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7 15:30:09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1

在业务操作层面,业务员更加注重业务的实质性过程是否完成,并不关注业务相关交易的程序性处理。如进口商品环节,往往注重采购的商品是否办理完成相关手续,是否能够满足生产排程的需求,而忽略了相关环节应取得票据与财务结算人员的衔接。在订单完成的商品或劳务的交付阶段,业务操作人员注重订单的交付与款项的结算,同样忽略了应当取得的票据与财务的衔接。由此,造成业务与财务在国外往来单位结算上的时间性差异,需要财务人员持续跟踪核对国外往来帐目,否则造成财务业务脱节,影响报表真实性。

(二)零星进出境货物

在外汇核算与管理上存在脱轨现象作为OEM合作厂商,零星出口商品,为便于操作,采取快递出口,企业银行收汇的模式,如定制样品;零星进口,也通过快递收件,人民币兑换外币以劳务形式支付,如采购样品材料等。尽管便捷了业务层面的操作,却增加了财务税务环节的成本。如需要补交进口环节相关增值税,出口环节未报关视做内销交纳增值税等等。

(三)信息交叉重叠

国外往来单位的交易实时余额难以保障其真实性国外往来单位、经办人等有交叉重叠,使得往来单位的交易实时余额难以保障其真实性。如某国外客户甲单位,同时是进口商品的供应商,公司内部的业务员A和B或C都与其有交易,由此造成单位与经办业务员信息交叉重叠,不能准确界定某业务人员所经办业务的实时交易数据,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不高,不利于对业务部的业绩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公司整体绩效的评估。

(四)往来账款管理制度和执行有待加强

由于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往来账款缺少专人定期或不定期核对、财务会计人员不辨清业务的真实交易属性即进行会计处理、不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核算等等,诸多因素累积造成往来单位的核算准确性差、时效性难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二、加强国外往来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

(一)加强财务与业务的密切配合

以便做到无缝衔接往来账涉及到成本和收入,关系到企业的潜在盈亏,此外往来账管理工作中仍隐藏着各类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对业务操作层面的财务管理事项需要提前跟进、对相关票据的信息共享提出要求。力求对国外往来单位保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实际相符。对于业务层面出于简化方式进行的业务进行梳理,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财务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往来账管理流程,而且明确往来账管理的岗位职责,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往来账奖惩机制。往来单位的结算与企业的库存紧密关联,同时也影响到相关期间费用,如客户从应当支付的货款中直接扣减佣金、从结算应付款中直接扣减因质量问题的赔偿等类似业务,如果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不畅,会导致产生往来账款金额的永久性差异。

(二)改进往来单位的科目核算方式会计科目的初始设置

影响到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便于往来单位的财务管理。在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以业务员为基础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定义为“国别+单位英文名称”,形成会计科目格式如:“应收账款—张三—美国A公司”。也可以在财务信息化核算软件中利用项目核算进行相关往来单位的明细核算和管理。经过重新设置后的会计科目,便于解决往来单位核算的责任主体,使业务员真正承担业务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责任。对于业务量不太大的外向型会计核算主体,为简化核对的工作量,建议不设立“预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而将相关业务分别登记“应付账款”“应收账款”科目。

(三)建立强化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措施并不断优化

首先需要企业经营者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在合同管理、购销业务、资金往来等各个环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事前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和执行措施。财务应当设立专人或岗位定期核对国外往来单位的往来余额进行稽核。对于形成的差异,应当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并与业务员等衔接沟通,及时改进,避免类似差错再次发生。进行科学的账龄分析,对往来款账龄进行分类总结与有效管理。按照时间的长短对往来账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增强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2

近年来,随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指导思想的普及,为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不断推动财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港口企业内部管理必须积极推进科学化、精细化,逐步实现了从“事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形成了依法理财、科学管理的良好局面。

一、当前港口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不少港口企业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港口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仍未转变理念,没有意识到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企业财务部门未能把自己真正投入到市场中,压缩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的观念淡薄;同时,一些财务人员面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变化,未能及时发现财务预算的目标和范围已经产生很大不确定性。

不少港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单一。很多港口企业仍然沿用陈旧的财务分析方法,显得过于简单,并且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不少港口企业仍然没有采取当今主流的一些科学管理方式,全面预算、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未能有效开展。对于港口企业最重要的成本控制方面,如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进一步造成无法从财务角度找到解决方案。

不少港口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港口企业往往规模大,管理幅度长,大量的资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子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中间的管理空缺、财务空缺,是造成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数据偏离实际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虽然引入财务软件,但限于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不高,仅仅将其作为手工帐的替代品,未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软件的增值服务。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核心转变方面,“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其财务意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实现“三个转变”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即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作风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

细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宽财务管理领域方面,通过对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通过对财务管理领域的拓展,在企业内实施“大财务”战略,形成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的工作程序,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各部门围绕企业的效益目标协同作战,提高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和战斗力。

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过渡。

管理的目标方面,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拓展财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挖掘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价值,追求财务活动的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三、加强港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重点之一,制度管理。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只有将“制度管理、纪律约束、目标考核”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纲领,使财务制度管理覆盖集团资源变财富的全过程,才能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笔者工作的港口集团而言,其财务管理制度覆盖范围应包括:以业务人员货源揽取,到装卸一线提供劳务完毕;从货物的发出及劳务的提供,到应收账款收回;从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到货款支付完毕,从财务核算到内部控制的各环节,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重点之二,管理理念。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只有全集团上下从领导层到全体职工都有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的意识,才能达到集团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如没有企业领导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最终结果只能是财务人员事后核算与事后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家的思维在控制,尤其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集团企业,企业家的管理理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式。

重点之三,财务管理人员。针对企业集团的特点,培养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的优秀财务管理人才,掌握企业增收节支的节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针对经营管理的各环节调整财务管理重点,才能达到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重点之四,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管理。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要将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预控为前提,以挖掘企业最大潜能为目的,从而达到企业管理全面精细化。

四、加强港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凭证方面。财务报账前,事前审核会计要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继续严格审查报账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业务的真实性、以及各项手续是否齐全。电算化微机凭证录制会计,以经审核后的原始凭证为依据,继续坚持按日及时填制微机会计记账凭证,做到摘要“简明、科学、合理”,月、年差错率均控制在1%。凭证审核方面,稽核会计继续坚持随时对每笔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力争审核差错率为零。对发现的记账凭证差错必须有明确记录,告之录入会计进行记账前及时更正。

现金管理和微机记账方面。继续坚持每日由现金会计自行盘点,并填写每日现金盘点表,做到一分不差,发现差错要立即查找,分析原因,月、年差错率均控制在1%以内,且最大差错额在10元以内,出现差错,必须及时向财务处处长报告。有效利用好每一张票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严禁丢失票据。微机记账会计在确认记账前,继续坚持对记账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业务的真实性、手续的完备性、会计科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力争记账差错率为零。

报表编制方面。主管会计继续坚持按月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应上交及应弥补款项情况表”、“成本明细表”、“物耗明细表”、“非物耗明细表”和年度“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每月财务报表编制前,要对各项账务进行认真审核,特别要注意会计核算前后期的一致性、各单位、各项成本费用变动的差异原因分析,确定其是否合理,并在财务报表说明中,对变化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说明,对结转会计业务事项按相关会计制度,及时进行结转完毕,力争结转差错率和报表差错率为零。

纳税业务、银行对账方面。纳税会计继续坚持在收入、成本费用和相关税率确认无误的基础上,及时足额完成税款的计算和上缴任务,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向财务处处长报告,不得自行处理。稽核会计继续坚持按月进行银行账务核对,对发生的末达账项要及时查清原因,并督促相关业务人员和银行给予及时办理,除十年前遗留的个别历史问题外,不应再出现一年以上的未达业务事项。认真管好各种印章,严格控制各种印章的使用,不得随意放置印章,严尽丢失印章。

固定资产管理、监督物资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在继续管好现有固定资产账务记录的基础上,注重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对本年新增和本年退役的固定资产,要做好及时入账和及时清理工作,做到账、卡、物相一致。在监督物资管理方面,积极配合设备计量处,继续搞好日常核算工作,坚持按月对账,做到账、卡、物相符,每季末指派会计人员到库房进行现场抽查10%的库存物资,以合理确认账、卡、物相符的准确性。年底指派会计人员到库房进行现场监盘库存物资,并填写监盘记录。

其他费用方面。继续要求各水厂按月提供有关用电量、耗药量和维修项目发生情况统计表,并对异常现象和发生的重复维修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对营业收费工作的考核方面,重点放在变化因素和新增因素的分析方面,确保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创收奖励的分配原则的落实。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3

财经类专业没有工科类专业集群式就业岗位群的优势,它既受学历制约,又受岗位数量少的制约,校企合作不容易推行!但深圳地区经济发达,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为减轻经营成本,习惯将记账工作委托财务公司完成,大量的财务公司应运而生。需要大量的初级会计从业者的财务公司,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及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

2010年初,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财经部与深圳市正则信记账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设立了“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则信实训实习基地”。

正则信记账有限公司主营企业记账及报税等业务。会计专业与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口的,同时该司还有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学校选择记账公司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一方面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将学生的培养能力定位为:让学生初步掌握一般个体或小型企业的财务账目的处理能力,同时兼备企业报税能力。第二方面是考虑公司雄厚的专业力量,可以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材的编写、还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第三方面公司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给学生顶岗实习,同时接收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第四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该公司能够在为客户保密的前提下,将不同类型企业的账目资料提供给学生训练,同时可以将最新的企业资讯传递给学校,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该企业总部设在深圳中心区福田,办公场地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实习,学生在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奔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反复研究,校企双方决定将合作的方式延伸到校园,由学校提供场地,将“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则信实训实习基地”分别设立在校内和校外。“车间进校园”的做法,几年前山东、浙江包括东莞长安职校都有先例,不过大多是机械制造类的工科项目,财经类专业尚属少见。“车间进校园”,实现了“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真正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车间进校园”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并将其列入“千所示范校建设”的特色项目中。目前第一、二期建设投资已经全部完成,有一间60平米的手工模拟实训室;一间100平方米的可供60人使用的实训实验室,其中包括可供实训实习的电脑 60台,分别有用友U8和金蝶记账软件各一套,以及装订机、票据打印机、复印机等相应办公设备,第三期投资也在落实中。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则信实训实习基地”是基于校企双赢的基础上建立的。学校提供办公场地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并组织学生成立了JOB俱乐部配合公司的营销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营销活动,树立了创业意识,初步培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使企业在整个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实习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留用或向客户推荐直接上岗就业;第三方面,由于不少学生家长本身就是个体或小微企业老板,可以借助学生的优势,开拓业务,挖掘客户资源。

2 “车间进校园”的实践

经过摸索和磨合,目前企业将指导学生参加实训的工作流程归纳为“三阶段、八步骤”:

“三阶段”是:上岗前培训阶段;岗位能力培训阶段;独立上岗操作阶段。

“八步骤”是:

第一步,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学习教育。

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公司的文化背景及规章制度,树立进了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上班的观念。

第二步,了解业务流程。

让学生了解记账业务的具体流程,熟悉每个环节的工作要点。

第三步,学习会计凭证、账簿的装订。

凭证、账簿的装订工作是会计事务中最基础的工作,在装订凭证前,学生应该学会会计凭证与原始单据对应插单后再进行装订,这也是作为会计的成果。所以装订会计凭证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四步,学习手工记账。

为了让学生将理论能够灵活应用到工作上,我们先采用手工做分录的方式做账,将部分客户往年的年度帐按月份做完一个年度。

第五步,学习熟悉财务软件,掌握用友软件的远程登录记账方法。

用友软件在本地可以同时登陆8个客户端,在远程也可同时登陆6个客户端,在软件上让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电脑记账。

第六步,正式上岗、电脑记账。

第七步,独立完成会计事务。

经过了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与实践,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完成一个客户的全盘帐套处理,包括电脑录入凭证、复核、结账、对账、打印凭证账簿等工作。

第八步,学习网上税务申报。

学生通过做账熟悉客户情况,在网上学习国、地税的税务申报工作。

以上每一个步骤,公司都有专人负责学生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评估合格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

整个流程大约3至5个月,实习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完全可以胜任中小型小规模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

3 “车间进校园”的成效

三年来,实训基地累计指导了600多人次的专业实训,接收了101位学生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承接了财经部2008、2009、2010、2011级学生《基础会计》、《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的仿真实训。多位学生由于表现优异,已被正则信记账有限公司录用,负责做账、报税和营销工作。公司提供实训岗位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为财经部24位专业教师组织了12次的业务培训,接收了14位专业教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践;聘请财经部部分教师参与基地的管理;学校聘请公司4位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为财经部在校学生的仿真实训提供了10多套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资料;合作编写了《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小企业纳税模拟实训》等教材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4

        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增速不减,但是在我国外贸持续增长的繁荣背后,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商务部研究院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约为5%,每年损失400亿美元,损失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20倍。2005年,中国企业境外业务超过1000多亿美元的欠款待收。2006年一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坏账就高达145亿美元,而在今年,受次贷危机、欧美等国家经济放缓影响,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坏账逐年累计存量可能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我国的出口企业普遍有着利润低、贸易量大的特点,如此巨额的“坏账”,对企业微薄的利润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管理好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就成为出口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1.1使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所谓资金链是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它是指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是企业经营的过程。企业要维持运转,就必须保持这个循环不断良性地运转。企业资金链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等方面的问题。应收账款过大、回收期过长,在应收账款上滞留过多的资金,会造成企业下一步活动没有必要的资金,循环不畅,使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周转,导致资金链断裂。

        1.2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质量。过大规模的赊销必然导致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质量。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损益。同时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又会导致企业现金的流出;如果涉及跨年度的应收账款,还会产生企业向股东分红而垫付现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如果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未来的收现与当前的收现,其价值是不等的,未来的收现质量相对较低。

        1.3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持续增加,平均账龄的不断增长,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也会越来越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难以对国外买家有准确的信用评估,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多变性更增加了卖家风险。

        2 坏账的损失对企业财务危机的警示作用

        企业发生了坏账,意味着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同时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若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时期,往往就形成了连锁反应,使企业因一连串不良债权的积累而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准确的坏账预测有助于企业安排正常的生产运作,如果发生坏账较多,造成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不能周转,导致拖欠职工工资,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急需的原材料不能购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转。另外,坏账的增加同样会增加银行贷款利息负担和资金运用成本,企业发生的坏账即使在若干年之后还能收回,但在这几年的资金白白的被买方企业占用了,其结果是卖方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四方举债,支付额外的利息费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破坏了企业财务计划,影响了企业利润。因此正确预测坏账的损失能够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产生一定的预警作用。

        3 利用马尔可夫过程模型估计企业存在的坏账损失

        估计坏账损失必须先设定一个回款期限,在美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平均为37天,而中国企业的回收期平均为90~120天,是欧美企业的3~4倍;国际上追收欠款的实践表明,账款逾期在半年以内,收回的成功率是57.8%;一年之后,成功率会锐减为26.6%;两年之后,成功率则只有 13.6%。中国企业的许多出口货款都因为时间拖延而成为坏账,而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要比平常大得多,我们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与坏账估计也得不同于往常。我们按此分类来通过马尔可夫模型来分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中有多少钱可以收回,有多少最终会成为坏账,对财务状况做总体的预测。

        如果知道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以及应收账款的账龄(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公司的会计报表上得知),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预测出企业将会发生的坏账损失,可以将此方法预测企业的坏账数与企业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数相比较,进行持续跟踪,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从而通过变化来预测企业存在的财务危机。预测出的坏账所占应收账款比例越大,证明企业发生资金困难的概率就越大。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至少在5%以上,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而其西方国家的平均坏账率只有0.25%至0.5%。我们可以以我国平均坏账率作为临界点,从而检测目前企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当然,用马尔可夫过程模型预测坏账与按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对于过渡矩阵中概率预测,与应收账款余额法中坏账计提的比例,都需要会计人员的经验,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对方企业的信用情况等多方面作出调整,才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坏账预测。

        4 出口企业控制坏账损失的方法

        对比从每月每年发生的坏账数目可以给企业一个有效的警示作用,应收账款过大、坏账数目逐渐增多,企业就应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赊销规模的扩大,坏账的发生是由于对方企业的信誉问题造成的,还是由于企业内部的收账政策以及内部控制所引起,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全面准确的信用系统。在发达国家,商务部门都会对注册企业进行完善、及时、精确、透明的信用评估。如果企业在评估系统中处于“低信用”阶段,商务部门会发出警告并定期公布。为了防止海外欠账的发生,国内企业也应该通过对方国家的商务部门查询该公司的信用情况。如果发现对方是“低信用”企业,就应该提高警惕性,尽量降低发生海外欠账的机率。其次是制定合理的收款策略。应收账款的收账策略是确保应收账款返回的有效措施,当客户违反信用时,企业就应采取有力措施催收账款,如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和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等。对不同拖欠时间的账款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企业就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不同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需提前有所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最后,利用投保出口信用险来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可以建立一整套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从出口前的资信调查,出口后的收汇跟踪,到出险后的补偿追讨各个环节控制风险,出口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之后,在出口前可以得到国外买家的资信调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世界各地数十家优质资信调查评估机构有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利用资源优势帮助出口商做客户资信调查,从资金实力、信用程度与道德风险等多方面对买方做全面的评估,协助企业进行客户管理,并提示出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了收汇风险,对于保险责任内发生损失的出口,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赔付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损失。此外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具有专业性追收的优势,广泛的追偿网络,丰富的海外追讨经验追回后,可以对出口商做进一步的补偿。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出口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了风险保障,企业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创造利润。

参考文献

[1]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维尼,托马斯·a·威廉斯.数据、模型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5

收账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决定着流动资金的周转效率和最终的经营成果,而且还直接影响销售收入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控,是每一个经营实体都必须面临的问题。科学高效地运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既能够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又可以增加赊销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资金回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企业经营绩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引航站是港口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负责对进出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并接受远洋、近海航运公司的申请,提供引航服务。引航工作对于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维护航行秩序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引航站依据《港口收费规则》向船舶公司(以下简称船代公司)收取引航费,因此引航费是引航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引航站的引航收入与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近几年,全球经济萧条,航运市场萎靡,很多航运公司经营惨淡,这也波及到相关行业,而引航站受其影响颇深。以全国引航站2011―2014年引航船舶艘次汇总数据为例(详见表1),2011年以来引航艘次明显下降,2013年航运市场有所抬头,但2014年又步入下滑通道。

由于收入性质不同,导致引航站与其他企业应收账款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体现在普通商品销售企业为了占有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应收账款往往具有赊销的功能,销售方如果合理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也会面临呆账、坏账的风险。而引航站是国家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船代公司只要合理提出引航申请,就要提供引航服务,因此引航费的收取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作为一种赊销手段,所以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

以某A大型港口引航站数据基础为例:某A港口是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近几年港口吞吐量连续保持世界前十。A港口引航站(以下简称A引航站)隶属A市交通委,拥有高、中、初级引航员93名,负责A港口的船舶引航工作。A引航站2012―2014年统计共有150余家船代公司申请引航服务,2012―2014年的引航收入与引航艘次对比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分析可知,近三年A引航站引航收入同比升高,而引航艘次则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世界航运市场一直在低谷徘徊,主要航运市场都是低运价运行,航运公司亏损严重,运力过剩。但是引航收入没有随着艘次降低而下降,主要是船东造船的大型化趋势发展明显,尤其是集装箱类型船舶表现的尤为显著。如2013年全球1.4万TEU以上的超大型船舶订单共有52艘,同比增长4.2倍。这使得以船舶净吨为基数计算的引航收入同比上升。

A引航站目前与各个船代公司业务往来主要以商业信用的方式结算引航费,也即俗称的赊销。业务流程先由船代公司提出引航申请,再由调度安排引航员安全快捷地引领船舶到港,最后财务部门计费开具发票结算费用。2012―2014年主要船代公司应收账款情况见表3―表5。

2012―2014年A引航站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08万元、577万元、948万元,应收账款总体控制较好,但是2014年应收账款猛增,比2013年增长了64.3%,引航收入却只增长了2.2%,应收账款与收入增比明显不匹配。这既有外部环境的恶化,也有内部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同时主要船代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总量逐年增多,尤其是2014年三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比同期增长40%。过高的授信额度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三大船代公司的收入占到A引航站全年收入的40%强, 显然控制大客户的授信额度是A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二、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够回收的额度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催生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博弈的角度进行归纳,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购买方希望得到信用延迟付款,而销售方为了争取客户不得不向购买方提供这种信用。而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风险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其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制约航运公司资金周转

2007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航运市场带来重创,近年来一直萎靡不振。2015年2月份世界航运巨头大波国际航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同时丹麦的航运商COPENSHIP以及中国的大连威兰德航运公司也都先后向当地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运力过剩,供需不平衡,低廉的运价给整个航运业蒙上了阴影。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各个船代公司拖欠各种船舶使用费在所难免,这直接导致引航费不能按时足额收缴,形成应收账款并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大量的小型船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方面航运市场不景气,而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船舶公司相继成立。仅2012―2014年三年的时间在A引航站新注册的船代公司就达30家之多。这些船代公司资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船舶引航具有强制性,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给引航费收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三)内部应收账款管理缺失

A引航站长期以来并没有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制度,没有单独设置信用管理部门或者岗位,对船代公司没有做信用风险评级,且各个部门独立运行没有形成管理合力,对船舶动态管理薄弱,引航作业管理系统模块存在功能盲区,使用不方便,应收账款收缴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上种种都给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留下隐患。

三、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构建

从A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事前的决策与预算、事中的报告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处置与考核,当然也包括对这些环节的有效监督。管理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引航费不能及时收回。鉴于此,我们可以把整个管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事前管理是应收账款产生以前,所以事前管理关注的是客户的风险分析;事中和事后管理是应收账款产生之后,主要是关乎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和审核。首先应从源头抓起,从船代公司注册备案登记开始,依据公司资产规模、人员多少、主要的货种船舶、内外贸线路划分类别一一登记管理,评价其信用等级;其后,依据公司等级划分,是否采取赊销政策,该采取何种赊销政策,赊销授信额度如何规定,则应是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关键和重心;最后,加强船舶动态监控,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授信额度,积极催款,加快资金周转,实现降低A引航站财务风险的目标。

(一)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前管理

应收账款是客观真实存在的状况,是企业之间资金流动的会计描述,是不可避免的,是衡量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最终反映。A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应收账款数量可控,将风险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体现预测性、可控性、系统性的原则。

1.船代公司信用风险评级。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控制要从事前控制着手,对赊销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考察,这也是形成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达成契约的前提条件。对船代公司的信用评级要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分别评价。首先,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船代公司资产规模、员工人数、近一年还款能力、还款态度,主要船舶货种,内外贸航线、每月船舶条数。主要指标及权数分布表以及指标系数分配表见表6―表7。

然后,从定量角度计算每个公司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A=系数×权数,其中A为单项指标得分。综合得分=∑A=∑单项指标得分。最后得到四个信用等级对应划分的综合分数区间(见表8)。

2.明确船代公司每月授信额度。依据船代公司每月船舶的艘次与评测的信用等级来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见表9)。

表9中的船代规模是指:1级每月50艘次以上(包含50艘次);2级每月10―50艘次(包含10艘次);3级每月10艘次以下。

通过以上几步可以清晰地对船代公司进行科学分类管理,数据统一规范,筛选资质优良的船代公司,给予相应的赊销额度,体现了预测性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船代公司的信用等级不是一成不变,每年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评级,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二)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中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需要多部门、多角色协调配合,综合管理。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需要调度部门、计费部门、财务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从公司申请船舶引航计划开始到引航费收缴之日止,全过程跟踪监控,做到船舶动态实时跟踪,监管有序。

调度部门是A引航站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的首要环节,担负着调度生产、数据处理、信息预警等重要职能。而其中的信息预警对整个应收账款管理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调度部门功能主要体现在:

1.与财务部门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各个公司的信用等级以及授信额度,对于超过时限而未缴付引航费的公司,给予重点关注其的船舶动态,一旦接到财务部门因欠费超时而停止引航的指令,及时通知公司停止引航服务。

2.对于首次提出引航申请的船代公司,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财务部门,得到财务部门预收款确认后,再提供引航生产,即先付款后引航。因为对于新成立的船代公司不掌握信用评级,必须采取“预收款制”,船舶到港前先全额垫付资金,确保引航费及时足额收缴,再提供引航服务,降低财务风险。

3.调度部门定期与各部门交流数据信息,按时制定船舶引航计划,关注船舶动态;同时与外部港口单位如海事局、港务局等积极合作,信息互补,起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监察与预警的作用。

(三)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后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主要是控制各个公司应收账款额度,及时催缴欠款,运用应收账款的各个指标分析各公司的回款、资金周转等情况,体现可控性原则。这里着重介绍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在实际中的运用。

1.偏离度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应收账款偏离度是指月应收账款实际余额与每月授信额度的差值(这里取差值更能体现财务意义)占每月授信额度的比重。应收账款偏离度=(月应收账款实际余额-月授信额度)/月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偏离度为负值表明应收账款余额控制良好,船代公司运行平稳,资金运转流畅,负值越小越好,-1时为最佳状态;偏离度为正值表明应收账款余额控制不良,有坏账发生的可能,应迅速查找原因,敦促公司付款,若发现公司基本面出现严重问题,应及时反馈,甚至停止引航作业,通过法律途径追缴欠款。正值越大财务风险越高。

运用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数据易选,指标结果直观,可迅速分析当前月份公司的应收账款现状,及时汇总,做出判断,对引航站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动态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收账管理是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明确责任,设立专人专岗实时监控应收账款动态变化,及时收款,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二是完善收账流程,电话与传真催收,派人登门约谈,限期硬性收款,停止引航服务,法律诉讼。三是定期更新船代公司信用等级,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齐抓共管,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降到最低。

四、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保障措施

(一)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流程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设立风险管理岗位,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同时单位内部各部门协调合作、互相监督,厘清责任,树立风险意识,共同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首先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船代公司信用等级档案,协同财务、调度合理分配授信额度;其次对每一条船舶从靠港到离港实施动态监控,调度部门预警、信用管理部门监督、财务部门核算,三部门相互约束形成合力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最后定期汇总数据,查缺补漏,依托船舶引航管理系统建立起科学合理易用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

(二)出台相关制度,保障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出台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各项规定,如每天各部门例会制度、引航签证单使用管理规定、计费财务对账制度、财务销账制度,等等,并将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效率和员工的业绩考核联系起来,改变管理层只重视引航收入、引航艘次等业绩考核的现状。

(三)完善船舶引航管理系统,增强各模块功能

船舶引航管理系统是包含船舶预报、调度、计费、公司信息,财务统计等模块的综合管理平台。完善船舶引航管理系统有助于A引航站制定引航计划,实现引航流程再造、高效船舶调度、便捷财务统计等功效。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模块是加强船舶引航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一模块的信息包含对船代公司、签证单、发票和收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即加强流程管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监督,将计划、调度、计费、财务集中在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全流程管理,达到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与互动,相互影响、监督、控制和调整,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模块做以下两方面重要的改进:第一,增加客户信用管理信息,收集和管理客户的资料,为公司建立独立的船舶动态和信用等级统计表,以加强公司的信用风险评级管理,只要该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严重拖欠,其系统自动红字报警,调度能够及时发现,停止引航服务,及时追缴欠款;第二,强化财务分析统计功能,增加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提供账龄的动态变化,建立应收账款逾期倒计时,以避免错过最佳催收时期。

五、结论

在航运市场日渐低迷的大背景下,引航站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在实际财务操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引航站的行业特点,建立方便、快捷、严谨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为引航站经营提供不竭动力的体系保障。严格评测船代公司信用等级,以每条船舶动态信息为依据,依托船舶引航作业管理系统,联合多部门共同管理,创新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打造富有引航特色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是引航站每一名财务人员的共同目标。J

参考文献:

1.Fabbri,Menichini.Trade credit, collateral liquidation and borrowing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6):413-432。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6

[DOI]10.13939/ki.zgsc.2015.20.096

1 港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

很多港口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者是建立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执行不到位,实际落实情况和制度要求内容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为对客户的前期考察不严,放账时不能进行严格控制,催款不及时,导致很多应收账款成为死账、坏账。同时,对于应收账款疏于必要的日常管理,相关职责分工不明确,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具体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并不十分明了,导致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港口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对接失衡,在应收账款管理上还停留在落后的管理观念上,认为业务部门就是负责寻找货源、签订销售合同,账款回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销售与财务核算出现脱节,给回款带来困难。

1.2 风险防范意识差,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监管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扩大港口吞吐量,增大市场占有率,采取签订短期或限额赊账的合同来吸引客户,常常急于成单,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事先对客户信用等级以及经营状况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缺少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环节,加大了欠款回收风险。同时,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后,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监管,对应收账款账龄、回收率等情况缺乏动态追踪和科学分析,没有形成一套力度大、效果快的催收措施,导致很多应收账款常年累积,甚至出现死账现象,增大企业财政负担。

1.3 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港口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酬只与销售业绩挂钩,考核指标也是根据销售金额和港口吞吐量为标准,没有将应收账款设置在相应的奖惩激励考核体系中,这就导致很多销售人员只注重完成销售任务,对应收账款忽视、管理观念淡薄,常采取大量赊销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至于回收账款则认为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进而导致大量应收账款产生。并且企业也没有明确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和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对出现坏账、死账的款项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很难调动员工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港口企业应收账款全程动态管理的主要对策

应收账款对港口企业资金管理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行全过程的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账款回收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2.1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首先是要完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和制度,包括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体系、应收账款催收办法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定规范的应收账款业务流程和回款程序,并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真正做到实施有制度,落实有力度。同时要明确岗位职责,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催收小组,每个人员分工明确,各就其职,避免出现问题产生时找不到责任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应收账款产生、结算到清欠,每一步都要做到有人负责、有人追踪,尤其是对业务部门要严格要求,树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设定必要的应收账款额度审批权限,严格按照企业相关规范标准执行落实。改变传统的业务部门主管揽货、财务部门负责催收回款的落后理念,部门之间要加强台账对接,提高回款率。

2.2 实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关键是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首先在揽货和签订合同之前,要充分掌握客户的信用信息和偿付能力,建立规范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尤其是新开发客户,要做到动态管理,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经过审批后可适当放宽赊销金额,对于信用等级差的客户要严格控制,确保应收账款可靠;其次,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不要等到出现拒付或收款困难时才启动应急管理,要在日常的工作业务中实时控制账款催收工作,财务部门要定期和业务部门核算对账,掌握应收账款情况,严格落实责任制,业务部门要随时与客户保持沟通,认真做好应收账款催收记录,实现事中精细化管理;最后,要加强和改善应收账款的事后监督工作,不断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功能,定期查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情况和账龄情况,检查有无异常的应收账款,并采取严格有力的回收措施,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并对在应收账款全程管理中出现失职的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2.3 加强应收账款考核力度,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制定规范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业务人员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为公司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对客户资料,为以后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要综合考虑市场开发、揽货额以及收款情况,避免出现“重视揽货,忽视收账”现象发生;树立良好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应收账款催收的积极性,全面实施应收账款动态管理策略,对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要视严重情况予以处罚。通过加强应收账款考核力度,切实做到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力合作,及时与客户对账核实,采取有力催账措施,确保资金回笼。

3 结 论

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全程性、长期性的工作,对于港口企业来说,面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应收账款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资金正常周转。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方面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完善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对于异常的应收账款,要实施有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相信未来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企业一定会利用好应收账款这把“双刃剑”,促进港口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7

二、国际货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1、由于受美国次贷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国外的市场环境越来越低迷,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本来就不太高的利润空间压缩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去;原本在这一行普遍采用的付款买单的形式,现在为争取更多的客户业务,国际货运企业提供了几近苛刻的优惠条件,越来越多的客户被纳入信用客户名单,享受了先拿提单,后付款的待遇。该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国际货运企业的应收账款从数量和账期上都增加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随着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多,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便接踵而至。

2、对国际货运企业来说,一般以散客为主。散客一般票结,但是财务跟操作,文件等同事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中间会出现漏洞。而一些大客户,多以月结为主,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也增加了坏账的风险。因为对于大客户,一般先放单再收款,但是有些客户并不是主动付清费用,有时候会拖一两个月,甚至跨年度。这样,坏账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对于散客,很多都是走一两批货然后就没下次合作机会了。所以新客户的诚信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收款情况。

3、国际货运企业依托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几乎是覆盖全球的服务,使货主能在世界上各主要港口城市收发货物。正因为国际货运企业有如此众多的服务内容,有散布于全世界范围的目的地,又有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其不同的组合,使得国际货运企业的服务产品价目表十分繁杂;再加上其客户数量异常之多,笔数巨大,因此客户通常对其欠账都要经历一个较长较艰难的“认账”过程。除此,大量的代垫项目又加大了国际货运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金额。

三、国际货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目前,许多国际货运企业缺乏对客户资信的调查,没有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往往只关注业务箱量,为揽取货源不顾自身实力,过度放账,而不关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同时有些付费周期长、信用差的客户往往利用国际货代行业竞争主体众多,竞争较为激烈的特点,采取轮番欠费或同时利用数家国际货运企业长期分担垫付费用,导致国际货运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全额收回,造成坏账损失。

(二)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国际货运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应收账款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下来,制度要求和实际完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业务操作不规范,少收海运费、空运费及漏收客户的代垫款等;应收账款缺乏及时有效的跟进管理;内部责任划分不清,销售部门推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又推给销售部门,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对账不及时、不能做到定期与客户核对账目,对账手续不完善,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应收账款管理的混乱,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埋下隐患。

(三)应收账款内部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不高

很多国际货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流程上没有采用信息技术,这大大的制约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及时交流,以及对业务流程的监控。由于缺乏对业务过程进行跟踪,不能动态地了解每一笔应收账款的状况,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只能做到简单的事后控制,往往加大了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

(四)业绩评价不当,考核制度不合理

许多国际货运企业对员工制定的考核指标缺乏客观标准,缺乏科学性。没有将绩效考核指标具体化、个性化。对员工的业绩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价,导致评价不当。目前国际货运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实行销售人员的奖金与业绩挂钩的做法,销售人员往往风险意识不强,只看到与自身相关的短期利益,盲目追求业绩指标的完成,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的风险及财务成本的增加。为了争得某一客户,常给予客户先放提单或核销单,再回收应收账款的优惠策略来达到目的,使企业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五)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他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因为如此,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慎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大多数国际货运企业拥有数量众多的客户,因此无法做到每笔业务都和客户签订合同,有些业务合作仅是口头的委托,或不规范的委托书,在出现争议时,从法律的角度很难提供有力的证据,使应收款的维权,产生极大的不便。

四、国际货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服务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际货运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首先必须认真研究、了解、把握市场,并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的前景,如大力发展海运业务还是空运业务,重点发展进口业务还是出口业务,以及开拓新的航线。国际货运企业要根据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大环境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优势, 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只要有更多的客户来选择企业,企业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客户,选择那些信用品质好,赖账可能性小的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信用额度动态管理

国际货运企业可以通过评估机构、往来银行、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客户的会计报表等多种渠道取得可利用的分析资料,对客户的品质、支付货款的能力、财务状况等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分析,以此为基础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经公司领导层审批后的信用客户名单、信用额度及期限等信息应及时输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根据系统中显示的客户付款情况,及时提示各销售人员加强催收运费。每月由信用评估小组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财务部随时对客户信用情况予以监控。如果客户的应收账款超额或超期时,系统会自动锁死, 不让其再继续做生意(减少应收账款的产生) , 同时也给操作/财务人员一个信息提示,扣留该客户的提单、核销单、并停止为该客户订舱。

(三)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应收账款内部操作流程

国际货运企业操作环节多、费用项目杂、结算周期长、在结算时容易出现错误,建立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是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财务人员能直接从财务管理系统中生成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对账单,发送并与客户及时、快速对账。系统同时会记下完成这一工作的时间, 为日后监督提供了方便。在收款和核销环节, 当收到客户的款项时, 财务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核销对应的应收账款,输入银行到账时间, 同时系统还会记录核销的时间。最后系统会生成一个集应收账款发生时间、发送对账单时间(监督财务工作) 、银行到账时间(监督销售工作) 、核销时间(监督财务工作) 为一体的信息报告。这样, 比起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只有一堆待破解的数字而言, 各部门工作质量以及下一步该做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同时, 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也一目了然, 由此可以充分控制由于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超期应收账款的出现或增加。

(四)开展业务培训,规范业务操作

由于国际货运企业提供服务的种类十分繁杂,再加上大量的代垫项目,企业有必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熟悉公司供应商清单中的船公司、航空公司、公路运输公司等的最新报价,熟悉海关、港口、商检等部门收费标准的最新政策,从而避免少收海运费、空运费及漏收客户的代垫款等。同时国际货运企业应加强对员工进行整个操作流程的专业化培训,操作人员应知道在整个接单操作过程中哪些需要垫付,哪些需要在垫款以前向客户收取,哪些是在事后收取,还有垫付和收取的标准计量方法等事项。财务人员应明确什么时候收款、分清所收款项的客户、船名、航次、费用项目等,减少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五)及时与客户对账

国际货运业务大部分都是以单票、单船为核算单位,如集装箱、散货,业务产生的票据是需要经过多次才能收集完整,有时已完成的业务票据亦不能按时收集到,如特殊货种的商检费票据。而国际货运企业为了及时收款,就会分次将已收集到的票据寄给客户,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单据丢失或漏寄情况发生,时间长,环节多,对账工作量相当大且亦产生纠纷。如客户关税税票不及时寄给客户,客户就不能及时退税,一旦因票据流转不及时,客户无法退税,就会出现纠纷。

另外由于国际货运企业费用项目甚多,很可能产生合同或预料之外的费用,如集装箱的超期使用费、集装箱的破损修理费、商检的查验费、海关的检验费等,很可能与客户产生争议。在业务发生后,及时将账单发送给客户,并取得客户的有效书面确认,对于争议的费用项目,及时处理,避免时间拖长了,造成坏账。因此,及时对账是做好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六)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加强催收力度

赊销业务发生以后,国际货运企业有必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对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持续的深入调查。信用部门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 以便于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缴政策。财务部门要定期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列出详细清单,由业务部门逐笔提出处理意见,交领导分析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凡债务人没有明确的还款计划或有效承诺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当首先将其从信用名单中除名,停止对该客户的一切业务,甚至包括付款买单业务。并视客户的具体财务状况,通过发送律师函、法院调解、诉讼等多步措施,适时加大催款力度,争取尽早收回账款。

(七)建立应收账款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实行应收账款业绩考核,明确清收责任。系统的应收账款考核体系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核对象应涵盖销售部门的所有人员、财务人员、操作等多个层面。考核指标应涉及应收账款的整体规模、每个客户的应收账款规模、超期超额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账龄结构、赊销手续完善程度等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要把超期账款纳入考核重点,在加大催款力度的同时,要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考核方法应该奖惩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相结合。

(八)建立法律保护体系

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是收款的最后法律保障。国际货运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要根据业务种类,制订不同类型的格式合同,全面防范合同中条款不完整、不规范风险。合同条款中的权责要对等、要有风险防范措施。如集装箱业务合同中要有留置相关单据的权利、大宗散货业务合同中要有留置等值货物的权利等等。一旦出现客户不按期付款,能够提供充分的应对依据。合同的结算条款中要明确哪些款项由客户支付、何时支付、哪些款项可以代垫、垫款是否计收利息、费的计量及回收期限、延迟支付如何处罚等规定。另外,合同中还要明确具体的结算方式。

国际货运企业在与客户的交易过程中仅仅拥有严密的合同是不够的,还必须妥善保管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交易手续,主要包括委托书、提单、核销单、费用确认清单、发票、应收账款结算手续等相关原始单据。对账手续和催款凭据是交易手续的一种补充形式,也能成为法律认可的证据。国际货运企业在取得这些单据时需要特别注意:委托书是否已由对方确认,费用确认清单及发票是否已由对方签收并确认金额无误,签收及确认方式是否与合同相吻合。

五、结论

在国际货运行业中,应收账款占了企业资产的绝大部分比重,国际货运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规模,深化应收账款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率,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信誉,确保企业资金链正常周转。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8

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彰显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

一、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因患者欠费形成的应收医疗款;二是因医疗统筹报销制度形成的应收统筹医疗款;三是因零星医疗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由此可见,企业的赊销“产品”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强制性、不可控性等特质,即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赊购方”的特殊性,即分别为患者、医疗社保机构及其它。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仅限于事后管控,对已形成的欠款⑴定期核对:找出差异,进行调整;⑵定期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对期限长、金额大的款项重点跟踪;⑶定期催讨:配合业务科室,进行催讨。以上日常管理环节,只能从企业整体考虑,在核对分析的基础上,仅限于降低坏账风险的可能性,因无明确的预算管理目标,应收账款的构成、比重细化程度不够,管理成效不具有可比性,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

2.制度不健全

企业预算多是按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编制,重点在政府采购项目和人员经费上,以大收大支为前提,简单的根据历史相对数或“两金”整体控制指标,推断、调整应收账款预算数,即使通过企业预算管委员的审查,也因制度不健全,无章可依,弱化了应收账款预算管理的意义。

3.考核不到位

因无法对应收账款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导致预算执行的奖惩执行与科室绩效考核脱钩,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是临床科室不重视应收账款催讨的主要原因。财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效率低,与业务部门沟通、配合难度大,很多不能及时收回的款项惯性积压,对成因不明、期限较长、金额零散等款项在账面易成呆账,甚至基于上述原因,不能及时处理,预算执行评价更无从说起。

4.意识较被动

“产品”的特质及客户的特定,使企业在秉承“以救死扶伤为优先”的原则下,“赊销”或“垫支”很多医疗服务,往往忽略后续的补偿申请、统筹催讨,因不同于企业,无法将客户按信用评价划分ABC等级而考虑是否继续合作,因而,事前、事中管控意识薄弱,事后又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长此以往,企业资金缺口膨大,出现周转困难。

二、建立应收账款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切实完善的应收账款预算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明确预算目标,并可以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联系起来,以确保最终整体目标的实现。具体做法如下:

1.企业下达发展规划,科室据此制定相应的业务计划,此计划包括为达到目的开展的业务内容、需完成的业务量、投入的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并将计划分解到各个年度,使每年度的计划逐步向目标任务接近,最终达到目标任务的实现。

2.根据年度业务计划,制定相应业务预算,包括细化的收入预算,上报归口管理部门。3.归口管理部门将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平衡、审查后上报财务部门。

4.财务部门根据各归口科室上报的业务预算,包括应收账款预算,结合企业发展规划,汇总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5.科室根据应收账款预算目标,跟踪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否与预算目标相背离,重点分析异常情况,明确管控目标与风险点,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预算管理,降低发生应收账款的可能性。

三、应收账款的预算编制

由于企业应收账款发生的可控性较弱,从形成原因分类考虑,将预算编制分解为不同预算点,考虑以不同的科室进行编制,提高其准确性,具体做法如下:

1.企业财务部门先根据构成应收账款的项目进行分类,区分形成的原因,再进行分解,下达源头科室,如:⑴患者医疗欠费:医疗科室以年度业务预算为依据,参考历史数据,分析构成预算收入的病种种类、临床路径等,将可能发生患者医疗欠费的业务进行筛选后,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查;⑵医疗统筹垫支款:企业医保合疗办根据各医疗科室的业务预算,按照医疗社保机构的统筹报销政策(含新政策调整内容),对每例病种的统筹报销款进行测算(定额与非定额),包括暂扣的保证金、次均费用超标暂扣款等,同时,结合历年参保患者占全院患者比重乘以测算汇总数,得出该项预算数上报财务部门;⑶其它:主要指手持合同产生的债权,如企业体检中心的医疗体检服务、“三产”提供的劳务服务等,并上报财务部门。

2.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科室上报的患者医疗欠费预算,通过量化的汇总预算,以金额大小降序排序,考虑最易产生“三无、危重、紧急”患者、且金额大及拖欠频繁的病例、催讨效率低(期限长)等,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全院平衡后报财务部门审核。

3.财务部门根据上报的业务预算,汇总归口管理部门的应收患者医疗欠费、医保合疗办的医疗统筹垫支款、其它部门的应收账款等预算,考虑所占预算总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预算管控目标、财务分析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等)、医疗指标(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等),进行平衡、调整。4.预算编制应遵循“二上二下”的报告方式,将企业预算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各项结果反馈业务科室,作为预算年度的执行、控制、考核的目标。

四、应收账款预算管理的评价

企业应收账款的预算一经确定,就是控制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应贯彻其“刚性原则”,树立“用数字说话、用流程办事、用制度管人”的预算管理理念,这是确保应收账款持续压降、减少呆账坏账的基本保障。

1.建立企业应收账款预算管理制度与编制程序,明确了应收账款管控目标,在它发生前做到“心中有数”,发生中能“有效跟踪”,发生后能“及时收回”,减少应收账款产生的盲目性、被动型及不可控性,减少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间的差距,让应收账款在掌握中稳步控制,增强了财务指标会计年度纵向对比的可行性。

2.当预算执行结果差生偏差时,可以及时分析差异原因,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考核,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如患者医疗欠费在预算范围内,但期限较长时,我们可以与相关政府沟通,递交申请,追讨款项的回拨,反之,超出预算范围时,将情况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寻求更有利于保障企业利益的办法。通过分析研究,调整偏差,使预算能更有效、更科学地执行。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9

中图分类号: F27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15-02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集成信息系统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变革带来契机,同时信息化建设自身更需要业务流程的变革。

1 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管理是以固定资产为主要对象,面向资产增加、变动、减少、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以保证既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利用率,通过引导资产配置提高其未来的利用效果为目标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流程再造、控制工作。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一般分为价值管理部门和专业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分属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专业设备归口部门共同管理。由于管理资产的角度不同,实践证明存在着以下问题:

1.1企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有待完善

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一直都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瓶颈。企业资产、财务等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变动信息、账务与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完好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资产实物与财务账原值及折旧总额无法做到账、物、值的相符。

1.2缺乏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加强配合,资产信息不完备,财务、资产管理的衔接不够规范,控制力度不够,企业缺少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财务和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做到动态管理,不能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

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孤岛”现象,使企业固定资产前、中、后期的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保持良好的连贯性,造成管理中资产计划、采购、维修、保养、报废等相互脱节的弊病,无法做到真正的资产整体管理。

1.3资产管理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企业的资产数量巨大、品种多,包含大量同型号但没有唯一标识的资产(在财务账上可能按一条账务处理,但实物有单台账管理的需求)、分布分散、变动频繁、资产管理工作量大。

1.4资产信息管理方式、手段有待提高

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集中程度低、共享度低、效率低, 分析、控制功能缺失,影响了管理效果。

1.5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流程长

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由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依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资产价值处置后,提交各级主管单位(部门)审批。

2 集中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建设

2.1建立资产管理组织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2.2固定资产集中管理

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可在企业财务部门下设总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该部门负责制定企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制度、资产管理系统运行实施、资产编码规则及固定资产总台账目录。总资产管理部门拥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最高权限,并与资产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利用一个信息平台实施集中管理下的授权分级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企业资产的一级核算,数据来源为实物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汇总上来的资产信息。

固定资产购建申请权、处置权归属总资产管理部门。

2.3制度的建立

系统实施,制度先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保证系统顺利实施的前提,职责不明确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企业即应该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时对系统实施的组织、流程、考核及维护加以规范与约束。

2.4建立统一、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和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使各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归口业务和权限进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维护、查询和提取相关固定资产数据,这样,可以使设备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口径一致,使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流与价值流统一。

2.4.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的资产设备,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电子设备、元器件设备、生产加工设备、办公营具、低值易耗品、材料等等。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从申报采购入账到报废销账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入账单和资产卡片即存在于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也可通过网络打印。固定资产标签也是网络打印的。此外,资产变更、财务对账、部门资产盘点等都可以方便实现。该系统满足了我们目前管理职能的各项需求。

2.4.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体要求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系统集中管理、分工管理模块的联动与整合等系统整体及使用需求。包括需要规范的流程、操作人员权限、系统整体的使用界面要求。

其次是系统的整体性能要求,即整个系统和它的各分部组件处理数据的速度、对外来信息的反应和信息回馈的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资产信息数量是巨大的,如果系统速度较慢,那么系统设置的目标就较难实现,系统操作人员会对系统产生抵触,系统管理目标将无法实现。

三是系统运行维护的要求及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及系统使用差错的反映的要求。需要实现的一般的操作功能的说明,保证系统操作的效率,例如一般的筛选功能、合计、模糊录入功能等。

四是文档标准,即系统细心数据采用何种方法及格式进行存储,对实现信息共享的各种台账,都需要建立标准的模板(图表设计需要考虑建企业各类资产设备形式的差异与统一性),而对于各种资产分析指标,也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体系进行明确(包括长期及短期的指标分析)。

2.4.3规范各级资产编码规则

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是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也是对实物管理活动以价值形式的最终反映。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实质是设备的技术管理,即设备的技术状况、类别、特性、维修、变更等管理,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类别、使用单位、安装地点、资产编号等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这需要给每台(套)资产设备确定一个资产编码(即身份代码),使其具有唯一性,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编码分类应逐步分层,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全部资产在使用、维修、变更、报废等管理上,做到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相一致。

每项固定资产需要这样一个统一标准的编号。当一项固定资产购进时,就需要根据它的基本信息给它编号,这个编号要包含一定的信息,如资产名称、型号规格、使用单位、安装地点、类型、归属等。并且每项固定资产的各级编号在本企业中都是唯一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也统一使用这个编号。

在调拨、使用环节凡涉及到此项固定资产的都使用此项编号。这样,要查找业务部门台账上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只要通过资产编码,在财务账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原值、累计折旧等。资产在变更、维修、报废等环节也可进行有效管理。

在整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可以不知道一批物资里面有哪些具体的东西,但只要知道里面有哪些编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核对查找。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与固定资产编码对应,就可以与其原值、累计折旧对应。直到此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其编号也结束使用。

2.4.4资产信息数据管理

传统的固定资产卡片由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资产项目代替,也就是由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库后,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和计算机管理终端,使整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实物)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整个企业的共享,数据的统计汇总可以直接在总资产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终端中自动生成数据报表。

资产数据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仅在于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前一项信息需要经过几个环节汇总,最后进入财务核算。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增减变化信息直接可以在电脑中反映出来,然后通过网络及时传输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在接到数据信息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如此的业务操作流程,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防止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而影响固定资产财务账面的增减变化。

2.4.5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模型

按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业务实际,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关管理流程模型,即建立从财务部门、总资产管理部门到使用部门自上而下的管控流程;还应建立从使用部门、各资产分管部门、总资产管理部门到财务部门自下而上的实物管理信息汇聚流程。做到环环相连、相通的闭环管理。

2.4.6固定资产的标识码管理

资产标识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赋予资产唯一标识,并建立资产与其对应信息唯一链接的功能,亦具有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等特点,标识码技术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中。资产管理标识码系统充分利用标识码这些特性与信息化管理赋予的信息共享、信息挖掘优势,是一种适合于资产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标识码系统应在制定了企业资产标识码标准的前提下,与资产管理系统关联后实施和使用。标识码系统包括软件管理系统及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打码机及数据采集器),软件系统实现对建立台账的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的管理及信息的分析、挖掘,打码机打印录入管理系统资产的条码,将条码粘贴于资产上,即建立了资产动态信息与其实物的唯一的链接;采集器对标识码进行扫描获得相关信息,再通过软件管理系统将数据传输到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实现了资产与其信息的互动。

2.4.7资产台账分类及台账信息组成

3 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所倡导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

企业建立和实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总之,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能确保企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J].特钢技术,2006.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例10

收账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决定着流动资金的周转效率和最终的经营成果,而且还直接影响销售收入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控,是每一个经营实体都必须面临的问题。科学高效地运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既能够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又可以增加赊销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资金回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企业经营绩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引航站是港口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负责对进出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并接受远洋、近海航运公司的申请,提供引航服务。引航工作对于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维护航行秩序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引航站依据《港口收费规则》向船舶公司(以下简称船代公司)收取引航费,因此引航费是引航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引航站的引航收入与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近几年,全球经济萧条,航运市场萎靡,很多航运公司经营惨淡,这也波及到相关行业,而引航站受其影响颇深。以全国引航站2011—2014年引航船舶艘次汇总数据为例(详见表1),2011年以来引航艘次明显下降,2013年航运市场有所抬头,但2014年又步入下滑通道。由于收入性质不同,导致引航站与其他企业应收账款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体现在普通商品销售企业为了占有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应收账款往往具有赊销的功能,销售方如果合理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也会面临呆账、坏账的风险。而引航站是国家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船代公司只要合理提出引航申请,就要提供引航服务,因此引航费的收取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作为一种赊销手段,所以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以某A大型港口引航站数据基础为例:某A港口是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近几年港口吞吐量连续保持世界前十。A港口引航站(以下简称A引航站)隶属A市交通委,拥有高、中、初级引航员93名,负责A港口的船舶引航工作。A引航站2012—2014年统计共有150余家船代公司申请引航服务,2012—2014年的引航收入与引航艘次对比如下页表2所示。从表2分析可知,近三年A引航站引航收入同比升高,而引航艘次则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世界航运市场一直在低谷徘徊,主要航运市场都是低运价运行,航运公司亏损严重,运力过剩。但是引航收入没有随着艘次降低而下降,主要是船东造船的大型化趋势发展明显,尤其是集装箱类型船舶表现的尤为显著。如2013年全球1.4万TEU以上的超大型船舶订单共有52艘,同比增长4.2倍。这使得以船舶净吨为基数计算的引航收入同比上升。A引航站目前与各个船代公司业务往来主要以商业信用的方式结算引航费,也即俗称的赊销。业务流程先由船代公司提出引航申请,再由调度安排引航员安全快捷地引领船舶到港,最后财务部门计费开具发票结算费用。2012—2014年主要船代公司应收账款情况见表3—表5。2012—2014年A引航站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08万元、577万元、948万元,应收账款总体控制较好,但是2014年应收账款猛增,比2013年增长了64.3%,引航收入却只增长了2.2%,应收账款与收入增比明显不匹配。这既有外部环境的恶化,也有内部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同时主要船代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总量逐年增多,尤其是2014年三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比同期增长40%。过高的授信额度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三大船代公司的收入占到A引航站全年收入的40%强,显然控制大客户的授信额度是A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二、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够回收的额度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催生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博弈的角度进行归纳,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购买方希望得到信用延迟付款,而销售方为了争取客户不得不向购买方提供这种信用。而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风险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其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制约航运公司资金周转

2007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航运市场带来重创,近年来一直萎靡不振。2015年2月份世界航运巨头大波国际航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同时丹麦的航运商COPENSHIP以及中国的大连威兰德航运公司也都先后向当地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运力过剩,供需不平衡,低廉的运价给整个航运业蒙上了阴影。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各个船代公司拖欠各种船舶使用费在所难免,这直接导致引航费不能按时足额收缴,形成应收账款并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大量的小型船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方面航运市场不景气,而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船舶公司相继成立。仅2012—2014年三年的时间在A引航站新注册的船代公司就达30家之多。这些船代公司资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船舶引航具有强制性,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给引航费收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三)内部应收账款管理缺失

A引航站长期以来并没有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制度,没有单独设置信用管理部门或者岗位,对船代公司没有做信用风险评级,且各个部门独立运行没有形成管理合力,对船舶动态管理薄弱,引航作业管理系统模块存在功能盲区,使用不方便,应收账款收缴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上种种都给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留下隐患。

三、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构建

从A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事前的决策与预算、事中的报告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处置与考核,当然也包括对这些环节的有效监督。管理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引航费不能及时收回。鉴于此,我们可以把整个管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事前管理是应收账款产生以前,所以事前管理关注的是客户的风险分析;事中和事后管理是应收账款产生之后,主要是关乎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和审核。首先应从源头抓起,从船代公司注册备案登记开始,依据公司资产规模、人员多少、主要的货种船舶、内外贸线路划分类别一一登记管理,评价其信用等级;其后,依据公司等级划分,是否采取赊销政策,该采取何种赊销政策,赊销授信额度如何规定,则应是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关键和重心;最后,加强船舶动态监控,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授信额度,积极催款,加快资金周转,实现降低A引航站财务风险的目标。

(一)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前管理

应收账款是客观真实存在的状况,是企业之间资金流动的会计描述,是不可避免的,是衡量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最终反映。A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应收账款数量可控,将风险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体现预测性、可控性、系统性的原则。1.船代公司信用风险评级。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控制要从事前控制着手,对赊销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考察,这也是形成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达成契约的前提条件。对船代公司的信用评级要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分别评价。首先,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船代公司资产规模、员工人数、近一年还款能力、还款态度,主要船舶货种,内外贸航线、每月船舶条数。主要指标及权数分布表以及指标系数分配表见表6—表7。然后,从定量角度计算每个公司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A=系数×权数,其中A为单项指标得分。综合得分=∑A=∑单项指标得分。最后得到四个信用等级对应划分的综合分数区间(见表8)。2.明确船代公司每月授信额度。依据船代公司每月船舶的艘次与评测的信用等级来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见表9)。表9中的船代规模是指:1级每月50艘次以上(包含50艘次);2级每月10—50艘次(包含10艘次);3级每月10艘次以下。通过以上几步可以清晰地对船代公司进行科学分类管理,数据统一规范,筛选资质优良的船代公司,给予相应的赊销额度,体现了预测性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船代公司的信用等级不是一成不变,每年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评级,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二)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中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需要多部门、多角色协调配合,综合管理。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需要调度部门、计费部门、财务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从公司申请船舶引航计划开始到引航费收缴之日止,全过程跟踪监控,做到船舶动态实时跟踪,监管有序。调度部门是A引航站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的首要环节,担负着调度生产、数据处理、信息预警等重要职能。而其中的信息预警对整个应收账款管理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调度部门功能主要体现在:1.与财务部门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各个公司的信用等级以及授信额度,对于超过时限而未缴付引航费的公司,给予重点关注其的船舶动态,一旦接到财务部门因欠费超时而停止引航的指令,及时通知公司停止引航服务。2.对于首次提出引航申请的船代公司,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财务部门,得到财务部门预收款确认后,再提供引航生产,即先付款后引航。因为对于新成立的船代公司不掌握信用评级,必须采取“预收款制”,船舶到港前先全额垫付资金,确保引航费及时足额收缴,再提供引航服务,降低财务风险。3.调度部门定期与各部门交流数据信息,按时制定船舶引航计划,关注船舶动态;同时与外部港口单位如海事局、港务局等积极合作,信息互补,起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监察与预警的作用。

(三)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后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主要是控制各个公司应收账款额度,及时催缴欠款,运用应收账款的各个指标分析各公司的回款、资金周转等情况,体现可控性原则。这里着重介绍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在实际中的运用。1.偏离度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应收账款偏离度是指月应收账款实际余额与每月授信额度的差值(这里取差值更能体现财务意义)占每月授信额度的比重。应收账款偏离度=(月应收账款实际余额-月授信额度)/月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偏离度为负值表明应收账款余额控制良好,船代公司运行平稳,资金运转流畅,负值越小越好,-1时为最佳状态;偏离度为正值表明应收账款余额控制不良,有坏账发生的可能,应迅速查找原因,敦促公司付款,若发现公司基本面出现严重问题,应及时反馈,甚至停止引航作业,通过法律途径追缴欠款。正值越大财务风险越高。运用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数据易选,指标结果直观,可迅速分析当前月份公司的应收账款现状,及时汇总,做出判断,对引航站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动态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收账管理是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明确责任,设立专人专岗实时监控应收账款动态变化,及时收款,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二是完善收账流程,电话与传真催收,派人登门约谈,限期硬性收款,停止引航服务,法律诉讼。三是定期更新船代公司信用等级,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齐抓共管,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降到最低。

四、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保障措施

(一)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流程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设立风险管理岗位,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同时单位内部各部门协调合作、互相监督,厘清责任,树立风险意识,共同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首先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船代公司信用等级档案,协同财务、调度合理分配授信额度;其次对每一条船舶从靠港到离港实施动态监控,调度部门预警、信用管理部门监督、财务部门核算,三部门相互约束形成合力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最后定期汇总数据,查缺补漏,依托船舶引航管理系统建立起科学合理易用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

(二)出台相关制度,保障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出台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各项规定,如每天各部门例会制度、引航签证单使用管理规定、计费财务对账制度、财务销账制度,等等,并将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效率和员工的业绩考核联系起来,改变管理层只重视引航收入、引航艘次等业绩考核的现状。

(三)完善船舶引航管理系统,增强各模块功能

船舶引航管理系统是包含船舶预报、调度、计费、公司信息,财务统计等模块的综合管理平台。完善船舶引航管理系统有助于A引航站制定引航计划,实现引航流程再造、高效船舶调度、便捷财务统计等功效。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模块是加强船舶引航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一模块的信息包含对船代公司、签证单、发票和收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即加强流程管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监督,将计划、调度、计费、财务集中在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全流程管理,达到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与互动,相互影响、监督、控制和调整,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控制。应收账款管理模块做以下两方面重要的改进:第一,增加客户信用管理信息,收集和管理客户的资料,为公司建立独立的船舶动态和信用等级统计表,以加强公司的信用风险评级管理,只要该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严重拖欠,其系统自动红字报警,调度能够及时发现,停止引航服务,及时追缴欠款;第二,强化财务分析统计功能,增加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提供账龄的动态变化,建立应收账款逾期倒计时,以避免错过最佳催收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