析文本,再用文字和图片交叉进行理论解构。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文艺理论的兴趣,解决纸质书本理论枯燥的问题。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授课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悉和运用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形式,鼓励走出课堂。教师带领学生以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为主题,到文本作者所在地或文学作品表现地参观并感受。这样讲授文学理论,可以借助文学情景,拓展想象空间,增加思考维度,用文学理论直接分析作品,以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并自觉接受文学理论。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讲授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问题时,教师可以出一个具体题目,选取激发灵感的场景,如夕看落日、夜望星辰、凭栏听雨等,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印证教材中的创作理论,体验作家的心理状态,增加课程的实践因素,提高学习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探索的重中之重,目的是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角色转变。课程环节设置可以多样化,以便增强课程内容的形象性、典型性。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是巩固文学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都是文学理论的直观验证。从直观经验出发与文学理论交织碰撞,完成文学功能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教师也要适应学生的身边文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以便于突破教与学的界限,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方面,实践性教学方式是对教师的考验和磨练,上好文学理论课要求教师思维灵活,用全局意识周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程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要基于教材,不囿于教材,最后还要回归教材。实践性教学给教师教学增加了难度。文学理论教师必须是具有能力全面的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通过高超的教学技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方面,要努力打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借助课程内容进行性灵对话,精神交融,最后获得共同提升。研究文学理论就是为了探寻文学的本质,文学本质不是用理论来说明的,而是要用感性去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最终形成理性结论。在“文学活动”内容部分,要把文学原理融汇到教学中,使其符合文学创作规律,以便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造”的教学设置要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为目的,“文学作品”部分要注重对文本的朗读和赏析。“文学消费与接受”部分应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授课,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以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教材的每一个部分貌似独立,实则是一个整体,利用不同的形式来设置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保持新鲜感和热度,并对下一个环节有所期待。每一个教学部分都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完成教学内容。

三、当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创新思路

文学理论课程创新就是要打破旧有模式,实现某方面或全面突破。文学理论课程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更多的是形式创新。这种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当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目前的文学理论改革创新思路是更多的引用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大多由西方哲学演变而来,照搬西方理论会导致我们在文论体系中缺少自己的东西,缺少自己的创造。实际上西方的文论是很难被我国全部消化吸收的。王国维曾经指出:“我们学习西方所学到的都是形而下的皮毛而没有形而上的精髓。”[2]我们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受苏联影响较深。希腊文化与舶来文化有着本质不同,一种向内,一种向外,一个唯物,一个唯心。所以,我们学习西方文论,却不能真正理解、接受和运用。自文学理论课程开设以来,学术界就在不断的探索,寻找适合中国高校的文艺理论内容。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文学理论课程要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人们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高校的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有着最前卫的时代意识,更容易出现精神饥渴。文学理论给学生的文艺研究提供导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学知识建构。在这个时候,单纯的西方文论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要知识的内化来增强学术自觉。如柏拉图的“洞喻”认为:“人的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情感灌注在里面的。”文学理论正是文学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离开文本谈理论只能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文学理论课程创新中,只有把理论和文学作品紧密相连,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贴近实际,理论分析紧贴文本,才能使学生理解文本的理论价值,借助文本来掌握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要注重与时俱进。尽管高校的学习内容大多属于西学体系,但学生植根于中国,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我们习惯于不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注重功能、价值和影响,经世致用。中国的文学理论就应该从中国文学出发,用中国的审美和判断力驾驭文学作品,打造中国式的审美维度。理论对现实的阐释能力就要使理论应对现实不断变化。文艺的性质和功能随时代变化,文艺理论课程就要顺应时代潮流。今天我们流行怎样的思维方式,就要创造出适应这种变化的文学理论,总之就是要用发展中的文学理论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哲学形而上学可以静止地看问题,文学理论却要必须随着人的思维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变化导致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变化,用过去的文学理论来阐释当前的作品,显然不合时宜。创新文学理论就要有赫拉克利特的眼光,新的文学理论要从新的作品中淬炼生成。在今天,文艺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大众价值观抵制精神游离、信仰缺失、物质至上,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也要体现社会价值。思维的时间性在文艺理论课程改革中应该得到重视。

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要运用文学理论“诗化”。“诗化”是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一座桥梁。“诗是直观形式中的真理,它的创造物是肉身化了的观念”[3]。理性与非理性揉捏交错,用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形式渲染疏解。在课堂教学上,最佳的效果是教师和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在理性的殿堂寻求非理性的共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创作的文学作品,要研究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波动,换句话说,文学理论研究的本质是性灵和精神意志。柏拉图认为文艺是“灵魂的事业”,文学理论课堂上,教师、授课对象、研究对象在精神层面获得共振,通过文学作品展现思想映像,以美感来陶冶情操,才能产生精神愉悦。

参考文献:

〔1〕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8.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9

一、课程领域中教育文化的消解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是文化的传承工具,这一命题一直以来为很多专家学者所共识。文化创造了课程。文化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和逻辑关系,课程源于文化。离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课程已成为文化发展、传承、媒介及创新的工具。课程论专家郝德永教授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程的文化锁定逻辑,机制及其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命题,不仅误读了文化,而且误化了文化,异化了教育。”他认为:“课程源于文化,决不仅仅意味着从现实的文化中选择某种凝固化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从文化那里获得本质性,价值性存在的依据。”无论课程与文化是何种关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课程最终要源于文化,并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化,如果说课程是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那么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也必将是社会文化中某些领域的独特显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必然会带来单一课程文化的消解与重新构建。

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的主流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家法制度上并为之服务的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它讲求人伦关系,强调社会秩序,追求高度统一为基本特征。“否定个人,强调群体和整体,群体对个体具有绝对的压倒优势,群体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个体是卑微的,微不足道。个体对群体无条件服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促使这种文化范式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基脉便是社会政治的伦理主义。它使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并不断完善与巩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具有高度稳定性与控制性的道统教化式的社会政治伦理本位的文化体系。”近代受到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那种群体至上的伦理政治、文化体系正在慢慢的冰消瓦解。与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不同的是,西方的各种文化文明都体现着“个人本位”的精神现象,崇尚那种具有独立和主体意识的“个人”。在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中,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批判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慢慢的消解,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之际,使民族文化出现了徘徊、盲从、和不知所措。在这场冲突中,优秀的文化在经历了痛苦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消解、沉淀、融合、重构,必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出来,其他各多元文化也会在这场文化的冲突中重新组合,消解、或淘汰。

二、教育文化中的信仰危机

(一)教师群体的信仰危机

教师群体的信仰危机,是传统文化与西方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在教师群体中的一种表现。当前人民对教师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文明的代表,某些教师的一些个别行为却证明了这个本该神圣的团体里充斥着那么多不和谐的甚至是不文明的现象。中小学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向学生索要财物等。已成为教师这一光辉形象下一种追求金钱利益的难以掩盖的恶习。表面上看都是分数惹得祸。可实质则是某些教师在利用考试竞争趁火打劫,为本来就以不堪重负的学生们雪上加霜。教师群体中的某些人正是借助考试之机,在知识与金钱的交易中扮演着灵魂迷失,信仰缺失,文化奸商的嘴脸。

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全社会不是最高的,与过去相比,却在逐年的提高之中,但这种提高并没有起到激发教师对教育的忠诚,而是助长了某些人对金钱利益的贪欲,丧失了对教育的信仰,丧失了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博爱,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竟也站在讲台上满嘴的仁义道德。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真实谎言。这也是造成广大青少年信仰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本应该是德高为师,博学为范,行为示范。可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利益至上”、“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正在吞噬着人类的精神,使人类远离了精神家园,坠入了罪恶,贪婪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人类对自然的亲情。对自身的精神提升,都在物质主义的追求中丧失殆尽。今天的人类,并没有在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感受到幸福,相反,现代人有一种无助的孤独感。最终只能在对物质的占有与挥霍中以一种变态的心理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来慰藉空虚的心灵。”教师也是在这种冲击中逐渐的蜕变,变得越来越没有信仰、没有了尊严、没有了品位。

(二)学生群体的信仰迷失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最大的受害者群体当属学生群体。张春兴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是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消极性格:其一是对人不感激:其二是对己不克制;其三是对事不尽力:其四是对物不珍惜。”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的消解,在新文化还没有形成和成熟的文化转型时期,青少年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无根文化”的品性。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他们身上有各种社会文化打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追求物质享乐。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缺乏责任感,缺乏进取心,盲目追求一些低俗、庸俗、恶俗、粗俗、媚俗的垃圾文化,表现出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一些成人化的心理状态,冷酷、仇恨、残忍、躁动、叛逆的心理特征,这是文化信仰迷失的显著特征。“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在高校。当代大学生的表现更是令人堪忧:“素质流氓化、Kiss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游化、逃课普遍化、女生恐龙化、男生痴呆化、恋爱闪电化、补考专业化。”们的当今教育对这些缺乏民族文化信仰的莽撞少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屈辱与不知所措,一些新生事物令我们防不胜防,无以应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在今天的学校中显得那么的苍白乏力,束手无策。表现在学生身上的这种文化信仰的迷失。却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教师在往家长身上推卸责任。社会在往教师身上推卸责任。不仅如此,有人还在利用各种垃圾文化在学生身上发不义之财。

(三)教育文化的堕落

教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与代表,更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渊源与价值取向。当今,我们的教育也表现出从来未有过的繁荣与热闹。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从未有过的受到如此重视。“不仅国家重视——教育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民众重视——教育以成为投资热点和消费热点。然而,表面的繁荣却难以掩盖其内在的浮躁。”如果我们对教育文化的这种繁荣做一个深入的透析,就不难发现:“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提高的只是教育的工真性作用,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地位的彰显。除此之外,教育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发言权,没有了立论依据。”于是,“教育虽繁荣但却平面化了,虽显赫但却世俗化了。”我们的教育文化也从来没有像具体这样迷失了自我、放逐了崇高、抛弃了品位、失掉了自尊,变得不再那么崇高与纯洁了,这里不再是净土。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步伐的加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教育变得如此的奴颜婢膝,满身铜臭。教育文化的堕落,将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危机与隐患,我们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的。它的学历主义,精英主义,贵族学校,恶性补习等现象,以及它的市场化,企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势头,已充分暴露出其有教无育及社会工具主义化的特征,其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固化,合理化社会时尚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它断送了“人怎样成其为人的手段与途径。”我们虽不能无视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价值工具属性,但更不能无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即无论教育的规模多么的庞大,场面多么的热闹与繁荣,都不要忘记了教育的本然旨趣,它的育人使命,而不是作为经济手段来提高经济增长率,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升学率、文凭、金钱一时间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交互追逐的终极目标,对于人性、人格、道德、能力、创新的培养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口号或装饰,虽有时喊的响,但却无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倡导改革、文化进步,但在这种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教育文化的信仰迷失是我们不能容忍和接受的,因为它已经突破了教育文化品质的底线。对此郝德永教授做了最为精辟的总结:“教育”有了“钱却没有了尊严。”有了“地位却没有了灵魂。”三、新课程改革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缓慢前进

教育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热闹与繁荣,也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问题重重,有人认为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特别是课程模式,一时间学美国,仿日本,赶英德……各种课程模式,教育新理念、新思想被移植进了我们的课堂。笔者并不否认这些课程研究方法其积极探索的有利一面。但把中国的教育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课程改革或某些西方的教育理论,不改变教育的经济价值工具的品性,其收效值得怀疑。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甚至挫折,但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所带来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教育文化的转型期。必然要经历这么一段教育改革的初级阶段。它的真正意义是使民族教育在这种文化的冲突中沉淀优秀文化。积累先进经验,重新审视与构建自我的一个过程。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批判、否定、矛盾与构建中缓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正在教师的教学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我们教育文化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原则经受了各种考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系中被赋予了更加科学的解释与新的内涵。改革本身就是文化进步发展的一个复杂的长期而系统的过程,课程改革的缓慢发展过程也一定会激发、促进教育改革与进步的,对于重新构建教育文化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四、教育文化在多元文化冲突中的重新构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民族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的选择。”在这种复杂文化环境中,需要我们作出最为科学的选择,创造一条真正适合中国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中国的民族教育能够健康的发展。要求我们合理吸收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分,以本民族的教育文化为根基,走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及时总结课程改革、教育改革中的历史经验教训,不断反思,找出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与规律,重塑教育的本真面目。

(一)降低学校教育的商品化价值属性。还教育的本来价值旨趣

因此“教育的解放是实现其对今日社会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决定了教育似乎不可能走到社会发展的前面,但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影响教育自身的不断调整其使命、价值、作用、旨趣、方向、逻辑:由处在受社会文化的控制而逐渐走向以内在的逻辑规律为依据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重塑与构建。当代教育决不该是社会消极经济文化制度下的产物。应该把教育从其提高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价值功能的体制下彻底解放出来,使其承担、行使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发挥教育的文化先锋,价值导向。科学推动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才会走向健康、文明、和谐、民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二)重塑一支思想先进,教学技术过硬。积极进取,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不断提升理论与科学素养,使教师群体始终保持它该有的先进性、纯洁性。国际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质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优劣又直接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拥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所以教师的群体素质、文明程度、精神状态、发展状况是关系民族命运与生死存亡的大事。教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独特形态与载体,教师又是教育文化的活生生的载体与承传者。这个群体应该体现出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也应该是积极的,文明的,有思想的,有信仰的。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也就注定了他的群体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依据。

(三)构建并完善具有民族本土特色的教育科学文化

新课程改革论文例10

一、前言

根据现阶段教育发展情况,香港教育统筹局于2005年5月发表“334报告书”,提出香港三年高中学制将于2009/2010学年在中四级(即高中一年级)实施,同时采用改革的新高中课程。200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定《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作为2009年新高中语文的课程指导文件。同时,课程发展议会修订了《中学中国语文学习重点(试用)》,供三年制高中语文课程使用。

新高中学制对香港来说是一次新的教育尝试,而课程评估及指引的变化是教育改革的开始。本文主要分析香港新高中的语文课程指引文件,将新旧课程作对比研究。

二、课程结构

新课程结构概括为:引言,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课程架构,第三章课程规划,第四章学与教,第五章评估,第六章学与教资源。其中,前三章属课程内容,第四章讲教学,第五章讲评估,第六章讨论教材。同时,还有一本《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试用)》作参考。

结构安排上,新课程基本结构是齐全的,包括了课程、教学、评估、教材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语文课程所要包含的内容。与2001年课程指引相比,2007年的较全面、具体。虽然两者都包括有课程、教学、评估、教材四方面,但2007年的增加了课程架构、课程规划两章,用较大篇幅叙述高中语文的课程设计原则、课程统筹等。相比2001年将初中及高中语文一起说明,2007年用独立篇章来单独说明新高中语文课程要求,显得更全面,为教师课程实施提供帮助。

2007年课程内容说明虽全面,但过于强调整体规划。比如课程评估及指引规定:出于整体规划的考虑,教师需要应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及方式不同来分别规划课程。按不同层次来安排不同课程,将给语文老师带来额外工作压力。结果可能各种版本课程规划效果一般,学生兴趣没得到满足。如能在语文必修课、选修课来调节,必修课学习基础知识,但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能力选择。这样使得单个语文老师工作任务减少,同时也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一举两得。

三、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它决定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体现本科之所以能独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因此,语文科的课程性质至关重要,决定语文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课程及评估指引在课程理念、课程宗旨、高中教育阶段学习目标都提到要兼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强调审美情趣、体认中华文化、培养对国家与民族的感情、正面价值观、国际视野等。

这些观点很多是过去语文纲要没有提到的。相比较2001年课程指引只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并没太多提及人文性,新课程强调语文的“文道合一”,这是一较大改变。过去往往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工具性,不能全面反映语文科性质。现在两者都要兼顾,强调能力与文化并重,是一个新的发展。因此,在学科性质上,新高中语文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比过去语文纲要全面。

四、教材

教材关系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材的选取至关重要。

香港新旧语文课程对教材的选取分别用“学习材料”、“学与教资源”章节来说明,名虽不同,但都讲述教材选取。两个课程指引都不设指定学习材料,给教师提供教材选取的意见,显得比较灵活。而对教材的定义,新旧课程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2001年从宏观角度界定教材定义和内涵,并从文字与音像材料提出选取的原则和具体要求;新高中语文课程则从教材作用来界定教材,但这里的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作业等资料,自然环境和人力等资源也被列为学与教资源,突破了传统教材观点。在资源类别里,特别提到要利用互联网与科技资源,借助互联网上语文资源;同时提到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两项资源都是过去语文纲要所没有提到的,对于教材选取是一创新点,能拓展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空间。另外,新课程指引还说明了学与教资源的运用、发展和管理,并提供发展策略,强调教材发展的重要性。不足的是,规范未免太多,操作起来不易,若可精简则比较好。

五、评估

香港新旧语文课程指引均有评估这项。旧课程指引包括:评估目的;各学习范畴的评估;实施步骤;评估原则。新评估则分为:评估的角色;进展性和总结性评估;评估目标;校内评估;公开评核。

新旧课程指引文件都从评估的功能性来考虑,但两者着重点不同:前者着重对学习和教学的回馈,后者着重收集学生学习表现,以此达到诊断、回馈、促进学习、甄别和选拔等功用。另外,两者评估目也有所不同:前者强调将评估回馈给学生、教师、家长,希望以此来提高学习、教学效能;后者则针对语文科“文道合一”性质,目的是为衡量学生能力、文化素养、品德情意、对国家等的责任意识。

因此,虽然两者都强调借助评估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能,但相比起来,旧评估并没针对语文课性质,而是“一般性的评估知识”,新评估较清晰且针对性强,有利于发挥评估的作用。同时,新评估将校内评估和公开评核相结合,方式更多元化,相比旧的评估方式更灵活和全面。但是,没有做到“教与学的双向评估”,如果可以借鉴其他地方则更全面,比如上海对语文评估的经验,拓宽评估范围,做到对学生、教师教学、教材质量都实行评估。

六、小结

从课程结构、学科性质、教材及评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香港语文课程的变化。总的来说,新高中语文课程的定位还比较准确,顺应实际需要做出变化,需不断改进。新课程的课程结构齐全;语文定性上,新课程学科性质的定位比过去语文纲要更为全面,强调语文课的“文道合一”;教材组织上,新课程扩大了教与学资源选择空间,同时强调教材的发展,可谓新创新;评估方面,新高中课程方式更多元化,对评估角色定位也较清晰,但缺乏双向性,需拓宽评估范围,才能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教育统筹局.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香港:政府印务局,2005.

[2]何文胜.港沪初中中国语文科课程的比较研究.香港教师中心学报,2007,(1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