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7-05 20:50:53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1

,文史委在县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抓好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社会各界的联络联谊以及专委会的视察调研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指标任务。

一、克服困难,完成文史书籍编辑和出版。文史委的工作是政协的亮点工作,主要任务是征集整理和出版具有一定史料保存价值的文史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征集、出版、赠阅,实现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文化交流,构建政协和谐文化氛围,树立政协良好社会形象,体现政协民主团结主题。一年来,县政协文史委在无专项工作经费的情况下,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寻求合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编辑出版1—2本文史资料类的书籍。一是在中共怀化市委领导的支持下,通过与常德善德文化发展公司的合作,在5月,出版了我县历史上第一本人物传记《原生态石煌远》,该书23万字,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亲自执笔撰写,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通过赠阅发行,社会反响良好,进一步树立了县政协在以及怀化、常德和省会长沙的良好文化形象。二是争取到中共常德市委有关领导和怀化德天集团高层的合作与支持,在11月,通过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反映我县厚重历史文化和具有旅游资源效应的二十五集电视文学剧本《寡妇链》。该书40万字,是石煌远先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其全国获奖的辰河高腔戏《寡妇链》的基础上改编扩写而成的电视剧本,具有很高的文史保存价值,经过文史委的动员和策划,无偿提供出来给文史委出版。

二、广交朋友,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文史委利用专委会的优势和影响,积极做好凝聚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是经常牵头聚集社会各界名流和知名人士为旅游开发建言献策,得到县旅游局的重视,其中不少建议通过旅游局渠道反映给县委政府,被采纳到县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中去。二是牵头聚集社会各界名流和知名人士创办沅水文化经济促进会,努力把的文化和经济相互融合,共促发展。12月成立筹备会后,得到怀化市社科联的极大支持,很快就下发了批复文件,同意在成立沅水文化经济促进会。一些老同志也纷纷自愿加入到该会中担任顾问,现已有前县的老领导周宗亮、曹丰禄、宋祖赢,县知名人士石煌远、齐绍宗等人主动担当促进会顾问。三是通过文史资料书籍的编辑,团结更多社会人士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一年来,文史委通过对《原生态石煌远》和《寡妇链》的编辑出版与赠阅,突出了政协的亮点,使更多的社会人士被吸引、团结到政协周围,为政协工作出谋划策,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向县委政府放映他们关注经济又好又快的迫切心情以及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三、履行职能,认真组织委员参政议政。,文史委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文史专门委员会成员认真开展视察调研,积极履行政协职能,为县委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一年中先后通过调研、座谈,完成了《地方史料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加强中小学生教育,提高文明素质》两个调研报告。为扩大专委会成员视野,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7月,文史委牵头组织以文史专委会成员为主的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城都、、兰州等地的历史、宗教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通过考察,提高了委员们对借助文化历史宗教发展旅游经济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大家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热情。

四、务实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临时性任务。,文史委在认真完成专委会自身工作的同时,还完成大量临时性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主要是,分别与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完成了对部分乡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和十一届政协常委、委员增补人员的考察;与提案委人员一道完成了县政协对广播电视局的民主评议工作;完成了部分单位的提案督办工作;完成了县政协举办的“湘粤书画雅集”活动的踩点和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部分乡镇的委员走访工作;完成了全会的宣传工作以及部分建功立业委员的人物专题拍摄工作。

工作计划

,县政协文史委,要在县政协常委会和政协主席会议的领导下,立足专委会特点,突出民主团结主题,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努力繁荣我县政协文化,为我县政协文史事业的发展继续奋斗拼搏,贡献力量。

一、文史资料整理出版方面,重点抓好《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会政协志》的编纂与出版。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近几年,不少兄弟县市都对政协工作以志书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县史志办近两年来,虽然也对十届政协工作有所记载,但是由于篇幅所 限,记载的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足以反映十届政协工作的全貌。文史委要把十届政协志的编辑出版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要通过对十届政协志的编修出版,为十一届政协志的编纂摸索经验和提供蓝本。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2

xx年主要工作回顾

xx年来,xx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宣传委认真履行文史工作职能,发挥文史特色,找准服务定位,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

一、突出理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文史资料工作,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政协组织的需要,我们始终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实效,组织本委委员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省、xx市政协有关文史工作会议精神及文史工作业务知识,使委员及时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知情议政,增强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文史委员群众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文史工作接地气,注重文史成果应用转化,更好服务基层、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突出精品意识,认真做好文史资料收集和编撰工作。按照“广征博采”的原则,深入挖掘,精心编辑出版文史资料,打造精品出成果。积极收集整理民风民俗地方文史资料,为编撰地方文史资料专辑奠定基础。同时,积极配合完成省、龙岩市政协文史专题征编协作任务。

三、突出调研视察,为促进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献计出力。xx年3月,组织部分文史委员到新桥镇义宅村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唐阁抢救性保护工作专题调研,实地调查华唐阁文物古迹现状,就如何开展华唐阁抢救性保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调研成果得到各级党政重视和旅外乡贤、当地群众积极响应和支持,共筹集资金xx多万元,聘请三明古建筑工程队进行修缮,于12月主体工程基本修复完成,有效助推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保护工作。9月份,又组织委员到双洋镇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专题视察,详细了解双洋镇古建筑群、民俗风情、红色革命、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主要特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以及今后工作目标和措施,视察组就进一步保护古民居,提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利用水平进行提出建议和意见。调研报告呈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乡镇,并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双洋镇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采纳。现已开始做详规设计。

四、突出服务大局,做好提案的撰写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积极组织参与提案撰写工作,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的优势,引导组织委员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关注民生民情,反映社情民意,做好提案的撰写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委员们认真调研,听取民意,积极撰写提案,提案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九届三次会议本委委员共撰写提案 10多件,部分提案得到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其中本委委员撰写的《林隆南路改造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xx年市政协重点提案。

五、突出人文特点,努力做好政协文化宣传工作。一是发挥龙江墨苑、诗词楹联学会作用,积极开展诗词楹联创作。4月份,组织龙江墨苑、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到南洋镇采风,创作一批较高质量诗词楹联、书画作品。9月28日,协助市政协举办了迎国庆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诗词吟诵暨书画展览活动,共征集诗词作品100多首,展出书画作品65幅,讴歌了新中国建立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经济和社会取得瞩目成就,进一步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宣扬孔子的治学为人精神,宣扬孔子文化的现代实用价值,使年轻一代人逐步认识、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睿智精华。10月协助市委宣传部、市委办与福建省、龙岩市诗词学会联合举办了省诗词学会名家“走进漳平”采风活动,一批诗词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文学网站等刊。编印《菁城诗草》4期,以诗词楹联的表现形式,热情赞颂漳平经济社会发展喜人成就,获得显着的社会效益。11月份,在市政协分管领导的协调下,积极协助筹备漳平市收藏家协会成立暨收藏品交易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筹备,将于12月27日,举行漳平市收藏家协会成立暨收藏品交易会。三是精心策划,做好政协宣传工作。开展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与市人大联合,突出漳平市政协委员广州活动组、部分乡镇委员活动组及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在漳平电视台进行新闻专题报道,展现委员风采。同时,配合做好文庙三期修建及文庙附属设施完善工作,凸显漳平历史文化特色。

六、突出自身建设,加强委员联谊工作。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转变作风,召开文史资料委员会座谈会议,加强联谊,走访联系委员,密切与委员的联系。

xx年工作计划

xx年,xx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宣传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xx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特色、求实创新的工作思路,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业绩。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调研视察建言。围绕中心,科学选题,落实调研视察计划,主动建言献策,年内安排2次调研视察活动,积极组织专委会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汇集智慧、提出建议,提高调研成效,促进调研成果转化。

二、精心编辑出版文史专辑。发挥政协文史工作优势,突出地方文史特色,精心组织编撰出版文史资料,努力打造精品出成果,积极配合完成省、龙岩市政协文史专题征编协作任务。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3

《江淮文史》坚守阵地,维护品牌,继续保持固有特色通过广开渠道、多方联系、制订计划、有序展开的思路和方法,全年共征集了史料2*万字,编发了史料90万字,其中建国后史料占73%。《江淮文史》坚持“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通过刊载反映*近现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料,折射出百年中国的历史面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进了人们的历史共识和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团结,同时为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江淮文史》始终坚持精品意识、高雅品位,不追风、不媚俗,以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史料性、浓郁的地方性,受到广大读者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在20*年10月召开的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工作研讨会上,《江淮文史》被列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政协,面向社会”、“坚守阵地,维护品牌”的优秀文史期刊行列。

全力协作,稳步推进,《*文史资料全书》编辑出版成果显著《*文史资料全书》共17卷,2500多万字,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在全省各级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编辑出版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已经出版的有淮北、六安、宣城、蚌埠、铜陵、马鞍山卷,完成审校即将付印的有阜阳、淮南、滁州卷。这9卷共有1337万字,《*文史资料全书》的编辑出版任务已经完成过半。

精心编辑,拾遗补缺,《*名人故居》已经成稿《*名人故居》是全国政协系统的协作项目《名人故居博览》丛书的一卷。我省各市县政协按照全国政协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征集工作,陆续提供了近100篇名人故居的文字资料和600多幅照片资料。我们对各地政协报来的稿件认真筛选,精心编辑,在要求有关单位增补资料的同时,还分头到亳州、芜湖、安庆、怀宁、寿县、肥西等市县实地采访、摄影,使资料更趋完整、准确。《*名人故居》完成了编辑和录排工作,书稿清样和光盘已送交全国政协。

发行工作稳健发展,卓有成效文史发行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共发行《文史资料存稿选编集粹丛书》、《江淮文史》等书刊20多万册。大批的优秀文史书刊走向社会,有效地发挥了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传播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发行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发行机制,提升发行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做好系统发行的同时,努力开拓了市场发行的渠道。

认真履行政协职能

参与“推进*跨越式发展”资政会调研活动在省政协组织的以“推进*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资政会调研活动中,我们作为第二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芜湖、安庆、合肥市和宁国、无为、肥西县以及奇瑞、海螺、南翔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各地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总结了七条先进经验,形成了《弘扬先进经验,推进跨越式发展》的调研报告,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协交给的调研任务。

组织视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11月中旬,我们组织了省政协委员视察团,赴蚌埠视察了*花鼓灯歌舞剧院、*泗州戏剧院、花鼓灯博物馆和中国花鼓第一村——冯嘴子村,听取了蚌埠市文化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介绍。在视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委员们提出了探索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以开放的姿态开展花鼓灯艺术的保护工作、以“舞红花鼓灯”为号召加强宣传力度、保护传承花鼓灯艺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密结合等有深度、有创意的建议,得到了蚌埠市有关部门的热烈回应。

组织界别委员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7月中旬,我们组织了社科、新闻出版界委员赴宿州市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夏刘寨。委员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就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呵护农村的领路人、农村发展股份制要强调规范化、制定规划要量力而行、要增强文化凝聚力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学习考察政协文史工作8月中旬,我们组织了省政协文史工作考察团,赴学习考察政协文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情况。通过考察,委员们认为,政协的文史工作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成效显著。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努力开拓文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接待外地政协文史工作考察团下半年度先后有新疆、北京、江苏、甘肃省、市、自治区政协等多批文史工作考察团来访,我们在办公厅接待处的支持下,克服困难,抽调了人员全程陪同,周到安排、热心服务。在接待的过程中,通过主动与客人交流工作情况,学习了兄弟省、市、自治区政协的先进经验,对我们自己的工作起到了启发和推动作用。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召开了文史资料理论研讨会6月中旬,有30多人参加的省文史资料理论研讨会在舒城召开。这次研讨会,以开拓创新为中心议题,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文史工作的指导方针、思路和方法,征集、编辑、出版、发行等各个工作环节的规律,文史工作在政协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史资料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文史队伍的建设等多方面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理论成果。这些论文已汇集成书,出版了《文史资料论文集》,对我省文史资料工作进一步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加了华东政协文史协作会议和全国政协文史工作研讨会这两个会议的主题,都是总结文史工作的实践经验,开展新时期文史工作的理论研讨。我们积极参与了会议的交流和讨论,并分别在大会作了口头发言,介绍了我们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全国政协文史工作研讨会还从各地政协提交的论文中精选了55篇编印成《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工作研讨会论文选编》,我省有6篇论文入选。

参与“抗战初期新桂系在*”学术研讨会为加强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研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我们和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作召开了以“抗战初期新桂系在*”为主题的研讨会,省史学界有关专家学者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交流了论文,展开了讨论,并就抗战初期*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取得了共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0*年工作计划要点

强化品牌意识,彰显个性特色,进一步办好《江淮文史》要始终坚持“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维护熔思想性、统战性、史料性、地方性、时代性于一炉的特色,精心策划,深入征集,严谨编校,进一步打造精品刊物,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服务。

精心组织,严谨审校,善始善终地完成《*文史资料全书》协作出版工作《*文史资料全书》是本届政协的重点文史协作项目,要按照既定计划,继续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审校书稿,严格质量要求,善始善终地完成“全书”各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努力向社会贡献一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真实、编印精细的文史巨制。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4

1、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自创立以来,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了特殊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世纪新阶段,文史资料工作要与时俱进,从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三亲”史料角度反映*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文史资料反映了众多仁人志士的奋斗历程和人生体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文史资料从多个侧面反映历史史实,对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具有重要使用;文史资料记载历史的真实性和细微性,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作用独特。根据我市文化建设总体要求和新的时代特点,大力推进文史资料工作,不仅是各级政协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繁荣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式。

3、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它产生、发展于人民政协,服务于人民政协的全局工作,与人民政协事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政协文史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和他们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撰写“三亲”史料,允许多说并存,既体现了政协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有利于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又是对历史遗漏的补充。通过进一步总结个人和历史的经验教训,鉴往知今,有利于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履职的重要平台,是发挥政协影响力的重要窗口。我们必须把做好文史资料工作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特有形式,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为政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贯彻新世纪新阶段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方针原则

4、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把握正确的方向,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我市“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和“两个强力推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服务,使文史资料成为具有历史性、地方性和科学价值的有效佐证。

5、新世纪新阶段文史资料工作的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忠于史实、秉笔直书;坚持“三亲”特色,允许多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侧面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坚持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益,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三、把握现阶段文史资料工作的重点

6、当前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要在继续做好建国前特别是红军时期史料征集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对建国以来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史料抢救工作,特别是在做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一化三改造”、“三反五反”、“”、“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等史资料的征集的同时,着重做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事件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史料征集工作及“5·12”汶川大震的口述资料的征集工作。

7、加强与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协作,共同做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等方面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发挥文史资料工作在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方面的积极作用。

8、按照征集为主、抢救优先、充分利用、服务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抢救是当前文史资料工作中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抢救“三亲”史料工作抓紧抓好。

四、创新文史资料工作方法途径

9、编制文史资料工作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的新要求,根据文史资料工作重点和*实际制定文史资料工作长期和十年、五年发展规划。在广泛征集、加紧抢救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办好《*文史》杂志、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专集。

10、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也是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主体。政协委员要把撰写文史资料作为应尽义务,积极负责地履行好委员职责。县区政协组织要加强政协委员文史工作知识培训,创造工作条件。制定措施鼓励政协委员撰写“三亲”史料,并纳入政协委员的“五个一”活动一起进行布置和检查,充分调动政协委员提供文史资料的积极性。

11、不断拓展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协作领域和渠道。挖掘史料来源,丰富史料内容。征集文史资料要以地域为背景,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线索,在地区内外,在政协内部上下之间、政协与其他史志部门之间、政协与院校之间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协作。通过召开专题协作会、史料考评会、史料研讨会等形式,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共同完成一些大型专题的征、考、补、审工作。实行政协文史工作部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加强与政协各界别的合作,通过共同选题策划、共同筹集资金,征集出版面向市场、面向人民群众、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文史资料书籍。

12、创新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方式方法。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阅读史料方式的改变,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口述史经验,在史料征集中充分运用录音、录像、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笔录方式相结合,提高文史资料的保存价值和文史资料工作的效率、质量。

13、依托载体充分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具有鲜明统战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突出“三亲”特色,记录时代风貌、留真时代人物、唱响时代主旋律、塑造时代精神;注重雅俗并存、雅俗结合、雅俗共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扩大影响面,增强影响力;夯实基础、深化研究、辨晰史实真伪,探索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综合运用各种渠道和各种新闻媒体资源(尤其是《*文史》杂志、*政协网等),宣传文史资料,物化文史资料功能。广泛开展文史资料的交流,不断扩大文史资料服务对象,努力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效益。

14、加强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理论研究。认真总结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实践经验,注意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规律,加强交流,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努力开创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新局面。

五、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组织领导

15、切实加强对文史资料工作的领导。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要把文史资料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届期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研究部署;要加强对文史资料工作的指导,明确一名副主席主抓此项工作;要定期听取文史资料工作部门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6、建立健全文史资料工作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征集、研究和编辑出版文史资料,是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史资料委员会履行职能的一种特有形式。各县区政协要结合文史工作的重点,建立以文史委为主,政协相关委室参加的协调机构。文史资料委员会要通过落实阶段性工作规划,编制史料征集方案以及组织征集、研究、保管和编辑出版等活动,对所在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进行部署并组织实施。

17、加强文史资料工作队伍建设。要以热爱文史、具备相关学识、善于沟通协调为基本条件,选好配强文史资料工作专门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要选调德才兼备、年富力强、专业对口的干部充实文史资料工作机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组织考察学习,努力提高专业人员业务能力。要采取聘用政协文史顾问、文史委特邀成员、文史资料员和特约撰稿人等方式,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兼职文史资料采、撰、编队伍。要关心爱护文史资料工作人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5

起:四条大街与五个广场

费城中心城区的格局基本保持在17世纪建城初期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世纪所进行的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规划也都是在整个费城的复兴发展整体框架下进行的。因此,以下先对整个费城中心城区格局的历史及其演变进行简要介绍。

1682年,宾西法尼亚成立新殖民地时,贵格会领袖威廉・宾通过宗教自由政策和优惠的土地购买政策为宾西法尼亚州吸引来了大量居民。威廉・宾和他的首席勘测师托马斯・荷蒙(Thomas Holme)为费城制定了长期的发展规划,使其从一个普通的殖民地发展成为殖民地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城市。1854年,费城中心城区乡村的人口已经两倍于中心城区,于是费城城区与周边乡镇在行政上整合为一,也就是今天所知的占地面积135平方英里的费城。虽然城市管理者不断在制定各项规划来引导整个大区域的发展,但一直以来,大多数注意力还是集中于费城的中心城区。

根据宾和荷蒙1683年的规划,费城中心城区东至特拉华河,西至斯库尔基河,街道按方格网状的布局,并有东、西、南、北四条交叉的宽阔主干道将城区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各设一个公园或广场,中央干道交汇处则设中央广场和主要公共建筑。在两条河的沿岸用街道路网均匀划分居住地块,每块面积为1英亩或1.5英亩。这样,费城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非常明晰:东西有两条大河作为边界,南北有两道主轴线,四个城区各有一处开放空间节点,市中心有中央广场和大型公共建筑,地块被方格网状街道均匀切割。从平面上看,1683年费城的规划方案与伦敦的1666年大火后的重建规划颇为相似,可能受到其影响。今天,费城中心城区由四条大街、五个广场确定下来的总体格局基本未变,道路和地块的划分则有细化和调整。 [1]

承:城市西进与老城夕阳的升起

费城的规划是以两河之间的中央广场为中心的,然而城市的中心并非一开始就在中央广场。由于特拉华河及其港口对早期费城工业、商业发展难以取代的作用,费城初期的发展一直在城市东端沿着特拉华河畔向南北发展,而向西推进则相对缓慢。到18世纪下半叶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费城的中心城区推进到第5街、第6街左右(两条河之间,最东端为第1街、最西端为第26街)。第1街至第6街之间是长期占据城市中心部分的历史城区,这里不仅有独立厅、国会厅、银行、交易大厅等首都公共建筑,也有费城最早的居住社区老城(Old City)和协会山(Society Hill),历史文化积淀相当丰富。

中央广场于1870年改名为“宾广场(Penn Square)”以纪念威廉・宾。1901年,经过30年建设,世界上最高大的石质建筑(155.75米高)――费城市政厅建成于宾广场,37英尺(11.28米)高的威廉・宾铜像立于其塔楼顶端。此后,费城的城市建筑高度一直以市政厅顶端威廉・宾铜像的帽沿高度为限,直到1987年该规定被周围的高层办公建筑打破。

市政厅的建设,昭示着曾经缓慢的城市建设西进已经成为了不可动摇的大趋势。到1860年,费城的大多数上流社会人物已经搬到了南大街(Broad Street)与西南广场(Rittenhouse Square)之间的区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商业建筑纷纷向西推进,与市政厅靠拢。费城的商业、金融中心随即从第5街移到了南大街附近, [2]老城区的地位逐渐衰落了。

转:关于“衰亡”的拯救

在“城市美化”运动 (City Beautiful movement)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费城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规划,并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得到大规模的实施,费城也因此被誉为美国城市规划事业的领跑者。这些规划中,中心城区的保护与复兴是最重要的核心议题。

在费城第1街至第8街之间的范围内,大致以Chestnut街为界,北侧为老城社区、南侧为协会山社区。两个社区都保存有不少18、19世纪的住宅、教堂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老城的形成时间比协会山早,但协会山保护与复兴规划的制定则相对较早,并且在1950年代成为费城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复兴发展的最核心问题。它也是全美国第一个在城市更新中包含历史保护的项目,为美国的其它保护项目树立了成功的范例,也使费城成为了全美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建筑保护、更新利用的先驱[3]。

1、协会山社区:

得名于殖民地建立初期建在该地区内的自由商贸协会会址(Free Society of Traders)。在18世纪,这里是富商们优雅宅邸的聚集地。在费城作为美国首都的时期,这里又增加了许多联邦政府的官员府第。手工业者与工人则在该区的联排小住宅中居住、工作。18世纪的协会山社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区,包括沿着南第2街排布的市场,各种教派的教堂,犹太教堂,数不清的小酒馆和旅店,华盛顿广场,以及宾西法尼亚医院。

然而到19世纪中期,协会山逐渐失去了光辉。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费城在19世纪向西侧以及各个方向拓展城市范围。当费城向西越过特拉华河发展的时候,它原来的殖民地时代的中心也就失去了原先的重要地位,有经济能力的住户逐渐搬走。就像被遗忘了一样,社区内原来那些精致的宅第年久失修,许多历史建筑人去楼空,其他的逐渐变成了杂货店、小工厂、廉租房、仓库,或干脆成为了平地废墟,社区肌理支离破碎;低收入的外来移民涌入该区;社区内的一条街Dock Street变成了全市的食品集散中心,对交通和环境卫生影响很大。

直到1950年代末,著名规划师埃德蒙・培根(Edmund Bacon)制定了一项关于协会山复兴的总体规划。规划在南费城地区建立一个新的食品集散中心,以取代原位于Dock Street街、让周围环境变得脏乱差的食品集散中心。培根还规划在原食品集散中心所在地建造新的三座高层建筑Society Hill Tower,作为该地区复兴的标志,同时在成片的低层住宅区中发挥地标的作用。最终贝聿铭事务所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竞赛获得了采用。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三座高层,在总体平面上精心考虑了与历史建筑老市场的对位关系;在建筑立面上采用白色长方形格网框架,既承担结构功能,又形成了纯净的建筑立面,并且回应着美国民居立面上常用的长方形悬拉窗[4] (通常也是白色的)。

协会山社区复兴规划的技术措施包括公布外观整修原则、技术手册,以及进行统一的交通规划、立面整治计划等。复兴计划的经济措施则在于:费城当局出面将闲置的历史建筑收购,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私人,但同时签订合同,购买者应负责根据历史建筑的修缮标准来整修建筑,否则应负法律责任。这样,大约600座历史建筑得到了修缮。同时在当时费城市长里查德森・迪尔沃斯(Richardson Dilworth)的示范带领下,1956至1962年间,费城的社会名流们也纷纷在协会山社区或按照历史式样建造住宅,或买下历史建筑进行整修――历史城区的复兴就此蓬勃发展。

正如费城规划协会所宣称的,费城的历史城区复兴规划是具有为将来“刺激增长”和为历史“保存价值”双重目的的规划 [5],通过技术手段和经济策略的实施,协会山逐渐从“被遗忘的”、“曾经辉煌的社区”变成了今天费城著名的历史风貌宜人,街道尺度友好的居住社区和观光地。

2、老城社区与国家独立历史公园:

老城社区是费城最早的居住区,1684年起即开始发展,现存建筑以18、19世纪的为主,建筑风格有佐治亚风格、实用古典风格、铸铁建筑、石质意大利风格、多种折衷风格、古典复兴风格等 [6] 。在城市向西拓展后,老城社区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衰落。1970年代,在吸取社会山社区更新与保护成功的经验后,老城社区的保护和复兴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7]:

常规措施。包括由国家和地方将保护对象登录入法定名单。根据美国法律,国家登录使得保护对象具备了使用减税奖励等经济政策的资格,是一个初步的门槛,至1975年,老城区域已整体被登陆入国家注册历史地(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名单。而地方登录的控制力比国家登录的还要强,负责具体实施保护措施、监控保护对象的安全,纠正对其不当利用或损坏行为。针对老城社区,费城规划委员会组织了一系列的规划对其实施保护,具体手段有限高、控制立面要素构成比例、提出底层立面装饰要求、提出屋顶风格建议等 [8] 。

奖励措施。包括减税、针对保护的各种财政支持项目、地块合并项目、发展权转移、为奖励历史保护而调整放宽地块控制要求等。

处罚措施。具体规定了对破坏历史建筑行为的处罚性措施。

公众教育以及其它手段。公众教育包括通过常规的以及创造性的手段,对本地居民、外地游客进行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其它手段包括执照审核制度以及公众建筑规范弹性实施制度。后者指出于历史建筑维护、利用的需要,一些建筑规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弹性实施。

另外,对于老城西侧美国独立革命时期建筑较为集中的部分,1936年专门制定了独立步行区(Independence Mall)规划,经过多年的讨论与修订,于1965年终于完成设计,于1966年将其列入国家注册历史地名单[9] 。同时专门整治、拆除了三个街区打造国家独立历史公园,为其新建了自由钟中心、独立公园游客中心、国家宪法中心等配套设施,以整合“国家独立”资源,并为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遗产创造了良好的绿色开放空间和纪念活动空间。

合:公众参与及公众教育

费城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能给整个城市的城市形象、人居环境、生活品质增添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情趣。费城人民以他们城市所特有的历史地段、历史建筑而自豪。因此,在为中心城区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时,“保护”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从协会山社区的案例可以看出:保护与发展不是消极对立的关系;建筑遗产保护除了对城市的风貌有好处,更对城市的经济也做出了贡献,带动了老城区的复兴。当然,这是在经过认真的经济模型测算、多轮规划方案讨论,以及方案确定后长期严格执行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的。

历史城区活力与复兴的主体在于居民:长期居住者是一个社区内最稳定的因素。因此,当历史城区内的长期居住者能在稳定的日常生活中承担起维护自己生活的文化、自然环境的责任时,历史城区内众多的历史民居、公共建筑就能得到最好的维护。在费城,“历史保护”不仅是政府自上而下制定规划措施的基本原则,也是公众自下而上维护居住环境的最基本的议题之一。在国家历史保护的法律框架下,费城的居民通过社区协会组织起来的建筑遗产保护活动是维护、改善本社区公民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的日常行为。这样的保护活动对政府的复兴、保护规划起着积极的配合作用,在政府的规划或开发行为对历史建筑或环境保护考虑不周时,他们又起着制衡和纠正作用,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社区历史文化。这虽然有时使规划、改造工作推进缓慢,但比不由分说地被动接受一些看似保护实则破坏历史的方案,或者被强迫接受一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要好多了。因此,在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中,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保护手段,而不只是停留在规划文本中的口号。

展示、教育手段丰富、参与性强:本着“公众考古学”的理念,费城的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向公众传达着历史信息,使公众通过游览、参与获得愉悦的同时也得到了教育。如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内有一处总统故居的考古遗址,华盛顿总统和亚当斯总统曾在此居住。总统故居于1832年拆毁,现已完全没有地上遗迹,基础也被后来的建筑叠压。2007年经过考古发掘,确定了故居的平面布局,并出土了许多文物。对总统故居遗址的展示,从考古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就开始了。历史公园专门在考古遗址工地边建造了一个小型的木结构观看平台供游人观看考古过程,并树立讲解牌供游人阅读。如果有人意犹未尽,可以到游客中心现场参观考古学家对出土器物进行的室内整理工作,兴趣浓厚的还可以报名作为志愿者协助考古学家进行整理工作,亲身体验考古研究的过程。据统计,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有超过3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观看平台,见证了总统故居遗址的发掘。考古发掘工作本身就向公众传达了历史信息和价值,而且比仅展示成果更有趣味,其教育效果显著。

从威廉・宾到现在,费城的规划、建设、保护、复兴已历经300多年,无数热爱家园的政治家、规划师、居民为了自己和所有费城人共同拥有的生活环境付出了卓绝的努力,他们着眼全城,以保护为手段、促进城市发展。作为上世纪美国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领军城市,费城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Harbeson Houch Livingston & Larson Architects. Plan for the Old City, Philadelphia, 1960。

2. Edmund Bacon. Design of Citi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6。

3. 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Old City Philadelphia, 1979。

4. 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enter City Plan, 1987。

5. Robert Morris skaler. Images of America: Society Hill and Old City, Arcadia Publishing,2005。

6. Andrew Gallery. The planning of Center City Philadelphia: from William Penn to the present, Philadelphia: Center for Architecture, Inc., 2007。

注释:

[1]荷蒙勘测准确了两河之间的最高点后,将南大街的位置向西移动了一些;1英亩或1.5英亩的地块对当时的住宅来说面积过大,因此逐渐在地块中间又用次级巷道划分出更小的地块。据Andrew Gallery.The planning of Center City Philadelphia: from William Penn to the present,Philadelphia: Center for Architecture, Inc., 2007: 10。此外,1919年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 大街的规划建设,在方格网状的城市平面上划出一道斜线,联系着城区的西北广场与城西北的绿地费尔蒙公园。由于该大街上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喷泉,故被誉为费城的香榭丽舍大街。

[2]Andrew Gallery.The planning of Center City Philadelphia: from William Penn to the present,Philadelphia: Center for Architecture, Inc., 2007: 19.

[3]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Historic Pre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enter City Plan, 1987.4: 1.

[4]Edmund Bacon.Design of Citi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6: 297.

[5]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Historic Pre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enter City Plan, 1987.4: 1.

[6]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Old City Philadelphia, 1979: 24-32.

[7]引自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enter City Plan, 1987.4: 5-12.

[8]Philadelphia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Old City Philadelphia, 1979: 26-27.

[9]见国家注册历史地名单网站 省略/ ,2008-11-3.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6

近年来,报刊文史类的稿件颇受读者欢迎,不少媒体专门开辟专栏、专版等固定板块。作为新闻纸的一部分,文史类稿件虽属于“旧闻”,但也应当具有一定的新闻性。

《江淮时报》以其政协、统战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的资源,开辟了“文史版”。该版力求融学术性与通俗化、权威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尝试以视觉新闻来策划和组织版面,不仅探索一条文史类稿件编辑思路,同时在实践中也使之成为《江淮时报》的品牌栏目,并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三亲”特色富含新闻性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具有统一战线特色和“三亲”(亲历、亲闻、亲见)特色,是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政协文史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同志倡导开展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撰写了大量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以及建国初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史料,对记载不完整,甚至失实或歪曲的重要历史事件做了补充和匡正,反映了各界代表人士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蕴含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达到了广泛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以史团结人,以史影响人,以史教育人的目的。

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用自己的亲历、亲见和亲闻,从政治、军事、经济、工商、文化、教育等方面,以不同的角度记述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客观公正地介绍评价历史人物,见证我国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奋斗的真实历程,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些“三亲”史料,填补了我国近代史领域的许多空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保持统战特色和“三亲”特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政协文史工作“三亲”为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提供了第一手素材,政协文史工作又具有服务现实的社会功能,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新闻素材。2005年,省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反映了极具文物价值的北京安徽会馆毁损严重,《江淮时报》“文史版”及时作了报道,并对北京安徽会馆的历史变迁,以及对北京安徽会馆发生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安徽、北京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北京安徽会馆的保护修复列入计划,分步实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历史事件体现的时代性

历史事件本身是已经凝固的历史事实,但是对历史的认识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新的视角、新的历史高度来观察和认识历史事件,《江淮时报》“文史版”注入了新闻元素和生命力。

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也是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李鸿章卖国求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们再回首这段历史又有新的认识和评价。认为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当时清朝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这些皇室势力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有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以李鸿章为首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外交家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一切可能地维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大致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了一份坚实的基础。从百年“民族罪人”到近代化“进步功臣”,《江淮时报》“文史版”以这种新的认识来介绍李鸿章,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另一方面,《江淮时报》“文史版”密切注视学界对历史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探讨。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省学者计正山对项羽死地进行潜心研究和考证,并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冯其庸的支持和参与。1986年和2005年,冯其庸在计正山的陪同下两次调查垓下、灵璧和定远的东城、阴陵、虞姬墓、大泽等遗址。计正山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结论:项羽其实战死定远(东城),而并非自刎乌江,并提出了四大论点。“项羽自刎乌江”的千古定论受到质疑。

2007年7月10日,《江淮时报》最先报道他们共同研究成果,并在“文史版”以整版篇幅予以介绍,引起了学术界轰动和广泛争论,省内外众多媒体纷纷转载或跟踪报道。

随后,应读者要求,“文史版”进一步开辟专栏,不同观点云集论战,百花齐放,激发了新一轮研究汉史的热潮。

三、以新闻手段策划文史报道

搜集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相联系的历史事件,是文史策划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此可以满足读者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进一步延伸阅读的需求。

刘铭传是安徽合肥人,著名的淮军将领,在台湾首任巡抚任内,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段热播。

《江淮时报》“文史版”及时与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合作,开辟了“走近刘铭传”专栏。组织在肥的刘铭传研究专家,以电视剧情为脉络,撰写系列稿件,连续刊发。使该栏目与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平行呼应,把安徽历史名人刘铭传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结合起来,使读者更全面了解刘铭传的人物原型,准确把握刘铭传的艺术形象。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提高了“文史版”的关注度。

“非典”肆虐横行时期,人们十分恐慌。《江淮时报》“文史版”策划发表了《安徽人智斗天花》,文章介绍了当时天花流行时相似的情形,以及安徽人发现并研制防治办法,取得了成功的历史过程,激发了人们战胜一切病魔的信心,社会反响巨大。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7

一、坚持规划编制先行,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1.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核心,深入推进各层次规划编制和研究

编制《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是2013年首要工作任务,该项工作于2013年7月启动,前期的《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苏州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和《专题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已有序推进。围绕建设“一核四城”的目标,抓好太湖新城、高铁新城、苏相合作区等重点片区的规划,完成了太湖隧道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选择,确定了太湖隧道的线位和建设时序,完成《苏州高铁新城片区总体规划》并报苏州市政府批准,完成苏相合作区东部片区控规和相城区北桥片区控规编制工作。在已批准的新一轮太湖度假区总规基础上,积极推进度假区中心区控规修编工作。做好市政府重点项目、实事工程规划工作,完成了《虎丘湿地公园详细规划》、《虎丘地区综合交通规划》、《虎丘312国道以北地区城市设计》并报市政府批准,开展了《虎丘正山门核心区域整体设计》和《虎丘老街整体策划及方案设计》,完成了梅巷老新村改造控规调整工作。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修编工作以及城市规划区内乡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平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梅巷地块调整》、《吴中区越溪副中心控规调整》、《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尹山湖地区)》、《苏州市尹山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报市政府批准,完成了《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5)》和《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苏州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与布局方案,以及实施时序和近期实施计划等。为加快吴江撤市设区后融入中心城区的进程,完成了《苏州中心城区与吴江区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为构建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完成了《苏州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20__~2020)》及高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组织开展太湖新城有轨电车规划,整合吴中、吴江城市轻轨、公交与有轨电车站点,形成太湖新城的公共交通体系。立足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生态规划的尝试,开展高新区生态总体规划、高新区科技城智慧谷生态优化规划、太湖新城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抓住第九届江苏省园博会在苏州举办的契机,完成了园博会概念方案规划,为推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先进理念与技术提供良好的平台。

2.以推进镇村规划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获批国家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镇村规划工作。先后完成了《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总体规划》、《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总体规划局部修改(20__-2020)》、《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及相城区黄埭镇黄埭片区、黄埭镇东桥片区、望亭镇望亭镇区、高新区通安老镇(含树山地区)等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论证和报批工作。按照建设“美丽镇村”的总要求,部署开展新一轮苏州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组织开展了市区(含吴江)共计35个镇(含涉农街道)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指导了4个县级市的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督促各县市加快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目前,市区镇村布局规划已全面完成,并通过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张家港、常熟已全面完成,昆山、太仓基本完成。为切实指导71个试点村庄开展工作,引导当地村民在新建、改建民居的同时,保持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和特色,提升村庄整体建筑风貌,我局对试点村的农房建设提供了20套精选方案。

3.以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根据住建部批复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要求,为探索新时期名城保护工作新思路、新做法,破解名城保护工作难题,完成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该规划已通过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成为我市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古城保护力度,完成了《天赐庄片区保护规划》,加紧推进《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吴中区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金庭镇东村保护规划,会同市文物局联合开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活动,常熟市古里镇和吴中区杨湾村、三山村、东村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七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有效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会同文物部门开展了全市传统聚落(镇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工作,对全市102个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资源的镇、街区、村落(社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总体评估,建立保护建议名录,努力做到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

二、加强规划管理,引导城市有序建设

1.依法行政,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

2013年,我局(包括新区、吴中、相城、太湖度假区办事处)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95份,总用地面积3365.4万平方米;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512件,总建筑面积2832.4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945件,总建筑面积3243.6万平方米。受理私房翻建报批材料35份,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份,批准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按照住建部 稽查办的要求,对住建部20__年4-11月卫星遥感图斑254个项目和20__年11月-2013年4月规划遥感督察图斑215个项目进行核查,对涉及的违法建设依法进行处理并通报警示,切实把卫片督察作为提升苏州市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抓好抓实。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将三个城区新城、高铁新城、滨湖新城及市区主干道沿线作为重点监管区域,将房地产建设项目纳入跟踪管理重点项目,做到及时跟踪,发现违建行为及时制止、纠正、整改、处理,有效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全年共发出违法建设查处通知单281份,其中立案处理112件、有证结案5件、移送城管部门118件,结案率达83.6%,创历年新高;累计作出各类违法建设行政处罚决定的308件,违建面积80.7万平方米,已结案283件,另15件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严格执行重大处罚案件听证制度,全年对28起拟做出重大行政处罚的案件举行了听证会,并按规定对82起重大处罚案件处罚决定报市法制办备案;了10起行政诉讼应诉活动和16起行政复议答辩;审核违法建设案件282件,组织会办违法建设案件43件。移送强制执行协作案6件,移交违法建设41件案件,发出违法建设认定回函52份,有效避免执法真空的出现。

2.建章立制,强化规划精细化管理

加强规划立法和技术规定制定,完成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草案并通过市人大审核通过,省人大批准,于2014年1月1日施行,修改完善《苏州市城乡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规定》并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完成了《关于加快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并于2013年10月1日施行。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停车配建规划审核和核实的通知》,完成了《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指标核定规则”(20__年版)》的补充修订工作。强化规划管理精细化,出台了新的规划公示制度办法,优化了建设项目批前、批后公示程序,对建设项目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时进行审核,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审批管理系统的内容和建设项目管理审批数字化资料。针对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二“日照分析规则”实施以来在日照分析方面存在的新问题,通过完善规则,堵住管理漏洞,有效杜绝了开发商的违规行为。同时,高度重视对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完成了“两山一镇”环境整治生态提升工程规划,完成了苏州市人民路沿线重点地块规划研究、人民路综合整治道路交通规划和总体设计及人民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沿街建筑界面整治及重点地块城市设计,凸显人民路作为苏州第一路的重要性。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街景整治工作,与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共同完成了《苏州老城区街景整治导则》,配合完成了吴中西路、带城桥路、十梓街以及桐泾南路街景整治规划方案。完成了《高新区狮山路沿线空间形态设计》。

3.积极配合各项重点工程,提供优质高效规划服务

积极服务好虎丘地区综合改造、“两河一江”综合整治、石路商圈西扩、虎丘湿地公园、天赐庄地区改造、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古城墙修复、解放新村、梅巷片区危旧房解危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以及居民家庭“改厕”等重点工程,全部实行专人负责,开通“绿色通道”,主动跟踪,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规划服务。同时,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服务工作,完成保障房地块配套教育设施的优化工作,配合研究确定保障房地块规划方案设计招标、优化和审批各流程方案。配合做好费家村地块、虎丘C北地块定销房的规划方案完善优化工作。服务好老新村改造及改厕工程,配合完成了三元三村、西园路9号房修、市政、绿化工程招标工作,完成友联一村等22个小区房修工程招标。配合已开展剩余可改厕的约4200户居民家庭个案改造工作。

三、推进“智慧苏州”建设,发挥规划展示宣传职能

1.做好日常规划测绘和信息化指令性项目工作。完成并验收了20__年规划测绘和信息化指令性项目10个,剩余的航摄项目及与航摄有关的项目因天气和空中管制等因素影响被迫延期,目前正积极协调督促项目承建单位尽快完成,争取早日验收。完成了20__年宿迁对口支援项目的验收。2013年共安排规划测绘和信息化指令性项目15个,完成验收1个,其他项目已签订合同,进入实施阶段。

2. 推进“智慧苏州”建设。为有序推进我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规划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指导规划测绘工作和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完成了苏州市规划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市政府批准。同时,开展“数字苏州”建设,就“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按照责任分工,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顺利实施。

3.完善苏州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苏州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是“数字苏州”和“智慧苏州”的基础,是市政府和市信息办重点支持项目,市规划局积极保障好该平台的运行工作,并为50多个相关部门提供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同时将共享平台成果全面推广应用到常熟、昆山、张家港等市县,初步建立了大市范围统一基础地理共享平台,为下一步实现大市范围基础地理数据共享 的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

4.充分发挥规划展示馆的城市形象宣传窗口职能。为进一步发挥规划展示馆展示城乡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窗口作用,自2013年2月1日起规划展示馆闭馆,开始新一轮布展改造。目前,新一轮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原规划展示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苏州市综合成就展、“一核四城”规划展、大运河遗产展示等内容,丰富了规划展示馆的内容,提升了规划展示馆的窗口职能。

5.注重对城市形象的宣传。一是圆满完成了“李光耀世界城市奖”的申报和接待提名委员会来苏考察工作。该项工作由苏州市政府主导,市规划局牵头,经过市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苏州市获得了2014年“李光耀世界城市奖”。二是完成苏州市十大优秀公共建筑评选工作。该项工作历时3个月,经过广泛宣传,得到市民热烈响应和踊跃参与,最终根据专家及广大市民的投票,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十大建筑入选苏州市十大优秀公共建筑。

四、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水平

1.按时、高质完成办理“两会”建议提案工作。2013年我局共承办74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公室做好登记、交办、催办和协调工作,拟定办理计划、定期督办、时时跟踪、信息反馈,保证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确保圆满完成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满意率仍达100%。同时,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回头看”工作。

2.积极做好工作。通过做好工作,有效缓解基层矛盾。同时加强回访,对举报问题进行反馈和沟通,避免矛盾升级。全年共接到群众举报304件,政府信息公开咨询319件,“寒山闻钟”论坛咨询投诉471件、12345便民服务中心举报109件,“中国苏州”公众信箱167条,局网站局长信箱237件,在全局的努力下,做到了件件有答复。

3.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指派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具体工作,把需要公开的内容分门别类,通过政府公报、媒体、网站、服务中心和规划展示馆等公开载体进行公开,并依申请向需要了解规划或具体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公开的内容,切实方便单位和群众知情、参与、办事,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落到实处。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2条,申请信息公开48条,依申请受理答复39条,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数1265条。做好我局档案尤其是业务规划审批资料归档工作,完成了1991年—20__年文书档案进市档案局工作。

五、抓好党建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8

一、提升目标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服务质效

(三)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提高担当作为

(四)加强工作联动协调,提高团结协作

二、提升内容及措施

(一)狠抓学习充电,提升能力素质

1.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坚持思想引领实践。一是到2021年底,全员至少通读系列重要讲话15篇,做好笔记30页,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二是组织股室人员利用周三夜学时间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做好学习笔记20页以上,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三是加强新政策学习,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省、市、县“十四五”规划,了解新发展、新理念、新要求,重点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四是加强新形势新要求对接,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重大会议精神,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及日常空间规划业务,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大局。

2.重点学习政策法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村规划编制导则》等与空间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技术规范装订成册,每周组织股室人员轮流领学、学习讨论,熟练掌握规划调整程序和法定要求,努力提高规划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精准高效服务提供政策法律支撑和必要知识储备。

3.辅助学习规划技能,组织股室人员学习掌握县、乡镇、村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规程,熟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编制指南,熟练掌握运用Arcjis、CAD等业务软件套合叠加各类图件,熟悉规划地类和用地分类对接,确保项目选址精准落地,不越红线。

4.外出学习优秀案例,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学习考察周边市县及省外优秀成功规划案例,实地了解规划过程,增长规划见识素养;加强知名规划团队、大专院校规划专家的联系,经常做好与市局和兄弟县区的沟通交流,及时把握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动态;落实以老带新,以具体案例帮助年轻同志提升写作技巧,提升整体写作水平和规划专业水准。

(二)狠抓行动落实,提升服务质效

国土空间规划牵涉方方面面,是一项打基础、重前瞻的技术工作,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布局布点指引,需要把准社会发展大势、预判建设需求形势、落实重大决策部署。

1.关注热点需求,把空间留足留够。根据省厅文件精神认真研读文件,提前思考谋划,将2021-2022年急需用地的重点项目纳入近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案,建立台账和矢量数据库,留足规划用地空间,确保提前介入,重大项目没有政策障碍。

2.瞄准职能职责,把规划编实编好。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重点做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规划试点和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结合本地实际搞好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布点指引等工作,确保规划能落地、好实施。

3.加强分工协作,把服务精准到位。明确股室人员武定方案,厘清内部分工协作界限,制定受理事项台账,每周一将工作任务纳入工作责任清单,时限办结,周五检查督促完成情况,工作做到周清月结;同时,对疑难杂症组织会商,对困难问题集体研究,确保团结协作,精准高效。

(三)狠抓克难攻坚,提升规划保障

当前,由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底使用期限已满,上一版城乡规划不是法定规划,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还未形成正式成果,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各种紧缺规划的编制一时难以到位,亟需抓紧解决规划中出现的缺规矛盾和问题。市局已将国土空间规划攻坚纳入2021年“三大提升、五大攻坚”行动之列,足见对空间规划的高度重视。

1.总规控规同步推进,相互完善补充。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计划5月底形成初步成果,回水-花家坝片区控详规和江南城区控详规同步编制,也必须在5月底形成初步成果,特别是要明确江南城区、回水-花家坝片区的道路体系、竖向设计,结合地形地貌优化空间格局,并与总规相衔接。

2.村规镇规同步试点,累积经验良法。瞄准2023年全县镇(乡)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覆盖、村规划应编尽编的目标,今年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完成白驿岫云村村规划试点并通过审查备案,启动元坝、歧坪、白驿3个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办法,积累经验,为明后两年大范围编制乡村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3.编规联网同步建设,坚持软硬兼施。“一张图”系统是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软件”,规划编制是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硬件”,要在4月底前完成我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落实经预算并送县政府投资评审中心评审,5月完成需求论证和招标采购,6月底启动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同步推进,确保按时按要求通过“一张图”系统上报并审查备案。

4.内外协作同频共振,打通堵点痛点。加强各股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对需要其它股室支持协助事项重点清单,多些韧性与执着,能当场落实的立即落实销号,不能当场落实的追踪销号完成,不能长期过拖过磨,不了了之;对其它股室需要我们支持协作事项,多些理解与耐心,不推诿不扯皮,按时按要求支持到位,决不能因为工作怠慢而贻误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工作头绪多,股室人手不足,急需加派人员;二是股室人员规划业务不熟,对规划法规政策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规划系统性、专业性把控不足;三是工作系统性、统筹性把握不好;四是深入现场调研不足,

主要措施

1.结合《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最新修订版),对规划编制审批流程,耕地保护、农用地转用、宅基地审批、土地征收、违法用地处理等深入学习研究。

2.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学习,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背景、体系要求和目标任务,通过整合“一张底图”实现“多规合一”。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9

一、提升目标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服务质效

(三)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提高担当作为

(四)加强工作联动协调,提高团结协作

二、提升内容及措施

(一)狠抓学习充电,提升能力素质

1.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坚持思想引领实践。一是到2021年底,全员至少通读系列重要讲话15篇,做好笔记30页,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二是组织股室人员利用周三夜学时间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做好学习笔记20页以上,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三是加强新政策学习,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省、市、县“十四五”规划,了解新发展、新理念、新要求,重点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四是加强新形势新要求对接,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重大会议精神,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及日常空间规划业务,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大局。

2.重点学习政策法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村规划编制导则》等与空间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技术规范装订成册,每周组织股室人员轮流领学、学习讨论,熟练掌握规划调整程序和法定要求,努力提高规划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精准高效服务提供政策法律支撑和必要知识储备。

3.辅助学习规划技能,组织股室人员学习掌握县、乡镇、村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规程,熟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编制指南,熟练掌握运用Arcjis、CAD等业务软件套合叠加各类图件,熟悉规划地类和用地分类对接,确保项目选址精准落地,不越红线。

4.外出学习优秀案例,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学习考察周边市县及省外优秀成功规划案例,实地了解规划过程,增长规划见识素养;加强知名规划团队、大专院校规划专家的联系,经常做好与市局和兄弟县区的沟通交流,及时把握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动态;落实以老带新,以具体案例帮助年轻同志提升写作技巧,提升整体写作水平和规划专业水准。

(二)狠抓行动落实,提升服务质效

国土空间规划牵涉方方面面,是一项打基础、重前瞻的技术工作,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布局布点指引,需要把准社会发展大势、预判建设需求形势、落实重大决策部署。

1.关注热点需求,把空间留足留够。根据省厅文件精神认真研读文件,提前思考谋划,将2021-2022年急需用地的重点项目纳入近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案,建立台账和矢量数据库,留足规划用地空间,确保提前介入,重大项目没有政策障碍。

2.瞄准职能职责,把规划编实编好。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重点做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规划试点和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结合本地实际搞好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布点指引等工作,确保规划能落地、好实施。

3.加强分工协作,把服务精准到位。明确股室人员武定方案,厘清内部分工协作界限,制定受理事项台账,每周一将工作任务纳入工作责任清单,时限办结,周五检查督促完成情况,工作做到周清月结;同时,对疑难杂症组织会商,对困难问题集体研究,确保团结协作,精准高效。

(三)狠抓克难攻坚,提升规划保障

当前,由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底使用期限已满,上一版城乡规划不是法定规划,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还未形成正式成果,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各种紧缺规划的编制一时难以到位,亟需抓紧解决规划中出现的缺规矛盾和问题。市局已将国土空间规划攻坚纳入2021年“三大提升、五大攻坚”行动之列,足见对空间规划的高度重视。

1.总规控规同步推进,相互完善补充。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计划5月底形成初步成果,回水-花家坝片区控详规和江南城区控详规同步编制,也必须在5月底形成初步成果,特别是要明确江南城区、回水-花家坝片区的道路体系、竖向设计,结合地形地貌优化空间格局,并与总规相衔接。

2.村规镇规同步试点,累积经验良法。瞄准2023年全县镇(乡)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覆盖、村规划应编尽编的目标,今年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完成白驿岫云村村规划试点并通过审查备案,启动元坝、歧坪、白驿3个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办法,积累经验,为明后两年大范围编制乡村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3.编规联网同步建设,坚持软硬兼施。“一张图”系统是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软件”,规划编制是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硬件”,要在4月底前完成我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落实经预算并送县政府投资评审中心评审,5月完成需求论证和招标采购,6月底启动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同步推进,确保按时按要求通过“一张图”系统上报并审查备案。

4.内外协作同频共振,打通堵点痛点。加强各股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对需要其它股室支持协助事项重点清单,多些韧性与执着,能当场落实的立即落实销号,不能当场落实的追踪销号完成,不能长期过拖过磨,不了了之;对其它股室需要我们支持协作事项,多些理解与耐心,不推诿不扯皮,按时按要求支持到位,决不能因为工作怠慢而贻误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工作头绪多,股室人手不足,急需加派人员;二是股室人员规划业务不熟,对规划法规政策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规划系统性、专业性把控不足;三是工作系统性、统筹性把握不好;四是深入现场调研不足,

主要措施

1.结合《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最新修订版),对规划编制审批流程,耕地保护、农用地转用、宅基地审批、土地征收、违法用地处理等深入学习研究。

2.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学习,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背景、体系要求和目标任务,通过整合“一张底图”实现“多规合一”。

政协文史工作计划例10

二、述学

积极参加机关集体学习、委员培训班,干部网上学习成绩在全省,积极参与自主选学活动,着重学习领会中共xx大、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发展战略。参加全省政协系统学习工作座谈会和全省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通过专题讲座和研讨,学习人民政协理论,深入领会新时期中央和省委关于政协工作一系列文件精神。同时,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三、述职

一、结合政协实际,组织和推动广大政协委员学习

组织政协委员学习,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也是提高政协委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水平的需要。作为负责学习和文史的专门委员会,我委始终把委员学习摆上突出位置,并把两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组织学习中,我们强化学习意识,拓宽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取得学习实效,为人民政协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一是协助市政协办公室做好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有关学习的服务工作,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为全年的学习工作提供保障。二是配合市政协办公室,制订市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的年度学习计划,指导和推动委员的学习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二机关干部集体学习的时间,认真组织开展讲学活动,机关每名干部围绕中心工作、部门发展、热点难点、个人特长精心选择讲学题目,按时上报讲学主题,实现了全员讲学,创造性地推进干部讲学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为委员订阅了省政协学习委主办的《学习资料》,为部分常委订阅了省政协文史委主办的《钟山风雨》,作为委员学习的载体和阵地。20xx年11月8日,我们还邀请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程xx为我市驻县区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机关干部作了题为《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的主题报告,使新委员对人民政协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主题要求等相关内容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学习培训,委员们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协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参政议政能力,为他们更好地投身我市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立足xx实际,推进文史资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xx于1996年成立地级市,是xx省最为年轻且发展最快的城市。在岁月和历史的长河中,17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这17年却谱写了xx历史交响中的华彩乐章。xx,这一昔日贫穷落后、苦不堪言的小县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徐守盛、仇和等一代代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实干家带领下,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交通、信息、对外开放全方位的提升。17度春华秋实,6000多个日日夜夜,xx的发展和变化写在这块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之上,写在所有注目着这座城市的目光之中,成为这座城市崭新的历史。回顾和纪念这段历史,意义重大。我们特意撰写《建市之初那些事》,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城市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这本书里。它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这座城市独有的个性和身份。该书已经定名为《xx旧事》,即将出版发行。

xx既是充满活力的改革之城、开放之城,同时也是独具魅力的旅游之城、生态之城,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之称,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赞xx为“第一江山春好处”。我们围绕xx旅游开发,充分发挥文史资源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xx年5月,我们与xx市诗词协会联手,共同编印了《江山流韵》一书,该书共征集、整理古今诗词800余首,楹联130余副。内容包括xx市区、三县主要旅游景区27处,景点70多个。古今诗人用生花妙笔,形象鲜明地歌咏了xx地区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自然风光。凸现了xx集湖光山色、运黄新姿、人文景观、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充分挖掘并展示了xx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把地方、历史的东西变成为服务社会的文化遗产,集可读性、知识性、文学性为一体,为不断提高xx旅游景区及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xx的软实力,创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还与xx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联手,编辑出版《xx历史文化研究》二册,即将修订出版《古今诗人咏项羽》一书,并征集出版《经典xx》系列丛书。

三、定位发展全局,组织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

围绕发展献计策,服务地方做贡献。按照市政协机关统一安排,本委通过积极联系学习文史委员会委员,帮助委员参政议政,积极鼓励委员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我们采取专题视察、分点考察、专题座谈等形式对我市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生产生活的热点问题,深入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进行理性思考,形成了较好的调研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近年来,xx在旅游工作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章,旅游重点项目推进步伐快、品位高、形势好,项王故里景区、皂河乾隆行宫景区、真如禅寺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景点,吸引了周边乃至全国各地的朋友慕名而来。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再接再厉,全力推进,我们积极组织学习文史委员会委员,围绕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地域历史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独特价值及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关于发挥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报告建议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积极走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的品位和特色,着力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升现有项目的品质和内涵,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展示。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力度,加强资源保护,大力走特色化、生态化、内涵化旅游发展之路,提升景区品位,促进达标升级,强力宣传推介,努力把xx打造成黄淮海地区一流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四、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