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数字化应用

时间:2022-12-15 11:00:29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数字化时代,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成为主要的方向,也会向着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延展。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和虚拟事业逐渐地向公共空间进行转移,而美术馆未来不能只做一个件简单的容器,也不能受实体的限制,而是应该将作品向多样性和流动性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应用

数字化应用

数字化应用1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各个行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科技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科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数字化的应用,数字化作为信息代码的新结构载体,越来越被人们所提及,最终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数字化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一起提出并广泛应用的,而且数字化的提出也促使了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育、数字化营销等代名词的产生,数字化美术馆也因此而衍生。

数字化美术实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美术馆的高度融合,利用多项数据信息和平台载体,对传统的美术馆运行结构进行了转变。美术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从实体的建筑结构步入到了电脑屏幕中与手机屏幕当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了解美术馆、接触美术馆、谈论美术馆、参观美术馆等等。同时,美术馆数字化的实现,使得全新的美术馆生存形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当中,线上馆藏数据库、数字化展览新模式等随之出现,这也为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对美术馆数字化应用的建设与延伸进行探讨,站在大数据角度,对美术馆数字化发展的未来进行探讨,将为美术馆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字化美术馆在教育方面的意义

数字化时代下的数字化美术馆能否脱离实体美术馆而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这是教育界探索的重点话题,对此有两种观点:

(一)数字化时代下新的技术方式对于实物的依赖性逐渐地弱化美术馆实体性的存在是一个既定的实施,是无法更改的,所以,在数字化时代和网络空间背景下,可以给教育者提供更加充分的环境,在学习体验、感受、感官刺激等多个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而且新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实体效能无法达到的。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于传统实体美术馆的依赖性不再过分第强烈,而是向着环境教学以及氛围教学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时空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性,并且对学习者的情感进行了引导。目前,很多文化场馆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实体性接触、现场体验教学并不是特别地重要,所以,在相关理论地支持下,数字化美术馆的内涵被定位在伴随着美术馆存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数字化美术馆与传统实体美术馆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无法混淆。

(二)实体美术馆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与第一点相反的观点是数字化技术对实物的重要性进行了强化,而且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数字化时代下,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于美术馆越来越了解,更加地接受美术馆教育,对美术馆资源实现了贡献,但是,新技术仍然无法取代实景的重要性,这其中包括实体美术馆提供给人们的环境感受、情感交流以及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而美术馆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是实物教学,是环境教学和社会化教学,所以,实物性教学是美术馆教育最基本的特征。从当前及未来美术馆数字化的发展情况来看,第二种观点更具科学性,虽然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很多新型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也只是历史发展长河当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不是技术的终结,所以,美术馆数字化的发展要在依托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突出实体美术馆的重要性,将数字化技术介入到美术馆的各个职能当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美术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可见,美术馆数字化教育的实践,无法彻底否认实体美术馆的重要作用,更无法否认其在实体美术馆中特有的意义。

二、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建设与国外的发展模式以及大体趋势几乎相同,只是在虚拟美术馆的搭建以及教育方面,还没有赶上西方国家的步伐。我国在美术馆数字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成本,并重视打造文化场馆,而且我国相关部门对此也是非常重视的,由于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被高度重视,各个省市都在倾尽全力打造,越来越多的观众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的方式对美术馆进行参观。美术馆的数字化与博物馆相比起步较晚,而我国最开始搭建的数字化美术馆是民营美术馆,之后,各个地区纷纷进行了美术馆工程的建设,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线上美术馆。当前,我国已经绝大部分的省级美术馆具有自己的线上系统,具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推动了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进程,技术设备和装置也从原来的声光装置向移动技术、网络以技术等方向发展,后来激光建模技术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对于传统实体美术馆来说是一种颠覆,而每一次的技术更新都会让人们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习体验更加的便捷,体验内容更加的丰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微信、微博等社会平台不断地兴起,各美术馆也尝试地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平台,手机美术馆越来越流行,也成为数字化教育的新方式。在美术馆的微信、微博公众号平台当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求观看作品展览,查找相关信息,并采取二维码扫描的方式,收听作品详细地解析内容,让用户真正地将美术馆搬回家,放在口袋里。在我国众多的数字化美术馆当中,上海美术馆一直走在前列,而其中的中华艺术宫数字化展览馆,也是在我国内地首次推出了全场馆的实景虚拟性网站,利用一条主线将所有的内部空间全部打通,让用户可以在线上就利用模拟实景的方式参观,用户此时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参观的内容。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个将藏品的大数据、实景呈现以及观众体验融合到一起的数字化展馆。

三、美术馆数字化的发展

(一)虚拟和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合成而形成的,在试听、触觉等感官方面生成一种更为真实的虚拟现实环境,而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下,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这种技术能够打破时空方面的局限性,使人们的可以随时随地的欣赏作品。比如,中国园林博物馆与数字化进行合作,并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之上,增加了三维模拟全景,并利用了空中航拍的技术方式,利用俯瞰的视角,对中国园林的整体风貌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到位置标注的方式,可以将人们带入到感兴趣的园区当中,比如,苏州园林、染霞山房、扬州片石山房等,并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之上参观者可以随意浏览,三维模拟技术图的呈现,可以给出360度全方位的地图,对馆内所有藏品进行三维仿真展示,对各个藏品的详细资料进行查看,对相关数据进行搜寻和统计等等。可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来的美术馆藏品数据变得更加立体,更具活力和感染力,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也会使美术馆的展览变革更具趣味性,让更多人利用美术馆学习到博大精深的重要文化和不断更新的科技知识,拓展实体美术馆的服务职

(二)多元化的发展受地理位置、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原因,不同文化区域内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馆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更好地接纳和面对中外更多的艺术作品。美术馆数字化的呈现,为实体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地硬件条件,其中,全息影像,网络技术等都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展现。数字化的美术馆利用的是拼贴和写实的方式,实现了对艺术作品更加完美地构建,所以,自身所具备的实验色彩会更加地强烈。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空上面的限制性,并且可以将古代和现代的艺术品风格全部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对于我国美术艺术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中国国贸美术馆在发展上,始终坚持的原则是对陶瓷文化进行宣传和发展,典藏现代陶瓷艺术精品,对陶瓷作品的收藏群体不断地拓展,对陶瓷文化不断地丰富,而在国贸数字化美术馆展览上,陶瓷文化将向着未来和世界发展。而据此创建了作品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可以在丰富艺术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美术馆作品的文化底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馆在文化与艺术传承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术馆数字化将美术馆教育与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紧密结合,为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对传统美术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创新性要求。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术馆教育迫在眉睫,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场馆和未来教育被作为热门主题进行研究,所以,未来的美术馆将是数字化的美术馆。而数字化美术馆可以通过最简单、最高效地方式提升美术馆的社会效益,打破传统美术馆在展览上时空方面的局限性,让人们获取更直接、更丰富的展览体验。显然,当前我国数字化美术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的利用与研发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会使数字化美术馆发挥其更大的价值。艺术与文化都是永垂不朽的,而技术与科技的结合也是有生命力的,是未来我们不断努力的研究方向。

作者:齐蕾禾 单位:辽宁美术馆

数字化应用2

当前,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对经济法的研究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对于经济法在不同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以经济法原理为工具,探索其与金融法之间的关系。由于金融法是经济法重要的分支,因此二者存在着协调的关系。经济法原理可在金融准入、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有效解决金融活动的问题,为我国经济法体制的改革带来新的方向。

一、经济法原理和特点分析

(一)经济法原理的内涵经济法作为国家调节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实现国家目标的法律规范,是经济领域中重要的法律制度。经济法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做出具体的规定,在经济领域内具有规定清晰明确的优势。经济法基本原理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它与我国法律制度内容相契合,有着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也为后续法律理念的产生提供逻辑起点。立足规则经济法角度分析经济法的原理内涵和制度内容,发现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本质,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定位,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则是经济法的理想和目标。其中国家干预是指在市场调控不足的情况下,国家从宏观的角度采取的干预措施。而要想平衡国家和市场二者的关系,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和职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一旦过度,会损害经济市场主体的利益。针对这种现实情况,社会本位的经济法应运而生。社会本位倡导社会利益的独立,重视对社会主体利益的保护,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国家干预过度,保障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新的经济法学具备新理念吸纳能力,将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终极原理,贯穿于经济法始终,是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法的原理,依据经济法学内容和要求做好法律制度的应用,对提升经济法的规则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法的特点经济法对市场行为做出规定,其自身存在的现实意义,使其在经济领域中有着较强的代表性。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经济法,发挥经济法原理的优势和作用,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并解决金融法的若干难点问题。对此,展开对经济法特点的分析,发现经济法有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法律体系内容的健全性。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经济法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不但提升自身的实用性,也为我国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可持续的帮助,促进经济在金融建设中发挥其作用。同时,经济法对金融市场有着规范的作用,针对当前金融市场中的问题,经济法可通过法律层面的建设,来主动发现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经济法覆盖面积较为广泛。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的经济法律制度,有着法律系统多元性的表现,经济法涉及到多领域中,可满足经济活动开展的现实需求,还能够通过多个领域的融合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覆盖。在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经济法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经济体系内容也会逐步完善,促进经济法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为其在其他法律体系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经济法原理在金融法领域中应用的价值

金融法作为经济法的分支,应适用经济法的原理和基本制度。相反,经济法也需要发挥调控管理关系的作用,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解决金融法存在的问题。针对二者存在的内在关联,分析经济法原理在金融应用的价值,发现经济法差异性原理,以及在金融风险防控上能够发挥其法律责任。一是经济法差异性原理在金融法中的应用,可快速解决金融市场准入的审核问题。科技金融市场准入标准的设立,要求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先了解准入的条件,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保障金融活动开展的规范性。而在准入条件审核过程中,利用经济法差异性的原理,可有效解决审核问题,并将其作为规范准入的重要依托。二是经济法原理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的效率,保障金融活动的安全。围绕实际的目标和现实情况,做好金融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根据经济法原理的内容和要求,保障风险防控规范且有序地开展,解决金融活动面临的问题,依靠经济规范优化各个工作流程,使金融风险在防控中达到经济法原理的具体要求[2]。与此同时,经济法作为一种调控的手段,在出现金融风险时通过调整自身的政策,来缓解风险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保障金融环境的安全。

三、经济法原理在金融法领域中的实践运用对策探究

(一)在科技金融市场准入方面应用经济法原理,把好市场入口关我国有关部门曾明确提出普惠金融应依法开展合规业务,禁止普惠金融开展一系列违规与欺诈行为,凡是与金融有关的业务都需要持牌营业并纳入政府监管体系当中,加大对我国金融领域的管理与监督。同时,为保证我国金融法领域和谐、正规发展,还需要积极健全金融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市场准入与牌照管理分为两大类,实施针对性管理。并紧密结合科技金融形态的差异化,采取针对性准入制度,不可忽视管控,也不能全部实施普通许可或牌照管理,以此来加大科技金融领域的管控力度。其中,确定科技金融领域的差异化,需要根据各种科技金融外部性程度与系统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并实施差异性管理,有利于提升科技金融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首先,针对网络时代向广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众筹平台与互联网公募理财平台,应根据其类似于交易所的特有功能,采取特许经营,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门槛,但应加强对各个平台的严格管控,避免因过于放开市场准入而导致恶性竞争,保证网络金融平台的和谐稳定。同时,应针对互联网低门槛、小额、普惠等特点,适当放开准入条件,为互联网公募理财平台提供一定数量的牌照,但要加强严格管控,不可只要符合条件便予以许可经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第三方支付因掌控广大客户大量的沉淀基金,而承担相对程度的系统性风险。其次,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应采取特许经营,针对不符合豁免条件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需采取一般行政许可制[3]。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虽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欺诈发生风险,且涉及到的公众利益比较广泛,系统性风险较高,但针对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我承担风险等特点,不适合采取特许制。再次,针对系统性风险程度相对较低的科技金融形式,为便于政府部门的监管,最大化降低科技金融系统性风险发生率,应实施登记备案监管措施,采取任意准入制市场准入方式,不干预主体与业务准入。允许任何个人与组织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通过登记备案实施监管经营行为,保证金融法领域的和谐健康。

(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新三板市场制度改革中应用经济法原理,实现资本市场差异性因受经济法原理中的差异性原理所影响,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渐趋向多层次化。又因受我国市场各个企业大小规模不同的影响,其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符合其特点与经营规模的融资工具与交易方式也有所不同[4]。所以,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应用经济法原理,需要让相应资本市场拥有差异性,实现对资本市场的差异化管理,有利于适应大型企业融资方式,与上市交易主板市场相适应,最大化减少上市交易主板市场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矛盾性与差异性。但是,由于我国新三板市场面临着流动性不足,挂牌公司质量普遍不如主板、创业板,投资者参与新三板的门槛较高等问题,使新三板市场管理工作受到一定阻碍。因此,除了要建立差异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应用经济法原理,还需要大力发展新三板市场,改革创新新三板市场制度体系,在新三板市场中应用经济法原理,才能真正解决新三板市场发展问题。一方面,需要紧密结合不同服务企业规模大小、发展成熟度与规模成型程度等具体因素,将资本市场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与三板市场,针对不同市场类型采取统一融资方式、交易方式与信息披露方式,实现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统一管理,提升资本市场管理学校。另一方面,应积极整改完善我国现行的《证券法》,打破以主板上市公司为服务与规制对象的法律条约,加强对小微企业与其他形式的证券公司的服务和规制,提高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间的层次界限[5]。使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逻辑代替主板逻辑,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法相关服务,根据中小微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创建差异化资本市场,满足多层次市场发展需求。

(三)基于经济法原理角度完善金融法领域信息披露机制,提升信息传达实效性在金融法领域中实践运用经济法律原理,需要基于经济法原理角度进一步完善金融法领域的信息披露机制,以经济法原理在金融法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从法律角度来完善披露机制,使不同规模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都能够按照相应规范统一执行经营标准。并通过利用经济法原理完善和补充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将企业经营管理动态信息、企业并发信息、企业发展方向变动信息及时披露出来。让企业合作方与社会其他机构全面了解企业具体经营管理状态,保证金融法领域的公开透明化。同时,还需要按照经济法原理的角度目标,以企业经营管理状态为导向,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与管理要点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保障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能够达到合法与规范性的要求。

(四)加强经济法原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深化金融法领域的内部监督管理在全球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科技化发展与智慧化转型的重要手段[6]。为实现在金融法律有效运用经济法原理,可通过紧跟时展趋势,积极运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经济法原理在金融法领域中的应用实效,深化金融法领域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来进一步做好金融法领域相关管理工作。首先,应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针对经济法原理内容,搭建完善的网络监督体系,用于时刻监督识别金融风险,应根据金融风险等级划分类型,根据不同等级与类型的金融风险采取相应管控措施,保证金融风险管控有效性。其次,将网络监控作为主要监控方式,时刻监督金融领域的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金融法领域存在的风险问题,给予及时的应对和解决,进一步推动经济法原理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还需要深入分析金融市场内部监督特点与实际情况,根据金融市场内部监督特征与经济法原理发展具体情况,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为经济法原理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经济法作为我国重要的法律制度,是经济市场各类活动开展的法律依据。金融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分支,经济法中的差异性管理能在金融法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效解决金融法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经济法原理在金融法中应用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经济法原理和特征的分析,发现其在金融法学领域中的重要价值。不但可有效防控金融活动产生的风险,还能够在金融准入上,利用经济法原理解决准入审核问题,保障科技金融活动有序地落实。立足经济法差异性原理的具体应用视角,提出在金融市场准入和风险防控上的实践应用,促进经济法的完善,解决我国法律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为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转,以及金融活动的安全实施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

作者:石中尼 单位:新乡工程学院

数字化应用3

0引言

在2018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爱沙尼亚打败一众发达国家在欧洲地区获得第一名,在欧洲范围里掀起了一场探究爱沙尼亚教育成功的热潮。并且,爱沙尼亚学生的成绩出现优质均衡的特点。也就是说,爱沙尼亚学生不仅在阅读、科学和数学领域表现优异,并且表现最好的学生比例上升而表现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比例下降[1]。与欧洲许多国家相比,尽管社会经济处于劣势,但是大量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对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即21世纪技能)的培养也更加重视。究其原因,一种旨在教育公平,且体系完整、历久弥新、运行优越的数字化基础教育系统是爱沙尼亚取得成绩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理解爱沙尼亚基础教育系统数字化的转型,归纳其具有的优点和特点,挖掘爱沙尼亚基础教育质量高、均衡化背后的体制,为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批判性思考、协作与沟通能力弱等问题提供思路。

1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运行模式

1.1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在最近一次PISA的数据中显示,爱沙尼亚致力于减少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所接受教育质量的影响,同时每个学生的教育支出比经合组织统计的全球平均水平还要低30%。相反,美国投资在每个学生的教育支出轻松超过许多国家,但是PISA成绩只有中等水平。这个例子的背后是一个数字化国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公平的成果。在爱沙尼亚的教育框架中对于特殊需要的学生,比如残障儿童、长期患病的学生、移民儿童、乡村地区儿童或仅仅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不同级别的教育支持[2]。残障儿童和长期患病学生可以利用教育应用软件远程跟随并随时参加课堂,可以通过语音提问和同学交流,可以打印讲义并提交在线作业。对移民儿童有在线的语言课程帮助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学习落后的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在线辅导课件对知识薄弱点进行补充、练习。对于有天赋的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在线高阶课程进行学习。爱沙尼亚政府也在积极改善农村的网络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确保每一个处在基础教育的学生获得相同质量的教育。

1.2借助信息技术培养21世纪技能在爱沙尼亚的基础教育中贯穿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学生与电脑比例达到1:1,并且学生普遍可以灵活运用平板、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同时可以有效地操作常见的应用程序,比如说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演示文档和Internet浏览器,并也能够使用这些工具来进行问题解决。在2012年,爱沙尼亚为了激发儿童对于科技的兴趣开始了ProjectTiger项目,其目的是教授一年级的儿童编程思维[3]。比如,学习如何找到问题潜在的关键条件,或者如何把一个大问题和任务分成小块,或是如果产生了问题,怎样查找错误等。同时,为了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还开展了机器人、3D技术、AI技术等课程。并且特定技能与特定课程相关联,例如:设计课程的目标规定10岁的孩子应该能使用3D成像软件来设计简易房屋;在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编程以及图像和音频的编辑处理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ProjectTiger项目的目的不但在于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责任教育,开展网络反霸凌和版权教育[4],更是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等。

1.3学习管理系统为教学和学习方式提供支持学习管理系统(LMS)是一种包括电子教科书、互动练习、开放教育资源、教师指南的新型教育工具。为课程提供独立数字空间的平台,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来组织和管理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可以跟踪学生的出勤和学习进度,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和论坛等功能进行交流。爱沙尼亚中小学校中最广泛使用的两个学习管理系统是eKool和Stuudium[5]。学习管理系统在爱沙尼亚教育和数字解决方案中发挥着支持学习和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管理系统是为了促进学校课程中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的实现,并有利于确保大量数字学习资源的可得性。全国范围内采用学习管理系统为课程管理和进行数字化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在学习管理系统中存在学生数据库、课外学习材料、学习日记、技能评估等各种协助程序。助力师生更高效地实施现代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教学、创新与研究。

2教师专业与教育软件的持续发展

2.1教师专业发展的进步爱沙尼亚基础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也离不开教师和软件技术人员的全面专业发展和持续学习。长期以来,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基本的电脑操作以及如何操作办公软件)一直是世界各地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在这一方面,爱沙尼亚政府在2000年就努力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进行提高,并根据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15项技能对教师进行评估与晋升,在爱沙尼亚利用在线课程模型指导岗前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是流行趋势。教师利用远程技术学习信息产业与媒体知识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或是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向学生传授不仅限制于课本和课堂的知识。由于世界的迅速发展,学生受到周围新兴科技、社会变迁、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工作的教师而言,努力改善信息技术使用方式,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们面对新型教学实践问题的处理办法。

2.2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升级爱沙尼亚不仅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要求,同时对教育软件的开发全力支持,这已成为爱沙尼亚的一项国家优先事项。教育软件不但能够记录和保存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进而收集、分析数据,同时根据使用者行为习惯,采取不同方式激发学习者兴趣的同时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培养良性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通过学生的软件数据,可以得到关于学生学习习惯、信息处理过程的信息和有关认知发展过程的更多有趣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合理地利用到教学中或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更加适应学生的灵活调整。此外,软件开发人员也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对教育教学软件进行进一步开发与研究。在实践中,教育软件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软件与智能白板的搭配为师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新的可能,为学生培养课本以外的认知提供丰富的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将很难或不可能在课堂上体验的学习经历。例如,一些模拟程序,旨在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复杂或危险的科学活动或帮助学生发展经济学和政治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能力。通过在线模拟情景或者游戏,为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提供了基础。这些软件同时也添加了许多其他领域的电子文本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宝贵的大脑活动,而这些大脑活动在未来对学生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并且,在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方式中,教育软件的测试开发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潜力,可以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理论作出重大贡献。

3爱沙尼亚基础教育系统对我国的启示吸取爱沙尼亚数字化基础教育系统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3.1促进基础教育学校云端化爱沙尼亚通过把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并同时利用学习管理系统改进学习方式,使教育实践与技术不断融合进而革新和发展。在经济落后的形势中,利用网络成为被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社会”,同时教育成绩斐然。促进基础教育学校云端化,使教育实践不再遵守传统形式,通过创立微信公众号、建立门户网站等,在其中投放电子教材、习题,微课等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习资源在老师家长学生中流通。利用平台将基础教育扩展到学校的空间和时间外,向无法按时按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提供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平台中家庭作业、出勤信息,评估学生的行为,进行在线家长会议等。还可以用它来向家长、学生或整个班级发送信息。学生有单独的页面和存储空间,并且可以进行跨课程的协作。可以查看每日分配的家庭作业,了解课堂表现并查看自己的成绩。学校可以把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以及章节测试与期中、末考的成绩上传云端,形成每个学生的课程日记与个性化的单科成绩分析,定期进行心理分析测试,形成学生管理平台,方便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状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改变家长除参加家长会以外鲜有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处境,更多地承担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的责任。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向中小学也提供编程、美术、辩论等在线课程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3.2建立教师信息技术标准并进行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现代教育技能的定义和标准已经扩展,比如使用信息技术创新的教学实践,或是实施以学生技能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法,尤其锻炼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等方面的技能。这在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标准》中尤为明显。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于本世纪的20年代,发展至今全国中小学的联网率上升到99.7%,95.2%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的普及让每个老师都熟知了智能白板的教学用途。但许多老师对智能白板的应用停留在展示演示文档、视频、图片的层面上,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教师对智能白板许多功能不会应用,认识不够全面,对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法,以及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有缺失等。借鉴爱沙尼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教育部门建立包含课程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门户网站。其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轻松访问高质量的数字课程材料,从而增加将技术融入教师教学中的可能性。但这些网站的使用一般依赖于教师是否有进行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师的考核标准上可以建立围绕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法的掌握等,代替指标性、分数性质的考核标准[6]。同时建立教师交流平台,鼓励不同地区的教师交换资源,沟通想法。在岗前向教师提供培训,并对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作出要求。并通过对在职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鼓励基于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实践,巧妙利用智能白板为基础,为课堂互动、课堂情景的创立提供新的可能,将信息技术成为教育实践新的思考维度。

3.3为学生带来各项技术,建立交流平台学生缺乏对新兴科技的接触与地区、家庭之间“闭门造车”的教育理念制约了我国学生批判性思考;创造与革新能力;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等21世纪技能的发展。建立合作交流项目,使之面向各个地区的所有阶段学生,包括中、小学,高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其重点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5G、VR技术等。给予学生接触、体验科技的机会,儿童接触新兴科技的同时,培养其对科技的兴趣,促使其成长为更有创造力的人。建立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全国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发展,还能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科技来帮助学生了解到各国乃至全球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对于自己世界公民身份的认知,促进学生成为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并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数字能力等21世纪技能。

3.4加强基础教育学校的互联网接入,改变将学生隔离在互联网外的情况我国与爱沙尼亚在处理网络的态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基础学校的学生手册中基本都明确规定不允许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很多学校的电脑和白板也没有接入网络。尽管学校严令禁止手机入校,但很多学生仍然在学校使用手机。事实上,学生对与电子产品的好奇心自儿童时期就有了[7]。大多数基础教育学校强行压制学生的好奇心,认为电子产品能带给学生的弊大于利,只会让学生更加渴望电子产品,甚至沉迷于网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沉迷网络。那么如果学生处在电子信息充足的环境下,是否还会沉迷于网络?这个问题爱沙尼亚已经给出了答案。爱沙尼亚的所有教室以及公共建设都具备完整的Wi-Fi覆盖,学生可以在上课时使用电子产品来辅助学习,老师布置的大部分作业不仅仅限制于课堂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进行自学并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因此对于爱沙尼亚的初高学生,网络已经成为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问爱沙尼亚的学生:“你们能否在没有网络与电子产品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学生会有沉迷网络的顾虑吗?根据经合组织的调查,学生沉迷网络的情况并不多,同时媒体素养、信息素养、金融素养等各项指数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爱沙尼亚利用互联网接入满足在教育中的需求还保证了学生日益增张数字化需求,并且为学生培养了21世纪技能,帮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宁宁,王易,陈小涵,等.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PISA2018数据[J].中国考试,2020(11):67-73.

[2]张力玮,王昕.爱沙尼亚教育信息化概览[J].世界教育信息,2012,25(7):36-40.[3]张勇,颜峻,翟东锴.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安全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9(3):415-417.

[4]IrmaHeemskerk,MoniqueVolman,WilfriedAdmiraal&GeerttenDam(2012)InclusivenessofICTinsecondaryeducation:students’appreciationofICTtool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2012,16(2)155-170.

[5]西广明.效率视界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背景及理论支撑[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3):10-13,24..

[6]赵德成.美国哥伦比亚学区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5):36-44.

[7][4]耿鹏,王学军,吴薇娜.基于网格的教育资源数据共享技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237-240.

[8]熊智伟,胡芊.区域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2):8-11.

[9]王凤蕊,王文宏,程桂芳.基于P2P计算的教育资源库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07(7):171-174.

作者:王可佳 任亚杰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