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7 14:47:38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1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2

随着科学方法学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等科学方法学的形成和广泛运用,大大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提高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1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互相渗透。一般说来,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恒动观,重视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特长。因此,将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1.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观察的大量病例,确定了许多种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总结辨证论治的规律时,必然要归纳出各种病的常见证型,这样就发展成为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分型相结合。一个病的辨证分型方案应是该病辨证论治规律的反映,对辨证分型的不同看法,主要还是在于辨证分型的具体方案是否真正反映了辨证论治的规律。

另外一点是辨证分型中的治疗问题。辨证分型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治疗,故一般都是按证型固定方药或主方。这种作法并不违反辨证论治的原则。自古以来,除治疗专病的验方外,每个方剂都是为一定的证型而设立的。这样,每个证型有其相应的方剂,每个方剂也有其适应的证型,从而达到理、法、方、药的高度统一。早在《伤寒论》中就是按方剂的适应证型进行病证分类,每个证型各有相应的方剂,甚至以方剂作为证型的命名,这就是所谓“方证对应”。

除了中医有辨证分型之外,西医的诊断中也有分型或分期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医和西医的分型依据是不同的,例如西医常以病理组织学变化,局部的功能变化或致病微生物的不同属性作为分型的主要依据,而中医则常依据整体的反应性或功能变化。多年来,对这两种分型进行了不少的对比研究,发现其间有一定的关系。但由于其着眼点和依据不同,不可能完全对应,所以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中,中医和西医的分型常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彼此取代。

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将不同的疾病进行横的联系,发现部分病例尽管疾病的诊断不同,却有共同的证候,可用相同的治法和方药进行治疗,这又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既可以从某一种疾病出发,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有计划地从某一证出发,对于若干种不同疾病的患者中共同具有该证候者,应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辨证论治的规律。后者不仅能为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同样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有效途径。

1.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在完全正常的健康人和西医所说的患者之间,存在着一片很大的空白,这一人群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按西医看是“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在中医看来,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这样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中医有过解剖,但并不长于解剖,故对人体的观察是以外象推证,以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按西医看是“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在中医看来,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这样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中医有过解剖,但并不长于解剖,故对人体的观察是以外象推证,以方药测证。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

西方医学长于识“病”,东方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地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试错、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2.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3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04-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病逐渐增多。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具体说与人体中尿酸代谢失衡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食物中含有嘌呤,而嘌呤又能分解合成为尿酸,人食用含嘌呤的食物过多就会使人体产生过量的尿酸无法排泄,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还能引起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并发症。1.中医治疗痛风

从中医的角度看,痛风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外因、诱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受内寒湿热之邪。诱因主要是正虚邪侵或邪滞经脉之时复加过度劳累,七情致伤,内耗正气,或饮食不节,酗酒、厚味,损伤脾胃,内生痰浊愈甚或复感外伤均可加重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诱发本病。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正气亏虚。禀赋不足阴阳失衡则累及其他脏腑。正气不足致身体虚弱,以上内因再加外因和诱因相加则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明代张景岳认为“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杂病广要·历节》中有“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痛风及自虎飞尸之类是也”和“痛风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为新受之邪,宜五积散”的引述。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并认为痰、湿、瘀为痛风之标,脾肾亏虚为痛风之本。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现代中医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3个病期和13种类型治疗,分别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痰(湿)阻血瘀型、血热毒侵型、肝郁乘脾型、脾虚湿阻型、肝肾亏虚型、湿痹稽留型、脾胃虚弱型、瘀血型、脾虚湿滞型、正虚邪恋型、脾肾不足型。本病在急性发作期,病人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汤。慢性期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除了中药治疗本病,中医还常采用针灸疗法:主要分为体针疗法、耳针疗法以及穴位注射疗法等,其中体针疗法则需根据下焦湿热证,淤血阻络证,痰热挟风证,气血两虚证等辩证情况,实施相应的穴位和相应的疗程治疗。重庆同康骨科医院痛风攻关小组对该病进行研究分型,经辨证论治总结出以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穴位注射、饮食调整的五步平衡疗法。此疗法急性期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主,慢性期祛风除湿、涤痰化瘀、调补肝肾、通络止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该疗法为中医药治法,无毒副作用,无痛苦,病人易接受。大多服药治疗1周即见效,表现为症状减轻,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2.西医治疗痛风

西医认为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治疗大多缺乏病因治疗,无根治办法。

西医认为痛风是基于尿酸高,且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而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目前,西医的治疗一方面是西药治疗,一方面是手术治疗。药物主要有炎症干扰类的如秋水仙碱、非甾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还有降尿酸药物,包括尿酸促排药和抑制尿酸生成类以及双重药理作用类药物。对于摘除影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的痛风结节、处理伴有窦道的皮肤溃疡、除去巨大的尿酸盐沉积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固定疼痛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切除无法挽救的坏死指趾或矫正畸形指趾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宜在血清尿酸正常后施行。

西医要求所有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发生,饮食方面要求患者进食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禁止饮酒,避免饱餐。另外注意多饮水,保持尿量。3.临床中西医结合的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在国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结合了两种医学的长处,还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中医讲究辨证,西医讲究对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结合了病患的体质因素,便于对症施治,全面的消除痛风病发的根基;西医的对症快速则有效地降低病患的痛苦,并达到消炎的效果和目的。

辽宁阜新中医医院采用方法是在运用秋水仙碱的基础上,对照病患配以中医治疗。如对于火毒炽盛、胃阴不足的患者,采用四妙散加益胃汤加减治疗。也有医家用白虎桂枝汤、四妙丸合桃红饮配以西药消炎痛如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片等。医者尹显华在痛风急性期用西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双氯酚酸钠等药减轻病人的疼痛,中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患者疼痛剧烈时,加葛根、山慈菇,大黄、元胡、黄柏、血通等。而在非发作期,也就是中医讲的血瘀型、肾脾两虚血瘀型。西药治疗主要用降尿酸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如别嘌呤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肾脏排尿酸多的痛风病人,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磺吡酮等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肾脏排尿酸障碍、痛风结节较多、尿酸池明显增大者以及对别嘌呤有不良反应者。中药用身痛逐瘀汤或大活洛丸,湿邪重者加滑石、猪苓、泽泻,若面色白、体质虚弱、脉搏细数、舌质淡用三痹汤或八珍汤气血双补、补肾健脾、若皮肤发凉、肤色苍白加制附子、桂枝,肾阳虚者加淫羊藿、肉桂。医家赵晓刚用白虎桂枝汤并渗湿利水加减,配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高粘血症的患者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张炳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西药别嘌呤醇、痛风利仙、或者用消炎痛配合重要涤痰逐瘀汤,如有大便密结者配合大黄,再予四苓化瘀汤。段化瑞等用痛风饮为基本方,关节热痛重加牡丹皮、忍冬藤、尿酸盐结石加半夏、夏枯草;舌苔黄腻加厚朴,配予秋水仙碱,布落芬等西药治疗。对于痛风性肾病,陆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药用济生肾气丸配合参苓白术散(由附子、桂枝、甘草、砂仁、车前子、党参、白术、怀山药、山茱萸等组成),西医用秋水仙碱。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4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5.05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5-0119-03

褥疮是长时间卧床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指的是因为长期压迫局部组织使其营养不良、缺氧缺血,从而诱发局部组织坏死、溃烂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髂部、枕骨、足跟、肩胛以及骶尾部等骨突部位[1]。由于骨科患者经常因为损伤脊髓或者骨折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往往容易发生褥疮,进一步加重原有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是促进愈合和避免发生褥疮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对褥疮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数和偶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33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为(65.1±10.2)岁,其中8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为股骨颈骨折,5例为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为髋关节脱位;观察组中34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为(65.2±10.1)岁,其中7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为股骨颈骨折,6例为腰椎压缩性骨折,13例为髋关节脱位。两组在褥疮面积、病种等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褥疮常规护理,即运用褥疮气垫,按时帮助患者改变,使床铺保持干燥和平整,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进一步加强皮肤护理等。同时,根据患者的褥疮创面分期,运用3%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局部进行照射,将坏死组织清除,运用生理盐水或者庆大霉素等对患者创面进行湿敷等。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联合护理,由于患者的褥疮分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护理措施也有所不同:①Ⅰ期。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气垫床,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使床单保持干燥和平整,避免创面受到排泄物的刺激。同时,运用50%红花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每次按摩的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2次/d,并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每次照射的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2次/d;②Ⅱ期。由于一些患者的小水疱未破裂,应该注意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保护,使摩擦减少,避免小水疱破裂而导致感染。由于一些患者的水疱较大,按照常规方法对水疱进行消毒后,应该运用无菌注射器对疱内液体进行抽吸,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环形按摩褥疮周围,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并将云南白药粉末涂抹在创面上,2次/d,使创面尽量暴露;③Ⅲ期。运用3%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再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再次冲洗,然后运用生理盐水、654-2以及庆大霉素混合溶液对创面进行湿敷,由于一些患者合并糖尿病,应该将患者的血糖水平作为基本依据,加入适量的胰岛素。同时,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后,应该运用康复新液对创面进行湿敷,外敷可以采用紫草油纱布,运用无菌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④Ⅳ期。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无菌原则,先清除坏死组织,运用3%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再运用生理盐水将创面冲洗干净,然后运用生理盐水、654-2以及庆大霉素混合溶液对创面进行湿敷。同时,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后,应该运用中药煎剂对患处进行冲洗,基本药方为:蒲公英、苦参、金银花、地榆、紫花地丁、红花各20g,五味子15g,白芍25g,运用适量冷水对上述药材进行煎煮,取汁300ml,冲洗患处后,将纱布浸泡在中药液中,并对创面进行外敷,然后运用无菌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通常情况下,每次中药冲洗的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2次/d,早晚各1次,1剂/d。由于一些患者的痂下有脓液或者创面结痂,应该先运用生理盐水对干痂进行湿敷软化,并分次将坏死组织清除,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换药,直到创面完全愈合。1.3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结痂脱落,且创面溃疡完全愈合;②显效。创面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且创面不存在任何分泌物;③有效。创面溃疡面有所缩小,且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④无效。创面溃疡面没有缩小或者有所扩大[2]。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疗效对比,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组间愈合时间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疗效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治愈时间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1.9±3.5)d、(22.4±6.8)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褥疮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科并发症,其发病与摩擦、受压、合并感染、剪切力以及营养状况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3]。中医学上认为局部潮湿、正气亏虚,使肌肤失养是褥疮的基本病机,中医在治疗褥疮时,通常坚持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托脓生肌、清热燥湿的基本原则,紫草油、康复新液以及云南白药等中药制剂,可以对细胞再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创面愈合[4]。同时,中药煎剂中的蒲公英具有利尿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苦参可以杀虫、清热燥湿;金银花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地榆可以培清养阴、凉血止血、消肿敛疮、清热解毒;紫花地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消肿之功效;红花可以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五味子具有生津、敛肺、收汗、滋肾之功效;白芍可以敛阴止汗、养血调经、平肝止通,诸药合用,则能充分发挥托脓生肌、活血化瘀之功效[5]。此外,中药煎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采用外敷的方法,能够使药力直接作用于患处,不会对皮肤产生较大的刺激性,并且可以对肉芽组织进行保护,充分发挥去腐生肌之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给予骨科褥疮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使治愈时间缩短,使疗效提高,促进患者康复,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雪梅,蒙小燕.预警干预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4):315-316.

[2]段晓侠.应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褥疮发病的护理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10):930-931.

[3]张红.循证护理在老年骨科患者褥疮防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1(2):95-97.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5

骨折是骨伤科中较多见的一种损伤病例。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特别是当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建筑、工业、交通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中骨折呈上升趋势,各种治疗骨折方法日新月异,不断改进。同时祖国医学在骨伤科治疗历史悠久,许多治疗经验仍具有较高指导价值。自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折病人12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123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7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1.6岁,其中上肢骨折40例,下肢骨折74例,躯干骨折9例,手术治疗69例,外固定保守治疗54例。严重粉碎性骨折13例。

1.2 治疗方法

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遵循中医骨伤正骨法采用手法复位,各种外固定及悬吊牵引等方法保证骨折复位固定。同时按照中医骨伤治疗原则辨证施治辅以活血化瘀,补肝肾强筋骨药物内服外用。手术患者则在手术内固定后口服中药促进骨折愈合。

2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除一例粉碎性骨折愈合延迟(约5个月大临床愈合)其余患者均在1~3个月完全愈合负重,肢体功能恢复好,关节内骨折患者创伤性关节炎不明显,具有良好劳动能力。显效率达99%以上。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6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87-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强调的卫生工作政策。对全世界的医药学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发展的研究要求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统一。宏观整体观测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而微观分析方式是西医学的特色方法,两者进行结合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同时也是推进医学成熟发展的主要方法。

1 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的探究

(1)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想要获得突破行的进展,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提升临床疗效等方面,将提升临床疗效作为一个突破口,只有提升其疗效,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先要提高临床疗效,首要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措施,在多年以前循证医学就被提出,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临床专家的认可。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领域,也应该相应的借鉴循证医学的做法。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加以借鉴应用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对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已经推进了现代医学革命的进步,同样,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也定会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步。

(2)宏观整体和微观分析进行结合。宏观整体就是将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法结合来研究中西医学,把医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分别将中医和西医视为它的两个分系统,驻足于医学这个整体,观察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在根本上防止片面性(比如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或是用中医来解释西医)。同时将中西医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联系,来掌握中西医学的各自特色本源,进而找到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色的思路,推进中西医理论的发展。

微观分析是通过方法论、认知论、语言工具等从内在及深层次原因来分析方向的发展,深入探究,找出中西医学中的相同语言。具体来讲,对中医学的概念、命题、理论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进行大力的探究。

(3)疾病、症状、药物相组合。所谓的疾病、症状、药物结合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涵盖现代医学)为方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研究基本为基础,研究症状为重心,研究药物为重点,使疾病、症状、药物有机的进行组合来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也是科研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4)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观念及特点,中医学对传统哲学思维过于依赖,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体系,其特点是:整体理念、辩证求因、宏观调整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式使宏观调整。当代西医学的发展模式依然是还原分析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带动了西医学从多层次、多学科向纵向发展,给西医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尽管中西医特点各不相同,但人类生理病理活动规律不会由于认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疗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相似处慢慢的被发现。可以说两者在医学理论、方法论、诊疗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认识高度,但是有都殊途同归。首先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吸纳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当代医学想纵向发展,在这种基础上完成现代科学方法和整体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比较静态、独立、简便的基础上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2 发展趋向

2.1深入中西医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西医对比的研究,从表面现象的对比到成因分析及实体共性的讨论,以推进中西医的结合。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将重点研究深层原因和实体共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西医的不同认识视角、不同的方向及不同层面体现出的多样性生命活动。

2.2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给中西医提供了客观的根据。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医学交流的一个平台,它不但为中西医学的共同点找到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对中医学的差异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对各方面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深化科研的纵向发展。比如,中学指出疼痛、疯癫与“淤血”有关,西医学则指出是与神经有关,现代血液流变学指出,不正常的血液流动导致失调的神经活动,而失调的神经活动也有可能是血液流动不正常。所以两者可能从血液和神经的相互作用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前进方向应该遵循一个开放的,多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科学家、医学家还是医药公司将会层出不穷的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多种类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发现新的医学认识,界定新的医学界限,创造新的医学成果及技术,编制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概念的框架,创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及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7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c)-149-03

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如同中医治疗率一样,其统计的真正意义在于真实反映临床诊疗过程中中医、西医两种手段的干预时效;或者说是中医、西医各自优势在诊疗中的体现[1]。通过考核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与实际临床诊疗实施行为的符合率来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率的统计内涵,进一步评价科室医疗质量。作为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评价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控性则成为检验控制体系能否合理运用的关键问题。我院从上世纪90年代末着手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当时根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标准,制订了覆盖全院各科的94个单病种诊疗常规。通过十年的建设,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筛选,力求在中西医结合方向上探索一条单病种规范管理的新路[2]。2005年以来,我院结合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要求,在全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总体框架内,制订了《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评价表》,并利用该表对重点专科中较成熟的6个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通过《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评价表》(表1、2),按照诊断符合、病例纳入、病史书写、治疗流程、患者评估、预后评估等6大项、17小项内容对单病种诊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近9个月来,纳入体现住院治疗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6项(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癌介入术、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回收有效病例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评价表》135份,并按照病种进行汇总分析。

2 结果

6个单病种的病案质量分析(表3)平均得分为94.92分,均符合甲级病案要求。其中治疗方案与辨证不符是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反映了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与实际临床诊疗实施行为之间的不统一性。

3 讨论

目前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内容不全面、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3-4]。通过本次统计分析,笔者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的疗效评价,应当建立在病史诊断正确率、疗效判定标准制订的先进性、疗效判定标准执行的规范性等基础上,而与之相对应的实验室安全、临床用药安全、(治疗)设备安全、血液制品安全、手术安全、麻醉安全、院内感染控制、患者评估、预后评估(随访)等监测要素,则是控制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必须以忠实、完整、规范的病历记录为流程控制监测的基准,以各项标准、制度的执行力度为流程控制监测的要素,使医疗流程真正在可控的范围内。

监测过程中,质控人员将病历书写规范标准、中医质量控制标准、临床用药规范、医技质控标准、临床用血规范、手术安全控制、护理质控标准、院内感染质控标准、麻醉质控标准、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等项目列入评价表中,这些评价标准均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文件以及公认的行业标准,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执行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单病种诊疗规范的疗效价值。通过评价表的初步应用,从单病种诊疗规范的制定以及病史记录两方面进行考核,从中发现问题并予以针对性的改进。

比如在诊疗规范的制订上,有的方案分型分期不够细,而实际临床病种证型较多,超出了单病种的控制范围;有的重要实验室检查在诊疗规范中未能纳入,无法在病史中体现临床意义;有的方案诊疗流程过于简单,未能突出本学科中医特色或中西医结合技术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应用点或时间窗等。这说明规范的制订应当注重诊断标准的权威性、辨证分型的客观性、诊疗方案的科学性,使规范的实施有据可依,并能积极体现本学科本专业的优势与更新,避免造成同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

同时,对于一个较为成熟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如果没有临床的不断验证、总结与提高,也就不可能具有生命力。在检查中,病史记录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病史的记录与诊疗规范的对应性较差。如在诊疗规范中有分期,但在病史中体现不出分期;个别现病史中记录症状与专科检查对应诊疗规范中的诊断标准有差距;部分病史中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与诊疗规范不相符。这些现象的产生除患者个体差异及并发症以外,更多的问题是实施于患者的诊疗方案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或是病史记录的不完整,使许多宝贵的单病种临床资料得不到保存,直接影响到对诊疗规范与疗效的验证与提高。

由于我院的医疗优势在于非手术病种,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评价表中,血液制品安全、手术安全、麻醉安全的体现度不够;在用药的安全与规范方面,临床药师的参与面不广,无法真正为临床一线提供用药指导;单病种费用控制的可变因素仍较多,而这个指标在现实医保严控的环境下意义十分重大;而在医疗缺陷管理中,也应当逐步将单病种规范作为评价内容之一。

事实上,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的制订与实施,可以反映医院质量管理的诸多方面,也是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项目。我院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正是建立在单病种管理的基石上,通过单病种评价表的初步应用,找出差距与改进方向,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杨.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5):13-15.

[2]阮龙德.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8):61.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8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lw881.com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9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81-01

从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基因遗传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1、临床诊断和分级

目前研究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我国基本采用了 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根据血压水平,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把高血压又分为1、2、3级。按中医理论也分为轻、中、重型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途径

关于高血压防治,JNC-Ⅵ的新观点强调:(1)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是全身多脏器病变;(2)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决定治疗方法,而不是仅根据过去靶器官损害分期法进行治疗;(3)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4)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5)任何年龄(即使老年人)降压均有益,若能适应,血压应尽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组决定治疗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戒烟;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g);限酒;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多食含钾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应减肥。

2.2、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较少副作用。

2.3、中医治疗途径

①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其获取疗效的关键。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也不例外。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失眠、便秘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如偏阴,性格特征如急躁,个人嗜好如饮酒。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

②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同辨证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不容忽视。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偏寒),寒证高血压用杜仲(偏温)可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

③对因治疗: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 发展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阶段,或以抗西药副作用的中药治疗即是对因治疗。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中药在调节脂类代谢以及控制或减轻血压对脏器的损害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对症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或头晕头痛,或便秘耳鸣,或兼而有之。可参照辨证辨病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西药处理有时会因病情复杂,药物间禁忌而受到种种限制。此时,中药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如葛根既降压又治耳鸣;便秘可用决明子,莱菔子或防风通圣丸。

⑤综合治疗:加强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改善心理卫生健康保 ( 持乐观豁达心情)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药浴足,耳穴贴压,药物枕及针灸理疗等应用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减少用药,而且可多方面调动机体的潜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选择

3.1、择善用药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

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

3.2、联合用药

由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逆转结构异常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参与,如内皮细胞损伤,血脂紊乱,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过剩等。西药只能针对上述某一病因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发挥其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中西医联合应用,特别是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会更突出。

【结论】中医中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疗效上看,可以弥补西药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前景广阔,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与发掘。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临床实践上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寻找高血压治疗上的盲区, 尽可能全方位多侧面的发挥,扩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与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宇清,刘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