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9 14:49:16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1

现阶段,随着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面对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和最具有活力的农村,提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要保护好利用好耕地、水和生物资源”。无疑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势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引擎,再次对经济纵深改革发力。当前农村的现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产的持续活力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如何解决其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宜的发展道路,使地方农村在“新常态”下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一、目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问题

我国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与调控,诸如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合法合理的转移到非农业人口,但就整体人口分布来看,农村拥有的劳动力仍然是高的。中国目前有32 900多个乡镇、58.6万个行政村、270多万个自然村,在乡镇和村落中生活着61 866万农民群众。农村人口的分布依然是我国人口占比最大的部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绕越的依然是广大的农村。

从经济角度来看,最终决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具有强劲活力的劳动力。八十年代在我国农村率先进行的改革取得的成功,成为支持城市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支撑,个中道理就是近八亿农民的吃苦耐劳开拓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农村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几年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相对的增长,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的所占比例来看,农村经济的比重依然是很小的,贫困、贫穷仍存在于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固有的周期性,以及农业产品较低的价值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的活力。经济的现实促使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城市,一方面带来城市建设的压力,加上现代教育不能及时的跟上,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也为企业持续发展缺乏大批中低端技术型劳动人才带来了麻烦,中小型企业经济发展的畸形和不均衡性也凸显了个中缘由。另一方面农村由于日益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山区,开垦耕作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变缓,后续发展乏力。现阶段农村实际耕作的劳动力由于物质条件的进步,从事农业耕作的年轻人对农业劳动逐步丧失兴趣,因此农村劳动力虽具有一定活力,但整体状况并不乐观。

从劳动力素质来看,由于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全国存在着高学历就业几率高、福利待遇好等倾向,如招工、行政事业、较好的企业用人首先比拼的是学历,加之教育培养成本的不断抬升,使得农村孩子教育在起跑线上就丧失了优势。农村家长要么希望孩子从小用功读书以谋求更好的将来收益,要么使孩子放弃学业,进城打工以取得现时收益。所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价值观落后,已经影响国体的后续发展,更不能很好地符合整体大国经济发展后备人才的需要。

(二)农业的贡献及国家投入方面问题

我国经济的腾飞与迅猛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农业的贡献,换句话说没有农业的付出就没有现代我国的经济。农村为当今工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还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彩电下乡、机车下乡等政策,固然实惠了农村与农民,但实质是解决了当时工业产品生产过剩问题,通过吸收农村的资金,把它补充到城市、工业中去。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资本的积累,采取的不是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进行疯狂的向外掠夺和扩张,而是向内进行必要的原始积累,其中部分是通过数亿农村劳动者的劳动而形成。由此我国企业资金的再造力就需要较长的时间,致使工业反哺农业需要更长的路子去走,很多农村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去支持社会的其他事业。

国家对农村各地的投入不均衡,致使很多地方的各项事业难以与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一是乡村道路建设滞后,影响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也带来了农业产品不能及时的流通,甚至存在滞销,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城市居民则不能及时得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供应;二是现代通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尚未形成网络覆盖,信息不畅使得农民观念更新缓慢;三是对农村科研支持力度不够,农业项目研发不力;四是农村教育落后,存在农民素质较低问题;五是农村文化消费层次低,精神建设跟不上。

(三)农村环境方面问题

近年来农村耕作方面运用了大量现代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土地板结、水土流失、自然养分缺失,一些促生素、刺激素的滥用,造成了农产品污染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生活的身心健康。另外,我国的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每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同时由于工业生产的污染,城市建设的限制,使得工业企业向乡村转移,由于管理不到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地方保护的幌子下,出现的不合标准的排放,使得农村资源被无序的开采,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考验。根据农业部的相关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十二五”规划内还有1.1亿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西部偏远农村中低压电网还不稳定,还有23万人没有用上电;农村需要改造的危房存在不少;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堆的脏乱差问题依然较为严重;人畜混居、畜禽散养等现象依然存在;无害化厕所在农村覆盖率仅50%左右。

农村社会治理上,虽然较之于以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诸多方面的忧患:在农村,由于一些人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暴富,贫富差距悬殊在农村中较为明显,致使很多人心理上不能接受,进而对社会的公平公正也产生了怀疑;在农村,社会价值取向没有统一,人们的思想缺乏正确的引导,难以形成统一的客观的认知,加上有些党员干部的堕落腐化导致一些地方社会风气腐败、治安不稳、腐败频现的现象,对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二、面对问题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发展应适当保存一定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也是发展大计。在较长时期内将农村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培养出数以亿计的体魄健全、思想和文化素质高的新型劳动者,这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与有效资源的动用。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技术型教育,进行农村劳动力思想的改造。这种需要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经济推进: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基地,促进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农民以实惠,达到经济先行的目的,使得农村确实增产增收,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吸收转化;二是政策引导:大面积的招工提干、较好企业人才的引进不再仅仅局限于学历,在没有重大差别的情况下,应给予全体社会成员同等的机会,转变农村培养孩子的误区;三是教育改革:切实重视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单单的培养高科技人才,也要重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才;重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编写适合农村教育的教材,使农村孩子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育,能够找到合适对路的工作并取得相适应的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为农村的社会事业提供生龙活虎的劳动力,进而满足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缺口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2

兵团党委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回答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合理区间和工作重点;对2015年工作的部署,既明确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又提出了预期目标、政策取向;围绕把握和顺应经济新常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是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准确把握形势、总结今年工作、部署明年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也是指导今后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落实好会议部署和要求,对完成“十二五”、开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意义重大。

面对新常态,要有新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提高对新常态的认识,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要深刻把握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自信自觉地把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作为指导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应对新常态,要有新思路。要全面把握好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把握好稳中求进总基调中“稳”和“进”的内涵和重点,把握好中央对明年改革开放的具体要求,深入领会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新疆和兵团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认真谋划做好兵团明年的经济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对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推动各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创新,推动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为新常态下兵团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3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7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从需求结构、微观市场和宏观经济三个层次,揭示了包括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在内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性变化,进而得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对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不仅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也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经济思想。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包括“四个新常态”,即增长速度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新常态,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新常态,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新常态,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着重认识以下几点:

一、客观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应该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7%,但是GDP增速也曾出现三次连续低于8%的情况。第一次是1979年至1981年(7.6%,7.8%,5.2%);第二次是1989年至1990年(4.1%,3.8%);第三次是1998年至1999年(7.8%,7.1%);现在是第四次正在出现,2012年、2013年GDP均增长7.7%,2014年是7.4%。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2014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1.1万亿美元),比1996年全年的经济总量还高出约57亿美元,相当于半个印度全年的GDP,可以在全世界排到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这种经济规模还想再有很高的速度是很难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先后经历了23年和36年的高速增长时期,GDP年均增速分别为9.7%和8.02%,其后经济增速约下降一半。

所以,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自觉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在经济增速换挡中把握好调整的合理空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全面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出的四个特征,是一个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向的有机整体。而且彼此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弥补、相互影响。既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又要看到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释放的活力;还要看到政府简政放权自身革命带来日趋完善的市场环境。必须充分协调发挥“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的作用,积极寻找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最佳结合点,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不突破下线、超出底线,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使经济整体运行处于合理空间。

三、历史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出现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必须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1.新常态意味着以往高速增长期的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从1978年到2011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9%;2012年以后GDP年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分析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既有短期需求波动的因素,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一是短缺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已经从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复苏疲软,(2015年一季度美国GDP仅增长0.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未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低贡献可能成为常态。从国内看,一方面,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另一方面,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产能过剩普遍出现,经济增长面临的市场约束日益增强。二是要素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劳动力高成本、原材料高成本、土地高成本、资源高成本、环境高成本呈长期化趋势,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成本约束日益强化。在市场需求和要素成本的双重约束下,以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2.新常态标志着新的经济转型期的开始

新常态表面上看是经济减速换挡,但本质上还是由于出口、人口、资源环境“三大红利”衰减,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减弱,导致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我国已经到了不进行转型升级就难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应国际环境深度调整和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关键要把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变成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动力,把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改革的红利叠加起来,启动经济结构重构和增长动力重塑为内涵的经济转型过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3.新常态预示着向好的发展趋势和愿景

新常态并不是已经实现的状态。新常态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态”。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速在下降,但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从2013年开始,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好的苗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的正常发展的轨道。我们要争取进入好的新常态,即增速放缓后企稳,减速不减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避免进入坏的新常态,即增速持续低迷,结构持续恶化,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四、辩证地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蕴育着新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新常态也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减速不减势,将带来六大新机遇: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更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二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消费和生产的巨大空间。三是发展低碳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四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五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新常态下的一个新引擎。六是经营国际化。中国国际化战略转型需要实现从产品国际化走向企业国际化,从商品输出大国走向资本输出大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大多数产品贴牌生产转向品牌创新,从低层次国际分工战略走向高层次国际运营战略,从世界工厂“打工者”向全球资源“整合者”转变。

“新常态”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形风险逐步显性化,新常态面临很多新挑战。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这一轮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特点也有全面性特点,既有落后产能也有先进产能,既有钢铁、水泥、石化等传统产业,也有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同时部分行业产能由相对性、阶段性过剩转向绝对性、长期性过剩。着力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二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房价过高导致经济泡沫与社会风险,但若房地产投资持续过度下降,又会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既要稳经济,又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难题。三是地方债风险。随着投融资平台集中还款高峰的到来,在经济增速趋缓、工商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局部地区面临较大偿债压力,财政风险加大。 四是金融风险。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积聚较大的金融和社会风险。这些风险和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相互作用,处理不好将使潜在风险转化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综合判断当前的发展环境,总体上是机遇挑战并存,下行压力与增长潜力同在。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内需,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我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关键阶段,所带来的市场潜力巨大,也将带来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必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总体上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长期看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转型道路上所遇到的阵痛与摩擦,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多、风险之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加之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变数很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仍不容乐观。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4

有人说新常态是一把理解中国走向的“钥匙”。站在新常态的角度,利用新常态的思维,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研判繁杂的经济问题,确实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我国的经济发展即将告别那种粗放增长模式的高速度,“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都将成为新的投资机会。

一位企业管理者告诉我,通过学习和研究“新常态”这个词,他不仅悟出了一些奥妙,而且发现了一些机会,下一步他就将按照这种新认识和新思路,调整生产计划。还有一个年轻人对我说,过去自己的头脑经常跟着潮流“发热”:别人买什么,自己就想买什么;别人说房价要大涨,自己就急着要买房;别人说房价要大降,自己又跟着心慌。这不是典型的“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吗?

他们说得很对,新常态的形态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紧密相关。新常态的概念,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新标准和新机遇,这就需要我们以冷静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激情走进新常态。

“行稳以致远,欲速则不达。”增速换挡,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作为领导者,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谋划新思路,调整新布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质量提高点,更多地关注民生改善。作为经营者,要重新审视和判断自己的市场定位,走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消费者、就业者和创业者,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减少冲动和盲动,理智冷静地迎接新生活。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5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时代特征;应对思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过程

“新常态”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热词,在我国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是在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这是对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清醒认识上的重大战略判断。2014年7月,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提到:“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11月,在AEPC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对新常态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随后,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新权威概括是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

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特征

在AEPC峰会上所做的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认真学习关于“新常态”主要特征的重要总结,顺着这一思路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可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阶段特征概括为:

第一,年均经济增速放缓呈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减速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我国经济增长一改30多年来的年均9.87%的高速度,2012年初至今各季度的GDP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如今我国7%左右的增长速度相对其他大国经济来讲依然是高速,实际增量依然十分可观。一个经济体在经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减速呈换挡趋势是世界经济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应该科学认识并理性看待经济速度“换挡期”,用“平常心态”对待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如今更需要改变不顾资源短缺、只看重增长速度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我们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进,打造“美丽中国”。未来方向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使经济增长速度 “下台阶”,增长质量 “上台阶”。

第三,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升级。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处于第二产业主导的经济发展状态,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首次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部门,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三产业主导发展的阶段,这将会给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中国特色经济效益。

第四,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更加多元均衡。过去我国经济增长是典型的要素驱动,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但如今这三大要素均面临着众多约束已难以维系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因此转变增长动力势在必行。另外,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过去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伴随着收入和资本存量的增长,中国正在由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过渡,内需成为经济发展最大动力。我国经济正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型新常态经济,为中国经济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对思路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不可逆转、不可逾越的新时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全面看待新常态,顺应时展,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度过中国经济 “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

第一,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树立新常态思维。曾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面对经济减速增长,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内涵,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满怀信心地向“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美好前景进发。另一方面,要认清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主动出击调,沉着冷静主动作为,保持战略平常心,实施改革新政策,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经济;深化财政金融改革,让其发挥对经济的导向作用,在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

第三,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应对经济“新常态”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进入“时代”的核心思想。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吸收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积极引进和利用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吸收先进科技成品为我所用,更好适应新常态,迎接新发展,展望新未来。

第四,要坚持推进改善民生工程,增进人民福祉。民生工程是国家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实体现。惠民生始终是经济工作的根本落脚点,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是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最终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新矛盾,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规划“十三五”的启动年。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式进入“7时代”,这是引领中国进入新常态的标志性一年。未来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战略思维的“平常心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利实现旧常态向新常态的平稳过渡,再创中国经济发展的二次奇迹。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在河南考察[N].人民日报,2014-05-12

[2]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N].人民日报,2014-11-10

[3] 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2-12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6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常态,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认识新常态要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新常态的特点说明,经济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点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增长点。

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全面认识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这些主要特点和趋势性变化审视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不能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找到认识上的偏向和发展上的差距。适应新常态,首先要从观念上适应,学会新常态思维,掌握新常态下稳中求进的方法,提高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惠民生的能力。引领新常态,就要引领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新常态思维打造新增长点,创新驱动形成新方式,而不是视而不见新变化,面对新问题素手无策,继续盲目铺摊子,贻误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促升级的良机,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7

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一个政党制定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循着我国制度变革、经济社会重大变化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今正在走向一个与以往有着重要区别的新阶段。

从国际环境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走来,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发展优势产业的步伐,这使得过去一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国内情况看,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有影响的经济大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条件、供给条件、市场条件等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速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转向集约、经济结构正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体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面临着经济下行、传统人口红利减少、环境硬约束加大等各种难与险增多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的必然性。正是基于这些内外条件的深刻变化,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见,新常态是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势,对我国基本国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新方位,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新常态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高层次、更高发展形态的大战略,是加快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路线图,是我们顺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遵循的大逻辑

不仅科学阐述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必然性,而且作出了认识、适应、把握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重要论断,深入论述了新常态的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要求。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新趋势,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资源环境约束等九个角度全面阐述了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并相应地提出了”八个必须”的针对性举措,强调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影响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真正形成市场与政府合理分工,推动发展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了“八个更加注重”的实践要求,要求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破解发展难题的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新常态的发展逻辑,着力解决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难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根本问题,构建了我国新常态下“顶层设计”的发展路线图,从而为我们顺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指明了根本路径。

新常态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思路、大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是我们顺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树立的新思维

人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变化的,科学理论只是对这种实践发展的总结提升和科学概括。新常态概念的提出同样是这种探索总结的产物。事实上,党的十提出我们党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这种探索渐进新常态概念的同质性判断。而新常态概念则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经历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更加准确简明的科学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国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成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研读的系列重要讲话,新常态概念在其内在逻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就是,以基本国情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基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总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一句话,对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变化的新定位,为我们党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经济新常态必然引发我国经济社会、乃至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伴随着新的思想解放和思维观念的深刻变革。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刻,体会中央政治局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题召开的专题学习会旨意,学习贯彻关于经济新常态的思想,首先需要深入领会和践行贯穿其中的新常态思维。

一要树立“平常心”思维。在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时就强调要保持平常心,就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新常态规律思维,要从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中看到新常态的必然性、长期性,理性地看待经济增速。既要保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又要树立战略思维,看到我们具有宏观调控的主动性,看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坚定信心,顺势而为。

二要树立“稳中求进”的思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调“稳”和“进”的重点不同,“稳”和“进”要相互促进,就是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常态辩证思维,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与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进促稳,以稳保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要树立“唯创新者强”的思维。在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倡导“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看到新常态经济实质上就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创新是全面的创新,关键要落实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因此,推进新常态必须树立“唯创新者强”的思维,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四要树立“结构性改革”的思维。强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我们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新常态的根本动力,牢固树立系统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破除主要依靠单项改革或宏观刺激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路径,注重用配套改革成果化解深层次结构问题,实现更大的改革红利。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8

前言

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速度与其所在的社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收益的提升,还是在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上,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我国经济在新常态时期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国各企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通过对高中政治经济学章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经济学界的相关专家学者根据当今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将经济新常态对我国各大中小型企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区分,分成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1]。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市场经济平衡方面与中国各大中小型企业进行不良竞争,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局势下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的内部市场环境之中,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低下,以及财政和金融交易风险的提升等,都是我国企业面临来自内部的问题和挑战。

二、国内企业面对经济新常态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发展理念,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对高中政治创新理论内容的深入学习可以得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想要更好的提升企业自身在新型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就必须及时转变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且更加适合我国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2]。

必要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经营管理交流会的方式为各大企业提供技术学习、理念创新的交流机会。通过企业技术、经营理念以及商品生产模式、营销手段的创新,进而促进企业转型,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经济新常态的社会环境中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

(二)注重对企业家的发掘和培养

在本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学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就曾经提出过有关企业家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的理论研究结果均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其经营规模的大小,或者经营时间的长短,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期间所取得的发展成果都与企业家的培养和发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家如果想要更好的带领一个企业发展,就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的走出和摆脱以往模仿型创新理念的局限和束缚。

必要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的宣传、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社会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多种认知观念养成手段,进一步提升相关企业的培养的水平。通过企业家自身创新素质的显著提升,为我国企业更好的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三)全面推M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营企业经济一直以来都在我国众多社会经济成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进程的速度有时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为此,在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以经济交易所作为市场资金流通的平台,最大限度的扩大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影响范围。将适当缓解行政部门颁布的不符合社会变化发展的经济命令,体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内部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3]。

总结: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经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和影响下,展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只有相关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真正认识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树立更加科学的认知观念、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趋势的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9

我们通过对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同党的十之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近两三年来的意识形态状况一直在好转,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好。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更加心向祖国、心向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不仅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而且做出了独特贡献。

首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积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各地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和各派的各级组织纷纷组织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使大家更加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认清了西方的“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危害,进一步凝聚共识,决心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87.50%的被调查者表示认真学习过系列重要讲话,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另有11%的被调查者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但却从内心深处非常赞同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其次,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不少人士开始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红色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红色基因培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少非公企业家非常注意吸收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智慧,尤其是推崇思想。西城区、石景山区、大兴区的不少民营企业家公开表示,最敬佩的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出发点,以学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主要内容,探索实施“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主题活动,引导园区非公企业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进程形成的红色基因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提高了自身治理能力。园区的一些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红色基因,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员工重走红军长征路、唱红歌等,使红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一些企业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在企业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了很多青年积极申请入党,有的还成为优秀党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等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正如所指出的,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实际行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好表率。北京市工商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73.27%的企业家表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有68.18%的企业家认为,参与慈善和光彩事业,是为了扶助弱势群体,使社会更加和谐;43.18%的企业家认为,参与慈善和光彩事业没有任何私利,仅仅是承担作为企业家应尽的责任;此外,选择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以报答党和人民、造福社会的企业家也占到了39.77%。

第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运分子、分子等的蛊惑、收买。西城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的总裁是派成员,他应朋友之邀参加一次宗教活动后,活动组织者多次联系介绍他信教,并主动来到企业要给员工进行传教,表示愿意给企业困难员工一定资助,美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也跟踪甚至参与此事,但这位老总坚决拒绝了这些活动。调研中,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表示,不仅要坚决拒绝西方宗教势力在企业进行传教,而且要坚决拒绝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利益诱惑以及民运分子、分子的蛊惑等。

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总体向好,但由于西方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尤其是企业家的思想认识仍存在误区。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依然存在以下几大意识形态问题。

首先,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缺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认识、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甚至对西方的制度体制充满向往。由于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长大,再加上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缺乏深刻的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会较少,有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缺少基本的了解,再加上西方的“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少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会更好。

其次,有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派、工商联等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忽视意识形态建设,导致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等缺乏正确认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存在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强调经济建设而轻视意识形态工作。如某区委统战部的一位负责人就反映:“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要,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但是上级对我们的考核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指标,还有维稳等,我们要随着指挥棒转,根本没时间搞意识形态建设!”此外,一些地方在抓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时,不仅思想陈旧、手段单一、方法滞后,而且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导致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意识形态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意识形态就是思想管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误解,所以从内心不认可。

第三,受网络上一些“大V”宣扬的流行错误思潮的影响,个别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参与错误思潮的宣扬、传播,有的甚至公然鼓吹“”、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前些年,由于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紧,一些网络“大V”比较活跃,其中有一些“大V”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中有的人还是派成员甚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些人不仅在网上公开宣扬错误思潮,而且还经常搞一些讲座、论坛拉拢、影响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有个别人甚至公然鼓吹中国应该仿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搞政治体制改革,更有人煽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告别社会主义制度等。由于没有真正认清少数所谓“大V”的真面目,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常邀请这些人搞讲座甚至聘请他们为企业的顾问、独立董事等。

第四,有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在“官”“商”交往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应得到回报,对国家反腐打击“官”“商”勾结的行为有意见甚至非常不满,进而攻击党的领导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举措等。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对于权钱勾结、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由于不少案件牵扯到部分民营企业家,一些非公经济领域人士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产生担忧,对申请外国绿卡和到国外发展考虑较多。还有的民营企业家在一些公开场合表达对国家反腐的不满,认为反腐影响了经济发展等。这些言论被国外媒体所利用,产生了恶劣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抱着较强的目的性去做一些公益慈善活动,做了之后就向有关部门要回报,希望借此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获得其他更多的荣誉等,损害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整体形象,也扰乱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第五,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忽视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危害认识不足,再加上有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关心不够,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调研中发现,有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团员找不到组织,失落感较强。有的部门直接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账户中扣交工会费,但却没有开展什么活动,使得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工会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六,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个别人士与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往密切,甚至组建一些私密性很强的社团、会所等组织,发表一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言论或所谓“研究成果”。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再加上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诱导,以民营企业主、律师等为代表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新社会组织的人士自己组建了“XX会”、“XX堂”、“XX岛”、“XX研究院”等一些私密性很强的社团、会所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秘密聚会,在交流时直接攻击、等领袖人物,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甚至宣称中国应该走西方的道路等。

三、如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根据几个月的调研和以往的研究积累,课题组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首先,清醒研判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高度重视、科学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坚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及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性的认同。要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剖析,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问题、对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深刻认识到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有关部门应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清醒认识到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和平演变的事实,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在此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灵活、富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按照所要求的那样,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

其次,各级统战部门、各派、工商联等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问题等,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识。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有关部门应通过集中学习、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没有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应该坚持和弘扬的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使大家形成共识:积极、主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应有责任。并坚决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反对生硬的教育、影响和感化方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和风细雨的方式,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面对新时期的众多新挑战、新考验,只有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前进道路,坚决反对“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和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第三,加强新媒体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影响的研究和应对,积极主动宣传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认清一些在网络受追捧的所谓“大V”、“意见领袖”的真面目,不受其误导甚至主动驳斥其错误言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联合园内,企业财智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探索了“互联网+党建创新+非公经济+众创空间”的党建O2O 模式,创立了“红色星期六”网络党建品牌。财智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企业实践中,发现党建工作搞好能带动企业文化,我们尝试“互联网+党建”,通过网络平台召集行业精英、企业高管、党员和员工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大讨论活动,并定期组织线下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深化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党建是个大题目,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号、网站等,积极主动宣传中共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对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同时,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认清一些“大V”的真面目。

第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清醒认识资本对权力的影响及其危害,摆正自己在“官”“商”交往中的位置,坚决支持中央打击“官”“商”勾结行为等反腐败举措,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2013年3月8日,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告诫说,“官”“商”交往一定要有道,要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2016年3月4日,又把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位“亲”“清”两个字,并告诫广大民营企业家,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并指出,靠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搞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做这种事心里也不踏实。同时进一步强调,守法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因此,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事业的根在中国,随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态的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必将更加公平、公正,只要守法、爱国,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解决事业中、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更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五,进一步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尽快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形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引导。有些地方、单位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值得借鉴。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非常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针对部分年轻企业家信仰缺失、心灵空虚等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采用一对一的定制式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党课活动,以真诚、务实的态度主动去影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高管等,使他们不仅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不少人还主动申请入党。如今,整个园区已经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67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委2家,实现了园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吸引了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人士积极申请入党,也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注重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园区企业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了较高的警惕性。如北京龙达怡和公司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企业经营无缝融合,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政治思想培训、业务培训,带动广大员工掌握新时期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新知识、新技能,致力于把员工培养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得到管理层、管理者以及股东的认可,也大大推动了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例10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概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

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由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效增长是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从速度层面看,经济下行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2011年中央提出稳增长,是应对出口和碳排放两大挑战,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基数变大三个因素,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的决策。主动调控,是指2011年出台了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严厉调控房地产市场,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0%等政策。人口红利消失,是指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随着人口抚养负担加重、储蓄率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基数变大,是指2013年一年的经济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新常态下,再追求高速增长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

从结构层面看,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随着新型城镇化提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带来城乡结构优化,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比重达到51.27%;随着相关产业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区域结构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价格提高,服务业占主导使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将推动劳动工资提高,带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消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带来需求结构优化,2012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常态,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认识新常态要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新常态的特点说明,经济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点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增长点。

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全面认识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这些主要特点和趋势性变化审视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不能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找到认识上的偏向和发展上的差距。适应新常态,首先要从观念上适应,学会新常态思维,掌握新常态下稳中求进的方法,提高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惠民生的能力。引领新常态,就要引领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新常态思维打造新增长点,创新驱动形成新方式,而不是视而不见新变化,面对新问题素手无策,继续盲目铺摊子,贻误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促升级的良机,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