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9 10:52:41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1

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在青海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海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了“因地因时制宜,发挥优势,广开生产门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手工制造业,恢复和重点发展具有青海民族特色的手工制造产业和地方名牌产品;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民族手工业产品”。在生产资料供应、税收、工商注册、土地征用、银行贷款、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较为优惠的政策,使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更好的扶持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201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又出台了青海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在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强调加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带动民族手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发展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截止2015年12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达600多家,资产总额近16.5亿元,产品种类730个,实现产品销售额113000万元,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企业规模较小,微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6%,就业人数4万人,文化程度比较低,除个别技术工人外,多数就业者均为小学文化,平均年龄在20周岁。

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工艺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目前,在全省各地区县已形成了特色产品生产区域。

黄南藏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藏传文化艺术,同仁县是热贡艺术之乡,又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县的吾屯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绘制唐卡、雕像制作也非常有名气;曲库乎、年都乎两个乡以制作堆秀而闻名天下;保安镇以铜银器加工而闻名;泽库县和日乡等地又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热贡艺术手工制作,主要制作的手工艺品有:唐卡、堆绣、刺绣、泥塑、藏式木雕、藏式地毯、藏香、石雕、金银铜器、和砚加工等,泽库县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石雕艺术品多次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河南蒙古自治县少数民族主要以牛、羊绒编制各种蒙古族和藏族生活用品为主,产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

黄南州热贡画院、同仁县刚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布达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唐卡、堆绣、刺绣名扬海内外,同仁县仁俊热贡艺术有限公司制作的佛像、泥塑以精湛的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黄南州旦正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藏式木雕深得少数民族群众喜爱,同仁县热贡神工金属手工艺品传播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银铜器饰品以精细而闻名,同仁县赛雄热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藏式手工地毯供不应求。由青海省藏医药博物馆珍藏的全长618米的彩绘大观唐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在制作的全长1300米的唐卡即将刷新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了整合民族手工艺品的挖掘和科学发展,黄南州不断发展壮大民族工业,他们在州委、州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2010年成立了青海热贡文化保护与开发有限公司,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黄南州热贡艺术品的开发与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藏族群众不仅是一个热情奔放、非常好客的民族,也是一个心灵手巧、善于创造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藏民族发展过程中,大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藏族男人基本上都会绘画、刺绣、堆绣、雕刻、泥塑等基本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称为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全州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从业人员近1000余人。唐卡、堆绣、藏式雕刻、泥塑、手工织毯、刺绣、民族服饰、藏靴和传统金银首饰等产品非常热销,供不应求。除满足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内地城市。目前黄南州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人5个,获得部级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称号的3个,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12个,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称号的7个,获得中国艺术奖称号的1个。这些艺术大师不断传承和创新民族手工制造业,又带领了数以千计的热贡人走上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尖扎县制作的唐卡、绘画、敲制铜雕、刺绣、藏香、弓箭、藏式家具、民族服饰、五谷画制作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的石雕艺术品、羊绒画、“娜迪娅”民族被褥、伊斯兰民族服装、鞋帽、藏式服装、藏香制作、唐卡制作、木质雕刻等也非常有名气,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玉树藏族自治州生产的黑彩陶、唐卡、藏族服饰、安冲藏刀、泥雕像、铜金银制品、藏式家具、标本工艺品、玛尼石等,深受游客青睐。

互助土族自治县生产的土族盘绣、各类佩戴挂件、剪纸画等工艺精湛。

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派别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也是藏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海南州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基本形成了“布绣嘎玛” 和“贵南藏绣”两个商标品牌。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趋于返朴归真,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高涨,民间刺绣等手工艺品开始走向市场逐渐火爆起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手工艺术正在世界范围茸咔巍J止げ匦迤废允境鼍薮蟮目发潜力,具有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藏绣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青海藏羊集团公司生产的手工地毯、挂毯;昆玉集团生产的各类昆仑玉饰品;巍巍昆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文化旅游产品等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远销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

二、民族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族手工业制造业在工艺传承、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和发展青海省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必将对青海省工业结构的调整、补产业结构的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创建、民族地区的稳定、扩大就业以及民生改善、精准扶贫等工程将产生长远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积极促进和发展青海省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利好形势

1、国家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激活了民族手工制造业快速发展。

2、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有效拉动,带动了民族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一些信奉佛教团体及人员来我省考察旅游增加,随着交流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投资成倍增长,特别是国家对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上,这些利好因素对我省大力发展民族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纯手工制作的产品,为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改革开放加快了我省与周边省份及沿海、东南亚国家的联系,特别是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带动了我省地方民族手工产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羊绒、牛绒纺织品以及手工地毯、民族服饰、床上用品等产品已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东欧和整个欧洲。

4、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和发展了民族手工制造业,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规模较小,未形成合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的传统手工业者仍然采用传统家庭式作坊,没有规模,故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2、旅游纪念品市场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但是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仍然又很大差距。

3、品牌意识淡薄,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滞后,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需要。

4、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向银行贷款又面临中小企业信誉度不强,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少,抵押担保率较低,可贷额度非常有限

五、促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和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2016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上省经信委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工信和国资系统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力促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把握好“五个坚持”,“四个结合”。

我省是国家资源储备重要的战略接续地,又是发展民族手工业产品原材料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青海民族手工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既要增加产品种类,更要稳步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的工作,加大产品宣传的力度,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现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民族手工制造业创新步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树立大市场意识,不能把市场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加快制定青海民族手工业制品的行业标准,使民族手工业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增强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青海民族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4、大力宣传,促进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建议:一是2016年手工业联社准备通过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电视台、中华全国集体经济杂志社等部门合作开展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万里行宣传片制作活动;二是对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手工艺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三是省联社拟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胜利宾馆合作,在胜利宾馆设立我省民族手工艺品陈列馆,展示青海地方民族传统手工艺,扩大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四是以北京工美合作,每年举办一次青海地方民族手工业产品展,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五是帮助企业建青海省轻工业联合会,发挥联合会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宣传、法律援助、招商引资、项目策划、项目论证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企业作用。

5、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大不放小,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骨干促协同。建议启动实施“百户民族手工制造产业领军企业打造工程”,培育若干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主业突出带动明显的优秀民族手工制造企业。带动一批延伸型、配套型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重点以黄南州地区、玉树州地区、循化县、互助县为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产业园集中区建设。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2

    奴隶制工商经济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史学界一般认为金石并用时代的开始,是手工业行业产生的标志。埃及是最早拥有手工业行业的国家。据文献记载,埃及的巴达里文化约开始于公元前4500年,“巴达里居民能够烧出一种质地良好的薄壁陶以及具有特色的黑顶陶,同时,织布、缝衣、编篮等也都达到相当水平。”[1(p.52)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3100年的埃及格尔塞文化,也表明埃及已逐渐脱离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在生产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冶金术的发明。这时已不再利用天然铜,而是用经过冶炼的铜来制造刀、钻、斧、锛及匕首等工具和武器,并初步把握了金银的加工和制作”。[1(p.53)

    在埃及手工业出现的同时,两河流域也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约在公元前5000年后期,苏美尔出现了铜制工具。公元前3100-2700年,苏美尔的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反映出两河流域手工业发展的概况,“手工业以冶金(金银铜)和制陶较为发达。这时期开始使用轮车、木船等运输工具,并且应用了十进位和六十进位的计算制度。”[1(p.95)

    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要比埃及和两河流域晚些。不少古代传说都提到夏代铸造铜器的事,“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2(p.121)“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3(p.135)这些传说反映出中国从夏代开始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

    古希腊稍晚于中国进入铜器时代。古希腊的青铜文化主要见于盛传着的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等等。约在克里特文明时期,古希腊的“青铜器已相当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也已分离。考古发现的青铜双面斧、短剑、长剑以及金质和银质的碗等工艺品,都很精美。用陶轮制造的彩绘陶器尤为闻名,所谓卡玛瑞斯式的瓶(以发现地命名)是其代表。瓶薄如蛋壳,瓶面绘有鲜丽的动植物图案,生动逼真。”[1(p.196)

    金石并用是氏族社会解体和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代。青铜器、陶器和纺织手工业的出现,起到了加速私有制程度和促进奴隶制形成的功能。虽然东西方各国手工业产生的时间条件有所不同,但是发展趋向是完全相同的。商业的产生比手工业早。商业是随着农牧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原始交换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的交换关系只限于各部落、部族、村社之间,由首领或头人主持的物物交换。东西方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由于生产力程度和环境不同而又有所区别。

    埃及的格尔塞文化(约公元前3500-3100年)反映了古埃及的商业和贸易的一般情况。据文献记载了当时“商业贸易不但在国内进行,而且同国外,非凡是巴勒斯坦、叙利亚地区,也有了交往。”[1(p.53)两河流域的商业不够发达,但“商业交换已经发生,商人已经出现。”[1(p.95)

    中国早在传说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商品交换关系。“北用禺民之玉,南贵江海之珠。”“散其邑粟和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4(p.215)舜在充当部落首领之前,也曾亲自“贩于顿丘”。这些记载说明,我国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原始的交换关系。

    古希腊商业贸易产生于克里特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000-1200年)。据文献记载,“克里特在这时也有繁盛的商业。贸易往返使它接触到埃及和西亚的古老文化。从王宫的高处,我们可以隐约看到诺萨斯城北的港口,那里舟蚁如织,和爱琴海诸岛、希腊大陆、埃及、西亚、塞浦路斯岛以及西地中海进行繁忙的交易”。[5(p.5)

    原始交换关系的出现和手工业产品的日益增加、贸易范围的扩大,使氏族社会经济走向瓦解。恩格斯指出,由于商品生产和普通化,“于是商品形式和货币就侵入那些为生产而直接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的内部经济生活中,它们逐一破坏这个社会组织的各种纽带,而把它分解为一群群私有制生产者。”[6(p.661)这是商品交换关系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

    奴隶制确立后,手工业、商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形成一支产业行业,出现了许多官营、私营的手工作坊和工场,也出现了家庭手工业。商业活动已不限于职业商人,手工业生产者和农牧业生产者也直接经营和出卖自己的剩余产品。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是奴隶制工商经济和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奴隶制国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都经历了奴隶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但各自有不同的发展经历和特征。公元前2686年,埃及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专制王朝。上下埃及的统一和中心集权的建立,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埃及工商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历史时期。约当公元前2686年,在埃及进入古王国时期,手工业主要有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器)纸草等材料加工业,纺织业也发展到相当水平。当时,造船业开始兴起,法老多从黎巴嫩运来上等松木,建造许多船只。商业贸易也十分活跃,除上下埃及建立了商业贸易关系外,法老属下的官商还直接经营对外贸易,并时常派出武装的商业远征队去掠夺努比斯的黄金、塞浦路斯的铜、黎巴嫩的木材等等。这时用作交换物的等价物还未统一,有时是某种实物,有时是铜块。手工业、商业被严格地控制在法老和权贵之下。法老和权贵的农庄,“设有制陶、锻冶、木作、织布、珠宝等作坊,亦各有不同工匠。”[1(p.60)

    当古埃及进入中王国时期,手工业有较明显的发展。其特征是铜器制造业和纺织业发达。这时的冶金、锻造已把握了铜的熔点和质地技术,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制造工具。同时,还出现了纺织用的平式亚麻织布机和烧制玻璃行业。在商业方面,城乡交换日益频繁。造船业的发展为商业提供了水上运输条件,贸易的最远点已达巴比伦。

    当古埃及进入新王国时期,手工业、商业又有了相当的发展。冶金工艺采用了改革后的皮革制脚踏风箱,提高了工效。金属制器除青铜器外,已从赫梯输入了铁。铸造作坊也有明确分工,“某一铸造作坊有十二名工匠,制出斧、锯、锄、小刀、锤、剑、短刀、战斧、矛、箭以及其他祭神用的器皿,并发现了‘六合金’的字样”。[1(p.72)并且有些手工业作坊的规模,也得到了明显地扩大。此外,埃及的纺织业出现了立式织布机,比此前的平式织布机又有改进。烧制玻璃的作坊能造出彩色玻璃器皿,造船业出现了帆船。装饰品工艺也相当精致。从法老吐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那些精美的装饰品,如金线编成的项链,镶有各种宝石的金耳环等,都说明这一时期的工艺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埃及的商业在新王国时期也出现了高涨。尼罗河上下城市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商业贸易活动远达爱琴海地区和希腊半岛。“从克里特的诺萨斯和南希腊的迈锡尼,都发现新王国的手工业品。包括黄金、象牙制品和陶器等。同时,在埃及也出土了当时爱琴海诸岛的产品”。[1(P73)对外贸易的扩大和交换种类的增加,是这一时期商业的主要特征。“努比亚和彭特(红海西岸沿岸一带)的金银、象牙、香料,叙利亚的木材,两河流域的织物、油类、马匹以及奴隶,都是埃及人从事交换的对象。”“埃及输出的物品还包括粮食、布匹和衣服。”[1(p.73)不过,商业的发达,并没有使埃及的货币发展起来,交换常以金属块充作等价物。新王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把握在国家手里,对外贸易常伴之军事掠夺。

    公元前1085年,古埃及进入后期埃及时期,手工业、商业仍然十分兴旺。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铁器在埃及普遍使用,青铜锻造工艺和技巧也有明显提高。商业活动又有扩大,“埃及的纺织品、陶瓷以及金银装饰品等,大宗输往西亚各地和爱琴海一带。希腊和腓尼基商人争着到埃及做生意。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公元前600年左右,法老尼科曾下令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开凿一条运河(未竣工)。据说还建造大船,环绕非洲航行。由于商品交换需要,从第二十二王朝开始用银条充作等价物,并带有‘铸造’‘精炼’之类的印记,这是铸币的萌芽。国内外商业的兴盛,促进了高利贷的发展。农民失去土地,穷人沦为债务奴隶的,大有增加”。[1(p.82)

    埃及是东方奴隶制专制的国家。专制特征在工商经济中也有所体现,即它的工商经济不是由平民和手工业劳动者以及职业商人组成,而是法老属下的官营工商业和阿蒙神庙控制下的僧侣工商业占优势。这是古埃及工商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3

一、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化生产以走进各大小企业,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机器。而机器是由机械零件装配而成,机器的失效是由个别零件的失效而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零件丧失了其应具备的使用性能。而通过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零件的失效大都从表面开始,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地理解零件表面质量内涵,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各种工艺因素,通过改变这些因素从而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对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机械行业在社会中占得地位越来越重,人们对机器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重要零件在高压力、高速、高温等高要求条件下工作,零件表面的任何缺陷,不仅直接影响零件的工作性能,而且还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应力腐蚀等现象将进一步加速零件的失效,这一切都与加工表面质量有很大关系。一个零件的失效或者突然间损坏,其原因除了少数因设计不周而强度不够,或者是由于偶然的事故引起超负荷而造成了失效或损坏以外,大多数都是由于磨损、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或疲劳破坏。磨损、腐蚀和疲劳损坏都是发生在零件的表面,或是从零件表面开始的。因此,加工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使用性能,因而表面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二、机械制造业与自动化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因此,机械制造自动化在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中的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制造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核心。科技的进步发展,是不断开发、应用、实践的结果。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加快科学技术商品化,正确判断、识别并坚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近些年的发展,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项实践性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结了几个方面着重介绍我国近些年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些经验。

首先先介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就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四方面进行阐述。 机械自动化, 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 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 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 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 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实事求是, 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三、机器手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4

1.2 全面性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主要是指成本控制可以贯穿于机械制造的始终。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成本收支,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掌控各阶段的成本支出状况。

1.3 连续性 与其他企业成本控制相比,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还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机械企业成本控制与产品的构成比例有直接关系,如果对某产品价格已经做出要求,想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投入。这就需要成本控制工作从产品生产、设计以及经营等各个环节着手,把成本控制渗透到各领域。

2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观念问题 部分机械制造企业过分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忽视了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还有的企业将成本控制工作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忽视了产品从生产到经营期间成本管理的作用,这些现象都是企业职工成本管理意识偏低的表现。

2.2 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企业获得广泛应用,并在成本管理上取得良好的效益。受机械制造企业自身和特点的影响,机械制造企业电算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脱轨。

2.3 信息化问题严重 机械制造企业存在大量的信息转换,信息内容主要涉及生产、供应、销售以及人、财、物等多个方面。机械制造企业通常采用人工信息传递的手段传递信息,导致信息失真、可靠性和准确性偏低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2.4 成本核算不及时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受机械制造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应该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但是,这些因素在机械制造企业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成本核算不及时,成本控制问题重重。

3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优化策略

3.1 转变管理观念,健全管理制度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转变职工管理观念,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为目标,分析和研究最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将成本管理工作渗透到机械制造的始终,将成本管理的职责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位职工手上,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2 降低材料成本,减少人工费用 降低材料成本,减少人工费用是强化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材料选购。选购人员应该在明确市场材料基本价格的前提下,多方面调查,选择最优的生产厂家。选购材料时,需要对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以及出厂证明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后签订购买合同。另外,企业还应该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的投入量,确保人工投入成本的实用性,优化企业的成本控制。

3.3 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 优化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还需要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机械制造企业应该从生产工艺的优化着手,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着手,提高施工工艺的同时,减少因施工浪费产生的成本投入。改进产品设计还需要企业结合现代科技改进产品生产设备,对生产工序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投入。另外,企业还应该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综合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5

一、中世纪西欧与两宋手工业的产生以及渊源

 

(一)西欧中世纪时期。中世纪的西欧手工业的形成与罗马帝国影响以及各日耳曼民族自己的习惯延续分不开。

 

在罗马帝国时代,古罗马手工业随着军队进侵来到各个殖民地区,工匠和商人在这些地方大量涌现,罗马式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迅速传播开来。

 

公元四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最终罗马帝国灭亡,一度造成罗马物质文明传承中断。日耳曼人处于较为野蛮的部落模式,以家庭、部落为单位,以维持自己的生活需要为主,对男子和女子进行工作分类,这些分工是手工业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虽然各日耳曼民族手工业发展比较薄弱,但是不可否认中世纪的西欧手工业也受到其影响。

 

(二)中国两宋时期。中国宋代手工业可按照组织方式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两种,和中世纪西欧手工业相比,宋代不论官营手工业还是民营手工业都更为成熟。尤其是宋代的官营手工业,不仅规模庞大,也已经出现成型的管理机构和监管制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管仲就提出了国家垄断盐铁资源的想法,并对手工业采取了“定民之居,成民之事”的政策,将手工业集中起来,从而为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中的绝大部分,民间手工业由于要用于缴纳赋税,多用于满足自需,只有极少部分用来交易。

 

二者相比而论,西欧各国由于日耳曼人入侵,造成了一定文化断代,导致中世纪初期西欧各国手工业相对中国同一时期起步晚、发展慢。中国随着封建的王朝的更替,手工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被完好继承并不断发展进步,直到两宋时期,手工制造业逐步进入繁盛期,处于当时世界巅峰水平。

 

二、中世纪西欧与两宋手工业的分工

 

(一)西欧中世纪时期。从10世纪到14世纪初,欧洲人口进入缓慢增长期,同时城市也迅速发展兴盛,这些因素带动了欧洲的手工业发展。根据欧洲区域市场逐渐增长的消费需求,出现了大量的木匠、染工、制皂者、硝皮匠、黄铜匠以及许多其他工人。战争与国内殖民等因素又带动了一批手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如冶铁、采矿等。公元15世纪,西欧手工业进入繁荣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农村纺织业兴起,另外也有了成型的采矿业、冶炼业、造船业、制盐业、制皂业、玻璃制造业等。

 

(二)中国两宋时期。中国两宋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手工业有纺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印刷业、茶叶加工业、制糖业、制瓷业等。由于封建传统的“盐铁官营”制度,宋代在制盐生产与矿冶方面拥有集中的、生产规模较大的作坊。

 

在官营手工业中,又有文思院打作、棱作、玉作、扇子作、等因不同材质、物品、制作方式分类三十二作;纺织分织锦、染制、裁造、绣锦四院;将作监诸司有泥作、铁作等合计一百余作;军器监锁子作、马甲造熟作等五十一作。

 

相比中世纪的欧洲,两宋的手工业尤其是官营手工业分类更细致,更多表现在生活需要和享受上面。因为宋代官营手工业产品,仍然主要是为满足统治阶级的日用和奢侈之需,而不是用来交换。

 

三、中世纪西欧与两宋手工业者的构成

 

(一)西欧中世纪时期。中世纪西欧手工业在生产关系上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早期的手工业严重依附于庄园经济。手工业者与世俗领主及教会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到了中世纪中期,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放松。直至中世纪晚期,手工业者已经可以接收包买商的工作,逐渐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二)中国两宋时期。宋代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家通过和雇的方式,招徕许多能工巧匠,这种和雇工匠具有一定自由和专门技艺,成为当时手工业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了严格的管理,由于统治者对奢侈生活的追求,使他们在非常严苛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

 

对比来看早期两宋的手工业者待遇要优于西欧,到了后期随着庄园经济受到冲击,欧洲手工业者获得了更加自由的身份,以及一定的经济独立。

 

四、中世纪西欧与两宋的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是一种由王室贵族直接控制的,为封建国家和统治阶级服务的特殊手工业,在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主导地位。

 

(一)宋的官营手工业。宋代官营手工业延续了唐代制式,中央设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三监下又分设有各种作坊,规模庞大,分工细密,专业性突出。

 

为了防止工人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官府制订、颁布的法式中对各项产品的质量、尺寸、重量、成色、用料等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每匹绢长要达到四十尺,布要满五十尺,军器用物不得用柔铁等。

 

(二)西欧的官营手工业。中世纪的西欧在初期手工业发展主要依附于庄园经济,没有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的需要和条件。与中国不同的是,到了繁荣时期其手工业者已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与宋时的和雇工相比更加自由。

 

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国会的制约以及庄园封建领主的独立性,使西欧各国封建政府难以完全掌控,不得不用颁发专利权的办法来控制手工业,最终走上了和中国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这种政策下,政府对专利者的手工业生产没有强制干预权,与同时期中国两宋时期的官营手工业不可同日而语。

 

专利政策或许对于封建王室存在诸多不如意之处,但从长远上看在西欧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五、结语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6

二、项目管理在手机行业的应用情况

业务外包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业务经营模式。在这一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机制,可以让企业在对外包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在对手机外包制造领域的项目管理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首先需要对项目管理模式在手机行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从欧美国家的企业管理工作来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在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领域、金融领域以及政府机关的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应用。[1]20世纪60年代,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等系统在战略导弹研发工作中的应用,表明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在中国得到了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管理模式在摩托罗拉等手机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在这一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以下几方面问题的存在会给我国收集外包制造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较为不利的影响。从制造项目的控制工作来看,企业关键路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会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从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来看,企业同国际运营商进行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出现的外汇问题,是手机制造企业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从客户资源管理机制来看,外包制造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国际运营商与手机制造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两个不同项目团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也会给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较为不利的影响。

三、手机外包制造項目管理措施

(一)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对工作期限的严格控制,是项目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一个主要特点。在外包制造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项目进度控制工作是制造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下,网络计划技术已经成为项目进度控制措施中的一项核心因素。在项目进度控制措施的应用过程中,传统模式下利用关键日期表来进行进度控制的措施可以得到应用;针对手机外包制造工作的特点,计划平时法和关键路径法的综合运用,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管理方式。在对外包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明确以后,企业可以通过从每项活动的最晚起始时间与最早起始时间之间的差额进行计算的方式,对每一项目的松弛度进行探究,进而在通过对关键活动进行确认的基础上,对项目进度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二)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手机外包制造项目的项目成本问题,也是手机制造商所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对成本分析表、成本累计曲线和挣得值法进行应用的方式,来对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强化。[2]在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项目基准进度计划和基准预算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大重要因素。在外包制造项目的工作准备阶段,企业就需要对这一项目的成本问题进行预判;在外包制造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实际成本额、累计盈余问题和累计预算成本额这三种因素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在成本问题产生以后,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在手机外包制造项目的成本问题中,外汇汇率问题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让企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在对汇率变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多币种结算、远期外汇买卖和延期结售汇业务等措施应用在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之中。

(三)项目客户资源管理措施

手机外包制造项目的客户资源涵盖了国际移动通讯运营商、手机元器件供应商等多种不同企业。在构建客户资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具有现实性的决策方法。[3]它可以通过对人们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充分运用的方式,帮助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客户资源管理方案的优劣顺序进行确定。在进行团队决策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也需要对有关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考虑。

四、结语

提升研发质量、降低研发成本是手机外包制造工作中所要遵循的一种原则,复杂性是手机外包制造项目的一种主要特点。企业在这一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灵活应用。

(作者单位为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龙泉(1981—),女,北京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新业务模式下B公司PHILIPS智能手机设计外包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 韦振.我国手机制造业的生产外包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7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8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9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例10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