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6 10:08:23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篇1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篇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98-01

教师科研能力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雄厚的办学实力离不开科研水平这个坚强后盾。同时不断创新的教师科研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各大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已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科研实力的竞争。科研立校也逐渐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近十几年来在规模上的膨胀,未来发展趋势必然转移到内涵式发展上来。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着力点自然而然的就落在学科建设上。以更高的科研成果塑造大批高层次的人才,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强劲的动力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的必然趋势。而这一切又和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休戚相关。教师在科研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有更精深的把握和了解[1]。对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将直接作用与他们的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能够以更新鲜的知识和更具思辨性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将在科研中的创新精神和怀疑精神身体力行的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而教师科研能力对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当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当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随着我国高校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政府层面看,主要是经费投入问题;从学校层面看,主要是政策不足;从教师自身看,主要是精力有限。具体情况如下:

1.经费投入问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目前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支持,仅为国家对高校基础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投入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而正常的经费问题则是由国家、地方、企业以及高校自身四个来源解决的。例如美国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则是由联邦政府负责基础型研究的开支,州和地方政府资助研发型科研,企业也会针对特定科研项目提供一定的资助。而这些在我国高校科研中居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2.从学校层面上看,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学校科研氛围的缺失。在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下,大学中科研工作的位置并不突出,得不到广泛的关注。二是科研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不少普通高校一般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或者即使有科研管理机构但权力有限,独立的对于科研也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例如数字化管理问题,有效激励问题,科学评估问题等都长期搁置,无法解决,而且在经费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更是一拖再拖。三是缺乏有经验的科研团队。在设有科研团队的高校中普遍人员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搭配比例失衡,缺乏领军型科研人才,团队构成不尽合理,团队配合效率较低,大多靠单打独斗。

三、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明确科研定位。科研定位是高校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资源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的宣传和组织各类各级政府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科研引导和指导工作。另外,学校科研还应尽可能的面向社会需求,科研成果应当对社会有所裨益,将科研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拓宽科研项目的来源,这也是解决当前科研项目生存问题的途径之一。

2.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对于科研工作,应当设置责任明确、配置合理的科研管理机构才能规范有效的促进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规范科研机构的职责和义务,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规范。随着高校科研总量的不断提升,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量的提高,亟需基于数字化系统的管理体系来进行科学的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这极利于制定全校范围的科研计划和科研任务,有效促进科研项目的进行,以及准确地对科研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考核评估和对教师个人进行考核评估。而权威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激励措施的一部分,对于科研成果突出者依据给予科研奖励,这能够极大地提升全校的科研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1.端正思想,深化认识。高校教师应当加强、改进自身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要深刻认识科研能力对高校教师的深远意义。学术交流是教学效果的源流,没有这个源头,教学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而不会有太大提高,并且随着教育和学科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而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需要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在科研上有突出表现和进展的教师,其教学内容才是有思想有价值的。高校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对科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以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2.提高科研业务能力。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当夯实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等各项基础性工作,其次对于科研方法和各种技术手段也应当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再就是在选择科研方向的时候应当兼顾自己的兴趣与专业需求之间的关系[3]。再者还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培训的活动,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在比较中有的放矢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总之,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事关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办学水平。也是教师个人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高校和教师本人应当以高度的重视和恰当的方式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陶祥亚,樊华.基于AHP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组合权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01)

[2]袁毅纯,李家强,王成东.以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对策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6)

篇3

一、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及主要问题

1.教学任务重,无暇进行科研。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资源变得日益紧张,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师既要承担本专业的课程,又要兼顾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备课的时间都不充分,更没有时间做科研。教学任务重使得广大青年英语教师没有时间静下来读书,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作科研。科研上不去,青年英语教师就不能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因此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源不足。

科研环境的不佳突出体现在许多高校的青年英语教师缺乏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据夏纪梅教授的调查,没有出国进修过或没有参加过国外外语教学研讨会的人数比例达84%,没有参加过国内外语教学研讨会或进修的人数占到35~40%。此外,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及地方院校的图书馆,由于资金问题或对外语科研的重视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外语类核心期刊,尤其缺乏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这导致青年英语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研究及最新动态等问题。

3.科研意识薄弱。

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做科研的动机比较实际,即为了晋升职称,很少有发自内心地想自我提升的。一直以来,科研是高校英语教师的一个弱项,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和地方新建本科院尤其突出。多数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认为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重数量,轻质量,只顾东摘西抄,自己并没有认真投入地做学问。

4.研究方向不明,申报经验不足。

不少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虽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因此,在申报科研课题时研究方向不明确,无从下手,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同时,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时经验不足,也是影响申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

5.科研经费分布不均。

在科研经费分布、科研课题审评、科研条件提供等诸多方面,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都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在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中,大量的科研经费分向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在省部级、国家级等重大的课题上,青年教师几乎没有经费,甚至没有申请资格。其次,高校科研课题审评和经费分配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审评过程受到外部及人为因素干扰较多,青年教师很难独立成功申报一个科研课题,从而挫伤了一部分青年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经验不足,选题缺少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这和青年教师掌握学术动态,以及理论基础、基本技能的能力有关。当然,客观上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不是很高,因而也没能引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应有的重视等有关。

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1.丰富学科内涵,支撑教学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科学研究往往是围绕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应用而开展的,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发展了学科理论知识,解决了许多实践中的难题,还可以用科研的实践和成果充实教学。而且,教材的出版与使用往往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可以将其科研中学到的新知识、取得的新成果穿插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显得更生动、更具活力。

2.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未来人才的塑造者,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多功能、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完成这一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青年教师如果自身不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引导、造就创新的学生?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科研工作。如果教师不从事科学研究,就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最终会导致教学水平无法提高,无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青年教师自身发展成才的需要。

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应该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指标。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那么,他就不是“称职”或“合格”的高校教师。在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异常活跃、终身教育备受推崇的信息社会里,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提高其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能力,无疑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时代要求。大多数青年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向讲台的,以前在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并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参加科研工作,可以将以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将理论联系实际甚至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只有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开展研究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我发展。

三、培养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就高校的实际而言,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

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一项基本的科研素质。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试想,一个写不好科研论文的教师如何能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论文呢?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开设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修课程,学术论文写作也不是必修课程,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科研锻炼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着手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许多人不懂得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写作中存在写作用语公文化、参考引文不标注、论文摘要不简洁等问题。走上高校教师这个岗位后,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承担科研任务的机会少,所以,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相对较弱,但面对职称评聘、学科建设和个人发展等,又不得不写科研论文。因此,如何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成为困扰许多青年教师发展的一道难题。写好科研论文至少必须把握三点:一要真实,忌无中生有地编造、拼凑或东挪西借地剽窃、抄袭,只有亲身参与实验,占有第一手的材料和科研数据,才能写起来自然流畅;二要会写,把握写作技巧,符合规范要求;三要多写。

2.科研项目申报能力。

科研项目申报是科研工作的开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现在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都要经过专家评审才能立项,能否立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申请书写作的好坏。申报科研项目是一项严谨而艰辛的工作,它要求申请者做长时间的准备,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一份科研项目申请书看似简单,实则要求甚高。好的申请书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既要给人以美感,又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科研选项要做到目的明确,有一定的意义;项目设计思路要清晰,方法要科学,经费预算要合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申请书的语言表述要紧扣主题,详略得当,表达准确;其中引用的资料和数据要可靠,要标明出处,不能凭印象而为之。

3.科研选题和立项能力。

科研课题是科研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好科研课题是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寻找科研课题就是要寻找那些尚未解决但又急需解决的矛盾,或从已知的东西中了解到的应予以研究和解决的未知的东西。要取得立项成功是很有技巧的:一是要吃透某个课题意向的核心范围,抓住其关键;二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的科研构思设计,拟定具体设想;三是要掌握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显示本研究的独创性或先进性;四是要有合理的人员搭配,包括人数、职称、专业、经验等因素,尤其是课题负责人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科研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五是经费估算要准确,要实事求是;六是进度安排和经费使用要合理,应分阶段出成果。

4.搜集科研资料的能力

占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是搞好科研的基本保证。资料和信息一方面要靠文献搜索,另一方面要靠实地采集。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要比以前方便得多,如图书馆、资料室中都有许多科技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视听资料、文献检索刊物等,都可以利用。

5.加强外部科研环境建设

各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或大学英语教学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专业进修、访学、参与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建立一系列对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研项目奖励制度,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结语

为了改善高校的科研状况,必须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培养青年教师科研队伍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高校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2]张庆宗.漫谈外语教师如何做科研[J].中国外语,2010(4):104-108.

[3]骆爱凤.高校在职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7(4):51-55.

[4]龚云霞.论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153-156.

[5]吴亚欣.关于提高外语教师科研水平的思考——由《外语界》十年来发表的文章想到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36-39.

[6]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篇4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优质中专校及其他类型的成人高校通过重组、合并,纷纷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考适龄人口的减少,高考报名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高考录取比例却在逐年升高,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据统计,2014年全省共有39.29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相较2013年同期42.57万的报考人数,减少了3.28万人,降幅为7.71%。2015年,报考人数继续下降。这就给各类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关键是要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重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构成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但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教师个人发展以及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创新现状

(一)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对于科研与创新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自信

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自身在专业领域和教学领域的资历尚浅,在能力和经验上还难以达到科研和创新的需求,在课题申报、经费申请和项目实施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不敢轻易涉足科研领域,科研能力也就迟迟难以得到提升。

2.定位不准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等方面都相对欠缺,这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出现消极心理,将自身的职业规划局限在日常教学和技能实践上,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也缺乏对科研和创新的正确认识。

3.功利性目的较强

意识可以指导行动,因此,科研目的往往对科研行为有直接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投身科研的时候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目的,单纯是为了评职称、加工资、拿奖金、争荣誉而参与科研项目,缺乏对于科研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少对于科研工作的专注态度,科研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提升。

(二)科研能力偏低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经验不足

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实施和结项的经验,在选题、申报、撰写项目申请材料等方面缺少相关的经验,对当前的学科发展、研究热点、研究动态等方面也了解不深,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做了一些重复研究,或者是在没有太多研究价值的项目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难以获得较高水平的课题立项机会。

2.能力有限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表述能力、组织能力等多个方面,一个科研项目从选题到申报、从评审到实施、从验收到反思,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部分青年教师由于投入不足,能力发展不均衡或不全面,难以争取到科研项目,或者是项目启动后没能顺利完成。

3.层次偏低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的层次普遍不高,多是对过去的教学和专业领域的经验总结与反思,缺乏对于全新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也难以在省级、国家级项目中担任主持人或参与学习。

(三)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难以提升,科研活动也难以开展:

1.奖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针对科研工作及成果的奖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的业绩评定始终与教学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挂钩,对于教师在科研上所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贡献没有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有所体现,导致一些青年教师缺乏科研热情。

2.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组织协调。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的时候多数是“单兵作战”,缺乏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构建起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打造高水平的合作发展、协同作战的科研团队,提升团队科研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青年教师在科研上的成熟与进步。其次,缺乏政策支持。由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他们在科研方面普遍面临着精力和时间缺乏、资金支持不足、科研经费短缺、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科研机会不多等重重困难。如何为青年教师提供政策支持,为他们创造科研机会与空间,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3.培训机制不到位

目前,各高职院校逐渐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也构建了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主要都是针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针对科研能力的培训制度还不到位,没能从科研立项、申报流程、实施规范、验收标准等各个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导致青年教师的科研缺乏指导与支持。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认识

高职院校首先应该重视科研,支持科研,充分肯定科研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和意识教育,帮助青年教师端正态度、激发热情、建立自信,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明确加强科学创新是自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与光辉荣誉,从而积极参与到科研与创新中来。

(二)加强培训

青年教师大多具备学历高、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等特点,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这些优势,开展科研成果展览、科研经验交流、科研技能培训等活动,让青年教师了解前沿科研成果和学术资讯,掌握规范科研的流程,提高科研效率。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和不同科研阶段的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聘请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交流科研心得、提升科研能力。

(三)加强组织协调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专门针对科研的组织协调机构,一方面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经验和扎实功底的科研带头人团队,对提升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和科研层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从人员分配、学科渗透、资源利用、成果共享等方面对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使青年教师能够全面的参与到科研创新当中,不断涉猎新的领域、汲取新的经验,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例如,通过组织协调,将多媒体专业的科研项目与网络专业的科研项目进行资源与信息共享,提高科研效率;同时,将主要由青年教师构成的网络专业团队与多媒体专业团队进行人员调配,形成新老搭配、学术交叉的新格局,使青年教师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干,又可以跟着有资历的教师学习经验,并且在更加优化的组织架构下更快地成长。

(四)重视监督管理

科研是一项严肃而神圣的事业,高职院校应该构建起严密的组织监督体系,对于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实施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与管理,规范科研行为、端正科研风气,使青年教师在纯净而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加强学习与磨炼,迅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立严格的审查立项机制,确保申报项目的学术性、原创性和创新性,杜绝资源浪费、抄袭剽窃、重复研究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使青年教师在“真知灼见”中接受锤炼。

(五)完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将科研工作成果与年度考核、薪资待遇、年终奖励、职称评定等结合起来,将科研能力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并给予适当奖励,激发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与干劲。

(六)制定扶持政策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将科研工作纳入到教师日常工作体系当中,与教学实践、教学研讨、学生管理等一样,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保证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创新的时间;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完善科研人员任用机制,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创新创造充足的机会;最后,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在科研项目上的资金投入,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奠定物质基础。总之,高职院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是青年教师的重要职业素养之一,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教学实践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颖.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价值工程,2010,(22).

[2]徐元俊.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论文评价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0,(2).

篇5

科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12-02

高职院校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事业中的重要力量,在高职教育改革急需理论创新作为引导的背景下,大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学者波丝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这给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路。高职院校教师要提高科研能力,除要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外,还要注重自己对科研工作的深入反思。

一、反思的内涵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提出,反思是指“观念”的反省,是人类以自己的心灵活动为对象的反观自照。反思行为是面对问题和反映问题的一种主人翁方式,涉及思维、问题意识、责任感、谦虚和执著等个人品质。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反思问题的人。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将反思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将反思看成是一个能动的认知加工过程,一般与实践问题密切相连,并且贯穿在行动之中。黑格尔认为反思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是一种事后思维,是跟随在事实之后的反复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以反思作为中介的改变,对象的真实本性才可呈现于意识的面前”,从本质上来看,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洞察其本质。总之,在西方哲学中反思一般是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

二、反思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养成是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将外在的科研理论、科研方法建构为自身心智模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的科研活动进行“元认知”,总结经验教训,理清优点缺点,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扬长避短,并如此循环往复才能真正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而这一“元认知”就是一种反思,它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诚然需要学校提高必要的条件和指导,但主要还是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在科研能力上实现自主发展,首先,要明确目标定位,确定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以及在课题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其次,要有明确的计划,围绕总目标制订总体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分目标和时间安排;最后,要有自主监控的能力,就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科研训练,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检查,对懈怠心理和过于偏离计划目标的行为进行自主纠正。以上这些高职院校教师实现自主发展的条件都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的现状和发展目标进行认真反思才能达到。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对自己的研究基础和专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合理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预期目标。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对自己的科研活动的状况进行认真检讨,才能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按照既定计划前进。

(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加强交流和借鉴。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除要依靠长期的实践摸索外,还离不开同行间、同事间的交流和借鉴。而反思的过程是主体寻找参照物,理清自身实践与他人实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取长补短的过程。这需要反思者突破自建藩篱,树立开放意识,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明确自身短处,借鉴他人长处。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科研活动的反思也需要参照物。这些参照物主要是同行专家和同事的科研行为、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反思过程中,一方面与专家或同事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科研方法或科研工作的经验等,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专家或同事的科研成果材料如课题申报书、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学习他人确定研究问题的方式、论文的谋篇布局和论证方法等,然后反观自身,见贤思齐,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形成创新能力。科研的本质就是创新,高职院校教师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判断其科研能力大小的核心标准,而创新的基本前提就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对现有研究领域的反思,找出具有研究价值但暂未有人研究或现有研究有待深入的地方,并将这些地方作为自己科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实现科研创新;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对现有研究方法的反思,找出其不足之处,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科研创新。如目前很多社科研究成果都是一元化地运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往往导致研究结论的偏颇,高职院校教师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及时反思,在自己的研究中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将很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此外,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对现有研究所选择的学科视角进行反思,尝试从新的学科视角来对相同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也是实现科研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四)促进高职院校教师超越自我。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深入反思自身现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科研态度的不足,从而努力改进,超越自我,实现科研能力的提升。首先,通过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反思,不断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努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构起互补整合与建设性的对话关系,完善知识结构,为科研能力的提升奠定知识基础。其次,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反思,努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习惯于运用聚合思维方式去分析事物,注重综合与比较。这对于再造性学习来说是合理而有效的,但对于科研创新而言,则是一种思维障碍。科研创新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求证,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发现。再次,通过对科研态度的反思,督促自己摒弃过于功利的科研价值取向和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从而为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可通过以下几条路径来培养科研能力。

(一)在科研实践中反思。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在科研实践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在知识结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科研态度等方面的真实状况,此时应有意识地将这些情况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加以记录和总结,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反思对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可立足自身所在学科专业和教育教学实践,申报各级各类科研立项或参与横向课题。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规划项目等项目立项中给予职业院校适当倾斜或设置职业教育科研专项,给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很多机会。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关注相关科研动态,积极申报,在长期实践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养成撰写科研日记的习惯,将自己在科研活动中选题的角度、思维过程、对科研方法的运用和体会及时记录下来,并结合科研工作的相关理论对自身的科研情况进行剖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借鉴。

(二)在交流与对话中反思。交流与对话是高职院校教师学习他人、反思自己以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高职院校教师要多与有较深造诣的科研专家交流。一般来说,科研专家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本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相当的敏感度,思考问题的视角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他们身上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会散发出独有的人格魅力,会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强同事间科研工作的交流和讨论。学校应建立一定的组织形式来保证交流的效果。如教师学术沙龙、科研论坛等,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活动。总之,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强科研工作的对外交流,以知己之所短,学人之所长。

(三)在观察和模仿中反思。科研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将会揭示出他选题的方式、文献综述的方法、资料的处理和运用技巧等,高职院校教师可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步消除自身科研工作的不足,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正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费米和泰勒两位名师的科研过程,传承了费米崇尚实际的精神和泰勒相信直觉的风格,这些成就了他一生的科学事业。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往往摸不着门道,不知从何入手,这时观察和模仿不失为快速入门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科研工作方式进行梳理和反思,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并最终形成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毛亚庆,鱼霞.反思: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3)

[2]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5)

篇6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数量急剧增加,高职教师队伍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一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甚至达到一半。青年教师具有较新的专业知识与强烈的专业发展愿望,但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不知或知之甚少,对高职学生缺乏深度了解,同时,由于专业实践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要求,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短板常常使一些青年教师入职后会遭遇很长的摸索期,从而影响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理论指导实践,所以,丰富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走出困境与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作用

教学团队是指在教学活动或教学研究活动中结成一团的一队人,其团队成员拥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组成结构和团队运行规则,成员相互依赖并协同工作,每个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个体力量虽然是有限的,但团队力量有可能是无限大的,所以,教学团队可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如,系院部教研室团队或专业实体团队在进行教研课题、课程建设或校本特色教材研发时,可以吸纳更多青年教师,分配他们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团队成员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取得研究成果,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才能学有所得,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团队助推的力量,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1]。

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依靠团队力量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中的困惑与难题,加入团队可以使青年教师拥有一种归属感。良好的团队文化,成员间团结、互助,积极向上,认真敬业,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这样的团队充满正能量,更好地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更能使青年教师产生家的感觉,激发年青教师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鼓励青年教师养成勤奋、认真、思考的工作作风;鼓励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是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从而促使其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以辩证与发展的观点看待青年教师群体,青年教师知识新、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同时,引导青年教师看到自身劣势,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仅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应该广泛阅读心理学和高职教育教学类书籍,具有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与教学规律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互助氛围。青年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能力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又缺乏科研经验,即使想着手科研却又处于“单打独奏、无人引领”的境地。团队合作区别于个人模式与竞争模式的工作方式,其本质即是强调集体精神,成员间拥有相同或相近的工作目标、知识与能力的互补、明确的分工协作与沟通及有效的领导和管理等特点。团队的这些特征与优势,会对青年教师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在这样的教学团队中,通过成员间教科研互动、团队与企业行业互动等,引领青年教师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好地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培养科研能力实践

(一)在团队新老教师传帮带的过程中培养青年教师开展科研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使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与团队教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使青年教师尽快了解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提升青年教师的高职教育理论与这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因材施教”,分析高职学情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职教学工作。对于入职后的青年教师,科研源于实践,引导他们学会在工作中培养问题意识,通过课程教学反思,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再把对教学实践的感悟提升到理论层面获得理论提升。

(二)在教学团队的常规活动中,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应立足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寻找对策”的教研思路。

1.在教学团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过程中,培养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引导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团队教师共同分析探讨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重难点把握,分析学情,并讨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运用等,优化高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再为青年教师提供说课、讲课比赛的机会,使青年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团队研讨,针对问题,共同探索理论依据,找出改进的方法与手段。

2.以赛促研,通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开展各级各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促使青年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授担任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评委,并对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提出宝贵意见。在竞赛活动之后,组织团队开展专题研讨,促进团队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引导青年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运用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自我总结教学得与失,撰写科研论文,或进行课题研究,从而获得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在团队科研合作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组织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指导从选题、项目申报、论文指导到课题结题的全过程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团队教师的引领可以有效培养青年教师进行科研的信心,激发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快掌握科研方法与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并能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帮助青年教师申请教学研究项目。同时,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定期检查、督促、总结,促使青年教师早日完成科研项目,并对其成果首先在团队内推广运用,促进成果转化。在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青年教师对教学产生兴趣,提高教学的主动性[3]。

(四)在团队与企业行业合作互动中,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1.以团队形式,使青年教师主动走进行业企业,在与企业行业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其一,高职院校开展青年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青年教师带薪脱产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甚至是技术改革与研发,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其二,充分利用与发挥社会企业与行业协会及职教联盟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使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到这些社会团体的科研项目中,在社会培训、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革与转让等方面广泛交流与合作,丰富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应用技术研究能力。

2.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重视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方法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的学术研讨,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园,加强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横向联系,了解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或新变化与新思路,开阔眼界,保持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视角与新灵感,从而提升科研能力。

(五)在教学与科研互动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一,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打磨,并参加了课程团队、教研团队、育人团队等各类团队,如果将其教研成果较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教学与育人工作中,则能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需要查阅相关理论书籍、专业教材、文献资料等,研究高职理论与课程教学新理念,探讨高职教育规律,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第二,团队科研成果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团队成员承担科研项目,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职业针对性。第三,团队成员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专题研讨,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工艺等,在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后,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途径,将成果运用到专业教学中,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先进性、针对性及实践性,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团队的引领、支持与合作,营造积极向上、合作互助进行科研的团队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准科研视角,开展研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教科研项目,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团队是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快速成长的关键平台,应更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2-04

2007年5月,国家在部属师范大学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定向培养大批优秀师资,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首届免费师范生已走上工作岗位,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学生是否能迅速适应环境、顺利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的人才需求间的差异等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着最为迫切和现实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提出了相应改进的策略,以期为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高师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

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和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重要方面的主力军,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已是大势所趋,而高等师范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也势在必行。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为基础教育培养的高水平师资力量是高师院校的“产品”,高校既是产品生产的主力,也是教育研究的主体,又是培养的主要场所,成为师范生培养、教育、研究三位一体的重要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是培养合格师范毕业生的必由之道。

1.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师院校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的有效途径。高师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科研素养,是高师院校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有效途径。

2.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大力推进高师院校技术成果的转化。据调查,国外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为60~80%左右,而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8%,师范院校更低。高师院校既是高层次师范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教育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高师院校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可以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目标导向,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选题,为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从而推进高师院校技术成果全面高效的转化。

3.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实力。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增强高校科研工作者与产业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极大地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科建设的发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教师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将实践经验和高新技术、创新思想、新理念等带回到课堂中,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同时,能促使学校教师转变单纯以教学为主的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培养师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有能力去开展教学方法及教育问题的研究。

4.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师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具有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师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与教育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的研究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促使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范生,从而充分体现高师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将产、学、研合作教育进一步落实到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是科学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师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客观需要。探索高师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对于高师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该校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学校优秀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造就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对师范生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后两年按学科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构成。对生物科学专业而言,在大一、大二期间除了开设动物学、植物学等专业课程外,广泛开设英语、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学等课程,基础知识面广。大三除了开设遗传学、微生物学等生物专业课程外,大量开设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大四进行半年的教学实习和半年的毕业设计。

2.与中小学结合状况。实施免费教育的师范生是应国家各个地方学校对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而生的,带有一定的定向培养性质,将国家六所教育部直属院校与各个地方的中小学或教育机构的需求相联系。学校与中小学合作,创建了多个教学实践基地,通过顶岗实习、支教、教学实习和挂职锻炼等方式在缓解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同时,又促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3.国家政策支持状况。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校,实施“两免一补”师范生免费政策,就业政策则是入校就签订了协议书,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从事十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每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都有编有岗。工作可进行双向选择,在自己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国家根据地方需求对其进行分配,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问题都得到了保障。

4.参与科研状况。①对中学教育的研究。学校开设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技能》等专业教育课程,使学生能从理论上了解和认识中学教育。为期半年的实习是免费师范生深入认识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听课、写教案、说课、讲课、班主任见习等活动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情况,并通过对实习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升发现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②对生物科学的研究。除了常规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还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挑战杯、勤工助学科研项目、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博士本科生“手拉手”等培养师范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升科研水平。③读研模式。免费师范生毕业时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但可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免费师范生根据在校及工作期间的表现而获得报考资格,以课程教学及教育学研究为主。

三、对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针对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成效,进行了问卷调查。向生物科学专业2007级、2008级师范生共发放了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访谈内容做了相应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不确定。在被问及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否是目前的职业理想时,调查结果显示,18.6%的学生表示还不确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否是自己的职业理想。如果免费师范生本身没有确定教师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自身没有为将来的职业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信念,那么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就显得很空泛无力,没有经济压力,没有较大的奖惩措施,工作有分配,这将严重导致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不确定,一方面是由于报考前对免费师范生政策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师范生的从教信念不够坚定。

2.教学技能需要加强。38.4%的学生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不满意,觉得还不能达到社会需求的水平。学生反映,学校在大三才开设教学技能类课程,并且师范生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课堂进行理论学习,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锻炼教学技能的机会非常少。教学实习是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于生物专业首届免费师范生大四的教学实习状况的调查显示,近20%的被调查者认为实习时间太短;学校教学环境条件不能为学生提供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机会;上讲台讲课机会少,难以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实习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实习的机会;实习教师指导仍需加强等。

3.科研素质有待提高。调查中,64.3%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科研素质是否能达到社会对生物教师的要求这一问题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作为未来的生物学教师,要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首先得具备创新精神和一定的科研素养。而我国对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普遍欠缺,又不能报考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使得大多数师范生对自己的科研素质不自信。很多师范生表示,相对研究生而言,本科生在科研素养方面严重缺乏竞争力。

4.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不够。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学校注重理论学习,学生深入接触课堂和科研的机会很少,缺少实践,以至于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设立了双导师制,即安排大学本学院的专业老师和中小学教学名师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帮助。这一制度的设立其实是可以增加学生深入接触课堂和科研的机会的,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的学生认为导师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科学和科研方面的帮助,10%的表示在必要时导师有一定的帮助,而其它近86%的同学都表示和导师间很少联系,几乎没有帮助,这大概是由于中国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够主动以及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成效的相应策略

根据对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及相应原因的分析,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成效的相应策略:

1.增进师范生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高校应增进师范生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如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校长来校举办教育系列讲座,入校后就陆续安排师范生到中小学课堂听课等,让师范生较早地获得近距离接触中小学课堂、与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促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观点。一方面可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制订自身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可促进师范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2.组织师范生支教。国家和学校采取相关鼓励措施,组织在校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教学观念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使师范生通过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树立终生从教的理念,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动力。

3.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教学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随着近年来实习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学校条件有限,导致实习环节出现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教学实习基地,改善和缓解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实习教学环境差、实习队伍专业分布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可让免费师范生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更好地体验到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以保障师范生实习见习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4.增进高校教育专家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增强教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间的交流,为教学专家和中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的平台,可促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研究工作的展开,并及时地将高校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教育工作研究者可将教学一线新的教学观念反馈给师范生,促进师范生的发展。

5.切实落实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师范生从事科学研究。由于免费师范生定向教师职业,并且本科毕业后只能攻读教育硕士,与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相比,其科研素养训练方面相对缺乏。但作为新世纪的生物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仍是很有必要的。落实导师制度,带领免费师范生进行开放性试验、创业大赛或导师自己的科研课题,在本科阶段就将其引入科学研究行列,可锻炼其科研能力,提升其科研素养。这对于扩大科研队伍,增强学校科研实力,促进高师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6.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共建技术中心、共办高科技实体、研究和商务中心、电子门户网站、共同研究开发课题等。高师院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为企业做培训,同时将课堂引进到工厂、科研院所,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一来,即可让学生逐步掌握生物科研工作的步骤和基本方法,从解决生产经营的问题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可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研究的认识,获得更多与科技前沿专家的交流机会,使学生大开眼界,以激发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7.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课题支持和成果奖励,充分调动本校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意识,促进团队建设,鼓励发明创造和成果转化。为产、学、研的各个环节提供便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手脑并用,切实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然,对高师院校的免费师范生开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在国家、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合作下,给予必要的法律、政策、经济的支持,通过产、学、研结合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师范人才的道路才能走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帅燕,杜学元.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师范院校的战略环境分析[J].科技信息,2008,(24):518-519.

[2]孟琦.地方师范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3):127-129.

[3]程晓农.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效功能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8):22-24.

[4]Liney Manjarre's-Henr'quez,Andre's Carrio'n-Garc'a.“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Academic Research On Scientific Performance:Synergy or Substitution?”Res High Educ2009,50:795-811.

[5]许恩平.高师院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9):213-214.

[6]金祝年.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J].教育与职业出版社,2007,(18):70-71.

[7]卫小慧,瞿.免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现状调查与思考――以西南大学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47-150.

篇8

[作者简介]邢亚林(1976-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大学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80006)和江苏省镇江市2013年度软科学研究指导项目“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2013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29-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足,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认真思考和研究。高校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是高校的生存之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各类科研竞赛训练,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本科人才,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和现有资源,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科研如何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本科人才。

一、高校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高校的科研项目及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科研工作在我国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国家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基金科研经费拨款从8000万元起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经费从500万元起步。1995年,国家提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科技发展与教育事业方面加大了投入。截至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科研经费拨款达到了149亿多元,是1986年拨款经费的186倍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经费拨款达到了8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60倍。根据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统计,近年来,高校获批的国家自然基金占国家自然基金总数的80%左右,获批的社科基金占社科基金总数的87%左右。就近三年的数据而言,高校获批的项目数增加了近1800项,经费增长近100亿,增长势头明显,增幅较大。以2011年获批的国家基金为例,仅面上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元的高校就有150多所,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高校就有560多所,以上数据统计还不包括横向研究课题。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十一五”期间,学校的横向科研技术合同数接近3000份,总金额达到5.75亿元。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投入,还是高校与社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研究,高校的科研项目数及经费正在快速增长,这些科研投入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通过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成为可能。

2.高校的科研师资力量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师资力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都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纷纷出台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的相关规定和鼓励政策,并对新引进的师资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科研经历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新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大都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正以主持人或参与人的身份投入科研工作中,除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外,许多人还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这也使高校通过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

二、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试行和推广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活动试行初期,仅有十几所研究型高校参与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联合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计划的措施。到90年代末,本科生科研活动得到了广泛推广。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有大学生课外各类科技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大学生自主申请的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以及毕业设计等。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家、省、校三级比赛制度,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已踏上国际舞台。以笔者所在高校本科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在获得国际、国家及省级奖项的同学中,有6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部分学生还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虽然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能参与并得到训练的学生很少。对此,高校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应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随着高校科研的快速发展和师资力量的迅速提升,高校以科研反哺教学、让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已成为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然而,高校通过科研来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却面临以下难题,需要认真面对。

1.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不协调。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果不能得到协调发展,会直接影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普通本科院校重科研、轻教学。虽然大数高校都意识到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科研要服务于人才培养,但由于国家对高校科研的大力投入、高校排名的关键指标、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体现等因素,一系列的政策、指标体系、价值观念都鼓励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导致教学与科研不能协调发展。部分科学前沿的知识、成果和实验手段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本科生教学中,有的教师甚至因为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教学与科研不能实现协调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又缺乏活力,不能很好地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调动他们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2.高校教师对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部分高校教师仍存在错误认识,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取得成果的可能性不大,不想把时间花费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上。另外,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对教师职称评审、研究生导师评聘、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等各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激励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毕竟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会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高校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在学科、科研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条件,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在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等方面做出努力。

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存之本,高校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最终应落实到为人才培养服务这一点上,离开了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机构不能称之为高校。因此,高校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学上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较少,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故所学的知识往往局限在教师传授的书本范围内,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创新能力的训练。事实上,教学与科研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一方面,高校的科研要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前沿的知识、科研成果、科研实验、研讨方法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对所学的知识不断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有些新思想甚至能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新思路。因此,高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积极鼓励教师运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3.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合理的制度是促进各项事业良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对于获得科研项目的教师,学校在给予奖励的同时,也要明确要求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一定数量的本科生。指导本科生科研也可以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在鼓励科研的同时,要鼓励教学,对于能把科研动态、科研成果、研讨方法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奖励。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政策,使教学促进科研发展、科研成果又反哺教学,从而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于本科生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评奖评优等方面也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方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如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本科毕业生修满120个学分,其中有20个以上的学分要进行研究性工作,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科研学分较少,因此,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明确提出要求,要增加创新性学分来激励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训练计划。

高校要充分利用“科技兴国”的政策,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多方面开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军.高教科研工作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李祖超,别雪君.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刘赞英.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孙俊伟,张清.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途径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篇9

教育科研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指导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决定教学发展的进程。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老师需求不断增多,大量引进人才扩充到教学科研一线,青年教师的数量居高,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从目前的情况看,青年教师多为研究生毕业,科研能力较强,但由于从事教学的时间比较短,缺乏教学经验,在教研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如何在师资培训中重视青年教师教研能力培养,快速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我校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教研意识的树立

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学生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辅导、讲座、宣讲教研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并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和研讨,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逐步在头脑中确立以教研为先导的观念,向教研要质量的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支撑教育教学的观念。通过学习先进的教研成果、老师介绍交流教研经验,培养他们对教育科研能力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动机,充分认识到教育研究的真正意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

2.教研能力的培养

我们主要通过培训逐步解决教研能力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的问题。

2.1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培训是培养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最主要见行之有效途径,培养形式多样、时间灵活,能够有效解决教师教学、研究之间的不协调性,使两者互动。通过公开的开题报告会,专题讲座、辅导等形式,使教师培训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2.1.1岗前培训

新来校的教师可能拥有比较雄厚的专业知识,一些高学历的引进人才的科研能力也很强,但大多是没有教学经验的,教研水平的意识还没有树立和形成,所以在岗前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理论讲授、专题讲座等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使青年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教研意识,养成良好的教研素材积累习惯,确定教研指导教学的思想理念。

2.1.2岗位培训

面对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必须成为终生学习的一类人群,那么岗位培训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岗位培训中贯穿教研意识和能力培养,更能为教师终生学习和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科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定期请教研管理者讲解教研程序和管理办法,强化教研意识,针对教研每一环节进行指导,提高教研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教研经验,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对教研领域的常识和基本准备工作不是十分了解。学校采取导师制,让教研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教研成果丰富的老教师为青年教师传授科研经验的基本环节,熟悉立项到结题的整个过程,使青年教师在对教研工作有了目的性和方向性,在开展自己的教研活动时少走弯路。

再者,拓宽培训途径,发挥教研室作用。教研室是培养教师的主要工作环境,除专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外,是教师聚集、交流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会有不同的教研风格、理念和经验汇总、碰撞,构成一种潜在的教研活动场所。教研室为教师提供教研氛围和思想火花;提供教研经验和帮助;提供参与教研课题的机会等等,对其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校外培训

校外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有益补充,它能够使教师获得新知识并带动整个教学队伍表现出更大的活力。分批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大型报告会、学术培训班等多方式、多渠道的培训,使教师逐步掌握教研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提高教研能力开阔教研视野,凝练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带动整个学校教研水平的提升。

教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我校高度重视,确立培训规划,制定科学的培训方式,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科学、严谨、有序、创新、求发展”的研修风气和态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的教研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晓巍,王红丽.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4)

篇10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指经由指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以促进个体不断全面发展、创新发展的育人模式与机制。其具体内容就是通过指定或双向选择的方式,让每一名学有所长的专业教师指导较少数量的学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的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中国很多知名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已做为一项人才培养制度固定下来,强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对于很多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一些由专科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而言,鲜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者。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主要原因有:

1.本科生导师制还没有成为我国的一项高等教育制度

尽管本科生导师制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较大的实用性,教育部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但目前在我国尚未提升到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教育部也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本科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因此,新升格本科院校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并不违反教育行政规定。再加上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新升格院校也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而无意实行。

2.新升格本科院校办学传统和办学实力的限制

大多数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原来在办专科的时候,主要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教师的任务也主要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这些学校,很多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也不高,因而在长期的应用型教学里,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意识,也缺乏加强自身科研的意识。学术研究传统的缺乏,科研实力的薄弱导致这些学校升格后,教师一时也难以接受和适应本科生导师制的做法。

3.新升格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限制

大多数新升格的本科院校,由于底子薄,基础较差,在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时,很难摆脱过去办学传统的影响,一般将学校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应用型大学;同时这样的大学,往往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非自己所长,因而偏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些高校看来,能力的培养更多的依赖于实践,实施导师制并没有太多意义。

应当说,新升格本科院校一般没有践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情有可原的。但这项制度对于新升格本科院校而言,却是一种促使其实现质的飞跃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育人模式和培养机制,对于新升格本科院校而言,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

1.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新升格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培养目标的差异。专科院校一般定位于低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本科院校则一般定位于中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复合型管理型人才为主。而这一差别的最大体现就在于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不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新升格本科院校教育的一个重点。而这在传统的本科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在传统的本科教学中,教师只承担了教书育人的任务,并没有承担学业指导、科研引导的责任(除指导毕业论文外)。教师和学生权责的简单化及师生关系的疏远,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因为缺乏引路人而对专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对职业生涯缺乏明晰的规划,对科研更是无从下手。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给每一个学生从入校起就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有更清醒的认识,做到更有目的性地学习;同时,通过导师制,将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等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队伍的转型要求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由中低层次向中高层次转型,这势必要求教师队伍有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如何挖掘原有教师的潜力,如何实现教师队伍的转型,提升教师整体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是这些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毕竟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专科层次的教学和科研模式,升本成功后也缺乏一种内在动力来提升自己。要扭转这种惯性,没有一番大的动作,没有外力的推动与刺激,而单靠教师自己的觉悟是很难实现的。

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制度力量来实现这种转型。按照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每个教师需指导5~10名本科生,每个教师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制度,要求老师必须熟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熟悉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准和较开阔的学术视野,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一切,将对教师形成极大的压力,将迫使教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从而加强对科研的重视。

3.打造学校特色有必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