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音乐会开场白模板(10篇)

时间:2022-04-01 16:33:39

音乐会开场白

音乐会开场白例1

恶毒王后(后简称后) 王子

旁白

镜子

宫女:1、2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国家里有一位可爱的公主,我们都叫她白雪公主,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以后简称她叫小白。(静场音乐起)

白雪公主蹦着上场,唱《我是女生》,我是女生,漂亮得女生,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音乐起)

白雪公主:你们见过我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吗??(蹦着下场)

旁白:可是,王后死了(电闪雷鸣声),国王又取了一个新王后,新王后长的是淹死鱼,摔死鸟,别提多beautiful了。

(王后上,身后两个宫女,王后手拿一张白纸,纸上有beautiful。)魔镜立在场边。

王后:做女人挺好,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转头问身后的两个宫女)你们说是吗?

宫女1:这还用说,地球人都知道。

宫女2:不信,您问镜子。

(王后走向,手指镜子)唱《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上女人谁最美??(做搔手弄姿装)(音乐起)

魔镜:唱《魔镜》,魔镜,魔镜,告诉你,世上女人您最美!!同时和王后动作保持一致。

(王后自己在场上用模特步走来走去。)快节奏音乐响

旁白(音乐渐弱):可是,随着小白的长大,当王后再次问镜子时,变了••••••

王后(面向镜子,搔手弄姿装):唱《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上女人谁最美??

魔镜:唉,主人啊,您是想听好话,还是想听真话。

王后:废话,当然是真话了,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魔镜:小白比你美丽不知道多少倍,她还上了最近一期的《花花公子》的封面呢,听说还有好多杂志排队请她拍封面呢!!

王后:(生气的)怪不得最近狗仔队越来越少了!原来是她,她她她她她!!!我要杀了她!!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起)(王后气冲冲下场)

旁白:王后气的直翻白眼,于是她决定开始追杀我们可怜的小白。

(小白和王后上场小白在前面跑,王后在后面追,围着舞台转圈跑)

王后:唱《马》马儿啊,你慢些跑啊,慢些跑啊~~(音乐起)

小白:唱《神啊,救救我吧!》神啊,救救我吧!,救救我吧!!(音乐起)

(俩人跑得气喘吁吁,王子上,王子和小白碰面,王后立在一边)

王子:(深情的)公主你长的太美了,我对你真是一见钟情,公主我来抵挡王后的进攻,你快跑!!

小白看了王子一眼:王子,你长的太帅了,我会记住你的,后会有期!!我闪了!!

王后(立在一旁):你们俩罗嗦完了没有,哪来个程咬金,我来对付你!!

(王子和王后扭打在一起,如摔跤状,在舞台中间转圈,一直转下场。小白跌跌绊绊的上场。)

旁白:跑啊,跑啊,由于王子的帮助,小白暂时摆脱了王后的追杀,因为她穿了双啊迪达斯,跑的比兔子还快。

小白:(亮出球鞋)啊迪达斯,没有什么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

(说完,晕倒在地)

旁白:小白筋疲力尽的晕倒在地!(凄凉的音乐起)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停止)

四个小矮人上场,唱《love,love,love》

小矮人1:你们看,那是一个人吧,她怎么到咱们这了。

(四人上前围在小白身边)说:醒醒,醒醒。

小白(突然坐起来):你们是谁,这是哪里?

小矮人2:我们就是人称森林矮人中的f4(一起唱《流星雨》)(音乐起)

小白:不是听说是f7吗,怎么成了f4?

小矮人3:你有所不知,那三忘恩负义的家伙个成立了个小虎队,我们就成立了f4。你呢?

唱《你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音乐起)

小白:唉,唱《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我本是白雪公主,被王后追杀,流浪在此。(音乐起)

小矮人4:那你劝劝王后,我们给你做做公关活动,策划一下,这样吧,送礼,都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脑白金音乐起)

小白:不成啊,王后想杀我,你们就收留我吧!!

小矮人5:(想了想)成,住就住吧,水电房租照付哦!

(小白和小矮人一起转圈跳舞。)(欢快的音乐起)

旁白:小白和f4快乐的生活了一段时间,没想到王后还是终于找到这里来了。(紧张音乐起)

王后突然上场,大家一起惊呼“啊!!”

王后(手持一物):(气势汹汹)小样的,以为我找不到你了,这回我穿了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我还有龙世嘉兰牌追踪器,粘上跑不掉。

小白看见了王后,惊恐万分唱:《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你,追到了这里。

王后:少罗说,拿命来,我要成为天下第一!!看我独门功夫——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一节!!

(音乐《广播体操》起,王后做“伸展运动”,准备射向小白,小白惊恐的卧倒在地)

王子:(手骑马状),公主,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救你了!

王后:好小子,你又来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投,让我们今天做个了断吧。

(俩人面对面,互相凝望一会后,突然开始划拳,唱,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啊,飞啊,猜拳后,王后输了。)

王后:(生气得)啊!!我输了,但我会记住你们的!!

(王后倒地,大家一阵欢呼,小白倒地)

旁白:喜欢嫉妒的王后,生气过度,气死了,可是,小白由于惊吓过度,倒了下去。(悲壮的音乐起)

王子:(冲上去,抱住公主)唱《唯一》,你就是我的唯一。(音乐起)

(f4哭)

小白:(突然醒了,坐起来,深情的)啊,我的王子!

(王子一激动,吻了公主,俩人站起来,手牵手在前面走)

音乐会开场白例2

“开心麻花”用“新生态”来定义《白日梦》――新鲜、生命、态度缺一不可。《白日梦》是“麻花”在成功打造了六年贺岁舞台剧后,在音乐剧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在预演时被北大学子誉为“真正的中国本土音乐剧”的一部作品。

“音乐剧在国外就像咱们的二人转”

说起音乐剧,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多少有那么点“矫情”,不穿个西装打个领带,还真不好意思进剧场。王剑说,其实音乐剧在国外就像咱们的二人转,从最质朴的生活中来,它的起源在夜场,是在完全娱乐化的环境下出现的。大腿舞、杂耍都是音乐剧的表现形式。随着观众要求越来越高,音乐剧渐渐融入经典音乐、爵士舞、芭蕾,也开始了对文学著作的改编。比如《西区故事》就是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故事发生在纽约西区,涉及帮派利益和冲突,是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改编自经典著作,却贴近当时美国的生活,所以整部剧的故事很能打动人,舞蹈、音乐也都是非常经典、相当值得借鉴的。

音乐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种商业形式。从西方的经验来看,音乐剧是比其他舞台形式更具娱乐性、更有商业价值的――上个世纪60年代,影响美国娱乐业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之一就是音乐剧。如今,人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一件东西,做艺术也不再隐埋于象牙塔的小天地,得以解放出来形成一个产业,向娱乐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你的金饭碗,是不是也是你的金牢笼

“你能马上说出来自己最热爱的是什么吗?”王剑问道,“即使你现在不知道、觉得迷茫也不要害怕,只要去寻找,找到了就会觉得实在和幸福,跟发现真爱是一样的。”王剑告诉记者,他以前最渴望的是当兵,中学毕业便做了特警。八年后,他发现那其实不是他真正的追求,于是选择了北京舞蹈学院的音乐剧系,开始了真正的追梦之旅。“起初来北京,我以为也就是上上学,然后回家找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但是来了一个月,我就坚定地要留下来,因为没有比北京更适合发展文艺的地方了。”

“如果说为了生活赚钱,可能做其他工作更稳定,也更容易。但只有你的爱好和你从事的工作相统一了,才是最幸福的。”现在不少年轻人很急于抓住物质的东西:别人有了好工作,我也得争取;别人有车有房了,我也赶紧别落下。所以会有国家花10年20年教育出来的高学历人才纷纷走向党政机关,做起与专业无关的公务员。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冒风险去创业,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因为这个过程可能很艰苦,开始的一段时间甚至养活不了自己,要家里补贴。做公务员固然好,可谁知道你的金饭碗,是不是也是你的金牢笼?

“做艺术就是要为人民娱乐服务”

选择了做艺术的王剑投入得很彻底,连个人QQ资料的职业一栏都一本正经地写着:为娱乐人民服务。“为自己或为少数人创作的,他们可以是贵族艺术家或是有自己思想的艺术家。为老百姓讲话的人才是人民的艺术家。我们做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娱乐服务。”

王剑从2006年底开始做话剧,《白日梦》是他的第一部音乐剧。“贺岁大业”新闻会结束后,《白日梦》进行了一场迷你版的演出。王剑就坐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入神地欣赏,不时随着音乐和着节拍。他介绍说,《白日梦》的导演、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全部由80后组成。他们感情真挚、思维活跃、大胆前卫。在这部关于梦想和爱情的音乐剧中,汇集了16首原创歌曲。歌曲将欧美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旋律清新美妙、歌词琅琅上口,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观众听过一遍就能记住好多旋律。街舞、华尔兹、芭蕾又为整个剧增添了十足的动感和唯美的视觉享受。

故事要感人、音乐要好听、舞蹈要好看,这是作为一部音乐剧最基本的,也是观众最需要的,《白日梦》做到了。

“音乐剧是个舶来品,与中国文化的根基不同,但情感和审美是相通的。”王剑说,“我们的音乐剧和西方经典剧目比,现在只能打60、70分。但是我们在不断摸索,研究国外音乐剧的创作规律,揣摩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借鉴。我们要以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语言方式和表现形式,提炼现当代的文化,创作适合中国、能够扎根在本土不断壮大的音乐剧。让观众产生共鸣,为人民娱乐服务。”

“我有一种私心和职业习惯,希望有才华的人用心写剧本”

“我有一种私心和职业习惯,希望有才华的人用心写剧本。”爱上这个行业的王剑渴望着“千里马”的加盟。谈起当下戏剧的状况,他感慨道:一个好剧本,一个好导演,一个好的制作人,再有一个投资商支持,就会诞生一个可以让观众一饱眼福的好作品。现在有才华的人不少,经典的剧本却不多。很多剧本要么是非专业人员“攒的”,要么是其他艺术形式改编过来的,真正肯踏踏实实花上一段时间去“磨一剑”的编剧太难得了。

“大家可能觉得写剧本是件不容易的事,其实可以先学习编剧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从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入手。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在剧本创作上,不要担心有其他人和你竞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视角去认知。”

说到《白日梦》的编剧兼导演周申,王剑评价他是个很尊重自己真实感受的人:“他的一个剧写了三年,什么时候有了灵感,才把剧情向下发展,不会为了创作而创作。”

那个疯狂的念头叫梦想

11月26日,由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担任艺术总监的“2009北京国际喜剧艺术节”在北京电视台“BTV大剧院”拉开序幕。这个开创中国舞台喜剧艺术独立节庆的盛会,融汇了国内外七部具有影响力的舞台喜剧作品,王剑担任制作人的《白日梦》和《我不是李白》同时受邀参加喜剧节,后者更是作为首个演出的剧目,打响北京喜剧节开幕第一炮。

这只是一个开始。“找一件自己从心底里喜欢做的事情,不断坚持,路子就会越来越宽。”王剑说的没错。若干年前,做特警的他决定弃警从艺时,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人认为那是一场“白日梦”。今天,他用另一场《白日梦》做了最好的说明。

一个衣食无忧的国家公务员冒出重返校园的念头是疯狂的,疯狂却着实令人羡慕――它触动了我们隐睡在心中险些老去的东西。

音乐会开场白例3

可以说,在小学的这几年中,李月钢通过跟乐队演出,学习各种乐器,对他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我觉得那时候我非常幸运,能得到这么好的教育,对我的后半生影响很大,这使得我从此立志当老师,通过音乐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李月钢认为,小时候参加的各种演出,收获的不仅仅是音乐专业领域的提高,更是能从中获得乐趣,使他的童年在幸福中度过。

中专毕业后的李月钢来到长白山区的一所小学校教授音乐,与别的老师不同的是,李月钢的教学方法从来不苛刻,而是通过组织各种音乐会、音乐比赛来提高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得这些孩子们跟他学习的时候感觉快乐而非压力。“我旁听过很多老师教课,大部分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古板,只要指法错了就一根木棍下去重新弹一遍,因此学生在弹琴的时候战战兢兢,脑子里想的不是如何感受、体会一首曲子所表达的感情,而是更多关注不要出错。这样弹出来的曲子索然无味,更没有一点打动人的地方。”李月钢工作之初很快就成立了一个小乐队,这个小乐队当时在长白山区也颇有名气――矿务局实验小学小乐队。

李月钢和他的乐队参加了很多场音乐会,演出了多首世界名曲。“孩子们跟我学习的时候感到很快乐,直到今天我的很多学生都在联系我,虽然有的学生已经从事了别的行业,但是他们所有人都认为曾经参加的各种活动,是非常珍贵的童年经历,使得他们在今后的人生充满了阳光,也许这就是艺术改变人生。”在这个小学校教书的8年里,李月钢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甚至在学校入不敷出,开不出工资的情况下,李月钢依然“自费”上班,并在业余时间教学生弹钢琴,这一教就将近20年。如今,他曾经带过的学生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还有一部分游学海外,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钢琴引路人

“在我上学的年代,钢琴还是比较稀缺的,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见钢琴是一辆大卡车给运过来的,学校的老师和校工那天都过去帮忙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抬,一寸一寸挪到的音乐教室里。”李月钢回忆初次亲眼见到钢琴的情景,学校的音乐老师恭恭敬敬地坐在钢琴前,极富感情地弹奏了一首曲子,钢琴的震撼力让他从此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加工作后,李月钢发现,在整个长白山区,不仅学习钢琴的学生非常少,就连可以教钢琴的老师也寥寥无几,这一年是1992年。可以说,当时的白山市是一座完全没有音乐氛围的城市。为了普及钢琴教育,为了使更多的人对音乐产生兴趣,李月钢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钢琴比赛,起初他让自己的学生参赛,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活动中,这其中有热爱音乐的市民、音乐教师等等。“在一次比赛后,长白山区的一位音乐老前辈找到我,说他发现比赛中有一个孩子的钢琴弹得特别专业,打听之后才知道是我的学生。他跟我说希望长白山区的钢琴事业得到发展,希望咱们这代人的努力给白山的音乐教育打造基础,让孩子有个专业的地方学习,同时也希望你守住这块阵地,让咱们把长白山区的音乐发展起来。”李月钢说,通过这次谈话,让他的责任感更强,立志要坚持下来,为长白山区的音乐发展至少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让更多人喜欢、了解钢琴。

于是,无论参加什么活动,李月钢都会说服主办方将钢琴抬到台上去,让更多的人现场听到钢琴所传来的美妙音乐。至今,李月钢已经搞了8届学生钢琴音乐会,为了邀请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他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并请来一些名师担任评委,这一切的费用都是他个人承担。“我经常教导我的学生,参加活动不要想自己取得什么成绩,而是要展现自己,锻炼自己。事实证明,多参加活动的孩子比天天闷在家里的孩子更有潜力。”

当谈及三线城市钢琴艺术领域的短板和优势分别在哪里,李月钢神奇严肃地讲到:“以长白山区为例,虽然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艺术资源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考出去的学生大多都选择留在一二线的城市甚至出国,极少回到白山市,因此人才资源的流失比较大。”为了让教育资源更多地集中在长白山区,李月钢给自己定制了一个“五年计划”,即一定要把音乐教育名家请到白山市来,让这座城市首先要有艺术氛围。

音乐会开场白例4

一、中国戏曲特点

(一)中国戏曲概述

王国维曾道“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将戏曲定义为以歌舞的方式来表演、讲述一段故事,也就是传统戏剧艺术的本质。这其中,包括有元明时期的杂剧、宋元时期的南戏、明清时期作为戏剧艺术代表的传奇,和近代的京剧、地方戏等。戏曲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从其诞生之日即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如早期人们的祭祀活动,在封建王朝为帝王歌功颂德,塑造才子佳人、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等,能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在戏曲的表现方式上,从海盐腔、京腔、昆曲、高腔等演变为皮黄腔、梆子腔,不断随着时代更新和人民大众审美需求的改变而变化。这一艺术形式囊括了时间、空间的改变,虽然是各国戏剧的共性,却在中国戏曲中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现。

(二)中国戏曲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总体来说有三个特征,即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综合性,指的是戏曲的表现形式,是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手段综合运用到一部戏曲中,共同展现一个场景,叙述一段故事。虚拟性,是指戏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即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运用戏曲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展现到人们面前。但在进行艺术处理时,并不是完全真实还原事件,而是在捕捉描写对象的神韵并进行艺术的加工实现对事件的美化和提升,美化后的事件和形象与其原型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一差距就是虚拟。程式性,即将生活中的某些动作固定为同一种格式,避开不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动作习惯,化繁为简,使这些动作赋予戏曲更鲜明的节奏性,让人们在观看戏曲时更容易明白演员所想传递的信息。这种动作程式也会随着时代更新而呈现创新性发展。

二、戏曲音乐的构成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声乐又由唱腔和念白两部分组成,是戏曲音乐的主体;器乐则由不同乐器组合营造出“文场”和“武场”两种情形,用于伴奏、开场、过场、控制舞台节奏。

(一)声乐

在传统美学认知中,大多认为人声比器乐更美更有感染力,易激发观众共鸣。在声乐部分,演员可以通过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将个人感情融入唱腔,并传递给观众。声乐分为唱腔和念白两部分,又以唱腔为主。唱腔是指人声歌唱部分,是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的演唱法的总称,分为叙事、抒情、戏剧三种类型,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中国戏曲变化多端的戏剧性。唱腔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专业而独特的唱功,特别注重字、声、情的关系,要求“字正腔圆”,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演唱方法及技巧,用以表达人物感情并以情动人。念白,是演员在戏曲中除了唱的形式外的语言表现部分,以汉语的四声字调为基础,音调介于读和唱之间,常与唱腔相互衔接,配合表情、身段并举,体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念白可随着使用方言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京剧中北京音的京白、胡广音的韵白、苏南方言的苏白等,在舞台表现上有散白、韵白、数板、引子等数种形式,都是语言和音乐不同程度的结合。

(二)器乐

器乐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即“文场”和“武场”,用于伴奏、开场和过场,配合演员的各种表演手段,烘托舞台气氛。“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和演奏曲牌,“武场”则是打出锣鼓点,使演员各种表演手段起止明确、节奏有序,调解和控制全剧节奏,也是我国戏曲特有的表现手段。主奏乐器有昆剧的曲笛、梆子戏的板胡、皮黄戏的胡琴、吕剧的坠子琴等,其特殊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往往标志着某一剧种的特定风格,并以此判断剧种和声腔。

三、戏曲音乐的戏曲表现功能

戏曲音乐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烘托场景氛围等重要作用,在其戏曲表现方面主要有叙事、抒情及戏剧性功能。

(一)叙事性功能

戏曲音乐为戏曲服务,即需要通过音乐的手段来展现人物形象、揭示矛盾并推动剧情发展,这就需要运用叙事性的声乐唱腔和与唱腔音调紧密结合的器乐曲牌。在唱腔方面,往往运用半说半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语气来刻画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并以音乐化的陈述方式来叙述故事的内容情节。叙事性唱腔一般选用二拍子或一拍子曲调,如二六、流水,适用于叙述、对答,旋律相对平稳,较口语化,速度略快,乐曲字多声少,朗诵性强,即所谓“词情多而声情少”,如《拷红》中“上绣楼我要把小姐吓哄”唱段将豫东、豫西系统旋律交织,充满了明快的喜剧色彩。此类唱腔虽然速度较快,但要求发声清晰,对“字正”要求较高,需分清每一字的音韵、四声、尖团,掌握出字、归韵、收声技巧,确保观众能清楚所唱意思。器乐曲牌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场景的描写方面,则是通过不同类型的音响组成不同音乐画面,一般以单声部进行,并不布满全剧;控制和引导唱腔的速度变化,避免出现黄腔、走调、脱板的情况,并与演唱、动作严密配合,运用不同的力度变化烘托故事情节,将故事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抒情性功能

抒情性主要指通过音乐来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相对于其他艺术手段来说,音乐的感染力更强,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也更深入、细腻。戏曲中呈现的人物形象一般均较为多样,具有多面性,在不同情境中可能会表现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波动,这时,运用抒情性唱腔则更能表达内心世界。

(三)戏剧性功能

音乐会开场白例5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19-03

一、关于琵琶

琵琶是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在我国的民乐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外形的不同,琵琶分为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中国传统的琵琶为直项琵琶,后来为了增强琵琶的表现力,直项琵琶与从波斯引进的曲项琵琶融合,取长补短,从而使琵琶成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

琵琶除弹挑两种基本指法以外,还在其基础上衍生出双弹、滚、轮指、双弹、扫、拂、摇等指法,丰富的琵琶指法使琵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同时,琵琶音质高亢,穿透力极强。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高亢的音质和极强的穿透力、表现力使琵琶成为乐队伴奏中不可获缺的民族乐器。

二、白剧与琵琶

(一)白剧的历史沿革

白剧由吹吹腔和大本曲融合而来。吹吹腔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明末元初,当时音乐上以“其节以鼓,其调喧”著称的弋阳腔流入云南成为吹吹腔,至清代吹吹腔在白族地区十分兴盛,各地纷纷搭建戏台,演出十分活跃。

“大本曲”则是一种叙事性极强的可供三弦弹唱的长篇歌谣加上民间原有部分相同格式的小调、谣曲,也经三弦弹唱者加工改造,与长篇歌谣相辅相成、联曲成套而构成一种长于表现故事情节的说唱性艺术。它的演唱形式是:一人手持折扇或方帕歌唱,另一人怀抱三弦坐于一侧伴奏。

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部门将吹吹腔和大本曲统一为一个剧种,并命名为“白剧”,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剧团――大理州白剧团。

(二)白剧的音乐

白族的音乐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部分,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的腔调构成,同时还吸收了部分白族民歌。

白剧的传统伴奏音乐括唢呐、三弦曲牌和民乐的弦乐、打击乐和歌舞乐。琵琶的音域宽广,音调高亢,富于节奏感,这与白剧高亢的唱腔,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相吻合,20世纪60年代,为了丰富白剧的音乐和表现力,琵琶被引入白剧的伴奏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琶琵以其浑厚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用不同的指法、不同的力度表现故事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三弦、二胡、唢呐等乐器一起成为白剧伴奏的主要乐器。在白剧伴奏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白洁圣妃》与琵琶伴奏

《白洁圣妃》是一部优秀的白剧作品,《白洁圣妃》是根据大理地区广为流传的"火烧松明楼"的传说进行再创作的。曾于2007年10月荣获第一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银奖。该剧站在“六诏一统归唐”的历史发展高度上来进行故事情节编排和人物形象塑造,通过“手捧美酒敬亲人”、“求和睦”、“莫犹豫”、“奔马寻夫”、“闻噩耗”等八幕剧生动刻画了白洁夫人机智勇敢,坚贞不屈的形象,从而很好地完成了该剧维护边疆和平统一、力倡民族团结和谐的主题建构。

琵琶在《白洁圣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背景音乐和唱腔伴奏两个方面,可以说,《白洁圣妃》的成功与琵琶的完美伴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下文中,笔者将从背景音乐和唱腔伴奏两个方面对琵琶在该剧中的作用进行浅略分析:

1.在背景音乐中的作用

在《白洁圣妃》中背景音乐主要起到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的作用,在这一部分里,琵琶需要与其他乐器紧密配合,力度的把握在这一部分中显得尤为重要。该剧中的背景音乐主要有开场的战争音乐、第二场唐乐舞、第七场望月儿等。

在战争音乐和唐乐舞中琵琶主要是配合主奏乐器进行伴奏,在这两部分中,琵琶对节奏和力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如战争音乐部分由唢呐和笛子主奏,而琵琶则则通过大量的绞弦、扫弦来揭开刀光剑影的序幕。配合着唢呐和笛子演奏的激昂而亢奋的音乐,烘托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无独有偶,在第二章唐乐舞中琵琶仍是配合主奏的古筝来弹奏一段柔美的旋律,正是琵琶轻柔的,富有节奏的伴奏让人们领略到了一段美轮美奂的唐乐舞。

而在第七场望月儿中,琵琶则居于主要地位。这一场的音乐可以说是二胡与琵琶的对话。这一部分,一连串的高质量的轮指烘托出白洁夫人在忍受着丧夫之痛和仇人之辱两重折磨时的悲切,一段段轮指就仿佛是白洁夫人一段段如泣如述的道白,向观众展示了一位忍辱负重的女性形象。

2.在唱腔伴奏中的作用

琵琶在唱腔伴奏中主要起到的是配合人物唱词和道白强化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作用。在这一部分琵琶各类指法的灵活运用,节奏和力度的准确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在整部剧中琵琶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第三场“求和睦”、第四场“莫犹豫”、第五场“闻噩耗”。

在第三场“求和睦”中出现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这对节奏有着较高的要求,琵琶通过平稳的节奏、甜美纯净的音色为白洁和邓郡主的对唱进行伴奏,刻画出白洁夫人的深明大义、邓郡主的大志雄心,烘托出一片夫唱妇随、夫妻相敬如宾的祥和景象。

而在第四场中,琵琶则需要用大量的切分、扫弦和力度的变化来烘托剧情的矛盾,这一场中,前半部分主要使用切分进行伴奏,节奏相对平稳,这正配合皮罗阁唱腔表现出他对于是否火烧松明楼的犹豫。而后半部分则主要使用大量的扫弦,节奏也突然加快,这表现出皮罗阁下定决心火烧松明楼后的绝决,表现皮罗阁的霸道和残忍。

在第五场前半部分中,琵琶用大量的快速滚指来配合白洁奔马寻夫的唱腔,将白洁夫人预感有灾祸降临是的担忧、恐惧和寻找丈夫的急切心情渲染的淋漓尽致。而在该场后半部分中琵琶则运用连续的扫、拂等指法,通过变换节奏,配合白洁悲愤的唱腔和众人在松明楼废墟中挖掘尸体的悲壮场面表现出白洁夫人痛失夫君的悲伤和对皮罗阁的愤恨。

琵琶在该剧中的伴奏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赘述,总之琵琶的诸多指法的运用和由此产生的丰富的表现力在《白洁圣妃》中的作用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

三、结语

琵琶虽然不是白剧伴奏中的主要乐器,但是它在乐队伴奏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在近几年的白剧演出中,琵琶伴奏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琵琶的作用也被广泛关注。但是琵琶如何与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更加完美的配合,如何与大三弦、小三弦等白族传统乐器进行融合仍是每一个致力于白剧伴奏的琵琶演奏者应该钻研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琵琶才能更好地为白剧服务。

参考文献:

[1]袁静芳.民族乐器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音乐会开场白例6

1.什么是音乐剧场?你为什么称《麦克白》是音乐剧场?

音乐剧场是指音乐融入到整个戏剧中的作品――也就是说剧中的声音与对白、图像一样可以传达出人物的情绪、表现整个环境。在排练时,我们同时在对已有的电子乐乐谱进行修改;在演出时,我们也加入了现场音效和一些歌声(虽然它们还不能算是音乐剧)。这样的做法在电影中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在剧场表现中仍属罕见,因为它从声音、图像和对白三个角度给观众带去了非常立体的感受。

2.为什么在你的《麦克白》中音乐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的原作中是没有舞台设置的,演员的服装也很简单,演出中也没有灯光变化,可却一定有现场音乐――因此我们要接近原著!我还得说的是,虽然音乐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台上台下有交流,为达到这样的效果,台上不仅仅是表现剧中的对白,同时也会结合舞蹈、音乐以及震撼人心的图像等等一切戏剧手段(这正是我们所希望做的)。当然,这也使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观众更容易接受并融入整场演出中。

3.你的《麦克白》和其他版本相比有什么不同?

除了以上提到的形式上的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对于女巫、神怪以及超自然的表现。绝大多数的现代版本都惧怕表现《麦克白》中的超自然现象,几乎从不提及。但我们尽可能地在剧中加入了女巫这一角色――我们用之表达超自然,同时,与莎士比亚一样,我们也通过舞蹈演员来表现无性别差异的神秘的黑暗力量。

4.你为什么选择常常演喜剧的演员来表演悲剧?

莎士比亚在悲剧中也有喜剧成分。在莎士比亚那个时候,剧中的女巫角色是由他们剧团中的小丑扮演的(其实我们在排练中使用的最初文本上,当女巫上场时用的是“小丑上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女巫这一角色始终是喜剧角色,他们只是在认为该喜剧化的地方喜剧化。莎士比亚明白喜剧可以强化悲剧。将喜剧与悲剧交融是TNT剧院的特点。我们认为观众也会喜欢――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悲喜交加的――因此戏剧应该是生活的反映。我们的演员在戏剧、舞蹈和音乐各方面都训练有素――有一些是很好的小丑演员,同时我们也有一些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的传统悲剧演员。

5.为什么你对于角色的性别并不太在意?

莎士比亚也不在意――并且我们还拓展了这种做法――马尔科姆王子是由一个女演员扮演的――这是合理的,因为马尔科姆应该是很年轻的(否则为什么他没有参与战斗?)女巫被描绘成长着胡须的。因此我们试图使观众能理解文本。

6.在你的《麦克白》中,舞蹈占了一个怎么样的位置?

我们其中的两个演员是世界顶级的舞蹈家,曾与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舞蹈团体合作过;其他的演员经过良好的形体训练。

三个女巫之所以跳舞是因为这样感觉像在飞!我喜欢将戏剧做成一种可视的图像,而舞蹈恰恰是我安排场景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当然舞蹈是要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这些都是基于能得到观众的理解与享受的戏剧成分之一――我创造了“以观众为核心”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为观众的戏剧”。舞蹈是《麦克白》中的一部分,其原因就是它是激动人心的,也是极能激发想象力的――每一个人都喜欢跳舞或者观看舞蹈就好像每一个人都喜欢听音乐或创造音乐一样。如果这两个因素都能被运用到戏剧中去,那这样的演出不是会更棒吗?!

7.能谈谈这个戏的舞美吗?

舞美很独特,因为它就在观众面前变换着形式,并且是由演员来控制――圆柱可以转换成墙,而后是树――它们有轮子,可以移动到任何地方。我们可以创造城堡和森林。当然观众原可以看到更大的景,但我们想让舞台设置变得更为独特,并且更为富有想象力――你可以看到我们是怎么做的――并且我们会让观众惊奇于形式与图像的骤变――用音乐在一场中进行变换而不仅仅是场与场之间的变换。这个戏的景是活的――比如女巫可以创造出一片活的森林。

8.这个戏的灯光与服装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服装是粗犷的,历史感强的以及多彩的――他们不仅仅是现实的,也是极富想象力的――女巫就好像萨满――她们几乎就是森林――草地、羽毛和树叶创造了他们。麦克白就像是一只始终披着皮毛的大熊(他是个很高的演员)。有一个现代的戏剧理论说戏剧必须是“冷静的”和“简洁的”――我们反对――我们的戏剧是“血腥味”十足的――就像游戏――对于眼睛来说是多彩的、惊人的。这也是项艰难的工作!整出戏有许多换装和肢体语言!有时更像体育运动,而非戏剧!

9.你对于中国戏剧了解多少?

音乐会开场白例7

红色经典推出全新制作 三台大戏树立创新典范

6月30日至7月4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新版歌剧《白毛女》将在大剧院歌剧院隆重上演,这是今年七一备受关注的一台演出。歌剧《白毛女》自上世纪40年代推出后,已经成为了国人心中永不退色的红色经典。此番全新制作的《白毛女》,是对经典的重温与致敬,更是对经典的发展与升华。早在去年年底,由大剧院和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舞剧《马可・波罗》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一次,双方再次发挥了资源与能量的集合优势,搭建了堪称豪华的创作演出班底,不仅有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王昆和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担纲总策划,更邀请到著名导演胡玫“出师”总导演,同时,当红青年歌唱家谭晶、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雷恪生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将分别饰演喜儿、黄世仁和杨白劳三大主角,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也将倾力加盟。导演胡玫表示:“我会将自己在电影电视中的表现手法恰当地融入到歌剧中,会在舞台布景方面做一些创新和改变,但更要努力复原该剧当年在延安首演时的面貌,从而使观众在重温经典中汲取新的力量。”

除《白毛女》外,总政歌剧团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也将在7月7日至9日上演,为七一版块压轴。这同样是一部近年来才改编完成的歌剧新作,气势宏大磅礴,情节紧张动人,堪称“歌剧谍战大戏”,该剧曾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空政文工团的音乐戏剧DD《二泉吟》也于6月28日、29日在戏剧场拉开首演序幕。

新面孔与新作品层出不穷 近十场音乐会各具新意

七一期间,大剧院音乐厅将最早吹响红色“集结号”,仅在音乐厅演出的音乐会就有6场。从6月23日开始,一场名为“闪闪红星”的音乐会将为七一演出版块打响精彩的“头炮”。这场音乐会由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国内老牌电影乐团DD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奉献,曲目全部来自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电影电视剧。有趣的是,乐团没有局限于《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红色娘子军》等老曲目,今年风靡银屏的《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了其中新鲜主打。

6月24日,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将在青年指挥家陈冰的率领下走进大剧院,在男性占主导的指挥台上,陈冰是一位鲜有的年轻而优秀的女性指挥,算得上是此次七一版块的“新面孔”了,而她也将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带领乐团奏响《我爱你,中国》、《怀念战友》、《保卫黄河》等众多深情、优美的作品。

6月30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也将带来一场颇具新意、名为“奠基者”的音乐会。其中,作曲家关峡全新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奠基者》尤为亮眼。该曲将由旅法青年钢琴家吴牧野演绎,此次演出是该曲在北京的首次正式亮相。

此外,大剧院驻院乐团DD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也是七一期间的“主角”之一,将在7月1日、2日特别献上两场精心策划编排的音乐会。两场音乐会将分别由著名指挥家陈佐湟与新加坡籍青年指挥家陈康明执棒,曲目从象征民族精神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到描摹民间风情的“走西口”、“看秧歌”,再到歌颂新中国诞生的《红旗颂》,是国家大剧院准备的极具“中国精神”的一份礼物。

中国民乐新作之夜 名家作品首次亮相

音乐会开场白例8

从现代文学经典到民族歌剧经典

与1945年诞生在延安的歌剧《白毛女》不同,歌剧《小二黑结婚》诞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首都,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成名作同名小说集体改编创作,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等作曲。这个创作团队主要由来自解放区的艺术家组成,他们和演出团队的许多人刚好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毕业,组建了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舞剧院(即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前身),于是这部戏1953年1月在北京验剧场的首演,也成为他们的毕业汇报演出。首演由吴坚、胡沙组成导演团,还有马可等五位执行导演。

歌剧《白毛女》讲述的是社会冲突与变革,而歌剧《小二黑结婚》讲述的是思想冲突与变革。歌剧公演前的1952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部新法律给编剧和作曲家们带来了创作灵感。歌剧选材于作家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根据1942年山西省东南部抗日民主根据地一个真实事件写成,描述了青年男女婚姻恋爱竞自由的故事,当时这里也颁布了“婚姻自主的法令”。

歌剧将原作发生在几日内的情节,集中为发生在两天之内的五场戏(可视为五幕);将原作的叙事语言发展衍生为歌词与对话,忠实表达了文学原作的思想内涵。歌剧的内容体现了青年人大胆地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在主线讴歌新生活的同时,从思想层面批判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一面,并在剧终形成铲除封建恶势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生活场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音乐的清新风格

歌剧《小二黑结婚》提升了文学原作的艺术魅力。歌剧的音乐广泛地借用民歌,同时还融入了北方戏曲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及说唱艺术的元素,即“三梆一落”的元素――在小二黑的音乐形象中,可以听出山西民歌《闹元宵》的音调;小芹的音乐形象既有民歌也有戏曲音乐元素,但并不采用某个特定的民歌或地方戏旋律,而是将一些特色音程加之拖腔、甩腔来增强歌唱性,以求清新的歌唱化音乐风格。歌剧《小二黑结婚》配器中很少出现梆子或板鼓,乐队时常以短小的过门和节奏音型插入来控制音乐的节奏流动,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戏曲板腔对作曲家音乐构思的影响,板眼的疏密组合在推进情绪的高低缓急。

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反面人物”的音乐形象方面,使用了宣叙调式的音乐手法,这种宣叙调巧妙地利用戏曲引申出的说唱风格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三仙姑的音乐,就是从山西梆子的风格变奏出的一种巫文化的特色。第三场她唱的《如今她忘了娘的恩》一曲(即三仙姑表演的“跳大神”),实际上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郭兰英也曾反复强调“这个人物的演唱‘唱就是说,说就是唱’”。媒婆宋大婶和二孔明的音乐有一种北方大鼓书或评剧的意味。其实,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和穆仁智的音乐也采用了这种风格。歌剧《小二黑结婚》将这种民族风格的宣叙调使用在反面人物身上,便成为一种幽默手法,带有一种喜剧性的漫画色彩。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正面人物”则更多是使用对白来推进戏剧进展,但宣叙调同样也用在如小芹和小二黑等“正面人物”身上,在咏唱中穿说唱。例如《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中“二黑哥县里去开英雄会”一句中的“二黑哥”以及“他说是……他说是今天回家转”的第一个“他说是”,都是具有评剧音调的宣叙调。其实一唱到底的形式,若处理不好语言与音乐的关系会听起来很平,而对白太多则音乐性不足,歌剧《小二黑结婚》恰当地在咏唱、宣叙和对白三个层次上推进音乐,听起来有立体层次,又生动自然。

还需指出,如果刻板地将叙事与抒情截然分开,也会使戏剧节奏梗阻,抒情戏剧两张皮。歌剧《小二黑结婚》有时在咏叹调中既抒情又叙事,例如《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中既有对爱情的展望,又以倒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咏唱与说唱相间,歌词在叙事,但音乐在抒情,从而使戏剧发展流畅自然而又紧凑。同时,歌剧《小二黑结婚》重视对唱作为音乐与戏剧的推进手段,例如第二场小二黑、二孔明和金旺、第三场小芹与三仙姑,针锋相对的戏剧都是在对唱中展开,并与独唱相互衔接与渗透。在小芹与小二黑的爱情场景和大团圆结局中,独唱、对唱、二重唱与合唱更是融为一体。剧中合唱使得群众场面非常充盈,独唱和合唱与乐队形成支声式的织体关系,富有民族特色。

民乐队为新版本添彩

此次新版《小二黑结婚》的成功,得益于在忠实于原版的基础上,发扬并提升了原版的艺术特色,即鲜明的现实主义思想主旨和“山药蛋派”乡土气息。

本次的制作由乔佩娟等担任顾问,郭兰英担任艺术指导,黄定山担任总导演,关峡担任音乐总监,周丹林舞美设计,李文平编曲。原版歌剧编剧田川认为,赵树理的原作是“热情、明朗,充满着轻松幽默的笔调”。原作首演后,作者们还曾多次修改,每次都“加强了欢悦、诙谐的描写,力图把全剧统一在明快的喜剧的风格中,而非歌剧初次上演时悲剧色彩较为浓厚的舞台气氛”。

新版遵循上述宗旨,进一步做了一些删减和调整。新版删去了二黑娘和金旺的弟弟兴旺。在戏剧进展上,新制作也作了压缩,使得戏剧节奏更为紧凑,例如第一场村口小河边小芹、小二黑和姑娘们的戏作了压缩,第二场“二孔明家院内”,二孔明、小二黑与金旺的戏也进行了压缩。全剧由原来的42曲压缩为现在的34曲,全剧时长不到两小时。新版将原版第四场末尾三仙姑与二孔明的“打戏”,改在第四场与第五场之间利用换幕时间在二道幕前进行,成为一段幕间戏,一举加强了戏剧连贯性和喜剧效果。如此妙用时空调度,可圈可点。

新版《小二黑结婚》仍旧按照原版由民乐队演奏,但配器重新进行了编配,演出后受到广泛赞誉,大家都惊叹民乐队演奏歌剧也能如此优美而丰富。原版《小二黑结婚》使用的是20多人的小乐队,这次编配使用的是50多人的中型乐队,重新配置了和声与复调,大幅提高了多声部的立体动态,润色丰富了配器细节,音响更丰厚了,音色更绚丽了。新版的乐队配器保留了原版简洁而有“留白”的特色,但对戏剧气氛的烘托及人物歌唱时的心理动态进行强化,从而加强了乐队与合唱队的交响性和戏剧性。第一场在村口小河边和第二场山麓下小芹与小二黑的两个爱情场景,乐队都给予大型咏叹调式的交响支持,间奏及“过门儿”的感情渲染、配器的色彩变化都非常具有戏剧效果。而对“反面人物”的配器中,三仙姑辅以中胡,二孔明辅以三弦,金旺辅以中阮,这些特色乐器形成了漫画感与乡土色彩。第五幕村公所前“大吉大利”的欢庆序曲暨秧歌舞曲极具胜利的喜庆气氛,音乐与舞动的红绸,如烈火燃烧极为振^人心,效果一点不输西洋管弦乐队。更重要的是,民乐队与文学原作的“山药蛋派”特色更贴合。这次新版《小二黑结婚》使用民乐队,在编配上扬长避短,彰显了民乐队在民族歌剧中的重要作用,厘清了一条与西洋管弦乐队并行的创作道路。

新版《小二黑结婚》在表演上将现代戏剧呈现手法与传统戏曲程式性手法求得平衡,这是当年作为“新歌剧”排演的传统――不完全套用戏曲程式化,但又要有源自民族文化传统的戏曲表演色彩。这样,既有生活的真实性,又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达到艺术化的高度。

从美声到“山药蛋派”

中国的歌剧演员任重道远,他们不仅要能演唱西洋歌剧,又要能演唱中国民族歌剧。而这两个剧种中人物形象的艺术气质又差别极大,他们需要会用不同的音色来适应这种差别。

2015年在《号角》中饰演聂耳女友筠溪的女高音蒋宁,这次从一个“女学生”转变为“乡村姑娘”,她将音色作了很大的调整,应对了角色性格与气质的转换。她演唱小芹的咏叹调《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与小二黑的对唱《咱们的婚姻自做主》,音色清亮柔美,增加了真声的运用,以适应音乐的戏曲韵味,并在表演上适当配以中国民族歌剧的“程式化”元素。

曾在《号角》和《星海》中一举饰演了聂耳和冼星海的男高音毋攀,此次在剧中饰演小二黑,他的演唱音区通畅,音色俊朗,他演唱《不是小芹我不结婚》等咏叹调、对唱或二重唱,无论是声音形象还是表演,都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朴实憨厚的青年农民,并且透出一股英气,成功塑造了走向新生活的人物形象。

很多人一直有个疑问:民族唱法的歌唱家为什么都是高音而没有中、低音的?《白毛女》和《小二黑结婚》这些早期民族歌剧角色不分声部,歌剧《小二黑结婚》此前基本上都是高音声部出演所有角色。这次演出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女低音、男中音在民族歌剧中塑造民族气质的戏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原来都是学美声的。男中音高鹏在《号角》中饰演了明月社黎老板,还在新版《白毛女》中演唱了杨白劳,这两个角色的咏叹调都适合用美声“拉开”了唱。而此次他饰演的二孔明――一个农村里封建迷信的猥琐人物――以宣叙调为主,演唱要在音色上做出调整。高鹏参考民间说唱艺术的方式来塑造这个人物,“落子”里的“男腔儿”演唱得字正腔圆。

音乐会开场白例9

作为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实先生的史诗巨著——1998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终于在2012年被搬上银幕,呈现于中国观众面前。与原著一样,电影也充满争议。然而不考虑原著,单纯就电影而言,导演王全安率全体演职人员为观众奉上了一份艺术大餐。擅长为影视剧配乐的大师级人物赵季平再次一展身手,在此片的配乐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一、跌宕起伏的穿越旋律

在影片《白鹿原》中,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赵季平在音乐艺术上的深厚造诣。虽然片中的音乐段落不是很多,前后仅有十几处应用,多数情况下都有画面来讲述,人物的个性也由演员个人来塑造,情节的发展自然推进,朴素的语言和乡土化近乎本色的表演,突出了影片的大背景。大师赵季平并没有因为音乐的配角地位而放弃艺术的追求,反而在有限的时空达到了良好的掌控,没有用音乐来喧宾夺主,也没有非常刺激鼓噪的音乐场面,更没有在音乐不该出现的时候做无病,而是将宝贵的时间和场面交给导演和演员,彰显一个老艺术家的豁达。而在音乐出现时的宝贵时间里对音乐精雕细琢,以细节的刻画作为辅助,极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叙事风格,总是在剧情发展到最关键的时刻,轻描淡写出现,而不是浓妆艳抹突出自己。正是音乐出现在应该出现的时候,惜墨如金,却不显得多余,反而因为音乐自身的低调达到了令人觉得弥足珍贵。

纵览全片,音乐的旋律,时而委婉,时而高昂,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波涛澎湃……引领观众的听觉,不绝于耳,娓娓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感染。乐曲的旋律这样推进着一个个镜头:

碧波万顷的麦浪中,背景音乐如有若无,缥缈而辽远,仿佛在脑海中暗暗滋长的心情。若不是那声原汁原味的陕西地方戏曲秦腔念白,那种似乎来自地狱般凝重的音乐不会受到观众的关注。念白结束,是风吹麦浪的声音,音乐渐归于无形;朔风凛冽的漫漫大雪中,一辆马车彳亍前行,渐渐靠近白鹿原标志性的建筑——牌坊。低曲调的音乐回环,带有上古苍凉韵致的音乐交响而来,似乎在不经意间,为你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的视觉窗口。剧情——鹿子霖当了乡约,于是一切就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喜庆的民间音乐,鹿兆鹏和白孝文同时举办婚礼,照全家福的喜庆;黑娃出门当麦客,震天动地气冲山河的陕西老腔;简单的几个音符,恬淡、悠闲,随后是黑娃与人打架;麦客与举人的狂欢,黑娃的激情;麦田被点燃后,士兵枪杀百姓,以大提琴为基调的凝重的旋律,伴随着鹿兆鹏带领大家念农会誓词的场面;国共分裂,白嘉轩去看鹿三看到鹿三已经上吊而死,白嘉轩满面哀戚……

在这多段音乐中,既有主题音乐,也有素称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的72岁的“白毛”王振中的精彩演绎,还有富有地方和民间情调的吹打演奏,更有标准的秦腔上演。整体上构成的是一个完美的陕西关中平原的民间场景。然而剧终那段大鼓和主题音乐的交织更是一种民间悲苦的现实表现。不过最突出的当属整体的西北风格。能将主题音乐与地方曲艺、戏曲音乐实现艺术上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效果与审美价值。

二、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

正如崔健受邀观看影片三个半小时的初剪版时,盛赞影片呈现的生命力,认为电影每一个镜头就像一个独幕戏,把故事已经讲完了。“我自己看的话,觉得不要音乐已经够了。除非为了商业,如果要加,就要加得特别好、特别准确。”大师赵季平先生为电影加的音乐就恰好实现了这个“特别好”“特别准确”。

所谓特别好,指的是自身的存在性问题处理得特别好。作为一个曾因影视配乐而多次获奖的音乐大师,赵季平先生并没有强势地介入更多影片制作,而是将音乐的处理交给主创人员,甘当配角,而音乐的时有时无,尊重导演、尊重制作技术人员,从而让电影音乐在片中虽然出现次数不多,却能发挥关键的作用。这一作用对于这部在争议中拍摄,多次剪辑,又经历了半年之久审验期的争议电影来说,更是一大亮点。观众沉迷于画面上麦浪呈现的唯美或被的情节所激荡,音乐要么出现得恰如其时,要么在该消失的时候戛然而止。尺度和时机把握得非常好。其实电影音乐的价值不在于出现次数的多少,也不在于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与画面的配合,与情节的融合,与人物心理的契合,这就有音乐题材的选择、素材的使用,旋律、节奏、腔调、音色的调配。与纯粹的音乐作品完全不同。纯粹音乐作品只要根据作曲家自己的感觉,抓住思维或灵感的一条主线延伸就可以了,几乎不用考虑电影画面之类的因素。也许正由于此,电影音乐才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才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故事片,不以音乐的主要元素,故事、画面和人物心理刻画作为主要任务,甚至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音乐当然不可以显得过于繁琐和招摇。电影《白鹿原》就是这样一部故事片,要讲述的是1912~1937年抗战开始这段大背景下关中平原上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村落里白鹿两家的悲喜剧,故事的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心理复杂,情节多变,音乐如果过于花哨新潮,就会偏离当时的落后、保守的时代氛围;音乐过于沉闷就会令人难以产生心理的共鸣,无法理解人物和剧情。就如音乐人三宝为《我的父亲母亲》的配乐,出现次数过多、持续时间过长、音乐器材太过于杂乱,还有诸如八音盒甚至MIDI音乐的介入,既喧宾夺主又令观众产生了某种隔膜感,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抵消画面产生的正面影响。赵季平在为《白鹿原》配乐时就没有这样的倾向,一个老艺术家的高风亮节和艺术功力可见一斑。

也正如赵季平在为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配乐时也是采用了同样的创作思维,即不追求自身存在的突出地位,只实现电影音乐的任务即可。当然,其中戏曲元素的使用也显得非常突出。上述两片都使用了京剧唱腔和场面,而《白鹿原》则使用了陕西华阴老腔这一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艺术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豪情与性格。华阴老腔是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其特色鲜明,声腔刚直高亢、气势磅礴、气魄豪迈,启唱如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慷慨,落音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正是来自民间渭水船工号子,贴近群众生活,又具有历史的沧桑和情感的细腻与厚重,就如同陕西这块中华民族发祥之地,厚重得无以复加;其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笙等吹奏乐器,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还有捶板凳、跺脚等便于协同配合,具有很强群众参与性的特点,世代流传,久演不衰。其中《将令》一段的使用,正是在黑娃刚出家门就拿到割麦状元,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对于黑娃性格的刻画就很贴切,对人物的心理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对于已经出场的女主人公田小娥的性格也起到一种暗示,对剧情的发展也是一个推动,表现出关中平原上民风的朴实,感情之炽烈,敢爱敢恨、能爱能恨、会爱会恨以及顽强不屈的地方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由于剪辑的原因,赵季平先生的音乐没有像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里使用得那样酣畅淋漓,那样痛快委婉,那样催人泪下,却也发挥了特殊情况下音乐的特殊作用。这也就是音乐的“特别准确”。

我们固然不能因为崔健作为一个音乐人而几乎没有电影音乐创作经历而否定他对电影音乐的看法。毕竟作为一个音乐人,对于音乐的理解还是强于业外人士的。也许正是他的看法才导致了《白鹿原》中音乐地位的确定。但无论是不是导演王全安采用了他的意见,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却与影片的画面相得益彰,特别是弥补了由于大刀阔斧的剪切带来的情节的跳跃与画面色调、格调的断层感,由于音乐的出现而变得顺畅,降低了艺术感染力的损失,起到了补救的作用。如果音乐本身不出色,恐怕也难。

三、绝无仅有的配乐倾向

从纯艺术的观点来看,赵季平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在他众多的影视音乐中,都能充分得到体现。然而他的艺术思想却是充满了灵性的光辉。无论赵季平是否读过《白鹿原》原著,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精神的高度关注,没有走向纯音乐路线,也没有花里胡哨的乐器杂陈,有的是用音符来说话的严谨,有的是对于生民悲欢离合的悲悯。电影中,人物的命运多舛,剧情跨度大,人物性格复杂,人物思想隐藏较深,整个故事又让人难以把握。赵季平却能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用音乐来体现人性,用节奏和音色来描述人心。即便不说来自现实的秦腔、华阴老腔、民间吹打,仅仅主题音乐的穿透力就足以撼动人心。主题音乐出现多次,虽只是短短的十几秒,最长不过2分钟,但凝重的基调、低沉的诉说、沉甸甸的味道,就已经令人不觉中沉入戏中,为剧中人物命运而担忧。至于快慢回环,高低音交相辉映,更是将人的情绪掌控得无以复加。斗转星移,牌坊依旧,麦浪滚滚,白鹿原却已经历了人世的沧桑,爱恨情仇,国家兴替,民间悲苦,人心的难测,人性的压抑、各种势力的火拼,都以一曲主题音乐全面包括。

其所选择的秦腔无非构成了背景,而华阴老腔却是替代了原著中朱先生的角色,说尽古今苍凉。尤其是剧终时那几句——“风花雪月平凡事,笑看奇闻说炎凉,悲欢离合观世相,百态人生话沧桑……”更将故事的主旨旗帜鲜明地指出。老腔的高低错落虽是其本身所自有,而赵季平的精选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电影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原著的故事,但采用了和原著一样不持有态度的立场。赵季平的音乐包括所选的民间音乐一样没有任何政治态度,也没有立场和倾向,只是对芸芸众生充满了哀怜。也许正因为此,全片的音乐才更显得内涵深刻、张力强劲。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会有艺术没有国界的说法。

综述,如果不考虑原著,孤立看电影《白鹿原》,还是一部可以看得下去具有奇特的叙事风格的电影。平心静气来讨论电影音乐,意犹未尽的感觉比较突出。这就是电影音乐被过度压缩,仅保留了大篇幅相对完整的老腔,配乐缺少完整的段落,使赵季平先生的心血未能全面展示,假如再给音乐一些时间,全片定会增色不少。毕竟一个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艺术素养和敬业的精神绝不会损害电影本身的魅力,还会锦上添花,而不是现在所做到的仅仅是为电影雪中送炭。然而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电影音乐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刘畅.被叙述的历史——《白鹿原》漫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2] 〖JP3〗冯雷.电影《白鹿原》的五个关键词[J].艺术广角,2012(06).

音乐会开场白例10

《白娘子・爱情四季》的主创团队集合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音乐、剧场精英,作曲家杨立青担任艺术总监,作曲家徐孟东担任音乐总监,夏云飞执棒乐队,上海京剧院名角史依弘领衔主演,京胡大师尤继一重新设计的唱腔也赋予“白娘子”这个角色全新的面貌。

这部作品借用“音乐剧场”的概念,突破传统京剧的舞台布景,运用现代科技支持下的舞台技术,渲染和强化视听感觉,通过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吸引年轻人来关注京剧。

对于“音乐剧场”的概念,杨立青说:“它强调的是实验性,将音乐和舞台结合在一起,其中并没有哪一种艺术必然占主体地位,意义在于‘界域的突破’,打破了表演者、参与者、旁观者的界限”。音乐剧场并不是音乐剧,而是利用剧场技术表现音乐多维视野的一种手法。

京剧提炼核心旋律

《白娘子・爱情四季》是一个现代作品,其音乐的源泉与灵魂是国粹京剧,结构则是借用西方歌剧及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尤其是采取了德国瓦格纳时代的“主导动机”概念――让每个角色有一段专属的核心旋律,例如,白娘子是mi-la-so三个音,许仙是la-so-do-mi。法海、小青也有属于他们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则显然都是从京剧音乐提炼出来的。这样的处理手法,既保证作品整体结构的内在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这部多人合作的作品整体风格上是否能很好地捏到一起去的疑虑。

据主创团队介绍,《白娘子・爱情四季》既不是时的“交响音乐某某某”,也不是交响乐队伴奏的京剧;既不是时尚如歌的音乐剧,更不是正襟危坐的古典歌剧。这是一个新型的艺术作品。以交响音乐为主体,融入京剧,又配之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形象,来呈现一段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爱情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