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电影欣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1 02:18:09

电影欣赏论文

电影欣赏论文例1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高中英语教材为教学中心、以英语辅导书为教学支持的,具有一定的模式性。而且,这些教学内容具有类型固定化(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单词、语法、阅读教学;其中,阅读题材主要包括说明文、应用文和记叙文等)和纯文字化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而英文电影欣赏可以将电影中的故事和情节引入到教学中去,使英语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强,突破教学内容的文字化局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类型,起到扩充教材的作用。

2.教学方式方面

高中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上英语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更多地扮演着英语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忽略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此外,目前我国国内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汉语教学的方式,即除了进行单词读写、习题练习中的英文篇章阅读之外,均将汉语作为教学过程中问题解释的旁白语言。这种“汉式英语教学”的方法虽然使学生拥有很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和时间,但却因为“听的少、说的少”而“听不清、说不出”或“听不懂、说不准”,进而导致许多学生在离开“录音机式听力教学”的引导后便无法听出单词、听懂语句,在离开书本之后就无法开口讲英语,怯于讲英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读写听说”的完整性。

运用英文电影欣赏进行英语教学则能够改善这一不良现象。一方面,电影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的难度,使学生获取更多的自信,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欣赏的积极性。而且影片中人物的动态行为和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逻辑和语法,语调和发音也比较标准,与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吻合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对影片进行播放和暂停的灵活控制,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影片中任务的对白和情节发展来熟悉不同单词、短语和语法的适用语境。同时,英文电影中的英文口Z化对白也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听力能力的作用,能够弥补汉式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少和蹩脚发音的不足。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欣赏过程中针对影片与学生进行问答式的英文交流,鼓励将英语说出来,锻炼学生的单词组合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或者就英文电影中的插曲、片尾曲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将英语唱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同英语之间的情感,帮助学生摆脱“怯于说英语”的心理障碍。

3.教学成效方面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具有浓厚的应试化色彩。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许多教师采取了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多背单词、多记语法、多练习题、多听听力材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考试前“学富五车”,考试后“学识清零”,高考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顺利通过英语六级,但高考过后却往往有不少的英语优等生连四级都过不了。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注重短期成效,忽视长期成效的弊端。

电影欣赏论文例2

一、引言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播客(Podcsst)是继E-mail、BBS、ICQ、博客(Blog)、维基(Wiki)等交流方式之后又涌现出的新型信息交流方式,它能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素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网络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让资源与资源使用者、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它摈弃了文字博客的不足,有效地将音频、视频素材融入其中。与传统的Blog相比,Podcast更能展示个性,更有针对性,同时又拥有更强大的交互能力。“播客”用声音传达信息,“播客”的内容更富有感情,更具个性,形式多样,有故事播客、脱口秀播客、音乐播客、文学播客等。随着播客技术的发展,播客正开始进人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播客。基于播客最显著的特点即播客传播的信息主要以音频和视频信息为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播客和英文电影欣赏教学结合起来,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二、英文电影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现状

电影是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起到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它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电影欣赏课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中真实环境语言输入的不足,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大量的英文电影欣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任何交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实施的。电影故事情节取材于生活,其中的场景、道具及其他方面都充分展示生活的真实。因此,看电影时,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这等于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无疑使语言学习十分真实自然。经常看英文电影,学生就会逐渐地学会在不同情景中得体地使用语言。同时,电影展现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演员说的英语也是生活中本族语者说的英语。经常看电影可以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中式英语”,也有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

其次,英文电影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门外语不可能不了解相应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英文电影欣赏,学生可以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英文电影欣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电影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从课堂教学的单一与枯燥中摆脱出来,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听觉享受、视觉享受、精神享受,进而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英语学习者对英文电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期望,许多学生把英语电影欣赏作为一种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较少,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安排英文电影欣赏就显得捉襟见肘,一般学校不开设专门的视听课,学生在一学期内只能在听力课时间观看一两部英文电影,这对提高英语水平来说显得微不足道。而教师布置学生课后个人观看又不太可行。一方面,学生可能缺乏自觉性,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监督性。另一方面,学生的观看也带有盲目性,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探索一种把新型的信息技术播客应用于英文电影欣赏的模式,使学生在进行英文电影欣赏中提高英语水平,是一个必要和有益的尝试。

三、播客及其使用方法简介

Podcast,中文译名尚未统一,但最多的是将其翻译为“播客”。它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出现初期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Podcast录制的是网络广播或类似的网络声讯节目,网友可将网上的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MP3播放器或其他便携式数码声讯播放器中随身收听,不必端坐电脑前,也不必实时收听,享受随时随地的自由。更有意义的是,你还可以自己制作声音节目,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就像博客颠覆了被动接受文字信息的方式一样,播客颠覆了被动收听广播的方式,使听众成为主动参与者。

播客的使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创建播客和收听收看播客。

1、创建播客。

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软硬件制作与播客,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步骤如下:

(2)将录音文档存作MP3格式文件。

(3)上传该MP3文件到网站。

(4)有播客附集(podcast as an enclosure)的RSS源。

播客使用的是一种基于XML的叫做RSS的技术,这种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网站用来提供即时信息。不同的团体用这种方法把新的内容和信息列在一个XML或RSS文件里。很多网站会用XML或RSS来标示它们提供RSS源。

2、收听收看播客。

用户把播客(MP3格式)下载到电脑就可以在任何时候收听。另外,也可以把播客下载到MP3播放机,这样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按自己的要求去听播客了。搜寻和收听播客的步骤为:

(1)找到并订阅一个播客源(XML或RSS)。

(2)在线选择和收听收看播客。

(3)下载和收听收看播客。

(4)把播客下载到MP3播放器上。

四、播客与英文电影欣赏相结合的可行性与模式

电影欣赏论文例3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沥沥鲜血染红它……”凯传词、王酩曲的电影插曲《绒花》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应电影《小花》的剧情发展需要而生。以新颖的视角、清新的音乐风格深入细致地刻画了女主角翠姑内心世界的情感美。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

一、电影《小花》概述

改编于前涉小说《桐柏英雄》的电影《小花》,故事梗概为: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赵姓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他人。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后。赵小花(董红果)到部队中寻找投身革命的哥哥赵永生未果,却遇到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被何向东赎出收养。改名何翠姑。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跪走风车矶”救了身负重伤的亲哥哥永生,但她自己却不知情。之后,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一次战斗中翠姑为营救小花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小花与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呼唤哥哥,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二、电影插曲《绒花》的音乐分析

《绒花》全曲为二段结构大调性色彩。第一段主题部分选用平实的叙述性音乐语言进入,为9+9的两个平行关系乐句构成。两乐句内部结构均为5+4的乐节。旋律进行以二度及进为主,内含小三度跳进。主题上句半终止于属功能,其和声走向为T-S-T-D,上句旋律在第四小节突出了下属功能组中的“4”音,第六、第八小节强调了导音“7”到主音“1”的小二度解决。既巩固了主和弦,又为属功能半终止进行了铺垫:主题下句完满终止于主功能,其和声走向为T-SII-TSVI-D-T,下句旋律在第十五、十六小节连续两次运用纯五度下行大跳。加重了歌曲情感的深度表达。值得一提的是,《绒花》的音乐主题在西洋大调的基础上,巧妙的融入了中国音乐所特有的“12356”五声音列元素,增强了作品的民族风韵。在节奏的选择上,曲作者精心设计了以切分节奏为主的歌曲基本节奏,在听觉上形成一咏三叹的音乐效果。歌曲的第二部分为副歌的创作手法,呼唤性、山歌风味的旋律中,连续多个三连音的运用使全曲的音乐层次逐步增涨。这部分和声功能上突出了下属和弦色彩,使得调性暂时离调至下属关系的大调。形成全曲的高潮,直至歌曲结尾处回原调。歌词部分,朴实无华的歌词创作与质朴的音乐风格相统一,歌词中叠字、叠词的运用与旋律中叠音的运用遥相呼应,既增加了音节的美感,又加深了歌曲的情感表达。

电影欣赏论文例4

[关键词] 电影;音乐;欣赏;意义;内容;方法

电影音乐,既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因此它具有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

于是,电影音乐欣赏也自然具有这种交叉性或边缘性特点,即兼有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的双重属性。这也自然使得电影音乐欣赏成为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限于篇幅与能力,本文只能对电影音乐欣赏这一重要艺术命题的要点说其大略,权作引玉之砖。

一、电影音乐欣赏的意义

电影音乐欣赏,具有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的双重重要意义。电影声乐又称“电影歌曲”,已成为歌曲之中的一个独立的品种,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深受喜爱。电影歌曲具体分为影片中的主题歌、插曲、片头曲、片尾曲以及片中人物所演唱的歌曲等等;电影器乐曲又分为西洋器乐曲(管弦乐曲)、民族器乐曲(民族管弦乐曲)、器乐独乐曲(西洋器乐独奏曲,如钢琴独奏曲;民族器乐独奏曲,如二胡独奏曲等)。但总地看来,电影器乐曲多系伴奏曲,在片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任务、营造环境、抒感、情绪等作用。

电影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两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个层面是对于电影欣赏的重要意义。电影音乐在整个影片中起着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影音乐欣赏就直接制约决定着整个电影的欣赏。人们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他们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确定为电影的正式诞生之日。但是,最初的电影只有视频而没有音频,被称做“无声电影”或“默片”。直到132年以后的1927年,美国的影片《爵士歌王》才正式成为有声电影的开山之作,从此电影才成为视听结合、音画一体的现代化新的艺术品种。而《爵士之王》,顾名思义,是在原来无声电影中加进四支爵士歌曲和一些台词及音乐伴奏。因此,“电影艺术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尤其是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可以说,不会欣赏电影音乐,就不可能更好地欣赏整个电影艺术。特别是一些音乐故事厅、音乐风光片,音乐在其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不会欣赏这些电影音乐,那就不可能欣赏这些影片。

另一个层面是对于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许多电影音乐,特别是其中的电影歌曲,已成为独立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作品。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典型的电影歌曲。而艺术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渔光曲》是同名影片的主题歌;《我爱你,中国》是影片《大海在呼唤》主题歌;《四季歌》是影片《马路天使》的插曲;《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九九艳阳天》是影片《柳堡的故事》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的插曲;《问心无愧》是影片《红番区》的主题歌;《流光飞舞》是影片《青蛇》的主题歌……不胜枚举。正确全面地欣赏这些电影音乐,无疑对于音乐欣赏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电影音乐欣赏,无论是对于电影欣赏还是对于音乐欣赏,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作为艺术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艺术欣赏力与艺术素质的全面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艺术素质又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万万不可低估。

二、电影音乐欣赏的内容

电影音乐欣赏,是对电影音乐的聆听、品评、分析、判断、鉴别、评价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其一是知识储备。又包括电影知识与音乐知识两大要素。电影知识包括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综合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的综合美;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画面语言(镜头语言,如推、拉、摇、移、跟、降、升;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平视、俯视、仰视以及色彩语言、构图语言等)、“蒙太奇”(基本结构手段与叙述方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组接剪辑手段)、电脑三维动画制作新技术等。音乐知识包括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抒情性、韵律性、形象性、节奏性、表演性等。

其二是把握电影音乐欣赏的心理规律与特点。主要有:音乐感知、情感体验、音乐想象、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领略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情感体现。抒情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同样,电影音乐也可以情感作为载体。如果说,词、曲作者的乐谱是“情感设计图”的话,那么演唱者或演奏者就是情感的传达者,而听众乃是情感的最后接受者。如果欣赏者不进行情感体验,就不可能欣赏到音乐的精髓和灵魂,也就不可能收到“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所以电影音乐欣赏,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互动、情感共鸣的动态过程。倾情投入,真情体验,是电影音乐欣赏心理规律与特征的关键。

其三是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道路、艺术特点与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欣赏电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首先要了解词作者田汉与曲作者聂耳的生平与创作道路、艺术特点。田汉(1898―1968),中国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原名寿昌,湖南长沙人,1916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次年回国,在上海创办南国社,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创作话剧、歌剧、电影剧本。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入抗日爱国宣传活动,创作出大量救亡作品。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积极参加反美反蒋的爱国主义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职务。其作品的艺术特点是时代感鲜明、革命激情强烈、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主要作品有《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等,同时创作出大量诗歌与歌词,其中《义勇军进行曲》充分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号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30年到上海当店员,次年入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剧社做练习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开始音乐创作活动,写出了《开矿歌》《卖报歌》等,1935年华新片公司,任二厂音乐部主任,创作出电影歌曲《自卫歌》(影片《逃亡》的主题歌)、《塞外村女》(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等,同年东渡日本,7月17日在游泳时不幸溺死于藤泽市的鹄沼海中,他的作品艺术特点是集战斗性、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作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与整个影片的创作时代背景相同步。这部影片由田汉作故事,夏衍写台本,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刻,投身抗战,奔赴前线,为民族存亡而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田汉在写完影片的故事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于被捕前夕仓促地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写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曾以“陈瑜”为化名发表。当聂耳也遭反动派迫害而行将赴日,临行前夕完成曲作初稿,到日后不久歌谱定稿即寄回国内。这首歌曲一经在影片中唱出,立即产生极大反响,很快唱遍全国,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战歌。

其四是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例如《义勇军进行曲》的爱国主义主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

其五是解读作品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风格特色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采用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相结合的手法,旋律中具有强劲的动感和张力,形成了庄严雄健的艺术风格。又如《我的祖国》和《谁不说俺家乡好》,分别吸收了山西民歌与山东民歌的音乐素材,通过鲜明的地域风格,真正达到了“地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集合体最基本的元素”的艺术高度。

由此可见,电影音乐欣赏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相当丰富的。

三、电影音乐欣赏的方法

电影音乐欣赏,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其一是指欣赏者于不经意间欣赏到电影音乐,例如在咖啡馆、餐厅、车站、机场等场所,无意间聆听到电影音乐。

其二是直觉欣赏法。直觉是欣赏者在观赏电影时或在音乐晚会上,直接欣赏到电影音乐。

其三是理性欣赏法。理性欣赏指的是专门进行电影音乐欣赏,例如欣赏电影音乐的录音带、录像带、CD、磁盘、MP3、网络电影音乐以及专门观看电影歌曲演唱会、电影器乐等。

这三种欣赏方法,由初级向高级层层递进,以理性欣赏法为最高知识与音乐知识的基础,并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就如同鉴赏古董一样,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鉴别能力,是无法领略其精髓、窥其奥妙的。

必须强调指出,电影音乐欣赏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性工程”,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欣赏,而且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在不断反复的欣赏实践中创造出新的欣赏方法。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欣赏乃至整个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一种重要审美活动,是提高人的艺术素质的前提与基础、途径与手段。正如古语所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见多识广,厚积薄发”。这是因为,“艺术鉴赏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的审美活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还是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其意义和价值都已得到了人们普遍而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艺术鉴赏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2]而“艺术鉴赏”与“艺术欣赏”乃是同义语。电影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也就不言而喻、毋庸置疑了。

[参考文献]

电影欣赏论文例5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等:“目前,我国英语影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扬先明,2007)。同时,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选择了这门课程,加之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杨先明,2007)。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高校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英语影视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英语影视课程应该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学模式如何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杨先明,2007)。

处于这个体系核心位置的应当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存在的意义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策略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二、教学目的

目前在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中有一个误区,即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专业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因而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的。

客观地说,当前有不少教师正在积极地从事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的技能,其二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诚然,赏析英文电影的确能够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但据此就将这两点作为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有待商榷的。

确定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考虑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的水平和特点。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会或多或少地引入英文电影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把英文电影赏析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一般都是在三年级之后。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并仍在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中接受着系统的训练:同时,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还包括专门讲授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课程,例如《英美概况》、《欧洲文化入门》等。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赏析英文电影的目的仅仅是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文化,那么完全可以在英语专业的听力、口语、视听说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课程中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必将其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开设。

顾名思义,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英文电影,因此和英语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一样,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体的说是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明确了教学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课程设计和确定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力求达到“赏”与“析”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策略

客观地说,很多学生选择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初衷就是看电影,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审美和认知学的理论来规范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英文电影的相关知识,而不仅是观看电影。根据电影欣赏过程论,电影欣赏“应当包括准备-进入-共鸣一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从而使其形成“审美活动所特有的一种态度一审美态度”(袁智忠,2000)。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影片的选择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即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不断涌现,因此,在保证以上所提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从而保证影片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当谈论到某一部电影作品的时候,人们首先想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拍摄的以及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因此历史和类型是给电影分类的两种基本标准。电影诞生于一百多年前。它的历史并不算漫长和复杂。按照时间顺序对其分类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作为西方电影艺术主流的好莱坞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早期电影、经典好莱坞电影和后经典好莱坞电影。影片类型的划分主要依靠电影的题材、形式、风格或效果:根据题材可以划分为社会问题片、爱情片、黑帮片、战争片、科幻片、奇幻片、西部片、灾难片、犯罪片、诗史片等。根据形式可以划分为动作片和音乐片。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强档片、黑(新黑),根据观众的反应可以划分为喜剧片、恐怖片、惊悚片。

在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的前提下,英文电影欣赏课程所播放影片的选择应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在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可以在第一堂课上做一个问卷调查,在选择的每一种电影类型中列出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片,问卷的结果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参考。

(2)电影理论的讲授

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基本理论是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关键一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地观看影片向主动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飞跃。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受到课时和学 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讲授,例如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有别于影视理论课程,学习电影理论并不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而是进行赏析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单纯地讲授理论会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选定了某部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以《阿甘正传》为例,这是一部风格突出的电影,象征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可以先讲授电影风格和象征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指导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去发掘“羽毛”的象征意义。

(3)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主创人员简介、男女主角简介、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

鉴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小组去收集影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为之后的电影评论打下基础。

(4)欣赏指导

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教师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影片的亮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以《音乐之声》为例,“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巧妙地把人物、歌舞、情节、气氛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是所有的场面都实地拍摄…还选用大量湖光山色的秀美画面,令人陶醉…;三是高明地交织了三对矛盾冲突…”(徐阿李,2003;122)。

2、进入和共鸣阶段

进入和共鸣阶段是学生进行电影欣赏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教师播放影片的阶段。一般说来,电影的播放方式有三种: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鉴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电影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为回味性延留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之后的电影评论做好准备。

3、回味性延留阶段

影片播放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便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课堂活动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下一步分析影片做好准备。

仍以《阿甘正传》为例:影片放映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进行对象征手法的运用的学习,和学生一起探讨“羽毛”的象征意义。课后习题则可以布置学生思考和讨论这部影片中另一个象征元素“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同样,《音乐之声》放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影片亮点之一即三对矛盾冲突的交织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具体指出这三对矛盾。

基于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同时加深对电影理论和影片内容的理解。

四、英文电影分析的教学策略

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影片欣赏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赏”与“析”相结合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以后的学习乃至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1、常见的评论角度

主题分析:分析电影的主题是电影评论的传统方法。主题是一部电影的主要观点。是编剧和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主题是电影的中心思想,它使所有其它的电影元素一类型、角色、叙述、风格一都围绕着它。主题的本质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题有:广泛的人类问题、人生哲学、宗教和伦理问题、历史问题、国家和国民特征以及社会问题等。

作者论:“作者”指的是在商业化的电影工厂制度的局限下仍然可以在电影中烙上自己独特烙印的人。作者通过运用视觉风格让电影成为一种艺术。

结构主义:这是一种分析现象的手段,其方法是在二元对立系统中分析这个现象的基本结构。

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分析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针对妇女遭受的偏见和歧视进行批判。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学是西格蒙・弗洛伊德建立的关于性格的理论,它从很多方面帮助电影研究。首先,最简单的形式就是通过分析作者的心理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其次。对角色的内部心理进行分析:第三,通过分析观众的心理来研究电影。

2、教学策略

电影评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思考能力、语言水平和论述技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的电影评论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影片进行评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同时,鉴于这门课程形式上的特殊性,期末考试可以改变传统的方式,采取以电影评论为内容的论文形式,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电影欣赏论文例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外国文学经典与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有机结合研究”(项目编号:L14DWW018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1-01

在语言教学中,英语电影欣赏已经成为大学生公共选修课堂不可缺少的热门课程,在这门学科中不仅能够从情景交融的音频视频中感受异域文化、地道语言,还能从经典电影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意识。

一、情商的内涵和意义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梅耶教授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简称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缩写为EQ)这一术语,认为“情绪智力”为个人掌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美国作家丹尼・戈登曼撰写了《情感智商》一书里系统而又通俗阐释:(1)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2)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的能力;(3)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4)面对挫折与承受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传统的观念人们总以为智商的高低可以预测学业成绩的优劣,从而推论它也决定着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但就大多数个体而言,智商(IQ)确实具有一定意义,但它很难正确无误地预测个人未来的成就。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的第一个舞台,也是人生开始的第一步阶梯,情商决定着他们人生的成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引起世界的关注和研究,电影欣赏课程从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商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电影欣赏课程中的情商培养

大学生是世界观逐渐成熟的年龄,在选择电影欣赏课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首先考虑课时的长短,然后考虑语言学习是否符合大学生的口语和文化背景,根据学生对语言掌握的程度选择影片,《Gonn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可以说是一部语言、文化知识背景和人物塑造极其内涵的高品质电影,从南北战争的背景涉猎深度的爱情价值观。斯嘉丽在失去父亲、母亲饱受战火纷飞洗礼的肩上扛上了威斯利的嘱托,带着梅兰妮回到塔拉庄园,开始了人生的挑战。她的智商决定了她的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情商决定了她成功地撑起了一片蓝天。当代大学生有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即将形成的人生观,如果能在每一部影片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精心培养、分析、实践研究,情商意识在大学这个人生关键的平台上,通过老师的导入,给当代大学生人生情商的启迪,教育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爱情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电影欣赏课程的情商植入研究与实践

电影欣赏课程植入能大量丰富学生头脑,在电影欣赏中锻炼自己的情商意识,同时分析情商作为一种有章可循的成功技巧,通过影视欣赏这种直观途径,提高自我意识,磨练自己,在课堂这个大环境中给自己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的宽松环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为将来的社会人生创造一个更好发挥自己的空间。本课程的植入有着情商价值的前瞻性和后续延展性。

大学课程植入电影欣赏课程辅助培养学生情商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层层深入从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对生活的热情、陶冶他们的世界观来认知世界。电影欣赏课程的选材和人物性格、剧情的分析从各个角度多元化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每一部电影都体现了不同领域的人物情商,从电影欣赏的角度观看世界,不但深化语言教学还给学生情商的启迪做了里程碑的教育阶段,在将来的就业中,情商决定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发展。

参考文献:

电影欣赏论文例7

电影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情节趣味性强,故事情节完整,容易引起共鸣。同时,在一部时长一两个小时的电影中,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用语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实际,而且贯穿多个事件、多段历史,是了解英语国家的很好材料,丰富多彩、真实有效、场景效果好、易于模仿,在欣赏电影时往往会潜移默化影响英语的吸收,还可以不自觉提高英语水平。

1. 电影欣赏基本知识介绍

一部电影的欣赏往往可以分成不同层次,可以综合赏析,也可以从某一角度着手。一般说来,欣赏一部电影,往往从其分类、风格、叙事方式、表现形式、角色表演,甚至评论角度等几个方面开始,虽然这种分析并不是把每个方面截然分开,但是从两个或多个角度同时应用于一部电影赏析。

按照安德鲁・林恩在其“Appreciating Cinema”中借助保罗・瓦特森(Paul Watson)对电影的分类,根据主题内容,可以分为社会问题电影、浪漫传奇电影、黑帮电影、战争电影、科幻电影、奇幻电影、西部电影、灾难电影、犯罪电影以及史诗电影;根据形式标准,可分为动作电影和音乐剧;而根据风格,分为强档片以及黑\新黑;如果根据情绪反应,又分为喜剧电影、恐怖片和惊悚片等。(Andrew Lynn:2005.8:11)其实这种分类有交叉,但是其分类总体涵盖了西方电影中的各种类型,而每种类型的特点也各不相同。这样根据不同分类,欣赏电影就有了依据,从各自特点着手,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社会、人文等方面情况,针对英语学习,学会使用英语准确恰当表达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等,进而提高英语水平,促进英语学习。

比如,一部社会影片,由于是反映社会问题,所以它们往往具有普遍性,无论社会问题还是其背景设置都是当代甚或当前,所以较易引起共鸣,也更容易吸引学生进一步思考。但是,西方的社会问题片,和纪录片有很大不同,它只是表述一种社会现象、问题,往往具有反讽和夸张,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而后者侧重于纪实,所以带领学生欣赏此类电影,要好好地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欣赏。以经典社会问题电影《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为例,做少许说明:该片获得一九七五年奥斯卡奖的五项主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昔日的好莱坞电影也很喜欢涉及精神病患者的题材,但目的是渲染病态心理。《飞越疯人院》尽管撷取类似题材,却有一定的寓意,语风犀利,富于揶揄色彩。但这部电影颂扬的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最后还是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①。

欣赏电影,就要通过影片分析剧中人物性格特点、时代特征,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从中反应的社会现实,从各种场景中表现出的现实生活的折射反映。各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如何加强了人物的性格,促进了电影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

2. 英语电影教学意义

如上所言,英文电影以其生动形象、直观、场景化使用语言等,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观看兴趣,如果好好利用,对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地道使用能力,会起到很好作用。比如,通过了解一些电影理论,知晓一些电影知识,学会如何欣赏电影,有针对性的吸收其中合理成分,剔除糟粕,对于了解外部世界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具体说来,对教学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通过电影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扩展了知识面,增强了对语言的具体感知能力。比如,通过《阿甘正传》,学生就了解到了美国六七十年的社会状况,对那个时代的流行趋势和情况就有了比较切实的认知,也了解了当时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的一些情况。而一些细节,也使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的一些习俗,如迎接新年、如何庆祝毕业等等情况。

2.2通过了解一些电影欣赏知识,学会如何欣赏、辨别其中的经典部分,并能够分析为何取得这样的效果。比如,一般说来,电影结构上是一个循环,如《狮子王》中的主题曲《Life is a cycle》(生命轮回)。而《阿甘正传》里也遵从而这个模式,阿甘有了孩子,后继有人,生活会继续,希望也就继续了。

2.3通过电影场景,了解地道语言的使用。对多数学生来说,能够到所学语言国家学习并不现实,多数还是在自己国家内通过语言学习而习得该门语言。所以,借助影音材料学习语言,就显得尤为有效了。而由于场景直观、可记性强以及模仿性直接,极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比如在接送孩子上学的校车上醒目的“SHOOL BUS”就可以直接让大家记住类似对应事物的汉语用法“校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以其鲜明形象、直观动作和画面以及声像的综合应用,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欣赏欲望和兴趣。而英语电影除具备此特点外,还为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英语表达外部世界提供了很好的一种手段和平台。充分利用英语电影,学会如何分析、欣赏从而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促进英语学习,乃是英语电影欣赏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释:①.《飞越疯人院》评论: baike.省略/view/410574.htm

参考书目:

电影欣赏论文例8

 

1.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机的兴起,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趋势,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我们可以用来进行英语教学的英语电影。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正确利用优秀英语电影就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把欣赏电影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是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2.电影教学的优点

电影集文字、图画、声音于一体,这些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从而有效地学习语言,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心情去学习多方面的英语知识。我们知道,没有语言环境,要想提高英语水平是很不容易的,而原版的英文电影画面优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它音质优美,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使之全方位感受到语言的震撼与刺激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产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技巧。电影是生活的再现,并且是一种艺术化的再现,通过优秀电影的欣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电影有许多广泛的体裁:传记、史诗、战争、伦理等等,有些内容是学生们不太熟悉的,而这些都给我们极好的学习素材。“一定背景下的一个国家的视觉特点,包括其建筑、习俗、气候、社会组成,都能够通过电影有效地表述出来,观众亦能够毫不费力地加以吸收”(Hill,1991)。如果我们能够用英语电影欣赏来辅助对课文的讲解,学生就能更轻松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电影欣赏可以直观简便地让学生了解到与课文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如在学习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 7 The Sampler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方面的背景知识,然后可以给他们放映相关影片,比如,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视连续剧Friends,从中学生可以知道在圣诞节期间西方人的一些庆祝节日的活动,比如说互相赠送礼物的形式等等。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放映电影About Schmidt中有关内容,从中了解到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即西方老人退休离开工作后所感受到的失落与无奈。欣赏完影片后,学生可以展开讨论来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

总之,电影语言通俗生动,情节完整,旋律优美,是一种能够把视、听、说结合起来的愉快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地道的英文表达法,比如说各种习语,俚语,了解到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了听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

3.电影教学的措施

(1)教学电影的选择

我们利用电影教学的出发点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应该尽量选择那些画面优美,播放流畅,题材多样并且通俗易懂的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哲理性能够给人以放松、启迪的优秀影片。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的电影低俗,充满了激情、恐怖与暴力的场面,反映了西方社会生活中腐朽阴暗的一面,这不利于学生形成高尚正确的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审美观。教师要推荐给学生观看一些历史传记片、校园生活片、经典爱情片等等,而不是激情片、恐怖片与暴力片。

对于教学电影的选择,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电影的时间。如果是观赏一部完整的电影,时间可以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内容较短的电影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人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时间过长的电影会让人身心疲惫且昏昏欲睡,根本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当然为了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可以截取一整部电影中的一小部分来欣赏,也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优秀电影的语速要适中,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学生跟不上电影的播放节奏,容易失去观看兴趣,过慢觉得太简单而学不到什么东西。另外,影片的发音要清晰、规范。笔者给大家推荐几部自认为还不错的优秀英文电影:《乱世佳人》、《简爱》、《罗马假日》、《音乐之声》、《阿甘正传》、《公主日记》、《傲慢与偏见》等等。这些影片情节优美, 生动有趣,内容积极向上,语言难度不是太大。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知道欣赏英语电影时,并不一定要看懂一字一句,了解到主要的故事情节并感受到电影的文化氛围及体会到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已是很成功了。

(2)欣赏电影前的准备

在观看一部英语电影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如果时间与精力允许的话,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下载阅读一下与电影相关的背景资料、影片简介、演员介绍、电影剧本及影片评价等。对于教师来说,自己首先要对即将观看的电影内容要特别熟悉,还要准备好即将要提问的问题,比如一些填空题、正误判断题或者是问答题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这些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电影的情节。有了充足的准备,学生学生电影时,就会带着问题在了解部分电影内容的基础上严肃而认真地去看,一边欣赏电影,一边解决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盲目地从头看到尾。

对于有的电影,教师可酌情将其分为几个小的部分来欣赏。欣赏每一部分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难度稍大的词汇及相关的语言信息,然后再题几个问题。比如:What’s the mainidea of this part?(这部分的主要大意是什么?)/ 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next?(你认为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3)欣赏电影时的手段

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有中英文对照字幕的原声电影来给学生观看,这些电影一般都能够自由切换字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有的学生总是依赖于中文字幕的帮助,可以只显示英语字幕,如果电影本身语速适中,难度不是很大的话,那么也可以不显示字幕反复地放映,这样学生为了能够听懂电影的内容,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里面去。

教师还可以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电影。精听是指精确地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不能有任何疏漏之处,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的过程,一个难句学生可能需要听上十遍乃至一百遍才能完全理解。而泛听则要求学生在学生电影的时候以理解电影的主要情节为目的,只要不影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听不懂也没关系。泛听是精听的基础,它能够让学生习惯英语的语言环境。一般来说,精听和泛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将这两种听力练习方法结合起来,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要以精听为主,以泛听为辅。

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比较灵活的手段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可以关掉声音,让学生只看画面,这样可以让他们猜测某些情节来理解电影内容。

(4)欣赏电影后的活动

欣赏电影后,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譬如,喜欢什么样的角色及喜欢的原因。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有好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聪敏机智的伊丽莎白,英俊傲慢的达西,幽默风趣的班内特先生等等。学生可以分小组对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畅所欲言,同时学生也可就影片所折射出的某些问题或现象进行讨论或辩论,例如学生也可以通过影片中的几个婚姻例子来评论作者在影片中所暗示的婚姻观。

有的优秀电影包含有一些曲调优美的插曲。例如,“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就是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首反战歌曲,它寓意深刻,学生一定会喜欢这首易懂易学的歌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比如在学生听这首歌曲之前,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首歌主要大意是什么?欣赏完歌曲之后就可以找学生来回答。下一步为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具体细节,可以把歌词变成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词,如以“blowing in the wind”中的第二段为例,我们可以编出下面的填空题: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_______

Before it's _______ to thesea?

Yes, 'n' how many years cansome people_______

Before they're _______ to befree?

Yes, 'n' how many times can aman _______ his head,

And _______ he just doesn't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wind.

电影观看完之后,教师可以节选出一些经典对白来让学生进行角色配音。这样做有几个好处,就是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所观看电影的印象,而且也能够纠正或训练他们的语音语调,让学生注意到一些单词的发音规律与技巧。之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这样也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语言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教师可让学生在欣赏完电影后,对电影作出评论。评论可以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口头评论可以分小组进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形式建议可以写观后感,观后感可以评价电影的语言,电影的相关细节,电影的人物等等。通过观后感的写作,学生书面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变得越来越浓厚,用英语表达的信心也不断增强,与国际友人交流的紧张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因此通过看英语电影作出评论,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电影看完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剧本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总结精彩的句子。对于句子,应指导学生理解、讨论并消化它的深刻内涵。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的一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可以让学生进行英译汉的练习来加深对精彩句子的记忆。可以提供如下翻译方法给学生参考:普天之下众所公认的真理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单身男子必定需要个妻子。或翻译为: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对于部分难句或者是精彩对白,可以转录在Mp4上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来仔细琢磨、回味。

4.电影教学的不足

利用英语电影来教学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不足的一些方面。利用英语电影教学,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听或者是看懂电影的大部分内容,这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但是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陷入误区。因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由于种种原因,例如,他们自身的不自觉性或者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只顾欣赏电影情节,而不去听英语台词,这样使得他们听的能力没有本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影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照顾到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

5.结论

英语学科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利用英语电影来教学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但是,电影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合理正确地使用英文电影来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伯茹.利用原声电影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与对策[J]. 电影评介,2006.

[2]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 外文出版社,2000.

电影欣赏论文例9

电影歌曲指电影中的主题歌、片头曲、片尾曲、插曲以及剧中人物所演唱的歌曲等等。电影歌曲既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声乐艺术中的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称得上是电影艺术与声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具有二者共同的艺术特点。作为声乐艺术的一个分支,电影歌曲可以独立演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无论是中国电影歌曲,还是外国电影歌曲,有不少已成为名歌,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而电影歌曲欣赏,又是欣赏电影、欣赏声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并对学唱电影歌曲起到基础与前提作用。

一、歌曲在电影中的作用

歌曲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并不是以单纯的歌曲艺术在影片中出现,而是通过和其他要素协调配合对电影产生作用。比如一段歌曲在插入影片时首要考虑的是电影画面及故事情节是否符合,是否能够对插入歌曲的电影片段产生影响,能产生什么的影响是烘托感情还是对作品剧情弥补铺垫。因此在影片中选用歌曲要特别慎重,不要让歌曲破坏了作品的整体审美艺术价值。电影歌曲根据其性质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主题歌、插曲、主题曲、场景歌曲。

二、中国电影歌曲审美形态的特点

1、歌曲内容指向性具体、明确

歌曲进入电影艺术就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同一时空出现,画面具体、明确的内容仿佛都在对歌曲进行着客观说明。因而,作曲家进行电影歌曲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歌曲那样自由选择题材、内容进行随意发挥,而要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风格等进行创作。也就是说,在电影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其内容必须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从观众的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歌曲被置于影片的特定环境和情节之中,使人们对歌曲的感受与影片内容自然相连,从而产生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歌曲借助电影的具体内容与情节,让观众通过电影画面,更加准确、直接地把握歌曲的内容,强化自身的歌曲感受力。由此可知,电影歌曲内容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使其可以帮助画面来完成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相结合,推动剧情发展。然而,中国电影在20世纪曾有一段时间出现过歌曲泛滥成灾的现象。正所谓“戏不够,歌来凑”,许多歌曲同影片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本毫无关系。可喜的是,许多导演和作曲家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追求歌曲内容指向性的具体、明确,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歌曲审美的重要特征,正如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所说:“最成功的歌曲就是当作曲家没有打算超出剧作任务的范围,而是一心一意地完成这种剧作任务而写出来的作品。”

2、歌曲形式灵活

一部纯歌曲作品必须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演奏(唱)时间上也应保持完整性。而歌曲一旦进入电影,它就变得非常灵活,作曲家创作不再遵循纯歌曲中运用的曲式结构,而是根据影片的具体需求创作出若干不同情绪的歌曲片段,其结构则根据画面内容与时间的需求进行“变形”发展。电影歌曲的这一审美特征主要是由于电影中画面转换,导致电影歌曲丧失其连贯性,呈现出时间上的间断性。

3、歌曲创作手法多元化

由于电影作品的题材和形式多样,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风格丰富,为了与之相适应,电影歌曲需要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等方面不断变化,产生“新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音源被开发出来,给电影歌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一些全新的创作手法、理念的出现,更是为电影歌曲的多元化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当代中国电影歌曲创作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审美局面是时展的必然。

三、电影歌曲的欣赏要点

其一是明确欣赏目的。电影歌曲欣赏的目的,可分为宏观目的与微观目的两种:宏观的欣赏目的,是将欣赏作为审美教育,培养美好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审美能力;微观的欣赏目的,是将欣赏作为歌曲创作、声乐演唱、歌曲教学的基础与前提,起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目的。

其二是学会演唱。使自己成为电影歌曲的歌唱者,充分发挥“在一切艺术中,只有歌曲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歌曲也是优胜者”的作用,让电影歌曲发挥出最大最广的感染力。

其三是把握欣赏要素。电影歌曲欣赏,应把握以下要素:第一是了解电影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词曲作者的生平简历和创作思想、创作特色。

四、电影歌曲欣赏的必要方法

1、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电影歌曲欣赏的“案头工作”,如果说,电影歌曲的歌谱是词曲作家的“歌曲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就是在“阅读图纸”。没有这个“阅读图纸”的过程,就无法真正精准全面地欣赏电影歌曲这座“歌曲建筑大厦”。作品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词曲作家的生平简历、艺术道路、艺术风格;作品本身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速度、力度、复调、风格、体裁、情感、形象、演唱流派与技巧,等等。

2、具体欣赏方法

1)感性欣赏法

这是一般人从审美的角度,欣赏电影歌曲的方法,要求欣赏者倾情投入,凭借联想与想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与审美愉悦。

2)知性欣赏法

这是声乐或歌曲教学中的一种欣赏方法,要在教师的统一指导、组织之下,进行全面的欣赏,并应反复欣赏,加之讨论交流、教师点评,使欣赏逐层深入,逐级升高,真正起到“解剖麻雀” “解读样板”的作用。要求欣赏者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动作用,获得独有的艺术启示与艺术灵感,成为指引自己歌曲创作活动的动力与智力支撑。由此可见,电影歌曲的欣赏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很好地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欣赏效果。在不断反复的欣赏实践中创造出新的欣赏方法。

总而言之,电影歌曲作为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使电影与音乐取得互补双赢的艺术效果,而这,正是电影歌曲的重要艺术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于秀娥.影视歌曲价值举隅[J].电影文学,2009,(02).

电影欣赏论文例10

在现代电影中,几乎找不到一部没有音乐的影片。许多成功的影片如果脱离了音乐,其艺术感染力也将会黯然失色。许多成功的影片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电影中运用音乐,就像小说需要发表议论和抒发感情一样重要。由于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不同,所以欣赏电影音乐与欣赏纯音乐的角度也不能相同。

一、电影音乐概述

电影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他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电影音乐和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在电影中具有多方位的艺术功能。电影和其他“综合性视觉艺术”(如歌剧)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电影这门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完成这门艺术的最后一道综合程序是要观众参与来完成的。由于欣赏电影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这就使得电影必定要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而电影音乐的特性是来源于画面与音乐间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二者之间在本体属性、感受方式和自身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二者又能够统一。

二、电影音乐的艺术作用

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既要有相当完美的艺术性、独立性,又必须顾及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因此在写作或欣赏电影音乐前必须明白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即:在电影中,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渲染背景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这种音乐不是简单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营造一种背景氛围。这种渲染气氛的音乐对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能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音乐的作用,包括渲染环境气氛、渲染时代气氛、渲染地方色彩、渲染民族特点等方面。例如,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故事片《李冰》,选用了古琴曲《梅花三弄》,成功地渲染了一种古代的气氛。这些音乐都较好地反映了影片的时代特征。以此作为一个例子说明。

2.刻画人物心理。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概括。虽然它所表达的思想不像视觉艺术,诸如绘画、摄影、电影画面等那样具体明确,然而它在对人物的情绪和情感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其抒情作用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与感情、心理的变化等。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和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人物的爱憎,电影音乐的抒情作用通常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深化主题思想。

每一部电影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影片《血战台儿庄》揭示的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可歌可泣的精神;电影中的各个艺术元素,诸如导演、摄影、表演、美术都围绕着主题思想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电影音乐则用音乐这一手段为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在我国的电影音乐中,运用“主题歌”来概括一部影片主题思想的做法,有着优良的传统。

不仅电影歌曲可以起到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电影乐曲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并且比用歌曲的时候多。这种用以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乐曲,被称作主题音乐。它是影片音乐的核心,全片音乐发展的基础。由此,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电影音乐的欣赏

要更好、更深刻地了解与欣赏电影音乐,还取决于诸多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取决于欣赏者对各类音乐知识了解与掌握的程度。在欣赏电影音乐时,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欣赏角度。比如,音乐的写作手法、风格、乐队编制等方面的音乐知识,都直接和欣赏电影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在有些电影中,还直接插入了古典音乐的片段。电影《钢琴师》中就有大量肖邦的钢琴作品。如果对肖邦及他创作的钢琴作品有深刻地了解,则对欣赏这部电影音乐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