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1-22 16:48:14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1

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规划的建设规模预测分析

小型灌区灌溉面积的发展需根据当地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小型灌区在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依据大中型灌区以及当地旱作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分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进而确定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耕地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的素质潜力根据当地耕地资源状况,分析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素质以及发展潜力。可供灌溉水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以县为单位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复核,从水资源角度论证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则需要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其使用情况等诸多因素,分析农业内部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分析规划改造区域可供水资源量,进一步证明改造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规模预测通过上述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

2.2关于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内容

小型水库(即所谓的引水)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固定渠道(包括排水沟)续建配套以及涵闸等建设物的建设。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对于固定渠道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水源工程(小水池窖(水池)、新建塘坝、提水设施等等)。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排涝泵站的建设。

2.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技术与实施

小型水库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进行重建或改造、固定渠道(含排水沟)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涵闸完好率50%以下的拆除重建。对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固定渠道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涵闸完好率50%以下的拆除重建。水源工程改造、除险加固、新建。完好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排涝泵站进行机电设备更新并且给予相应的建筑物改造和确实需要重建的拟重建。

2.4经济效益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发展,不仅仅可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更加能够对资源环境产生良好的改善作用,使其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可以降低农民耕种时的各种风险,改变土壤的结构特点,改善农业的作业环境,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田水利灌区技术也能有效的净化空气,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洪水旱涝对于农田耕地的破坏,严重的将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说,在农村开展农田水利灌区作业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创新知识,农田水利灌溉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具体的施工单位以及农田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农业的发展建设,所以可以通过设计乡镇设立农田水利设施的相关管理部分,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化措施,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3灌溉设计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1组织实施机构

在进行灌溉设计过程中,可以成立相应的基础农田水利灌溉专家小组,针对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灌溉规划,与此同时可以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针对其地方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灌溉规划设计,可以由不同部分进行规划设置,这样可以相互调动和监督,最终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

3.2投入保障

应当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项目所需的资金,并应当努力争取补助资金。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项目区的乡镇及群众自筹配套一部分,同时地方也从县财政划出一块作为配套,另外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好民间资金,作好规划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2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中有多种管理模式,如农民用水户协会、承包、出租、股份合作等,但是却都存在着在实际选择中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虽然许多专家、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仍然没有得到比较实用、合理的结论。因此在实际运行中,相应管理模式的要求往往会被忽略,导致管理规范性的缺失,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管理。例如,在灌溉方面,虽然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试点已存在十余年之久,并且有着丰富的推广实践经验,但是运行管理的过程很少能按照用水者协会的模式要求进行。

1.2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工程管理效率低

虽然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并不大,但是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科学、合理了,其才能够正常运行,为基本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工程管理组织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的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对工程的维护与管理,具体体现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单一,不能结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特点、管理组织等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因而管理效率不高,工程收益也较差。

1.3资金匮乏,工程管理遇到瓶颈

一方面,为了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政府于2005年专门设立了补助资金。也正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我国各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效得到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设施数量明显增多。但是,在工程建成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与维修的经费问题便被搁置不谈,这便给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很大困难。另一方面,虽然国家支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便民、惠民,农民也明白灌溉问题能够通过此工程得以解决,但是农民的收入毕竟不高,各级政府与水利部门想要以农民集资的形式来筹集工程管理经费是困难的。于是,资金匮乏便成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限制。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规范,归根究底是由缺少监督机制引起的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有多种,但是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相比,其并不具备专门负责日常管理的管理机构;而由于规模小、种类多、数目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比较松散,因而其监管难度反而比大中型水利工程要大很多,以至于目前我国政府也未能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监督机制,规范其管理模式。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的规模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表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也应具备相应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并针对各项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例,既要有专门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又要有工程管理、用水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机构。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实践中,我国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及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这便使管理较为松散,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整体的管理效率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匮乏,原因在于资金来源以及资金数额受到了限制

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来源有收取水费和向用水户集资两种,筹集资金的渠道非常少。此外,在上述两种筹资方法中,资金的最终来源都是农民,而农民的收入又不高,于是,筹集资金的数额便受到了限制。对于水费的收取问题,虽然水价并不高,但即使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水费的收取也是一个难题,更别说全额收取了。此外,在用水较少的年份,为了维持正常的管理收费,水价会有所提高,虽然相关部门已明确规定水价有两种收费标准,但很多用水户还是不能接受的,以致该制度的实行十分困难,管理资金自然难以得到保障。而对于向用水户集资的问题,虽然目前实行的是“一事一议”政策,但是用水户对于所集资金的数额、集资方式等问题的意见并不统一,这便给集资带来了很大困难。

3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进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

在2011年,我国政府在1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制度进行改革,为此,相关部门要对此问题进行落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针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建立相关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针对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根据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以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提高管理的规范性;第三,针对管理资金问题,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每一笔资金。

3.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确保正常的资金投入

充足的管理资金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基础。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正常投入,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不能一味将希望寄托于收入不高的农民身上。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工程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筹措的方案,并且该方案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进行,若是公益性的,那么可以从政府补助方面来拓宽自己筹集的渠道;若是具有盈利性质的,则可以采取从市场吸引资金的方式筹措资金;若是既有公益性又有盈利性的,其资金筹集渠道的拓宽便可从政府补助和市场吸引资金两方面考虑。

3.3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一个小环节的损坏都可能会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加以重视。在所有灾害中,自然灾害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损害是最大的,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清楚自然灾害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危害,做到做好防护工作,从而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好工程设施的保护工作,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此外,在平时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检查与维修,消除安全隐患,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3

我国水利工程中有很多主要的设计部分,但是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工程现场进行规划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现场的地区特色给予最大限度的保留,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水利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准确并且科学的对现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同时还要有非常合理的布局。优秀的工程规划设计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有非常好的存进和推动。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保障我国的农业健康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农业生产有效的抗击旱涝等自然灾害。

1简要叙述我国水利工程中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关于我国水利工程中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的阐析和论述,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规划,同时按类分配进行设计。第二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集思广益,有效的调动设计人员全员参与设计规划过程中。第三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整合在分配,不断的优化规划设计。第四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设计进行连续的有效工作,保障工程的连续性。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1.1原则一: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规划,同时按类分配进行设计。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整个工程的整体布局和建设便利一直是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设计内容。在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地形情况来进行针对性设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水利工程真正的融入农田水利价值中去,造福当地人民。在规划设计中要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同时还要科学的设定工程的整体规模,对于工程在实施阶段采取的实施手段也要给予考虑。在规划设计中,统筹规划是要结合当地的水土资源来进行工程的设计。要让当地的自然气候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符合当地农业的水利建筑工程,造福当地。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

1.2原则二: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集思广益,有效的调动设计人员全员参与设计规划过程中。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很难做到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整个设计过程,一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毕竟有限。因此为了保障设计过程中的完备考虑,充分认清设计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调动参与设计项目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规划设计工作中。规划设计要站在非常宏观的角度看待整个工程的规划问题,因此全面性是非常必要的,全员参与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的规避重要因素的遗忘,保障整个规划设计的全面性。

1.3原则三: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整合在分配,不断的优化规划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有效的资源来进行整体的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合理的规划,对于水利过程的后续施工工作也是一种帮助,在农业生产这讴歌就是由于分散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才导致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必要的水土资源整合非常关键,规划的合理有效能够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

1.4原则四: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设计进行连续的有效工作,保障工程的连续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的原则是保持整个工程的连续性,要让整个工程从设计阶段就有一种前瞻性,保障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对于工程中的水利设施的选择也要想着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选择。尽量避免工程的时效性不长的问题,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的生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2简要叙述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设计内容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设计内容的阐析和论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要对工程用地有效合理的进行分配,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第二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整体工程的总投资,要切合实际的进行规划设计。第三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重点问题重点设计分析。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1内容一:在规划设计时要对工程用地有效合理的进行分配,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但是伴随着我国的人口不断增多,导致了我国的土地面临着紧张的境地。因此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节约用地的问题,有效的进行所有涉及资源的分配。在设计中,要有相关的合理资源利用的相关技术要求,要尽量的高效使用土地资源。

2.2内容二: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整体工程的总投资,要切合实际的进行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就是资金,因此我们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根据资金投入来进行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的进行设计,不能够为了追求使用性能或者是工程规模盲目的扩大工程规模,这样反而会导致工程不能树立的完成,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使用。

2.3内容三: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重点问题重点设计分析。关于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重点问题重点设计分析的阐析和论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抗洪排涝性能和抗旱灌溉性能给予优化提升。第二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的预见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和更新问题,提前进行设计准备。第三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做到水资源的高效使用。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3.1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抗洪排涝性能和抗旱灌溉性能给予优化提升。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来有效的选择工程中的侧重点。对于旱情较重的区域我们要增大工程的抗旱能力,反之对于水量充沛的区域我们要增大工程的抗涝能力。同时对于工程的性能给予全面系统的优化升级。

2.3.2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的预见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和更新问题,提前进行设计准备。水利设施正常的发挥作用是离不开技术设备的,这些设备由于处在不间断的工作中,承受着较为严重的腐蚀,为了保证不影响作用的发挥,就要做好维护以及更新。

2.3.3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做到水资源的高效使用。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地区已经不能满足农行生产的需要,灌溉水存在的浪费问题也是一个普遍的困扰,农田水利规划中,应注意提高节水灌溉的能力,关于如何提升节水灌溉的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应该有效的加以利用。(3)简要叙述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阐析和论述,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致使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存在盲目设计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对于工程中的水利设施没有充分的考量,导致了工程整体性能到不到工程的整体要求。

3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设计措施

3.1问题一: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致使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存在盲目设计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调查研究,工程建设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3.2问题二:在规划设计时,对于工程中的水利设施没有充分的考量,导致了工程整体性能到不到工程的整体要求。经调查发现部分县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5%左右。而且从调查中发现存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建几十年,甚至部分工程是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造成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重,效益显著衰减。

作者:董跃明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水利勘测规划院

参考文献:

[1]史纪锁,陈小敏,郑金先.突出重点强化衔接做好农田水利规划[D].现代农业,2011(06).

[2]许玉芬,任岩.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188.

[3]魏凤玲.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222.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4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设标准低,损坏现象严重。

榆社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没有稳定而长效的投资渠道,工程一直存在修建数量多、投入资金少、工程质量低的问题。资金不足承包者就在工程质量上做文章,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完全抛于脑后,只考虑到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工程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运行不久便进入冬眠状态。

2.责任不明、产权不清、没有明确的管理单位和主体。

随着农村开始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以后,农村土地分户经营的体制与所有制体制之间的矛盾逐渐体现出来。在这个期间所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管理权利与维护责任方面很难判定,这样就形成了灌溉工程,虽然有人在使用,但是没有人进行管理和维护,逐渐老化、损坏,最后荒废。

3.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发展不够平衡。

从最近几年来看,各地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主管理与自主管理的力度。但是从榆社来看,用水户协会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组建与运行不够规范的,而且缺乏相关的运行机制。剖析其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用水户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还不够重视,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而且没有制定可操作的配套政策;工程设施过于老化,运行成本偏高;协会经费来源不稳定等等问题都制约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4.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运行管理政策不健全。

由于工程没有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很多工程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安全隐患,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没有任何人把质量关,只是完成任务就行,从而导致工程不能长期正常运行。工程的运行管理比较粗放,相关管理政策缺乏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对工程的管理没有有效性,榆社县老百姓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工程,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任何水费,而水利部门又没有专门的工程维修资金,从而直接导致形成工程有人用,无人管的局面。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发展策略

1.加大工程投资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在资金落实方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一要申请国家财政资金,二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金,三要动员受益群众筹劳筹资,四要努力申报一事一议项目,争取水利建设资金,五要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吸引其他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尽量减少工程数量,提高单项工程投资,建设高标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通过招投标形式,选用具有施工资质且信誉良好、施工经验丰富、设备健全的工程建设单位。进一步健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监督单位对施工材料也要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2.明晰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

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明晰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财产移交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根据榆社县实际情况,可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管理形式,明晰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养护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对于比较大的工程,产权可移交于乡(镇)水管站进行管理,对于较小的工程,产权可移交该村村委统一管理,也可与受益农户签订合同,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共同管理。

3.提高农民对用水户协会的认识,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在榆社县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农民用水户协会还是个新生事物,老百姓还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为了给协会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采用电视报到、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讲解,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其概念、性质、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案,推行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将示范预期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激发农民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用水户从心底真正认识到协会的好处,自愿参与其中。只要让农民有效的参与,才能减轻政府负担,有效减少在原有体制中收缴水费中环节多、资金挪用、层层加码等现象,有效收取水费,减轻农民负担,水利设施就可得到良好管理。

4.完善工程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5

1.承包

所谓承包即是在工程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由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方按发包方的意愿进行管理或经营,按合同规定向资产所有者交纳承包费。这是一种把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入到水利行业的形式,将“小农水”整体承包给个人或团体。具体做法为由集体根据工程造价和灌溉能力确定每年上交的承包费用底数,然后公开竞价投标。承包的年限一般为5~15年,各地方具体年限均不相同。在承包期内工程的经营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承包给农户。双方签订承包合同,在合同中写明承包费用、水价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承包方具体的服务任务和工程的管护标准需要在合同中具体体现。从承包主体有个人和合伙两种情况,在承包期内承包者自主经营自负赢亏。

2.租赁

根据产权交易的定义:租赁就是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租金,以取得在一定时间内对另一方资产的使用权。从企业和财会角度来讲,承包和租赁区别具体体现在:(1)承包经营是以一定的经营利润为目的,对象是经营成果;租赁经营则是以资产使用权的转移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标的,对象是资产;(2)承包的自不完全,而租赁产权分离的比较彻底;(3)由于租赁经营需要实行财产担保,风险比承包高;(4)经营期间新增资本属于租赁经营者,但不属于承包经营者。

3.拍卖

根据2004年修订的《拍卖法》,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是根据工程造价和灌溉能力确定底价,按照自愿、公平、竞争的原则,公开竞价拍卖水利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或所有权,年限为5~20年,一般不超过50年。拍卖主要分为经营权、使用权的拍卖和所有权的拍卖。一般来说,规模小的工程拍卖所有权,规模大的工程拍卖使用权。承包和租赁相比,拍卖属于比较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形式。

4.股份合作制

建设“小农水”的关键是资金是否能够顺利筹集,而股份合作制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一种农民自愿合作办水利的新形式。农民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农民联合在承包租赁的土地上,通过入股合作新建、购买或承包、租赁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农民可以入股,集体和国家也可入股,不仅资金入股,还可以以劳力、土地和技术入股。入股农民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拥有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取得劳动报酬,又按股分红(国家股一般不分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金、技术和人力等的不足。

5.组建用水者协会

以工程的受益农户为协会成员,每户为一个会员,把原来属乡镇或村集体管理的工程集中,将“小农水”经营权、使用权或所有权转移给用水者协会,协会属于民间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服务型社会实体,成立监委会,财务制度、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协会经营具有独立性,与水管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水的买卖关系,且不属于村委会管辖。

(二)未建工程的产权改制形式

1.农民(单户)、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兴建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取放开建设权,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的水利工程产权全部归投资者,并且允许继承、转让、抵押和对外租赁、承包,这种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避免互相抢夺资源,需要从宏观规划上进行有效控制,即由乡镇政府批准和水管部门选址、设计,然后由农民投资兴办,这样既避免互相哄抢资源,又能优化布局。工程建成后由农民自主选择承包、租赁、聘用人员管理等运营方式。

2.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兴建和管理

按照水系或者村、组为组建单位先建立用水者协会,然后具体的筹资、建设、运行和维护均由协会负责管理。这种模式的关键是新的协会是否能够承担和胜任这些职责。

3.集体兴建,专人管理

指工程及配套设施全部由集体出资兴建和购买,村委会委派专人负责管理。这种模式与原先集体兴建、管水员看护的区别在于:规划、建设时需要向农民集资,农民就会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和维护具有发言权和监督激励,尤其是“一事一议”制度更加促进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工程的具体管理者,农民也有相应的选择和监督权力和激励。

4.政府、村集体与农户集体共建

这种模式属于股份合作制的特殊形式,指国家以一定的资金参股,一般是鼓励性的资金投入,希望以政府财政投资来吸引更多的其他投资,政府资金一般是参股不分红。另外部分政府还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投资搞水利。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技术、扶贫贷款等形式支持农民发展“小农水”,以此为依托,可以吸引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投资主体投入资金、劳动力,起到以少促多的作用。这种三方投资的情况中,集体股所占的比例一般较大(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或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等),农民股所占的比重一般较小(农民的资金投入有限)[1]。这种建立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为纽带的股份合作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有土地、有劳力但无资金、无技术的难题,政府和集体通过投资为导向,吸收农民的劳力和经营、维护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实践证明,通过新建和已建工程几种产权制度创新模式实践,共同之处是引入了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补偿机制等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大缓解了工程资金缺乏以及管护责任无法落实的局面。拥有者或参与者取得经营权或使用权后,不仅在经济上享有受益权、在用水上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以外,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管理、维修、养护义务,并要遵守相应的约束机制,保证用水和收费的公开公平,有效调动国家、集体、农民三方合力共同兴建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

二、改革主要成效

1.增加“小农水”新建数量,扩大灌溉面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小农水”治理。改革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吸引了民间资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农水”数量。(2)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增加“小农水的数量”,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农民种植收入,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3)农民资本投入的增加,相应减少国家对“小农水”的资金投入或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的效率,节省的资金可以用到其他非灌溉产业,增加其他产业的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2.提高了现有工程的运营效率,提高工程的完好率和经济效益。改革将工程集中到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手里,经营者掌握了对工程的自主经营权和对工程水的使用权和处置权,利用收取水费或种植、养殖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激励,提高了工程管理和灌溉用水的效率。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收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经济收益。①(2)水资源的节约可以扩大灌溉面积。(3)节约之水通过水权转让给缺水或高效产业或领域,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4)提高用水者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减少水事纠纷,提高农民之间关系的融洽度,减轻村镇干部压力,改善干群关系,乡村干部也从这类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上来。

3.提高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这种提高:(1)产权制度改革发动群众加入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高其参与意识和管理水平,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增加农村社会资本。同时水费收取职责从村干部转移到工程运营者,减少了搭车收费现象,改善干群关系。(2)通过灌溉成本的核算和水费的征收,提高用水者节水意识和水商品意识的增加,同时通过用水足额交费措施减少“搭便车”行为,改善农民间关系,提高合作水平。(3)形成多个经营组织或管水组织等民间组织,在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农民的参与意识也得到增强,这些都有利于乡村治理以及农村经济发展。

三、小结

“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制度变革,虽然改革涉及的工程规模较小,却是一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在改制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政策和规范,然后以点带面辐射发展,保证改制工作有序健康进行。

虽然“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在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阻力:一些利益相关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想破坏现有的利益格局;一些干部和群众还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可行性条件,精心设计改革的具体条款,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工程管理权力和职责转移到经营户手中。此外“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需要符合产权界定清晰、有效转让和受到法律保护等要求[2],如果不能克服人道德风险和改制成本过高,将导致“改革失灵”。“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同时还要与历史、社会、农民、环境等相关正式、非正式制度发生矛盾和冲突,它并不是“小农水”治理的灵丹妙药,而是对原有政府主导治理模式的市场化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吕亚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模式及绩效评价——以河北省怀安县调查为例[J].人大全文2001年经济类专题,2001,(9).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6

关于该灌溉工程而言,生态理念充分尊重了灌溉工程所在的区域的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并坚持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二者和谐为本的原则,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农田灌溉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和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协调发展。

1.2可以充分地发挥景观和人文等多个积极因素的作用

对于该工程而言,把生态理念引入工程设计当中就意味着在设计当中不单单要重视工程的防水防洪以及抗旱排涝的实用功能,还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的建设和经济还有社会等的效益,从而满足了以生态要求为基点来设计合理的灌溉工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建设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和谐统一。最后的施工所建出来的工程在如此的设计理念之下不仅仅有良好的抗洪排涝功能,还可以和工程周围的环境相融,使得工程具有景观以及娱乐功能,给两岸增加风景美。

1.3遵照“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

我国因为疆土广阔,所以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经济和社会条件,灌溉工程的生态理念从一定程度上讲还可以为“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的坚持起到了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作用体现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这项工程当中尽力进行就地取材并且随风就俗,从而让这项灌溉工程整治的标准在和地方经济相迎和的条件下达到审美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部分之一就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这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及服务,所以节水灌溉工程也要求一定的超前性,也就是按照生态原则把起点以及标准进行适当的提高,然后依照经济状况以及发展水平进行分期实施。

1.4坚持了我国的保护以及修复生态环境原则

现今,我们国家不断地在提倡生态环保,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当中对于生态理念的应用,为我国生态环保政策的实行起到积极作用,其综合功能不会因此而被破坏,这不但满足了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而且全面和持久地保证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2设计的标准

在设计时有许多的变量是应当考虑进去的,比如,伴随季节变化的河流径流量以及种植农田的面积和农作物的种类等,因此灌溉的用水量也是不确定的,即不同年份的来水量以及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灌溉设计的标准作为依据是农田的灌溉工程建设规模所必要的,这也可以保证设计方案足够科学。灌溉设计的标准要以灌区的很多因素作为依照,进一步的综合考虑加以确定。表示灌溉水源对灌溉用水的保证的程度则是灌溉设计的标准。设计标准的高低也就代表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的高低。所以,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灌溉工程规模的大小。灌溉设计的标准一般来讲有:灌溉设计保证率还有抗旱的天数。

2.1灌溉设计保证率

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的试用期间,灌溉用水所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据总年数的百分数就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其用符号“P”表示。P=70%,代表的就是某一工程在百年当中有70年可以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剩下的30年无法完全保证,存在缺水的现象。P=70%即为其灌溉设计保证率。所以,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时,设计的一方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去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的大小,尤其是当地水源的现实情况以及作物种的种类。水源缺乏的地区以及以旱作物较多的地区,其灌溉设计保证率取50%~80%;水源丰富的地区以及以水稻较多的地区,取70%~95%。

2.2抗旱的天数

以灌溉设施,例如塘坝等供水能力作为依照,以连续无雨的境况下,可以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的天数为基准就是所谓的抗旱天数。打个比方说,灌溉设施可满足持续80天的作物灌溉需水量,那么这个该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就是抗旱80天。抗旱时间应该规定成当地主要的作物对水的要求较为迫切的灌溉时期。这个天数的确定,应按不同的地区的实际状况加以确定,做到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3.1在河流治理导线设计的应用

在设计传统灌溉工程河流治理导线的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是该工程的防洪和排涝作用,不重视工程的环保生态性,会使得自然河流中的浅滩和急流还有主流和支流等等的格局被改得面目全非。倘若只从工程造价还有工程量上分析,这么做好像无关紧要,不仅能够达到缩短工程周期的目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但它对生态环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在被废弃的原有河道的附近,动植物的生活的环境会急速变差,恶劣的影响也会波及农田的灌溉;其次,环境也会因为新开的河道而被一定程度地破坏,严重的会发生水土流失。所以,维持工程所在的区域的生态功能是要尽力去做的,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持河流既有状态以及周边的环境,局部的调整如果是必要的话,充分地论证也应进行。

3.2河岸滩地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

因为河岸滩地有经年和有明水以及地下水位高的这些特点,所以在它的整治过程当中就要充分地利用起河岸滩可以缓洪滞蓄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其在防护植物中优先选择耐水淹的植物。经由这些年许多实践表明,倘若仍盲目采用之前的浆砌片石护坡来防护河岸滩地的话,就会因水流的冲刷还有冻胀等原因,使得这些护坡防护需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不然坍塌可能就会发生。而相对那些使用天然的芦苇这样的耐水淹植物用来防护河岸滩地,就会因为这些防护植物可以很好地保持水土而免去相应的修复等的环节。

3.3堤岸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

河道的骨架以及保证防洪安全的关键就是堤岸结构。以往的河流堤岸结构使用的是土料筑堤,之后为了达到防护的目的常在它的迎水面加一道浆砌片石护坡抑或是干砌片石护坡,借此来把水流控制于堤岸当中的河槽中。经由对自然仿生原理的融合以及伴随着生态理念的应用,以草皮这样的乔灌木来结合的生态堤岸也慢慢得以推广。不可置否的是,对这样的生态堤岸植物所进行的选择也应当是科学和合理的,应该从对其气候还有水土条件的相适应性还有耐旱耐涝的生命力和防护植物自身的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充分考虑。

3.4在灌溉渠系设计当中的应用

对灌溉渠系进行规划的时候,应当将其和国土整治,还有山水、田地、树林、路这些规划进行密切的结合,还应考虑别的用水部门的需要,使其实现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之间完美结合。要充分地利用地形等条件的原则,灌溉渠应该布置于高处,和它布置于相对应的排水沟道的低处,使得自流灌溉以及排水各自独立的两套系统分开。对于局部的高地或者洼地,可以分别采用小片提渠等此类措施处理,不用为了顾及局部所以对全局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要在渠道线路的布置上将经济因素考虑进去,渠线的布置可以尽可能地直、顺还有整齐,使交叉建筑物减少,对良田以及民房被占的情况加以避免。在对渠道进行布置的时候,要尽最大可能对深挖方和高填方以及难工险段加以避免。对山丘区地形的渠道所开展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避免靠近沿河和溪进行布置,用来防止被山洪所冲毁。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7

1.2建设和运行管理缺一不可农田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缺一不可,建设是维护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是运行管理的基础,管理是建设的补充和促进。然而对于水利工程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例如,水利灌溉工程一般在作物抽穗挂浆等时间缺水时节进行灌溉,补充相应的水分,一年时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同时防洪除涝设施有的1年只用几天,有的则几年只用1次等等。这就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免出现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出现堵塞、破损等,造成一定的浪费,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发展。

1.3农田水利管理是水利事业的反映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切实反映水利大事业的成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工程规模小、建设数量多,是水利事业的“最后一公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的要求较高,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其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是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今年发生的全国大面积的干旱更是凸显了农田小水利工程不足的“短板”,虽然近几年开展了一些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但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很多随意性,由于对于该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各地建设的水利工程无法有效的连接起来,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2)工程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烂尾工程以及工程质量及劳务纠纷。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造成完工的水利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质量隐患。(3)管理不到位甚至是无管理,由于资金相对不足,造成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同时后期缺乏相应的维护管理,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在未到使用年限的情况下较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不但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4)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工程监管,造成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及劳务纠纷问题不断,严重拖后了工程的建设进度,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切实落实好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是最主要的应对方法,通过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3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列举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以下一些应对措施:(1)将各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或是区域相对独立的灌区体系划分到位,通过职责的划分,使各区、县水利管理部门明确各自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做好各单位的调度使用以及运行维护的职责明确。(2)通过多方筹措,确保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一,首先应当完成各地区的主干水利工程,避免出现全面开花后的资金不足问题,集中资金完成一项工程。第二,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效益分别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及资金筹措方案。对于那些资金回笼速度慢的工程,需要通过各级政府落实专项资金和各水管单位的维修养护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对于那些有一定回报率的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进行市场招标,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减少政府的资金压力。第三,可以通过建立运行维护补偿基金的形式调动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为避免工程建成后因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损毁,避免因工程损毁需要重复、反复建设形成的投入浪费,可以在工程建设资金中设立工程维护基金,以补偿和奖励形式促进管理单位加强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第四,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反映出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8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建设盲目随机

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工程技术的缺乏,还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存在很多盲目性、随意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联系。例如,一个小水库灌溉涵管出现渗漏,因为没有得到有关专家的检验认证,政府只能盲目出维修资金,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资金不足,没有其他资金的支持。多年来,泄漏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而在旱季的时候出现水量的不足,丰水期容易出现灾难。这些现象就会导致工程建设难以管理,而且危害农业经济的发展。

2.2项目重复建设,管理难度大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管理出现许多的困难。这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出现障碍,过度和低技术含量的管理,将会为农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如建设一个乡(镇)渠道工程,这是属于农业开发项目,政府需要负责管理,但没有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导致这个项目完成60%项—70%,停工一年多也没人过问,不能够发挥出工程的应有价值。

2.3缺乏完善的管理标准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资金比较缺乏,导致工程建设的标准比较低,同时也会大大降低了管理的标准。在工程施工后期,缺乏适当的管理,这样就会使得工程设施过早地失去了它的价值,同时,造成国有资产出现流失。对于一个县的农业发展是县里项目的一部分,每个部门和所在单位都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管理的价值。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必须对工程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进行规划和布局,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范围。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在项目竣工以后,并且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序进行。

3.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工程建设管理

在农村水利工程中,需要按照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度进行管理。在原材料阶段、中间产品和施工质量都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并且需要做好复验和施工单位自检,对建设工程科学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制度,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政府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在一些农村地区,所以需要做到以县、乡、村三级管理,确保管理能够落实到实处。

3.3严格控制工程资质和招投标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资质和招投标的控制工作,根据项目的规模做好审查,建立和完善资格认证制度,以确保设计单位能够聘请具有一定的设计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这样就能够防止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得从事水利工程的设计力量,设计图纸必须盖有资格证书的章可。所有的检查和中小型水利工程都需要进行验收,必须由招标投标行政部门进行批准。招标的建设单位组织需要有三家以上的竞争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招标,严格按照项目的招投标制度进行实施,引入竞争机制,有效规范施工管理,明确项目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的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按照签署合同进行施工。

3.4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工作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人才,所以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水利人才。并且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确保能够有一批批符合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在工程建设的实践当中,需要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进行操作,加强锻炼,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同时,还需要选择具有责任心和高素质的农民,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能够真正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参与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9

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有效的避免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因和外界接触而产生的损失,能有效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必要的损失。相比于同等的水量下,使用此种灌溉方式能对更大土地面积进行灌溉,增产增收;节电,由于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井灌区,大大的减少了抽水量,约可减少20%-30%的用电量;以低压管道代替了渠道,可减少2%-3%的渠道占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用地,增加农产量;在输水速度上,缩短了轮灌周期,能更加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成;与滴灌相比较而言,一次性投资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农业成本的投放。

1.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喷洒灌溉技术的简称,该技术是目前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它通过水泵、动力机等动力设备将水加压,并通过具有定高度的喷灌设备利用自然落差将水灌溉到其所覆盖的区域地段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使水在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所灌溉的地面上,其不仅能够实现节约水资源,还能够使灌溉变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农作物都能够得到灌溉。根据喷灌设备的灵活性程度可以将喷灌技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个类型,其类型不同应用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以外,其余部分都不能动,该设备适用于农田范围较小的地区;半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可以移动以外,喷头支管也可以移动,相对于固定式喷灌设备而言,其机动性相对较好,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大的农田区域;移动式喷灌设备所有部分均能够移动,三者之中其机动性最好,更适用于山区或灌溉环境相对恶劣的农田地区。

1.3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作为农田水利灌溉的主要技术,针对根系土壤活动范围对其进行灌溉。主要是通过压力管道将水资源输送至田间支管及毛管内,然后对其进行缓慢式灌溉,这种灌溉技术相对比较均匀且能够保证土壤所需的最佳含水量。一定意义上而言,灌溉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灌溉技术,它不仅能有效的将水资源灌入其植物中,更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种灌溉技术具有以下等优势:滴灌技术与普通灌溉技术相比较而言,可以节省55%的用水量,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并达到植物所需的正常用水量。在进行滴灌时可以利用管道系统对其植物进行施肥,从而一定程度上还大大减少了肥料浪费现象,提高了施肥的效用。对于耕地面积较小的灌溉作业而言,这种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加作业播种面积,使其作物达到大幅度增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滴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且不受地质环境的影响,且能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这样农业人员就可以利用充足的时间去从事其他的农业劳动,改变原有单一的劳动模式,为其增收创造条件。农民增收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变革,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且提高耕地用地效率。

1.4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灌溉作为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形式之一,在实际灌溉中其存在很多问题,这种灌溉技术极易发生渗漏渗水等情况,大约一半甚至更多的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也是影响农田灌溉最常见的一种灌溉方式。所以,在日后灌溉过程中,必须加强渠道的防渗漏技术,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2加快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具体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1加快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具体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从某种角度而言,既是一项技术工程又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社会工程。所以,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符合其实际发展的需要,对于节水而言,要全面考虑其农业节水问题将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及范围,并不是一定意义上的节水措施,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2.1.1进行合理的规划

农田水利灌区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平衡对整个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农田水利施工开采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区域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含量。合理设计施工开采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更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1.2对农业节水进行资金补助,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投资力度

现阶段而言,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农民集体出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对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要注重农田水利节水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促进去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2.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2.2.1生物技术的发展

生物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它以高效、优质的节水技术对植物自身构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利用植物自身水分对其灌溉,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高产的效率。

2.2.2信息智能化灌溉技术

信息智能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作物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所在环境(空气质量、温度变化以及日照强度等)都要进行掌握,严格分析农作物所需水分及灌溉所需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将灌溉需求信息进行传输,然后利用计算机计算出灌溉的时间及灌溉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达到了节水目的。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例10

施工单位有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标准进行施工工作是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主要可以从招标、合同管理以及监督制度等单方面来进行。其中在招标中,主要选择的方式是公开招投标,优秀的施工单位获得承包工程的机会;在合同管理方面,施工者和承包者都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条款进行各项活动;在监督管理方面,要对监督员的素质和行为进行规范和提高,对其进行施工基础知识、监督职责、工作纪律和要求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以及考核工作,使他们从整体上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这对于帮助他们在遇到施工质量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有重要意义。

2.从整体上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参与施工的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对于施工方案来说,只有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才能够自觉的对工程进行定期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项目,对于没有通过审查或者相关资格证的人员一律不允许上岗操作,以避免在一些小细节方面出现错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情况的记录和总结,并重点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最终得出解决的方法,以保证施工活动正常开展和完成。

3.加强与施工监理相关的工作

施工监理工作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想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监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非常重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可以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对现场监督人员进行合理的配备,并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对监理的工作目标、料物计划、进度计划等进行设计,并对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以及保证体系等进行规定。在细节方面,对监理掌握的各个部位、工序、质量检查、评定、验收等进行详细的规定,让监理人员在开展监理工作的时候能够明白自己在质量管理中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衔接和协调等,避免监理人员工作产生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