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0 14:47:03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马列主义、思想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但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不同的形势任务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既不丢掉老祖宗,又打破常规说新话,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为武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新的形势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放思想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我们要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认识中解放思想,在认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中解放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好地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解放思想要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上的旧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党的基本纲领指引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系列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新的思想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指明了体制改革的方向。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既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既要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又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社会体制改革上,既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又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要树立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解放思想要突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2

深入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绝不是看不见摸不着、可有可无的东西。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一切言行的准则和指南,甚至终生深信不移,执着追求的一种意志行为。理想、信念是比一般价值观念更高的价值观念,具有超越现实的特性,是人们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是促进大学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生人生的导师,要抓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必须做到 “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做出了最新的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要求在深刻理解和践行这二十四个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要真正培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得到青年学生的认同,必定要经历文化整合凝练、制度规约建立和实践活动养成等这样切实有效的途径,才能逐渐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文化整合凝练

“文化整合,是指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为基础,通过吸纳其他文化的积极因素,进行文化发展与创新,使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内涵更丰富、社会认同更广泛、凝聚力更强大、导向力更有效的过程。”(方章东2009)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文化整合的过程实际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认同、确立和实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做出的二十四字概括,这些价值理念在中西方传统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发展中均有深厚的思想积淀,通过文化整合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这些价值理念的关系,为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真实认同寻找到历史坚实的根基;通过整合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一切进步的思想,使大学生认识到二十四字价值理念的世界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整合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普遍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更需要与大众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真正切入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建设实际情况。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与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关系,在社会各层面产生文化共识和价值认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更有效更直接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力与感召力、包容性与整合性。

二、制度规约建立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真正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还要注重加强相关制度的设计与构建,以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向行为准则转化。要防止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背离。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政策规定之中,体现在各种政策规定、法律制度、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评价机制和社会管理等诸方面之中,用以规范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软约束”与制度规约的“硬措施”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标本兼治之功效。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容易价值观扭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可能排除利益驱动因素,利益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还要彻底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完善利益协调机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才会使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实践活动养成

观念作为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抽象概括,它从实践中来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否则,任何观念不管多么正确,其意义和价值都缺乏说服力。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因此,要实现观念的效用,只有将观念付诸实践。“二十四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其确立有着客观的现实背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产物。”(张晔200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而逐渐形成的,它真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和美好愿景,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民群众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紧扣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才能使得“二十四字”的精神内涵在其内心求得理性的认知及认可,才能将其作为人生的基本价值目标并升华为精神动力,才能自觉地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地体现和谐价值观的效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3

摘要:科学命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间环节。概念学视域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三种命名范式,即以主要创立者、核心词汇和理论主题命名。而以理论主题命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凸显了理论本身的主题性特色、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和理论发展的包容性特色,这对于形成单体性理论建构与整体性理论建构、微观理论发展与宏观理论发展相互协调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命名;理论概念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0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学术界已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总体命名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成果,如何命名这些理论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概念学视域下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命名问题,对于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和正确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于学术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命名范式的研究尚存薄弱,本文尝试从概念学视角予以阐释,以求抛砖引玉。

概念学是研究人们运用概念认识事物的态度、过程、规律的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而概念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命名,就是通过使用具体概念将理论规范表述出来。通过不同概念的使用,可以看出人们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以及对客体对象的基本态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命名范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尝试使用具体概念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命名,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命名范式。

(一)以理论主要创立者为理论概念命名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具有主体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思维活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先提出并自觉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敢于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在实践中不懈探索并成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贡献巨大。伴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成熟,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在酝酿。从1941-1944年,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相继提出了“同志的思想”、“主义”、“同志的思想体系”、“思想”、“的思想”等概念\[1\]。尽管十分谦虚、谨慎,一再强调没有“主义”,并且认为自己的思想“不成熟”,其马列主义的关系是先生与学生的关系“不要并列”,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命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借鉴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领袖名字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当时被奉为“领袖经典”的《中国之命运》形而上学地宣扬“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永远不变的最高原则”、“没有中国就没有革命”\[2\],发起“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文化围剿,中国共产党必须亮出自己的文化旗帜、精神旗帜。在集体智慧讨论的基础上党内形成共识,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把“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3\]这一规定,既表明在全党范围内“思想”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被全党认可和接受,又表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深刻打上了极具个人领导魅力的历史烙印,这种命名范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此,提供了一种以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姓名作为理论概念,以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重要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大胆进行理论探索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后,我们党在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在酝酿中逐步形成轮廓。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称谓\[4\]57,认为“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4\]8。需要指出的是,对此邓小平多次谈到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不要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认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5\],这体现了邓小平高度的政治自觉。伴随着这一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理论称谓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四大报告顺理成章地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6\]。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写入,实现了理论概念的简洁化。这一历程,从酝酿、提出命题、形成概念到正式命名,历时十九年,“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破土而出、水到渠成,其与邓小平在新时期开辟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毫无疑问,这一命名思路,与思想的命名思路是一致的。

(二)以新理论的核心词汇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理论观点创新的过程,也是理论体系创新的过程。从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呈现出遍地开花与一枝独秀相得益彰的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三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世纪之交,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使用了“‘三个代表’要求”这一概念\[7\]272,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使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概念并写入。这一命名思路,是在众多创新性理论中以处于统领地位的新理论的核心词汇作为理论概念进行命名的,没有使用领导人的姓名命名,体现了关于“不要突出宣传领导同志个人”的思想\[7\]1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构建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十报告总结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其中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处于统领地位。“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概念,也是以处于统领地位的新理论的核心词汇进行命名的。这一命名思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命名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新范式,在实践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命名的新征程上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以整合理念为导向把理论主题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永恒而艰巨的主题,不可能一劳永逸”\[8\]。伴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思想理论上的困惑:一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次数。理论界提出“三次飞跃说”、“四次飞跃说”;二是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四大以来每一届党的代表大会都有新的指导思想,这当然是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人们对新的指导思想的接受、消化和转化为行动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个新思想还没有完全彻底全面掌握,另一个新思想接踵而至,的确有些令人茫然”\[9\];三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时间在不断向前推移,我们党也会不断进行新老交替,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要求中国共产程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是的灵魂,党的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如何在中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一项现实而又重要的任务,从长远来看,究竟采用排列式还是整合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性课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困惑,就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势必影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是以整合理念为导向把理论主题作为理论概念,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的新的科学命名,为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上的困惑提供了概念认知基础,是对党的思想理论最为简洁的表达。可见,以整合理念为导向把理论主题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思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范式的重要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使用不同范式的理论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理论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切表明,我们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达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自信和成熟,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不断开拓新的理论境界,创新性理论的成长、成熟,既是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又是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崭新起点,是波浪式前进的无止境的过程。集中全党智慧使用符合理论特点的理论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适时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程及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硕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党的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为思想,是党的七大及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本前提。我们党没有使用“主义”,而使用了“思想”,这本身就是语言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先后使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概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科学命名,是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程是全党的根本法规,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党员人数众多、成分多样的政党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写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上来,对于保证全体党员和干部在指导思想上、在行动上自觉地坚持创新性理论的指导以及严格按照的要求办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有利于全党科学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有利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因此,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逻辑的具体体现。

(二)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标志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着眼于时代课题、解决问题是时代的呼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有之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性的问题,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实践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理论也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理论概念是时代话语的特有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其典型性、时代性的理论话语体系解读实践中的问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坚持基本理论与创新理论的转化与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领导方式。

党的七大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命名为思想,建构了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性话语体系,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的辉煌成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打上了“思想”的时代烙印。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记录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探索的历史足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有助于我们运用时代性、创新性的理论话语体系更好地指导实践,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我们党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的整体性理论视野和实践探索,必将有力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三)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间环节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产生巨大作用。解决理论命名问题,科学解释理论概念,是人民群众正确学习和科学理解理论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因为我们提出思想这一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才能以此教育、引导、武装人民群众,才能凝聚亿万民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奠定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坚实群众基础。

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二大在党的七大的基础上,科学阐述了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内涵,回答了长期以来对思想的各种模糊认识,为新时期学习、理解思想提供了根本依据。党的十七大在十三大、十五大的基础上,再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不包括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些科学论断,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形态之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三个理论之间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这些科学论断,搭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相互沟通、交流的概念中介,对于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的模糊认识、回答人们的思想困惑、统一全党的意志、凝聚群众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整合理念为导向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体现了单体性理论建构与整体性理论建构、微观理论发展与宏观理论发展的统一性、创新性视野,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新思路、新范式。整合范式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展示了理论本身的主题性特色、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和理论发展的包容性特色。

(一)整合范式的理论概念突出了理论本身的主题性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观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深刻回答,是新时期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主题,突出体现在包括十三大在内的历次党代会报告题目的核心词汇一以贯之,反映了实践探索与理论探索的连续性、稳定性,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二大报告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的题目均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提法,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坚定性、连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报告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题,再次重申了道路问题,强调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可见,在以整合理念为导向作为理论概念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及科学命名范式,突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阶段性、主题性的鲜明时代特色,与十三大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标题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关键词是相一致的。

(二)整合范式的理论概念突出了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历史进程,第一种命名范式有助于体现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形成思想团结、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毫无疑问,这必将极大地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当然也要看到,它存在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主要领导者本人和整个领导集体如果头脑不清醒,易于犯突出个人乃至个人崇拜、个人迷信的错误,损害革命和建设事业”。\[11\]

整合范式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即以相当长一个时期最为突出的理论主题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我们党以整合范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这种命名思路有助于人们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这实质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联系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4\]10,从“理论体系”的视角审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一脉相承地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展开的理论观点,就不难理解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开创性、基础性、框架性地位,就不难理解十五大报告的论断。这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的“树状”关系,有助于避免理解产生歧义或诱发个人崇拜,有助于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整合范式的理论概念突出了理论发展的包容性特色

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我们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事业;同时,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理论发展的需要,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需要,是指导实践、推进事业的需要,也是防“左”防右、保证航向的需要。使用恰当的理论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应面向未来的实践,从而使命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包容性。

当然,我们党使用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用以称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从理论发展上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系列丰富的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具有很强的包容力。新时期,我们党在整合范式下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统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名所使用的“理论体系”是面向未来实践的。它不仅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还包括了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而且这一命名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彰显了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内在统一的体系性特征。可以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从宏观上科学解决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历史性课题。

总之,在概念学视域下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命名范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定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形成实践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命名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利于形成单体性理论建构与整体性理论建构、微观理论发展与宏观理论发展相互协调的局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01507.

\[2\]蒋中正.中国之命运\[M\].重庆:正中书局,1943:83113.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194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5.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2.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5):5662.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关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理论局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十讲》)。这本书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读物,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一个范本。

第一,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特别强调了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十讲》的第一讲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十讲》的最后一讲特别指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讲公德图私利,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下气力打牢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底,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二,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充分揭示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哲学底蕴。《十讲》不是像一般哲学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地讲授哲学原理,而是紧紧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主要方面,比如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原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实际工作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政治态度。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仅包括哲学概念的推演,而且包括哲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掌握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这些立场观点方法,并从中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真谛。

第三,注重加强科学性与学术性结合、理论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提供了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优秀范本。近年来,编写并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书不能说少,但是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喜欢的不是很多,而《十讲》却给人一种难得的新鲜感,它力求用简洁质朴的话语讲深刻的道理,增强了可读性,方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阅读。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年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曾经开了先河。之后,通过《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更是树立了典范。后来,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作出重要贡献。《十讲》集中了很多人的智慧,是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种新的尝试。这本书将哲学理论研究和哲学通俗读物写作结合起来,为在更高层次上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了榜样。

(据《光明日报》,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借鉴人类文明积极成果,认真应对严峻挑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独特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统一”上,即科学发展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同尊重人的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一起来,体现了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使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继续解放思想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最根本的是要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是破除各种思想禁锢、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思路打开了,视野就开阔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多了,就能成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要运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内在逻辑,分析形势,观察事物,使我们的思想认识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党的执政规律。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在进一步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区情的科学认识中解放思想,在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解放思想,在对比先进、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对工作的指导上,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在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形成共识,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应当正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从这些观念中解放出来。要从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传统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新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制定了很多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实施效果却不如发达地区那样理想。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的问题。要从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敢为人先,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宁夏精神,正视矛盾,破解难题,创新发展。要从经验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研究和把握发展规律的理念。切实提高驾驭现代经济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勤于思考、探索规律、按发展规律办事的新理念、新风尚。要从封闭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着眼于全国和世界,积极创造条件,理性承接发达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生产要素,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深入学习,增长才干

作为一名人民的检察官,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始终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结合工作实际,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学习和认识,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深入学习法律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特别是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精神,切实落实工业强区战略。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6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81-01

一、“和谐法治”观:中国法治之理想观念模式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从人治(有时与德治通用)走向法治,从斗争哲学走向和谐哲学的历史转换。“‘和谐法治’概念呼之欲出”[1],它理应成为中国法治之理想模式,而“和谐法治”观遂成其为理想之观念模式。

“‘和谐法治’这一概念充分体现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历史走向。‘和谐法治’概念和理念不仅引领我们转换法治话语体系,从而提升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而且必将丰富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模式、历史任务、实践途径”[2]。

首先,“和谐法治是以和谐哲学为基础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宣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以及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和十关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无不“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已经从过去的斗争哲学转向现在的和谐哲学,我们党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法律观和法治观,为和谐法治概念和理念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和谐哲学作为法治的思想理论基础,不仅进一步彰显法治的时代精神,而且使法治的目的性价值更加鲜活”。[4]

其次,“建设和谐法治,关键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也就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律体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5]然法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国度,终是舶来物事。所以,在法律制度初具规模之后的现阶段,法治精神与观念的培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竭力推行这一观念模式,就首先必须对它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二、 “和谐法治”观的内容

笔者认为,“和谐法治”观是在和谐精神或哲学统领下的法治观念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目前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所有现代法治观念的全部内容,且这些内容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平行罗列关系,而是一种结构性位阶(层次性位阶,下同)关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现粗略阐述如下:

1.“和谐法治”观的基础性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在“和谐法治”观念系统中,科技理性、人本精神、生态理念、批判或超越(创造)意识等是最基本的观念。它们构成“和谐法治”观的基础。严格地讲,上述观念并不属于法治的层面,而是属于哲学与文化的深层次。然而,就目前中国的现实境遇而言,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权从理论理性层面到实践理性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人为本”也提出了十年之久;生态文明建设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等等,但笔者认为,从人的基本生存或生活方式上,也就是文化模式上,尤其是思维方式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上述观念依然是我们最缺失的。它们理应内化到“和谐法治”观的其他层次的观念之中,为“和谐法治”观的推行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我们说,在人的基本活动方式和社会运行机理的深层面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超越工业文明而直接步入后现代社会。同时,中国社会也不可能摆脱信息化和全球化而重复典型意义上的现代化阶段。因此,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亦不存在建构典型现代主义的现实基础。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依旧应当以现代性为基本要素,以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为主要内涵,并保持它们之间必要的张力,同时吸纳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后现代的多元与差异性的文化要素。全力打造有限度的和发展了的现代主义和谐文化精神。从而尽可能地弱化工业文明的弊端,突出表现为科学的、理性的.主体性的、批判或超越(创造)性的、生态型的和谐文化模式。

2.中介观念

笔者认为,正义、平等,民主、自由,契约、人权、权利、责任.宪法或观念[6]应该作为“和谐法治”观中介层面的观念,其中正义观念在所有的中介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而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宪法或观念的缺失问题。相对于基础性文化要素,它们属于中介位阶,而相对于下面所要阐述的具体观念,它们则属于法治观念的最高位阶。

3.具体观念

笔者认为,信用、选择、自愿、依法、合法、守法、对等、宽容、幸福、效率、独立、公平竞争、弱者保护、权力制约,相对性、局限性[7]等可以作为“和谐法治”观的具体观念。

诚然,在构建“和谐法治”观的同时,必须大力批判我国传统的以官本位意识、臣民意识、法律工具意识等为核心的政治法律意识.

总之,“和谐法治”观所内蕴的法治观念是在和谐哲学或精神的统领下,具有一种结构性或层次性位阶而又相互关联的观念系统。每一层次中的观念又存在结构性或层次性位阶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法治在现阶段迎来了新的曙光。“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先后确立,使“和谐法治”成为可能。在目前的情势下,我们应该对“和谐法治”观进行全民启蒙,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7

二、时代性

任何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产生和发展的。当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也都有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并科学地反映其发展方向。任何离开时代背景的理论和真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列宁曾说过:“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l]每个时代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必然有着不同的主题要求,因此需要人们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回答,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结合当时的时展需要作了重要报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以来,同志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人民性

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变革力量,其主体地位始终贯穿于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之中,具有人民性的特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改革开放,其核心是要让人民满意;然后到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些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z]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著名论断,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从社会价值取向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根本宗旨进行了更加明确地阐释。十七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人,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实质就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新的提升。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中,更是把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样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证明它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理论原则。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

四、继承性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的召开,每一历史阶段都是在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所要追求的是对客观存在的真理科学的分析,认真学习新知识、新认识,对实践经验进行新总结、新概括。理论创新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要具有“扬弃”精神,要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理论创新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只有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才能使理论创新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坚持这条道路。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时也指出:“它们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历史的实践证明,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创新。一切科学理论的发展,都继承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离开前人或他人理论知识的积累,就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取向。

五、民族性

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体现了民族性,主要是因为其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着力解决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问题,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充分显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所以,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也都是不可能离开民族性而谈发展,当然也不会脱离孕育我们生长的民族土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的民族理论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符合我们国家民族发展需要,而且还能体现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样也是因为遵循民族性的基本特征,能紧密地联系中国的具体民情,能够适应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要把握好我们的具体民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和中国的特点相结合,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不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它才符合本民族的基本国情,而这种结合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化,才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从党的十二大至今,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深打上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烙印,也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例,2006年4月21日,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谈到科学发展观时说:“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5〕他通过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注重社会和谐建设等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阐明了科学发展理念的民族性特征深人民心。这些使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使得我们深深地相信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六、整合性

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是一大理论成果,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整合性。所谓整合性,即就是通过对已有的不同人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的概括整合,从而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思想路线,就是在总结整合十二大的理论内容,以此类推,每一次党代会的召开都是前面的整合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三代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认真整合,先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三者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的关系、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等方面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这就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出了新的概括,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3〕。因此,党的指导思想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时刻体现着整合性特征。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8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用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把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为更好推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五年来,科学发展观又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效不断显现。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做出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必将对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指导基层组织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巨大成果,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要使基层党建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夯实组织基础、队伍基础,提供制度保障。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建党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共产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制度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科学发展观是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根本依据和制胜法宝

制度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党的制度,加强党内生活,是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共产党的部分修改内容,其中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新的定位和阐述,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加强制度建设的必由之路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目标,充分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形成的制度成果和学习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宝贵经验,认真、严谨、科学地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对各种流程进行完善,积极探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要突出系统性,体现科学性,注重实效性,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下五大机制:以不断提高为目标,建立科学长效的发展机制;以提高党员素质为目标,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机制;以激发党员内在活力为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以增强党员纪律性为目标,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建立民生为本的群众服务机制。

3、加大宣传,科学部署,是保障各项制度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借助网站、论坛、博客等网络信息平台便捷、高效的特点,结合书写板报等多种形式,深入动员,广泛宣传。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制度,熟悉掌握制度,贯彻执行制度,以身作则,严格自律。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学习制度、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的自觉性,通过开展座谈交流、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引导教育党员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制度建设中来,使制度建设立足于民,决策科学。

(二)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思想基础

1、坚持思想教育,是我们党自身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事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在这样一个大国里,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进一步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这样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信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创造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2、坚持思想教育,是我们党密切团结群众,保持组织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生活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接触外面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大大缩短,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也极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多样化。任何事物都有正和反的两面性,过分的安逸会衍生出思想的偏执,高尚的美德很容易受到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消极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变得脆弱不堪,精神空虚的少数人甚至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宗旨观念淡薄,忘记了当初入党的誓言,忘记了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重任和历史使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有的甚至起负面作用,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时代性和先进性受到了影响和削弱,长此以往必然危及执政党的思想根基。

3、坚持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伟大贡献

重视并善于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是党在长期建党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党的四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统一党的思想。同志就非常重视“思想建党”。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指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强调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邓小平同志强调,“集中统一,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统一。有了思想的统一,才有行动的统一”。同志强调,“全党政治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信念上的坚定,是全党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和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同志强调,“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要凝聚力量、统一行动,一要靠严密的组织,二要靠统一的思想”,要“在不断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统一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是推动我党健康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

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具有持久影响力和约束力的并且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即组织的文化。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任何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历史的延续同时也是这个组织的文化产生发展延续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迪尔和肯尼迪曾经指出:“每个组织都有一种文化,不管组织的力量是强还是弱,文化在整个组织中都有深刻的影响,它实际上影响着组织的每一件事。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远构想,张扬的正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文化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因为文化对组织有着如此深刻影响力,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基层党组织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先进的组织文化需要思维科学严谨、行为健康端正、态度积极认真、组织和谐严密。作为精神层面的文化赋予了组织的灵魂内涵,对组织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中西方文化碰撞等,我们应该始终把组织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基层党组织文化是指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基层党组织文化的结构有物质层次的、制度层次的、精神层次的。基层党组织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整套社会文化体系之中,受到民族文化因素、组织传统因素、行业文化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外来文化因素等的影响。

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力,深深地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基层党组织文化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支撑作用。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基层党组织营造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有利于在组织内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凝聚作用。先进文化是凝聚党员的感情纽带和思想纽带,能够激发群体意识,对组织能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引领作用。组织目标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了明确的组织目标就可以把个人岗位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落实行动,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四是激励作用。先进组织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文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是科学向上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党员实现自身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一种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氛围。五是创新作用。创新是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基层党组织文化既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此时,科学发展就成为组织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前进动力。六是辐射作用。组织文化塑造组织形象,良好的组织形象不仅对本组织产生深远影响,对本单位、本地区乃至国内外组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塑造

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以组织目标为指导思想,不断塑造健康向上的组织精神;引导组织成员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人为本,关心组织成员,提倡科学发展,推动组织创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塑造基层组织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协调;要立足国情,并把传统的文化精华与最先进的时代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服务于组织的宗旨和战略目标,并形成自身特色;要形成以组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要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并注重实效。

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建设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倡导与带头,需要党建责任制做保证。二是进行文化盘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党委、支部、党员的过去和现在,以及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表现进行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是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党组织的现状、特点和科学标准,制定组织文化发展规划。四是推进计划落实。实施计划就是完成组织文化从现存文化向目标文化的过渡。在推进中要加大监控力度,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方针,实施绩效管理。

三、以党的十为契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十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可以看出,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中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首要的是倾听民心、了解民意,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去,落实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以凝聚人心为支撑,把各阶级、阶层团结在一起,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一是要提高党组织在社会各种组织中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有党员发挥作用。二是要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之家。重点要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少、活动方式单一、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要关心困难党员,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要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四是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党的十报告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这必将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机制更加健全、措施更加有力。

【参考文献】

[1]宋树生.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EB/OL]. http:///djgz/jc/201209/t20120919_859796.shtml.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9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加强学习,就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会掉队、落伍,更谈不上干好工作。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更新观念,才能转变作风,才能使思想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事实证明,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的问题首先解决,不断使自己学到的东西融入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身潜能,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的现象,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总之,要想跟上时展,应对时代挑战,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坚持学以致用。

二、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永恒前进性。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将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它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推向前进。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所以作为我们个人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讨论学习活动,我感受到“时不待我,不进则退”的逼人态势,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崭新的思维和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转变作风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具体落实,改进工作作风根本问题是要端正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立自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意识。今后工作中一定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三个转变:从观念意识上实现转变、从创新学习上实现转变和从求效上实现转变。同时,在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要敢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彻底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争做排头兵,领头雁。

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是推进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村委会是面向群众的最基层单位,是政府各方面政策、工作的落脚点,工作有时候是很琐碎的,有些事情,你觉得它很小,小到根本不足挂齿,可是对村民而言也许就把它看作是身家大事;有些事情,你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办的,可是村民就会非常的感动。所以,事无大细,不怕你想不到,只怕你不去做而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的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工作。

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村委会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常怀为民之心,常怀大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二是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决的斗争。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任务。

三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争先创优意识,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例10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是一段思想解放的历程,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都伴随着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而思想解放又必然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大发展。总结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对于新形势下继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观前提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看来,正确的思想应该具有实践的主要特征,应该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发展的。实践作为客观的物质活动,离不开思想的指导。人在认识活动中,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心理素质、情感因素等主观因素和所处时代、环境、认识手段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也就相伴而生,束缚、阻碍等认识的发展。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必须克服这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阻碍和影响,完成认识过程赋予解放思想的任务。

解放思想,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要克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消极影响,消除主客体间的屏障。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其内容来说,包括思维方式的优化和思想观念的更新。相比较而言,前者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只有转变陈旧的错误的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才能不断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但无论是思维方式的优化还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二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还是如小平所讲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演进中始终贯穿着自我扬弃、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列宁当年没有囿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同时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设想,得出了革命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发生并取得胜利的结论。毛泽东当年突破了俄国革命采用的从城市到农村的方式,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中国革命的独特战略理论,同样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设想和模式,更是坚持解放思想的典范,他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阶段、新境界;在理论内涵上,它始终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也强调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回顾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元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思想解放的浪潮应运而生,从而为实现科学发展不断开辟新的道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终结。由于我国改革是“渐进式”的,先从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人手,所以,到目前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改革“攻坚克难”依然任重道远。与此同时,改革道路上又出现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诸如,改革的边际效益递减,越来越需要支付巨额“成本”,越来越需要调动广大群众为主体的推动力,甚至出现既得利益部门、行业、企业和既得利益者等组成的现有利益格局对改革的走向形成的影响和阻力等等,这都对实现科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新时期我国发生的三次思想大解放和继续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第一次思想解放: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文革”结束后,我们党面临着在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面临着中国向伺处去的严峻考验。但这一进程却受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阻碍。“两个凡是”的实质是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维护“文革”极“左”理论和路线。因此“两个凡是”成为当时束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精神枷锁,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一个死结。不推倒“两个凡是”,中国就无法前进,社会就无法发展。正是在这重要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展开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终发展成全党全国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也是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思想先导,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我们党和国家开始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走向了正常运行的发展轨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次思想解放: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辟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经验,从总体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清除了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许多困惑。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首先,它重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次,明确提出姓“社”姓“资”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第三,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引发的思想解放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说第一次思想解放,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新时期,那么,这第二次思想解放,则标志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三次思想解放:以新世纪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共产党人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强力挑战,解放思想的产物,又为当代共产党人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要逐步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目标迈进。要实现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或标准:凡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能够尽快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有益于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一切东西,都应大胆接受并应用于实践,这样就以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新的实践的发展。

综观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经历了三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在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完成的“精彩一跃”。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继解放思想是对前三次思想解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前三次思想解放相比,这一次思想解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思想解放,从总体上看,内容更广、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三、新时期继续解放思想对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是建立在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发展。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是我们过去所仿照的前苏联模式。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决然排斥市场经济的制度模式的失败。但这一模式毕竟深深影响了很长时间,乃至今天仍有人从传统模式的思维定式出发,把这一模式的相关制度和做法视为正宗,总把市场经济、股份制、保护私有产权、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等看成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对其格格不入。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和当代实践,把过去曾经奉行的“做法”和“规范”放到中国实际和时代的变化中予以考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于落后的东西要坚决摒弃。制度变迁是社会演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市场释放出推动发展的更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