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数字化发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7 08:12:13

数字化发展论文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1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廉政文化建设缺乏高效的信息出口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一靠组织学习,二靠活动开展。而无论是组织学习还是活动开展,都需要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校教职员工能够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而反观目前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渠道不难发现,目前高校中承担廉政文化建设信息功能的渠道很古板。有些信息需要通过纸质的形式在会议、学习中散发;有些信息虽然公布在廉政文化建设网站上,却很少有人进行点击阅读。这是因为这些信息渠道既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不符合其接触信息的习惯。而且,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信息千变万化、数量巨大,采用传统方式既没有时效性,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因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急需有效的信息出口。

2.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灵活的活动方式

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开展,是提升人员参与,逐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职员工最为期待的活动之一。然而,占用教职员工宝贵的工作时间来展开活动,会影响其工作,也会导致活动效果有所欠缺。而且,目前在高校中展开的各项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以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较为严肃的形式展开,虽然符合廉政文化建设的主旨,然而实际效果却也有所欠缺。因而,需要寻找到一条既能够使教职员工乐于参与,又能够省时省力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道路,提升建设的灵活性,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

3.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广泛的交流渠道

廉政文化建设并不是封闭的建设,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需要进行畅快的交流,才能够在建设中集思广益,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有了交流渠道,才能够形成廉政文化参与者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使得各种潜在的问题能够被挖掘出来,及时解决,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然而,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参与者集中在一个空间中进行,时间也相对固定,活动开展完毕之后大家彼此也不沟通、不交流,这样会使得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后续的影响力,很容易沉寂下来,难以推进,甚至前期的成果也会丧失殆尽。

三、移动数字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策略

1.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多元通道增设信息传递出口

PC端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信息扩散的需求,需要利用移动数字媒体,增设信息传递的出口。简而言之,就是将有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渠道逐步向手机、平板电脑上进行靠拢。对于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来说,信息传递要做到既要有私密性,又要形成组织传播,既要保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严肃性,传递信息又要生动活泼。因而,从现阶段的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状态来看,利用微博、微信这两个渠道是极为有利的,也是极为适宜的。微博、微信这两个信息出口用户基数大,在高校教职工内部,基本上都有着两个平台账号中的一个,有的甚至已经使用得相当数量,这就为在这一基础上展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因而,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来说,首先就要在这两个平台上设置自己的账号,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发送,引起高校教职工的注意,设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议程。其次,在设立账号之后,要通过有效、及时的信息传达,将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相关的内容逐步转移到平台上来,培养教职工对于账号功能的认同感,形成用户黏性,培养用户习惯。同时,在增设这些信息出口的同时,需要结合微博、微信自身的特点,用贴近性更强的语言、表现方式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信息进行整合、。其实,当代部分大型媒体、政务机构的微博、微信已经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口巧妙利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不妨效仿之,转发一些诸如“十以来落马的55个‘大老虎’”、“的年终奖有多少”此类的内容,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下传递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精神,对于激发教职员工的参与热情,提高信息的实效性都是有好处的。

2.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多媒体特性丰富建设活动类型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带来的还有丰富的交互性、多媒体表现形式与呈现力。现实生活中枯燥无味的活动,在移动数字媒体上通过“包装”就会显得更加引人入胜。例如,在微信平台上,利用h5场景画报的形式,诸多媒体在反腐倡廉廉政建设方面已经作出了诸多的尝试,形成了诸多有趣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利用微博、微信这两个平台,能够实现视频、音频传输这些最为基本的功能。利用微信平台,能够实现的目标就更加丰富。在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移动数字媒体大量多媒体信息,分享各类文章、视频等,实现廉政文化内容传递的丰富性和多媒体性的极大提升。利用微信的多种功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可以将原先需要在线下举办的活动、投票、征文、比赛、考试、问卷调查等在微信内部进行实现。例如,如果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在微信上组建群组,每个人在群组内进行发言,效果与实际开会相同;如果要进行投票,则可以利用微信订阅号自带的投票功能实施投票并且计算票数;如果要进行学习成效的考核,那么可以使用微信的开发功能,将纸质的考卷或者电子考卷在微信中得以呈现,实现参与人的手机答题。移动数字媒体可以成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手机上的延伸,既能够使得建设活动更加丰富,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得高校教职员工在手机上就能够参与到相关活动上来,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增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黏性。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2

前言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介入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特性,也使影视制作平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影视制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场变革开始于美国,最先使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的著名导演詹姆士·A·卡梅伦认为:“视觉娱乐影像的制作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也认为:“我在发展数字技术方面的主要兴趣在于能加快电影制作的过程,从而使我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我的想法。我一直致力于改进我在电影制作方面的能力,因为主要的电影制作过程仍然停留在19世纪。数字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能源,它可以使电影制作人员更富有创造力(无论是在特殊效果还是在后期制作方面)并且使电影制作工作更加轻松。”

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工序大大简化,制作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地集导演、摄影、美工等于一身,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影视作品更充分地表现创作人员的个性,从而为影视制作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制作空间。

一、影视素材创作数字化

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计算机合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影视镜头中的景物可以由无数个独立拾取、记录和处理的影像元素来合成,从而大大拓宽了制作人员的创作想象力。许多影视素材都是通过实拍,然后利用专门的采集设备转化为数字影视素材的,再根据创作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特效处理;有的影像素材,从头到尾都是创作人员通过不同的编辑软件创作出来的。这些素材可以是图形、图像等静态素材,也可以是动画、录像等动态素材,还可以是声音素材。

图形、图像作为一种静态素材在影视制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素材可以通过拍摄、采集或扫描等方式使其数字化,然后通过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成各种效果。如果制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甚至可以自行创作,而且自行创作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现,并可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集成功能。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Painter、PaintBrush、Illustrator、CorlDraw以及PhotoDraw等等。

作为动态素材的录像视频素材,主要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将呈现在屏幕上的影像截获,并以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从而获得可利用的数字化视频素材,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视频捕获或抓帧。通过抓帧得到的原始素材,可以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做二次处理,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制作人员的创作要求提供了条件。这类处理软件有Premiere、AfterEffects以及VideoStudio、DSP等等。还有一种动态素材——动画,它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创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剧本或创意进行制作,大大提高了影视作品的美感和技术含量,这类软件有Maya、3DSMAX以及Software3D等等。

近几年,随着音频技术数字化的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已经成为专门的计算机化硬盘录音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功能,支持处理长样本文件(文件大小只受硬盘大小的限制),而且可以随机存取编辑。音频素材记录在硬盘上,无损编辑不会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效果,同时还支持DSP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将一个片断或在整个音频样本实现编辑,不管是实时的还是非实时的,都不会影响信号的质量。

二、影视素材存储数字化

随着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影视素材的处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来记录在电影胶片、磁带上的声音、视频和图像将逐渐被存储在硬盘等数字存储设备上,使常规的胶片、磁带的存储转向数据硬盘存储,视频磁带录像机逐步被数字录像机所取代,这将是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飞跃。

数字化存储设备主要有磁存储器(如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如CD-ROM、DVD等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这些存储设备存储的素材都是数字素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3种数字存储器各有利弊,作为单个的存储器都不能满足影视级的存储需要。目前许多影视素材(无论是高清的还是标清的)是以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存储在硬盘阵列系统中的。通过网络技术将诸多影视编辑系统设备与硬盘阵列连接起来,各个编辑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访问硬盘阵列,从而形成在线数字素材库。

例如,目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所使用的S2A8000光纤磁盘阵列,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容量大、可扩展性强,并采用了先进的虚拟存储技术,使数字素材的存储看起来就像存储在一个大存储池中;而且采用了高宽带和并行处理方式,使影视制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快捷地得到所需的数字素材。

三、影视合成数字化

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像合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特效混合处理的过程。如抠像、叠加以及色彩通道合成等多种合成手法都在影视制作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技法在乔治·卢卡斯的代表作《星球大战》中,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影视合成的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它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专门的采集设备数字化,并用计算机将这些数字化素材合成为最终作品,然后输出到磁带或胶片上。其画面效果要比传统的光学合成方式要好得多。例如曾轰动一时的影片《泰坦尼克》,就以数字化的合成技术实现了诸多惊人的视觉效果,其中最为经典的男主人公教女主人公在甲板上飞翔的镜头大家还记忆犹新。它就是通过在绿色背景下运用运动控制捕捉技术进行原始素材的拍摄,然后用三维软件设计“泰坦尼克”号,通过虚拟摄像机拍摄一段轮船以及海水运动的画面,最后在合成软件中进行最终的效果合成。这些数字化的制作和合成手段及方式,都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影视工作者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合成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数字合成技术的便利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合成的作品比传统的合成效果更加精美,更加不可思议。这成为了推动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

目前我国在影视制作方面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逐渐拥有了世界水平的一些软件、硬件设备,已具备了影视数字加工、数字特技制作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了诸如《紧急迫降》、《惊涛骇浪》、《极地营救》、《十面埋伏》等多部数字化技术含量较高的影视作品。当前根据我国影视制作的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培养一批具有创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化制作能力。

参考资料:

[1]《影视多媒体》,郭斌主编,2004年11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3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在迅速将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并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处于落后地位的亚洲国家希望这次能加快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对许多亚洲国家来说,数字化和互联网是关乎国家或地区命运,民族和百姓未来的事,更是强盛国力、振兴经济的契机。但数字化和互联网究竟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多少机遇呢?目前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一、存在着的数字化鸿沟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相差悬殊。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富国和穷国在互联网用户数量方面的差距比其在国民收入方面的差距更为悬殊。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五分之一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其互联网用户总数占世界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五分之一人口则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其互联网用户总数只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2%。

另据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发达国家在“知识权力”的集中过程中,通过创新优势,夺取全球市场份额,并进行大规模产业重组来获劝先行者利益”。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继续处在“信息贫困”之中,形成了所谓的“数字化鸿沟”。

1.信息社会的·冲绳”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八国领导人在日本冲绳举行了首脑会议,发表了旨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缩小国家间、地区间信息技术发展差距(被会议称为“数字化鸿沟”)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

在这个中,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对信息通信技术作了肯定:信息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其革命性的冲击不仅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以及政府与文明社会的互动关系,而且正在迅速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还使全球各地的企业家、公司和社团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中,发达国家提醒发展中国家注意:通信技术蕴藏着极大的机遇,能成功地驾驭其潜力的国家就有望跨越基础结构建设的障碍,从而更有效地达成其最重要的目标(例如,减贫、健康、卫生和教育),并从全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中受益;反之则有可能丧失充分参与信息社会和信息经济的机会。

2.亚洲国家的数字化脚步

这次由发达国家召开的有关“全球信息社会建设”的会议,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什么呢?

尼葛洛庞帝,这位美国麻省理工科技学院的IT业“思想家”、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网络化生存》作者,今年8月份在接受了《远东经济评论》记者查尔斯·比克斯的采访时预盲:这种差异(数字化鸿沟)将会逐渐减校因为如果(政府对网络业)减少干预,则网络接人费用无疑会越来越低。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个产业发展速度上以“蛙跳方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而担忧落后的近似绝望的心态,也会增加落后国家实现数字化的决心。

应该说,不管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时的心态是否“近似绝望”,但人们确实看到有些亚洲国家在发展信息技术中显示出来的信心和实力,如法国专业研究公司NetValueSA2000年8月对亚洲5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网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该公司日前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亚洲部分地区网络用户超过西方国家。①其中新加坡和韩国利用网络的人数比例已经与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不相上下。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国家当中,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除日本之外网络用户比例最高的国家。据8月份的统计,新加坡15岁以上的网民已占该国人口的46%。而韩国已成为下一个亚洲网络热点。在8月份被调查的韩国人口中,有42%已与网络连接。NetValue对中国部分地区和城市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网民用户比例为:台湾省是36.4%,香港特别行政区29.2%,北京市、广州市和上诲市均为23%。

NetValue的结果还表明,就家庭使用网络的比例来说,亚洲一些国家已经超过西方国家。目前,新加坡有大约53%的家庭已与网络连接,而美国只有50%。此外,其他的亚洲国家与地区的家庭上网比例是:中国台湾省40%,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36%,韩国31%(大致与英国持平),中国大中城市21%。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国出人意料,上网的家庭只17%。

在上述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召开冲绳会议,制定《全球信息社会冲绳),是发达国家企图让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建设信息社会的过程中,按照他们既定的框架向前走。这样的“解读”还是有说服力的。

二、美国模式:经济和信息技术不能剥离

发达国家在<全球信息社会冲绳》中警告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干差万别的条件和需求,没有一个“包治百脖的解决方案。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信息国家,不仅仅在于某阶段硬件投入的资本高、或是上网人数的众多上,关键还是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来掌握主动权,如要营造一个友好的环境、制定出鼓励竞争的政策法规;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达到增强社会凝聚力发展社会的目标;通过鼓励社区建设计划和本土企业家投资来开发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人力资源。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互联网仿佛是突然降临的,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信息环境,但是对于它的发祥地美国来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部分,是用了40至50年的时间才建构起来的网络经济制度。

1.经济支持与技术发明

1969年9月2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内克莱思洛克(Klein—rock)的实验室。20个人注视着一根15英尺长的灰色电缆将两台庞大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一中串毫无意义的测试数据静静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也许这一天标志着一个日后将成为互联网主干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接着美国企业开始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网。1972年至1985年间,美国排名前1000家的银行,每年投向电信的资金从5%增至13%。80年代末,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大企业每年都将大量的资金投向通信技术领域,最低的为2千万美元,最高为10亿。在这数额巨大的信息技术投资下,美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比例也不断增长。

当然,信息技术投资必须存在于适宜的土壤里,美国政府不断地放宽政策,不对网络进行类似传统电信业的监督,在电信业建立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公司在电信市场展开竞争。

美国的互联网从产生到繁荣发展,是在经费支持、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经济扩张的反复互动过程中达成的。正象美国学者Dan.Shiller在其著作(数字化的资本主义)(DigitalCapitalism)中所指出的:技术的突破是零星出现的,彼此之间是以一个逐渐增加并相互启发的过程互动着……。技术的创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反映了一种既定的知识积累状态,反映了一种特殊的体制与产业环境,也反映了以已掌握的技术解决一些特别的技术问题的可能性,是一种最有效降低成本的心智活动,是使生产者和使用者相互关联的网络。

2.互联网即市场

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保持的优势,已经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连接的地方都是市场。

日本以贸易壁垒著称,他们将自己的国内市场保护的很好,外国产品——般很难进人。但最近通过互联网,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达里尔—佩克及其CyberianOutpst公司(CyberianOutpostlnc.)轻松地打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对此佩克先生解释遭:“那是1995年3月的一天,一位日本顾客下丁一份定单,48小时后他的货就到了东京,并且送到了他的家门口,这位客户没想到会这么快,大吃一惊。”公司随后就收到了这位日本客户深表满意的电子邮件。在电子邮件中,该客户发誓要把此事告诉其他人。于是他在一家流行的互联网公告栏上张贴了一条信息。佩克先生说道:“第二天,从日本来了100份定单,消息扩散得快极了。”从那时起,日本就成为公司的头号海外市场。

宾夕法尼亚州的CDNow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音乐作品和出版物,接受日本客户的网上订购并提供送货服务,以这种方式挤进日本市场,销售美国产品已有4年时间。

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堪负担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成本的公司来说,互联网正给中小型公司以低成本试点的机会。

当然,日本虽是亚洲国家,却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不管是发展至什么层次的哪个国家,互联网市场一旦成熟,都将成为美国及发达国家的市场,整个亚洲将是一个市场。

3.技术开路、经济收益、思想扩张

“技术开路、经济收益、思想扩张”这12个字可以简单地概括美国互联网发展的轨迹。当美国的企业公司运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并取得累累硕果的时候,一向以推销美国价值观念为已任的大众传播也开始了“圈地运动”。首先是一直向用户提供高价内容的专门网络服务商微软和美国在线,在赚足了钱之后开始向大众免费提供服务,以争取更多的点击率,获得广告资源。另外,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制品等也开始在互联网这个面向大众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新面孔。早在1998年,美国已有近2000家报纸、800家电视台、151家有线电视和数百家广播电台上网,50家著名的畅销刊物也有47家上网,各种媒介都在网上传播着以美国的各种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和文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互联网的基础设备一半以上设在美国。美国国内的互联网,通过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海底光缆和通信卫星与世界相连。美国互联网使用的高速线路,每秒钟的通信能力达到10G字节,相当于每秒可传送2300卷的百科全书。

全球共有顶级域名服务器13台,其中10台在美国,其中包括美国军方控制的两台。美国在网络上的垄断是全面的。美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最大的接人系统供应商——思科,最大的ISP------美国在线,而全球主要的网络安全公司也在美国。

在计算机硬件上,美国与第二位之间的技术差距超过1000倍以上,亚洲发展中的国家与之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

早在10年前,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就已遥遥领先于各国。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在近短短的5至10年内,互联网要从电缆和PC机开始做到技术开发投入、经济市场开拓、思想交流传播都像美国那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否成功,要看各国政府对互联网所抱的希望和建设的决心,以及投入的规模等等。

三、亚洲各国建“网”用“网”尚需提速

互联网正在造就一个庞大的产业并推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它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格局,对新时代的经济、通信各方面的发展皆具有重大意义。亚洲各国政府及人民应认清发展互联网的重要性,使互联网的发展真正作为一个增强国力的契机,不要再一次与经济腾飞擦肩而过。

1.利用互联网的观念有待改变

如前所述,亚洲的许多国家的互联网建设还是有成就的,特别是近年来都在加紧建设宽带网,如果宽带网建成,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百姓已经早于有些发达国家,先在网上通过电脑收看起电视节目了。

但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最新“亚洲消费理念调查”显示,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使用率只有36%,低于整个地区的平均比率54%。与之相比,新加坡的使用率达80%、韩国70%、日本68%、新西兰64%、中国台湾63%;菲律宾的互联网昔及率最低,只有28%;印度和中国大陆一样,都是36%。

也就是说,亚洲国家的百姓对互联网的使用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着差距。如上网人数比人家少、网络的使用效率不高、网络的多种功能还没开发出来。上网者大多是在“看网”,而不是“用网”,就是其中的一个明显差距。

据NetVaule的统计数字显示,亚洲网民上网主要以娱乐为主,电子商务发展仍不理想。香港人上网则以ICQ为主,占用户使用比率的63%。新加坡则以聊天室为主,都以消遣为目的。调查还认为,亚洲各地应用电子商务的比率为58%至63%,低于美国的73%和法国的68%。电子商务亦是推行高科技的重要一环,亚洲网民上网习惯之所以难变,是因循于旧观念,此思维不除,高科技之路难上。②

网络的最大作用还在于“用网”。网络的时效可使我们高效率地处理各种现代社会的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事务。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理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许多亚洲国家,“用网”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

扩大“用网”的功能,需要全社会协调配合,如网上电子货币手段的使用,就牵涉到银行、邮电、公安等多个部门的互相协作,形成使用电子支付手段的社会环境,否则电子支付手段就实现不了。现在有些亚洲国家还没有开办这项业务,或只是开始试行电子货币支付业务。网络经济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21世纪经济的助推器,开发网络功能会推动经济的发展,使上网者能从“用网”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政府政策与商务投资

对于亚洲各国来说,最重要的还应该是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及互联网发展的前景,为本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政策。各国都在出台IT法规,如果这些法规是限制性的,无疑将捆住自己的手脚。

的确,开放互联网市场同时意味着会有钱被发达国家赚走,因为亚洲国家互联网发展之时,就是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投资得到回报之日,但是这也只能面对,亚洲国家要考虑是怎样达到发展的目的,又将资金的流失减少到最小,而不是关起国门,坐失良机。

除政策之外,各方面之间有效的合作也是推动信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然亚洲国家和地区还应该加强区域交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

如有报道称:亚洲首家电子商务联盟成型。香港、新加坡和台湾三家具有当地政府背景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日前签署谅解备忘录,组成亚洲第一家区域电子商务联盟。③再如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新加坡电信公司将投资20亿美元兴建一条长达17,000公里的亚洲容量最大的海底通信电缆,这条电缆将与亚洲的7个国家和地区连接。

但对于更多的发展中的亚洲国家来说,形势并不容乐观。互联网的发展与经济是不可分离的,亚洲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也严重地制约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

据(中国信息报》报道:一项由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作出的调查表明,中国的信息能力排在世界的底层。该研究从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利用能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等四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编制了信息能力指数,对具有代表性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能力进行了评测与比较。

结果表明,中国的信息能力很低,仅为美国的8.6%、韩国的15.3%、巴西的40.2%。与互联网联网的主机,每万人只有0.16台,还不到芬兰和美国的万分之二。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等方面的评估得分,在亚洲也是低的。

这条消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中国国民信息化的基本状况。虽然中国近年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一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还很弱。没有基础设施,谈信息就是空谈,中国目前还有1/4的行政村没有通电话,怎么可能上网呢?

从世界信息化目前的进程与现实的态势看,一个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可以衡量这个国家国民的信息化水平;而反过来,互联网的发展又以国民信息化为基矗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取决于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信息贫富是经济贫富的反映。

对于大多数国力较弱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由于经济还不发达,互联网的发展既不能从经济上得到保证,又得不到国家政府的重视,举步维艰。投入资金短缺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中国硅谷”——中关村,正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急需注人新资金以求生存。中关村在今后10年需要注入约2000亿人民币(约420亿新元)的资金,才能够取得成功。但2000年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仍限制外国资金投入到互联网业,互联网业在缺乏外资的情况下,将无法良好的成长。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使得国家信息化水平低,并因此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并不等于就说明中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低。因为“信息技术水平并不等同于国家信息能力。全体国民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除了要获得信息技术的支持外,还要依靠社会化的信息化体系的支持。

“社会化的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最好的载体就是互联网。为消除高智人群与低智人群、富裕人群与贫穷人群之间存在的“数字分化”,美国政府正在推进一个全国性的新“马歇尔行动”,以期给每个教室都接人INTERNET、为每个学生提供多媒体计算机以及让每个家庭进人互联网世界。

“利用互联网消除国民信息化的‘盲区’,提高国民信息化的质量,显然无法照搬美国的做法。美国是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它在全世界赚的钱来填补“数字分化”的沟隙。”④

而在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从具体的国情出发,一开始就在政策与决策层面,让互联网与国民信息化在互动中相得益彰,互为反哺,可能是应该采取的策略。”

3.共同发展之路尚需探索

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与信息网络的发展,也无法做到“全球各地的企业家、公司和社团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全球信息社会冲绳》)。所以,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国际间的贫富差距问题,特别是信息贫富差距问题。当然,一方面,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要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机遇,奋起直追,加快信息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必要援助和支持,这既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原则。但这条发展之路尚需探索。

注释:

①摘自(计算机世界)新闻,2000/8/27.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4

一、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前端模拟摄像+矩阵+数字硬盘录像机+远程网络访问的结构,主要包括图形工作站、矩阵主机、硬盘录像机及安全防范服务器、计算机网络交换设备、彩色监视器等设备;总中心设在安保中心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单体安全防范系统中心设置在生产区的监控室,可以完成对现场图像信号的采集、保存、切换、控制记录等功能。系统应具有开放的通信协议。产品支持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1.1前端设计

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各类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等,它的任务是对现场的图像信号及报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保安监控中心。

摄像机选用:

室内固定位置拟采用彩色高分辨率半球摄像机,外观美观,适宜高档装修风格;

室外周界使用彩转黑一体化枪式摄像机+室外防护罩(配合遮阳罩、风扇、加热器等)。

摄像机基本采用交流220V供电后就近降压供电,部分采用交流220V降压整流后集中供电。系统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集中供电,并采用UPS全系统集中供电。所有摄像机的电源,均由控制室统一供电。统一提供UPS电源,工作时间≥30分钟,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设备良好的同步性能。从稳压电源设备输出的电源,由系统配电箱向现场设备和中央监控设备统一供电。

1.2传输系统设计

本系统传输链路由光纤和同轴电缆组成;包括光纤电缆、视频电缆传输线路、信号传输线路、电源线路等部分。

视频传输线路按传输距离和衰减系数选用性能稳定、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的SYV一75—5射频铜轴电缆。网络线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摄像机电源线缆采用RVV3*1.5。其中各监控子系统通过光端机将视频信号接入到中心区智能监控机房。

室外布线管道预埋七孔梅花管到各前端点位,室内楼道布线直接利用已经安装好的弱电桥架。

1.3中心区智能监控中心系统设计安保中心智能化监控中心需通过视频矩阵级联方式与生产区监控系统实现视频资源共享。

在安保中心智能化监控中心设立一套视频矩阵系统,中心区的视频矩阵系统通过接口单元与生产区监控系统的矩阵之间实现数据通讯。通过视频矩阵级联,中心区操作人员可通过本中心视频矩阵系统的操作键盘切换控制调看生产区的任一视频信号到中心区的显示设备上。

中央控制室设置在中心区智能监控机房内,在中心监控机房设置机房设备,包括安保系统专用的核心交换机,多工位监控台、视频管理工作站和视频管理服务器(安装专业视频管理软件)、视频存储服务器、视频信息存储设备(磁盘阵列)以及监控墙等,中间部分为一个系统操作台,由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控制,系统内所有的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均通过视频电缆或光纤电缆引入安保监控室进行图像控制与记录,从而构成监控管理网络系统。

二、周界报警系统

本子系统主要用于防范院区周界的入侵报警,在院区周界安装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通过防盗报警主机的集中管理和操作控制,如布、撤防等,构成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当系统确认报警信号后,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报警信息,并通过与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联动等功能的实现,达到很高的安全防范水平。

2.1系统相关设计

(1)报警联动

接警主机带有报警联动输出端,中心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联动报警提示发生器将提示出发生报警的位置,同时在监视中心周界电子地图上将显示出发生报警的防区。通过联动控制器,进行系统间集成,对应联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置在周界现场的摄像机将自动在中心弹出报警现场的画面,并自动进行存储、上传等。

(2)报警信号的处理

中心接收到报警信号,中心管理人员通知巡逻中的保安人员或临近报警区域的保安立刻赶往现场处理。中心保安人员在现场处理完毕后,对模拟显示屏及现场声光报警器、探测器的报警状态进行恢复中心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管理软件对每次发生的报警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核实检查。

(3)系统供电设计

报警主机供电与红外对射探测器供电分开,报警主机供电通过其自身配置的供电装置以及备用电源,前端设备采用中心集中供电方式,中心配置UPS电源,从UPS电源出来的交流电源经周界报警系统供电设备降压、整流、滤波后提供给前端探测器,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因此,从中心只需引几路电源即可为前端探头提供所需电源。

2.2系统功能

①有效防护周界区域,对翻越行为提供及时报警。

②适用性强,抗误报性能较好,防范效果佳。

③系统划区域管理便于报警区域的准确定位。

④中心警情提示直观,警号、模拟地图等多种报警提示。

⑤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域图像自动在监控中心显示器上提示并自动录像。

⑥对报警事件、时间、位置进行记录并可打印出信息。

⑦通过中心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状态控制。

⑧扩展性好,通过系统间的联动进一步提高周界防范效果。

三、门禁控制系统

对建筑物及内外的出入通道进行智能管理。各门禁控制单元一般由各门禁控制器连接读卡器、电控锁、出门按钮、门磁等组件构成。并可以与CCTV和其他报警系统联动。系统设计与设备配置遵循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原则,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系统可对各个区域进行必要的优化集成,实现统一管理,满足整体防御的功能要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进行系统之间的良好通信。

3.1方案设计

本系统是一套高度智能化、既可实时控制又可脱机使用的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授权的用户每人将持有一张非接触智能卡,在卡上存有统一编制的特定编码,持卡人将根据所获得的授权,通过出示智能卡进入相应的各门或相应的楼层。系统可以通过对特定管理区域的设防(报警状态)实现报警功能。系统自动记录每次读卡的时间、开门信息、相关的卡编号、报警信息等资料,供查询和统计处理,并生成各种报表。

3.2监控中心设计

门禁系统管理主机是整个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在中心区智能监控中心安装高端服务器,包括门禁系统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软件。

在通信服务器上安装门禁综合管理软件。在门禁软件中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门禁事件及报警的监控,同时对门禁点进行实时控制,对所有数据形成报表。

3.3一卡通系统集成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5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而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也将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要实现对国民经济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就要不断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最基本的战略措施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供应、流程处理、资本运作、客户服务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加工生产新的信息资源,直观了解迅速做出反应,推动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各流程的不断完善。使企业将现有资源合理配置,使企业有效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把握国家的政策,明确自己的目标,有利于了解社会现状,市场需求,提出可行方案。掌握市场销售动态,做出适时调整。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产品,是自己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信息的处理可以让企业销售主管了解销售过程的进展阶段,判断下一步的应对对策,以及对潜在客户的重视程度。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能有效改善售后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通过信息数字化管理健全呼叫中心、在线技术支持,实时关注用户动态,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顾客满意度。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才能推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创新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客观公正。信息数字化管理能有效支持管理复杂度的提高,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无法完成的管理瓶颈。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对订单迅速反应,保证客户需求。根据订单交货期合理安排企业生产过程,对订单的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做出实时调控。信息数字化管理与生产各个环节不断融合渗透,尤其是在研发、设计、生产、组装等制造领域,使传统的机械化被自动化代替,柔性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多种新型生产方式不断普及,优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控制企业成本,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成本核算、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企业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效了解企业各环节资本投入,分析优化。

(二)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企业信息化具有创新效应。[2]有利于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它使得以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客观上就要求企业能够依靠信息化管理改变自身,包括研发设计阶段的创新应用,生产过程加工工艺的自动化应用,销售、服务网络化。企业信息化具有优化效应。有利于将企业原有的物质主导型向知识主导型转变。原有企业主要依靠物质和资源实现企业增长,而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合理优化现有资源,强有力地推进产业信息化,资源合理化,生产订单化,从而催发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信息化具有开拓效应。信息化管理能使企业了解国内外发展状况,明确产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服务于客户。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依靠信息化管理方法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信息化具有整体效应。有利于我国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通过网络结构,将国内外产业信息连为一体,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从而加速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开拓市场,走向世界。信息数字化改革为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知识经济发展。

(三)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相辅相成。企业信息数字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而国民经济现代化又对企业信息数字化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可以为企业现代化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根据国民经济现代化与企业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可知推动和加速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是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让社会可以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现代社会中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进步的信息资源,使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要比重。

(四)信息数字化管理方法如何应用

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方法的建设基础环境是人的因素、规范化和系统运行平台等。人永远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方法的建设涉及人的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设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甚至还会涉及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因此首先需要改变人的经营观念和传统的企业思想。企业需要合理设定信息技术人员的地位,而信息数字化管理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需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辅助完成,因此,企业需要合理设定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地位。信息化管理需要企业规范基础工作,使企业的基本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规范企业数据,规范企业业务和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企业软硬件环境,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6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建立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数字文化产业”在刚刚结束的今年两会上更是掀起热议,并且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各级政府也正在积极谋划如何引导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次郑州分论坛的召开恰逢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向行业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校、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及国内外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各方围绕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创新产业投资方向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还详细解读国家相关政策,并就文化娱乐产业云计算解决方案、五网融合时代数字文化如何落地、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与数字文化娱乐产业的嫁接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同时也对创新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进行了剖析。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出现了数字新闻学这一新的理论研究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随着新时期新闻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的不断变化,新闻理论体系原有概念框架逐渐呈现无法适应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趋势,新闻学概念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用户的质疑。与此同时,依托数字化背景而产生的各种自媒体、新媒体形式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媒体的衰落,也造成新闻学在学科研究中的边缘化趋势。因此,基于数字时展进行新闻理论创新研究已刻不容缓。

一、数字新闻和数字新闻学

数字新闻主要指的是在数字时代,依托信息化渠道,以数字或图表作为呈现方式且具备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体裁。与传统新闻报道形式相比,数字新闻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随着数字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作为数字技术和新闻行业结合的典型,数字新闻丰富了传统新闻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同时也给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一般来说,数字新闻具备几个特点:第一,产生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环境;第二,内容经过更加精确的量化计算;第三,呈现方式多为数字和图表;第四,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第五,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第六,一般具有简洁性和通俗性的特点[1]。数字新闻学是新闻学研究基于当前数字时展环境进行的范式创新。由于各种数字化传播途径的融入,数字新闻学的生态维度变得更加扁平和立体,同时打破了传统新闻学研究中的认知框架和认知纬度。数字新闻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理论知识体系,研究人员积极融入了数字媒介的生态理念,对新闻学原有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阐述,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规范性、描述性、批判性等多种特点的新闻学语言体系。数字新闻学理论研究有助于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积极把握数字时代的新闻生态发展趋势,进一步考察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关系,同时也为其他新闻研究工作提供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环境[2]。

二、数字时代新闻行业运作模式的变化

(一)新闻的内容编辑和生产

新闻生产工具的迭展是增强整个新闻产业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许多具备现代科技元素的新闻生产工具不断涌现,推动着新闻传媒产业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新闻采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新闻生产的整体效率和新闻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未来新闻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新闻机构数字技术及生产力的高低。以新闻的编辑过程为例,许多传统的新闻编写方式正被数字化、信息化的软件编辑工具取代,这一变化同时也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更高层次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具备更多软硬件的使用方法,以便为数字时代的产业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新闻产品传播的变化

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当前新闻传播的介质和新闻内容的呈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新闻产品由以往单一化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当前多元化、数字化的呈现方式。这一变化一方面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对新闻产品生产的环节和流程进行重新规划,不断融入新的运作模式和新闻编辑理念;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人员也要从全局出发,对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发展方向及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补充和阐释。在数字化背景下,新闻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接收不再受到传统新闻环境中时空的限制。这要求新闻编辑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新闻偏好和兴趣发展,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新闻传播效益的时间和新闻传播介质,从而取得更有效的新闻传播效果[4]。

(三)新闻媒介组织单元的变化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新闻产品更加依赖新闻介质的转换,尤其在多元的信息化环境下,新闻产品的有效传播往往需要借助许多不同新闻传播介质进行转载,因此涉及的传播主体和传播环节也更加丰富。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往往由广大受众决定,并且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受众的喜好和品位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新闻热点和新闻产品的发展趋势也不断发生变化,这要求研究人员及时把握时展方向,理清新闻产业发展的潮流,优化不同新闻介质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融合与转换,从而更好地处理新闻理论体系创新和数字化变革的关系[5]。

三、数字时代新闻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数字新闻的生态性理论

新时期,许多新闻从业人员认为数字技术对新闻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工具性的,而是生态性、全面性的,如许多信息化技术在新闻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中扮演了生态性的角色,这意味着数字技术不仅为新闻学的研究带来了外部形态上的改变,而且对其内在逻辑和机理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曾经在传统新闻学理论体系中毫无争议的命题内容,在数字新闻学理论中却失去了应有的合理性。以新闻产品的真实性为例,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新闻的真实性属于其本质性特点之一,但在数字时代,新闻的真实性有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特性,这一定程度上与追求数据科学性、客观性的传统新闻理念是相悖的。针对这一转变,新时期的新闻从业者应正确认识数字技术对传统新闻产业的冲击和改造,尽可能摆脱固有的身份认同和认知惯性[6]。

(二)数字时代的新闻道义理论

道义理论最初用于讨论人类在社会交际互动行为中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在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中,道义理论也应该成为新闻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理论体系将社会责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随着数字化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许多新闻从业者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念,如一些人认为数字技术有助于新闻业继承并发扬传统新闻行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信息化、智能化的算法有助于受众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引导不同受众群体形成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理性认识;但也有少数人对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持否定态度。因此,在新时期新闻理论创新研究中,相关从业人员要对新时期的新闻道义理论进行反思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发挥新闻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7]。

(三)数字新闻行业的技工性理论

从数字时代新闻研究的理论发展现状来看,许多新闻从业者对自我身份的人文性认知普遍下降,对专业性、科学性的认知明显提升。许多学者在新闻学研究过程中也曾提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去职业化概念,他们从不同维度对数字化新闻媒介的发展以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数字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转型发展来看,电台广播新闻从业者比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数字化转型显得更加顺利,这是因为不同新闻领域从业人员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结构认知存在差别。广播新闻从业者对“广播”这一媒介属性的认知高于“新闻”本身的认知,而电视新闻从业者对“电视”这一强势媒体的认知则高于对新闻行业本身的认知。同理,数字时代新闻从业者对职业化的认同也逐渐呈现强化数字媒介的科学属性,弱化新闻内容的人文属性的新趋势,呈现某种“技工性”的发展趋势[8]。

四、基于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创新策略

(一)进一步丰富新闻理论创新研究的学术资源

对于数字时代新闻理论传播的理论研究,研究人员要充分结合当前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思想,以不断突破原有认识。因此,研究人员首先要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和当前新闻传播研究相关文献、创新性研究成果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和整理,以便辅助数字新闻理论研究人员明确创新研究的动因和现阶段的研究目标,明确数字新闻实践探究的重点问题。构建数字新闻理论体系创新的科学方法。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应该综合国内外同行学者的数字新闻实践,积极将国际研究领域最先进的数字新闻理论和研究成果与我国当前新闻发展环境结合,不断丰富国内数字新闻理论研究体系,为未来新闻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奠定理论基础[9]。

(二)创新数字新闻理论探究的方式与手段

新媒体时代,数字新闻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要综合多种研究方式和手段,其中既包括从不同研究角度考察涉及数字新闻创新发展的各种问题,还包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检测和实践探究。例如,在研究数字时代不同算法对新闻推送的影响时,要充分考虑到算法对受众定向推送所造成的偏狭性认识和极端化观念等。研究人员要综合采用多种学术资源和各领域研究方法,以形成科学化的理论探究方案。例如,在实证探究和量化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内容分析、网络数据收集与整理、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为之后数字新闻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丰富的实证依据和数据支持。其中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对数字新闻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的检测,其次从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等多种维度对数字新闻的理论概念进行综合性评估[10]。

(三)不断丰富数字新闻理论创新的各种途径

创新途径一般指的是在理论体系研究过程中应利用哪些具体途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一种主动探究方式,有助于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补充。我国进行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多种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体系。但由于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新闻传播原有理论已无法解释数字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性问题,因此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途径,如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方式,解决数字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途径是当前数字时代新闻理论创新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明确数字新闻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目标

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体系创新探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研究人员不断从实践探索中发现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研究的理论知识,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因此,在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之前,必须进一步明确数字新闻理论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及明确目前新闻传播领域最为迫切的发展问题,进而确定新时期数字新闻理论的相关内涵,在原有数字新闻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而构建数字新闻传播理论的体系内容。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对理论创新的过程和结论进行测试和验证,最终在经过大量实践检测文献积累的基础上,构建数字新闻理论体系。这不仅能为之后我国数字新闻理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学术资源,而且可以为未来数字新闻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或领域的数字新闻理论探索提供创新性理念,为专业领域研究作出更有价值的学术贡献[11]。

五、结语

数字时代,进行新闻理论创新和发展研究是我国新闻从业者和专业研究学者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应该坚持的一项系统性研究任务。针对数字技术对新闻发展产生的影响,专业研究领域的学者要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索,有效指导数字新闻传播的各项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促进数字新闻研究的高质量、深入性发展。我国几十年来所进行的数字化研究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数据和资料,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要在此基础上对实践中的各种新型数字新闻现象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广泛性考察和深入性探究,总结出数字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相信在新闻传播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为我国数字新闻的理论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军.数字化变革与新闻编辑理论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93.

[2]张秀杰.数字化变革与新闻编辑理论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3(21):32.

[3]常江,田浩.论数字时代新闻学体系的“三大转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4):44-50.

[4]白红义.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创新[J].新闻记者,2021(10):13-18.

[5]黄雅兰,罗雅琴.可供性与认识论:数字新闻学的研究路径创新[J].新闻界,2021(10):13-20.

[6]常江,田浩.生态革命:可供性与“数字新闻”的再定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1(5):109-117.

[7]白红义,张恬,李拓.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议题、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写作,2021(1):46-53.

[8]马特·卡尔森,李思雪.数字新闻流通与数字新闻认识论[J].新闻界,2021(10):4-12.

[9]王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分析[J].传媒论坛,2019(11):4.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8

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有无数的学者、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相较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依旧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通过对高校在数字图书馆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现状,并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计量分析法

文献计量分析法就是对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学统计与分析,从而得出文献资料对应的学科性质和规律等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的基本信息处理单元是篇章,也就是说,文献计量分析法并不对文章内容进行分解,而仅仅关注不同文献资料之间的关联性,这就使得文献计量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采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法读取相关文献资料的内容,并且将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换为定量的数据,建立起不同的类目来分解交流的内容,从而归纳出信息的特征。量化分析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需要对文献资料内容有质的把握,才能够得出有把握的结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推理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一般在分析问题时,常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两者结合的方式。

2.研究方案

本研究选择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信息来源,检索高校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文献。本研究检索的主题分为“数字图书馆”和“高校”两部分,其中,“数字图书馆”可以替换成“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检索字段选择题名和关键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匹配模式选择精确匹配,将检索时间调整为1999-2009年。最终对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和聚类分析。

3.重要数据汇总

3.1高校数字图书馆主要研究内容的变化

统计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高校数字图书馆在1999-2009年的研究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信息服务、信息检索/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元数据、知识管理、资源共享、参考咨询、本体、信息组织、知识产权等。

3.2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发现,在1999-2002年间,研究热点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网络、元数据、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图书馆自动化等;在2003-2006

年间,研究热点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信息服务、信息检索、元数据、信息资源、参考咨询、网络、本体等;在2007-2009年间,研究热点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信息服务、信息检索/信息技术、Web2.0、信息资源、本体、知识管理、开放并存等。

3.3国内重要数字图书馆研究机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发文量统计情况

国内重要数字图书馆研究机构1999-2009年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发文量统计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发文量1253,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别以586和518的发文量名列第二和第三。

4.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模型

4.1面向理论的研究阶段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数字图书馆概念、基础理论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等,在面向理论的研究阶段,数字图书馆的名称还没有得到统一,数字图书馆常被称为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等,但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实现模式、理论体系都逐步成熟与完善。21世纪,人们依然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图书馆在该阶段的研究重点还包括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等研究。

4.2面向系统的研究阶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影响了改变了我国的诸多行业,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去,极大地为学术交流等提供了便利。数字图书馆借助多样化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互操作和集成操作,通过服务集成形成虚拟的信息系统,从而能够全面地支持用户的信息检索等操作,便利了信息服务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在面向系统的研究阶段,工作人员主要进行门户建设、虚拟资源建设、互操作、内容检索、跨语言检索、图像检索、信息保护等工作,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攻克一个个的难关。

4.3面向服务的研究阶段

数字图书馆建设经历了面向理论的研究阶段以及面向系统的研究阶段之后,理论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信息系统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在这之后,数字图书馆要进入面向服务的研究阶段,这一研究阶段是以用户为研究中心的,旨在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用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将从文献转变为知识,逐步朝着信息服务可视化、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就需要吸收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到信息服务中来;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则需要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界面,使用户通过交互界面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目标,并通过多种的检索方式、表现形式等,使信息服务更加高效;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服务需要数字图书馆在综合利用信息挖掘技术、智能信息推送技术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主动,通过信息检索主动等方式来鼓励用户参与到对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价中来。在面向服务的研究阶段,研究人员需要在个性化系统、个性化服务、语义处理技术、推送技术等方面下功夫,使数字图书馆服务更加可视化、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个性化。

5.结语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升等,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校数字图书馆不仅是在研究内容、研究热点还是在研究机构的发展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说明我国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阶段。广大学者以及研究者的努力、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定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9

 

数字插画(也称CG插画)是近十年出现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广泛运用于影视动画概念设计、游戏美术、插画设计等领域。大众在消费杂志和欣赏商业影视作品的同时,间接或直接欣赏插图就成为一种必然行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数字绘画作品营造的唯美、绚丽、奇幻的艺术氛围通过游戏、电影、动漫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然而,作为新兴画种,数字插画自诞生之日起即被定位为商业美术,其艺术价值也未得到学者的足够关注,这在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的研究情况

 

在国内,对于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软硬件技术、商业应用、教学研究,或者关联领域研究,如王选遥《论电影画面的灵魂——概念艺术》、赵小林《数码绘画与设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等;从美学角度探索数字绘画艺术理论的论文,在“中国知网”以变换关键词组合的方式进行搜索,可见数篇,包括赵忠波《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数字绘画的影响》、许超《后现代视野下CG插画设计的美学特征探微》。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内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现状,总体而言研究的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和系统化。

 

1.2 欧美等国的研究情况

 

在美国,以出版物为服务对象现代插画的发展已经超过百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繁荣的出版业造就了一大批技法成熟、风格多元的插画大师。近20年来,作为数字技术革命的策源地,美国的数字娱乐产业异常繁荣,很多从事传统插画创作的画家成功转型为概念设计师,使用数码绘图工具,为电影、游戏和动漫业服务,数字插画由此应运而生。不过数字插画师的成就也一直不为主流艺术承认,其原因同样源自艺术界对商业美术的某种长期的“歧视”。在西方的数字艺术行业内,有关数字绘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视觉特效软硬件开发使用、表现技法、商业应用等实用性、技术性领域,鲜见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这一点,从历年的“ACM SIGGRAPH”会议所的主题与会议日程安排可见一斑。

 

2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意义

 

2.1 为国内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拓展新的视角

 

目前,有关新媒体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新媒体自身特性带来的审美异化,如虚拟性、交互性、技术性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媒体与创作者的关系、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新媒体对创作观念的变革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刘佳《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等等。这些研究,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新媒体艺术审美在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层面的意义。这样的视角,固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但是限于一些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仍缺少对新媒体艺术中某些具体领域的研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艺术这个大的范畴中,实验艺术、装置艺术这类的当代“纯”艺术活动与游戏动漫设计、电影美术等商业艺术仍然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所以,针对数字插画美学理论展开研究,对于充实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的美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数字插画创作需要艺术理论指导

 

由于数字插画是商业美术,一直以来被视为流行文化,其价值得不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同。以网络相册为平台,优秀的插画作品甚至可以赢得千万次的点击率,却很难进入到画廊、艺术馆中与传统画种获得并列展出的机会。数字绘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空缺”,使其缺乏专业而系统的评价体系、科学而规范的教育方法以及艺术投资人。这些都制约着中国数字绘画艺术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展开数字插画的艺术理论研究,挖掘其文化价值、厘清风格流派、完善评论体系,将数字插画研究学术化、正规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数字插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都能更好地激励数字插画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对于提高数字绘画的整体创作水平、挖掘艺术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3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3.1 利于构建更加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的数字插画教育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均比较薄弱。当前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企业和社会机构承担,但在培养方式上往往注重技巧训练、追求画面的外在效果,较为忽视绘画创作的文化艺术性,不利于数字插画人才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在欧美等国,数字插画师(概念设计师)基本出自艺术设计类院校的相关专业,需要系统学习解剖、架上绘画、艺术史、数字图形图像学等课程,企业培训只是培养实践经验的手段,学院教育才是主流。构建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托,完善教材建设、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3.2 利于促进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力提升

 

自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能力不断得以加强。很多项目开始借鉴国外同行业经验,更加注重前期的概念设计的投入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游戏作品。例如,腾讯游戏开发的网络游戏《斗战神》。该作的前期概念设定由国内一线的游戏美术师合力完成,人物造型夸张玄奇却不失中国神话人物的特征,场景华丽宏大,且充满东方色彩,充分展现出数字插画的视觉创造力和奇幻文化的魅力。然而,对于中国创意产业整体而言,高质量的作品和优秀的概念设计师仍然数量稀少,数字插画师的绘画水平良莠不齐。拙劣的模仿和照抄,贫弱的造型与滥俗画风依旧充斥着中国的动漫游戏市场。建立数字插画艺术理论体系,特别是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有助于指导插画师的创作,推动当前数字绘画创作者对艺术品质的自发追求,转变成自觉的要求。

 

4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数字插画艺术性,因而笔者认为可参照传统绘画研究的方式构建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框架,内容包括: (1)数字插画史论、人物及作品研究。 (2)数字插画文化研究。 (3)传统绘画与数字插画比较研究。 (4)数字插画批评研究。 (5)数字插画创作研究。

 

5 总结

 

数字化发展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250.7;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hsyqb.1003-6938.2016023

1.引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已被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议程,受到学界持续、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作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应该是公共数字文化、数字文化治理两个概念的交集。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就是从治理的高度对数字文化事业特有的文化特性及其表现行为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及其规范。而数字文化事业作为现代化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构成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要素。在这一背景下,将均等化理论引入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可以有效消除目前数字文化事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公众接触优秀数字文化内容的平等机会和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均等化理论视域下,能否公平、均等提供给所有公众需求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但决定着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实际效果也决定着能否遵循均匀、均衡、均质阶段发展的思想,使广大公众达到均衡普惠、共享文明成果的发展目标,从而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助力。

2.均等化理论应用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价值体现

2.1能够推动数字文化事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心。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来促进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逐渐实现,并通过政府促使各级财政投入和分配,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财政预算供给均等。国家在重视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当中,则以明确公众赋权为重要内容,以此作为制定数字文化事业保障法的主要依据:地方政府由此出台相应的地方数字文化事业促进条例,并制定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标准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公众赋权地位及保障措施,作为衡量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这些政策法规要把明确体现公众赋权的基本内容凸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立赋权标准与规范体系,即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地方政府标准和行业部门标准为辅,并广泛开展试点和积极运作,努力做到匡正服务主体门槛,以体现最大化、最优化优势来彰显公众享有的公平权利:另一方面,在相关行业主体,重视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与规范工作机制,注重明晰公众赋权应有的底线标准,以及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力图建立对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对相关主体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从而提高社会第三方参与评估占总评的比重,力争做到评估结果和部门业绩进行挂钩。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国内首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规范》,这三个地方标准弥补了地方政府文化建设标准化的空白,促进了区域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发展与整体提升。

2.2能够有效引导跨界合作

为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政府及文化服务机构为公众提供结果最终大致相等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并不断调整以趋同平衡。而在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实践中,均等化理论的应用决定着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实际效果。当前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实现的有效途径,首先是标准化建设要收到实效,有效利用标准化原则与方法,对数字文化事业标准的目标化、方法化、规范化与过程程序化进行制订和完善实施;其次要注重培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民政、宣传、组织、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协等多个部门,及文化、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共同参与的数字文化事业成员间和地区间的跨界融合、协调与合作,建立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联盟及共同体协调机制,统筹整合项目带动,形成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和多元共治的知识信息生产服务协同供给体系。

2.3能够提升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能力

在当今泛在信息环境下,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与城市转型中的数字文化事业发展深度整合,从而提升城市运行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能力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推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以及加快推进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相关实践和研究成为了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事项,这些举措让广大公众享受到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品质和数字文化事业的治理能力,有助于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建设与发展,并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治理和重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4能够缩小数字文化事业发展差距

数字文化事业是整个文化事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平台和途径。目前我国的数字文化事业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存在着地区差距、数字鸿沟、信息弱势群体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群体之间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不仅要达到结果均等,更应该是权利均等、资源均等、机会均等和过程均等。而均等化重点强调政府及相关服务供给参与主体,要为不同社会阶层的所有合法公民,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将公民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供给数量、方式、水平以及要达到的“底线的公平”或均等化标准等方面的差距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应当允许客观存在的地区或区域差别。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探索农村文化活动的新模式,以及各地区在推动均等化进程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显著地消除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问题,使不同社会阶层公众均衡受益,营造出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种知识协同服务与创新的区域环境。

3.均等化理论下的我国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途径

3.1加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均等化构建

政府部门在进行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中,应该把均等化当成一项核心战略制定职能和重要文化政策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均等化的制度机制设计。保障公民数字权利,研究制定数字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确立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发展的标准体系:科学规划和建设设施网络和平台,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拓宽服务空间,增强服务效果,提高服务品质。对于还存在的一些障碍,需要按照均等化理论来进行协同和重构,以力于促进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3.2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构建

在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构建过程中,各服务机构建设主体由于其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差异而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这就造成服务机构主体间的发展目标存在冲突,甚至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目标相背离,最终会阻碍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构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地方性数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全国数字文化事业的建设相结合,把系统内部的数字文化事业建设与系统之间的数字文化事业建设相结合。确立全国性层面、省一级层面、县一级层面的均等化推进具体内容,指导数字文化事业在网络设施装备、数字资源建设、产品服务技术等方面逐步完善和提高,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实现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构建。此外,不同地区公众的数字文化事业可以有更加具体的特色目标,并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适当调整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目标。在实施均等化工程,建设全面覆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国家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需求、区域城乡与社会协调和地区间提供的成本差异这些因素,破解实现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共同难题。

促进和坚持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理念,制定和设计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政策和法规,创新和规范数字文化事业流程,重视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和公众享受服务能力,拓宽服务覆盖范围,有效提高公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是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构建赖以制定的创新策略,并推动引领以公众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如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和“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国家图书馆的“国图公开课”,云南的“农文网培学校”,上海嘉定的“文化嘉定云”,浙江嘉兴的“文化有约”,内蒙古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等这些数字文化工程品牌,有效地促进了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治理功能的发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选择科学有效的均等化治理模式

均等化治理模式决定了数字文化事业工作机制和服务机构之间协作和交流的程度而均等化治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且由于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导致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严重,现在更多的选择建立新型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体系和供给模式,并走向大数据时代的“云治理”、“全面治理”和“微治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社会组织、公民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供给网络空间,打造城乡共享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强化“城市公共文化云”支撑,以此作为组织形态来满足公众数字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当前呈现出的高智慧、大服务、强自助、广共享、可持续不仅是当代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也是实现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用专业技术、创新经验和实践探索,高质高效地为知识信息在均等化的平等共享创造良好的构筑空间平台,形成区域性、行业性、多元化、立体化、多层次、集群式的数字文化事业发展共同体。通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逐步搭建数字文化事业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构建公众全程参与模式,创新使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模式,实现数字文化事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拓展。同时合理引导公众参与数字文化事业政策制定等过程,充分激发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着力构建符合公众需求与期待,畅通公众需求表达、利益保障、权利实现机制和公众满意度反馈机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逐步在参与方法、参与范围、参与程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健全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增强制度、技术、人力等保障,从夯实基础设施、挖掘文化数字资源、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拓宽拓展网站、手机APP、微信、微博传输新媒体渠道等方面着力解决。探寻实现跨界创新的整体性治理和创造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新模式,构建多元共生的数字文化事业协同治理主体,实现科学有效、精准惠民、便捷优质的服务。

3.4建构与均等化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治理机制

发挥均等化理论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机制效应,构建现代公共数字文化体系。作为数字文化事业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机制运作基础的构建应是当务之急,结合现有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运作模式,并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既能对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内部发挥作用,维护、控制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运行,使其向既定目标前进:又能驱动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自己的行为目标运行。实行协同式公众参与的具体范式转变,拓展参与主体,设定项目模块,向社会专业机构公开邀请合作伙伴。从均等化机制设计、系统构成、运行机理三个方面人手,创新治理机制,建立多元供给机制、服务评价回应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协调投入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以及均等化实现机制在内的外部需求响应供给机制和内生机制,最终形成并实现一个完整运行的行为和质量协调机制系统,切实有效改变当前存在着均等化机制建构零散,不成体系,无法实现系统运行的局面。

提高服务效能是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重要发展目标,构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健全制度治理和内容治理的主要工作机制,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数字需求表达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强化政策及制度方面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类监督制衡机制与决策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文化结对帮扶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创新、协同、开放新理念最终完善并形成数字文化事业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以新的机制优化存量、创新增量、拓展供给发展空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工作格局和全流程运作机制,同时保证高效率、质量和效果的公共文化服务回应。努力创造公众参与治理的实现条件,注重强调公众在治理中的话语权,通过组织载体、媒体渠道、行为渠道等三种载体渠道,传递和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由“元治理”达到实现“善治”的终极目标。从而促使这种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有助于使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构建共生治理的数字文化事业新机制。

3.5强调新技术在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中的应用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信息快速、有序流动,实现数字文化事业组织问流程的协调运转。通过部门问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流程再造,从空间规划和内容建设角度通过数字文化产品的研发与推送技术支撑,利用新技术手段构成集群式的区域数字文化事业的虚拟信息网络空间,进行数据分析加工、处理、整合和数据挖掘、数据增值,构建一个共同联合体的数字文化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并对其进行安全维护和更新升级。还要借助“云技术”、“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让政府第一时间掌握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供知识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治理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需采用电子模拟技术和单向广播模式,将数字技术与交互网络技术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集成应用作为技术支撑。具体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云计算、云存储以及相关的技术等等。这些新技术为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提供技术上的有力保障,从而提升整个数字文化事业体系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3.6创造有利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外部条件

数字文化事业建设需要国家力量引导和推动,借助国家、学术、自身、社会四个方面支撑力量,率先探索和实践培育数字文化事业新需求、拓展新服务,以科学、高效原则重塑数字文化事业发展动力,保证均等化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推行,营造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创造均等的外部条件。目前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理论研究尚待突破,研究成果在进行实践过程中能够起到极大地指导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研究新的治理策略,借鉴国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好经验,在顶层设计、治理能效、应用创新和区域发展等方面推进我国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实践发展战略,创造奠定有利于科学的研究基础、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使均等化程度高效提升。

健康的外部环境是完善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条件。要大力支持地方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营造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转换文化治理职能,对地方数字文化事业机构按照均等化原则进行治理。此外,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持续有序开展,还需要国家法律的保证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如文化部、财政部于2011年12月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也明确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继续完善对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营造持续健康的外部环境,形成促进文化创新创造、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文化发展外部环境,指导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规范数字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7引导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向效率公平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