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股权代码(211862)
1做法
自2001年至今,对《护理管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疗养医学》等核心及部级期刊做到每期必读,对其他类杂志选择性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把认为适合自己科室管理的方法尝试性的应用,并根据使用后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完善。
2讨论
2.1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长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借鉴护理管理文献中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是掌握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捷径。例如阅读顾海波等[1-4]的论文,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适合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实践经验理论,用这些理论加强自身人品、人格、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领导艺术的培养。运用权变理论充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按每个人的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阅读张凤花等[5-7]的文章,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护理人才,比如定期组织护士对个案病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总结因护理原因导致误诊的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以此为借鉴,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发生;针对康复病人的特点,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康复护理能力、心电图临床诊断能力、卒中护理单元的管理能力、护士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等。阅读刘军等[8-10]的论文,改进了技术训练的方法:技术上提高一针见血率、心理上训练护士参加技术比武的适应性,训练项目依照季节和病人的病情特点而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使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科学安排,把握重点,康复护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2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护士长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保证临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离不开护士的大力支持,如何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文献中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阅读李凤等[11-12]的论文,笔者意识到开展护士群体同事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护士长的任务,并在管理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民主管理,摒除家长式作风,解决护士的实际困难。比如对年轻护士尤其是独生子女护士经常与其谈心,了解思想状况;对孩子小的护士,遇到孩子生病、家庭生活出现问题时,在排班、工作时间上给予照顾;护士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生日快乐”、节日时发送一条祝福短信。另外注重宽容待人、虚心听取同事的意见,使用精神鼓励法、奖罚激励法等,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加主动性,使护士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相互补台,形成了一种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局面。
2.3加强了对护理风险的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已是护理管理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姜旖菲等[13-14]对风险管理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阅读这些文献后,笔者加强了对护理文书的管理力度,专门建立了错误护理文书登记本,把不合格护理记录收集、整理、装订后作为护士的学习资料;建立了“护理留言簿”;月质量分析会上分析不安全因素;设立警示牌,张贴警示语;严格毒麻药品的专人专管制度;为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开展了《康复护理实践中风险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带领全体护士在科研中培养风险意识,在学习中强化风险意识。
2.4开展了特色化护理服务
现代护理观念、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借鉴护理文献中的观念和方法,对临床护理措施考虑的更加科学、细致、周到。从席淑华等[15-17]的管理模式中受到启发:注重护士的仪容仪表、礼仪服务培训,把护理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开展了需求服务护理,应用关怀照护行为,创建和谐环境。如为病人提供针线,为在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送上生日贺卡和一句祝福,为新入院病人送上第一壶开水等。对临床护理路径以前只是理论上的认识,不知道如何使用,阅读盛华丽等[18-20]的论文后,根据康复科工作特点,制定了脑卒中康复病人护理路径,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在卒中护理单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提高了撰写护理管理论文的水平
要学会撰写护理管理文章,必须先阅读有关护理管理文献。通过阅读笔者受到了很大启发,知晓了各类杂志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笔者把学到的管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完成护理管理论文5篇,均已发表在核心医学期刊上。
总之,护理管理工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等均是军队和国家最高层次的医学期刊,观点新颖,联系实际密切,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笔者正是通过学习护理管理中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改进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带领全科护士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为康复病人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更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避免了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海波,杜美芳,邹月珍.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护士长[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56-57.
[2]李海兰,吕娟.新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66-767.
[3]康琳,宿桂霞.新任护士长工作方法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65-766.
[4]刘万芳,张利岩,龙彬,.权变理论在救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18-919.
[5]张凤花,李跃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8):4140.
[6]姜永飞,刘学文.青年脑卒中脑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567-6569.
[7]贾美英.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病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687-6688.
[8]刘军,林志芳,寻丽彬,等.在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45-47.
[9]刘晓联,靳晓玉,毕越英,等.静脉穿刺训练量化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7-928.
[10]陈风桂,李玉芳,肖高尚.静
脉穿刺操作技术训练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66.
[11]李凤.军队疗养院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19-20.
[12]颜艳萍.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5,5(8):53-54.
[13]姜旖菲,张瑶,刘慧珠,等.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4-55.
[14]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15]席淑华,周立,张晓萍,等.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9-931.
[16]韩英.突出以人为本管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1-2.
[17]李美华,谭惠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护理服务流程再造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26-827.
皮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皮影自汉唐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情趣。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而陕西的影戏则源于华县。华县皮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对华县皮影生存现状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挖掘、保护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华县皮影同各种现代文明横向交流,从而使其得以创新发展。
一、华县皮影的现状
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闻名于世,在中国傀儡戏剧中独树一帜。华县皮影老艺人经常前往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华县皮影演出带动了皮影雕刻业的发展,现在华县从事皮影雕刻艺术的艺人近2000人,年产皮影10万余件,产品畅销到德、意、日、英、美、法、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2006年6月,华县皮影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华县皮影制作工艺”又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华县皮影的现状却日渐衰微。
(一)薪火不继
据笔者走访调查,目前华县皮影的表演艺人均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艺人已80多岁,年龄最小的艺人也已年近半百,毫无疑问他们很快就将结束表演生涯。而培养一个皮影艺人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学时漫长、收入微薄,这使得心态浮躁、功利心强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经商,几乎无人学习皮影戏。华县皮影的传承因此面临着薪火不继的尴尬局面。
(二)皮存影亡
近年来,以汪天喜、薛宏权为领军人物的工艺皮影雕刻产业在华县异军突起。皮影工艺品造型精美、刀工细致,赢得了群众的青睐,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今,皮影工艺品已走进旅游市场的发展,逐渐脱离表演影戏需要的原态,走出了自己的市场化道路。皮影工艺品热销的同时皮影表演却愈加凋敝。伴随着现代传媒的繁荣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传统影戏的观众数量及质量都迅速滑坡,华县皮影的演出活动已寥寥可数。
1.自身缺陷
华县皮影自身的缺陷决定了其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华县皮影的唱腔碗碗腔虽细腻悦耳,但旋律毕竟单调;剧目创新较少,且故事情节冗长,节奏进展缓慢,难以迎合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台词多以陕西地方话和文言文,较为晦涩难懂。此外,缺乏政策支持、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也制约着华县皮影的生存与发展。
2.华县皮影的价值
华县皮影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市场经济开发价值
(1)研究价值
华县皮影的历史源远流长,向上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华县皮影以华县、华阴地区皮影为核心向各方传播,影响了晋西南、甘肃东西、川北、青海、和新疆等地区的皮影文化。华县皮影蕴含浓厚的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其造型、雕刻、着色,不但异于东北系皮影、湖南湖北之大皮影、山西、河北及四川皮影,而且与陕西西路皮影也情趣各异,在众多流派中一枝独秀。无论从艺术方面,还是从历史、文化和民俗方面,华县皮影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艺术和文化价值
华县皮影集美术、音乐、文学于一体,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艺术角度来看,华县皮影的人物造型特征各异,雕刻工艺精巧;碗碗腔细腻优雅,演唱风格独特。抢救、挖掘、保护华县皮影,将对我国民间美术和民族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实用性。从文化角度来看,华县皮影得以保存的剧目达二三百部之多,题材广泛,道白唱词文学色彩浓厚,人物形象描写生动逼真,为今天的戏剧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历史依据。
(3)经济价值
皮影不仅以演唱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而且是一种极具装饰、收藏价值的工艺品。上世纪90年代,华县依托旅游业兴起了皮影雕刻业。如今,华县已出现不少“皮影雕刻专业村”,全县从事皮影雕刻的艺人已有千人以上,产品行销至国内外市场,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皮影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理论框架
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AGIL功能模型,强调一个功能整体只有满足了四个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进而维持其秩序和稳定,即对环境的适应(A)、从环境中获取目标的取向(G)、将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I),以及对功能模式的维持(L)。依据帕森斯的AGIL功能模型,笔者认为社会力量(A)、政府行为(G)、法律政策(I)与机构保护(L)是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四个主要因素。这四个因素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每个系统的功能与作用亦不同,四个系统又共同推动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首先,社会力量指华县皮影保护发展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众,尤其是华县的皮影艺人们。他们是华县皮影的传承者与弘扬者,为华县皮影的保护发展提供适应的功能,只有他们适应了华县皮影的变化才能使华县皮影得以创新与发展。因此,社会力量承载的任务是通过人们的生习俗和社会舆活论来促使人们自觉保护华县皮影,承担着保障华县皮影保护发展的和谐氛围的建构和维护功能。其次,政府是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决策者与实施者,其职责是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华县皮影保护发展工作中的不合理行为,并调动和引导其他主体投入到华县皮影的保护发展工作。同时,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是皮影保护发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再次,法律政策是保障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也是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制度保障,维护其他主体对华县皮影的保护发展行为,并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整合。最后,保护机构承担了华县皮影的研究、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任务。
四、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畅想
从华县皮影保护发展工作的AGIL功能模型来看,只有社会力量、政府行为、法律政策与保护机构四个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保证华县皮影得以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华县皮影的保护发展却存在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政府职能失调、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保护机构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力量(A)
首先,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保护皮影文化不是某些专业人士的任务,而是全中华民族的责任,因此必须发动全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群众参与保护发展华县皮影的工作,构建全社会传承和保护华县皮影的和谐氛围。其次,要重视学生群体的力量,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皮影文化教育,鼓励、提倡学校开展关于皮影文化的课程和活动。
(二)政府行为(G)
政府承担的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经费投入以及举办皮影文化活动等。从政策法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依然没有出台保护皮影文化的具体政策法规,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法制建设,为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系统的政治保证和思想指导。从经费投入角度来看,政府应实行完善文化部门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健全皮影文化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大财政资金对华县皮影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投入,用于理论研究、开发创新、收藏保护、人才培训、媒体宣传、创作创编、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从举办皮影文化活动的角度来看,政府应举办各种形式的皮影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皮影文化,使群众了解华县皮影的价值及重要性,提高其社会认知度。
(三)法律政策(I)
我国应注意整理他国立法实践经验,探求保护与发展皮影文化的法律制度,明确我国皮影文化保护的法律地位,确立皮影文化的保护内容及其规范体系。笔者认为,相应于皮影文化的特性与价值,保护皮影文化的政策目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承认价值与增进尊重、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创新。首先,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皮影文化保护措施,设立科学合理的传承制度,鼓励和引导大量年轻人从事皮影文化保护行业,引进有相关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复合性人才从事皮影保护工作。其次,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建立和推行皮影文化的惠益分享机制,平衡皮影文化创造者、传播者与使用者三方的利益。制定和实施皮影文化知识产权战略,推行皮影文化振兴战略,保护皮影文化源头。
(四)机构保护(L)
建立专业的研究队伍与保护机构,实现专兼结合的保护模式。一方面,专业研究人员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皮影文化研究成果,发挥学术机构中学者的作用,并组织一部分具备皮影专业知识的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实践研究,为保护机构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保护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成为雕刻演出培训、展览馆藏、研究策划、设计装帧、艺术展演、展示营销、艺术评估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保护基地。
保护和发展华县皮影,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深刻分析华县皮影在时展中的传承作用,采取合理措施,才能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得以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洁,李伯川.华县皮影制作特色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蒋艳,沈宁,闫瑞芹.我国护理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4(2):19-21
[2]王晴,李刚.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分类简析.编辑学报,2006,18(4):270-272
[3]李青.医护合作在提高护理论文质量中的作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104-2105
[4]刘苏君.尽责于护理研究的健康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
参考文献
[1]张晓梅.基层护士情况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83-84
[2]曹红梅,陈湘玉,谢玮伟.对我院11年护理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7-9
[3]杨建南,汪学军等.成都铁路中心医院1989-2006年计量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2):122-123
[4]谷润皋,冯宝华等.我院护理科研及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20-21
参考文献:
[1]Haggan,M.Researchpapertitlesinliterature,linguisticsandscience:dimensionsofattraction[J].JournalofPragmatics,2004.36(2):293-317.
[2]Nwogu,K.N.Themedicalresearchpaper:structureandfunct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1997.16(2):119-138.
[3]Soler,V.ritingtitlesinscience:Anexploratorystudy[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7.26(1):90-102.
[4]Yang,R.&Allison,D.Researcharticlesinappliedlinguistics:Movingfromresultstoconclus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3.22:365-385.
[5]Wang,Y.&Bai,Y.Acorpus-basedsyntacticstudyofmedicalresearcharticletitles[J].System,2007.35(3):388-399.
[6]曹楊,赵硕.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J].外语教学,2014.35(2):35-39.
[7]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6-80.
[8]庞继贤,陈珺.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1):189-200.
[9]姚克勤,姜亚军.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标题的历时研究[J].外语研究,2010(3):36-39.
[10]张晓枚,陈宁,王曦,等.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类论文英文标题高频介词探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4):90-92.
参考文献:
[1]许勤,张俊,顾则娟,等.在职本科护士科研知识℃及需求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54-1956.
[2]刘晓华,成守珍,郑志惠.应用循证思维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论文撰写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7(11):6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7088
国内刊号:21-1501/R
邮发代号:8-8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种类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笔者借鉴泰勒对文化的定义,认为传统文化即该地区人民在多年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文化。它包括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等多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中华传统哲学。中华哲学是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的世界三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探究天人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尤其重视哲学与伦理、政治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据不同派别的特征,中华传统哲学又可分为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其人生论则可大致分为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问题论和人生理想论四个部分。中华传统哲学是中国古代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高度凝练的总结,其内在精神渗透于华夏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中华传统艺术。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中华民族在诗歌、音乐、绘画和建筑等领域都创造出了繁多的艺术精品,并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中和之美”、“自然之美”以及“神韵之美”等独特的艺术精神。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形式与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传统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别具一格的辉煌的审美形态,对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格构成、生活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礼俗。中华传统礼俗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礼俗”作为一个专有名称在周礼中便已出现,“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其民”。概括起来,礼俗就是地域性极强的自然形成的习俗,它具有地域性、易变性、多样性等特点。由于礼俗具有特殊的社会调控功能,因此历来统治者对民间礼俗也任其发展,从而使之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中华传统习俗体系中,既包括诸如求子、怀孕、养育等诞生习俗,也包括传统节日及纪念特色的节日礼俗,甚至还有诸如自然、婚丧、文字禁忌等为代表的禁忌礼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俗体系。
中华传统科学。中国传统科学和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些成就几乎遍及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以及医学等学科到建筑、冶金、纺织、机械、造船、航海、造纸、印刷、陶瓷等技术领域,无不有着相当突出的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传统科学最为杰出的成就,时至今日仍为世界各国所敬佩。
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与现状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我们应认真借鉴、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整理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描绘其真实面貌,扬弃其糟粕,弘扬其优秀内核,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过于强调经济改革与建设,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相对忽视,由此造成了传统文化极为严重的生存危机。
传统礼俗日渐淡忘。我们的传统礼俗诞生于农耕文明,其内容与形式也较多地与农业劳作相关。随着近代以来工业化步伐的推进以及农业地位的下降,使得传统礼俗的生存土壤不复存在。诸如在传统礼俗中对草木灰极为崇拜,有五月初五烧菊叶成灰杀死小麦中的蛀虫,还有出殡时往门外撒草木灰以驱鬼等传统,实质上都是发挥了草木灰的肥料功能。但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化学肥料大量运用,使得此类传统礼俗逐渐为人们淡忘。婚嫁过程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等礼俗,也逐渐让位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婚礼模式。此外,诸如传统节日礼俗、自然禁忌、日常生活禁忌以及求子、诞生礼俗等也都逐渐为人们所淡忘。
传统艺术日益消失。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了诸如诗歌、戏曲、音乐、绘画、园林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但随着西方技术的引进及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关注逐渐冷漠,致使很多传统艺术濒临失传的境地。被称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京剧,其在年青一代的心中的影响与地位已远不如流行歌曲;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孔子时代就已盛行的古琴,现在演奏者以及欣赏者已屈指可数;早在2001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其生存境地甚至连京剧都不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及社会变迁,大量优秀的传统艺术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被湮没与遗忘。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很多传统艺术已无法再现,随着推土机的大肆推进,众多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也被推倒。传统艺术在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打压下,早已被冲击得面目全非,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传统哲学日益式微。无论是国人开创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抑或是外来引进被国人改进的佛家思想,它们所交融形成的传统哲学体系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比如儒家的“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就培育了历代自然科学技术家的世界观,即认识自然从而控制自然、为人类生活造福的重要思想基础。此外,诸如天人合一、求实务实、修己安人等哲学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国人的生活与处事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创建,西方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取代了传统哲学。人们已不再愿遵从诸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等传统哲学的价值取向,取而代之的是损人利己、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哲学,传统哲学在日益浮躁的人们心中已日益式微。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传统文化的保护
随着工业社会的推进,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土壤已不复存在,如何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论,笔者尝试结合传统文化保护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来探讨全面、协调及可持续保护传统文化的策略所在。
践行以人为本,祛除封建糟粕。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本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力,但不可否认,诞生与发展于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具有与现代社会、乃至人权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最为根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提倡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先将诸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存天理,去人欲”之类遏制人性的封建纲常祛除,从而彰显诸如“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修己安人”之类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我们所保护与倡导的传统文化能够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所喜爱与接受,这也是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的真正目的与旨归所在。
脑电熵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赵玉洁岳云(344)
2011年天坛·国际神经外科麻醉论坛(TiNAS2011)(347)
麻醉与监护论坛 磷酸丙泊酸钠与镇静谢莉方才(348)
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贾济朱萧玲陈绍洋(351)
中西医治疗疼痛特色技术班(353)
输血与血液保护新认识招伟贤(354)
基础与临床研究
部分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研究进展祝胜美张雄信(359)
无创正压机械的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影响施健阎锡新徐海博李海涛关继涛(363)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CREB信号通路胡婷婷段满林徐建国(366)
喉罩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古丽拜尔.努尔周明祝晓娟(370)
2011年第十六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371)
改良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王翰然章勇张达颖(372)
经验交流
第十三届全军麻醉与复苏学术会议(373)
北美2B及GS麻醉机吸气流速对预设潮气量的影响及合理设定周钦海王珊青韩传宝(374)
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会议暨2011年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年会(375)
Supreme喉罩和Proseal喉罩用于腹腔镜手求患者气道管理的比较体会周卫东(376)
罕见后纵膈嗜铬细胞瘤麻醉处理一例周钦海王珊青刘存明(377)
全国急救及重症医学专业新进展高级研讨会(378)
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病人术中延误诊治1列分析张志春(379)
2011北医麻醉学论坛(379)
手术室外的紧急气道处理白浪(380)
ICU专栏
重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的进展黄顺伟管向东(383)
谷氨酰胺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余志中麻醉与监护论坛 万献尧(386)
特别报道
第十四届世界临床疼痛大会暨第一届亚洲疼痛大会第四届中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会议报道马骏倪家骧(389)
行业新闻(390)
2011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征文通知(草案)(394)
2011年国中青年麻醉学科医师论坛征文通知(草案)(395)
第四次全国中毒与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223)
第三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227)
200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医学年会暨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233)
第二届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242)
全国麻醉科主任临床新进展研讨班暨肝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及处理学习班(245)
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十届全国疗养康复学术会议(249)
第一届海峡两岸康复医学交流会议(253)
首届全国急救与灾难高峰论坛暨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急救与灾难救援器材、设备展览会(256)
第六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263)
亚洲公共卫生大会(265)
第四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269)
2009第三届基因技术产业大会(272)
2009国际病理生理教学会研讨会(277)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80)
全国感染性疾病高级学术论坛(282)
2010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征文通知(288)
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290)
会议讯息(291)
200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医学年会暨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292)
综述与讲座
Notch信号通路和Notch相关疾病贾济候丽宏陈绍洋(224)
围术期麻醉对细胞因子的影响郭晨(228)
七氟烷预处理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唐建成(综述)郭曲练(审校)(231)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处理郭智星孙莉(234)
交质细胞在慢性疼痛中的病理及保护作用张俊杰(综述)鄢建勤(审校)(236)
瘙痒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进展项红兵(240)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理论的教学探讨王强(243)
经皮气管切开技术的演变及启示李春雨贾晋太(246)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ICU中的应用新进展皋源吕丹杭燕南(250)
地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时鹏才石蓓(252)
麻醉与监护论坛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马骏王瑞婷方才(254)
要重视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麻醉处理陈昆洲柴小青(255)
肝包虫病的麻醉处理李江李丽莎唐天云(257)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王建芬唐天云(258)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复苏的实验研究肖华平古妙宁肖金仿徐翔赵振龙(259)
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赵桂军孙莉承耀中丁超郑春京刘若杉(264)
乳酸测定在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生利万献尧(266)
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张丽挪艾宇航(270)
Toll样受体2、4与全身性感染研究进展张杰万献尧(273)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研究谢红傅志海王琛倪勇吴雷梅(278)
瑞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观察王建芬唐天云(281)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病人麻醉的临床研究赵为禄雷恩骏(283)
2009年第十五届俄罗斯医药医疗展(361)
全国麻醉科主任学术会议暨新进展研修班(364)
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7次全国学术大会(373)
全国儿科学急危重症暨临床新技术研修班(383)HttP://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SCI发表文章评奖通知(2008--2009)(390)
2009全国急救医学学科建设及危重病治疗指南学术论坛(394)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398)
第二届全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大会征文通知(408)
全国大肠癌肝转移诊治进展学习班(第三轮征稿及会议通知)(414)
2009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419)
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最新教材出版发行暨家庭康复研讨会(419)
会议讯息(426)
2009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征文通知(427)
广告索引(428)
《读者来信》张艳红朱也森(428)
读者服务表(429)
《麻醉与监护论坛》稿约(429)
综述与讲座
血红素氧合酶-1与急性肺损伤谢海辉(综述)(审校)石海燕(审校)(368)
围手术期中草药与麻醉风险徐少群高巨(371)
妇科内镜手术的麻醉陈瑛琪岳云(374)
产科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治疗孙德海(382)
一种新型的基因开关-RU486诱导调控系统宋小星尤圣武彭章龙于布为(384)
脓毒症与免疫调理治疗朱曦葛庆岗(387)
KCC2与痛觉过敏董榕于布为(391)
不同麻醉方案在术中唤醒试验中的应用岳云巫志国王云穆小波(395)
关于麻醉安全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向涛(399)
氟比洛酚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流中靶向超前镇痛作用张兴梅万康沈卫红王东青(405)
专家丛译
围手术期体液的管理——最小化输液疗法与目标疗法的比较沈娴文(译)钱燕宁(校)(407)
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辛标(译)钱燕宁(校)(409)
麻醉医师是围手术期医师廖朝辉(译)钱燕宁(校)(411)
病理报告
全麻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一例麻醉与监护论坛 彭文平左明章(412)
2例全离体肝肿瘤切除余肝原位再移植麻醉处理张培俊李江宁杰龙永富李艳华唐天云(413)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1届[R].浙江,2012.
[4]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2-02-16.
http://zjedu.gov.cn/gb/articles/2012-02-16/news201-
20216111318.html.
[5]穆俏竹,柏兴华,苏兰若.急诊护士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03):99-102.
[6]覃泽萍,彭翠香.146名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04):174-176.
[7]王生锋,齐玉梅,黄行芝.临床护士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01).
参考文献:
[1]BeckDL,HackettMB,SrivastavaR,etal.Perceivedlevelandsourcesofstressinuniversityprofessionalschools[J].2001,36(4):180-181.
[2]闫瑞芹,沈宁,陈京立,等.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不同时期的压力源、压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C].护理研究,2006,20(20):3019-3021.
[3]李晓玲.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35.
[4]段功香,张平,王蓉.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与分析[A],当代护士,2006,(8):3-5.
[5]于丽荣,冯先琼.护生学习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A].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8-10.
[6]柯永红.护理专业学生减轻压力技能训练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9):523-525.
参考资料
[1] 王平,裴莉琳.顶岗实习背景下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61.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式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处处留心皆学问,从生活实际入手,有利于开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窗户,开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视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展探究学习的欲望。
金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古迹资源十分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市区的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大殿、铁店窑遗址和法隆寺经幢;东阳市的卢宅、土墩墓群;义乌市的古月桥、黄山八面厅;兰溪市的诸葛长乐明清古建筑群、芝堰村古建筑群;武义县的延福寺、俞源村古建筑群;浦江县的郑义门古建筑群、上山遗址;磐安县的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即市区八咏楼、法隆寺经幢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3处,即通济桥等。武义县的俞源和郭洞是2003年国家建设部公布的首批1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以这丰富的古迹资源为载体,可以开展探究学习。
一、围绕古迹,确定探究主题
教师可以提出探究方向,如:“金华文物古迹众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金华的文物古迹情况。”确定研究方向,让学生设计问题或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关于金华文物古迹的某方面情况,然后让学生讨论投票确定共同的探究主题。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金华有哪些文物古迹?”“金华文物古迹有什么特点?”“金华文物古迹是怎么保存下来的?”“金华文物古迹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金华文物古迹的保护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认为除了各省、县、部级文物古迹外,还有哪些值得保护的文物古迹?”
根据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后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金华有哪些文物古迹?”这样的问题太浅显,没有探究的趣味性;“金华文物古迹有什么特点?”这问题太专业,难度太大,容易打击同学探究的积极性;“金华文物古迹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和“你认为除了各省、县、部级文物古迹外,还有哪些值得保护的文物古迹?”这两个问题范围很广,适合探究,但需要大量的实地考查,研究成本对初中生来说可能太高,所以选择的学生较少;“金华文物古迹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和“金华文物古迹的保护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两个问题有共同性,是针对古迹保护过程当中的某一方面展开的,可以看作是前两个大问题的子问题,相对可行,所以最终大多数学生把票投给了这两个问题。因此,最终确定探究主题是:金华文物古迹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二、分析主题,确定探究方法
学生认为对“金华文物古迹保护过程中的问题”的探究,发现问题只是任务的一部分,解决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金华的文物古迹能妥善完好地长期保存,让后代子孙瞻仰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根据探究内容选择探究方法,学生提出了一些想法。有的认为可以访问文物古迹的管理人员,有的说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有的说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古迹实地考查,也有的说可以进行问卷调查。
当说到问卷调查的时候,很多学生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学生认为,探究主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问卷对象该如何选择是个大问题:如果随意抽取学生或普通市民可能收集到的知识一些猜测并不能如实反映现实问题;如果针对专业人员如古迹管理人员,直接访问可能获取的信息会更多,而且不必浪费问卷的精力和资金。
最终,学生们决定采用访问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在确定探究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方法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访问时,要有礼貌,提问要言简意赅,可事前准备好问题;实地调查时要观察仔细,从整体和局部来看问题……
三、分组实践,形成探究成果
根据地域的远近,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各个组根据组员的能力情况进行简单的分工,如采访人、网络资料收集人、资料汇总人、报告展示人等。最后,展示各组调查情况,由各组代表介绍各自的成果。
“我们通过上网查询和实地参观,了解到金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像天宁寺大殿、兰溪诸葛八卦村、义乌吴晗故居、东阳卢宅、磐安明建昌文塔……
就以卢宅为例,它坐落在东阳市区东门外1公里的卢宅村。当地卢姓居民,八百年来在此聚族而居,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祠内有工字形平面的肃雍堂,建于明景泰七年,至天顺六年,建筑上有精美的木雕和彩绘。
可是,如此杰出的木雕建筑,在历史的洗涤、风雨吹打下,还能风采依旧吗?所以当下该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保护遗迹。
我认为,古老的文明是一定要妥善保护的,人类要从自身做起,杜绝私欲,尽己所能,保护文物;其次,政府也要出钱出力,以现代化手段加以保护,不要让它成为‘世纪遗憾’。朋友们,行动起来。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历史留给我们的‘佳作’。”
“金晗小组的报告发人深思,他们的倡议感人肺腑,可见他们是用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文物,下面哪个小组再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我们调查的是金华市区的八咏楼,该楼造型典雅,风格古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古风流的八咏楼,如今因为游人过多,八咏公园内的一些设施被人为破坏,地上还有游人乱扔的垃圾。我们认为应该禁止游人乱摸文物,设立相关保护条约。在道路上多设垃圾箱并竖路牌,提示游人注意保护公共场所的卫生。
调查后,我们感受很多。中华民族的古文明就像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然而,由于保护不力,总有些文明渐渐离我们远去。身为华夏儿女,我们真应该为它们做些什么。”
还有吴迪组发现兰溪诸葛八卦村地面有很多口香糖残渣;一些老房子因为改装,原有的一些牛腿装饰已经残缺……
从探究成果展示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学生那强烈的使命感,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保护文物古迹成为了学生自觉的意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有的组与探究主题联系不紧密,有的组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真正参与;有的组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等。虽然在利用古迹资源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问题,但我认为,教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求全责备,只要学生努力尝试,广泛参与,积极探究,就应该给予肯定评价。当然,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当做出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教师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学会活力
(一)严格按照社团管理要求及《*护理学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按时换届,加强学会组织力量。
学会领导班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促进学会发展为共同目标,精诚团结,齐心合力,努力工作,按照社团及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学会的规范管理和质量要求,通过各专业委员会及各地、州护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学会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已走上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呈现出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崭新面貌。
为适应学会不断发展的要求,经第九届理事会多次讨论确定了理事、常务理事、委员推荐名额及代表产生办法等,建议并增加了第十届理事会领导班子职数,增加了理事、常务理事和委员人数。
经*护理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的积极筹备和努力工作,*护理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届护理学术年会于*7年12月15-18日在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隆重召开。
来自全疆15个地、州、市150多家单位的253名各民族正式代表和80名旁听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梁艳同志主持,由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聂淑娟同志做工作报告,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朱新安、自治区科协副主席陶鹏、*医科大学副校长张向阳及自治区民政厅社团处处长闫鹏参加了开幕式并讲话,各位领导在讲话中强调,本次大会是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盛会,是学会提高科技工作者凝聚力、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学会管理的重要平台。讲话充分肯定了*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在繁荣*护理学术、强化继续教育培训、规范学会管理及承担政府移交职能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对*护理学会提出表扬并号召其他学(协)会向他们学习,对第十届理事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新一届理事会成员要精诚团结、再接再励,创新学会工作理念和思路,拓展学会工作范围,广泛学习和宣传我们身边像聂淑娟同志一样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巩固学会良好的社会形象,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影响力,真正做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
参加大会的有自治区科协学会部及卫生厅医政处、科教处、中医民族医处、机关党委、学会办的领导和13个自治区级医药卫生学(协)会的领导和负责人。
在大会开幕式上对评选出的17个先进单位、12个先进个人及3个地、州、市级先进学会予以表彰和奖励。由卫生厅学会办唐培作主任和科协学会部孙林同志参加并主持了选举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并对下属8个专业委员会一并进行换届,选举产生第十届理事会理事82名(空缺一名),其中常务理事29名,副秘书长以上人员13名,其中名誉理事长1名。8个专业委员会共产生新一届委员141名,其中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共28名。
第九届理事会卸任理事31名,占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总数的51.7%。第十届理事会理事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为26岁,平均年龄43岁,45岁以下占62%,新增理事53名,占理事总数64.6%,少数民族理事21人,占25.6%,副高以上职称49名,占59.8%。
改选后的8个专业委员会委员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43.4岁,45岁以下96名,占委员总数68.1%,新增委员105名,占74.5%,少数民族委员36名,占25.5%,副高以上职称101名,占71.6%,中级职称40名,占28.4%。
改选后的第十届理事会组织力量及领导班子力量加强了,吸收了地、州、市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卫生局负责护理工作的同志担任理事及委员,对乌鲁木齐推荐的委员职称作了特别要求,增加了新鲜血液并保证了学术团体的学术权威性。本届理事会及8个专业委员会人员在学历、职称结构方面比上一届有了明显提高,年龄结构更偏向年轻化,并考虑到一定比例的民族比例,选举程序合法,符合社团管理有关规定及《章程》要求。
会议期间组织安排了与会代表和8个专业委员会的分组讨论,对学会今后的发展思路、*8年工作计划以及在专业学科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和在医院管理年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和探讨,代表们畅所欲言,踊跃发言,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代表大会组织严谨、内容丰富、时间安排合理紧凑、会议质量较高,效果很好,圆满的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题,得到与会有关部门和兄弟学会领导的赞誉和好评。
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梁艳同志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和8个专业委员会表态,一定不辜负领导及广大会员的信任与重托,要团结和依靠广大护理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坚持办会宗旨,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明确学会工作方向,强化学会组织管理,为*护理学会规范、健康发展做出更大成绩。
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对《章程》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并提交第十届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学会重视发展会员和对会员的管理工作,实行两级会员管理制度,会员形式分为个人会员、团体会员和荣誉会员三种。截止*7年12月,我会共有个人会员10350名,荣誉会员9名,*7年发展新会员250名。乌鲁木齐地区的大多数会员单位(特别是常务理事单位)和部分地、州、市护理学会都积极支持学会工作,按时交纳会费,为学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坚持民主办会宗旨。
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和工作联系会。无论举办任何会议、学习班或形成任何决议都必须经过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研究,表决通过后实施,充分发挥民主办会宗旨。日常工作也由理事长、秘书长和各位副理事长研究决定。本年度共召开常务理事会8次,工作碰头会2次,理事会1次,会员代表大会1次,各专科委员会工作联系会1次,有计划地部署年度各时期的各项工作重点,对具体工作的实施和任务完成情况逐项落实,逐渐形成了自制、自律、讲奉献、求实效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在各常务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下,*7年有四名护理人员到我会协助秘书长工作,很好的完成了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学会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向中华护理学会第25届理事会推荐常务理事一名(梁艳),理事两名(阿依仙、王梅新)参加了于*7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护理学会第25届会员代表大会,经选举全部当选。
二、主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带动了学会职能的拓展。学会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发挥学术团体的优势,主动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卓有成效地完成了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民政厅及卫生厅学会办委托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重视护理工作规范建设
自治区卫生厅多年来重视护理工作规范建设,*护理学会积极主动承担医政处委托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护理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学会与护理质控中心一道组织专家完成了6本工具书的撰写、出版工作,为全疆统一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护理行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强化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
1、积极参与自治区科协组织的各种科普宣传活动
根据科协的要求和安排,学会理事长、秘书长每年都亲自带队参加各种科普宣传咨询、义务服务活动,并制作展板进行宣传。
在科协组织的每两年一届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我会积极倡导并鼓励护理人员广泛参与,组织专家对上报的科研论文进行认真讨论,向自治区科协第九届优秀论文论文推荐上报的7篇论文获评选三等奖3篇。
2、因工作成绩突出,经学会办及厅领导讨论推荐,我会荣获自治区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表彰的"先进社团组织"称号,秘书长阿依仙荣获"学会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3、按要求及时完成了中华护理学会"中国护理事业世纪回眸"画册资料的遴选和上报工作,得到中华护理学会的表扬。
4、我会秘书长兼管*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工作,年内组织鉴定47例,组织举办全疆各类培训班15期,举办医鉴工作座谈会一次,并带队组织14名医鉴工作者到南方考察学习,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学会办领导、专家和医患双方的认可和表扬。
5、圆满完成了卫生厅学会办、科协、民政厅、中华护理学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繁荣护理学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为会员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会员广泛参与,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是学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今年的护理学术年会与全疆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一同举办,今年年会的主题突出了护理管理与安全,征稿160余篇,稿件质量比以往均有所提高,论文涉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心理护理、感染管理等各方面,内容丰富,从投稿的文章中评选出83篇论文制作了论文汇编,并在大会进行了书面交流,有10篇文章在大会以多媒体形式进行了交流并回答了提问,会议学术氛围浓厚,大家讨论热烈,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为加强与其他兄弟学会的交流与学习,学会领导非常重视每年一度的西北五省(区)护理学术会议,积极征集稿件并组织人员参加,今年由梁艳理事长带队组织20名护理人员参加了在甘肃兰州市召开的西北五省(区)第十四届护理学术年会,并制作论文汇编一册。
(三)学会重视护理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推广,积极参与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7年我会申报推荐2个护理科研项目(护理人员艾滋病临床实践培训、糖尿病临床护理系列研究)均荣获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受到中华护理学会的表彰和奖励。
四、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一)为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按照继续教育"四新""四性"的要求,组织我区护理专家到地、州举办各类学习班,将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信息、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及时传授给广大护理人员,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今年在吐鲁番、哈密、阿克苏举办"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培训班三期,共有1050人参加培训。
(二)我会8个专业委员会在学会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努力工作和委员的大力配合下,通过举办专科学习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充分发挥各专科委员会的学术带头作用,为提高我区护理人员的科研及专科护理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年内由门急诊、外(妇科)、内(儿科)专业委员会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继续教育培训三期,共参加900余人次。
(三)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期间举办了部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一期,题目为"护理管理与护理安全",有4位专家从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应注意的问题、职业暴露与防护、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医院管理年评价指标等方面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五、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
国际护士节是广大护士姐妹们自己的节日,学会组织乌市各大医院举办形式各异的活动,鼓励各地、州、市护理学会及各级医疗机构通过不同形式向护理工作们传达节日问候。强化广大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烘托节日气氛,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让全社会了解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理解护士,尊重护士,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南丁格尔奖"的评选活动鼓舞着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姐妹们,*4、*6年连续二届我会推荐并经卫生厅批准上报,通过自治区红十字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推荐,由国际红十字会批准,我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聂淑娟同志荣获国际红十字会颁发的第41届"国际南丁格尔奖",并得到总书记的接见。这是*护理工作者首次获得的国际奖项,是*护理学会的荣誉,也是*广大护理人员的荣誉和光荣,这个荣誉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区护士姐妹们的职业自豪感,也更激发了我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学会严格遵守国家的财务政策及《章程》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卫生厅学会办财务费用支出项目及暂行标准》,按照财经管理及审核手续,严格执行财务审批程序。向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及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代表通报了届期内财务审计情况。每年年底都向常务理事公开各会员单位会费交纳及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得到学会办领导的表扬及兄弟学会的好评。
七、存在的问题
(一)我区现有护理人员4万多名,截止目前无护理专刊,《*医学》版面有限,学会创刊工作难度很大,这是制约我区护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职称晋升和学术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二)有些地、州护理学会多年来不交纳会费,不按时换届改选,学会工作处于停止状态,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三)与内地发达省市及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全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第十届理事会成员将团结协作,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学会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在拓展学会业务空间、维护护理工作者的权益、建设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等方面为学会的不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8年工作计划
1、由管理(教育)、外(妇)科、内(儿)科、手术(供应)、门(急诊)、中医(民族医)专业委员会在全疆各地举办专科学习班九期;
2、*护理学会*8年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拟定在布尔津县召开;
3、*护理学会在乌鲁木齐、巴州、阿克苏、克拉玛依举办"护理管理新理念"培训班四期;
璀璨中医文化的现代演绎
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与现代文明,造就了佰草集今天的美容奇迹,开创出国内第一套完整意义上的中草药个人发肤护理系列产品。
本着一份对美的真诚与执著,佰草集汲取了中国文化中“自然、平衡”的美学精粹,对人体各种状态进行全新的界定,提出独到的“虚实平异”之说――“虚即不足,实即过盛,平即平衡,异为异常”;继而写就了现代《肌本论》,将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在今天的美容护理界发扬光大。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肌肤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部分失衡,肌肤都会受其影响,佰草集根据中医美容原理,从整体调节着手,激活自身平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肌肤问题,还你本来的健康肌肤。”
现代《肌本论》来自佰草集
佰草集深信“美必须发自根源,方能美得完全”。在不断完善《肌本论》之时,佰草集采撷名贵中草药的植物精华,并糅合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开发出一整套发肤护理产品,旨在由内而外地激活人体自身的平衡机能,从根本上解决肌肤问题,令发肤、肌体、精神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尊崇中国美容经典,佰草集将传统理念延伸到自己独有的平衡理论和整体观念中,倾心引发现代女性完美的持久平衡,唤醒她们清新、自然、健康的根源之美。
中华文化与国际理念交融
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的佰草集,更拥有气度不凡的大家风范。全新的科技、流行的国际理念与创新思维,共同构筑佰草集“清新、自然、时尚、健康”的心意空间。
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化科技研发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中医大学等七个联合实验室合作,汇聚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学、皮肤科学、免疫学等各界精英,不断的开发出高品质的佰草集系列产品,并始终坚持将现代环保理念融入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全过程。
在推出优质产品的同时,佰草集还全方位地关心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从专卖店、Life House、到网站、俱乐部……佰草集以国际风行的时尚方式一步步走进女性的生活,随时倾听她们的心声,留意她们的需要,以传播健康时尚的美颜概念为己任,为现代女性提供面对面的理护服务,与她们一同分享发肤调养与身心平衡的至要秘诀。
草本精华 呵护身心
在仪器文明的今天,现代都市中的每一位女性更是渴望反朴归真,渴望让身心沐浴在阳光、雨露浸润的自然里,呼吸着清新怡人的空气。
佰草集献上自然且有效的个人护理系列产品,让每一位女性都能亲身体验源自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活力,缔造属于她们自己的原质美丽。
佰草集的产品萃取中草药的根、茎、叶、花、果的精华部分,现有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不仅引领着时尚的潮流,还积极迎和当代女性无拘的个性,在不同层面满足她们的各种需求。
1. 肌本理护系列
佰草集的肌本理护系列,主要发掘源于平衡而表现出的美,主张通过中草药精华来调理发肤,激发身体自身的平衡机制,让发肤从内而外,焕发清新、健康的美丽。
2. 专意理护系列
佰草集专意理护系列针对人体局部肌肤或局部范围内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特别的专效护理,使女性每一寸肌肤都得到最温柔、最贴切的呵护,肌肤由此达到和谐与统一。
3. 香怡理护系列
更为令人惊喜的是,佰草集援引中国传统的“芳香疗法”,整合推出的香怡理护系列。萃取珍贵天然植物精华的芳香精华油和基础油,清新怡人,利用珍贵的香氛从内而外调节精神,平和身心,健康发肤,带来纯属大自然的那份宁静与恬适。
4. 品颜理护系列(即将上市)
通过服用美颜护理产品,内外兼修,调理发肤身心,发掘内在平衡,真正体现了佰草集讲求身与心、内与外结合的精神。内外同样美丽,就是佰草集的品颜理护系列。
5. 心情礼品
“礼尚往来”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佰草集准备了精美的心情礼品,作为闺中好友升华友谊的纽带。
温馨亲近的个性化专卖店
佰草集在提品的同时,更将热情、温情、友情一同带来。散发着自然气息的专卖店,以清新、舒适典雅的个性设计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而其清雅别致的产品陈列、温馨亲近的示范区域,所有的一切都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佰草集专业的护理师,不但护理知识丰富,更能以真诚的耐心与顾客交流,让女性们在佰草集得到好朋友般的关怀和呵护,并全面关注她们的需求,及时为她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最近佰草集还开设了LIFE HOUSE,将SPA无与伦比的温馨、舒适完美诠释,让女性在纯粹、精致的自然空间里,舒缓身心,疗养发肤。以自然的无限精华,运用身体五重感官的亲密接触,缔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知心约会 全心交流
佰草集不仅呵护当代女性的外在,更关注她们的内心。“心约会”是佰草集的俱乐部,定期举行各种会员活动,让女性朋友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友谊,交流护理话题的美丽心得。每两月发行的会员刊物《佰草心语》,更是一份不可不读的时尚刊物,护理知识、产品信息、美丽心经――都会一一展现。
而网上的园地“佰草园”,载有体贴入微的发肤知“性”测试,专家的美容护理咨询,时尚科学的美容物语,环保新主张……这就是为了让女性朋友更多地了解产品、服务和活动而设立的佰草集网站。女性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点击省略,进入佰草集的线上世界,获取消息,接触更多产品,了解更多护理知识。
从《肌本论》、第一套现代中草药护理品,到温馨专卖店、LIFE HOUSE、“心约会”和网上的“佰草园”,佰草集将中国传统医药美容文化在今天演绎得美伦美奂。她把“自然、平衡”的美容理念带入国际舞台,为现代女性献上源源不断的惊喜,关爱她们的健康、呵护她们的美丽!
“采撷自然的精华,接受自然的馈赠;平衡我们的肌体,健康我们的身心。”
佰草集,一直在努力……
新品推介
这个时节,面部肌肤是不是常有水油不均的困扰?秉承“自然、平衡、健康”的美丽态度,采撷土茯苓、甘草等天然中草药精华,佰草集为你缔造全新护肤产品平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