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4 15:07:57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1

关键词 厦门市 全民健身 现状 发展

一、厦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总结

(一)加强阵地设施建设,提升全市健身热情

通过省市体育部门拨款支持和申请体育公益金等渠道筹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加上历年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对各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和完善了一大批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配备了大量的体育设施,目前,全市共有分布于各街道、系统、社区和辖区单位的体育场所564处,体育场地总面积575559.3平方米,户外健身路径就达72条,有8个街道建立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居委会设有体育活动室,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和健身的需求。为了确保对体育设施的保护工作,市政府转发了由群体科起草的关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对社区体育设施的规范管理,为市民参与健身提供了相应的保障,使体育活动参与人口已达到52%,不分老少的多层面体育健身锻炼人群已基本形成。

(二)拓展群众体协网络,推动全民健身普及

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之际,发挥体育总会、公务员体协、老体协、协会等群众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举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使群众体育工作常态化。如举办“迎奥运.贺新年”体育舞蹈专场演出、连续11年举办庆“元宵”军警民拔河比赛、迎新年冬泳比赛、协办福建省全民健身登山王大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思明区沙滩排球挑战赛,有效地活跃了辖区的体育氛围。与此同时,指导各街道召开社区运动会,体育活动联结了友谊,推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争先创优体育强区,大力打造品牌赛事

在开展群众性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发现和扶持基层先进典型,按高标准推出各层面的先进单位,已有4个街道获全国城市社区体育先进单位、5个单位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个街道获省城市社区体育先进单位。制定了《体育比赛获奖奖励暂行办法》,该办法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及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抓好群体工作中能注重创品牌,成功举办“匹克杯”和“安踏杯”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 “锐阳杯”华东区体育舞蹈锦标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主办海峡两岸自行车邀请赛、海峡两岸沙滩排球邀请赛,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全民健身硕果累累

加大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适时举办各类体育培训活动,如举办公务员瑜伽健身行培训,太极柔力球培训、健美操(工间操)培训,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推动了机关公务员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相对缓解了公务员紧张的工作压力。另外,带队参加的全国、省、市各项群众性体育赛事均取得较好成绩,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老年排球邀请赛中获得冠军;在厦门市第十八届运动会中,包揽了成年组和青少年组金牌榜的第一名,团体总分3702分排在首位。

二、厦门市市区全民健身的发展建议

(一)更新观念,扩大眼界,增强健身意识建立“大厦门”观念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从陆上扩大到海上。五缘湾的自然条件为开发水上运动健身项目创造了天然保障。开发五缘湾可带动教育、园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训练比赛以及旅游的全面发展,是“大厦门”框架的完善与补充。其次,加强全民健身意识教育。宣传内容要坚持思想教育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努力提高驾驭自身从事体育健身运动和评价的能力,把体育活动视为丰富生活内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之做到人人健康奔小康的全民个人自觉行动。

此外,构建全民健身运动是普及教育的有效途径。市区幼儿体育要以体育游戏为主,培养脑体并用,使之正常发育,健康成长;学校体育要将体育教育列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成人体育(包括工人、农民体育等)强调坚持经常,注重劳逸结合,使之一可以增强成人体质,提高工作生产效率,二可以通过休闲体育放松身心,达到调节生理、心理节律的目的,也是移风易俗,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老年体育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健康老龄化”,进而达到“积极老龄化”。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厦门体育工作

首先,内容科学化。以传授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良好的健身技能,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健身运动。其内容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山、水”两个字。突出“山”的特色,就是依托市区近郊生态山林及城市山林资源,围绕不同的自然环境,开展人与自然合一的健身活动,突出“水”的特色,就是要依托约140多公里海岸线、充分做好水上运动的文章,将厦门建成集水上比赛、运动、娱乐、观光、海滨度假等于一体的海上健身、休闲胜地,如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游泳、帆船、环岛航行、垂钓等水上运动项目,形成一道国内外知名的厦门沿海观光休闲体育健身运动带。其次,竞赛科学化,为形成以体育竞赛为特色的品牌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市区三大优势,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具备三大优势。第一,陈嘉庚爱国体育思想。陈嘉庚早年就提出:“强国强民,振兴中华”,“体育为兴国之策”等论述已受厦门人民所喜爱并实践。第二,厦门市每年成功举办的“厦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使世界各国的长跑爱好者体会到中国闽南文化的永恒魅力以及大自然有机融合所迸发出来的天人合一的耀眼光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给传统的体育文化赋予了崭新的现代价值。第三,对台体育活动优势。厦门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对台体育交往潜力很大。通过互相邀请(体育竞赛、学术交流、参观旅游、各种夏令营),以体育健身运动为先导,以体育经济为主轴,由体育搭台,经贸唱戏,互相交流,互通有无,重温故里之感情,共兴中华之理想,进而实现一国两制、双赢共富的目的。

(四)加强领导,健全基层体育组织,共建和谐社会

实施全民健身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执行全民健身计划,必须具有健全得力的体育组织。因此,体育工作应在市委、市领导直接领导下,主动联合教育局、共青团、工会、妇联,将各行政部门拧成一股绳,相互配合,切实把全民体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为使《纲要》顺利实施,健全体育组织十分重要;表彰与奖励先进,通过榜样示范,确保群众体育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社会化、法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改革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支持体育社团的发展。此外,通过举办短训班或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提高体育骨干对体育本质、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表率作用,以加速共建和谐社会。

(五)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2

关键词 武汉市 全民健身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业余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体育锻炼正是丰富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身娱乐的重要手段,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不再简单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追求精神上充实的生活方式,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扩大和加深朋友间的友谊,追求高度的愉悦感,因此,体育锻炼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全民健身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市13个区2000名居民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全民健身的文献资料,以及与全民健身相关的著作

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20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1786份,有效率为98%

3.访谈法

对一部分锻炼人群及体委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在各地市、区主要锻炼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运用EXCELL和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发现,武汉市居民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占28.2%,认为较重要的占57.4%,不太重要的占14.4%,这说明武汉市居民的体育锻炼认识较好。

(二)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由于居民的体育价值与功能认识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也会有所差异。武汉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按顺序依次是:强身健体(62.5%)、消遣娱乐(38.6%)、消除疲劳(28.9%)、交友(20.3%)、健身健美(16.5%)、学习技能(13.6%)等。这一结果显示武汉市居民对体育锻炼功能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

(三)武汉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

1.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通过调查发现,在锻炼的人群中,选择早晨进行锻炼的居民比例最大,占62.4%,其次是晚上和下午,分别是20.8%和14.1%,只有2.7%的人选择中午锻炼。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选择参加锻炼时间存在差异。

2.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

在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上,武汉市居民主要集中在自家周围的公园广场(54.8%)、社区体育健身点(39.4%)、公路街道旁(28.3%)、、学校(26%)、工作单位(15.4%)等免费性健身场所,而选择在收费性健身场所锻炼的居民只有18.3%,这一方面与武汉市居民的总体经济收入水平不高和体育消费观念淡薄有关,另一方面反映武汉市体育锻炼场所较少。

3.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武汉市居民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处于前几位的依次是:慢跑(52.4%)、散步(36.3%)、篮球(24.2%)、乒乓球(21.3%)、羽毛球(20.1%)、太极拳(15.9%)、跳绳(14.5%)、足球(12.1%)。对不同性别的居民来进行分析,其中男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项目依次是慢跑、篮球、乒乓球、散步、足球、羽毛球、台球,女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依次是散步、慢跑、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跳绳。

(四)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体育消费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人民收入、生活方式、体育意识等的综合反映。调查表明武汉市居民由于受经济收人水平的制约,居民在体育消费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年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26%,其次是200-300元,占24.9%,300-500元之间的占23.7%,500元以上的仅有20.4%,无此消费(5%)。

(五)影响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影响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无精力(43.6%),没时间(39.5%),缺乏场地器材(34.9%),无技术指导(27.9%),没兴趣(11.3%)。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较快,加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学习压力大,没有精力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其次是生活琐事多,以及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不能科学的安排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没有时间也是影响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次,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多,本来就很少的锻炼场所就更显得供不应求,对于无人指导和没有兴趣参加锻炼者,要靠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来解决,此外,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人不足也是影响全民健身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汉市居民对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比较正确,动机明确但存在认识和参与的不一致

2.武汉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园广场、公路街道旁、社区健身点、学校等免费性健身场所,缺乏单位组织的活动。

3.武汉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重点还是集中在慢跑、散步、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动作技术简单、场地设施要求相对较低的项目上。

4.武汉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比较薄弱,这与武汉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低、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环境差有关。

5.制约武汉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学习或工作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缺乏场地器材等。

(二)建议

1.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全体居民都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

2.希望政府部门加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中心,改善居民健身环境和健身条件,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开展一些简单易行、娱乐性高的健身活动,并多举办一些居民喜爱的体育竞赛活动。

3.建议社会各界人士引导和开发全市市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建立一些健身性强、消费低的健身娱乐场所。

4.加强社区体育管理,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主要是加强对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团组织的指导和监督,形成以社区体协为骨干的管理模式,使社区体育真正做到大众化、社会化、生活化。

5.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大力挖掘社区体育的潜力市场,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的问题。社区体育发展之所以还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1)政府部门还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社区体育上来,还没来得急考虑社区体育所带来的经济效应。(2)社会对社区体育指导员关注度不够,还没意识到社区体育将来会形成一种广阔的就业渠道,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杜区体育指导员就业制度的建立,让大量的体育人才进入社区,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市级课题,项目编号为:2010101。

参考文献:

[1] 靳军.对新乡市全民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2] 赵斌,赵焕彬.河北省成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6).

[3] 杨亚红,宋允清.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

[4]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6.06.

[5] 颜天民,等.体育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6] 林恬.社区体育管理含义、内容与原则的再认识[J].体育与科学.2004(2).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3

关键词 邵阳地区 全民健身 乒乓球 对策研究

健康是民生之需。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窥视邵阳市全民健身事实也的开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为切入点,以窥探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体全民健身的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走访邵阳地区运动场所和小区的管理者和组织机构,询问在全民健身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并记录访谈内容。

2.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法和手段对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进行查阅,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和期刊。

3.逻辑分析法

对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邵阳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邵阳位于湘中偏西南,总人口760余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市、土地面积第三大市。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25万亩,居全省第2位;森林面积170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20万立方米,均居全省第二位;草山面积681万亩,其中80多万亩集中连片,位居全省第一位。

在目前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邵阳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交通闭塞,没有大型企业的进入。另外,整个邵阳地区跨度较大,各县区发展不平均,统筹协调发展难以得到实施,另外,邵阳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严重外流,使得邵阳地区的经济没有良好的发展。

(二)邵阳地区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的、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通过走访发现,邵阳地区人口中进行下棋、打牌、打麻将的人口基数 较大,但在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中,下棋、打牌、钓鱼等类活动被采用的体育手段不多,身体活动性不明显,增强体质的作用还在尚待进一步探讨,因此在本研究中暂不将仅以这类活动作为体育参与的人列为实质性体育人口。通过在双清公园、城南公园、东塔公园、紫薇公园,健身场所有力特美健身会所、大力神健身会所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类并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邵阳地区体育人口占43.27%,而进行和麻将等活动的人数巨大,占总人数的56.73%。

(三)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现状

1.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统计

通过走访各个健身会所和公共健身场所,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健身方式的统计

通过实地考察,对邵阳学院、力特美健身会所、大力神健身会所、各大公园、各个乒乓球馆进行实地考察,在邵阳市所有健身会所和健身场所中室内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等运动占得比例相对较大,跑步等室外项目相对较少。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群相对较少,并且运动时间多数集中在周末和晚上,而且运动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所有场所总共有室内乒乓球台42张,室外乒乓球水泥球台14张。

2.邵阳地区体育用品店售卖健身器材

在整个邵阳市的体育用品专卖店里面,乒乓球装备的售价相对较高,售价均在300元以上,且质量实属一般,对于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好的工具;规模相对较少,在调查稍具估摸的体育用品店,乒乓球器材的销售位置在角落,柜台内的的器材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小。

而较为多的是大型健身器材的售卖,并且销售价格相对较高。通过对体育用品店销售人员的调查与分析,在销售乒乓球器材和大型体育用品器材两者之间,偏向于后者,由于乒乓球器材的利润和大型器材无法,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偏向于介绍大型器材的销售。

(四)政府对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的影响

截至目前,国家、省、市三级投入资金300万元建成农民健身工程村级篮球场100个,目前全市已有799个村建有篮球场;争取省体育局支持,投入资金30万元建设13处全民健身路径,2012年底,邵阳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30多套,从原来的单一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建设,扩展为向农村乡镇普及的全面建设。 此外,绥宁县向国家体育总局争取了300万元的“雪碳工程”项目,民族广场和县体育馆现已破土动工,新邵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县体育馆。

今年,邵阳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民健身工程和健身路径建设,将建设1至2个农村乡镇健身广场,建设120个农村村级篮球场,建成健身路径10处。

邵阳市政府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整个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中,邵阳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邵阳市的全民健身活动。

(五)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1.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

乒乓球运动容易普及所具备的条件: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即反应速度,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能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2.邵阳地区乒乓球比赛的开展现状

表1 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统计

级别 市级比赛 事业单位 公司(趣味运动)

次数 8 3 4

通过对近五年来邵阳地区的乒乓球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市级比赛举办8次,企业和单位之间自发组织的比赛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乒乓球比赛场地相对较小,比赛中虽有回合,但其竞技性较强,易学难精。另外,由于其隔网对抗性项目,以技巧主导为主,单位和公司上班的员工和职员在业余时间并未有时间进行技术的练习。整个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全民健身的氛围并不浓厚。

(六)邵阳地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邵阳地区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宣传缺乏力度,每天锻炼一小时口号只是简单响应在各中小学的口头上。通过对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为两百分钟,并没有达到提出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

在路边的警示牌和广告宣传上并没有对全民健身有相应的重视程度,在乒乓球比赛的宣传和力度上有很大的差距,使得高级别的比赛没有人或极少数人参加,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是全民健身的影响没有彻底,没有是整个地区的群众从根本上理解全民健身的含义,没有做到真正的全民健身。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邵阳地区体育人口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邵阳市人口密集,但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相对较少,多数人进行麻将等休闲活动,以这些休闲娱乐方式为体育锻炼,误解了全民健身的含义,对全民健身的理解不够彻底,也暴露了政府在整个地区的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宣传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2.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开展效果并不明显,在整个地区的开展中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没有让国球在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3.邵阳地区对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多,且能够真正做到落实到村,使得全市的全民健身有其相应的健身场所。但在正规场所的配备和支持中相对不足,是的有些健身场所设备单一,无法全民发展市民的体能素质。

4.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销售不容乐观,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让市民在购买健身器材中遇到阻碍。

(二)建议

1.加强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的宣传,加大力度,使得所有市民处处都能感受到全民健身的氛围,乐于勇于参与进来。

2.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全民健身的开展,在经费问题上给与支持,在不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全民健身的事业保驾护航。

3.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充分让市民了解乒乓球的好处与优点,并大力支持企业和单位开展乒乓球运动的比赛。

4.整顿体育用品器材市场,坚决打击不法商贩的谋取暴利行为,对不良商贩和厂家给予严惩或取缔,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邵阳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基金项目: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委托项目。

参考文献:

[1] 解毅飞,张悦东.终身体育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1994(4):9.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4

关键词: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1 前言

全民健身是事关民族体质强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我国有两亿多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心中的希望之所在。在新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下,在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青少年全民健身活动运作的现状如何?有何新动向和新特点?这是全民健身的决策者和推行者们必须及时研究和掌握的重大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可为我市全民健身的决策者和推行者提供参考,使我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得到更有效和更迅速的推动和发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兰州市20所中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共2206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口头和实地调查。问卷表的问句分为客观情况问句与主观态度问句两大类。涉及校长的问句共28条、教师问句共11条、学生问句共24条。问句中的态度问句部分经10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进行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检验,经过三轮删除、增补与调整,认同率达94%。另抽取20名学生进行间隔二周的两次填写,相符率达92.5%,符合效度和信度检验要求。

在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有关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下,共发出调研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06份,回收率达88.2%。

2.3 数据的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在微型计算机上进行统计与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运作基础

本次调查的20所学校均衡分布于兰州市5区,包括体育重点和非重点学校。调查样本量达2200人以上,属超大样本调查,可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运作现状及其特点。

体育教师是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具体推行者,体育设施、体育经费(包括体育投入)是推行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条件。各项情况如下:

3.1.1体育教师:被调查学校的体育教师数为2~9人(×=5.8人)。仅有2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有1所,仅有3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有3所。

3.1.2体育场地:被调查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见表2。

表2 各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表(n=32)

在调查的学校中,有81.3%的校长认为本校的体育设施基本能满足上体育课的需要,基本能满足学生课外锻炼需要的为56.3%,而完全能满足学生课外锻炼需要的仅为12.5%。学生们对自己学校体育锻炼条件的满意程度的平均分为5.88分(n=1581,10分为满分)。

可看出,兰州市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还是比较紧缺的,在拥有量上也不平衡。

3.1.3体育经费:被调查学校近3年的体育经费情况见表3。

表3 各校近3年体育经费情况表(n=26)

* 含修建体育设施的投入

从表3可看出,兰州市半数的中学的体育经费在1万~5万元之间。有不足万元的“特困户”,也有10万元以上的“小康户”。总体体育经费偏低,其投入量也相当的不平衡。

3.2 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分析

3.2.1 我市中学已基本建起行之有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运管机制并在良好运行

校长是办学的关键人物,全民健身在学校开展的状况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认识与思维导向,这在我市中学中已获广泛的认同。在被调查的学校中,98.1%的教师认为:“搞好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决策与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以来,有93.8%的学校建立了由主管校长领导、教管部门负责、体育室组织实施的运管机制。在此基础上96.9%的学校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了专门的宣传。81.3%的学校制定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计划和检查制度。其他体育工作如定期召开全校性体育工作会议、举行全校性的运动会及各单项体育比赛、保证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定期体检等在绝大部分学校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其概况见表4。

表4 各校举办运动会及其他体育工作概况(n=32)

作为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校长、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对全民健身活动在中学的推行有特别的作用。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校长每周锻炼2次以上的学校达69%,教职工每周锻炼2次以上的也高达76%。在舆论与行动的多方感染下,学生们对“体育锻炼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赞同率达到了98.5%。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获广泛认同并为学校营造良好氛围。事实证明,在大力促进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并未造成对智育,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中、高考的升学率均是稳定或逐年升高的(见表5、6)。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状况)亦在逐年增长(见表7、8)。

转贴于

由此可见,学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有赖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实,加上有力的宣传和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自觉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性实施,或采用考核的应试压力来实现的。这是全民健身在我市中学运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

3.2.2 学生的体育需求呈现多元化、新潮化和自主化的新特点并已走向社会,学校体育及体育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

青少年是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全民健身热潮之中,他们的这一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兰州经济发达,毗邻港澳,来自海外的信息多。海外青少年开展的各种体育健身的活动形式很快传入并流行起来。如轮(板)滑、越野车、攀岩、蹦极、跆拳道等等。有的经他们带进了学校,如轮(板)滑、三人篮球、五人足球;有的三五好友自己找地方练习,如轮(板)滑、越野车、远足、球类等;有的参加社会组织的训练班、俱乐部如形体训练、跆拳道、攀岩等;有的在自己家里进行健身。呈现出形式多样化、追求新潮化、练习自由化、由学校体育课程向家庭、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在我们的调查中60%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的体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尽管有85.9%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但真正“很喜欢”上体育课的却不到30%。他们关心体育课的考试成绩,但他们将“健康”和“娱乐”看得更加重要(其重要程度的提及率分别为23%,70%和28%)。有76.3%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应让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锻炼,教师重点指导即可”,更有高达94.2%的学生希望在上体育课之外,应多参加社会上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

在学校方面,87.5%的校长认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已使学生出现新的体育需求”如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刺激性(挑战性)体育、自费健身、家庭健身等等,并对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体育活动表示肯定与支持(达校长数的90.6%)。

调查者认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及时把握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在新时期的这一新趋势和新特点,在继续和深入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对学校体育的规划和发展做出应对和调整。支持和引导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补和联合。使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3.2.3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各方资源开创灵活多变的各种健身活动形式

体育设施是进行相关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优良的体育环境能使练习者的身、心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陶冶。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行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设施和条件。但由于不同地区、部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教育的投入中体育教育的比例还相对较小等等原因,目前相当部分学校的体育环境还是不如人意。本研究表2、表3的调查结果也如实反映了这一点。这对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体育条件还相对较差的学校能否也较有效地推行、以及如何推行全民健身活动?

对校长的调查发现,与过去几年的情况相反,相当多数(达60%)的校长认为“学生是否积极进行自我锻炼,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条件(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引导,启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当然还有校长、教师们的切实支持和以身作则。同时,有61%的学生(n=1959)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取决与自己的自觉,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条件是次要的”。我们的分析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兰泛、深入的开展,参与者们从接触体育、参与体育到自觉追求体育,也更好地理解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特点和区别,全民健身,最重要的更是参与。

调查还表明,学生的体育锻炼多采用与朋友结伴的练习形式,他们不需要、也并不追求太高规格的场地或练习设施。学生们课外体育健身锻炼的地点及分布情况见表9。

表9 兰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地点分布

从表9可见,在户外,及以住宅区周边附属区为主的锻炼是学生的首选方式,这与我们所作的《兰州市新建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情况调研》中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学生们的锻炼形式告诉我们,在体育条件还相对较差的学校,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内甚至包括校外的体育资源,也应该是可以使全民健身活动得以较好推行和开展的。

我们决非否定体育设施以及体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和必要。我们在衷心希望条件简陋的学校想方设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郑重呼吁有关部门: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必须重视并逐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各项投入,为全民健身运动更上台阶做出最大的努力。

3.2.4 抓住“减负”契机,促进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减负”口号的提出是我国党和政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具体体现。“学海无涯苦为舟”形象刻画了莘莘学子的求学征途。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之重、学习压力之大非常人所能体验,时有不堪重负或不善减压者最终走向悲剧的惨痛例子。

在我们调查的近2000名中学生中,近视率已高达60%,半数的学生不得不晚睡早起。虽高达95.6%的学生明白:课余时间与双休日应该进行自我体育锻炼,不能光休息或看书,不能做“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但在双休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还是“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文化学习太忙”成了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障碍”(累计提及率为73.2%)

我国教育界从“应试”教育向“能力”和“创新”教育的教改浪潮方兴未艾,“减负”的决策得到了兰大师生家长的一致欢迎。校长和教师们普遍认同“减负”措施的实施无疑能还给学生时间和快乐,并给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带来相当程度的变化和影响。

我们认为,应抓住“减负”给中学教育带来的这一难得的契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并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必要的引导,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改革对学校、对学生体育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促进我市中学的全民健身活动朝更积极、有效的方向开展和发展,为祖国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结论和建议

4.1我市中学已基本建起行之有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运管机制并在良好运行。但我市中学的体育场地仍然偏少,总体体育经费偏低,各校体育教师的配备、体育场地的拥有量及体育经费的投入均不平衡。个别学校的体育工作亟待加强和改进。

4.2现行学校体育及体育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学生的体育需求呈现多元化、新潮化和自主化的新特点并已走向社会。应及时把握这一新趋势和新特点,支持和引导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联和互补,才能促使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4.3在体育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各方资源开创灵活多变的多种健身活动形式。

4.4各级中学应抓住“减负”契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促进中学全民健身活动朝更积极、有效的方向开展和发展。

4.5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有关部门应重视并逐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各项投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1995.

[2]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S].1995.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5

延安市地处我国西北部,经济欠发达,由于受经济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使社区体育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因此,如何改变现状,更好的推动全民健身在该地区的发展,将是我们讨论和研究的问题。通过本次对延安革命老区的调查发现,延安革命老区相对于革命时期来看,整体的健身热情不是很活跃,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在延安革命老区推行“全民健身”刻不容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延安地区6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影响因素。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发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期刊、网络、相关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延安地区全民健身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文献资料;检索近年来有关全民健身研究的实施现状和延安地区特点等方面的大量论文,以便了解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影响因素。

1.2.2专家访谈法

本次调研重点咨询了枣园中学、河庄坪中学、长庆安塞油田、井家湾等10家单位的25位体育部长和领导,针对相关单位的身体素质、体育设施、参与锻炼情况进行咨询。

1.2.3综合分析法

依据相关标准对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1.2.4逻辑推理法

根据相关理论原理和普遍认可的事实依据延安地区特点,推论出在延安地区开展全民健身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2.5数理统计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延安革命老区全民健身的特点

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参与人群较少,参与锻炼者主要为小区居民。而由于延安受特殊地势位置的限制不利于大面积发展小区,即使有些地方可以规划小区,但面积太小,因此对体育设施的投放也会相对减少。另外,大部分村民由于农务繁忙,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或是意识的淡薄,错误认为田间劳作等于体育锻炼。

2.2延安革命老区全民健身的影响因素

2.2.1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有344%的人认为没必要参加体育活动;有547%的人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很重要;有554%的人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有394%的人认为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可以看出,延安地区居民健身意识不强,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较低。井家湾村村民主要以经营农家乐为生活经济主要来源。通过对该村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在思想认识上从整体上讲尚显偏低,仅有30%左右的农民对全民健身的战略意义有所了解,令人惊疑的是尚有60%以上农村居民对健身的战略意义和对健身生理与心理的作用不了解或很少了解;几乎一半的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也有相当一部分百姓错误的认为自己平时的田间劳作就是锻炼身体。

2.2.2健身器材、场地、设施的投资也直接关系着全民健身的开展

延安地区健身场地设施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场地设施匮乏的原因有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其次是对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导致体育场地设施萎缩。整个延安市村民的健身场所仅局限于附近小区、机关单位的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另外,延安多山地,也就是说想要建设一些大的公园、娱乐健身场所还存在一定难度。

2.2.3特殊人士全民健身.

特殊人士全民健身也影响着全民健身的发展。目前延安地区的社会卫生保障体系和现有的健身设施也不能很好的满足残疾人的健身需求。

2.2.4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

延安地区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不利于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春季和秋季气候变化不稳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气候寒冷时放弃锻炼,而在气候宜人的季节又恢复锻炼。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延安地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2.5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

延安区体育发展的水平、规模,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体育场地设施、组织体育活动的场次和体育管理人员等客观条件,及由此带来的群众经济收入增长和观念行为的转变。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场所和体育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使体育消费市场不发达,是制约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3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状况

以井家湾为例,该村于2008年修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该工程选址修建在村委会院子中,该工程总投资32万元。该工程修建后,许多农民利用其进行体育锻炼。根据与村委会干部座谈,村干部中专门有一名负责村民文化活动开展及共青团工作的干部,每年利用农闲和节假日组织农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尤其春节期间,专门组织秧歌大赛、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比赛),且村民自愿组织和参与比赛。

3.结论与建议

3.1居民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全民健身运动。

3.2健身器材、场地、设施的投资和经济基础薄弱。

3.3残疾人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脆弱,对于残疾人的培训更是存在不足。

3.4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

3.5建议,首先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大众提供更多了解健身活动的信息和途径,增强健身意识。其次,加大对体育设施、场馆、场地的投入力度,让想锻炼和参与锻炼居民有地方练、有器材炼;最后,要注重对延安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尤其像腰鼓等具有延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裴立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省发展改革委.青海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J].青海政报,2005(13)

[4] 青海省统计局.2007青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 张伟.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

[6] 秋实.西安市体育锻炼群众“全民健身路径”利用状况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7] 曾秀英.浅析全民健身路径损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新西部,2010(22)

[8] 徐云.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现实意义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6

通过对成都市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操舞锻炼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此来针对社区体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推动全民健身操舞锻炼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健身操舞在成都市乃至全国更广泛地开展做出点滴贡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成都市所辖9区部分全民健身操舞锻炼者相对密集的社区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大量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获得研究内容的相关资料。

2.2.2综合比较分析法

进行对比教学根据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结合实际,进行较全面地比较和分析研究对象。

2.2.3统计法

根据所拥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和数据的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2.2.4逻辑推理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推导。

3结果与分析

3.1全民健身操舞在成都市社区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

通过相关调研得知,全面健身操舞在成都市社区开展过程中对于锻炼环境的关注度、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运动强度、动作内容的选择以及运动损伤的相关防治措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推广过程中急需调整和补充。

3.1.2性别偏差问题

当代社会体育参与价值取向与参与内容方面的性别差异是颇为显见的。在这日益丰富多样的体育价值取向与参与内容中,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也日益显现。但针对全民健身操舞这项运动来讲,应该从健身理念的推广和动作设计的编排上加以创新和探索,使得更多的男性锻炼者也积极地参与到当中。

3.1.3内容资源匮乏问题

从成都市社区全民健身操舞开展现状的调查中得知,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操舞锻炼主要体现在以群体形式为主。针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较少,同时针对特殊人群相应症状调节的操舞类内容缺乏开发和采用。如秧歌类的健身操舞、太极类的健身操舞、针对经络的健身操舞、八段锦健身操舞等既传承了传统体育文化,又能对特殊人群产生一定针对性锻炼的全民健身操舞都可以引入到锻炼过程中。

4促进成都市社区居民全民健身操舞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健身操舞在成都市社区居民中的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健身操舞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优势分析发现,健身操舞在发展中应该取长补短,采用“扬弃”的精神借鉴吸收相关素材形成健身操舞独有的表现方式,这就需要从健身操舞的锻炼意识、锻炼知识、锻炼能力几方面下工夫,进一步关注健身操舞的科学锻炼加快健身操舞的良性发展,为健身操舞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打下坚实的基础。

4.1增强成都市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操舞锻炼的科学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城镇居民参与健身操舞锻炼的科学锻炼意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操舞锻炼的安全性和成效性的认知程度。

4.2增进成都市社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操舞锻炼的科学健身知识

4.2.1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使其“因材施教”

影响参与健身操舞锻炼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教练员业务水平中还尚待提高,健身操舞的内容丰富多彩,种类各式各样,选择哪一类健身操舞进行健身锻炼?自身体质、体能以及外界环境对健身锻炼有何影响?人的遗传、环境、营养、工作性质、疾病、精神因素与科学健身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一切有待于健身操舞教练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在锻炼中根据不同的锻炼对象,精选锻炼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按步骤地“因材施教”。

4.2.2重视和加强健身操舞健身的科学研究

健身的科学化是提高健身操舞锻炼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吸引城镇居民参加健身操舞锻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广泛地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一方面从健身操舞健身方法与手段、健身操舞器材用品、体质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咨询服务,加快科研成果向健身操舞健身实践的转化,提高健身操舞健身服务中的科技含量。

4.3提高成都市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操舞锻炼的能力

4.3.1增加健身操舞健身的竞赛和表演活动

比赛和表演既是健身操舞的突出特点,又是推动健身操舞在城镇居民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动力之一。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健身操舞表演和比赛,尤其是开群众性的健身操舞观察和交流会,使健身操舞通过观察和交流相互学习,达到提高健身操舞科学锻炼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4.3.2采取多途径重视健身操舞社指导员的培训

社会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其作用的发挥对大众体育的进一步深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经过专业培训的健身操舞指导员数量不多,健身操舞指导员质量不高是阻碍健身操舞健身在城镇居民全民健身运动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3.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场馆利用率

现阶段,我国体育场地(馆)产权分属各异,经营方式多样,实际使用率普遍较低,管理水平不高,高级管理人才极其缺乏,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品牌企业和品牌服务还不成熟,经营和维护成本偏高,绝大多数依靠政府投入维持。

5结论

健身操舞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开展是可行的,良好的,它很好的贯彻了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实施,并在成都市独特有利的文化背景衬托下通过不断的借鉴吸收推陈出新形成独特的锻炼方式和自身优势,将成为成都市社区居民所喜爱的主要健身活动之一。

参考文献:

[1] 肖国良.21世纪初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 戚白云,赵先卿.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 陈国成.全民健身意识不良现状分析及相应对策探讨[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4] 魏亚妮,等.四川省全民健身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

[5] 宋允清,等.广东省少数民族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7

关键词 武汉市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现状 对策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将建成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在不断的提高,体育不断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全民健身深入人心,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体质普遍增强,因此,我们应大力推进体育服务社会化,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武汉三镇600名社区居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整理有关研究资料。

2.问卷调查法:以武汉三镇20岁以上人群为调查样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

3.专家访谈法:征求专家教授意见形成调查问卷。

4.数理统计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健身场地设施及健身器械服务体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体育场馆、健身器械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但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公益性场馆和营利性场馆的比例分别是19.4%和69.8%,而没有健身器械和健身器械较少共占69.7%,这足以证明武汉市社区健身场馆和健身器械极其匮乏,严重地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二)对全民健身指导员服务现状的分析

自199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现实需求相比,仍有非常大的缺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全面健身的需要。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社区没有体育指导员的竟然占到36.6%,这是目前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全民健身组织管理服务现状分析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各社区每年最低要组织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通过调查显示:有39.8%的社区并没有组织健身活动,一次的占18.7%,达到“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的比例仅有41.5%,表明武汉市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现状不太理想。当然,这与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关系,见表3,专门的体育组织机构仅占21.3%,表明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与武汉市居民之间的健身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

(四)宣传服务体系与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分析

宣传服务体系也是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通过表4显示:宣传工作做得好的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就高,投入健身的余暇时间也明显多,目前,虽然全民健身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够系统和完善。

(五)全民健身经费来源服务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增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融资渠道丰富多样,全社会办体育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体育更加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表5可以看出,居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来源,政府部门的拨款虽然占43.7%,但是群众集资、其他方面收入(报名费、门票)和企事业的赞助竟占据了56.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但是所占比重太大,这样的经费来源变数太大,无法自始至终保证全民健身的顺利开展所需的经费供给,因此政府在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待增加。

三、结论与建议

(一)武汉市现有体育指导员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居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健设是开展好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社会严重缺乏指导员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城区体委和体育院系可采取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加大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另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大力挖掘全民健身的潜力市场,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区体育发展之所以还很不尽如人意,这与社会对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关注度不够高有关,因此,应加快建设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保障制度体系,为全民建身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场馆、健身器械的不足是制约武汉市全民健身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新的途径和不同模式解决群众体育健身场地缺乏问题,建设一批满足居民健身需要的场馆、场地、健身器械,对正在新建的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要想方设法开发山川、河流,公园,绿地、广场,街道等的体育健身功能,努力使武汉市全民健身设施形成点面结合的网络化结构,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健身场所不足的问题。同时应强化多方位筹资,逐步增加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全民健身经费筹备体系。

(三)武汉市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少的社区还处于真空状态。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对全民健身进行宣传,例如:宣传栏、组织体育活动、黑板报、标语或口号、小区广播或网络等,做到宣传内容多元化、系统化,全面宣传全民健身的意义、方针、政策,宣传健身知识、健身方法和服务信息,建立符合新时期的社会宣传体系。

(四)武汉市的全民健身的组织管理体系还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不断的由当初一味的物质追求向精神追求转变。单独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不现实的,为此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要运用各种手段,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多方面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社区、社团、协会、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组织能动性,使全民健身的管理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2] 徐焕新.全民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8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锻炼郑州居民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缺乏运动是现代人容易患骨病及其他疾病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工作生活中运动的不足,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同时为了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力,是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方案:制定全民健身日以及全民健身口号。

(二)研究意义

全民健身的发展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大众体育活动之中,从而增强人们的参与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这项活动的开展对增强学生体质,运动兴趣、体育终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郑州市各年龄阶段人民群众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我所要研究的课题要求,在新华书店、体育学院资料室以及全文电子期刊上查阅了大批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汲取了大量与课题的相关知识,为这次论文的完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访谈法

通过对郑州市街头人民群众的走访,为我解答了很多关于全民健身在郑州市的推广及开展现状调查研究的相关问题。以改进我在论文撰写中许多细节的不足之处。

3.问卷调查法

做好调查表后,在郑州街头走访期间,给被访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进程

1.全民健身的定义界定

关于全民健身定义的说法,截止到目前还没有明确权威的说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全民健身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全民健身是一种运动方式,二是全民健身指为了使人民身体健康,提高耐力、协调力不分男女老少,全国人民锻炼身体的活动。

2.郑州市居民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及分析

郑州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根据调查问卷性别表现出是男性占大多数为58.4%,女性为43.6%,由此可知,男女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在性别上还有所差距;同样,在年龄上也存在差距,60岁以上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0%,18~35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占调查人数的18.8%,由以上分析、猜想可能原因如下:60岁以上郑州市居民大多数为退休居民,有较多的时g参加体育运动,丰富精神世界,消除了退休后的寂寞孤单,增加了人际交往,再加上60岁以上居民身体各器官机能都处于不断衰退阶段,该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强烈的以运动健身来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需求。而18~35岁大多处于学龄和刚步入社会工作阶段,相对来说疲于学习、工作,没有更多闲暇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3.郑州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由调查得出郑州居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跑步最多,游泳最少,其他运动项目所占比例基本相差不大,运动项目特点对比可以看出,散步、跑步项目相对其他项目来说受场地限制小;另外跑步、散步、武术等费用所需不大,而游泳则场地和资金要求。根据调查问卷看出各个年龄阶段都有跑步和散步的人,所以说跑步和散步在体育锻炼中比较普遍。而游泳主要人群分布在两个阶段,一是18岁以下的学生为主体,他们有父母的支持;二是36~59岁,这个阶段的居民一般工作稳定,有精力和资金去进行游泳锻炼运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全民健身运动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发达地区,居民的健身意识相对较强,而发展中地区相对较弱;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的来说都存在学习或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健身场所匮乏等等因素。所以说,我国全民健身健身运动目标距离实现全民健身还有很大差距。

(二)建议

想要促进郑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目前我国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加宣传力度,把全民健身的宣传做到位,然后真抓实干,从实际行动上支持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并完成全民健身;其次政府要从根本上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增加经费投入,促使体育锻炼场所更加完善,给居民提供可以充分健身的场所、器材。另外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郑州市全民健身监测系统,包括学校、社区、公司各年龄段体质测定和评价指标,可以更简便实用的抓好郑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鼓励群众体育的开展,并能使郑州居民都能接受和参加。最后要抓全民健身的典型并以此为榜样,从根本上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广大人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进步,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适合郑州市实际情况的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方案,实事求是,是体育健身活动符合市情、因地制宜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牟顶红.广场全民健身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

[3]林昭绒,吴飞.城区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刘星.洛阳市全民健身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3.

[5]杨清华.全民健身作为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9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78-02

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关系到人们体质的增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及子孙后代幸福长久的基础性大事。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进行强健并完善体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在跨入21世纪后更加兴旺发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第一阵地在于城市,积极有效地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民健身体系。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逐渐从无到有,不断增强,人们对提高生活健康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国家在政策和投入上相应增加,健全城市居民的健身机制,实施完善全民健身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且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实施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意义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全民建设热情,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能否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要求,建立起相适应的健身工程体系,都直接关系全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是否建立了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全民健身工程,是提高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这项工程实施的效果直接涉及人民生活最基本、最直接的利益的实现。对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程度的重视是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其次,是否建立了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全民健身工程,是提高现代人民身体素质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人们忙于工作,往往忽视了自身基本条件和基本素质的锻炼提高,人的身体能力是一切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少高素质的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身体纷纷亮起红灯,或英年早逝或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服务于所在的岗位。由此看来良好的身体是我们迈向21世纪的必备条件,健身是具有普及意义的全体人民的而不单纯只是一少部分人的事情。

二、当前实施城市全民健身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城市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面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形势、新任务,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城市全民建设工程的实施要求场地保障,但体育场地的基本现状制约了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程度。当前人民开展城市健身场地的总体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在很多地方存在着侵占破坏体育健身场地的现象,尤其是学校体育设施或开放利用种类单一,或开放利用率低,种种场地限制无法实现人民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愿望。其次,城市全民建设工程的实施缺乏市场引导。城市健身场所迅速出现,且快速成长、壮大,但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很多健身场所质量偏低,不利于健身者科学锻炼。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令人担忧。再次,在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人民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应该在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中发挥主体的职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因为其主体职能不够明晰,在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中所涉及的各项法律关系都缺乏规范。

三、完善实施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方向

第一,为保证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的持续性提供资金保证。从实施效果看《全民健身计划》颁布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实施效果与各区域的经济投入和资金保证基本呈正比,消费观念的不同,导致部分地区开展的进程差强人意,制约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资金,这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将《全民健身计划》这项活动落实到实处。第二,培养全民健身意识,引导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实现全民健身运动的均衡发展。尽管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但仍缺乏宣传力度,人们的健身观念和意识还有待加强。世界卫生组织界定健康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增加宣传力度,培养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三,完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的服务体系。所有体系的建设都是一项工程实施的基本质量保证,因此在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强调这一根本,扎实抓好全民健身的基础性工作。结合目前城市居民生活的状态和地域特点重视城市健身的组织形式,同时关注健身指导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四、增强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途径与建议

第一,创新资金筹措机制,改善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除了当地政府的行政投入和自筹经费以外,还可进一步考虑城市健身和社区建设运动的公益性与慈善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资金保证。第二,从基本环节保障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从业考核。为了真正提高全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就必须重视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而且要在城市全民建设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有效的统一的指导考核体系。第三,在一些成熟的地区和地点可以提倡典型培养和试点管理的方法。例如在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场地管理的科学性方面,健身工程实施的制度体系方面等发掘有特色的有效做法再进一步推广。发挥小区体育在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区规划、城区改造时必须考虑到群众体育锻炼的空间。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和效果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大事,要积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实际问题实际分析,不遗余力地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凌辉.北京市全民健身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16-18.

[2]张建业.王艳红,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30-32.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例10

摘 要 人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众所周知,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全面活动,是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和实施的途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现实要求。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宣传,动员号召组织开展全民运动健康工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 全民运动 健康工程 实施方案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普遍较快,而处于快节奏、超负荷的社会成员,由于缺乏足够的锻炼身体素质和体能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据相关权威机构调查,广大社会成员中很大一部分群体处在亚健康的生存状态。而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升人民的身体素质和身心状态。因此,以运动促健康,通过体育锻炼提高提升人民身体素质的社会实践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体育公益活动。

一、开展全民运动健康工程的意义

(一)局面身体素质的现状亟需参加体育锻炼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以来,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呈现出下降趋势。根据样本调查的资料,国民身体素质中的几大指标――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在内,与之前的检测数据相比,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而由于受到缺乏足够的锻炼,高盐高邮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和国民常年处于高负荷、高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的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居民的身体也常常饱受肥胖、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的困扰。而为数更多的人们,则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些因素严重困扰着人民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医疗开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如何提升居民的身体素质,加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开展全面运动健康活动的意义

全面推进全面参加的全民运动健康工程,是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的惠民事业。

首先,开展全民运动健康工程活动是一项具有惠民意义的公益事业。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全面运动健康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而居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对其个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全面运动健康活动,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宣泄、释放自己负面情绪的机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心理压力,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开展全民运动健康工程活动,还是一项具有极大社会效益的事业。在现代社会,由于居民的身体素质下降,每年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将花费大笔的资金为居民的身体健康买单。随着全民健康工程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明显改善。这将为社会、国家及公民自身节省大量的医疗成本支出,是兼具社会效益的体育公益活动。

二、开展全民运动健康工程的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民性的全面运动健康工程,具有受众面积广泛、涉及人口众多的重要特点。在组织实施的时候,稍有不慎,全民健康运动工程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在组织开展实施的时候,相关部门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

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首先必须要具有科学性的基本特征。在推进全民运动健康工程的活动中,必须对相关的体育活动的项目和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学有效的锻炼途径。其次,在组织全民运动健康活动中,要坚持以人文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也是将健康赠送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第三,公民参加全民群众运动工程还要坚持坚持不懈持续坚持到底的精神。参加体育运动,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态,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要努力提高耐心,增强自身的毅力。任何体育运动队身体健康状况的助力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时间的积累的。因此,要写取得预期的目的,需要参与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三、开展全民运动健康工程活动的方法

全民运动健康工程的开展,是需要按照相关步骤和相关方式一步一步慢慢开展的。在开展该项活动中,首先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严谨的预案和提供内容丰富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内容。

在全民运动健康工程的实施工程中,相关牵头部门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在互联网时代,相关部门进行宣传的时候,要广泛采用互联网为有效的传播工具,通过打造微信微博官方平台,广泛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互动。主管部门应利用大众传媒,在前期对此项活动开展广泛宣传。

第二,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考察研究,真正为普通百姓制定最佳的适合自己的专业的运动锻炼指导,为参加运动工程的广大居民提供可以结合自身状况而进行的运动锻炼项目,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第三,我国虽然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远发展,但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我国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仍然制约着我国当前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全民广泛参与的运动健康工程,对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需求量是极大的。而这与现实中我国体育设施占有率较低的社会现实又是相互违背的。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全面运动健康活动尽可能多地提供便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健康工程的活动中,引入“健康工作、健康生活”的新理念,提高全民对的健康认识,在增进全民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志华.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社会价值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6:81-84,96.

[2] 金秀莲.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