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少年文艺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0 09:02:50

少年文艺

少年文艺例1

少年本身就是朦胧的意象,一向和现实有疏离感,恍若白纸上漂浮起来的模糊阴影,轮廓纤细,而文艺呢?梦想呢?

文艺是时光里的微风,把少年的衣角吹拂起来;梦想,则是铅笔的线条,把一切都渲染得无尽美好,无限接近真实。

文艺少年于是变做了脑海中深刻的影像,甚至影响到人,能使人试图身体力行,却从未想到,那从来都是幸福而悲伤的侧影。悲伤来自于执着,而幸福来自于顿悟。

第一个想到的是卡夫卡。

看照片会觉得他是个美丽的少年,斯文含蓄,大眼睛深邃沉默。严厉得过分的父亲,是他生命中的梦魇,于是文艺便成为黑暗中的一线光,一定要用力抓住,死命抓住,不能放手。

他在现实中懦弱退让,在仿佛无尽的黑暗中,用文字绵延出最华贵的想象。我觉得那是贵重的,背景黑暗,把文字衬托出鲜丽。

他的悲伤情境是他创作的背景色,也是生命悲剧的源头。

这样的文艺少年是悲伤的。

而还有一种文艺少年是倔强的。

泰戈尔出身于贵族家庭,而大家族从来就意味着责任、背负和压力,但泰戈尔是倔强的,他不喜欢英语,不喜欢英语创作,热爱瑰丽绚烂如丝绸的印度神话,并从中体悟到飞鸟的辽远通彻,树叶的透明忧伤。

因此最终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来,将曾经作为他精神依靠的印度传统文化,扩散出美好的涟漪,广及生命的湖面,并终于关注到世界上芸芸众生的深刻哀伤,用心去描写他们。

这样的少年是倔强的,文艺和梦想曾是他的栖留地,并且最终能光耀他人。

也有一种文艺少年华丽如孔雀。

文艺是他顾影自怜的方式,自始至终都仅仅属于自己,都只是,顾影自怜。

川端康成就是这样。

他幼年时代就接触到死亡。

亲人一个一个死去,如同雪国纷飞的雪花一般从他的生命里消失。

所以才写了《参加葬礼的名人》吧?因为感受过、触及过文字带来的美好轻柔的力量,知道那种力量能够抚慰人心,所以才想一再品尝吧?

所以才有了“私小说”,有了卓越的感受性吧?那些心灵精髓背后的事情,是众人的,没错,但也从来都是他自己的。

这样的少年,文艺是治疗他的良药,也最终因为他的关系,能让别人一起看到、感受到。

但是他最终死去了,如飘落的樱花。

圣艾克苏佩里,我相信你是见识过鲜血的热和狂乱的。

你的眼睛也一定澄澈宁定。

我相信这一点。

否则你不会在战场上空驾驶战斗机急速飞过的同时,心里面存留的仍然是沙漠上突然出现的忧伤的小王子。

那是心灵渴望的温和宁静,即使死亡,即使离开,也柔和坚定。

我相信那不止是一种渴望,也反照自身,把你渴求宁静安然的心表现出来,不过你即使忧伤,也仍然坚定,像小王子一样。

我喜欢这样的文艺少年。

文艺是他美丽忧伤的眼睛,把战乱荒芜留给自己,把纯净美好带给别人。

离开,也像小王子一样美。

虽然你写作时的年纪,已经不再是少年,但你把少年的柔软和纯真带给我们,我感谢你,你是无限逼近柔软心灵的人,是少年思想的延伸。

还有一位可爱的少年,钱钟书。

为什么说他可爱呢?

他其实很“痴”。曾经因为大学里面要考他不感兴趣的古英语,于是白天努力看书,晚上读侦探小说调剂脑子。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可爱呢?

所以他的小说里面有着对人世的思索,也同样有着趣味横生的表达,就如同童年里面吹过的肥皂泡、捕捉过的蜻蜓一样,在眼前空旷的视野里,留下色彩斑斓的光影与回味。

那回味,是如此深刻持久,又不失趣味。

我相信这样的文字,一定是心灵完整没有瑕疵的人才能写得出来,因为有生命蓬勃,有童心,有小孩子在稻田上跑过去留下来的一路天真,也有睿智老者的洞察和智慧。

如果把这两者加起来,我觉得少年是很合适的答案。

有童心又有专注,而显得异乎寻常的智慧。

所以他在我心中是一位永远的少年,或者说是少年合适的精神形象。

还有许多可爱又让人心疼的文艺少年,你们身上有光彩的环绕,有坚定的决心,从来不需要同情,但我还是爱你们,也心疼你们。

文艺少年是口袋里装满灿烂华美宝石的旅人,行进在沙漠中,要把宝石运送到梦想的天际,相信那里一定有水有绿洲,却不知道看看脚下或许就有喷涌的泉水,潜藏在薄薄的一层沙下面。

只要把纷繁华丽的梦想抛下,心中清醒明白,但仍然坚定着一定要抵达,就能发现泉水。

所以说文艺少年的梦想从来就是为了破灭而存在的,我相信我们的梦想和你们的梦想都曾经破灭,但是你们、我们都走出了沙漠。

文艺少年的梦想是春日盛开的玉兰花,高洁纯白。

值得珍重和感谢。

感谢你赐予我们思考和觉悟。

少年文艺例2

二、艺术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艺术教育关系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相反,青少年又是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主体。艺术教育开发青少年智力,陶冶了青少年情操,成为培养青少年创造力和精神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全面开展积极向上的,面向广大师生的各类技术活动,使青少年们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一个健康的艺术活动氛围,做好后期等一系列工作,在艺术教育技术手段上多下功夫,使艺术教育在“以美育人”中起到实质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艺术教育提供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内容

艺术教育对每一个青少年都提出了挑战,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造诣。同样的,艺术教育也使一些青少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缓解了学习压力,减少了辍学几率。每个青少年都是天才,只是他更注重哪一方面,学习只是基础,个人的成长、以后的社会生活才是更主要的。教师不要把每个青少年都培养成伟人,他们也不可能都是有成就的人,首先要把他们培养成立足于社会的人,要让青少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例如:每周的艺术兴趣活动使青少年在学习之外的时间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定期的艺术社团活动,如书法社、诗歌社、器乐社等不仅能活跃学习氛围,更能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学校的艺术节不仅展示了学校艺术教学活动,还展示出科目的教育成果,从而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四、艺术教育的推行并不单纯是音体美教师的个人行为

艺术教育应是全体教师的职责,艺术教育要推行得一帆风顺,必须有社会、学校、教师的一致认可和辅助。艺术教育不怕青少年爱闹、爱叫,所有艺术活动必须持续地保持多样性,只有不断开展活动,才能使它动起来、活起来。那么,艺术活动可能与一些教师有冲突,毕竟其他学科教师更注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家长的支持与否决定了活动能不能进行,班主任支持与否决定了能不能正常训练。所以,要协调好各个学科,要协调好各科教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将它艺术活动继续推行。

五、注意培养提高青少年的鉴赏能力

少年文艺例3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32开

国际刊号:1004-0889

国内刊号:31-1179/I

邮发代号:4-6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少年文艺例4

追溯曲艺之根,渊源之长。战国时荀子的《成相篇》以及汉魏乐府中的叙事长诗是我国曲艺艺术的源头,而曲艺的真正确立是在唐宋之际,如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明、清两朝至民国初年是曲艺艺术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使得城市快速发展,形成了曲艺艺术生长的温床,催生出大量曲艺表演形式。至今流传的400个左右的曲艺品种,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

曲艺以其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形式,通过说、唱,亦说亦唱或似说似唱来叙事和抒情,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着很好的民众基础,成为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就包括曲靖在内的云南境内而言,似乎民族民间歌舞的繁盛远远超过了曲艺的传播,长期以来处于曲艺艺术的半荒漠状态。

一、回眸

曲靖青少年曲艺的萌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市曲艺家协会几位头头脑脑、曲艺界前辈以及市文化馆的曲艺新锐们,相聚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话题直奔曲靖曲艺之“不景气”。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足球应从娃娃抓起”的启迪,不谋而合地提出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理念――“曲靖曲艺当从青少年抓起”!

于是,大家分头创作本子,物色小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演,一九九二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首届“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比赛”在百姓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雏鹰亮相,非同凡响。此次活动犹如一缕清风令人耳目一新。

从那时起,举办青少年曲艺比赛成了曲靖市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亮点。至2010年,比赛活动已经举办了十五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回顾近二十年来曲靖市青少年曲艺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成绩斐然、令人鼓舞。

从组织方面看,比赛活动的主办单位从开始的几家发展到现在,已有市文化局、市教育局、省曲艺家协会、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文联、市少工委等牵头主办,而市文化馆、市曲艺家协会一直是承办单位。这说明该项活动已经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参赛单位由最初城区的几所小学和幼儿园发展到今天的全市范围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每一届活动的参赛人数也由早期的几十人增加到2010年的300余人。多年来,学校和幼儿园的曲艺活动热情有增无减,大家积极创编、排演、参赛,每届都有学校提出增加参赛名额的要求,有的选手由于学校参赛名额的限制而索性以个人名义报名。还由于后来有了高中学生的参与,使得比赛范围由少儿变成了青少年。另外,比赛虽然是在娃娃当中进行,但也牵动着很多家长、学校及各界人士的心,成为一个社会聚焦点。

比赛活动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青少年曲艺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为青少年展示曲艺才华搭建平台。从参赛节目体裁上看,包括了说唱、弹唱、表演唱、相声、快板、金钱板、数来宝、讲故事,以及谐剧、哑剧、独角戏等曲艺和小品艺术形式,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就题材而言,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大多能够围绕不同时期的主旋律以及重大事件,反映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追求理想、努力学习、尊师爱友的精神面貌,也有的作品鞭笞丑恶、弘扬正气,还包括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等内容。

从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表现能力上看,也体现出了日趋进步和成熟的喜人态势。譬如:各类小品中演员表演自然、配合默契;相声表演逗捧有度、“包袱”奇巧,普通话标准,方言地道,表演诙谐风趣;快板的表演流畅娴熟、行板自然;说唱表演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吐字行腔清晰动听,尤其值得高兴的是像“评书”这种外来曲艺形式近年也有选手参赛,居然也还像模像样;讲故事表演可以说是孩子们的拿手好戏,很多选手的表演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从目前状况来看,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新苗已初露锋芒,呈“小荷已露尖尖角”之势。

2008年6月间,云南省教育厅、团省委、少工委等部门联合在省电视台隆重召开云南省“十佳少年”表彰大会,会上,一位受表彰的十佳少年应大会邀请、特别表演了一段原创单口相声《逗我玩》,反晌热烈,获得与会领导及观众的肯定和鼓励。这位十佳少年就是曲靖市第一小学的学生,是颇有人缘的曲靖少儿相声表演的“腕”级人物。

创作是“水”,节目是“渠”。曲靖青少年曲艺呈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成因有三:一是强势(央视)媒体对曲艺(包括相声大奖赛)这种能以“短、平、快”方式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打造与播出迎合了大众的生活情趣与节奏;二是一九九八年抗洪以来,部队与地方大量快板、相声、说唱等优秀曲艺节目的涌现“刺激”了人们的口味,社会上掀起了对曲艺艺术的热捧,甚至出现了曲艺“粉丝”;三是将笔端触向青少年曲艺的创作队伍应运而生:家长为孩子写、老师为学生写、专业创作人员为青少年曲艺精品倾注心血,形成了创作队伍的“三合力”。比如,2009年下半年,云南大部遭遇几十年罕见旱灾,各种以抗旱为题材的节目登上青少年曲艺舞台。本地有一个家长给自己的两个子女创作了一个快板,因打快板有一定技巧难度,孩子们一下掌握不了,家长在饭桌上忽发奇想:用几束捆起来的筷子敲击来伴奏,不也是快板吗?于是,《筷子当板说抗旱》就这样诞生了。

总的说来,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活动经过20年的发展,影响深入人心,成绩可圈可点。很好地起到了配合学校综合素质教育和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于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曲艺艺术的热爱之情,实现了曲艺进校园的目标。然而,该项活动也暴露出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

纵观这些年来曲靖青少年曲艺比赛的原创作品,笔者发现,有的创作者对于题材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如何与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相吻合上把握失之偏颇。

有的创作者忽略青少年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写的作品令孩子难以胜任。如《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试想:一个未成年的小孩,他的人生阅历怎能驾驭表演伟人邓小平的故事呀!又如让孩子去扮演一个身患绝症的妈妈,临终前给自己的孩子怎样交待“后事”,无论小演员如何“声情并茂”、“挤”泪弄眉,其结果只会让观众替其捏把汗:“别难为孩子了,看,汗都下来了……”有的老师生硬地让孩子模仿相声前辈(如马三立先生)的表演风格而免不了“弄巧成拙”的结果。

有的学校片面理解“弘扬主旋律”的要求,忽略了题材的多样化。如几年前某学校参赛的作品清一色的是“红色经典”,、、刘胡兰、赵一曼,“撞车”自然在所难免。

其次,“跟风”表演时有出现,如2008年底不少取材于汶川地震的参赛作品,一窝蜂地模拟央视举办的汶川地震赈灾义演――那些个主持人的“动情”风格,其结果多是东施效颦。还有,有的参赛节目明显地有“下载”现象,暴露出了老师、创作者急动近利的思想,阻碍了原创作品的健康发展。

此外,有的原创作品为追求舞台效果,营造气氛,不合时宜地、生硬地揉进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往往使观众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感受。

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说在一个新生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在所难免,但是,虽说其瑕不掩瑜,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今后曲靖青少年曲艺艺术发展的实践中予以纠正。

二、构想

当年,那些通过曲靖青少年曲艺平台,讲着“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的“小蝌蚪”们,一拔拔从幼儿园“找”进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座标”成为建设祖国的一方栋梁。每每提起孩提时参加曲艺比赛的情形,他(她)们依然感慨万千、激情飞扬,忘情时还能即兴来一个“段子”。令人欣慰之余,“曲靖青少年曲艺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的命题就摆在了眼前,为了将这一青少年文化品牌的大旗继续扛下去,试提出以下三点构想:

一是各级教育部门,文化局(馆)、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应一如既往形成合力,对曲靖青少年曲艺的发展继续给与财力、物力的支持,“为‘曲’一任,造福一方”。

少年文艺例5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所有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称,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形态和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表现形式,是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作为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当今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承载着历代先贤睿智思想的遗产,不仅记载且一脉相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蓄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其自身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载体。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是构成华夏子孙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之源,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依据。

(三)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观念

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观念可以说是依附于人格道德而形成的,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德行高尚,那其所取得的成就就会很高,反之就会很低。在这样一种文化传统中, 艺术教育的最高目的不是培养技艺高超的匠人,而是以高尚的人格修养为最高境界。这一境界的主要内涵是如何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所以, 在孔子的教育观念中,艺术教育仅仅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在于培养理想的人格,使弟子个个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君子”。

二、中国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

(一)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现状

中国当代高等学府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借鉴和参照了西方教育制度,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无论从学科设置到课程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到创作手法。以我国青少年美术教育为例,几乎所有学习绘画的青少年都要从西方艺术教育体系入手,先学习素描与色彩基础。众所周知,西方艺术教育体系是一套使学习者最快速、最便捷地掌握所学艺术门类的基本技能的方法,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下的艺术教育必经年累月学习与熏陶才会有所成就。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学习者本人的人格升华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与积淀,而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所以,多数家长和学校宁愿选择快速有效的教育模式,导致接受艺术教育的当代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眼中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只是一种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而不是古人所说的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对高尚人格的培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教育背道而驰。

(二)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

目前,艺术教育领域开设的课程多数为“西方化”设置,且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冲击,尤其被称为中国传统艺术之瑰宝的书法艺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今少有人拿起毛笔,静下心来认真地写写毛笔字……当手写时代逐渐被键盘输入取而代之,当人们习惯用看不出任何情感的电子邮件交流,用笔书写几近成为当代人工作生活的“奢侈”之事。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几乎一切艺术门类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用电脑合成,“艺术速成”的时代使当代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依赖随之减弱,更谈不上当代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积极意义

首先,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传承文化,艺术教育正是如此。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对前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即博古通今,而中国当代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缺少这点。由于当代青少年接受的多是系统的西方式的艺术教育,所以,我们的青少年缺少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对艺术的兼容并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既不能一味地崇洋,实行全面西方化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作用,也不能完全陶醉于传统文化中,固步自守而不关注时代的变化。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观点不仅要求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在个人技艺上有所突破,而且应该更加重视个人修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些艺术教育者只注重对青少年艺术素质的培养而忽略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不正确的,结果培养出来的只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工作者,而难以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消极意义

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举制度”导致“文凭社会”的出现,如今许多青少年为了升学、就业,不得不选择学习艺术作为“捷径”,有些教学机构也以赚钱为目的招收更多的艺术生,这使一味追求高升学率而忽略青少年全面素质的培养成为一种问题,因此,中国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诸多问题也必然显现。

(三)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发展的意义

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大力弘扬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应积极、合理地发展全民艺术教育, 尤其是青少年艺术教育,使其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

[6]沈风雷.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影响[J].交通高教研究,2002(3).

[7]李健,孙鹏飞,卢静,信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少年文艺例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99-01

青少年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我市文化职能部门积极支持、主动配合、认真参与、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工作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做了―些我们应做的事,现就如何发挥文化职能作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谈点意见。

一、文化艺术工作要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少年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尤为迫切。文化艺术工作本身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满足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使他们从中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娱乐身心、陶冶性情、健康成长。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市各地不断引进和渗入海外的各种文化娱乐形式,如网吧、迪斯科、电子游戏、录像、镭射电影、卡拉OK等等,这些无疑对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些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黄色腐朽的思想文化,从而使一些思想幼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带来毒害。文化艺术工作要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灌输和疏导相结合的办法,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真伪,懂得什么是精华,什么是槽粕,从而吸收其有益的、健康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的毒害。

二、文化艺术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服务。

文化艺术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运用各种文艺手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此,文化艺术工作在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发挥自己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功能:

(一)要十分强调发挥文化艺术的教育功能。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通过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对他们形成自己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通过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活动,使青少年懂得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了祖国的统一、繁荣、多少爱国志士前仆后继。写下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从而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培养爱祖国、爱人民思想感情,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意识,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二)要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认识功能,青少年的文化科学知识,除了在课堂和生产实践中获得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去不断吸收、文化艺术工作要为青少年开僻一个传播知识,辨别真伪的社会课堂。通过组织电影放映、文艺演出、书报阅览、文物陈列专题讲座、知识测验、问题解答、图片展展览、艺术竞赛、知识游戏等多种形的活动。增广见闻。以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项补充。

(三)要充分发展文化艺术的娱乐功能。青少年处在长身体阶段,爱玩好动是他们的特性。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对于满足青少年的心理要求。抵御消极不良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部门要积极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而又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扫除那些以娱乐为名的精神垃圾。

(四)要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审美功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要创造更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美的文化环境,美的典型人物,美的文艺作品。造成―个美的氛围。使青少年真正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更好地美化自己,美化未来。

三、重视文化设施和文化经费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

文化设施,是文化艺术活动的载体。一要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工作在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没有相应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经费的投入是不行的,要增加投入,为青少年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阵地,在团结、教育、疏导青少年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文化娱乐市场的净化和管理,对电子游戏机和录像放映点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对音像市场上“制黄”、“贩黄、“传黄”的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和扫荡。不断净化文化市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气氛。

四、充分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做好青少年教育服务工作。

少年文艺例7

八月的骄阳热情如火,八月的北园激情荡漾,在这阳光灿烂的季节里,为了深化八荣八耻的学习效果和锻炼小朋友的胆识,今天,我们北园社区在这里举行学习“八荣八耻”`少年儿童文艺表演比赛。出席我们今天活动的领导有淮川街道办事处浏阳电视台的记者朋友,参加我们今天活动的有19个报名参赛节目的少年儿童及家长、社区的居民朋友们。在此,我代表社区对各位的光临指导、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有请我们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陈新怀讲话。

今年3月,总书记发表了关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以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一场深入学习贯彻荣辱观的运动,我们社区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营造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北园的决心和斗志,开展一系列践行八荣八耻的活动,并卓见成效。今天在比赛开展之前,首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温习八荣八耻的内容。我为大家领读,请所有的在场的朋友跟我一起读。

朗读完毕,下面我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选手做好准备,我们的比赛秩序按照昨天上午选手们抽签的结果进行,我们这次演讲比赛是由社区老年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协会联合举办的,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其余参赛选手均为纪念奖。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担任我们比赛的评委,他们分别是:

朋友们,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评委的光临。

我们本次比赛的选手主要是社区一二年纪的在校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们的要求不是很高,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不限,主要是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和深化八荣八耻的学习效果。主持人:下面请各位选手作好演讲准备,开始比赛。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第一位参赛选手,来自的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她的题目是《》,有请!

主持人:下面有请第二位选手,来自的她的是《》。

主持人:到这里,我们所有参赛的选手已经全部登台表演,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真的是各有千秋,究竟谁能获得这次比赛的,请耐心等待评委们合议的结果,请各位评委到音像室进行合议!

下面请淮川街道关工委主任张建老领导对我们今天的活动进行点评。

感谢张主任。

好,现在我们的比赛结果出来了,下面有请社区六协总会会长章诗彪章老宣读比赛结果。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所有获奖的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开始颁奖。

有请获得本次比赛纪念奖的选手上台领奖,他们分别是。。。请上台为他们颁奖。

有请获得本次比赛三等奖的选手上台领奖,他们分别是…请上台为他们颁奖。

进行曲、鼓掌、照相

有请获得本次比赛二等奖的选手上台领奖,他们分别是…请上台为他们颁奖。

进行曲、鼓掌、照相

少年文艺例8

两年来,我镇坚持“办质朴大气的教育,求真水无香的境界”的办学理念。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学校内涵,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我们既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又重视艺术学科的教育;既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又重视人文艺术素养的培育。艺术可以陶冶心灵,丰富人生。艺术的魅力在于神往,艺术的内涵在于创新,艺术的真谛在追求。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无论是日月星辰,还是天地江河;无论是平湖秋月,还是丛林山川,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在艺术美中愉快生活,健康成长。我们确定的本届文化艺术节的主题是:“以文化人”,“艺术点亮人生”。培养合格人才,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儒雅的艺术底蕴,创新的艺术构想。我们之所以坚持不懈开展各类艺术兴趣教学、开设各类兴趣课外活动,举办文化艺术节,就是要全面提高我镇学子的综合素质,促进禀赋的开发,培养特长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释放个性、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使潜能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老师们、同学们,此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本着热烈、隆重、新颖的指导思想,旨在为全镇师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在内容上,我们设计了作品展示和文艺会演两部分。其中作品展示又包括绘画、书法、小制作、文章等各种一展所长的内容;在形式上,我们采用了以学生为主参与活动与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以求形式多样灵活,富有特色。充分展示我们全镇师生“放飞个性,共绘灿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素养。

少年文艺例9

一、川剧发展的全盛时期

大千先生的早年时代,四川省内“川剧”盛行,川南地区的自贡是个盐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地方,其税收情况一度占全川的一半以上,雄厚的盐业经济基础吸引了四川乃至全国各地的音乐戏曲团体,各地戏曲流派、各地民间艺人带来各类民间曲艺形式,纷纷来此表演献艺、交流切磋、卖艺谋生,自贡成为川南中心地区有名的“戏窝窝”,离自贡几十里路的内江自然也在受各类民间曲艺形式强烈的影响地域范围之内。例如,当时著名的“资阳河道”――川南川剧艺术发端于资阳地区,由于川南地区地处丘陵,川剧资阳流派到川南各地演出,陆路行进极为不便,通常通过资阳河走水路到川南各地汇演,后来人们把资阳河流派剧团统称为“资阳河道”。――进入自贡,位于沱江河畔的“甜城”内江是个必经之路,也是远路戏班到达自贡的最后一个口岸,更是艺人们休憩调整、彩排预演、卖艺扬名的理想场所。

少年时期的张大千非常喜爱当时的歌舞曲艺,尤其是本地的戏曲文化,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看李永翘研究员在张大千系列丛书之一《张大千•画坛皇帝》中的一段叙述:“张大千自幼就喜欢看戏。小时候,他在内江河坝子,挤在热闹的人群中,观看着地方剧团演出的川戏,就喜欢的不得了。他喜欢剧里精彩的武打,热闹的场面,曲折的故事,魔幻的变脸,华丽的服装,美妙的打扮,等等。这些,都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许多兴奋、享受和奇异的遐想。”[1]P595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唱、念、做、打是戏剧表演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地方性的戏曲音乐旋律音调更是引人入胜的一个环节,张大千先生自然陶醉其中。这也是大千先生继而迷恋京剧艺术的肇始。四川语言优美耐听,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歌唱性,不难想象为什么大千先生后来身处异国他乡还处处哼唱川剧旋律,以至乡情缠绵,终生乡音难改。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生物的文化生命的存在形式,谁都不可能超越社会历史环境及其阶级、自然环境的局限或影响。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分析视野与思维空间。

从川剧历史的发展来看,当时的四川是川剧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自贡的井盐、内江的糖料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有钱有势的名商大贾,往往组建豢养自己的私家乐团戏班,终日歌乐不停,谈音论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的外省商人也带着自己的戏班云集川南一带,他们或长期定居,或来回奔走,或考察市场;各地剧种如:陕西、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商人都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曲艺,各具特色的民族曲艺欢聚一堂,各显神通,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川剧艺术融百家之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川剧艺术日臻完美,有吸取四大声腔之精华发展而来的“川剧高腔”及“川剧变脸”绝技,成为川剧艺术造型与音乐唱腔表现的典型特征。各地戏班如雨后春笋,轮回串演比赛、切磋技艺,较大乡镇都是他们演出的理想场所和聚会地点,内江从自然地理地貌到历史文化底蕴都是一个天然的理想场所。就内江的周边环境讲,西南方的自贡、富顺,西北方的资中、资阳,东北的大足、重庆,东南的隆昌、泸州等地都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经济文化中心,居中的内江自然成为艺人们的必到之地。

张大千先生一生中,对民族川剧与京剧艺术情感深厚、无限钟爱,并与川剧、京剧演员周企何、梅兰芳等著名戏剧演员关系密切,感情甚笃,结下难以割舍的深厚友谊,正是张大千先生自幼经常观剧听戏、深受民族戏曲音乐文化影响的结果。

二、社会运动的震荡迭起

少年时期的张大千名叫张正权。年少的张正权在兄长张善子和表叔喻培伦革命热情的激励下,表现出拥戴三民主义的革命激情,逐步关注时政,在妇女儿童运动中参与了推进民主与共和的社会活动。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蒲殿俊、罗纶二人为正副会长,他们揭发清朝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四川人民奋起“破约保路”,振臂一呼,全蜀响应,保路之声,激荡千里。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组成了“保路分会”,妇女儿童、僧侣艺人、车夫丐帮也都纷纷上街游行,抵制清政府副的卖国行径。内江的保路运动在张善子等人的宣传、组织下也开展的轰轰烈烈。

十二岁的张正权,受到表叔喻培伦革命行为的影响,在二哥张善子革命激情的激励下,积极参加了内江小学生保路同志会。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列队走在内江的街头巷尾,游行抗议,振臂高呼:夺路国民,是谓“国有”?送诸外人,是谓“政策”?既夺我路,又夺我款,夺路夺款,又不修路!路亡川亡,川人宜哭,大家起来,保路保路!当时的新任四川总督赵尔丰秉承清政府“格杀勿论”的“圣旨”,对“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自愿者大开杀戒,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龙鸣剑、王天杰等人积极组织起义,起义军群雄激奋,连战连捷。9月25日荣县在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的领导下宣布独立。11月26日,内江县在吴玉章、喻熙明等人的主持下正式独立。随着端方在资州被杀,四川独立了,大清帝国气数已尽,整个内江锣鼓喧天,万民欢腾。张正权这帮半大不小的孩子们,从精神上也感到了彻底的解放,他们不再受文字狱的思想压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唱什么就长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以自由自在地大声欢歌,纵情高唱了。因而,他们这帮娃娃们,还常常在独立后的内江城街上,大摇大摆公开唱着新流行的一首‘儿歌’”:[2]235大清江山,已经玩完;宣统宣统,彻底掀桶!皇帝娃娃,只会喊妈;溥仪溥仪,哭哭啼啼!……

在内江历史乃至中国民主民族革命的历史上,大千先生的二哥张善子和他们的亲属喻培伦都对我们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们的影响召唤下,少年张正权充满着革命激情。这段文学叙事般的历史反顾,从另一个角度将这位世界级艺术大师少年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示给我们,使我们能够从社会历史运动大潮的广阔视野中概观张大千先生少年时期的精神世界。

三、传统习俗的文化环境

随着民国的建立,内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这一时期,正权的二哥张善子成了一位空头的“少将旅长”。随着清朝的瓦解,1912年的年关来临了。正月初一过大年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包水饺,吃大肉,吃糖听戏唱儿歌、热热闹闹放鞭炮都是孩子们久久盼望的欢乐事和难忘的幸福时刻。内江人过年喜欢吃腊肉,而腊肉的制作过程较长,手续较为繁琐,一般来说,年前两个月左右人们就开始忙碌着置办年货,灌香肠、熏腊肉、晾酱肉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大街小巷、房檐瓦下晾晒着各色肉制品,鸡、鸭、鱼、兔样样要挂晾风干,以便存放、吃起来也更有味道:麻辣味的、酱味的、甜味的、熏烤的等等种类繁多。腊肉的制作工艺颇具一方风情:找一片空地或一个较为宽敞的场地,登上几块大石头,或制作一个木架,将鲜肉放置或悬挂在上面,下面堆积、点燃松、柏树枝叶,复置新鲜艾草、青藤于其上,使其焖燃,升起浓浓白烟,以烟熏肉,直至蜡黄或酱色,肉质将熟,色泽诱人,味道清香,看上去垂涎欲滴,闻起来松香浸脾,一种特有的腊肉味道扑面而来。随着年关的临近,节日的气氛愈加浓郁,燃烧枝叶的缕缕白烟传送着阵阵烤肉的清香,此时正是孩子们最幸福难忘的时刻。

此时的张正权年已12岁,正在他的伯父家与表姐妹、表兄弟们玩耍得不可开交,他们在街头巷尾嬉戏打闹,做着各种游戏,用稚嫩天真的声音唱着那淳朴动听的儿歌: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过大年,起得早,提灯笼,放鞭炮,打马虎,做游戏,东家奔,西家跑,气得老娘直跺脚,嚼着嘎嘎哈哈笑……吃嘎嘎,即吃肉。四川方言把肉说成“嘎嘎”,特别是在儿语中最为常用。旧社会,下层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很多常常一年到头吃不到一顿肉,俗话说:“富人们过年,穷人们过难”。但按照传统习惯,下层百姓也就是在农历正月初一,无论如何也要咬紧牙关、“挥霍”一次,让一家老小能吃上一次肉,这对小孩们来说已是莫大的幸福和难忘的记忆。张大千先生童年时期得过一场大病,差点没了性命,很长一段时间身体都很虚弱,也就是唱起这首儿歌的这一年,在他四哥和表姐得帮助下,张大千先生开始吃肉,不但吃了老虎肉、还吃了老鼠肉,身体也由大病后的十分虚弱,慢慢变得体魄强健起来,为他以后在艺术之路上的健康发展塑造了强健的身体条件,奠定了良好的体魄基础。

通过这一文学般描述的变换不定的时代风云和浓郁的四川乡土民情,我们可以大致感受到那一时期内江社会的大致风貌,感受到少年张正权身处的社会音乐环境,感受到当时内江传统节日时的民俗文化及儿童生活中流传已久的音乐艺术事象。

四、综观与简议

纵观张大千先生早年的生活情境不难理解,先生幼年时期是在长嫂罗正明的儿歌声中度过的,纯正质朴的四川内江民歌小调熏染着这位后来的艺术大师,原滋原味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是滋养中国传统文人的天然营养。从李永翘先生绘声绘色的文学性描述中,我们不难领略四川传统节日的欢快喜庆、四川民风的敦厚质朴、四川民谣的亲切温暖、四川语音语调的优美如歌。张大千先生出生于四川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各类地方戏曲、山歌、小调如烂漫的山花般争相开放,自幼喜爱音乐的幼年张大千自然浸淫在川南民间音乐艺术的大海之中,逐渐孕育、形成追求自然、追求完美、追求真善的艺术天性与真挚性情。

四川地方音乐、戏曲、民歌、童谣等音乐艺术形式对张大千先生艺术审美的影响可谓深远,以致后来痴迷于川剧、京剧艺术。张大千先生一生与众多戏曲界文化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彼此结下深厚友谊,并成为戏剧界的忠实票友。大千先生后半生旅居国外,但始终留恋、怀念民族戏曲艺术,终生都将戏剧友人送他的戏曲唱片珍藏身边,常常心驰神往、入神听唱,还屡屡与夫人徐雯波在家中扮演戏剧人物反串。除此之外,张大千先生一生中明媒正娶的夫人中,二夫人黄凝素是一位音声姣好、闻名一方的青衣旦角,三夫人杨婉君是当时北平一带有名的京韵大鼓名家。大千先生的很多异性知己都有着良好的音乐戏曲修养。这些都能够充分反映出张大千先生有着强烈的音乐审美热情与厚重的音乐审美情感。这种发至灵魂深处的对音乐艺术的痴爱,渊源于张大千先生幼年时期的音乐艺术环境及其赖以成长的民族文化传统。张大千先生终生乡音难改、终生钟情于民族戏剧艺术、终生喜好研究探讨戏剧脸谱的文化奥秘、在美术作品中创作大量古典戏剧人物,我们在此可以略解其音乐艺术审美心理接受及审美价值认可的文化基因根源。

参考文献:

[1]李永翘.张大千画坛皇帝[M].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8月第一版.

[2]李永翘.张大千人生传奇[M].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8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宫修建,四川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

少年文艺例10

少数民族曲艺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其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2006~2015年间,我国对少数民族曲艺的保护做出了一些努力,建立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出版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举办了多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类曲艺项目偏少且集中于部分少数民族、传承人面临年龄老化后继无人且男女比例差别大、演艺团体匮乏、观众群体少等。在今后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曲艺项目的挖掘、申报与管理,出台措施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合理利用生产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促进少数民族曲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曲艺;非遗名录;传承人

曲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之一。曲艺是中华民族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是一种以“说唱”为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的表演艺术形式。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55个少数民族同样也创造了属于其民族的独特曲艺艺术形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曲艺艺术宝库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曲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少数民族曲艺承载了少数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曲艺艺术素材,而且记载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因此,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曲艺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曲艺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曲艺,又称“说唱”艺术,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大瑰宝。曲艺主要依靠“说唱”这种形式来叙述故事,简练而生动,为人们喜闻乐见。少数民族曲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民族性,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也在于它的民族性。少数民族曲艺主要流布于少数民族地区并且采用民族语言(方言)或多种语言(方言)来“说唱”故事,这也是与汉族曲艺艺术最主要的区别。有些少数民族曲艺曲目在语言上体现了鲜明的交融性,即在说唱表演中融汇了汉语及民族语或方言。比如以满族为主创造的“子弟书”便有采用满语、汉语交叉表演的历史。现今,在汉蒙杂居地区仍有“乌力格尔”蒙古族艺人可以同时夹杂汉语进行表演。在塑造说唱故事的主人公上,对于同样一个英雄人物在不同民族都打上了各个民族的鲜明文化烙印,体现了各民族曲艺文化的相互贯通与交流。比如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是汉族曲种中的鲜明形象,然而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在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说唱故事中有所反映,而且在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说唱故事中也有体现。

(二)少数民族曲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曲艺的另一重要文化价值在于它的历史研究价值。曲艺主要依靠艺人的口头说唱来传承,少数民族曲艺同样也是依靠口头说唱这种形式来传承。少数民族曲艺的这种传承方式使其保留了较多的曲艺艺术的原始形态,也为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可资观照的范本,因此少数民族曲艺也被称作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比如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即通过藏族(“岭仲”)、蒙古族(“陶力”)及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达斯坦”)这三个少数民族曲艺艺人的不同说唱形式传承下来,成为记载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形式。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通过少数民族曲艺艺人的加工创造得以长久地保留下来,填补了没有文献记载时期的历史空白,成为研究少数民族曲艺史及少数民族发展史的重要历史参照范本。

二、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名录保护与传承人传承现状

(一)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名录保护现状

2006~2015年间,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课题组认定少数民族曲艺项目主要依据:一是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的曲艺项目,如达斡尔族乌钦、傣族章哈等;二是曲艺项目中未提及民族而所属民族明确的曲艺项目,如乌力格尔、好来宝等;三是为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共有的综合性曲艺项目,如新疆曲子,为汉、回、锡伯等民族所共有,也视为少数民族曲艺项目。根据本课题的认定方法,四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共计21项,其中正式名录中17项,扩展名录中1项。

1.部级曲艺类非遗项目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已公布的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2.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数量分配相对均匀

在已公布的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在各主要少数民族中分布相对均匀。

3.非遗项目分布省份集中在民族地区

在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所在省份多为民族地区。

(二)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传承现状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而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则是少数民族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习者和承载者。2006~2015年间,目前共有24位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

1.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数量及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根据文化部已公示的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统计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曲艺类传承人在经历了从无到有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见表2)同时,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所占当前批次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比重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2.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且性别差距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大部分年龄偏大。总体来看,在四批部级非遗传承人中,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1920后共计2人,1930后共计7人,1940后共计7人,1950后共计4人,1960后共计4人。且在这四批部级非遗传承人中,第二批少数民族曲艺非遗传承人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而在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女性占多数,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3.少数民族传承人传承的并非都是少数民族非遗项目

一般来说,汉族传承人传承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少数民族传承人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然而,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在数据统计中显示,有4位少数民族传承人对应的传承项目为相声、北京评书、四川扬琴,而这三个非遗项目为汉族曲艺项目,这样就出现了传承人所属民族与少数民族曲艺项目不对应的特殊情况。

三、少数民族曲艺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至2015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曲艺在传承中不断地繁荣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如四级曲艺类非遗名录体系建立、各类曲艺类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开展、曲艺院校及专业逐渐建立,这些曲艺保护及传承工作都促进了少数民族曲艺的繁荣发展等。少数民族曲艺的保护及传承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传承与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亟需解决,而探寻出合理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曲艺文化发展的路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关键点。

1.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少、分布民族不均

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及认定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据统计,在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项目仅占21项。综合看来,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在十大项目分类中所占的整体比重较小,在当批次曲艺项目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小。而且,每批次的项目数量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扩展项目只有第一批扩展名录中有曲艺项目。在民族的分布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只有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傣族、哈萨克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有部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造成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是其他少数民族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曲艺项目;二是其他少数民族也存在着不少比较有特色的曲艺项目,但当地人缺乏保护及开发意识而未申报;三是当地政府及人们重视项目的申报,而没有重视项目申报的方式方法最终导致申报失败。这三种原因中,第一种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较小,另外两种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2.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男女比例差别大

根据项目组统计的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表2)结果显示,在这24位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中,1920年、1930年以后出生的老年人占多数,中年人只有7人,青年人则没有。显然,少数民族曲艺非遗项目传承人正面临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曲艺项目的传承和发扬。就传承人性别来看,每一批次中男女性别比差别都比较大。这种结果可能受到了跟某些地区或民族“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外嫁”的传统观念的约束。

3.演艺团体匮乏制约曲艺的创新传承

目前,国内曲艺演艺团体并不少,如合肥演艺公司曲艺团、无锡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曲艺团、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曲艺分公司、济南明湖居演艺有限公司等等,然而专门的少数民族曲艺演艺团体却很少。内蒙古民族曲艺团是少数民族曲艺团的重要代表,主要表演蒙古族特色曲艺项目,为边疆地区、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国际上演绎了淳朴的民族风情,然而像这样的团体目前还比较少。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属于表演性非常强的项目,而演艺团(公司)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曲艺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传承。

4.观众群体少制约曲艺演出市场的扩展

当代社会,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观众大多选择去看电视、看电影、看演唱会、玩游戏、K歌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而很少有观众能静下心来去演艺场馆观看曲艺节目演出。就是在民族地区,人们更多的选择是接触现代化的一些娱乐方式而不是去观看少数民族曲艺的表演。快餐式的娱乐方式比起传统曲艺表演对当代人们有着更多的吸引力。再者,少数民族曲艺多数是使用民族语言或方言来演唱,城市中的年轻人更是难以理解,这也影响了少数民族曲艺的演出市场。

四、促进少数民族曲艺繁荣发展的主要路径

1.各地区及民族应加强对非遗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如前所述,少数民族曲艺项目数量在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曲艺项目在55个少数民族中分布不均。因此,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地区、各民族应该对本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的申报引起高度的重视。首先,增强对优秀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其次,积极向县、市、省、国家申报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曲艺项目。在申报名录项目的同时,不管是单个项目申报还是多项目“捆绑”申报,都要注意保存少数民族曲艺项目的文化生态完整性,不能出现为求申报而破坏其完整性的情况。最后,加强对入选非遗名录项目的管理。对于那些已经入围非遗名录的曲艺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曲艺项目保护、传承的监督与管理,切实保障曲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并积极培养传习生

以前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方式大多为家传或师传,学得一技之长作为谋生的手段。而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谋生之路多样,很多得到家传或师传的传习人不愿意继续从事曲艺表演而另寻出路,更不愿意继续往下一代传授。为了能使优秀的少数民族曲艺项目继续发扬光大,相关部门或单位应该做好传承者的思想工作,使之意识到曲艺传承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其一,各级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的研修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讲授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而且还应传授现代教育思想,打破传承人的男女性别偏见。其二,各相关院校积极与传承人配合,积极培养传习生。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曲艺专业,也有一些中小学将曲艺引进了课堂,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传习生,使年青一代更好的将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下去。

3.加强对少数民族曲艺的生产性保护

所谓少数民族曲艺生产性保护,即在保持少数民族曲艺非遗的整体性、原生性、传承性的前提下,通过借助生产、销售等手段从而将曲艺文化资源转化为曲艺文化产品的一种保护方式。文化部部长也提倡“深化生产性保护”,认为生产性保护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①①。曲艺本身是一种“说唱”艺术,表演性很强,加之少数民族曲艺带有的民族风情、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曲艺走向演艺市场对于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少数民族曲艺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品,走向演艺市场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保持少数民族曲艺本身的原真性与整体性,注重传统曲艺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而使之“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