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2 17:54:18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1

7月19日,别人还在考场奋战的时候,我们就结束了期末考试,带着前期的充足准备奔赴向我们的实践基地——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二居委会。由于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是志愿者,经常到居委会所属社区里搞志愿服务工作,因此为本次社会实践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经过沟通商量,我们的实践活动基本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我们分工合作,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写板报,有的发问卷调查,有的张贴宣传画,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对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及时地交流、解决,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我们把事先刻好的艾滋病预防宣传光盘送给社区居委会,并为居民们播放。同时,也集中对一部分居民进行小班培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更好地完善实践活动。

活动的下一站: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一居委会所属社区。由于社区比较大,因此我们在这里付出的时间和心血就更多。原定计划顺利地进行着,但是暴露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由于一部分居民是河北医科大学的老师,因此在他们面前,我们就有“班门弄斧”的意味了,老师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同时,对我们的整个活动给予评价、并且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调查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我们也得到了一个再学习的好机会。

在我们实践的这两个小区里,由于居民都比较混杂,因此碰到了许多问题:拒绝接受调查问卷的人不少,接受调查问卷的却又拒绝填写有效信息的也有,当我们为此作出解释时,还有一部分人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每个人的发出的第一份问卷都是深刻的记忆:很少能以顺利地成功开头的。因此,在不断地碰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讨、不断地交流中,我们一点点地进步着。由于问卷调查中的一些问题比较开放,可能会涉及到人的隐私等问题,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尴尬,但是想到自己实践的目的,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在结束了每天的活动后,我们都会及时地对当天的活动进行总结、评价,以便于次日活动的顺利进行。其实,在每天的活动中,我们的交流和总结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谁有了心得体会,谁有了新的想法,谁有了好的主意,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地让整个团队活跃起来。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2

本研究旨在开掘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它将细致地呈现新闻院系的学生、教师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和编辑)对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辞海》对教学的定义是:“教学指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①因此,教学应该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共同活动。而以前有关新闻教育的讨论多是新闻院系的教师或媒体从业人员操控话语权。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说,我们将重点讨论作为新闻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对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第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体是否脱节?新闻教育是否应该与媒体接轨,怎样接轨?我们将通过实证调查来比较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的异同,为以后的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一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新闻院系师生及媒体从业人员关于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数据,再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包括7个部分:“总体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与媒体的联系”以及“个人基本信息”。

(二)样本选取。采用配额抽样法。学生样本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上海和广东12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主要由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同学这一人际传播网络来发放问卷;媒体从业人员的样本则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各省市的省级和地市级媒体;教师样本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和广东部分高校。抽样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决定抽取400人来进行调查。其次,按教师、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身份进行配额,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各50人,学生300人。第三,考虑到大一学生对专业认知尚不全面,研究生数量总体较少,所以我们对学生按年级进行配额,样本中有大一及研究生各50人,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共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其中学生277份,教师40份,媒体从业人员49份),有效问卷率为91.5%。

(三)变量设置。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有“职业身份”、“满意程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专业背景”等,依靠这些变量的关系,可以勾画出当前新闻教育的真实状况。

三、数据分析及讨论

1.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

对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我们对被调查者进行了提问。请他们为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打分,满分为10分。分值对应的满意程度分别为:非常满意8-10分,较为满意6-8分,满意4-6分,不满意2-4分,非常不满意0-2分。由此可以计算出一个指标——相对满意程度分值。相对满意程度分=(学生满意程度平均分+教师满意程度平均分+媒体从业人员满意程度平均分)÷3,由相对满意程度分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满意程度的较为客观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的相对满意程度分为6.05。其中学生的满意程度平均分值为6.41,教师为6.1,媒体从业人员为5.63。对于学生的满意度,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来自不同院校的学生的差异。我们把277位学生样本按院校级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来自一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为125人,所占比例为45.1%,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为152人,所占比例为54.9%,这说明对样本在不同院系这个变量上进一步分析是有意义的。统计结果表明:一本院校的学生对学校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普遍高于二本院校,平均分值分别为6.54和6.28,但两者的区分度并不大。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此次调查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能满足媒体的需求吗?回答能够的占27.6%,回答不能的占72.4%。由此看来,当前大学的新闻教育与媒体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意味着,从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有一大半部分达不到新闻媒体的要求。难怪有人形容现在新闻教学与新闻媒体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高校按自己的模式培养学生,新闻媒体则以自己的需求招聘员工。

在对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是否脱节这个问题上,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媒体从业人员,有2/3以上的人给以肯定的回答,认为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学校教育应与媒体的需求接轨。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高校与媒体应多交流和沟通。在调查中问到“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工作中的主要缺陷”时,86.6%的人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一是缺少采、写、编、评的实践经验,不能及时上手,缺乏独立采访的能力。二是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者,我们认为,这与现在的高校与新闻媒体单位沟通较少,学生到媒体实习的机会不多,实习的时间不足,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有51.7%的学生不清楚新闻媒体里的具体工作要求;有16.4%的学生完全不知道他现在所学能否达到新闻媒体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从职业要求的角度看,部分学生自身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该对这种情况负有相应责任。而后者,则应由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加以改变,以适应新闻媒体的职业需要。在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中,当问及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该怎样去弥补缺陷时,有80.6%的人认为学生应利用一切机会,尽量多参加新闻媒体的实习和实践。他们建议,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应把目光局限于书本的固定模式上,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打好基本功,以防止眼高手低。

2.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李彬教授认为,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在两极间摆动,一极是实践的需求,一极是理论的诉求。一般意义上讲,新闻教育及新闻研究一直主张理论联系实际,追求两极之间的平衡。②实际的情况究竟怎样呢?

此次调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是“如果让您自己选择专业课程,你会选择哪种类型?”选择项分别是实践型、理论型、理论+实践的综合型;针对教师的问题是“您认为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是怎样的?”选项分别是注重实践、注重理论、两者并重;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问题是“您认为现在新闻媒体最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选项分别是理论型、实践型、理论+实践的综合型。统计结果表明无论学生、教师还是媒体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这也印证了“两极平衡”的判断是准确客观的。同时应当看到,在新闻业界和教育界,偏重实践的主张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3.新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据样本统计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当前所开设的课程,纯理论课为61.5%,实践操作课为9.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28.8%。

这表明前面所提到的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是历史原因。美国学者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书中介绍,将新闻学开拓成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的“老爸”布莱尔,20世纪初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教育作了这样的设计:在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1/4,其余3/4的课程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布莱尔这种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观较为合理,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鉴定标准”。③新闻学传入我国以后,布莱尔这种课程结构观也同样被国内新闻学院所接受,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人文科学而轻社会科学的倾向。建国后,很多学校的新闻专业往往设在中文系,尔后独立为新闻传播院系。因此,出于历史惯性,文学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此次调查表明,在人文社科类的基础课中,开设了文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78.8%,开设了心理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32.7%,开设了社会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34%,开设了哲学类课程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47.3%,开设了法律和经济学课程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23.5%。由此可见,文学类课程偏多,而媒体急需的社会、法律、经济学等偏重于实践的基础课程设置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创新人才,1998年以后,本科专业的学时总数不断压缩。在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学校公共课如马列原理、外语等不能减,最后只能削减某些专业课的课时或者砍掉某些人文社科基础课。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一些理论+实践的课程就变成了以讲授理论为主的课程,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大打折扣。

就新闻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发现“教师讲、学生记”的“讲授法”依然是大学新闻教育的主流,“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开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样本统计结果显示,在新闻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讲授法”占样本总数的46.9%,“讨论法”占27.8%,“案例法”占14.1%,其他教学方式占11.2%。

然而,当问及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怎样的授课方式时,有58.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与老师共同讨论,老师给我们指导”,有32.4%的学生“希望老师多分析案例”,只有2.2%的学生接受“老师讲课,我们记笔记”,其他类型占7.2%。由此可见,新闻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四、结论与思考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媒体从业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学校教育应与媒体的需求接轨。造成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象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新闻院系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上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如果新闻媒体把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适合其需求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媒体自身也担负有培养人才的重任,就象医院必须要给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一样。所以,接轨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一相情愿,媒体也应承担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相应的责任。

众所周知,传媒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新闻实践走在了新闻理论的前面,因此高校新闻院系所培养的学生暂时不能适合媒体需要也是正常的。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求大学新闻院系应立足传媒发展现实,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以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主动与高校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业务交流方面开展广泛合作,真正达到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实现二者共赢。

注释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657页

李彬:《新闻教育:重思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视听界》2007年第4期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3

二、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融的重要意义

作为研究新闻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新闻传播研究对促进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传播研究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需要在正确、全面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可认为是新闻传播客观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受不同政治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将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理论。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新闻传播研究理论遵循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就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播过程而言,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催生了不同的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即资本主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均较为落后,自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传播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累累硕果,我国也逐步形成了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建设仍然与新闻传播研究实践的发展节奏“有所脱节”,为此,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建设,推动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知

(一)新闻传播实践“孕育”新闻传播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脱胎于”实践,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同样具有这样的包含关系。应当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始终跟随新闻传播实践不断嬗变、完善和发展。新闻传播实践是无止境的过程,新闻传播实践更是促进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完善的“源头活水”。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领域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竞争”成为各国在国际舞台上“角力”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可谓迎来了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的历程便是中国新闻传播实践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直接印证。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有力、稳健领导下,新闻工作者们不断发挥自身的力量,新闻传播成功扮演了各地区、各民族联系的“纽带”角色,为促进中国内部稳定、繁荣发展作出不容忽视的历史性贡献;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慎言慎行”“握好笔杆子”,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真实历程客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为推动中外信息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峥嵘”的实践历程之中,新闻工作者逐渐摸索、总结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共同之处,二者均起源和发展于新闻传播实践。

(二)新闻传播理论反作用于新闻传播实践

新闻传播理论支撑新闻传播实践有效应对深刻、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实践面临更加深刻、复杂而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传播实践所面临问题的难度。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化环境之中,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加速传统传媒格局的转变和推动传播秩序重建。最为典型的是,以“双微一自”(微博、微信、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组分正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新闻传播实践正逐渐由传统的专业化媒体机构传播转变为公众参与的大众传播,传播机制逐渐由“党政主导传播”转变为“社会多向传播”,传播范围也由“单一、局部地区传播”向“跨地区、跨时空”转变。新闻传播理论是对于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是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而出的宝贵经验,新闻传播理论如同坚定的旗帜,它能够从新闻传播制度构建、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渠道优化等角度有效加强新闻传播实践对复杂多变新闻传播环境的应对,提高新闻传播实践技巧性、艺术性,增强新闻传播实践之成效,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需求。

四、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思考

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新闻传播实践孕育新闻传播研究理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指导和支撑新闻传播实践取得良好成效。笔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具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关于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个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以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均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胜利的必然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为此,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应充分尊重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具体而言,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应当体现阶级意志、权利,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时,首先在思想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将党的政策、方针融于新闻传播实践中,正确、全面地展示党的纲领、方略。

其次,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应当体现群众性,亦即人民性,这要求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充分考虑人民的权益,为民解忧。回顾历史经验可知,只有充分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妥善报道特殊性事件

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任务是系统性地传递客观的新闻现象和信息,促进新闻传播业进步。当前正值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时常见诸报端。特殊事件的报道是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均关注重点问题,例如,中外新闻工作者都热衷于跟进热点事件,同时,在事件报道中探索、总结出值得推广的报道经验(也可称之为研究所取得的理论)。

天津塘沽爆炸事件是一起轰动中外的重大安全事件,当时有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对此事件进行了跟进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传播了事件的客观信息。针对该事件中网上所流传的谣言、虚假信息,有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快速地进行辟谣,有效消除了虚假信息传播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注重妥善报道特殊性事件。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有必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特殊性事件妥善报道的事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新闻传播实践经验,为推动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铺垫良好基础。

(三)加强本土化研究

上文提到,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任务是传播执政党的新闻信息。从更深层次地角度分析,新闻传播的意义在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较之于西方国家还有所不足,新闻传播学研究理论诞于西方,服务于中国发展。为实现新闻传播学的“洋为中用”,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加强本土化研究。

一是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围绕“新闻传播为公、为民”的核心原则,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系的新闻传播价值取向。

二是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养分,它对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提出了系列的观点和理论,这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备许多有益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发展的元素,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例如,“民本思想”“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研究的文化底蕴。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4

一、新闻学研究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总结60年来新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它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紧相依,步步相随。当祖国和人民处于顺境时,它的发展也顺利,而当祖国和人民处于逆境时,它的发展也就受到干扰和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新闻学研究随着初兴的共和国蹒跚起步,到在“左”的路线和思潮影响下,长达20年中经历曲折,遭受重创,再到挣脱“左”的束缚,拨乱反正,重新起航,最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改革创新,走向繁荣发展,真所谓国兴,学亦兴,国难,学亦难。

这告诉我们,新闻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与社会环境,需要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国家应当尽可能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得新闻学研究能够在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与条件下自由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改革开放提供的良好氛围和条件下,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使得我国新闻学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得以不断改善。

例如中共十六大以来,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新闻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新闻工作实现新的调整和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5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等。这些政策文件和法规涉及的大都是制约新闻业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其出台将从政策上为新闻业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也为新闻学界从学理角度来认识新闻传播和新闻业发展中的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政策及法理依据。

再如,政府在新闻学研究的经费上也加大了投入。无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或是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其中对新闻学学术研究的经费资助额都有大幅提高,另外,新闻教育经费和新闻业发展经费也在增加。这些都为新闻学科建设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

此外,新闻业界的配合也为新闻学科发展提供了支持。近些年来,新闻业界越来越重视和认可新闻学科的学术地位,对新闻学表示出越来越宽容与合作的姿态,不少媒体机构主动与学界进行科研合作,自觉用新闻学理论指导实践。总之,与以前相比,新闻业界对新闻学理论的轻视和指责少了,配合与合作多了,相互间就共同关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合作开展科研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本身就壮大了新闻学的研究力量,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发展。

除此外,新闻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与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些年来,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学科建设得到许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形成了一种新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新闻学研究须坚持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学术研究需要始终体现为新闻实践服务、为传媒改革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离开了这些,新闻学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纵观60年来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服务新闻实践和传媒改革是其存在的主要价值,也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正是在不断总结新闻工作和传媒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指导一定时期具体的新闻实际工作和传媒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新闻学才得以不断丰富其学术内涵,提升其研究质量,从而获得深化与发展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实践的探索,到改革开放中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实践和传媒改革经验的总结,新闻学研究积极为我国新闻宣传实践和传媒改革及时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咨询,促进了新闻宣传实践的创新,推动了传媒改革的深入,提高了新闻宣传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例如,报纸的改扩版,周末版的出现,都市报的兴起,报业集团的建立,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推陈出新,还有新媒体的快速与强势发展,和传媒产业从经营到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等等,都离不开新闻学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持。

而服务社会发展,则是新时期新闻学研究的一种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研究开始注意将视角从新闻圈内瞄向社会的广大空间,承担起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下,新闻研究者将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为政府、企业及各种社会团体提供政策咨询和理论创新服务,大批研究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团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舆论危机,提高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使新闻学研究的社会应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实践说明,新闻学研究不能偏离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无视不断变化的新闻工作实际,将自己困入纯学术的象牙塔中,否则便会走入死胡同,失去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新闻学研究须不断破除“新闻无学论”的影响

在几十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新闻无学论”始终伴随其左右,对其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什么“浅薄论”、“无用论”、“非科学论”、“不独立论”、“不成熟论”、“失范论”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观点时不时地会出来对新闻学品头论足。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传入我国并获得快速发展后,更是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或用“新闻传播学替代新闻学”的论调,使得“新闻无学论”的声浪愈加汹涌。

“新闻无学论”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而且实事求是地说,“新闻无学论”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它的确反映了新闻学作为一门后起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容否认,“新闻无学论”的存在和蔓延,对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受到某些质疑和否定,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轻估和贬损,研究队伍也受到某些冲击和影响,不少原先研究新闻学的学者纷纷转向研究传播学,以至于使得一些人对新闻学的前途感到担忧。

因此,新闻学研究欲求发展,就须认识“新闻无学论”的危害,并要努力破除其消极影响,从而为新闻学的健康发展扫清前进道路。当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总结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新闻学科发展的成绩和经验,理直气壮地说明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具有人文科学学科属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品质及理论内涵,维护其学科地位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当然,在破除“新闻无学论”消极影响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考虑其中某些合理的成分。对其中那些客观反映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内容,对那些对促进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内容,要做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以便从中汲取教训,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使得新闻学在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善,学科内涵上更加充实,研究方法上更加多样,研究机制上更加规范。

四、新闻学研究须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不断受到“左”、右两种倾向的影响,致使其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左顾右盼,时进时退,难以自由发展,稳步前进。

新闻学研究中的“左”的倾向,在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一些人习惯于仅仅从政治宣传的角度来看待新闻学,过于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强调其为政治服务的功能,而无视甚至否定其专业性与学术性。而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像“”中那样,则表现为的对新闻专业理念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完全颠覆和根本背弃。

新闻学研究中的右的倾向,在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一些人往往单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来看待新闻学,过于强调其专业性与学术性,而无视甚至排斥其政治性与倾向性。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右的倾向则表现为从根本上否定我国的新闻体制和主流新闻价值观念,主张照搬西方的体制和模式。

其实,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左”、右两种倾向都会对新闻学造成伤害,都不利于新闻学的健康发展。“左”的倾向会伤害新闻学作为一门具有严谨的科学专业规范的学科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右的倾向则会排斥新闻学作为一门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政治性与倾向性。其结果,都会导致新闻学研究出现偏差和失误,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特别是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的那些“左”的或右的倾向,更会对新闻学研究带来严重伤害。

因此,新闻学欲求顺利发展,就须努力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影响,即既要防止保守、僵化、教条等“左”的东西,又要防止偏激、离谱、颠覆性的右的思想观点,要努力做到既讲求学术规范,注意尊重和维护新闻学科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又考虑倾向立场,注意体现和维护新闻学科的政治性与倾向性。尤其要注意防止出现极端情况下的那些“左”和右的做法,防止它们对新闻学研究造成重大伤害。

另外,新闻学研究还须注意防止失范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近些年来,在新闻学研究中出现了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忽视学术积累、缺乏学术批评、引文及注释失范、学术评价标准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复和“泡沫化”倾向等一系列失范问题,这也使人们对新闻学的专业理论和学术地位产生质疑和动摇。

因此,需要警惕市场、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学学术研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维护新闻工作的职业声誉和新闻学科的学术纯洁。特别是要警惕金钱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新闻学研究的侵袭,防止它们将学术研究染上铜臭味和庸俗气,使新闻学堕入世俗的泥潭。

五、新闻学研究须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

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过程需要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

所谓“遵循学科发展科学规律”,主要是指新闻学研究要强调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性和规范性,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注意遵守一般的学术规范,尊重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保证其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新闻学研究要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实现学科的科学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即找到当前阻挠自己发展的障碍,弄清影响自己发展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欠与不足,寻求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即要立足于对以往传统的继承,要注意分清过去的哪些工作传统和学科理论是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的,使其在新时期能够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得以发扬光大,既不能任意无视传统,轻易否定原有正确的学科理论,更不能随意颠覆传统,无端地将原有的科学的学科理论视为“谬误”。

三是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即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包括西方新闻学中那些揭示新闻传播一般特征和普遍性规律的理论成果,将其吸收消化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东西。

四是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即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地吸纳反映最新理论成果的各种新的理论营养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特别是要注意总结和吸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创造的各种新经验、新理论,借以将新闻学研究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五是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照下发展,即既要注意在新闻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按照科学形成的规范化要求,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来体现和证实自己所研究的学科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同时,又要注意在新闻学研究中努力借助并体现人文精神,注意防止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维、没有方向的纯粹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更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

六、新闻学研究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旗帜、灵魂和方向,是指导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指针,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与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项根本要求,更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它是科学认识和解释新闻传播现象与新闻运作规律,深入研究新闻学的不可缺少的思想武器。因此,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来研究和发展新闻学,并努力将其体现到新闻学研究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去,是新闻学科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我国新闻战线中,无论是在新闻实务部门,还是在新闻院校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过时论”、“有限论”、“无用论”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偏见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新闻工作和新闻学研究出现偏差和失误,给新闻事业带来损失。所以需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工作及对新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指导地位。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5

目录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个人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大学生实习总结怎么写

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大学生实习自我总结

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11、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的学习社会知识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于20__年2月参加了社会工作实习。实习的意义在于为自己提供一个更加好的学习的平台,获得成长,适应社会并为自身和社会创造出价值与财富。

本人的实习单位是吉祥天健康产业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养生、美容的独具发展前景的集团化公司,所以对于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吉祥天对实习生的要求是需要大专文凭以上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好的个人学习、复制能力以及有愿意出差的意愿。这也对应了我选择实习单位的目标,因此,我选择了“吉祥天健康产业集团”作为实习单位。

2、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接受了公司系统化的培训,包括公司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公司的产品种类,产品的规格、价格、功能、效果,下市场销售交流技巧等。除此之外,公司还要在实习生熟知产品的前提下培训所有人上台讲课的能力,确保下到全国各地的市场能对市场人员进行公司产品及产品销售的能力。培训集上台讲课培训、与市场人员交流、向顾客铺垫销售产品并获得成交机会、能适应艰苦的出差旅途生活、布置店铺活动氛围、小或大型会议执行等能力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

3、实习结果

在公司接受了1个多月的培训后,确定了本人通过了公司的考核,已于20__年2月中旬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委派我到浙江杭州市场进行工作、学习。并且主持、销售、交流、培训等能力获得了提高与认可,于20__年4月起转为正式员工。

4、实习总结或体会

从20__年2月底正式来到吉祥天健康产业集团实习、接受培训。我收获最大的不仅仅是公司同事间的深刻友情,更多的是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走向社会的目标与方向。慢慢的,我也由一个什么都迷茫不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在工作能力方面,由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最后获得公司认可并获得很多鼓励和表扬,这样一个过程是非常值得自己高兴和珍惜的。

在进入公司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委派我和另外一位新晋同事做公司20__年年会的主持人,在这样的一个机会之下,我在年会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胆量、魄力、控场等方面的锻炼,让我得到了很多的提升,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潜在的能力,让我收获了更多的自信。

由于在年会上的表现,让更多从市场上回来的老同事认识了我,也让更多的同事认可了我,对于还是新人的我来说这是万分荣幸的事,也为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奠定了更多的基础。所以紧接着20__年公司极为重视的新年启动会上我再次与上任搭档站上了主持台,被公司委以重任,主持、控场、活跃气氛、把握流程等等,让我获得了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个人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2在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响应“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号召;也为了给个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利用三十天的时间组织了一项名为“爱心辅导”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我在此做一个总结,作为大学一年级暑假的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的动机

在权衡了各项大学生可能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我认为:家教是一份切实、有价值的方案。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学生,尽管我本身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但“为人师表”这个千年的古训却永远牢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做一个好老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如何出色的胜任老师的工作,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磨练。所以本着这样一个向往,我选择了组织家教这项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准备

为了能够增加此项活动的“含金量”。我为活动订立了“自己组织,自己分配,自己招生,自己工作”的基本宗旨。其中这里的“自己”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群体:即所有参与到我组织的这项活动中来的和我具有同等学历的朋友们。他们分别是:万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管理系)、施政(南通大学数学系)、蒋舒(南京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贾楠(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在组织好人员之后,我于19号晚迅速草拟了两份材料。即:“爱心辅导介绍”广告和“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材料见附页)

活动的实施

在1月19号散发了“爱心辅导介绍”广告之后,我们很快接到了许多家长的询问,并陆续登记好姓名和联系方式。1月21号上午结束招生后我组织分配了各个参与同学的任务,其中我具体负责了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及英语辅导工作。会议结束前我们再次学习了“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下午同学们开始各自与负责的孩子家长联系,商定具体的实施细节。

22号活动正式开始,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条例中的规定,牢记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礼貌、耐心、亲切的完成辅导任务。同时,我尊敬学生家长,礼貌用词,耐心听从家长的建议。在具体学科指导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存在着偷懒和粗心的坏习惯。我针对这一点提出了狠抓辅导效率,减少学习持续时间但增大学习频率的方法,为这个孩子的提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活动结束时,在我和孩子家长共同组织的测验中,他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

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我还统筹着全局,每天与其他四位同学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提醒他们牢记活动条例并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返回目录

大学生实习总结怎么写3一、实习总结的资料收集

从开始实习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广泛收集资料,并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如写工作日记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实习总结的基础。主要收集这样一些资料:

1.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

比如单位组织学习,内容是什么、什么学习方式、学习后的效果如何,对自己和同志们的思想有否提高。

2.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的。

比如法律专业,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是如何灵活运用法律条款,深入了解优秀法官,如何运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提高结案率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将秘书实务、应用写作等科目中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等等。

3.观察周围同事如何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

实习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所以既要体验还要观察。从同事、前辈的言行中去学习,观察别人的成绩和缺点,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观察别人来启发自己也实习的一种收获。

4.实习单位的工作作风如何。

单位的工作作风对你将来开展工作、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么启发;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学习、哪些要引以为戒,对工作对事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5.实习单位的部门职能发挥如何。

对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能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和认识。

二、实习总结的写法

根据本专业特点,可以全面地写。如法律专业,去法院实习,获得的是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应该具有全面素质材料,这时,可以将所实习的全部内容,包括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质要求、业务素质要求;法律条文的运用;法官的个人魅力(言行举止语言表达等综合 因 素)在法庭上的效果;法官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文秘专业作为一个办公室文员,实习中可能工作性质内容涉及所学大部分骨干课程,如办会(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会议过程中服务工作、会后的总结会议工作,以及整个会议涉及的文书有哪些,领导对这些会议文件的写作要求有哪些,写作者在准备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或失败的教训;文秘工作者的仪表礼仪有什么要求等等)。

也可以根据实习的内容确定某一局部的工作、就一个专题作为重点描述对象。如文秘中的档案管理,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有什么、自己学的哪些知识在工作中运用上了,你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效果如何;同事是怎么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等等。

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以实习时间、地点、任务作为引子,或把几个月的实践感受、结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来以引出报告的内容。

第二部分: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环 节、做法)

1.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方式方法变成实践的行为;

2.观察体验在学校没有接触的东西,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样的形态或面貌出现的。

比如,部门职能,原先你不了解,后从工作中由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

你对职能部门的了解。再比如人际协调方法,工作中的人际协调和你学的公关理论与实务有什么样的差异,你怎样体会公关理论等 。你可以以参照毕业生实习总结范文。

第三部分:实习体会、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文章也可以以实习体会、经验为条目来结构全文。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团队协作意识强;善于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挑战新工作;事后善于总结等等。从实践中看到的缺陷:政治触觉不够敏感;专业知识欠 扎 实;动手能力差等等,用这些,把自己实践的过程内容串起来。不过,这样的报告相对来说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

三、实习总结写作要求:

1.报告必须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可参考别人的资料,但不能抄袭,一旦发现一律作为零分处理。

2.如有引用或从别处摘录的内容要表明出处。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释,具体格式为:引文标题、作者、出处(刊物名称)、页码、发表日期或出版者、出版时间和版次。

3.文章开头有内容摘要和主题词。

4.语言要求简练,符合公务文书的要求。

不要过多的说“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分配到的任务后,下面的文字尽量少出现人称,不用人称。字数要在3000以上。

5.去单位实习之前一定要先跟指导老师联系,相互留下联系方式。

实习一段时间后,首先要提交的是报告的大纲,字数最好能在 800字左右,主要是交待自己要写的报告的主要构架内容,由指指导老师知道后再开始写作,具体交稿时间跟指导老师联系,最好在实习结束前10天将草稿交指导老师批改。老师认为合格后,再誊抄在学院统一印制的实习总结本上

6.实习结束回到学院后准备集中交流实习情况,并做好实习工作总结。

返回目录

实习报告总结范文4一.实习目的

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五.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践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

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

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

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

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5.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位记者提供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初学记者的经验不足,应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运用到实践中去,应该多动手操作。

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实习中提升能力,在实习中学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抓好实习,是关键的,迈好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新闻是一种客观的报道事实的学科,它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时效性特强的学科,新闻更是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应抓好实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深刻体会,认真学习。

返回目录

大学生实习自我总结5短暂而充满意义的一个月的实习以来,我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真正进入了一成长的时期。随着师傅与同班同志耐心的指导与提醒,我的操作能力在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很快的适应与熟练了各个岗位上的工作内容,步骤及要点。同时也提高了我对这份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激起了我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和重大的责任感。我的每一步都必须从小事开始,从细节起。步,刻刻牢记操作规范,时时不离的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从不敢有过半点的马虎和大意。每各项工作的操作中,我都虚心接受和听取领导与同志的指导。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从不掩饰与含糊。并在每一项操作过程中不断的刻苦钻研,总结经验,不断的吸取教训,以致使我在工作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大的进步。

努力总会得到果实,在这一个月的工作里,使我在此岗位上操作的内容有了不小的成就。在班里常受到班长与师傅的表扬。每一次的收发油中,他们都会在此教会我新的东西。耐心细致的为我讲解油品的流程和每个阀门所管辖的范围及通过油品流量的大小。特别是在每一次的储油时,他们会按一步步细致严格的为我讲述每一种牌号油的特点及怎样通过看,闻,摸,测等方法验证油品的质量,然后测出密度。总之,教到我学会,听懂,熟练为止。这一切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氛围,促使我更加的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一、坚持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努力学习各项HSE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HSE岗位职责,提高HSE意识,严格执行本岗位的操作规程,遵守工艺操作纪律,积极参加各项HSE 活动,岗位技术兵和事故预案演练。熟练正确的使用各种防护装备和消防器材,努力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二、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充分的锻炼自己,磨练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展现和升华。

三、保持谦虚的工作心态和学习的态度,认真听取建议,以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以 最大热情去学习。把规章牢记心中,虚心接受与采纳每一位同志的提议,累积经验,以便更快的完善自己,充分的发挥一个员工的责任,为自己的前程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善于总结经验,抓住自己的特长做到最好,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只不过是离我们一步之遥。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6

一、关注“被扭曲或忽略”的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实践已经构成了近年中国新闻改革研 究的关键议题之一。在一项题为《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的被广泛引用的文献中,学者陆晔和潘忠党(2002)指 出: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在当今中国新闻改革中是以“碎片”和“局域”的方式呈现(in a fragmented and localized form)的。具体包括如下特征:其一,就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而言,话语建构被限定在新闻业务领域,且在不同语境中共同被强调的只是操作技能和表现手段上 的专业水准以及实践中的专业伦理;与之相对,专业主义的其他内涵,尤其是涉及到媒体的社会功能和角色、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的成 分,在建构过程中或被扭曲或被忽略,且专业主义话语也不被允许用来整合专业社区、确立独立专业人格。其二,专业主义的“普适性”被赋予了“中国特色”,因 为它在新闻从业者的实践中,被渗入了中国知识分子入世、启迪民智的传统和新闻改革的现实矛盾。

这一研究结论能够帮助我们总体把握、理解中国大陆新 闻业专业主义建构的特征,但如果深入到新闻改革的局部、特定的媒介组织进行观察,会发现:那“被扭曲或者忽略”的专业主义成分恰恰可能构成了从业者话语实 践中最为着力的部分。以本研究关注的《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的工作理论为例,恰是着眼于对媒体功能、记者角色以及职业认同,来表述或规范新 的操作技能或专业手段。

就专业主义建构的“中国特色”而言,不少论者大多都承认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思想文化启蒙的传统是当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重要 底色(陆晔、潘忠党,2002;李金铨,2010;童静荣,2006等),并且将这种传统在新闻业的体现回溯到近代政治报刊的出现,尤其是张季鸾时代的 《大公报》。芮必峰(2010)甚至认为,历史产生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从业者既不构成“描述”也不构成“规范”,毋宁说一种带有“英雄情结”的 “参与”精神构成了从业者职业理念的主旋律,并将之解释为文化传统中与“士文化”密切相连的“侠文化”,断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 期里还是”。确切与否暂不置论,可争辩的是,这一思维路径与它批评的对象一样,也是总体层面的判断;而就具体实践也可以观察到,至少在新闻改革的某些地 带,新闻从业者已经有意识地在反思所谓的“中国特色”,无论在理念还是操作层面,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世、启蒙传统(或者说“侠文化”精神)表现出了一定 的疏离感。有从业者就明确指出,记者不是“独行侠”(张志安,2007:286-299)。

我们选择“三联”这份在中国新闻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新闻周刊作为观察对象,主要试图探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如果说某些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曾经较为系统、清晰、明确地表达过“新闻专业主义”,那么,它的内涵 是什么?它就是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吗?其二,这一话语实践中有所谓的“中国特色”吗?如果有的话,它是什么?那种入世和思想文化启蒙的传统,如何与特定的 新闻实践相融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研究是上述研究的延续和对话,因而我们也尝试评估这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试图 用“学者型记者”来概括以“三联”为代表的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实践。“学者型记者”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在中国新闻教科书以及某些记者指南手册之类的 语境中,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类似的“专家型学者”)经常被作为一种对记者类型的划分和职业发展的规划,指记者基于长期对某个行业或领域的报道经验而积累下 丰富的识见,从而超越了一般从业者。与这种使用不同,“学者型记者”在本文中是中国语境下一种新闻专业主义职业认同的特定类型,涉及三个方面的表述:即新 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及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陆晔、潘忠党,2002:20)。换言之,借助这个构词法上的偏正组合,我们 想用它来考察描述: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要实践模式的“学者型记者”,表达了怎样的一种角色意识和职业认同?与以客观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其他实践方式下的新闻 专业主义理念存在何种共同和差异之处?我们还将探究这一话语在中国新闻改革中的特定内涵及生成语境,并对其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做初步解读。

二、“学者型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内涵

我们用“学者型记者”这一概念来概括“三联”的新闻理念和 职业认同,并非空穴来风。有人曾形容其编辑部中有一种“社会学的野心”,而“三联”新闻理念的主要阐释者李鸿谷如此回应:“如果把一个社会学者变成一个有 好奇心的研究者,那么着更符合我对记者的期待”,“如果你做记者这行的话,社会学可能是你用过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全部”(张志安,2007:256), “历史学者总结历史研究如果要有突破,一般会在两个方面有所进展才能有突破的机会,其一是新材料;其二是新方法。这一理论也非常适合于新闻。”(邓科主 编,2008:204)如果对比塔奇曼的研究(2008:65),媒体从业者往往没有什么明确的“理论”,日常的实践是在某种编辑部共识下进行协商的结 果,那么“三联”的上述表述显然与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其论及新闻采集也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

就微观实践层面,这种差异最明 显的体现,是“三联”以解释性报道作为主要的报道策略和模式。一般而言,客观性往往被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志(舒德森,2010b:55;黄 旦,2005:68),但若从新闻报道实践着眼,与新闻客观性相关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也呈现在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思考中,例如,解释性报道作为一种特定而 重要的新闻实践类型,它与客观报道之间的矛盾,是否也体现在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中?丹尼尔C哈林(2006:209)将这个问题视为新闻实践 中的根本性冲突,如何取得一致“一直是含糊的”,而且依赖新闻专业化也“永远无法消除”。

舒德森将“解释性报道”与“告知公众”、“调查性报道” 一起列为新闻民主功能的三个首要方面(2010:23),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某些重要区分。学者大多承认在调查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之间存在着上述记者角色上 的张力(舒德森,2010b:106-7;凯瑞2009:54),但对解释性报道在新闻专业主义中扮演的角色着墨不多。塔奇曼(2008:106)在研究 中亦发现,对记者而言,“客观报道与新闻分析有何不同”,是“公认的最难回答的问题”。就记者的角色而言,相关文献多采取记者角色的中立者和参与者“两分 法”,或资讯提供、调查与解释、对立等“三分法”(罗文辉、陈韬文,2004)。有研究发现,中国的深度报道从业者对应该扮演“记录者”还是“影响者”的 问题并无一致看法,“如果从专业或理想的角度,他们更强调‘记录’,而从现实的语境出发则同样强调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影响’(张志 安,2008:51)。

“学者型记者”的核心定位是“记者”而非“学者” ,这体现着“三联”最为基本的职业认同。“三联”传播自己理念的广告语是“记录社会进程中重大的事件”,“记录”的表述显示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对自 身角色的基本定位:新闻从业者是中立的观察者,而非参与的倡导者或鼓吹者【2】 ,其从业者对此有清晰的表述:“记者就是一个观察者,一个旁观者”,“一个中立者”,“记者不是新闻中人与事的直接利益方,他是一个闯入者”,“是非曲 直,并不要求你想法官一样裁决,而只需要观察。”(张志安,2007:251;李鸿谷,2010)与之紧密相关的新闻专业主义另一内涵,即服从于事实这一 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一个有着基本常识的记者,即使他没有足够的方法论准备,只要他有足够的努力,找到别人没有找到过的材 料,相信那些未曾披露的材料本身已经构成了自身的逻辑与结论。”(邓科主编,2008:204;李鸿谷,2010)。

在此基础上,“学者型记者” 的理论意义,恰在于为我们的理解解释性报道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样本,在媒体功能上它强调以“阐释性理解”推进对复杂社会的认知为“服 务公众”的基本内涵;在角色认同上与一般的客观报道及强调记者介入的调查性报道保持疏离;在常规行为准则上强调以特定社会科学知识构成的分析框架,体现在 选题、采写、编辑等方面注重对社会结构变动的理解。

“三联”在对“阐释性理解”的强调中表达出特定的对“中立者”和“记录者”的定位,“一个媒体 还是应该对历史或现实有相对纵深的观察、领悟、叙述和方法。这可能是操作者本人或团体所拥有的一种自我使命感。”(张志安,2007:254)这种“自我 使命感”固然基于新闻周刊的特定操作规律,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3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变,“中国对我们才是最陌生的”,因而,如何通过记者的记录、发现 和阐释去推动对“陌生中国”的理解,就成为媒体“服务公众”社会责任的选项之一,而且这种推动背后亦隐含着一种行动:“在这样一个大规模变化的时代”, “媒体真正的责任是去观察这种变化,成为规则重建的一部分力量的来源。”(同上,p.253)

在此前提下,如何观察、记录并呈现这种“阐释性理 解”,就成为勾连媒体使命与日常操作规范之间的关键。对“三联”“相对纵深的观察”而言,重要的是找到解释或分析的框架。这里的“解释框架”并非新闻社会 学研究中所谓“frame”,即“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论,告诉我们什么存在,发生了什么,什么重要,以此形成我们选择、强调和呈现的原则”(舒德 森,2010a:43-4),它不是一个新闻从业者隐含着“集体无意识”,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寻找和建立过程,甚至被上升到作为“批判的武器”的新闻方法 论的层面;就操作而言,特别是最为典型的封面报道,“解释性框架”实质上是一种利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工具或某种具有理论色彩的概念,形成对中国社会结构性变 动的把握。

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展开的新闻实践,与一般对“新闻”的理解存在着甚至是颠覆性的差异。在李鸿谷看来,“新闻一般定义是对变动的事实的报 道”,“变动的事实”往往依托“恒定的结构”而成新闻,但对目前剧变的中国社会而言,“变动的事实”背后的某些结构性因素如行业,也是变动的,“而且比变 动的事实更厉害”(李鸿谷,2009c)。“学者型记者”的日常解释性报道实践,就在为公众理解这种结构性变动提供阐释性理解。于是,“按此逻辑,那些事 件本身的重要性应当让位于它的背景”,事件背后的制度、环境以及人物,“相对于那些事件与冲突,其实是更大的变量”【3】 (李鸿谷,2009b)。

这 种新闻价值标准判定上的变化,渗透在“三联”编辑部对封面报道重大题材的选择中,也体现于记者、编辑在新闻采访写作处理材料的筛选、排除、强调、叙事的各 个环节中。被作为“三联”封面报道“样本”的一些操作范例,在不断反复的重述中也多是立足于各个具体特定的“解释性框架”如何寻至的过程。仅举一例,在 2008年有关“猪肉涨价”的封面报道中,这则在客观报道常规中的硬新闻,被视为“中国社会一起结构性变化的前兆”,报道从事件进入到背后的供需关系,再 进入到农村劳动力的价格变化,再落实在农村政策的变化的政治分析层面。这显然就与将社会新闻作为简单的告知或调查真相就有所不同,由此诸如灾害、事故、群 体事件等种种“经典的社会性新闻”,“其实都是我们认识中国巨变的机会”(李鸿谷,2009b)。“三联”还以结构的视角重新理解新闻报道的“现场”,提 出了“事件现场”、“行业现场”和“人际网络”的“三重现场”的概念(李鸿谷,2009c)。严格意义上,“三联”所阐述的“现场”是从业者对新闻事件的 空间建构,类似于布迪厄(2004:17-8)所讲的交织着各种社会力量冲突、控制与合作,具有一定历史结构和实践自主性的“场域”(field)概念, 用李鸿谷的话来说,“现场由一系列关系结构构成。这些关系结构,如果失去认识,你并不能真正复原现场,也很难说你建立了真正的现场感。”

由此可 见,“三联”对“阐释性理解”的强调与“告知”(客观报道)、“揭丑”(调查性报道)有着微妙的交叠,但亦有重要不同。它与“揭丑”一样,注重对事实的深 度发掘,而不似“告知”那般对信息源(特别是官方信源)采取“径直”(straight)报道的态度(哈林,2006);它与“告知”相似,对报道对象采 取一种疏离和中立的观察态度,不像“调查性报道”那般咄咄逼人的介入,它比客观报道更为深入,又比多是围绕“事件”展开的调查性报道更注重“结构”。

西 方新闻专业主义时常为研究者所诟病的是,它在组织常规的约束和压力下形成的新闻偏向,即以事件、行动和人物为中心,负面的;超然的;技术的和官方色彩(舒 德森,2010a:59-69),一些持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取向的学者,也由此分析新闻媒介作为社会主控意义的再生产机制,恰是通过“关注事态的直接形态而 非其结构性不平等的潜在原因,并强调现有的新闻表述渠道调解冲突的能力”而实现(格雷汉姆默多克,2006:224)。

由此对照,“学者型记 者”的意义或在于,它从一个特定面向推进了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例如它更强调对“事实的结构性变动”的关注,通过阐释性报道推进人们对自身社会生 活的深层理解,“观察有别于你生活的东西,对有别于你的生活的那些人和事提供一个解读和方法。”(张志安,2007:255)。某种意义上,这种“阐释性 理解”类似于吉登斯(2003:277-80)所讲的“双重阐释”,首先通过对事实的搜集采访解释日常生活的理解和建构,然后再将之置于社会科学专业性理 论概念的意义框架下进行再解释。或源于此,“三联”敢于声称自己进行的,是一种“知识生产”【4】 。

三、“学者型记者”的中国生成语境

“学者型记者”的定位还需要更深入的解读。首先,作为一种新闻专 业主义的特定话语实践,它是某种“中国特色”的东西吗?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而言,不是。置于世界新闻业的横向坐标下观照,“三联”的“学者型记者”的定位, 一定意义上与美国《大西洋月刊》、《哈泼斯》和《纽约时报杂志》等“综合人文杂志”的理念具有共通之处【5】,例如《纽约时报杂志》声称“我们的使命就是 通过新闻深化读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坚持“用社会学视角观察一切”;《大西洋月刊》也宣称其“使命”或“传统”在于“确保人们能够理解世界,理解美国” (王栋,2008:86, 109-111)。甚至,某些操作手法也有类似之处:例如,《大西洋月刊》“每个月都会聚焦于一个高度概念化的,非常容易辨识的封面报道”(同 上,p.87),“三联”也喜欢“造词运动”,喜欢“制造语词、制造话语”,典型如用“三重世界”提炼对马加爵的报道、用“阶级斗争”分析赵忠祥、饶颖事 件【6】(张志安,2007:257;邓科主编,2008:201-3)。

但是,社会情境的不同使得表面相似的理念蕴含着重要差异。美国综合人文 杂志可能更注重故事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再有就如《大西洋月刊》所说的通过“教育公众”提升社会整体的人文素养,但身处中国改革的特定社会情境下,“三 联”“学者型记者”定位,远非如此“优雅”,它首先实践在“三联”从人文色彩浓郁的杂志向新闻杂志的转型中,恰体现着从业者对“巨变中国”的一种回应。新 闻业自身职业和角色认同的变化,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其话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首先是一种浓厚的确立自身专业独立性和合法性的意图。李鸿谷将之总结为从 “权力者的提问”到“提问者的权力”的转变,并认为这是三十年来中国新闻记者的群体职业意识的一个重大变化:“过去的权力意识开始慢慢减弱”,而“权力意 识最简单的标志”,就是那种“自以为很牛的记者”在类似“警方审问”方式下所做的“监督报道”。(邓科主编,2008:217)。

“舆论监督”、 “批评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在中国新闻业和学术界是三个尚未得到清晰界定的概念,包括党报、都市报、专业类报纸内在的实践主体的多元,也体现着新闻专 业主义话语空间的多元和不稳定性(陆晔、潘忠党,2002)。孙五三(2002)从“批评报道”切入研究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结构或制度语境。她认为新闻 改革以来以“舆论监督”面目出现的“批评报道”,基本上是党和政府权力运作中的一个环节,作为一种“治理技术”,“与其说是一种媒介行为不如说是一种政府 行为”。这一制度性安排也体现在批评报道从业者“明确”“自觉”的“权力意识”:媒介对社会事务的批评是一种权力;这一权力是党和政府授予的;权力是有限 制的,限制来自党和政府而非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良心和法律。

这种“权力意识”还伴随着从业者某种巨大的道德优越感,其来源也很复杂,除了由自上而下 的权力依附中转化而来“官本位心态”,有实践者还指出了另外两种:其一是试图急切影响社会进程的“精英心态”,其二是以社会弱势群体代言人自居而形成的 “草根心态”(李梁,2006)。无论哪一种,“新闻专业主义”可能被“用来自我标榜或自我神化”,其基本原则“被无数个记者自我制造的英雄故事瓦解了” (李鸿谷,2007:258)

“三联”用“提问的权力”与上述种种保持了距离,这或得益于其相对“独立”的位置。一般而言,现行体制对“出版业” 的管制相比新闻业稍为宽松,“三联”本身的市场化运作又处在这一体制的“体制外”(董秀玉,2005)。“学者型记者”将“提问者的权力”最终落实在“事 实”上:事实因记者的记录,“而有了被时间和大家检验的可能,我们也因此有了可以接近事实的机会”,“而这才是这一职业合法性的来源”。所谓合法性是指, 这一职业存在的终极价值,不是在立场上作为某个党派或利益群体的“喉舌”,而是基于事实基础上的“为公众利益服务”(李鸿谷,2010),这正是新闻专业 主义“事实至上”的更深层的内涵。舒德森(2010b:1—19)借助汉娜阿伦特真理与政治之间紧张关系的讨论,在新闻记者对事实的采集传播与代议制民 主政治之间建立了紧密关联。处在中国语境下,“学者型记者”意味着既不依凭行政权力迫使现实按照新闻编排的逻辑运行,也提防对事实的理性分析被“精英心 态”或“草根情结”绑架。

还不仅仅是媒介体制,社会事实的越来越复杂化,媒介竞争的加剧,也构成“学者型记者”的生成语境。在谈及报道模式从“问 责式”向“解释性”转向时,“三联”从业者认为,“媒体自己完成调查的机会越来越少”,况且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社会中,“问责式报道”要在时间压力下完 成,“媒体未必有专业能力”(李鸿谷,2009b)。事实上,美国解释性报道在1930年代出现也可视为报界对“日趋复杂世界”的一种回应,美国报纸编辑 协会曾在1933年以决议方式在原则上支持解释性报道:“鉴于重大、复杂、丰富多彩的国内国际大事飞速发展的步伐超过了世界近代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鉴于社 会各行各业都对公共事务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报业编辑“应贡献更多的精力和版面给说明性新闻、解释性新闻,呈现事件背景,以帮助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时间 的发展进程和重要性”(舒德森,2009:133-4)。一定意义上,“三联”选择解释性报道建构对“陌生中国”的阐释性理解,并以此作为“学者型记者” 的典型体现,本身也体现着这样的现代性因素。

这种现代性之中还包含着所谓中国知识分子济世传统问题。在新闻传播领域,这或许是一个过于宏大、一直 未得到审慎处理的的命题,在我们看来,或许更好的提问方式是:如果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传统一直存在的话,为何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不同代际的新闻从业 者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从这样一种理解出发,或可说,“学者型记者”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责任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传统在特定 历史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特定的“创造性转换”。

众所周知,“三联”与邹韬奋先生的事业有着历史血缘关系,其创刊号甚至自视为68年前《生活》的“复 刊”和“再出发”。1993年以钱刚为主导的筹备班子曾拟定“编刊总思路”,在办刊宗旨上,“三联”将“继承三联书店的光荣传统,弘扬韬奋精神,成为一本 ‘人们身边的杂志’和‘一个亲切的朋友’,它将帮助人民对自己生活中的各方面事务‘更容易做出决定’”。在对继承传统的同时,还提出了以“三界共生”作为 独创性,即基于三联书店的传统优势,“三联”将汇聚新闻界、学术界和文学界三方面人才,彼此砥砺和激发,新闻界人才由此获得“深入观察生活现象的新的视 角”,学术界“将走出书斋,与生活接榫,为大众运思”(《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2005:57)。如果将韬奋先生的办报思想之一总结为“殚精竭虑的读者 服务”【7】 ,显然,这个传统也处在不同时代的重构之中。对新世纪的“三联”而言,建构、引领对“陌生中国”的一种特定视角的观察和理解,是其扮演“读者身边好朋友” 的时代选择。

四、结语

“学者型记者”是对“三联”新闻专业主义个案研究 的提炼,我们主要以其工作理论作为文本和话语分析的对象,结论的有效性支撑尚需更多地沉入到其新闻文本中,考察其“言”与“行”之间的契合或疏离。这一个 案也需要来自其他类型新闻实践的比较参照。例如其特定专业理念并非仅“三联”一家所为,过去十余年间,央视“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 诸多媒体的记者都有类似表达(孙玉胜,2003;张志安,2008),他们要求回归新闻从业者记录、观察的职业本位,恪守记者独立采访、报道事实的角色模 式,而且亦注重对变动中的社会结构性事实的分析解释,以之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置于更长时段观察,新闻改革30年来,新闻从业者的角 色在“启蒙者”和“监督者”之间变奏(张志安,2007),既描绘、推动了中国新闻与社会变迁历史画卷的成型,又为自身演绎出角色和形象的复杂意象。当 “启蒙”自1990年代以来陷入到“自我瓦解”中(许纪霖等,2007),当“监督”依然纠结于权力依从关系的主导结构中,或许“学者型记者”的意义,首 先在于它为中国深度报道精英的专业主义理解,增添了一种明确而清晰的“阐释者”的职业认同。相对当下总体的新闻实践,它当然也可被视为新闻专业主义“碎 片”和“局域”呈现中的一种,但我们不应因此忽视或轻视它的出现之于中国新闻改革的影响:即使相对来说存在于“边缘”,但在理念和实践尺度上可能具有“中 心突破”的意味。因为读者在日常接收和占用这些“阐释性”信息的过程中,人们很可能会“重塑他们的经验疆界”,“修正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理解”(汤普 森,2005:27),从而“对自己生活中的各方面事务‘更容易做出决定’”。这种传媒与公众的积极互动,正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构建公民社会多元努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 所谓“工作理论”,按照麦奎尔(2006:7)的说法,是大众传播的理论的四种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它是一套媒体从业者在日常实践中所阐发并用来指引其日常 操作的话语。本文使用的“工作理论”主要着眼于《三联生活周刊》公开表述中的某种系统和抽象的“理论”特性,从方法上也将之视为“话语”。三联在2001 年开始由文化趣味阅读杂志向新闻周刊的转型,2000年底李鸿谷由《长江日报》进入“三联”负责组织社会新闻部,之后长期担任主管新闻的副主编,编辑部内 部有“李大人”之称,是工作理论的主要表达者。

【2】这里所谓的“基本定位”的意思是以哪种角色为主。陆晔、潘忠党(2002)和黄旦 (2005:32)分别对“新闻专业主义”做过概括总结,在陆和潘看来,至少在文本上,更为强调“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 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在黄旦看来,“报刊的主要功能就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这种细微差异提醒我 们,不能将“观察者”“倡导者或鼓吹者”的角色视为井水河水,截然二分。

【3】当然,李亦指出:对其间所包含的危险一定要警惕,这种框架在操作中 类似于记者的一种事先想象,其中可能包含着偏见,真正进入采访要力求忘记这些想当然的东西,去找寻出人意外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证实或证伪最初的想象 (邓科主编,2008:203)。

【4】从“知识”的角度理解新闻,始于芝加哥学派的帕克。最简洁地说,知识区分为“感知” (acquaintance with)和“理解”(knowledge about),帕克强调新闻作为感知的知识,在于强调新闻的政治传播价值,即公众对之的互相转告。更深入的讨论,见黄旦(2005:104-13)。“三 联”.所谓的“知识生产”多大程度上属于“理解性知识”,尚需另文研究,在此我们认为它是处于“感知”“理解”之间,也可视为从“知识”角度理解“学者型 记者”内涵。

【5】此类杂志在美国有不同的称呼,如“综合性人文杂志”(General Interest Magazines)“思想杂志”(Magazine of Ideas)“经典杂志”(Class Magazine)等,参见王栋(2008)。这里只是在理念上的比较,在实践层面“三联”是周刊,新闻色彩更强。

【6】“三联”本身也对“制造 概念”的负面影响保持警醒,称之为“作文意识”,即记者力求对新闻或事件给出自己最有力最独特的命名,给公众提供最别出心裁的答案。认为:“强烈的别出心 裁,它又可能使记者脱离轨道,失去关注新闻与事实的基本动力”参见:邓科主编,2008:212。

【7】何谓韬奋先生的办报思想传统,尚需研究。 “三联”早期主事者也多有表达,如董秀玉总结为“积极反映时代潮流和社会变迁,竭诚服务于千万读者”;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范用总结为“反对帝国主义,争 取民族解放,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分别见(《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2005:6;11)

[参考文献]

布迪厄等 (2004):《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邓科主编(2006;2008):《南方周末:后台(第一、 二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吉登斯(2003):《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刘江涛译,文军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雷 汉姆默多克(2006):《大众传播与意义建构》,载迪金森等主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pp.220-232

李梁 (2006):《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载邓科主编(2006)《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pp.118-123,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李 鸿谷(2010):《三联的知识生产》,载《全球传媒学刊》第7期,pp.1-7

李鸿谷(2008):《批判的武器:新闻方法论的构建与突破》, 邓科主编《南方周末:后台(第二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李鸿谷(2007):《在突破中寻找思想资源》,载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 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pp.247-259

李鸿谷(2009a):《发现现在》(未发表)

李鸿谷 (2009b):《新闻如何增值》,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记录稿(未发表)

李鸿谷(2009c):《新闻的三重现场》,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9年 深度记者讲坛上的演讲

李金铨(2010):《中国记者与时代的交光互影》,载《二十一世纪》10月号,pp.13-8

陆晔、潘忠党 (2002):《成名的想像: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台湾《新闻学研究》第71期,pp.17-59

哈林 (2006):《美国新闻媒介中的商业主义与专业主义》,载库兰、古尔维奇主编,《大众媒介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pp.206-225

黄 旦(2005):《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凯瑞(2009):《必须保卫公共新闻业》,载西奥多格拉瑟主 编《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邬晶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pp.49-64

库兰(2006):《对媒介和民主的再思考》,载库兰、古尔维奇主编, 《大众传播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pp,112-145

麦奎尔(2006):《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

罗文辉、陈韬文等(2004):《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香港世流图书公司

米尔斯(2002):《社会学的想象 力》,张强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芮必峰(2010):《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中国》,载《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 期,pp.56-62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2005):《十年: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社

舒德森(2009):《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舒德森(2010a): 《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舒德森(2010b):《为何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业》,贺文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孙五三 (2002):《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载《新闻与传播评论》,pp.123-138

孙玉胜 (2003):《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

塔奇曼(2008):《做新闻》,麻争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汤普森 (2005):《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銛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童静蓉(2006):《中国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载《传播与社会学 刊》第一期,pp.96-119

王栋(2008):《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

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 论》,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7

“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

1921年1月16日,在长沙文化书社参加新民学会会友会时,曾明确表示:“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①

从进步书刊的热心读者,到较系统地学习新闻学理论,真正与新闻结缘是从他191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的那段生活开始的。

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由时任北京《京报》的总编辑邵飘萍向北大校长蔡元培倡议而设立的,蔡元培亲任会长。研究会主要集会地点在北京大学文科大楼三楼的第34教室。邵飘萍和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徐宝璜担任导师。当年参加这个研究会的大部分是北大文、史、哲、法等系的学生,也有少数教职员。就是经常参加听讲的会员中的一名。

“五四”运动时期,既是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时期,也是革命报刊大发展的时期。此时的革命活动就与其新闻实践活动紧密相联。

1919年7月,年仅26岁的创办并主编了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湘江评论》,公开宣布“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为反帝反封建运动大声疾呼,在众多进步报刊中表现突出。

同年9月,他接受湘雅医专学生会的邀请编辑该校校报《新湖南》,以批评社会、改造思想、介绍学术、讨论问题为己任,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军伐张敬尧督湘期间的虐政进行猛烈抨击。

10月,他支持周南女校学生会编辑校报《女界钟》,亲自为该刊撰写数篇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如倡导妇女要在经济上实现独立等,影响波及校园内外。

11月,他应长沙《大公报》聘请任馆外撰述员。在看了长沙22岁女青年赵玉贞因反抗包办婚姻无果,被迫在花轿中自刎身亡的消息后,在13天的时间里陆续撰写了9篇评论文章,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对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进行控诉和批判。

此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革命干部,积极创建湖南自修大学。1923年4月,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月刊,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1925年12月,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创办和主编了国共合作下的中央宣传部机关刊物《政治周报》,在宣传共产党的革命统一战线方针、消除国共合作思想障碍、团结左派共同对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还先后在北京的《新青年》、长沙的《大公报》、上海的《申报》、北京的《京报》、广州的《前锋》等20余种报刊上发表文章。

在传播先进思潮的同时,自己也从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②

由此可见,早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异常丰富,从报纸到通讯社,从内刊到校报,从撰写专栏到组织、编辑稿件,甚至筹集资金、发行推广……新闻业界的众多领域都有涉足;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的十八般武艺都运用娴熟。可以说,早期的新闻学习和新闻实践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也为新闻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政治周报》是亲自创办和主编的最后一个刊物。在随后的革命生涯中,他依然十分重视新闻工作。土地革命时期,他积极为苏区的报刊撰稿,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了《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的出版,还经常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撰写社论和重要文稿。新中国成立后,他虽然日理万机,仍撰写了许多论述党的新闻事业和宣传工作的讲话和文章,并亲自为《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撰写社论和评论。

“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达60余年,持续时间之长,是包括马恩列斯在内的,任何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难以企及的。”③

重视受众重视效果重视规律

科学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新闻思想是多年亲自指导和主编报刊的实践的积累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全党多年来革命报刊实践所取得的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新闻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要坚持报刊的党性原则。党的报刊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的生活;它的作用是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和群众见面,目的是团结、教育、组织群众,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要坚持改进文风,反对党八股,提倡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等等。

综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他有三个“非常重视”――

重视受众。在新闻实践中把新闻媒体看作是团结群众、教育群众、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群众是媒体最主要的受众。为此,他非常重视群众的感受、群众的创造,强调要坚持依靠群众办报。“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④1942年3月8日,为《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是对党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重视效果。“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总结经验,研究方法。”⑤正因为如此,对“对牛弹琴”一词有不一样的评论――“‘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⑥

为此,反对党八股,鼓励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又有依照不同的时间,制出不同的宣传和鼓动口号。”⑦他鼓励创新,鼓励学习群众中生动的语言,甚至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⑧

重视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重视新闻规律是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指导《时事简报》的编辑工作时,他制定了先本地、后国内、最后才是国际新闻的编排次序,体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原则。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更是他一直强调的。在当年新闻研究会聆听邵飘萍、徐宝璜讲演时,对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就有了基本认识。邵、徐二人特别强调报纸所登的新闻“第一要确实”;“所谓新闻者,非闭门捏造之消息,非以讹传讹之消息,非颠倒事实之消息,亦非明日黄花之消息”;新闻应“丰富而正当,使阅者不出屋而知天下之大事”;“据实登载,和盘托出,造成正确之舆论”;“访员不可受贿,为他人隐藏事情,或于编辑时颠倒事实”;“访员编辑之格言,第一为‘信’字”。⑨

在1925年12月5日为《政治周刊》撰写的《发刊理由》中明确宣布――“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⑩

正是因为重视受众、重视效果、重视规律,党的新闻事业逐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革命成功、促进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科学的理论不应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的理论应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今天重温的新闻实践活动,学习的新闻理论,不能脱离今天国内国际的社会实际,不能脱离媒体变化发展的现实环境。

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

下面着重谈一下新闻规律中最重要的真实性问题。新闻是历史的纪录,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乎着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生命力,关乎着党的新闻事业的形象和未来。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重温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本领。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列宁指出:“我们的力量在说真话!”他说:“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而群众、人民、大众将在事实上即在斗争后作出究竟有没有力量的解答。”???1945年4月24日,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也专门强调要讲真话。他说:“那一天我说过,我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今天再说这样一点,就是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讲真话,每个普通的人都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态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创造者,力量来自于人民,智慧来自于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也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思想的活的灵魂。只有真诚地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寻找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与创新,新闻事业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能力。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要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真实的新闻,需要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本领。从原则上说,新闻采访就是调查研究。“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该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而正是调查研究的大家、行家。他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何为正确的调查?“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只有一样没有调查,有没有发言权?’我以为如果你调查的九样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末,仍旧是没有发言权。”???如何对待调查来的资料?“详细地占有材料,抓住要点。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和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列宁研究帝国主义,都是收集了很多统计和材料,但并不是全部采取,而只是采取最能表现特点的一部分。”???

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虚假新闻久治不愈,固然与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大环境有关,但媒体自身存在的种种主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有些媒体的负责人对新闻真实性原则不以为然,掉以轻心;一些记者编辑采编作风浮躁、浮夸、肤浅。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多了,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少了;对名人富人的追捧多了,对弱势群众的关注少了;粘贴整合素材的多了,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弱了。

新闻是跑出来的。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曾告诫新闻学子:“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虽然现在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传播渠道多么丰富,媒体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追根溯源、追求真理、追问真相的本领不能丢。

但总体来看,我们还未建立起对虚假新闻刚性的、长效的追查、问责、监督、惩戒机制。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杜绝虚假新闻,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今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推出全新栏目“求证”。旨在针对各类争议新闻、疑点事件进行报道,力求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回应关切、阻击谣传,促进和谐,提升公信力。至今已推出《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钱云会之死――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宫小村调查――残害儿童硫酸泼脸不是事实》等报道,聚集当下网络世界中被广泛质疑、争论的新闻事件,用翔实深入的记者调查,对一些不实的传闻给予澄清和反驳,对还原事实真相起到了推动作用。

求真务实是党报的品格,帮助公众辨真伪、明是非,是媒体的职责。希望能有更多的媒体和媒体人加入到“求证”的队伍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在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注释:

①《新闻活动》(增订本)第74页,潭一著。

②《西行漫记》第131页。

③见方汉奇为《新闻活动》(增订本)一书所写的《增订本序》。

④1943年11月29日《组织起来》,《选集》第三卷第933页。

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自《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7页。

⑥1942年2月8日《反对党八股》,《选集》第三卷第836-837页。

⑦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文集》第一卷第99页。

⑧《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83页。

⑨《新闻活动》(增订本)第12页,潭一著。

⑩1925年12月5日《文集》第一卷第22-23页。

???《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第283页。

???《文集》第三卷第349页。

???1931年4月2日《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的土地状况的通知》,《文集》第267-268页。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8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43-02

党的十报告对高等教育的总要求是推动内涵式发展,依照创新教育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那么,高等院校如何快速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以专业的科学定位为前提,以课程结构化构建为基础,以提升实践应用的针对性为关键,以职场对学生能力满意度评估为目标,办好新闻学专业,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快速构建适应职场需求变化的新知识与新能力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基础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工作岗位的标准与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创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质、综合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必须长远规划,做好自身的专业建设,加强与社会的对接、融合。尽管有些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已意识到形势严峻,从而积极探索,调整专业发展以适应时代要求,如开设新专业、重置专业课程、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然而,现实的具体操作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受旧有教学理念影响,依循原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理论单一,知识的传递不能顺利对接社会实际;管理缺失,学生的能力提高不明显,用人单位不满意,教育效益低下。因此,要想切实提高新闻专业的办学效益,真正解决当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观点,深入实际,调查分析,寻求适合社会和职场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尽快建构和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与专业。

当前,对毕业生而言,知识是适应社会的基础,能力是步入社会的关键。因此,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既要提供给学生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满足时代要求的新能力。据调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有70%以上从事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职业,这要求就业者必须具备多种知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除新闻传播专业外的有关社会、审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科技、设计、管理以及公关等方面的多种知识。因此,高校在进行这类专业建设时,应注意专业的适应性、针对性与关联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摄取与社会及职业需求相一致的知识提供条件,快速构建适应职场需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比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从人文、经济、政治、科技等几个板块来建构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力。此外,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不等同,拥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的新闻教学实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或知识储备能力,这与学生走上社会时所需要的那种工作能力概念并不吻合。对当代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重要的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有运用知识进行观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努力提供能让新闻学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的途径和平台,如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社会调研与实践等,提高和培养新闻学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发展创新能力,使其自身的成长最终能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效地契合。

二、高质量地将核心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核心

市场体制下的社会需求的随机多变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周期矛盾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坚持效益至上原则,强调时效,力求高质量地将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然。首先,就业岗位大都依循市场机制形成,竞争不可避免。所以大学生必须尽快获取专业核心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知识更新极快,短暂的大学学习只能让学生接触到有限的东西。应让学生学会并注重基于已获得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来形成求职前后有用的综合知识与技能,以决定性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新闻专业如何能围绕新闻采写编播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去形成和拓展认知世界、把握世界的能力、意志、心态、操守等。总之,高校应不断开拓空间,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丰富其阅历,使其尽可能多地接触和掌握专业外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增强他们在知识以及技能上的延伸、关联能力,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然而,在高校专业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具体表现为价值导向类课程学分过多,所占课时比重过大,而专业课程开设不足或不全面。例如,一名教师4年间会负责讲授本专业的多门课程,在内容和话题的讲述上难免有所重复。同时,许多专业课理论性太强,不能联系实际或很少与实际联系。一些核心课程理实践性不够,实训机会太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深层能力的提升,这些均不利于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规范性。如果单纯进行理论传授,而缺乏充分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那么学生将无法与现实关联,无法获得全面的认知反思和直观的技能掌握。所以,在新闻专业建设上,应重视对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做到课程设置精确,课时安排适宜,课程效果良好,最终达到理论讲授和实践延伸的有效结合。总的来说,新闻学的专业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在短期内将核心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之得以独立发展并能有所创新,这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要把握的核心。

三、同步培养适应专业发展趋势、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的师资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根本

要构建适应职场需求变化的新知识与新能力,高质量地将新闻学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传授给学生,就要切实抓好高校新闻学的师资建设,这既是落实以上工作要求的前提,也是做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根本。高校的新闻学教师是施行和完成新闻学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以及教学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高校新闻学生的培养质量。当前的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修为、良好的社会观察能力、深厚的知识应用能力、丰富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他们除遵循新闻教育教学规律去传道解惑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接地气”意识,关注现实,参与社会,积极改革新闻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新闻教学工作,优化新闻学专业发展效益,担当好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国梦”的使命。

新形势下,要加新闻学强师资队伍建设,就要“走出去”,因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太快。在新闻传媒业内,有特定制作周期的纸质传媒已被现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快速便捷的“E媒体”所丰富或取代,这就要求新闻传媒专业的教师“走出去”,去发展较好的其他院校或媒体深造,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引进来”。多方引进各种新闻学专业人才,如高学历人才、高学术水平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专门人才,充实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使其不断地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新闻传播专业可以聘用社会学、经济学、多媒体,甚至体育方面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可以从媒体聘请一线新闻人进行案例教学。

四、重视将时间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教学研究与模式改进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关键

要解决高校新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就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增加新闻专业建设和社会的对接度,这需要高校职能管理部门及全体教师要有世界眼光和创新意识,善于探索,因势利导,积极改革,下大力气去探索适合时代与社会需求的新闻专业教学研究与教学模式,并对可能的新闻专业发展模式进行快速有效的选择和论证,以适应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的紧迫性,这既是高校进行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高校进行新闻学专业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是重中之重。

新闻教学研究是对新闻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的整体探讨。它具体涉及新闻教学计划、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技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估以及教学优化等。新闻教学模式是指在新闻学教学活动中所选择和采取的形式。一般来讲,新闻教学模式是有赖于新闻教学研究的,对新闻教学模式的确定体现着对新闻教学研究结果的甄别、比较和选择。一旦采取了某种教学模式,必将有助于实现最佳的新闻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由于这些都是在动态的新闻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所以其成效的确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这样,衡量高校的新闻专业建设是否有进展、有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高校自身是否重视了新闻教学研究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是否最大程度地将时间资源投入到了对新闻教学研究与模式的改进上。

围绕着新闻学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新闻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模式的确定,最终要落实在新闻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上。在这方面,要积极分析每门课程的性质与内容,深入把握它的社会关联度以及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影响,合理评估每门课程的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授课方案,寻求开设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例如,对新闻专业学生而言,究竟有无必要开设“新闻伦理学”课程,就要充分考量该门课与社会的关联度,判断其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产生何种作用,是否会对学生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所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从社会现实出发,梳理传媒实践领域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以判断和考量这门课能否为学生今后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处理技巧,从而权衡该门课程的开设价值,而这是需要占据相当时间资源的。因此,从总体上看,要做好新闻专业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条进路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投入的时间资源,在综合考虑新闻专业特色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时代,结合社会,依照社会需求,以新闻学生为本,变革传统新闻教学模式,改进新闻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案例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着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云淑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专业定位和重视就业下的双重背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2)

[2]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3)

[3]杜丽岩,等.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革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9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51-02

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上,为什么有的新闻占据大幅页面,而有的新闻却只能被排在边角余处?在一档电视新闻节目中,为什么有的新闻被重点播报,而另一些却以快讯、短讯甚至字幕的形式一带而过?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新闻类应用软件每日推送给用户的新闻又是怎样选择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涉及到新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新闻价值”。无论新闻生产环节中记者选择报道哪些事实、编辑决定如何编排新闻,还是新闻消费环节中受众挑选哪些新闻进行阅读、收听或收看,其选择依据和参考标准都离不开新闻价值。所以,有的学者将“新闻价值”戏称为新闻活动中“一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闻价值”一词产生于西方新闻界,关于其内涵、标准等方面内容的阐释经历了多次更新与发展。自1919年徐宝璜在其撰写的中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中专辟一章探讨“新闻之价值”问题①以来,我国新闻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延续至今,在其定义、要素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和表述,但在如何区分新闻价值与新闻事实的属性、新闻功能等邻近概念上仍有不少争议,对于实践中新闻价值如何产生、如何评价等问题也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进步、传媒技术的发展、受众需求和接受习惯的变化以及新闻实践经验的积累,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论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及时发现并勇于摒弃那些落后于时代、无益于社会的消极观念,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研究成果中的积极因素,最终提炼和提升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独特理念。

本文将尝试梳理新闻价值与新闻事实属性、新闻功能等邻近概念的关系,并结合实践中新闻价值的产生过程、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提出几点建议。

一、与新闻价值相关的若干概念梳理

“新闻价值(News Value)”这一概念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术语,其首次明确提出及使用,见于1903年美国学者休曼所著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书中,休曼表述了他认为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报道适时、事实的兴趣和令人惊奇的事件”,标志着新闻价值理论在美国出现②。1919年,徐宝璜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并在第五章《新闻之价值》中指出:“新闻之价值者, 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③”从此,中国学者也开始了对新闻价值问题的研究和论述。

关于“什么是新闻价值”的问题,即新闻价值的定义,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之“标准说”;一种是认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自身具有的满足社会(受众)需求的特殊素质的总和之“素质说”;此外,还有一种认为新闻价值是一条新闻在社会上传播后所激起的反响程度之“效果说”④。黄旦的《新闻传播学》一书中使用的定义:“新闻价值者,就是指新闻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之的需要”⑤,童兵在《比较新闻传播学》中说:“多数人认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自身具有的满足社会(受众)需要的特殊素质的总和⑥”,以及展江在《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里指出:“我们把能够构成新闻的信息中所含有的引起受众普遍兴趣的各种素质的总和成为新闻价值⑦”,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新闻价值的定义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素质说”。

既然新闻价值是一个关于“素质”的概念,那么最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无疑就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各种“素质”究竟有哪些,应该是什么。国内新闻学理论的各种基础教材都将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总结为五个方面,即: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而西方新闻界较为流行的观点则认为决定新闻价值的要素有七个:及时性、冲击性、显赫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当下性⑧。不过,在我国学者刘建明看来,重要的不在于五个与七个之间的区别,而是这些传统新闻价值理论中的所谓要素都“不是新闻价值,而是某些新闻事实的特征”,并提出现代新闻价值应该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即“有用、有益、有效”才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⑨。

笔者认为刘建明的观点将我国的新闻价值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新闻价值的本质更加接近。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是决定某一个事实可以成为新闻的素质,但不能决定这个事实经过加工成为新闻以后是否一定能够满足社会及受众的需要。例如,我们都熟知的西方新闻界一句关于新闻价值的经典描述“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那么如果以传统的“五要素”或“七要素”说加以判断的话,那么“人咬狗”因为具有反常性而具有新闻价值;但若以“有用、有益、有效”作为要素重新加以审视的话,“人咬狗”除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以外,对社会和个人都别无其他益处,因而并不具有新闻价值。

无疑,“有用、有益、有效”可以被视为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但仍然存在不全面、不准确以及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它显然没有涵盖现阶段我国新闻实践中构成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并且在未来的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进步、媒体技术的更新、新闻从业人员职业修养和技能的提升以及受众需求的,新闻价值还应该并且一定会纳入新的要素。

那么,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究竟由谁说了算?是新闻媒体的编辑和记者,还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受众?哪些因素应该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哪些必须从现有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中摒弃,如何进行取舍?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就必须结合新闻实践,具体分析新闻价值的产生过程以及各种制约因素。

二、实践中新闻价值的产生和制约因素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价值究竟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首先,当我们说一个事实具有“新闻价值”时,新闻价值是这个事实本身客观存在的属性;但是,如果某报刊记者认为这一事实没有新闻价值而不报道,或者记者认为其具有新闻价值进行了报道并且被编辑排在版面的醒目位置,这时新闻价值则是编辑和记者的一种主观选择;最后,当读者拿到报纸时,在看了一眼新闻的标题之后不感兴趣或者认为跟自己关系不大而决定忽略这则报道时,那么即使这一事件具备新闻价值的某些属性,即使编辑和记者都认为它具有新闻价值,在这位读者这里,新闻价值可以说完全没有实现。而如果假设现实中这样的读者有相当可观的数量,那么我们是否还能说这条新闻具有“新闻价值”呢?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新闻价值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事实本身具有的客观属性,以及编辑和记者根据社会和受众的客观需要、结合实践中积累的客观经验而对事实判断和选择的行为。就产生过程来看,新闻价值的本质是客观的,“新闻价值是实践带来的结果。⑩”而具体到新闻事实的发现、报道、编辑、传播和接受的各个流程和环节,记者和编辑的选择无疑是新闻价值产生的核心环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在其撰写的新闻教材中所指出的:“新闻价值是一种协商的现象???”,“编辑会议具有界定新闻价值的功能???”。

新闻工作者在“协商”和“界定”新闻价值时,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经济利益、文化观念以及传播技术等;而从编辑和记者个人的角度来看,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结合所积累的客观经验而形成的关于新闻价值的基本认识和理念――即“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观是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价值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和观念???,新闻价值的本质是客观的,但新闻价值观却是主观的,因人而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教育背景、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到其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毫无疑问,在实践中记者和编辑持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用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来指导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新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整合、舆论引导和公民教育的使命,而正确和积极的新闻价值观则是决定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能否最终实现的核心。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一定持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家媒体,每个新闻工作者所信奉的新闻价值观也会有所差别。不同的新闻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优劣之分、对错之别,如何坚持并不断吸收、借鉴积极的因素,摒弃错误的、落后的、不合理的内容,形成并最终建立统一和完整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将是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积极的新闻价值观,将促进新闻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自我约束力。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以不断完善新闻价值体系为基础,其前提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严格遵守新闻价值规律。十以来,“新闻价值”的问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就提到:“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活动、出席的会议,不再以职位高低为标准决定是否报道以及如何报道,而是以新闻价值为依据,在政策上为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助力和保障。

新时期,社会环境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客观现实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提出了更严格、更紧迫的需求。借鉴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们在新闻价值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对新闻实践活动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的新闻活动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满足更大范围内受众对新闻的正常、健康、积极的多方面需求,同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新闻价值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体系,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过长期的建设、补充、筛选等过程之后,才最终形成明确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是能够满足社会和受众合理需求的、真正对社会和受众有用、有益的要素,都可以纳入社会主义新闻价值体系,经过新闻实践和受众的检验,最终形成明确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

其次,在新闻活动中始终贯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尊重科学精神,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社会实际,坚持客观的新闻规律,重视新闻价值的理论研究工作。要秉承人文精神,始终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以及新闻活动的社会效果,始终把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对人的生活的关注置于新闻事业的首位。正如童兵教授所强调的:“一个传播者对于人的命运、疾苦、欢乐是不是时刻铭记在心,对于人民的事业进退、兴衰、成败是不是激动感奋,对于危害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作风坏行径能不能拍案而起大声疾呼,对于人民嘱托的任务能不能千方百计排除万难按时优质完成,总之,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显现一个传播者有无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强弱多寡。???”

再次,拓展全球视野,建立人类共识。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任何方面、任何内容,我们都不可能关起门来研究和探讨。“过分强调地域的接近性会导致受众只关注本地的新闻而对整个国家和世界的新闻视而不见。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新闻价值观念显然是有害的。???”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中,除了有用、有益、有效之外,还应该增加“必要性”一项。促进受众对于全球问题、全球治理的关注,增进受众对于其他国家文化和生活状况的了解,“全球视野、人类共识”在新时期对于受众来说是必要的,应该成为新闻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还必须警惕政治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等错误倾向,避免给新闻传播活动造成消极甚至恶劣的影响。例如,各级党的机关报和行业报纸以及各级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仍然受到政治的束缚,对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基本不遵循事实的新闻价值,依照领导人在党内的排序来安排相关新闻在报纸版面或电视新闻中的位置???;近年来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上屡屡出现甚至被过度报道的暴力侵害、虐待少年儿童的新闻,呈现出新闻商业化、“小报化”的倾向;盲目追求名人效应,过度曝光名人私生活等“狗仔队”新闻所造成的全民娱乐化现象等等。

注释:

①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9.

②郑保卫,刘新利.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J].今传媒,2010(08).

③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

④同①第110页.

⑤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59.

⑥同①第111页.

⑦李永健,展江.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6.

⑧梅尔文・门彻(美),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9-83.

⑨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J].当代传播,2002(05).

⑩同⑤第165页.

???盖伊・塔奇曼(美),麻争旗,刘笑盈(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4.

???同???第56页.

???彭菊华.新闻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83.

???杨保军.新闻价值观念与新闻价值创造[J].国际新闻界,2003(03).

???陈力丹,张勇锋.领导人报道回归新闻价值标准[J].青年记者,2013(01).

???熊立明.浅论社会主义新闻的价值观[J].实事求是,1991(01).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例10

王仲伟在会上对这次采访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讲了三点意见。

首先,坚决贯彻市委的决策,把学习全国、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特别是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的报道,作为上海新闻媒体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委领导多次指出,上海要按照国家战略,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全国、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做好这方面的新闻宣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情、明确责任、找准定位,提升追求。记者只有深入了解全国,正确把握全局,才可能打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同时,只有深入了解全国,才能真正了解世界。我们要很好总结这次采访活动的经验,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和上海学习全国、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及支援对口地区的工作同步前进。

其次,新闻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新闻媒体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这次采访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总结交流会上大家的发言表明,感受实情、认识国情、抒发真情,新闻宣传的主线、主题、主调才能生动形象,和蔼可亲,才有可能打造出精品力作。感受实情、认识国情,抒发真情,要求记者深入一线,亲临现场,把自己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写进自己的报道。这是新闻采访最本质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加工,才能有报道的深度,才能使人感动。

第三,对市委重大决策的宣传,由市委宣传部等牵头,各主要媒体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就能形成合力。这次采访活动推出的不少报道,看了很感动。这里有新闻媒体的努力,有记者的辛劳,也有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做的基础性工作。现在很多新闻报道在两个方面还需要努力,一是思想性不够,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二是身临其境、栩栩如生不够。归纳起来说,就是报道抽象度不够深,具象度不够活。所以,我们要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增加有记者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亲临现场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