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9 10:52:41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1

一、科学组织生产,合理规划各项经济指标

煤矿公司要立足采掘主战场,克服地质条件差、生产战线长,提升、运输环节复杂等困难,优化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原煤生产,精采细回,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了原煤高产稳产。

一是抓好生产环节。发挥安全生产调度室的职能作用,减少环节影响,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做好设备设施综合保护,减少机械事故,统筹安排检修时间,把无计划影响时间降到最低限度。

二是注重提升运输。抓好新井、旧井的提升运输和皮带、溜子运输管理,加快提运速度,提高生产能力。

三是正确运用锚喷支护。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锚喷支护的速度和水平,以科技创新提高单产单进,促进高产高效。

四是抓好人员管理。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合理安排生产人员,努力提高生产率和全员效率,充分利用分配政策调动一线、二线生产人员的积极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形势根本好转

煤矿单位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切从零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形势。

一是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年初复产前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根据不同情况,在全年要经常召开安全办公会议。二是制定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在全面总结以往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监督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完善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是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从严从重原则,采取罚教结合的办法,努力遏制事故的发生。

三、注重学习培训,增强职工全员业务素质

为提高全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增强依法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围绕公司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为重点,按计划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和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安全培训的组织领导。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煤矿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加强和完善安全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二是做好全员培训。新入井人员、新上岗人员都要做好岗前培训,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增强职工全员安全意识。三是做好到期证件的复训审证工作。正副矿长、总工程师、专职安全检查人员、科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重新上岗的普通工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都按要求参加了培训和复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四是提高培训质量。实行教考分离,加大对学员所学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每次培训都组织严格考试,考试不及格的要进行补考,提高培训质量,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五是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按专业、以队组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六是做好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的培训工作,为全面实施技改后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强化内部管理是煤矿单位重点工作之一,煤矿单位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服务质量整体上台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长效竞争激励机制,把比优竞赛活动始终贯穿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激发干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自主创新精神,推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创建。二是提高公文质量。进一步规范本矿及各科室公文格式和行文程序,从打印登记、初稿校对、审批签发、印制格式、分发存档、传达贯彻、考核评比等方面做出了要求和规定,坚决不办不规范性公文,严把公文质量关,结束了一直以来公文处理较为混乱的局面。三是大力推行5S管理。5S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方法,矿领导十分重视5S管理,对推行5S管理工作作了专门研究。四是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形成各科室上传下达、通知公告、信息的主渠道,并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五、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矿井技改

实施吨矿井技改工程是煤矿企业的生命工程,煤矿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从井下施工、开拓和机电设备配备,都围绕技改项目做长远打算和科学安排。不断更新和完善装备实施,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并积极参观学习综采方法等,加大矿井的技术改造的力度。

六、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安全生产正常运行

煤矿企业要规范用人程序,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稳定职工队伍,保持了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一是规范用人招聘程序。职工流动之前,及早做好新工人的招聘工作,及时做好人员补充,没有造成缺岗现象。二是建立人事台帐。在去年建立台帐的基础上,今年又进行了整理完善,走了的注销,新进的登记。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改变作风,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疾苦,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发现思想不稳定的情况,主动和他们谈心,解决思想问题,让他们安心上班。

七、加强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和员工的内动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书画展览、文体表演等支部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用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凝心聚力,团结凝聚职工。

参考文献:

[1]胡敬东、连向东.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05

[2]王慧敏、穆青.煤炭工业经济预警建模思路[J].中国能源,1998

[3]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报,七台河日报

[4]玉泽申、安全分析与事故预测[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9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更是从事煤炭生产企业的基本方针。煤矿在安全管理上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系统复杂的特点;防治煤矿五大灾害工作尤其繁重。自古就有“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之说,所谓“规矩”在管理过程中就应该是规章、制度,所以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

1 制定规章制度要切合实际,符合矿情

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的行政法规,都是针对一个行业或一个部门而制订的,具体到我们一个企业或一个矿井,就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依法制订出切合实际符合矿情的规章制度,更进一步约束规范参于生产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具体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所制订的一切规章制度在首先合法的前题下,又要做到合情合理。为了让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符合矿情,切合实际,便于操作,要做到凡是修订起草各项制度的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操作过程和作业人员的思想动态,因为所制定出的一切规章和制度最终要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员和基层的管理人员去执行、去实践。要使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和基层生产队组的操作者易于执行,否则所制定的制度就如同虚设。针对实际生产过程所制定的每项管理规定或管理制度,如果是切合实际,就能够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也有利于安全管理,更便于操作,它将起到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能够促进生产,带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否则,不但不会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反而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以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时,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规章和规定,就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规范性。也就是说规章制度的每一条、每一款都应该是针对一定时期内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行为规则,它要明确规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哪些行为被严格禁止,哪些行为被允许。

(2)要有科学性。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依据科学技术理论根据,同时在制定过程必须要切合实际,要科学准确地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作出规定。

(3)带有强制性。在所制定的所有内部管理制度,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一切制度一旦下文执行,就不得随意更改,如若违反其规定和要求,就必须追究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贯彻规章制度要以人为本,教育当先

所有制定出的规章制度,是要靠人去履行,去实践,去完成,而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意识的支配。所以,我们在制定一切规章制度时,首先就要考虑到以人为本,统一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认识规范人的行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做到教育当先。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去操作,也需要高素质的员工去践行,而开展“教育型”安全工作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必由之路。安全教育工作常见的有:

(1)安全岗位培训教育,一是脱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二煤矿内部业余的安全技能培训,再就是利用每周一天的安全活动日,选一个主题进行有目的的讲座。通过培训使他们对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开展亲情教育,克服在安全管理工作方法上的简单粗暴,以训代管或以罚代管的陈旧方法,逐步实行人性化管理。可以开展“情感”工程,用亲情构筑安全平台,在各队组交接班室建起了全队职工的全家福橱窗,让职工入井前不忘亲人嘱托,工作中牢记家人的期盼。

(3)事故案例教育,针对煤矿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及日常违章事故典型,开展各种讨论、教育活动,回顾并剖析事故案例,通过血的教训,让广大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在煤矿企业抓好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执行规章制度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一旦成文实施,就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言必行,行必果,就要做到有法必依, 依法必严,否则一切规章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就将一事无成。在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上,由于抓的不紧,管的不严,就会使部分不自觉的人员我行我素,违章蛮干,也会在一些管理环节上出现漏洞,以至造成事故,后悔末及。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一是要求管理人员对不执行规章制度的或违反规程要求的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人员有权在现场作出处理意见;二是给于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允许范围内进行现场处理自。

“抓住不放心的人,管住不放心的事,及时处理存在的隐患”,是煤矿在安全管理上首先要做到的原则,对待安全工作要做到“头脑要清,眼睛要亮,要求要严,工作要实”。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论是违章人员的行为隐患或者是作业场所的不安全隐患,都可在第一时间内把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对保障人员和矿井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按照制度的要求抓现场管理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3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统计数据,煤矿企业全年发生特重大事故六十余起,死亡上千人。通过主客观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客观上一方面煤矿条件差,煤矿基数大,自然灾害相比其他行业较多,各煤矿间生产能力差距较大;另一方面煤矿机械化程度不高,安全投入及装备不足;煤矿工作人员构成复杂,整体素质相对偏低[1]。从主观上看,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手段落后。通过研究煤矿各类事故原因,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缺陷在事故原因中起主导作用。

1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频发的煤矿企业伤亡事故与煤矿开采条件较差、生产水平整体落后等因素有关[2],但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投入缺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也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是现阶段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近几年的摸索,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总体呈改善状态,吨煤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煤矿企业管理中依旧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安全管理经验匮乏、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轻视安全生产、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落实;现场管理混乱,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弱化,劳动组织形式不明确,安全投入欠缺严重,以包代管较为普遍;不能较好落实监督制度,工作质量、材料设备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工作队伍缺少安全培训,不能较好的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等。(2)安全投入水平不够、投入结构分配不合理。我国约有30%的国有煤矿煤炭采掘不协调、无法进行良好的接续工作,这部分煤矿主要存在生产设备老化、超过服务期限,煤矿安全投资欠账较多,安全投入缺失严重。(3)煤矿专业安全人才短缺,煤矿从业人员忧患意识不强。一方面,煤矿企业安全方面人才长期存在短缺现象。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工作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安全生产意识较差,也是造成煤矿生产事故的重要隐患之一。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改进对策

2.1加强煤矿企业政府监管

煤矿企业应积极学习煤炭安全监察条例,积极配合政府监察工作,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政府监察部门开展各项煤矿监察工作,形成适合地方的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体系,落实各个监察监管部门的职责,同时,煤矿监察、监管应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预防为主,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监察机制。

2.2实施安全生产托管制度

煤炭行业的企业托管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方面的托管。企业托管需涉及采矿权这一特殊权力,由于采矿权的的存在,因此煤矿企业的托管,不同于于一般的企业托管,煤炭企业托管需着重强调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矿企业托管形式主要表现为煤矿安全生产托管。所谓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托管[3],是基于采矿所有权利税关系以及隶属关系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要形式表现在煤矿所有权人委托具有较高资质的机构从事该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期间收取相应的报酬。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当前形势下,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托管制度,对于中小型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2.3建立危险源网络化监察方式

在煤矿工作面现场,通过布置先进的传感器,对于危险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汇总,采集结果实时显示在中央控制大厅,并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上级监察部门[4]。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互联网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各地煤矿进行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将危险源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监管平台。

2.4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机制创新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的需要,我国的煤矿企业必须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加强生产管理机制创新。在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机制创新能力,要深入生产一线广泛调查,通过第一手的数据汇总分析,建立起符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安全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需与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对接,使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迅速提高。

2.5学习成功案例

通过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进行比较,能够学习到很多方法。比如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通过法律的强制作用,对煤矿企业管理者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并且当煤矿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后,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结语

在当前国内煤矿效益整体下滑的形式下,应当依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的保障能力,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完善煤矿的安全工作制度,做好人员培训、安全管理等基础工作,才能不断地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式的好转。

作者:李春晖 徐俊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华.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健康发展展望[J].能源与节能,2014(02):53-55.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4

安全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为安全生产,这也是当前煤矿企业发展探究的热门、重点话题。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行,还关系着群众的生命,关系着煤矿工人家属一家团圆的期待。由此可见,做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够让企业沿着良性模式发展,并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最终来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弊端

(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在新时期,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煤矿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与收入状况,

却忽视了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上面的宣传和重视力度不足,未正确认识到经济收入与安全生产、企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安全与生产二者处于矛盾对立状态时,企业内通常是将生产放在首位,他们认为只有多出煤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收入,才能推动企业发展,员工才能有钱可赚,而安全管理意识却较淡薄。

(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欠完善

部分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还未完善,在履行安全管理上面的条款落实度不够,

可操作性差,可考核性不高。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协调性不足,缺乏交流、沟通,煤矿企业在生产时,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安全管理则存在弊端。

(三)煤矿企业技术人员不足

新时期,煤矿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相当大,企业之间的管理人员、技术性人才的流动性很严重,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根本不愿到一线地区实践、工作,不了解这个煤矿开采的程序,无法委以重任,企业内高技术、高能力人才不足。就一线煤矿工人而言,绝大部分为农民,人员之间存在着较严重的流动性、松散型,他们的文化知识较低,安全知识认识掌握不足,致使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很难落实到位[1]。

(四)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煤矿企业内都未对内部煤矿工人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的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工作,使得一线开采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不懂得如何来保护自己,让自己远离危险,即便是安全培训,更多的也只是口头传授,教育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的内容未付诸实践,实践性不强,很多企业就是为培训而培训,应付工作,走过场。

(五)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有效的奖惩制度

很多煤矿企业内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有效的奖惩制度。因为奖惩工作做的不到位,或是奖惩制度不平衡,从企业的奖惩制度来看,在奖励方面的条款较少,惩罚方面的则较多,对于管理者来讲,惩罚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方法,但是对于部分人群来讲,则会激起他们与企业管理人的叛逆、对抗心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内在奖惩上面时效性不强,奖惩不及时也就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性。

二、新时期应如何做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提升煤矿企业管理各部门的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理念属于煤矿企业展开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提升也经济效益的关键点。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之间的沟通,联系,让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完善企业内的安全质量量化目标体系[2]。与此同时,企业内还可实行安全监督体系,在岗的所有人员可自行监督或相互监督,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内已有的安全管理法,还需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使其更加满足新时期提出的新条件、新要求。

(二)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系统

煤矿企业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系统,并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将现代化的计算机主动技术与网络技术均应用到安全管理系统中,创建一整套科学、安全、可行的动态信息监测系统,来对煤矿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和管理,能够详细的、全面的了解工作人员的情况,并分析事故致因,消除和预防各类安全事故。

(三)定期组织和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在安全培训上面应始终坚持“投资少、收获多、回报高”的原则,对企业内所有员工定期组织和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强化企业内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培训之后还需将培训内容付诸实践,工作人员应根据培训中要求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四)健全、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制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核心。所以,煤矿企业需制定出更加符合自己企业发展需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地方煤矿局负责人与地方政府需强化对煤矿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在企业内部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并成立相应的安全监管小组,定期对小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推动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

(五)健全、完善煤矿企业的奖惩制度

煤矿企业内还需不断完善内部奖惩制度,确保奖惩制度的平衡性,并提升奖惩制度的时效性,对于应该奖励的行为还应及时给予奖励,但是对于一些违规违纪事件,就应及时作出批评和惩罚,确保煤矿企业奖惩工作落实到位。

(六)加大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在煤矿企业内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还应加大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合理运用所投入资金来进行系统安全建设、设备维修工作,定期组织人员检查煤矿企业内所有生产设备,看其设备零件有无松动、脱落现象,有无设备老化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维修,对于部分老化设备应及时更换,确保工作人员能安全生产,减少因设备问题而带来严重安全事故,在煤矿企业内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3]。

总之,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提升,各大煤矿企业都应在安全生产上面引起高度重视,总结各起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原因,不断完善企业内的煤矿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体系,全面做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5

近年来,我国对煤炭这种基础的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安全生产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然而,近几年我国煤矿事故仍屡屡发生,不仅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以及信誉危机,而且严重损害了煤矿职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煤矿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把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当做煤矿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煤矿安全管理概述

(一)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是能源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这给能源供应部门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部分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工业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资源开采量,将目光着眼于生产效率与质量,但是却忽视了生产的安全管理,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员工的人身健康。并且,在实际的生产中,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通常会在安全问题出现后才介入安全管理工作,这种治理方法治标不治本,难以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

近年来,煤矿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显现出更多的生产安全隐患,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如果煤矿企业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安全管理,势必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另外,煤矿企业的安全还会受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问题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要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并没有形成先进的安全管理观念,安全责任心不足,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都不是很到位,再加上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也比较薄弱,对于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煤矿工人大多都是走形式的学习一下,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煤矿安全知识,所以导致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的形势看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严重不足。为了更好的规范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国家出台了一些安全法律法规;其二,监督制度不完善。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有效的规范员工的操作流程,降低安全隐患,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比较完备的科学的监查管理体制,现有的检查制度缺乏灵活性。

(三)没有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从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来看,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偏低。具体的说主要有:在培训内容上,缺乏对安全意识的构建、安全理念的形成、安全常態机制的构成等方面的综合思考。

三、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安全监察工作

煤矿企业要想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就必须要加强安全监察。并且不但要实现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制度,还要形成企业全体员工的监察方式,发动基层员工以及基层领导,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察,提高企业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从员工的安全出发,促进员工自觉加入安全监察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二)严格管控不安全行为

人为因素在煤矿企业安全问题中是一项主要因素,因此,煤矿企业要严格管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首先,要开展员工行为观察。通过监理人员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观察与沟通,增强员工规范操作意识,加强员工对工具使用、站姿与动作的监督,室员工自觉规范作业,有效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次,实行全员安全积分,并与员工工资挂钩。在实行员工安全积分制度时,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做为评价准则,奖罚分明,严格考核。通过这种措施,正面激励员工规范操作行为。

(三)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以人为主,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通过对职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的自主保护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其安全基础。安全教育形式可以是举办“安全生产心得交流会”、“企业安全文化展”;或者通过安全活动日等,不断提高职工对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增强法制意识,提升矿工的整体素养。

四、结语

为了确保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安全生产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煤矿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为我国煤矿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6

近年来,我国对煤炭这种基础的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安全生产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然而,近几年我国煤矿事故仍屡屡发生,不仅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以及信誉危机,而且严重损害了煤矿职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煤矿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把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当做煤矿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煤矿安全管理概述

(一)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是能源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这给能源供应部门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部分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工业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资源开采量,将目光着眼于生产效率与质量,但是却忽视了生产的安全管理,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员工的人身健康。并且,在实际的生产中,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通常会在安全问题出现后才介入安全管理工作,这种治理方法治标不治本,难以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

近年来,煤矿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显现出更多的生产安全隐患,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如果煤矿企业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安全管理,势必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另外,煤矿企业的安全还会受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问题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要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并没有形成先进的安全管理观念,安全责任心不足,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都不是很到位,再加上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也比较薄弱,对于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煤矿工人大多都是走形式的学习一下,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煤矿安全知识,所以导致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的形势看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严重不足。为了更好的规范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国家出台了一些安全法律法规;其二,监督制度不完善。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有效的规范员工的操作流程,降低安全隐患,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比较完备的科学的监查管理体制,现有的检查制度缺乏灵活性。

(三)没有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从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来看,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偏低。具体的说主要有:在培训内容上,缺乏对安全意识的构建、安全理念的形成、安全常B机制的构成等方面的综合思考。

三、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安全监察工作

煤矿企业要想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就必须要加强安全监察。并且不但要实现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制度,还要形成企业全体员工的监察方式,发动基层员工以及基层领导,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察,提高企业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从员工的安全出发,促进员工自觉加入安全监察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二)严格管控不安全行为

人为因素在煤矿企业安全问题中是一项主要因素,因此,煤矿企业要严格管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首先,要开展员工行为观察。通过监理人员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观察与沟通,增强员工规范操作意识,加强员工对工具使用、站姿与动作的监督,室员工自觉规范作业,有效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次,实行全员安全积分,并与员工工资挂钩。在实行员工安全积分制度时,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做为评价准则,奖罚分明,严格考核。通过这种措施,正面激励员工规范操作行为。

(三)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以人为主,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通过对职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的自主保护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其安全基础。安全教育形式可以是举办“安全生产心得交流会”、“企业安全文化展”;或者通过安全活动日等,不断提高职工对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增强法制意识,提升矿工的整体素养。

四、结语

为了确保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安全生产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煤矿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为我国煤矿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7

煤矿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产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许多行业的生产和发展都要依赖它才能完成最基本的工作环节。所以,其地位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可以说,煤矿事业的发展兴旺与否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因此,除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投入煤矿企业外,还要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煤矿事业摆脱以前的生产旧模式,与时代接轨,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收益、零风险的新煤矿企业,以全新的面貌引领我国经济实现难以估计的巨大腾飞。

1煤矿企业引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是在地表以下,由于煤井环境复杂,条件恶劣,所以,人们对它的监测和控制都比在地表以上要困难。但是,如果相关人员对煤矿企业不能进行很好的预测和示警,那么极有可能将工作人员陷入危险的境地。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煤矿坍塌事故,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缺失正确和及时的预报准备。针对这一弊端,很多相关人员也投入研究,终于实现了以计算机来作为煤矿安全保证的技术方法。它不同于以前比较守旧的管理模式,反而更具高效性和时效性,不仅能提前预知意外事故,而且还能通知井下工作者迅速撤离,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的意外伤害。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现代化、销售智能化、管理网络化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网络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效果

2.1各类系统进行有效监管

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自动管理和远程控制,可以使煤位、水位、人员及时定位,电机车、矿灯使用、供电网络进行及时监测,这些都是通过井下无线通讯装备以及跟踪定位系统实现的,它的原理是将监控的数据转换成图像和声音,然后传递给计算机使用者进行分析利用,从而达到井上与井下畅通的信息交换目的,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加强安全生产能力,保证即使遭遇到突况也能够合理、快速、及时地运行安全救护工作。

2.2有效提供科学依据

为有效、准确地掌握煤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必不可少,因为,它能为优化配置条件提供可靠的依据,不仅大型煤矿企业,而且整个集团都必须通过信息化的网络才能进行配置。这样就有效地缓解了煤矿及相关企业需要大批劳动力负责整理数据的压力,从而大大地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2.3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通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相关专业人员就能在地面对井下环境进行准确、全面监测,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安全情况和生产情况,并掌握井下设备运行情况,实现对灾害事故的早期观察、监测和预报。即使临时发生突然意外,它也能及时进行处理和分配对应工作,使意外被避免或降到最低程度。除此之外,计算机还能发现过去存在但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和解决。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安全监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应用能使企业实现对企业员工、器械等安全关键因素的有效检测,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矿井有害气体准确且全天候监测,对安全事故实现前馈控制,从而使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又杜绝了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矿井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而使企业的安全目标迈向一个新的层次。

3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3.1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是人们一直探索的主题,它不仅是煤矿企业关注的焦点,更是世界各产煤国关注的焦点。所以,在煤矿企业中,安全问题永远首当其冲,永远是重中之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一般都是全方位监控,以保证各环节都顺畅无阻,通过利用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实现多级监控,从而保证矿级安全生产的网络化集中监测、管理,是煤矿企业一直奋斗的目标。多级监控模式不仅为调度人员提供了动态、快速、方便、实用的信息资源,而且为企业的快速生产、经营提供了数据决策依据。通过计算机的安全监控系统能及时发现井下瓦斯等有害气体,并对浓度进行测定,一旦监测超标,计算机就会报警,提醒人员逃生,而且还能启动智能化系统将该巷道内所有机电设备的电源切断,以防引起地区的大爆炸。在地面的有关人员就可以直接用电话组织迅速撤离,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3.2优化物资管理系统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除了要使计算机在煤炭开发安全管理上起作用外,还要在煤炭的销售上起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以及差旅费用的支出上。计算机通过对物资收发领用的信息进行处理,来自动分析库存结存数量、物资周转情况,进而自动生成订单,决定进货项目。这样的自动化管理模式能实现物资的采购透明度,优化中间过程,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浪费,节约成本。在煤炭企业里,传统的销售财务结算往往以重量作为计算单位,这就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去检测煤炭的重量,以保证化验单的真实性。这种检验标准,不仅使检测环节复杂,而且增加了差旅费用。但是,如果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利用计算机现代化信息传播,可以实现网上交流,从而进行化验。除此之外,利用计算机系统,能够掌握市场的煤炭销售动态,并根据市场做出一定的调节,这样的管理模式既节省了费用支出,又实现了销售利益的最大化。

4结语

煤矿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决定其他企业生产规模大小的依据。因此,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关注度,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同时,安全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中也首当其冲,为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虽然信息技术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具有研发实力的公司却能改变这种状态,从而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融入,必将使煤矿企业走向新的阶段,重新翻开历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平津.煤矿瓦斯安全多级监管中的信息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4(4):21-25.

[2]范振环,康华海.试谈计算机网络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275.

[3]唐鸿儒,丁伟.现场控制网络技术展望[J].测控技术,2000(12):1-4.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8

二、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职工素质不高

通过对近年来煤矿企业生产事故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所涉及到的职工,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煤矿生产劳动强度大,拥有高学历的人员都不愿意从事这份职业,这就使得大多数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由于接受教育程度不足,使得煤矿企业职工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并且缺乏应对安全事故的知识和能力。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煤矿企业职工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任由事态发展,或者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加剧了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使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更大。

(二)安全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和别的产煤国家比起来,我国煤炭赋存条件比较差,煤层倾角较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较多。由于开采深度不断延伸,瓦斯防治与水害防治越来越困难,造成采掘失调和接续紧张。尤其是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机理以及预测和监控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另外,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安全意识是第一道防线,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矿井安全程度的高低。当前,煤矿生产效益有所好转,很多管理人员为了经济效益,放松了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文化逐渐被淡化,很多管理人员无法将安全与生产和效益三者之间关系处理好。

(三)安全投入少,生产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一直在推行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工作。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且长期得不到改善,工资待遇较低,导致煤矿留不住人才,造成生产技术力量薄弱。比如,过断层以及初采初放等都没有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在采掘接续比较紧张的时候,没有采用正规的生产循环进度进行作业,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被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工具,监测监控探头不按规定安设,管理维护跟不上。另外,安全投入比较少,我国相关专家对此进行测算,我国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只占到GDP的1%不到,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则占到了3%以上,我国在煤矿方面的自主科研能力比较低,煤矿的安全设施以及技术装备无法抵御煤矿灾害。

(四)监督力度、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主要包括煤矿顶板、机电设备、煤矿运输、瓦斯、水灾、火灾等。由于煤矿生产的过程较为复杂,对于安全管理知识、能力、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较高,再加上煤矿企业并不愿意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使得一些安全管理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存在触发安全事故的条件,就会发生危险。煤矿的生产过程是连续的,在生产过程中随时会有危险源产生,当前的监察方式无法对危险源进行动态化和系统化的监控,不能对事故进行超前预防。另外,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方法还是传统的,安检人员主要还是利用自身经验以及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在现场进行检查。安全检查的形式虽然多,比如,互检、旬检、月检和季度检查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检查时间以及检查路线都是既定的,各个基层生产单位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利用各种措施和办法应对检查,这样监督管理部门就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

(一)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分析以前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很多事故是由于人员违章操作而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下面三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发展规划中,没有设置从事生产的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因此,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缺乏大量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特别缺少“一通三防”专业技术人员;二是有的煤矿企业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安全法律规定的具体条文,没有对新招聘的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让其直接进入煤炭企业进行生产操作;三是煤炭生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保证,特别是处于煤炭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很多人员都是农村的,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更缺乏严格的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必要的事故防范知识和安全意识,不能应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建设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体系,对于专业工作人员来讲,要在省级培训中心接受培训,一般煤矿工作人员要在企业内部参加实训工作,确保每一名工作在煤炭生产第一线的人员都能持证上岗。

(二)加强安全生产投入,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要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对安全装备及技术科研强化投入,采用先进的装备以及合理的工艺,进行开拓布局,对资源进行开采。为了确保煤矿中的安全装备和技术科研的投入,我国要在相关法律法规之中对安全管理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规定,实现专款专用,提高安全技术资金的比率。其次,在煤矿企业中要将安全科研专项资金建立起来,构建安全生产的科研保障体系。将科研机构以及大中专院校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对于煤与瓦斯突出以及冲击地压等灾害形成和发展的机理加以研究,使安全科技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三)推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

相对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具有突出的优势。其一,精细化管理能够渗透到煤矿生产的各个方面,转变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理念,有助于煤矿企业领导针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的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职工从被迫接受领导的管理,转变为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其三,精细化管理使得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更为系统性。解决了以往制度不健全、执行能力不足、管理滞后的问题,使得安全管理更为精细、及时、严格。其四,增强了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能够有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切实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就要建立起一套系统性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内容和具体的标准。一方面是要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的操作进行规范,避免因职工的个人行为引起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对煤矿生产环境的管理,及时排除因瓦斯、煤尘、水、火等自然因素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为煤矿生产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另外,煤矿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精细化管理,通过正确的管理决策,加强安全工作管理,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9

煤炭是我国社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煤炭的开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做好对煤矿企业管理问题的讨论具有实际意义。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衍生出的安全成本管理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矿企业开展安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进程。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减少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大。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煤矿企业通过降低对安全管理投入的方法来保持成本,导致企业在安全管理建设上存在不足,增大了企业安全管理的隐患。但同时,由于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激增,企业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只能持续进行生产。在企业超负荷运转的影响下,煤矿企业设备得不到及时的养护与维修,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明显提高。

2.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职工构成十分复杂,部分没有经过系统性安全培训的员工也进入了生产一线,增加了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的现象对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由于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在发现安全风险因素后不能对其进行识别,导致安全风险因素被进一步放大,迫使煤炭企业在后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对安全风险故障进行处理;煤炭企业安全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基础数据收集是开展安全成本管理的重点,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员工不能及时了解安全成本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增加了安全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也会对成本管理产生影响。

二、对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

1.煤矿企业的安全成本

一般认为,所谓煤矿企业的安全成本,就是煤矿企业为保证自身的安全生产而支付的一切费用,或者因为安全问题而产生的损失、投入等。煤矿企业的安全成本反映了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时出现的成本支出,是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当前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主要分为损失性安全成本与保证性安全成本两种,具体资料如图1所示。其中,保证性安全成本主要指为实现安全生产目的而产生的投资性支出,也是煤炭企业安全成本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性安全成本的支出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基本的安全环境,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损失性安全成本主要指因为安全事故发展而产生的成本损失,是对企业安全成本的一种补偿,重点用于补偿生产人员的损伤及其产生的各种影响。

2.煤炭企业安全成本的最优化确定

(1)安全成本指数在本次研究中,为更加全面地评估与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相关的部分内容,采用安全成本指数这一概念对企业的最优化安全成本资料进行分析,其具体的模型结构为:在上述公式中,M代表企业最优化安全成本指数;C0代表企业的总体运行成本;C1代表企业的功能性安全成本;C2代表企业的损失性安全成本;u代表企业损失性安全成本的指数;i代表功能性安全成本的主要指数。在安全成本指数分析过程中,为保证相关数据资料的科学性,可以采用专家评价的方法对相关成本投入变化下煤矿企业的安全度资料进行分析,其主要流程为:邀请每位专家根据已经确定的评价标准判断不同评价项目的权重;了解不同权重的安全评价等级;对多位专家的评价等级进行确定,制作评价矩阵,并根据矩阵的信息安全评价煤矿企业的安全程度。(2)确定最优化的安全成本安全成本与安全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根据上述公式的相关内容,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度进行求导分析,在将煤炭企业的相关资料输入后获取其导数,最终确定最优化的安全成本;确定实际导数后,尽可能地将导数向0靠近,当结果无限接近于0时,获取最优安全成本指数,再将最优安全成本指数代入表1的结构中,就能获取最优化的安全成本。通过开展最优化的安全成本计算,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判断当前的安全成本投入是否合理,并确定了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需要投入的实际资金量,有助于开展全面的安全成本管理,保证成本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管理措施的分析

1.加强对预防性安全成本的投入

对煤炭企业而言,重视对预防性安全成本的投入应该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通过安全风险预防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切实推进安全生产的进程。针对煤矿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预防性安全成本的投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在安全成本投入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员工在安全生产体系中的作用,通过控制人为因素,保证安全生产的落实。例如,可以邀请当地著名的企业安全管理专家来本企业访问,召开基于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大会,通过实例论证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注意的问题,保证员工能对安全生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同时,成本管理人员也要深入落实到员工,告知员工安全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保证员工能积极配合安全成本管理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保证工作效果。(2)积极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对安全成本管理人员而言,在改善安全生产环境中要做好与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了解目前本企业为落实安全生产而明确的方向,并积极投身于相应的工作。以通风系统更新为例,当成本管理人员在得知企业需要更换通风系统时,需要及时拨款,并与市场采购单位联系,全程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保证新通风系统能快速应用于生产环节,落实安全生产。

2.完善企业安全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成本管理体系对强化企业安全成本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安全成本管理体系以成本核算为中心,通过实现不同安全成本资料数据的共享来实现安全成本管理的协调统一。而在体系操作中,需要定期核算与安全成本相关的内容,并编制相应的安全管理报表,最后获取安全成本管理的完善建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是安全成本管理体系的重点,尤其在企业安全成本投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做好资金使用效率的控制非常关键。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全面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如重要设备的采购、人员培训的费用等,并在资金投入之前做好预算工作,若发现出现费用高于预算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安全费用的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对如何开展安全管理进行讨论。总体而言,煤炭企业安全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资金使用、成本节约等诸多内容。对成本管理人员而言,在开展企业安全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安全成本的投入、营业情况等,并做好针对性的管理,保证企业安全成本管理投入能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晶.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管理,2015(,2):114.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例10

一、河南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生产问题引起了社会、政府及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是频发的矿难,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却在拷问着全省的煤矿安全工作,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表明,河南省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据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2010年全省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11起,死亡241人;其中重大及特大事故7起,死亡213人,占到死亡3人以上煤矿死亡总人数的88.4%。据省安监局统计,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百万吨死亡率为1.01,目前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5,而美国大约是0.03。数据表明,全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很严峻,跟国家平均水平还有差距,跟发达国家相比更是遥不可及,河南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任重而道远。图1为2001―2010年河南省的煤矿死亡人数变化折线图。

(2)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10月20日,郑煤集团(国有重点)大平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2005年10月3日,鹤煤集团(国有重点)第二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2007年4月16日,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王庄煤矿(乡镇有证)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井下31人死亡、9人受伤,救护队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造成15名救护队员受伤(其中重伤4人);2008年9月21日,郑州市登封市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二矿(乡镇集体)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7人死亡、7人受伤;2009年9月8日,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乡镇有证)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6人死亡、14人受伤;2010年6月21日,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乡镇无证)发生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造成49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重伤9人)而该矿早在当年4月22日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4人受伤。虽然经过有效防范和全力救援,2010年河南省没有发生一次涉难5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但是重特大事故频发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图2为2001―2010年河南省重特大事故发生统计图。

(3)经济损失严重。从相关数据分析,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度最高,百万吨死亡率最低,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在总数中占比例不到20%,经济损失相对较少。但国有地方、乡镇集体、乡镇有证和乡镇无证等煤矿事故率更高,事故损事更为严重。表1是河南省近六年的国有重点煤矿事故损失统计。

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煤矿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煤矿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有企业外部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具体如下:

(1)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少。近几年,通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安全投入虽有大幅度提高,矿井生产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小煤矿不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安全欠账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2)安全投入结构不合理。河南省煤矿安全资金投入到安全工程、安全设备等硬件方面总体上达到86.8%,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软件方面不足5%。安全投入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安全投入的效果微乎其微,使企业丧失了对安全生产投资的信心。

(3)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低。许多矿井专业技术人员少,一般煤矿从业人员大多家庭贫困、文化水平低,自我规范能力差。而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又大多流于形式,员工缺乏技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4)出了事故处罚力度不够,罚金偏低。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太轻,处了事故负责人并未受到严厉的刑事责任的追究。由于对伤亡人员赔偿偏低,一些乡镇单位出了事故宁愿经济上受点处罚,也不愿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例如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2010年共发生两次特大以上事故,如若第一次处罚严厉,就不会有人冒风险继续生产造成第二次矿难的发生。

(5)安全管理机制不顺畅,监管力度不够。河南省目前的安全管理机制多采用集中检查、事后处理,缺少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在管理上,政府部门职能不清,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一项工作,经常出现安检、质检、消防,卫生等部门都在管,使基层无所适从。另外,监管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直接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到位。

(6)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企业的管理者急于收回投资成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安全生产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进行生产。一些煤矿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

(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滞后。有的企业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视若无睹,违规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所在。

三、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企业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明确规范安全生产的投入结构比例,明确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投入项目,实行安全专项经费稽查制度。政府部门要建立安全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建立企业安全投入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投入评价,才能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措施。

(2)提高乡镇煤矿管理者对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关系着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是关系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本质安全”的概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关注安全生产。

(3)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增加煤矿企业不安全行为的违法成本。各级安全生产执法部门要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又不投入资金、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予以经济处罚,并且处罚的金额要大于治理隐患所需的资金,以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4)发挥员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据统计,各类事故中人为因素占到70%以上。不难理解,人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首先加强煤矿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其次,规范人的行为,加强安全检查,提高员工的自我保安意识和能力,正确使用各种专用的安全机器和设备,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措施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5)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煤矿安全生产理念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上的创新和发展。煤矿企业可以结合实际,以群众熟悉的形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培训、实践活动。

四、小结

安全生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要把安全生产与社会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平衡发展,科学进步。

参考文献

[1]廖衍定.浅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195-196.

[2]齐文宇等.国外煤矿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启示[J].中州煤炭,2010(5):118-119.

[3]郭培浩等.中国煤炭经济现状浅释[J].商场现代化,2010(3):72-73.

[4]龙明艳.煤炭安全事故的反思和建议[J].科技创新,2009(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