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7 15:12:25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1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化卫生保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传统医学体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是中医药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必须引起各方重视,但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难以摆脱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束缚的问题,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除此以外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中仍然无法摆脱“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问题,影响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为面向中医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人才支持,就必须积极探索将中医药引入医学全球化系统中的方法与路径。因此,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影响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逐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而使得中医药领域逐步走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层面,与西方医学理论的交流、协作也更加密切,这一点通过中医药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可见一斑。有调查数据显示[3]:国际社会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舞台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有大量的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并将中医药技术快速推广至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各个领域中。除此以外,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医药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加。有关报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来,国际上的中医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成立,不同规模的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国际主流教育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化目标实现,大量国家与地区的正规大学中已经创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本科教育专业,中医药对外教育也逐步自传统模式下的散、乱、小状态向着主流化、规范化、学历化、本土化的方向繁荣发展。正是由于中医药专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做好对全球化趋势的应对工作,将中医药专业的发展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从而为中医药专业的快速发展赢取更加广阔的前景与市场。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挑战

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多局限于经济层面,东西方文化领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较有限,各个国家与地区缺乏学术专业的交流沟通[4-5]。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当前中医药专业所涉及到的国际性科研合作项目较少,所开设课程覆盖不够全面,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本专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导致国际舞台上对中医药重要医学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与全面,进而也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培养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除此以外,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外语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外语实力尚无法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中医药教育难以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渠道深入开展。特别是中医药教育事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异常密切,在中医药领域中大量的中医专业术语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哲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展开全球一体化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将这些关键词汇的渊源传播推广出去,由于难以秉其全意,从而导致中医药关键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问题在于:在推进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重视解决中医药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但中医药理论客观上来说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即便近年来在中医标准化进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速度仍然比较迟缓,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一体化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在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标准化建设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对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以及本土化进程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策略

1.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积极应对教育教学体制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性发展眼光且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6]。为满足这一目标,从专业设置的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瞄准多元化的发展诉求,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使专业设置与配置更好的为教学、研究、医学、社会服务。同时,教育教学的整体体制应当自应试模式逐步过渡至素质模式,以此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化发展市场中赢得竞争实力。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必须着眼于对师资力量的提升,稳定教师队伍水平,将外语语言、传统文化等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7]。

2.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在将中医药推向全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医药中传统文化理念与全球医学领域发展标准的结合,必须着眼于标准化机制的建设。统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准机制,才能够使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人才流动更加通畅[8]。作为我国医学领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医药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积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必须主动制定标准,规范市场,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当重视对中医药专业相关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原本生僻枯燥的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与融合,从而方便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理论发展需求,展开标准化的教材编写工作,严格落实已制定标准,从而确保中医药高等教育以一种健康且规范的方式积极发展。

3.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在高校办学体制开放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接受东方、西方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校园中实现东西方不同科技、学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如何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其一,将外资与外智引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达到所谓的不出国门留学的理想状态;其二,鼓励有条件与资质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法,与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医学院校强强协作,展开科研、教学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国际化进程。

4.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中,必须积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对办学观念进行优化,拓展教育教学事业,以“三个面向”为基本原则,力求能够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发展定位等方面实现进步。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方面,应当尝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相关专业设置范围进行拓展,以“大中医药”为基本范围,纳入包括药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康复保健、临床医疗、预防医学、种植加工等在内的相关产业,着眼于培养可适宜于不同专业需求的中医药高等人才,更好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场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2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整合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基于整合理念的医学教育是培养胜任未来医学模式优秀医师的前提。本文结合线上教育经验,探索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将整合医学理念融入肿瘤学研究生教学中,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1“互联网+”背景下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互联网方式,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变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辅助、服务学生学习从单向“满堂灌”向注重互动的“翻转课堂”转变。其优点包括:第一,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第二,教学的方式更多样化;第三,教学更内容丰富;第四,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化。

“停课不停学”期间,各高校应急走上了全面线上教学,催生出新的教育形态,推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迭代更新,促进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在线课程发展。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为研究生教育。互联网对肿瘤学研究生培养的影响是深刻的,多方位的。“互联网+”背景下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2整合医学理念与肿瘤学研究生教育

2.1整合医学理念的概述

整合医学是从人体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为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整合医学的提出旨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专业学科划分过细,知识碎片化所带来的诊疗繁琐和局限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模式也要随之变化,培养学员整体观、全人观的整合理念成为未来胜任整合医学实践的基本要求。

2.2整合医学理念融入肿瘤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

为探索肿瘤学教学新模式,针对肿瘤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与学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构建肿瘤学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消化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本课程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顶尖师资力量,按整合医学的模式对肿瘤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供全面化、专科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课程安排。从消化系统肿瘤这一整体出发,将各个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有机整合,从器官的产生讲至癌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从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讲至内科的用药处方,更包含了最新型的放射治疗手段以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案,形成完整的肿瘤教学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肿瘤学临床思维,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2.3整合医学理念融入肿瘤学研究生教育的意义

整合医学的整合观,是从人体生命的整体出发,把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整合,把弄得支离破碎的医学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整合医学是新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创新性地将整合理念应用于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是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国肿瘤学研究生教学形势严峻。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我国肿瘤科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本身存在很多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程度,制定合適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时,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与其他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所以对于整合医学对于肿瘤科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3

国际化背景下,全球均已呈现出人口老龄化趋势,发达国家率先出现了“护士荒”,致使其在国际护理市场的流动量与需求量均^大,对护理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也较高,可见,提高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尤为重要。

一、国际化背景下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护理英语教学极有必要做出改革。

1.护理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随之提升,对护理理论体系、工作内容、功能任务、人才素质以及活动空间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英语教学应做出相应改革。当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护理教育评估体系革新后,不仅可更好地培养学生,还有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2.应对开放的医疗市场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领域均逐渐向国际化靠拢发展。就医疗方面而言,外资医院、涉外医院逐渐涌现,护士执业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提升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后,可扩大护理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出与现代高等护理教育事业发展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护理人才,进而更好地应对开放的医疗市场。

3.输送急需的国际化护理人才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对学生考试成绩过度重视,因此,护理英语教学大多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护理水平的提高。加上各层次护理英语课程设置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护理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因而护理英语教学亟待改革。

二、国际化背景下护理英语教学改革举措

1.护理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很难与国际化护理工作的高要求相适应,因此,学校与教师均应注重“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思想,认识到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根本是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

2.教材方面的改革

首先为自编实用型四级考试辅导教程,要对所有教材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精华进行归纳汇总,编写分类如快速阅读、写作、阅读理解、翻译分类以及完形填空等,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英语知识;其次为在吸取雅思培训精华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实际编写教材,让学生在顺利通过英语资格考试的同时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最后为在无教材环境下教师自选护理英语材料,借助互联网,对护理专业英语做好分类,进而下载最新素材。

3.实现护理英语教学的信息化

护理英语教学归根结底重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为阅读课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具有信息量大、内容覆盖广以及时效性强等特点,护理英语教师可在网上选取护理专业方面的精华文章,充分发挥信息的交互性,适度改编后使其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其次为写作课的信息化。借助互联网创建出在线英语写作模块,教师可借鉴雅思考试、四级考试等护理专业的范文供学生参考,促使学生逐渐由模仿写作到自主撰写英语文章转变。

最后为视听说的信息化。教师可去外文网站选取教学视频,督促学生按时观看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完成作业,还可利用护理英语教学相关的录像、教学片、Flas等课件推动护理英语教学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4.构建创新型的开放式课堂

护理工作以人为工作对象,教师在护理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首先,应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条件允许时应开展跨文化实训活动,以帮助学生运用好所学知识;其次,可收集图片、画报以及杂志等与外国护理文化有关的资料,采用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等构建出创新型的开放式课堂,以提升护理英语教学水平。

三、结语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对外交流变得日渐频繁,英语学习受到广泛重视。护理学应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立足于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学校方面应成为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科研信息阵地,从而提升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4

0引言

医学教育国际化是未来发展之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未来的临床医生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患者,因此,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我校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此次改革的研究对象,借助新型的学习技术和教学方法,与不同国家的大学进行合作与交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进对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积极推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旨在培养出具有视野广阔、具备跨文化诊治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医学生。

1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纵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培养出国际通用的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桂林医学院从2000年起开始试行培养一部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这些五年制的临床医学课程已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也改革为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的整合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科的重组与融合,但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与发达国家不同,这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与发达国家培养的医学人才还有一定差距,仍然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临床医学高端人才。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有限;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内容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缺乏将最新科研成果及国际前沿进展引入教学的高端课程。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五年制医学生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并且优化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真正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

2建立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意义

五年制医学本科国际化教育是国家针对现阶段社会医学专业人才储备不够充裕的状况,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学制接轨,与人才市场需求对接,与教育利益群体渴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心理预期相一致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医学教育学制改革。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将有如下意义:(1)建立与完善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水平接轨、与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内涵一致的课程体系,使五年制医学生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并具有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潜能,真正成为与国际医学接轨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2)培养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使临床医学的教师队伍趋于国际化。(3)临床医学的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推进教育资源国际化共享与学术交流国际化。(4)提高五年制医学生医学专业英语的实际理解、沟通及运用能力。(5)将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真正打造为“高起点、优产出”一流医学教育品牌。

3建立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改革措施

教育的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如今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应当从学生、教师和课程设置三大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和改革,而且这种教育应该贯穿于医学生本科学习阶段、研究生学习阶段和职业生涯阶段。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3.1设立培养国际化医学生的目标。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国际化教育的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达到世界医学教育的标准与基本要求(GMER),通过接触临床学科世界级知识的创新点,以便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及国际前沿进展。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开设全英文病历书写及英文教学查房,提高五年制医学生的医学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使我校培养出的五年制医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够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来,真正成为能够与国际医学接轨的临床医学人才。

3.2临床医学的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通过国内外互派教师访学或讲学、项目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围绕学院教学改革目标,对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帮助和引导,培养出一批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教学水平的优秀师资队伍,使临床医学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国际化。

3.3设置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3.3.1组织各学科专家讨论:遴选部分国外原版优秀临床医学教材,指定国外出版的参考专著等,整理编写英文的讲义及大纲,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作为已有课程内容的补充或作为选修科目。3.3.2关注临床课程的国际趋势及动向:介绍最新医学科研成果及国际前沿进展,开设部分高端课程。3.3.3加强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校际之间的网络式交流:如邀请发达国家医学院教师来院讲学或开设主题性的系列学术活动,作为国际化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3.3.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共享国际化的教育资源,与国外医学院合作,开展远程教育,进行教师双向交流互访等,共享国际化的教育资源。这一系列的措施改变了既往临床课程的封闭性,顺应世界高校改革潮流,推进了五年制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自从我院实施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实施以来,五年制医学生与往届学生相比,在医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临床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也为我们继续推动实施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注入的强大的动力。总之,在全球化这一的背景下,对医学教育的进行国际化改革已经成为必然,我们只有培养出具备核心能力、具有全球职业视野的临床医生,并通过日后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为本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人类的健康与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5

薪酬水平:年薪5万~16万元

需求职位:电子工程师、质量系统工程师、生产课长等

行业背景: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

No.2 健康管理业

薪酬水平:年薪10万~30万元

需求职位:育婴师、公共营养师

行业背景:它的准确定义为: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国家正在推广实行的“全民健康管理工程”,是一项系列化、数字化的庞大工程,必须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完成,其具体工作须由健康管理师来完成。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00万个专业的健康管理师,而目前我国专业健康管理方面的从业人员只有1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非常大。

No.3 医药行业

薪酬水平:年薪在5万~25万元

需求职位:新药研发、药物分析、制剂研发人员等

行业背景:医药产业是朝阳产业,国家实施医改政策几年来,医疗产品需求的增长和医疗制度红利奠定了医药产业增长的基石。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它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来分,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及医疗器械业。

No.4 旅游行业

薪酬水平:年薪在5万~20万元

需求职位:景区管理人员、旅游管理人员、导游等

需求技能: 外语

行业背景:随着国民旅游需求和在线旅游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释放巨大潜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在线旅游市场。途牛网、携程网等在线旅游的火爆可见一斑。

预计在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No.5 文化产业

薪酬水平:年薪在6万~25万元

需求职位:动漫设计、游戏特效大师、会展策划、演艺经纪人等

行业背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文化资源进入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三是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四是文化与旅游及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五是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自发转向自觉。

No.6 现代物流业

薪酬水平:年薪在3万~25万元

需求职位:单证员、物流管理、物流项目经理、库管员等

需求技能:物流师、采购师

行业背景:在我国,物流产业是新产业,仅有20多年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各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量涌现并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由此而形成了物流产业,并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年年“双11”的火爆,由此可看到国内物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No.7 商贸零售业

薪酬水平:年薪4万~15万元

需求职位:商场管理、运营经理、督导\会展策划等

行业背景:我国零售业的竞争正在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开放而日益加剧。同时,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膨胀的业务规模,均对我国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No.8 电子商务业

薪酬水平:年薪4万~20万元

需求职位:网站运营经理、网站策划人员、平面设计师等

需求技能:平面设计、网站设计、网站策划

行业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试水网络营销,中国电子商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平台的盈利问题一直摆在参与者面前,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目前仍没有在发展和盈利中找到好的平衡方式,而随着新型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用户规模的扩大,大大地刺激了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前进。

No.9 金融行业

薪酬水平:5万~30万元

需求职位:银行大堂经理、小额贷款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等

需求技能:会计初(中)职称、 注册会计师、精算师

行业背景:虽然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在我国,它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金融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来会有好的发展机会。

No.10 建筑业

薪酬水平:年薪8万~30万元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6

一、“互联网+”大背景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其中“互联网+医疗”,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买药贵等难题。具体来讲,互联网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在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既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又提升事中体验,并依靠互联网在事后与医生沟通,从移动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做好事前防范,加强医疗自我保健。以此推动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

二、“互联网+医疗”衍生出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将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此庞大的服务机构、内容丰富的服务业务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形式,势必会应运而生出众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来满足这种新型民生服务的需求。

三、“互联网+医疗”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中,人员的配备是多专业、多层次的。它需要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各行其职。比如在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它不仅需要IT网络工作人员,还需要医疗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资深的专家,还要有以志愿服务身份参与其中的初级工作者。

卫校现阶段探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掌握,它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笔者学校的学生中从一年级新生到临近毕业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虽具有专业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层次特点,这正迎合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多层次人员需求。作为学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大平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先从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做起,逐步融入互联网医疗中,完成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一年级学生群体,因其只有基础医学知识,而对临床知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护理技能水平的高低。这样的群体可以在以社区为基础的移动医疗中尽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接触临床疾病,逐步对临床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求学的欲望;二年级学生群w,因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参与互联网医疗具体的诊疗和护理当中,通过实际接触病人并参加医护诊疗,促使其对已有的医学知识的巩固,并对医学行业产生了荣誉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远大理想;三年级的学生在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并在参与中奠定了创业基础,寻求创业机会。卫校的学生在校三年中,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其自身高低不一的能力和水平,在互联网医疗中以各种形式均能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型民生产业,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景,它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观念,不断地扩大人员投入,不断地增设服务内容和选项。那么,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人员加入到互联网医疗护理队伍中,不仅降低了“互联网医疗”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人员更替、观念更新、行业永葆活力。

对职业卫校来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不仅是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探索、改革的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寻求到了多种创业机会和途径。可以说,“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既是优势互补,又是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前景看好。

五、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

鉴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不妨模拟一下“互联网医疗”与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模式:首先,由学校收集整理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就业供需数据库;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分批、分层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社工护理服务标准培训;其次,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学理论知识后,学生先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医疗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活动当中,分批跟随问诊大夫,进行体验式学习;随着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掌握,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等其他时间,由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进一步深入学习;三年级学生经过参与三年的医疗服务,并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之后,专业知识得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总结前面的学生表现,对于专业能力强、工作表现优秀者,可被医疗服务公司录用,或者应聘有医疗服务公司推荐的正式工作岗位,成为正式员工;除以上举措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还可提供往届毕业生的信息资源,由医疗服务平台与学校共建学生实习就业数据库,医疗服务公司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专长,分流到各家社工机构和社会企业中,实现学生创业和就业。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7

1 背景

1.1 时代背景

随着医疗旅游和健康管理产业的逐渐兴起,人性化的医疗园区或开始成为旅游目的地。人们开始在各式疗养院中做各种医疗检查,并安心享受自然,疗养身心,旅游与养生相结合的新式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具有专业性疾病治疗、疗养、养生和休闲的医疗园区在转型时期的新形式下运应而生,甘肃省武威市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暨荣华颐养园项目,标志着国家重离子辐照技术的实质性建设将在武威率先应用于临床。依托该项新型科技技术,在生态和谐的前提下,规划以重离子中心园区为核心、集专科医院、大型公园、溪谷生态康复社区、中医理疗养生中心为一体的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医疗卫生园区。

1.2 病人心理

针对医疗园区中的肿瘤医院,由于肿瘤具有病程治疗时间长的特点,所以约有90%以上的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肿瘤中的癌症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而使癌症发生、发展或抑制。 缓解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是当前肿瘤医院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其身心轻松平和并且愉悦放松,感受来自自然和人文的关怀和爱护,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3 规划策略

3.1策略一:隐

在园区内的多个区域设置地势起伏的微地形,山水相依,崇尚自然,一池三山,诗情画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四合院建筑分布在山水相依的各分区中,若隐若现。各个区域皆具有微地形,生态型缓坡结合与贯穿园区的水面营造的临水开放空间,共同构筑出趣味的生态环境。

3.2策略二:灵

充分运用“开合聚放”的传统理水手法,引水进入肿瘤医院、大型公园、溪谷生态康复社区、中医理疗养生中心等区域,挖地成池。在整个园区中心设置生命之湖,使得各区域都能充分利用到优质的湖景景观,在肿瘤医院面朝生命之湖的区域打造高质量的湖景治疗区,并将湖水渗入医院中心景观,形成引人入胜的休闲环境。医院住院区拥有全景湖景视野,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身心的放松。

3.3 策略三:畅

绿色人性化环路顺应地形连通各个分区。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公共停车场,分布在各区域主要入口附近。在园区中设置参观流线、医技流线、工勤流线等三条特色流线来区分园区中的各种交通流线,使得各流线人群互不干扰。

参观流线主要针对来园区参观访问的交通,以满足公交、电瓶车及换乘为主。沿参观线路设置了青少年科普基地、国学讲堂、日光沙滩、等活动项目供参观人流访问使用。医技人流主要是医护人员通勤交通,以满足小汽车交通为主。沿医技线路设置了肿瘤医院诊疗区、重离子中心治疗室、临水养生四合院、山林公寓式疗养园、中医理疗馆、中医养生馆等治疗理疗养生活动。工勤流线主要为后勤服务交通,以满足小型货运车辆交通为主,工勤流线附近设置了后勤服务中心 、家庭医疗陪护、理疗护士站、中药材加工等工勤服务项目。

4 功能划分

4.1 肿瘤医院诊疗区

该片区位于荣华大道以东紧邻中心生命之湖。肿瘤医院属于专科医院,门急诊量相对不多,各区相对独立,联系方便,路线简洁便于提高效率。门诊区在设计上更强调医生和病人一对一的服务,诊室趋向小型化,在医院区设置商业设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各种生活需求。

面朝生命之湖打造高质量湖景治疗区,为病人营造出开阔放松的医疗环境。生命之湖的湖水渗入医院中心景观,在区域景观延续的同时形成医院景观引人入胜的休闲环境。打造出园林式肿瘤医院诊疗区。诊疗区建筑采用中国四合院的组合方式,主体建筑层数为3-4层,一般由几进院落组成,周边以连廊相连,创造出即规整又灵活的人性化内院尺度。住院区设置临景观公园住院病房,拥有全景湖景视野,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身心的放松。

4.2 生命公园

本片区为园区的中心景观活动区域,依托生命之湖为景观核心布置各项活动用途,并为周边区域创造出优美的环境借力。生命之湖周边打造出具有地域风情的日光沙滩,并在微地形上塑造当地特色沙丘提供沙丘微坡活动区

正对生命之湖设置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出入口正对健康大道,并塑造丰富的景观活动喷泉及悬壶济世湖景雕塑,将活动引向生命之湖及湖心岛并延续至重离子中心建筑,塑造出具有标志性及地域特色的景观活动轴线。

4.3 溪谷生态康复社区

位于园区最东侧的依山临水休疗养养生园区拥有优质景观微地形,被水环抱的临水独栋四合院疗养屋,依水而栖,轻盈古朴,周边有日光沙滩。北侧的山林公寓式疗养园随着山势起伏而栖,隐约在树林之中,若隐若现,建筑从1-3层依地势而变化,该社区配套护士站、室内体育场、室外网球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此区域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建筑屋顶以暖灰褐色为主,墙面米白色与水面交相呼应。建筑与环境地势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本区域为肿瘤康复病人、疗休养放松人士及医疗休闲旅游游客提供多种需求的中长期养生居所服务。

4.4中医理疗养生中心

本区为医疗旅游提供各种服务,设置中医理疗、疗养、养生、康复中心、展示馆、中医健康体检中心等项目,主要包含有职业病的防治等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武威市特色医疗旅游目的地。

滨湖四合院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家门口湖水的独占性,力求提供一个完美的休疗养景象。围绕湖水开发区域打造唯一的高品质的精品酒店和豪华水疗中心。综合颐养宾馆会议中心坐落在半岛之中,设置养生道场、国学讲堂、顶级SPA体验等养生项目。通过水上廊道与自然养生会所和中藏医院进行联系,为游客提供完美的休疗养景象。

5 总结

转型时期更人性化、更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愈渐体现。通过舒心减压锻炼,利用环境优美的花园缓解病人心理上的负面情绪,通过药物治疗到心理健康与环境融合的新健康模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因素追求纯天然的治疗方式。

新型医疗园区有专业医院、疗养园、中医药颐养中心及公园的混合功能、综合载体,规划从城市文化背景、经济特征、现状条件、服务人群心理、时代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努力创造一个以人为本、以医疗为核心的综合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现代医疗园区。

参考文献

[1] Yamane K.Roles of daily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QOL for elderly adults[J].People-plant Relationships,2003,3:19-22.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03-03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北部湾经济圈的桥头堡,自2004年与东盟十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越来越多来自东盟不同国家及文化背景的学生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这一趋势要求广西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速,持续提升在校医学生即未来医务人员的双语交流能力,尤其是英语的沟通能力。然而“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仍然长期、普遍存在于现今的医学生中,这说明当前的外语教学模式与时代要求脱节,不能满足中国医学教育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要求。

一 制约因素

1.陈旧的教学模式

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应用使学校的外语课程改革、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变得本末倒置,导致外语教学的改革在数年中没有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体系,造成语言学习和运用断裂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医学生临床英语综合能力不强,这与当今医生需随时查阅英文文献从中循证指导工作或能及时与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的要求脱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医生的对外交流与诊疗水平的综合提升。

由于医学院校至今仍沿用考试通过率作为评判英语教学水平的依据,对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试以通过公共英语四、六级的方式衡量,而这种测试方式是不包含口语内容的,与当前普通高校英语教学大纲里专门指出的“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不一致。此外,大纲里在教学

目标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明确提出培养语言技能目标的顺序是听、说、读、写、译。这说明听说能力的培养应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但陈旧的教学模式致使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会不自觉地偏重公共英语应考内容和方法的讲授,缺乏对临床医学英语尤其是临床口语的关注,这使得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公共英语教学、忽略临床英语教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略临床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2.积弊深厚的传统教学思维

应试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喂养式”或“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阶段的学生已适应并习惯该模式,导致学生普遍自学能力较差,在外语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不讲方法,依赖老师;缺乏自觉,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课堂上注重记录,缺乏独立思考,气氛沉闷。由于存在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中学英语教学更侧重于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的灌输,口语教学常常被忽略。这些都造成当今医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前几乎没接受过规范的英语口语训练。

2012年4月至12月,笔者对广西医科大学三个不同专业共10个教学班的268人做了针对英语口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三个不同专业分别是:口腔系(58人),公共卫生管理系(64人),临床医疗系(146人)。调查结果如下:

表1 业余时间口语练习统计

练习情况 每周3次以上 每周一次 偶尔练习 从不练习

人数 15 63 141 49

百分比 5.60% 23.51% 52.61% 18.28%

由表1可看出,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觉进行规律的口语练习的仅占总人数的5.60%;绝大多数人(76.12%)显示出对外语口语没兴趣,仅偶尔或每周练习一次;而从不进行课外练习的学生竟然达18.28%。这说明在当今的医学院校,虽然经历多年的教育改革尝试,但依然没有激发广大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和加深对外语在医学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多数学生课外几乎不开口讲英语,也从不自觉进行口语练习的事实,使当前外语教育改革陷入尴尬境地。这个问题除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外,医学院校目前所能提供的外语学习环境匮乏也是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表2 医学生临床口语课堂表现

练习情况 主动配合 配合 消极配合 拒绝练习

人数 64 175 29 0

百分比 23.88% 65.30% 10.82% 0

表2的统计分析显示出在临床医学英语教学实习课中学生课堂表现的真实情况。结果表明89.18%的学生能按教学进度和内容、符合教学要求进行英语问答,其中积极主动的学生有23.88%;但课堂上态度消极被要求完成英语对话的竟达10.82%之多。分析其原因正如前面介绍,多数学生或因长期缺乏外语口语练习,词汇量不够,发音不标准,担心出错在课堂上被耻笑而选择沉默。有的学生虽然英语综合能力较好,但不善于或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而选择“低调”。这种情况造就了课堂沉闷的尴尬局面,最终教师不得不“强迫”学生问答,这就形成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敢开口,基础好的学生缺乏开口积极性的不良循环。从表2中看到消极配合的学生占10.82%之多,这反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推广及普及会遇到重重困难。

3.缺乏合格的临床专业外语教师

当前,医学院校缺乏合格的临床专业外语教师,这主要表现在由于多年来的扩招,作为以外语教学为特点、临床教育为主导的临床医学英语课程所面对的学生过多,班级、班型过大,平均一个班至少50人。班型过大,使授课教师对所要求的教学内容难以在短短40分钟内全面拓展。临床实习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它需要有合格的临床口语老师。然而,在当前医学院校从事英语临床教学的教师大部分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多为高学历如博士或曾有留学经验的医师兼任,自身不具备专业语言类教师所具有的语言教学的专业特长,当授课内容涉及语法、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等语言学相关知识时,解答内容就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满足医学生对临床医学理论和临床英语工作技能的双重要求。而专业英语教师由于临床医学知识缺乏且自身的临床口语水平有待提高,也无法完全胜任临床教学。同时,日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老师的进修和出国交流机会很少,多数教师没有与从英语国家来的患者沟通的经历,更没有机会以医生的角色在国外参与临床诊治的经验,这给临床医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制约。

4.教材不适用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向国际化迈进的趋势正在加速,各医学高等院校都抓住契机,对原有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远没达到满意的效果,尤其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整体上仍然较弱,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这一现象凸显出英语口语教材的重要性,医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特殊性要求未来的医生能具有较好的阅读及沟通能力,教材的内容应随医学发展而不断更新。然而,目前市面上能真正满足有效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目的尤其是临床医学口语教学的教材却不多,符合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特色和临床医学生特点的口语教材尤其是以东盟合作交流为背景面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临床医学英语口语教材几乎无法寻觅。当前我们选用的教材内容显得陈旧、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东盟合作交流背景下中国医学发展的要求。

二 对策

1.设置临床医学英语实习课、加试口头表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指导下,开始重视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但一方面由于缺乏合格的临床外语教师,口语教学无法完全贯穿到临床教学中;另一方面由于客观存在的不利于口语教学的诸多因素,如学生过多、班型过大和受课时限制等,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而逐渐丧失对外语的学习兴趣,最终造成学生的临床外语沟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要提高医学生的会话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置临床医学英语实习课,每个学期有1/3或1/4的英语课时用于临床口语教学是必须的,否则加强医学生外语会话能力的培养也就流于形式。

目前各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外语能力的检测采用PRETCO(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的模式,该测试体系更着重语言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运用,突出实效性和实用性,然而PRETCO测试体系在题型设计上存在没有针对口语能力直接进行考核题型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书面形式对会话能力进行间接的考核,这不是语言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运用且违背了外语教学大纲里对“听、说、读、写、译”的教学培养目标顺序,没有突出口语教学实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与实际需求脱节的,故建议增加口试内容。要想完全杜绝外语实习课老师唱“独角戏”的尴尬教学局面,就必须在考试内容上增设针对医学生会话能力的测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尽管口语测试在具体实施中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

2.强调“学生为主,教授为辅”的教学理念,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调查表明,目前影响医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因素有:(1)学生因素。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学模式的长期约束下,许多学生在大学阶段仍保持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习惯,完全依赖老师的督促和课堂氛围,课外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主动练习口语的机会很少。(2)缺乏学习环境。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所能提供的英语口语练习环境匮乏,母语的语言环境极大制约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口语能力的提高。(3)缺乏鼓励机制让学生丧失主动性以及对外语的兴趣。

综合上述,由于缺乏地道的语言环境和口语练习机会,在教学中难以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好习惯。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如基本的语音、语调、语言的逻辑联系(包括遣词造句等),都很难达到理想水平。要从根本上改变旧模式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就应向学生反复强调“学生为主,教授为辅”的大学教学理念,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科学地开发第二课堂,优化课外活动设计,将有限的课堂训练与无限的课外活动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活泼氛围和语言环境,才能确保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提高。比如开设形式多样的医学英语主题讲座、演讲赛、辩论会和英语角,邀请有多年留学经验、外语能力强的临床医师或各基础专业教师充当主持人;邀请外国留学生定期参加,并组织学生在讲座、课堂或QQ群上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讨论和发表学习感想。利用网络优势在医学院校建立有特色的医学英语网络平台也是个可行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有用的临床学习资料,学生可直接提取感兴趣的相关部分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网上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克服因内向、害怕出错而羞于在公众面前开口的情感障碍,逐渐提高口语水平和增强信心。此外,积极鼓励学生逐渐拓展语言交流层面,与国外的医学同行共同搭建起医学交流的桥梁,通过逼真的情景交流,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匮乏这一不足,同时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兴趣和欲望。

3.提高临床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医学院校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原则,要求临床英语老师不仅要具备专业英语老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临床专业综合技能,如妇科肿瘤英语老师不但要经过一定的英语教学的专业培训,还要有足够的妇科肿瘤的专业知识及掌握诸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同步放化疗等与妇科肿瘤诊断治疗有关的专业词汇,并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掌握、更新有关知识和词汇。这一要求促使临床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医学院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加大对临床英语师资队伍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支撑力度;放宽教师进修学习的范围;鼓励临床英语教师在更高层次的院校深造,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积累第一手经验和资料,以便在教学中更有目的性。此外,督促临床英语教师要努力成长为自觉学习型教师,要密切关注所授专业的发展趋势。

4.成为教材的主人

以“培养实用型高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医学院校临床英语教学,决定了临床英语口语教材的选用要具有专业性、时代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要求老师及时补充。临床医学英语教学复合性强、临床实践性强,单一的普通英语会话教材或纯粹的临床英语会话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东盟背景下临床医学英语课教学的需求,必须把两个内容的教材进行综合取舍,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这要求临床英语老师平时注意临床医学知识的拓展,还要注意收集东盟各国不同的人文背景、经济发展及历史传承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作为口语交际材料,弥补单一教材缺乏实时性、趣味性的局限。

三 结束语

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经济文化合作的发展,对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英语教师应不断拓展专业领域知识和积累语言教学经验,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运用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成效,打破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掌握所教授专业中的相关复合知识,从而促进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英语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蒂丝、方定志.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5(5):347~350

[2]彭伟莲、唐晓鸿.关于医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51~152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9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19-03

随着我国医药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成为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中国医药物流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存在交易环节多、流通环节过于复杂,流通效率低、利润空间下降、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营销渠道上的上下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内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国的医药产业正在发生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随着GMP认证和GSP认证的强制推行,我国医药行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我国的医药物流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药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存在交易环节多、流通环节过于复杂,流通效率低、利润空间小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药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在国外成熟市场一般为2~3个环节,在我国却往往有6~7个环节。仅批发环节一般就有地区总经销、市级批发商和县级批发商,整个医药行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基本上可以说是处于无钱可赚的境地。尽管如此,我国的医药行业仍旧保持着快速的增长趋势。据统计,中国药品市场每年正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据预测,我国医药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从而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2中国医药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1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步伐将会不断加快

随着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和批发企业配送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医药物流的发展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力度,大型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将会越来越多,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医药物流体系和运营模式的优化以及医药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在新的医药物流运营模式下,医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先汇集到物流中心,然后由物流中心统一向下游企业进行配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零售企业的进货成本。

2.2现代化和开放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逐渐放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的医药物流行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医药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外资以及外企的进入虽然会对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其销售服务模式和物流管理经验对我国医药物流系统的建设仍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物流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医药物流逐步走上大型化、现代化、高效化的发展轨迹。

2.3电子商务在医药物流行业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医药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4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将愈加明显

目前,第三方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物流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医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相关统计,通过医药物流供应链及第三方物流运作,可以降低采购费用6%~12%,压缩库存总量10%~30%,降低运输成本5%~15%。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医药物流市场,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将提供更加专业化、细致化、系统化的物流服务。

3中国医药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经营理念落后,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的很多医药物流公司虽然在软、硬件设施设备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基础设施方面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医药物流管理的理念过于保守,经营管理相对粗放,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物流运作的效率不是很高,缺乏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软实力”。所以,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本身拥有的优势,尚不能满足医药企业更加丰富、细致、专业的物流服务需求,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2物流成本过高,企业效益偏低

目前,我国的很多医药物流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总构成还缺乏足够而又深入的认识,往往只看到直接的运输和仓储成本,对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则是相对忽视,与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加上我国医药物流体系存在的交易环节多、交易渠道复杂、交易信息不对称、流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导致行业内的物流成本处于较高水平,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的整体实力。

3.3运营管理水平低

中国医药物流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销售和配送不能跟上进货量,造成库存积压的情况。而伴随着每个月都有过期药品销毁,造成了行业内部大量的资源浪费。配送分配环节不合理,待配送货物积压时间过长,配送车辆周转时间不合理,不能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等问题也大量存在。销售环节没有很好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达成有效联络,导致经常出现急需药品缺失的情况,相应地造成信誉下降、客户流失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中国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相对较少,不能对公司的医药物流提供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差,没有对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闲置人力多,这也是影响中国医药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3.4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整体上看,医药物流领域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GIS技术和EDI技术等,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国医药物流企业的应用范围却非常有限,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货物跟踪系统、客户信息处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接口,限制了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共享程度,不利于企业物流作业效率的提高。

4中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战略与应对策略

4.1建设高端物流与工业战略联盟

在未来的医药物流领域,医药物流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医药产品的分销、配送和流转,所以,中国医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物流设备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的上下游资源,优化医药产品的物流配送环节,想方设法提高中国医药物流企业的订单处理能力,降低库存数量和配送时间,缩减中间环节,提高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而这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身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对此,医药物流企业要在参考国外医药物流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设高端物流与工业战略联盟,这样可以联合更多的企业力量,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以在降低企业的成本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4.2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医药物流的服务质量,甚至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承担更大的物流服务项目,必须要有高效的技术和设备作保障。对此,企业要增强资金和技术投入,不断完善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完善企业医药物流的配套设施和物流技术支撑体系,改善医药物流的运行环境,制定科学的医药物流发展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同时,要重视医药物流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行业内部医药物流标准的一致性,促进物流活动开展顺畅,实现物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4.3提高行业内部的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是重要的趋势之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的医药物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物流信息自动收集与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医药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力、分析能力、传递能力和决策反应能力,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不断降低物流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同时不断拓展业务和市场,促进中国医药物流业市场影响力和营销力的不断提高。

4.4提高企业医药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我国医药物流产业的不断细化和发展,医药生产企业的物流业务也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这就要求中国医药物流企业必须提高自身提供医药物流综合服务的能力。例如,有的医药企业需要医药物流企业提供自动订货、传递信息、转账以及药品全过程追踪的一体化服务,有的企业会涉及物流管理咨询、库存控制策略、物流方案的选择、规划与建议等业务。医药物流业只有具备综合性物流服务能力,才能满足现代医药物流的现实需要。

4.5重视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基于中国当前医药物流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现状,需要医药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更多的重视,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提高企业以及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促进科研机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制定能够真正适应医药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医药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医药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

4.6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医药物流服务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医药物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应当在增强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对市场进行重新的定位,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策略,为医药物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实现从整体经营的固定模式到细微管理的差异策略的积极转变,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应当大力发展小批量、多频次、快速运输业务,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周边医药生产企业的医药物流需求,实现自身物流业务由点到面的拓展,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结论

总之,在现代物流供应链理论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医药物流业也必然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只有对医药物流业进行不断规范,遵循医药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对医药物流现状的研究,重视医药流通体制的重组和长远规划,不断提高医药分销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才能从整体上推进我国医药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肇兴,利华.我国现代化医药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5).

医养结合背景及趋势例10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政工师的自我修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政工师教育与培养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政工师意识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切实满足时展、业务提升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实现境界与水平的提升。

一、新形势下医院政工师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医院政工师提高自我修养是时展和业务提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医院政工师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时代需要。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水平,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要求,主要包括深化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和统筹推进医疗保障等内容,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医院政工师开展具体工作时必须积极配合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因此政工师必须意识到时展和形势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在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提升自我修养,进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蓬勃发展;②业务需要。提高医院政工师自我修养有利于完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医院运行体系较为复杂,对政工师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政工师缺乏自我修养则很难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③自我需要。医院政工师具有明显的职位特殊性,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而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自身修养,并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达到以德服人和以德带人的目的。

二、新形势下医院政工师自我修养培养措施

1、注重实践,提高政工师的思想政治修养政治修养是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并且政工师工作的模式和内容会受时代背景影响,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政工师必须明确时展变迁潮流,依照新形势要求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而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要求政工师保证自身政治观点的正确性,并且具备准确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感悟,并以此为前提开展具体工作。例如在某三甲医院政工师思想政治修养培养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实践活动对提升政工师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性,结合医院发展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形势,组织“基层送温暖”活动,要求全体政工师和部分医护人员参与活动之中,活动选择当地贫困乡镇为基层服务对象,活动主要分为政治理论学习和扶贫救治两部分,政工师在活动开展前根据当地医院全体员工思想觉悟情况,并结合当时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出具详细的活动计划,使得政工师在这一过程中感知时展趋势,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从而调自身政治觉悟。同时,政工师参与到扶贫救治工作之中,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政工师的政治觉悟,使得其政治修养得以有效提升。2、加强学习,增强政工师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政工师自我修养培养的关键,其中医院政工师业务修养主要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因此在培养过程中相关单位应以此为重点,着重培养政工师上述两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某大型医院要求政工师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修养,医院根据政工师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系统学习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①组织能力培养,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到学习之中,并以情景演练的教学模式为主,设置特定的学习主题,以“如何通过政治工作提升医疗水平”这一主题为例,要求政工师现场模拟工作场景,提出具体工作建议,最后由专业人士对学习效果进行点评;②表达能力培养,具体学习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两方面,于前者而言培训人员以实际工作为切入点,要求政工师对工作的心得体会进行现场表述,每人限时10min。而对于后者培训人员则设定相应的主题,要求政工师自行组建小组,组内讨论并最终形成书面作品,并由培训师担当裁判进行评优。3、开展反思,提升政工师的道德水平作为一名医院政工师,必须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以党性标准为要求塑造自身的人格,并在日常工作中摒弃自身的人格缺陷,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应注重培养政工师的道德水平。例如在医院政工师道德修养培养过程中,医院创新性地设立“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周”活动,每天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彩故事和富含人文精神的知识为主讲内容,政工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以此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此外,每年年末设置“思想道德标兵”评选活动,通过先进事迹展播和民主投票的形式评选出道德标兵,予以相应的奖励,从而鼓励政工师在日常工作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政工师自我素养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工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并结合时展趋势,在实际工作把握多种机会,切实提高自我素养,保持坚定的政治理念,从而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涛.医院政工师自身修养和工作艺术提升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2):109-109.

[2]黄爱玲.新时期如何提高医院政工师的自身修养[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89-89.

[3]毛武岳.医院政工师自身修养养成途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12):31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