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7 22:38:24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1

这篇初二历史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的文章,是

《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1840.6~1842.8 南京下关。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第二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 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2. 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 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 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 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陕甘总督1.1. 态度坚决,很有谋略 2.新疆人民支持 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3.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4.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黄海大战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中日《马关条约》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 ②政治上 ④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二单元》第五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 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 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汉阳铁厂:当时亚洲的钢铁厂第七课 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三民主义——民族 权 生 驱除内虏 (核心) 平均地权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新文化运动新发展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第三单元》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 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指导思想不同 ③发展前途不同作用:*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五四: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性质: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共产党是中国历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第十二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北伐的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缺乏警惕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第十三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由共党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意义: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事件:南昌起义爆发人数:2万多人 激战5个小时井冈山会师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P65)1928年1月,湘南农民纷纷*参加革命。起义部队攻下宜章、郴州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1928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一支正式红军)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陈毅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同时也是共党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开端(1928.7)星火燎原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大小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近10万人。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委员会兼红军总司令。第十四课 红军长征长征的开始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亲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国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4到封锁线,度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毛色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红军转入贵州,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遵义会议: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路线图:P71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 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十六课 全民族的抗战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杀了30多万人。血战台儿庄(国民)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胜利百团大战(共党)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兵力:105个团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第十七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局部反攻︱ 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中共七大召开时间:1945年4月~6月 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党的政治路线: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重庆谈判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间:1946年6月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歼敌:5.6万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渡江战役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华开始准备步入统一。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2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1201

初三学生在备考中考时往往感觉到复习时间紧、知识密度大。在刚学完两册世界历史的新课之后,又要回头复习中国的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的古代史、近现代史,头绪多,压力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井然有序而扎扎实实地做好中考前的历史课复习呢?

一、以纲为本,提纲挈领,基础为要

在新课学习中,我们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往往通过知识点的拓展或讲故事,或进行知识点的发散。但是,在中考复习时,我们要以纲为本,把复习的纲要作为根本来抓,做到提纲挈领,抓住基础中的基础。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大事年表,以时间为序,去理清同一时间下中外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还可进行横向的比较,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他影响,这样不仅把中外历史知识盘点了一遍,而且突出了重点,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深化了认识。

二、深研课标,整合构建,厘清线索

整合知识点,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理清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线索,需要教师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整合c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例如横向对比法和纵向延伸法。

先说横向对比法。例如在复习“反抗侵略与近代化的探索”这一重点时,我们可以这样梳理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邓世昌抗击日军……这种梳理知识的方法的特点是就某一知识点进行相关性联想,以此构建知识网络。

再说纵向延伸法。接着上面的思路,教师可以这样梳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15年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运用这种纵向延伸法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变化发展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通过知识点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延伸,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像上面,我们通过横向的对比和纵向的延伸,就能揭示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比与延伸过程如下: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用这样的方法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就会形成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知识网络,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也会被挖掘出来。

三、讲练结合,及时点化,升华认识

中考历史复习,仅仅靠知识点的梳理和整合还不够,要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还需要通过练习进行检测,查找问题,升华学生的认识。这里所说的练习,是针对学生“以纲为本”复习的检测,是经过横向比较、纵向延伸之后的检测。检测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教师精选的试题,检测学生对复习重点、难点的把握程度;二是看学生在横向对比、纵向延伸中还存在哪些思维和方法上的问题。检测之后,教师对学生复习方法进行矫正、引导。此时及时引导极为重要。如果教师点拨及时,学生的复习效率会提高;如果教师点拨不及时,学生复习的方法不对会影响复习效果。检测、讲评一定要做到及时,而且最需要解决的是做题方法的指导和复习规律的总结。以此不断强化复习,就能在讲练结合中升华学生认识。

中考成绩决定于中考复习质量,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不断探索提高中考历史复习质量的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既能取得良好的中考历史成绩,又能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3

二“、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程度如何?围绕这一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通过电话、网络、走访等形式,与贵州省多名高中历史教师进行了沟通,重点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搜集了全套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纲要”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此外,利用学习培训的机会,和省内外高校“纲要”教师交流,就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仍然存在,课程内容渐进性不够。高中历史教材突出了内容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不够系统。现行“纲要”教材是在区别原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且编者要顾及“纲要”的课程性质及教材结构,致使“纲要”教材存在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度较高的现象,课后学习思考题的设置也存在对大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估计不足的问题。第二,教学方法脱节。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基本上能综合运用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提问等教学方法,但研究性教学方法管理不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探究之形,无探究之实。“纲要”课堂的教学形式比较呆板,不够灵活,理论讲述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第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中历史在教学上是基于学生初中阶段扎实的历史学习,已经形成初步的通史构建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初中历史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历史基础没有达到专家的预期要求和水平,进入高中以后难以适应专题史的学习,影响了学习积极性。高中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生不再学习历史。文理科学生对历史学习投入的时间、精力的差异,导致理科学生进大学后“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现行教育管理机制的影响。“纲要”和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分别由教育部的社会科学司和基础教育司负责编写,这种教育管理机制难免会限制高中历史与“纲要”教学的衔接,包括在教材编写人员的协调沟通,专业科研等方面的联系合作等。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都是怎样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正确解答各种考试题目,而对高中历史与“纲要”的教学内容衔接工作关注较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觉得“纲要”没有什么新意,激发不出学习兴趣,纯粹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在考前死记硬背“考试重点”。三是“纲要”教师衔接意识淡薄。当前高中历史调整了课程设置,但绝大多数“纲要”教师并不关注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很少有教师去主动研究高中历史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不多,对学生上大学前学习历史课的情况不了解,过多地依赖教材体系来开展教学活动,缺乏衔接的主动性。

三“、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本思路

(一)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实现“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材编写不太可能做到使《纲要》和高中历史既不完全重复,又不产生脱节和错位。要实现“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任课教师需要将高中历史教材与“纲要”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全面了解其中的重复部分、待深化部分和脱节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调节内容的渐进性,强化理论的探索,加强对一些疑难问题的专题分析。对于高中历史已经讲清楚的内容,《纲要》教学中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即使是同样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广度和深度的史料,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等加以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丰满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以避免简单化、概念化。这样,任课教师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繁简得当,恰如其分。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4

每年高三文科师生关注考纲最多的莫过于其“变化”,希望能从其“变”中领悟出当年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比较分析2012年考纲与2011年考纲,我们发现其变化不大。如果说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考试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选考内容。

变化之一是由2011年高考的“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选一,变成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选一。

变化之二是删减了一些考点,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必修教材上已有的内容;还有一种是比较偏的、历史上相对不太重要的考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

变化之三是增加了“运动”。但这一变化,对于今年高三文科学生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既然是选考内容,只要不选做这类试题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同学们觉得考纲补充这一考点,今年就很可能考这一历史知识,也不妨就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进程、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进行深入复习,且最好从网上搜索有关“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增强应对这方面考查的能力。不过,笔者认为考纲补充这一考点,并不在于考查这一历史知识本身,而是为了突出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引导我们重视思考与探索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考纲补充这一考点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求我们关注关于法制史的复习,深刻认识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的关系等。总之,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史实和认识,理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考纲的“题型示例”变化很大。

其中,“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四个层次的例题均被置换为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程试卷中的试题。这些试题的置换,说明了2012年高考历史学科将继续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更加注重对史实的把握、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了2012年高考将会继续加强对历史观点评述的考查力度,试题的难度特别是对学科能力考查的难度会有所加强。特别是非选择题的置换,更是暗示了今年高考会就同一历史大事或历史话题做出不同评价,“古今贯通”、“中外糅合”的基本格调将会继续保留,试题会将对主观题的革新、突出历史论证进行到底。这就为高三最后阶段的历史复习指明了方向。

[二、考纲之“不变”]

当然,比较分析2012年高考与2011年高考的考纲,我们会发现其更多体现的是“不变”。如2012年考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依然是“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事物”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与要求。在考试内容(只增加了“运动”)、考核目标、题型题量、试卷结构甚至是试题难度等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与2011年的考纲保持基本一致。因此,“稳中求新”仍然是考纲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实实在在提升“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事物”的能力,仍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为此,笔者特结合往年高考的典型试题作一简析,希望对提高同学们的相关能力有所裨益。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在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第二,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第三,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9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庙“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5

一、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尽快转变教学观

认真钻研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就不难发现,它们与原大纲和教材的主要区别:一是,三条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条理分明,即使学生获得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点教育。二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有了重大的改革和突破,更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三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要求更加落实,对教学、评价、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较合理、明确的建议。四是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减轻了学生负担。

大纲、教材的变革,不但首先要求教师去适应,而且要尽快地缩短这个适应的过程,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要适应,首要的问题是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要由教师讲为主变成学生学为主,要充分利用初中历史教材,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也就是说,要把”教师教,学生学“变为”教师教学生,学“。过去那种”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教与学的分离,现在应提倡的是”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虽然变了一个标点符呈,但它都意味着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包括教会学生如何读书、读图,勾画要点;如何掌握和运用自学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如何科学、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如何顺利通过相关的练习、训练和检测,检验学习的效果,等等。

二、重建课堂教学结构,着力指导学生活动

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即”组、复、新、巩、布“而进行的。初中历史大纲教材的变革,当然地也给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重建课堂结构,才能与初中历史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相适应。建立新的历史课堂教学结构,一是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字、图象、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得当地加以处理;二是研究如何恰当地安排和实施”纲、读、动、讲、练、评“几个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可以说,这几个基本环节都是教与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活动形式,其中的”纲、讲、评“以教师的”教“为主,”读、动、练“以学生的”学“为主。

“纲”是指教师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包括板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应尽可能地反映出教材内容的知识系统、框架结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该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读”是指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图象中的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载体。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引言、章、节、目和大事年表,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及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做到“读”、“思”、“划”三个字。读,就是了解本节教材的大意、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思“,就是边读边想,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划”就是边读书,边在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和词句上做记号。再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和插图,增强形象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不同学术观点,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总之,要“俯而读、仰而思”,“读”要到角到边,“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6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模仿教师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新闻记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1814年的法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教会学生理线索,抓住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7

历史与社会学科隶属于文科类,阅读教科书学生能获取历史知识,不仅是提高学科成绩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智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学之初,首先就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教材。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学生在初次阅读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重点指导和训练。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编写阅读提纲的方式,为学生导读,将其引导到阅读的正规上来。长时间训练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学生还逐渐地学会了自己编写阅读提纲,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8

历史学科课时少,学生学习用时少,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不够,近几年,历史教学质量在我市出现了大幅下滑趋势。要想在初三短时间内把学生历史成绩抓上去,关键是教师要运用积极高效的复习策略,在如何抓教师“教”和学生“学”上下工夫。

一、依纲靠本,夯实基础

“纲”即《课程标准》,“本”就是教材。综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历史真题,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其立足点依然是考查教材上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和一般的历史常识。所以我们在复习时,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重视课本,以本为本,夯实学生基础。抓教材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高分的前提。部分同学认为开卷考试无非就是翻书抄,简单。其实,开卷考试也要有一定的课本知识积累,只有熟悉教材,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按照板块、单元、知识点逐条逐项地复习教材。该死记的要死记,该理解的要理解,该综合运用的要综合运用,绝对不能遗漏任何知识点。切记:没有死记硬背,就没有活学活用。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教材是关键。

二、横纵联系,综合归纳

历史复习,我们不能就事论事,还要注意把握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对不同时代相关历史问题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又要注意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能力渗透和知识迁移,形成互相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出历史知识网络。横向联系就是教师要把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复习,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比如把发生在1861年的中外历史事件串联复习,由中国洋务运动开始,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等。纵向联系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进程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复习就可以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运用题要以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两岸关系、西部大开发、朝鲜核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中日关系等问题,加强政史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三、寻找“热门”, “知古通今”

所谓“热门”,就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全国各地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给我们以强烈的启示:必须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实现“知古通今”、“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前途命运,以当前热点命题,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资源问题、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战争与和平等。具体到2013年重大事件:主席访问非洲、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等大事。在复习中要利用这些热点问题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9

Abstract: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come into an experimental stage.It changes a lot as compared with present teaching system.The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 will replace the present history programmed.What does It mean?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from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to the programmed in History teaching over a hundred years,ma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 present History programmed and the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and the content Of the latter.It illustrates that it is a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y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to replace the programmed by the curriculum standard.In order to fit to the new curriculum,History teachers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Key Words:History programmed,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curricular objectives,studying method

目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并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了新课程的实验工作。2002年秋,试验区将以十倍的规模扩大,到2004年中完成实验。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灵魂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18个课程标准中,涉及历史学科的有:《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以及小学《社会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一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新课程的启动对历史教学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历史教师怎样才能适应这些新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声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甚至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来了。

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的演变,反映了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演进。回顾20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其实,“课程标准”在我国并非新词。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清政府在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这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雏形。民国初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其中,民国时期颁发的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纲要(含修订本等)共计有18个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0年颁发了《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3年,我国学习苏联的做法,教育部着手制定教学大纲,于1956年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这套大纲在使用中,各地反映要求过高、分量重、内容深。1957年,教育部发出精简教科书内容的通知,调整教学内容。1963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这两个大纲对1956年大纲的内容作了很大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进行了修订。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颁布了一套新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0年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

1986年,国家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8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进行了修订,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教育部又对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发了试用修订版。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试用。2000年1月,教育部对试用大纲作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扩大了试验范围。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回眸百年,我们看到,我国的历史教育与时俱进,首先经历了由历史课程标准到历史教学大纲的演变。建国后,由历史教学大纲取代历史课程标准是时代的产物。这种变化与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历史教学大纲作为我国历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四十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正惟如此,目前进行的这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拟以“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样做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之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它还反映了我国的教育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之中。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谓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它隐含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成功者的教育,凡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都是成功者。

其二,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这种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其三,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意在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

其四,课程标准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获取结果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体验与变化。

总之,新课程就其理念而言,它的出发点是学生,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下我们试以《全日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一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8月第三版)为例(以下行文中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大纲”),进一步说明历史教育这种演进与发展的趋势。

首先,在体系构成方面。“历史教学大纲”由六个方面组成:导言、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评估。“历史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比历史教学大纲涉及的范围更广,要求更具体。宏观上,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段,即1—3年级、4—6年级、7—9年级。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国家制定的是7—9年级的历史课程标准。因此,历史课程应突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中提到“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第二,在课程目标方面。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思想教育三项任务。历史课程标准则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主要区别在于:

(1)历史教学大纲所描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课程标准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2)在知识与能力要求上,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还提出了学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表达能力、历史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增加了有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和“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等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4)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重视从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到独立判断的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改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两点:一是“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二是“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方面内容是现行历史教学大纲所未曾涉及的。

第三,课程内容方面。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每个板块由内容概述和内容要点两部分组成,基本按历史发展的时序选择较为系统的教学内容,内容要点部分只有知识点的罗列,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没有作出规定。

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注意体现时代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内容标准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可以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内容标准的概述部分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基本的技能、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学习主题部分共有九大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每个学习主题又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的内容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能力要求。如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学习主题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这里,凡在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其二是教学活动建议。仍以该学习主题为例,要求:(1)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2)收集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小故事,编写一期板报。

第四,课程实施方面。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其中“教学建议”中有七个方面的要求,它相当于大纲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对历史观、史论结合的原则、历史知识的联系、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除此之外,历史课程标准还要求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以此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第五,课程评价方面。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估”部分对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教师、学生)以及评估的形式和手段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则在“教学建议”中的“评价建议”部分阐明了评价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建议。

以“教学评价”这一教育理念代替“教学评估”,反映了历史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从本质上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防止仅仅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课程标准还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判应该采用各种评价方法,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不仅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问题,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是我国历史教育发展与演进的重要表现,也是历史教育转型的重要标志。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代教育的理念特别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要变化。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认清这种变化,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历史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先做一些准备:

首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历史课程标准》等指导性的文件,树立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发展。教师要做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促进者而不是扼杀者。历史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它的直接目标是学生的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的完美与升华,间接目标才是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进步。换言之,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中的发展,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牢固的课程目标意识。历史教学中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落实课程目标。即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参与,发展个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例10

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