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0 20:38:48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1

二、在新媒体艺术推动下,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通常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观众传递信息,但是,要想传输信息,就必须依靠媒体来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媒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媒体可以体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同时又限制设计的过度发展,同时,设计也受媒体的影响,成为新媒体继续前进的动力因素。所以,在进行新媒体设计时,在遵循传统的审美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媒体接受者的感受,让设计出来的新媒体,符合人们对信息需求已经信息采集的追求。新媒体艺术下的视觉传统的交互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凝聚力,不同的使用者在设计时,都借助新媒体将其实现凝聚,表现出更加的个性化和有责任感。在新媒体设计过程中,因为视觉传达有其交互性,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民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满足,比如,设计一些漂亮的界面,正是用户所期待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而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性,或者实现了用户的某种需求。在新媒体界面上的视觉传达方面,需要构建一种机器和人交流的模式,优秀的界面会让人以一种更加良好的心态融入其中,有利于不同的世界协调相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世界的联系类型。或许计算机从本质上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新的视觉设计的出现,或许会是对计算机交流障碍的一种良性补充,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趣味性更强。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2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一)对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品味也更加不容易得到满足,因此,商业企业在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方面的要求也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设计理念方面不断的改革创新下设计的艺术作品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有利于视觉传达艺术长期有效的发展。在视觉传达艺术的色彩、文字光、影与文字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不仅能体现当前时代的特色,还能提高公众对美学的感知和认识。同时在视觉语言上的创新也十分重要,视觉传达艺术主要从图形语言话和语言图形化入手,视觉语言主要包括图形、文字和色彩的美学和视觉元素进行创新。视觉语言的创新更加吸引客户的实现,更好地进行宣传。

(二)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创新

设计师在设计艺术品时,利用艺术风格的多元化来展现出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个性化。在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和新颖。因此,设计师应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把传统模式进行创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设计师应抓住时展的需求,设计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将设计理念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通过设计品的视觉传达艺术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个性化的设计能在和其他作品相比中脱颖而出,设计师应该根据每个产品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作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

(三)设计理念的民族特色和绿色创新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精神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满足,在这个到处充满创新和改革的时代,设计理念除了要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外,还应该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理念。使设计理念的元素更加丰富,吸引群众目光的同时也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变化,企业也不能忽略对社会环保问题,绿色环保问题已成为现代人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设计师能把绿色充分融入到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理念中,人们在追求美感还能增强绿色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把视觉传达艺术更好的展现出来。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3

2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黑龙江民间艺术的方法

2.1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黑龙江民间艺术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对生产、环境和自然美的再加工与创造,很多黑龙江民间艺术都是一、二维空间的视觉符号来传递其中的信息,这产生了二者之间的交集,通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人员的加工,以科学、规范、艺术的手段呈现出黑龙江民间艺术在图形、色彩、方式上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各类方法来实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图,在体现黑龙江民间艺术的同时,提高和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更加具有生命力。例如:黑龙江民间艺术中具有萨满文化的特点,很多图案和图形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利用这些元素,通过抽象的表现手法,能够体现黑土地人民爽朗的性格,同时也可以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做到从艺术和文化上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层次的目标。

2.2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达手法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要多重的表达手法,更多的象征和表现形式才能够深化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寓意,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文化与艺术联想,进而使人们获得意趣无穷的主观体验。黑龙江民间艺术给人以简练、粗犷的感觉,在表达上更加倾向于感情的真挚和热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利用黑龙江民间艺术这一特殊特征,达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表达手法的提升。例如:黑龙江鄂温克民族利用黑色表达庄重,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甚至宗教器物上都有黑色的大量应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反映出鄂温克民族的特点,生生不息的民族特点和民俗特征扑面而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借用鄂温克民族的表达手法,通过大胆地借鉴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层次和水平,在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思路的同时,实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表达方式的提升。

3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应用黑龙江民间艺术的方法

3.1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

一方面,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该创新黑龙江民间艺术元素的汲取方式,要从文化的视角和艺术的观点重新审视黑龙江民间艺术,这样才能实现在借鉴的基础上发扬和传承,做到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手法的更新。另一方面,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以黑龙江民间艺术为基础合理进行创作,以新元素和新创意的形式来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此外,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应用转变和借鉴的手段,将黑龙江民间艺术中符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资源进行及时转变,以适应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需要。

3.2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实质是对传统设计理念和固定设计思维的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对以前的设计经验和知识的重新认识。创新,根据事物性质、程度的不同改变,可分为继承传统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创新就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在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上有新观念的介入,在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视觉传达设计怎样才能正确体现未来的价值观,面对新技术的浪潮冲击,设计师应该走出平庸化、程式化模式的设计。

3.3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

视觉传达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民间艺术的“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来实现的。为了信息和文化的传达,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人员需要始终不渝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借以表现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中国夏都哈尔滨》的演出中有很多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而这一艺术形式独创性也在于这一点,林永康先生并没有将所有能表达情感的材料作简单的、有秩序的排列,而是结合了现代技法,增强了其作品的灵动性,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符号。视觉语言创新的重中之重,在于对图形、文字、色彩这三大视觉元素的创新,以及这三大元素相互间的美学性构成的创新。

3.4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式

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设计者以民间艺术和文化为基础,应用现代化的材料和现实性工具,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进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每一个设计者,不但要重视黑龙江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科学地认识到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这一特性,而且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实体的中介。对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要依靠敏锐的创造性直觉,在新的技术中发现新的表现可能。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4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选题来源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 60 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 1983 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 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 Style)与Tony Silver导演的《风格大战》(StyleWars)。片中呈现了对各涂鸦者在家中或街上的创作片段,真实还原了艺术家们涂鸦的构思过程与生活状态,为世人提供了研究涂鸦艺术的宝典与创作的基础范本。同时,也逐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涂鸦艺术家,如Blek Le Rat,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Banksy,Pure Evil,Faile,The London Police,WK Interact等。笔者在欧洲走访期间,在街头任一书店均能翻阅到大量与涂鸦艺术相关的英文专着,因此不论从历史还是大众渗入度而言,都可见国外对于涂鸦艺术的研究及其所涉猎的领域探索相对更为宽泛,在视觉艺术、图式领域等也都有着诸多论述及相关着作。

就国内而言,涂鸦艺术这股艺术的春风在 20 世纪末开始吹入国土,尽管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已然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长期艺术运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国内涂鸦艺术家不断涌现,涂鸦艺术的创作语言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土文化元素被纳入其中,成为新的表达形式。如老一辈涂鸦艺术家叶永青,曾灶财,张大力,黑荔枝,李球球;当代青年涂鸦艺术家DEBE,4Get,Candy Brid,黑鸡先生Mr.OGAY等。同时,涂鸦团队遍布中国各大城市,不论是民间的自办活动,还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或展览,都可见此艺术形式正以其张力迅速走入年轻人的文化圈之中。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鲜活、创新的视觉传达语言,萦绕于大众生活周围,重塑着人们的都市文化,它的发展空间无疑不是广袤且具有潜力的。近年来我国对涂鸦艺术的研究虽与日俱增,但多以“网络涂鸦”盛行。在目前我国所涉猎的各中学术论文中,研究涂鸦艺术与视觉语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科学讨论两者的交融与差异尽管俯拾皆是,但对此课题部分仍是泛泛而谈、观点老旧,且举例的论证大多仍是多年前的案例。笔者在图书馆翻阅中文专着时,国内有对涂鸦艺术作理论研究的专着相对较少,多以图片展示为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多维度去探讨涂鸦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两者的关系,而不仅局限于对它们外部形式的分析以及往昔案例的陈旧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试图从涂鸦艺术的历史溯源、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入手,从“外”的具象表达去感知涂鸦艺术,同时以对涂鸦艺术图式的研究角度,剖析其“内”的艺术符号、图像叙事与审美精神,以求对涂鸦艺术有更进一步和深层次的认知。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都市视觉文化符号,出现在大众生活周围,并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如今以涂鸦为表现风格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已是恒河沙数。但鉴于涂鸦艺术进入中国时间尚短且无完整的中文理论支持,人们对涂鸦艺术表现语言的应用上大多流于表面与外在的形式。本文将对现有的国内外涂鸦着作及相关文献进行旁征博引,并对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的涂鸦或相关结合的视觉设计作品进行分类与解析,观察其在审美与创作手法上的方式和特点,对比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在创作与思维甚至精神内涵上的异同,尝试探索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创新方向,为现有的理论做出完善与补充。

同时,在观察对比中融入时间维度--结合当代语境(如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试图找寻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又一崭新认知,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开启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大门,打开一种和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所以首先简要介绍了涂鸦的历史发展与创作风格,再通过对涂鸦艺术艺术符号概念以及涂鸦大师作品的剖析,探求涂鸦艺术的内在审美与符号。然后将此与视觉艺术设计结合,在当代的作品案例下,分析两者的表达应用与拓展的可能并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绪论。讨论了选题的来源、背景与目的、意义,及论文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阐述了涂鸦的源起、发展与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对涂鸦的历程有一个简要的梳理以及对涂鸦的工具和形式等进行了详解。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研究解析。在本章从“符号学”与“图像学”相关角度,深入分析涂鸦的艺术符号与图式的内在审美。同时结合典型的涂鸦艺术大师的作品作为例证解析其艺术符号的运用。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将对涂鸦艺术的研究与视觉传达设计联结,通过对当代作品的解析,分析两者的互动与表达。

第五章 设计实践。本章是笔者在对本文进行总结后结合自身兴趣点所作的涂鸦插画设计。

四、提纲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背景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源起与发展

一、涂鸦溯源

二、涂鸦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创作形式演进与表现内容

一、涂鸦艺术的创作手法演进

二、涂鸦艺术的基本表现内容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解析

第一节 涂鸦艺术图形符号简析

一、涂鸦艺术的符号概念

二、涂鸦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符号解析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图像表达

一、文本与图像的互动转换

二、图像表达的即时性思维

第三节 涂鸦艺术的图式审美

一、表达心灵的幻象之美

二、荒诞世界的童趣之美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

一、色彩的情感表现

二、线条的运动性与笔触肌理

三、图形空间的形式与构成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涂鸦艺术表达语汇的应用

一、字体设计--风格化与情感化的应用

二、海报设计--个性与趣味的相映

三、广告设计--时尚与公众娱乐性的结合

三、插画设计--手绘的自由表达

四、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的点缀

第五章 设计实践-毕业设计

第一节 创作背景

一、灵感来源

二、借鉴资料

第二节 《山海经》手绘涂鸦画作创作

一、草图绘制

二、画作表现

第三节 设计延展应用

总结与展望

参 考 文 献

致 谢

五、创新点

把涂鸦艺术与的图式与视觉传达设计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融合图像学、符号学、心理学、视知觉的方式来探究其多元价值,让对涂鸦艺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进行深度的内外剖析,解析其内在的图式审美。

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跨学科研究和人物走访的研究方法,将涂鸦艺术的纵向时间发展和多元化价值的横向拓展相交叉结合,对涂鸦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让其风格形式更好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在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它具有更大众、时尚、潮流和个性的特质。

结合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在当代语境下进行更新的深入研究,不仅给涂鸦艺术带来一种新的扩展可能性,也让涂鸦艺术这种独特的语汇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形式。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一)中文原著[1]陈琦。城市节奏系列: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11:87.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2:211-213.

[3]孟瑾,方二。涂鸦Urban Wallpaper[M].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

[4]曹方,乔爽。视觉图式[M].第1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19-42.

(二)中文译著

[1](美)丹尼格雷戈里。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德)Rose Fleck-Bangert着。许玉梅译。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

[3](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7:81.

[4](德)瓦尔特·本雅明着。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01:101.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着。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228.

[6](美)科德瑞着。陆香,丁硕瑞译。创意城市:百年纽约的时尚、艺术与音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1.

[7](美)苏珊·朗格着。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8](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着。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08:83-136.

[9](英)安娜·瓦克拉维克。赵成清译。全球视野艺术丛书:涂鸦与街头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90-136.

[10](西)吉玛·嘉丝奇,琼瑟·阿什辛着。黄超成等译。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色彩[M].第1版。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12:10

[11]刘隽编。鄢格译。涂鸦变迁Graffiti Now[M].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12](英)E.H.贡布里希,(美)朱利安·霍赫伯格等着。钱丽娟译。艺术、知觉与现实[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62.

(三)期刊论文

[1]林家阳。涂鸦艺术与涂鸦文化[J].中国广告,2006-03: 23.

[2]杨时旸,张大力。我无法脱离底层[J].中国新闻周刊,2009: 3.

[3]李永超。城市中的涂鸦文化:一种空间社会学的解读[J].美与时代·城市,2017.7:109-110.

[4]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2010.3:150-152.

(四)学位论文

[1]樊清熹。后现代视角下的涂鸦艺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6:33-35.

[2]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5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一直在寻找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以突破听觉的局限,比如现代音乐中的先锋派音乐。通俗音乐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越来越依赖于视觉元素的创新。如前所述,如果说欣赏音乐的传统方式是被动地以“听音乐”为主的话,那么通俗音乐突出强调视觉效果,通过演唱者的造型、服裝、表演以及舞台灯光、布景、特效,来增强艺术效果,人们欣赏通俗音乐的方式是参与式地与演员应和,即以“看音乐”为主。当代,通俗音乐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形式、商业包裝手段和产业化运行模式,使其兼具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特征。并且这种潮流已经影响到传统音乐的表演,有的钢琴家不再局限于弹钢琴而是手肘脚并用甚至用臀部“坐弹”键盘;一些演奏家们不再局限于演奏更注重表演。在演奏环境上灯光、舞美以及视频技术等要素一应俱全,把听众变成了观众。正如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指出的:“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视觉化在整个现代时期已经是司空见惯,而在今天它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视觉化体现出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向,音乐视觉化(或称“可视化”)是整个文化视觉化的一部分。当代文化各种形态、各个层面的普遍视觉化已成为一种潮流,这种视觉文化呈现出由传统转向现代、由不可视转向普遍可视、由偏重内容转向偏重形式、由模仿现实到超现实、由理性主义静观转向感性主义“动观”等新的特点。周宪提出:视觉文化的当展趋势首要的一条就是“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及其解释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当代文化中的高度和普遍视觉化,集中体现在不断强化可视性和视觉快感,这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文化的法则,当然也摧毁了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法则。卡拉ok、mtv中音乐与视频图像的结合是一种颠覆,演唱(奏)会选择宏大奇特的现场更是一种颠覆,人们用以理解、解释、欣赏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直观图像化和视觉化趋势,视觉传达技术的进步使得视觉需求不断得到新的满足。文化视觉化趋向不仅以视觉满足为主要价值追求,冷落传统的“静听”,还把视觉效果转为更为逼真的触觉效果,如随数字技术、遥感技术发展起来的3d技术等。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不难理解视觉文化为什么会成为更受大众青睐的文化。相关研究表明:在信息吸收率方面,视觉为83%,听觉为11%;注意力集中程度方面,视觉为81.7%,听觉为54.6%;记忆保持力(三天以上),视觉为20%,听觉为10%,视听结合为68%。当代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相比耗时费力去理解复杂的音乐结构和深刻意义,人们更愿意借助视觉来理解把握作品,或者只是娱乐放松。

音乐的“视觉化”问题,主要指如下几个层面:

1.作为音乐本源的音乐视觉化。音乐的最初形态往往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可见,音乐的最初形态是视听艺术而非纯粹的听觉艺术。音乐独立为听觉艺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无论劳动起源说,还是巫术说、娱情说、模仿说,均无作曲家、词作者、演唱演奏者之分,也元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音乐营销之分。值得注意的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在音乐视觉化方面的探索发展是对音乐本源存在状态的一种高级回归——尽管,原始时期的音乐视觉化与今天我们所说的音乐视觉化具有很大的不同。

2.作为音乐创作的音乐视觉化。作曲家的乐谱创作中出现意大利的钉型乐谱、哥德式乐谱等静态的视觉传达;现代西方音乐中的视觉化探索(如约翰·凯奇《4分33秒》)等都类似于音乐视觉化现象。但是这些只是对审美通感联觉的利用,或是以反音乐、非

音乐为取向,不具有本文所说的音乐视觉化的本质特征,即共时可视化。作为音乐本体的音乐创作,可以纳入审美可视化范畴的,应该是指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同时对应构想它的视觉呈现元素,并把这种视觉元素与作曲有机融为一体的视听一体化创作方法。这样有点像原始时期的“乐舞”式音乐。它的根本特征在于创作初始方式和最终呈现方式的视听共时性。比如谭盾的许多音乐创作是与视觉大师一起完成;又如与其他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动漫音乐、游戏音乐、广告音乐、舞蹈音乐、音乐剧、电子音乐等,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内在高度融合,互为诠释,整体表达,缺一不可。无论从音乐作品还是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来看,都包含视觉化要素,都可以看作音乐创作本体的音乐视觉化。

3.作为音乐表演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音乐视觉化。音乐表演在音乐产生的原始时期本来就是一体化的,后来当音乐独立为听觉艺术以后,音乐的表演性退居次要位置。音乐审美的静默性、抽象性、多义性和复杂性上升为权威标准。直到现代,随着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发展,音乐表演作为音乐二度创作、音乐欣赏作为三度创作、评论和美学研究作为四度创作的重要性才再次被人们所认可。特别是通俗音乐中的歌手、乐手、舞美、灯光、音响、服裝、化妆、道具、裝置、环境乃至演唱会海报、广告等都作为音乐的重要视觉传达符号逐一纳入进来,并日益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里,音乐的存在方式是形式和内容、主体与客体的高度统一,创作、表演、欣赏的高度统一。如西方通俗音乐中的广场音乐包括摇滚乐、甲壳虫乐队、雅尼乐队、克莱德曼通俗钢琴演奏等等,打破了传统音乐欣赏的被动反馈模式,形成互动参与、自由狂欢的新模式。如果对音乐存在方式的研究不止步于四度创作空间,还可以提出音乐创作的第五度空间,即指音乐表演中的视频制作、形象包裝、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等音乐多元视觉化传达,这一空间在音乐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中的作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作为音乐传播的音乐视觉化。音乐的传播活动自古有之,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信息的共享活动,也是音乐存在方式的一个方面,只是不同时期传播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已。乐舞是一种初始传播方式,后来的宫廷乐舞、民间说唱、乐谱印刷、音乐会等都是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再后来发展为音乐广播、音乐电视、音乐电影、卡拉ok、大型演唱会等视觉形式传播。当音乐进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音乐的创作本体、传播载体都纷纷打上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印记,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被记录存储在高容量的磁介质上,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机、随身听设备进行传播,“读屏”大行其道,数字技术将音乐的视觉推到了一个新的极致。

音乐与设计初始的本源关系,最为直观的是各种器乐的设计。比如西洋乐器中的钢琴、小提琴、圆号、长号以及中国的琵琶、二胡等,都有一个设计演进的过程。现代通俗音乐中出现的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电吉他、数码钢琴、架子鼓等,包括音响设备、录音设备、音乐播放器等,都是音乐艺术与设计艺术(还加上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不断联姻的结果。设计使这些乐器变得越来越美观、越来越实用。不仅如此,音乐会广告设计、音乐书籍的设计、唱片封面设计、音乐厅的设计等也早已经出现,而后的舞台美术设计(包括灯光、舞美、道具、裝置等)以及服裝、化妆等,实际上也大量运用到了设计的理念和技法。

本文所论的音乐的可设计化,是基于当代通俗音乐高度可视化基础之上的音乐视觉传达特质。

当代通俗音乐有别于传统音乐,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在作曲技法上有差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由音乐艺术产业化所导致的音乐个性化、音乐表演化和音乐视觉化。比如,与美声歌唱家不同,一个流行歌手如果缺乏嗓音声线的独特个性,缺乏与众不同的外在形象,就不具备商业价值,自然也就不具备音乐市场认可的艺术价值。在传统音乐里视觉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在通俗音乐中它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观看大多数通俗演唱会,人们并不一定在乎歌手唱的如何,甚至根本就没打算听他如何“唱”,而是看歌手如何“演”,视觉的享受大于听觉的享受,音乐在这里变成了一种背景、一种环境。于是,视觉设计便成为通俗音乐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要素,视觉传达设计也就成为了音乐设计的必要内容。正如现代人不再满足于工业产品只是给人生活实用,人们也不再满足音乐只是单一或主要诉诸于听觉。物质生活的审美化(设计美的出现)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化(通俗音乐商品及其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深刻变革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和两大基本现象。现代人对音乐的欣赏方式和审美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现代音乐的创作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改变。通俗音乐的商业化、工业化和流行化,不仅表现为音乐生产、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还表现为音乐的视觉形式成为音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工业品的一种特殊形式,音乐的可视性、表演性被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

凡具有视觉特征的物质形态产品(也包括绝大多数文化产品)都要求具备设计的要素。所以现代设计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也就成为必然。随着时代变迁,现代设计也已经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混沌理论、绿色设计等新思潮的出现,已经打破传统设计学的范畴。从现代设计的实践发展来看,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设计活动已经出现把视觉传达与听觉传达、形式传达与内容传达融为一体的趋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学中所谓的“功能与形式”,其内涵与外延必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至少在“功能”上不会局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它一定会指向人类的精神追求、文化追求,设计的对象也一定会从一般物质形态扩大到精神形态、文化形态。对于这一点,一些设计学理论研究者已经开始给予关注。比

如德国的马克斯·本泽和伊丽莎白·瓦尔特在《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一书中,就把舞台设计、音乐(记谱系统)以及电视广告、影视片、动画片等复合系统纳入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范畴。设计学家尹定邦先生认为,随着今后数字技术、传播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还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传达媒体由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已经或正在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四维形式,传达方式由单向传达向交互式传达发展。由此,音乐从创作生产、表演到传播推广,与设计艺术整体融合是大势所趋。

从音乐视觉化的几个基本层面看,可设计化也蕴含其中。作为音乐创作本体的可设计化,是指:音乐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命性变革,视觉设计成为音乐创作的新要素;对那些已经实现音乐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形式,如电影音乐、动漫音乐、游戏音乐等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提升。作为音乐表演的可设计化,是指:无论音乐厅表演还是广场音乐表演,对表演者形象、舞台环境等多元视觉要素进行更为精巧的预先策划设计,以取得与欣赏者完美互动的效果。作为音乐传播的可设计化,则是指运用设计的方法不断推出更新更好功能更强大的音乐播放设备、播放软件和平台,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音乐电视、音乐电影等产品。

在探讨了音乐的视觉化、可设计化之后,我们对其现实意义便有了如下认识:

(一)催生音乐设计。所谓音乐设计,主要指在现代通俗音乐高度可视化的背景下,音乐生产者从特定的设计理念出发,在准确把握人们音乐消费趣味和需求的基础上,对物质形态或精神形态的音乐产品进行预先设定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是设计艺术在文化工业(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工业)的具体运用。它遵循设计艺术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同时体现文化工业特别是音乐工业的规律和特点。它主要应该包括如下范畴:音乐创作设计、音乐表演设计、音乐媒介和音乐传播设计、音乐器乐设计、音乐产品包裝和广告设计、音响工程设计、环境音乐设计、影视剧和广告音乐设计、音乐剧设计、mv设计等。它们分别归属于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三大类型,或是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两大类型。现代通俗音乐设计是一种综合设计艺术,它围绕音乐艺术整合了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设计领域,涵盖了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视听一体化艺术和复合多媒体艺术的相关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包括了音响工程设计、背景音乐等一类的听觉设计,比如人声设计、模拟现实的立体环绕音响等听觉信息设计。它突破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框架,更加接近音乐艺术本身。

(二)助推音乐工业化。当代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音乐不断被产业化、工业化。虽然一些学者对这种工业化浪潮后现代文化极为反感,但是作为艺术回归大众、回归生活的一个有效路径,音乐的工业化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流行文化在其创作中,通过不断向传统道德和传统价值观挑战,实际上实现了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双向美学理论革命”,也就是实现了艺术向生活的回归。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双向“革命”,实现艺术的第二个回归:向大众的回归。

中国音乐的产业化浪潮中,通俗音乐是排头兵,是整个文化产业的主力军。音乐文化产业化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文化产品可以被复制和批量生产,通过商业化的营销使原来那些长期停留于少数文化贵族圈的艺术成为大众共享的产品;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音乐的创造和传播。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兴起的“卡拉ok”热、“mtv”热、“歌星走穴”热、“超女快男”热、“网络音乐”热、“手机彩铃”热等,音乐在产业化的同时,也在实现音乐的大众化。音乐作品商品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损耗原有艺术审美内涵和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当音乐成为商品,音乐商业活动成为产业,音乐艺术与设计艺术的跨界融合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现代音乐产业化,是以现代通俗音乐为主体、涵盖传统音乐商业活动在内的一整套体系和运作过程。音乐的产业化为音乐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在整个音乐产业化的过程中,音乐设计历史性地成为了主角。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中,音乐设计无疑具有了关键性的意义。音乐策划人、音乐策划公司,在对音乐活动进行策划组织、对歌手进行声线定位与形象包裝、对音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时,都会自觉不自觉运用到音乐设计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一流的设计和策划实现音乐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听觉符号与视觉符号的完美统一,赢得市场,在更好地传达音乐文化内涵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到了数字音乐时代,音乐作品的视频设计更为重要,优秀的视频设计能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审美内容,表达音乐内涵。

通俗音乐与时尚艺术有着密切关系。著名歌星常常引领时尚潮流。“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为设计和视觉化的世界里。因此,从设计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可以更加深入地触及视觉文化中时尚的深层问题。”比如,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它是将某种设想或概念赋予某个事物,不仅能够造成视觉快感,吸引视觉注意力,有利于传达视觉信息;而且还能在建构价值的同时传达价值,有意识地体现民族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品味。所以,音乐艺术借助设计“主要关心事物应该是的样子,还关心如何用发明的人造物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的特性,主动介入时尚文化,引导时尚文化,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三)促进设计艺术的发展进步。尹定邦认为,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比如1990年前后设计师与音乐家、舞蹈家、导演、编剧以及摄影、舞

台美术家等合作制作出了“太阳神”等一大批商业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电视广告片。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6

一、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的内涵

设计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设计本质上是创新,艺术创新是设计生命之所在,创新性和原创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创新,不仅是对艺术形式、思想内容、手段、方式的创新,还包括对原有艺术观念的突破;不仅是对前人、他人的不断超越,还包括对自我的否定和再造。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大类。设计思维正是由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共同参与来完成的一个有目的的过程。“理性思维给设计以前后的逻辑顺序,即设计的时间属性,感性思维给设计以形象及场所的空间属性,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双重属性的思维即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内涵在于,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手段、方式和技巧,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做出具有时代观念、创新观念的设计作品,就必须在设计理念、视觉图形语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文情感、民族情怀、时代特色。21世纪的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欣赏者为出发点的设计,具有国际化、本土化、人性化的特点,视觉传达设计和绘画艺术及其它设计类型的结合,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在设计表现上,视觉传达设计也由静态传达向动态的信息传播延伸,突破二维平面空间向三维立体空间、四维时空空间延伸,互动性、交叉性将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新趋势。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无论新理论、新工艺、还是新材料的发展,都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史上的很多里程碑性质的事件都来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材料的替换,新工艺的介入及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任何一项设计都牵涉到材料的运用,对材料的合理选用是设计师的基本任务;视觉传达设计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还表现在设计手段的更新方面,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大大提升设计师的设计速度和质量。新的电脑技术具有计算精密、修改方便、表现真实、批量输出、数据资料便于保存等优点,它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已经越来越普及。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方式,设计软件的升级也为设计师的创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极大支持,苹果公司推出的MAC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性极佳的视窗操作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如今,在强大的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支撑下,人类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拥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得到极大丰富。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三、视觉语言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创新的重要内容

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同样有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设计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无所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材质、造型、色彩、文字、装饰等形式元素为艺术语言,通过上述形式元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设计艺术作品。艺术语言以表现艺术作品的内容为出发点,但艺术语言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点、线、面、空间、体、光影、色彩、构图、文字等形式元素,本身就能够传达不同的视觉感受,表现不同的思想情感,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刚健、挺拔、庄严;曲线给人的感觉是活泼、自由、流动;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舒缓、宁静和安宁。色彩的情感性就更加明显,它包括色彩的冷暖、进退、兴奋与安宁、华丽与朴素、收缩与扩张等。白色常常象征着纯洁、清白、神灵和真理,黑色在大部分文化范畴中往往代表着邪恶、死亡和悲伤,黑色总是和无知、死亡、悲伤以及邪恶黑暗势力所带来的压抑、黑暗与痛苦相连系,红色让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辉和沸腾的热血,绿色让人想到春天,想到蓬勃发展的顽强生命力。艺术语言是设计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认识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实现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和艺术语言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没有艺术语言的创新发展,就谈不上设计的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创造视觉形象来传达设计师的思想观念,现代主义设计就是以探索视觉语言的新形式为出发点而兴起的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新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基础上,设计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在继承艺术设计史上历代设计作品丰富营养的前提下,不断超越前人,从而实现视觉语言的创新。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纯艺术,提出了“美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上形成了明确的艺术风格,在材料的使用上主张朴实、大方,重视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推动了设计视觉语言的向前发展;再如,新艺术运动反对浮华、装饰的艺术风格,追求自然风格,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师从自然,发掘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将之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大量使用曲线,组成富于装饰性的装饰图案,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语言。

四、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思想源泉

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环境孕育出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观念。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需要设计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进而革新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创新关系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效果,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革新要重点突出时代特色,牢牢把握时展脉搏,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才能设计出能引起受众共鸣的优秀设计作品。多元化和大众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元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然之路。多元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总是突出个性化和创新性。以前单一的设计方式受到了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冲击,求新、求异、求变是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的前提;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需要推陈出新,需要以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超凡脱俗的设计作品。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具有民族化的特色,设计的民族性是指本民族艺术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设计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设计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民族性,比如设计的主题与题材,更重要的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特征,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根源,所以,一名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将之用于设计实践创作之中,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在图案、文字、色彩等方面体现出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精神。所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大众化形态,又要体现出民族特色,运用好民族色彩,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字、色彩、图形等视觉元素和民族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民族精神,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风格,以弘扬优秀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精神。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具有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主张节能环保。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以及社会环境的控制因素有关,在每一项视觉传达设计中,都牵涉到各种材料的安排,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应当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对材料的精挑细选,可以将资源消耗、能源耗费、废弃物的产生等污染源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废弃物的处理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减少废弃物不是视觉传达设计师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在设计方案中提供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和适当再利用的方法,也是绿色设计所要研究的范畴。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师必须抓住时展的脉搏,将视觉传达设计的革新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超越前人、完善自己,推动视觉语言的革新与发展,设计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道路相融合,从而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四文.《设计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08.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7

二、在新媒体艺术推动下,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通常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观众传递信息,但是,要想传输信息,就必须依靠媒体来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媒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媒体可以体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同时又限制设计的过度发展,同时,设计也受媒体的影响,成为新媒体继续前进的动力因素。所以,在进行新媒体设计时,在遵循传统的审美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媒体接受者的感受,让设计出来的新媒体,符合人们对信息需求已经信息采集的追求。新媒体艺术下的视觉传统的交互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凝聚力,不同的使用者在设计时,都借助新媒体将其实现凝聚,表现出更加的个性化和有责任感。在新媒体设计过程中,因为视觉传达有其交互性,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民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满足,比如,设计一些漂亮的界面,正是用户所期待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而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性,或者实现了用户的某种需求。

在新媒体界面上的视觉传达方面,需要构建一种机器和人交流的模式,优秀的界面会让人以一种更加良好的心态融入其中,有利于不同的世界协调相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世界的联系类型。或许计算机从本质上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新的视觉设计的出现,或许会是对计算机交流障碍的一种良性补充,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趣味性更强。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8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

1960年,世界设计大会在日本东京举办,在这个设计大会上,很多电视、电影等通过报纸、杂志、海报等印刷品的方式映入人们的眼帘,人们把这种艺术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从此,这个词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视觉符号来传达信息的一种设计方式,它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又不同于传统的平面设计,它以科学和严谨来定义,是未来设计的方向。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网页、杂志封面、广告标牌、包装袋、商标等等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的广泛性,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更加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以此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在设计中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没有在艺术中体现出来,为此,我们应该从我国现状出发,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以此来带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三)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飞速的发展,要想使我国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发展我国的设计,使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中国视觉设计走向世界,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将那些传统的艺术表现出来,例如:书法、戏剧、书画、笔墨等等,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给我国视觉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笔墨艺术元素的作用

(一)笔墨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笔墨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艺术随着我国传统艺术流传至今,在这个流传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例如在商城中,为了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对广告、商品等产生视觉印象,商家在设计上费尽心思,通过笔墨艺术来深化主体,突出产品的立体感,体现出它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种表达方式在理论上叫做力象。

笔墨艺术的特点在于追求简单的美感、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寓意,以此来达到醒目的效果,方便人们记忆,这些特点在视觉设计中同样适用,视觉设计具有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和笔墨艺术元素有很多共性,它们在创作上都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因此,笔墨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墨线的作用

数学讲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视觉传达设计也如此,点、线、面是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最基本符号,同时也是设计造型的基本元素。在水墨画中,线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的水墨画通过线条来体现毛笔、宣纸以及水墨的特征,用笔墨的变化给人带来艺术美感,体现出东方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国绘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中国山水画派”就是线墨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利用现代手法和线描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达到既有笔墨艺术的形态,又有现代艺术的神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代手法就是通过电脑来处理线条,它不同于绘画线条,绘画线条具有顺畅、平和、感性化的特点,而电脑处理的线条只是以一种形式存在着,比较理性化和沉稳。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则产生的效果就是理性化和感性化同在,二者相互结合,彼此协调,这种手法已经得到广大设计者的认可,并被广泛使用,比如,在著名的“金品茗茶”标志中,设计者将我国传统的祥云和茶壶结合在一起,整体上表现线描特点,又利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这就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从人们的视觉角度出发,人们愿意欣赏那些不规则的图像,这些特殊的线条与自然的图像相似,让人能产生亲切感,例如,人们熟悉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标中的“工”字,就是利用电脑字体设计的,给人们留下一种现代化的记忆感。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墨色的作用

作为我国艺术画之一的水墨画,它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将这种水墨艺术元素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将有很大的收获,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墨与线都是绘画的组成元素,而墨在水墨画中起主导作用,它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根据人们视觉需求、表达内容需求、排版需求来选择墨色,不同的画面需要选择不同的墨色,墨中含水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色调和颜色变化。

在设计中,如果能够应用水墨元素的特点,就会使设计更具有现代特征,因此,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缜密的思维、灵活的头脑,在绘画时,要集思广益,多借鉴别人的作品,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给绘画作品带来深层的寓意,让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浮想联翩,带来新的意境。

(四)视觉传达设计中书法艺术的作用

书法艺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与笔墨艺术相结合,成为人们审美对象之一,能产生出神入化、沁人心脾的效果,这也突出了东方人独有的特色和理想。

汉字书法是指用毛笔通过线条长短、粗细等形式表达出来的艺术,它利用笔墨的浓度、黑白色彩搭配,形成完美的字体组合或者文章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并与书法的发展相互呼应,也可以说汉字的意义在于它扩展了书法的空间,它凝结了东方人对“美”和艺术的认识,它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我国人们智慧的结晶。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笔墨艺术元素的应用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创新,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展的需要,因此,如何通过创新来表达信息,是设计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通过创新表现我国的民族特性和文化,是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水墨艺术元素理念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宗教观点、社会观都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着变化,因此,设计理念需要通过创新来顺应时展的潮流。

建国初期,把笔墨艺术元素融到视觉传达设计中,符合我国设计文化的要求,但是,如何能够正确地表达信息,成为设计行业的一大难题,因此,需要设计师通过不断地研究、发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同时能够表达我国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这种依据只能来自于我国。笔墨艺术元素是我国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的创新,这种理念的创新将会指导视觉传达设计。

古往今来,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创新而发展的。与此对应的艺术、文化也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在这种环境中,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精华。笔墨艺术经过我国历朝历代的发展,经过古代文人的精心挑选,已经提炼出了文化的精华,它所表达的寓意都包含着我国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但是,由于它的表现方法比较单一,只有书画、书法,所以人们在创作时只能使用古代的方法。因此,设计师在创作时,应该多学习西方的艺术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学习西方艺术的基本理念,并融入我国的民族气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使我国的笔墨艺术立足于社会。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水墨艺术元素实践的创新

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笔墨艺术元素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才会发现,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精神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精神文化生活中,同时,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美”。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在无形之中,更注重那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并认为笔墨艺术才是我国文化的代表。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9

最近这些年,各类媒体经常传播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有关的内容,对于一名艺术类设计师要理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在自己的实际工程过程中有所应用,并且能在应用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同时,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大量宣传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设计的欣赏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因此,艺术设计师的理念要不断更新,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于一名好的设计师一定要以创新设计为前提,设计元素的确定,使用视觉传达设计理念,让艺术设计作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

艺术设计具有一定艺术色彩,能给人们一种美的感觉。视觉传达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这几年被各大媒体宣传,也是为艺术设计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视觉”主要指的是用眼睛看,而“传达”主要指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内部、个体与大自然之间的信息传递等,是具有一定的哲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但主要应用领域主要是进行商业服务,在商业服务上主要借助与视觉形象表现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向人们推销商品,达到商家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视觉传达艺术应用图形,文字,不同颜色的搭配,给顾客一种美的感觉,是人与自然的一种沟通表现,是人类精神文明表现的一种方式,对商品的宣传起到一定作用。

视觉传达技术从最早的商业美术发展到今天的平面设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越来越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给人们最直观的一种艺术设计,表现一定的现实意义。到了二十一世纪,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不断创新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应用,并且取得一定成绩。各个媒体不断宣传,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而言,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变化发展,把视觉传达艺术定义为信息的传达,这是很不准确的,社会的情感观念不断在变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创新设计为根本,提高艺术设计的水平,让广大艺术爱好者满意,艺术设计理念不断在更新。

从不同角度对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所进行的探讨

1.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要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品位不断提高,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与社会不脱节,与实际在宣传过程中的应用比较吻合,这样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才能长期发展下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创新从光、影、文字、图形以及色彩运用等和时展相符并且能够提高广大群众美学认识、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的一种主潮流。

2.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视觉语言要创新

语言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就是一种 “语言化图形”与“图形语言化”的过程。艺术设计师主要就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实际应用改革,保证自己设计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视觉语言创新的重点内容是色彩、文字和图形这三个方面的视觉元素的创新和三者的美学创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创新设计语言吸引顾客的注意,达到一定宣传效果。

3.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的表现方式要创新

表现方式的不同,起到的效果不同。这是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根据产品不同,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保持新意,这是设计理念的关键,在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要根据自我的观察力,不断创新,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4.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要具有现代与绿色的设计理念

倡导节能环保是绿色设计的设计思想,但是山于当今影响环境的因素非常多,当今的生活范围十分的广泛,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所以,将绿色设计的理念充分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是当代设计师的使命和责任。

5.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要个性化与多元化

艺术工作者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个性化与多元化是结合在一起的,本身并不矛盾。艺术作品在整体风格上要采用多元化因素的应用,在每个作品的本身要突显自身的个性化,这也是自我作品与其它作品的不同处,这就是个性化的体现。传统单一的设计方式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该重点突出创新,把握设计理念的变化,展现出符合现代特色设计理念,并将个性化且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全面的呈现在现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当中。

6.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要有个性化的设计特色

个性化设计是一个作品区别其它作品的关键所在,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过程中,每个作品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这也是创新设计的需求,个性化设计是一个作品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种灵魂,保证作品设计的特色。

7.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要有民族特色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72-01

视觉(vision)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物体的影像刺激眼睛所产生的感觉,即人眼所观看的景象。而什么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也就便是可视文化。

视觉艺术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语言”,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一样有其自身的结构与规则。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与意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和感受视觉形象语言。就象我们打算通过英语来阅读和写作,必须懂得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关系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对视觉艺术语言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与一个对这种语言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在观看同一件作品时,其观看的结果与感受会完全不同。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中所谈到的:“一个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机械师和生理学家,在观看一种伤口、一部机器和显微镜下的标本时,会看到一个新手从中看不到的东西。”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

丰富的生活感受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达,语言、书写是一种,视觉形式传达也是一种,它们各自有不可代替之处。

对于视觉效应的研究内容侧重于美术形式,与艺术设计联系更为紧密。这是一项汇聚了视觉心理、社会心理,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美学、及心理得诸多因素及问题的交织心理体现。从哲学意义上来看,它处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理论分界线上。因而视觉艺术也具有普遍性。

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它们是构成一件作品的基础。相当于建一栋房屋所需要的砖、瓦、水泥、钢材等等。也类似于文字语言中的字和单词。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对比、节奏、平衡、统一。它们是艺术家用来组织和运用基本元素传达意的原则和方法。而视觉艺术的传达便是艺术家根据各种各样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雕塑或是绘画、具象或是抽象等等),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的图像。

视觉艺术是一门艺术形态,其类似于视觉的语言,它有其自身的规律,也便是的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原则:从人类文化的开始到现在,人类通过自身创造的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一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本手段。这些视觉形象在今天被我们称之为“视觉艺术”。它们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大方向来看,视觉艺术包括图形艺术和艺术两大类。图形艺术指的是:与商业目的相关的艺术设计,而艺术:指的以自我欣赏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创作。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元素,也是心理学一直研究的重要对象。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推陈出新,吸收心理学的科研成果对于艺术来说十分必要。具体到运用色彩元素创造艺术的视觉空间,虽然近年的色彩心理学研究没有突破性的发现,但对其新进展的应用还是有利于将创作和理论研究从经验式的尝试转向理论化的自觉。

视觉艺术的学习还包含对视觉文化的学习,分析和研究视觉世界中观念性的因素。以颜色为例,学习颜色不仅包括使用颜色的各种技术使用手段,还应包括更广阔和更深入复杂的问题,要求理解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各种颜色引起的情感反应,全面认识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中,颜色使用方面的各种微妙问题。它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