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5 14:43:03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1

一、引言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和生产端入手,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中供给领域的改革,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央供给侧改革政策提出后,社会各界对其进行了解读,其内涵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供给侧改革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建立供给优先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优化产权结构、经济领域中的国进民进、政府调控与民间资本相互结合提高市场竞争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产品质量等方面。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宏观解决思路。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放缓,逐步进入低速下行的新常态时期,经济生活中各种资源逐渐显示出供需不协调、不匹配、不平衡。供给侧改革就是提出如何提供有效供给,将供给方的质、量、价等形成为需求者认可的供给,使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公共医疗资源或者说公共卫生资源的供给侧改革也成为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当前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供需矛盾凸显,供给不足和供需失衡现象严重。特别是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供给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现阶段经济的重大发展方向,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制度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来讲,提高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由趋利性回归公益性、由粗放式扩张规模发展转向回归以人性化内涵服务,以质量为重、创新引领、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当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公共医疗资源供给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百姓诟病的主要话题,“医患关系”也成为社会治理中焦点问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也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最大的障碍。公共卫生管理改革的机制转变、制度创新、政策调整,都是围绕医疗资源供给的矛盾展开。根据国家最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理念,可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医疗资源供给的矛盾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公共医疗资源供需失衡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分析公共卫生资源供给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原因:需求侧旺盛的医疗需求和供给侧提供医疗资源的乏力。

(1)需求侧旺盛。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增长、医疗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观念的转变,我国公民预期生命大幅提高,社会公众更加重视健康,对公共卫生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加成为必然,据2015年统计,我国公民医疗保健支出增速居类消费支出的首位。与此同时,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新农合的启动,使得有病时能及时就医,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就医需求不再受到压抑,“小病扛、大病拖”的陈旧理念一去不复返,快速释放出旺盛的医疗资源需求。

同时,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人类健康面临的威胁也更加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环境污染导致100多种疾病,特别我国近来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也使得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2)供给侧乏力。相对于需求侧公共卫生资源快速增加的需求,供给侧却存在严重的短板。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和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内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的新建各类新区、开发区,规划时没有配套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特别是数量众多农村居民,新农合的广泛实施保障了农民可获得基本医疗保障,解决了过去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大范围内释放出巨大的需求,农民纷纷到城区高等级三甲医院就医,导致优质公共卫生资源供需不足,旺盛的需求和短缺的供给成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2、公共医疗资源供需错位

(1)市场化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医疗的配置遵循计划经济中以政府供给为中心的模式,政府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医疗资源,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较晚,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虽然政府承担了提供医疗资源的主要责任,但政府公共财力和供给能力有限,政府投入社会医保的经费逐年大幅增加,但在医疗资源投入方面却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医疗自身的特性,民营医院在人才、技术上均处于劣势地位,办院场地难找、人才难引进、行业难自律等问题成为制约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资源配置领域的关键因素,民营医院的发展受到了束缚。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某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将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也即“看病贵”,但市场机制将会促使供给的增加,从而达到均衡状态。但由于医疗资源的配置不是由市场的力量来完成,仍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来配置资源,就会出现当前的供需失衡。

(2)地区失衡。据北京市2015年统计,平均每天有70万左右的外地人进京看病,北京市三级以上医院的就诊群体三分之一来自外地。究其原因就是公共服务资源的区域间配置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以陕西省为例,西安市常驻居民800余万人,拥有三甲医院40余所,其他地级市几百万人基本上只拥有一所三甲医院,导致大量农民纷纷到省会城市看病,甚至每通往省会的大巴车上,至少一位乘客的出行目的是看病,由此可见,我国医疗资源地区失衡的严重程度。

不仅仅是城乡之间不均衡,城区内部也存在严重不均衡。以西安市为例,大量的三甲医院集中在老城区城墙以内,城西老工业区、城北新建城区三甲医院几乎为零,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大时更为严重,导致老城区大型医院附近交通拥挤,居民出行困难,新城区居民看病距离远,看病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供给侧视角下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策略

我国当前公共医疗资源的配置要从供给侧视角入手,通过供需错位的调整和供给短缺的补充,化解当前公共医疗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1、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提高供给效率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政府要适当放权,要革除“管办合一”障碍,按照市场规律来配置资源。一是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鼓励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正当竞争,通过竞争推动公立医院提高管理水平、改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要。二是把握医改形势,全面推行医院、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体制改革,实现大卫生健康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实行医药分开机制。医院还应积极与基本医疗保险机构联动,将三保合一管理模式推行开来,完善医保支付系统,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开创跨等级、跨行业、跨地域合作意识,促进机构之间协同,医院可考虑与定点高校联合成立培训基地,加强医院科研力量,提高医疗水平。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合作,进行疑难病症的远程治疗,增强先进医疗资源的互通,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2、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提高供给公平

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级别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实行分级财政体制,使得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投入较多,医疗卫生资源发展迅速,属于优质医疗密集区,而中西部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同时城乡之间、不同规模医院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各级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的开展,构建协调机制。公立医院应推行医联体等跨等级医疗合作,积极响应分级诊疗制度,让患者在双向转诊之间自由选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真正实现小病基层看、大病精细看。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应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优秀的医生有序流动,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根本性问题,也能解决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

3、发挥医院管理自治功能,提高供给质量

随着旺盛的就医需求,公立医院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导致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严重下滑,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质量下降,患者就医体验较差。医院往往重视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单纯追求大型医疗设备资源的配置,在医院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各项检查费用增加,耗材,药品的购入也相应增加,医院收入大幅提高,医院过分注重收入的形成,绩效管理偏重结余导向,在管理上忽视了医疗成本控制分析,也忽视了应有的公益性,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落实公立医院的年度考核与评价机制。财政部门年度投入和补助与公立医院的考核结果相挂钩,则能达到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协同管理作用,从而提升医院管理者的高度责任感,并可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公立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发挥医院服务性、公益性特性。通过成本核算、控制、与分析,将成本管控融入医院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实现成本管理的动态化、科学化,从成本分析中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通过强化成本管理,提高医院效率,实现医院的降本增效,从而提高公共医疗资源的供给质量。

4、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拓宽供给空间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管理模式要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狠下功夫。互联网+时代,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动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管理模式。未来无论是电子病历、医生查房、医疗信息推送,各项健康的数据分析,强大的网络系统都能满足医院全方位管理需求。互联网+医疗这一新模式,体现在医院网上挂号、微信平台预约、掌上医院、远程诊疗等诸多方面,真正实现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型”医院。同时互联网将会提高医疗信息的透明度,缓解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列问题。

四、结束语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应从效率、公平、质量、空间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解决供给不足和供需错位的矛盾,政府、社会、医疗、患者之间协同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水平,提供精准化医疗服务,才能让老百姓享受质优价廉、安全方便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念国.公共服务如何实现精准化供给[N].学习时报,2015-12-07.

[2] 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2

医疗资源匮乏凸显行业投资机会

总体来看,我国的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匮乏,行业内部缺乏竞争,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

医疗卫生领域投入连年大幅提升,仍难以满足服务需求

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2496亿元,占GDP百分比为4.98%,人均卫生费用1643.2元。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8914.4亿元,占GDP百分比为5.15%,人均卫生费用2135.8元,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都超过GDP增长速度。从全球来看,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美国人均医疗费用7000美元,是我国的20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日益扩大,按照国际经验,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医疗卫生支出增长速度将远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国家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这将为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人口老龄化是医疗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相关机构研究,老龄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年轻人的3-5倍,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还存在刚性。据OECD预测,老龄化将导致老龄人口相关的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9%上升到2050年的26%,其中老龄人口的养老金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各占一半。据我国的相关研究,按1998年的医疗实际费用支出计算,人口老化带来的医疗需求量负担到2025年将增加47%,如果考虑到各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按GDP年增长率同比增长,我国医疗费用到2025年将达到6万亿元以上,占当年GDP的12%左右。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专业化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老年人对医疗及配套服务要求更高,而且需要更多心理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这些需求是公立医疗机构难以完全满足的。

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医院数量和执业医师、护士的增长率十分缓慢,但总体病床利用率和医护人员人均接待病人数逐渐攀升。2011年,全国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9人次和住院2.4床日,2012年达到7.2人次和住院2.6床日。由于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大、强度大,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医患矛盾不断增加。这需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也需要不断增加服务供给。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发达地区将面临长期大量医疗需求

医疗资源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我国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较为丰裕,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也绝对垄断优质医疗资源,而江西、安徽、贵州三省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一直是处于全国的最末位。同时,不同地区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素质差距都比较大。2012年,北京共有医院593家,医疗资源和质量都居全国前列,大部分三甲医院外地患者数量超过70%,由于医疗资源扩散渠道和方式有限,这种趋势将长期存在。

社会资本投入不足,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从全球来看,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日本的私立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2003年,私立医院占国家医院总数的比例达到79.9%,私立诊所占国家诊所总数的比例达到94.2%。从医院的功能设置来看,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私立医院更具回避风险的倾向。例如,91%的私立医院设有疗养病床,而仅有7%的私立医院设有传染病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立医院中设有疗养病床的只占9.2%,但设有传染病床占93%,这也证明了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定位的差异性。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2012年,全国公立医院13384个,民营医院9786个,民营医院数量和服务能力均有较大差距,而且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是一种竞争关系,没有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资本应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向来看,社会资本应该作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弥补公共医疗服务领域的不足,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以及满足一些个性化、高端化的服务需求。社会资本对医疗领域一方面要考虑公立医疗机构不能覆盖的医疗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政府长期投入不足的领域。

医疗信息服务业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传统的医疗服务资源只在系统内部流转,缺乏向外界开放的动力和途径。我国医疗领域主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而面向公众的医疗信息服务关注较少,公众对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就医之前缺乏对医疗信息的基本了解。发达国家一般采取私人医生、社区医生的方式,医生为患者建立跟踪性的档案,患者在就医之前对自身及对口的医疗机构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减少盲目就医的情况。社会资本可以关注这个领域,如为患者提供网络档案,建立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资料库,患者可在就医之前根据自身的症状初步判断病情,寻找对口的医疗机构,这也可以避免“小病大看”,减少医疗服务资源浪费,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医疗健康服务业

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健康服务是医疗服务业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社会资本进入较多的领域。目前围绕医疗健康服务较多的领域是健康体检,这部分服务以自费为主,主要是企业入职体检和年度定期体检,进入的企业也很多。也有一些高端的专业体检机构,发展规模较大,提供服务较多,如慈铭体检正在筹划上市。在这个领域,一些公立医疗机构也开展相关的服务,但由于不能连锁,缺乏资金,难以拓展高端服务。在这个领域还有一个重要业务,就是康复医疗服务,患者在手术后或者连续治疗阶段,需要专业的康复机构给予指导,目前也有一些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但规模都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高端专业医疗服务业

北京是全国富豪最多的城市,这部分人群大多选择去国外进行体检和治疗,就是由于国内还没有相应的医疗服务资源,高端群体医疗服务是北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公立医院是特大型城市医疗机构的主体,拥有几乎所有的高端人才,具有开展高端医疗服务的优势。但是,政府兴办公立医疗机构,资金来源于税收,公立医疗机构理应为全体公民服务。一旦公立医疗机构开设高端医疗服务,其高昂的收费价格必然将部分低收入人群挡在门外,高端医疗服务会占用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例如先进设备、优雅环境、资深医生等,降低了普通民众对这些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所以公立医院由于自身限制将不能满足这个高端服务市场。这就为社会资本进入高端专业医疗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据统计,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00亿元,还不能满足高端服务需求。针对富人的定期体检、医疗、康复是应关注的方向,牙科、美容、中医理疗等领域也是高端专业医疗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养老医疗服务业

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一个时期,养老医疗服务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增长期。近年来,养老床位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很多老人排队等候进入养老院,但由于公立养老院进入门槛高,一般老年人进入的机会很少,有些老年人一等几年,直到去世也没进入养老院。最重要的原因是优质的服务养老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一般的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老年人也不想进。能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有广阔的市场,可以根据需求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并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服务成本。

从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提供紧急服务的应急医疗服务也有很大市场,这种服务每次出诊费用很高,可以动用直升机等设备,但服务及时高效,为治疗提供宝贵时间。另外,面向家庭医疗护理等专业化的医疗教育服务、医疗培训服务很有市场,值得社会资本关注。

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方式

社会对医疗服务行业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但有效供给增长缓慢,未来的机会在于寻找有效的途径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社会资本在投资北京医疗服务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瞄准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医疗投资向郊区分布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这些资源很难想周边转移,客观上造成医疗服务资源的分布不均。近几年,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主要是“名院办分院”的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向郊区扩散。2012年,市政府投资12.7亿元,推进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大学天通苑医院综合楼、天坛医院迁建,同仁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密云、怀柔、延庆、顺义等4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但总体上,还是难以满足服务需求,随着首都圈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周边省市医疗需求也将不断增大,使郊区医疗服务资源更加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可以与优质医疗资源结合,加快医疗资源的扩散过程,也可以产生较好的投资回报。

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布局高端医疗服务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国际化程度将日益提升,外国人来京的频率越来越大,围绕外籍高端人士的医疗服务是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如主要服务于在京外籍人士的和睦家医疗(UFH)机构,于1997年在北京正式开业,它不仅提供全面的住院及门诊服务,更有优秀的医疗团队,其中包含拥有国际医师执照的外国医生和来自北京各大医院最顶尖的中国医生。由于需求较大,和睦家在上海、广州也开办医院和诊所,仅北京和上海和睦家医院分别拥有五家和两家卫星诊所,主要分布于外籍人士集中的区域,北京一些高端国际医院也主要分布在空港和CBD区域。鉴于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可以围绕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如北京新机场区域,引入瑞士医疗、梅奥等高端医疗机构,满足区域高端需求,也可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

进驻医疗服务集聚区,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3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卫生部门的最新统计资料,我们用“卫生技术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和“卫生总费用”等来表示医疗卫生资源。同时,我们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总量”作为解释变量,然后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医疗卫生资源与人口和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从系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情况来看,人口增长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影响是正向的,而对医疗卫生财力资源的增长是消极的;与此同时,经济总量的增长对医疗卫生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增长,影响相对较小,如经济总量的1%增加仅分别对应0.109和0.315个百分点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增长。

(2)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对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我们根据已有的相关统计资料,直接进行了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不过,由于资料限制,我们以“医疗卫生机构总资产”来代表医疗卫生资源。结果我们发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依然存在着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所展示的规律性。例如,人口因素在解释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人力与物力资源差异方面的解释力较强,而经济总量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财力资源配置重要影响因素的角色。具体而言,经济总量的变化可以解释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财力资源差异的95.6%,而且从弹性估计值来看,经济总量每高出1%,相应的财力资源也会高出0.908个百分点。

(3)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我们仍利用各地区的有关横截面数据,并通过增加一个虚拟变量来进行回归分析。这个虚拟变量设为U,当指标数据为城镇时取0,属于农村地区时则取1。另外,我们用“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口数”(用城镇和农村居民百分比表示)作为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则依次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人口数”与虚拟变量U,都是极为显著的影响因素,而且“收入水平”对人均意义上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具有正向影响,“人口数”的影响则是负面的。现实的情况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一直都比城镇居民低,而农村人口比重却更大,因此农村地区所分得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自然也就较少。与此同时,虚拟变量U的参数估计值均为负,这意味着农村地区在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上都处于弱势,而这或许是由城乡属性而带来的不同政策的影响。

2医疗卫生体制的行政化

现阶段面临的公立医院改革、医药费用控制、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以及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等问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从资源配置公平性的角度,对“行政化”的医疗卫生体制进行必要的反思。

(1)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众所周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险制度,不仅使得原本就比较大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配置差异得以维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例如,“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无论是在制度的覆盖面还是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上,都有政府对该项制度的财政支持;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制度不仅主要依靠集体,而且在医疗条件、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待遇上,都根本无法与城镇相比。

(2)公共财政与医疗卫生筹资模式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根源于上述政府主导责任,尤其是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内容而言,就更是如此。然而,从医疗卫生筹资模式及其公平性的角度来看,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投入,不仅应直接作用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而且也会给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及其公平性带来深远的影响。例如,社会保险的全民覆盖与商业保险的仅针对投保人,既是源于不同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源自不同的筹资模式和保障方式;不同的收入水平和支付方式,也同样会对筹资的过程和相关服务的可得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3)医疗卫生付费机制改革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过去10年的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之中,“付费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始终为全社会所明确和关注,但期初的改革面临着大量人口不为医疗保险制度所覆盖的问题,而较近的改革则又面临着“医保机构”如何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难题。具体来说,2009年“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支付制度,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方式”,最终建立“激励与惩罚并重”的约束机制;2010年国家又了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的意见,并指出要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包括“落实专项补助经费”“调整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和“对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等。从过去的改革经验来看,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的严重滞后,是导致“医疗机构乱收费”和医疗卫生费用负担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

事实上,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筹资模式,以及待遇水平的综合比较为基础,我们不难发现由“二元性”导致的“断裂性”及其带来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问题。所谓“断裂性”指的是作为基本社会保障项目的医疗保险制度,原本应最大限度覆盖每个社会成员并平等对待,但实际上却被人为分割成“公费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的改革措施也往往局限于各自所属的领域和范围之内。从微观层面的运行机制角度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由固有“身份”所导致的歧视性待遇的作用,并且根本不符合人口与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的需要。与这种“断裂局面”相对应的,就是医疗保障的“多头”或“分散化”管理,而且也由此使得医疗卫生资源的部门化配置成为必然现象。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缺陷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医疗保险费用的具体支付方式不科学,以及相关的配套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第三方付费”局面的形成在医疗保险领域具有必然性,而信息不对称前提之下的控制与反控制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通过费用水平这个指挥棒来对医疗资源配置进行调节的过程。在“按项目付费(FeeforService)”的方式下,投保人、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但在价格控制难度较大的时候,也很容易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的过度提供,于是就形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区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时,更是会形成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为“优越”的局面,从而也就加剧了地区和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最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给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造成的影响,还表现在除了医疗保险制度之外,相关的补充性医疗保障制度与措施的不完善。基于不同需求而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早就已经成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识,并且这种多层次体系的构建,显然也更为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发展却一直是相对滞后的,尤其是本应区别于医疗保险的医疗救助,其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有增进的效果。但是,目前倾向于“准保险化”的操作模式,显然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此类项目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甚至在首都北京还曾经发生过“因病抢劫以获取救助”的非常极端的例子。

4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变迁

医疗卫生需求可以界定为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之下各社会成员愿意承担且有支付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量。如果我们对照现实的医疗卫生需求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两大类,那么通常人们所讲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属于“合理”需求的范畴,而对应过度服务的需求就是“不合理”的。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不合理”的需求,一定会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另外,对于医疗卫生需求也不能完全按照普通产品需求的概念去理解,因为医疗卫生需求关乎公民基本权利和生存条件,当没有支付能力而未形成显性需求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考虑到这部分群体的医疗卫生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可以得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结论,而且也应认识到单纯地“以需求为导向”,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4

1 问题的提出

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医疗事故处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将行政处理与专业技术鉴定分开进行,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将医疗差错纳入四级医疗事故范畴),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并变补偿为赔偿。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作为司法解释,从保护受害方(患者)角度,规定了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在具体对策上,医院管理者基本上是从提高医疗质量、完善监管措施、提高医技人员素质等思路上考虑的,医学图书信息工作常常被忽略。笔者认为,处理争议的基本依据是证据符合法律根据,而医院图书馆恰恰能提供医学文献资料和法律性文件资料。医院图书馆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2 医院图书馆介入医疗事故处理的必要性

2.1医院图书馆的权威性医学文献资料,为医疗活动是否规范提供了对照和佐证

医疗活动是直接保护人群健康、维护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复杂的医学科学活动。但由于目前人类对医学科学认识上的局限性、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不善以及医疗活动主体的主观过失等因素,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在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的形势下,医疗机构需要依据病案、运用医学文献资料证明其医疗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医学文献资料能否充分及时提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2.2图书馆储备收集的法律性文件资料,为医院依据法律法规处理医疗事故可以提供有力的帮助

由于我国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之中,新《条例》实施两年来,对医疗事故处理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仍有不断的争议和质疑。为处理医疗事故,医院方需要储备收集大量、系列的法律性文件和有关资料。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为此提供极大的可能性。

2.3医院图书馆的介入,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调整与沟通

医患关系是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与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之间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它主要表现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医患关系有日趋紧张的迹象,直接表现就是医患间的互相不信任以及医疗纠纷的增多。产生的原因既有医源性因素,又有非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纠纷主要是指医疗责任主体的态度、过失所致,医学科技的发展水平限制等;非医源性纠纷主要表现在病员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疗知识不理解、病员或家属不良动机、某些媒体不当的推波助澜、工伤事故及伤害责任的转移、社会变革时期某些制度的不适应以及经济观念的转变等引起。医院图书馆的主动服务性服务,不仅有助于医疗机构及其服务人员了解规范,按章操作,更有助于患方了解医疗流程、规范、增强配合意识,即使产生纠纷或事故,也能按法律法规办事,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2.4介入医疗事故处理活动有助于医院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功能

长期以来,多数医院图书馆仍在进行着借借还还的单一型被动服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介入医疗事故处理需要医院图书馆从馆藏到服务都要改革,体现其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不仅适应了现代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医院领导和各级各类医技人员对医院图书馆的重视、关注,为医院图书馆在有为中实现有位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3 医院图书馆介入医疗事故处理的有效实现途径

医院图书馆独特的功能和地位,只为其介入医疗事故处理提供可能和便利,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馆藏建设、转变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一要注重文献信息资料的完备性、合理性。随着科技进步,文献信息资料正以几何级数日益增长,并从传统印刷型发展为现代印刷型、光盘型和网络型等多种并存的格局。文献资料种类也明显增加,有图书、期刊、报告、档案及多种非书籍资料等。基于这种情况,医院图书馆在馆藏上,应建成与专业相适应的符合医院发展的资源保障体系。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组织藏书,既注意文献的思想性,又注重文献的学术性,使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依学科之间的亲疏关系将众多文献形成层次分明的有机系统,在适应医疗事故需要的前提下,按系统分门别类编目,使之成为以疾病为主题词,以症状为关键词的查询体系。必要时,可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帮助,做好信息选择取舍和学术评价工作,为医疗事故的证据筛选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二要注重有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服务重心由局限于对书刊外部信息的揭示和报道,向深层次发展推进,对现有医学文献和法律法规资料进行二、三次加工和开发利用,为医院进行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要注重资源共享建设。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完整地收藏各种信息,在网络条件下,应通过资源共享来更好地满足服务需要。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网上各种检索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提供网上,使之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共享信息资源,形成集各种商业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的医疗事故处理数据保障体系。

四要注重提高图书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医院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既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服务技能,又能较好地开展医疗事故有关服务,积极拓展医学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打破传统观念,变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将馆藏以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最直接地与读者见面。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深入医疗第一线,针对不同层次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确保为本院职工服务的同时,积极将信息工作向外辐射,在社会上寻求更为广泛的信息用户,诸如兄弟医院、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广大群众。通过提供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信息服务,从而寻求与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共享而又循环交流的新型服务模式。

参 考 文 献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5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许多医院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完善,这是因为它们存在人才资源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不能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比如说,医院缺乏有效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在医疗队伍的管理上依旧沿用老一套,采用传统过时的教育管理方式,无法实现有效到位的人才管理。其次,医院的人才岗位配置不合理,在很多中小型医院,常常出现医院片面重视主治医师的问题,医院会将大量的工作压在名医或者主治医师的肩膀上,而其他医生不仅分配到的病人有限,而且也不能合理使用医院的医疗器材,医院偏重宣传名医的情况造成很多患者在求医的时候盲目追求,导致排队、预约困难,而很多医生却没有被病人预约,形成了医院人才资源的浪费。最后,很多医院没有建立相关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导致医院的人才梯次不合理,名医数量有限而且没有后续医生资源支持,可能在某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退休之后出现人才资源的流失的情况。而医院的普通人才资源也素质有限,面对很多医疗问题或者是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使用都存在盲点,而医院没有采取一定措施帮助他们清扫这些医疗盲点。

二、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途径

第一,医院必须完善内部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才资源的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管理。面对医院人才资源有限的情况,医院必须做好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致力于将有限人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即合理地定位医疗队伍的岗位职责和功能,按照医院的管理体系以及岗位需求分配医疗队伍到一线及二线岗位,科学设岗,实现合理的调配和运转,尽量精简医院的寻医问药流程,不仅为患者提供方便,而且医生也能各司其职,人尽其力。医院也要建立一定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不仅要努力从其它医院引入经验丰富的著名医生,而且每年可以从各大医校选择成绩优秀的见习生,并且在医院内部实行人才培养制度,为医疗队伍提供相应的在岗职业培训和其它教育培训机会,积极推进与其它医院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鼓励医生拓宽研究方向,深入研究某些病症,为医疗队伍提供研究经费等。医院还可以设置一些定向交流的窗口,支持本医院的医师与其它医院相互调配或者是出国交流学习,利用这些学习和工作交流提升本医院的医疗队伍素质,增强医院的人才资源竞争力。

第二,构建以服务为主的人性化医院环境。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医院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以服务公众为主要的工作目标,注重以人为本,包括在医院内部推行医疗队伍的人性化管理以及崇尚医德、关爱员工,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医院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通过构建以服务病患为主的文化环境,医院充分考虑到医疗队伍的管理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关注医院员工的个性特点以及各项需求。通过建设和谐文明的医院文化环境,培育医院的健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营造服务型文化特色,崇尚医德,提倡医疗队伍与病患及家属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第三,制定合理的人才奖励机制。首先医院必须建立并且完善内部员工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医疗队伍绩效考核制度帮助实现医疗队伍的工作绩效评价与考核。在评价考核机制中,医院要注意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不仅要从表面的医疗数据出发,关注医生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绩效,包括接手的病患数量以及成功医治病人的数目,还要考核医生在医疗研究项目中作出的共享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医患关系处理等,以此激励医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并且搞好医患关系。另外,医院的人才奖励机制要以医疗队伍的实际工作绩效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视医疗队伍中的医疗人才的工作量以及贡献大小,形成合理的薪酬奖励机制以及完善相关的人才培训机制。医院本身的医疗队伍具有一定的人才梯次,因此医院实际上的薪酬体系也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以医疗队伍的实际工作绩效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表示医院对医疗人才资源的重视和薪酬激励的公平性。按照医疗人才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大小来作为制定合理的医院薪酬体系的主要依据,能够使薪酬体系更加趋向于公平,而且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要尽量实现公正、公开的透明化管理,保证薪酬机制能够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实现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6

人力资源,泛指社会及经济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相应劳动技能的人口。当前国家已经将人力资源开发摆在战略层面,不断提高对其的重视度。同时,人力资源本身具有有限性与可用性。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局主要经办医疗保险,通过相应法律法规或自愿缔结的契约,成立一定区域医疗保险基金并进行筹集、使用及监管。我国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时存在强制性特点,经过医疗保险机构有效应对各类医疗保险。随着我国持续完善医疗管理行业,需要提高与完善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推进我国医疗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机构改革背景下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机构改革背景下医疗保障局实施医保、医疗及医药三者之间“三医联动”机制,充分解决当前存在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医疗保障局本身就在结构改革大背景下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机构运行质量,先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一)人员方面的问题

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就是处理医疗保险相关内容,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及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实际中从业者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如医学、保险及管理学等,要求工作人员日常学习且不断创新,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实践能力,高效处理日常工作。因此,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任务就是如何确保工作人员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更好地胜任各自管理工作,规划出符合自身其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推进医疗保障局的稳步发展。

(二)管理机制的问题

国内医疗保险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具体发展时难免遇到一些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具有共性。例如,常见的管办不分现象,直接造成医保基金监督力度、监管方式等缺少科学性。同时,医疗保障局是医保行业内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行业政策法规,又要操办具体事项,无法提升医保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这样背景下医疗保障局采取总额打包付费的模式,无法有效落实监管,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钻空子的情况,不利于医保行业的稳步发展。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管理机制层面存在问题。

(三)管理机制的问题

当前部分地区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不足,存在一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医保行业需要量力而行,切实发挥医疗保障在其中的作用,需要提高监管医保基金的力度,全面落实相关责任,完善制度层面的漏洞,推进制度建设,使得各项监管工作高效运行,避免出现钻漏洞的情况。医疗保障局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基金监管,需要医疗保障局需要强化人员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等,落实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高效履行医保基金的监管职责。

二、机构改革背景下提高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措施

机构改革背景下医疗保障局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时,需要结合单位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调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引入绩效考核,创新薪酬管理理念

1.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现阶段,医疗保障局针对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定的标准和内容过于简单化,无法针对工作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科学考核和评估,并以此评定标准来量化工作人员个人工作能力。当前的关键是需要针对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模式和内容进行重新规定,全面优化,通过对工作人员岗位职能的明确以及日常实际工作表现的考核,确定其薪酬设计的有效范围,保证绩效考核内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并以此作为评定工作人员个人能力的基础和依据,通过有效措施,保证考核内容在设计上的精细化以及事实上的差异化,保证其在人才管理过程中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将薪酬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激励工作人员,催动其工作积极性。而绩效考核的评定需要结合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表现,其表现结果直接决定其考核评定的等级,而薪酬管理则是根据工作人员实际考核评定等级来确定,是对工作人员工作表现最好的肯定和反映。为此,医疗保障局可以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工作人员对物质的需求制订一个绩效薪酬调整表,确保工作人员对医疗保障局的贡献和付出能够取得最大的利益回报,以激励工作人员,提升工作热情和动力,避免“大锅饭”的同时,拉开相互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工作人员工作的冲劲与积极性。2.制定科学合理激励措施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时,可以引入全面薪酬理念,综合考察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各种非经济性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等,给工作人员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针对此,医疗保障局可以发挥全面薪酬的作用,引入丰富的激励方式,如谈判工资、绩效工资等,结合其个人生涯规划,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医疗保障局要对内部各岗位进行综合评估,实现薪酬对内公平。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落实两点内容,即同工同酬与按劳取酬。需要提高对岗位评估工作的重视度,利用这种方式准确评价挂念岗位的薪酬,增强岗位薪酬的吸引力,避免出现人才流失及提高人才归属感。

(二)转变管理理念,强化人事档案管理

首先,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根据新形势下医疗保障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形势,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审核,确保制度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同时定期对医疗保障局档案工作的制度和内容进行修补和完善,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完善性和严肃性。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总结以及实践,建设一套具有本院发展特色且适用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其次,作为医疗保障局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工作态度,主动施为,对国家关于医疗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要求等进行深入了解学习,认识到各类档案管理的价值,从而意识到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将档案管理工作从原本的服务性质转变为责任性工作,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以此提高医疗保障局工作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医疗保障局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此,需要格外重视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就医疗保障局档案管理个性化、功能设计方面,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积极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另外,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系统的兼容问题,确保资源共享的效率。医疗保障局推进数字化档案系统建设,需要配备好相关的设备,如高速扫描仪、数据备份等功能,提高档案资料归档的真实性,实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档案管理安全性与质量的目的;还应该在系统中设立相应的查询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检索的功能,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就医疗保障局数字化档案系统和模式而言,需要及时做好定期的检查与优化工作,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局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最后,人事档案管理中运用大数据,不仅可以共享档案,还能实现主动推动医疗信息服务,达成实时推送信息的目的,信息使用者之间也可以高效交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推进信息建设标准化及网络化,因此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可靠性。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整理文本、录音、视频等资料,整理后需要统一进行鉴定核对,最后使用PC单机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整。这种管理模式下查阅难度较大,通常归档后档案不会再次查阅,逐步成为“死档案”,而且容易出现的资料老化问题。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档案资料转为电子文本、音频等,降低档案管理难度,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三)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首先,医疗保障局工作开展时,需要管理者创新管理思维与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主动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内部需要详细分析工作人员各方面的需求,还要根据其情况、工作能力等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这就需要通过合理引导,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主动摒弃传统管理方法,掌握先进管理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实现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完美融合,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医疗保障局需要合理调整工作人员的岗位与组织架构,提高岗位的流动性,可以给管理工作中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引入一些柔性化管理方法,鼓励其工作开展,培养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工作落实时,依据表现给予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包括语言、物质及精神层面的激励,发挥绩效工作的作用,给工作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最后,强化日常培训工作。对医疗保障局内部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强化培训力度,对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单位内部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促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具体培训时,培训人员通过循序渐进方式渗透专业内容,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外,重视引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为医疗保障局改革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四)强化医保人员管理,全面落实改革工作

医疗保障局的前身是医疗保险中心,也是从这基础上改制形成的,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而且受到机构重组及改变的影响,对工作人员产生较为严重的思想冲击与压力,不但要进行单位内整改,还需要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短时间内学习与掌握新业务处理的知识。这就需要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重点进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与培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利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消除传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成就感,提高其归属感,增强岗位职责与使命感。同时,需要强化对医保工作人员的管理,选择合适时机考核其业务水平,又要培养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落实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主动进行完善,夯实工作高效完成的基础。管理医保工作人员时,需要侧重培训与考核其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引入复合型人才,切实培养与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为高效地履行医疗保障局的职责,实现确保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五)做好基层服务,做好医疗保险推广

1.扩充工作人员数量在面对医疗保险之间的矛盾时,首先补充医疗保险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通过人数的扩充,促进矛盾的解决,同时也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而在人才吸收方面,作为国家部门,其本身就是一个最强有力的后盾,轻易就能获得人们的信赖和认可。因此,即使是最常规的招聘活动,也能吸引很多专业人才的注意,并且想要融入这个大集体中。所以,想要扩充医疗保险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其实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办到,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对后续可能的财政支出问题进行考虑,保证所吸收进来的人才的各项资金支持。2.提升领导部门的重视实际上,解决医疗保险工作部门问题的根本,是要提升领导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而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领导层的忽视,针对当前现状,首先要提升领导部门对医疗保险工作的行动力。比如针对当前实际现状制定相关政策,这就是最好的关注,只有让领导们意识到这些工作和内容的重要性,才能有所重视,从上到下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各项基本工作的落实。如此,各基层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上级领导所布置的任务,实现各项指标而努力奋斗,最终全面提升医疗保险工作部门的运行速度,使其能更好、更全面、更快速地为人们服务。3.完善业务流程当前医疗保险工作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凸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各项业务流程繁杂且不够完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找到参考对象,从而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及时优化和完善。就当前实际发展而言,最好的参照对象就是国外。虽然国外并不推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他所推行的制度中也有很多福利并且适合我国吸收和借用。如此,可针对该问题成立专家小组,针对国外各项相关措施和流程进行研究,对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险工作部门发展的内容进行借鉴和吸收,转化为一套属于并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医疗保险工作部门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4.适时创新当前环境下,面对各种繁杂的工作内容,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是焦头烂额,从而忽视了创新的重要性,一直墨守成规,按照传统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内容,而传统工作模式并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此恶性循环,对我国基层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较为不利。想要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首先需要对相关工作内容和规范制度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从日常工作实际入手,通过实际工作了解人们诉求,从而根据诉求点展开创新,对其中内容实现有效规划和解决。同时,作为基层医疗保险工作部门,还要积极加强与政府间的联系和交流,针对现实问题,提高对应申请,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及时创新。

三、结语

总之,医疗保障局作为新的机构,实际运行时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寻求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想,深入结合医疗保障行业的特点,继而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新政策蕴含着机遇与挑战,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提高医疗保障局的运行质量,主动寻求建立与促进保险制度长远发展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书章.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商业文化,2021(24):58-59.

[2]侯思予.基层医疗机构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7):77-79.

[3]赵静.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J].中国产经,2021(15):188-189.

[4]袁旭春.论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财经界,2020(29):251-252.

[5]孔凡佳.试析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J].就业与保障,2020(12):154-155.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7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2404

“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并一直重视和推进的长期战略,反映了WHO对人人享有平等医疗资源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及异地医疗保障问题的合理解决已成为发展趋势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均对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资源提出了客观要求。为此,卫生部印发的《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中,也提出了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可见,实现基本医疗资源配置的均等性已成为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人人享有平等医疗资源这一目标的良好实现,客观上要求一方面要拥有相对充裕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要公平、高效率地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鉴于资源有限的有限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使其用于卫生的投入无限增加,因此公平、高效率地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至关重要。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尽管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会影响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然而,人均财政卫生支出相当的地区是否医疗资源配置也相当?各地区在医疗资源总量和配置结构上存在哪些差异,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处于怎样的水平?这些能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将运用泰尔指数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研究,以期为国家及各省在今后医疗资源配置总量和结构的调整上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分别按照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力度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同,将全国31个省市分组,用泰尔指数判断医疗资源在省与省之间分布的相对份额。

1.1 研究方法

关于资源分配公平性的衡量方法主要有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泰尔指数(Theil Index)从信息量与熵的概念出发评价资源分配的不均等性。相较于其他方法其具有可分解性,可对样本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组内以及组间资源分配不均等情况,并通过值的正负判断该组资源相对于总体的配置水平的高低。

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为:

T=Tw+Tb

式中的Tw为组内贡献,用以衡量组内差距;Tb为组间贡献,衡量组间差距。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组之间的差距,故使用组间差距衡量指数Tb。假设将31个省划分为G组,Y和N分别为医疗资源总量和人口总数,Yg为第g组的医疗资源量,Ng为第g组的人口数。Tb的求算公式如下:

Tb=∑(Yg/Y)ln((Yg/Y)/(Ng/N))

当Tb为正值时意味着这部分人口的医疗资源量占比高于人口数占比,当Tb为负值则意味着这部分人口的医疗资源量占比低于人口数占比。同理可将该公式用于判断组内各成员对该组医疗资源量的贡献情况:

Tbg=∑(Ygp/Yg)ln((Ygp/Yg)/(Ngp/Ng))

其中Ygp为第g组第p个成员的医疗资源量,Ngp为第g组第p个成员的人口数。

1.2 指标选择以及数据来源

以医疗机构人员数、医生人数、护士护师人数、床位数作为衡量总体医疗资源的指标;以基层医疗机构数,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数,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数,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作为衡量基层医疗资源的指标(详见表1)。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

1.3 分组

以人均省级政府财政卫生支出、人口老龄化程度作为分组的指标。

按照各省在政府卫生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分组体系下,即政府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力度=人均省级政府财政卫生支出=省级政府卫生财政支出/全省人口数,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排序,将省级政府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力度相近的划分为一组(详见表2)。

按照人口老龄化程度分组体系下,即人口老龄化程度=65岁以上人口数/全省人口总数,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排序,人口老龄化程度相近的划分为一组(详见表3)。

2 结果

通过EXCEL软件进行计算,将结果归纳于表4-表11。

2.1 不同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下的地区间医疗资源分配情况

按照各省在政府卫生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分组体系下,计算各组在总体医疗资源配置中四项指标的Tb值(详见表4)。

按照各省在政府卫生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分组体系下,计算各组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中四项指标的Tb值(详见表5)。

由表4、表5可见,Tb为负值的组,说明该组在该项医疗资源指标的资源配置量占比低于其人口占比,将各组在医疗资源配置量占比低的指标归纳于表6。

进一步对组内各成员的泰尔指数进行计算,将Tbg为负值的省份归纳于表7,即该省在该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量在该组占比,低于该组人口数在该组占比。

经分析可知,政府财政卫生投入人均值排序为E>D>C>B>A,在总体医疗资源配置方面,人均政府财政卫生支出大的组相比于其他组,其医疗资源配置量占比高于人口占比,即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大的组所占各类医疗资源份额也较大;人均政府卫生财政支出小的省份,在总体医疗资源的配置量占比低于人口占比,即配置份额低于其他组。在护士人数指标上,A、B、C、D组均处于负值,说明全国护士资源的份额较大一部分在E组,通过进一步计算E组各省份Tbg发现,E组中除北京、上海外,其他省份的Tbg均为负值,经查证两市在2010年每百人拥有护士人数分别为34、24,远高于全国平均值16。

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方面,人均政府财政卫生支出大的组相比于其他组,其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占比低于其人口占比,即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大的组占基层医疗资源的份额较小。说明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多的省份,其投入的方向主要在非基层医疗资源上,即非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较高,而基层医疗资源的配置量却相对较低。

资源配置的结构在不同组之间差距也较大。在总体医疗资源结构上,C组在医疗人员上的配置份额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在医师、护士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D组在医师和床位上的配置份额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在医疗人员和护士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在基层医疗资源结构上,C组在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上的配置份额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是其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A组在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和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上的配置份额高于其他组,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

2.2 不同人口老龄化程度地区间医疗资源分配情况

按照各省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分组体系下,计算各组在总体医疗资源配置中四项指标的Tb值(详见表8)。

按照各省在政府卫生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分组体系下,计算各组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中四项指标的Tb值(详见表9)。

由表8、表9可见,Tb为负值的组,说明该组在该项医疗资源指标的资源配置量占比低于其人口占比,将各组在医疗资源配置量占比低的指标归纳于表10。

进一步对组内各成员的泰尔指数进行计算,将Tbg为负值的省份归纳于表11,即该省在该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量在该组占比,低于该组人口数在该组占比。

经分析可知,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序为e>d>c>b>a,在总体医疗资源配置方面,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e组在总体水平医疗资源配置量占比高于人口占比,而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低于其人口占比,由此也可说明其非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份额较高。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方面,b组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占比高于人口占比,而总体医疗资源配置量低于其人口占比,由此可说明b组在非基层医疗资源的配置份额上处于较低水平。

资源配置的结构上。在总体医疗资源结构上,a组在医疗人员、护士和床位上的配置份额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在医师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d组在护士上的配置份额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在医疗人员、医师和床位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在基层医疗资源结构上,a组在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上的配置份额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是其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c组在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上的配置份额高于其他组,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d组在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上的配置份额高于其他组,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上的配置份额却相对较低。

通过两种分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投入力度小的地区其占有的医疗资源份额也低,然而,虽然政府投入力度大的地区占有总体医疗资源份额较大,但其在基层医疗资源的人均份额却低于其他地区,对于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地区,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上也存在同样问题。但是,据此还不能得出较少的医疗资源份额势必不合理的结论,还需要对各省基层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分析。

2.3 各省基层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对基层医疗资源使用情况主要通过病床使用率以及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判断,各省在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如图1-图5所示,各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详见图1)。

图1 各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日均

负担诊疗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省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详见图2)。

图2 各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日均

负担诊疗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省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详见图3)。

图3 各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

——乡镇卫生院各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病床使用率(详见图4)。

图4 各省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省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详见图5)。

图5 各省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

——乡镇卫生院结合表7、表11中各个资源配置评价指标配置份额较低的省份进行分析:在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占有量较低的地区中,上海、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处于较高水平(图1,图2,图3),一方面说明该项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高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该项资源量无法满足需求的风险。事实上,对于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的合理范围并无定论。但从均等性角度来看,上海、广东地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达30左右,远高于其他地区,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的投入上存在一定空间,且应注意,上海属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其对基层医疗资源的潜在需求也较大;云南、海南、辽宁、吉林、新疆、宁夏的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心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处于一般或偏低水平,因此直接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医师的配备可能会造成资源闲置带来浪费,应先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效率入手,加强对现有资源利用。

在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有量较低的地区中,北京、天津、吉林、陕西、宁夏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病床使用率很低(图4,图5),在20%-35%之间,低于全国其他地区水平,上海为86.9%,处于全国首位。总体来看,老年人口比例较大的省份,其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相对较高,除上海外各省(直辖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效率均处于一般或偏低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无论各省(上海除外)床位数相对多或少,都未得到充分利用。

3 政策建议

3.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较低地区加强财政卫生投入

政府在财政卫生投入上的差异会带来医疗资源配置总量上的差异。由于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导致各地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不同,对于医疗资源配置份额较少的地区,地方财政应适当增大卫生投入,其中政府财政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可通过中央财政进行补助,国家应在宏观上调控各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从而减轻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公共医疗服务的非均等化,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在各地区之间的均衡配置;对于医疗资源配置份额较多的地区,应进一步注重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3.2 合理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在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上,不仅需要量的保证,还应有正确的方向。应针对需求和使用情况对医疗卫生资源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一方面,应注重提高基层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结构合理。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即便是医疗资源配置量较低的地区,也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仅有少数地区在基层医疗资源上出现了低配置量、较高使用效率的情况。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仍处于超负荷状态,三级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为106.2%,2011年同期为104.6%,而社区卫生院及乡镇卫生院床位使用率则分别为57.7%和63.6%。分析其原因,一是对基层医疗服务需求少。由于用药习惯、就医习惯、自我诊疗、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对基层医疗服务需求较少;二是医疗水平难以得到群众认可。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硬件设施不足,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整体服务意识不足等原因,无法实现对其作为缓解大医院诊疗压力的有效途径的预期。患者就医最重视的是诊疗质量,其关键在于医师水平,虽然政策上期望引导“小病进社区”,但对于患者来说,无论“大病”、“小病”都期望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治疗,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不信任,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产生资源闲置。基层医疗机构因其功能定位决定了其设备设施与二、三级医院存在差距,单纯引导高端专业人才、“值得信任的”医师流向基层并不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从各省在总体医疗资源、非基层医疗资源和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的比例上来看,相互差异较大,对于总体医疗资源配置量相对低而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量相对高的省份,尤其在基层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非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上相较于其他省份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按照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服务理念,找准发展方向,在区域内合理调用已有资源,实现医疗资源再分配,对实现整体的医疗服务均等化具有重大意义。

3.3 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医疗需求结构改变,充分调动基层医疗资源的使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目前,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卫生部在2012年“健康老龄化研讨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健康老龄化战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卫生服务并监测65岁及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因此适当调整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结构,发展针对老年人的护理服务、保健服务等,既可以有效改善基层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资源需求增加,减轻医疗资源投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黄文佳.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8

“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打造西部医疗航母、建设“健康重庆”都是重庆努力发展的目标,但是目前重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导致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多方论证和实践,我们探索出一条合理的途径,在政府的主导下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对人才、特色技术和设备实施优化组合,以求达到缓解当今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一、“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表现

目前,“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正在努力解决的一大难题。卫生部原部长高强曾经指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项目多、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而“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大医院就诊难,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病人像是天天在医院里赶“集市”,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医院及专科医院,如西南医院、重医系统各大医院等,人满为患、看病排队等候的现象都比较普遍。到大城市大医院看大病,往往要租房子住下来排队;二是找专家看病难,患者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十几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基层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乡村卫生所条件差,缺乏医疗设备,诊疗水平不高。

二、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可行性

重庆作为一个特殊的直辖市――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全市3000多万人口中有2400多万是农民。从总体上讲,重庆的医疗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医科大学林立,医院数百家,医务从业者超过10万人,但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绝大多数医疗资源集中在重庆主城区,造成群众对社区医疗机构和区县以下小医院的医疗水平信任程度非常低,以致这些医疗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由于目前重庆的三级综合性大医院“人满为患”、部分医院“门可罗雀”的资源利用矛盾,以及小医院、农村医院和基层医院缺乏技术力量的现实,中国卫生改革特别提出了资源整合、扩大卫生服务提供、缓解看病难问题的策略,期望通过各类医院的医疗资源纵向联合、协作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从而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缓解广大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问题。以上这些因素都为整合现有医疗资源解决民生医疗保障提供了可能。

1.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供了政治保证

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论医改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如何,医改的根本目标只有一条,那就是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台,扩大优质资源规模,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是缓解重庆“看病贵、看病难”的关键,这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农村医疗工作”两个命题不谋而合。还有以城市大医院为依托,以扶持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为重点,以技术、管理等要素为纽带,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转移,盘活基层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使医疗服务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来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使农村群众得到优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也很符合书记提出的发展“五个重庆”中的“健康重庆”目标。

2.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有利于缩小各级医院诊疗水平的差距

我市目前各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在飞速发展,但各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相差仍然是非常大的,虽然随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国家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非常关注,尤其是硬件方面,基本上能满足基层的需要,人们的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仍是人才的匮乏,因为基层医院的医生大多学历不高,人员老化,未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对一些常见病诊疗规范不明确,故而仍然存在着病人不信任一、二级医院,直接去三级医院看病,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无人光顾的局面;有的基层医院因为技术及各项检查措施不到位,也存在着延误患者的最佳诊治时机的现象,故基层医疗单位应加强一些医疗技术人员的引进。但一些基层医院因为经费等多种原因不愿意引进大学生,而大学生也因为基层医院环境、技术、待遇等原因则宁愿待业在家复习考硕士和博士,也不愿去基层医院上班,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后继无人。虽然现在有万名医师下乡活动及对区县医院的对口支援、晋升之前到基层医院进行锻炼等措施,这些措施是非常好的,使得三级医院对基层医院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支持,但三级医院也同样存在着人员短缺的现象,往往使这些到基层的医师们不能放下原有的工作而安心于基层医院,使得这些支持流于表面。而通过对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就可以对医疗资源调剂余缺、扶强不弱,从而拉近不同级别医院的诊疗水平。

3.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有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一些基层医院目前存在着相互攀比之风。人家买的我也要买,人家开展的我也要开展,这本是一个好的现象,竞争本身可以促进医院的发展,但也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医院为了扩大影响力,在技术力量不到位的情况下,争相购置大型高端的医疗设备,开展高精尖的诊疗技术,为尽早收回成本,有的不掌握使用的适应症,往往会给病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更加重了病人的负担,广大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也更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有的设备长时间的闲置,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有的使用不当,就会延误患者的病情。经常有本不应该由基层医院治疗的疾病,却因基层医院不当治疗而最终被迫转入三级医院。而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有利于形成普通检查由基层医院完成、高端检查由三级医院完成的医疗资源使用局面,进而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4.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可以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资源共享

目前在医疗行业存在着医疗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医院存在着相互竞争,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使得在医疗行业内存在着医疗技术人员及医疗技术不能共享,医疗设备重复购置等现象。通过对医疗资源的优化与纵向整合,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不同的医院间的设备资源、诊疗技术资源等得到共享。

三、优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建议

1.逐步打破卫生服务体系中现行的卫生资源隶属关系

如建立“协作医院”关系或者组建医疗集团,而且这种医疗集团应有一个“纽带”,可以紧紧的将市一区之间、区一县之间、县一乡之间的医疗技术人员连在一起,人员相互流动,并可以统一调动。这个“纽带”可以是经济(工资、奖金等待遇)作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工资待遇,使调动的技术人员安心与当时、当地的工作。这样大学生的分配也可以打破一、二、三级医院的界限,统一进入医疗集团,进行调配,它同时也解决了医学生因为基层医院环境、技术、待遇等原因则宁愿待业在家的问题。对于三级大医院的中级以上的医生可以长期轮流到基层医院工作,并安下心来,真正的将技术传给基层医院,这样一、二级医院永远都有好医生,另一方面,基层的医生也可以直接到大医院工作,可以帮助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加大各级财政对各级医院的财政支持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补助向进行资源整合的医院倾斜;鼓励城市大医院医生到农村工作,并在补助、晋级等方面调整政策;探索在整合后的医院内部实行医生多地点执业;整合后同一医疗机构相关检查结果互认。

3.加快卫生资源结构布局的调整,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政府可据地理位置、建制规模、人员结构、技术力量合理的配备设备设施,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减少资源浪费。

4.成立技术协作组,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在编制体制不变的前提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适时开展技术合作,尽量发挥好大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选派专家定期到下级医院出诊、授课、示范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免费培训医务人员、远程会诊、指导开展特殊手术、新手术和新业务等,以带动下级医院技术和人才的培养,以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使医改方案真正惠及到老百姓,从根本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5.设立特色专科

医院为了适应医疗需求,将与某项技术密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专项设备集中管理,成立临床诊疗中心,形成医疗特色技术。这种形式使人员、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有明确的界定,力求“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胡善联,上海市“看病难、看病贵”成因和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6,(2):21-23

[2]周子君,曹维金,申轶,北京市看病难看病责成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53-56

[3]侯占伟,吴焕,浅析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49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9

摘要:  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  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

    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  制订并实施区域

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 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  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1  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

    2.1.1  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  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

    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对政府不再继续举办的医疗机构,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保证稳定的原则,通过适宜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地级城市市区办好1~2家综合医院和1家中医院。

    2.1.2  大力扶持城市医疗中心的发展  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投入。要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造、用地、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营体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可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合作后其非营利性质不变,允许合作者有一定的回报。

    2.1.3  推进公办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出资人制度。为明晰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国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出资人制度。探索成立卫生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发展中心,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代表出资人聘用院长,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医院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政事分开、权责明确。二是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院长负责制。对继续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风险抵押、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严格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年薪工资等多种报酬实现形式。三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全员人事和全员合同聘用制,促进公立医院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2  实施重心下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2.2.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定位  所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为供给主体,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家庭和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活动;负责一般伤病的治疗,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负责围产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提供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提供急性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期的服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卫生信息等。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全科医疗开始,逐步过渡到医疗与防保工作的结合,从集体对社区人群负责制过渡到全科医师对社区人群负责制。

    2.2.2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原则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必须符合三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中心,合理规划布局;二是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以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立足现有卫生资源,对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通过重建、改建、转型或功能转换等途径,建成符合要求的卫生服务机构。

 

    2.2.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原则上每个街道(镇)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人口5万人左右。服务人口超过5万人以上的街道(镇),考虑到便民的原则,可增加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的一、二级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机构改建,部分三级医院按照统一规划,承担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任务。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吸引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

    2.2.4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1000m2和100m2,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按规定设置科室、配备常用仪器设备及卫生技术人员。

    2.2.5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和“救治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及安排住院等服务,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并提供跟踪服务。

    2.3  制定服务和价格规范,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无序的竞争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规范服务既增加了患者负担,又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因此,应该按照机构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范围,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合理梯度,引导病人合理流向。另一方面,在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协调,与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到医保服务范围,并建立鼓励病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报销规定,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补偿比,这样既可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又有利于节约医保基金支出。

    3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

    3.1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以扩大服务提供量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平有序的竞争下,各医疗机构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运转成本核算,重视设备的投入和基本建设的可行性论证,避免浪费,从而达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凡符合投资要求的任何境内外资本投资主体,应当可在市区域内申请举办各类医疗机构,不受数量、地点、类别、性质的限制。以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者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需求比较迫切的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开发区等区域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向特需医疗、康复医疗、老年病院、医疗美容、中西结合等特色明显的适宜领域投资;放开举办主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各类民资或外资参与政府不再举办的公办医疗机构的改组、改造或改制。近年,南通市在市开发区利用民间资本举办了南通瑞慈医院,规模和效益都较理想,对市区医疗机构的深化改革和拉动竞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例10

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61—02

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化改革趋向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一是市场化改革趋向导致城乡卫生资源配置非均等化,降低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卫生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源,由于它与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密切相关,在配置卫生资源时,必须坚持公平性原则。按照公平性原则,卫生资源的配置必须根据卫生服务的“需要”,“需要”多的地方多配置,“需要”少的地方少配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中引入市场化改革,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资源优势的引导下,先进的医疗器械和高水平的医务工作者大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型著名医院。农村卫生资源却严重不足,尤其是乡村两级,底子薄、技术水平低,政府投入少,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低,很难进行卫生资源量上的扩张,也无力购置大型高新技术医疗设备。卫生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等“三低”现象,这导致农民得了大病只能到附近的大城市治疗,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加剧了城市医院的紧张状况。

二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卫生保健服务的消费需求具有随机性和个体差异性,以及经济负担能力的差别性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卫生服务费用不能完全由个人负担,而应由个人和社会共同负担,以维护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目前不宜全盘“市场化”的最主要的原因”[1]。卫生工作做得越好,发病率越低,而医疗单位的收入就越少,这就决定了医疗卫生部门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也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手段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疗卫生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劳务价格虽然也受供求关系调节,但作用小,患者患了大病、急症,不论价格高低,均渴望求医治病。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医疗费用上涨迅速,社会负担和个人负担加重,并严重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效率,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化改革趋向,虽然遵循了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但却没有充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公平原则

首先,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趋向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在于,只将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简单机械地搬到医疗卫生部门,忽视了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除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运行外,还必须探索并遵循卫生市场自身的特殊规律,这些规律是由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2]。唯物辩证法认为,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医疗卫生市场是一个特殊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既要遵循价值规律,又要尊重其本身的特殊规律,不能照搬工商企业的做法。只有将市场调节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医疗服务市场的正常运行。市场化的经济运作体制,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确定其市场化方向的原因所在。但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市场并不能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市场化的运作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出现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有失公平性,并且还会出现医疗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只有充分认识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探索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才能建立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市场,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无法解决公平性问题。政府和市场对于资源配置有着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市场长于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政府的职责决定了其提供纯公共物品、保障社会公平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容易导致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提供卫生服务的时候会倾向于为有消费能力的患者提供较好的服务,而许多家境较为贫困的患者有可能得不到好的甚至是完全得不到服务的现象。另外,市场的自发资源调配的功能将会使卫生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从而无法保障社会公平。

综上可见,医疗卫生部门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特殊部门,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也不允许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不能简单地运用价值规律把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商品推向市场。稍有不慎,市场失灵的问题,比一般市场更突出,更易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只能从实际出发,逐步地、有选择的把一部分医疗卫生服务推向市场,而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应作为公益事业在政府的调控下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