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海外并购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5 04:12:39

海外并购论文

海外并购论文例1

一、海外投资的战略意义

1.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2.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3.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4.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5.在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

但是与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相伴随的是,很多的企业海外投资的决策中忽视了国家战略,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者,国家在我国企业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其战略协调的工作也尚有待改进的地方。

二、我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战略协调缺失问题

1.经营中忽视国家战略。

随着企业的公民意识的增强,现在普遍认为企业除了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之外,其还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公民。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我国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企业的经营目标除了利润之外,还应该有社会责任。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企业除了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之外,还应考虑国家的宏观战略。尤其是在一些资源性的项目投资中,比如投资海外的石油公司或者油田项目,往往会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此时,企业应将国家利益和公司利益加以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考虑公司的利益。尤其是很多参与海外扩张的国有企业,贯彻和执行国家的宏观战略是其理所应当的责任。而众多“走出去”的企业,其投资目标明显忽视了国家战略利益。仍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投资为例,研究显示:在通过中国海外资产获取的石油中,约2/3被以现货价格卖到全球市场而不是运回中国,因为在国内,这些公司不得不以补贴价格出售石油。在苏丹,中国公司有时卖给日本的石油产品比运回中国的要多得多。这明显与国家谋求在全球获取石油资产的战略背道而驰。

2.并购投资中恶性竞价。

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价格竞争又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作为海外投资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购由于具备其他投资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受到很多谋求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的青睐。在海外并购的很多案例中,经常会看见中国公司的影子,而且会出现多家中国公司,公司之间相互竞价,最终抬高的是并购价格。并购中的企业相互竞价固然不可避免,但是如果考虑整个国家的战略进行适当的协调,那么有些恶性竞价的行为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实质上,我国公司在海外并购中相互竞价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考虑的公司的利益,而不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而竞价的结果往往导致并购成本高企,即使并购成功,高昂的并购成本也使得并购收益大大降低。在海外并购中恶性竞争的还有很多国企,尤其是银行业和石油行业。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与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接洽,讨论购买其在标准渣打银行的股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苏丹一个管道项目上互相竞争,虽然政府试图阻止在石油资产上出现进一步投标战。

3.国家对国企的海外投资缺乏控制力度。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吹响了我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号角,但是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跨出国门的同时,怎么样引导和规制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市场上的行为,应该是战略提出者同时要考虑得问题。目前重大协议虽然仍需要得到国务院批准,但公司都有自己特定的动机和战略。交易更可能是为了利润、影响力和技能,而不是为了对外政策目标。纽约荣中战略咨询的创始人荣大聂说:“外部观察人士往往认为中国企业界是运转顺利、密切协调和坚如磐石的公司群体,但事实完全相反。”达成的协议是“大杂烩,动机各不相同”。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成文的专门规范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法律,仅仅在国务院和各部委的规章里面散见有关的一些规定。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也是导致企业海外并购缺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较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致使管理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频频出现,导致了跨国投资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无序,大大束缚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国有资产流失。

在海外投资大军中,经常可以看见国有企业的身影。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从规模、资金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方面,都具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走出去”的很多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由于前面分析过的恶性竞价、战略失控等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的情况就是国有资产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流失。而且,很多的国企海外扩张的过程中,投入的都是优良的资产,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海外投资相比,我国海外投资中国有资产比重大,加之财务制度、经营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据估计,我国目前约有一半左右的海外企业是零利润或亏损,尤其是以国有资产为资本在境外的实业投资成少败多。此外,我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大量存在。

综合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无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战略和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由于对境外投资缺乏统一的导向、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中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无论是资源开发类项目,还是加工贸易类项目,都曾出现过有的企业谈了数年的项目,被后去的国内同行企业以接受更为苛刻条件为代价而抢走的情形。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的选择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但如果在同一目标市场上出现恶性竞争,则政府的引导、协调仍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战略协调缺失原因

1.所有制缺位。

在我国目前企业组织制度框架下,跨国并购活动的主体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其中国有企业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跨国并购活动主体。但现实中这三种主体在推动跨国并购活动方面都力不从心,造成并购主体缺位。

企业产权边界明晰化是企业海外并购顺利实现的基本前提。产权归谁所有,谁就可以凭借产权取得利益。被并购企业法人地位的丧失,也就意味着财产所有权的转让。这样,企业海外并购行为,必须是所有者意志的反映。但在我国的情况是,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理论上是全民所有,实际上则属于主管部门所有,企业只是作为经营者。因而,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模糊的;集体企业的产权,也并非企业生产经营者所有,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也带有“准全民”的性质。虽然我国进行的改革要求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更为复杂,有的企业行政隶属关系几次变更,有的合并、分立,由全民变集体,或者由集体变全民等等。所有这些都造成并购主体的不规范性,从而影响了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性。

2.企业资本实力的增强,摆脱了对国家财政的依赖。

国有企业往往由于其规模巨大而成为海外投资市场上的主角。在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国有企业对国家财政的依赖还比较大,需要国家财政为企业“输血”,此时,企业的很多决策因为受“财政依赖”的制约而受到国家一定程度的约束,如果企业实施海外投资,巨额的投资资金的来源必然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从而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控制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相当多的国有企业摆脱了以往“靠财政”吃饭的局面。众多的国有企业借助于证券市场来筹集企业的发展资金,使得企业摆脱了以往对国家财政支持的过多依赖,企业在财务决策上拥有了更多的自。表现在海外投资上,企业可能更多地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国家整体战略的考虑来实施并购。

3.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规划布局。

我国海外企业虽已达到6000多家,散布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政府对海外投资缺乏成熟的政策导向机制,又未制定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规。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大多是根据各种渠道的非系统化信息进行的,致使海外企业在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分布上不尽合理,充满着无序性和随机性。

我国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宏观协调管理机构,海外直接投资由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及中央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各管一段、各管一块、一事一议、多头管理。这种多元化、分散化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办事效率低下和各类管理资源的浪费。

我国在海外投资的总体战略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国家没有根据我国对外经贸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我国经济技术特点,明确现阶段海外投资的总体指导思想,包括海外投资的方向、重点、规模以及战略等;也没有根据现行产业政策和多元化外贸战略,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海外投资的行业导向和国别导向;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政策体系对跨国投资加以引导、协调和进行统筹安排;在信息、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措施也大大滞后。由于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都不明确,国家也就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有效地引导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四、结语

我国海外投资的战略协调缺失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既涉及到企业的所有制缺位等基本经济制度因素,也有国家的宏观管理等上层建筑构建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刻不容缓。战略协调的缺失削弱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扩张的竞争力,加大了竞争过程中的内耗。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如果“走出去”的不是一个团队,而是各自为政,那么面对全球超大型的竞争对手,我国企业的机会十分有限,对企业、对国家来说都十分不利。

参考文献:

[1]杰夫•戴尔&森迪普•塔克,寻找启发:中国公司在海外扩张,原载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2月4日,转载于参考消息,2007-12-5第16版

[2]吕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消费导刊,2007.(7)

海外并购论文例2

第一部分 引言 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银行国际化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从宏观角度看,银行国际化是指一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它一方面指本国市场对外国银行的开放,即引进外资银行;另一方面指本国银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即本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不仅大量涌入我国而且开始参股中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和活动区域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银行通过对我国金融资源的积极利用,获得了很高的新的创利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构成中担当的角色日益重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跨国并购来拓展海外业务,以充分利用国内外金融资源,发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成为了我国银行业在经营制度、机制、方式、规则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日益与国际接轨,应对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内部环境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实现中国银行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经之路。 作为国有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早在成立之初,为发展国际业务,就开始与境外机构合资组建中外合资银行,进行了跨国经营的初步尝试。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合资银行这种经营形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此,工商银行在对跨国经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的同时,按照有进有退、突出发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逐步退出了合资银行的经营,而将重点转向了打造自己的海外机构版图上,积极推行跨国经营战略。 2006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国有银行也纷纷迈出国门,收购海外银行和公司,这说明国内银行开始融入全球银行业的大环境中,向着国际大银行的方向前进。而在中国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工商银行更是不断扩张其海外版图。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已初具规模,境外资产稳步增长,经营效益逐步提高,跨国经营战略有了飞跃性的拓展。 然而透过大好形势,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由于中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刚刚起步,经验未免不足,在经营过程中还将面对种种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因如何应对跨过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接受购机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考验,以在国际银行市场中稳定地位,屹立于不倒之地呢?下面,本文将主要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解决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并购的发展前景,实现工商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 本综述主要围绕与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开展跨国经营、发展其海外业务这一中心,描述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工商银行实现跨国并购与开展海外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对已经开展跨国海外业务的银行进行分析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内外金融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 海外业务/金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此次全球银行并购浪潮存在两个迥异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积极的并购行为,主要是指大银行间的并购以及银行的横向并购;另一种情形就是中小银行间的并购。相比较而言,中小银行为摆脱自身困境而采取的被动举措却显得较为理智。中小银行的并购,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削减由于重复业务等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同时提高资产回报率。与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比较起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已经相对较大,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然而其绝对规模较国际大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其在国际业务方面更不具与国际大银行相竞争的实力。国有商业银行尚需进行并购以扩充资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竞争力。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以及工业组织结构的创新,银行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银 行业的广泛应用,使银行规模效率所要求的规模边界也相应扩大了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出现了超级大银行的趋势。银行业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行业,银行有一种扩大规模的冲动。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由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决定,二是由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决定。 一 外部环境 作为相对率先进驻国际市场,开展跨国收购和海外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其经营业务的开展,是摆脱现有发展模式对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业务发展的制约,整合海外资源、实现资本重组,以高起点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国内外金融市场两方面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跨国并购的必要性 通过跨国并购是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是指跨国银行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收购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收购银行所有权,并使被收购银行丧失或变更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可以构筑多方面的优势,如进入和占领新的市场,扩大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实力,增加盈利能力等。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十分活跃,如 1998年德意志银行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2011年4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0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一宪章银行;10月西班牙桑坦德中央银行以89亿英镑收购了英国阿比国民银行,一举成为欧元区市值最大的银行;2011年1月渣打银行以33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第一银行等。从2011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1 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在世界前10位的银行中,有5家是白1995年以来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其中,汇丰银行集团更是通过跨国并购逐步实现全球化的成功典范。 (二)国内金融市场对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银行国际化是指一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它一方面指本国市场对外国银行的开放,即引进外资银行;另一方面指本国银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即本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不仅大量涌入我国而且开始参股中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和活动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6月末,外资银行在我国已设有225家营业机构,240家代表处,并参股多家中资银行。通过对我国金融资源的积极利用,外资银行获得了新的创利能力。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自身在经营制度、机制、方式、规则等方面日益与国际接轨,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引进外资银行仅仅是银行国际化的一个方面。目前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内部环境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外部环境都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选择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在有效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金融资源,积极发展海外业务,主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 二 自身优势 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在其发展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方面,拥有远大于其他银行的优势和必要性,本文将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规模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s)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兼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在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 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二)大银行在扩展业务,银行世界化方面的优势 从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来看,大银行一般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商业银行经营一般需要购置较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投入在完成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随着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资产平均固定成本会相应降低。(2)随着银行传统业务逐渐减少,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大量增加,扩大业务量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或很小,规模经济效应更加明显。(3)大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其商誉、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边际开发成本为零或很小、而供给弹性无限大的特点实现规模经营。(4)银行规模越大,它向社会提供的银行服务范围越广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分析 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度集中地位。据1997年的数据计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集中度和集中系数分别为79.11和435.63,这两个数字的含义是,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份额达到整个市场份额的79.11%,其资产规模为整体金融机构平均规模的435.63倍,对此产和市场占有绝对的控制权。 综上所述,作为拥有众多客户和业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大银行的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在积极进行银行国际化、响应国家需求方面,也应责无旁贷的起到领导和模范作用。 三 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银行的世界化进程刚刚展开,未免还有种种不足,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集中度相对于过高、对存款的占有份额过高、经营规模相对于其各项指标显得过大等问题,使我国市场结构呈现出一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政型的高度垄断状态,造成了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对称,从而也影响到了国有银行的发展和相关业务的拓展。 这就要求中国工商银行在进行跨国并购和开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从自身实际出发,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态,扬长避短,对将要面对的问题有科学的预测和分析,运筹帷幄、积极面对,扎实稳妥的走好跨国经营的每一步。 四 初步结论 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与海外业务发展研究(第3页)进行的文献综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工商银行进行跨国并购,开展其海外业务,是自身发展和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共同要求;其次,作为中国国有四大银行之一的工商银行,具有绝对的大银行地位,有利于在其银行世界化中发挥大银行的优势,抢占金融市场;最后,由于历史和国情原因,大银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弊病,工商银行应正确分析自身形势,发挥优势,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把握好机遇,走好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的每一步。 第三部分: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1、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现状 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影响下,近年来香港市场的并购活动也非常活跃。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市场的两次较大的并购活动,为我国银行业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跨国并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0年7月,经京港两地金融监管当局的批准,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了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友联银行控股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通过并购拥有海外上市公司的中资银行。工商银行并购前,香港友联银行属香港最差的银行之一,当时不良资产率达31.4%,亏损5.4亿港币。并购后工商银行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实施资本重组和业务整合。20 01年,中国工商银行将其原香港分行的资产和负债注人工银亚洲,使该行的经营实力和市场形象大为改观。根据协议,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注入到工银亚洲的资产总值为130亿港元,其中100亿港元负债,净资产为23亿港元,无形资产为7亿港元。2001年末,工银亚洲的总资产已经达到400多亿港元,不良资产占比下降为7%。 2002年5月工银亚洲又进行了配股和工商银行主动减持等一系列资本运作,通过积极采取调整经营方向,优化业务结构,完善管理机制,严控经营风险,处置不良资产,推动资源整合等多方面配套措施,工银亚洲财务状况明显好转,整体经营状况发生显著改观。 2002年末资产总值为622.62亿港元,实现经营净利润 4.75亿港元,不良资产率降为2.3%,在香港拥有20家分行,且在香港银团贷款市场上业绩不俗,以牵头银团贷款总额20.4亿美元的成绩位居亚洲市场第6位。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市场的首次并购为我国银行利用资本运作方式拓展机构网络和海外市场提供了成功范例。此后,工银亚洲于2001年11月参股中保国际9.9%的股份,间接成为太平人寿的股东。2002年3月26日又投资 1.867 5亿港元,收购中保国际旗下太平保险24.9%股份,成功地进入了保险市场。 2003年工银亚洲在香港市场进行了第二次较大的并购,收购了富通集团(2003年全球银行按资本实力排第37位)持有的华比富通银行的全部股权,一举成为香港市场按总资产排位第6的大银行。作为工商银行海外业务的旗舰,工银亚洲以在香港市场做大做强为发展目标,并希望借收购继续扩大分行网络。此次并购的华比富通银行主要涉及富通集团在港零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收购完成后工银亚洲的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营业网络得到大规模提升,拥有42家分行和5个商业银行服务中心。 与汇丰银行大手笔的跨国并购相比,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市场的两次并购也许不足为道,但正是这两次并购不仅开创了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的先例,而且对并购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我国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海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特点 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追随产业扩张潮流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跨国银行普遍表现出了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原则。跨国银行通过与跨国公司总部紧密的业务联系,当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有金融需求时,跨国银行比当地银行或其他外国银行拥有更多的服务优势。在这一方面,工商银行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境内外机构业务联动发展海外业务,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该行在中国金融政策体系框架内,通过创新产品,改善服务,成功地为一些企业解决了境外融资难题。目前工商银行可以向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除常用的直接贷款、出口信贷、对外担保、组织银团贷款等方式外,还有一些更为便捷的新型融资方式,如“内保外贷”方式,通过工商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向境外的企业或项目公司直接提供融资。 面向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的中小银行方面,工行推出了“欧元中国通(ChinaEuroExpress,简称CEE)快速汇款服务”,即,为其提供所有汇往中国的欧元汇款和清算服务。汇款的收款人可以是遍布全中国的公司和个人客户,其开户行可以是工行各分行,也可以是国内其他商业银行。该产品为德国乃至欧盟汇往中国的汇款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准确且低成本的汇款渠道,同时,也扩大了国内兄弟分行的存款来源。此服务一经推出,即受到德国及欧洲各中小银行的关注,继去年奥地利上奥地利州银行、西班牙大众银行和意大利储蓄银行协会三家成员行主动在工行开立欧元清算账户,专门用于CEE业务的往来后,德国的西德意志州银行也通过德国国内清算系统向工行发送欧元汇款指令,办理对华汇款业务。 在伦敦的工行机构———工银伦敦了解了大量的来英国投资的中国企业信息,协助国内机构争取相关账户和业务。日前工银伦敦借助熟悉中英两国金融市场的突出优势,通过量身定做账户方案等方式,为在英国AIM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工银伦敦2003年正式开业,经过了市场开拓阶段后 ,2005年,工银伦敦的贸易融资已开始转向如何为国内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协同效应、谋求双赢上。他们与深圳分行联动,为客户在工行一条龙办理信用证通知、议付、无追索权买单、福费廷等业务,当年累计办理相关福费廷业务340多万美元。截至2005年年底,工银伦敦已帮助国内机构贴现累计达1亿美元,270多笔。 另外,作为中介,工银伦敦还帮助上海、广西、四川等分行联系伦敦当地的外国银行处理了4笔开证行为高风险国家银行的承兑后票据,累计金额220万美元,实现不占用自有资金、资本金的真正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2.8万美元。与同业保持良好的关系,买入二手短期贸易融资资产,当年累计达5400多万美元,平均收益在40基点左右。 应该说,加强联动,以工行整体优势实践跨国经营是工行在进行跨国并购、发展海外业务方面最大的特点。如工行推出的“欧元中国通”、“承诺互换”、跨时区头寸管理、信用证代付等新业务,均是建立在内外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前提上的内外联动。而通过“欧元中国通”和欧元中国通私人汇款服务的主动营销,工行可以得到更多的对华汇款,直接为国内行争取到了更多的外汇存款资源;通过推广“承诺互换”,可以从源头上为国内分行争得优质客户资源,获得低风险业务,取得可观效益;跨时区头寸管理可以使总行在境外的闲置资金得以利用,在增加总行资金回报的同时改善了分行的流动性;贸易融资业务的优质服务和进一步让利,在满足国内分行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工行的贸易融资能力和收益水平。 3、对中国工商银行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所共同面临的困难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并不等于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不会遇到阻力和困难,我国由于进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长,特别是商业银行更是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而且并购业务目前是涉及相关利益人比较多的交易,并购行为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并购业务时会遇到一些困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并购业务开展带来的困难。 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上会遇到困难。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严重缺乏从事并购业务的专业人才。 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充分。由于体制和观念上原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障碍。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我国实际上还没有形成开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地域和行业色彩浓厚,人为地为资本的合理流动设置了障碍。另外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规模偏小,在资本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对象很有限,金融工具的创新受到极大压抑。而中国工商银行的跨国并购和海外事业的开展业必须面对大环境带来的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局限。 3.2 中国工商银行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商银行跨国经营战略的不断推进,该行境外机构逐年增加,业务品种和规模日益扩大,其本身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体现出来。 工商银行存在国有企业的陋习,管理机制相对腐旧,内部体制亟待改革。 工商银行综合经营业务较为缓慢, 落在一些银行的后面,起步较落后,仍处于试探和摸索阶段。 公司银行个人银行资金业务其他战略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拨备覆盖率略显不足。 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变革阶段,在这个变革阶段,工商银行被赋予了较高的估值,也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但工商银行仍然面对艰难的挑战,如果不良贷款问题重新抬头,综合经营发展不利,海外发展受阻,其龙头地位将会就此动摇,从而影响股票价格,造成其在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上的失败。 [论-文-网 ZHLzw] 第四部分:对中国工商银行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的分析 1、汇丰银行成功并购案例 汇丰银行集团起源于1865年成立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开业初期以中国为主要市场,并积极在亚太地区发展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汇丰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自20世纪50年代起,汇丰银行开始实施收购战略,并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特色。通过一系列收购行动,汇丰银行一步一步由一个以亚洲为基础的银行,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市场拥有广泛影响力和备受推崇的银行集团. 汇丰银行集团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收购史,其中有几次收购对其全球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首先是收购英国米德兰银行。米德兰银行曾是英国及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由于盲目追求高速增长和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从1980-1992年,米德兰银行经历了12年的巨额损失时期,但仍是在英国和欧洲拥有很强零售业务网络的银行。1992年汇丰银行对米德兰银行实施了全面收购,为此汇丰由原来的香港汇丰银行,成立了母公司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重组股份,并于1993年1月将总部迁往伦敦。通过并购米德兰银行,汇丰银行集团实现了其国际化布局的关键一环,由此放眼全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地区寻求发展,并选择了一条全球收购银行立业的道路。其次是1999年对美国利宝集团包括利宝银行及其姐妹银行SRC的收购,通过这次收购,汇丰不仅成为全球的第5大银行,而且初步实现了其盈利由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占1/3的战略目标;同年,汇丰于美国挂牌上市,自此汇丰股票在香港、伦敦和纽约三地几乎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交易。再次是2000年对法国商业信贷银行的收购,这次收购使汇丰进一步成为以市值计算的全球第2大银行集团,其收入来源扩展到欧洲的欧元区,欧洲业务盈利占到了汇丰总体的47%。 我国加入WTO以后,汇丰集团日益看好中国市场,着力扩张在中国业务的版图,并着眼于收购中国银行业的机会。继入股上海银行及平安保险股权后,汇丰控股于2011年8月6日与我国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名义投资144.61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17.47亿元入股交通银行,成为仅次于财政部的第2大股东. 6月23日,交通银行股票开始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盘初高开2.8港元,全天最高价为2.90港元,收市报 2.825港元,较招股价2.5港元上升13%,首日总成交额约51.58亿港元。作为内地首家在海外上市银行股,交通银行的成功上市,一方面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和对中国政府推动银行业改革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与汇丰人股交通银行并派出高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关系。 2.借鉴汇丰银行并购经验,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从汇丰集团的收购策略看,首先是寻求对集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例如对英国、美国、南美及欧盟市场的收购,使其成长的空间由亚洲扩展到全球主要市场。其次是寻求业务的互补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通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银行及金融机构纳入旗下,汇丰集团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个人银行、企业银行、投资银行、现金管理、资本市场服务、保险、退休金及投资基金管理、证券与托管等各个方面,成为真正全能化的银行集团。再次是汇丰对收购对象的选择,注重在策略上能够配合集团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包括被收购对象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特有的网络、客户、产品优势以及服务经验。例如,通过收购米德兰银行,汇丰奠定了自身在英国主要清算银行的地位;通过收购美国利宝银行,汇丰拥有了纽约州最大的银行服务网络,分行数目超过430家,并进而为美国48个州的3 000多家经纪行提供全国按揭贷款服务;为了扩大在欧盟的市场和推广“财富管理”服务,汇丰选择了在法国本土拥有682家分行、逾百万客户并在全面个人理财服务方面备受推崇的法国商业银行作为收购对象,极好地配合了汇丰集团在全球推行“增 值管理”和卓越理财的方针;2011年汇丰银行成功人股我国交通银行,对其发展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也大有裨益,有助于汇丰进一步实现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发展目标,使汇丰能够在更大区域、更深层次上实现与我国银行的合作。目前汇丰银行集团的国际网络横跨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总数超过9 800个,覆盖欧洲、亚太区、美洲、中东和非洲,并凭借先进的科技联成真正全球化的网络。 分析汇丰银行的并购经验,我们可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管理十分迫切。进一步优化境外机构管理体制,完善了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机制,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引导境外分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形成较为健全、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管理控制体系;通过细化各类业务管理办法,将风险控制融合落实到业务处理环节;通过改进激励机制,完善对境外机构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对境外机构的全面、公正考核;通过不断改进境外分行授权管理及业务指标体系,引导境外机构科学调整经营策略,实现良性发展。 要注重业务的互补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并购对象可选择具有一定客户资源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等,通过并购不同业务类型的金融机构实现业务的综合化发展,提升银行的竞争能力。 要注重对收购对象的选择,包括被收购对象的市场地位,品牌价值,产品优势以及服务经验等。对我国银行而言,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十分注重并购银行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是要注重对并购方式的选择。目前我国银行的外汇资金实力有限,不能单纯依靠现金方式实现并购交易,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并购支付方式。除了传统的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外,还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混合证券式方式。 是要注重并购后的整合。跨国并购在给银行带来规模扩张和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冲突,特别是由于人员素质、发展历程、领导人作风等方面的不同,并购双方相互之间的企业文化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并购交易成功并不意味着并购本身成功,并购后如不能对两个银行间的文化与管理制度,资源与人力及时协调,原本盈利的银行也要为此付出巨额代价。工商银行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必须高度重视并购后的整合,既要整合并购双方的客户资源,对业务经营与发展进行新的定位,更要正确对待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减小收购后的磨合成本,最终实现并购的预期战略目标。 3、中国工商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 从1993年在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境外分行以来,工商银行一直积极推行跨国经营战略,先后在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设立、参资持股和控股等方式先后拥有了100家分支机构,构筑了批发与零售银行业务、投资和商业银行业务并举的综合银行服务体系。而在机构设置的模式选择上,工商银行已从最初单一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发展到走并购扩张之路,特别是通过在香港、欧洲等地的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工商银行海外业务实力在整体上得以提升,业务规模成倍增加,机构网络快速扩张。2000年7月,工商银行成功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改组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商银行整合香港分行与工银亚洲,重新定位了香港分行和工银亚洲的业务发展方向。工银亚洲利用工商银行内地的网络、客户基础、资金实力、清算系统等资源优势,与内地机构携手拓展海外市场,为客户提供跨地域的一体化服务,很快成为工商银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龙头、资本市场运作的平台和海外业务的旗舰。2003年12月,工银亚洲收购了比利时富通集团在香港的华比富通银行,工银亚洲规模进一步壮大,分行网络增至42家,在香港银行业中按总资产排行升至第6位。这是中国的银行业在境外收购欧资银行的第一个案例,收购行动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工银亚洲股价因此大幅攀升。此外,工商银行还广泛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截至2011年底已同全球1018家银行建立了行关系,进一步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世界各地。从工行2005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截至2005年 末,工行外币总资产达612亿美元,各项外币存款余额291亿美元,各项外币贷款净额291亿美元,同比增长8.7%。在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工行信用证、外汇托收、外汇汇款等国际结算业务稳步增长。2005年全年,共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工行还在总行组建了国际结算单证中心,集中高效处理国际结算项下的所有单证业务。截至2005年末,工行在全球各主要金融中心设有106家分支机构和控股银行,境外网络布局具有了一定规模。 在海外机构网络快速扩张的同时,工商银行各境外营业机构通过开拓重点客户,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2011年工银亚洲的国际结算量和福费廷业务量分别超过230亿美元和28亿港元,各项业务全面发展。汉城分行与韩国当地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2011年国际结算业务量突破30亿美元。东京分行的各项业务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实现账面利润696万美元,同比增长202万美元,增幅41%,创历史最好水平。工银伦敦则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取得了更加可喜的业绩,成立一年全年业务总量就达到近3亿美元之多。 随着工行国际业务经营管理理念的不断丰富成熟,业务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在外部同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工行已经在国际业务领域确立了比较稳固的市场地位。 4.前景展望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该行将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快境外网络建设,为我国海外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深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风险,推动跨国经营持续健康发展。而在跨国经营战略上,工商银行将按照“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原则,从布局上面向世界,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在亚洲依托中国在东盟和亚洲地区的影响,结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10+1”、“10+3”的合作框架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在欧洲则是将法兰克福、卢森堡和伦敦这三家机构经营好,以经营本地化为中心,尽快融入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主流,积极开展特色经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对于北美市场,将继续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尽快突破。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跨国经营成为必经之路的今天,作为领军人物的中国工商银行,在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其海外版图不断扩展,跨国经营战略也有了飞跃性的拓展。其前景必是光明可喜的。 第五部分: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国家政策上的相对扶持,工行跨国并购和开展海外经营有了相对较大的优势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工商银行如果能够抓住时机,发挥优势,其境外业务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当然也应看到工行得绝对规模较国际大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其在国际业务方面更不具与国际大银行相竞争的实力。中国工商商业银行尚需进行并购以扩充资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竞争力,早日实现其银行世界化。 「 黄铁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孔永新.迎接全球银行购并浪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吕国胜.金融战略组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金晓斌.银行并购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辛荣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武捷思.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社,1996. 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J].国际金融研究,1999,(4). 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3).

海外并购论文例3

一般而言,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并购企业的资金结构。(2)企业负债经营过度,财务筹资风险恶化。(3)汇率波动风险。(4)国际税收风险。第五,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在一个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并购一家企业的融资风险要比在政治稳定的国家高得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的利率和风险回报相对要高得多,他们也害怕自己的投资无法收回。

而影响并购企业的融资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1)是市场环境因素。资本市场是企业并购中迅速获得大量资金的重要外部平台,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融资成本的降低都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方式有限,企业融资大多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成本不容易通过多种融资槊道降低。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融资程序比较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的成本与风险。(2)是政策因素。在海外并购活动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海外并购给与政策或资金上的支持。我国政府积极参与海外并购融资政策的改革,在政府的支持下,银行贷款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的重要来源,因此,政府贷款利率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

从内部来看,首先是融资能力。融资能力包括内源融资、外源融资两方面。内源融资能力主要取决于该企业可以获得的自有资金水平及有关的税收折旧政策等,一般内源融资资金成本较低。但受企业自身盈利水平的限制,而且过多的运用内源融资,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外源融资能力主要指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等融资方式,取决于外部融资渠道的多寡、企业的获利能力、资本结构及市场对企业的态度等。其次是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中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企业融资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融资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实际经营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就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对外发行新股意味着将企业的部分控制权转移给了新股东,如果普通股发行过多,原股东可能丧失控制权,并购企业反而面临被收购的危险,而且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

2海外并购的融资风险控制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遵循资本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原则。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企业在综合考虑融资成本、企业风险以及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应该以先内后外。先简后繁、先快后慢为融资原则。当前,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融资还面临着重重障碍,企业在积极开拓国内外多种渠道融资的同时,可以通过融资方式的创新,顺利完成海外并购。

(1)与国外企业结为联盟,寻找适合的跨国战略投资者,共同完成收购。目前,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多是独立完成,这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并使企业承担很大的财务风险。我国企业可以与海外企业合作,在利益上共享。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甚至全部的融资问题,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这种合作是双赢的,我国企业从中可以积累与海外公司合作的经验,通过结为战略联盟来共同完成并购,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蓝星集团便于2007年成功引入美国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同时百仕通出资6亿美元购入蓝星集团20%的股份。百仕通对化工领域非常熟悉,了解这一行业的收购与合资机会,成为在蓝星集团的国际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支援力量,在今后的海外并购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引入百仕通后,蓝星成为具有一家国际背景的公司,一定程度上还可避免政治风险。(2)利用有形资产进行产权嫁接融资。利用有形资产进行产权嫁接融资是并购企业将自己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生产线、部门等嫁接于目标企业,成为目标企业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相应的股权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2000年5月,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将其麾下的雷诺工业车辆公司的所有权全部转让给瑞典沃尔沃公司,沃尔沃公司则将其15%的股份增发转让给雷诺汽车公司。此外,雷诺汽车公司还在股市上收购沃尔沃公司5%的股份,使之成为沃尔沃公司第一人股东。雷诺汽车公司的产权嫁接融资利用有形资产作为并购支付手段实现并购,为大型并购融资尤其以小并大的融资提供了成功范例,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3)融资方式的多样化选择。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在企业的海外并购中,银行贷款也成为企业获得海外并购资金的主要渠道。同时,由于海外并购所需的资金数额巨大,只进行国内银行贷款往往不能足额筹集到所需资金,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融资时,多利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国际银团是由不同国家的多家银行组成的银行集团。对于贷款银行来说,银团贷款的优点是分散贷款风险,减少同业之间的竞争;对于借款人来说,其优点是可以筹到独家银行所无法提供的数额大、期限长的资金。即一般来说,银团贷款金额大、期限长,贷款条件较优惠,既能保障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又能降低建设单位的融资成本,是重大基础设施或大型工业项目建设融资的主要方式。

另一种运用比较多的是平行贷款。在不同国家的两个母公司分别在国内向对方公司在本国境内的子公司提供金额相当的本币贷款,并承诺在指定到期日,各自归还所借货币。平行贷款是两个独立的贷款协议,分别有法律效力,是分别由一母公司贷款给另一国母公司的子公司,这两笔贷款分别由其母公司提供保证,效果相同。平行贷款的期限一般为5至10年,大多采用固定利率方式计息,按期每半年或一年互付利息,到期各偿还借款金额。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仍须依照合同执行,不得自行抵消。因此,为了降低违约风险,另一种与平行贷款非常相似的背对背贷款就产生了。背对背贷款是处在不同国家的两个企业之间签订的直接贷款协议。尽管有两笔贷款,却只签订一个贷款协议,这样就解决了平行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问题。

海外并购论文例4

[DOI]10.13939/ki.zgsc.2016.03.199

1 海外并购概述

1.1 海外并购的含义

并购是指即一家企业使用兼并或收购等手段获得另一家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以达到控制目标企业的行为。海外并购涉及多个国家的企业,并购后会形成一个综合原有企业资产的新法人实体。通常来说,企业海外并购至少涉及两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最终会获得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房地产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在达成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同时也分散了过于集中的资金,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1.2 海外并购的方式

海外并购的方式通常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划分:按企业间的联系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按并购企业行为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1.3 海外并购理论基础

1.3.1 并购理论

海外并购理论也源自企业并购理论,主要的企业并购理论包括:第一,效率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会产生协同效应,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效应”,利于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生产业绩,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战略重组、价值低估是该理论的五个假设前提;第二,市场势力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对市场都存在控制需求,而这种需求就是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并购可以减少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便于优势企业在市场中树立主导地位,从而获得超高利润,但该理论也有很多的质疑者,他们认为未来的市场不能被某个或某几个企业操控,通过并购形成绝对的市场势力也是不可能的;第三,交易成本轮,交易成本是市场交易必须支付的成本,但交易如果发生在组织内部便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便出现了企业并购,按照该理论的思路,海外并购的实施可以使跨国企业节省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质提升。

1.3.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海外并购作为新兴的投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特别是发达国家里的一些大企业,更是善于使用此种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体包括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LLL分析框架 、对外投资不平衡理论等。

2 我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2.1 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房地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房地产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过快的发展速度使得房屋价格越来越高,为此,政府采取了信贷紧缩、税费调整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来抑制房价的不合理上涨。并想方设法地调节行业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现象更加明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些特征:发展趋向集中化和规模化、行业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行业中品牌战略地位凸显、企业融资方式更为多样化。

在此过程中,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追求规模化发展同时,均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实现企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尤其受国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限制因素影响,多数房地产企业纷纷考虑海外融资途径。例如,2012年上旬,招商局地产以2000多万美元并购其他企业,在港借壳上市融资,便是一起很典型的案例。

2.2 海外并购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海外开展了很多的并购活动,其并购目标企业分布欧、美、亚、澳各个大洲,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刚刚兴起不久,所以有并购行为的企业多为国内行业龙头,公司性质绝大多数为民企。从行业实际情况来看,民企的海外并购意愿视乎强烈,它们的目标公司也遍布于全球各角落,特别是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除房地产企业外,还涉及很多其他行业,这表明房地产企业战略投资方向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此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企业2013年的并购交易总金额较上1年增涨1倍,这从侧面表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海外并购能力在不断增强,国内企业有能力、有资本进行并购,以此来达到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愿望。

3 我国地产企业海外并购SWOT分析

3.1 优势

中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表现为:第一,国家实施 “一带一路” “走出去”等发展战略,配套支持政策相继出台;第二,海外并购的房地产企业比目标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第三,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很对都具有国内并购的经验;第四,我国有海外并购计划的房地产企业基本都有充足的资金实力。

3.2 劣势

中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的劣势表现为:第一,政府方面缺乏针对海外并购的整体战略布局和规划;第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化程度不高;第三,海外并购的对象区域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3.3 机会

中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的机会表现为:第一,国际经济增速放缓给我国房地产企业实施并购创造了机遇;第二,更为开放的国际市场为我国跨国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中国房地产行业巨头的海外并购成功案例,给其他房地产企业提供了经验;第四,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多样化发展;第五,海外并购的交易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3.4 风险

中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表现为:第一,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政治策略不确定性带来了风险;第二,海外并购过程中容易遇到法律风险;第三,并购行为需要巨额的资金,这就隐含了财务以及融资风险;第四,房地产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存在风险。

4 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建议

4.1 制定全面的海外并购经营战略

房地产领域的海外并购行为是综合了很多经济活动的结果,企业实施并购行为前要有全面的并购经营战略,合理的确定并购目标。要考虑并购目标所在国家的发展道路是不是和我国一样,对于地产的服务类型是否和本企业相同,这对并购后立即展开业务是极为重要的。要树立创新性的行业服务思想,学习行业标杆企业的有效管理方法。面对一些企业在海外市场孤军奋战的状况,我国房地产企业可以考虑开展合作,几家企业共同出资集团化竞争,以更强的综合实力来开展竞争。此外,要尽快与海外金融机构建立诚信、互惠的合作关系,以保证海外并购企业有金融服务支持,国内相关机构要尽快颁布与海外并购活动有关的法律政策,促进我国监管机构和国外相关机构的合作,给海外并购提供政策方面的帮助。

4.2 整合国际业务,发展多元化经营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在机构及资金规模上都有提升,但私人股份制房地产企业的全球运营活动水平要高于国有控股房地产企业,发展不够均衡,从总体上来看,房地产全球化程度仍需加强。企业要按照自身的发展优势来整合国际业务,在目标地区建设起发展平台,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业务发展模式,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利益。此外,我国房地产企业要拓展、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业务多元化经营,并持续开发运营与目标国家市场环境相符的房地产产品,提供更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服务。

4.3 防范海外并购中的风险

并购活动开始前并购实施主体应成立专业的风险防控部门对目标企业及其所在国家进行风险测评,追踪并评估业务涉及国家所面临的风险。企业需要对目标企业开展深入调研分析,覆盖的内容应包括公司的资信情况、盈利状况、业务开展情况、涉及法律纠纷情况等,充分预测潜在风险,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并购过程中出现风险。并购完成后,并购实施主体会将自有业务与被并购企业的业务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要考虑被并购企业的原有文化、人员构成等因素,以消除人员变动等情况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魏文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浅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S1):87-89.

[2]张洪,刁莉.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思考[J].亚太经济,2010(2):101-105.

海外并购论文例5

其次可以促进中国产品真正意义上的走向全球。这从阿拉伯阿里巴巴商务卫视收购案例就可以得出乐观的结论。2006年年初,旅居阿联酋的浙江商人王伟胜与北京籍侨胞刘海涛联手收购了阿联酋一家国有电视台,取名为阿拉伯阿里巴巴商务卫视。该商务卫视的前身是一家名为“阿拉迪尔”的阿联酋卫星电视台,位于阿联酋的迪拜媒体城内,用阿拉伯语和英语播放娱乐节目,覆盖中东及北非地区21个阿拉伯语国家,约4亿人口能通过卫星收看到该电视台节目。重新定位的商务卫视于2006年8月1日以阿、英两种语言24小时滚动播出。以卫星电视为媒介,在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之间打造一个商贸信息平台,这不仅为王伟胜的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也使王伟胜长久以来打造中国品牌的想法得以实现。

建立中资并购海外传媒的支持体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资并购海外传媒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从目前已实施的海外并购案例看,中资并购海外传媒的绩效整体上并不理想,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障碍。国内必须尽早建立中资并购海外传媒的支持体系。

首先,提供完备的立法支持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海外并购促进法》等法律规制,加大宏观支持力度。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是纯粹的企业行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待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问题,在保障有需求和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为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传媒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宏观支持。要借鉴国外有关海外并购的立法经验,加快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传媒的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和完善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规范,适时出台《海外并购促进法》,对海外并购中涉及的审批程序、外汇管制、资金融通、保险支持、税收政策等有关问题给予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并制定出适用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实现海外并购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海外并购管理机构,统一制定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传媒的有关战略规划与方针政策,及时协调国家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为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传媒提供政策方面的指引和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还要完善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关的政策,适当放松对海外并购的投资许可,减少源于政府的不合理管制,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能,同时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在避免双重征税的前提下,可采用多层次差异性税收政策,鼓励中资企业积极开展海外并购,鼓励其用投资取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

其次是金融市场的支持。要给予中资企业必要的海外融资权,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化融资渠道。政府应适当放开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并提供必要的政府担保。中资民营企业普遍实力有限,要开展海外并购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开拓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一要积极推进银企合作。通过与金融机构的股权渗透,组成大型跨国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活动。二要争取国内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的融资支持,开发当地的融资市场,为海外并购企业利用当地资金创造条件。三要积极开拓国际化的融资渠道,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或成立基金等直接筹集国际资本,扩大海外资金来源。四要丰富并购手段,综合运用现金支付、定向发售、杠杆收购、资产入股、股票互换等各种金融工具与金融安排,有条件的企业还可考虑设立海外投资基金。另外,政府要提供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传媒的保险支持。要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扩大国家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覆盖面,促进对外投资企业加强与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的联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帮助中资企业防范和化解并购海外传媒风险。

再次是高端复合型人才储备支持。中资企业开展并购海外传媒,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海外管理人员。目前,我国紧缺这类优秀人才,应大力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必须尽快培养和引进大批通晓国际金融投资、法律、外语乃至跨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综合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海外企业人才本土化战略,为开展海外并购提供丰富充足的人力资源。

注释:

①朱允卫、曹淑艳:《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及发展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5(8)。

海外并购论文例6

对于晚清海军购舰的研究,在学界并未受到重视,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发展的过程。关于国内的研究概括,笔者分为: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去论述。

晚清关于海军购舰的记述相对较多、较杂,主要是私人的笔记和杂谈,具有代表性的有:徐建寅著的《欧游杂录》;李凤苞著的《使德日记》;曾纪泽著的《曾纪泽日记》、《使西日记》;郭嵩焘著的《伦敦与巴黎日记》、《郭嵩焘日记》等等。这些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梳理晚清购舰史的史料。

晚清关于购舰的记载,内容主要是购舰的经历、人物、舰船的优劣等等,而缺乏有深度的研究。

民国对于晚清海军购舰的研究,以池仲的《海军实纪・购舰篇》为代表,在《购舰篇》中,池仲较为详细的记载了晚清购舰的背景、经过、人事等诸多方面的史事,为晚清海军购舰史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乃研究晚清海军购舰的必读之作。

除池仲外,孙正容的著作《清咸同间购轮还轮事件始末》对李泰国―阿思本兵轮案记载详细。民国赵尔巽等人编撰的《清史稿》中,志第一百一十有《水师志》,志第一百一十一有《海军志》,也是研究晚清海军购舰的重要史料。

由于时局动荡,民国时期关于晚清购舰的记载显示出少而贵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于晚清海军购舰的研究逐步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姜鸣的《北洋购舰考》(《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罗肇前《李鸿章是怎样开始购买铁甲舰的》(《福建论坛》1993年第4期)、张家瑞的《李鸿章与晚清海军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周金明的《晚清海军建设始末》(《文史春秋》2002年第5期)、刘阵华的《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舰船过程与其中的人事考察1874―1884》(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此外还有戚其章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海军》、贾伟川的《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军用设备采购的途径》等优秀论文。

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吴杰章、苏小东著的《中国近代海军史》、戚其章著的《北洋舰队》、张墨、程嘉禾著《中国近代海军史略》、张侠等人编撰的《清末海军史料》、海军司令部编辑的《近代中国海军》、陈霞飞的《中国海关密档》、姜鸣著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王家俭著的《李鸿章与北洋舰队》、陈悦著的《北洋海军舰船志》等对晚清海军购舰也有所论述。

这一时期,是晚清海军购舰研究的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论著明显增多,研究人员不断增加,但是,研究并非做到了尽善尽美,仍处于一个初步阶段,仍有许多的问题没有深入,存在分歧和争议。

第一个分歧,购舰的目的。有的学者认为晚清购舰其实质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镇压人民起义。与此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晚清购舰的主要目的是对外反抗侵略。

第二个分歧,购舰的性质。有的学者认为晚清购舰性质是反动的,并没有起到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的作用。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晚清购舰性质是积极的,是中华民族积极向外学习,捍卫我国领土的活动,虽然其也有“镇民”的目的。

第三个分歧,购舰开始于何时。《清史稿・海军志》记载:“中国初无海军,自道光年筹海防,始有购舰外洋以辅水军之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文丰疏言购吕宋国船一艘,驾驶灵便,足以御敌。旋谕隶水师旗营操演,并谕绅商多方购置。是为海军购舰之始。” ①池仲在《海军实纪・购舰篇》认为,同治二年(1863年),天平轮船的购买“实为中国向外国购船之始” ②;戚其章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海军》一文中认为,“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为了加强海上的防御,以防范英国侵略者的武装挑衅,他曾从美商手里买进一艘1080吨的商船,改为兵船使用。这是中国购买西方船只的开端。” ③

关于这个分歧,笔者认为产生的原因在于看问题的角度和史料的收集整理不同造成的。戚其章强调最先购买外国船只,从目前史料来看当然是林则徐购船最早,可是按照传统史学界以1840年6月作为鸦片战争起点并作为近代历史分期的观点来看,1839年并非近代。《清史稿・海军志》的记载又太朦胧和模糊,到底吕宋国船买没买,买几艘,买的是商船还是军舰?如果买的是商船,则属于商业贸易的范畴,如果买的是军舰,则属于二国军事贸易活动的范畴,我们缺乏进一步的史料,难以考究。池仲在《海军实纪・购舰篇》中所提出的时间又太迟,天平轮船是军舰还是商船,也缺乏史料,难以考究。

第四个分歧,推动购舰活动进行的原因。贾伟川在《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军用设备采购的途径》一文中列出了十点原因,主要有:一、林则徐、魏源的推动和提倡;二、清政府高层的推动;三、洋务派官员的推动和尝试准备活动;四、镇压太平军的需要;五、外国侵略者的怂恿;六、自己造船损耗太大;七、列强对造船技术的垄断;八、李鸿章的个人因素;九、日本的刺激。戚其章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海军》一文中认为购舰的主要原因有,一、防范西方侵略。二、调和阶级矛盾,镇压太平军。三、购舰较造舰省、快。四、防御日本。

关于这个分歧,笔者认为推动购舰活动进行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在的”。“复杂的”是指推动购舰活动的主体的复杂,既有清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有清廷的普通官员,既有购舰活动的坚实者,也有购舰活动的投机者。“多面的”是指推动购舰活动的因素多,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思想上的准备和动员,既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也有军事上的需要。“有内部的也有外在”是指晚清购舰活动是在中外二种合力作用之下的结果,清廷有购舰的需求,欧美列强则有出卖军舰并染指晚清海军的欲望,日本和欧美列强有侵略的欲望,清廷必然有防患未然的考量。欧美列强卖不卖军舰,又何时卖军舰,清廷买不买军舰,又何时买军舰,都是一种微妙而激烈的争夺。

关于国外学界的研究现状,由于作者学识有限,发现国外学者对晚清海军购舰研究的史论名著比较少,仅有英国人赫德的《赫德日记―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对于晚清购舰活动有一定的论述。此外,德国的乔伟曾写过《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一书,较为详细的叙述了德国克虏伯厂对晚清军事的近代化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冯兆基的《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一书,对海军的装备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注释:

①《清史稿・海军志》。

②池仲:《海军实纪・购舰篇》。

③戚其章:《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海军》,《齐鲁学刊》,1982年02期。

【参考文献】

[1]《清史稿・海军志》.

[2]池仲:《海军实纪・购舰篇》.

海外并购论文例7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在全球跨国并购浪潮的影响下,中国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海外并购的摸索,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中信、中化、首钢、华润等,现都已发展为集多行业经营于一体、投资许多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1986年9月,中信加拿大公司利用国际银团项目贷款与加拿大鲍尔公司共同收购了加拿大塞尔加纸浆厂,这是国内有案可查的最早的海外并购案例[1]。此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和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放眼全球、进军海外市场,通过跨国经营和海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寻找新的战略发展空间,加快国际化步伐。

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已经初具规模,以海外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2004年和2005年先后有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公司全球PC业务等;而2002年、2003年也有中海油和中石油连续收购海外油田,然后是TCL控股公司出资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接着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和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等。2009年更有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吉利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达成一致,广东顺德日新收购智利特大铁矿,中国铁建与铜陵有色联合收购厄瓜多尔铜矿。数据提供商Dealogic统计,2005年中国的海外并购额为96亿美元,2007年是254亿美元,2009年海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460亿美元[2]。中国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世界跨国并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并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世界目光的关注。

然而,中海油高价竞购尤尼科的失败,可以看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之途并非想象的一帆风顺,在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情况下,海外并购的步伐开始受到了种种阻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着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

1.海外并购面临的宏观问题

(1)国内外市场差异,原有理论难以借鉴。

虽然国外学者从外国直接投资(FDI)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由于跨国并购具有FDI和并购双重特点,加之世界经济环境的极其复杂,单一从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理论分析均有失偏颇;而且这两种理论在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时具体扮演什么角色、存在什么关系,几乎是一片空白。此外,国外学者多是从动机方面解释了跨国并购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但就跨国并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却很少涉及,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为什么进行跨国并购,而不是怎么去并购。因此,这些理论观点更多的是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定以及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一定的帮助,但却很难应用到企业并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来。

(2)信息不对称,影响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双方由于地区和行业等相关差异所造成的信息量的占有不同,其带来的潜在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海外并购牵涉到不同区域和地区的目标企业的选择和评估,信息的不对称,无疑会给并购过程中的企业评估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而引发众多问题。

相关地域、经济、文化以及市场的差异性,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筛选难度增加,加之国内相关中介机构环节的缺失,缺乏对目标区域、目标行业以及目标企业的长期审查,导致国内企业在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中困难重重,往往由于短期利益的驱动而扩大了未来企业的预期收益。这无疑将会给海外并购企业的后期整合以及在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第二,信息的不对称还突出表现在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上。由于地理位置、行业区隔以及历史背景等众多先期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文化的差异性,即:双方企业在价值观以及员工的工作方式上不可避免地存有不同程度的冲突。而并购的目的并不是解散目标企业,而是实现协同效应,因此,并购双方企业之间的融合问题将在并购后期的整合中凸现,而此间,信息的不对称会给文化融合带来众多棘手的难题。

(3)国内金融市场的滞后,限制了海外并购模式的发展。

并购本身就是一个资本集结然后再重新分配的过程,海外并购亦是如此,而且牵涉到双方企业所在的资本市场。国内股票市场的滞后,使得国际上流行的并购模式未能为国内企业所采用,致使目前国内企业在海外并购模式的选择上集中于传统的股票和资产收购,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杠杆收购等众多收购方式却未能为国内企业所采用。

此外,由于资本市场的限制,国内企业在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的选择上,也未能象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的企业那样灵活而多样性地选择不同的融资和支付方式,在充分满足并购资金需求的同时,确保自身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股票市场的滞后,迫使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上,在企业现金流和自有资金以及银行贷款之间徘徊不定,而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多采用了直接的现金支付,这又在客观上造成了银行贷款和自由资金的过度占用。

2.海外并购面临的微观问题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相关人才的缺乏,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初容易偏离战略目标;而在并购之时又无相应中介机构的帮助,缺乏制定并购价格的科学依据和有力的融资渠道支持;而并购之初和并购时所积累评估和融资问题等财务风险,后期则可能出现文化整合、法律问题等。

(1) 财务风险。

企业海外并购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并购可行性分析、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支付方式的选择、收购资金的筹措、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等,粗略来看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并购行为的终结或者失败,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3]。但从资金的流动来看,整个财务风险的产生集中于并购的开始和紧随其后的资金配置状况,这一资金的初始化决定了之后一系列资金的运转和流通,与之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企业价值评估、融资和支付策略,这三个方面决定了并购之后的整合和偿债状况:整合的关键之处在于两企业间的融合,这在并购的评估过程中有专项的衡量过程,因此,整合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而采取的各项对应措施,而债务的偿还则完全取决于公司资本的安排,即公司为并购而筹集资金的形式,这在融资和支付的过程中已经确定,因此,海外并购过程中整个财务风险的产生集中于前期的资金配置,即取决于公司在评估、融资和支付方式中的策略安排。

(2) 文化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后,原来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一经接触,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摩擦,甚至相互对立、相互矛盾。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员工由于文化差异,可能造成对企业和管理层的误解,消极怠工,工作毫无效率。企业文化整合涉及双方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整合。只有用优秀的文化取代劣质文化,形成一种集二者之长的新文化体系,才能实现并购后企业的整体融合,也才能达到企业并购的目的,实现并购的价值[4]。因此,如何融合两个企业的文化,使并购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成为并购活动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来说,遭遇的情况会更加复杂,对文化整合更应关注。

(3) 人才问题。

人才问题是由于海外并购过程中,由于海外并购人才的缺失而导致的企业对并购流程以及相关问题的无知而引发的并购相关程序的错乱、风险的诱发以及并购征程的失败等问题的集合。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由于国内企业海外并购起步较晚,在人才的储备上太过贫瘠,缺乏海外并购所需要的各类型专业人才,以至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把握自身企业的并购战略走向;在管理层面临风险问题时,无相关人员予以解决,处于被动承受的局面;在执行层,缺乏具体的实施人员,无法对海外并购的风险及收益进行细致的考量,以至于管理在做决策时缺乏相应依据,决策风险增加,导致并购过程中问题和困难重重,也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4 )法律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法制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差异而引发的可以导致并购进程的延迟、困扰甚至失败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共同组成海外并购中的法律风险。法律方面的风险,存在于环境、知识产权、劳务、合同管理、公司治理和母公司责任等方方面面。由于文化、观念、管理方式与法律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营的难度与付出要远远高出当初的估计[5]。这一点是国内企业必须充分估计的问题。不同的国际环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会引出不同的法律风险。而目前在国内,法律风险相对较低,但这同时也表明中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理解和法律风险意识的缺乏,这将导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并购、投资过程中将面临重大法律风险威胁。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建议及对策

1.企业层面

(1)制定科学合理的海外并购战略。从企业方面来看,海外并购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期间充斥着巨大的风险性,合理的并购战略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或降低潜在风险。作为依然在海外并购中起步的中国企业,最好选取熟悉的、相关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如果目标企业是自己的用户、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则更加容易成功。同时,在制定企业兼并战略时,不能仅关注短期效益,更重要的是做到海外并购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期效益相结合,切忌为了并购而并购。

(2)要树立危机意识,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就财务风险来说,应注重并购的评估,这包括企业选择、目标确定和目标价值评估等一系列过程[6],选取合适的并购目标以及评估方法至关重要,它将为整个的海外并购过程定下基调;注意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的选择,在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财务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有效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而在法律问题上,要在并购之前要充分地了解对方企业的法律环境以及法律状况,为并购谈判做好准备;在并购合同的拟定和签署过程中,要细致地明确双方的职责所在,尽可能地减少潜在的纷争;而在并购的后期要妥善处理原公司遗留的法律事务。

(3)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CPA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并在中介机构与并购收益上建立利益桥梁,将中介机构纳入到并购过程中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合理估计海外并购风险[7]。

同时,需制定并实施完善的整合规划。并购整合的首要问题是中外企业之间文化的融合。通过文化的融合,实施战略的提升,进而留住优秀的团队,才能确保整合的成功。

此外,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也是迫在眉睫。一方面,只有具有一定的国际管理水平,才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潜在的海外并购风险,而另一方面,管理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它不同于并购的价格或者支付等竞争手段而独立存在于企业海外企业并购的竞争过程中。

2.国家层面

(1)要建立和健全国内的资本市场,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相应的资金源支持,加速与国外资本市场的融合。采取切实措施,拓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和支付能力,将是国家目前政策考虑的重点所在。从2004年开始,国家先后颁布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为国内企业并购融资大开绿灯的同时,表明了国家改革国内资本市场的决心。

(2)针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人才缺乏的问题,国家应在教育层面予以支持,营造有利于海外并购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教育制度环境,倡导现有管理者在海外并购中角色的转换,为国内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相关并购人才。

(3)完善我国法律法规,健全审批制度,加强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法律环境支持[8]。在先前的分析中,已经看到国内外法律环境的差异性使是发法律风险的最主要因素。而究其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企业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在海外并购过程中自我保护不足,未能够进行彻底而有效的法律环境调查和目标并购企业的审核,因而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屡屡遭受法律挫折。因此,强化和完善企业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而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和健全国内法律制度,将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法律的法律意识。

(4)我国政府还应建立统一的海外投资管理机构,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并且利用我国驻东道国的使馆、领馆建立权威的信息中心,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服务,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任改玲.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与战略选择[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4,(10).

[2] 股票中国:2009年中国海外并购依然活跃,总额达460亿美元[DB/OL].http://www.gupcn.com/tuijian/meiti/74622.html.

[3] 陈共荣.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3).

[4] 薛有志,等.并购与企业高成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68.

[5] 能源企业海外扩张 法律风险“十面埋伏”[DB/OL].http://auto.sina.com.cn/news/2005-08-29/0858136580.shtml.

海外并购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77-06

一、导言

兼并与收购是现代企业快速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并购不再限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易,越来越多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开始加入到全球的兼并与收购浪潮中去。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在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全球挑战的同时,也加速进行“走出去”战略,“西方发达国家并购中国企业为主的格局已经转变为双向互动式的并购浪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7年。我国企业以海外并购的方式对外投资额分别为12、65、47、61亿美元,数额基本上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尽管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张的最为迅速、运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之一,但是与并购高发生率相伴随的是并购的高失败率。根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Kearney)对全球116个并购案例的分析表明,有60%的并购被认为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并购3年后,新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降低了10%,在美国,50%的企业并购4年之后被认为是失败的。对于刚刚涉足海外并购的我国企业来说,这方面要付出学习代价在所难免。据统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低于30%。对于并购后的高失败率,学者们往往注重从战略和财务方面去寻找原因,对其他方面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因素却明显忽视,本文的目的就是从非经济因素的人力资源切入,探讨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

(一)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并购?学者们基本一致的结论是并购能够获得协同效应(synergy),即获得一种1+1>2的效果。但事实却告诉我们,并购的高失败率并未让我们看到所谓的协同效应。对于这种并购高失败率的现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过去,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并购战略、财务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如果只关注财务或者战略,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并购企业之间的整合。因此,已经有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组织行为,以及并购过程如何实现整合的角度来考察并购。比如,学者Berton-celi和Kova提出了成功并购的整合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具体内容见表1。

从表1的内容来看,硬件方面主要涉及并购战略以及公司财务等方面的问题。而软件因素则更侧重于对于“人”的整合。今天多数企业并购失败,是因为企业没有很好地平衡“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在跨国并购中,企业更多的是考虑硬件因素或所谓的经济资本。而对于人的因素的考察往往被忽视。这种情况在我国企业界显得尤为突出,根据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对全球420位企业家所做的调查表明,当被问及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时,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选择的是“正确的并购战略”。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家更为看重的是并购的硬件因素,这种偏颇是导致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更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必须重视软件因素如人力资源对于并购成败的关键性影响。

(二)人力资源因素的理论基础

企业之间的并购,并不是两家或数家企业资产的简单整合,其中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人员的整合。企业发生并购之后,对相关企业员工的冲击和影响尤为巨大,员工个体如果不能适应并购后的组织文化和管理,他们就会对并购进行反抗。出于人性的本能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人们往往对并购有焦虑反应。除了焦虑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种理论得到启示,从而说明为什么人力资源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并购成功与否。

1、焦虑理论。

并购通常意味着大型的人事变动,从而带来不确定性。员工可能会对职业前景作负面的预期。这样就加剧了员工的不安全感,这样并购可能成为员工焦虑的一个来源。过去的观察和经验数据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不同的组织和个体特性会使得焦虑的程度不尽相同,而且在并购的不同阶段员工焦虑的表现也会不一样。由于出现焦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并最终影响到并购的成效。

2、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组织之间的合并可能会使员工失去原有公司的身份和认同感,而对于新企业的认同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这样,员工就会产生迷失感,这种迷失会进而造成员工失落感增强。并且可能会出现愤怒或感伤,以致于拒绝接受企业并购后的变化。

3、同化理论。

由于并购前两个企业的文化和结构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并购后会要求员工完成转型,要求员工调整和适应一个可能完全不同于自己此前企业的文化。这样,有可能导致组织文化断层或缺失,从而使并购后员工面临同化压力,以致于抗拒或反抗新的组织文化,造成新组织里员工之间关系紧张。

4、角色冲突理论。

并购后的初期,人事关系往往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员工可能面临着职位不清和角色模糊甚至冲突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员工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的下降。

5、工作特性理论。

企业并购后,往往会带来员工职位和工作特质的变动,这些变化会影响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知和满意度,从而降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6、组织公平理论。

企业的并购发生之后,作为被并购的一方往往存在一种组织弱势的心理,担心自己被并购以后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很有可能会导致并购之后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而被并购方的人才优势往往是并购时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人力资源尤其是核心人力资源大量流失,对于并购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种人才流失可能导致并购后企业经营困难。

上述几种理论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分析并购中人力资源问题的分析框架。这些理论从个体和组织层面入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影响并购中人力资源因素的微观基础。

三、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

(一)并购的组织嫁接和整合

既然人力资源因素对并购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必须处理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在海外并购中,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或者管理方式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双方可能都会带上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并购后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指的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相互矛盾或者是相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关于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嫁接和文化整合。

有学者比较了历史上的几次并购潮后发现,早期的并购大都是在一个小范围内或者是国家内部发生,并购的同质性相对来说要强一些,这也是早期的研究更关注并购战略和公司财务的原因之一。

Cartwright和Cooper最先提出了在并购中文化兼容性和组织嫁接问题。在并购的案例中,尽管许多在财务上或者战略角度看起来十分完美的公司并购,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两个组织之间的文化不兼容。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并购已经逐渐跨越地域和国家界限,由此企业并购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许多。跨国并购意味着不同制度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组织结合在一起,如果两个企业之间的组织体系或者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不兼容性,那将会给新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跨国并购中,必须重视对“文化契合”(cultural fit)而不仅仅是“战略契合”(strategic fit)的研究。

2、并购中人力资源过程的整合。

人力资源过程的整合重视将人力资源整合与具体的并购情景和步骤的结合,如果说组织和文化整合涉及的是一个更为宏观和模糊的概念,那么对于人力资源过程的整合则更为具体且更具可操作性。从过程整合的视角去看,并购中关注的应该是那些在并购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并购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在并购中如果将人力资源过程的整合与具体的任务结合起来,那么并购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Bertonceli和Kova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企业的并购中,作为软件因素的人力资源,应该与作为硬件的因素结合起来,在并购后的每一个过程当中都重视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和整合。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尽快形成与并购战略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进行的研究还不多。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的整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比如,并购中应努力保持一个团结的核心或者运用法律手段阻止员工流失;并购后要妥善处理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并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整合过程要重视员工的参与,制定出一套非对抗性的、鼓励员工参与的整合方案;并购中重视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实现有效沟通,运用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手段留住人才,从而实现并购的平稳过渡。

(二)并购后人力资源模式的转移扩散和整合

跨国并购也意味着两个不同国家体系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和碰撞,人力资源整合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模式的选择问题,这个新模式的选择要受到原来两个体系的共同影响,打下两个体系的烙印。因此,人力资源整合还涉及到人力资源模式的跨国转移和扩散问题。

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人力资源模式的转移和扩散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是在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管理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扩散,是指在跨国企业中或者在并购企业中,母公司(或并购公司)把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嫁接到子公司(或者被并购公司),这种模式称为正向扩散或者叫做母国效应(Country-of-origin effects)。还有一种方式是子公司(或者被并购公司)以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反过来影响到母公司(或者并购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称为逆向扩散,或者叫东道国效应(Host-country effects)。此外,还存在一种双向的互动,即形成一种吸收了二者人力资源管理元素之后的新模式。

在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移和扩散应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评估转移和扩散的可能性;(2)转移和扩散的方式。对于这两个问题,国外的例子提供了较多的经验,例如,日本的汽车和电力企业将其管理模式成功转移到美国的子公司,并取得了较大绩效,证明了日本模式的强大威力;此外,也有一些逆向扩散的例子,例如Edwards等人的研究发现,许多外资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受到美国人力资源模式的影响,反而改变了母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Femer和Varul研究在英国的德国企业时发现,遭遇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德国公司也不得不改变其原来的德国模式,这些都是逆向扩散的例子。也有调查发现在华的日资企业试图转移母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受到地方化的强烈影响,以致企业在日本化还是本土化的剧烈挣扎中选择了一条整合的道路。

以上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并购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很有帮助,因为这些经验给我们的企业在做并购决策时带来有益的启示。比如,企业在作并购决策时,必须考虑哪些人力资源模式可以扩散,哪些不能。哪些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嫁接到整个组织,哪些又不能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便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企业并购后的成功率。

四、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与整合

到目前为止,跨国并购中非经济因素影响的研究大多是西方学者所做的。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海外并购很有启发。然而,由于制度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方企业并购中的经验和研究远远不能满足我们企业的要求。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因素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由几个原因造成。(1)中国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区别,由此海外并购的整合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2)经验研究的缺乏。从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海外并购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游戏,也就是在最近三四年,才有西方跨国公司将目光转向中国国有企业,㈣而我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外国企业更是刚刚起步,目前只有联想、TCL等少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几个实际案例,而这少数几个样本结局如何还难有定论。(3)人力资源模式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虽然对中国人力资源模式的讨论不断,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实也是千差万别。一方面,我们强调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殊性,而另一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向西方学习,试图找到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4)我国的企业也是千差万别,国企、民企之间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它们走出去之后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面临着这样的困难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关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1)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比较中西方的国家和文化情景,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2)讨论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一)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深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开始引起西方学者的注意,这些研究以荷兰社会心理学家Hofstede的“文化五点论”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测量,可以发现中国与多数欧美国家在文化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见表2)。

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欧美企业强调个体的力量,而在权力距离方面则不怎么看重,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管理方式则强烈地表现出一种集权化的领导方式和长期的目标导向,而对于个体并不重视。一些学者认为,这主要长期受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和集权的国家体制的影响。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企业在管理理念、领导方式和员工激励等人力资源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中国人强调关系的重要作用,即便是在企业里,人们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而在欧美

企业,更多的是对事不对人等等。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异,是由于企业嵌入(embedded)各自不同的国家文化情景有关。这些差异的存在势必给刚刚开始迈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带来巨大的挑战。前段时间TCL在海外市场的并购面临困境就是一个警醒。

(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尽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带来挑战,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很大,只要做好相关的研究和准备,人力资源的整合并非不可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逐步走向对外开放所带来的人力资源模式的剧烈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铁饭碗”被打破,原先的雇佣体系已经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逐渐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逐渐与西方国家接轨,而外资企业的涌入以及其带来的管理方式的变革也在逐渐加速这一进程。

就目前而言。中国还远未形成带有自己国家标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国企、民企、外企、三资企业等多种企业形态给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了各自的舞台。许多外资企业都试图把中国作为本国人力资源转移的一个试验平台,例如目前在国内出现的“日本化”或“美国化”就是一个反映。㈣这些现象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在努力吸收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之下,我国企业一方面吸收了国外的经验,同时也积累了进行海外并购的资本,从而减少并购时人力资源整合的阻碍。有研究发现,当中国企业在英国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扩散与转移时,子公司吸收了当地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且较好地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并且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又通过逆向扩散到中国的母公司,使得母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也做了较大的改变,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现了较好的整合。这样的事实预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些正面因素。同时也说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要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在积极学习国外经验,但也不能期待我国的人力资源模式逐渐和国外发达国家趋同,因为中西方在许多方面还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现有的研究表明,很多在华的外资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本土化的巨大挑战。比如,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复制母国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同时,也在寻求积极的和本土化管理方式整合的办法。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中西方企业交流的深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日臻成熟,一个有着“中国特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五、小结

本文从并购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流变引出并购理论中人力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分别从个体、组织心理的微观角度以及人力资源过程本身来探讨人力资源并购,尤其是海外并购的影响机制,这样一般性理论可以作为研究具体企业海外并购的基础和前提。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研究最多的是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尤其是跨文化整合问题。相对来说,对于人力资源过程的整合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这两个方面其实代表了关于整合的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次,后者应该是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并购中的人力资源转移与扩散问题,这个话题相对来说理论和经验研究要成熟些,这对于我们研究并购时人力资源模式的选择是很有裨益的。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人力资源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今后可以从文化情景对比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以及讨论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人力资源的整合,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海外并购论文例9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选择海外并购作为“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以期做大做强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不论其并购的动机是什么,海外并购已成为重要形式。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无论是数量还是交易额都令人叹为观止。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569亿美元,并购数高达272宗。在如此高交易额、高并购数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率同样令人心惊,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十分之三的大规模企业并购真正创造了价值,即超过50%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如此高的失败率令人深思,盲目的进行海外并购,不仅无法得到预期的价值,反而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企业在进行决策之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都陷入困境?怎样并购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将运用多案例分析,选取中国海外并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意图找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并购中可以引以为戒,真正实现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介绍

(一)案例介绍

(1)失败案例―上汽并购双龙、中铝入股力拓。2004年10月28日,上汽与韩国双龙汽车达成收购协议,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后增至51.3%,成为其最大股东,这在中国反响很大,号称是“中国汽车企业首个跨国并购”。收购后不久,麻烦便接踵而来,中韩文化的冲突,让上汽最终无奈折戟韩国双龙,2009年初,双龙最终申请破产,这场耗时四年、耗费40亿元的跨国并购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尾。

(2)成功案例―吉利并购沃尔沃。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成功签署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相关知识产权),把总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豪华车巨头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

(二)案例选择原因

在2002--2013中国企业年度有影响海外的并购案例中,之所以选择上述案例,原因在于:第一,上汽在并购双龙中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考虑到韩国工会的因素,由于不了解不重视文化因素而导致这场失败,是跨文化管理导致海外并购失败的典型案例;第二,吉利并购沃尔沃作为成功案例当选的原因在于,吉利首先是一家私营企业,政府色彩比较淡化,其次吉利在并购过程中的各方面配合完美,具有高效的并购团队,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典范。

三、案例分析

(一)失败原因分析

上汽并购双龙,看重的是双龙除对RV、SUV的研发独具优势,希望通过控股双龙获得其品牌知名度和制造技术,以找到通往全球市场的捷径。但在实际并购前,上汽并没有对双龙进行深入了解,双龙之所以会出售海外股权,主要问题在于其经营不善,上汽接手后并没有去触及双龙的最根本的问题,后续无作为。上汽注入资金后,甚至没有进一步进行整合,在并购中忽视中韩的文化融合。由于工会组织十分强势,罢工威胁屡屡发生。

上汽公司缺乏前期资料收集工作,盲目进行并购,对对方工会文化等跨文化方面认识不足,收购之后又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得后期大笔投资打了水漂。

(二)成功原因分析――PEST理论分析

Political。吉利是一家私营企业,政府色彩比较淡化。同时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瑞典首相表示欢迎吉利与沃尔沃最终结盟,中国政府也对此事持鼓励态度,在经济和政策方面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对其成功收购起到关键作用。

Economic。受2008年金融风暴波及,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而福特公司也因此债务缠身,2008年9月,沃尔沃轿车在美国的销量骤降51%。于此相比,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在危机中保持增长。此时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正是吉利收购福特急于出售的沃尔沃的最佳时机。

Social。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远大,市场正需要像沃尔沃类的安全环保汽车,同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会优先选择购买国产汽车。

Technology。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落后,在技术层面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国内市场急需引进高档车生产核心技术。

除去上述宏观方面的影响,吉利本身经验丰富,充分准备,考虑各种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等条件同样为此次并购增加了成功率。

四、启示与结论

在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重重,前期准备必不可少,没有完美的事情只有完美的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并购团队,对收购进行了充分的精心准备;同时,企业在海外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有效进行跨文化管理对于企业整合至关重要;最后,要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当地的法律制度,同时也在提醒中国政府加大对私营企业的资金支持。

机遇与危险并存,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中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熟悉被并购方的公司问题乃至其所在国的法律规范,真正实现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桂芝.上汽集团海外并购失败原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柴坤.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湘潭大学,2012.

[3]季永伟.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2.

海外并购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70 — 02

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收购尤尼科,但最终因重大的政治阻力而宣告流产。2012年,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获得加拿大政府的批准。这两起收购案都是中国国有能源企业进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对能源、原材料及市场的需要,很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并购,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可借鉴之处。本文试图对中海油这一家公司收购优尼科的失败和收购优尼科的成功进行对比,从中比较公司操作、不同国家、不同政策导致的不同结果,给未来的公司以启示。

一、中海油收购两家公司尝试的简要回顾

1.中海油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进行这两场收购的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子公司,也是中海油总公司集合中海油的优势资源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公司。

2.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尝试的历程

2005年6月22日,中海油宣布以185亿美元收购尤尼科。6月23日,中海油正式向尤尼科发出要约,以1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尤尼科,比对手美国雪佛龙公司之前提出的价格高15亿美元。此举受到美国国内舆论大量反对,6月29日,美国众议院要求美国政府阻止收购,并对这起收购进行调查。在重大的压力下,到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出并购。

3.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历程

2012年7月24日,《金融时报》报道称,中石油拟斥资151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的石油集团尼克森,同时还将承担尼克森的债务。这一收购获得了尼克森方面的同意。8月31日,加拿大工业部长克里斯琴·帕拉迪斯表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已经进入政府审批阶段。初步完成该笔交易案的审核需要45天时间,如果必要的话,审核时间可再延长30天。10月11日,加拿大政府决定延长审核期至11月10日,后又再次延长到12月10日。中海油也在官网上发了《进一步延迟寄发关于对NEXEN之建议收购之主要交易之通函》,称“并进一步讲通函寄发日期延后至2012年12月31日或在此之前。” ①

12月7日,加拿大政府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标志着这宗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迈出关键一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2月8日宣布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长的通知称,关于建议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根据加拿大投资法,已获得部长批准。该批准是该建议收购完成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中海油两次收购成败分析

1.国家不同,政策不同

从整体气氛上来看,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持谨慎态度,而加拿大相对较欢迎海外投资。

1)尤尼科是美国公司,尼克森是加拿大公司。

美国对石油行业虽然没有明文限制,但是在美国的现有炼油厂生产能力中,仅约25%为外国企业所控制。主要是由大石油化工跨国公司经营。

2)加拿大欢迎中国到加拿大投资。在2011年11月举行的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加拿大国会议员麦家廉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来加投资,并列举了一系列理由。②加拿大前驻WTO大使、前贸易部长、WTO总理事会前主席塞吉奥马奇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加拿大非常欢迎中国赴加投资,他说:“作为加拿大前驻WTO的大使,我可以向你保证,跟中国方面的公司合作不单会得到无上的欢迎,而且会得到最佳的保障。” ①

2.舆论环境

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消息一经,立刻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应。30年前,日本大肆收购美国资产,在美国引起了恐慌,在当今现金为王的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到美国收购美国资产,这在美国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因为在美国人眼中,日本还是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相对更自由的国家,而中国的“不透明”向来让美国如鲠在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6月27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称,美国应该防止中海油成功收购尤尼科。

加拿大的舆论也给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带来了不利影响。自该收购宣布以来,加拿大最大反对党新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国家资产不应落于中国国有企业手中。

但是加拿大舆论的反对声浪显然不如美国大,而且也没有在国会引起立法阻止中国企业收购的浪潮。

3.美国因素对收购的影响

1) 美国政府的态度对加拿大政府具有重大影响。美国多位议员提议美国阻止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但是由于尼克森很大一部分原油资源是油砂,这在美国并不受欢迎,而中国不介意。

2) 美国基本实现本土油气自给自足,对加拿大资源的依赖减少,加拿大急于寻找新的买家。

3)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正值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在很多美国人把中国看做对美国经济及安全的威胁时,国会绝不愿意被认为在对华事务上软弱。美国国会通过了阻止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法案,并使其成为了法律。国会此举的原因显然是对准了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位于波士顿的外交政策分析所资深研究员詹姆斯·绍夫和卡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问题专家詹姆斯·多恩都表示,在(中海油竞购失败的)未来几个月里,国会将继续以警惕的目光注视中国,并试图继续以立法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警惕与不安。②

4) 中海油自身操作手段的改善

在收购优尼科时,中海油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一些失误。例如重要谈判信息泄露,被媒体曝光,导致自身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2004年12月,中海油老总傅成玉赴美与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了秘密会谈,讨论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问题。但是这场秘密的会谈十天之后就被英国《金融时报》披露。

在收购尼克森期间,中海油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失误。

4.竞争对手的作用

在竞购优尼科时,中国有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就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加入竞购。因为雪佛龙的出现,中海油被迫将报价提高了15亿美元,达到了67美元每股。这就使得中海油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被迫应战。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傅成玉也承认,当时外界都以为雪佛龙是个托,目的是提高中海油的报价,其实后来看来,中海油才是被利用的一方。

在并购尼克森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这样的对手来和中海油竞争,这就使得加拿大方面的考虑更加单纯,相对减少了对中海油竞购的不利冲击。

三、启示

1.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意义

1) 引起了各方对此事的关注

中海油宣布要并购优尼科后,美国《新闻周刊》表示,“美国扼杀这项交易已经向世人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它表明,美国不会容忍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希望加以遏制。它同时还表露出一种虚伪。” ③美国阻止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它对未来的深远影响。如果美国的行为是开启了先例,那么以后美国企业进入外国关键行业领域也会受到阻挠,这对美国利益的损害远远超过扼杀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所保住的短期收益;而且,如果因美国的举动放缓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对美国也不是一件好事;最后,美国标榜的自由和实际的虚伪给它的国家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他国家在接受美国承诺时会三思而后行。

2) 中海油适时隐退,反而为其赢得了舆论制高点。

美国舆论在中海油竞购初期一边倒地反对,而在中海油退出后,主要媒体却出现了理智的声音,认为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符合优尼科股东利益,且不会影响油价,是对美国利益有益的举动。

3) 中海油自身企业形象和股价获得了双赢。

在竞购过程中,中海油证明了自己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它谨慎策划了这起竞购,遵守美国人的游戏规则;国际媒体对中海油竞购铺天盖地的报道也迅速提升了中海油的知名度和国际形象;最后,中海油的股价不仅没有因为竞购失败下跌,反而上涨了。

2.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意义

1)定价权

中海油所收购的尼克森公司是Buzzard油田的运营者,这个油田每天生产21万桶原油,是英国北海福尔蒂斯地区最大的油田。而英国北海福尔蒂斯原油则与布伦特、挪威奥塞贝格、伊科菲斯克原油等一起构成了每日布伦特现货基准价格。

这四种原油中,价格最低的品种决定一篮子的价格,从而决定布伦特基准原油的价格。按照惯例,福尔蒂斯原油价格一般都是最低的,因此其需求量左右着布伦特原油价格。

正如路透社报道所称的,中海油的收购一旦完成,中海油将在全球石油定价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2)下游产业的技术

在石油衍生行业的相关技术方面,中国基本是一片空白。收购尼克森之后,中国成为尼克森的大股东,也就自然拥有了相关技术。不仅如此,掌握这种技术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向海外推广,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即技术出口,这样就能摆脱单纯现金投资的模式。

3.两次收购的对比对国有能源企业的经验和教训

1) 选准收购时机。要了解目的国的国内政局,避免收购被当做竞选的口实。

2) 重视舆论的影响力。必要时可以利用当地舆论,为我所用。

3) 要遵守游戏规则。聘用当地公关公司等,利用合理的游戏规则为自身服务。

4) 尽量淡化国家色彩。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发展往往被涂上国家行为的色彩,不论是自愿或者被迫。要尽量淡化这种色彩,让外界了解,收购是一个公司的市场行为。

5) 出价要符合市场规则。避免被被收购方漫天要价,增加收购难度。

6) 要重视保密工作。避免关键商业信息外泄给自己造成不利局面。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网站〔EB/OL〕.cn..

〔2〕加拿大国会议员麦家廉.“欢迎中国企业来加投资”〔EB/OL〕中国海外投资年会网站,2011-11-15.http:///news_content.asp?id=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