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校教育信息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2:25

高校教育信息化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1

更新教育信息化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迫切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开发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过程,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

“互联网+”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是站在校园的角度实现教育数字化,更多注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实现了校园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并逐步迈向集成化、物联化和智慧化,为教育信息化发展铺设了道路。

应用“互联网+”于教育行业,更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转变了教育信息化的视角。“互联网+”更加注重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协同与创新发展,站在互联网的视角构建和运行教育,弱化了校园,强化了教育的本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整体融合协同的模式,不仅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融合,还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协同。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高等教育信息化经过“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如校园网站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校园主干宽带网络达到了千兆或万兆级别、校园网络和应用系统得到了普及、校园“一卡通”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等。但通过仔细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也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均衡

在基础设施方面,各高校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服务器数量、接入互联网总带宽、网络存储总量等相差较大,重点高校硬件设施富足,地方高校资源较紧缺。在应用系统方面,差距也很大,有的学校应用系统完善,有的学校仅建设了教学运行必需的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而其他系统如OA系统、邮箱系统等都未建设。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方面,有的学校不够重视,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数字资源较匮乏。

高校信息化建设复杂多样,缺乏顶层设计

对各高校而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尽相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应用管理系统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等复杂多样,并且会随时间动态变化。但从整体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系统整合程度和应用水平较低,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业务系统信息标准未统一,业务数据未整合

大多数高校中,各业务应用系统是各自独立的,信息标准没有统一,各业务数据也未能进行整合,大多未考虑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教育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研发实力薄弱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尽管高校通常都设有信息化部门,但是信息化部门人才匮乏,通常只有几人从事简单的维护和行政管理工作,无法形成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家委员会,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信息系统的研发、数字资源的建设方面,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的系统极少。

大数据统计分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是大数据的来源地,时刻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如考生报考数据、学生学籍数据、成绩数据、一卡通应用数据、图书借阅数据等,在高校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可以被保存下来,这些数据对高校而言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传统的信息化建设中只是把这些数据简单地保存下来,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的潜在价值并没有利用起来。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中,要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对数据进行集中、整合、挖掘,帮助实现教学评估、个体分析、舆情预测、策略决策等,真正提高高校的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

结合高校信息化现状,在“互联网+”环境下,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校园内部独自建设,更要注重高校之间甚至是教育系统的联动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互联网+”的应用、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实现高校平衡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

构建推进“互联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机制

高校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机制。一方面,设立“互联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二级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主要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审议、资源经费配置、建设过程协调等。另一方面,设立“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隶属于领导小组,由校内外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项目方案评审、项目实施过程监督、项目验收评估等。再一方面,设立“互联网+”信息化运维中心,负责信息化的应用培训、信息化的运行维护、信息化的用户反馈等。拥有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有利于从顶层到底层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与融合,为“互联网+”信息化提供基础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网络设备、硬件服务器、一卡通、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等,学校现有信息化部门要加强专业人员建设、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集成现有应用软件系统、积极引导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以应用为导向打造数字教学资源网络云,实现教学、管理的互联网化。

构建在线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

高校不能仅满足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应构建以应用为目的的育教学资源平台,平台内容可以包括学习资料、内部教材、视频教学资源等。同时要确定统一的资源数据标准,借助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各类已有资源的统一组织,实现共享和应用。根据应用需要,平台可划分为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模块。

根据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要求,高校要开展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个人门户。学习空间由个人主动进行个性化构建,可以聚合各类学习资源,同时,学习空间是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者可以浏览其他人的学习空间,并对其他人的学习经验和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交互和交流。这样,在提供个性化展示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个性化资源中心和搭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也建立起了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沟通交流社区平台。

发挥高校集群优势,引领高校信息化联动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将互联网应用成果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达到规划共绘、资源共享、平台公用、效益共享等,需要多个机构有机互动、协作参与、协同发展和协调融合。

高校之间教育信息化资源具有互补性,高校通过连接形成高校集群,可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这些效益动力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集群发展的动力。高校之间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差别,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办学思想、经验和方法,通过联动发展,可以分享见解,改变技术和创新模式,激发创新活力,产生新层次的效率和生产力,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

构建高校教育云,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集成、融合与创新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2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3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淫秽、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4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应用前景广阔,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途径之一。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新理念,提出后得到高校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由于信息技术涵盖多个领域,可以应用在教学任务开展环节中,日常监督管理也能够引入。实现高校基层工作人员与管理层实时对接,在校园内形成区管理网络,减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制度冲突。也可促进高校科技领域建设情况与国家先进水平接轨,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教育信息化理念落实后在教学途径上也有明显增多,可满足不同时期高校学子以及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

(二)有利于改善教学管理与信息资源环境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管理工作与教学任务拥有同等的重视度,信息化教育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方便工作人员对教学任务的开展进行有效管理。在知识资源上也有明显的增多,教学阶段还可以将网络知识与学习者共享,帮助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知识。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完全能够满足信息化技术应用,大部分课程都会使用到多媒体设备,除此之外计算机的普及也加快了教学形式进步速度。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开展信息化教育可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先进技术,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高校发展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学生素质得到提升的前提下才可以将改革与发展提上日程。而教育信息化正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更具有吸引力。在讲解知识点时将网络上不通观点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并在教学环节中发表独特的见解。计算机是了解社会动态不必可少的设备,信息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一)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在高校普及后,管理人员也开始研究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创新。信息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从多个角度分析,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在工作方式上也有明显的改变,不但工作效率高,更能随时将工作资料与管理人员共享,方便领导指令。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强大,使用者还可自行将信息加密保管或者删除,节省空间用来存放更多的数据。资源共享可以在已有的网络平台中进行,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构建运营平台,教育信息化理念落实后还可以加快信息更新速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高校社会竞争力也能因此得到提升。

(二)教育资源数字化

教育资源是高校开展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可丰富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到更多的相关知识,这样在课堂中教学人员提出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听课后反馈效果也有提升。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项目,教学能力得到保障后再开展规划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现状,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新型技术人才。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过程从单极化向合作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在落实过程中会对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影响,这也是教育改革所必须经历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并不能选择乐于接受的学习模式,而信息化技术应用后,大量多媒体设备被代入到课堂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整理的资料与同学共同分享,增大了互动环节的比重。此时学生处于主动状态,能够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由此可见,以教育信息化为途径开展的高校改革规划具有可行性,应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帮助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新教育理念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二)学习活动从群体化向非群体化发展

自古历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因群体形式存在的,引入信息化技术,可开展网络教学,彻底打破集体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更有力的学习空间。高校教学理念改革需要一个过渡阶段,避免教育工作者因模式突然改变而不适应,既不能应用先进技术,传统教学方式又出现混乱。信息化不单体现在技术层面,更要在内容与管理方式中做出创新,给学生更多自主安排的空间,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向社会输出人才,毕业生工作能力强会为学校赢得良好的评价,因此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即是对高校未来发展的影响,教育模式由传统向信息化转变这一过程中要分清主次,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前提。而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性也要展现出来,帮助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三)体育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领会技术动作要领,进行练习的单一传递式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教学环境下难以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会再度兴起。尤其是以学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模式将会被广泛地认同。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5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

(一)教育观念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应该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技术为应用的整个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以及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变革,是有关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使命。

目前,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新理念。在大学里要求学生学到的不再仅仅是经验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倡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就要有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所需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技能,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自然、了解世界;其次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授人以渔,使学习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协作、学会生存。高校教师能够具备这样的新型教育教学的理念、策略、技能和能力的必要条件依赖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二)职业角色的转换

面对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高校教师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把握自身发展的机遇,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以满足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讲,一个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重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教师将由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变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教与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众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将要成为学习者的导航者、教学资源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必然对其传统意义上的从教执教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信息素养的提高

目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教师的时代性标志。一方面是教与学过程中教育观念需要转变、教育理论水平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提升,还要具备信息数字化时代从教执教的基本教学策略和技能;另一方面,面对各种学科的不断渗透和交融,高校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也急需不断地拓展,再学习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

终身学习目前已成为高校教师适应时展的必然,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知道如何快捷地寻找组织信息和有效地利用信息,使其拥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教育现代化的职业环境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我校历来重视教师的教育与培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各个业务层面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根据我校教师的信息素质远不能适应当今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技术机构自2000 年开始,连续几年开展了从点到面分批分层的旨在提高广大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学校教师队伍信息素质普遍有所提高;同时,还加大了信息化设施的投入,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在硬件和软件的两个方面为教师教育信息化推波助澜。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

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教育领域与其它科技领域相比,变化甚少,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地沿袭至今。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课堂授课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教学形式,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仍然主宰着广大教师。绝大部分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不变的教案和教学模式,仍靠一支粉笔论天下,并没有要改变它的需求和压力,甚至多少因自身素质的原因不愿意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自己和改变学生。

针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对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不仅仅限于信息技术的技能掌握,而且有重点地让他们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并展开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面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数字化环境下学生广泛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职业需求,教师普遍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执教能力有了强烈的危机感,要求知识更新、角色转变、能力提高的愿望非常强烈。目前运用先进教学理念、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成为各个学科教师的追求。

(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应用

我校是一所以两所中专学校为主合并升格不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绝大部分的教师过去没有受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教育训练,因此,缺乏教学过程中有效设计和使用教学资源的意识和需求,造成了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技能先天不足。另外,由于学校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为数不少的教师没有及时地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致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十分有限。基于以上情况,对广大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开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学校将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范畴和组成部分,培训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着重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技能、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技能在教育教学中综合应用的能力为目标;培训的方式分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专职进修等多种形式;同时,还参照上级教育机构有关的教学评估指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师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教学信息化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将信息素养与教师晋职升级挂钩,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热情和追求。目前,全校50 岁以下的教师均分批分层地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培训,80%以上的课程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我校是在2003 年开始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与国家教科网互联,2006 年完成校园一卡通建设的。学校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信息化硬件设施,但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网上教育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造成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有路但无车无货现象,致使广大教师对信息设施的使用仅限于一般的网上信息浏览和发送邮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本手段的各种教学与科研的运用非常有限。因此,近年来,学校在完成了信息化设施基本建设的同时,开始重视本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将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到议事日程。

首先,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来指导和协调全校信息资源的建设;二是对学校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遵循规范的标准定义数据以达到数据资源的共享性和互操作性;三是要求教学资源的开发讲究教育性,注重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以提升教学应用的实效性;四是办好数字化图书馆和学校信息数据中心,提供通用快捷的数据检索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与数字化学习的支持。从目前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学校各个业务部门的应用得到了大力的开展,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拓展。然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部门将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解决大量的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6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一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这一内涵,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1)教育信息化是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而非仅仅指信息技术这一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2)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涉及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这两大范畴(前者侧重教育、教学的应用,后者侧重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应用);而非仅仅涉及教育、教学领域或教育、教学部门这一个范畴。

(3)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时空限制、一定组织形式并有教师参与的特定教育活动,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信息化在强调应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和教育部门中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领域(教学领域又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与推广。不抓住这个重点,教育信息化就会本末倒置,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

只有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这一基本内涵和以上三点,才能牢牢把握住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内容及重点。

2.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按照上述基本内涵,我们来回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迄今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1)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规模,并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总的说,在这一阶段的应用还不深入,也尚未确定应用的重点。简而言之,其主要特征就是强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

(2)从21世纪初开始到现在――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逐步深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继续关注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应用的同时,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应运渐转向教学领域,并强调要通过这种应用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情况看,自1998年以来,在发展速度与规模上我们已经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的校园网、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信息与信息管理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普及:高校招生人数1998年是108万,2002年是340万,2006年则达530万,和1998年相比。增长了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硕士生、博士生在学人数以及公办和民办高校的数量也有类似的大幅增长。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这几年已经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从2003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启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通过教育信息化与精品课程建设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是该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高教司领导还多次讲话要求把教育信息化重点放在促进高校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面。可见,就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开始迈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教育信息化在第二个阶段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还可以从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动向得到佐证:

2003年12月召开的ICCE(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的主题是“ICT教育应用的第二浪潮(SecondWave)――从辅助教与学到促进教育改革”。过去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一种手段、方法,这次会议则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整个教育的改革,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可见,学术界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微软于2004年11月在新加坡举办国际信息化论坛,其教育分论坛的主题是强调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IT in education)来促进教育改革并实现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蛙跳式发展(Leapfrogging Development)。如何利用时间来提升教育质量(而且要求实现蛙跳式即跨越式提升),开始成为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的主题,这无疑对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05年11月于日本东京召开了e-Learning国际研讨会,其主题是“如何建立e-Learning的质量保障机制”。这说明质量是e-Learning的生命,同时也表明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认真追求的根本目标。

为了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真正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促进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必须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做出严肃而认真的回答。下面先从应用层面看,应如何作出这样的回答。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从理论层面做出的回答

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网络课程。目前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方式,高等院校则两种方式都很常用(但由于近年来国家倡导精品课程建设,而精品课程都要求能上网,以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所以这一两年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往往更多地采用网络课程方式)。

1.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指,通过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即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或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软件。

多媒体课件可大可小――小的多媒体课件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一般称之为“堂件”),较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涉及众多知识点,例如涉及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课程。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管是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的“堂件”,还是涉及众多知识点的较大型课件),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即想要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日标,关键是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要充分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适用场合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一般适用于以下三个环节:创

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

①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作用是通过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比较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情况需要创设情境,一是在一节课的开头,二是在一节课的中间或结尾。这两种情况的运用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完全相同。课首的情境创设,其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主题上来:课中或课尾的情境创设,其作用则是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或是用于对情感类教学目标的巩固拓展与深化。

②用于突破重点难点――理、工科中的抽象概念、原理、法则,医学中的病理分析与手术过程,以及人文科学中的某些重要理论观点,往往难以仅仅通过教师的口授、板书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化学实验中某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其实际操作过程不容易讲解清楚又不便进行示范,对于这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通常都能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③用于促进自主学习――有很大一类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师教的直观教具,更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

(2)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最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理科的抽象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科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用三维动画最为有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想了解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医科的各种手术过程和病理分析来说(如肿瘤转移途径、白细胞如何变形等),真实的动态的视频录像,往往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人文学科的许多理论观点则有赖大量资料和案例来说明,这就需要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图表、照片和相关的视频材料(而三维动画在这种场合通常没有用武之地)。

对于艺术学科(如音乐、绘画)多媒体的音响与色彩无疑能发挥重要作用。

(3)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正确、形象、生动、丰富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涉及动画、照片、图表、声音和视频。所有这些内容都要首先满足正确性要求,即保证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在此前提下,还应满足形象、生动和丰富(内容不能太单一,有关资料不能太贫乏)的要求。

2.网络课程的有效运用

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特征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交互性、共享性”。所以如何体现这两种最本质的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一般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应有网上的在线讨论、协作交流。

网络课程的共享性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所以一般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至少不能算是优秀的网络课程)”。

如何来满足上述这些要求呢?这就要靠教学设计,要靠有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精品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这是精品网络课程的基础。但是光有这个基础还不够,还要有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脚本,而脚本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设计。可见,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有保证的前提下,网络课程建设的关键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怎样使网络课程达到或接近精品课程的要求,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搞好教学设计,绝不仅仅涉及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本身,还必须关注其他的相关因素。

教学设计是介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科,教学设计属于方法学范畴。教学设计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开发者所坚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直接相关;另外,现在讨论的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即有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教学设计,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信息技术这个因素。所以,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来说,应当首先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教学设计是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这种教育思想是否确实具有先进性;

二是教学设计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基础之上――这类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可以满足课堂面授的需要,但不一定能适应和体现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特性与需求):

三是要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主要看所用模式是否能反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发展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不同模式要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去实现)。

上述三个问题,是在从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充分注意并认真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

我们应当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几年间,整个国际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大的转变。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有丰富的资源,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所以,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90年代中期甚至到90年代末一直很流行。但是经过十年左右网络教育实践的探索以后,人们发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方面,在培养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由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所体现的网络教育确实具有其他媒体、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这种网络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比如,传统教育中的人文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更有效发挥等等就是e-Learning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强调二者的结合――既要发挥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也要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也就是主张把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二者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结合称之为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简称B-Learnlng)。从教育思想看,这就相当于由“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一主体相结合”――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国际上教育思想的这种变化应当反映到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来。当前,在一些较先进的网络学院所实施的十多种教育模式中,除了有基于超链接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协作交流、资源提供、网上虚拟实验和

专题研讨等模式以外,还提供网上导学、重点难点分析、网上答疑、面授辅导、巡回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实际上这就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在认真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网络学院在构建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时,强调要从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个人门户网站为中心,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这类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的选择与设计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比较先进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而不仅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B―Learning,而不仅是e-Learning。

第二个问题:作为传统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直接体现在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已有很大的变化;这种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授、板书、演示”为特征的传递授受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耳听、手记、练习”为特征的刺激强化方式。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普遍开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已逐渐由传递授受转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已逐渐由刺激强化转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建构方式,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真正主人。

如上所述,教与学方式的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教与学理论的新发展,也反映了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必须适应教与学方式的这种改变,以满足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并要在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网络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出来。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多重交互手段)。这就要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除了应当考虑诸如情境创设、启发思考、实验仿真、案例分析等与启迪诱导和主动建构的教学方式直接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信息资源提供和增强交互性这类教学条件。否则启迪诱导和主动建构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除此以外,要想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还要依靠“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方法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以教为主”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i

②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③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⑤进行施教,并在施教过程中做形成性评价;

⑥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它主要包括下列环节:

①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②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③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④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⑤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前者是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难以体现新型的学习方式;后者则相反,只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的教,难以体现新型的教学方式。所以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新型教学设计,才能较好地满足上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需求。这种教学设计在过程和方法上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设计之所长,因而包括下列环节;

①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②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③教与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既包括一般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也包括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④学习情境创设;

⑤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⑥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所得到反馈对教学内容与策略加以调整。

第三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模式是否能反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新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标志,所以,基于因特网的网络课程即是由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课程,其教学设计必须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模式的变化(因为不同的应用模式要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去实现)。上个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早期模式是CAl――算机辅助教学。后来,信息技术教育专家认识到,“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学”,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能仅仅用于辅助教师的“教”,更要用来辅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所以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主要模式就逐渐由CAI转向CAl――计算机辅助学习。但是在我国,由于1982年以后才开始有辅助教学(比国外晚了20多年):加上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历来是以教为主――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在我国始终是以CAI为主,并未经历CAL这个阶段;甚至到了今天,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模式还是停留在辅助教学上。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国际上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模式又有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主要模式不再是CAI和CAL,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

进入这一阶段以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所强调的不再是工具、手段,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来营造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协作交流等多种教与学活动,也就是能支持上面所述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而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模式,从而支持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关键是要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这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除了要运用上述“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以外,还需要有科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指导方能奏效。换句话说,要想让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显著提升,就必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尤其是深层次整台理论)的指导下,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狠下工夫。

有些网络学院已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它们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流媒体授课、辅导答疑、测验考试等教学支持,还可以为教师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提供适当的工具、手段:要创设情境可进入平台的某个设定区,要安排讨论或辩论可进入另一个设定区,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专题研讨、角色扮演或协作学习又可进入其他的相关设定区(在每个设定区内都配备有灵活、方便的软件工具,以便对相关功能提供支持)。可见,在这类平台上可以较为方便地营造上述信息化教学环境,即可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有可能更好地支持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从理论层面做出的回答

要想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促进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标,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整台于学科教学过程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深层次整合理论的指导)。

下面我们就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来观察一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状况。

1.发达国家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年度)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借鉴。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台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段文字清楚地阐明了整合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是要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可见,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确实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还为此开出了“处方”――提出了如下的整合步骤与方法;

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步骤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3:依据步骤2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所面对的三大问题(目标与意义、定义与内涵、途径与方法)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最为系统而权威的论述。

2.发达国家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效果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状况及效果。

(1)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即课内),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是要靠教师去言传身教)。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工夫,而较少在课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内(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的有效运用。显然,在这方面难以从美国或西方找到现成的经验。

(2)从美国当前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上看,也确实可以看到上述主流观念仍在起着支配作用。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Just in time(适时学习),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其中Just in time属于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辅导活动(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在课前将讲授内容、相关资料、重点难点以及预习要求,事先通过网络,使学生在上课前能作好充分准备;课后若有疑问可以随时找教师辅导,并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和WebQuest则属于同一类模式――“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于这类模式是围绕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而展开,往往是多个学科交叉的多种知识综合运用(或是某一学科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进行广泛的实际调查、访谈或测量;这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要占用大量课外的对间,所以不适合作为课堂上的常规教学模式。在2003年12月由美国“Teaching & Learning'’杂志评选出的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中,无一例外都是属于“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主流观念的深刻影响。

(3)据美国《教育媒体与技术》的2004年教育技术报告,信息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寻资料准备教案并与同事和家长沟通(属课前应用)以及保存管理记录的工具(属课后应用),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对于少数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是:第一,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作为奖励的游戏活动,第二,利用技术进行巩固性操练、练习和文字处理。可见,这一报告也证实,当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关注的还是课前与课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少数教师进行整合的探索,但从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看,显然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

(4)据美国“教育周刊网站”近年来就美国11051所中学7~12年级600多万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就教师使用技术辅助学生学习而言,71%的学生说没有;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3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并没有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所不同,甚至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转移。

(5)美国教育部一位高官在2002年6月曾对我国教育部的一个高级访美代表团坦率地谈到了他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担忧――“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当时该官员把质量下降的原因归咎于极端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上述美高官看法是笔者根据我访美代表团团长讲话记录)。

(6)“美国亚洲协会”(该机构宗旨是专门研究亚洲情况)的教育专家在2006年上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学生的数学与理科分数大大落后于几乎所有亚太地区国家的学生。为此“美国国内对美国中学的数学和理科教育水平深感担忧。”

以上事例表明,西方的先进经验要借鉴,但未必拿来就能用,路还要靠中国人自己走。

3.中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一理论力图全面地、科学地回答前面所提出的有关整合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问题)。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基本上是引用了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年度(2000)报告的观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在借鉴该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补充、深化与拓展而形成;而要解决第三个问题,则基本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去探索。

如上所述,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从而使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所理解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就是我们给出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即整合的内涵实质)。

由此定义可见,它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由于“环境”这一概念含义很广(教学过程主体以外的一切人力因素与非人力因素都属于教学环境的范畴),所以这一定义就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言,和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仅仅看成工具、手段的CAI或CAL相比,显然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其实际意义也要重大得多。我们认为,只有从上述三个基本属性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下面五条就是我们经过十多年的整合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必需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这也就是我们为广大教师开出的实施深层次整合的“处方”,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通过前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与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到:通过“整合”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的目的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只有实现了这样的教学结构变革,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既然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否则将会变成纯粹的技术手段的运用与操作。

由于“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想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进行的整合,能否使这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结构相比发生某种改变。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所以要想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同时,也要关心两个要素(即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深层次整合。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分析与评价,正是衡量整合效果与整合层次深浅的重要依据。

(3)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对整合课进行教学设计

如前所述,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方法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方法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设计理论既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它们仅仅看做是辅助教师教课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应当更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就难以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其后果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自然也就落空。

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不同学科实现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7

普通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合创新等方面与知名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对教学信息化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深化,还没有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仍没有完全融合,民办高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仍需创新,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开发、人员培训,只管数据采集而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常见等等。

二、多措并举,实现教、学、督、管全方位多角度建设

为了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学管理过程,不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等各个教育领域,作为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转变以往只注重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式,努力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方法创新,以加快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通讯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基本特征,开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活动,打破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只埋头苦学,不敢提问或质疑的定势思维、僵化思维。其次,学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的优势,发挥外校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组织广大师生共同学习、观摩、参与优秀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情况纳入到年终考评体系中,促进课程转型,进而带动教师转型。将教师的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教师授课大赛、教学比武和教学法的交流、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特色教学的能力。鼓励教师依托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课程,促使各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在线学生评教等方式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状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帮助教师找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短板,逐步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再次,鼓励和支持学生应用计算机、平板电脑甚至智能手机等工具,利用课余的碎片化时间开展微课、MOOC学习、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活动,以解决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养成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家长应用网络媒介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交流,关注和了解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帮助学校和教师共同督促和引导学生专注学习。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多个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协作。信息化管理观念影响着管理系统的发展速度,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建设时,学校要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抓好此项工作。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认清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学信息化的意识深入人心。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各自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教学信息化正确、有序地建设。在当今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不仅意味着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硬件、软件平台的开发建设,同时也对教学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现代教学管理思想,具备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能力,做一个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的全方位人才。在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应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在引进信息化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邀请名校教学管理专家来校讲座或外派本校教学管理人员参与调研、参加会议培训等形式,主动学习和吸取校外单位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及做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重点培养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信息获取、数据分析、加工处理等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及任课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结合学校当前的发展方向,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探索适合本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道路。通过整合资源,创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将传统的学习环境和信息化环境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结构,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实现新课改和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作者:孙蓓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互联网文档资源.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8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6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11- 02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多媒体网络已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教育和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1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1.1 校园信息化发展迅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一定水平

据统计,高校教师办公室联网率已达到76.6%,学生宿舍联网率已达到49.4%,教室联网率达到48.2%,安装有固定投影设备教室的平均比例也达到31.2%。目前已经有13.7%的高校建成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上述这些情况说明,高校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

1.2 校园管理信息化发展速度快于教学信息化

目前有接近半数的高校已开始使用网络教学系统,有高于半数的高校已使用校园管理信息系统,高校网站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绝大多数是关于校务、行政和管理方面的,而教学、科研类的信息服务项目相对较少。同时,已经设立全校信息化建设与规划部门的学校平均比例已经达到80%,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3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学生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PPT的比例最高,接近100%,其次为计算机课件、电子邮件和使用网络资源;比例较低的有网络教学和BBS。这说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目前,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各种学习资料;经常利用在BBS上发帖的方式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疑难问题;有的学生经常利用电子邮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和进行交流;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时会通过电子邮件向校外的专家进行请教。

1.4 校园信息化经费预算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硬件投资比例仍然过高

在各类高校信息化经费预算中,硬件经费预算最高,其次为软件经费预算、网络服务与技术维护经费预算、人员类经费预算。校园网用户支持经费预算最低。而且学校的网络不稳定,经常出现网络中断现象;校园内网络安全措施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网络在教学、科研中的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也说明高校对于技术维护和用户支持重视程度不够。

1.5 校园信息化相关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方面需完善

只有少数高校制订了针对教师开发的电子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更少的高校设置了专人或部门来负责解决师生在使用电子资源时所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此外,就是学生上网时间过长问题,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学生们上网主要是上BBS、检索各种学习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看新闻,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和娱乐活动。

2 高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单位个体的技术更新而轻整个教学的网络化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忽略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多媒体表现形式能够从各个角度充分调动人的感官、提高人的接受能力,所以在计算机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多媒体产生了盲目的偏爱,认为只要是多媒体的就是先进的,就是可采用的,这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教育界的一个误区。因为计算机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其职责是为教学服务。

(2) 忽视网络化教育的实质。盲目进行设备设施的投入,而教育资源发展严重滞后,设备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投入数百万元建起了校园网,可是校园网上教育信息太少,教学内容太少,有些学校的校园网停留在学生上网聊天和在线观看盗版影视节目的层次上,而且学生在线聊天的内容多与学习无关。在校园网建设上,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教学的现象。

(3) 教育信息化投资的盲目性。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的配置越好、数量越多、投入越大,说明教育信息化程度越高,盲目投资导致设备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现实需求的推动,作为独立单元的学校内部,开始产生资源共享的愿望,这也预示着教学信息化逐步向小型网络化迈进。

把网络与教育结合起来则可以创造一个新型互动的学习社区,一些学校建网及上网带有盲目性,加之由一些非教育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来建网,缺乏软件支持,导致校园网重复建设,客观上阻碍了网络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教学机构,学校不仅要引进设备来建设一个实实在在的网络,还应该在应用领域使之发挥作用。

3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优化措施

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信息不对称理论描述的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本文将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以下措施。

3.1 优化建设中文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由教育部牵头打造全国教育信息网络资源库,该教育信息资源库类似于计算机门户网站,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地有序排列,其中的信息是系统化的、科学准确的、齐全的、经常更新的,是多媒体的,是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所有网页必须是科学性、技术性、规范性、艺术性、教育性、时代性的统一体,且以中文信息为主。全国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要从筛选和梳理网上的有关信息,发掘、整合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教育资源等方面着手。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让学生了解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从而掌握大量有效的学习信息,解决信息掌握不全的问题。

3.2 实施信息资源配置战略

针对多媒体技术认识上的误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可以实施信息资源配置战略,通过广播及其他传播媒体宣传多媒体技术,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或是广播等方式了解多媒体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而是辅助手段,同时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专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优缺点,在安排上课时间及地点时,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

3.3 推进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加快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国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很快,然而学历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观念、思想并未随之提升。我国教师队伍最缺乏的是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教育观念。所以,应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培养。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建设网络化教育基础设施时,就使教师学生先了解信息化教育的相关信息,只有让教师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他们才能更好地使用校园网,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评教或是查阅相关资料时在校园网上可以进行讨论及交流。

3.4 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及学校应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观念、信息意识的树立。让学生了解所处信息时代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要将信息技术与民族振兴、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加以认识。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中加以强化,使学生能自己动手查找信息、收集信息。

(2) 创新观、终身学习观的强化。让学生了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信息社会的新型学习模式以及信息社会对终身学习的要求,使学生形成全面开放的时空观念,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并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学习的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三多,陈传明. 管理学原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宋远方,成栋. 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9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我们接受的知识量发生改变,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譬如出行、购物、销售、阅读、学习、娱乐等。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信息化渗透教育的过程中,人们的教育理念亦在教育信息化中发生改变,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学生、课堂及实践方式发生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理念

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代两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思维的根本目的就是去反映已经存在的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存在的实体,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主张,学习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学习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它所包含的四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即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意义情境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其方式为学习者就某一主题的不同任务进行分工协作,通过会话讨论各自完成任务的经过及所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习集体中共享,以明确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则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以客观主义理念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只不过是将人作为灌输知识的工具,转变由电脑代替人成为知识灌输的工具。而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则通过软件的相互链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形象、直观地营造出与学习目标相似的学习情境。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然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建构主义显然更有助于学习者在现代社会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受众

计算机的人性化设计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上的迅速拓展,使得计算机变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就年龄结构来说,20~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就职业结构来讲,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着增长,从81.0%上升至83.4%。今年,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80.9%),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如此庞大的人群,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杠杆。

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亦大力推进,使教育受众进一步扩大。对高等教育来说,“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就是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影响较大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从“慕课”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即不是由个人的一两门课程,而是由大规模参与者的课程;二是开放性,即尊崇创用共享协议,课程只有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是“慕课”;三是网络课程,即这些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

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历史教学

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慕课”的出现,势必对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对教师、学生都产生深刻影响,为高校历史教学的改变提供契机。

1.促使教育者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从图书检索能力演变发展而来,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有高效获取、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有序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历史的学习、教学虽然依赖于史料、传统意义上的“故纸堆”,但从“故纸堆”中找出相应的围绕某一主题材料的能力却是基本的能力。为加强史料的使用、学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书籍、历史资料被数字化。例如:一些著名的网站和大型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CADAL、全国报刊索引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在如此众多的数字化史料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成为这个时代历史教师的必备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将学术前沿发展状态讲述给学生,成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领路人。因此,高校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应与时俱进,方能站稳课堂,守住阵地。

2.促使学习者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全社会的推广,搜索工具越来越强大,知识层面的东西几乎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精品课程的上网,网络课程的开设,以及“慕课”的推广,作为网民主体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途径去获得知识。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土著”,他们的思维网络化,不习惯于记忆、积累知识,而是习惯于求助于互联网,从互联网中获取想要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变化单纯通过课堂灌输已经难以将其框住。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立刻就能获取的内容,而且是他们需要的更为灵活的促使他们思维活跃的授课方式。

3.促使授课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客观主义观念为指导的,重视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参与,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学的运用成为改变现状的一种途径。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者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者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也为传统授课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能。教师运用自己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营造同教学目的接近的情境,给学习者布置任务,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分享集体研究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从而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

4.促使历史教学实践的改变。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大多为中学教师,因此高校重视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在课堂上传递给中学生的能力,但容易忽略培养史学专业大学生将史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的其他实践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拓展培养历史专业大学生的其他能力提供了思路。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际参与制作历史专业课程影视片和历史主题记录片,就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工程实践方法相比,该方法非但不会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为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创造了必要的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影像化工程”教学实践项目为背景,提出将影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校历史实践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双重目的。此种方法的运用将使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进一步拓宽,有助于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信息化例10

引言

信息化教学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方式虽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其应用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高校在发展中不能很好地认识信息化教学的作用,认为体育学科采用信息化教学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不具备信息化教学水平。加之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惯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信息化教学并不了解,在教学中也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教授,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推广。因此,如何更好地认识并使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3]

1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困境

1.1信息化教学意识有待提升

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刚刚起步,信息化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教师本身对信息化教学接触的时间比较短,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体育教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与体育学科不匹配,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不能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必要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阻碍了信息化教学的推广。

1.2体育信息化资源有待丰富

在信息化教学中,场地和设备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场地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设备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设备等。除了要具备以上设备条件之外,高校开展信息化体育教学还要结合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数字化图书馆是高校重点投资的内容,但是信息化场地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软件投入也相对欠缺,导致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推进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实施。[4]

1.3教师应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

高校在发展中为了配合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建立了科学的信息化系统。但是系统的建设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由于体育教师信息化水平教学有限,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使用一些简单的功能,例如在教学中简单的播放一些视频。教师并没有全面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喜欢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使信息化教学很难得到相应的推广。

1.4考评方式应多样化

高校体育在对学生的要求层面属于考查课,如果教师本身对体育教学都不重视,认为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是不重要的,那么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也不会重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仅仅利用感情对学生进行评判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高校体育在发展中要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采用信息化的考评方式,使考评灵活多元,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提升教学效率。[5]

2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善对策

2.1更新教学理念

意识决定行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制定信息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中,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提升身心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高校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此外,高校还要为教师提供实际应用的平台,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的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中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6]

2.2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功能

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多媒体内容的播放,还需要教师对信息教学系统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为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开发信息化资源,使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经典案例、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共享。要建设高校体育信息教学共享机制,使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教学内容等实现校际共享,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学效率。[7]

2.3完善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

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在充分考虑学校自身资源,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每个部分进行评价。考评制度的建立要能够考虑到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要素,通过对各种要素进行考量更好地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率。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涉及到信息化设备,还要考虑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因素。要看设备是否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教师是否具备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能否应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的评价则是在教学中能否很好的接受信息化教学的内容。通过对各个方面的评价,全面提升教学效率。[8]

3结语

随着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全面推广,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教学内容的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每个部分进行评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雷,张颖,赵宇.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世界,2014,16:428-429.

[2]练志宁.“学以致用”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0:17-18+25.

[3]白波.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测试,2016,23:177-178.

[4]刘洋.高校体育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困境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1:25+150.

[5]杨嘉跃.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85-86.

[6]余玲玲.新时期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6,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