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1 16:07:13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1

Abstract: Although our financial macro-control policies have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still need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and promot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financial industry facing a "bottleneck” problem, and then pointed out that the focu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Key word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我国的全面经济金融人士清楚,就要对现实经济生活与交易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与人均消费指数等基本经济系数协调起来,真正将内部与外部、个人与整体进行有效的统一起来考虑,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有效的经济事项的促进下的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且找到不足之处,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解决措施进行科学地运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更加稳定。

1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1.1 宏观调控政策

新中国建立后,对金融业实行宏观调控,要追溯至中央银行建制之初,再贷款和货款限额管理是当时的两项重要手段。到1998年,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制度得到改革,公市场业务也随之恢复。迈入新世纪,人民银行于2003年4月发行央行票据,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两年后,基于市场供求、以一篮子货币为调节依据、实行有序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出台。自2007年1月4日起。Shibor正式运行,逐步形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其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2008年下半年,我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更在第四季度数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基准利率。2010年通货膨涨压力加大,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基准利率重新上调,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同年6月,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弹性增强,宏观审慎政策收效显著。“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前三季度通胀加剧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基准利率分别上调,公开市场业务更加灵活,货币信贷增长回归常态,但从10月开始,欧债危机扩散,国内经济增长放慢,物价涨幅趋缓。到了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下调,金融机构对“三农”、国家重点项目及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总体而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

1.2 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由于计划经济因素的残留,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早段缺乏市场活力,从1977年到1981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8%。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生产力进一步解放,1982年至199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9.8%。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焕发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1991年到1999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一度跃升到10.7%。来到新世纪,外需的推动,加上国内各项建设加快,2000年至2009年的经济增长仍保持在10.3%的高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使2010年出现了经济反弹的苗头,但随着2011年刺激政策的收缩,经济增速又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1-3季度。我国GDP总额达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89.96万亿元。到9月为止,广义货币余额达9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狭义货币余额达28.6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货款6.72万亿元,同比增加1.0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03万亿元,同比增加9243亿元;1-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与上半年相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2.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019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27元,同比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为2.0个百分点。从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结构调整加快的因素来看,适度的增速回落有利于缓和供需矛盾。另外,货币政策稳健,工农产品供应充足,物价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渐回落。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进行经济金融事项的研究,就必须将经济大环境中的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找到人民群众在进行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消费方向,并且找到企业经济发展在进行发展过程中,为国家经济的整体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与趋势是哪些。

2 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反观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主要业务是银行的信贷服务,银行业资产规模占92%,而保险业和证券基金仅占金融市场的8%。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虽然有着强劲的扩张动力,但股票、债券等市场的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难以摆脱市场产品较为单一的结构性矛盾,市场层次有待完善。

从各金融结构来看,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流动性控制加强、金融非中介化等因素,将迎来资本补充、盈利以及流动方面的巨大压力。海外中资金融机构更要承担风险、法律风险。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很可能因为顺周期行为、监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影响而增加。

部分中小企业在经受融资困难、资金供应乏力等考验。宏观上,金融市场银根紧缩,造成企业融资难;微观上,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等成本明显上升,加之未能及时转型,以致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逐渐萎缩。

央行虽多次加息来进行调控,但由于通胀的关系,居民存款的积极性被削弱。我国正面临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沿海发达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在建设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户较少使用信用贷款,担保物欠缺,农户贷款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

3 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3.1 加大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

继续推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实行宏观审慎政策,健全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优化信贷结构,稳健推进金融市场利率体系的建设;强化人民币汇率机制,利用动态管理和调节措施,增强汇率弹性,放宽对跨境流动资本的限制政策,健全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系,拓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外汇使用方法。

3.2 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力度

基于我国国情,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理评估体系,加大对跨境、跨行业、跨市场金融风险的检测和评估力度,尤其在重大风险的防范上,要尽快完善识别和预警和控制的能力。

3.3 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我国金融机构改革要继续保持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抓好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从而使银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调整银行机构配置,科学合理地发展更多的地方性中小银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社区金融服务组织的建设,深化农业发展银行改革。

3.4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2

金融霸权(Financial Hegemony)概念最早见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研究霸权对于国际货币体系作用的文章中。1973年,金德尔伯格在其专著《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中首先提出了关于金融霸权的理论之一“霸权稳定论”。“金融霸权”概念经过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发展,已经体现出诸多内涵。通过对各学科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中我们认为,金融霸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在其军事、政治和其他经济霸权因素的支持下,拥有的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支配性控制权的结构性状态。美国金融霸权建立在两个现实基础(即两个支柱)之上,即国内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强制性的对外金融扩张。

一 美国金融霸权的表现

金融霸权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现实中它表现为多方面优势并存的状况。美国金融霸权直观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美元霸权

上世纪40年代,国际经济规模大幅度增加、美国经济实力霸主地位确立,直接催生了具有“双挂钩”特征的新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也随之产生。与战前英镑的地位不同,美元与黄金保持1:35的指定平价,此项机制在美元独霸地位的建立之初就蕴涵着未来必将发生的美元危机,即“特立芬难题”。经历了1959、1968年两次美元危机之后,美元相对黄金贬值的势头显然已无法挽回。直到1976年,《牙买加协议》才从名义上对布需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进行了形式上的确认。

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才是美国选择建立而又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考量,这种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过度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收益;(2)国际铸币税收益。非居民持有的美元现钞年增加额、美元相对贬值或美国国内通胀和美国国债低利率引发的财富隐性内流,这两方面均属美国所占有的国际铸币税收益;(3)赤字消费收益。美国所极力推行的全球金融一体化保持了其剧增的收支逆差,正如Hudson指出的:“若没有国际收支逆差,美国人将不得不依靠自己为联邦债务的增长融资,这会具有通货紧缩的效应,转而迫使经济量人为出。但是,在国家债务的增长由外国央行提供融资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牙买加体系时代及其之后,美元霸权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增强,80年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催生的“广场协议”、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向世人“彰显”着美元霸权的现实影响力。

(二)国际组织强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当今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两大主导性机构,在国际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合作和支持后发国家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IMF来说,持续性的借款职能意味着必要且持续性的监管,由于基金组织所借以运行的经济政治环境极为复杂,所以针对IMF的改革议题也将同样的不易解决。现实中令人悲观的是,美国与西欧控制的两大机构直接为西方集团利益服务。IMF在贷款条件的设定毫无遮掩地显露出西方国家推行自身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险恶用心,而悍然置借款国当地具体经济状况与不顾。我们认为,国际货币领域中各国不同的财政金融诉求应该得到充分顾及,各国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表决投票权应该得到妥善协调。

(三)华尔街模式

20世纪,华尔街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美国争夺世界经济强国的进程,实体经济金融化是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主要使命。美国金融部门迅速扩张始于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强调成员国央行对国际金融事务的控制,采取“国际金融抑制”严格限制私人金融部门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世界领先的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开始了其全球范围的扩张行动,形成了可以左右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强力集团。美国金融资产规模庞大,金融体系以强大的资本市场为支撑,以摆脱传统商业银行为主的运行模式,以直接融资为主,呈现出“脱媒”的特征。

美国在全球推行其华尔街模式,依靠强大的制度性力量尽可能的统一各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从而依靠在资金、服务、人才和意识等均呈现明显优势的华尔街影响各国金融业发展甚至国家整体经济走势。各国金融机构内部部门设置、金融体系构成呈现出美国化趋势即为明证。

二、美国金融霸权的本质

针对意识形态,国际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诸多学者都有过理论化的阐述。综合各种理论及目前现实,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依赖于经济基础形成的一种代表某一社会集团利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它体现出群体性、系统性和历史性的特征。

“美国特殊论”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直接来源,所谓美国特殊论是指这样一种观点:美利坚民族承担着建立民主自由样板国家的特殊使命,并且有责任在国际社会广泛推广自由观念和民主制度。正是基于此,意识形态的输出自然就会成为盛行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意欲蔓延或可采取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有着难以忽视的紧密联系,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对次有过深刻的描述:“价值、文化和体制深刻地影响国家如何界定它们的利益。”国家利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的,其特性在任何一点上都取决于社会和政府中普遍持有的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观点。

在理论层面上,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则寻求全球性的古典自由放任;在实践层面上,极力推行着一场有利于西方国家国家利益的社会经济转型运动,“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均可被认为是其新自由主义付诸实践的试验场。实际上,处于中心地位的美国金融资本,需要统领全球要素,保证世界资源毫无阻拦的流向处于霸权“旋窝中心”的美国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新自由主义金融扩张理论的吹鼓者,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3

[关键字]美国金融霸权 意识形态 理论分析

金融霸权(Financial Hegemony)概念最早见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研究霸权对于国际货币体系作用的文章中。1973年,金德尔伯格在其专著《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中首先提出了关于金融霸权的理论之一“霸权稳定论”。“金融霸权”概念经过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发展,已经体现出诸多内涵。通过对各学科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中我们认为,金融霸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在其军事、政治和其他经济霸权因素的支持下,拥有的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支配性控制权的结构性状态。美国金融霸权建立在两个现实基础(即两个支柱)之上,即国内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强制性的对外金融扩张。

一 美国金融霸权的表现

金融霸权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现实中它表现为多方面优势并存的状况。美国金融霸权直观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美元霸权

上世纪40年代,国际经济规模大幅度增加、美国经济实力霸主地位确立,直接催生了具有“双挂钩”特征的新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也随之产生。与战前英镑的地位不同,美元与黄金保持1:35的指定平价,此项机制在美元独霸地位的建立之初就蕴涵着未来必将发生的美元危机,即“特立芬难题”。经历了1959、1968年两次美元危机之后,美元相对黄金贬值的势头显然已无法挽回。直到1976年,《牙买加协议》才从名义上对布需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进行了形式上的确认。

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才是美国选择建立而又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考量,这种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过度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收益;(2)国际铸币税收益。非居民持有的美元现钞年增加额、美元相对贬值或美国国内通胀和美国国债低利率引发的财富隐性内流,这两方面均属美国所占有的国际铸币税收益;(3)赤字消费收益。美国所极力推行的全球金融一体化保持了其剧增的收支逆差,正如Hudson指出的:“若没有国际收支逆差,美国人将不得不依靠自己为联邦债务的增长融资,这会具有通货紧缩的效应,转而迫使经济量人为出。但是,在国家债务的增长由外国央行提供融资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牙买加体系时代及其之后,美元霸权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增强,80年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催生的“广场协议”、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向世人“彰显”着美元霸权的现实影响力。

(二)国际组织强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当今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两大主导性机构,在国际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合作和支持后发国家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IMF来说,持续性的借款职能意味着必要且持续性的监管,由于基金组织所借以运行的经济政治环境极为复杂,所以针对IMF的改革议题也将同样的不易解决。现实中令人悲观的是,美国与西欧控制的两大机构直接为西方集团利益服务。IMF在贷款条件的设定毫无遮掩地显露出西方国家推行自身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险恶用心,而悍然置借款国当地具体经济状况与不顾。我们认为,国际货币领域中各国不同的财政金融诉求应该得到充分顾及,各国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表决投票权应该得到妥善协调。

(三)华尔街模式

20世纪,华尔街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美国争夺世界经济强国的进程,实体经济金融化是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主要使命。美国金融部门迅速扩张始于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强调成员国央行对国际金融事务的控制,采取“国际金融抑制”严格限制私人金融部门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世界领先的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开始了其全球范围的扩张行动,形成了可以左右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强力集团。美国金融资产规模庞大,金融体系以强大的资本市场为支撑,以摆脱传统商业银行为主的运行模式,以直接融资为主,呈现出“脱媒”的特征。

美国在全球推行其华尔街模式,依靠强大的制度性力量尽可能的统一各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从而依靠在资金、服务、人才和意识等均呈现明显优势的华尔街影响各国金融业发展甚至国家整体经济走势。各国金融机构内部部门设置、金融体系构成呈现出美国化趋势即为明证。

二、美国金融霸权的本质

针对意识形态,国际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诸多学者都有过理论化的阐述。综合各种理论及目前现实,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依赖于经济基础形成的一种代表某一社会集团利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它体现出群体性、系统性和历史性的特征。

“美国特殊论”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直接来源,所谓美国特殊论是指这样一种观点:美利坚民族承担着建立民主自由样板国家的特殊使命,并且有责任在国际社会广泛推广自由观念和民主制度。正是基于此,意识形态的输出自然就会成为盛行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意欲蔓延或可采取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有着难以忽视的紧密联系,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对次有过深刻的描述:“价值、文化和体制深刻地影响国家如何界定它们的利益。”国家利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的,其特性在任何一点上都取决于社会和政府中普遍持有的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观点。

在理论层面上,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则寻求全球性的古典自由放任;在实践层面上,极力推行着一场有利于西方国家国家利益的社会经济转型运动,“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均可被认为是其新自由主义付诸实践的试验场。实际上,处于中心地位的美国金融资本,需要统领全球要素,保证世界资源毫无阻拦的流向处于霸权“旋窝中心”的美国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新自由主义金融扩张理论的吹鼓者,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4

【关键词】

金融文化;货币;认识误区

1 认识金融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金融文化则是文化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包括货币文化、信用文化、虚实文化、金融风险文化以及金融企业文化等,是人类共性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根源于各国传统社会文化与金融实践当中,并反作用于金融实践。

在经济市场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活动不仅对经济政治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日益广泛、迅速地创造出新的居于社会文化核心地位的金融文化,其对金融乃至经济活动的制约与促进作用也愈发凸显。从微观上说,不论主动与被动,自愿与不自愿,金融文化都在日益强烈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从宏观上说,金融文化对一国金融实践和金融制度结构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优秀金融文化是保障和推动一国金融及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错误金融理念则将金融这把双刃剑的危害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短视信用文化导致一锤子买卖、损人利己现象层出不穷;轻视虚实文化,金融体系创新无度,虚拟经济不断自我膨胀,实体经济却停滞不前;漠视金融风险文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漠、侥幸心理、机会主义普遍存在。纵观世界各国,形而下层面的各种金融问题无一不与形而上层面扭曲的金融文化相关。

2 货币认识误区及解析

金融文化既然是文化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必然受共性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固有的意识形态中部分与现代金融发展不相一致的观念以及错误观念指导下的金融实践自加强机制也形成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金融文化认识误区,典型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被俗称为“钱”的货币认识上。货币独有的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功能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切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货币超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其化质为量的特性促使人们的生活趋于量化和理性化,由此有人将货币作为首要的生活目标而为之疲于奔命,人情淡漠,人际交往只求功利,更有甚者,为钱不择手段。“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货币虽然使人们摆脱了对物和他人的依赖而获得更多的自由,却又受货币本身的束缚和支配而使自由流于形式化。带着强烈的感彩,许多人甚至认为钱是万恶之源。凡此种种对“钱”的体悟是现代人未能对货币形成科学认识而得出的肤浅结论。

事实上,货币历史浩瀚博大,绝非一个“钱”字了得。货币无论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每一位劳动者既是自己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也是他人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者。与早期的直接物物交换不同,今天我们借助货币这一媒介进行间接交换。在将商品(或劳务)转换为货币,再由货币转换为其他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中,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应该代表商品所有者之间等价交换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才是货币的本质。交换的前提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等交易,只有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得。如若交易双方能遵循等价交换之原则,便应是各取所需,实现双赢,不存在某一方纯粹的功利主义。

当今世界货币逐步构成人际交往关系的核心部分,并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面,任由纯粹手段的货币向内生长成终极目的,却忽视其本质属性――等价交换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客观地说,货币只是一种工具,它既能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可能让人为之着迷,还可能被自私自利、贪婪的人们所利用,少数人投机取巧甚至用坑蒙拐骗等手段攫取货币,本质上就是在掠夺和剥削他人权益。如同当今世界各国流通的货币只是价值符号,不是真实财富,真实财富要靠人们劳动创造一样,货币本身也不是万恶之源,其对人的支配只是形式上的“魔鬼”,无知、贪婪、不劳而获等人性弱点,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我们不能以否定货币来掩盖人性恶的一面给市场经济造成的破坏,这既不利于人们对货币形成正确的认识,更不利于培养现代金融意识,进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重建货币认识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货币经济,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后,在逐步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国人对货币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羞于谈钱”到“一切向钱看”的转变,无疑是形而下层面各种经济活动决定形而上层面抽象意识形态的体现,这种自发形成的理念或信仰虽然朴素、现实,但有些未必是对市场化过程的理性反思,其反作用于经济实践便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市场经济实践需要优秀的金融文化理念引导,重建货币认识首当其冲。

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和手段的货币,应该代表交易双方等价交换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即商品所有者在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时应真正做到等价交换;同样,货币持有者在将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时亦应做到等价交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确利人才能利己,对方无利自己也无利,而不是损人才能利己。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5

中图分类号: F8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14)03010107

一、问题的提出

视角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如果说认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客观事物可知否、如何知和为何知,那么视角则与如何知直接相关。恰当科学的视角,是认识内部逻辑以及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实现一致的前提,能够促进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历史的统一。改革开放后,伴随二元经济转换和市场经济转型,我国逐步形成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与其他类型金融“四元”并立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并未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由“虹吸”效应导致的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收缩”效应导致的农村融资大幅萎缩、由“补缺”效应导致非正式金融禁而不止的“农村金融脱农化”、“农村金融非农化”现象。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相悖离现象,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但大部分从剖析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入手,局限在机构设置、功能发挥、模式构建和体制完善等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较少触及决定这一系列制度的经济基础的研究,较少触及影响这一系列制度的视角、范式的反思,因此往往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实质是农村金融研究及决策与农村金融环境及条件、农村金融认识与农村金融实践相脱节的表现,对此进行视角、范式等观念层面的反思与重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金融的“知行合一”。

本文旨在对农村金融的视角进行反思与转换,以试图从观念层面对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进行反思与分析。文章突破就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谈农村金融、就农村经济增长或农户需求谈农村金融的传统“机构视角”、“微观视角”,将二元经济作为农村金融的内生变量,构建农村金融新的“结构视角”,就二元经济转换谈农村金融。 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构建结构视角的必要性与客观性;第三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首次系统回顾梳理;第四部分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对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于传统视角的观点结论;第五部分就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二、农村金融问题分析的视角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界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视角,分别是机构视角和微观视角。这两大视角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但亦有其缺陷。为此,笔者提出第三种分析视角――结构视角。

1.机构视角

所谓机构视角,是指站在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与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供给不足、机制落后、绩效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对比理想的农村金融机构标准进行农村金融的机构网点扩张、微观效率提升和体制机制重建,以通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表现为:一是职能范围调整,主要是新设农业发展银行及业务范围调整。二是体制机制重建,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改革,中国农业银行股改上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并商业化。三是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先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组建县联社和省联社。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虽然一定程度扩充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好转和可持续能力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忽视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一方面,它不是从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是站在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看待农村金融功能,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匹配性、关联性不强;另一方面,强调对既有机构进行改革,而忽视需求分析,也自然使其忽视对农村金融系统外部环境的宏观把握以及视野的宽度拓展,使其无法科学认识我国农村金融外部经济环境的本质特征。二是忽视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金融的约束。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在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机构视角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完善、历史包袱减轻等问题的解决,并逐步以商业化为取向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商业化取向的改革,严重忽视了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的长期客观存在,在资本逐利性下,随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农村金融资源却持续“外流”。据统计,以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一系列商业化改革启动后,1994―2009年农业贷款占总贷款比平均值为5.06%,比1978―1993年平均值6.96%下降近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量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2.微观视角

所谓微观视角,是指站在农村经济增长或者农户需求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和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微观视角认为,农村金融应从农村经济增长或者是农户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出发,在考察农村金融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功能耦合关系基础上把握农村金融功能,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机构与业务。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按照需求主导的微观功能路径推进,表现为:一是强调资金支持农村。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和创新抵押担保机制,当年中国银监会允许设立“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二是强调农村金融需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并探索建立更加贴切农民和农村需要的小额信贷组织。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强调需求导向,关注农村金融功能,一定意义上讲,正确回答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使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起点回到正确原点,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问题,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金融非农、脱农问题,但存在农村金融功能定位过窄,即强调微观功能,忽视宏观、中观功能的缺陷。

总之,上述两类视角的共同缺陷在于将二元经济――我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作为农村金融的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农村金融的理论前提假设、外部环境把握、基本约束条件与经济现实不完全吻合,导致了农村金融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农村金融亟需进行视角转换。

3.结构视角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即经济结构二元性,实现二元经济转换是事关全局的历史任务。而二元经济转换的实质就是工农业之间或城乡之间的资源转移,并归根结底会以资金形态表现出来。作为资金动员、转移、配置的重要中介,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决定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而且农村金融还是一个与二元经济转换相伴相生的特有经济范畴。因此,可以说,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具有本质必然联系,构建结构视角是农村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基本前提假设。前已说明,传统一元经济、现代一元经济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一个存在于二元经济过程的历史范畴。二元经济转换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安排下的资本形成、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部门之间不平衡增长等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以及功能内涵。反之,农村金融以其广泛、强大、持续的资金动员、转移、配置功能,对工农两部门或城乡之间的资金动员、资本配置及其背后的生产要素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二元经济转换产生显著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其次,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经济环境。按照金融功能观和金融生态论,农村金融是一个特殊的金融生态系统,其中,外部生态系统提供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的活动范围、服务对象和经济、法律、信用、市场、制度环境,决定影响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态;反之,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通过实现农村金融的一系列功能反作用于外部生态系统。而就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系统而言,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显然是其本质特征、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活动范围、服务对象等。

最后,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根本约束条件。农村金融虽与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之中,但只要二元经济转换仍未完成、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还未完全转移出去,那么农业部门将会持续向非农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和资金支持、农村金融资源将会持续向城市流动。因此,可以说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一个根本约束条件。因此,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

总之,机构视角往往从农村金融本身谈农村金融,微观视角则是局限农户、农村经济增长层面谈农村金融,而新视角则“跳出农业谈农业”,把农村金融放在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系统长河中去研究,放在中国经济的最本质运动中去把握,是对机构视角、微观视角的一次“扬弃”。

三、研究进展

构建农村金融的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以及探讨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基础在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本质必然关系,实质就是揭示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的本质必然关系。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都还不够,暂未见专门系统研究。深刻认识二者关系,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Gurley和Shaw通过建立一种由初始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以此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1]。Patrick提出了金融发展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模式,并认为经济发展初期供给领先型处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直接探讨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家是Mckinnon。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被分割性”,在分割经济中金融市场也是分割甚至是缺失的,其所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使一些独占许可证的进出口业、高度受保护的制造业、大型跨国公司甚至政府机构享有能够获得银行放款的特权,而农业等很难获得银行放款,从而束缚了经济发展,限制了资本积累,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因此应当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消除金融抑制[3]。西班牙经济学家Galbis建立了一个两部门金融中介模型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改进金融中介储蓄和投资的配置机制,使社会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可视为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可视为工业部门)可加速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4]。Greenwood和Smith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供给无从产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就建立起来,而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5]。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二元经济转换决定农村金融发展

陈锡文认为造成农村获得信贷资金困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6]。温铁军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7]。温涛等认为经济二元性使得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同时存在于我国金融发展过程,即以农村金融抑制为代价达到城市金融深化目的[8]。曾康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二元金融并存格局的主要原因[9]。除了这些整体抽象探讨外,一些学者还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不同阶段就二元经济对农村金融的制约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

(1)传统一元经济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是二元经济转换的起点与初始条件,探讨传统一元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对理解二元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一元经济决定了小农的行为模式、金融需求,小农命题不同,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安排也不同。其中,“理性小农”命题认为,传统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或者与传统农户相适应的农贷制度是富于理性的,或者只需要将现代商业性金融体系直接延伸到传统农业经济就可以了。相反,“道义小农”命题认为,小农经济坚守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也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传统农户只可能存在为了生存与安全需要的被迫借贷,而不存在为了促进生产的投资与借贷,因此应提供以求助为中心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2)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初期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必须打破“低水平陷阱”、推动工业化,与之相适应农村金融是作为动员农村资金剩余实现向工业部门配置的重要手段。林毅夫从建国后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战略”出发,认为资本稀缺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偏向城市重工业,农村金融只是动员农村储蓄向城市提供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10]。陈军和曹远征从金融体系目标函数为资本积累最大化出发,认为工业化战略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目标函数是资本积累最大化,而在资金十分稀缺、分散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等约束条件下,农业和农村部门必然成为重要的输血基地[11]。周立从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向工业化、城市化配置资源及方便政府控制而并非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形成逻辑[12]。王曙光则提出“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设”,认为实际承担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以及后来经济转轨国家制度变迁成本的金融主体是农村金融部门[13]。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轨的交汇期。一方面,农村融资大幅萎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曾一度并存,后非正式金融又禁而不止。张杰认为,在经济转轨期财政配置资源功能弱化,为保证国有经济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对比重的缓慢下降,国家必然从农村汲取大量金融剩余支持国有经济[14]。这与Mckinnon关于在中国改革开始的关键时期占总人口3/4以上的中国农民以净贷款人的身份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的观点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为满足改革开放后资本密集型大型重工业企业、国有企业改革资金的刚性需要,形成信贷资源配置向城市、国有企业集中的现象。关于后者,很多学者认为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共存与二元经济格局相关联,二元经济导致了二元金融。

(4)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阶段

由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转折点,与之相应,农村金融制度也应相应调整变化。蔡提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农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下降、农民人数减少,城市居民农产品消费比重降低、社会进入多数人支持少数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逐渐消除。与之相适应,应当形成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流动的机制和渠道,保证对农业的反哺和对农村的支持落到实处,因此,应按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原则重新塑造金融体制[15]。

(5)现代一元经济阶段

现代一元经济下,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融为一体,城乡经济发展以较快速度趋同是金融发展二元性消除的前提条件,武翠芳认为随着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减弱,农村资金外流速度和数量将会减缓,而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是解决农村资金外流的根本之道[16]。

2.农村金融反作用二元经济

(1)农村金融抑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关于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很多人进行了讨论。周振等认为农业部门金融剩余转移越强、非农部门资本存量越多,这虽然能促进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加,但受金融资源流动性效应影响,又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17]。一部分人认为评价农村金融抑制是否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王少国认为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转换的第一阶段主要应发挥二元强化效应,即应动员尽可能多的农业经济剩余和非农业部门储蓄,投入到收益率高的非农业部门中,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以促进二元对比系数降低,打破传统一元农业经济结构[18]。

(2)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从其他国家成功经验来看,日本注意通过金融制度完善和金融市场发展,促使金融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合理流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观点是一致的。周振等认为应在转移农业金融剩余、增加非农资本存量同时,以更大的资本比例投入到农业部门,以削弱二元经济刚性。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还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基于结构视角分析农村金融

通过梳理,我们看到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些人还站在结构视角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对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规律以及农村金融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整个研究还处在间接提及多、系统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抽象分析多、具体分析少的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拟基于“结构视角”,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作一分析。笔者认为,这是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一环。

(一)不能简单否定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对这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认识,不仅关系到历史现象评价,而且与农村金融改革直接相关。我们认为,对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不能仅站在农业一部门立场笼统抽象评价,持简单否定态度,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具体阶段进行历史评价。

在二元经济转换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在于摆脱“贫困陷阱”,打破“低水平均衡”,正如青木昌彦所指出:“任何欠发达国家都必须依靠从传统农业部门抽取资源,启动其工业积累……部门间资源转移将一直持续到工业部门能够自己融通投资资金实现增长为止。”[19]在这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阶段,农村金融的功能主要在于动员农业经济剩余,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非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尽快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抑制如果没有以农业部门发展停滞甚至下降为代价而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演进,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促进而不是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

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评价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如何合理协调其农业功能与工业功能的问题。在金融资源有限背景下,由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再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中,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部门平均收益率不同相关,金融资源始终存在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配置或者说争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天然涉及两个部门之间的资金动员与配置问题,必然具有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功能,并且必然经历一个由支持工业为主、支持农业为辅到支持农业为主、支持工业为辅的过程。片面强调农业功能,将可能使工业部门发展缺乏原始积累或资金投入,延缓工业化进程和整体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工业功能,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抽取,限制农业发展,降低农村消费能力,拖住工业化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需要,通过农村金融及其与城市金融的配合协调,努力实现农业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两部门发展良性互动。

(二)农村金融功能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功能的统一

坚持需求导向,把握金融功能,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首要前提。结构视角将决定农村金融需求的外部生态系统由农户、农村经济增长扩展到二元经济,不仅符合经济现实,而且给我们科学全面认识农村金融功能提供了可能。

结构视角告诉我们,在我国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期,农村金融除具有清算和支付结算、促进资本积累、提供价格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解决激励、管理风险等微观功能外,还具有满足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链条整合延伸等需要的中观功能;以及满足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需要的宏观功能。因此,我们既要加快与农村微观金融功能相匹配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微型金融改革,合理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又要通过出台类似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等法规,约束与农村中观功能基本一致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向农业投资;还要高度重视与农村宏观金融功能基本耦合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充分合理发挥其功能作用。

(3)农村金融不能完全商业化

在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农村金融改革是否商业化问题是理论与实务界争议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有人主张实行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商业化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出,出现严重市场失灵现象,使农村金融改革远离初衷。

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在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的起步阶段,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选择等因素,决定了农村金融运行常常以政府为主导,从而保证上述战略实施;在起步阶段完成至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一个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农村金融此时应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政府还必须保留适当的干预;当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则应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式、成长型农村金融改革。换句话说,随着二元经济转换,农村金融将经历一个从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当前,在二元经济约束、工农两部门比较生产率差异仍然客观存在背景下,按照城市金融改革模式,如果单纯强调农村金融商业化,固然可以提高农村金融的可持续能力,不仅难以达到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观愿望,只会使这一流动加剧、加速,最终难以实现农村金融改革自身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统一,难以实现农村金融福利、覆盖面与可持续性的统一,使改革远离初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不可简单商业化。

(三)农村正式与非正式金融应优势互补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普遍存在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分割”与“共存”现象。一方面,正式金融以其规模、机制等优势可能会排斥非正式金融的生存,非正式金融则可能因其信息、成本等优势而占领一部分正式金融的服务领地。另一方面,正式金融将给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非正式金融又会在正式金融供给不足时发挥一定的弥补作用。

结构视角认为,一方面内生于传统农业的非正式金融具有成本、担保等优势,与传统农村、传统农户相藕合,如果二元经济转换没有完成、传统农业依然一定范围存在,那么它就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建立在地缘、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信用资本将会渐减少,而非正式金融因其交易对象、信贷规模、交易范围的有限性及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将使得其既不足以满足“交易范围扩大”后农村微观金融需求,又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提升、传统农业改造等农村宏观金融需求。为此,在整个二元经济的转换阶段,我们应当在发展正式金融的同时,在坚持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给予非正式金融适当的承认和扶持,以形成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局面。

五、研究展望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 “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目标,而“四化同步”则是二元经济转换的战略性路径,而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关联城乡金融资源的金融媒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的关系,科学认识并自觉运用其中规律,需要我们借鉴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生态学的一系列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其一,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历史评价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工业化进程中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增长、农村金融抑制的必然性、农村金融抑制的“度”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如何为两部门资源合理协调配置服务、日本等成功实现二元经济转换的国家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和实证检验。其二,关于农村金融功能科学全面把握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自觉将农村金融研究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实际调查分析二元经济转换背景下农村金融多元化、多层次、动态化的真正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调整并前瞻安排农村金融供给。而就我国当前而言,农村金融理论一是应高度重视刘易斯拐点是否真正在我国出现的研究,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二是应充分认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宏观、中观功能实现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其三,关于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改革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我国二元经济所处阶段等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其四,关于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关系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不仅结合部门二元结构转换而且结合地理二元结构转换等,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互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Gurley, J. G. , Shaw, E. 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7,15(3):42-47.

[2] Patrick, H.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66, 14(2):174 - 189.

[3] Mckinnon, D. J.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 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4] Galbis, V. 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i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77,13(2):58-72.

[5] Greenwood, J ., Smith, B. D.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7, 21 (1):145-181.

[6] 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9.

[7]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2.

[9] 曾康霖.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3] 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4]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M].金融研究,2005,(2):1-12.

[15] 蔡.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 武翠芳.中国农村资金外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7] 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0-23.

[18] 王少国.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贡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9] 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M].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19]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The Rural Financial Problems Under Structural Perspective

YANG Deping1,SHENG Wen2

(1.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6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球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是3.58%,全球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是6.58%,全球国际资本流动增长的平均速度是13.67%。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实践影响的数据计算得出:全球虚拟经济规模为160万亿美元,其中金融衍生产品年末余额为95万亿美,股票市值为36万亿美元,债券余额为29万亿美元,虚拟经济规模大体为全球GDP总和的5倍多。全球外汇交易已基本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传统占主导的经常账户的资金往来规模与资本账户国际级资本流动规模相比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各种金融工具在世界各大主要金融交易所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交易,其标的物也由传统的实物交易不断衍生出期权、期货及各种指数的交易,极大的丰富了交易品种,使金融体系逐步成为实体经济上方运行的一套新价值运动体系。

另一方面,在过去十几年中,全球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波及的范围及造成的破坏程度也是惊人的: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整个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金融虚拟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这种倾向越加明显。如何有效地利用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分散和管理风险,特别是如何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安全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就需要我们站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一、新金融观――金融资源观对金融虚拟的认识

(一)传统金融观的片面性

传统金融理论对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新金融的认识存在片面或不足。

譬如,大部分金融教科书中对金融的认识是从货币资金的融通、信用的产生与发展角度去考察的,即资金融通观。这种认识的视角还是局限在货币资金这一基础环节,而新时代下的金融早已不是简单的货币资金的融通,它还涵盖了风险管理、公司结构治理、宏观经济调控等新的内涵。

再如,有的学者将金融简单视为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服务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或直接将其简单认为是服务业,在考察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时也只是将金融服务产生的GDP与一产、二产简单加总,这种“产业论”固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对金融的认识有一定见地,但对于金融一些虚拟的、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还是不足的。

(二)金融资源观

金融资源论的提出克服了传统理论的瓶颈,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创新性地认识到了现代金融的时代特点。这种理论认为,金融是一种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对。金融资源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其本身是一种资源,是社会性战略资源,是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它又对其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激发、推动、诱导、调节和配置的功能。

二、金融资源观视角下的金融虚拟

所谓金融虚拟,是指在金融尤其是金融工具与金融工具的运动所表现出的超越于实体经济合理界限的规范性、本质性特征或状态,其主要表现为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与实务资产的联系日益疏远。

(一)低度虚拟――与基础性金融资源相关的金融虚拟

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直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互分离的过程。从远古时期的偶然的以物易物到不断扩大范围的以物易物,从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再到金银充当固定交易媒介,社会资源的流通与价值交换都是实实在在的交换。然而,随着纸币的产生、票据的流通以及钱庄、票号的兴起,使得社会资本的流动速度大大加快,资源配置在跨地区、跨行业间配置变得越来越容易,社会闲散资金通过早期类存款机构形成集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经济中出现了由基础性金融资源――货币资金派生出的金融虚拟,早期的这种虚拟衍生性不强、杠杆性不高。

(二)中度虚拟――与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金融虚拟

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壮大,信用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普及,各类服务于这些产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开始出现,金融业已不再简单是从事吸纳存款、发放贷款的银行业,而是拓展到包括证券、保险、担保、租赁、公司治理、咨询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行业。然而,与这种虚拟相伴随的是金融活动与经济活动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金融波动更容易引起经济活动的波动甚至引起经济活动的大起大落。

(三)高度虚拟――与高层金融资源相关的金融虚拟

所谓政策性金融虚拟指的是在整个经济、金融运行体系之上,政府当局可以利用金融去干预经济发展。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中央银行采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的干预,这种调控职能可以对整个经济体运行的效率、经济的冷热采取全面的调节;而无息贷款、优惠贷款利率、进出口利率补贴、贷款方向的指导等一些由商业银行或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对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金融虚拟对金融安全的功能分析

(一)正向功能分析

1、金融虚拟提升了价格机制在经济总的核心地位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供需力量对比决定了商品价格。现货交易规模小而分散、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并且缺乏统一、完整、高效的市场与价格形成机制,受预期影响也较小,这些特点使得现货价格有某些方面的先天性缺陷,如区域性特征明显、预期性差、非公开、非竞争性强等特点,而这些缺陷使得现货市场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是现货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滞后性、不完备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现货市场周期性波动;二是现货市场自身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经济主体无法获得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2、金融虚拟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首先,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提高了现货市场运行效率。其次,衍生品市场保证了微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再次,衍生品市场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负向功能分析

1、金融虚拟的演进加剧了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而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2、金融虚拟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

金融虚拟的演进扰乱了货币供应增长与物价间存在的稳定关系。在金融虚拟性日益提高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环境下,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之间的资金通道是双向开放的,不稳定的货币流向会对物价水平造成冲击,从而冲淡货币政策的目标。

四、金融虚拟对金融安全影响的政策启示

(一)科学认识金融虚拟加强金融安全意识

金融虚拟演进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加剧和强化了金融脆弱性,增加了资本市场波动和社会风险,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二)加强金融监管防化系统风险

现代金融监管在维护国家安全、经济金融安全、资源安全,以及全球经济金融共同安全方面具有极端重要性,是传统金融监管旨在持币人金融财富安全乃至银行业安全这一地方性、微观性地位与局部作用所无法比拟的。由金融虚拟导致的现代金融强烈脆弱性、结构的高度复杂性、金融的巨大外部性、日益明显的虚拟性与独立性,使现代金融监管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和极大的监管必要性,现代金融面临更大的艰巨性、不确定性、风险性和挑战性。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常海中.金融虚拟性演进及其正负功能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P115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丛论[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3]曾康霖.试析金融与经济的分离――从金融的独立性管窥虚拟经济[J].财经科学,2004(5)

[4]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P77

[5]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3)

[6]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P52

[7]姚国庆.经济虚拟化下的金融危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8]庞浩,黎实,贾彦东.金融安全的预警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7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2-0060-0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也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国内外,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社会科学。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不积极、及时地加以改革,金融学高等教育既不能很好地为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服务, 也难以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危机深化并威胁全球的经济金融体系稳定。 次贷危机的爆发和传染再次验证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是难以独善其身的,只能审慎应对。金融全球化不仅对一国的金融决策当局和金融业界人士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对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中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应进行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进,以培养具有国际观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金融人才。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

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变化

(一)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及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表现为金融学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至少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课程交叉、重复现象仍很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 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 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 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 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 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 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 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 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 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与深化。 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活动的空间, 使得金融全球化的格局加速形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虚拟化”(或者说金融化)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在金融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等因素都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加速形成。 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运用,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投机, 从而也孕育着深刻的金融矛盾和金融危机, 而金融全球化也使得金融危机很容易在世界各国传染蔓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正威胁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 日益开放的中国很难在危机中独善其身。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也充分表明了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机制的复杂性, 其规律人们目前还很难真正把握;同时,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使金融危机的扩散和传递速度日趋加快,危害日渐严重,金融安全为各国所普遍关注。这一切说明在现代经济活动中, 金融运动所涌现出的形式之多、规律之复杂,是其他经济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研究和总结。这对当前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变化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挑战

世界经济所表现出来的金融经济特征, 一方面更加突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因其纷繁复杂而给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

首先, 既然金融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当前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 那么金融学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开放性学科。 面对新的经济和科技形势,金融学高等教育应当强化对基础性、原理性的金融经济学理论的研究, 不仅要加强对开放性金融运行机制的研究,而且还要强化对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和金融制度创新的研究,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只有这样, 整个金融学高等教育才有一个与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基础, 整个金融学高等教育才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次,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日益衍生化、全球化和电子化。传统的金融学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已明显落后于金融实践发展的要求, 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较大的调整。为了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的教学内容必须融入对金融全球化、资产定价、金融工程、风险管理以及金融安全等新兴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样的教学改革才可能保持应有的前瞻性, 也容易保持与经济金融发展的同步性。

第三, 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使金融学的理论知识始终处于快速更新的状态, 这对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由于知识的传授速度往往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 所以传统的以“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不能有效地启发或诱导他们去探寻金融知识或规律, 那么他们所接受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必然不完整,更无法达到“终身受用”的目标。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并相应地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培养出通晓金融理论与实务,特别是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人才。

二、 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若干思考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对教育内容的简单增删修补、 课程设置的粗略调整这样的层次上, 而是要打破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正确认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全面的素质观

传统科学与知识发展缓慢, 造就了静态的知识观念, 当代知识的迅速发展与更新则孕育了动态的知识观念。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培养,要求能够将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升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可以说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也是培养模式的一种重大突破。笔者认为,要树立全面素质观,必须正确把握知识、 能力和素质三者在教育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金融学高等教育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又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若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 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锻炼和参加社会实践而形成的, 它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 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成为内在的东西,亦即做人的修养。因此说,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1}。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现代教育就是从知识教育或知识与能力的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或者认为从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可以不提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的话,这就缺乏辩证的观点了,并将导致实践中的偏颇。笔者认为,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能够正确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金融学高等教育要以传授体系完整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展开教学工作。 对照这样一个总体要求, 目前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认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树立新的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出现的综合化、一体化、人文化、信息化趋势,要求文理渗透和文理结合。在这种形势下,高等教育不仅是以培养专门知识、技能、能力为目的的专业教育,而且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为目的的“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就是要拓宽知识面、淡化专业,培养基础宽厚、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通才,也就是说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人才 {2} 。我们认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就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应该淡化专业,强化基础,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 金融理论基础及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最主要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理论应当与实践紧密联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 人才高度流动,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随着混业经营的推进和深化,金融从业人员不可能一辈子仅固定在银行、证券或保险的某一岗位上, 所以我们要注重夯实其理论基础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意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层次性特点。

(三)根据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教育观

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教育思想。 在过去的4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高校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应强调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3}。可以看出,终身教育思想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我们知道,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新近兴起的金融工程学科就是如此,其理论基础是金融经济学, 而技术基础则大量运用工程技术和数理模型。

终身教育思想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在未来任何时候都能获取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要为学生打下一个全面的理论知识基础。 未来的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协调能力, 能够将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到金融实践中,并不断地加以创新和完善,推动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

(四)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静态、封闭的知识观支配下,确定性的追求成为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根本原则,已成定论的、确定无疑的知识被纳入课程,并一度视为天经地义,而那些不确定的、有争议的,处于发展之中的知识被拒之门外,造成知识即真理的印象,这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凡是知识皆有定论的误解, 严重歪曲了知识的本来面貌。这种知识观显然不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在金融学教学中,应特别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未知性,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不过是人们关于世界的假设,具有条件性、境域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知识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的知识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纳入课程编制的范畴。 金融学教学内容不应仅仅是既有知识的聚集,还应包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不应仅仅是教材事先规定的材料, 还应包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产生的内容。在金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即便是确定的内容, 也常常以不确定的形势加以呈现,以凸显知识的不确定特征。

(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树立教与学统一的教学观

在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中, 教与学是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形成教学的共同体。传统教学观往往将教学活动视为知识的单向传授,教师将作为真理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虚心接受,理解消化,教学过程成为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当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开放性、内在性,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相对的、有待完善的东西,是需要批判、构建的对象。而知识的构建和完善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才能实现。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根本, 教师和学生都应围绕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的在能力培养方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 正如我们上文反复强调的,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衍生化使得金融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因此,金融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必须加强。这包括:(1)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使其掌握利用现代手段如互联网查询和获取各种最新信息的能力。(2)要重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老化周期要长得多, 专业基础课一旦掌握牢固, 学生今后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3) 外语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这已经是一种共识,在当前各种人才的竞争中,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的高低,往往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 专业能力的培养。 用人企业往往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应重视学生特别是本科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尽快更新本科学生所用的专业教材,以适应当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使之能够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务操作。 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验手段、实习设计等诸多环节, 把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心从纯粹的传授知识转移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上来。

3. 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金融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金融全球化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具备比其他行业更高的综合能力。 笔者认为,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有意识地让学生们领悟到这些能力的重要性,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加以磨炼。 只有重视这些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平衡发展, 才可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设计

培养目标的确定是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 它不但涉及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 同时还决定着金融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 下面笔者以本科教育为例谈谈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看法。

(一)毕业生应该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 金融学本科教学应强调素质教育和应用教育。金融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金融学本科毕业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全部解决, 其中大部分应该且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和掌握。我们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就成为本科教学的直接目的。也就是说,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并以素质教育为主,是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我们知道,金融学是整个经济学领域中最复杂也最趋近自然科学的领域。因此,理论功底既要强调宏微观经济学更要突出金融经济学, 后者包括资产定价、 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等相关的理论研究。掌握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理论,对于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 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数理分析和计量建模能力的培养,为其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也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和西方金融学研究接轨。

(二)毕业生应该具有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由于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最终要从事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因此我们认为,金融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也应该服务于知识应用这一最终目的。 在强论理论基础的同时,业务课程要与现实紧密结合。实务教育有多种途径, 可以请从事实际工作的业内人士直接向学生讲授金融业务, 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从事短期的金融业务实践, 还可以采取间接的办法,就是让教师先得到实践的机会或得到实践的教育,而后再向学生传授金融实务知识。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实务教学的直接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实务教学,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以便在日后实际业务工作中能更好地应用金融理论和提高实际业务水平。

(三)毕业生应熟悉相关的经济原理并具备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水平

由于经济工作中各个专业具有较大的相互关联性,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认为, 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还应熟悉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教学计划的安排应该体现这一要求, 这可以通过安排一定的选修课来实现。同时我们认为,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不仅要懂得金融理论与实务,也要懂得一定的国际经济管理,并具备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此外,加强计算机教学,提高本科生计算机运用能力, 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完成工作。

(四)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开放意识和法制自律意识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 转轨经济以及转轨后的市场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与计划经济时代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就是“观念”。我们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我们所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这些市场经济意识具体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风险意识。风险意识对于金融工作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风险最终都会表现为金融风险;(2)金融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 微小的失误都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 培养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竞争意识,特别是风险意识,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2.创新意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更是日新月异。从宏观的角度讲, 一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是分不开的;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金融企业的发展也取决于它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体制不断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发生变化, 而新的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没有创新和超前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培养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他们适应市场竞争是很重要的。

3.开放意识。正如我们上文所反复强调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未来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因此,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惯例,对于造就金融人才是必须的。 而培养出具有开放意识以及深远的战略眼光的金融人才, 是在今后激烈竞争的国际金融领域中获得成功的一个保证。

4.自律意识。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除了应该懂得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 并熟知和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外,还应有很强的自律意识。无论是1995年的巴林银行破产案, 还是2008年刚刚发生的法兴银行的71.4亿美元的违规交易, 我们都看到了金融从业人员的欺诈投机行为对所在金融机构的重大伤害,特别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大金融机构的重创可能引发全球的经济金融动荡。因此,在金融学高等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参考文献: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金融行业正在逐渐的发展成熟,金融化企业信息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我国的移动行业以及社交网络与网络中的搜索引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仅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冲击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们对于金融行业的信息化以及互联网两个方面涉及的法律进行不断的健全与不断的完善。通过相关法律的管理效率对金融行业进行管理与约束,并且对金融行业中信息化的特征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全面的讲解在金融信息化建设对于银行防控的作用。

一、对金融信息化与风险的全面认识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企业,其运行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在金融方面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经济的核心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对金融行业进行及时的改革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进行的一次重要革新,也是顺应现在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措施。从现在的经济形势上看,在各种经济研究领域很多的学者没有对经济金融信息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但是比较顺应现在经济发展的,受到很多人支持的是观点是信息化金融主要是利用现在信息化技术逐渐的对金融业务进行研究与创新,使其逐渐的实现网络化、信息化与电子化。并且与此同时金融行业还利用现在信息化的经济发展形式,逐渐的进行大量数据的分析,这样可以为金融行业提供比较科学的管理数据,逐渐的促进金融行业经济利益的提升与质量的增强,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从金融行业信息化逐渐发展为止我国经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过程中金融信息化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并且为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实的指导与依据。

二、金融信息下的风险预控现状

(一)信息化认识不够充足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下对于我国的信息化认识不够充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其的思想也非常的重要,在进行金融行业的运行与认识时一定要能够全面的掌握现在的金融风险控制,并且对金融风险存在的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了解,还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在现在这样信息化的条件下,与传统的金融方面的风险相比较,金融风险具有很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金融风险预控时一定要针对当前的实际资金运转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风险相互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金融经济的效益提升到最大化,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逐渐的实现现在金融行业中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二)金融防范风险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进行金融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金融资金运转的情况进行风险的预控。我国现在的金融行业在处于建设的期间,其中还有很多方面发展的不够成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漏洞,其中有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加大了其中存在的风险。若是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则会导致金融行业发展更加的缓慢,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不能及时的控制其中的风险,不能充分的发挥金融的作用。

(三)金融信息化建设中对于金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这样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关于金融信息安全的问题一直是金融行业中的重中之重,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借助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对于其中的组织管理需要进行详细的的分析与掌握,现在的信息管理技术不够健全,不管是在管理机制方面还是在制度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三、企业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信息化的建设是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下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的促进金融经济对于各种信息数据的掌握与评估,以及对于现在经济发展下金融行业运转状态的分析,并且信息化建设对于金融管理来讲是其调节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掌握重要的手段与重要的载体,也是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平台以及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柱与动力。在以后的发展工作中,对于金融的发展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不断的实现信息的收集,利用科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实现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加强对于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强化风险管理的掌握程度

在进行金融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现在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对于其最基本的认识与掌握,并且还需要不断的进行风险管理细化。金融行业中风险意识的加强与充分认识可以很好的促进现在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全面的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提高金融行业效益提升。

(二)完善金融中信息化控制的法律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同时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法律基础与管理机制,全面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的,更加全面的进行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很好的对信息化发展与建设做出正确的指导与规范,并且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将其渗入到管理业务中,促进企业金融的发展

对于现在的金融经济的发展来讲,其在我国的经济中非常的重要,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风险预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于金融业务管理,熟悉金融业务的发展,将信息化风险预控不断的渗入到经济经营业务中,这样才能很好的促进企业金融行业的发展。

(四)建立比较健全的金融风险信息管理保障体系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对于金融风险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国外的经济金融管理中已经建立比较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我国可以向其借鉴一些管理方式或是风险控制经验,以及在金融风险控制中应当遵守的一些标准。结合自身的国情进行经济金融方面的风险防控以及管理,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设计,其中信息管理安全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的控制管理。

例如在前几年我国的中航油事件中,从最初的获利到后来逐渐的资金短缺,一开始其中就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在资金方面中石油选择的是风险比较大的做空期权,并且在风险方面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来积极的应对对冲交易导致风险被无限的扩大,最后被逼仓。所以在进行风险防范方面一定要掌握好防控技巧,不断的提升自身对于风险防控的技能与意识。

四、结束语

金融行业中的信息化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形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促进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从现在发展的情况来讲,对于金融行业中信息化发展还需要很多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信息化金融经济的建设。将信息化管理逐渐的发展成熟不仅能够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还能很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许迎春.金融信息化及其风险防控研究[J].天津科技,2015,02:53-54.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29-02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金融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知识为基础,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涵盖内容广,信息量大。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前期专业课程知识衔接不连贯,同时没有后期金融类课程巩固货币银行学相关课程知识点,对货币银行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上较金融专业学生有一定差距。如何在有限的一个学期内将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内容教给非金融专业学生,让他们能用货币银行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金融现象,熟知社会融资方式是教师在针对非金融学专业学生授课时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学生学起来有难度,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严谨,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应用性不强。

(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宛如纸上谈兵,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教学内容,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多、理论性强,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W,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货币政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自编教材时效性强,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增加实验软件购买,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交流金融信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要求嵌入F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力图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丽华,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9-141.

[2]崔晓蕾,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73-75.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例10

一、低碳经济下银行所存在的约束条件

1.银行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普遍不足。因为低碳经济从理论的提出到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我国很多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对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金融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疑惑与理解上的问题。对于低碳金融的立项、审批、实施、管理以及相关的业务规则和利润的理解程度比较低,同时低碳经济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又严重稀缺,所以要想短时间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过渡到低碳模式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2.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银行金融的发展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低碳经济所强调的是可持续,要求在低碳环保的环境下进行经济活动,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同时对于企业追求最大利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一来发展低碳经济投入了相应的成本必然会降低银行金融的自身利益;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政策相辅助,不仅没有配套的风险补偿,必要的税收减免和担保措施也很不完善,这样就导致了银行金融业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3.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就目前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对于所签订的相关协议在若干年后是否依然有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另外,关于低碳经济的认证程序和标准本身也不够完善,相关的监管部门以及管理水平、监管技术都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二、低碳经济下银行金融的发展建议

低碳经济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要发生改变;对于银行金融业而言,未来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低碳。针对上述所列举出来的银行金融业中对低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现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提高相关人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程度。社会环境对于低碳经济的认同程度和低碳经济所确实能给银行金融带来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决定着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态度;而要想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进行更加积极的配合和建设,首先就反过来让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低碳经济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不仅是因为低碳经济是环保的、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还是能够有效带动银行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走向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所以,要在银行金融业中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就要提高相关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将低碳经济的理念植入银行金融业的发展理念以及文化中去。在加强相关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外国银行金融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主动培训,通过这两方面的配合,让银行金融整个行业对低碳经济有充分的认识。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下,低碳经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就会变得显而易见。

2.将低碳经济信贷的力度加大。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如果只是一味加大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但是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却做得不到位,就会导致低碳经济只是概念上的东西而不能产生实际性的效益。所以,在进行低碳经济的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融入银行金融计划特别是中长期计划中去。在将传统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过程中,银行金融可以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放力度,通过这样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政策可以作为引导作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低碳项目的热情。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部门也要对低碳业务做进一步的研究,对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项目或者低碳行业进行相关的预测和判断,如果风险可以控制,应该适量增加对这些项目的信贷投放。一般来说,银行金融可以对以下低碳行业进行重点考虑:核能、风能、薄膜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节能电机等节能减排行业;发展新能源所需要用到的电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基础性设施项目。

3.加强对低碳经济中的经营风险的管理。低碳经济发展至今,虽然其前景可观,但是目前的低碳项目本身的盈利性却不太强,同时在低碳技术上、成本控制上的水平不足,导致了很多低碳项目本身的利益没有吸引力,增加了这些项目等的经营风险。所以,在加大对低碳经济项目的投资力度的同时,也要从管理上降低这些项目的经营风险,使这一类项目的风险不稳定性降低,提高项目的利润。在进行低碳项目的选择时,尽可能选择那些经济强度高、外部担保好的项目;同时,在进行此类项目的投资时,还可以考虑分期资金投入、银团贷款等方式进行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上对此类项目的投资程序进行必要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