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31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1

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今天,广播电视已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而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广播电视具有广泛性、及时性等特点。在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仍是一种覆盖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可以通过有线、无线、卫星传播方式把各类信息及时传送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立即接收到各类信息内容。虽然近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也有这特点,但就目前而言,其覆盖范围远远低于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加之我国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农业人口众多的特点,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是远远比不上广播电视。

因此,要建设一个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正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作用

(一)宣传作用:发展好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作用。让群众了解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宣传重要性,因在新农村建设宣传过程中,务必将"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到各个地方去。这一项政策宣传涉及范围面比较广,只有新闻媒体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好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才能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做到认真把握、及时宣传、正确引导。在宣传的同时,不但要将党和政府的心声予以认真传达,还要将农民的心声予以及时的反映,听取民声,让各级政府根据民情做出及时的调整策略,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引导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就是正确掌握宣传原则引导社会舆论。由于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不是短时期内完成,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所以,广播电视媒体在大众群体面前,务必遵守正确宣传的原则,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将宣传的力"度"落到实处,而许多地区没有正确把握住宣传的"度",在宣传典型与实际情况时相差甚远,学习发达地区并非去学思路、学精神,而是生搬硬套其先进的经验,对自己本地区的发展而言,毫无意义。所以要特别注意广播电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宣传引导作用。

(三)监督作用:在建设新农村中,对广播电视进行定位就是将自身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积极进行舆论监督工作。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复杂,同时还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有来自于不同的资金投入,就会出现许多的资金问题。所以,我们要发挥好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对各级各单位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存在失职行为、是否有腐败行为等情况进行监督。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广播电视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

二、正确看待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宏伟工程,广播电视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广播电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从以下方面建设好广播电视:

(一)创建良好的对农播出节目平台。首先,中央台主导着我国广电系统应带头引导对农节目的创建,让其空间与资源更加充分。农村广播电视要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充分发挥宣传的引导,及时传达、准确解释、努力促进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农村落实。充分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畅通渠道,解疑释惑,致力于促进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在农村形成。另外要创新办台理念,搞好节目定位。做到始终把服务对象面向市场、面向农村,选准报道的重点,寻求亟须突破的难点,找准报道的切入点,不断拓宽宣传领域和空间。让各级政府都来关心和支持对农播出节目,为对农播出节目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精心组织策划创办精品节目。一直以来, 记者在报道农村节目方面比较少, 节目质量通常显现的粗枝大叶。有的记者认为,对农播出的节目不需要过于讲究,事实上, 要想做好对农节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个好的农业节目,两个方面的因素很重要:一个是内容,即它记录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农民,是农民切实需要知道的,关心的政策问题。另一个是它的形式问题,即一定要采取通俗易懂的,甚至带有娱乐性的,把娱乐和政策的普及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有助于为大家所接受。现在,随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角色的转换,在农村中最看重的节目还是主要集中在实用服务性的节目方面,因此,在栏目设置上要把着力点放在搞好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以及农业气象、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将中央与各级政府在扶农、支农以及惠农政策方面予以大力的宣传,将各行各业对新农村的关心与支持准确的传达给老百姓。针对农村群众的收听收视热点,尽可能开办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对农栏目。

(三)努力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努力锻造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一定要注意内外结合。对内,努力培养与指导现有编辑记者。主要方法是:一方面通过开创一些培训班,主要培训的目标为思想正确、热爱农村的记者。另一方面,将有经验的对农报道老记者请过来予以指导,让他们帮助资质较浅的记者丰富他们的经验。最后,就是建立奖罚机制, 奖罚分明。奖励表现十分优秀的编辑记者以及优秀的作品,让他们感到报导农村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为多方面的培养人才以及精品节目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外也就是在社会中选拔适合在电视台工作的人才。要求所选的人才要农业发展形势, 农业的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等方面。由于现代农业复杂多变并日益趋于高科技化 ,所以他们应确保对农报道具有准确性与空间性。还可通过请教一些农业院校以及农业部门中资深的专家教授予以询问,并请其对广播的节目做出一定的指导。

三、正确采取广播电视对建设新农村的策略

我们务必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将广播电视所具有的优势得以充分运用,努力为建设新农村予以各类信息支援。

(一)根据"三贴近"、"三深入"的相关规定,以及我们的实际工作,对于各个方面予以大力的宣传报道。要结合新时期在建设农村过程中农民自身的主要特点,从建设新农村的自身实际出发,针对农民的发展情况全面开展宣传服务的工作。当下,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进行报道时,全面将调整农业产业化、创建文明、培训劳动力、建设小城镇以及整治村容等惠农工作得以全方位的展现。将党推行的新农村政策,以及先进科学的经济理念以及文化理念予以大力宣传,这样,各级政府与全体人民群众都会对农业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让发展新农村建设、强农富民的策略在人们心中扎根。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越发显现出重要性。这个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作,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大事,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财务工作,涉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改革问题,所以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省舒兰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还有些矛盾,在经过广大农村工作者的积极工作和不断探索,已经有很大改善。近几年,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分外关注,把扶植的重点放在了农村,给广大农民以更大的实惠。所以农村财务管理,关系众多,涉及面广,难免在管理和实施中出现纰漏。农村财务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是很复杂的,以我们舒兰市为例,村级财务管理包括很多项内容,比如外地人员入户、庄基款、退耕还林补助费、社会抚养费、农民借款、贷款、土地出让费、办公费用、基础建设费用等等。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没有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导致农村财务管理有些混乱,村干部都可以进行财务工作,插手财务工作,把财务人员置于形同虚设的地位。账目不公开,群众对财务及账目没有知情权,百姓对农村财务管理敢怒不敢言,长期下来,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由于人员素质和管理方式的因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处在不规范的现状。财务人员的账务是包包账,没有详细的科目,或者科目设置不规范,账务和实物不符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有物无账,有账无物。

(2)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主要是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便不会有高效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国家的财务法进行财务工作的开展。在农村,村委会的财产归农民集体所有,村级委员会对集体财产可以进行独立支配,同时还肩负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责任。农村财务也兼顾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保障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联产承包利益不受侵害和顺利进行。财务制度流于形式,财务公开只是设想,垄断和独裁,视百姓利益于不顾。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策略

(1)坚持原则开展财务工作

农村财务工作复杂和多样,同时涉及的群体也很广泛,财务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公开、民主、有效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和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坚持公开的原则是要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公开,让村民了解和知晓财务情况,了解财务管理过程,特别是收支情况。坚持民主的原则是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财务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农村的集体财产是农民共有的,所以要让农民了解财务工作。

(2)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做好农村财务工作要切实从领导层重视起来,政府部门应该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放在抓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去管理,在制度上,做好并完善,使财务管理规范和科学,切实提高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财务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和三农工作模切结合起来,保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农村的干群关系,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效益。

(3)贯彻相关法律制度

农村财务工作也需要有法律的支持,特别是对广大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较低,更加需要进行财务法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管理的法律修养,在广大财务工作者中大力宣传财务法律,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强化廉政建设,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为新农村建设做好基础服务工作,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严格执行《会计基础规范》,健全凭证制度,财务工作规范操作,细化会计科目,设置总分类账,健全会计账簿,并把相应的账目妥善保管。促进集体财产的保值和增值,灵活运用政策,使集体财产增值。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涉及广大农民利益的农村财务工作,更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做好该项工作,对于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前提,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3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新农村建设时期。文化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之文化馆改革处在浅水区,在新时期其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充分发挥,曾有人对其地位和作用提出质疑。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对于发展文化馆事业,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文化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文化馆是新农村建设的“纲”

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后答记者问时,曾深情地说:“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纵观建国后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文化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任何时期,文化馆工作好,农村文化事业就活,文化馆事业强大,农村文化事业就兴盛。文化馆工作差,农村文化活动就乱,文化馆事业萎缩,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停滞不前。文化馆对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民文化户的影响,至今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说,文化馆是县乡村户四级农村文化网的纲。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新时期,实现农村小康社会,让农民过上小康文化生活,仍要以文化馆建设为纲,以纲张目,带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这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文化单位,文化馆文化是政府文化的一部分,对农村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二是文化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这盘棋上走好了文化馆建设这颗子,整个农村文化网络就活了,就会显出生机,就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新农村文化也就更加繁荣兴旺。

(二)文化馆是新农村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桥梁

马克思说:“人类的现代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浪潮的波涛汹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文化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这里接轨。大量的现代意识,现代文化思想,现代文化作品,通过文化馆人的努力传入农村,影响改变着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习惯,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生活的品位。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民间文化,经过文化馆人的挖掘整理,被注入城市文化之中,为城市人的生活增添了活力。文化馆在农村走向城市,城市影响农村的互动中的桥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优秀民间舞蹈《花香蝶舞》从挖掘整理,到走进城市及国际舞台足以证明,文化馆作为城乡现代文化桥梁作用的价值。《花香蝶舞》原流传于沈丘城效农村,经文化馆专业人员挖掘整理,经省舞蹈专家指导提高,参加全国艺术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河南省歌舞团前来学习,到国外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花香蝶舞》由乡村走向城市,成为雅俗共赏、历久不衰的优秀作品,成为农村文化走向城市,城市文化影响农村,城乡文化交流,推动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典范,其中文化馆的桥梁作用功不可没。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注重文化馆桥梁作用的建设和发挥。

(三)文化馆是培育建设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学校

农村文化活动是以农民参与的广泛与否为标志的。而农民参与率高低,取决于骨干力量的带动。文化骨干分子的努力与艺术才能的施展,决定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质量。全面进入新农村建设时期,向新农村文化提出新的任务与要求。即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领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需要面向现代化建设,注重提升农民全面素质。如提升文化素质,对农民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提升心理素质,对农民进行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生理素质,在农民开展体育运动、自然锻炼,进行健康意识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等。这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而大批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仅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通过文化馆这所社会文化培训基地来进行培育。从各地文化馆的实践看,不少文化馆通过举办培训班、文化科技卫生讲座、下基层辅导、举办文艺汇演、举行文化艺术比赛等形式,每年都为农村培训大量的文化骨干。文化馆通过活动发现骨干,通过活动为骨干提供施展才能,提高才能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通过实践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起到艺术校所不能起的作用。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培育人才的作用。

(四)文化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带动的辐射源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调查显示,农村文化受临近城市文化影响最大。县城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是农民心中的城市,县城是距农村最近的城市。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都要通过县城,向农村传播、输送。文化馆是县城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社会文艺创作辅导中心,是社会文化骨干培训中心,是社会文化理论研究中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文化馆的职能全。文化馆设置的专业含概了文学、书法、美术、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摄影、少儿艺术、民族民间艺术挖掘、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等十几个门类;二是专业人员水平相对较高。文化馆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引进竞争机制,吸引、培养了大批人才。三是文化馆阵地适中,场地宽阔,活动丰富,水平较高。上述优势,使文化馆的示范带动作用更为突出,辐射力更强。这种作用和辐射力是其他文化单位所不能取代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辐射带动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

二、文化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确立与作用发挥机制

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文化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地位,切实发挥好作用呢?

一是转变运行机制。文化馆要深化改革,建立适合现代化需要的新的运行机制,以增加活力。我国市场机制已经确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开始,文化馆作为公益文化服务单位,虽没有转变体制的压力,但应积极探索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竞争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是加强环境美化建设。美对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文化馆的环境建设要讲究美,要能给人们一种高尚、典雅、清新、广阔、优美的感觉。文化馆要创造条件,把文化馆建成花园式的文化园区,条件好的要建设活动广场、雕塑、喷泉,使人们到文化馆有心旷神怡之感,产生流连忘返之情,使文化馆成为人们休闲最佳去处。让农民群众在和文化馆的亲密接触中,产生改变新农村生活环境的冲动和动力。

三是提高审美导向能力。黑格尔说“:艺术拿来感动人心灵的东西,就可好可坏,既可以强化心灵,把人引到高尚的地方,也可以弱化心灵,把人引到最最自私的之中。”因此,文化馆要不断提高审美导向力。应组织一些优秀的艺术家、画家、书法家,创作健康有益的优秀作品,开展有益的活动,如群众歌咏比赛、书画大赛和展览、艺术培训、科学和艺术讲座、群众舞蹈等文化活动,用美的引人向上的艺术作品、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培养群众的审美自觉性。

四是提高服务能力。服务需要本领,打铁需要自身硬。近年来,由于机制的原因,一些没有专业特长的或专业特长平平的人涌进文化馆。文化馆人已出现服务本领危机,造成“文化馆人多没事干,事多没人干”的局面。因此,文化馆必须加强业务建设,采取送出去进修、鼓励自修、组织培训等办法,提高从业能力,服务能力,把文化馆工作人员打造成为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精英队伍。

五是实施共享工程。国家已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馆应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创造条件建设电子文化网络,实施共享工程。一方面根据共享工程的要求,做好当地优秀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补充全国数字化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资源库的科技知识,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科技种植养殖、乡村企业、民营企业服务。利用资源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广大农民进行科学教育和宣传,用科学的精神武装农民的思想,为新农村建设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科学的发展环境。

作者:李艳红 单位:周口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参考文献:

[1]董景云.浅谈县级文化馆发展之路———以江苏省兴化市文化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4,(5).

[2]陈德凝.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探讨[J].参花(下),2013,(10).

[3]戴德鹏.新时期文化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6).

[4]曾纪鑫.论文化馆、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强化与机制转型[EB/OL].曾纪鑫专栏,2007-05-08.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of village renovation and planning, to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the basic task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layman discussion, and on this basis a number of precautions in the village planning in order to make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Keywords: village planning;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对筹城乡区域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必须强调搞好规划,尤其是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的村庄规划[1]。总而言之,制定合法、合理与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08年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了规划依据[2]。笔者结合实际,重点阐述了村庄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实施村庄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1.1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差距日趋缩小。然而,原有规划管理制度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规划时就乡村论乡村,规划缺乏合理引导,从而导致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土地和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这种传统的规划制定及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城乡统筹的实际需要,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的健康发展。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村庄规划时务必做到规划先行、全盘考虑和统筹协调,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建设。在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研究并制定村庄规划细则,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序建设、没有规划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

1.2 乡村规划制定及实施的管理制度化要求

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制定及实施的管理相对滞后。乡村规划制定及实施过程缺乏充分合理的社会参与及专家论证,政府行政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许多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普遍存在盲目模仿城市规划等问题[3]。由于未充分体现出农村的实际特点,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需要,最终无法真正实施。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地方政府(包括村委)随意变更规划乃至无视规划而进行建设。此外,我国农村建设量大,村庄规划的管理力量极为薄弱,致使实际过程中的村庄建设较为散乱,管理手段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民住宅、公益设施及乡镇企业等建设的实际要求。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最近几年,各地明显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农民收入出现了较快增长,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相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民生活质量仍处于中下水平,乡村的各项设施建设依然落后。而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现状最急需的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

1.4 缩小当前城乡差距的要求

众所周知,解决我国城市问题的根本在加强农村建设,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成让城里人都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过上令城里人羡慕、让乡下人自豪的健康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式,即并非把农村城市化,而是依据农村实际把农村规划好、建设好,使农村生活步入现代化,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施村庄规划的注意事项

2.1 村庄规划应落实公示及公众参与制度

为保证村庄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编制人员在进行现状调查并取得相关基础资料后,应采取走访和座谈等不同方式,征求当地村民的意见。村庄规划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并向村民进行公示[4]。村庄规划成果完成之后,务必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之后,方可由相关部门审批建设。

2.2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对规划的要求

制定并实施村庄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合理确定乡和农村的发展目标,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2.3 因地制宜,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

对村庄规划应依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因地制宜坚持切实可行的基本原则,确定应当制定村庄规划的区域。

2.4 解决资金问题

当前,应考虑以政府为主导,选择试点,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由政府出资,聘请有规划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有关专家及有相应能力的非营利组织深入农村, 为基层服务,落实并完成新农村的新规划,参与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政府为农民谋求长远利益,建设城乡和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

2.5 遵从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统一规划

乡村规划建设应切实遵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加强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通力配合。而我国的村庄规划也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改进和与完善, 而如何编制科学合理、体现农民意愿并便于实施操作的村庄规划将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阿进.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5

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过去依托人力完成农事活动的农田当前由于运用农机设备能够大幅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近些年,乡村的许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者相关生产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加快了农业科学发展的进程。经过土地流转,将农田化零为整,拥有土地的农民成为合作社或者村办企业的工人,大幅提升了收益和生活质量。对于合作社负责人亦或村办企业而言,土地流转这种方式更便于对土地进行运用与管控,特别是有助于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投入。

1.2减小了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农业机械的大范围运用能够减小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够集中对农田作物开展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利用机械化有利条件提前抓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在开展洪涝灾害预防工作过程中,农机也有不可忽视的优点。特别是中国土地面积十分广阔,然而高质量的土地很少,加上我国大多数土地属于季风性气候,农业机械的优势十分显著。

1.3有效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

当今时代的乡村,青壮年留在家乡务农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城市务工以获取较多的经济收益。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农业机械的有效运用,乡村无需过多的人力。从土地劳作中解脱出来的乡村人员必定要寻找其他劳动方式,这既满足了社会对人力的大量需求,又可以让农村闲置人员获取更多的收益,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2新时期农机化教育培训取得的效果

2.1培训主体不断多样化

近些年,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与优惠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农机设备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在实践中对经验加以梳理,变革工作思维,当前已大致构成了将省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中心,将基层农业机械技术研究部门、农业机械生产单位、村民、农业机械培训单位等多样化的的组织作为辅助单位,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省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单位应当将自身的主体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将培训视为工作重心,实行有考评机制、明确目标、完善方案的培训体系,且把地区内培训工作的效果划入各个级别的农业机械化目标管控考评体系中,力争提升培训成效。另外,各个级别的推广单位也应当和其他有关部门构建联合工作体系,有效优化各方面资源,不断提升培训团队实力。

2.2培训能力有效提高

在培训主体逐渐多样化的过程中,各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培训水平也在有效提高。在省级部门的科学引导下,各地农业机械部门持续加大基建、制度创建、培训团队创建的力度,有效提高了培训成效。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培训资源的丰富、培训平台的多元化为培训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为便利的环境;培训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也大幅提升,高水平农业机械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的引入,有效改善了培训师资架构,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打造了优良的环境。另外,培训模式的多样化也为村民提升技能水平提供了多样化渠道,比如发放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培训资料等,利于农民掌握。

3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3.1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费用缺乏

目前,农业机械领域为提升从业者整体素养,运用举行培训讲座、开展在线学习、举行现场示范会等多样化形式,基于此,个人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然而也存在部分不足,首先当前已有的培训老师理论知识较为单一,实际经验缺乏,存在十分严重的知识陈旧问题,缺乏整体性的理论知识学习,拥有的知识与当今时代农业机械培训需求不符。其次,可参与上级培训的工作者名额较少,参与面狭窄,而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部分信息无法分辨优劣,无法发挥培训功能。再次,费用有限,缺乏充足的资金,导致教学基础设施滞后,已有教学用具无法满足培训诉求,也无法调动培训客体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2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单一

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模式大多采用讲解的方式,讲解人员一般简单讲述内容,无法把其和实践有效结合,方式单一,内容匮乏,趣味性不足,培训客体无法深入掌握培训知识点;培训内容仅限于专业知识,大多是做什么活动学什么知识,牵涉的知识十分局限,和专业知识有关的法制规章等有关内容很少涉及,具有极强的被动性,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新现象产生了,才安排有关培训,无法追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培训内容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培训内容存在较为明确的界限,知识无法进行扩展,致使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者对于农业机械的原理不甚了解,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培训工作者理论知识不够综合。

4新形势下提高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水平的建议

4.1提升推广服务能力

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成效,首先要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能力。应增大推广工作力度,提升农民对农机生产作用的认知,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思想,让农机先进技术在农民和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运用;应当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和农民、村集体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相融合,有效拓展农业机械运用范围,有效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应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培训方式,开展技术下乡活动、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活动、技术工作者亲自演示等方法,让乡村居民切身体会到先进技术的优势,让乡村居民主动参加到培训活动中;还可以采用乡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培训活动,保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取得理想成效。

4.2健全培训工作体系

新时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培训活动也应当在机制和方式方面进行革新。农业机械化推广单位应当加强和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的沟通,加强农业机械和运用操控技术的结合,基于已有生产技术,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入和培训,和本地农业机械职业院校构建合作体系,依托院校雄厚的师资资源,提升培训活动质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融合的培训方式,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培训活动。

4.3提高推广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6

加快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村,用法律来推进农村的社会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作为科教兴农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也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参与农村建设的历史继承性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教授就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这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知识界投身于乡村建设中的一场运动。它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所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认知的产物。1999年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在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的概念。而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之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已经有了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多种创造。温铁军教授对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运动(国外)+新乡村建设试验(国内)+N个缓解三农矛盾的基层经验(地方)。

再到2005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建议》,其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对此,可以看出知识分子进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青年学子们进入基层与农民面对面,切实地帮助农民是具有可行性的。虽然从根本上说农村建设主要还是产生于本国农村实践,但也是知识分子理论联系实践本土化认识的过程。并且,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农学院已经开始了如“农业大篷车”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而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加快经济建设。在亟需法治建设的乡村,高校法学院要如何融入到农村,为农村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高校法学院校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功能厘定

在构建农村法治的实践中,其主体必然是农民,而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除政府机构外,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各高校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各大高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既能帮助农民解决切实问题,又能培养大学生本身的实践技能,这种合作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一)法学院为新农村提供人才补给

高校大学生为农村法治推广主力。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来进行推进,高校正是高素质人才的“储备站”。全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80%,如果仅单靠乡镇的司法人员进行推广,自然是杯水车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校大学生虽然无法直接参与立法、执法当中,但却能对农民法治理念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地市高等院校发展速度快,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各大高校人才储备量大,对于农村法治化推进的力度也就越强、辐射面也就越广。新农村法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科学的法治理念,又涉及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这些复杂繁多的法制资源,只可能由专业的人组成的法律团队所掌握,这样的团队往往存在于高等院校当中。高等院校具有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自身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参与到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去。

(二)法学院是“新村官”的培养基地

高校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有一部分毕业后主动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现在大学生“村官”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高校法学院毕业生法制观念强,这些人充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法治意识也会被带入到工作中。这样“新村官”既可以增强基层执政人员的执政能力,还可以通过日常工作来帮助农民提高法律意识。

(三)法学院为农民提供法律帮助

高等院校具有信息资源广、人才资源多等优势,而且相对于农村,高校接收和更新法律知识也更为便捷。由此,高校法学专业师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将这些资源注入农村,如在农村做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等。同时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解答疑问和解决实际案件,使农村的法律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只有贴近农民,从细节处入手,帮助他们了解法律、参与到法律活动当中,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才能让农民了解何为法治,何为权利,进而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任,使他们逐渐了解法律的权威性。

(四)法学院为新农村村干部提供法律再教育

高等院校法学院可以利用其学术研究的专业性,针对农村现有村干部的自身情况,进行法律再教育,这样可以促进村干部再提高,并且对其职位上所需法律知识进行添补。这种法律培训机构可以设在学校内,也可以设立在农村基层,并且可以作为常设机构,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村干部进行法律培训。

三、高校法学院参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果让法学专业的师生都投入到农村法律服务当中,那么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法律服务发展的人力困境。高校要帮助农民参与到农村的法律服务中,既要考虑具体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到其有效性。

(一)“1+1”小社团的形式

“1+1”小社团,是由农村学生为主,城市学生参与为辅,自主地进入农村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成为大学生,这其中就有包括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的高中学生。这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他们本身对所生活的农村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对参与农村法律援助抱有极强的热情,并且他们能更快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城市学生在其带领下,也能以轻松的态度快速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培养为农村服务的热情。这种学生自发地社团式的模式,可以方便快捷地以最大的影响力进行法律宣传,深入到农民生活中。

(二)高校组织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中

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由学校组织,在法学教师带队,针对高校所在地或者附近的农村进行法律援助宣传。这种模式组织性强,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对农民提供法律宣传,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并且可以分时段、分主题有组织地进行宣传。譬如,在暑假,留守在农村的一般都是老人、妇女与儿童,可以根据他们关心的问题,如夫妻之间家庭暴力、离婚纠纷问题,还有帮助老人讨要赡养费的问题等;在寒假,农民工都返乡过年,这时可以针对他们组织关于农民工讨薪、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宣传。

(三)校地合作在农村设立法律援助站

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能够常年为需要援助的农民提供帮助。这种援助站是以农村的司法部门为依托,在农村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当村民有疑问或是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很便捷地在援助站获取到法律援助,不会再有诉求无门之感。法学院师生在这里生根,既可以辅助本地专门负责乡镇农村法律援助的专职人员的工作,并且还能完善农村法制体系。与此同时,还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案源。如哈尔滨商业大学法援工作部与松北区司法局合作,一方面增强了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的法援工作部也争取到了政府部门在案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运用互联网等远程教育进行宣传

这种方式便捷,所需经费少,而且能快速传播法律知识。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55.8%来自农村。当下的农民对于网络的掌握程度不亚于城市人,所以运用网络途径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以作业或课题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做成有趣的网络视频,如做成“微电影”式的小段故事,从中穿插法律知识,或定期进行点对点的远程教育,在网上为农民解答法律问题。这种形式,可以将单一的普法模式变得多元化,具有趣味性,让农民更容易理解接受。

四、高校法学院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完善的相关问题

(一)完善服务路径

“1+1”这种模式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专业老师带队,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可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全面性,所以对于农民的帮助范围可能是有限的。以高校组织的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中,这种模式持续时间短,而且有可能会流于形式,变成一场“走秀”。以上两种模式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周期性不确定,也有可能以一次而告终。这种不能保持周期性的法律援助,可能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农民的法律信仰。保证定期是农村的法律意识传播的必要前提。而设立援助站的模式,稳定性与周期性强。但所参与的人员有可能都是由学校主管部门自主决定的少数人,并不是由学生本身决定的,这样可能会抑制大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保持大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学生服务农村法制建设的根本。

(二)应健全大学生奖励机制

参与农村法律援助,并不是人事层面那种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隶属关系,完全是看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觉性和热情,并且法律援助工作是无偿性质的。但是大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的时候,往往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物质利益,他们对于参加农村法律援助完全是靠着兴趣、热情和对这份事业的追求来维系的。就目前来看,高校对于法律援助的大学生很少有激励的机制,我们不可预知,在这种既没有物质回报,也没有精神嘉奖的情况下,那些支撑他们的感性动力到底可以持续多久。教育部与学校共同应建立一个“个人信用”的机制。对于多次参加农村法律援助的学生,在其“个人信用”档案中加分,并且毕业时为学生出示有关参与村法律援助的证明或者证书,这样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问题。

(三)将选课系统与农村实践相结合

从热情、积极程度上看,大一、大二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加入到农村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更为踊跃;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各种过级考试、考研、找工作等事情,没有精力与时间再参与到法律援助上了。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把握的程度正好与其热情度呈反比,即大一、大二的学生热情高涨,但专业知识缺乏;而大三、大四的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却再无服务农村的意向。这样,会使农村法律援助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应将农村法律援助加入到选修课程中,在某一个学期的特定时段进行,加入学分制,这样还能将教学环节与农村的实践活动相契合,消除教学中与现实脱钩的“死角”。并且可以依照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来进行选修课的实践内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奖励机制的完善,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到新农村法制建设中。

(四)政府提供专项资金为经济后盾

总体上来说,进行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要么出自个人,要么依靠学校拨款或社会捐助等方式,很少能获得政府提供的援助资金。在这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持续性、周期性地进行农村的法律援助。政府应设立一个有关法律援助机构的专项拨款,并纳入到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学校内部,也应该保证每年给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一定的经费,并且应注意争取社会上的一些资助。在每个学期时候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内部的捐款活动,捐赠一至两元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又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得到了一部分农村法律援助资金。

(五)补充现行《法律援助条例》或专门制定《大学生法律援助条例》

“依托高等学校而自愿投身于法律援助事业的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具有民间组织的特点和自身独特的社会定位,在近几年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法律援助类型,是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关于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明确规定。学生均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当中来的。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学生参与到法律援助的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身份缺乏明确的定位。学生在受理案件、调查取证、会见当事人和出庭等的权利义务不明确,这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援助的开展。并且一旦发生纠纷,如何保障学生的权益,这是中国法律制度中的空白区域。大学生法律援助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应及时进行立法填补。

(六)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结”

高校在参与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提供的不应该仅限于法律援助,还应传播一种情怀,这也是一个新的思考点。很多农村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慢慢淡忘“乡土情”,反而以做城里人为荣,呆在乡下为耻。国家倡导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就业,但是又有多少大学生以这个为首要目标?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不愿意回归乡村,何况是城市大学生?高校在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帮助农民树立法律信仰,还可以让大学生本身看到农村现状,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使农村变得有序,从而体会到乡村的可爱。

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新鲜血液的注入,农村的法治建设更是需要受过专业教育的法律人的支持。五、结语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三农”问题突出、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今天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乡村建设运动”有着不同的背景及时代意义,这也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特殊的历史使命。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高等院校提供专业法律人才的保障与支持;高等院校也可以从中来培养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迸发出最明艳的光华———在提高农村法律意识、使其更为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蜕变。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已经是一种趋势,是完善法制建设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在“北京市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的演讲.人民网,2006.10

[2]于国强.近年来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研究评述[J].科技信息,2012(22)

[3]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3.1.15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7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275-01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如何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来加强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并实现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环境优美且设施完备的最终目的,这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可有效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是人们在职业以外,进行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而基层群众文化,主要是社区、村委会、街道级的群众文化工作与活动,对于实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加强群众与政府间的密切联系,还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在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何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这是各个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化产品的越来越丰富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获取效益的途径,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与深化,文化已不可能单独脱离而实现发展,而是摒弃传统抽象作用并与经济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特经济魅力,为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增强新农村农民的各项技能与本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思想认知,让他们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因此,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结合农业产业与市场经济来推动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进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提高新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品味与道德品质,让他们在有感情的人文关怀下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养成勤俭爱国、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引导他们转变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断加强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实现。另外,农民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通过文化活动传递的法制教育与政策教育知识,农民丰富了对富民政策信息的认识与理解,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充分提高民主意识,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通过行使自己的民利来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农民的民主意识,有助于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实现“村容整洁”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民,而农民群众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与参与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目的,通过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来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在实践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建设,而且帮助农民群众更深一步了解与认识卫生常识、疾病传播及预防知识等相关的卫生知识,以及循环利用、科学种田等科普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培养具有良好卫生意识的新型农民,实现真正的“村容整洁”。

二、如何加强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而促进新农村健康快速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来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并推进乡风文明与管理民主以及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相当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对此,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建立专门的文化协调组织机构,通过加强领导来强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起文化活动举办的积极性,综合提高基层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努力开创与构建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格局,通过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宏观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起所有可参与建设的团体、机构或个人,创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新格局。(2)在产业化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并培育新农村群众文化市场,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已有设施、设备与人才,有目的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将文化、科学、经济等通过创新方式结合起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综合提高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水平。(3)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将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区域中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合理纳入城镇建设总规划范围内,利用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广播、文化中心及图书馆等建立农村文化网络,通过良好的互动关系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另外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的投入,将文化建设的支出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科学、合理的的文化活动能积极开展,进而才能起到良好地效果,综合提高新农村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的目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落实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与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还有效强化了村容整洁目的,实现农民文化素质的综合提高。总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文化建设方面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相当重要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岩.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华章,2009(16).

[2]冉江平.发展群众文化 促进新农村建设[J].新重庆,2006(07).

[3]陆敏.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探讨[J].才智,2009(29).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全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决心。

自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延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州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的战略举措,并按照中央和吉林省的部署,紧密结合延边州实际,不断推进延边州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到位。2010年延边州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推出了工作综述,在文章中提及,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着力点在于“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延边州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

自中央[2006]一号文件出台以来,延边州通过以强化为主导、带动主体、及时帮助、合力推进、带头示范,带领全州人民共同奋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一)农民收入增加速度进一步加快。2011年延边州粮食总产量111.4万吨,实现连续稳产高产。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650元①。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民生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1.7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10.81万平方米;林区棚户区维修改造14091户;农村泥草房改造完成5566户。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4802万元,建设242处饮水工程,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初中“四室”改造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800元,新农合参合率保持98%以上,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8.4%②。

(三)农民主体意识增强。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援和宣传,转变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技能水平,激发了创业增收、建设家园的热情。

二、延边州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年轻人和青壮劳动力的外流现象严重

一些边境村屯存在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劳动力的流出。导致村干部年龄都偏大,思想上没有年轻人活跃开放,观念较为陈旧;而留守的村民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如年龄大、接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面窄等。这些留守的农民中大部分都保有小民思想,不愿在农业改革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同时也没有更多的劳力投入,使得当地农业发展速度滞后。

(二)农村财政资金尚缺且政府投入分散,其效果大有折扣;农民筹资难,手中流动资金少

农村财政资金缺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向农民筹资几乎不可能,银行放贷量也有限。民政、教育、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各管一块经费,有些经费是专款专用,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同时,农民取得信贷存在很大不便,农信社的贷款额多数为万、十万单位甚至更多,农民负担过重,不愿贷款,导致农民手中资金不足,投入自然也会不充分。

(三)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发展较慢

一是农村医疗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城镇,边远贫困地区处于稀缺状态。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民得大病很难在当地得到有效治疗,加重了其经济负担,家里有一人得大病,就意味着全家返贫。二是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年来政府投入大幅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底子薄、基础差、人才少、设施差的状况尚未得到缓解。

三、对延边州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按照延边州人大和政府的工作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着力点在于“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切入点在于“改善村容村貌”。

(一)科学规划是先决条件

坚持规划先行,实施分类推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延边州地形、地域环境多样,村落分布散而广,需要我们细致分化,制定和修订村落布局规划,科学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各类乡镇、村庄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在布局规划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指导和产业聚集。

(二)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是必备手段

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农工贸多方合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延边的现代农业化建设急需做好以下几点:

1.稳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延边州因地势等原因,机械化发展速度缓慢,导致产量和质量方面的改善一直面临很大阻碍。要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原则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国外各种先进技术,如自动节水灌溉系统、小型农作机械等,扩大机械化耕种的范围。

2.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延边州耕地分布分散、村落较多,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存在制约因素。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共享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检系统,建设农产品信息可查询化模式,创新发展农业服务项目,建立以专业合作为基础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

3.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把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专业化和农民高技能化进程,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利用延边州特产,如延边黄牛、人参、食用菌类、中药材等,建立专业化农业基地,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企”的产业格局。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绿色粮食产业、精品畜牧业和高效高产的林业,实打实为农民谋取福利。利用延边独特生态和历史留存的痕迹,依托延龙图、珲春等主要城市,打造旅游休闲农业基地。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一般着眼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生产生活中的不便是他们最迫切希望改善的。但农民自身因资金缺少等原因无法独立完善,这就需要政府的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负担着艰巨的任务。

1.做足宣传工作,动员农民,使其成为建设主体。

2.制定合适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广阔农村地域修道路、修水利、铺电网、盖信号塔。

只有基础设施完备,才能更好的吸引社会各界投资,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四)协调完善农村各项机制

1.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领导,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机构建设,配齐人员,保证经费,搞好监督。

2.整合资金,建立和完善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采取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等措施,将分散开来的资金合到一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企业资金、社会力量来开发农村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

3.要完善帮扶机制,坚持“以工带农、以城拉乡”。

4.要狠抓农村文化水平的提升。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培养新型农民。

注释:

①延边州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2.01.29

②张中志.延边投入123.3亿元改善民生建设[J].东亚驻延吉记者,2012-02-26.

参考文献

[1]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6.

[2]李浩哲等.延边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0(03).

[3]安丰军.延边少数民族乡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3).

[4]彭晓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措施[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3).

[5]张艳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5).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给农村基层党组织保持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也赋予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的实践,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全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求全党深刻认识目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来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这个重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对党的农村工作和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同志多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题目。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来促进党在农村的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现阶段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适应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难得的机遇期。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农村党的组织,能否在这个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先进性,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党应着手解决的新课题,也是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先进性建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就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确定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目标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实际,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目标,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切实提高党员素质,建设一支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全国有1900多万名农村党员,他们是农民中的骨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认真抓好农村党员学习培训,特别是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进而带动农民的文化、技术、经营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注意培养具有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农村青年入党;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热情,引领农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全国64.5万个建制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肩负着按照和法律领导本地工作的任务。要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

着力强化作风建设,通过加强农村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艰苦奋斗、致富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务实创新、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逐步形成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完善和加强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配套制度保障,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工作、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健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机制,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的作用、与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相结合运行机制的作用。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设计和开展党的建设活动

农村党的建设,要围绕提高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力这一核心内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和先进性建设等活动。

农村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少党组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探索开展了城乡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农科教联动的活动,为新形势下农村地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既调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也增强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党组织的责任感。

(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评判标准

总体上,农村基层党的组织,能够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就是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要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先进,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完善和健全这种农村先进性建设评价体系,就需进一步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评价指标:一方面,指标要能反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实绩,主要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任务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指标要能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工作的满意情况,主要是对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是否满意,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否满意,对党的活动贴近农民需要、贴近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际是否满意等等。总之,要把考核和评价作为“以评促建”的重要手段,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提高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根本要求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点难点是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从过去偏重对农村事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移到执行政策、加强组织、广泛动员、发展民主、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最终目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功能。因此,基层党组织应以创新精神积极寻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切实提高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第一,要着眼于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实现农村生产发展。新农村生产发展是指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工业的新型化和农村服务的社会化的统一。实现新农村生产发展,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依靠改革体制和创新机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让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坚持以广大农民群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必须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

第二,要着眼于提高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能力,实现生活宽裕。生活宽裕是一定历史阶段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的综合反映。生活宽裕不仅仅意味着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还包含着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有相应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使农民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成果。

第三,要着眼于提高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能力,实现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指的是农村文化的一种状态。具体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方式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因素,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有所创新,形成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内涵、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全方位、多领域推进。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比较匮乏,乡风文明建设既不平衡又相对滞后。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例10

1新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我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囊括了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理所当然包括了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文体事业建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1-2]。

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农村体育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服务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服务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可以培育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与文明素养,使服务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坚实的人力保障[3]。因此,新农村体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Www.133229.cOm

2新农村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体育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严重滞后,体育健身项目单一且缺乏特色性、普及性,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时冷时热、时有时无;三是体育健身指导远远不够,农民体质状况堪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四是农村体育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农村体育工作任重道远。体育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度,缺少体育建设这一环节,就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和谐。

3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措施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是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4]。

3.1新农村体育建设应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育意识

我国大部分农村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形成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意识。因重视农业生产,轻视体育锻炼,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己已经在劳动生产中锻炼了身体,根本没有必要参加体育活动。很多农民认为无病即健康,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增强体育意识,基于农民的心理感受,从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出发,加强对农民内在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的新型体育观[5]。积极纠正农民的错误认识。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如通过广播、电视等积极引导农民参加与之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发掘农村体育建设的源动力。

3.2新农村体育建设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元,要符合农情

农村体育要本着“立足农情、以人为本、差异兼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灵活多变”的工作原则。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采取国家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模式;在布局上必须贴近村民生活,便于村民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在形式上必须一场多用、小型实用;在投入上必须经济、耐用、长久,不超出农民的支付能力;在运行上必须易于开放,便于管理和维护。农村体育的组织建设要注重单项性、自发性、民间性[6]。农村体育项目的研制开发要突出方便易行性、特色性、民族性、民风性、民俗性。农村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要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和节日性。组织小型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如摘柑橘比赛、抛秧苗比赛、背化肥往返跑比赛等与农村生产劳动相结合、趣味性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农村体育活动,让农民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意识,激发强身健体的热情。

3.3新农村体育建设要注重整合

当前,纵横联合、部门联合、行业联合已成为整合资源、拓展新领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和重要举措。发展农村体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突破地区封锁、行业界限和部门垄断,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体育与农村科普、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的结合,把农村体育的场地、组织、活动、指导、科普、培训部分转移接到农村科教文卫旅中[7]。将农村健身科普与农技科普相结合;将农民健身技能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进城培训相结合;将农村日常健身活动与农村日常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场地等相结合,不断拓展“文”中有“体”、“体”中有“文”的广度和深度;将农村国民体质检测、监测站建设与农村乡(镇)村卫生院、卫生室的建设相结合,予以共投、实现共享,做到看病、体检、体质检测、监测一条龙,医疗处方、健身处方一体化;将健身设施与农村其他公共设施如文化、计生、小公园等相结合,尽最大限度实施资源共享等。

4小结

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要不断研究、分析乡情,研制、推广更多富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集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于一体,根植于百姓、易于开展、易于推广的新型特色健身项目,促进农村体育健身的普及和农村体育人口的提升,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5参考文献

[1] 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10-1312.

[2] 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3] 李海鹏,张恺.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体育的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报,2006,20(4):24-26.

[4] 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