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会信息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5:06

财会信息化

财会信息化例1

一、财会信息的质量特征意义与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成为了竞争的关键要素,而财会信息更是人们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不论是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来说,还是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财会信息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企业在财会信息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会计造假、信息失真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财会信息的信任程度,阻碍了投资与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不仅是单个企业取得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其他信息,财会信息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引发财会信息管理问题的根源。本文首先分析了财会信息管理问题,然后从财会信息特征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强化措施。

二、由财会信息特征而引发的财会信息管理问题

(一)财会信息的过程性和滞后性影响信息准确性

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项目金额都是经过一系列的会计工作而获取的。从经济事项发生到填写凭证,到登记入账、编制财务报表再到生成最终的财会信息,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体现了财会信息的过程性。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参与,经手人众多。而众多经手人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习惯各不相同,只要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人出错,就很可能会导致最终生成的财会信息不准确。企业会计对各项要素进行计量时通常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因而财会信息整体上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情况,很难反映企业当前或者未来的状况,这就是财会信息的滞后性。管理者制定战略计划和投资者制定投资计划更多地都是关心企业现在的财务情况和未来的财务发展前景。因而站在当前或者未来的角度看,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会信息都是缺乏准确性的。

(二)财会信息披露的动机性影响信息真实性

虽然上市公司披露财会信息是一项法定义务,但每个公司自身都具有一定的披露动机。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处于不同时期,其财会信息披露动机会有所不同。有的是通过披露财会信息展示自身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增发股票做准备;有的是通过披露财会信息为自身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商品的销售;还有的是为了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做准备。各种不同的披露动机都驱使着企业尽其所能将财务业绩变得更加可观,从而不少企业会开始对其财会信息进行包装甚至粉饰。对于一些重大的负面财务信息,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操纵各种业务活动来予以掩盖或向以后期间转移,进而达到特定的信息披露目的。企业信息披露的动机性大大降低了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也使得人们对财会信息的信任程度逐渐下降。

(三)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影响信息可靠性

财会信息产生于企业内部,很多相关数据和资料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是一种由企业自身所掌握的私有信息,从而具有私有性特征。而财会信息的这种私有性特征也决定了其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隐蔽性。简单来说,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项做出了强制披露的规定,但实际的披露选择权仍然掌握在企业的手中,企业可以选择充分披露,也可以选择部分披露。而这些信息毕竟是产生于企业内部,外部机构难以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控,也就无法判断其是否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足够充分的披露。由此可见,财会信息的私有性特征和隐蔽性特征使得企业拥有了较大的操纵空间,从而降低了财会信息的可靠性。

三、从财会信息特征角度加强财会信息管理

(一)优化企业会计计量属性,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

计量属性是导致财会信息滞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滞后性则严重影响了财会信息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应当优化企业的会计计量属性。从理论上来讲,在对企业各种经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是比较多的。其中,历史成本是按照经济事项发生时的金额进行计量,比如企业采购的某一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购买时支付价款金额来确定。而重置成本则是按照现在重新进行该项经济事项所应当发生的金额进行计量,比如某一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现在购买所需花费的价款金额来确定。从实务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做账时应当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只有明确规定的少数事项可以采用其他的计量属性。这就是导致企业财会信息不准确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优化企业会计计量属性,可以适当调整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对于价值变化不大的会计要素,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而对于价值变化较大的会计要素则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或者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以便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其财会信息的准确性。

(二)加强外部审计,提高财会信息的真实性

企业财会信息披露的动机很可能驱使其对财会信息进行包装和粉饰,从而影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财会信息真实性,使广大利益相关者更加信任企业所披露出来的财会信息,就应当加强外部审计,扩大审计市场,增加高质量的审计。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外部审计就好比企业与财会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为双方提供建立信任的机会和平台。一座坚实的桥梁能够为双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增强财会信息的有用性。建立信任的前提就是提高财会信息的真实性。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够以专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财会信息真实性进行审查,判断企业是否具有重大的财会信息包装或粉饰行为,从而为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合理保证。为此,需要加强外部审计,使审计市场上高质量的审计越来越多。首先,应当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资质的审查,确保审计机构的基本专业资格。其次,完善审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审计行业形成以审计质量为基础的良性竞争。最后,要加大对审计违规的检查力度和惩罚力度,并对违规的反面案例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好警示教育。一旦外部审计质量得到提高,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就能够随之得到提升,企业和财会信息使用者之间也会逐渐建立信任。

(三)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

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使得企业具有较多的披露选择权,只有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够改变现状,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分为一般财会信息、重大财会信息和特殊财会信息三个方面展开。一般财会信息就是目前财务报告的主体内容,包括各财务报表及附注。在披露制度中应当对披露格式和要求做出详细规定,使各企业披露的财会信息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可比性。而重大财会信息则是针对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财务事项,要求其进行充分说明。在披露制度中,首先要对重大财务事项的认定进行规定,说清楚哪些是重大财务事项,从金额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并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企业可能发生的重大财务事项。其次,要对重大财务事项需要披露的内容做出详细规定,一般应当包括整个经济事项的简单说明、涉及的金额以及后续影响等。特殊财会信息则是介于一般财会信息和特殊财会信息之间的一类信息,不属于一般财会信息,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后续影响,但金额又没有达到重大财会信息的标准。此类信息的披露要求可以略低于重大财会信息,但也应当包括事项说明、金额以及影响。其中,该经济事项的后续影响应当予以重点说明,要对各种可能进行分析。

四、结论

财会信息的滞后性、隐蔽性以及披露的动机性等特征引发了诸多财会信息管理问题。为了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应当从财会信息特征的角度采取恰当的措施。首先,通过适当调整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合理确定各种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能够使企业更加及时地反映其财务状况,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其次,提高外部审计质量,能够使财会信息的真实性随之得到提升,企业和财会信息使用者之间也能够逐渐建立信任。最后,随着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会有所减弱,从而其可靠性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财会信息化例2

2财会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

2.1实现财会流程的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为实现财会流程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要求企业必须做到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基础,根据企业财会流程的特点,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帮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用将过多的时间用在账目记录、上报上,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工作压力得到缓解,并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会流程优化工作中去,使财务管理工作尽可能趋近于信息化、科学化、合理化,实时对财会流程更新与掌控,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高效进行.

2.2实现财务信息化是经济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时代的要求

就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态势来讲,信息技术所占据的作用地位不断提升,对财会流程的优化工作帮助很大.换言之,企业只要掌握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优化企业的财会流程,便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加固自身的实际基础,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鉴于此,企业必须重视信息技术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并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使企业能够适应在信息时代下的市场竞争,避免被信息时代的浪潮冲散.

3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是所有企业对于自身管理从传统模式到信息化模式转变中的必要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流程分析与诊断

在进行流程再造之前,需要对原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和诊断,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流程分析与诊断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分析描述,寻找出流程问题的关键,进而对其做出诊断,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3.2流程的再设计

在流程分析与诊断步骤完成之后,需要对原有的流程重新设计或者加以改进,使其不断趋于经分析诊断所需达到的流程.另外,流程再设计需要将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思想理念融入到流程设计过程中去,尽可能体现信息化,实现企业对流程的实时掌控,以备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做出响应.

3.3流程的重组

流程的重组是将再设计的流程落实到企业运营流程的管理中去.其具体过程较为复杂,涉及了企业组织的安排、人员职位的调配、完整信息系统的建立等等.若流程重组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将会使企业效益得到提升.

4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

就传统的财会流程而言,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缺陷,已经无法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信息,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对现存的财会流程缺陷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流程问题的关键,最终实现企业财会流程的优化.以下为财会流程缺陷的具体内容:

4.1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很难实现信息共享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以手工计算操作为主,其会计流程是建立在不同工作内容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直到会计电算化系统时期,虽说管理方式有所改善,通过运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了包括材料核算系统、财务处理系统等各个独立的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财务会计流程,改变了操作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流程中的应用并未彻底改变传统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各个独立系统所储存和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只有财务部门才能获得,而与之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难以掌握相关信息,由此可见,各系统之间彼此分隔,并未建立分享平台,实时地共享财务信息.

4.2传统财会流程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运营状态

传统的财会流程由于技术的限制,只能反映一小部分财务信息,很难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运营状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统一性、实时性.

4.3传统财务流程无法同步实时控制

企业的流动资金与物流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所反映出来的资金流动信息往往跟不上物流信息,其控制能力也明显滞后,这使得企业难以从上述反应的信息,站在效益的角度来实时控制生产经营活动.这是由于会计的数据采集未能与业务同时发生;会计数据的整理加工是在将滞后采集的数据进行过账、汇总、对账等;财务报告是通过多种渠道和环节整理总结后方可交到使用者;传统财务管理受限于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现代经济的约束,使得财务控制发生在事后控制.在当前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若要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控制力度,实现信息的实时性是必然的途径,但是传统的财务流程带有滞后性这个缺点,使得管理者无法实时获得财务信息,限制了财务流程的进一步完善.

5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策略与方法

5.1制定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的统一标准,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

为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需要将原始数据加工转变为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利用完整的财务数据管理系统,根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及报表等数据结构,依照财务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进行信息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从而实现财会流程的信息化和无纸化.

5.2构建一体化的财会流程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相关业务部门可将已确认的单据保存至业务信息数据库中,利用财会流程一体化模型将业务信息转为记账凭证,同时自动存入信息数据库.当企业需要生成财务报表时,可通过报表生成系统利用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共享功能从中获取实时数据,自动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根据流程再造理念,清除编制记账凭证等非增值步骤,同时合理利用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以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有效减少信息数据的重复处理.

5.3有效实施事件驱动

事件驱动是属于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指的是特定事件只有输入代码,才可开始执行程序指令.当信息采用事件驱动进行管理时,使用者的信息会智能地按照目的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并且为不同的事件设计对应的过程的程序模型,当使用者需要获取信息时,可通过不同的事件驱动方法处理过程程序,最终获取所需信息.

5.4借助动态会计平台模型,实现财会流程一体化

若要构建一体化财会流程,要求企业借助动态会计平台模型来完成,促使业务趋于自动化,将单据转化为实施凭证,从而提高业务中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统一性和可靠性.其中,接收器、凭证模板、生成器以及实时凭证这四个基本元素构成了动态会计平台模型

5.5将流程控制机制应用到企业运营中,加强对财会流程的实时掌控

企业领导层应指定相应的财会控制控制准则,建立一套标准嵌入财务数据系统.在对系统进行初始设置时,应严格按照各项财会控制准则进行设置.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通过信息接收器来接收业务信息,通过控制器对企业运营的财务信息进行性质判断,从而加强实时控制.另一方面,将财会管理者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使其充分发挥实时控制作用,在实时控制过程中,财会工作人员利用控制准则对获取的财务信息判断业务的合法性,进而在系统控制的情况下加强实时控制,以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风险.

财会信息化例3

(一)信息安全要求

在信息化财务会计系统中,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电子化与无纸化使信息受到他人非法使用与干扰的可能性增加,这是传统财会处理模式下所不具备的风险。信息化财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个控制系统,会计信息的使用不会只体现于一点,而是在整个管理网络中体现作用,对于财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进行拓宽,而将财会信息的安全性作为财会质量中一项重要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

(二)财务会计信息的实时性要求

在财务管理中,财会信息的实时性对其可靠性也在产生着作用。信息化环境的财务会计信息实时性,也就是要求接收到的信息与业务的发生基本同步,在最少的时间间隔内,将信息及时有效的传输给使用者,从而有利于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决策,这一点也正是符合当前市场条件下多种不确定因素日渐,管理决策要更加依靠快速、实时的信息进行判断的要求。同时,这也应该是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最大优势。

二、信息化环境中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

新的环境对财务会计管理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财务会计管理应该把握时展潮流,进行适当的流程改革,以保障今后更加平稳和健康的发展。总的来说,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优化:

(一)构建完整统一的数据应用标准

新的会计流程应该将基础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标准编码,并达成共享,依照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进行统一数据结构设置和处理达到标准化和数字化。

(二)减少不增值环节,简化流程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实时交互,最大程度减少重复操作,去除流程中的非增值环节。业务发生时,由业务部门将有效单据保存于数据中心,在一体化模型的处理下生成凭证,当需要进行报表时,在生成系统作用下自动编制报表。

(三)突破顺序化运行

在计算机术语中,有一种被称为事件驱动,也就是在一项特定业务需要以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运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管理者所需要的数据以运用目的不同而进行事件分类,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程序模型的设计,管理决策需要哪种数据,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生成需要的数据。(四)在动态财务会计计算机模型的作用实现业务一体化,动态会计计算机模型的基本构成包含有事件接收、凭证模板和生成机制与实时凭证四个部分。通过计算机模型自动把单据建立为凭证,体现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五)达成实时控制机制

在数据库中进行各种控制标准的嵌入,当一项经营业务发生后,数据接受中心得到信息后,依照控制标准对业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自动分析。通过以上手段,达成经济业务的实时控制之后,可以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的规避风险。

财会信息化例4

2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模式有很多局限性,并且不能很好的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极速变革,传统模式的产生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会计工作的开展顺序有要求,会计人员不可越级开展工作,因此很难使企业的各个体系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并会阻碍信息的传输,最常见的表现是信息传输的单一性,体系难以构成,因而使每一个体系彼此处于分隔状态。还有一方面,不能准确的体现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比如,在开展业务时,这种传统的体系只能把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局部信息反映出来,会导致信息的缺失。最后就是不能有效的实施控制。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有所反映,企业的流动资金会慢于物流信息,因此,财务部门就无法与其他的部门实现信息的共享。会计信息的收集是缓慢的过程,一般只能在工作开展以后,才会对后来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对账等,财务报告的步骤是首先进行后台处理和加工,在完成了后台处理后才能交给使用者。

3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内容

首先,要提高数据标准化建设,在实施会计管理中要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统一的构建标准。信息化财会流程优化要对原来的信息进行保留,对原来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和处理,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的制作也可以用会计软件数据的接口来设置,数据的处理、信息的输出可以通过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实现,这样就实现了会计工作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使会计工作中的各项工作流程都能更加高效及时。其次,要适当的对会计核算的流程进行简化处理,复杂或是无用的环节可以省略,从而构建一个简单高效的会计操作流程。还可以应用会计流程的再造,对会计记账的凭证等一些环节简略处理,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使信息重复处理的现象消失。在对财务会计的流程实施优化以后,在开展经济业务时,企业的业务部门就可以对确定下来的财务票据收入到会计业务专门使用的数据库中,再运用财务会计一体化模型实现财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并将信息自动转换为记账的凭证,并在记账凭证中保存好。但是企业如果需要会计报表,数据的获得就可以通过报表生成系统自动从数据文件中生成。可以应用具有动态效果的会计平台模型实现会计流程的优化,因为构建财务一体化需要这种模型把各项业务数据进行转换,一般都转换成记账的凭证,这样可以保证财务工作和业务开展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可以将控制方法纳入企业的经营中去。首先可以把会计控制的各项标准纳入到数据系统中。在设置的初始阶段,财务工作人员可将控制标准纳入数据库,在发生经济业务时,信息系统下的事件接受器会接收到信息,控制器就会依据数据库的控制标准对企业的经营合法性自动判断,从而对控制提供支持。

财会信息化例5

时代在变迁,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不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都渐渐变得信息化,在这个全面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改革。在财务管理中,信息化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更加需要对自身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流程进行了解,使其能够将信息化完美的运用在管理中。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概况

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实际上是指在信息化的基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所运营的财务数据进行规划和有效的整理,将财务数据中出错的地方找出来进行修改,对一些无用的数据进行清除,最终整理出对行政事业单位有用的财务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而在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就可以对自身作全方位的财务评估以及管理,进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相对快速,并且处于上升的状态。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得到非常多、内容非常杂乱的财务数据,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之后,再将整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下一步的传达和处理,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财会流程就是每个小流程的结合体。

二、完善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的方法和策略

对一体化财会流程进行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时候,财务部门常常会接触到许多单据和其他记账凭证,但是往往缺少对这些记账凭证的管理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内应该建立财会流程一体化模型来辅助管理,比如将收到的单据以及记账凭证等业务信息转存入信息数据库里面,当需要将这些信息数据制作成财务报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流程一体化模型中的报表生成系统获取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报表生成。

动态会计平台模型也是构建财会流程一体化的一个方法。动态会计平台主要是由凭证模板、接收器以及生成器还有实时凭证组成。在将财会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统一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两者的可靠性。

利用财务数据管理系统将系统中凭证设置、账簿以及报表等进行设置,并使用其原有的功能对所有的信息数据输入到里面,进行处理和共享、输出。这不仅可以实现财会流程的信息数据共享,还可以实现财会的信息化以及无纸化。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中对财会流程进行实时掌控并运用流程控制机制。流程控制机制通常来讲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制定的,在数据系统中建立属于该行政事业单位的流程控制机制标准,并全程按照设计好的财会流程控制标准对系统进行初始设置。在运营的时候,接受的业务信息都是来自于信息接收器,当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判断研究的时候都是通过控制器,这就可以有效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的实时控制。

利用事件驱动来获取信息。在计算机领域中有这么一个专业术语,主要代表由输入代码而进行的事件执行指定。当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运用事件驱动管理的时候,会依照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将使用人的信息划分成不同的时间,并且会设计与之对应的事件过程程序模型。假如使用人要调取讯息,就可以输入指令进行事件驱动,达到对想要的信息获取的目的。

三、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是对其财会流程的一次整理、再造进程,其相应也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某些业务流程与交易方式产生影响,而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据自身业务流程与交易方式进行实施的,其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并对其内部控制造成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加以应对。

(一)从思想观念上强化内部控制

1、风险防范观念

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通常经由授予权限或用户口令的方式,来规范员工对其系统的操作使用。但若员工本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会令这类防范措施形同虚设,如员工间相互透露用户口令或密码。或是因将口令记录在纸条上而导致的外泄问题,均会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对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宣传教育,为其树立起风险防范观念与责任意识。

2、将计算机与人工做共同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进行初期,员工会因不适应信息管理方式而排斥计算机控制手段,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成效。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对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令其了解与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上的便利性、与操作方式,使员工开始重视其计算机控制的优势并做有效运用。从而在计算机与人工共同控制下,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高效控制。

(二)从体系上强化内部控制

1、网络安全控制

网络安全控制的目的在于避免非法用户与网络病毒,经由信息化后会计应用系统进行入侵,以确保其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数据安全。其主要网络安全控制措施有:一是设置会计信息系统外部访问区域限制,以达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应用系统,与外部网络环境的有效隔离。二是建立双重防火墙以限制、应对外界网络对行政事业单位主机系统的访问行为。三是在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器及各终端机中设置反病毒软件,并且设立相应的网络使用规范,以防止员工在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时不慎打开带有病毒的网页。

2、数据安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数据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单位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授权访问,以及数据系统的故障或损坏问题。对与数据库的非授权访问问题,事业单位可使用三层式客户机或服务器模式,以构建事业单位内部网,进而通过中间服务器,避免客户与数据库数据的之间联系操作,进而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一致。而对于系统故障或损坏问题造成的数据安全隐患,行政事业单位因对其数据做实时备份,并在出现故障损坏后及时恢复,以避免相应的数据安全问题发生。

四、结束语

由于社会在不断的进行信息化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运营和信息的传递关乎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立足和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流程的优化变得更加迫切起来。只有跟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脚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财会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信息化财会流程在现今还存在有许多问题,信息化虽然是财会流程优化的最合适的途径,但是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摸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财会信息化例6

关键词:

财会流程;会计信息化;优化

一、前言

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也逐渐融入了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中。我国自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信息网络已经改变了企业的传统商业管理模式和理念,传统财会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传统财会流程的优化是必然的趋势。只有对财会流程实行革新,才能使财会工作顺利展开,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企业才能在进行决策拥有值得信赖的财务数据,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健康的发展。

二、财会流程具体内容

财会流程具备两个特点,一是面向顾客,这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二是超出了一般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的限定。企业日常的经营主要涵盖业务、财会以及管理三大块。企业在正常的经营中将产生相应的业务信息,这些信息首先需要由财会流程进行处理,之后交由管理流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最终送达决策者的手中,企业的决策阶层则将此作为下达决策的根据,从而完成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必须经由财会流程才能到达管理流程,因此,财会流程的管理理念以及财务信息的是否精准,都将对企业的决策和运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三、财会流程的现状

传统财会流程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如果要在当前竞争之中得以生存,则必须发掘现今财会流程中的不足,尽快促成传统财会流程的革新。

1.财会流程自身缺乏应有的连贯性。

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财会均为手工形式的账务形式,其具体流程是在依照当时的生产水平和科技能力所制定的,严格依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活动的展开,不存在有跨越性的程序,其特征就在于财务人员依照由低到高的顺序,逐层上报,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财务核算处于一种分割独立的局面,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具备实时性以及综合性,导致财务信息和资源无法做到共享,最终致使财会流程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虽然也有部分企业通过利用现代技术,采用会计电算化,建立了一些独立子系统,使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统计时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各系统互相独立,仍然难以使资源和信息实现共享,相对于手工类账务而言,只不过是一次模仿,并没有任何的进步。

2.财务信息的片面化。

企业受制于自身科技水平和管理体系的局限,在采集财务信息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只有一部分而已,并且只能对一部分信息处理分析,根据这样的信息反馈出来的企业经营情况是片面的,是不够精准的。企业只有搜集出自身运营和管理中的全部财务信息,并且能够对这些信息深入分析,方能准确客观的反应企业运营情况。

3.财会流程缺乏实时性。

由于以往科学技术水平低,过去的财会工作一般是在业务达成之后的一段时间才逐步完成的,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不具备实时联动的能力,两边的工作不能同步展开,致使企业财务信息滞后,不能及时汇集资金和物流的具体情况,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就无法快速更新。财会信息必须要实时搜集整理,并交由管理阶层进行分析之后才具有实用性,若不然,则无法正常的反应企业运营情况,甚至会误导企业的管理阶层,导致企业出现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4.财务信息本身的孤立性。

以往的财务流程并不能正确的反应企业的运作效率,而只是单纯的反应企业目前所进行的业务方面的经济信息,这部分的信息是相对孤立的,不能有效反馈企业之前的业务关系。这也使得以往的财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现有的财务信息不够重视,不能与企业未来财务审计和预算等各方面挂钩,致使原本应该具有重大价值的财务信息没有体现出应用的作用,使得企业无形当中失去了一个做出准确决策的可靠依据。

四、财会流程的优化策略

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一种革新,是新时代企业管理改革的一个必经环节。通过优化财务会计流程,可以有效帮助决策者认清企业经营现状,为决策者和管理阶层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提供可靠和真实有效的依据。

1.优化自身财会流程。

通过发掘自身企业财会流程中出现的弊端,由公司高层领导人员进行分析和讨论,设计新的财会流程,并且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以确保新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优秀管理思想相结合,继而保证新的财会流程可以顺利展开,以及汇总信息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2.为财务数据制定统一标准。

对财务数据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定是优化财会流程的关键环节,可以促进企业财务信息的标准化、电子化。这一环节需要管理阶层依照公司实际情况统一财务数据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能够实时共享的数据库。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可以有效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在结构上的科学合理,保证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的精确,同时也方便了资料日常查找与存储。

3.简化财会流程。

以往的财会流程过于繁琐并且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如今诸多企业均在进行财务会计流程的简化工作,以期提高各自企业的财会工作效率,减少多余的财务核算[2]。例如,将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中去,消除财会流程中不具备商业价值的环节,可以有效减少财务数据重复情况,提高财务与业务两部门之间信息实时联系和数据共享的能力,从而促成财务流程的优化。

4.打破传统财会流程。

企业要依据自身内部运营管理情况和和外部市场经济情况,实施具有时效性的控制策略。在财会流程运行初期,即把各项标准及准则存入财务数据中心,当企业产生相应的业务时,应用财务数据中心即可依照当前的标准及准则,对该业务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业务的实时管理。同时,财务部门的员工也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对业务信息进行判断,并将处理结果递交管理层,从而防范潜在风险。

五、结语

财务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进行流程的优化革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财会流程的优化,可以减少企业在运营中不必要的资金流失,降低企业内部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小虎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财会信息化例7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应用计算机会计软件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计算机等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逐步告别了手工记账的时代,开始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硬件与财务软件投入使用并逐渐成为会计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迄今已经过20多年时间的发展,尤为难得的是,20多年来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上一直完善和成熟,展现出难得的持续性与健壮性。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不仅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会计工作更加规范,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然而,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财务管理的核心应是具有“管理”功能,财务管理也不仅仅是财务部内部的管理问题,而是面向全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应该是属于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还是处于电算化水平,只注重“核算”职能,并不能与企业战略目标及管理需求相融合。财务软件只是在财务部门内部使用,与单位内部的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共享与通信。已明显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1 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

1.1 现有财务管理软件的局限性

目前使用的财务软件功能还不完善,虽然能完成大多数帐务处理,但和财务部门业务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差距,一些业务只能进行手工处理,重复性劳动过多。获取的财务信息来源较多,相互之间独立,没有形成系统,数据不能共享。财务软件提供的数据信息较为简单,提供的数据统计不够直观全面。一些数据还要进行人工处理,容易造成数据误差。财务核算人员需要根据大量的业务单据整理后的结果进行处理,一方面加重了财务人员的手工工作,另一方面业务处理核算过程延缓也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2 电子表格等管理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目前,不少财务业务无法通过现有财务管理软件完成,只好利用电子表格(如Excel)等简单工具进行数据管理,电子表格通过在单元格之间建立链接关系,避免大量的手工基础运算,在汇总效率方面体现了电子化管理的优势。但电子表格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表格编制较为随意,数据准确性无法及时核对,编制周期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第二,电子表格信息难以集成与共享,无法进行数据跟踪,安全性较弱,协调性不强,不能满足过程控制。

另外,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人工编制报送纸质报表或通过电子邮件,人工报送报表最大的弊端就是浪费人工,数据在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出现误差,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造成整个流程都需要进行修改。

1.3 会计电算化与财务信息化的巨大差距

作为财务人员,往往习惯遵循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愿意或者不敢于进行管理变革。甚至认为使用计算机处理电子表格或使用财务软件处理财务工作就等同于财务信息化。或者听从某个软件公司鼓吹一个概念,画一个“大饼”,购买一两套软件,表面上文章做足,好像取得很大进展,实质上只是小打小闹,与原来工作模式相比,除了劳民伤财,毫无实质进步。

财务信息化,不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快捷的软件工具,而是引入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和科学地工作方式。重要的不是量变而是质的跨越。

2 财务信息化的跨越之路

2.1 谁来主导财务信息化

财务信息化实施的主导者不应该是软件公司,也不能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必须是财务人员,这一点非常重要,多年的教训告诉我们,财务信息化的最大误区就是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人员或某个软件公司,而把真正的用户放到辅助参与地位,结果是实施过程声势浩大,四处调研,天天开会,方案报告一大堆,看上去很美。等到项目结束,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中看不中用,只好打着升级的招牌不停修改,绑架了用户。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因为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六十年代我们依靠算盘、计算器等简单的计算工具能设计出原子弹,现在的一台普通的计算机,性能超过计算器何止千万倍,又有几人能设计出原子弹那。事实上,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真正决定财务信息化成败的是管理大师,而不是计算机专家。

主张以财务人员起主导作用。是因为财务人员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财务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将财务人员精通的财务管理技术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计算机技术二者融合在一起共同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坚决废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思路,强调以财务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为主,并与计算机技术良好地融合。才能保证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2.2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建设

古人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务管理既然核心是管理问题,就要有规可循,有法可依。财务管理体制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工作中偶尔也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制度和流程虽然早已制定,内容不可操作,无法落地;有的工作找不到制度依据,只好遵循所谓不成文的规定;财务体制建设也是实现财务信息化的根基和难点所在。

财务信息化的目标就是模拟实现各种财务管理制度与流程。因此财务管理体制建设是根本,是支撑。首先就要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并进行变革创新。好的制度和流程不光让人看的懂,还能落地,好操作。管理流程梳理清楚了,制度明确了,然后建立健全财务信管理息化岗位,建立一套与财务信息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明确各个工作岗位职责范围,这样的话,财务信息化就成功了一半。

2.3 财务信息化路线图计划

主导人员明确了,财务管理体制完善了,是不是实施财务信息化就能成功那?国内外经验告诉我们并非如此,首先要弄清楚通过实施信息化我们要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不是正确合理。然后还要把需求说清楚,不仅财务管理人员清楚,计算机技术人员清楚,还要让其他部门清楚。目标确定了,规划制定了,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要学会变通,学会调整,财务管理说到底还是管理问题,大方向确定了,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要适度灵活。通过微调适应不断提高的管理要求,绝不能一条路走到黑。

大方向确定了,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导框架,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量力而行,逐步应用推广。按照这个思路,勾勒一个可行的路线图。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实现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见效快的项目或模块,基础打好了,人员的认识到位了,再开始顶层的项目实施,实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先实现财务核算,报表管理等模块;然后实现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模块;在核算数据支撑的基础上,再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最后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融合,实现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等,提供给管理高层,用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综合国内外众多案例来看,财务信息化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改进、试验、实践与完善的过程。

3 结束语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实现生产力跨越首先需要实现的突破;财务信息化也已成为会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具有穿针引线、上下联通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会计管理之中;另一方面,我们要使财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当然,也要清醒认识到财务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财务核算、企业全面预算等不少会计信息化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随着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相关标准的实施,虽然为企业利用会计信息化数据进行分析决策提供良好技术支撑,也对财务信息化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适应新的需要,又要兼顾历史,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无法快速适应与拿为己用。实际上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重要的是管理思想与工作方法的一个质变的跨越。 不管怎样,正是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会计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带来变革的压力与机遇。我们已经经过20多年的会计电算化的适应与提高,是时候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彻底告别算盘和计算器,告别重复琐碎的人工操作了。对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财务信息化目标实现并不难,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法以及坚持变革的勇气与智慧。

参考文献:

财会信息化例8

一、绪论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所以目前的医院建设方向趋向于信息化,每一个医院只有树立现代化、财务化的工作观念,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形式,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体,以电气化为中心,带动其他数据管理模块的信息化的发展。

二、着重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新医院财会制度解释了会计信息建设的具体作用,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信息化在医院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不断完善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过程中,还能够为医院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机会;因此,加强对新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对医院建设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满足医院管理的发展要求

对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要求需要在医院材料管理和经济预算两个方面进行,使得会计的项目分类更加的明确;进一步完善会计报表体系,金融防范的标准必须提高,使其能够符合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工作能够使医院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新医院财会制度为会计的工作以及工作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理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数量严重影响了医院会计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能够符合新财会制度的稳定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医院会计工作的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使医院财务及财务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得到完善;同时,联合数据集成技术,会让医院会计信息得到分享,进一步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从这个角度看,要想让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2.可以让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的方式得到改变

当前绝大多数的资源会计信息化工作一直是对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由于目前的各个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都处于各自管理的状态,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并且各个数据之间还有重复数据的情况出现,因此,这样的情况难免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材料、人力浪费的情况多次出现;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改进,之前所有的会计工作方法和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新医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着重于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管理工作转变的更加完美;因此在新制度的管理下,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提高,促进医院财会制度的转变。目前,医院会计信息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没有整体性,使软件的配置重复的建设;故按照新医院的财会制度要求,加快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会计的工作发展,最终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转变。

三、财会制度下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建设平台的安全指数

在很多方面可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新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巨大并且又操作困难的工作,所以就需要在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新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状况,加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保护,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加标准化。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化建设速度得到提高。例如:可以运用网络提高安全防御能力,从病毒、黑客等多个角度充分考虑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与此同时,储存和备份会计的信息也可以运用网络,使会计的个人信息得到安全保障;通过网络的平台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保护,从整体上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此外,保护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工作、制造更好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是当前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各个业务处于标准化,并且逐渐实现资源共享。

2.完善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想要使得新医院财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有所增加,就不得不与医院的现实状况联系一起;想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变的更加可靠,就应该从医院的自身出发,对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在进行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技术来为医院的会计工作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也需要进行完善,使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的进行。对现代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根据有效的会计制度,并且不断的扩大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看,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的程度可以充分说明医院会计工作整体的管理水平,所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标准性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相反,会计信息化属于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它,并且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结合医院的目前状况使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就要结合现实社会的金融化理念,才能使医院的会计工作变得统一性、全面性,并且使它能够与其他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

3.加大对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实现内部控制管理在会计的工作中,提高对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会计信息化管理也使会计工作难度有所提高。针对于这种情况,医院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医院会计工作岗位的责任制度,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得到更明确地认可;并且通过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来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此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要不断加强,使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业务水平有所进步,带领会计工作人员在提高个人工作水平的同时适应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鼓励会计工作人员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渐渐的被会计化管理技术所覆盖,所以必须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的内部机制;同时,医院也要结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对医院财会信息进行合理的采集和利用,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促进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医院的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尤其是整体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方面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所以,医疗保障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颁布新医院财会制度则是改革医疗结构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对医疗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化医院财务工作已大势所趋,而财务信息化却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概率;同时,能够提高财会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医院管理人员应该看清现实状况,做到主动出击,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保障其能够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孙冰 单位: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参考文献:

财会信息化例9

一、绪论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所以目前的医院建设方向趋向于信息化,每一个医院只有树立现代化、财务化的工作观念,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形式,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体,以电气化为中心,带动其他数据管理模块的信息化的发展。

二、着重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新医院财会制度解释了会计信息建设的具体作用,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信息化在医院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不断完善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过程中,还能够为医院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机会;因此,加强对新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对医院建设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满足医院管理的发展要求

对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要求需要在医院材料管理和经济预算两个方面进行,使得会计的项目分类更加的明确;进一步完善会计报表体系,金融防范的标准必须提高,使其能够符合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工作能够使医院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新医院财会制度为会计的工作以及工作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理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数量严重影响了医院会计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能够符合新财会制度的稳定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医院会计工作的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使医院财务及财务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得到完善;同时,联合数据集成技术,会让医院会计信息得到分享,进一步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从这个角度看,要想让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2.可以让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的方式得到改变

当前绝大多数的资源会计信息化工作一直是对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由于目前的各个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都处于各自管理的状态,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并且各个数据之间还有重复数据的情况出现,因此,这样的情况难免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材料、人力浪费的情况多次出现;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改进,之前所有的会计工作方法和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新医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着重于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管理工作转变的更加完美;因此在新制度的管理下,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提高,促进医院财会制度的转变。目前,医院会计信息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没有整体性,使软件的配置重复的建设;故按照新医院的财会制度要求,加快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会计的工作发展,最终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转变。

三、财会制度下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建设平台的安全指数

在很多方面可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新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巨大并且又操作困难的工作,所以就需要在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新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状况,加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保护,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加标准化。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化建设速度得到提高。例如:可以运用网络提高安全防御能力,从病毒、黑客等多个角度充分考虑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与此同时,储存和备份会计的信息也可以运用网络,使会计的个人信息得到安全保障;通过网络的平台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保护,从整体上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此外,保护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工作、制造更好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是当前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各个业务处于标准化,并且逐渐实现资源共享。

2.完善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想要使得新医院财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有所增加,就不得不与医院的现实状况联系一起;想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变的更加可靠,就应该从医院的自身出发,对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在进行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技术来为医院的会计工作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也需要进行完善,使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的进行。对现代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根据有效的会计制度,并且不断的扩大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看,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的程度可以充分说明医院会计工作整体的管理水平,所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标准性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相反,会计信息化属于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它,并且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结合医院的目前状况使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就要结合现实社会的金融化理念,才能使医院的会计工作变得统一性、全面性,并且使它能够与其他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

3.加大对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实现内部控制管理在会计的工作中,提高对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会计信息化管理也使会计工作难度有所提高。针对于这种情况,医院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医院会计工作岗位的责任制度,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得到更明确地认可;并且通过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来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此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要不断加强,使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业务水平有所进步,带领会计工作人员在提高个人工作水平的同时适应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鼓励会计工作人员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渐渐的被会计化管理技术所覆盖,所以必须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的内部机制;同时,医院也要结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对医院财会信息进行合理的采集和利用,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促进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医院的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尤其是整体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方面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所以,医疗保障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颁布新医院财会制度则是改革医疗结构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对医疗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化医院财务工作已大势所趋,而财务信息化却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概率;同时,能够提高财会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医院管理人员应该看清现实状况,做到主动出击,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保障其能够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许祝愉,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2012,16(5):32-33.

财会信息化例10

一、基金的会计核算特征

基金会计核算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会计核算主体是基金本身,而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基金会计核算的这一特征是由基金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所说明的内容是:1.基金既不属于政府,也不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是用于全体参保人员;2.基金财务会计工作首先是要对所有参保人负责;3.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开放性;4.基金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海量的数据;5.基金的安全管理及保障支付能力必然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应地,其对基金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子系统(以下简称“财务会计于系统”)建设的要求是:1.必须满足管好。用好基金,确保基金安全的需要。2.必须满足明细核算到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收入、支出、结余的需要;3.必须满足参保人员缴费情况、待遇享受情况的历史查询需要;4.必须满足安全、快捷、甚至实时地处理海量数据的需要;5.必须满足为政府部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提供预测、决策支持的对要;6.必须满足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的需要。

显然,要做到这些,财务会计子系统必须与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业务子系统”)实现无缝连结、数据共享、互相支持和监督,并能提供决策支持。也就是说,基金财务会计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由基金会计核算特点决定的。

二、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

社会保险业务从单位、个人参保登记到享受待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基金财务会计从价值方面核算反映基金收、支的财务状况,反映社会保险事业的管理工作成果,从而形成了社会保险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之间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的工作关系,并决定了财务会计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建立一套与业分子系统互联直通、资源共享、互相有效支持和监督、电子化数据处理,并提供预测、决策管理支持的快速、高效的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干系统,才能满足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但是,基金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与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互相隔绝,不相往来。这与基金财务会计核算特点扼要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首先,对于社会保险财务会计来说,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只是部分地减少了会计人员记帐、自制报表的工作量而已。而对于大量的社会保险会计核算数据资料仍依赖人工逐笔输入,特别是成千上万张社会保险费征收、拨付单据的到帐处理仍需手工进行逐笔确认计算,并要在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既重复劳动,又容易增加出错的机会,造成收、付信息的不真实。

其次,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基金会计核算海量数据的需要。例如,《社会保险舍计制度》规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应按社会保险对象个人设置明细帐,核算每一个社会保险对象的个人帐户收入、支出和结余憎况。经办机构财务部门的总帐上不单独反映的,应以建立个人帐户台帐的方式,单独反映个人帐户的缴纳及积累情况。对于这些以十万、百万计算的会计核算数据,比如,参保单位的缴费数据,个人帐户的收入、使用、结存情况,离退休个人应付台帐等大跨度的历史查询,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本没有能力处理,也无法向有需要的社会保险对象提供开放性的信息查询需要。

再次,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无法实现财务会计与业务部门的相互监督。由于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与社会保险业务干系统两者互不相通,财会部门无法监督业务核定的每一个单位、个人的收、付数据与会计收、付数据是否一致,而业务部门又无法监督财会部门是否按业务收、付数据进行收、付款处理。财会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相互脱节、无法监督,不能满足基金的规范管理需要。

最后,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是财会部门级的系统,与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数据联结口,信息仅限于财会部门使用,电算化系统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财会电算化系统进行预测、分析时,无法取得业务数据的直接支持,直接削弱了财会电算化系统参与决策管理的能力。

可见,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软件无法满足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三、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面所述,基金会计核算的特点决定了基金财务会计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社会保险财务会计信息化就是社会保险财务会对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一方面要向业务干系统的互联互通横向扩展,另一方面也要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决策管理纵向延伸,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基金财务会计的信息化。

(一)与业务干系统无缝连结,数据完全共享和高度统一

在网络运行环境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而是与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有着“血缘关系”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负责按照严格的数据生产流程产生基金应收、应付数据源,并存放在中心数据库。基金财务会计于系统则从中心数据库中完整地将业务子系统产生的应收、应付数据(表现为各种应收、应付台帐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提供给外部关联单位,如银行、地税机关等进行收、付款处理,并负责将外部关联单位对数据的处理结果,如成功或失败原因等信息反馈给业分子系统。这个信息的反馈是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对数据的到帐确认处理来完成的。

从业务子系统到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整个数据处理流程中,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进行到帐确认时,只是将数据的到帐标识、到帐时间等更新到中心数据库的应收、应付台帐数据表中的相关字段,并从中心数据库的应收、应付台帐中直接读取相关数据,生成会计记帐凭证,进行会计核算。

从业务产生应收、应付数据的金额,到产生会计的核算金额,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工的介入点,会计的核算金额与业务最初的数据源金额保持绝对一致。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通过共享一个中心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两者的无缝连结和数据的完全共享及高度统一。

(二)与外部关联单位的数据信息实行电子化处理

基金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涉及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税务机关、银行、邮政、医院等众多部门。不但数据处理的环节众多,而且数据量庞大。其中,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卡注资数据、养老保险的离退休金社会化发放数据往往是以数十万、上百万计算的。要做到成千上万条数据处理得既快捷,又安全准确,靠人工传递、处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在社会保险事业蓬勃发展,需处理的征收、拨付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行电子化数据处理才是财务会计人员安全、有效、准确地处理数据和进行会计核算的惟一出路。

要实现数据信息的电子化处理,就要将财会部门需要对外处理的数据进行合理、细致的分类,然后按分类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相应的电子化处理数据程序开发要求,并与数据对应的外部关联单位约定统一的电子数据处理及结果反馈格式等,从而实现磁盘文件或网络电子数据交换。在成熟份电子化数据处理条件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银行、地税机关、邮局等外部单位交接的数据资料可以简化为一张软磁盘,一张汇总表、一张支票或进帐单。

另外,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可以与外部关联单位进行网上的实时数据信息交换和核算。实时交换应收、应付数据信息和核算征收、拨付到帐数据,不仅是为了提高社会保险设的征缴效率,缩短社会保险状的征收到帐周期、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足额和按时支付的必要技术手段,而且是社会保险制度内在的要求。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先缴费,后享受待遇。这也是社会保险制度得以存续的基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参保人持旧时,必须先确认参保单位、个人已经缴交了社会保险员,才可能准确计算其所享受的各项待遇。比如。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注资额,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金额,失业救济金额等等计算都与其实际的缴费年限、徽记额多少直接挂钩。必须实时进行核算。记录参保单位、个人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特别是计算待遇当月缴费的实时到帐,才能准确计算其享受的待遇,最终解决社会保险待遇的实帐计算和支付问题。否则,在未见其缴费的情况下,就按参保年限来足额计发参保人的待遇,必然会造成基金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与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互相支持和监督,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毋庸置疑,基金无论是对参保人,还是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监督,是基金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基金管理监督机制的基础环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基金收支管理的主体,必须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形成财务和业务相分离的自我约束机制。但是,在社会保险收、付数据量十分复杂、庞大,以及数据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非易事。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面对基金收支发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实现基金财务会计的实收实付金额、到帐标识、到帐时间与业务部门经办的应收应付台帐的金额、到帐标识、到帐时间保持一致,、防止重复、甚至虚假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发生。显然,靠手工操作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很大的困难,必须借助电子化监督。况且,社会保险收支业务,并不像一个生产企业般有看得见的生产流程、产品实物、产品数量等。业务部门又是凭财务部门对参保单位、个人的缴费记录来办理其社会保险待遇。只有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和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实现相互间的有效监督,才能有效堵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的漏洞。为此,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必须精心设计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严格业务和财务会计的数据处理操作流程,使之环环相扣。互相监督。

具体来说:l、财务会计部门所要征收或拨付款项的应收、应付数据必须取自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形成的应收、应付台帐资料。2、财务会计部门对实征的数据和实付的数据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进行到帐确认和会计核算处理时,在共享数据库中直接取其对应的数据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收、支数据首先是业务办理产生的,其次是会计核算的每笔收支业务只能在共享数据库中取数

一次性生成会计凭证3、若有重复收、付处理,系统则自动会报警。3、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自动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的时候,将会计的到帐时间、记帐凭证号、财会操作人等信息反馈到共享数据库中,并能在共享数据库中查询到上述信息。4、业务部门通过统计报表的基金实收、实付金额与财务会计的基金实收、

实付金额进行核对和监督。其中,通过常设会计记帐凭证金额与业务数据应收。应付金额的唯一性的对应确认,是堵塞基金收支业务漏洞,实现严格的系统内部控制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进行应收、应付数据到帐确认处理时,直接由成功收付款的业务应收、应付台帐数据自动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另一方面,由纸质会计原始凭证创新出电子化会计原始凭证的概念。即,凡是涉及基金正常收付(指有业务应收、应付台帐)的会计记帐凭证,都必须附有一张电子原始凭证,列示该张会计记帐凭证的明细组成资料。这些资料是电脑直接在共享数据库取数生成,没有人工介入点。因此,如果会计主管审核某张会计记帐凭证金额的真实性,只要点击出该张会计记帐凭证的电子原始凭证查看便可辨别出来。再一方面,会计记帐的信息也会同时反馈到共享数据库中,业务部门可以看到会计部门在何时做实收实付处理和进行会计核算,或者收付不成功的原因,并对会计部门的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可以这样说,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基金管理成败的关键;不建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好用好基金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基于网络应用

网络平台是基金财务会计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是基于社会保险机构局域网lan或内部网intranet的应用,并可向internet延伸。

首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部本身要建有一套网络系统,包括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data-base server、应用程序处理服务器transaction server、web server等。数据和应用程序集中存放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部各专用服务器中。

其次,下属分支机构通过宽带网、光纤网,或者是帧中继、拨号上网等方式与上级机构联网。下属分支机构财会人员可以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查询打印、到帐确认、填制记帐凭证、记帐、结帐等并发操作。

再次,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还可以为 web server提供开放性信息,通过intranet接入internet,向外界可开放性的信息。例如,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应收、实收、余额资料,参保单位的应缴、已缴、欠缴资料,单位和个人的应付待遇和实付待遇资料等。参保单位、人员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参保情况的网上查询、打印、对帐和办理有关业务等。

最后,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还可以与外部关联单位网extranet连接,如银行电脑系统、地方税务部门电脑系统(如果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保费)等进行数据信息的加工、交换和查询。

(五)支持决策管理

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最主要特征是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信息的深层利用。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利用财务和业务各种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基金的收入、支出走势分析。找出基金收支的盈亏临界点,为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首先,要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和财务预测功能模块。在定量预测分析法的基础上,按照财务预测的目的和项目,根据可利用数据信息与预测目的之间的数理和逻辑关系,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并据以组合成财务预测功能模块,通过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预测功能,而且可以进行反向预测。

财务预测功能模块有效运行的前提是比较全面地占有历史数据,要求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有足够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在与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数据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很容易从中心共享数据库中准确地取得各时期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参保人员年龄分布、平均缴费工资、平均缴费比例、征缴率,待遇享受人数、享受待遇人员年龄分布、平均待遇水平、待遇标准等指标数据。同时,人工可以输入必要的宏观政策变量指标和调整、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等。预测的结果包括输出预算报表、基金收支的未来走势、某个时间的基金收支平衡点、达到某个基金收支规模需要的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支付的政策措施等等。通过建立测算模型进行财务预测的好处是比较科学,避免人工预测的主观随意性,精确度较高。

其次,要建立社会保险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就是将财务分析的专门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程序化,系统地对社会保险财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可以准确对基金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映财务管理、预算执行中的成绩、问题、差距,从而分析原因,掌握规律,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完整的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必须包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指标体系、财务分析报告等内容。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可以输出社会保险各种报表,计算基金各种财务指标,提供各种一目了然的图形分析图等。通过财务分析模块,建立一套完整的基金财务历史指标数据库,随时为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提供决策支持的关键,就是利用财务和业务各种历史数据信息,建立合理的测算模型,对基金短、中、长期的收入、支出走势进行分析,找出基金收支的盈亏临界点,为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人为主观意志的决策行为。

四、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方案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信息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技术人员根据社会保险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自主开发;一种是与专业财务会计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