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创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2-12-13 10:39:22

摘要:新时代青年劳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蕴含着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奉献观、劳动创新观、劳动幸福观的培养,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方向。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范文

创业教育范文1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被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1]。在致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这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也为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将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与劳动精神培育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一、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的内涵逻辑

“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十八大以来,多次在重要会议提到劳动、劳动精神以及劳动教育,认为“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多个重要场合关于劳动的讲话精神,查阅文献资料和人民网、新华社等官方媒体文章,将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培养“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的劳动奉献观;三是激活“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的劳动创新观;四是领悟“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的劳动幸福观。这进一步表明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青年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应该注重青年学生劳动素质的全面渗透,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劳动教育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技能、从思想到实践、从入学到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融入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逻辑

(一)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青年劳动教育观引领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价值导向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青年劳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蕴含着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奉献观、劳动创新观、劳动幸福观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以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作为理论支撑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想干、肯干、实干、精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指引着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正确发展方向,回答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使命。从学生角度上来看,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是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个人职业素质、实现职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源泉,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积极正向的职业观、创业观,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和精益求精、积极创新的劳动能力,才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源源不断地汲取动力和拓展能力。

2.青年劳动教育观深化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年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息息相关。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是为社会输送与现代技术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技术人才[2]。在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青年劳动教育观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提供了指导性方向,赋予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更深更广的内涵,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过强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基石,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中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人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3.青年劳动教育观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际成效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新时代青年劳动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对劳动、职业的深刻认识,纠正学生就业创业环境的认知性偏差,培养“做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的发展目标,在职业创业劳动中获取成就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职业环境对高职毕业生的偏见,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岗位情况科学制定人才需求,选择兼具扎实专业技能和劳动精神的高职毕业生,从而逐渐被打破就业市场“唯学历论”招工误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从根源上破解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现象。

(二)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践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的重要途径

1.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实现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的有效载体劳动包含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脱离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教育观培育则无从谈起。因此,劳动教育观的培育必须来源于客观世界、依赖于劳动实践。青年劳动观的形成更多体现在职业劳动领域。在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实训实操则是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主要手段,“做中学、学中做”贯穿于学生职业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因此,高职学生青年劳动观的培育需融入到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职业劳动训练为有效载体,蕴含在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2.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检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的成果体现青年劳动教育观是以青年学生为主要群体目标,以关于劳动、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出发点,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发展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将青年劳动教育观落实到就业创业教育实践中,有利于丰富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检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有利于劳动教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新时代青年劳动观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逻辑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进程中,职业教育改革翻开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篇章。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能有效应对新时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5G、物联网等技术变革发展要求给当代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能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更新、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通过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观为理论指导,将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完善的职业劳动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思想引领,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情感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以新时代青年劳动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3]。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学生职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培养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从而能自发专注所在行业领域,以获得职业成就。学校在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时,应把青年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认同。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要肯定每一份职业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平等性。学校设置的每一个专业、企业提供的每一个岗位、职工所干的每一份工作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所在,所有融入其中的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富强而存在的,不分高低贵贱。帮助学生建立积极而深远的职业目标。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往往注重于外在职业目标的实现,比如职务、薪酬、社会地位等,容易忽视了与之相匹配的内在职业目标的制定,没有领会到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核心职业品质对实现外在职业目标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片面性。从学生入学起全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自我认知和对环境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制定长远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以及培养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清晰而理性地看待每一份职业发展路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前行,避免好高骛远、三心二意。

(二)以新时代青年劳动奉献观指导职业道德养成,增强大学生职业劳动认同把劳动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与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的职业劳动道德,进一步丰富学生职业劳动教育内容,增强职业劳动情怀和职业劳动认同。将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将中国传统劳动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在校园基础建设中增加学生书院、校园工匠园地、创业工场等实践活动场所的建设规划,可根据不同专业特质,依托社团、学生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以劳动、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打造浓厚的实干、肯干、能干劳动氛围;建设劳模工作室,开展专业技术相关领域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大力引进优秀毕业校友、创业者进校开展职业分享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将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项目。通过参观、红色研学等形式,增进对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汲取力量,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努力奋斗的信念;通过开展学雷锋、三下乡、社会志愿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关注基层社会、普通群体生活的同时,深入领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的时代意义。通过这些研学参观、服务社会、走进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进一步明确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培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提升个人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等。将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融入职业体验活动。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将实地学习实践贯穿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过程,组织学生前往公司、工厂等地参观学习或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生产实践等过程以及专业相关工作岗位职责,同时让企业优秀员工以经验分享和行为示范的方式,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日常劳动内容,在职业体验活动过程中培养个人责任担当和爱岗敬业精神。

(三)以新时代青年劳动创新观助推综合素质提升,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硬实力劳动过程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方面,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渐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脑力劳动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形式;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愈加显得重要,从而使得职业教育逐渐站在青年学生人才培养的舞台中央。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主要需要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4],既需要体力劳动又需要脑力劳动,这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须同时兼顾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时,以新时代青年劳动创新观为指导,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强化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训练,激发提高综合劳动素质和职业素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劳动教育内容。将创新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全过程,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置不同的劳动技术教育和创新劳动素质培养课程,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训练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钻研,在打造过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实施中,借助先进技术优化职业教育课堂。充分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大力度建设智慧教室、虚拟职业环境、云实训课程等,创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手段,一方面可增强育人实效,另一方面可拓宽学生创新技术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劳动思维。在“校企双导师”队伍建设中,加大企业导师引进力度。将优秀企业干部、创业家引入校内担任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组建双导师队伍,通过校内外双导师的协作配合,实现对学生思政修养、理论学习、实操实践全面均衡培养。通过引入企业导师制,在补充校内导师就业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的同时,体现出的勇于创新、敢闯敢干的劳动者特质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创新劳动精神影响。

(四)以新时代青年劳动幸福观融入专业实践过程,激活学生职业发展源动力劳动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主要工具。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产资料,这是人类得以繁衍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人类可以获取实实在在的收益,包括先进生产力和美好幸福生活。对于新时代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实践劳动获得的幸福,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个人职业成就和社会价值,这才是学生自我激发职业发展潜能的可持续源动力。将生产劳动、职业劳动融入专业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中的匠心培育,激发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获得感、荣誉感、成就感等劳动情感和工匠情怀,以实践获得自我价值认可、感知劳动幸福、激发自我潜能。建全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根据不同年级设立不同的评价目标,如大一对第二课堂活动有关劳动精神培养情况进行评价、大二对专业实训过程中劳动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评价,大三对实习岗位所需劳动综合素质培养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可提高学生开展专业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我肯定、自我满足。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劳动环境瞬息万变,高职院校还需给职业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建立职业成就考察制度。由于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于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水平的促进作用是深远源长的[5],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对高职毕业生短、中、长期职业成就考察,通过多渠道收集毕业生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从中挖掘劳动教育在学生人生幸福追求道路上的有利因素。

作者:曾竞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教育范文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厘清全局关系,理性审视多重变量,深化认识本质规律,推动其优化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在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规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生成规律的统一中实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系统把握,打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的组合拳。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量变产生质变,量化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质性,而质性规定又需要量化指标作为支撑,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量化评价侧重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可以量化分析的方面,如教育投入的数量、实践开展的频次等可计量内容。质性评价侧重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如教育方向准不准、教育效果好不好、教育趋势对不对等不便用数量表达的内容。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准发挥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各自所长。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选择评价方式,既要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与量的界分,又要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质性评价应基于评价者的学识、经验和调查研究,并尽量减少心理效应等因素的干扰。量化评价要符合统计学规律并科学选定量化指标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实现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优势互补。质性评价注重定性分析,但是没有数据和事实支撑的纯演绎式的定性分析可能会失准、失真,甚至偏离教育的本质;量化评价注重运用数据等形式做定量分析,但脱离评价本质属性,盲目将教育现象简化为一系列数据的定量分析不仅耗费资源且毫无价值。因此,在实施评价中要善于将质性评价定量化和量化评价质性化,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2.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其质量评价需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维度入手,促成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衔接和辩证统一。结果评价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预设目标完成度的一种即时性评价,凸显“点”的精细化考察;过程评价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开展情况的长期追踪与观察形成反馈的一种回顾性评价或展望性评价,着重“线”的历时性考察。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多采用结果评价形式,其可操作性强,能快速形成同一时期各高校之间的横向比较,而过程评价指标制定和操作性难度较大,运用空间有局限性。由此,应将二者结合使用,并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其一,结果评价具有一定遮蔽性。任何结果的产生都必然经历一定的过程,但在实践中不乏有“好心做坏事”和“歪打正着”的情况。如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仅使用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可能产生只见其“果”错判其“因”的非科学评价,不利于查摆问题和改进工作。其二,过程评价应注重贯穿性。过程评价是一种纵向比较,应注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发展与具体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全过程评价,有利于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化历程和总体趋势。

3.综合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侧重于全局性的教育现状表达,即“教的状态”的静态评价,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增值评价侧重于教育质量的前后对比,即“增的样态”的动态评价,具有差异性、对比性和参照性的特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既要看“总量”凸显综合评价的引领性作用,也要看“增量”发挥增值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坚持综合评价为主、增值评价为辅的基本原则,避免增值评价“异军突起”而落入形式主义或评价技术异化的窠臼。第二,健全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立足全局的全域性评价,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全员、全方位、全体系的全要素评价,评价对象应覆盖全面,评价内容应相对完整,评价指标应尽量齐全,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要突出核心指标并注重整体协调性。第三,探索增值评价,增值评价不同于绝对排名的形式,主要看被评价对象在一定时间段前后的变化值,在实践中应把握“参照系”和“关注点”的重要变化,既调动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弱的高校的发展积极性,又鼓励不同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不同领域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并实现每个群体和个体的价值,汇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大合力。

二、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具体路径

近年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在实践中汲取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是还存在评价目的功利化、评价主体一元化、评价标准单一化、评价依据片面化等问题。推进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要以“四个转向”为重点,提高其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

1.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理性”倾向明显,尚存在“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因而迫切需要推动评价向价值理性转向。一是重点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维度。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新人,彰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神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广度与深度,避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急功近利倾向,避免将创新创业教育异化为“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1]。二是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合目的性。评价的目的不是评价本身,而是要通过评价发现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从“以创带就”缓解就业压力的阶段目标变迁为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强国之需的长远目标。评价应把握时代特征,聚焦真实质量,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合规律性。从国外来看,美国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都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并对其他国家创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2]虽然我国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但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仍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考虑中国实际。四是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限度。质量评价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利器,但不应过于夸大其作用,应规范评价边界,也不宜过于频繁开展大规模教育评价,避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造成干扰,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也不应超出其合理限度。

2.由一元主体考核转向多元主体考核。“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高校为主体,以创业教育为中心任务,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规划,以国家、社会、企业为因子,主体与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共同构筑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3]随着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日益多元化,当前评价主体的一元化状态容易造成评价结果偏差,需要及时向多元主体考核转向,在总体评价上既要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程度,也要看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联动能力。一是围绕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评价的重中之重,同时以评价促进“双创”教师提升创新创业精神品质、理论知识水平、教学实践能力,以评价加强普通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中的意识及改进相应做法,以评价吸引优秀企业家等各行业优秀人才加盟校外导师团队。二是重视各级党委(党组织)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尤其要以评价方式调动高校党政一把手及分管校领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在机构、人员、场地、经费上提供支持与保障。三是评价教育管理者是否保障师资结构并开展教学管理,是否建立并实施激励保障制度,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业绩是否纳入教师职称评审范围,学生的弹性学制、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上是否存在障碍等。

3.由单一标准评价转向分层分类评价。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评价存在标准过于单一的问题,亟须从客体维度形成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尺。第一,重点评价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精神,这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并满足个人和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维度,即培育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创新理念的意识并开展创新实践。第二,评价多数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优势就是培养大学生主动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引领更多有为青年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第三,部分大学生是否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评价的又一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在理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实体创业上取得一定突破。大学生的在校创业率、有效创业率应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效果的一个重要观测点。第四,建立多维评价机制,分层分类对高校大学生开展评价。如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院校、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围绕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分层评价,对于以就业、升学、创业为不同毕业走向的大学生开展分类评价。

4.由偏重显性成果评价转向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果并重。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更偏重于赛事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及其依托载体的关注还不够,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需要及时向显性隐性成果并重转向。其一,课程建设直接关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重点评价高校是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且在课程设置上是否完备,是否编写或引入高质量教材,是否利用“慕课”等方式建设课程资源库。其二,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着力点。高校应打通培养计划和课程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4]。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要关注各高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等赛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还要关注赛事的普及面、赛后项目的落地率等;要看各高校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数、立项率和大学生在项目研究中的数量和发明专利数量,更要看专创融合度、师生合作度、产教融合度和资源转化率;要看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数量与开放度、创业孵化基地的入驻率和孵化率,更要看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效果并考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情况。

作者:陈林辉 单位:萍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创业教育范文3

引言

在新商科背景下,国家对于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各大应用型高校要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传统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学生培养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教师的思想认识局限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师资建设,解决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建设专业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一、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现代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在如今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跨界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多样、高智商、高情商和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商科教育与商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应用型高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使教学联系实践,拉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距离,摆脱传统空洞的教学内容。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是我国今后社会的核心发展策略,只有不断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使我国在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曾提出,在高校中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我国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提高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推动各大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相关创业政策的陆续出台,近些年国家对小微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有效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区域经济的升级转型,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商科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变,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顺应时展的要求,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实践能力以及活跃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为国家创新型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开设跨学科课程的认识不足商科教育涉及金融、市场营销、工商和财务管理等多个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设置。随着我国各行业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各学科课程独立进行。这是由于各大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开展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商科背景下对创新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新商科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实践环节。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对教材内容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真实社会环境的模拟也大多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开展的,所以这就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并不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灵活的反应能力和具体的应对措施。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问题,对于将要到来的社会职场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可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遇到挫折后丧失自信心,使他们无法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有效实现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保障。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有的高校与一些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双向参与、产学融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使学生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方向[2]。

(三)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在新商科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高校教师不仅要对学科内容知识有深入的研究,还要对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和市场需求有准确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偏移。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相关的应试技巧,更多的应该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去,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能够满足新商科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在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相关领域的学者,并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其传授给学生的也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所以这就导致学生缺乏相关的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开展途径

(一)紧跟社会的发展需求,建设创新型教育体系应用型高校新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相关对口企业的实际需求,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向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确保学生能够具备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建设创新型教育体系的同时,也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下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在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先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只有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教师对学科和实践的有效融合力度,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增加师生交流和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实现新型教育模式的改革,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最后,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挑战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在课程讲解中加强对专业前景以及就业方向的渗透,给予学生更多专业意见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始终保持对最前沿信息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敏感性,为投入社会,更好地融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教师是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传授知识、立德树人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各大高校应该将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列入学校教育改革的规划中去,针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把关,立足于满足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想要加强对教师“双创”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专业教师或者是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也可以让教师去企业内部参观,了解最新的行业知识和行业发展动向,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比赛,让教师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自身的教育经验,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4]。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的授课模式与创新科研背景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并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考核学习成果的标准中,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完成从理论知识型向实践操作型人才的转变。

(三)提高对开设跨学科课程的重视程度新商科的不断推进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商科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熟悉互联网大数据下商务模式的运行。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求不应满足于该课程的科目要求,在制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以新商科为载体进行有关内容的整合,增设跨学科课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融合,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最新科技技术与商业模式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将人才的培养落实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中去。

(四)加强顶层建设,设立专门的管理组织为了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的校级实践平台管理部门,可由副校长分管负责,并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制定专门负责人管理制度,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落实,实现分级管理、事事落实,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搭建时,要以现有的实践平台为基础,在融合学科知识和行业发展方向的背景下,进行跨学科、协同创新实践平台的延伸,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协同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新商科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有效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科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协同创新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校内建设校内创业园,让学生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去搜索相关的创业信息,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格局,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校园内项目运营与创新大赛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业乐趣,提高创业的质量,使学生能够走出校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地教学和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得到创新发展,这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5]。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基地是由高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完成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来进行人才培养。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学生熟练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具备学科素养之后,可以按照学生岗位需求以及学生的专业分类,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进行实践和生产活动,使学生能深刻了解到该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工作人员的需求,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以达到岗位需求。此外,高校还要不断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深入探究,通过多渠道真正将学生实践练习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结束语在新商科背景下,如何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目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要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高校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教学体系,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要重视实践课程,设立专门的实践平台管理部门,使学生的实践能够落到实处,只有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静静.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2):114—116+120.

[2]段莉敏,冯松宝,巩舜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4—5+8.

[3]韩平,王晓玲,孙晴.新商业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2):92—93+114.

[4]谭庆,吴铖铖,陈素平,宋桂娥.“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1):57—61.

[5]徐丽秋.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J].农家参谋,2020(18):194—195.

作者:刘晓蓉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