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2 16:12:46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67-01

建筑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活设施,更是人类表达思想概念的重要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建筑是文化最具实体的组成部分,而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中国人用“土木”工程表达出建筑的概念,西方人则用石头堆砌他们的家园。中西古典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不同反映了中西的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宗教感情与伦理道德、审美趣味存在着差异,都是对各自文化的阐释,中国古典建筑以实用为主,在乎的是事物的有常,西方古典建筑追求的是永恒,通过与西方古典建筑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材料选择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之光。

一、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的差异

了解建筑首先得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介质,它使人能够以一种方式去观察自然、理解自然。

老子的《道德经》就代表着中国人根本的自然观,老子将天、地、人、道并称为宇宙间的“四大”,而这四者恰好介于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特别重视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一种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学科,这便是堪舆风水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堪,天道;舆,地道。”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即是金、木、水、火、土,石头被排除在五材之外。中国的古建筑用的最多是土和木,为了近土,建筑就贴着地面层层铺开,不考虑向高处发展,而屋面的瓦和围护用的砖是由土和水加火烧成,用石盖屋是不吉利的,这与风水学中的阴阳五行说有很大影响,阴阳五行说认为石属阴,一般不用做阳宅,而只用于阴宅,而木属阳,是用于建筑阳宅的最佳材料,因此砖石拱券结构只能有限的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致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失殆尽,连修缮宫廷也缺乏用作柱梁的大料了,然而就是用以小料以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中国人对木的感情可谓深矣。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人在自然面前有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不像中国人对自然怀着敬畏之情,西方建筑的目标是彰表人的力量,建筑效果就会以凌驾一切的姿态从环境中突出,发挥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石头坚固、永久、挺拔的特性成为这些超自然建筑的最佳材料。比如雅典的卫城、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及英国SALISBURY的巨石阵,无一不表现着西方人对石头的偏爱。相对于配合自然的中国传统木建筑,西方的石建筑就带有一种开拓色彩。

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的差异

建筑是对同时期文化的反映,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会对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不同的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导致建筑材料的选择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文化原本就是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精神的,世俗化的倾向特别严重,反映今世生活的居住空间与环境造就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中国人似乎并不追求外在器物的永久性象征内在永久的精神,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对实在器物往往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追求着万物有常的精神,如梁思成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源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一直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主张不追求事物的永恒性,儒家思想中,不仅重当世的世俗主义反对兴建宏大建筑,更重要的还有“仁政”思想,即认为统治者不能只顾私欲,滥用民力,建造享乐或装点门面的的宫殿楼阁。所谓“使民以时”、“勿夺民时”,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这虽然不能真正约束帝王们的享乐欲望,但也确实压制了以宏伟工程纪念功业的思想苗头。所以,中国的古建筑,多注重实用性,少追究永恒性,根本没有产生西方那种在建筑中体现历史价值的观念。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追求永恒,西方文明滥觞自古希腊,古希腊文化又多受古埃及影响。古埃及是神权与王权合一的政治体制,法老既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太阳神的化身和尘世人,为了体现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都为自己营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并用巨石为自己的家族成员雕刻了巨大的立像、坐像。这些宏伟的石头建筑很多至今尚存。西方重视宗教观念,任何宗教都以追求灵魂不朽与超越为主要特征,石头构造的建筑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石头的永恒与完美,与人生的短暂、缺憾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西方人认为要想得到神灵的保佑,就必须献媚于神灵,以免自己受害,在石构建筑中,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宗教功能就融为一体,人的灵与肉就通过石构建筑实现了高度和谐统一,西方的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的宗教信念。

三、审美趣味差异

各种建筑创造中的所谓“美”,不论以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之处,即美的内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

中国建筑强调实用性,以“羊大为美”,认为建筑只要满足避潮湿挡风寒与避风雪等基本要求便行了,相对于石构建筑的挖掘与开采,中国人更倾向于配合。自然,中国人热衷木构建筑一方面和中国的林木资源丰富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青树,山区并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树,北方则以阔叶落叶林、针叶林为主。这些树木资源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轻便的木材加上标准化的的技术,令每一代都可以建成华丽的建筑群,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冶》中说:“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与其为千年大兴土木,毋宁为匆匆人生而求安乐,这代表着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态度。

西方的传统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用石造的,古罗马的大量神庙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构的,以石为材的西方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可塑性强,在质地上阳刚十足。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17世纪初英国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欢愉。西方人把坚固作为评论优秀建筑物的原则之一,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流逝而被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的石构建筑依然完好的保存着,用实物形象演绎自己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东方与西方文明各自绽放出不同的灿烂火花,虽然两方在社会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到相似的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长期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地方特色的差异,故风格各异。这在雕刻艺术上显现的更为明显。

1 题材差异

中国是农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艺术讲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自然景物,植物,动物,器物的刻画描述讲究飘逸,灵动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菩萨,佛,众神灵成为人类膜拜雕刻的对象,这些雕塑为了追求神秘庄严之感常常体积庞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庙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达官贵人大兴建造陵园和奢侈品陪葬,由此兴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统,如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建筑雕塑,卢沟桥等。

与此相对希望是以基督教教义等宗教为核心的商业性文化,他们的相对善于冒险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气息,对外界充满挑战和接触的欲望,这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主题和艺术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对象往往是神话和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有着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气质勇敢,神态各异,对其崇拜其实是反映了对人类本身感官的关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点,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宽容,贪婪,懒惰,人物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西方雕塑强调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对光影等物理技术和效果的运用。关照雕塑本体的线条突出,对背景物品的辅助作用不甚突出,这样做的优点是作品独立状况较好,对雕塑感官状况的强调较全方位,所以也有人说将人体雕塑称为空间艺术是十分恰当的。20世纪以前西方雕塑更加强调将立体空间感作为雕塑的必要审美原则。对此艺术家的审美标准还是比较统一的。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

中国文化中对写意的重视造成中国的艺术作品对于真实性,逼真性问题的忽视,而更加注重传神灵动。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雕塑常常为了实用性建筑做陪衬,不需要自成个体,另外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常常有着温和自然的情感,不需要展现一种人类肉体感官性的特点。为此,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常常体现在活灵活现,灵韵飘动之感,大部分材料来源并不追求数据上的准确。如对龙的刻画,生肖,历代帝王常常有着宽阔,翘眼角,留须等相似的表达手法,而与之相近的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到后来这些艺术者虽然能够剪出生动的老虎,却从未见过老虎。

西方不同,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有一段时间强调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处理,属于注重还原真实性的一类。众多学者呼应亚里士多德对于艺术的理解,反对将艺术看做是一个创造思想和形象的过程,更偏重于描述还原真实事物和现象,因此在视觉,听觉上注重真实,即倾向于“像真的一样”而非创造了从未出现的“幻象”。

3 造型手法的差异

线条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重视,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注意为实际雕塑服务,讲求刻画性,黑格尔认为通过一个人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就能反映出他的实际绘画水平,安格尔崇尚简洁大方的线条艺术,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家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而在圆雕艺术中线条的能量融合在了整体效果当中,雕塑家对线条的期待转化为了对体积,表现效果的期待,所以线条为整体服务。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

另外,我国古代的雕塑强调色彩,属于彩绘与雕刻技艺的结合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

4 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从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长沙汉墓中的彩绘木俑;从秦陵兵马俑到唐代木雕迦叶像,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萨到明清时代的小品雕刻,皆体现出中国人对土木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注重写实性与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层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雕塑艺术虽有风格特征之别,但无优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对各自风格与观点的评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领域的奇葩。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3

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洲东南部,俗称“千岛之国”,公元3世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就与印尼古奴隶王国毗骞国互派使者来往,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也陆续与南亚的种族融合,将中国文化带入到东南亚各国,公元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传播到印尼各岛,对印尼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1.印度尼西亚木结构建筑风格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1印尼的木结构房屋则随各民族的习惯而建造不房屋同式样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建在抬高的地基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米南加保人的住房,屋顶两端翘起来,形成马鞍形,房屋内部很宽敞,分为好几间屋,供年长者、孩子、新婚夫妇居住;巴厘人的住房,一般都盖在一个小院内,院子用土墙围着,院内有住房、附房和家庙;因为雨季时雨水多,印尼大多数民族的木结构房屋都是高脚屋,地板离地面高2米或更高。一般木结构住房内也会分为几间屋,有卧室、有厨房,房子门前都设有梯子,大部分木结构房屋建筑能体现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斗拱结构,崇尚自然,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轻巧通透、淡雅明快。 

1.2中国唐朝时代的商船常在马六甲海峡与古印尼人交换香料和珠宝,同时中国的斗拱结构形式也传入印尼,印尼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多风雨。不适合建造多层的木结构房屋,因此多为一层或两层房屋,采用过渡搭接方式连接支撑方木或圆木柱和横梁,形成上下层柱和屋顶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保障了木结构房屋的牢固安全。 

1_3印尼木建筑在结构并不非常复杂,房屋支撑住支撑顶部骨架,既满足不同地域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精美的具有民族特色建筑形体,显示不同建筑风格,房屋构架以支撑立柱和纵横梁搭接后使用藤条缠绕加固组合成不同形式的房屋骨架,使木结构建筑物上部受力荷载由屋梁架、支撑柱传递到地面,房屋木墙就是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基本不受力,就算是有几面的墙倒了,房屋也不会倒塌。 

1.4印尼木结构建筑其外观由基础、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有的是短圆木支撑木地板。有的木地板直接铺在砖石砌筑的基础上;用木制柱支撑屋顶骨架,木板或者竹板钉制成墙面,墙面上预留安装门窗,上面是木结构屋顶架,屋顶可以做成柔和雅致的不同曲线,有的层叠高耸,有的层叠展开,有的四面起脊,有的两面起脊,上面覆盖着棕榈茅草、细密竹席、或者青灰瓦片。 

1.5印尼木结构建筑的室内隔断可以用隔扇、门、屏等便于安装和拆卸,能随意划分,随时改变,使房屋内布局既满足当地人生活习惯,又能及时迅速改变空间布局。有的还建有走廊,和很大的盖顶庭院,甚至有的庭院就和房屋屋顶一体化,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过渡段,或是室内和室外空间的有机结合;有的运用木片或竹片雕刻出不同花纹图案装饰木结构建筑的墙面和门窗;有的在屋顶结合地方民族特色起脊,有的如马鞍,有的如宗教佛塔,有的如灯塔,更好的展现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2.郑和下西洋推动印尼宗教建筑建造 

2.1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在1405—1430年间曾率领舰队七次远航’}氐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地都要举行仪式并宣传伊斯兰教义,并建立华人穆斯林社会区以传播伊斯兰,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使伊斯兰教迅速地发展起来。 

2.2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印尼的泗水、雅加达、三宝垄、北苏门答腊、亚齐,所到之处宣传穆斯林教义,备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尼的发展,印尼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郑和清真寺。郑和清真寺位于印尼泗水市戛丁街2号,那是一幢5层楼宇,飞檐画栋,红墙碧瓦,赤柱镂窗,装修堂皇,左前方矗立着一座色彩鲜艳的八卦亭,雄伟壮丽,风格独特,清真寺的建筑模式,以绿、红、黄为主色调,体现华人穆斯林特点。清真寺右侧绘有郑和宝船和郑和下西洋的巨幅浮雕像,寺内主建筑屋顶呈八角形。长11米,进深9米,其规格有来历:l1米系天房最初的长度和宽度,9米象征印尼9位伊斯兰教圣哲。清真寺一楼刻有碑铭,碑文分别用印尼文、华文、英文镌刻于花岗岩上,碑文歌颂郑和在28年间七次下西洋亲善万国、传播伊斯兰教、开展中外文化经贸交流,郑和清真寺,奇特处在于三教合一,融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于一体,它不仅是印尼华人信奉伊斯兰教的启蒙圣地,也是印尼华族与其他族群交流、沟通并促进相互了解的桥梁。它将成为印度尼西亚各民族融为一体的象征,促进了中印尼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印尼华人致富起步的排楼建筑 

从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始,掀起了中国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沿海居民下南洋淘金的热潮,前期主要是出口买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再船运拖回印尼的香料卖到中国,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中国沿海居民为了谋求生机,大批居民下南洋,下南洋的主要地点就是印度尼西亚,早期印尼华人建造不同样式的沿街排楼建筑,在一层楼做门面零售,在二层楼居住,印尼华人靠着其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使其的生意不断扩大,通过几代人的共伺努力。逐步从小作坊和小店铺发展成为印尼煤炭、矿产、造纸、房地产、小商品零售等行业龙头,目前印尼华人约占全球华人的四分之一,占印尼人1:3的6%,却拥有印尼60%以上的财富,印尼华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发扬传播。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的建筑市场更像是西方建筑设计师展示自己设计理念与才华的试验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模式必然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交融。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理论的停滞与断层,必然导致外国设计思想的流入,对外学科、边缘学科的消化吸收。可是现实却是更多的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理念,中国建筑师自我健全中国的文化体系却是表现的极其不成熟。

二、原因

提到原因,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今中国的建筑现状,大量雷同的现代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复制粘贴,大众对物质的高度追求,对精神生活世界的忽视。现在的这种状态更像是西方国家现代建筑状态的复制。诚然,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建筑也需要模数化的材料设计,高技术的声光环境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迎合高品质的物质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由于中国建筑领域文化的部分缺失,政府对城市建筑景观形态的长期忽视,我们的建筑创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地域性,过于玩弄形式主义,过于依赖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并不一定适合本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论受基本理论(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等);应用理论(方法论、工具论、设计原理等);跨学科理论(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建筑教育学、建筑技术、哲学、技术等)以及建筑评论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里边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属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认知体系。武汉大学赵冰教授曾经总结中国当代的建筑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

而他提出的太极理论,营造思想,语言与书写的设计联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建筑创作的进步

时下外国建筑师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我国当代的建筑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例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雷姆.库哈斯、安德鲁以及最近较为流行的“建筑女神”扎哈.哈迪得。我们以扎哈为实例来研究一下,扎哈推崇的是一种前卫艺术,她坚信建筑具备一种力量,可以从重力中解脱出来,让身入其中的人们获得解放,感受自由。无疑扎哈的作品充满着动势,流畅的线条让人震撼。扎哈的数学学习经历给她的设计具有深厚的结构到功能的设计能力。尽管人们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褒贬不一。但是扎哈对自己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执著追求也影响着很大一批中国的建筑师。我国对这类建筑师才华的吸纳也是建筑领域的进步。对处于全球化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与自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同等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提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丰富的西方留学经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去,为业主和更多人接受。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创作的又一进步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贝氏的人生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偏密斯风格,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之后寻求了新的出路――柯布式雕塑风,后来当他接手台湾省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设计便开始寻求中国式建筑的出路。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方向。北京香山饭店借鉴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是对中国式建筑的成功探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随着贝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发觉,他成功的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典范。

四、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澍的“业余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师职业“专业”但却商业的运作的反驳。国内专业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崇洋的心理成分。同时方圆大厦、福禄寿大厦以及新建成的广州铜钱大厦可识别性很强但显得过于商业化肤浅化,当然侧面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本族文化浅层次尊崇。毕竟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而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之后必然呈现对外来建筑理论体系的崇尚与偏好。当然我们当代有很大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寻找本土建筑的出路并有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外来文化侵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导致当代建筑师失去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理论指导。其次,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紧张高效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似乎忘却了中国人温文尔雅的生活特质,更多的呈现出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个人修养的缺失。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品位同样重要。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与提升。再者,中国的建筑大潮风生水起,开发商和业主要求的是高效,是利益,更多的建筑师为了生计会妥协于这个现状,缺乏创新性,忽视建筑环境与场所性精神。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会愈加成熟。

五、结语

西方建筑美学讲求比例、尺度、色彩、空间、视错觉等分析,追求理性至上主义;而中国本土建筑理论讲求实用理性精神和中国建筑文化中物我一体的环境理论及营造理念,空间与实体并重,钟情于空间与意境的塑造。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 [J] 华中建筑 1988.09.16

[2]刘林 《活的建筑:中华根基的建筑观与方法论――赵冰营造思想评述》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12.30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46-02

一、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之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其文化之间的差异,东方最具代表性的是辩证思维模式,尤其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辩证观点再加上易学观点,看问题较为折中,俗语说“看破不说破”,中国先人的文化思维总结来说分为:变化、矛盾和中庸。这些观点基于世界万物都是由对立矛盾面组成,处于不断变换过程之中,中庸是不偏不倚游走其中的道理。中国更注重中庸之道,讲究低调的处事风格,这种思想传承了千年,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而西方人们的思维多以线性为主,尤以欧美为代表。不同于我国的思维方式,西方国家更加认可事物的根本,认为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世界上任何的关系都没有矛盾,矛盾即具有两面性,他们将事物判断得十分明确,在对错之间的界限十分鲜明,一定要将事物进行明确的分类,不允许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而中国人喜欢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认为事物存在两面性,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都追求能够和谐地发展。由于东西方国家人们思维的不同,导致了判断问题的方式不同,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加重视对个体的强调,而东方国家的人们讲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将个人的作用弱化,而重视群体的力量。

二、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形成

东西方国家人们思维上的不同,追溯其根源,有心理学著名专家尼斯比特指出,这种差异是由于两个地域的国家在形成中所经历的轨迹不同,西方国家的发展中主要推崇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他们国家的文化是以古希腊为主,而我国在发展中人们大多遵从儒家思想和文化主张,并且在道教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整体性作用。

(一)辩证的东方思维方式

我国从古代以来,就形成了群体生活的模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是以集体利益共享的方式进行劳作的。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们形成了集体思维模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大多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自己的生活方式要依赖社会的总体环境,因此我国人们在分析问题时多夹杂着外部因素,对自身的影响考虑得不多。从历史环境考量,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人们的生活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等级制度和相互配合的劳动十分明显,因此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体以五方面进行总结:1.变动性: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方式来看都是存在变化的。2.矛盾性:事物本体充满矛盾性,没有绝对的精确。3.折衷性:与太极符合原理一样,强调柔和曲变,得到中庸之道。4.关联性:每个人都不能够单独存在,与环境和社会都存在着相互的关联。5.平衡性:客观事物与环境普遍和谐共生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二)独立的西方思维方式

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的是自由和人文,这是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思维方式。由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相对单一化,人们更多的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社会的环境背景对个人的影响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结构和人们所生活的大环境是形成人们思维方式的主导力量,是形成认知的过程。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被世代相传,一直延续下去,使人们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由于西方国家人们的生存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这种生存方式更加重视个体的能力,适者生存。因此西方国家更加重视个体的力量。中国的社会生产主要以农业为主,人们的思维更倾向于人际关系和自然因素。西方则更倾向于独立的个体,东西方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导致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更加依赖于自然的恩赐,是一种被动的思维,而西方靠狩猎来生存的方式使人们的思维偏向主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既存在不同,也能蚧ハ啻俳。

三、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在传统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文化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形成,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变化,中国建筑的设计方式是其内在根本机制,它更加详细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的设计风格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即自觉的理论表达不够,没有根据准确的科学原理进行设计,只是凭借设计师的灵感,使其在理论上存在着不足。

(一)建筑文化传承差异

西方国家的建筑设计主要以理论为主,只要理论上成立就敢于开始修建,在《建筑十书》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论建筑》等文献中,能够看出东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建筑书籍中更多的是说明建筑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而中国的建筑文献中记载的多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前者注重理论,后者注重实践。当然,中国的建筑只靠设计师的灵感去想象是不能完成的,之所以中国建筑能和西方建筑一样成为东方代表性的文化传承,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对建筑的需求不同,设计师通过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融合社会环境,用自己的方式将设计风格与理论进行结合。

(二)建筑形态形式差异

从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到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可见木结构建筑在古代中国所占的地位。即使是中国古代也有砖石建筑,多存在于古代佛塔和墓室之中,虽然材料是砖石但是在构筑结构上还是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构筑形式不同。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多的参考古代罗马帝国以及古希腊文化,以石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木材为辅进行设计,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我国的古代建筑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不论功能如何基本构成形制要求相对统一,即中轴对称、外合内开和院院相连,讲求意境和内敛。从古代民居建筑到宫廷皇家建筑,以及寺庙道观都是左右对称,院院相接,只是在空间处理和建筑体量上加以分级,这是儒家思想的等级尊卑观念的一种体现。在特定空间环境内以某一核心建筑为主体,以特定的模式与方法向外拓展扩散,再分别赋予其建筑功能性,组成大片群体建筑且保持轴线对称和空间意境及空间连续完整性。西方建筑在建造之初就强调其功能性,一切构造方式由其功能所决定,例如西方社会设计教堂时的仿十字模式,确定后就在其空间内部进行精细的空间分割和装饰描绘,建筑形式一般以单体居多。与我国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建筑更多的重视个体的风格,每一个建筑都具有庞大的气势和恢弘的设计风格,他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突出人类的智慧和地位,建筑多采用高大宏伟的风格。

(三)建筑文化理解差异

我国古代文化更多的强调对主体的凸显,在进行“认知-评价”这种机制的分析中更加重视评价,重视人自身对事物的评价,而不是理论上的成立,也不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得出准确的结论,而是更加倾向于人自身的实际感受,来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上也更加重视整体的和谐,不断研究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其装饰特点,并进行改造升级达到一种至高的状态。在认识和评价机制上,中国古代匠人在建造建筑过程中更习惯于运用人的感受和行为习惯来类推建筑的形态本体。这种明显的中国传统式思维是在几千年的东方哲学思维和常态的农耕生产方式下产生和形成的,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它既具有浓厚的东方辩证主义色彩,又充满强烈的主观色彩。强调自然与建筑本体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又具有天道无变的绝对思想性;主张经验和理想的结合,又要求具备自身的内悟;既追求纯粹的技术美学境界又鄙视科学的验证。在中国的古代建筑匠人那里,储存了几千年的建造思想,建筑原理在实践中以师徒方式口口相传,师徒文化在古代建筑文化体系中是一种基本存在机制。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建筑设计理念。西方国家的建筑更强调主体性,而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的是一种融合、和谐共生的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高下优劣,但是从建筑创造和延展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及一些精巧技术传承的角度来说,西方国家的建筑精华部分值得我们当下的建筑设计师研究借鉴。

四、结语

虽然中西方国家在思维上及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其建筑的发展却都是朝着人类文明的延续而进行的,都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古代建筑代表著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形象特征,它的存在能够提醒人们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改变,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也不可能轻易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习惯。我们可以融合示范建筑文化思想中的精髓,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可以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方式带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将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推向世界。相信在这个相互交融的时代之中,东西方可以相互理解,产生更加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袁忠.匠师文化及中西建筑文化心理比较[J].华中建筑,2005,23(1).

[2]侯玉波.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N].光明日报,2003-10-14.

[3]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1-6.

作者简介: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6

究其因,一是忽略了信息与反馈的基本函义,二是忽略了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也就是说缺乏“双向研究”或缺乏“比较学”。三是忽略了引进西方建筑理的经验与教训。四是忽略了,引进西方建筑理论的“原定目标”。

我之见,古人尚知,“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所谓的”中体西用.有着数千年光辉之史的华夏文化是“主”是“体”,西方文化是“辅”是“用”本末切不可倒置,华夏文化是中国建筑之魂,西方建筑理论在于交流,输入输出,完善和丰富中国建筑理论和创作。在引进同时输出中华文化之泱泱大国气度,我想这才是“原定目标”吧。

综上所述,引进西方建筑理论,必须忠实于“原定目标”这一原则,必须以“中体西用”为准绳,借此我想用比较学的方法,从信息与反馈的这一基本函义出发,对当代西方建筑理论这一巨大课题作一基础的探索。

1989年“解构”(Deconstruction)登临我国建筑论坛,打破了原现代建筑理论在讲台上十年之多的徘徊局面,但“解构”所带来的困惑比以往任何流派都多。欣慰的是“攻坚战”以加入者有增无减颇为“轰动、热闹”。新近发表的英国庇特.B琼斯著的《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章兴泉著《解构主义的狂热》,刘著《解构主义建筑的活动的意义与局限》等。似乎突破了“困惑”向更深的层次“攻坚”了。

通过“轰动、热闹”剔除“神秘、晦涩”,让我们从“解构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看中的建筑文化善弄,以及我们所能接受的意义,即回到“原定目标”要较全面的了解“解构主义”就必须对“解构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作一较完整的回顾,首先必须了解的就是“解构主义”所谓“解构主义”即二十世纪初盛行于西方特别是法国的一个哲学思潮,其奠基人是瑞士的语言学家索诸乐法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斯特劳斯“解构主义”的先抠,首倡把结构分析无法用于语言学研究,提出了系统的语言理论,强调语言是个系统,其元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作为记录系统由内部素和外部因素构成,以及语言的其时性,历时性,强调语言的内外结构等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立于法国巴黎的法国先锋派理论社团――“太凯尔”团体的主要代表德里达和德勒兹力图在贯彻索绪尔的“善弄原则”的基础上把共时性的研究方法与历学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克服结构主义的反主体和反历史主义的倾向。他们致力于对本文化和符号问题的研究,就放弃对作品的确定意义和真实性的追求,试图把读者从旧的本文理论和阅读理论中解放出来,作品不再被看作现实的再现和摹写,而是有待读者者去充实意思的流动结构,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作者不再处于作品的中心位置,相反,他们意图消失在他所“制作”的本文与其他本文的关系中,语言不再仅仅是交流思想的手段,而是具有广泛能动性的独立结构;写作不再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意图,而是建立一种借以“释放意义”的关系网络,用德里达的话说,是提供一组发现意义的“痕迹”,从而给本文开辟无限的可能性。这一新的哲学思潮既是结构主义的延续,又是结构主义的批判,“即德里达苦心经营的“原结构主义”,即“消解”结构主义即所谓的即现称谓的“解构主义”“哲学”。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以其“质疑”有别于它的“关键所在”,“质疑”意味着建筑师对建筑活动的复杂性和对建筑产品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给予了更多的理解,重视和肯定,“质疑”更富于自觉意识和开拓精神。

回到“原定目标”再说“质疑”中国封建社会最未一个朝代的秀才到维国的第一境之说与“质疑”颇有相似之处。到宋代晏殊《蝶恋化》词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酒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唐宋词鉴赏辞典》)9-413也正相当于华著《灵感学》的一文中所述,灵感激发系统一段模式的初始部分―创造性课题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客观条件“昨夜西风树”与形成的主观条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发现问题的主观探求精神,这种探求性的疑问正是于“质疑”共性之处,所求同的是基于实践的探求示会象,解构主义的质疑,有走向极端的潜危。

引进“解构主义”意义在于其启示性与探索性,局限在于当代中国建筑的经济基础与思想基础都十分薄弱,其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生存问题,一个饿客又如何与一饱汉并眉为荣抵掌论道?

故而在引进“思潮”的同时,我们必须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清楚的认识,缺乏这一认识,引进的“原定目标”则成了一句口号。

那么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是什么呢?概言之,在艺术观念上,国人重物感,重气势、重意境,着重于建筑群体的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西方人重模仿,重形体,重特征,重典型,重建筑特的个体造型。在思维方式上,国人重视辩证逻辑,重视物的辩证统一,西方人重视形式逻辑,重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建筑理论上,国人以儒、道、佛之家学说为其本着限于理论的更深哲理层次,西方人的理论则是逻辑的、清晰的、易于理解的形式美。

总之,中西建筑的文化的差异,有着相应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各自不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也有着各自独立的建筑理论依据,乃至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和对哲学、宗教、艺术的看法的不同,中西方建筑,作为中西文化体系中的两种并行的艺术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其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

1 宗法文化和教权文化

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中国也有宗教建筑,如佛寺、道观、祠庙等,但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远,所以,越是地位显、香火盛的寺庙,改建就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

而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它只有建造得宏大华丽,才配供奉伟大的神;神庙又是神人相通的地方,只有修建得巍峨壮观,才能讨得神的欢心,领受神的福佑,得到神的启迪。因此,在神的面前,人是渺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西方人往往会花上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它是彼岸的,而不是现世的,建造者也就并不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成功。

因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这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显著的差异。

2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在诸多影响建筑发展的观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人合一”就是力图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象观测所认识到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合法与永恒。其在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一,远古的祭坛,明堂、坛庙,及地方社坛神祠的建筑功能是创造与“天”对话的场所,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二,把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三,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与天同构的目标。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充分显示出华夏之民重宏观整体把握的思维特点。[2]

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也是中国古代颇具魅力的风水理论的源头活水。

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对的,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督教神学。教会是社会的中心,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建筑艺术,以致产生突出建筑本体、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欧洲古典建筑具有个体“崇高”的美学特征,在文化上,可以看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体形象的表现。西方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古典建筑为了强调神的权威或者为了体现人定胜天的气概,将塔楼、柱廊建造的高耸入云,远离人的尺度,震慑人的心灵。

3 中庸和平与崇力竞争

中庸,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的一端,但对失于偏颇。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无论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天下大同与个人本位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万物的融合。因此,中国的建筑观认为:一座单体的建筑物,或一个单独的建筑群,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既是一个更大的空间组群中的具有自身特定地位的一分子, 又是天地宇宙之间整体空间秩序中的一分子,任何一个建筑个体或群体的对于白身特定地位的愈越,或对于整体秩序的破坏,都是不能被允许的,于是中国的单体建筑在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整体形象保持了很好的延续性,却缺乏革命性的变化和创造。

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西方单体建筑的造型具有“原创力”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包括宗教建筑,虽然在型制上有一定的约束精神上存在共同的追求;纵观各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的教堂,很少有立面处理和整体形象上雷同的建筑。 [3]

5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使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借助知觉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因此,中国的思维方式具有主体直觉性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理性、分析、推理和实证,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物,重分析论证。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 ”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甚至于象园林绿化,经过人工剪修,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4]。

无论是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从建筑的文化内涵上,中西古代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各空间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等等,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观念相互融合的结果。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观念,民族自身特色与世界国际风格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完全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我们在利用世界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同时,兼顾到传统建筑的思想精华,从而达到它们之间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中西建筑的发展必须注重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

参考文献:

[1]潘西古.《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8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热潮。这使人想起了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尽管时间已经过去百年,而所争论的仍旧是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争论纠缠百年而未有结论,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而这种论战均由文化比较进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发展方向,更使人们对这一论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不仅对于个人的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

2 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2.1 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素质,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素质而延续下来的。任何文化都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点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2.2 用这个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天生消极落后,他也不是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30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说中国文化天然消极落后显然不符合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3 “两个合一”的创作理念

3.1 “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结合建筑创作,我们可以作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

3.1.1 “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世界万物,包括建筑在内,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内在有机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联系出发,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就成了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和西方文化重个体、重分析显然不同。这种不同有人曾以中西医学为例来说明:说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反映在建筑上,与西方建筑史多分析神庙、教堂等个体建筑不同,“周易”、“堪舆”、“园冶”等,则对建筑和“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创作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创作中,淡化建筑的主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所蕴含的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3.1.2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那就是自然和谐。“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核心。与这一理念不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一面,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强调过“一分为二”。但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矛盾的分析是手段,是过程,而和谐才是目的。因此在建筑创作领域中,我们还是要讲“和”、讲“合二为一”,因为这正是改变当前生态平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的现状所必需的。

3.2 理象合一

这里所谓理,是指理性;象,则是指意象。意象生成包括了非理性的因素,所以“理象合一”也可以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合一。“理象合一”既是一种方法论(建筑创作的方法论),也可以看成是对建筑的一种认识论。

如何做方案呢?是先排平面呢还是先考虑造型?功能和形式哪个更重要呢?这些问题常常难以回答。因为影响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决不是“形式服从功能”一类的单向的逻辑形式所能解释的。因此,研究建筑创作的过程和创造机制,找出一些带规律的东西来,将使我们在创作时多一点自觉性,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3.2.1 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不仅是指功能、适用或经济,它是一个宽泛的,能涵盖更多内容的概念。建筑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不仅要考虑功能、经济问题,他还要分析环境,研究与规划的衔接,还要研究所采用的结构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生态保护、交通、防灾,还要与业主一起分析市场并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等,特别是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还会有更多,更为综合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因此,应该肯定地说,理性思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没有认真反复的理性思考,作品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经不起推敲的。

3.2.2 意象,按照美国学者阿瑞提的说法,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种体验主要是以视觉的形式来表现。“大多数的意象都是朦胧、含混。模糊的”,并且以一种“猝然的、意料不到的、就像一道闪光”似的方式显现出来。阿瑞提把意象定位于“人的自发性和独创性的流露”,我们把这些抽象的语言简化,那么意象,和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神思”、“灵感”相近,只是神思、灵感没有反映出那种以视觉为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我们所说的意象或者意象生成,将更适于研究建筑创作的全过程,它是建筑过程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4 立足自己

强调立足自己,是要求建筑师要独立思考。既不受时尚流行的影响,迷信洋人,也不受框框条条的束缚,囿于传统。发挥独创性是建筑创作的前提。

强调立足自己,更主要的是要强调立足中国建筑师“自己”,要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建立信心。我们应该承认差距,而且跟着别人走同一条路,那么差距还是下个当大的,但如果走自己的、有自己文化精神之路呢?情况就会不同了。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景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9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一)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二)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超级秘书网

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二)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从古代起,当西方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时,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构造与精度,通常还在策划时考虑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拥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师们始终以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工作,而处于这些建筑之中的人们,就难免不受到建筑风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具体的政治制度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哲学理论,其中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建筑创造的主要思想,中国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中庸。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中的万神庙,还是哥特风格中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的耸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没有旁物的修饰也自成一体。这是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的享受的直接表现。古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建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中西方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参考文献:

[1]陆志宝.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例10

民居建筑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中逐渐与其地域文化、气候、生态环境相融合,并折射出特定地域的建筑特色。江西省自古以来以其内聚化地理环境,在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而使得境内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民俗建筑得以保存,也为建筑设计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民居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下民居的形态、营造、设计方法存在差异性。通过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研究,来探讨其民居风俗的人文性、装饰性、社会性特征。

一、民居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

民居建筑的发展与其地域风俗文化、社会风情关系紧密,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在儒学礼制、易学风水、社会宗法制度影响下,其建筑选址、结构、布局、定向及装饰风格上都具有地域性特色。以江西明清古民居研究来看,其民居营造风水与其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影响较大,如居住制度、地域家庭关系、风水文化、巫文化等思想的体现。同时,在传统风水理论下,江西古民居建筑选址、村镇结构布局、住宅的营建等也受到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庐陵渼陂村进行古民居建筑文化调查中发现,渼陂村镇结构上体现了儒商合一的布局理念,并在民居建筑样式上,融入了书院、宗族礼法、儒商文化,以及近代红色文化等思想。有学者通过对江西乐安流坑村进行多维化古民居群落的研究发现,其民居营造理念多体现出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等。可见,对于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其历史文化、地域关系、环境、行为等都有关联性。

二、民居建筑的装饰性研究

江西民居建筑的研究,以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从明清古民居建筑特征来看,赣东北地区具有显著的徽派风格,赣南地区与客家建筑模式相近,赣西具有显著的赣湘文化特色。也就是说,江西的民居地域性特征,与其周边省份的建筑历史文化具有显著的交融性。因此在民居建筑装饰性上,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以江西天井民居结构为例,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选择、建筑雕刻、内部构造、外墙装饰等,都具有南方合院型特征。学者在对流坑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研究中发现,其艺术构思与设计特征与当地民俗文化审美具有较大关系,还有江西明清木雕装饰艺术,从其起源、象征意义、结构样式、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九江地区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从表现形式、图案纹饰、构成要素、选材及文化寓意等方面,都与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及风俗习惯存在直接关系。学者对赣东北地区民居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发现,其徽派建筑特色中的雕饰艺术,既有江西徽式民居特色,又有徽派民居雕饰特征,两者在构件、雕饰、纹线上也具有异同点。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吉祥纹饰的研究发现,客家思想与族群记忆,对赣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吉祥纹饰影响较大,特别是从艺术表现、文化意义、审美特征等方面,多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写实性、教化性特征。

三、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从民居建筑形态来看,既有居住形态,又有社会形态。所谓居住形态多指传统民居的结构、选址、布局、内外空间、建筑形式等内容,社会形态多与地域性的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环境等有关。由于传统民居聚落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特征,其地域性表现形态较为多样。如江西婺源、庐陵、赣南客家等地域民居建筑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其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较为突出。在江西宗族聚落研究中,其传统民居聚落结构受到“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影响,在建筑形态表现上多采用“横巷式”布局,体现其显著的宗族结构关系。庐陵地区的流坑村,其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也是江西典型民居代表。从流坑村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中发现,流坑村村落布局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体现,特别是对风水理论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民居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巧妙渗透易学思想,在结构型制上具有理性的秩序性。同样,对于庐陵地区的钓源村,其村落选址、布局、排水系统、环境改造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风水理论特色,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建筑材料选择上,以其当地的资源特色来构建村落整体建筑布局,对于现代村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江西婺源作为地域性民居形态的典型特色之一,在体现村落人文特征与环境融合上,其村落空间的整体性、意象性、环境场域性等特征,在其公共建筑、公共活动空间构成中更显特色。如书院、桥亭、祠堂等民居建筑,既有美学特征、又有哲学特色,还兼具风水学、环境心理学意义。婺源的民居形态结构与江浙地区的滨水聚落空间结构具有相关性,一方面体现了婺源地区临水而居的风俗,另一方面与江浙地区枕水而居的风俗也有关系。可见,江西古村落民居空间布局与形态研究,对于探究古村落建造机制,特别是从古村落景观生态融合上来洞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赣南客家民居形态具有原始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以及民居建筑空间功能划分来看,其主体特色是对“自然的顺从”。有学者提出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型制与室内装饰风格,一方面体现了赣南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增强防御性建筑特色上,体现出对闽西建筑的借鉴。由于赣南客家民居、聚落形态与其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紧密,在体现客家建筑特色过程中,将赣南客家的传统民居文化与地域性土著文化进行了融合。如安义县罗田村古村落选址、建筑风格、聚落布局、排水系统等更具艺术文化价值。

四、民居建筑与营造设计方法的融合

民居建筑在建造与设计上具有自身规律性,特别是传统工匠在技艺传承上以师徒方式为主,其经验及营造技艺多为失传。因此,通过对一些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与改造,在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上,为梳理和归纳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设计方法创造条件。如通过对渼陂村、湴塘、钓源等村落民居建筑特色及地域文化的挖掘,从选址、定位、地基开挖、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饰等方面来研究民居营造技术,为促进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科学管理,制定全面的保护措施奠定基础。随着传统民居聚落保护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挖掘,需要从村落保护与民居遗产抢救中,明确科学的开发与保护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对传统民居形态、形制、结构等方面的保护,并从传统民居建筑实践技艺、设计理念挖掘中,总结建造规律,为创造民族民居特色、地域民居特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住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