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0:47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1

这方面其他较为重要的著作还有:王赛时《衣食住行汉唐流风: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周新华《稻米部落:河姆渡遗址考古大发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王晓华《吃在民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姚淦铭《先秦饮食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姚伟钧、刘朴兵《清宫饮食养生秘籍》(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周粟《周代饮食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等。三是关于中国饮食具体门类的研究也更加细致深入。我国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历千年而不衰,近年来人们对茶的卫生保健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饮茶之风日盛,带动了种茶、制茶、销茶的发展,有关茶事的研究也随之日益深入。徐海荣的《中国茶事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规制宏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可以说是对以往茶事研究的全面总结,该书的出版对后续的茶事研究将会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关剑平的《茶文化的传播与演变》(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站在文化交流的高度,以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形成、传播为线索,深入细致地论述了茶在中国文化传播史上的重大作用。仲伟民的《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该书通过茶叶与鸦片的贸易,揭示了中国茶叶对西方文明的重要影响,并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筷子是中国传统饮食中最重要的器具和汉文化圈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即以“箸”(即筷子)为研究对象,以时代先后顺序为经,以“著”的产生及与其他文化事项的关系为纬,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的箸文化,论证了筷子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外,这方面的重要著作还有黄志根《中国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韩胜宝《姑苏酒文化》(古吴轩出版社2000年版)、何满子《中国酒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王旭烽《瑞草之国———中华茶文化随笔》(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平真《中国酿造调味食品文化———酱油食醋篇》(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王从仁《中国茶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朱世英等《中国茶文化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版)、方爱平、姚伟钧《中华酒文化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罗启荣等《中国酒文化大观》(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齐士、赵仕祥《中华酒文化史话》(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蓝翔、王剑勤《古今中外筷箸大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周沛云《中华枣文化大观》(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版)、薛党辰、明《辣椒•辣椒菜•辣椒文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韩胜宝《华夏酒文化寻根》(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周文棠《茶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陈益《阳澄湖蟹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蒋雁峰《中国酒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姚国坤等《中国茶文化遗迹》(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周新华《调鼎集:中国古代饮食器具文化》(杭州出版社2005年版)、刘枫《茶为国饮》(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李春祥《古典名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李春祥《饮食器具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韩良露《微醺:品酒的美学与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袁立泽《饮酒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陈念萱《我的香料之旅》(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等。

二、饮食民俗研究:重心进一步下移

饮食既然是民众生活最基本的内容,那么饮食文化自然也就在民俗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将饮食视作民俗的一种,其涵盖范围便包括了从食材获取到制作方法乃至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及其相关习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等场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它(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①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后相继出版、由陈高华、徐吉军主编的《中国风俗通史》》十二卷本,该书作者都是该领域的学术翘首,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包括了饮食、服饰、居住等等,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风俗做了细致入微的叙述和考证,可以说是一部以风俗为重心的社会生活史。传统的中国饮食民俗研究,往往将目光圉于中原地区和汉族地区,研究内容也多限于与食物本身有关的事项。新世纪以来,饮食民俗研究在对象和内容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除继续关注传统的食物获取、制作工艺、食品形态、保存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外,还将视野拓展到了与饮食有关的民俗文化的其他分支,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富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姚伟钧、张志云的《楚国饮食与服饰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该书在充分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领异标新、惊采绝艳的楚文化这一宏大背景下,以“饮食”和“服饰”两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事项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整理和展示了春秋时期楚国的自然地理、社会生活、民风民俗,为我国古代民俗研究补充了丰富而重要的内容,也为新世纪的楚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方面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姚伟钧等《饮食风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康健、李高峰《中华风俗史———饮食•民居风俗史》(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服饰•饮食•民居1840-1949》(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邱国珍《中国传统食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薛理勇《食俗趣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郝铁川《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陈诏《饮食:民俗文化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王仁湘《民以食为天》(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宣炳善《民间饮食习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二是区域饮食文化研究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代表著作有: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该书以中古时期的华北地区为限,探讨了中古华北的生存环境、食物原料构成的变化、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烹饪方法与膳食构成、饮料的革命、文人雅士与饮食文化的嬗变等,虽开饮食文化区域化研究之先风,但研究范围仍未跳出中原地区。而熊四智、杜莉的《举箸醉杯思吾蜀:巴蜀饮食文化纵横》(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则将研究目光投射到巴蜀(四川)地区,分别从巴蜀茶文化、巴蜀酒文化、巴蜀肴文化、巴蜀馔文化、巴蜀筵宴文化、巴蜀饮馔人物等六大方面详细论述了四川地区的饮食文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非中原地区饮食文化著作。杜莉的《川菜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更是一本全面、系统而又精炼地介绍川菜烹饪文化与艺术、技术与科学的教材性著作。长期以来,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已有的中国历史文化著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似乎形成了一种定势,认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摇篮”,即黄河中心论或中原中心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引起众多学者对长江流域各地区文化形态研究的重视和参与,学界对巴、蜀、楚、吴、越文化及徽州、湖湘、岭南、海派等亚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著述,形成了研究长江文化的热潮。姚伟钧先生所著《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就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著作,也是一部将宏观区域与微观区域饮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开先河之作。该书从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谈起,分门别类地细致记述了长江流域的主食、肉食、蔬菜瓜果业、长江源头的饮食风尚、云南饮食文化、巴蜀饮食文化等内容,全书各部分内容详略安排得当,边叙边议,史论结合,是目前我国研究区域饮食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裴安平、熊建华《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则是以长江流域的代表性农作物———水稻为研究对象,以翔实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深刻揭示了稻作农业得以在长江流域盛行的原因,总结了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及其对整个中华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活动,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造出辉煌璀璨的文明,而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食文化葱茏丰厚,绵延不绝,王建中等《东北地区食生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正是以如此广阔的历史发展脉络为背景,以可靠的史料记载为基础,将几千年的东北各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广东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菜以“口感清新,制作精细,讲究鲜活”为主要特色而闻名于世,经一代又一代名师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独特的潮汕饮食文化。张新民《潮州天下:潮州菜系的文化与历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对潮汕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地考证和阐释,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考察潮菜文化与历史,逻辑缜密,想像丰富,文笔优美,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该书的出版,对于弘扬潮汕饮食文化、扩大潮菜乃至潮汕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徐吉军《南宋临安社会生活》(杭州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中也对南宋临安的饮食作了深入、系统的考证、研究,该书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辅之以考古发掘,还原了一个真实南宋临安的饮食社会,有许多新的重要发现。其他如李维冰、周爱东《扬州食话》(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民食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翟鸿起《老饕说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刘福兴等《河洛饮食》(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高树田《吃在汴梁:开封饮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杨文华《吃在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张楠《云南吃怪图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承嗣荣《澄江食林(江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梁国楹《齐鲁饮食文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张观达《绍兴饮食文化》(中华书局2004年版)、刘国初《湘菜盛宴》(岳麓书社2005年版)、茅天尧《品味绍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朱锡彭、陈连生《宣南饮食文化》(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姚吉成等《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周松芳《岭南饕餮:广东饮膳九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车辐《川菜杂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等都是这一领域较有影响的著作。三是对民族和宗教饮食文化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学术著作更加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赵荣光《满汉全席源流考述》(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该书详细记述了满族入主中原后,于康熙二十三年颁行“满席—汉席”礼食制度,将满席分制六等,并做为国宴制度一直维系到帝国末期的史实。作者认为:随着朝迁礼席制度的确立,官场酬酢筵式也因之而形成。但官场筵式却不受朝延礼食制度的约束,自由、排场、奢侈是其本特征和演化走向,并且成为整个社会都向往染指的最尊贵宴席,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满席—汉席”、“满汉席”、“满汉全席”这样三个不同历史形态和阶段的满汉全席文化现象。这一过程,伴随了清帝国由兴盛到衰微直到倾覆的历史,同时也映射了满族文化自十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历时三百余年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满族与汉族,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不断深融博洽的历史大势。李炳泽《多味的餐桌: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以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现象———食品的制作、餐具的选择、饮食的特点、进食场面的讲究等为对象,揭示了各民族独特的历史、信仰等文化内涵、展示了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对北方游牧民族食生产和食生活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围绕饮食论述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以及与生态环境、生计方式、政策军略、卫生保健、社会功能、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关系,并对饮食文化交流、饮食文化层次性、饮食理论等方面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在研究方法上,应用了最基础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分析法,突出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特点。白剑波《清真饮食文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则是从宗教的角度,详尽阐述了伊斯兰教清真饮食文化的形成、特点和文化意义。这方面有影响的著作还有:马德清《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王子华、汤亚平《彩云深处升起炊烟:云南民族饮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杨胜能《西双版纳傣族美食趣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韦体吉《广西民族饮食大观》(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刘芝凤《中国土家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颜其香《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荟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赵净修《纳西饮食文化谱》(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徐南华、刘智斌《云南民族食品》(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黎章春《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对饮食与养生保健关系的关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王明辉等《古今食养食疗与中国文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王昕《饮食健康与食品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史幼波《素食主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顾奎琴《药食传奇:中医保健养生食材精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欧阳英《生机饮食自疗经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罗光乾《饮食养生》(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洪尚纲等《对症药膳养生事典》(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鲁永超、潘东潮《寺院素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王子辉《素食养生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张文彦、周秀来《再现随园食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等。五是对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因子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代表著作有:施连方《饮食•生活•文化:〈西游记〉趣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版)、刘殿爵等《齐民要术逐字索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赵萍《水浒中饮食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3年版)、秦一民《〈红楼梦〉饮食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王子辉《周易与饮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苏衍丽《红楼美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矫继忞、蔡同一《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邵万宽、章国超《〈金瓶梅〉饮食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葛景春《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

三、饮食人类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取向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单纯从社会生活史和民俗学的角度入手,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史学和民俗学的视角倾向于将饮食视为族群文化的遗留物,往往将目光锁定于过去,历时地和相对静止地进行研究;其二,史学和民俗学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倚重文献,较少运用实地调查、参与观察和访谈记录等现代田野调查的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更是极少运用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第三,传统的史学和民俗学研究,缺少对同一饮食文化内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当代不同饮食文化的共时性比较研究。实际上,西方对饮食文化的关注,一开始就是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介入的。饮食文化人类学(饮食民族学)的代表性奠基者是英国社会历史学家约翰•伯内特和法国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食物以及进食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在西方,“饮食”在最近三十年已发展成一个真正的时髦话题。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杰克•古迪根据人类学史上的几个重要流派对饮食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他认为,饮食人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倾向②:第一个取向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饮食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生理和社会问题,而是一个综合化的社会生计问题,强调食物的社会化功能及其表述。代表作有理查兹的《北罗得西亚的土地、劳动和食物》等。第二个取向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希望通过对社会系统中各种对象特性的选择,将它们作为工具性的要素,以寻找所谓的“深层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在《生食与熟食》、《蜂蜜与烟灰》等著作中构建的“二元对峙”、“分类丛”和“烹饪三角结构”是典型代表。第三个取向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旨在通过对饮食在不同社会、民族、宗教等背景下的结构性研究,发现特定社会的“文化语码”。在这方面,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中国大陆及香港的饮食人类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也开始有学者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但专门从事饮食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仍为数寥寥,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贫困,与中国饮食文明的丰裕富足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大陆,客观地说,迄今为止,对饮食文化研究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位,官方公布的学科门类中并没有“饮食文化”这一项,饮食文化甚至无法具体挂靠于某一学科专业之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陈云飘教授对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中国的饮食人类学研究可分两条路线③:第一条主要是引介西方的饮食人类学理论和著作。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的吴燕和教授在《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25)一文中对西方饮食人类学的历史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他指出,饮食人类学存在两大理论流派:唯心派和唯物派。前者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为玛丽•道格拉斯所发扬光大。这一派理论的核心是从心理结构解释人类饮食行为的基本共同点,说明某些饮食禁忌的源起和固执。后者以马文•哈里斯为代表,从物质文化的实用基础解释民族饮食偏好之谜,分析表面似不合理而却又实用之功的饮食特色和忌讳。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的叶舒宪教授是较早将西方饮食人类学成果引介到国内的学者,他先后翻译、出版了《饮食人类学:求解人与文化之谜的新途径》、《圣牛之谜———饮食人类学的个案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和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的代表作《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等论文和著作,介绍了饮食人类学唯物派的观点,激发了国内学界对饮食人类学的关注。清华大学的郭于华教授也对美国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一书进行了评述,总结了饮食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流派以及国内的研究状况。(郭于华:《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评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的《饮食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条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具体的饮食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在这方面,云南大学人类学系的瞿明安教授关于中国饮食文化象征理论的系列论文可作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多义性》(《民间文化旅游研究》1996年第3期)、《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深层结构》(《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瞿明安先生的研究拓展了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对后来的研究工作颇有启迪作用。其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庄孔韶教授通过对北京“新疆街”饮食风貌的调查研究,探讨不同族群、信仰和阶层在同一社会空间产生的文化互动(庄孔韶:《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6期)。此类的代表著作还有赵霖《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吃———食以善人食亦杀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舒瑜《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肖坤冰《帝国、晋商与茶叶———十九世纪中叶前武夷茶叶在俄罗斯的传播过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等。香港的饮食人类学研究以香港中文大学为阵地,其视野主要集中于全球化影响下的香港地方饮食。代表著作有:谭少薇《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张展鸿《客家菜馆与社会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张展鸿《饮食人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

(二)台湾地区的饮食人类学研究台湾一批卓有成就的人类学家,几乎都涉及过饮食研究领域,李亦园、庄英章、张珣、余光弘、蒋斌、林淑蓉、余舜德、潘英海等在进行传统的民族志研究时或多或少都兼顾了相关的饮食研究,如张珣教授以当归为切入点,结合民族志材料和中医养生理论,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女性身体与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张珣:《文化建构性别、身体与食物:以当归为例》,台湾《考古人类学》2007(67))。值得一提的是,以台湾“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简称“基金会”)及其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半年刊)为阵地,聚集了一批海内外具有高知名度的学者。比如2003年由基金会组织,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古迪、西敏司、华生、李亦园、乔健、庄英章、金光亿、陈其南、吴燕和、蒋斌、王明珂、谭少薇、彭兆荣、徐新建等就广泛的饮食议题进行了高水平的讨论(梁昭:《中国饮食:多元文化的表征———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王明珂、徐新建、彭兆荣等学者还围绕着“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的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徐新建、王明珂等《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关于饮食人类学的对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台湾最新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成果还有由陈元朋、姚伟钧执行主编的《台湾美食的文化观察———台湾特色美食的形成缘由与文化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余舜德主编的论文集《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其中收录了多篇饮食人类学方面的文章,如蔡怡佳的《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谈食物与体悟》、林淑蓉的《食物、味觉与身体感:感知中国侗人的社会世界》、陈元朋的《追求饮食之清———以〈山及清供〉为主体的个案观》等。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3

虽然“吃”是本能,但“吃”的内涵有高下之分。“吃”涉及的饮食文化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人们对饮食的态度,而是借物抒怀,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既有对淡泊明志的肯定和歌颂,又有对醉生梦死者的否定和讥刺。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道德观、社会观、价值观基础上的饮食文化,其意识核心与传统儒、道家的主张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构成了中国饮食的本质文化属性。它概括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力所在,规范了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由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辨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

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养”、“变”源于中华民族创立的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家中庸学说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儒家的“仁”、“和”的哲学思想及对饮食的积极、肯定的基本态度,道家为实现长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以追求“食与人之和”、“食与自然之和”、“食与社会之和”为最高境界。“求和”赋予了中国饮食生存的准则,“和”衍生出“民以食为天”、“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鼎鼐”、“嗟来之食”等以食论国、以食论道、以食论人的中华文化特有的经典治国修身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在儒家“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及“君子远庖厨”等重“有为”轻“饮食”思想的影响下,古代社会对饮食文化的研究,要么是御用文人为皇族达官们献媚邀功的产物,要么是失意文人的寄情抒怀,抑或骚人墨客们闲情逸致的生活感悟。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把饮食活动当成一种完全的被动需求,而不是主动地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在饮食文化上不能“创造一个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因而这种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曾是中国菜肴长期走不出单纯追求“味”,饮料品种单一,缺乏创新的梗桔。从这一点也可一窥中国饮食界在世界饮食业中“叫好不叫座”的缘由。

民间的“吃”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程云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之根》中说:“谈论中国饮食文化的根源,可以举出三片天地:一是宫廷饮食,二是各大菜系,三是民间生活……目前,研究饮食文化的文章、书籍多把眼睛盯在前两片天地中,更为丰富多彩的民间饮食被忽略了。……民间饮食的主流是崇尚“吃”德,崇尚节俭,既保持着淳朴的意蕴,又善于创新,它们才是中国饮食文化之根。”人民大众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民间饮食理所当然是中国烹饪乃至饮食文化发展的力量之源。忽视民间饮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间饮食既包括民间菜肴、特殊烹饪原料,又包括民间烹饪技艺,当然还包括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及其他精神层面相关的内容。

正因为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思想内涵才用饮食来作比喻,这样更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也更贴切和恰当。这些“吃”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饮食的功能、饮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人们对饮食的态度,对饮食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辐射出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扩展到很多相关领域。人们对这些饮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饮食本身的关注,甚至于更重要(我们决不否认生存是第一需要,而饮食则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因为它涉及到精神追求超越物质追求这样一个更本质的问题,这才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意义所在。所以饮食涉及的饮食文化绝不简单地是“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此凸显出的精神追求。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举世无双的中华民族饮食史,中国有关饮食保健、养生哲学、烹调心得、菜品欣赏等著作汗牛充栋。从古人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孙中山先生也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饮食除去它的自然属性外,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属性。饮食被赋予并反映了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和人的心理状态。它结合且融入了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艺术的、教育的等精神财富。发展到今天,饮食对于人们来说,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生存和生理的需要,不仅仅是单纯的果腹充饥了,它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社会乐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从要求吃饱肚子到要求吃得食美,吃得味好,吃得有情趣,这就产生了对饮食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和达到这一要求,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思想观念;形成了各种流派的烹饪技艺;形成了数不清的菜肴食品;形成了浩繁的关于食的典章制度;形成了众多的礼仪风俗以及种种的食疗药膳等等。

饮食与文学、史学、哲学、民俗、艺术等社会科学相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饮食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饮食在社会生活中牵动人们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饮食中有悲、有乐、有爱、有恨、有情、有趣。饮食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心理世界和思想情感紧紧地交融在一起。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4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职委教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LJZW2011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民俗、饮食思想等内容。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饮食礼仪文化”、“饮食风俗文化”等章节的内容,我们每节饮食文化课上,指导学生诵读10分钟《论语》经典著作,借此使其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通过《论语》经典诵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过程。

(一)礼德传承。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将来的飞黄腾达,所以一旦毕了业,就拼命挣钱,过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目前,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经国家,定社稷,立人民”的“疗疾”良方。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认为“礼者何,即事之治也”,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在讲授“酒文化”时有座次之礼、迎送之礼、宴饮之礼、谦让之礼;在讲授“茶文化”时要学会茶艺表演的注目礼、端坐礼、应答礼、制茶礼、奉茶礼、谢茶礼;在讲授“食文化”的节日礼仪时,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礼仪,通过这些礼学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二)人格素养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为主要内涵。

1、培养推己及人的博怀。“仁”是先秦儒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强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友好。就是说,一方面对别人要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自己要将心比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苛求他人。这一点对当今的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也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好学不倦。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诚信教育。《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要诚实可信,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民众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对于以后要从事餐饮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今天,我们搞市场经济,强调效率、重视利益,而重利轻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毒奶粉”、“苏丹红”到 “红心鸭蛋”、“毒馒头”、“地沟油”……不法商贩在“吃”上造假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求实、讲“诚”、“信”、“义”等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有利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又使社会更加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体系、观念形态,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上,结合“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等章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古文化的好奇,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搜集资料制作成PPT,从中选择一部分选题和制作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上讲台介绍,内容有:中国古代精美食器、酒器、茶器;中国古典名画欣赏;古代精美瓷器欣赏;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等。

幻灯片制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幻灯片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台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

观赏中国古典名画、精美瓷器,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以期使学生进而身体力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视觉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通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设计物,比如远古的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先秦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汉代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北朝的雕塑、唐宋以来的瓷器、家具、建筑等等,这构成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感知和印象。

1、彩陶。彩陶的造型和色彩简洁凝重,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这些纹饰给人以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2、青铜器。具有威严、神秘、凝重之美。

3、佛教艺术中的图案。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是实用性、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4、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图案。春秋时期的图形以云兽纹飘逸流动的线条为特点,秦汉时期瓦当的装饰丰富、概括、简练,汉代画像石(砖)的《播种图》、《戈射收割图》、《五陵母》等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动态生动、唐代的图案华丽,饱满富有生命力,宋代陶瓷图案丰富多彩,明代家具造型简洁优美。

(二)德音之谓乐。乐音出于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

我们要求学生在制作“饮食文化”幻灯片作业时,要插播背景音乐,音乐要选择中国古典名曲,这样学生在展示精美图片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古典美的乐曲的熏陶。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又一文化,它注重对“心性”的抒发和表达,能与中国文学与绘画建立良好的“通感”关系,倾听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是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的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启蒙和引导学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有利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

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 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等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做“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宜”、“五果为助”等专题宣讲。把内容相关章节设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人文、饮食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指出饮食文化的调和,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运用其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饮食文化。

五行是古时人们对构成合规律的整体宇宙的五种基本要素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把阴阳五行看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人如果阴阳五行不调,就会生病。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酸、甘、苦、辛、咸”——“五味”之说,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而药、食同源于五气,各具五味,日常摄入饮食五味,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

五、《黄帝内经》与“中国饮食文化”

根据“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等章节内容,把古代经典养生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理念充分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写成演讲稿,上台宣讲,可以深入理解“以食疗病”、“四季养生”等古代养生文化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人与天地、时空、万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四时不同气候也不同——春风、夏火、秋燥、冬寒,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疾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伤于风,病为洞泄;夏伤于暑,病为疟疾;秋伤于湿,病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就可以认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修养。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善良、互爱等品德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它能促进形成尊师自爱、诚信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枝叶繁茂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每个细胞无不吸吮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无不受其巨大的影响。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丁翔.论在大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2011.2.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5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四、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17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3]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4]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考古学报,1974,(2).

[6]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南开学报,1988,(2).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6

宋代是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从宋人留下的大量笔记文献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是一个情趣盎然的社会:物质繁盛,节物风流,人情和美。宋代社会情趣盎然的风俗民情表现在普通市民的衣、食、住、行、乐等日常生活中。其中,饮食文化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是我国饮食史上的盛期。宋代饮食风尚中体现的情趣美是宋代社会情趣盎然的风俗民情的生动写照。本文打算对宋代饮食中表现出的情趣美问题作一点阐述,希望能够从饮食文明的角度来窥探整个宋代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从一朵烟火的绚烂繁盛中想象整个宋代华美富庶,烟火人间的胜景。

陈伟明教授在其著作中《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谈到,饮食情趣是指人们的饮食心理美感,即“人们对饮食美感的追求和享受”,饮食美感包括三个方面:食物的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我认为,饮食情趣应指饮食的情调和趣味,这既包括食物自身散发出的吸引人的气质风格,充满趣味;也包括人们自发主动,有目的的饮食活动过程及为此营造的充满格调趣味的氛围。通俗而论,饮食情趣就是指围绕饮食活动而发生的充满美感的一切。我认为宋人的饮食情趣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食物之丰富,品种之繁盛;第二,技艺之精妙,饮食之雅兴;第三,装饰之华丽,促销之新奇;第四,节食之独特,寓意之深刻。现分论于后。

第一、食物之丰富,品种之繁盛

《东京梦华录》序中,孟元老描述到:“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宋代丰富的烹饪原料造就了饮食业的兴盛,使宋代市民的食谱丰富多彩,呈现多样化和艺术化。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食物极大地丰富了宋代市民的饮食生活,使饮食充满选择之趣。人们到食店酒楼就餐,往往“逐时旋行索唤”,食店都能满足客人需求,不会使一味食物“有阙”,即使客人点的是菜单上没有的,食店也能即时供应。“凡下酒羹汤,任意索唤,虽十客各欲一味,亦自不妨”。“都人侈纵,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臕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④食物品种的繁盛,满足了宋人花样百端的饮食需求,人们就餐时自然也心情愉悦,充满趣味。

第二、 技艺之精妙,饮食之雅兴

品种丰富多样的食物满足了宋人的选择需求,也刺激了宋人对饮食美感的追求。为了满足“精味”、“悦目”的需求,宋人对饮食的烹饪方法用心专研,精益求精,烹饪技巧总能“惊人耳目”。以主食烹饪中的面食为例,面食烹饪在北宋时大放异彩,蒸、煮、烤、烙、煎、炸等样样俱全。宋代饮食烹饪富有情趣还体现在食品制造艺术化。食品烹饪注重色彩美,造型美,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通常菜肴既是食品又是艺术品。槐叶冷淘和金玉羹之类的食物就是以色彩悦人耳目的。食物艺术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愉悦了心身,充满情趣美。 宋人在饮食的行为过程中也不肯草率从事,而是烘托氛围,追求“雅兴”之趣。市民对饮食活动投入热情,将一些或雅或俗的艺术形式融入到饮食活动过程中,使其或生动有趣,或优悠典雅,充满趣味,使人能品味外之味,兴味盎然。例如宋代士大夫阶层,多好创别致、薪颖的菜肴,或以行酒令、数典故等活动来为饮食过程增添乐趣。市民到酒店食饮,也能有享受到宴饮的欢乐,有歌伎或诸色艺人前来“赶趁”助兴。

第三、 装饰之华丽,促销之新奇

情趣讲究“意境”,富有美感的饮食活动,“意境”美是一个重要方面。伊永文先生在《宋代市民生活》中指出,宋代饮食市场上新、奇、特诸类品种不断涌现,市民吃的水平已从一般的味道美转向意境美了。宋人对饮食“佳境”的营造主要体现在对饮食店的装饰上。宋代有名的酒楼,往往装饰华丽,以吸引食客。“汴京的熟食店内,常张挂名画,吸引观者,留连食客。南宋时杭州城亦仿效汴京气象,“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

在宋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酒楼食店为吸引顾客采用了一些别出心裁的促销手段,其中也不乏趣味。宋代比较新颖的促销方式有户外招牌广告,例如“京师卖酸餡者,皆大书牌榜于通衢”;有利用名人效应促销的,如“宋五嫂鱼羹,尝经御赏,人所共趋,遂成富媪”;还有利用音乐配乐的有声促销,“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令人称赞的是,宋代艺人把原始叫卖方式提炼加工,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声乐艺术——叫果子。悦耳的歌唱式的叫果子宣传,可以使听者舒心,又刺激了买者的兴趣。

第四,节食之独特,寓意之深刻

节日是人们表达对岁时或人事寄托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喜欢以丰富多彩的节日饮食活动来体现节日气氛,因而,节日的饮食活动自然成为了一种高雅的文化运动,充满情趣美。宋代的节日十分丰富,人们对不同的节日都赋予了特定的饮食内容,在什么样的季节和节日吃什么样的食物,已经约定俗称成,伊永文先生称此为宋代城市的“公众饮食制度”。

宋代丰富的节日食品不仅使节日丰富多彩,还具有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如元旦日饮屠苏酒是为了祈福消灾。端午节食粽子为纪念屈原之俗由来已久,但宋代粽子的制作方法日益精细,品种日益增多。煮粽子所用之水为灰艾汁,其馅,以前多用枣或糖,宋时增用松粟、胡桃、姜桂、麝香等。市井铺卖之人,亦将粽子装饰成各种形状,十分精巧,充满情趣,因而西湖老人也不禁赞叹,“天下惟有是都城,将粽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西湖老人繁盛录》)。宋代的节日食品也有反映人们崇信宗教的内涵。比如,由佛教腊八节衍生的腊八粥,“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宋人把丰沛的情意到食物的制作中,以高度的热情去享受食物的美味,并以诗意的心境去品味感悟,食物有滋有味,饮食生活有生有色,饮食文化则带有更多的雅的意蕴,带有浓厚的情趣美色彩。宋代的饮食行为,饮食过程是处处充满情趣的美的集合。丰富的食物种类,高超的烹饪技艺,和华丽的食店装饰以及独特的节日饮食,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宋人对待饮食,这一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别样情怀。

注解:

① 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9月第43到48页。

②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4页。

③ 《武林旧事》,卷六,酒楼。

④ 《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

⑤ 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食风,第192页。

⑥ 《梦粱录》,卷十六,茶肆。

⑦ 《梦粱录》,卷十六,民俗。

⑧ 欧阳修:《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卷二,二六。

⑨ 《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都人游赏) 。

⑩ 《梦粱录》,卷十六,茶肆。

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食风,第195页。

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100页。

《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

参考文献:

[1] 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宋.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 宋.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宋.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M].长沙市:湖南出版社,1993.

[6] 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7] 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9] 胡艳红.百种宋人笔记所见饮食文化史料辑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4).

[10] 邱丽清.苏轼诗歌与北宋饮食文化[D].西北大学,2010,(5).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85-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吃”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从“吃”入手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是可行的。现在很多幼儿对中国的饮食风情知之甚少,而对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饮食文化却津津乐道,这种状况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华饮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文明风貌的反映,从中华饮食文化入手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有利于加强幼儿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树立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原则

原则指人民经过长期检验后整理出来的,在说话或行事时应该遵循的法则或标准,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确保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特征,在幼儿园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

1.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是指着眼于传统菜系展现的民族风情、体现的民族精神,从宏观上把握饮食文化特点,高屋建瓴,科学、高效地的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食习俗和饮食风味千差万别,最能反映这一特点的当属我国的菜系。菜系的制作工艺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地融入创新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菜系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文明的书写者。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立足菜系有利于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等民族精神。像山东菜系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尽展了山东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广东菜系花色繁多,美观新颖,在烹饪技术上兼有西式菜的特点,展现了广东劳动人民的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超前的开放思想;还有注意刀工的浙江菜系、长于熘炒煎煨的福建菜系、重熏腊原料的湖南菜系,无不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个性奠定了基础。幼儿园在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境的创设等都应立足充满文化气息的传统菜系,用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影响幼儿,用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感染幼儿,使幼儿对中国饮食文化能有初步的认识,并激发其对中华饮食的兴趣,为以后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做好铺垫。

2.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各地方名吃特有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等,将各地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及文化底蕴展现给幼儿。幼儿园以各地特色名吃为线索展开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全面、具体地了解各个地方的民俗习惯与风土人情。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或嗜麻辣,或喜生猛,或尚清淡,或重浓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全国范围来看,像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太原的刀削面、新疆烤羊肉串等都展现了不同地方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像南京名吃虎皮三鲜、苏州美食酱鸡、桂林的鸳鸯马蹄等驰名中外的地方美食。立足地方菜系的原则充分地将各地特有的人文风貌、饮食习俗充分展现给幼儿,从而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地方菜系色香味俱全,且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更肩负着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伟大使命。幼儿园围绕地方名吃对幼儿进行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使得有些枯燥无味的国学文化、民族精粹能够以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展幼儿视野。

3.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就是要立足中华饮食文化相关知识,并充分结合儿童兴趣点、认知水平和饮食需求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无论是“传统菜系”的讲解,还是“地方名吃”的渗透,都应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应充分立足幼儿对饮食口味的偏好和饮食造型的兴趣,借助多样的主题活动将中华饮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像造型奇特、口味香甜的糖葫芦将劳动人民巧用大自然食材的智慧展现给幼儿;造型夸张的陕北面花、胶东大馍呈现给幼儿的则是劳动人民在饮食制作上的精美细致。食材的碰撞把饮食的韵味渲染得分外浓郁,相信幼儿在这种渲染中对中华饮食、中华饮食文化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厚。幼儿园结合幼儿饮食特点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度,从而增强幼儿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铺平道路。

二、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途径

1.欣赏中华饮食菜品。幼儿园在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选择刀工精湛、色彩鲜明、形状奇特的菜品向幼儿展示中华饮食的外在形象美,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制作精细的川菜夫妻肺片、多而不杂的粤菜及第粥,展现的是工艺美;乳白清雅的鲁菜奶汤蒲菜、色泽红亮湘菜辣子鸡等展现了色泽美。中华饮食文化的外在美,可以让幼儿通过视觉切实感受到,而中华饮食文化的意境美则从听觉、嗅觉和心灵上影响着幼儿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还有饮食礼仪之美、饮食环境之美等,都把幼儿的美感引向新的境界,提升了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审美认知。幼儿园还可以借助一些关于中华饮食的名人轶事、喜闻乐见的饮食习俗,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将抽象的中华饮食文化,转变为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幼儿将饮食美味与饮食的内在精神追求结合起来,真正去欣赏和享用中华饮食带给他们的视觉盛宴。

2.体验中华饮食制作。中华饮食的制作手艺是撰写人类味觉记忆史、民族文明的通用语言。幼儿园在中华文化饮食启蒙教育活动中通过图片的展示、故事的讲解,可以激发幼儿直接参与饮食制作,有利于幼儿感受饮食制作带来的快乐,享受中华饮食带给他们的酣畅淋漓的美感。中华饮食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劳动者对自然馈赠食材的灵活运用,其中渗透着劳动者的智慧美和劳动美。一是选料丰富广阔,“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二是调料复杂精细,常见的调味品像酱油、豆豉、味精、醋、酒、生姜、麻油等足足有几十种;三是烹调手法精湛深奥,像凉拌、炒、蒸、煮、煎、炸、焖、h、炖、煨、烧等有几十种;四是刀工严谨讲究,食材可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米茸等大小均匀、厚薄适中的各种形状。正是这种灵活而非机械的饮食制作技术,使中华饮食文化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超越,使中华饮食文化充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而幼儿置身其中,必定会受其熏陶,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体验制作时,幼儿园可以利用幼儿好动的特点,借助各种炊具唤起幼儿动手的欲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让幼儿扮演小厨师为大家制作各种美食,启发幼儿团、捏、搓出元宵、月饼、饺子、麻花、烧饼、面条等,让幼儿置身其中,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中华饮食文化的机会。

3.感受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是一个历史文化长卷,在这个历史文化长卷中,幼儿能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丰富民族文化的情感,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尤其是民族节日饮食文化中的多姿多彩内容,更有利于幼儿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灿烂辉煌。“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除旧迎新除夕饺子宴,“火树银花不夜天,万家灯火十五晚”的张灯结彩闹元宵,“雄黄酒、插艾蒿、吃粽子,龙舟竞技九州同”的纪念屈原爱国情怀的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月,吴刚嫦娥同祝贺”的阖家团圆中秋节等,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节日饮食文化,传递给幼儿的是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文化饕餮。

幼儿园在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可以通过图片、广播、实物展示等途径,刺激幼儿的感官。幼儿通过欣赏、体验制作和感受中华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由知之到熟之再到爱之,逐渐地由远及近、由景及情,耳濡目染,从最初的感知中华饮食文化,逐步升华到热爱祖国璀璨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情感中来。

历经时代变迁,洗尽铅华,却将某些烙印在人类心田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下来,曾经的色泽和风味在劳动人民的创作下瞬间复合。如今国家逐渐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积极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预示着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将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的文明将继续被书写。

参考文献:

[1]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84.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8

关键词:

饮食文化;哲学;传统文化

一、引言

历史上谈及饮食的著作,多以编排古今菜谱、夸赞食物味道为主,但宴席能够得以流传成为佳话,很少是因为菜品的多样和味道的鲜美,更多的还是由于主客之间话题的深刻与谈话时的哲学意境造成的,例如三国“煮酒论英雄”。笔者把探讨饮食文化侧重点放在了古人在饮食中展现的哲学思想上,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宴饮文化的重点在于它的内涵,如果摒弃了古人的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意境,只能流于世俗,成为满足口腹之欲的“大餐”;二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一说能立足于世界,确实是有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享受中华丰富食品的过程中,能够探讨几句饮食中的哲学意境,不失为一桩美事。

二、处世哲学——礼义和

(一)饮食与“礼文化”1.礼仪文化源于饮食有据可考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记》中有句话“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凡是礼仪规范,都是源于饮食活动的。虽然这么说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从其根本上讲,我国的礼仪发端是从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而祭祀礼仪又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所以“始诸饮食”确实有一定道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中的这番言论流传了数千年,虽然从客观现实来看,‘粮仓充足、衣食无忧’不是礼仪荣辱形成的充要条件,但是按现在的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饮食的发展对于礼仪文明的衍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饮食过程中的礼仪无处不在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对于饮食的礼仪更是十分讲究。《论语•乡党》中通过孔子的言行记载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间的礼节,其中对于饮食礼节的描述尤为繁缛。而《礼记》中的曲礼篇、礼器篇、少仪篇也同样记载着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间平民的饮食礼则。这其中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礼仪、就餐礼仪,也包括了饮酒、喝茶的一些礼仪。直到当今社会,很多餐桌上的饮食礼仪仍然适用着,例如主宾座次,位序;点餐时的学问、禁忌;入席进餐的礼节;酒桌上的文化等等,不一一论述。虽然现代的礼节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是交际聚会时的饮食礼仪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由此可见,古人的处事哲学在宴席间体现的淋漓尽致,礼节无处不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尚礼文化始终贯穿于食文化中。

(二)饮食与“义文化”说到义,人们最多想到是义气,武圣关羽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中。其实不然,古人的“义文化”所包含的不止是义气情谊,还包含了信念、责任和气节。“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是气节,是义;孔子又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陋室,一箪饭,一瓢水,如此清苦都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这是信念,是义。苏轼在给范仲淹的文章写序之时,盛赞他“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而不可得”,活脱脱的把范文正公仁义孝道的形象展现出来,范仲淹这也是义。从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盗泉、嗟来之食,一箪食、一瓢饮,或是形容范仲淹对于仁义孝道像饥渴之人对于饮食般不能忘记,这些对于“义”的褒奖,饮食全部贯穿其中,哲学意境油然而生。大义难以用三言两语道明其具体含义,而用饮食这一日常生活中大众每天必须接触的事物来形象的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既通俗易懂,又让人印象深刻,着实为古人的智慧叹服。

(三)饮食与“和文化”1.烹饪中的水火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烹饪,的确是有些学问的。单从简单的烹饪中水和火的应用上讲,古人便有着独到的见解。《淮南子•说林训》有句话:“水火相憎,鏏(weì)在其间,五味以和”。水和火本来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装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锅放在火上却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小小的烹饪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哲理,水和火相互辅助便可以做成一份佳肴,做事情、做学问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旧唐书》中“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便是以“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来讲明一个道理:人才的性情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和衷共济的。同理,先秦时的百家争鸣也是如同水火一样,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这也就是班固那句“其言虽殊,譬如水火,相灭亦相生”的由来,孔圣人也曾问道于老子,可见思想、言论虽有差别,却也会有共通之处的,就如同烹饪中的水火,虽然水火不融,但烹饪时还少不了它们共同作用,这便是中国“和文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2.味道的调和说起“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论其哲学上的应用也是连篇累牍,无论是伊尹借“味”的原理来教导商汤如何治国,还是先秦思想家鹖冠子说的“气”从“味”中产生的“味者,气之父母也”,又或是苏轼对能“知味”而“值那一死”,可见“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味”对于饮食中的“和文化”来说,又有一番哲理蕴育其中。《古文尚书•说命》中提到“若作和羹,惟尔盐梅”,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好咸酸二味,调和之道深谙其中。人们常说的古话“五味调和百味香”同样也说明了调和的重要性。烹饪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仁义礼智信,无处不体现“和”文化的精髓,古人谈论饮食中的“味”,不仅仅基于它的本身,往往都寄于其中深刻的道理,确实是有种别样的意境。

三、治世哲学——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含义丰富。群经之首《易经•系辞》这样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前人几千年都在追寻的东西,显然不是笔者一个只读过几年书的人可以说得清的事情,况且庄子也说过“道不可言,一言非也”,说出来就变味了,姑且把它看作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境界吧,按我的理解“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我这里借用“道、法、术”的概念,层次是由上而下,权且勉强套用来讲饮食与治世哲学间的关联,选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内涵,不能深究。饮食与政治,初听有些牵强,其实不然,古人以社稷代表国家流传至今,“社”是土地之神,“稷”便是谷子之神,可见饮食文化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

(一)饮食与“道”1.儒家经典中的饮食之“道”《礼记•王制》记录司徒做的事是修六礼、明七教、齐八政,而八政便是以饮食为首,简而言之,司徒所做的事,就是修明饮食之礼以养民。孔孟自身也好,还是他们所推崇的周礼,都表明老百姓能安心吃饭,便代表了政治清明。而孟子论证王道的时候引用饮食一说最为明显。《梁惠王上》中便有孟老夫子见梁惠王谈王道仁政的故事,而现在这篇文章也早已入选中学课本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而达到“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曾有也。”而在他批评虐政时说“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他论政时所谈到的仁政王道总是以饮食方面立论,深刻的体现出了儒家的关注民生这一政治哲学意境。2.道家论述中的饮食之“道”道家讲“无为而治”,老庄虽然讨论政治时关于饮食的内容不多,但句句都反应了他们的政治哲学,而有趣的是在于现在人对于这些观点的争论,有人说老子重于饮食政治学,有人说不是。《道德经》三章中说过“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这句便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说这是种圣人的政治手段,是让人民得到温饱,又让他们没有其他非分之想,顺应管理;笔者更倾向于另一种观点,圣人治世,应该顺其自然,控制可以控制的东西,放弃不能控制的东西。这里用“心”来说不能控制的,如心中的一些杂念,而用“实其腹”这一与饮食相关的来表明可以控制的行为等方面。王安石、静宜子等人倾向于前者观点,杜光庭属于后者观点,道家的饮食论政确实别有一番意境。而“乐与饵,过客止”也引发一些争论,一种观点是动听的音乐与甜美的食物让人止步不前,表示了对于贪念愚妄的批判性观点。而笔者依然倾向于后一种饮食的政论观点,这只是种比喻,家中有音乐饮食,那么过往的路人都为之留步,这就像帝王遵从道,使天下太平,那么所有的人民都乐意归顺于他了。道家的政治哲学比较抽象,寄于饮食文化中,更显得深奥,但却能够引人深思。

(二)饮食与“法”“法”就是规则、是制度、是规矩,也是刑罚、法律,这个相对就要具体一些。《周礼》上阐述的当时建立的庞大的饮食制度,从食官机构,礼制规定下的王室饮食结构和膳食制度,等级分明的食器使用等等一系列基于饮食的法则,明确了礼仪。那其目的在什么呢?其实也就是发挥礼的政治社会功能,保证上下有序的统治形态,达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饮食文化基于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应用,这也使周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最久的朝代。当然,从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很刻板的封建制度,但不妨碍从中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法”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是基础,这也就是现在说的“依法治国”,是保证一个国家稳定的前提。小到宴席间的饮食习俗、规矩,大到国宴上礼节,饮食文化上的“法”很多便是到了如今也适用着。前面谈到的尚礼文化,在饮食文化中一直是鲜活的存在着。

(三)饮食与“术”“术”一般说来就是指的方法、计谋,也指权术、阴谋。放在本文来讲,主要使用其正面的含义,就是正确的策略或者好的想法。相对于法来讲,术更是具体的对策和手段,合理的利用小“术”来治国,也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古人讲“术”更是经常联系饮食来举例。1.立世的术《楚辞》中屈原讲“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受过热汤的烫,就是冷食也要吹一吹,用此来抒发自己不得志向的苦闷。而陆游又说“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他的观点是过分小心是没有错的,出了问题就要立刻就去弥补。同样的话语却表达了不一样的立世观点,虽然两者都没能达成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立世的小术却通过热汤、冷食展现着他们的见解,小心谨慎确实是能在政治舞台上站住的基础。2.治世的术治国之术则有另一番景象,古人总是把“烹饪师傅”与“治国贤臣”联系到一块,常用“调羹”“调鼎”来象征从政。例如孟浩然志向难以达成,就说过:“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蒲道原在《郭某席间赋》也说:“调羹事业无劳问,深谢诸公愧无能。”就连钱钟书钱老也曾议论过烹饪和治国相通的现象“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更为有趣的是,很多古时候的宰相大臣也都是大厨师或是美食家,而他们谈论治世的哲理时也经常引用饮食方面的道理。最有名的就当属商朝的宰相伊尹和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易牙,其他如苏轼一类也都是大美食家。伊尹最为传奇,奴隶出身,善于烹饪,用烹饪之术大谈政治哲学,说服了汤王,成就了汤王的开国大业。而易牙取烹饪之小术,向齐桓公谄媚,居然用自己的骨肉做菜献于齐王,换来齐王的宠幸,虽然受人唾弃,但也是一种手段。有个和饮食有关的政治故事很有意思,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齐景公对他们十分顾忌,想要除掉他们,但是又找不到合理的方法,就问晏子如何是好,晏子说好办,就买来两个桃子让人送到将军府,让三位将军自行评论,举荐功劳最大的两个人分吃这两个桃子。古冶子这时不在,公孙接就与田开疆两人各自分了,等他回来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自己功高而没有桃子吃,是个极大地侮辱,就气急自刎了。公孙接与田开疆一看这样,自以为二人都没有古冶子功高却贪桃,便也双双自尽。这就是古时有名的“二桃杀三士”,晏子借用桃子,用小术让三人产生矛盾,达到了君王的目的。而这种例子还很多,利用饮食之物这一载体,施用小计谋便达成了治世的政治目标,如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清朝时的“满汉全席”,楚汉相争时的“鸿门宴”,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全是假借饮食之事施用自己的计谋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些均耳熟能详便不再赘述。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去向,物质上以科学家带头,精神上由哲学家领航。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食中的哲学思想意境值得人们去认真探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开篇便“以饮食为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林语堂先生也做《中国人的饮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古今政治家,文人墨客都很重视中华饮食文化。笔者仅仅是以古人饮食中的立世哲学为题,简略的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从实用上讲,增补些细微的哲学韵味,就是我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龚鹏程.饮馔丛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吴耀根.食文化和文化的侵略[A].“食文化与以人为本”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3]陈碧强.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礼[D].复旦大学,2011.

[4]高姗姗.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98-02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

狭义上来讲,“饮食文化”特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食文化,广义上来讲,它包括“饮文化”和“食文化”两部分,二者有着各不相同的特色,承载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品位,锻造了华夏子孙的健康体魄以及高尚品味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刻苦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加强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透过沉沉时空,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以推动现代食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人们饮食生活已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步趋于多元化,人们的日常饮食所需已从温饱型向丰富型和享受型转变,饮食的美感、乐趣和健康方面成为转变的焦点。消费者要演绎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精彩角色,更要完成好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光荣使命,归根结底在于是否从全面、准确角度去理解饮食文化中的内涵。

二、在教学中灌输传统饮食文化的意义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

高校食品专业开课内容主要是食品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工业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食品生产工艺操作和加工过程的研究;食品生产中的高新技术应用;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其他食品包装、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条例、食品流通、食品质量检验等方面。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与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

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三、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四、总结

在“民以食为天”的生存理念驱动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人生丰富的哲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自身修养、人文关怀有着深远影响。抓住人们饮食生活的要素,理解其要义,实现价值的提升,是实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民族中更好传承、更快发展,从而最终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个人修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教学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把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引向正确道路,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划时代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例10

一、引言

《骈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由明代朱谋?撰写,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该书共七卷,仿照《尔雅》的体例和分类方式,分《释诂》《释训》《释名称》《释宫》《释服食》《释器》《释天》《释地》《释草》《释木》《释虫鱼》《释鸟》《释兽》13篇,以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为主。该书是第一部以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的训诂专著;从辞书编纂的角度而言,它又是第一部双音节词词典;因其特别侧重双音节词中联绵词的探讨与释义,故它又是联绵词研究的奠基之作。综上,《骈雅》在训诂学、辞书史、联绵词的专题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实用意义。

二、《骈雅・释服食》中的服饰、饮食类词语在现代汉语里的存留情况

据统计,《骈雅・释服食》中的被释词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有“”“褴褛”“郁金”“馄饨”“醍醐”“肯綮”等。

《骈雅・释服食》:“,儿幞也。”现写作“襁褓”,泛指背负、包裹婴儿所用的东西,也借指婴幼儿时期。“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说文解字・衣部》:“襁,负儿衣。”段玉裁注:“古襁字,从糸,不从衣浅人不得其解,而增襁篆于此。”也用作哟剩指用背负婴儿的宽带背负。《大戴礼记・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褓”指裹覆婴儿的小被。《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疠,道多褓H,盲秃伛担万怪皆生。”高诱注:“褓,小儿被也。H,褛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陈奇猷校释:“褓H即指婴儿。道多褓H即道多弃婴也。”《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骈雅・释服食》:“褴褛……,敝坏也。”形容衣服破烂,后泛指破烂的衣服。《方言》:“以布而无缘,敝而之,谓之褴褛。”“褴褛”一词,古今意义相同。

《骈雅・释服食》:“春草,鸡翘,蒸栗,郁金……,Z色也。”“郁金”在这里指用郁金染出的黄色。《慧琳音义》卷三十九注引《考声》:“郁金,香草名也。”冯集梧注引《妆楼记》:“郁金,芳草也,染妇人衣最鲜明。”而“郁金”现在多指供观赏的花色艳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郁金香”。

《骈雅・释服食》:“馄饨……,@食也。”“馄饨”亦作“a饨”,是一种用薄面片包馅做成的面食。《广雅・释器》:“馄饨,饼也。”《广雅疏证》引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当时的馄饨形状和今天的饺子类似。又:“馄饨,《集韵》《类篇》引作?肫,《北户录》引作浑屯,《字苑》引作a饨。”李匡V《资暇集》卷下:“馄饨以其象混沌之形,不能直书混沌而食,避之从食可矣。”徐时仪认为:“馄饨最初似为有馅的饼,亦以合和为貌,无孔无窍,故与浑沌、混沌语义相近。”现在,“馄饨”指以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的面食。

《骈雅・释服食》:“醍醐,美酥也。”这里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也用以比喻佛教中的最高佛法。《大般涅经・圣行品》:“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现在多用于成语“醍醐灌顶”中。

综上,《骈雅・释服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词语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绝大部分词语已经随时间演变成为单个字或者消亡,体现了词语的发展演变具有时代性。

三、《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古代饮食文化

(一)《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

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服饰被逐步纳入“礼”的范畴,到了周代,中国古代服饰正式形成一种制度。历代王朝以“律例”“典章”“舆服志”等各式条文制度来管理和统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1.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礼教和等级制度

孔子主张一切言行包括衣着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子曰: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可见,古人服饰的蔽体遮羞、御寒保暖和美化装饰功能是次要的,用服饰来表现德行修养则是主要的。《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路为维护“礼”而死的事: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缀被人砍断,他说“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而“结缀”结果被杀,传达了服饰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理念,体现了服饰背后的礼教色彩。又如班固《白虎通义》:“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统治者对服饰形制、色彩、纹饰等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表德劝善,别尊卑”,达到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服饰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从天子到诸侯,从皇后到妃嫔,从官员到平民,都有专门的服制、颜色、纹饰等,层次鲜明,以表示等级尊卑的不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允许随意僭越。如“十二章”,作为服饰等级的符号,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中愈加严格,“十二章”的图案纹饰几乎成为了皇族的象征。从一些服饰词语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等级观念,如“衮冕”“冕”“玄冕”“揄翟”“鞠衣”“展衣”等,是天子、王后的专用礼服,令贫民百姓望而却步。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着着装者的身份和修养。在礼制的作用下,服饰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代服饰虽然受到礼制的制约,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建桎梏。人类从茹毛饮血发展到衣冠礼仪,服饰的礼制化实际上也是社会的规范化,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体现。

2.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崇拜心理

古代服饰的审美心态具有时代色彩,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服饰审美心理也截然不同。隋唐时热烈、外向、开放的文化类型体现着民族自信,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雍容大方、华贵艳丽。这一时期对女性着装开放和女子肥胖持赞同以至赞美态度。如从全身遮蔽的]?发展到渐为浅露的帷帽,这是妇女服饰的进步。而到了宋代,因程朱理学的影响,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封闭内敛、不尚奢华。这一时期对开放着装的态度是否定和压制的。

古代对于服饰的审美具有观赏性心态,在达官贵族、百官公卿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帝王、后妃、王公F族的服饰尤其特殊,如天子的“六冕”和王后的“六衣”。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以其华贵的服饰、庄重的威仪、鲜明的色彩、繁复的结构著称。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古代服饰文化的艺术精品,从冕服系列、冠服系列和弁服系列中可见一斑。在文化内涵上,它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古代服饰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天地、对图腾的崇拜。《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中“乾”指天,“坤”指地,上衣下裳的形制就是因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也反映了古人的天地观。服饰上的纹饰,也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衮”是帝王穿的绘有卷龙纹饰的礼服,俗称“龙袍”。龙纹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这一点,从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作“龙的传人”上也可以看出。“衣”“揄翟”“阙翟”等是王后的祭服,这几种服饰上都有翟形纹饰,反映出古人对鸟图腾的崇拜,后来称女性为“凤”大抵也是由此。

(二)《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汉书》:“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论衡》:“人民所重,莫食最急。”《孟子・告子》:“食色,性也。”焦循《孟子正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文化是文化史的基石,它深刻影响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源于饮食。任何一个时代、地域的人们的饮食生活,均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风俗、礼仪、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等。

当人类的饮食跨越最初的果腹阶段,饮食文化便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饮食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先哲曰:“民以食为天。”人不饮食不能生存,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词汇作为一种动态的语言形式,记录着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彰显出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论语》一书中,“食”出现了41次,“政”也出现了41次,虽然这是一种巧合,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孔子心目中饮食所体现的“礼”与政治的地位同等重要。

1.饮食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饮食观与饮食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这使得人们居住稳定,形成了安土重迁的心理和厚重内敛的性格。因物质条件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主张调和,反映在饮食上即中国古人重视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丰富而深刻,突出体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指的是适中和调和。“勺药”“W腩”等词反应了古代人们注重调和的饮食观念。饮食方面的调味品众多,如“M醢”“y鹾”“干?”“大苦”等。五味调和的饮食时代,可能发端于原始农耕文化,因我国古代以食用谷物为主,食用时需要调味品佐餐,滋味的多变能使进食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愉悦。

在古代,我国汉族的饮食十分重视味道。如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遍喜爱腌制品,口味较重。以我国春秋时的齐鲁饮食为主要代表,文献典籍中记载的人们食用的调味品和腌制品有“M、醢、酱、昌b”等等。《论语・乡党篇》:“不得其酱,不食”,可见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也经常食用用盐腌制加工的食物。古人对于味道的调和,还讲求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周礼・天官・家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古代饮食习俗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古代的汉族,因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都较少数民族要好,因而汉族的饮食习俗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精细,饮食种类也更为丰富。如《骈雅・释服食》第二章提到的粥类、饼类等词语,分类细致,种类丰富,体现了汉族以谷类食物为主,这也与汉族所居住地区农业较为发达有关。而西北游牧民族则以食用肉和乳酪为主,如上文提到的“醍醐”等。饮食习俗的截然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饮食文化圈不同。直到今天,这样的饮食习俗差异依然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而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使得饮食习俗有了新的变化。如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来饮食自然也多。自西域传入的食品,汉代人称为“胡食”,如“{、胡饼、X”等。

王仁湘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饮食思想与观念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可见,儒家的饮食观念对饮食文化有着重大影响。

2.饮食与礼俗、祭祀文化

“礼”作为中华文化的高度概括,作为中国社会维系君臣、父子、夫妻、师生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的服饰、饮食、居舍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早的“礼”,可以认为是以饮食为发端的。《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由此可以认为,“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之中。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具体而细微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度。同时,研究饮食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礼俗嬗变的一些规律也大有裨益。饮食与祭祀的关系也尤为密切。古时先民生活中遇到吉凶大事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祭告他们所信奉之神和祖先,祭告并不是空手进行的,不论是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都要通过献祭,即供奉食物进行,所以,祭祀就与食物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人们祭祀祖先时,依然要供奉食物,这是对古代习俗的沿袭。

四、结语

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古代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官僚制度等,都是通过典籍中所记录的词语得来的。可以说,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相较于语音、语法,词汇更为直接、及时地与文化发生联系。透过某一时期的词汇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时期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综观《骈雅・释服食》词语,可以说,它们承载了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诸多内容,是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一面镜子。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服饰和饮食更是传播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窦秀艳.中国雅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7]清魏茂林.骈雅训纂《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

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孙晨阳,张珂.中国古代服饰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第2版)[Z].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

[14]黄今许.《骈雅》《骈雅训纂》及其作者[J].龙岩师专学报,

1991,(2).

[15]肖惠兰.《骈雅》探综[J].文献,1998,(3).

[16]徐r仪.饼、、馄饨、扁食、{等考探[J].南阳师范学院

学报,2003,(7).

[17]刘海云.《骈雅》骈字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