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骨科康复护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0 09:47:32

骨科康复护理

骨科康复护理例1

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并理解康复不仅是指身体健康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心、身功能的恢复。也就是说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因创伤所产生肢体或精神上的障碍,是骨科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认识到骨科康复护理不是等患者相关功能发生障碍或有心理负担之后才开始进行康复护理,而是应在患者进入病房时就开始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再次要充分认识到骨科护理不应是被动的执行医嘱过程,而应是积极主动地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指导、有具体措施的康复护理工作。即从患者功能受损开始就应集中力量维持其功能,防止功能丧失或并发症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缩短疗程,使其尽快恢复。

加强业务培训势在必行

目前大多数临床医护人员对康复医学了解、掌握甚少,认识肤浅,对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出现。骨科护士亦是如此,为满足康复护理工作的需要,首先应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康复医学知识教育,如参加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业务竞赛等,以解决在骨科护理中所遇困难;其次骨科护士应有扎实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掌握神经、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特点,机体对损伤的反应与年龄的关系,掌握必要的生物力学、运动力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以便在护理过程中争取放置患者、如何科学的变换和协助其功能锻炼。

扎实有效的基础护理

骨科患者因治疗需要等原因,需长期卧床或肢体活动受限,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防止并发症发生。如在饮食方面,应嘱其多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蜂蜜,适当饮水,防止发生便秘;鼓励和帮助患者定时改变并协助排痰;对年老体弱、营养状况不佳者做好褥疮护理等。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安全护理应该放在首位,以避免安全问题而引起康复护理中断或失败。可见康复护理没有基础护理作保障就无法实施,更谈不上患者早日康复。

功能康复计划的实施

心理康复是肢体康复的前提,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同,并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以更快更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对高位截瘫患者,可根据伤残人的不同心理变化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其从最初的无知期心理阶段,顺利地度过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承认期到最后的适应期阶段,以更好地配合功能康复锻炼。

各项功能的锻炼不论是躯体发生骨折,还是脊髓受损而致的截瘫,都需要及时、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伤残肢体康复。这时骨科护士应独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并做出系统的功能康复计划后进行实施。但要注意实施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治疗中,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此外应注意护士护理病人是应当的,但有时指导督促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有意义,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战胜疾患的信心。指导和督促有时比亲自护理更费时间和精力,护理人员不应嫌麻烦而代劳,以助长其消极情绪,不利于功能康复。

提高自身素质,满足病人需求

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骨折病人要求尽早离床活动,截瘫病人要求再次手术,恢复肌力,重返社会。关节重建病人要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骨肿瘤病人要保肢性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他们需要最好的医生,做最佳的于术,得到最优质的护理。面对病人的需求,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法律意识,讲究沟通技巧,缩短护患的距离,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使病人满意,家属放心,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从医院康复到家庭康复骨折病人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的特点,在现有的医疗制度改革下,大部分病人在医学治疗康复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家庭的康复。在现有社区护理不完善的情况下,骨科护理工作者是要积极担当起社区护理的角色。住院期间不仅要指导病人康复的锻炼,还要教会家属如何督促、协助病人持之以恒的锻炼,增强预防为丰的意识,减少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骨质疏松等等并发症的发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主动提供服务信息,如电话询问方式、康复锻炼的资料,使病人在家也能随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指导。

骨科康复护理例2

2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3]。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康复护理例3

2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3]。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康复护理例4

引言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可以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使患者身体的各方面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有效改善。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变化,康复锻炼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和实践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对于骨折术后患者来说,康复医学的应用对其术后的恢复程度具有决定作用,可以极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康复锻炼是通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的锻炼方案,不仅能够增快患者的康复进程,还能够加强患者的预后,进行康复锻炼不可操之过急,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探讨康复锻炼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科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87岁,平均43.8岁;其中髋部骨折21例,股骨干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28例,骨盆骨折12例,韧带损伤修复16例,颈椎骨折5例,腰椎骨折30例。

1.2方法

对这120例患者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1-8周的康复锻炼,然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的康复锻炼计划为:1.2.1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开展康复功能锻炼对于促进骨科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功能锻炼初期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强烈,因此容易对康复锻炼产生恐惧、抵触情绪。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做好患者的床旁指导[2]。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步增加患者的锻炼幅度,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疏导和鼓励。1.2.2循序渐进告知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不可操之过急,应当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锻炼幅度以及强度。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告知其不要因为害怕疼痛就停止练习,这样做容易导致肌肉萎缩,从而不利于后续康复治疗。同时应当注意锻炼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宜[3]。1.2.3主动锻炼在骨科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具备自身活动的能力,患者主动进行锻炼是术后康复的主要方法,适用于局部固定稳定、无移位、脱位风险的患者,对此,医护人员要加强此类患者的共同指导和教育,制定合理强度的锻炼方法,帮助他们进行尽早的康复锻炼,但切记要谨小慎微,不要急于求成。1.2.4被动锻炼对于临床上那些病情严重、自己不能进行运动的患者,可以运用的方法有针灸、推拿按摩、理疗以及借助一定的工具帮助患者进行锻炼,比如双下肢空气波压力治疗仪、CPM机等。被动活动力量要柔和,不要过累,防止损伤,此方法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不痛或稍微感到疼痛为度。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有6例患者仍然有轻度的活动障碍,其余114例患者均无任何肢体障碍,综合治愈率达到95.00%。且经过跟踪调查,至今未发现患者有恶化现象,所有患者的骨折情况均恢复良好。

3讨论

近年来,骨科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严重影响。康复护理对骨科疾病患者尤其是骨科术后患者极为重要,对疾病的治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多项试验研究结果以及本研究,我们总结出骨科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原则为[4]: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同时明确地向患者说明康复锻炼中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尽最大的努力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康复锻炼护理质量的策略为:

3.1在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疼痛和

担心功能恢复、经济等原因,患者通常存在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也间接导致患者的疼痛耐受力下降,从而不利于功能锻炼的开展。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树立起康复的信心,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康复功能锻炼,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2骨折术后患者由于受到骨折部位疼痛刺激的影响以及

担心进行功能锻炼会对手术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功能锻炼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详细向其讲解康复锻炼对于手术效果以及预后的促进作用,从而打消他们的疑虑,保证康复功能锻炼的顺利进行[5]。

3.3从骨科康复护理的现状来看,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康复

护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意识,工作较为机械、被动,加之一些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进修机会较少,使得他们无法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从而直接影响到了骨科患者的康复效果[6-8]。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对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努力掌握最先进的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医院要多组织类似的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够从中端正护理态度,为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地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9]。综上所述,在对骨科患者开展康复锻炼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人性化护理,并且护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用于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从而使患者的康复效果最大化,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次研究的实践表明,规范化康复锻炼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较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此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康梅,朱芳,卢燕娟.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70-271.

[2]王亚琴.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0):251.

[3]林莉清.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6):93-95.

[4]郑蕾.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家庭心理医生,2015:555.

[5]王玉鑫.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4):250.

[6]张鑫雨,胡雪岩,孙静怡.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5):406.

[7]李传波.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25):180-181.

骨科康复护理例5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67-01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的改变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患者缺乏医学知识,不了解疾病特点对治疗环境非常陌生,加上骨科大部分患者多因突发事件导致意外伤害,对此他们会产生较强的心理反应,常表现为不安、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了解患者心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的过程中,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建立良好的关系,医患、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尽可能为患者调整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态,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准确掌握其心理因素与反应[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1――2010、6,共收治因车祸、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包括:四肢骨折、腰椎、颈椎、骨盆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年龄6-88岁。其中男性49例,女性20例,单侧肢体骨折29例,(包括单侧的上肢或下肢),双上肢6例,双下肢8例,颈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10例,骨盆骨折6例。

1.2心理状况

从本组资料看,因均为意外致伤,患者会出现不安、恐惧、焦虑、悲观等现象并很在意护理人员的表情、姿势、态度、行为等心理反应。

2、护理目的

2.1入院时除了评估一般资料及生活状况外,重点是心理护理,通过接触发现,本组患者有40例为性格孤僻型,不愿与人交往,20例性格开朗,9例中性人物性格。本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或多或少的有恐惧、焦虑、悲观的心理状况出现。

2.2护理的目标:满足患者舒适的要求及心理需求,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3、方法

3.1 环境的舒适要求:舒适环境的管理是此项工作的首要条件,本组患者均安排在2-3人间的病房,有适宜的光线、温湿度,将本组患者进行性格混合搭配的住在一个病房,即性格孤僻的和开朗的人住一起,鼓励病人之间互相交流、谈心。在住院期间为其创造一个安静、安全、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的床单位应保持清洁、整齐、干燥。儿童尽量让其父母亲陪护,可携带无伤害的玩具。

3.2 的舒适要求:骨折的病人大多数接受着石膏固定、皮牵引、骨牵引等治疗,这些治疗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病人的舒适感,医护协同,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协助病人尽量采取舒适的。如颈椎、腰椎、骨盆的骨折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由2-3名护理人员间隔2-3h更换舒适。

3.3 心理护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病人的情绪,主动投入到肢体康复训练中,将可能发生的致残率降低到最低,使病人早日重返社会,自食其力,成为能服务社会的人,是骨科治疗和护理的最终目的。病人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每个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和病情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心理护理的介入是对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贯彻于护理全过程之所须,使其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3]。

3.3.1恐惧心理;患者主要体现在对疼痛的恐惧,因为均是意外伤害所致,在手术的过程会有可能再一次的担心疼痛的出现,此时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是方言告知患者:“没事的,也许您一觉醒来,手术就顺利完成了。”根据不同的病人,用不同的有效的语言进行沟通,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方式、施行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治疗的意义、大致过程、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对应的方法。使患者增强对实施手术的信心,鼓励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

3.3.2 焦虑心理:患者均为意外伤,常常会出现幻觉或是在睡眠中惊醒或是噩梦连连,从而导致患者整天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加强心理的疏导工作及时的予以安慰,耐心倾听其主诉,向其提供一些幽默的书报杂志,听听轻松的愉快的音乐,说说鼓励性的语言和一些暗示性的动作,如拍一拍患者肩膀,握一握患者的手等轻微的动作,使其感到极大的心理安慰,增加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同时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用端 庄的体态,和蔼可亲的笑容,诚恳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以增加护患之间的关系,使其感到人在医院却能体会到家的温馨感,以达到精神愉快,心情畅快,减轻心理压力,最后达到治疗目的。

3.3.3 悲观心理:本组患者中有10例 截肢病人出现悲观情绪,为此护士在充分关心和同情的同时,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引导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述一些残疾人杰出事迹,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等,鼓励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激发他们的求生欲望,重燃对生活的信心,积极对待人生,用自己的顽强意志配合各项治疗战胜疾病。

3.4 肢体康复训练的指导:护士应该给予耐心的指导,对训练中不协调的动作要耐心的反复讲述,不能过于急躁,应循序渐进,多多给予鼓励、表扬。对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予以肯定,使其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打消消极心理,增加自信心,从而使患者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下,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3.5 出院的指导:当医生开具出院证明后,护士应正确的指导患者或家属办理出院的各项手续,对出院带药者,应详细说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程度做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其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如卧床的时间、肢体的功能训练、拐杖的使用、复诊的时间、电话回访的制度等等相关事项。建立好各种关系,把医疗护理服务从医院扩展延伸到社会,从患者扩展到健康人,从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通过出院的有效沟通为整个的住院过程做一个良好的结局,通过复诊、随访与患者建立牢固长久的联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全民健康的意识。

4、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的方法,本组恐惧、焦虑、悲观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应均得以改善,在院期间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率。将心理护理应用到骨科康复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了身体的舒适,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病人早日出院恢复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并且证明了心理护理在骨科康复患者的护理的重要性。

5、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使护士及时了解病情,有效地避免护患矛盾。在工作中把握各种不同的沟通契机与技巧,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真挚、尊重和同情心,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态度诚恳,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有关切同情之心,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信任感。二是要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层次的患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语言力求简洁准确、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得体、言语亲切、语调平和、语速适中。注重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和道德性。将爱心关心传递给患者,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有效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保证各项治疗的完成。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这是整体护理的内涵,是提倡人性化服务的需要,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4]。

参考文献

[1]韩杉,许秀湘,徐冬梅.外科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与分析.吉林医学,2008,1,(29-2).

骨科康复护理例6

康复医学护理在骨科中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在康复护理学中骨科康复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骨科术后致残率,强化骨科患者的康复效果[1]。在具体的康复锻炼中,需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只有严格的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2]。为了对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康复锻炼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20例骨折术后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56岁,平均(32.7±3.7)岁,其中有38例上肢骨折,22例下肢骨折;观察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0~54岁,平均(33.9±3.2)岁,其中有39例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不进行康复锻炼,只对患者实施基本性的护理,使患者自然恢复[3]。主要是定期的评估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对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按照医嘱使患者开展适当的肢体锻炼。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应用康复锻炼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和康复锻炼,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被动康复锻炼

针对其中严重瘫痪的患者实施被动康复锻炼,主要由健康一侧的肢体或者他人带动患肢活动。被动康复锻炼主要包括按摩、针灸、被动活动、理疗、推拿等各种方式,在进行被动训练的时候,康复训练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体力进行充分的考虑,防止在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再损伤,以稍微疼痛或者没有疼痛为最佳[4]。

1.2.2主动康复锻炼

在整个康复锻炼过程中主动康复锻炼属于一项重要内容,在具有活动能力的患者中该康复锻炼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康复训练人员必须要正确的指导主动康复锻炼的患者,将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提供给患者,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5]。在进行主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康复训练人员要帮助患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康复锻炼,使患者更快的实现病情恢复,并且提升患者的预后情况[6]。

1.2.3助力康复锻炼

对于自身力量不足的患者实施助力康复锻炼,也就是通过对外力的借助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借助他人进行康复锻炼,也可以借助运动或者健康一侧的肢体进行训练。在进行助力训练之前,康复训练人员要全面的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在具体的助力康复锻炼中,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确保患者康复锻炼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

1.2.4肌肉康复锻炼

首先,等张收缩:等张收缩主要指的是张力在肌肉收缩的时候不会出现变化,而肌肉在长度方面却出现了改变;其次,等动收缩:等动收缩主要是指使肌肉按照恒定的速度,在整个关节范围中实现最大用力的收缩;等长收缩:等长收缩主要指的是使肌肉在关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运动,在机体的肌肉锻炼中等长收缩属于肌肉锻炼的早期阶段,在进行等长收缩的时候必须要对患者肌肉收缩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指导。

1.2.5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之前,必须要保证其具有稳定的情绪,并且要确保通畅的大小便,防止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正确的指导患者的饮食情况,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各种不适情况,需要马上到医院就诊。此外,康复训练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在家中继续开展康复锻炼,并且告知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复查。1.2.6实用性康复锻炼固定带作为针对特殊患者量身制作的一种康复训练器具,实用性康复锻炼固定带具有比较简单的使用方法,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肿胀,并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其神经感觉肌肉弹性得到有效的恢复,更好地发挥患者康复锻炼的自主性,因此具有重要的作用。

1.3疗效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痊愈:患者在康复锻炼之后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都完全消失,而且实现了良好的愈合;有效:患者在康复锻炼之后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都实现了显著改善,而且愈合情况较好;无效:患者在康复锻炼之后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都未出现改善,甚至有所加重[7]。(有效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精心的护理和科学的康复锻炼之后,对照组达到了63.3%的总有效率,观察组达到93.3%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使患者手术部位的局部肿胀得以消除,防止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的问题。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肌体功能,并且及早地开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具体的康复锻炼过程中,康复训练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密切观察,从而能够将训练的强度把握好,还要积极做好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使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得到缓解。在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包括很多的等级,而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康复效果,同时骨科康复锻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了有效的保证护理效果,康复训练人员必须要对各种骨科基础知识进行不断学习,并且将常见的骨科疾病掌握住,如果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康复训练人员必须要及时的联系主治医师,从而全面的强化自身的护理水平和能力。此外,康复训练人员要以患者康复情况为依据,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康复计划,督促患者在康复锻炼中积极的参与进来。随后按照康复锻炼计划,由康复训练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各项康复锻炼活动。针对一些瘫痪的患者,由康复训练人员对其进行针灸、推拿、理疗和肢体按摩等,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8]。为了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必须要与医生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明确的掌握和了解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恢复过程,更好地指导患者训练。此外,由于骨科康复训练要求康复训练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因此,必须要定期地举办各种关于骨科康复训练的讲座和培训,将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给骨科康复训练人员,积极地改善其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的问题,从而能够将更好的康复服务和指导提供给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综上所述,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康复锻炼的重要作用,医护人员要对各种护理技巧和护理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积极地采用专业康复锻炼的方式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指导,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全面的强化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林莉清 单位:三明市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1]张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99.

[2]李娜.骨科康复护理中路径式功能锻炼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0(15):137-138.

[3]李彦丽,连建伦,彭欢,等.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7(11):260-261.

[4]刘琼芳.康复锻炼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5,18(9):13-15.

[5]赵红霞.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222-223.

骨科康复护理例7

1.1一般资料

我院老年骨科病房收治65岁以上老年患者,疾病谱涵盖骨科各种疾病,但以四肢骨折、脱位多见。2010年8~12月,共收治老年患者436例,男297例,女142例,平均年龄70.33岁;其中,下肢骨折235例,上肢骨折119例,其他骨科疾病82例。

1.2评价内容

1.2.1康复意识评价

评价患者对康复知识的认识和训练方法的掌握。对认识不到位、训练方法不正确的患者给予反复、耐心的宣教指导,直至教会为止。

1.2.2锻炼依从性评价

评价患者坚持完成“训练项目”的情况,观察康复效果,如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感觉、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恢复情况。随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的连续性。

1.3结果

本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09例,一期愈合率92.6%,保守治疗12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33.21d。

2“无陪”护理工作模式

2.1护士管床,责任到人

全科27名护理人员中,除安排治疗、办公护士各一名外,其余全部为管床护士。将管床护士分为五组,每组5人,其中设组长1人,专门负责本组重病人以及监控本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每位管床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床位,12h在班,24h负责,全面实行责任小组、管床护士包干负责制。

2.2护士回归病房,实施整体护理

护士除了负责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具有医学专业的全面生活护理。同时,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及无微不至的整体护理工作。

2.3一对一沟通,面对面督导

护士对患者实施“责任包干制”式的护理模式,即一名管床护士在一定时间内,面对的是固定的病人。护士与患者全方位的接触,让护士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进行面对面的护患沟通和一对一地讲解、指导,并随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包括了解患者心理动态,介绍病情进展情况,强调康复锻炼对骨折恢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患者对康复锻炼的顾虑,使康复锻炼有效进行。

2.4康复锻炼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2.4.1定期进行功能评估

管床护士与患者密切接触,随时对患者的伤情以及关节活动度、肌力、肢体肿胀和疼痛等功能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翻身、关节活动,以及站立、行走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2.4.2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指导

2.4.2.1知识讲解与方法传授

管床护士根据功能评估结果和康复锻炼计划,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对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知识和方法的讲解、宣教,使病人了解康复的目的,树立康复的理念,学会康复锻炼的方法。必要时护士要亲自示范、指导,直至病人完全掌握。

2.4.2.2提供骨科康复读物

对有阅读能力的老年患者,推荐相关读物,如我们编写的《骨科病人健康指导》、《骨科知识问答》等读物。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进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康复锻炼中来。

2.4.2.3设置训练项目并督促完成管床护士为病人量身设置康复锻炼项目,并经常深入病房,督促病人按时按量完成每日锻炼内容。

2.4.2.4进行护理,保证康复锻炼效果

老年骨科患者卧床时间长,肢体活动受限,而且不同的手术对或肢体摆放要求不同。因此,康复锻炼过程中必须贯穿护理,即应用人体力学原理,经常检查病人身体的生理曲度或肢置对功能的影响,以便采取良肢位、功能位或舒适,以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受压,缓解身体疲劳,有效预防肢体畸形。

2.4.2.5随时调整训练方法

根据伤情及康复训练效果,随时调整训练方法和计划。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防止畸形愈合。同时要避免过早、过量训练,以免影响骨折愈合,甚至造成骨折移位、假体脱位或再损伤的发生。

3体会

3.1提高了患者完成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加强了管床护士面对面的康复指导,起到了督促和鼓励的作用,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伤患,更重要的是通过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训练的自觉性。

3.2体现了骨科康复的整体性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使康复训练贯穿于骨科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从教育指导到预防治疗,全程关注患者的功能康复,起到了医生不能替代的指导作用,体现了骨科治疗与功能康复的一体性。

骨科康复护理例8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均为2011年6~12月我科的骨折术后患者,其中下肢骨折术后20例,上肢骨折术后16例,60岁以下14例,60岁以上50例,所有患者术后1~8周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1.2方法

1.2.1被动运动

适应于瘫痪严重的患者,主要依靠他人或健侧肢体带动运动。被动运动的方法有按摩、理疗、针灸、推拿、借助器械和被动活动。

1.2.2主动锻炼

是康复锻炼的主要方法,适应于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对主动运动的患者多指导、多鼓励,指导患者进行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运动,鼓励患者的微小进步。

1.2.3助力运动

此类患者的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起床时需要帮助。外力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健侧肢体或运动器。护理时要给予其指导、鼓励和协助。运动器用前要检查,以确保安全。

1.2.4肌肉锻炼的形式

(1)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而肌肉长度改变;(2)等动收缩(等速收缩)。指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最大用力的收缩;(3)等长收缩。在保持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进行肌肉的舒缩运动,是肌肉锻炼的初期阶段。应由护士指导患者肌肉收缩的方法。

1.2.5患者出院前的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的指导;保证患者安全,如有不适需及时随诊;给予患者家中训练时间的指导,并嘱其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康复锻炼顺序可遵循站—立—坐—蹲的原则。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a按时进行门诊复查。

2结果

经1-8周的康复锻炼后,完全无肢体障碍患者有34例,轻度障碍患者有2例,康复率达94.44%。随访1-2年,患者康复状况良好,病情无恶化。

3讨论

3.1骨科术后康复锻炼期的护理原则

护理人员应平易近人,真正关心体贴患者的疾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者详细介绍康复锻炼的原则、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正确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伤肢功能的早日恢复。

骨科康复护理例9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骨折治疗的病人共计50例,进行研究。其中上肢骨折患者30例,下肢骨折20例,60岁以下19例,60岁以上31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后给与常规的护理,在患者手术后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并确保康复训练时间为1-2个月,以此观察康复患者的训练结果。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给予干预,完成治疗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康复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就是对于有能力活动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并确保其进行主动的锻炼,但在锻炼的时候,要确保适当训练,不能超过自身的锻炼限度。对于有的患者,需要进行被动运动,就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被动锻炼。主要是患者的病情较重,所以不能够进行自我的主动锻炼,只能依靠依靠别人或者是部分肢体的协调而运动。被动运动的方法主要包含针灸、理疗、按摩、推拿以及借助工具等。对患者进行被动锻炼时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来拿捏力度,以免造成二次损伤,以不痛或者是稍微疼痛作为锻炼的界限,力度不宜过大,否则达不到锻炼效果。适当的时候,可以选择实用性的康复锻炼固定带,这些器具一般都是通过专业定做的,并具有特殊的作用,而且使用方法比较简单。通过实用性康复锻炼固定带,可以确保患者的肿胀消退,而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能够全面提高患者的肌肉弹性,并促进患者的神经恢复。

1.3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在患者进行1-2个月护理后,要对两组的患者进行骨折愈合情况全面观察和分析,一般情况分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在治疗后也逐渐消失,在进行X射线检查的时候,患者的骨折情况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有所缓解,利用X射线进行患者骨折情况检查,具有愈合效果,但是效果一般。无效:基本没有任何变化,而且没有任何效果出现。

1.4统计学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了X?检验组间数据对比,若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患者进行1-3年的回访,发现患者的自身健康状况比较好,而且患处并没有出现更为严重的恶化情况,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3讨论

3.1骨科手术康复锻炼期的护理原则

骨科康复护理例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骨科患者,男性患者107例,女性73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7.6±11.8)岁。急诊手术46例,择期手术134例。手术类型:上肢手术76例,下肢手术89例,脊柱手术1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如下。

1.2.1护理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骨伤部位、程度、开放性伤口、脏器功能、生命体体征、焦虑抑郁情绪、悲观失望等心理状况、家人支持程度等。

1.2.2实施康复护理

(1)病房护理。将病房温度和湿度分别调节至20~26℃、50%~60%,同时护理人员定期检查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杀灭病房细菌,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康复环境。

(2)阶段性护理。术后1~2周:要求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指导患者适应在病床进行所有生活行为;减少下床活动,避免应出大幅度动作牵拉伤口。患肢下垫枕头或其它柔软护垫,使患者略高于心脏,预防患者肿大。定期按摩的患者,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对患肢意外的肌肉进行收缩锻炼。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促进活血祛瘀。禁止食用油腻、酸辣食物,控制的滋补食物摄入量。术后3~5周:加强患者部位关节、周边关节及全身力量锻炼,预防纤维粘连,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饮食护理以和气补血为主,要求患者多食用动物内脏、骨头汤、鸡汤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钙质和蛋白质。术后6~8周,逐渐进行全身关节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量,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提高锻炼强度。饮食护理以强筋壮骨为主,辅以料汤或药酒。

1.2.3心理护理

主动关心病人,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耐心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时间,并指导的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让患者从身体和心理做好准备;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重视;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疑虑,避免患者胡乱猜测引起情绪不稳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掌握原因,并加以疏导,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积极康复锻炼的决心和配合康复锻炼的耐心。

1.3观察指标

从病人吃饭、穿衣、如厕、洗澡等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情况,完全自理:能独立完成4项生活行为;部分生活自理:1项以上生活行为需部分帮助才能完成;完全不能自理:以上生活行为需他人全完帮助。生活自理率=(完全自理+部分自理)/例数×100%;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组的生活自理率为76.7%,对照组为43.3%,生活自理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