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智能电网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2 14:48:45

智能电网的意义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1

(一)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二)电力使用安全性对低碳电力的要求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快速实现供电可靠的性能,必须确定一个电力系统的最优使用容量,也就是在可靠性供电与供电预算之间确立一个支撑点,使得预算成本与可靠性能之间可以相互衡量。对于我国来说,能够全面根据系统的边际容积来预测与估量供电时的可靠性能。因为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构成一旦发生较大的转变,边际容量的数值与EEU之间的关系便会有一定的变化。所以,在研究供电可靠性的高水平发展期间,确定一套合理全面的可靠性测量技术对于实现低碳电力系统来说尤为重要,要想做到这些一定要保证在实行基础上满足一些固定的条件,比如:(1)需要一定数量的低碳发电机来供电,保证供电的可持续性;(2)准备充足的发电燃料,随时满足发电需要;(3)发电燃料尽量满足多样化,以保证发电燃料短缺时不会对发电系统造成威胁;(4)保证市场上的价格信号稳定且具体,使得系统的不平衡性尽可能的降低。

(三)智能电网的形成要素

智能电网主要特征要素归纳为六点,即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特征。要想使得智能电网有效的支撑起电力系统,必须要保证其规划、技术、运行以及用电方面的机制得以全面确立,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其环保性与智能性充分发挥出来。这几种机制的确定首先要从源头找出规划的目的,使得能源得以转变,加强环保与可再生的性能,使得低碳发展更加快捷迅速;然后从开展低碳技术作为出发点,在已知的条件下保证运行与推广更加广泛全面;最后,要保证大量低碳发电设备能够一齐运行,使得智能电网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智能电网对低碳电力系统的支撑意义及其实现方法

(一)智能电网对低碳电力系统的支撑意义

根据以上对智能电网目标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低碳电力系统实施的主要意义在于实施环保输电与用电,实现低碳化意识,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从具体角度分析,智能电网的环保作用主要分为直接阶段与间接阶段。直接阶段是指从根源处使得化石燃料消耗量减小;间接阶段是指通过提高终端能效、减少过程损耗所带来的节电量,进而使得源头能源使用量减小;直接减排效益是指由于减少源头能源使用所减少的CO排放量;间接减排效益是指通过优化投资,实施更多的能效项目,进而带来减排效益。

(二)实现低碳电力系统的方法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2

智能电网整合系统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因此可实现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全社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是实现客户增值服务的重要手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电网,加快改造升级,提升智能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配电网要求高可靠性和高效率,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入网以及满足家电设备智能化。农村配电网络结构分散、复杂,在某些情况下智能电网技术在农村可能比在城市更能发挥效率,实现电力普遍社会服务,特别是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从而对能源消费需求增加的情况,农网智能化将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新型能源的有效供给,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而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特别需要农网智能化的支撑。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在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两翼,而这首先需要快捷、方便、清洁的能源供给。农网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农村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将整合各种新能源,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能源供给瓶颈,成为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二、农村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技术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实现对农村和边远地区配电网能源消费的可控、能控,在主网故障前提下的自恢复、需求调节等。由于与城市中心比较,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负荷集中度偏低、分散性更强,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可以利用它完善的数据基础,更加准确地获得和预测负荷的大小和地址,从而减轻系统基于不确定性的负荷。

1.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多采用长距离、辐射式配电线路,电压降大,变电站运行电压偏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电能质量要求。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线路末端安装电压传感器,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变电站,通过调节运行电压使变电站电压满足末端最低允许电压,线路终端保持适当的电压水平。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又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优化配电网电能质量。

2.针对农村地区分散的特点,通过智能计量通信网络可以获得需求控制或价格控制信号。在电源短缺进行需求控制时,可在农村配电网上安装新的需求控制/响应系统.采用更复杂的双向通信监控系统,实现负荷的可控和能控。

3.利用变电站、线路数据,付费电能表和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运行信息,从而计算线路、变压器损耗和进行负荷平衡分析。

4.农村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在终端用电设备方面,普及的节能照明设备和智能家用电器具有“非线性”的负荷特性,其功率因数低,并伴有谐波输出,导致闪烁和变压器超载现象日益增加,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可通过智能电网的传感器技术,加强谐波监控,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成分,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5.分布式能源的影响。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保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能源储存,协调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对于偏远地区或孤立地区的发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些地区的发电燃料运费比燃料自身的费用高。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相比大网输配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空间巨大,其中首选应该是离网型风力发电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和停电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和边远地区负荷相对分散、地理条件复杂,在农村配电网智能化进程中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记录用户的地理信息、用电综合信息,改善系统运作和提高运行效率,有利于农村配电网效率优化,合理分配电能,同时便于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寻址、故障范围分析等功能的实现。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3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A

1 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分析 在当前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现代经济社会对电力技术的需求使得一种高效、清洁、可操作、便储存的电力新技术――智能电网成为了当前最具发展空间与潜力的新型电力技术之一。坎贝尔于2005年研发的一种能够在建筑物集群内的各种在电网电器之间形成协调与共享机制,从而对建筑物在用电高峰时期的电网的骤升性需求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控制中心――无线控制器正意味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笔者接下来从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智能表现以及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四个方面对电力技术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1.1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分析

何谓智能电网呢?顾名思义它是电网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智能化的体现。一般而言,智能电网是一种以集成、双向、高效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为载体,以各种先进的测量、传感、控制、决策技术为依据,以逐步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目的的新型电力技术。

1.2 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

第一,坚强性。智能电网能够确保在整个电网系统发生突发性或是大面积扰动与故障影响时,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仍然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且在电网系统受到极端自然天气状况或是外力破坏的作用影响下还能够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以此实现电力信息的安全保障;第二,自愈性。智能电网不仅具备了持续在线的电网系统安全评估及分析体系,还提供了强大的预防控制及防治体系作为自我输供电能力的保障;第三,兼容性。智能电网与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支持了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介入,并能够通过各种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系统的互联来实现各终端用户之间的互动需求,进而使整个电网运行系统所支持的增值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契合用户所需;第四,经济性。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相关经济活动与交易往来的开展提供诸多的技术支持,它所实现的各种电网运行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合理降低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传输线路损耗,不断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工作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3智能电网的智能表现

针对上述有关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智能”,电网肯定就有着这种电网相对于传统电力技术网络系统更为优越的地方。首先是这种智能电网所表现出的可观测性,电网系统内设置的传感器与采用的有效传感测量技术能够使电网系统任意部分的任意动作及时反映到交互界面上;其次智能电网与观测对象的关系不再仅仅是观测与被观测的关系,同样还具备了控制与被控制、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在数据信息分析决策与环境自我适应方面的优势都使得这种新型电力技术有着比传统电网系统技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4智能电网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智能电网作为新时期电网运行系统的一大分支,是建立在各种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当前智能电网中所应用到的先进技术有以下几种。

1.4.1 高速双向通信技术

高速双向通信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智能电网系统技术自愈特性的最关键体现。它不仅能够实现智能电网自我持续的检测及校正功能,同时也能够对各种在电网系统中潜在或存在的系统运行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监控与防护,在这些电网系统事故发生之后,高速双向通信技术能够对各输电线路的传输电能进行有效补偿,并及时从新分配潮流,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隐患进一步扩大,进而使智能电网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对电力电网的控制能力与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1.4.2 智能固态表针

智能电网应用技术及其系统最大的资源优势整合在于它将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技术中所应用的电磁表技术与读取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以一种能够在电力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数与读取系统来替代。这种表针除了能够持续计量电网系统辐射范围内终端用户在一天不同时段内对电能的需求,同是它还能将电力企业所指定的高峰、低谷电力价格信号与费率储存在电力系统计数装置内部,并将在何时段采取何种电费费率政策的相关信息及时反映到终端用户操作界面上,据此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操作。

2 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的大部分有线电路受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不到位、不细致的因素影响,短时间内极容易出现整个电网线路的超负荷运行问题,再加上某些地区输电线路发展长期滞后,电站建设受到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不仅电网建设工程周期无法得到满足,建成后的运行电网系统安全性能也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特殊的能源分布结构使电力资源较为充分的西部、北部电力无法及时且高效的输送到对电力资源需求价高的东部、南部区域,电力能源紧张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电力电网系统发生的最关键问题,这也使得智能电网的规划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式发展下显得格外重要。

2.1 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有效的电力系统规划能够实现智能电网高速双线通信技术下双向互动的职能数据传输,进而有利于动态、浮动电价制度的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开展。

2.2 智能电网能够在遵循各电网建设区域不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将各种新时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接入到电网系统运行网络当中,并结合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能源的特性,将职能电网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研究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规划的下一步工作中心,逐步实现智能电网当中分布式能源的管理目标。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电力电网系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新时期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优势条件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祁达才.南方电网连锁故障大扰动及应对措施[J].南方电网技术,2010.(05).

[2]孙士云.束洪春.董俊.谭昆玲.直流调制对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断面输送的影响[J].云南电力技术,2006.(02).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4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rt gri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on the aspects of social, economic, power system,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Keywords: smart grid,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意义 概述: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 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 量技术、 先进的设备技术、 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 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 包括自愈、 激励和包括用户、 抵御攻击、 提供满足 21 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 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1)坚强。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 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 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 (2)自愈。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 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 (3)兼容。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合理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 的接入,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 对用户的增值服务。 (4)经济。支持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 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集成。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 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 (6) 优化。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1.世界主要国家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1.世界主要国家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1.1 美国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美国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美国已开始向部分家庭安装带有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表(SmartMeter), 目标是以家庭为单位,随时监测电力消费和管理,更加有效地实现输电和供 电。为此,对企业及地方团体实施的 100 个项目给予财政援助,计划 2013 年前在 2600 万个家庭安装智能电表,相当于 09 年 3 倍。奥巴马总统强调说,“现在是建设绿色能源高速公路的时代”。新能源产 业有望创造 43000 个就业岗位,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未来美国经济的重要支 柱之一。

1.2 日本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日本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东京电力和西电力等电力公司开始投资构建第二代智能电网 (SmartGrid),目标除在所有家庭安装智能电表(SmartMeter)外,还计划 加强送变电设施及蓄电装置建设。2020 年前相关电力设施投资预计超过 1 万亿日元。 智能电表作为第二代智能电网的核心设备,主要测量每个家庭电力消费 情况及随时掌握太阳能发电量等信息。东京电力 2010 年起主要面向家庭安 装 2 千万部。 西电力 2010 年 3 月底前在 40 万个家庭安装, 并计划更换 1200 万部。预计 2020 年前日本智能电表需求量约 5 千万部,每部成本近 2 万日 元,共计约 1 万亿日元。 日本智能电网与欧美不同,主要特征是积极地利用家庭进行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长期目标是 2020 年发电 2800 万千瓦,相当于现在 20 倍;2030 年发电 5300 万千瓦,相当于现在 30 倍。为此,需要增设电压调整装置和变 压器,预计 2030 年前追加投资 6 千亿日元。

1.3 欧洲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欧洲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英国目标是 2020 年在全国所有 2600 万个家庭安装智能电表,此项工作 主要通过电力公司完成。并且已正式进行了适应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智 能电表等相关实验。 法国 09 年秋天也了将再生能源纳入智能电网的计划,并开始征集 相关企业参与。 德国制定了“EEnergy”计划,总投资 1 亿 4 千万欧元,09 年至 2012 年 4 年时间内,在全国 6 个地点进行智能电网实证实验。

1.4 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紧密跟踪欧美发达国家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着力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并举,在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理念和基础理论、 技术体系以及智能设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 2009 年 5 月,在北京召开的“2009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 电网公司正式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2009 年 8 月,国家电网公司 启动了智能化规划编制、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研究检测中心建设、重大专 项研究和试点工程等一系列工作。 在 2010 年 3 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这标志着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 展战略。

2.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2.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电网已成为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 网也在不断吸纳工业化、信息化成果,使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得到集成应 用,极大提升了电网系统功能。

2.1 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 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传感器技术 与信息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为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使电网自愈成为可能。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输电技术的成熟发展, 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保障。通信网络的完善和 用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随着各种新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并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2.2 发展智能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智能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开发、 输送和消纳, 电网必须提高其灵活性和兼容性。 为抵御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外界干扰,电网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 其安全防御能力和自愈能力。为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电网运行必 须更为经济高效,同时须对用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尽可能减少用电消耗。 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供用电模式, 促使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不断融合,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电力技术的发展, 使电网逐渐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如自愈、 兼容、 集成、 优化, 而电力市场的变革, 又对电网的自动化、 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而使智能电网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3.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意义 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意义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谱写电网建设的新篇章。其 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推动智能小区、智能城市的发展,提升人们的 生活品质。①让生活更便捷。家庭智能用电系统既可以实现对空调、热水器 等智能家电的实时控制和远程控制;又可以为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 等提供接入服务;还能够通过智能电能表实现自动抄表和自动转账交费等功 能。②让生活更低碳。智能电网可以接入小型家庭风力发电和屋顶光伏发电 等装置,并推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从而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 城市污染。③让生活更经济。智能电网可以促进电力用户角色转变,使其兼 有用电和售电两重属性;能够为用户搭建一个家庭用电综合服务平台,帮助 用户合理选择用电方式,节约用能,有效降低用能费用支出

3.2 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使得电网功能逐步扩展到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多元开放的电力服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送和配置平台,坚强智能电网从 投资建设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都将为国民经济发展、能源生产和利用、环境 保护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 (1)在电力系统方面。可以节约系统有效装机容量;降低系统总发电 燃料费用;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减少建设投资;提升电网输送效率,降 低线损。 (2)在用电客户方面。可以实现双向互动,提供便捷服务;提高终端 能源利用效率,节约电量消费;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3) 在节能与环境方面。 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带来节能减排效益; 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实现替代减排效益;提升土地资源整体利用率,节约土 地占用。 (4)其他方面。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变输煤为输电,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交通运输压力。

3.3 对于电力系统的意义 (1)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利用智能电网强 大的“自愈”功能,可以准确、迅速地隔离故障元件,并且在较少人为干预的 情况下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提高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促进电网技术创新, 实现技术、设备、运行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提升,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推 动电网科学、可持续发展。 (3)减少有效装机容量。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差异大的特 点,通过智能化的统一调度,获得错峰和调峰等联网效益;同时通过分时电 价机制,引导用户低谷用电,减小高峰负荷,从而减少有效装机容量。 (4)降低系统发电燃料费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满足煤电基地 的集约化开发,优化我国电源布局,从而降低燃料运输成本;同时,通过降 低负荷峰谷差,可提高火电机组使用效率,降低煤耗,减少发电成本。 (5)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首先,通过改善电力负荷曲线,降低峰 谷差,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其次,通过发挥自我诊断能力,延长电网基 础设施寿命。 (6)降低线损。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重要基础的坚强智能电网,将大 大降低电能输送中的损失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输电技术以及与用户的实 时双向交互,都可以优化潮流分布,减少线损;同时,分布式电源的建设与 应用,也减少了电力远距离传输的网损。

3.5 对于能源资源配置的意义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80%以上的煤炭、水能和风能资 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而 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 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 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 良好的平台。 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后, 将形成结构坚强的受端电网和送端电网, 电力承载能力显著加强, 形成“强交、 强直”的特高压输电网络, 实现大水电、 大煤电、大核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 高效率输送,显著提升电网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5

从理论上来说,电力系统是指将发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电能在运行过程中的循环性工作环节所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以及消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统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不仅电网运行管理体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经济社会电网系统的可靠性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发展新时期的电网技术已成为电力电网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趋势。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这种新时期电网技术的核心与重点,在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足够的关注。

一、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分析

在当前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被禁下,现代经济社会对电力技术的需求使得一种高效、清洁、可操作、便储存的电力新技术――智能电网成为了当前最具发展空间与潜力的新型电力技术之一。坎贝尔于2005年研发的一种能够在建筑物集群内的各种在电网电器之间形成协调与共享机制,从而对建筑物在用电高峰时期的电网的骤升性需求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控制中心――无线控制器正意味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笔者接下来从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智能表现以及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四个方面对电力技术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一)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分析。何谓智能电网呢?顾名思义它是电网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智能化的体现。一般而言,智能电网是一种以集成、双向、高效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为载体,以各种先进的测量、传感、控制、决策技术为依据,以逐步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目的的新型电力技术。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第一,坚强性。智能电网能够确保在整个电网系统发生突发性或是大面积扰动与故障影响时,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仍然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且在电网系统受到极端自然天气状况或是外力破坏的作用影响下还能够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以此实现电力信息的安全保障;第二,自愈性。智能电网不仅具备了持续在线的电网系统安全评估及分析体系,还提供了强大的预防控制及防治体系作为自我输供电能力的保障;第三,兼容性。智能电网与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支持了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介入,并能够通过各种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系统的互联来实现各终端用户之间的互动需求,进而使整个电网运行系统所支持的增值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契合用户所需;第四,经济性。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相关经济活动与交易往来的开展提供诸多的技术支持,它所实现的各种电网运行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合理降低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传输线路损耗,不断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工作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三)智能电网的智能表现。针对上述有关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智能”,电网,肯定就有着这种电网相对于传统电力技术网络系统更为优越的地方。首先是这种智能电网所表现出的可观测性,电网系统内设置的传感器与采用的有效传感测量技术能够使电网系统任意部分的任意动作及时反映到交互界面上;其次智能电网与观测对象的关系不再仅仅是观测与被观测的关系,同样还具备了控制与被控制、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在数据信息分析决策与环境自我适应方面的优势都使得这种新型电力技术有着比传统电网系统技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智能电网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智能电网作为新时期电网运行系统的一大分支,是建立在各种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当前智能电网中所应用到的先进技术有以下几种。

1.高速双向通信技术。高速双向通信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智能电网系统技术自愈特性的最关键体现。它不仅能够实现智能电网自我持续的检测及校正功能,同时也能够对各种在电网系统中潜在或存在的系统运行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监控与防护,在这些电网系统事故发生之后,高速双向通信技术能够对各输电线路的传输电能进行有效补偿,并及时从新分配潮流,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隐患进一步扩大,进而使智能电网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对电力电网的控制能力与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2.智能固态表针。智能电网应用技术及其系统最大的资源优势整合在于它将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技术中所应用的电磁表技术与读取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以一种能够在电力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数与读取系统来替代。这种表针除了能够持续计量电网系统辐射范围内终端用户在一天不同时段内对电能的需求,同是它还能将电力企业所指定的高峰、低谷电力价格信号与费率储存在电力系统计数装置内部,并将在何时段采取何种电费费率政策的相关信息及时反映到终端用户操作界面上,据此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操作。

二、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的大部分有线电路受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不到位、不细致的因素影响,短时间内极容易出现整个电网线路的超负荷运行问题,再加上某些地区输电线路发展长期滞后,电站建设受到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不仅电网建设工程周期无法得到满足,建成后的运行电网系统安全性能也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特殊的能源分布结构使电力资源较为充分的西部、北部电力无法及时且高效的输送到对电力资源需求价高的东部、南部区域,电力能源紧张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电力电网系统发生的最关键问题,这也使得智能电网的规划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式发展下显得格外重要。

(一)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有效的电力系统规划能够实现智能电网高速双线通信技术下双向互动的职能数据传输,进而有利于动态、浮动电价制度的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开展。

(二)智能电网能够在遵循各电网建设区域不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将各种新时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接入到电网系统运行网络当中,并结合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能源的特性,将职能电网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研究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规划的下一步工作中心,逐步实现智能电网当中分布式能源的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电力电网系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新时期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优势条件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祁达才.南方电网连锁故障大扰动及应对措施.[J].南方电网技术.2010.(05).

[2] 孙士云.束洪春.董俊.谭昆玲.直流调制对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断面输送的影响.[J].云南电力技术.2006.(02).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6

关键词:

智能控制;自动化;电气工程

1智能化技术概述

智能化技术是指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集中应用的一个特定方面。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网络和信息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对智能化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有新的概念融入。智能技术在其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集成应用上。随着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智能产品优势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上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了大大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环境质量,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些危险情况或关键施工问题得到解决;环保,节能;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故障诊断实现智能化等。

2电网自动化控制行业现状

智能电网凭借着现代的自动控制理论与管理手段,在电网故障处理、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电网建设成本降低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客观的发展,这其中综合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电网的传输可靠性置是其顺利建设和正常运作的一项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确保且提升总体智能电网的运作效果与工作效能方面,具备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能电网通过配电网的架设与优化,在全面总结与评估中,展开大规模电网建设,使得电网具有自我维护与高度兼容的特性。但由于该性质,在其显示进步阶段引进了对应的智能化关键措施,以实行智能电网的可靠性传输的保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智能可靠性来说,从名称就能想到其意义,即是利用装置安全性和先进性及集成环保能力的智能化装置,添加先进的信息化的生产工具思维和保护能力。通过开展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同步加强储能技术、分布式电源技术,分析用户的需求与先进技术的应用成果,将智能配电网水平提升,最后满足总体平台的智能化与自动控制等效果。集成型的大电网已经发展了许多年,最初的传统电网到现在的智能电网变化较大,当前主要进行传统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工作,而数字化电网并没有过实际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很难把数字电网和智能电网界限分明地分开,因为本身两者都没有特别清晰的定义,本质上都是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电网的技术改造,而自动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之前对数字化电网有个描述,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并遵循IEC61850标准实现了电网内各种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共享,全称数字化的现代化电网。智能化一次设备包括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开关,网络化二次设备包括三层体系和其中的GOOSE、SMV报文。对于智能电网,现在IEC61850出了2.0版,架构也基本定型,并有相当多的基建和技改工程。然而在智能电网的工程实践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动作时间问题、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的可靠性问题等,所以有了一些改动,比如考虑在330kV以上智能电网中逐步取消合并单元等。所以其实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设备建模以方便接入和信息共享,这是从数字化电网走到智能电网的关键一步。

3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控制实践

3.1输电线路故障处理

智能电网可以集中调试故障线路,作为一次设备集中保护了大量电网节点,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加强其容错性。对于主干线路的开关控制以及线路自身的使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独立性的开关可以将主线与支线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分割,便于解除故障。在母线的保护电路中可以采用多个电路来防止偶然性错误造成的系统自动判断失误。一个电路如果有问题,另一个可以正常工作,保证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保证其同步性。

3.2变压器智能保护

变压器操纵着线路电压的高效运行,将线路电压的暂稳态运行与变压器的保护结合起来,这个贯穿于智能电网的维护处理过程中。对于中高低压线路的调整需要特别留意,电压限额与具体线路相关。在突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好电压,紧急状态下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保障其稳定运行。

3.3数据处理能力提升

通过光缆,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对于电网进行了操控,在完整的运行流程中,数据的产生与同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电网继电保护设备的数据分析预处理是极为重要的,新技术在信息方面的应用已经大大改变了信号产生与传输的方法,通过网络共享,电站内部系统的建造越来越适宜于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这一技术的可靠性对于数据的操作还是必要的。

4总结

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有着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该技术在国家电网的运行中越来越普及。自动控制装置是整个网络的平稳运作的保证,为电网的高效生产、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自动控制技术与智能电网自动化同步发展也是供电网络长久安定的基础,同时也对智能电网的灵敏度与可靠性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条件。因此,对智能化技术的探究在智能电网的经济性、技术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宇峰,钟金,吴复立.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电网技术,2009.

[2]瑚磊.浅析智能电网对自动控制的依赖度与敏感度[J].技术应用,2015.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7

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标识码: A

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迅速发展。智能配电网不仅可以实现分销网络运营质量和合理的水平,同时也可以与我国现阶段与清洁能源发展的目标,在促进整个电网的升级操作系统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呈现极显著的交互和自我修复的特点。与此同时,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如微操作技术,传统意义上的保护和控制方式没有明显的适应性。从这一点上来看,研究保护和控制方法在智能配电网络,保护方式的合理选择,确定保护判据的基础上实现对实际工作指导,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领域的电网建设行业。本文将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一、智能配电网的特点

1、提供优质的电能

智能配电网利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对电能质量的监控,实现对电压的严格控制,保证电压在标准要求内稳定输送。 通过提高设备的敏感性,使供电能够持续高质量的进行。

2、供电更为可靠

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较,智能配电的供电更为稳定可靠。通过对故障的智能处理,智能配电网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极大程度的较小了电网故障对用户正常用电的影响。依靠多网发电,在主网停电时迅速的使用微网系统保证正常供电,实现智能配电网真正的自愈。

3、兼容性更好

智能配电网具有较高的能源兼容性,能使大量的分布式发电网络无缝隙的连接在一起,提高了配电网络工作的灵活性,有效的增加了对供电的稳定性。

4、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

实行对主要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控,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延长使用寿命,合理的减少供电系统的投资,降低输出电力的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益。

5、互动能力极强

通过用户对需求响应程度的不同, 创造合适的分布式发电的条件,使用户在用电高峰期的用电正常进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智能配电网的实用性和与用户的互动能力。

二、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的选取分析

输电网的应用电流差动保护非常频繁。这是因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电流差动保护方法证实的可靠性、稳定性、响应速度,防止电网继电保护运行在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更关键的是,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光纤化分销网络的开发和建设和应用的智能转换、智能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的选择与电流差动保护为主。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的电流差动保护,以确保其优势相对于智能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可以稳定,要求双方在每一个时期的位置配备了独立的电流互感器、断路器操作设备,测量也很大程度上导致显著增加整个智能配电网的成本。从这一点来看,智能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现阶段工作应该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在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的改进。同时,考虑到相对于高阻接地故障状态,智能配电网的差动保护性能可能出现严重的阻塞,造成拒绝行动是非常明显的。

与此同时,在电流差动保护的过程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保护数据的传输通道和信息传输困难也显著增加。尤其是长一段钢丝绳在智能配电网络,即使当前瞬时故障响应速度最高水平的保护操作,仍然不能完全解决延迟引起的网络流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分析,建议过程中智能配电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实现电流差动保护模式和电流瞬时故障保护充分融合和应用工作。上述两种保护模式作为主要保护配置,同时智能配电网将传统意义上的电流差动保护模式作为智能配电网的后备保护。在这种保护模式功能,电流差动保护和故障保护,输出操作同时,电力流根据这种方式,同时保护输出值,以便最大化安全智能配电网络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三、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络中的一个典型, 它由电源、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线路和用户低压配电装置组成,主要用于低压系统的实时监测、开关分合闸的控制和各种数据的整理分析,完成供电公司与客户的互动任务。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1、放射式

使用放射式接线法完成低压系统的各部分电线路的相互独立,不因某一处的线路故障影响到其他配电线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然而放射式配电接线方式所需使用的开关等材料较多, 不适合广泛的使用,一般用于对供电设备有较高要求的场所。

2、树干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树干式接线方式与放射式相反,在耗用较少的有色金属材料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降低了实用成本。通过配电装置引出的一条线路就可以向很多设备同时供电,经济价值高。但在通电过程中,若干线出现故障则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仅适合容量不大、用电设备分布均匀的场合,实用性较低。

3、混合式

混合接线式是把放射式与树干式两种方式相结合,以放射式引出多条干线,局部采用树干式,将低压电源引出后依靠放射式的稳定运行将电流输送到有灵活的树干式组成的电路中,使使配电网络能够安全、经济的运行。

4、具有备用电源的配电方式

为增加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在很多建筑物内都备有应急电源,主电源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切换,启动备用电源,由备用电源向用户供电,直到修复完成后再切换回主电源,保证电量的正常使用。

四、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智能配电网的运行目标和结构特点,保护控制系统应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愈能力,也就是自我预防和自我恢复能力。自愈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系统的运行要以预防控制为主,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故障,第二是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要具有维持系统继续运行的能力,不影响配电网的损失,并通过自动修复尽可能的在有故障的情况下恢复供电。 因此,智能配电网的自愈能力是只能配电网保护系统的核心,而自愈能力必须要依靠可靠的,合理的保护控制方案来实现。电网的结构包括与配电网直接相连的微电网系统和面向商业或者居民用电的小型微电网系统。

在智能配电网系统里面各个分布式电源都有各自独立的控制器,尤其是逆变型电源,其电子接口可以使各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更为智能化,这种电源的控制途径是利用本地信息对输出的电压和频率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对提高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微电网来说,对各个分布式电源的监测同样需要通过保护系统来实现,并需要对分布式电源与负荷进行投切控制,从使微电网与配电网的并网运行或者孤岛运行成功进行。 其中,还包括孤岛运行方式下的微电网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五、智能配电网保护与控制的判据方式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电流差动保护确定母线指向线路的方向参照电流正向延伸方向。具体的判据方式如下所示:

1、|M节点电流向量+N节点电流向量|-制动系数|M节点电流向量-N节点电流向量|≥差动门槛定值

2、|M节点电流向量+N节点电流向量|≥差动门槛定值

上述判据方式中有关差动门槛定值的确定参照:避让节点MN线路电容电流与不平衡电流的整合参数。

对于改善后电流差动保护,指定的向前扩展方向决定参考当前权力指向的尽头来确定整个系统。根据当前的扩展方向,并且系统可以被权力距离短的定义是上游开关,同时将不再开关与系统权力距离被定义为下游开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角色的分歧,还有一个下游切换开关的一部分,没有它的边界定义开关。在整个分销网络保护的过程控制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具体来说,针对边界和上游或下游开关、保护标准应采用方法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差异。

3、选择边界位置开关,继电器保护电流瞬时故障保护模式,具体的标准是:一个实际的短路电流保护或起动电流=保护安全系数x最低运行状态,保护电路终端位置两相短路故障短路电流(保护安全系数值是1.2)。

4、继电保护的上游或下游开关位置选择当前瞬时故障保护结合电流差动保护的保护方式。这也使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当前瞬时故障保护标准,标准的具体方式应该是:一个实际的短路电流保护或可靠起动电流系数= =运行状态,最大的保护电路终端位置三相短路故障短路电流相对应(保护安全系数值是1.3)。

其次,电流差动保护判据,标准的具体方式应该是:开关m电流相量—以(m下游连接开关序列号)作为上界,n值的序列上界标准x m下游的第一个n系列开关对应于电流相量差动电流阈值或固定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价值的差动电流阈值设置应该在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的基础上相应的值范围,覆盖导致负载电流的负载参数。

结语:

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改进的系统优化工作,还应该当系统运行相关的电气设备维护,降低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的电源使用的模式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电路、条件下安全稳定供电的前提下,降低供电成本,提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8

智能农网适应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大环境,带动了农村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它以特高压电网网架为电网运行的支撑点,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的智能技术,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力量,大力进行智能农网建设,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推动了新农村的合理化进程。

1 智能农网的概念

智能农网是指智能化农村电网,智能电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智能电网利用其内部的传感器对电网发电、输电、配电及供电等诸多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实施实地监控;其次,将监控的过程中所收录的数据自动运用网络系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合;再者,其根据数据显示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对整个智能电网系统更好的进行管理及优化。我国政府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会议中已经对智能电网进行了定义,我国认为,智能电网主要是以坚强的网架结构为支撑点,为电网信息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其最主要特色是在整个电网系统管理控制中是以智能化作为控制手段的,对电网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整合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清洁环保,经济高效的电网。

2 智能农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能源消耗也是越来越大,面对这一现状,要使我国的电力电网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开拓新的适合于现今低碳经济社会的电网,而智能农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与应用为电力电网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1 智能农网适应了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需求

智能农网是一种新型农网,适应了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国传统的电力电网能源消耗量大,给我国能源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智能农网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并且有其独有的智能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使用智能农网是我国电力电网事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使用农网,可以降低农村用户的用电量,减少用电量的消费,从而提高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化发展。

2.2 智能农网是开发新能源的坚实后盾

智能农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它能够对电网输电,发电等工作进行自动化的数据统计,从而根据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为农村电网提高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智能农网能够减少电网中的线路耗损等故障的出现频率。此外,它的适应力极强,支持农村建设发电中的各种状况,比如发电出现间歇性,间断性,以及随机性的电能接入等问题,都不会影响其工作的运行,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电力电网事业的一大创新,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智能电网十分必要。

3 智能农网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3.1 智能农网能够激励农村用电客户积极参与电网运行管理

电力消费是一种经济消费,过度的电力消费会增加农村用户的经济压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智能农网,能够为农村用户合理规划用电,节省大量电力资源,一来为农村广大用户降低了经济压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二来对于我国电力电网事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智能农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减少了线路耗损,为农村电力企业节省了大笔维修费用,提高了新农村的经济水平,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对用户十分有利,能够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电网运行管理,使整个电网系统更加合理化,安全化。智能农网支持客户根据自身对电力的需求去购买电力,物尽其用,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调整了农村用户的用电方式,确保了电网运行的平衡。智能化农村电网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力消耗,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2 智能农网确保了为农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

确保电能质量在电网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倘若不能保证电能质量,电网在运行会出现电压偏移、频率偏移及线路三相等三者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电网线路中的电压骤降或突升,但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用电。智能农网确保为农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对电力电网事业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智能电网为农村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电能,消耗量小,节能,经济,适合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节省了电力资金输出。此外,智能电网支持用户自己选择电力标准,电力标准优质与否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它可以根据客户对电力的不同价格需求,从而提供不同等级的电能质量,使用户拥有了用电的自由权和选择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有利于规范农村用电秩序,加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3 智能农网能够优化电力,使其高效运行

智能农网能够优化电力,实现最低成本为农村用户提供电力资源,智能电网应用其自身的功能性及技术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了宽广的用电空间,它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力使用,合理调整了电网的运行状态,使整个运行更加快速节能,它利用高速通信网络能够对电网中的运行设备进行在线监控,使其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观察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发出维修信号,这样的话维修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至于影响用户的用电,确保智能农网的高效运行,增强了智能农网的安全性,这一特性有利于电网企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智能农网确保了电网运行的最佳状态,智能农网系统中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状态以及用户的用电状况及时调整电力供给量,避免因线路电压骤降或突升出现的线路耗损状况,保证了电网运行的优化状态,另外它还可收录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网络通信系统进行整合,给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提供了方便,使整个电网线路更加高效运行,提高电网的规划能力及水平,为用户创造更多的福利,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4 总结

智能农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是电力电网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智能农网为用电客户提供了高质量且具有稳定性的电能,确保了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减少了线路耗损,降低了用户的用电费用,提高了农村用户的经济水平,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华茂.智能化农村电网建设的实践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8).

[2]张海文.加速农村智能电网建设[J].农村供用电,2011(13).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9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107-01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人们对电力行业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在今后工作中就必须要加强电子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实际工作水平,这对于满足人们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1 应用要求

(1)改善电网电能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当前电能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进一步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2)优化电网并保证安全。保证电网安全是实现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在工作中首先需要满足这一要求才能够实现长远发展。(3)要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电子技术的应用还要求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子技术的应用要能够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分布式接入以及远距离送出。这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形势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在智能电网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1)发电环节中的应用。发电环节是智能电网的首要环节,电子技术在发电环节中的应用关键是要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还要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电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加强可再生能源能量转换设备的投入,通过投入这些专门设备从而来达到促进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目的。(2)输电环节中的应用。这项技术在输电环节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电力技术和控制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将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的有效调控,这样将能够进一步增强电网稳定性,与此同时输电中电力损耗也将能够得到有效降低,电子技术的应用最终有助于提升智能电网输送电力的能力。(3)变电环节中的应用。这项技术在变电环节中的应用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智能电网自身的发展来看必须要建立起大的交流信息平台,这样才能够实现传统变电站向数字变电站的转变。智能电网并不仅仅是数字采集和展示这么简单,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来设计制造二次设备,高速网络通信连接不同设备,这样才能够使得二次设备中常规功能装配具有逻辑功能模块。电子技术在变电环节中的应用就要求实现这一功能,这样才能够保证供电网络正常运行。(4)在配电用电环节中的应用。智能电网在变电配电环节也将能够实现科学合理地应用,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智能配电、智能用电。配电网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对数据的采集。作为一种现金的测量技术,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将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电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今后必须要建立起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和等级划分体系,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有效保证用电质量。

用电环节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则有助于实现同用户的互动,智能表计、智能保护装置、测量监视设备、储能电池等一系列电子元器件在用电环节中的应用将能够实现对复杂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处理。各类通讯设备的应用更是能够使得数据在更为广泛的范围里实现通讯。这对于提升智能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先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需要,先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包含以下技术:

(1)能量转换技术。能量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大规模间歇性电源与微网等并网运行。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间歇式电源的能量转换技术、聚群功率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规模化大电流充电技术、中压大功率风机变流器技术、抽水蓄能启动变频技术、轨道交通的能馈系统、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双向转换技术等。(2)电能质量技术。电能质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与等级划分体系,并基于供用电接口的经济性分析,分别建立内部技术等级评估体系与用户经济性评估体系,建立与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智能电网的“优质经济”运行。电能质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连续调谐滤波器关键技术、直流有源滤波器相关技术、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nified power qualitycontroller,UPQC)、优质电力园区等。其中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能确保重要用户的电能质量,并能通过蓄电池的充放电调节用户在系统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的用电量,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在配电网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结语

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实际运行效率,对于实现智能供电、智能配电以及智能用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们对智能电网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是今后必然选择。本文对于电子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将有助于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智能电网的意义例10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192-02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来源于多个方面的力量都成为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这其中不仅仅包括了相应专业领域中多项电力技术的层出不同和逐渐成熟,相关其他技术,诸如监控系统和远程数据获取、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也都成为推动智能电网进入应用领域的重要助力;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我国的供电系统而言,更大的覆盖地域范围以及在电力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庞杂设备,都从客观上要求着实现更为精准的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即电网的智能化,美国能源部曾经定义其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网络,能够监视和控制每个用户和电网节点,保证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欧洲技术论坛则将这一概念描述为“一个可整合所有连接到电网用户所有行为的电力传输网络,以有效提供持续、经济和安全的电力。”在国内,相对权威的定义方式当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定义,该组织将智能电网表述为“以包括各种发电设备、输配电网络、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电工研究所的定义中可以明确看出智能电网的若干特征。首先在于其可观测性,即能够有效获取到电网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的电气设备状态数据,以及相关的线路工作数据;其次在于其可控性,即能够针对电网中的设备展开必要的调节;其三则是自动化,重点关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系统综合平衡和优化,以及对于突发状况的调整和自愈等,除此以外,自动告警以及必要的趋势预测等功能也会随着相应的计算技术的逐步成熟而纳入到智能电网的相关职能属性中来。

2 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讨论

从技术角度看,参与到智能电网中的骨干技术主要包括空间信息技术、云计算、神经网络技术以及作为基础性的数据采集、数据库以及安全技术几个方面。

其中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GIS、GPS技术系统,能够为智能网络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并且帮助其采集到的数据实现逻辑化。我国电力供给网络庞大,枝节繁杂,如果不综合当地的地理数据进行考虑,就很难理解网络中反馈的数据含义。并且相应的地理数据库和卫星定位系统,还能够帮助智能电网实现对于故障的更为精准定位,在根据环境数据加强预测方面也有着突出贡献。对于云计算而言,当前智能电网环境复杂,微环境庞杂,并且很多故障如果不能够实现即时处理就会造成更大供电损失。因此分布式的数据处理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云计算为智能电网的计算在资源上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是对于运行和监控以及数据深入处理的智能云技术,对改善数据拥堵,提升智能电网计算数据吞吐量都有着极大帮助。神经网络技术对于当前的智能电网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渗透的过程中,这种技术能够以人的思维方式使计算机理解更多知识。作为一种能够赋予计算机思考能力的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的成熟程度,直接关系着智能电网的智能成熟程度,神经网络技术越发达,智能电网就越能将地理信息与电网工作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就越能发现供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而从基础数据服务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和安全问题已经相对成熟,当前的数据采集技术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更发达的数据采集技术,对于电网中的工作状态数据以及整个网络所面临的环境数据都能够有效吸收,而更为丰富的数据必然会提供更为坚实的决策基础,最终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支持,对于自动化的精准施行也会有所帮助。

3 智能电网的应用特征与结论

智能电网在应用领域与传统电网有着本质区别。这种以人工智能和高度自动化作为突出特征的信息化技术和供电网络结合的产物,从电力的产生到配送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有着更优的表现。

对于电力生产环节而言,我国幅员辽阔,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对于电力的生产而言,当前也多采用了多种途径进行开展。无论是常规的水力发电或者核电站,还是当前较新的风力发电站,都存在有独属于其自身的工作特征和产电量。智能电网的参与,能够帮助在稳定发电厂运行以及调节供电能力等方面有着调整,实现更大范围内,甚至整个系统中的稳定供电。

而对于电力的配给角度,更大的配给范围和更长的输电线路,以及在输电过程中所面对更为难多难以确定的环境因素,都会成为配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单纯是系统内线损一项,都会对配电效果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智能电网的参与能够更为精确的确定线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变电系统的维护也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

从电力消费环境看,智能电网获取了大量的电力消费数据,这样就可能会从两个角度影响电力的消费。其一在于帮助各个消费主体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方法,在行业内部横向对比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宣传,可以达到节能和优化电力资源使用的目的。另一个方面对于电力消费状况的深入清晰了解,还能够帮助实现对于电力供给网站发展规划的更多认识,对于理智发展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其燕,秦立军.智能电网发展状况及其实现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3).

[2]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歇,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

[3]张广鑫.智能电网的发展状况及其功能特点[J].广播电视信息,2010(5):92-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