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5 01:48:33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1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推动了社发展给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们带来便利。

2、在它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灾害。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被人利用,造成原子弹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现代化大工产,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精美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即使是现代医学,在增进人类健康、益寿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已经成了严重的全球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2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前苏联著名科学家拉契科夫给科学下的定义是:“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而艺术则一般被理解为人们以意识的直觉、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事物。尽管科学和艺术的内涵各不相同,但两者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李政道就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原因就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真理的普遍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对思维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科学和艺术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协调。

1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分离

1.1两者之间的差异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科学”有这样的解释:“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可见,科学是人们用理性来把握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而艺术是人类以情感、想象为特征来把握世界,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达情感。“……科学的理论给予了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以理性的可靠性感觉,艺术给予了人类内在存在的想象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依托”。科学是理性的,讲求逻辑的抽象;而艺术是感性的,追求直觉的具体。爱波・爱伯斯费尔塔说:“艺术探索人的情感的深度,进而主要是表达信念和其他价值,而科学的目的是传达客观知识。这似乎是科学与艺术的基本差异”。科学对万事万物的解析则具有实在性、数学化与可确证性,而艺术对事物人情的阐释是再现性、表现性与人文性的,但正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使科学和艺术成为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体系。

1.2由此产生的后果

科学和艺术的差异性,使它们两者似乎存在着一个难以理解沟通或者说是敌对的空间。“查・斯诺在其《两种文化》一书中,对此进行过充分的阐述。”关于由科学和艺术的差异产生的后果的分析,其一,在科学认识中,科学家们必须用理论证明实际;而艺术不需要论证,审美的真实不在于逻辑的正确,只在于想象的可接受性以及情感的内在性。1979年出版的《辞海》描述“科学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由此体现出科学的方法是一种理性方法,即用实验观察来证实,用归纳逻辑、演绎逻辑来推理。关于艺术,黑格尔说:“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从而体现出艺术的目的就在自身而不必外求,以自身感受为主,以形象思维为特征。因此,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很多人认为,科学与艺术是对立起来的,人为地使两者成为丝毫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领域。其二,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和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都主张分离科学和艺术。而将科学和艺术分化的思想误区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中所建立的学院制度,即“把科学分析和哲学思辨分开,技术和科学分开,科学和艺术分开。”科学和艺术的分野,尽管体现了两大学科的成熟,但同时对两者分离的强调忽略了科学和艺术的共通,制约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也不符合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

2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共通

2.1科学和艺术在本质上的美

其一,本质上的美是以对现象的观察为基础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要素的抽象,再通过对整体的思考,以此达到理性的具体。这是由感性上升到逻辑的过程,也是实现本质的美的过程。科学和艺术中都存在着这种本质的美,关于它们的本质美有如下特征:单纯性、均衡性、协调性、韵律性以及统一性。其二,艺术所具备的情感特征和美的内在规律是引起科学家共鸣的内在基础。俄罗斯著名的化学科学家在列宾、列维坦等艺术家的油画作品中,发现了许多令他思考的东西,他指出“我不能想象,作为一个化学家会不知道崇高的诗,不了解绘画大师的作品和优美的音乐。这样的化学家在其领域中未必能够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由此得出,艺术使科学家更敏感,也更富有探险精神。美是科学和艺术共同的基础和追求,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是因为自然的美,而这种本质上的美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的秩序。“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因此,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美存在且体现在科学和艺术之中。

2.2科学和艺术在认识上的理性

在创造的过程中,逻辑思维是主导,它起到引导和控制的作用。而这也正体现了认识论中的“感受到的未必能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深刻感觉到”。思维心理学、大脑科学等的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科学和艺术需要左右脑全部思维能力的支持,每一个科学和艺术作品的诞生必然融合了人的全部创造力。逻辑思维在科学中的运用无疑是肯定的,而在艺术中同样也需要逻辑的指导。理性使艺术家以科学的逻辑从而加深了对对象的认识。康德指出:“所以审美的艺术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它是拿反思着的判断力而不是拿官能的感觉作为准则的。”黑格尔也在《美学》中指出:“艺术表现的普遍需要所以也是理性的需要,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由此可见,艺术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虽有其特殊的地位,但其内容、思维形式与科学是相互贯通、互相促进、融为一体的。

2.3科学和艺术在发展上的构想

著名的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多年来一直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与共通。他提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艺术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有必要弄清楚科学与艺术为什么能够结合?结合的基础是什么?它们的结合对当代科学、艺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一系列问题。此外,他还提出了关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构想:其一,科学和艺术在本源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来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新;其二,科学和艺术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追求真理。艺术通过人类的想象,以创新的方式唤起了人们的情感;其三,科学和艺术是紧密的存在,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它们是不可分的。“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符合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

3科学和艺术之间需关注的问题

3.1关于科学标准和艺术标准

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理性思维,与此同时,非理性思维也介入于其中。非理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创造性思维,我们说科学发明发现中没有创造性思维是无法实现理论上的突破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有着相似的意识活动过程,正如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所言,“很多科学家都相信他们的审美感觉能够引导他们到达真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在于科学的判断是不需要听从于麦卡里斯特的审美感觉的。17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剧作家高乃依曾提出文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美即是真”。他把美与真直接等同起来,从而对感性中的理性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由此得出,真的事物比虚假的事物更具有美学价值,但这并不能因此推出“真也是美”。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价值,而科学理论的价值是以事实为评判标准的,它是通过验证以理论符合于实际。而在科学研究中,若采用审美感觉即审美标准,则抛弃了理性对于科学的意义,从而扰乱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界限。

3.2关于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心智的创造物,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形态,两者之间不可能没有相似性,不可能完全没有相通的东西。……然而,几乎没有什么疑问的是,艺术与科学又是这个大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的东西,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符号系统、表意系统、功能系统,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满足不同的需要。”人在现代越发注重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的自律性,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不同需求。通常我们说,科学研究源于形象思维,止于逻辑思维,而形象思维源于艺术。但如果我们能辩证地看待在科学研究和艺术活动中科学和艺术的先后顺序,具体表现为进行艺术活动的时候不一定要优先考虑到是否符合某种科学理论,从事科学研究时同样也不用首要关注其中所包含的艺术性。科学和艺术的两种行为之间是没有必要严格的区分开来的。贝尔纳对此指出:“科学情态本身并不企图教人做这件事而不做那件事。企图教人做这件事不做那件事则是更应该属于有同等社会性质的艺术情态的职务。艺术情态的作用之一,正在于使人对于特定动作先产生愿心,然后产生决心。这两种情态,缺此或者缺彼就都不完整,而且事实上,科学与艺术都没有缺此或者缺彼而存在着的。”

3.3科学、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是对自然的解释,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与方法,而艺术则是对自然的表述。本质上说,技术比科学更贴近艺术,技术也是连接科学和艺术的桥梁。

其一,由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且广泛渗透于社会之中。因而艺术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艺术家们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运用于影视、戏剧、音乐、绘画、建筑等各类艺术形式上,塑造了传统艺术方法和人工所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同时满足了人们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而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艺术上的支撑。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于技术成果的相互利用,技术在两者之间起到了良好的协调和促进的作用。其二,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对于艺术形式的变革。古代手工制作是独一无二的,但如果在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现代技术,则会使其成为批量生产的产物。是需要艺术品的少而精,还是保持艺术品的大众性,也是人类需要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3.4科学、艺术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世纪,精神生产成为物质生产的前提,成为人们需求的主要目标,而人类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关于现代工业社会,马尔库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异化的现实,证明了存在“单向度的人”。他认为当代极权主义的新技术的控制造就了“单向度的人”,即便这是一种科学理性。“在历史替代性选择的发展中似乎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这种力量会造成它自己的否定――即是说:会带来‘生活艺术’的发展吗?在已确定的范围内,随着一切社会的必要劳动而不是个别强制性劳动的机械化,科学合理性的继续应用将会达到一个终点。”但这种仅由科学理性造就的人是不符合当今时代价值的。在知识社会中,一个被异化的单向度的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以及自主力,是不能生产知识产品的,社会需要的是生产产品的人,也就是具有整体性、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乎于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其中和谐指的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黑格尔说:“和谐一方面见出本质的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它们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它们的统一。”科学和艺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尽管在内容、思维、精神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整体上或更高层次上却实现了协调一致,而这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怀特海说:“理性的功能在于增进生活的艺术,这是出于如下要求:要生活;要生活得好;要生活得更好。”为了达到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出路,即美国的马克・第亚尼所编著的《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中提出的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数字化社会、信息或服务型社会。在非物质社会中,信息的普及标志着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随着信息的侵入,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似乎正在消失,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工具理性以及这种理性依赖的逻辑原则也正在受冷落,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这种变化体现在设计领域,即人们在产品中追求无目的性以及不可预料的一种情感价值。此外,那些以往被人们视为相互对立和矛盾的现象,不再呈现一边压倒的关系,而是共通及融合的关系。“然而在后现代社会,设计也努力向艺术靠拢,也要同艺术一样,随着不确定情感,制造一种不确定和时时变化的东西。因此,当今的设计,越来越变成下述两个领域之间的‘边缘领域’,一个是主要与物质打交道的科学的领域,另一个是与精神打交道的文学艺术领域。设计作为一个‘边缘领域’正在突破传统科学的框架,与‘非物质的东西’打交道,向主要与精神领域打交道的‘艺术领域’接近。”从技术化到艺术化,体现的是人类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景天魁.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 李政道.科学与艺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李建盛.艺术 科学 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Eibl―bibesfeldt, I.,Human Ethology,New York:Aldine DeGruyter,1989.

[5] [苏]苏霍金.艺术科学[M].三联书店,1986.

[6]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9.

[7] [英]赫伯特・理德.现代绘画简史[M].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8] [苏]米・贝京.艺术与科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9] [美]阿・热.可怕的对称[M].苟坤,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77.

[10] 康德.判断力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0:151.

[11] 李政道.李政道文录[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2] [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3]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83.

[1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中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日渐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很多研究者对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深入分析研究。因为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中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试图对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内涵、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并对两者深度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1 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内涵

对于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界定,学术界对此问题尚未有统一认识,但是有关专家对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的观点还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按照注明信息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的观点,中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中学各科教学过程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一新型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点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与中学各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既存在一定的共性,也因为中学各科教育教学的特点而存在一定的个性。

2 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基础

为了实现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注重各科教育教W资源的建设――深度融合的前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中学各科教学资源,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就无从谈起,更别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而从当前中学各科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各科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尤其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匮乏,这与当前飞速发展的教学需求之间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各科教师要积极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收集与整理,有能力的教师可以自主开发相应学科的课件,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通过各种渠道甚至采取购买的方式来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第二,注重对中学各科教师的培训――深度融合的关键。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教师自身信息素养不够,深度融合便无从谈起。所以不仅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培训,只有加大对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才能在广大教师心中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才能将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当前各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多采用学校主导的方式进行的,这就需要学校狠抓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为中学各科教师的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培训可长可短,当然也可以采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进行,并鼓励各科教师敢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第三,注重信息技术外在的环境建设――深度融合的基础。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保障,如果学校欲在硬件方面上一个台阶,那学校必须给予信息环境建设更大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中学各个学科的教研室要积极主动与学校的信息技术中心展开卓有成效的联系与合作。只有这样,不仅学校的硬件得到了提高,软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 中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4

摘要:通过对我国两套典型通用技术教材内容的科学正确性、现代化、弹性以及STSL教育的比较,认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设计新颖独特,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特点;粤科版通用技术教材具有学科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强等特点。为后续通用技术教材的编写及修订提出建议:教材内容表述要专业、严密,要体现技术的现代化,要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并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实作为教材案例。

关键词 :高中教材 通用技术 比较研究

通用技术课程是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新设的一门必修课,是课程形态的历史突破,它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转型和延续,对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正式颁发,于2004年9月,通用技术课程正式进入实验区。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一标多本”的倡导下,编写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为不同地域、不同学校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创造了条件。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国共有四家出版社根据《课程标准》出版了四个版本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这四家出版社分别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地质出版社,四套教材我们分别简称为苏教版、豫科版、粤科版和地质版。虽然四个版本的教材都出自于同一课程标准,但其在内容编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笔者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以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和粤科版通用技术教材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这两个版本教材在知识内容方面的差异,其目的在于分析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科学正确性,甄别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是否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的需求,能够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两套教材内容的科学正确性

教材内容的科学正确性是对教材的基本要求。教材中对现象的描述、技术的介绍、概念的定义、技术史的发展、产品功能的介绍、设计方案的讲解等内容必须科学、正确、简洁,需要有充足、正确、可信的材料基础和文献资料等,这是对教材最基本的要求。教材应尽量使用工程技术语言表述,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严密、专业,否则容易导致内容繁琐等问题的出现,特殊情况下,首先保证其正确性。教材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概念、操作步骤、设计原则等应在教材中重复出现一定的频次。两版教材均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必要的图片,笔者在仔细阅读两版教材时均未发现错误表述。两版教材都正确地使用了必要的工程技术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显得严密、专业,但不至于繁琐,对重要内容都进行了着重强调,都做到了科学正确这一最低要求,都为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两套教材内容现代化的体现

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用技术课程应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崭新成果和未来走向;应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所能理解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技术信息,从而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教材不应存在陈旧老化的、缺乏生气的内容,这是教材更好地适应时展的必须要求。教材应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通识性、基础性着手,精心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与当代科技发展相关、对未来发展有益”的内容,注重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科学观点的渗透。两个版本教材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时都体现了技术的现代化,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作为论证的实例,介绍了经典的和前沿的技术知识。这里统计了两个版本教材各自在必修模块中对现代技术介绍的数量(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引用的实例广度较大。笔者还精心选择了两版教材中10个案例对同一技术在介绍深度上的比较(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对同一技术的介绍有6个案例要比粤科版通用技术教材有深度,有4个案例的深度不如粤科版教材。如两版通用技术教材都对洗衣机技术的发展做了介绍,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介绍了手摇式一单缸式一双缸半自动一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粤科版通用技术教材则介绍了搅拌叶片式一木质圆桶式一电动式一全自动烘干式一“DIY模糊型”全自动式一臭氧洗衣机,对每种洗衣机都有详细的介绍,尤其是最新发明的臭氧洗衣机,苏教版教材并未提及。

三、两套教材内容弹性的体现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智能结构,有的偏重于言语智能,有的偏重于运算智能,还有的偏重于运动智能等。不同个体在智能结构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学习上的差异,因此差异不仅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中存在,而且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里存在。为此,教材在保证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要为有不同技术学习需要、不同技术学习速度和不同认知范式的学生提供富有弹性的教材设计,从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两个版本教材都有一定的弹性,在大方向上有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笔者统计了两个版本教材的栏目形式及其出现的频次(如表1),从中可以看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中栏目设置不仅种类较多,而且各栏目出现的频次也明显较高。其中,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中的“案例分析”、“马上行动”和粤科版通用技术教材中的“设计与实践”等栏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此外,笔者还统计了两个版本教材中与内容相关的网址链接数量(如图3),从中可以看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网址链接数量远远高于粤科版。基于以上数据,我们认为两个版本教材在凸显内容弹性方面各有优势,但相比之下,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具有更好的弹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注重对学生进行STSL教育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5

 

 2010年8月19日,台湾有关部门三读通过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即所谓“陆生三法”的修正案,标志着台湾地区将正式有限度承认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专院校。 

 然而,在两岸长期分裂状态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两岸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和特点。其中,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经过规模扩张、升格改制、多元入学、鼓励私立办学等一系列改革,已经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大陆目前的应用性(技术与职业)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学习、借鉴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推进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此次“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为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一、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政策的简要回顾 

 2006年,在首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至此完成了采认台湾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2010年4月,大陆国台办宣布:大陆123所高校将开始免试招收学测成绩达“顶标级”的台湾高中生,面试合格即录取,于9月即可正式入学。 

 2008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条文修正案,决定将大陆地区与港澳地区学生比照侨生、蒙藏学生与外籍生,增列为“特种考生”。 2010年8月,立法机构通过针对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承认大陆学历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修正草案,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及正式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 

 “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意味着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终于进入操作性阶段。有利于解决台湾生源结构性不足与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促进台湾大学教育多元化,提升台湾高校学术科研水准和综合竞争力 [1]。 

 二、新形势下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交流 

 应用性高等教育(技职教育)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简称,是我国台湾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即旨在协助中学至大专阶段的学生习得走入工作职场所需的能力和以促进成人学员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继续增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教育。 

 (一)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应用性高等教育从此正式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1996年,《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应用性高等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决定后,应用性高等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主要形成了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等的高职教育的学校类型 [2]。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应用性高等教育。 

 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期总体上处于专科层次。1974年,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技术学院,开创了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该校于1979年设立了工程技术硕士所硕士班,于1983年增设博士班[3]。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台湾处在应用性高等教育不断升格以及大发展阶段。至2006年,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由1997年的5所增至32所;技术院校由1995年的10所增至46所;专科学校由1996年的70所减至16所。大量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台湾地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提供了保障。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由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以及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所设立的研究所等三个层次构成 [3]。 

 综上所述,面对高度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社会急剧变迁的实际需要和大学学术自主环境改变的趋势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学校课程发展机制,加强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建立教学特色,提高竞争能力以吸引学生就读,是两岸各高等技职院校努力的重点。 

 (二)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情况回顾 

 1987年,大陆颁布的《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由国家教委负责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事宜。在学术交流上,海峡两岸高等技职教育研讨会自1999年开始分别在大陆与台湾每年举办一次,成果丰硕[4]。 

 2007年12月,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交流研讨了两岸职业教育经验,为实现两岸之职业院校发展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4月,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同年5月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挂牌,主要开展两岸职业教育合作试验,并通过研究进一步推动两岸高职院校交流,探索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合作办学新形式。同年8月31日—9月5日在沪举办了首次“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与会人员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5]。 

 由此可见,近年来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交流方式日趋多样化,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据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大陆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建立完善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大陆高职教育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专科层次的,应逐步提升办学层次,形成一个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完备体系。二是重视并加强校企合作,务实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既有利于协助技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又可以充分运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 

 (三)新形势下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及其前景展望 

 两岸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已逐渐成为两岸教育界的共识。但是由于“陆生三法”修正案通过之前缺少两岸高校间学历、学位的互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岸高等技职院校学生交流的规模,限制了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面对台湾社会少子化趋势、高等教育市场的国际化,高等技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招生压力更大,有些高等技职院校甚至面临招收不到学生而要停办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面对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行业的教育资源供大于求、高职教育机构到大陆合作办学的意愿强烈等现实情况,大陆高等技职院校可积极吸纳引进和参考借鉴这些有利资源和成功经验。因而,“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对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利性是毋庸置疑的。 

 台湾有关部门随后公布的《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学及停留办法》和《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规定了大陆高中生只能申请到台湾私立大学攻读学士学位。而台湾地区应用性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大体分为私立、公立两类,举办私立应用性高等教育的院校包括: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统称为“私立技专校院”。 私立技专校院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中特别是在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台湾私立技专校院协进会理事长陈振贵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73所台湾的私立技专校院相当欢迎大陆高校的学生前来就读。 

 台湾技职校院对于大陆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此前,大陆高校的学生到台湾只能短期交流,例如进行半年或一年的学分研习,且因为不是台湾籍学生到业界去实习就受到了一些限制。这就使台湾技职院校的特色在这些学生的身上难以体现,从而限制了双方的交流。现在,“陆生三法”修正案通过后出台的办法有利于大陆学生赴台就读。随着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密切以及政策的推动,两岸高等技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 肖杨.“陆生三法”修正案:两岸文教交流的新机遇[j].台湾工作通讯,2010,(9):16-17. 

[2] 解德道.中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历史对照[j].职业时空,2011,7(3):38.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6

2010年8月19日,台湾有关部门三读通过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即所谓“陆生三法”的修正案,标志着台湾地区将正式有限度承认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专院校。

然而,在两岸长期分裂状态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两岸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和特点。其中,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经过规模扩张、升格改制、多元入学、鼓励私立办学等一系列改革,已经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大陆目前的应用性(技术与职业)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学习、借鉴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推进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此次“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为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一、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政策的简要回顾

2006年,在首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至此完成了采认台湾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2010年4月,大陆国台办宣布:大陆123所高校将开始免试招收学测成绩达“顶标级”的台湾高中生,面试合格即录取,于9月即可正式入学。

2008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条文修正案,决定将大陆地区与港澳地区学生比照侨生、蒙藏学生与外籍生,增列为“特种考生”。 2010年8月,立法机构通过针对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承认大陆学历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修正草案,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及正式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

“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意味着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终于进入操作性阶段。有利于生源结构性不足与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促进台湾大学教育多元化,提升台湾高校学术科研水准和综合竞争力 [1]。

二、新形势下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交流

应用性高等教育(技职教育)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简称,是我国台湾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即旨在协助中学至大专阶段的学生习得走入工作职场所需的能力和以促进成人学员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继续增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教育。

(一)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应用性高等教育从此正式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1996年,《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应用性高等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决定后,应用性高等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主要形成了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等的高职教育的学校类型 [2]。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应用性高等教育。

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期总体上处于专科层次。1974年,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技术学院,开创了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该校于1979年设立了工程技术硕士所硕士班,于1983年增设博士班[3]。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台湾处在应用性高等教育不断升格以及大发展阶段。至2006年,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由1997年的5所增至32所;技术院校由1995年的10所增至46所;专科学校由1996年的70所减至16所。大量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台湾地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提供了保障。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由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以及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所设立的研究所等三个层次构成 [3]。

综上所述,面对高度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社会急剧变迁的实际需要和大学学术自主环境改变的趋势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学校课程发展机制,加强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建立教学特色,提高竞争能力以吸引学生就读,是两岸各高等技职院校努力的重点。

(二)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情况回顾

1987年,大陆颁布的《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由国家教委负责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事宜。在学术交流上,海峡两岸高等技职教育研讨会自1999年开始分别在大陆与台湾每年举办一次,成果丰硕[4]。

2007年12月,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交流研讨了两岸职业教育经验,为实现两岸之职业院校发展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4月,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同年5月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挂牌,主要开展两岸职业教育合作试验,并通过研究进一步推动两岸高职院校交流,探索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合作办学新形式。同年8月31日—9月5日在沪举办了首次“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与会人员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5]。

由此可见,近年来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交流方式日趋多样化,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据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大陆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建立完善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大陆高职教育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专科层次的,应逐步提升办学层次,形成一个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完备体系。二是重视并加强校企合作,务实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既有利于协助技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又可以充分运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

(三)新形势下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及其前景展望

两岸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已逐渐成为两岸教育界的共识。但是由于“陆生三法”修正案通过之前缺少两岸高校间学历、学位的互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岸高等技职院校学生交流的规模,限制了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面对台湾社会少子化趋势、高等教育市场的国际化,高等技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招生压力更大,有些高等技职院校甚至面临招收不到学生而要停办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面对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行业的教育资源供大于求、高职教育机构到大陆合作办学的意愿强烈等现实情况,大陆高等技职院校可积极吸纳引进和参考借鉴这些有利资源和成功经验。因而,“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对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利性是毋庸置疑的。

台湾有关部门随后公布的《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学及停留办法》和《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规定了大陆高中生只能申请到台湾私立大学攻读学士学位。而台湾地区应用性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大体分为私立、公立两类,举办私立应用性高等教育的院校包括: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统称为“私立技专校院”。 私立技专校院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别是在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台湾私立技专校院协进会理事长陈振贵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73所台湾的私立技专校院相当欢迎大陆高校的学生前来就读。

台湾技职校院对于大陆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此前,大陆高校的学生到台湾只能短期交流,例如进行半年或一年的学分研习,且因为不是台湾籍学生到业界去实习就受到了一些限制。这就使台湾技职院校的特色在这些学生的身上难以体现,从而限制了双方的交流。现在,“陆生三法”修正案通过后出台的办法有利于大陆学生赴台就读。随着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密切以及政策的推动,两岸高等技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 肖杨.“陆生三法”修正案:两岸文教交流的新机遇[j].台湾工作通讯,2010,(9):16-17.

[2] 解德道.中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历史对照[j].职业时空,2011,7(3):38.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7

1.1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开展两岸经贸合作搭建了桥梁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继两岸全面实现直接双向“三通”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两岸经济关系从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2010年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开幕上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需要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尽快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长效机制,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最大可能地提升两岸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整体实力。”贾主席的讲话得到台湾民众的普遍赞赏和认同,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台湾经济学者刘大年用“高速公路”这一名词,来形容他心目中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他说,借助这条“高速公路”,两岸产业将可开拓更大市场,共同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深入开展两岸经贸合作早已是人民的共识,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景和福祉。

1.2 开展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以及两岸农业、农村发展所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加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历史的必然。大陆农业是典型的小农分散经营模式,农民平均每户仅有0.5公顷左右的耕地,土地所属权的不同以及耕作面积的狭小,使得农业技术引进受到较大局限,造成国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技术往往不能适用于大陆农业生产需要,即使有些先进技术得以引进,但是面对分散的小农户,大面积推广起来依然存在较大困难。但是,海峡两岸农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类型相似,农业技术领域各有所长,特别是台湾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非常适合祖国大陆农业发展需要,这为深入开展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基础。而且台湾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注重农业技术的实用性,加上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成果很容易传播到农民手中,应用到生产实践。因此,两岸农业科技交流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通过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两岸农业界普遍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之下,海峡两岸合作硕果累累,福建永春的“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计划”和漳州的“香蕉生产栽培技术综合改进计划”就是典型的合作案例。

1.3 现有大陆农民组织化和文化程度低,是两岸农技合作的一个瓶颈

由于大陆农民文化程度低,加之缺乏完善的技术传播网络,技术难以被广泛推广应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风险和成本也很高,从而难以形成对台湾农业技术的规模化需求;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户与台商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不稳定,常常出现违约行为,企业在与农户合作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影响企业与农户技术共享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将大量引进的农业技术惠民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工作势在必行,也不失为一条重要的开展两岸农业合作交流,解决农技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

2开展对农民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生物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基因工程育种和核辐射诱变育种、水稻基因组研究、禽流感等动物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等方面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高关联、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六高”特征,主要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以转基因、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目前农业领域已形成较完善的科研体系,以及不断壮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科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农业科普,将科普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三农”大局,而且必将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民科学素质,特别是提高那些在农村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早在2006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就启动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这些年针对的农民科普工作得到持续强化,但农民对于农业科学普及知识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所以开展科普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

首先,从我国国情来看,农民是我国人口中最大的、较特殊的公众群体,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形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也形成了城乡科普的巨大反差。由于我国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提升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机会,使他们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接受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因此对农民的科普具有急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工具性等特点。

其次,加强农民科普工作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更需要高素养的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大力加强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最后,加强农民科普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因此只有切实提高农村的科技文化普及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铺垫坚实的科技文化基础,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三农”问题。

3开展惠农科普工作的主要途径

3.1 培养新型农民,着力打造开放有序的农民科普教育体系

没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加强现代农民科普,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总体上呈现结构性下降。农民科普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农村科技人员和知识青年、农村专业户和示范户、农村转业人群、农村多种经营人员、农村弱势和边缘人员。运用科普的层次理论,应当重点抓好对核心层农民的科学技术普及。首先,应立足地域差别大、农民以多业兼营为主、教育培训需求呈多元化等实际,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工人为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以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科技型”村干部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

3.2 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重点建设一批县市级职教中心和乡镇级科普示范学校、村(社区)级农民科普学校。加强对外输出务工农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发展技术型、外向型劳务输出,通过实施农民科普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努力提高农民务农技能。拓展农民致富门路,着力打造农民增收体系。目前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水平偏低。缩短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壁垒,广辟增收渠道成为农民增收的三大长效机制[6]。

3.3 利用多种渠道对农民宣讲科普知识

通过农情信息、发行科普杂志、发放技术资料、发送农技短信、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科技班等方式及时组织农户们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等手段来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农业生产水平。在全镇、全村范围内设立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同时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指导员需要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课堂教学、放映科技影碟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教学,咨询、答疑相结合,指导农户进行种植,现场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针对性,注重时效性。目前我国很多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前都面临一个实习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可以鼓励他们到农村实习,与当地农民结成“一对一”的服务对子,帮助农民掌握新型的农业技术手段,了解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发展趋势,到田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传授农作物养殖新技术。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大学毕业生毕业实习难的问题,也切实为广大农民送技术上门,扩大了农业科普工作的受众面,提高了科学普及的效率,使大学毕业生跟农民获得双赢互动。

3.4 拓宽服务手段

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途径,比如巡回授课与电视讲座相结合不停滚动播出;技术人员讲理论与典型大户介绍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组织高产大王、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通过让农民看到和深切体会到科技的作用,从而自觉产生对科普尤其是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激发其利用科技的积极性;建立科技图书站,解决农民想看书却没有资料的难题,也鼓励大家在图书站互相探讨、解决面对的问题。另外,目前农村基层科普网络特别是村级科普组织不够健全,很多偏远的山区甚至还尚未建立,一些地方基层科普机构或组织大多是负责人身兼数职,活动稀少,内容单调,因此要积极利用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及时公布农业生产信息,全方位开展服务。强化科普功能,拓展科普内容,充分发挥其科技示范、科技普及、成果推广、配套服务等作用,形成以政府科普网络为纲,群众科普网络为络的网络体系。

3.5 开展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

在陕西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杨凌农高会不仅是展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一次盛会,也为广大农民搭建了学习农业经验、农科知识的平台。在农高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外农民创业论坛”、“百名农业专家现场咨询”等活动,让农民与科技知识“面对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渠道和平台,应该学习、借鉴和加以推广,在成果展销会上,重点推广生态、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拓展新型农业的技术手段和应用范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3.6 建立科技示范园

建设集农业科技人员培训、新产品试种、标准化生产推广等各项功能为主的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大棚内,各地农户可以随时去参观考察学习种植经验。最终以科普示范区、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户四个创建为载体,推进科普工作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3.7 加大农民科普投入

现代科普是项高投入的事业,综观世界各国,越是现代化,科普经费投入越大。我国农业科普工作的重点在县镇两级,但是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级。目前县镇级财政非常紧张,很多是“吃饭财政”,有的甚至债台高筑,科普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有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或“忙于自身生存,无力推广农技”。即使县级财政虽然有安排,但有效利用不够。有些地方将专项科普经费用于外出考察科普工作,用于购置数码相机等办公用品,直接投入到农村、用于农民的科普经费很少。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保障专门用于农村科普的经费投入,并规定保证有一定经费投入用于农村科普,在本级财政预算支出中单列并及时划拨,专款专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科普经费应逐步增加,并提高利用率。

4结论

充分利用对台优势,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大力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设备,加强闽台农业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全面提升闽台农业合作水平,有利于促进福建农业产业的升级。我省可以围绕着“三条产业带、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培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多层次、差异化”的创意休闲农业,发挥我省“少地多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遗产丰富等优势,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作为两大驱动“引擎”,构建与城市文化旅游互补的创意休闲农业。以上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更离不开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该群体科普知识的宣传,竭尽所能的提供一切机会为他们服务,才能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经贸合作,最终促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8

1 集成的基本理论概述

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博士在1973年首次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的概念,其基本观点体现了集成的思想,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把企业的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即决策、经营、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从此,广大学者将集成作为学术术语进行深入研究和运用。

在我国,集成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是集成思想研究的奠基人,他于1989年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系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集成方法,这为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另外,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集成的概念作了探索,归纳起来共有四种:(1)中国人民大学李宝山教授等认为集成是主动寻优的过程,要素只有经过优化选择搭配并以最合理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集成,而一般性的结合不能称为集成[1]。(2)中科院戴汝为教授认为集成就是集其大成,即将复杂事物中的精华部分组合在一起达到最优就是集成[2]。(3)华东理工大学龚建桥教授等认为集成是将独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3]。(4)武汉大学海峰教授等认为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按照一些集成规则进行组合从而提高有机整体的功能[4]。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对于集成并无一个统一的概念定义。学者们对于集成的内涵和外延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基本认同集成就是要素的集合。集成与传统的系统理论又有差别,一般的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有特定的边界,有内外环境之分,而集成更具动态性,它的边界是模糊,呈现出一种“泛边界化”的态势。因此对于复杂巨系统来说,集成的方法更适用。

2 创新体系对集成的需求

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系统。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与中介机构是构成创新体系的五大主体。这些系统、要素和环境之间纵横交错、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指标。

林昭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及其增进研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包括两个方面[5]:第一,生产知识都要有一定的要素投入,可以认为创新过程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国家创新体系表现为技术体系起作用的结果;第二,国家创新体系不仅是一个创新主体的要素投入―产出过程,更是创新主体间互动合作的协同过程。即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不仅取决于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更重要的是创新主体及各相关要素间通过相互联结产出网络效应,激发创新行为的有效性。这两种效率共同决定国家创新体系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通过对创新体系二元效率的分析表明,可以通过加强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相关支撑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联系密切的、互动的知识流动网络,增强网络效应,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从集成论的角度来看,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社会集成系统,在主体作用下,通过建立规则,使要素形成集合,并通过要素间内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体。这个集成系统,包含着随机性,如果放任自流,会导致知识无序流动、技术扩散效率低下。同时这个集成系统的规则性多于随机性,可以通过有效的集成管理,促进知识有序流动,提高技术扩散效率。集成创新体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增效,即在强调各创新主体作用的同时,强调集成增效,克服资源利用率低下,创新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阻碍;二是泛边界资源整合,即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突破各创新主体的组织边界,进行资源的整合,实现低成本的技术创新;三是协同旋进,各创新主体间应该通过联盟式的组织,相互优势互补、匹配,共同推进,共谋发展,实现多赢的局面。

3 科技社团在集成上的优势

科技社团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其本身是具备科技组织特性、虚拟组织特性、中介组织特性、非政府组织特性和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社会组织,能利用其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学科的优势,集成科技力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

3.1 地位优势

近年来,政府机构不断深化改革,一些原属于政府的职能逐渐向第三部门转移,这为科技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科技社团凭借其非政府组织特性、非营利组织特性和中介组织特性,承担着其他部门和机构难以涉及的社会职能。同时,科技社团作为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科技组织,本身又具备权威性和高知识性。这些地位优势为科技社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集成科技力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科技资源整合优势

科技社团是由科技工作者组成的虚拟组织,最广泛地联系着各界科技工作者,能及时掌握各学科,各行业的前沿信息。这些科技工作者大部分来自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因此科技社团也是各创新主体的支撑要素,科技社团与各创新主体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种独特的联络机制,科技社团能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建立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广泛联系,起到桥梁和枢纽作用。同时,在推进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方面,科技社团作为横向联系强、组织网络健全的组织能够利用其虚拟组织特性,发挥自身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将不同部门、行业和区域科技力量加以集成,促进各创新主体间良性互动,有效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3.3 经验优势

多年来,科技社团依托其网络健全、人才密集、信息渠道广泛的独特优势,不断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如为政府、企业等单位和行业提供科技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在科技界和产业界之间牵线搭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如“金桥工程”和“千厂千会协作行动”。这些活动已见成效,供求网络已形成规模。凭借这一系列的活动经验,科技社团完全有能力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集成科技力量,牵头组织产学研科研合作项目,组织或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从而引导知识有序流动,提高技术扩散效率,不断为科技创新服务。

4 对于两岸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自1992年以来,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在技术引进与创新、资源开发与利用、创业投资与产业发展等方面,两岸各有各的经验和优势,同时各自也存在劣势和不足,因此,共同构建海峡两岸创新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社团要发挥其在创新体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创新体系的建设做贡献。

4.1 科技人员的集成

建设海峡两岸创新体系,人才要先行,使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两岸创新体系建言献策。在这一方面,科技社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促进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一是科技社团应当积极主动吸引台湾地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为科技社团注入新鲜血液。尽管目前许多学会吸纳了一些台湾地区个人会员,但这一比例明显偏小,这不利于破除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的隔膜,因此应该适当增加台湾地区个人会员比例。二是促进两岸科技交流常规化、制度化。近几年,两岸科技交流形式日趋多样,规模不断扩大,往来日渐频繁。通过两岸学者的头脑风暴,解决了不少重大问题、难题。科技社团为两岸科技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举办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派遣专家学者到台湾省进行访问考察、参加展览技贸活动等。因此,科技社团应当继续发挥科技交流方面的作用,促进科技交流常规化、制度化。三是集成两岸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库和智囊团,为两岸科技合作项目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评审作用。科技社团广泛联系着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掌握各个行业的前沿信息,对于建立专家库、智囊团具备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科技社团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使用和管理好 两岸专家库、智囊团。

4.2 科技组织的集成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是两岸创新体系的直接表现。不管是科技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最终都要取得实效,达到科技与经济的相互转化,使两岸人民得到直接利益。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如何使资源流向最高收益率的产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增大两岸优势互补效应等诸多问题。在这一方面,科技社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科技社团应当积极争取台湾地区优秀企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学会,为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两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便利的条件。二是由科技社团牵头组织海峡两岸产学研科研项目。两岸科技社团要实时沟通,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效应,积极牵线两岸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间的科研项目合作。

由于科技社团站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科技人才高度密集,信息渠道比较广泛,凭借此优势可以消除两岸科技合作中人才缺乏、信息不对称的阻碍,提高产学研科研项目的成功率。三是组织或参与海峡两岸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这一过程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科技社团作为智力密集的组织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帮助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组织专家与企业联合攻克技术转化难题,帮助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戴汝为等.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5.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9

2010年6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的下潜记录,实现了我国空间海洋技术新跨越。首座实验快堆成功并网运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煤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烃实现工业化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实用化取得新进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重大药物创制和低成本医疗设备研发等提高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量子信息、纳米科技、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命起源和进化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两院作为科学技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克服全球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认知科技呈现群发突破的生动景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一代技术群和新产业生长点。能源资源科技将推动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可持续能源和资源体系的形成,材料和制造技术将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空间海洋和平利用和开发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增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升将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量子世界的调控,暗物质、暗能量的探测,生命现象系统整体的认知,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内需为导向,确立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重大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势和任务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共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这里,我对两院院士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强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进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空天战略高技术,保证我国有效进出与和平利用空间;发展海洋战略高技术,提高我国海洋经济水平,保护海洋航运安全,开发深海资源;发展生物安全应对技术,有效防控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发展信息网络战略高技术,建设基于网络信息的社会态势预警、分析、监控、应急体系,维护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科学创新,在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力争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强先导技术研究,在关系长远发展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第二,希望两院院士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更加积极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面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系统集成创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关键工艺技术、高端产品研发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扭转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要面向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向技术创新引领型转变,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方面引领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要面向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满足对农产品总量、质量、安全和多功能需求,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要面向建设可持续能源资源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传统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安全利用,加快新能源产业化,提高油气资源、重要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勘探、开发、综合利用能力。

第三,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努力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空气质量的科技问题,努力解决多发病、常见病、急性传染病诊断和治疗药物问题,发展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技术,努力攻克对人民群众有严重危害的重大慢性疾病医疗技术,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技术。要面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发展城乡环境保护、治理、修复技术,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开展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要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全社会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创新文化载体,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第四,希望两院院士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仍不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仍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适应,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央正在制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大家工作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对科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比较了解,对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切身感受。希望两院院士站在全局高度,积极探索符合规律的新机制新模式,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技体制改革。

第五,希望两院院士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为本。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继承创新、超越前人的历史。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两院院士都是学有建树的学术带头人,许多同志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发现、培养、提携青年人才是大家的一项重任。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坚持科学标准,客观公正评价人才,热情关心和支持有科学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要积极培养青年人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思路新方法。要大力提携青年人才,虚怀若谷,举贤荐能,着力营造包容兼蓄、和谐有序的人才成长环境,真诚尊重人、细致关心人、充分信任人,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讨论,鼓励青年人才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敢于质疑和超越老师的学术思想、敢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营造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要建设好学术梯队,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广揽英才,为他们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他们加快成才铺路搭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第六,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两院要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紧紧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咨询研究,客观独立发表意见,坦率真诚提出建议。两院和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构建有利于发挥院士专家咨询作用的体制和程序。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界的领军人才,要前瞻新科技革命方向,善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我国科技工作提升创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凝炼前沿方向。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例10

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辨析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专门列有“技术教育”的条目,其解释是: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技术教育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学习类型和教育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一种或一群职业、行业或者工作岗位培养低层次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学制一般在中学后期,包括普通教育,为形成所选职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以及相关的理论课程。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比例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重点都是在于实践训练。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三个主要阶段可能还是比较显著的,可见教育分类的第10、11和12层次。

(二)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界定

英国的技术教育是从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中分化出来的。英国的中等教育实施机构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种类型。其中文法中学作为继承传统学术性中学,主要为升学做准备;技术中学则主要进行技术教育;现代中学给学生以实用性的知识和一般性的技能训练,为学生走向生活做好准备。英国教育分为学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三种类型,即有三种发展道路:如果希望从事理论研究方向,可以走学术线路,最后进入学术型大学;如果希望工作,则可以走职业资格这条路线,主要学习工作技能和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具备工作能力;还有一条路线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没有确定是否准备上学术型大学还是去工作,则可以走中间路线,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决定。三条路线并不是孤立的,他们能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比较好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一个人可以从一条路线跳到另一条路线上去,人才培养非常灵活。而且同一层次社会上所处的地位相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三条路线的主要区别是学习的内容不同,第一条主要是理论;第二条是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兼顾;第三条主要是工作场所下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理论知识较少。

德国的职业教育通常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学校教育;二是非学校教育。前者从事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职业高中、高级专科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各种形式的培职一体化的学校。非学校职业教育一般指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专业团体及社区职业教育。这两种职业教育体系互为共存、互为兼容和互为补充。作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是20世纪60年代由原有的中等专科学校和工程师学校升格改办而成,并且其在德国的地位是与其他综合大学“等值”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在性质上区别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与我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德国技术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其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发展的。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产生发展的背景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此外,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主要在于其提供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学生的可选择性。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仅具有纵向分明的层次之分,而且也具有横向多样的类型划分,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体系内部自由地进行纵横向的选择,即不仅可以通过更高层次的进修来获得更高的文凭而且也可以进入体系内部的其他类型的教育,为成为另一种人才类型而学习。例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如再进行技术教育的进修后就不再是单纯的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而会成为技术型人才。

台湾地区的技术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中等教育阶段实施的称为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后阶段实施的称为技术教育。台湾的技职教育可划分为五个层次:一是技艺训练,短期培训,用以培养基层操作人员,大都由各单位自行培养。二是技能教育,培养技术工的中等职业准备教育,特点是以实际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三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员、技术助理师、领班等人员。四是科技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工业技术师。五是高级科技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工程技术师。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已自成一贯体系,分为三种水平:高级职业学校(包括普通高级中学的职业课程)、专科学校(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技术学院(二年制和四年制,硕士班和博士班)。

二、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

(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不同特征

纵观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探索及其发展,可见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而且关于两种教育的分类也已在国际上达成了共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同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实施以及实施机构等的不同上。在区分两种教育类型并承认其各自系统体系的前提下,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最为关键的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掌握经验技术为主,要求经过长时期实习养成某一职业所需的熟练技能经验和有关知识。这方面人才有工农业技术工人和汽车驾驶、烹饪等人才,还包括要求熟练操作的其他各种工作岗位。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要求掌握某一专业一定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方面人才包括工农业担任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员,以及具有第三产业方面知识、能力要求相仿的人才。

不同人才类型的智能要求对课程的设置要求也是不同的,而且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核心的环节,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培养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人才,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课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重上。在普通文化基础课方面技术教育的课时数要远远高于职业教育的课时数并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技术基础课方面,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相比明显课时少、深度浅、广度较窄等而且课程要求也具有明显的不同;在专业课方面,技术教育的内容要比职业教育宽广得多。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区别上,其他的一切教学系统的差别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及课程的设置来区分的。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联系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问题,技术一直是科学的附庸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对于通过技术的科学化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发展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也还不是很高涨。技术教育不是被置于科学的阴影下就是置于职业教育的狭小的范畴内,所以当下通过论证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承认技术教育独立性的前提下,探索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协调发展和贯通则是更为主要的。

现代的技术教育最初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延伸、发展而形成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早期的技术员大都是对技术工人进一步培训而形成,至今德国仍保持这一培养模式。德国培养技术员的技术员学校不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而采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技术工人)学习两年的学制。这启示我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立交桥的建立,虽然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类不同教育类型,但是在保存其自身特色下,实现二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德国这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非常值得我国学习的。目前我国的大职业教育体系的弊端是在中等教育层次盲目地合并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学校,虽然中等专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习年限接近,但是特性却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合并把不同特性的学制凑合在一起,这样就会削弱对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的有效领导,模糊各种学制的特色,甚至形成一定的混乱。再者,实施技术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的招生往往是面向普通教育的,对于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是非常少的。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还不能提升的现实下,技术教育的招生理应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倾斜。同时,我国目前技术教育层次的提升已高于职业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技术教育可以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而且高层次技术教育招收职校毕业生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是高技能人才的定位而应是技术教育的技术员培养目标或者更高层次的人才。

正因为技术教育起源于职业教育,在初始时这两类教育的具体管理机构往往是同一的,在技术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后才区分开来。例如英国培养技术工人归伦敦城市行业协会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创办培养技术员的学制后仍归该协会管理,直至1973年成立技术教育委员会后,才将这两类教育分开管理。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置于不同的管理体系下有利于自身的特色的发挥,但是由于这两类教育共同为解决制造工艺中的技术问题而培养人才,因此在教育分类的视角下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二、我国亟需回归教育本源,大力发展技术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基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工作职责都处于生产和服务流程的下游(即“第一线”),但是仍然具有明确的不同分工,各自需要具备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简单地说,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优势在于相关技术知识的系统掌握及其应用,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优势在于相关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课程体系。虽然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致使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趋向复合型,两种人才类型的界限趋向模糊,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的现实条件下,这两种人才的分工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不宜于把技术教育的内涵归于职业教育的内涵中,这样势必会使得技术教育的独立性发展受到巨大的阻力,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会有所局限。虽然已有很多学者撰写了很多文章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独立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学术界也逐步达成共识,已承认两类教育的独立性。但是目前在很多学术会议以及国家政策文本及领导人发言中依然存在只有职业教育而没有技术教育的现象,而且在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场合这种有职无技的称谓更易误导人们的学术观念。因此我国亟需回归教育本源,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也应大力发展技术教育。

(一)在技术教育的招生上应趋向于多元化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少数面向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更多是招收低层次技术教育的毕业生。例如美国有招收两年制专科毕业生再学两年培养成技术师的学制(称2+2学制);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招收专科毕业生学习两年;台湾地区的工业技术学院只招专科和职业高中毕业生,不招普通高中毕业生;西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高层次的技术教育以低层次毕业生为入学对象。而且,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以低层次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为基础,相互衔接,从而避免了重复学习。我国的现实却是很多高层次的技术本(专)科院校虽然招收低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但是在对这些生源进行培养时,却和普通高(初)中生源施以相同的人才培养计划,而不对其进行适合其自身特色的课程及培养计划。由于生源的巨大差异性再加上人才培养计划通常是按照普通生源量身订做的,致使从低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很差,严重影响了以后的招生,目前的状况就是很多院校(专业)对低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停止招生。通过国际上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贯通发展来看,单一化的普通生源很难发挥出技术教育本身的特色,因此我们国家的技术教育的高层次理应在招生时进行这方面的考虑,在招收普通生源的前提下适度地招收职校生。生源的入口问题解决好之后,最重要的是技术本(专)科院校还应对这些生源施以与职校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

(二)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不能简单地归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