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5 15:06:57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1

一、绿色环保设计概述

绿色设计建立在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怀的认识基础上,是以有利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减轻地球负载、有利于人类生活环境向着更加健康和纯净的方向发展的设计努力。这使得绿色设计成为这个时代最有生气与号召力的设计潮流。一般看来,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及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有着较为广泛和具体的应用。但在最近的一二十年来,它作为一种绿色化发展趋势,几乎影响到了所有的设计领域。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绿色化思想的出现,给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视觉形态发展到今天,应在社会生活空间建立怎样的视觉环境和视觉秩序?又应当对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绿色化设计延伸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将会为其创意和表现带来新的内涵和生机,同时也将会为社会环境建立前所未有的视觉秩序。首先,设计师应更加注意在视觉上运用绿色设计观念,把视觉传达设计锁定在更为合理的视觉秩序上,制止视觉污染。同时,按照协调的关系强化视觉规律,不求量的增长,力求质的合理,在绿色设计的视野下去完善传达与人类的协调关系。将绿色设计的概念引入到视觉传达的领域中,是优化发展视觉传达的一种设计追求和设计探索,其目的是将视觉传达设计导入更新、更良好的发展进程和生命阶段。

绿色化观念输入视觉传达设计的血脉,喻示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必然追求一种新的整合。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纠正视觉传达设计自身成长过程和在现实应用中的盲目混乱状况,优化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使视觉传达更加秩序化、科学化,最终完成自身最佳方式的蜕变。化视觉污染为视觉享受,构建合理、优化、绿意盎然的视觉与精神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需要通过设计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协同建设来实现。首先通过对设计的外部社会环境建设,来提高全民的“绿色化”意识,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视觉传达设计绿色化评估系统。

二、绿色环保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作为定语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亦即在G色设计概念引导下,创造出符合社会生态良性循环的视觉传达设计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绿色设计理念导入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在绿色视野下从设计的创意和表现两方面入手,激发设计活力,反对设计的僵化模仿,反对过多形式语言的堆砌,实现设计主体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重整设计,结合本土特色和时代特点为视觉传达重新定位,简化设计、创新设计,提高设计的文化艺术含量。按照协调的关系强化视觉规律,不求量的增长,力求质的合理,推动视觉传达设计进入更新、更科学、更优化的生命阶段,使之完成自身最佳方式的脱变。将视觉传达设计导入绿色化发展进程,优化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化当今视觉传达界的视觉污染为视觉享受,协助创建绿色的大众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已开始适应这些变化。鉴于绿色设计的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用以规范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绿色化角度来衡量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的环保性,我们不妨将物质形式方面的环保称作“小绿色”,而将物质和精神因素双重和谐的环保称作“大绿色”。就如同在环境设计的现实中,大多数人只是注意到了“小绿色”,以为采用“绿色”材料,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实际上,这种做法虽有进步但却是狭隘的。

觉传达应将尊重人性作为当今新的研究课题,在重视产品促销与品牌推广功能的前提下,深层发掘信息传播的人性化。设计应首先考虑人的因素,如有利于受众的身心健康、易于减轻受众视觉疲劳感,并能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审美情趣。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使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进入适宜人类生存、更为人文化的一种生活状态之中。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绿色化设计延伸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无论从创意来说,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将会为之带来新的内涵。通常,视觉传达设计为商家树立了形象,但盲目的刺激行为往往会造成视觉灾难。耀眼的材料、闪亮的灯光、强烈的色彩、呆板的图形,人类被杂乱无章的符号状态所困扰,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必须建立在生态意识之上。生态意识是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意识作为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设计素养和思想高度,把绿色化理念切实贯穿到设计思维与实践中。从自身做起,坚定执行绿色化原则,不为一时的既得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发展,协助创建绿色化的社会视觉与精神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2

在实际运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视觉思维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将对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的含义和特点、几个要素及视觉思维运用和培养需注意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通过图片的语言来形容完成传达过程的,促进传达者和受众者的交流,达到最终目的。因此图形是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视觉传达借助图片的色彩、形状、组成部分,让人们理解视觉思维的情绪和含义,最终决定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是否成功。

视觉思维:人们通过视觉思维获得信息,根据图片、文字交流形成生动的感染力和视觉色彩,从而让视觉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设计作品,突出视觉思维的重要性。

2.特点

人们在追求视觉思维的过程中,只注重整体效果,忽略局部的作用。

视觉思维的特点:建立在人体大脑上的思维,接触其他辅助图片、文字达到视觉思维效果。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完善的理想的行动。

视觉思维传达设计特点:通过视觉思维的传达,人们观看、创新、联想,将其表现为思维,进行分析、深加工、整理。视觉传达设计总结为传递各种信息结合体,具有明确、清晰传达的特点。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的几点要素

1.注重比例

视觉思维对图片、文字比例要素很关注,比例大小是影像视觉的主要因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形成各个事物都有其大小的比例,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整体的立体感,达不到视觉传达设计者表达的主旨。完美的比例,适当的尺度作为设计的基础,才能真正看出设计者的功底和对艺术的欣赏力,以及设计者的水平。

2.重视个人的视觉感觉

视觉传达设计是给观看者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视觉感很重要,个人视觉的特点是只对自我感兴趣的设计进行深度分析。对于一个艺术作品欣赏,每个人欣赏的角度都是不同的,第一眼的感官放在整体布局上面。从设计者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侧重关注哪一部分,设计者的视觉中心越明确,作品整体感越强。所以,设计者应该从观看者角度换位思考,设计出作品。

3.注重对称和统一

对称和统一两者相互辅助,在两者的基础上可以看到作品不同艺术价值和色调机理。对称:每一个设计者的传达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从颜色、形状、大小、表达、线条及设计、形态等,这些都是设计者运用到作品中的要素。统一:每个作品的比例是统一的。设计者要有序地安排,把握整体的美感,亚里士多德曾说:艺术作品是根据作者内心的原理而合乎目的的统一起来的。因此,在设计中统一和对称有相当的审美重要性和美学意义。

4.整体、局部完美布局

欣赏者在观察一个作品时,首先关注的是创作的整体效果,其次才从局部分析设计者的功底。所谓整体感就是设计者能够运用各个元素,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整体版面上能有优美的感觉。局部的各个要素要相互协调,共同设计,相互依存,页面和布局安排得当,处理合理,才能使整体看起来更协调,所以说整体和局部都要完美布局。

三、视觉思维运用和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视觉设计者联想思维

视觉思维培养设计者的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对不同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没有固定性思维的想象。联想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无论哪种联想都是视觉创造者在思维创作时最普通的一种视觉思维方式。联想思维是人们很容易做到的,视觉设计者通过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创造出自己需求的资源,注入新的需求资源,产生一种新的思维创作方式。

2.培养视觉设计者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把设计者引入一个创作的王国,设计者根据提供的创作题材运用视觉思维能力。统一的一个事物,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让设计者思想跳跃,灵活运用。发散性思维是设计者创作的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设计者在创作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发散性思维正好可以让设计者运用自我独特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只属于自我的创作。虽然发散性思维运用范围比较广泛,但设计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适合自己的好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与生活,对于视觉设计师而言,只有真正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把发散性思维用到生活中去才是艺术的体现者。

3.培养视觉设计者的逆向思维

在艺术发展的浪潮中,艺术作品如果过于平凡,则它的存在生命力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剥离出来,人为地添加一些逆向思维的素材,用一些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一个作品想在短时间内打动人就要设计者发挥自身的逆向思维,让作品拥有特点个性,引起关注者的重视,这才是设计者的目的。当视觉设计者采取逆向思维的素材创作时,作品往往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培养视觉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

在个性发展的年代,如果作品不能吸引人的眼球,没有创新意识,就会在艺术作品的浪潮中淹没。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艺术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高雅设计逐渐登上新时期的舞台。设计师要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意识,加之自我的生活阅历,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思维方式,体现出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效果

四、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关系密切。视觉思维对我们有引导性的作用,让我们具有对未来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视觉传达就是其一。顺应时展潮流,创新是21世纪设计最本质的要求和目的。无论什么品牌的设计师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相结合的手段,有效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旨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体现艺术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3

1.社会价值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非视觉感知语言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

2.艺术价值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也是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形态。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而非视觉感知语言的介入视觉传达设计则是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传达信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

二、非视觉感知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1.被动与主动的转换主动与被动的转换更有利于信息的循环。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主要对话形式,其实质是一种信息的对话,是信息的传播与接受的循环过程。设计与纯艺术活动不同,设计不是设计者一厢情愿式的游戏,而是一个信息形成、信息流动、信息接受直至信息反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往返流动是必要的。通过刺激信息接受者的感官,引起信息接收者的情感共鸣来传达信息,则是基于人类生活经历及社会环境的体验同构和发出内心深处的理解和共鸣,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升华,是对现实事物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情绪。置身于这种情绪下,受众会主动对设计作品深刻理解,并产生的深深的感动或思考,使其透过艺术形象与设计师保持情绪和感受的契合一致,物我同一。

2.感官与信息的同构设计作品是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载体,信息、知识和情感都是其具体形式。人们对设计作品的体验要求的提升,要求被传达的体验越拉越贴近受众的亲身经历,以获得最佳的传达效果。而原先的表达方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就会要求出现新的表达方式。这时非视觉感知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就填补了这个空缺。这种表达方法满足了信息受众的多感官需求,让其游走在感觉和信息之间,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并与之互动。在信息传达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受到各种感官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感觉,这些感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组合形成感官与信息的同构关系。美国的《HAIR’SHOW》的广告设计(图1)是由格瑞设计公司设计的,他们在创意中尝试对纸进行立体化,选择了朋克、火焰、尖发、卷发、束发五种发型,然后用裁切的杂志内页逐个造型。纸发和杂志封面完美的结合起来,带给读者新鲜的感官体验。图1格瑞设计公司,《HAIR’SHOW》的广告设计,2008.

3.通感传译达芬奇曾经说过:“玫瑰如果不取!玫瑰"这个名字的话,或许闻起来就不那么香。”想来的确如此,如果将玫瑰命名为石头,也许我们就联想不到美丽华贵的鲜花和艳丽浪漫的感情了。玫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给人一种芳香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通感。在文学上有一种修辞叫“通感”,通俗的解释就是将难以言传的情状以另一种可比的形式陈述清楚。这种“通感”现象同样存在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与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息息相关。通感是一种把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的感觉共鸣现象。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诸如不同的色彩在人的心里会产生冷暖、远近、轻重、大小感。简单来说,通感其实是,将自己的内心难以表述的感受转化成别人易于理解的感觉形式的转换描述,即将人的一种感觉通过交感与人的另一种感觉联系起来,互相转移感染,得到共鸣,形成沟通和理解。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带给人们的多种感官的综合需要和满足,就需要将各种设计元素间的相互转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刺激,这也就是“通感传译”。“通感传译”正是这样一种将不同感觉的结果在内心中转换、沟通的桥梁。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奥马尔•瓦尔皮纳里(OmarVulpinari)设计的烟草包装,(图2)用真实的嘴巴和牙齿图片,警示吸烟的危害。成功的利用视觉引发痛觉,使信息与受众产生积极的互动与交流。

4.跨界线的传播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而生并随着传播手段(主要是大众传播手段)的成熟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既是全球化或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将这一过程不断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因。非视觉感知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在所传达信息跨国界、跨文化方面有新的突破。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4

二、当代中国视觉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意蕴

(一)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息息相关,其传达的主要哲学观念即是和谐。和谐在传统文化符号中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太极图,一个正圆之内阴阳两界呈S状边界相互包容,体现相生相克、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经典案例则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色调淡雅、结构古典、传统符号比比皆是,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怀。

(二)审美意象

意象是指某种物种特有的艺术形象,用以传达其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梅兰竹菊、龙凤、高山等等。视觉传达设计中意象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它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将具体物象与深层情感连接在一起,具有抽象和哲学化的美感。其最重要的设计要点是情景交融。如在设计中若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象引入,将水墨画要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就将给予人东方式的悠远意境和气韵生动之感。

(三)文化信息

信息传递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作用之一。设计者通过图形色彩等符号的构造,将隐含的信息释放给观者,这些信息除了实用信息,还包括文化信息,能够触及观者的深层心理,契合观者的文化背景,因此具有一种隐含的精神力量。典型实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融入玉石、祥云、龙图腾等传统文化符号,既表达运动场上生生不息的竞争精神,又传达了中国文化的和谐、温润、吉祥等文化信息。

三、传统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一)自然符号视觉表现形式

自然之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表现指的是自然界原生物,如山川、河流、星宿、密林、动物等在受到人类认知和感受之后,以此次为原型提炼其基本形态和精神内涵,构造出具有独特意象的象征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在经过理性的改造和演变之后,不断得以优化,最终将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自然符号的典型代表有:以山为主体的符号、以星宿为代表的符号等。如中国古代皇族专用的龙形符号,其最初是从自然界的星宿演化得来的,历代帝王对天文现象的变幻莫测赋予权威和高贵的内涵,用龙形符号来象征自己真龙天子的无上身份。而历代帝王所用的一切物品,如玉玺、龙袍、龙椅等几乎都带有龙形符号。这就是自然符号在传统视觉表现中的典型实例。再比如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园林、北方园林等,则是古人对自然山水符号的理解和使用。可见中国人历来对自然符号情有独钟的热爱。

(二)人造符号视觉表现形式

人造符号一般是指古代人们基于一定宗教信仰、诸子学说、文人理念等文化背景所设计出来的具有深刻寓意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一般与人们对生活生生不息的创造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息息相关,又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立场,因而经久不衰。人造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气化符,如:太极图、八卦图、吉祥符号等;一类叫实体符,如书画、服饰、建筑等。

例如传统吉祥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吉祥符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表达吉祥祥瑞的观念,其图腾符号复杂多样,也是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非常注重的纹饰符号。现代司标设计中,传统吉祥符号常常因为寓意深远形象独特而被拿来作为设计参照,演化成相关标志性图案用以象征产业的发展精神和追求目标。如中国联通公司的司标的灵感则起源于传统吉祥符号中国结,交叉式的线条组合精准的象征了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信息通道,表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通信业中佼佼者的姿态。可见对传统吉祥符号的合理使用是一种极为精巧的设计手法,并非拿来主义。

(三)传统文化符号视觉重构形式

对于视觉传达领域来说,研究传统文化符号的构成形式非常重要,因为符号作为感性表达的载体其形式普通简单,却又合理而完整,能够传达精准深刻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脱离不了各种文化符号的组成,设计者必须对文化符号内在的组成规律有十分清晰的认知,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是通过形式构成的整体性来表达美感和深意的,这也就是说设计者将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按照一定理由和规律进行重组和改造,形成与原形不同的整体效应。而在这种组合关系中,有许多重要的形式构成规律,如:相似性和趋向性的构成效应、贴近性的视觉效应、简化适宜的视觉效应、扩展与延伸的视觉效应等。

1.相似性。

在视觉效应理论中,人们总倾向于将观察到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图案和符号归类到一起,自觉组合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画面。比如,古代战国银尊上的云纹式样,虽然线条繁杂,但仍然使人观之和谐,其原因就是云纹这种象征性图案符号其相似的曲线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画面显得整体和谐。反之,如果将没有联系的不同的文化符号随意穿插在一起,画面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2.趋向性。

其实质上是符号本身具有的动感和方向性的联系。如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符号太极八卦图,各个局部服从一定的内在动态形式,充分利用了趋向性的特点,精准地诠释了其蕴含的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深意。

3贴近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如果整体画面中有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符号,一种设计手法即是将这两种不同的符号距离拉近,使其贴近、重叠,从而达到整体、关联的视觉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布局上,对不同种类的文化符号形与形之间的距离和关系的拉近,有助于观者在视觉心理上将这些符号处理成统一的关系体,形成整体的视觉效应。

4简化性和适宜性。

设计中的简化性使得图案和符号简练大方、适应性要求设计符合具体条件的要求,其两者需要综合考虑。比如设计元素中有树叶,在设计司标的时候简化性则要求更高,树叶的形状和纹络则不可以太细节化地描绘:若在设计平面背景时,适宜性则要求更高,树叶的形状则要有更多变化,加强动感。

5.扩展与延伸性。

扩展和延伸是更高阶的设计手法,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是对象在形式规律上的统一。即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形式做比较和分类,形式类似的符号可以通过一定设计手法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从而对主题构成积极的表现效果。一是同感作用。其设计的关键是找到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人们情感相关联的地方,通过用图案传递情感的方式引导人们对设计作品产生联想和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的前提即是图案的可视性。比如青铜纹使人感觉厚重朴实,云纹使人轻柔飘渺,潘天寿的画作显得老辣,任伯年的画作则甜熟。

四、衢州民间传统文化与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教学实践

乡村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视觉文化,这种文化也受稳定延续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显示出本土化的特点。如我们在“衢州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标识设计教学实践中取材于传统文字等符号的基础上又做了巧妙的创新,标志以“文”、“孔”为设计元素,两个造型元素通过不同方向进行组合,形成新的造型。“文”字体现文化的属性,“孔”体现标志的名称。整个造型像古代建筑,端正对称,上面像两片叶子一样,寓意文化研究所不断创新,不断成长,传播孔子儒学文化,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在造型上大胆重构传统文化符号,使新式设计具有温馨亲切的感性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另外我们在乡村农家乐品牌形象设计中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的各个要素,经过创新组合和设计,展现新的乡村视觉形象,达到了良好的项目化教学成效。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传统文化符号,要把握好其形象精髓的精神实质,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善于对符号进行抽象和改造,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方向。

五、结语

在当今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积极合理地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资源,既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又能够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树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占得长久的一席之位。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及其视觉意蕴,和自然符号、人造符号等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重构形式如趋向性、相似性、贴近性、简化性和适宜性、扩展与延伸性等加以论述,并在论述过程中结合如吉祥符号等具体符号实例的分析,来讨论应该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巧妙合理地使用传统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张道一,易存国冲国符号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2]吴劳.凤鸟图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赵浓冲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5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运用一些视觉标识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表达,设计者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这一词流行于1960年的东京,在一次世界设计大赛之后开始被人们所渐渐知晓,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含一些媒体以及纸质资料等对信息传达的媒介。随着社会环境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终于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数字化生存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而视觉传达设计也渐渐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越来越广的领域,又多了比如印刷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设计等。这无不说明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视觉传达的变现方式和设计内容

(一)表现方式――动态化、综合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体现着设计的鲜明特点和时代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广泛地涉及到其他领域,如美学、心理学、机械学、伦理学等。渐渐形成了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所以说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是不平面的平面设计了。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在进入高度发展和文明的今天,大众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已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一个物理属性上,而是物体的真正形态――包括心理学、物理学以至哲学的形。”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了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探索某些新的价值,其要求今天的设计者必须追求一种新的空间效果――即三维空间和四维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也远远不再是只局限于二维空间的框架中了。

(二)设计内容――人性化、理性化

人尽皆知的是视觉传达设计是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并且同时为为现代商业所服务的艺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因此它起着沟通的作用。虽然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让人咂舌。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营造了巨大的经济市场,同时给艺术设计的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虽然设计者们不是商人,但大多时候都在为商人工作,因此商业性、功利性也逐渐就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同时要更多地注入各种文化与新鲜事物的因素。评判一件设计产品是否是好设计,不仅仅要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美观的造型,它还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会污染环境、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联系起来。如近几年人类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空气污染、温室效应、能源浪费等等一系列的现象层出不穷。设计者要利用这些当下大众关心的题材,引起大众的兴趣,且引起他们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反思。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

(一)推动中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因素

从1990年以后,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经济体制,随着这种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完善,为上述设计的改进以及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现如今这种设计理念在不断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差不多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另外,当今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高科技的产品应运而生,这些高端的技术与视觉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二)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主要表现

一方面,运用计算机对设计进行帮助已经占据了当今设计的主要市场,视觉传达设计也逐渐的从以前具象物体信息转变成抽象的数字信息。数码图形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也帮助电脑辅助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输送以及运用不再受到空间和地域等因素的阻碍,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使各种信息能够进行交叉组合,通过这种看不见的网络技术把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而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设计师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索,掌握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

当今这个社会,正处在各种高端技术快速发展,创新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下,视觉设计肯定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结合实际来看,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单单运用到一方面的知识,而是多种知识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情况,这就需要设计师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索,掌握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视觉传达设计将越来越渗透人文关怀的精神

现在全世界正在朝着一体化的形式发展,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原来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落后的传播媒介,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多元信息的需求。现在的人们多追求创新,这就对以往的设计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设计上面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从而应运而生了一些新的设计。

(三)视觉传达设计将更多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获得启发

每个人对视觉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说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特点等存在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视觉形象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从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不同就促使着设计要不断的进行更新,以求适应各种差异。

综上所述,如今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发达,一个好的视觉传达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代的各种多元化科技和大众的视觉心理,并且更应认识到信息接受者并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收纳器,而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的内驱力的主体,而设计是一种需要不仅仅是装饰。

参考文献:

[1]孙晓雯.浅谈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6

装饰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态。早期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图案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装饰意味,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装饰艺术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传统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这门通过独特的视觉传播方式达到传达信息,与受众交流、沟通的目的地艺术学科,不仅要吸取和弘扬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民族文化,更要挖掘传统装饰艺术中对现代设计有借鉴价值的东西。

追溯传统装饰艺术发展的渊源,它首先是人们为了生存,为了使用功能而进行的造物的主观创造性活动,到后来为了审美需求而进行装饰创作,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各个时期,传统装饰艺术作品往往成为见证该时期文化、工艺和艺术水平的代表。并且,传统装饰艺术作品不论其形式如何,都融入了原始先民为生存而激发的全部感情,都体现出了生命的本能、生活的理想和原始文化的底蕴。它虽不是纯艺术现象,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传承,传统装饰艺术在意识形态的转变和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拓展,具有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设计语言日趋国际化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对图形、文字等元素的高度概括和简约化特征而面临着设计风格一体化的尴尬趋势,这就对现代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其人文风俗和文化底蕴也大不相同,所以,设计家们惊讶地发现,民族的东西是一种很好地区别于其它地域作品的设计语言。于是,一股回归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思想席卷了整个设计界。不同国度和区域的设计家都在寻找最能反映其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设计符号。作为有文化积淀和传承并反映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装饰艺术,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并成为设计家们创作灵感的来源,也就不足为奇了。

传统装饰艺术在对形的处理上遵循“删繁就简”“以简代繁”的原则,也就是用简洁的线条和规整的外形来表现各种自然形象。如兴起于我国民间的皮影戏和剪纸,其造型多采用简洁单纯的线面,着重表现自然物象的基本特征,它把一些立体的东西作概括化和平面化处理,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味。出土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采用了几何图形的构成手法,将人面概括成圆形,头上的发髻和人面两侧耳部的小鱼都用三角形表示,眼睛眯成一条线,这种抽象化和几何化就是“删繁就简”的具体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提倡用最简洁的图形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实也就是强调对图形的高度概括、提炼和简化,而西方更是注重几何和抽象的图形表达。这些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的处理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并且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了。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的处理手法,很多都是值得我们视觉传达设计学习和借鉴的。

传统装饰艺术很注重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感包括造型的独特性、排列的秩序感,画面空间的设计感和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的组合关系。传统装饰艺术中,很多造型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美,已经很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带给人的审美情感。如陶器的造型就很讲究对称和均衡,上面的装饰纹样不仅很注重线条和块面的对比,色彩的搭配也很和谐。并且,还有很多由于机械有节奏的运动和通过重复的构成手法而创造的图案,具有强烈的秩序美。在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用于装饰的各种卷草纹样和适合图案,尤其是藻井的装饰,纹样之丰富,装饰之繁琐可谓叹为观止,然而经过艺术家的合理安排,整个画面显得井井有条。二方连续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秩序感,适合纹样处处彰显艺术家对画面空间的把控,各种视觉元素遥相呼应,虚实相生,并且画面中点、线、面关系处理到位,整体视觉效果统一。可见,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就如同我们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所考虑的画面构图和版式编排,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强烈的视觉美感,从而唤起人们审美心理的愉悦。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为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版式编排提供了参考的样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传统装饰艺术由于有漆画、陶瓷、蜡染、刺绣、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内容比较丰富,不但处理“形”的手法各具特色,而且其中的纹样往往具有较强的象征性意义。如盘子上的暗八仙,象征延年益寿;瓷器上的莲花寓意高洁;民间工艺美术里的葡萄、石榴以及百子图等象征家族繁荣,子孙众多;还有用龙凤表示吉祥如意,用蝙蝠直接表现“遍地是福”等等。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这种象征性与现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标识设计也常常采用象征图形来传达企业文化、发展方向或者管理理念等,海报设计中也常用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图形传达深刻的思想主题和文化内涵。传统装饰艺术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寓意性,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来讲,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众多素材,丰富了我们的设计语言;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多思考的切入点,对设计创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使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时,能准确找到传达设计意图的最佳图形符号。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象征性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传统装饰艺术在造型上采用的夸张和变形,在构图上采用的重复、发射、渐变以及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处理手法,与今天现代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及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来讲,意义十分重大,有明显的传承性。

正是因为传统装饰艺术有如此多的地方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保持一致性,才在现代社会显示出了其特有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在设计中运用传统装饰艺术宣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要不断挖掘传统装饰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有借鉴价值的东西。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才能够在设计中既表现出民族的传统精粹,又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伍毅志.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OL].中国装饰

艺术网.

[2]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湖南

: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1.

[3]倪建林.装饰之源――原始装饰艺术研究[M].重庆:重庆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7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活动。视觉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又可称为视觉设计。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

一、视觉传达对于完善图书馆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

视觉传达应用在公共图书馆范围里,起着沟通图书馆——信息服务——读者桥梁的重要作用。通过多年在图书馆从事品牌建设及传媒设计工作,本文以上海图书馆(下文简称“上图”)为例,从视觉传达几大主要构成要素出发,在实际应用中总结了视觉传达对于建设和完善都市图书馆品牌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图1视觉传达的主要构成

1.1视觉传达的主要构成

视觉传达起初多是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数字化多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扩展了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外延,视觉传达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达。视觉传达应用在品牌战略中可分为三大构成:平面设计、空间及环境设计、数字化多媒体设计。

1.2平面设计初建图书馆品牌形象

1.2.1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它通过一定的色彩、图形、构成等视觉元素来向消费者传输某种信息,以达到识别品牌、促进销售的目的。一个设计优秀的品牌标识不仅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还必须向受众准确传递出一个机构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对图书馆来说也是如此,好的品牌标志自身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图书馆品牌的认知、产生积极的联想以及在同类机构中的品牌偏好,进而影响读者对于图书馆品牌的忠诚度。

品牌的形象宣传,知名度的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图”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重要的形象工程之一。

上图新馆标识在色彩上采用独特的深海蓝,寓意着知识海洋的浩瀚,既稳重大方又有明显个性;整体造型呈现出良好的视觉平衡感,为正三角形,取自新馆所的建筑特征,即两个叠加的塔形尖顶,既寓意着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合并,以期事业图情并茂,蒸蒸日上,又寓意着知识的聚沙成塔,馆藏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标志中隐藏了重叠展开的书本形象表达了馆所是书的海洋,任由读者畅游其间;呈带状图形排列仿佛是一条条信息通道,代表馆所的信息枢纽、网上服务和跨世纪数字化的品牌形象。这个在近万件稿件中脱颖而出的标识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识别度,寓意上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视觉传达要素精准地表达出了上图的定位、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在构建上图品牌形象上最直观,也最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2.2各类平面宣传

除了品牌标识之外,各类平面宣传有针对性的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和产品进行宣传,在设计中将一些上图基本主题元素按照一定的创意在平面上表现图案,运用点线面与色彩在平面上达到传达语义,例如宣传册、铭牌、海报招贴等,是构建图书馆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将平面设计定义为“是一种与特定目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上图的这些平面宣传的设计过程是有目的的策划,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信息,用艺术化的文字和图形的构成把需要宣传的主题信息传达给受众,让读者或用户通过这些视觉感受了解宣传者要表达的设想和计划。

1.3空间/环境设计深化图书馆品牌形象

1.3.1导引及环境识别系统

(1)一级导引——户外导引,进行大方向的指引,指示内容有:阅览区、会议展览区、周边地图、户外公共设施等。东门户外导引,在制作材料的选用上,考虑与整体建筑环境的协调一致,采用大气典雅、色彩稳重的石材和代表当今趋势的亚光有色板材相结合。白色的文字标识内容则形成强烈反差,给人的视觉冲击,起到醒目的指引效果;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传统石雕方式或仿雕刻制法与现代板材技术相结合,用中国古代文字作修饰,使指向系统本身就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吸引读者去关注、欣赏和阅读。同时与馆所整幢建筑涉及内容装修风格相统一,兼具指示性与装饰性两大功能与一身,令人流连忘返。

图3户外引导标识

(2)二级导引——楼层导引/公共区域导引等,进行楼层范围及室内公共设施的区域指引。

(3)三级导引——阅览室标识/服务窗口标识/公共设施导引与标识等,指引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为读者提供精确定位。

从上述几个层次的导引及环境标识可以看出,从户外大区域方向性指示到室内某个阅览室针对性的提示信息标识,这种分级导引带领读者逐步深入,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针对性。上图的导引及环境识别系统以其清晰专业的指示和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受到读者和业界内外的广泛好评,使上图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1.4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多媒体设计完善图书馆品牌形象

1.4.1多媒体导读系统

多媒体导引导读系统可以说是实体导引系统的衍生和补充,采用多点触摸技术完成多媒体导读系统的中文版运行,系统界面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设定了馆所概况、馆藏精粹、馆藏分布、会展一览、快速导航、阅览指南等十个栏目,实现中、英、日多语种运行。这一系统突破了单向信息传递的模式,作为图书馆业务介绍、综合指引、宣传公告的载体,和读者产生良好互动,更加直观、有效地传递信息,在内容更新方面也更加简单快捷。

1.4.2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交互界面设计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相对于传统纸质文献,馆藏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更需要视觉传达手段的支撑,一个美观便捷的界面带给用户的直观感受往往是成功的第一步。以上图二次文献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为例,但随着数字化对传统图情行业的冲击,销售也一度陷入困境,策划和营销人员不断根据市场方向寻求新的定位,而其中数字资源平台也围绕客户定位的改变经过了多次改版。

二、结语

现代图书馆正在探索走出“藏书”为中心的传统理念,转变为一切围绕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开展各项服务与活动。都市图书馆,特别是上图这样的大都市图书馆,塑造和完善品牌形象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借助视觉传达手段和新媒体技术,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努力将图书馆塑造成为功能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三者有机结合的文化休闲空间,将促使都市图书馆不断向世界级图书馆的目标迈进。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8

传统装饰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悠久的和深厚的民族底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态。早期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图案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装饰意味,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装饰艺术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传统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这门通过独特的视觉传播方式达到传达信息,并且与受众交流、沟通的目的的艺术学科,不仅要吸取和弘扬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民族文化,更要挖掘传统装饰艺术中对现代设计有借鉴价值的东西。

追溯传统装饰艺术的渊源,它首先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造物的主观创造性活动,到后来为了审美需求而进行装饰创作,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各个时期,传统装饰艺术作品往往成为见证该时期文化、工艺和艺术水平的代表。并且,传统装饰艺术作品不论其形式如何,都融入了原始先民为生存而激发的全部感情,都体现出了生命的本能、生活的理想和原始文化的底蕴。[1] 它不是纯艺术现象,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传承,传统装饰艺术在意识形态的转变和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拓展,具有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设计语言日趋国际化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对图形、文字等元素的高度概括和简约化特征而面临着设计风格一体化的尴尬趋势,这就对现代设计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其人文风俗和文化底蕴也大不相同,所以,设计家们惊讶地发现,民族的东西是一种很好地区别于其它地域作品的设计语言。于是,一股回归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思想席卷了整个设计界。不同国度和区域的设计家都在寻找最能反映其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设计符号。作为有几千年文化积淀和传承并反映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装饰艺术,它重新引起设计界的关注,并成为设计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先,在对形的处理上,传统装饰艺术遵循“删繁就简”、“以简代繁”的原则,也就是用简洁的线条和规整的外形来表现各种形象。如兴起于我国民间的皮影戏和剪纸,其造型多采用简洁单纯的线面,着重表现自然物象的基本特征,它把一些立体的东西作概括化和平面化处理,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味。出土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采用了几何图形的构成手法,将人面概括成圆形,头上的发髻和人面两侧耳部的小鱼都用三角形表示,眼睛眯成一条线,这种抽象化和几何化就是“删繁就简”的具体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提倡用最简洁的图形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实也就是强调对图形的高度概括、提炼和简化,而西方更是注重几何和抽象的图形表达。这些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的处理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并且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了。另外,传统装饰艺术由于有漆画、陶瓷、蜡染、刺绣、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内容比较丰富,处理“形”的手法也就各具特色。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的处理手法,很多都是值得我们视觉传达设计学习和借鉴的。 其次,传统装饰很注重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感包括造型的独特性、排列的秩序感,画面空间的设计感和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的组合关系。传统装饰艺术中,很多造型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美,已经很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带给人的审美情感。如陶器的造型就很讲究对称和均衡,上面的装饰纹样不仅很注重线条和块面的对比,色彩的搭配也很和谐。并且,还有很多由于机械有节奏的运动和通过重复的构成手法而创造的图案,具有强烈的秩序美。[2] 在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用于装饰的各种卷草纹样和适合图案,尤其是藻井的装饰,纹样之丰富,装饰之繁琐可谓叹为观止,然而经过艺术家的合理安排,整个画面显得井井有条。二方连续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秩序感,适合纹样处处彰显艺术家对画面空间的把控,各种视觉元素遥相呼应,虚实相生,并且画面中点、线、面关系处理到位,整体视觉效果统一。可见,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就如同我们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所考虑的画面构图和版式编排,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强烈的视觉美感,从而唤起人们审美心理的愉悦。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为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版式编排提供了的样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传统装饰艺术中的纹样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盘子上的暗八仙,象征延年益寿;瓷器上的莲花寓意高洁;民间工艺美术里的葡萄、石榴以及百子图等象征家族繁荣,子孙众多;还有用龙凤表示吉祥如意,用蝙蝠直接表现“福在眼前”等等。[3]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这种象征性与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标识设计就常采用象征图形来传达文化、方向或者管理理念等,海报设计中也常用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图形传达深刻的思想主题和文化内涵。传统装饰艺术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寓意性,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来讲,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众多素材,丰富了我们的设计语言;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多思考的切入点,对设计创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另外,它使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时,能准确找到传达设计意图的最佳图形符号。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象征性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另外,传统装饰艺术在造型上采用的夸张和变形,在构图上采用的重复、发射、渐变以及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处理手法,与今天现代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及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传统装饰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来讲,意义十分重大。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9

传统装饰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悠久的和深厚的民族底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态。早期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图案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装饰意味,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装饰艺术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传统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这门通过独特的视觉传播方式达到传达信息,并且与受众交流、沟通的目的的艺术学科,不仅要吸取和弘扬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民族文化,更要挖掘传统装饰艺术中对现代设计有借鉴价值的东西。

追溯传统装饰艺术的渊源,它首先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造物的主观创造性活动,到后来为了审美需求而进行装饰创作,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各个时期,传统装饰艺术作品往往成为见证该时期文化、工艺和艺术水平的代表。并且,传统装饰艺术作品不论其形式如何,都融入了原始先民为生存而激发的全部感情,都体现出了生命的本能、生活的理想和原始文化的底蕴。[1] 它不是纯艺术现象,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传承,传统装饰艺术在意识形态的转变和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拓展,具有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设计语言日趋国际化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对图形、文字等元素的高度概括和简约化特征而面临着设计风格一体化的尴尬趋势,这就对现代设计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其人文风俗和文化底蕴也大不相同,所以,设计家们惊讶地发现,民族的东西是一种很好地区别于其它地域作品的设计语言。于是,一股回归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思想席卷了整个设计界。不同国度和区域的设计家都在寻找最能反映其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设计符号。作为有几千年文化积淀和传承并反映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装饰艺术,它重新引起设计界的关注,并成为设计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先,在对形的处理上,传统装饰艺术遵循“删繁就简”、“以简代繁”的原则,也就是用简洁的线条和规整的外形来表现各种形象。如兴起于我国民间的皮影戏和剪纸,其造型多采用简洁单纯的线面,着重表现自然物象的基本特征,它把一些立体的东西作概括化和平面化处理,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味。出土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采用了几何图形的构成手法,将人面概括成圆形,头上的发髻和人面两侧耳部的小鱼都用三角形表示,眼睛眯成一条线,这种抽象化和几何化就是“删繁就简”的具体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提倡用最简洁的图形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实也就是强调对图形的高度概括、提炼和简化,而西方更是注重几何和抽象的图形表达。这些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的处理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并且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了。另外,传统装饰艺术由于有漆画、陶瓷、蜡染、刺绣、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内容比较丰富,处理“形”的手法也就各具特色。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的处理手法,很多都是值得我们视觉传达设计学习和借鉴的。 其次,传统装饰很注重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感包括造型的独特性、排列的秩序感,画面空间的设计感和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的组合关系。传统装饰艺术中,很多造型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美,已经很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带给人的审美情感。如陶器的造型就很讲究对称和均衡,上面的装饰纹样不仅很注重线条和块面的对比,色彩的搭配也很和谐。并且,还有很多由于机械有节奏的运动和通过重复的构成手法而创造的图案,具有强烈的秩序美。[2] 在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用于装饰的各种卷草纹样和适合图案,尤其是藻井的装饰,纹样之丰富,装饰之繁琐可谓叹为观止,然而经过艺术家的合理安排,整个画面显得井井有条。二方连续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秩序感,适合纹样处处彰显艺术家对画面空间的把控,各种视觉元素遥相呼应,虚实相生,并且画面中点、线、面关系处理到位,整体视觉效果统一。可见,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就如同我们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所考虑的画面构图和版式编排,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强烈的视觉美感,从而唤起人们审美心理的愉悦。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为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版式编排提供了的样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传统装饰艺术中的纹样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盘子上的暗八仙,象征延年益寿;瓷器上的莲花寓意高洁;民间工艺美术里的葡萄、石榴以及百子图等象征家族繁荣,子孙众多;还有用龙凤表示吉祥如意,用蝙蝠直接表现“福在眼前”等等。[3]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这种象征性与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标识设计就常采用象征图形来传达文化、方向或者管理理念等,海报设计中也常用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图形传达深刻的思想主题和文化内涵。传统装饰艺术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寓意性,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来讲,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众多素材,丰富了我们的设计语言;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多思考的切入点,对设计创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另外,它使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时,能准确找到传达设计意图的最佳图形符号。所以,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象征性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另外,传统装饰艺术在造型上采用的夸张和变形,在构图上采用的重复、发射、渐变以及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处理手法,与今天现代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及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传统装饰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来讲,意义十分重大。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例10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经济与产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最近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国内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成长中。基于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高附加值的经济性,如今全球创意核心产业每年产值达80000亿元,并且以7%的速度增长;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其创意产业已经成为GDP、就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在全速发展创意产业,从创意产业产值的增长看,它无疑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带来了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使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存在形态、接受方式及整体格局发生了质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所构成的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即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之所以称其为创意而不是创新,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创造力、人的技能、人的天赋对文化艺术和其他知识产品、智能产品的一种智慧运用。文化产业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一个易拓展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富于包容力的综合概念,也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新型产业。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的产业形态关系中内涵与性质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已经从传统工艺美术、装饰、装潢逐渐发展形成更为包容、内涵丰富的新型学科范畴,延伸到影视、动画、广告展示、影像新闻、数码、网络、游戏等更广阔的新兴领域。从本质上说,它是依托当代高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一种文化实践方式,从现实层面看,已经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和选择的重要支撑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学科兴起,是伴随着商业经济发展、传播媒介技术革新与进步以及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等不断兴盛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多种细分专业和学科综合性、共通性的新兴学科类型,它的出现在不断地挑战着当代艺术设计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不仅客观上促成传统艺术设计版图的重新划分与确定,亦呈现出与其他艺术设计领域相区别的独特形态和内涵,也极大拓展了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的领域与范畴,特别是其媒介信息形态的图像化视觉符号特征,媒介技术的科学性、前沿性以及媒介传播环境、过程。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揭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就是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艺术设计变为一种能够自如地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突显其综合性、交叉性多学科背景以及在今天视觉文化发展和创意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从总体上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规模和运行机制,但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研究还非常缺乏,人才、创新产品与产业的结合仍不够紧密,尚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缺乏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的交流平台,没有形成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产业研究环境和条件;同时,因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新的热点,并日益显示出密切联系实际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在政策、实施上已经形成战略性成果并产生广泛影响,但这一态势迄今尚未在我国产生应有的反响与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上也是如此,文化产业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设计实践与产品开发缺少基本的宏观的市场研究和产业策略支持。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涉及理论与实践两大核心问题,更因为其市场化运作、科学技术基础与创造性视觉文化表达的特殊属性,具有典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新型学科特点,能否突破传统学科体制的局限,形成以视觉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为核心,艺术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产品开发创新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与基础条件,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与瓶颈。

日前,由于视觉传达设计涉及众多新的学科内容和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适逢当代文化产业、体验经济、创意生产力高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视觉文化创意不仅是一个文化理念,而且是一个具有实践特性的可开掘、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种种难题也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及数字文明的新社会,迫切地需要创新的设计观念。人们企盼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精神、新艺术、新工具、新空间、新媒体空前发展的情形下,能够展现出神奇的风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对于设计师而青,文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这也将使整个创意产业向着更加宽广的空间延伸发展。

文化是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的灵魂。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化创意和艺术智慧的运用,最终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门类,是一个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够提供就业、培训、经济增长和出几创收机会的产业。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有了文化,就有了灵气,有了品位,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必须深深植根于这肥沃的土壤。要依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把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做大做强。作为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它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及表现手段,简单地学习传统,单纯模仿传统的形态已经成为不可能的现实。实际上。对于传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的学习,这个在以往阶段所经常忽视的问题,才是我们在创造时代新的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应该值得关注的。赋予传统形态新的时代面貌,使传统真正意义上获得生机,是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科技是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业的支撑。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是技术文明的产物。现代科技催生了这一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从摄影、电影、电视的发明,再到电脑多媒体的出现,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和表现方式不断扩大。视觉传达设计的每一个设计者不但要科学的认识到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这一特性,而且要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实体的中介。对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要

依靠敏锐的创造性直觉,在新的技术中发现新的表现可能。我们必须迅速地把握这一客观趋势,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要加快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加强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产品的开发。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的科技化与科技产业的文化化,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新的时代使设计理念、制作手段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由于现代设计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往简单、落后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逐步被先进的新兴媒介以及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设计所取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平面视觉设计为主的表达,发展成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觉形态语言;从表现手法上,由以往偏重于美术形态的表现,到重视商业营销,关注消费心理和产品个性的设计表达;从设计范围与传播形态上,由原来比较单一的几种媒介,发展到今天综合化、多元化的媒体时代,视觉语言从“静态”延伸扩展到“动态”,从平面走向“三维”乃至“四维”的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不再是只满足于基本功能和属性的需求,而是使设计触角更多地关注新科技、新材料、新手段的应用,以及探索更富于时代特征的个性化“语言”表述,并由此创造了比任何时候更丰富的设计语汇。

进入21世纪。人类不得不承认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传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为设计师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不断延伸和扩展的机会。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产业必须与新兴高科技、新媒体信息文化产业联手,实现数字技术基础上的高端融合。设计是以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以“一种客观、价值中立的技术”,来培养所谓“高级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观点下,理论会趋于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整体描述与批判,设计疗法会趋于设计的内省思考与灵感之说,方法论则会趋于多元观点的设计理论形成的论据的争辩。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形式的创意能力,在今天已成为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命运的重要问题。随着文化创意理念的层出不穷、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风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茁壮崛起,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与应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地把握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动向,密切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深入研究和探索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伍立峰,设计思维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