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化学研究成果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5 16:54:33

化学研究成果

化学研究成果例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06-02

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并不能马上胜任自己的角色,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理论课程与社会上所需要的能力相脱节。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地加剧,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是目前各个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一、高校教学现状

高校实施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即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在教师看来,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在有的高校看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讲授和学习为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演变成机械的和灌输的技能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在乎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而并不在乎学生是否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也不重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现在一些高等院校,学生由内力促进在课堂上学习的人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所以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同时高校学风还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有些高校课堂教学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其余同学只关注能否及格、能否拿到学分。课堂效果不好,除了学生的因素之外,授课教师也有一定的因素。目前有的任课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课堂的内容比较陈旧,已经赶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很多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补充以及更新。可见,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搞好科学研究,并且把科学研究不断地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科研对教学的作用

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高等院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1]。教学工作是把已知的成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是把已有的知识讲解明了,让学生能够明白整个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做到学有所用;科研则是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研究,重在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分析以及如何去解决的思路和能力。

(一)科研成果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基本每门课程都是按教材授课的,对于我们工科类的专业,每门课的内容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如果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即“黑板式”式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感觉会很抽象。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把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去,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2]。

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介绍一些新知识和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或其他的科研成果作为参考资料留给学生课后阅读,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碰到问题时,如何去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科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思考或讨论,这些方法对于本科学生来说都是或缺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引入科研方法,会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当然,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实际例子来证明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课题研究。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思想,这些可作为科学研究的素材。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3]。

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本宣科,应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而且应该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通过一定的互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把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从而保证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授课内容,组织一些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的形式,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学科发展的动态介绍给学生,或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活动或者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策略

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学校政策方面的,还有转化经费投入方面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可以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一)提高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视度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研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使教学内容更具合理性,课程体系更加现代化,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高校教师应该树立自己不断学习的观念,因为知识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迅速的,教师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专业发展,更新专业知识,随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与国外高校或国内名校增加信息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爱好紧密联系起来[4]。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去,充分利用自己或团队的科研成果,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进行。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任课的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如果高校的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就不利于高质量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竞争力。

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可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高校中有很多教师比较重视科学研究,而关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则很少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去做。这是因为目前高校教师在晋升职称时,都以科研论文的数量和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标准,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审,而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关系不大。因此,高校教师就只关心自己发表了多少篇科研论文,参加了多少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写了多少本教材或专著,发明了几项专利。高校的这种晋职评价体系加深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如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高校评定职称的一项指标,可以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去的积极性,使高校教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从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学校和社会应该尊重高校教师的自主知识产权,因为知识产权关系到产权拥有者现在和以后长期的经济利益。知识产权的明确,可以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让教师可以在经济上得到实惠。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经济利益保障。科研成果如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会对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效益,因此,对于转化效果好的教师应该给予丰厚的回报。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其他的高校教师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来。

(三)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大难题,在转化过程中只有在经费上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应该划拨专款,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为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应该对硬件进行改善。如建设校园网、扩建实验室;订购科研书籍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教学实验和教学开发的教师改善办公条件,适当配备计算机和扫描仪,为转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就应该搞好科学研究,并把科学研究不断扩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综合性实验、转化为学术报告或讲座,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激励机制,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参加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研究中来,以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孔淑贞.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

2015,(10).

[2]孙妍,赵海燕.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途径分

析[J].商业经济,2015,(1).

[3]李斐.协调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

化学研究成果例2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构建以育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推进十二五期间学校文化研究的创新及发展,广泛展示新课改实践中各级教师的教学创新技能和专业发展技能,进一步总结与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教育科研成果,推选一批教学科研模范人才,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定于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1年学校文化研究科研成果评选——“中小学课题实验校优质课及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选对象

全国各地相关课题实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育科研人员。

二、参选内容

按照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选自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内容。

1.课堂教学实录、课件:选自现行中小学教材中执教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课,学科不限。参评课题从执教的学科中自选,授课时间为30~40分钟,以光盘形式提交。一件作品一张光盘、无病毒、运行良好。在光盘的开头部分,请填写“参赛作者信息”。

2.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合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鲜明的学科特色,科学准确、语言精炼,有一定的创新性。设计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同一作者可报送1~2篇教学设计。文字在2000~3000字,word文档编排。

转贴于

三、论文报送要求

1.论文作者必须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化学研究成果例3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03-0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体育社会科学作为体育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体育社会科学是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反映其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体育世界观、体育人生观、体育价值观,解决体育理论认识和体育科学思想,解决对社会体育发展、社会体育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凭借渗透于生产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同样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面、跨科学、跨部门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新阶段。

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体育社会科学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使体育社会科学管理体系迅速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最新编制的国家标准GB/T 137 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正式把体育科学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1996年7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把体育社会科学列为国家统一规划管理的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从1997年起,开始单独受理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社会科学中长期规划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据统计,“九五”期间国家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资助的专项研究经费总额达420多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发展,随着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围绕着一些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地研讨。主要有:关于思想的研究,关于体育本质和概念的研究,关于体育功能的研究,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关于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关于体育产业化的研究,关于体育职业化的研究,关于体育市场的研究,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关于体育立法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促进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体育社会科学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体育社科研究的重视程度问题,理论落后于实践问题,学科建设问题,队伍素质和研究条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根据新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社会科学提出的要求,“十五”期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方面,特别是“十五"期间和21世纪初始阶段关系体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各学科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多出综合效益好的优秀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事业在21世纪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研究的方向上,要加强和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当前体育改革与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重要问题的研究,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十五”期间主要在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体育发展战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体育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体育法制建设、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研究。

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也取得了很不少成效。这与 “九五”期间体育院校体育社科研究机构和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批体育社科研究中心的相续建立有一定的关系。这些研究人员大都是在学术上有较大的建树或在某学科处于领先研究地位并影响较大的学者或专家。近几年他们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一方面在基础研究上向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承担起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咨询、决策、预测和战略研究方面的任务,相继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为国家制定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对体育宏观决策和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1984年组织编写的我国体育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2000年的中国体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近几年组织编制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87年以来提出的“以青少年为重点的、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体育改革与发展逐步实现“六化六转变”的思想,体育产业化,科技兴体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和思想的提出,为国家制订推动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对体育宏观决策和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全面、深刻、持久的影响。《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及1995年国务院批准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它们的制定,也都是与体育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分不开的。

一些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如北京体育大学秦椿林教授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天津体育学院于善旭教授的《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配套立法的研究》,李岚清副总理均作了重要批示;一些战略研究类项目在科学规划体育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原国家体委综合司吴寿章研究员的《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战略发展研究》、天津体育学院李宗浩教授的《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谢琼桓研究员的《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王鼎华研究员的《从本世纪末到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等,为我国体育发展问题的宏观决策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些体育经济类课题在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这类课题在“九五”期间规划项目中,约占31%,其中一部分成果已经转化为体育政策法规,如《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全国保龄球馆星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和体育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另一部分正在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工作的快速发展,如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张昊研究员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和原国家体委计划财务科李敦厚研究员的《体育产业与市场研究》等,推动了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开展全国体育产业调查等项工作;奥林匹克研究类项目受到了世人的极大关注,如清华大学陈希教授的《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杨桦教授的《2008年奥运会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池建教授的《奥运会企业赞助行为法制化研究》、任海教授的《奥林匹克改革对当代国际体育与中国体育的影响》和田麦久博士的《超长规发展潜优势项目,大力开发2004、2008年奥运会金牌新的增长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李元伟教授的《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效应的研究》与马铁研究员的《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开发战略的研究》以及北京大学沈体雁教授的《基于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国家营销战略研究》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填补了我国体育科研领域的空白,如原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阎世铎研究员的《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华南师范大学谭华教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和中国体育博物馆崔乐泉博士的《中国体育简明通史》、福建师范大学黄汉升教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学发展史》以及中国人民体育学院的刘德佩教授的《军事体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目前,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触角已渗透到体育事业的各个层次,成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面向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体育决策以及体育的发展所起的智力、理论支持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党和政府体育决策、“两个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体育科学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包括:当代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成绩显著;为党和政府体育决策服务成效明显;推动了社会体育科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等等。

近些年来,体育科研单位主要围绕备占奥运会,亚运会和有关重大国际比赛作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仅从国家体育总局5个科单位来看,运动医学研究所在运动营养补剂检测,兴奋剂检测方面获得国家和国际批准的质量认证单位资格,开展了大量的国内外要检测服务,创造了可观的收益;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利用其防治运动创伤方面的技术优势,信托体育医院向社会开展医疗和咨询服务成交显著,1998年经营收入1390万元;体育信息研究所和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1998年通过国家鉴定的科技成果并转化应用的共有8项, 科技产出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2001-2004年,科研所累计承担课题140项。其中,部级课题14项。与1997-2000年相比,承担课题项目增加36项,增幅35%,承担部级课题增加8项,增幅为134%。课题经费总额增幅为79%。

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体系

2.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内在要求无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活动源于何种动机,但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最终都是为了得到体育社会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认可或社会承认,或者为了得到物质利益,或者为了精神满足获得优先发现权。也就是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将自己所从事的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的价值向同行展示,称之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的内示。为了同行或科学共同体能够顺利理解和接受相互之间进行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达到内示的目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共同的规范,以便于相互之间的交流。体育社会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这种规范一旦形成,也就成了一种大家共同遵守和相互评价的准则与标准。因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机制的产生是出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内部规范化,以利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价值的内示。当然,这种内示的方式也随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最初纯粹的学术讨论与交流,到学会和学术期刊的出现,继而产生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都无不清晰地展现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内示的发展轨迹。从本质上,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这种内示就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评价。所以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是伴随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生发展的。

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外在要求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从最初的个人活动转变为集体活动,继而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体育活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再也无法完全独立于社会体育系统之外,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密和复杂。一方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体育子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价值内示系统。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系统作为社会体育系统的一部分,需要不断得到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补充,即输入。同时也要不断地将自身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外示,即输出。而且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也日趋复杂化,变得十分敏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系统对社会体育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需要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和体育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体育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社会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和决策的风险日益加大。

随着全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竞争的加剧,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竞争在国家竞争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社会体育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而人们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进行科学的评价,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高度关注。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活动一方面要向体育社会科学共同体内部展示其研究价值,另一方面要向社会展示其研究价值,即价值外示,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如何将如此庞大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系统纳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控制范围之内,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的外部评价系统。从世界范围看,一方面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它们可以确保科研成果速度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活动的有效监督、控制和评价可以使之按照有利于体育社会科学自身和人类社会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系统和机制日益完善与复杂的重要原因。

2.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评价体系的构成

2.3.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的社会评价系统开始由以内部评价为主转向外部评价与综合评价并重,即从内示转向外示以至两者并重。在开展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3点思路:1) 既要吸收国外或自然科学评价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但又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套用,而必须针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适应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2) 必须弄清楚各级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成果评价在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可以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评价打下基础,并进而建立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体系;3) 必须贯彻执行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分类评价的原则。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评价,又包括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评价,也包括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教育评价和学科社会影响评价,每一个子系统之下又包括不同的内容(图1)。

图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2.3.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与社会评价系统的关系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不仅以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系统为评价对象,而且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评价活动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系统不仅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而且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系统本身也在不断与外界环境发生各种联系,使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之中。一方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系统独立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系统之外活动,对其发挥着监督和控制功能,另一方面又从属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系统,为其提供服务并成为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系统的子系统(图2)。

3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由来已久,几年来已经越来越来广泛地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整个体育科学研究体系中,体育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而体育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图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科学评价系统

与科学研究活动系统关系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以下的主要作用和功能:1) 有利于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促进其研究繁荣和学科建设;2) 有利于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更好地为体育科学决策服务;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原始性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4) 有利于发展和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术队伍建设,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5) 有利于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6) 有利于规范体育社会科学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科学评价制度,正确引导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体育科学研究相比,它具有学科构成的复杂多元性,民族性、阶段性、本土性、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成果转化的长周期性等特征。

但从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阻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管理力度不够;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畅通;3)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够完善;4) 决策层吸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意识不强;5)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不足,影响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

根据以上阻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实情况,我们提出了提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1) 逐步完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有关的法律制度。提供法律保障、优化法律环境,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政府要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环境,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鼓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实现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公平竞争、风险投资、合作开发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等。为此,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技术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保护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政府在1996年还专门制定了一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来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规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活动、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 进一步明确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改革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奠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发展成果转化基础,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畅通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广泛宣传,促进其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衔接,加速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立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3) 以体育科技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激励和竞争机制,理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推广;从源头抓起,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设计、立项的现实性、应用性与针对性,狠抓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水平和素质,加强监督检查,严把成果鉴定关和转化关。4) 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科学理论评价机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科学评价理论是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科学评价管理与决策服务的,随着体育科学技术与管理、决策的进一步发展,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科学评价理论研究必将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和发展,研究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拓展。5) 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体系。随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以前单个的科研机构已经无法独立完成复杂科研课题,新满足需要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系统发展成为一种复杂社会系统。如反映体育大学一体育科研机构一体育企业之间双向互动的知识联盟、大学城、体育科技园、高新体育产业科技区、国家体育知识创新系统、区域体育知识创新系统等相继产生,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广泛的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跨机构、跨地域的竞争与合作。这种新的科学知识产生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研究评价系统,生产了新的社会体育需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体育社会科学,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需要建立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体系应尊重其特殊性,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J].体育科学,2004,25(1):3-4.

[2] 张天白.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工作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1,21(4):15-17.

[3] 司虎克,何志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空间、时间与强度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12):23-27.

[4] 徐元君.对1997-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研究项目申报立项状况的统计分析――兼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J].体育与科学,2004,25(4):39-42,51.

[5] 朱唯唯,苏新宁.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与评价[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20-25.

[6] 尚志强.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590-59.

化学研究成果例4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04

〔中图分类号〕G2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021-06

〔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It also has been the one of standards to assess the technology level.Subject service needs to develop innovative embedded mode and expand the service content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Meanwhile,subject service need to optimize the service mechanism,improve the team-building and marketing mode.This article researched subject service development,innovation of product and mechanism building and so on,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subject service goal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innovation-driven;subject service;information construction;mode research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培育一批知名的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2]。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信息服务是转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保证产学研三方能够信息交流通畅的保障,也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重要基础,科技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知识和技能服务,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评价、技术交易、技术咨询、技术投资等方面。

作为科研机构知识开发和传递的主体――学术图书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学术图书馆不仅开展科技信息传递,也可以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服务提供者,为知识生产部门,提供知识化、时效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个,以发挥促进科技信息规模扩大,增加科技信息的社会传播,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4]。

刘冬梅在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认为学术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信息网络服务建设、个性推荐服务等服务,强化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3]。梁淑珍研究信息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优势,从数据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服务方法等进行分析与研究[6]。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研究方面,刘希宋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整合、知识对接以及知识学习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在文献情报工作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理论方法研究[7-10]。但当前学术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全面的规划和布局,还存在许多的不足[5]。为构建面向科研用户更方便、快捷、无障碍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模式,就需要发展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

本文研究如何通过学科知识服务支持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刺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挥学科服务工作个性化、灵活性、时效性以及专业性的优势,将知识服务融合到科研机构的创新与产业化过程中,构建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模式。

1学科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思考

11科技成果转化对信息的需求与思考

随着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创新环境快速演变,以往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已经跟不上现实需求,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仅涉及科技,还涵盖市场、政策、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2015年全国人大针对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新趋势和需求,进一步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修订,对科技服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11提高科技信息服务深度与广度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信息需求多种多样,不仅有科技文献资源,还有经济数据、产业数据、政策信息、法律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已经业已超出了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范畴。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使不同类型数据有效整合、挖掘并及时获取成为现实,图书馆在整合信息资源、数据二次加工等方面拥有优势,能够更全面地满足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当前部分学术图书馆已经以信息资源为核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填补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信息鸿沟”,建立全方位、多样化、一体化、全过程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信息跟踪服务、企业信息服务、科研文献服务等提供基础环境[5]。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对信息的专业分析要求越来越高,分析报告需要呈现给用户更可靠的数据结论,这就需要开发基于大数据、新媒体、物联网、智能设备等为基础的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更为专业化、实用化的分析方法。

112嵌入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管理

在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都会产生各类型的数据,这些信息既包括科研数据,也包括人员数据、管理数据、工程数据、试产数据等,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是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前提。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研究单元需要对实验数据的共享与储存管理,实现科研管理效率提升,强化对实验仪器、实验管理,创建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此外,对科研过程中人员信息、工程数据、人员绩效等数据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成果分配、实验重现、成效分析、人员流动等管理工作。因此,我国部分科技服务机构将学科服务逐渐触及这些方面,比如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开展学科群组平台建设,其中积极嵌入到科技数据管理等方面,建设科研数据信息集成平台,支撑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应用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和管理更为强烈。科技创新数据与产业信息一体化,满足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有效信息需求[13],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咨询中心”,发挥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媒介”作用。因此科技成果信息管理不仅需要单纯的数据管理,更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分类,并在产学研之间形成“胶和剂”,使信息得到流通与共享,体现信息的价值。

113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分析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分析,从成果拥有者角度,需要通过文献信息、知识产权信息以及经济信息等方面分析知识成果的市场价值、市场布局、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寻找具有合作潜力的机构,从而科学地发掘科技成果潜在价值,避免法律和技术风险,对成果市场价值更科学把握,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链”(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角度,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信息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成果价值差异和市场潜力,能力更好地为科研机构管理层从宏观上制定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现实需求的政策和规则,从整体上了解领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态势。

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不能只单以传统的文献资源为核心,提供科技信息推送,统计分析等传统学科服务产品,需要创新发展知识产品体系,将经济、产业、法律等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形成全面、深入、专业的咨询产品。

12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创新与挑战

虽然我国图书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研究嵌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服务,并从网络平台建设、情报分析、科技咨询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探讨[14-16]。随着互联网技术、Web30、移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革命性技术涌现,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面临融合新技术、创新研究方法、数据关联等挑战。

121融合新社交媒体信息推送模式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发展高节奏,使得大众时间碎片化,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满足人们对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发移动图书馆、学科服务微博、学科服务微信等,但当前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分类、检索和传递等服务,对于信息二次加工、信息组织关联、数据跟踪等都相对较少。如何将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随时推送给用户,需要将知识服务融入新媒体的发展,开发和制作满足当前信息推送新模式的知识产品。

122基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知识产品体系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科技文献信息进行检索与分析,更需要将科技信息与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有机结合,通过对经济数据、金融数据、产业数据、统计数据以及科研管理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索适合用户需求的相关报告,比如技术价值评估报告、产业融资研究报告、技术布局研究报告、市场竞争力报告等,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专业分析,促进知识服务产品的拓展与深化,形成专业化、信息化、体系化和高效化的服务云。

123信息环境创新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是使“产学研”三方无缝对接,实现信息流动和共享,我国已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环境建设上开展了许多的工作,各个省区都有专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但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参与其中的程度却较低。现有平台更注重成果展示、投融资、政策咨询等内容,但是如何提供技术信息、技术评价、技术检索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却很少,平台与科技文献之间的壁垒还未打通。针对这些问题,学科服务可以从科技信息环境建设和学科服务资源和技术优势等方面开展面向“产学研”三方的信息环境建设,将文献信息资源与科技成果产业信息结合,并进行数据挖掘与关联,形成贴合用户需求的信息环境,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方便的信息服务。

2学科服务嵌入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内容探讨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从技术研发到成果展示,从资金对接到技术测试,最后到规模生产的漫长发展链条,链条中有科研者、科技管理者、企业、金融投资者等各种角色,他们对咨询服务的目的、要求、内容、形式等都有较大不同。随着当前学科服务从以往单纯论文分析、信息检索逐渐扩展到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布局、产业信息分析、政策分析等高层次的咨询服务。我国一些学科服务虽然已经开始探索嵌入科技成果转化,但更多的是专利检索、专利技术态势分析等,与用户对产品在经济、产业、科技等方面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针对需求,研究更多的内容,提升服务产品质量,形成面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咨询产品,因此建议未来从以下4个方面构建产品内容。

21开展面向课题生命全周期情报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以技术为核心,服务技术研发过程是学科服务面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优势与基础。技术研发需要经过立项、项目研究、成果、成果鉴定以及结题等阶段,学科服务应该率先嵌入到技术研发的相关阶段,跟踪服务课题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科技咨询机构形成竞争优势。

在项目立项阶段,学科馆员可以帮助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科技信息前期工作,比如查新报告、定题检索等,在选题阶段,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本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等[17],分析目标技术在学科领域的竞争性与本机构的竞争力,对项目的资金申请进行评估和建议,从多个方面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技术研发的风险与前景。在课题研究阶段,学科馆员收集、整理与分析相关信息资源,协助和支持科技人员设计出具有创意或创新的研究方案,及时而准确地把握是否有同类课题的研究,不间断地向研究人员提供能够反映本项目研究的学科前沿状况,包括最新的研究进展、发展方向、理论发现等,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让研究者们在理论探讨或观点论证时可参考丰富的资料、借鉴翔实的数据、采纳充分的引据。在项目结题阶段,学科馆员可以为结题答辩提供信息支撑,提供成果价值分析报告,成果竞争力分析报告等相关产品,协助科技人员完成项目结题相关工作,并协助科研人员开展报奖、成果鉴定等相关工作。

总之,通过对整个课题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契合每个阶段对于情报产品需求背景,进行产品内容创新和分析方法创新,以科研工作为核心,形成学科服务的优势。

22开展面向科技成果推广的学科服务

科研成果公开与推广以往主要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专利等形式 (对于应用型课题来讲,可能还有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新配方等类型),但是对于以成果转化为目的技术和产品而言,通过传统科技信息流通渠道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成果推广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参与者不仅有科研人员还有科技管理者和企业等人员,这些人员对于专业技术相关知识了解并不多,如果应用传统的科技信息流通方式反而不能有效对成果进行推广。

学科服务在支撑成果推广方面可以打破科技信息传统推广模式,从信息环境构建、信息二次加工到信息推送等各方面开展信息环境建设,协助科技成果的推广,将科技资源与产业信息、经济信息等集合在一起。同时扩大资源采购范围,进而将相关科技成果的专业技术信息、技术竞争力信息、领域前沿信息等提供给技术需求者,让技术需求者从专业的角度了解更多信息。与此同时,将产业信息、经济信息等融合到平台中,向科技人员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形成相关产品,比如产业政策快报、产业布局数据、潜在企业信息、融资信息等,在第一时间让科研人员了解技术转化的前景,为技术人员更为有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支撑。

23开展面向市场的科技咨询服务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学科服务触角需要进一步向成果转化链条后端延伸,在技术评估、项目可行性、产业环境研究等领域为用户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各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面向市场的学科服务成为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重要内容[18]。

科技成果转化对学科知识服务的需求是市场化的,要求服务产品与市场对接,真实参与到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国外文献情报机构已经开始融入市场竞争过程中,比如加拿大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展技术战略信息分析、专利信息分析和标准竞争情报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把产品从实验室带入到市场[19],韩国科技信息所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占主导且其研发能力处于弱势的国情,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专利检索、市场情报分析、技术研报深度分析[20]。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服务产品只有紧密结合市场,坚持科技资源与研究的优势,强化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对接,提升学科服务产品面向市场的专业性和深度,同时不断提升学科馆员在知识产权与产业分析能力,将知识服务融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过程中,借鉴市场上科技咨询企业的产品模式,在专利信息分析、市场竞争等方面创新产品形式与内容,满足科技成果转化整个发展链条对信息支撑需求。

24强化产学研三方结合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参与核心应该是科技人员,知识服务的核心就是以服务科研人员,满足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及时性和高质量的要求。随着学科服务发展,学科馆员与科研机构逐渐建立起紧密地联系,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和现实科技实力,因此开展知识服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应该占有先机。学科服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合到产学研的对接过程中,强化科研机构对产业市场的认知,建立研究单位与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参与者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帮助责任机构开展市场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节省科研机构在市场信息获取、分析等方面的时间,同时也更专业地为科研机构提供咨询保障,有效嵌入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帮助科研机构找到合适的政策支撑、发现合适的合作机构、形成更具可行性的产业化路径。

3学科服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咨询产品体系设计学科服务是文献情报机构为适应信息环境变革而推出区别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新型服务[21]。科技成果转化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的市场化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科服务以科技信息为基础,提供从文献信息支撑、科技情报服务到知识产权与市场分析整个过程的信息服务产品。结合所提出的知识服务融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和产品需求,学科服务需要结合自身科技服务优势和用户现实需求,建立有针对性地服务产品体系。

31构建科技成果宏观服务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宏观服务产品主要是指面向项目管理、政府等宏观决策者在信息需求方面的支撑,帮助了解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展、科研布局、产业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方面调研与研究工作。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往往科技成果转化决定权属于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科研机构,这决定面向科研管理者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者的信息支撑服务是嵌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重要课题。当前我们开展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宏观服务产品主要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政策与发展环境分析。包括世界、国家、地区等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对相关公共措施、平台以及政策等进行评估,发现政策发展趋势,对某行业的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对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等进行整理分析,向决策层提供具有实用性的宏观信息。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宏观分析,主要是对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行业专利技术发展、技术竞争力等进行调研,通过专业的分析方法、分析软件和数据库进行研究,揭示目标技术所在行业发展现状,技术保护情况,以及主要竞争对手以及合作策略等等相关信息,帮助决策层了解目标技术的竞争力和未来成果转化的路径等。

32发展科技服务微观服务产品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向科研工作者微观信息需求是学科服务的优势与重点,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重视技术的前沿性、技术应用性以及技术风险等信息,学科服务通过能力建设和产品设计满足科研人员对相关信息需求,设计相关产品系列。

在课题立项阶段,学科服务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目标技术发展现状与竞争力评估,分析相关技术竞争力,形成学科态势发展报告。在课题研发阶段,学科服务可以根据科研人员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化文献、科技报告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对目标技术的竞争团队、竞争技术等进行分析,使科研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目标技术研发过程,为进一步研发、合作或者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在技术研发的末期,科研人员可以设计知识产权分析产品,包括专利技术分析、专利价值分析、技术竞争对手分析、技术评估等报告产品,帮助科研人员开展技术转化定位,技术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分析,保障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33学科信息环境与科技成果信息环境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研大数据的发展,信息环境构建已经成为学科服务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信息环境构建可以使科研人员最快、最全地了解科研动态、管理参考文献、理清科研思路、挖掘科研数据、了解相关信息等,支撑科研工作开展。

通过学科信息环境构建,开展个性化信息模块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线上数据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可以将知识产权、产业、技术等数据嵌入到科研人员信息环境中,同时通过文献数据、专利数据、产业数据等进行技术关联与挖掘,建立科技合作圈,为转化链两端寻找合作伙伴。比如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搭建专业领域综合信息集成系统,根据需求构建个性化知识环境,其中包括专利信息、会议信息、产业新闻等,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小领域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经过信息二次加工,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升科研信息利用效率,也帮助科研人员准确地把握技术市场发展态势。

4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机制思考

融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学科服务不同于传统学科服务,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应适应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在组织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以及服务机制上更应该侧重科技成果转化链、产品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科服务更符合用户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支撑的要求。

41创新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学科服务组织构架

科技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对能力的要求已经超出传统图书馆员的知识构建范围,当前“学科馆员――图书馆员”的二元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对信息需求和服务专业性和全面性要求,需要构建“学科馆员――图书馆员――科研人员”为基础的复合协同服务模。服务团队可以建立“单核-多层次”的包敷组织结构,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科技咨询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单靠一个学科馆员单枪匹马开展相关工作并不现实,可以调整传统学科馆员单一责任制管理方式,以核心学科馆员组建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小组,每一个小组针对某一科技咨询服务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同时由责任学科馆员与服务小组对接,学科馆员与服务小组协同开展知识产品的分析与撰写,最终形成具有专业性,并满足客户需求的系列产品,远期而言能够组织一个协同发展、规模产出的嵌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学科服务团队。第二层次是以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图书馆人员为主的服务团队,参与服务产品的辅助工作,第三层是学科馆员服务小组以外的其它团队对核心小组的支持,可以分别扮演产品服务的B角、C角,更大程度地提高产品质量。

42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高质量人才队伍组建是持续开展融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学科服务基础,当前用户对服务产品要求已经超出传统学科服务的能力,其更注重信息市场性、及时性、准确性、可分析性以及专属性,学科馆员开展相关工作不仅需要具有知识产权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专利申请、专利技术分析、专利价值评估、专利法律分析等,还需要其它方面的知识,比如产业信息分析、政策解读等。这促使学科馆员建立“一专多能”的个人能力结构,“一专”是指对某一分析方法或者报告撰写具有自身特色的分析技能,“多能”是指对所涉及的知识产品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面向客户进行宣传、解答、分析等相关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培训引导、绩效激励、任务分配、职业规划、知识共享等方面进行管理,并开展学科馆员能力建设。

421培训引导

针对性开展培训,学科馆员之间进行交流,促进学科馆员知识面的提升,也使学科馆员能够实现多能的要求,邀请专家或者支持学科馆员参加有针对性培训课程或者会议,促进学科馆员挖掘自身特色能力,提升学术能力,创新分析方法和服务内容。

422绩效激励

通过绩效分配的方式,优化工作评估标准,以产品体系建设为核心,将产品质量、专业产出、专业能力等纳入评估标准,通过绩效分配,激发学科馆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能动性。

423职业规划

针对学科馆员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科馆员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科馆员更好地找到自己在服务中的定位。

43完善学科服务制度

制度建设是保证融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学科服务质量的保障,良好制度能够使好的服务效果沉积下来,促进学科馆员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富有成效研究和创新。

当前,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制度建设应该注重与市场规则结合,强调营销制度建设,更细化地制定学科馆员到责任单位的制度与责任,不仅能够服务科研人员,还能服务市场其它参与者。建设一套营销方法和体系,使知识服务标准化和稳定化,这样才能使学科服务能够真正嵌入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和市场中。此外,建设学科服务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由管理体系、评价系统以及保障系统等方面组成23,通过建立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管理制度,将经济层面、产业层面和市场层面相关指标、方法与管理保障系统融合在以往的学科服务目标管理制度中,强化学科馆员的市场意识,促进知识服务与市场的对接。

5总结

随着国家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双创”的支持,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必将会成为未来学科服务重要内容之一。学科服务需要在过去面向科研一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科技创新需求变化,以需求侧驱动供给侧改革,拓展服务内容,从服务嵌入方式与方法创新,服务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并通过不断实践,真正将学科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在一起,实现学科服务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王睿,王巍,张效清.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7):196-197.

[2]高丽娜,高淑洁.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2,28(5):176-178.

[3]刘冬梅,刘彦庆.高校图书馆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服务策略[J].图书与情报,2010,(4):39-41.

[4]刘冬梅,刘彦庆.利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88-91.

[5]孙建红.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4,(3):70-72.

[6]梁淑珍,郑明丽.高校图书馆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J].情报杂志,1997,16(4):69-70.

[7]刘希宋,李,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机理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44-47.

[8]刘希宋,喻登科,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11-115.

[9]刘希宋,喻登科,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整合的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09,(2):109-111.

[10]李,刘希宋,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机理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41-44.

[11]吴晓明,发挥文献资源优势,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J].图书馆建设,2001,(6):13-14.

[12]陈志宏.高校图书馆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谈科技成果生产力转化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论坛,2001,21(1):57-59.

[13]曾路.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0,(1):46-47.

[14]董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校图书馆服务新途径[J].图书与情报,2000,(2):47-48.

[15]瞿丽曼.基于情报分析法的科技成果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8):84-87.

[16]徐鹏杰.科技中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J].改革与开放,2010,(9):132-133.

[17]刘威.科研课题定题情报服务及其优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8,(2):100-101.

[18]陆颖,杨志萍,王春明,等.国外文献情报机构参与市场服务的研究与启示[J].情报杂志,2014,33(10):142-147.

化学研究成果例5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2-0069-03

鹤庆五味子(Schisandra wilsoniana A. C. Smith)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木质藤本,产于我国云南,民间将其果实作“五味子”药用,功效与五味子(S. chinensis Baill) 相同。近年来,从五味子属植物果实中分离到一些具有显著抗HBV和抗HIV活性的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1~5]。

鉴于鹤庆五味子可能应用于医学医药领域的良好前景,其研究已经得到广泛重视。杨光宇对鹤庆五味子藤茎部分进行了研究,从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129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45个(包括34个新木脂素,8个高氧化度的降三萜,3个新二氢查尔酮),其他的已知化合物84个[6]。马文辉对鹤庆五味子的藤茎和果实部分进行了研究,结果从果实中分离到30种化合物,鉴定了26个,其中23个为木脂素,3个为倍半萜,13个新化合物;从藤茎中分离到32种化合物,鉴定了27个,其中26个为木脂素,1个为黄酮,8个为新化合物[7]。如果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必将凸显鹤庆五味子良好的药用价值。

本试验以鹤庆五味子果实为原料,利用现代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等手段,对鹤庆五味子果实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出5个化合物。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材料

化学研究成果例6

目的研究交让木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从交让木果实中提取低极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5种组分,确认了其中的21种成分,占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的97.94%,其主要成分为1,1-二乙氧基乙烷(3.60%)、十六酸甲酯(3.72%)、邻苯二甲酸丁基辛基酯(9.43%)、十六酸乙酯(3.26%)、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06%)、9-十八碳烯酸甲酯(6.86%)、9,12-十八碳二烯酸(30.65%)、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6.11%)、11-十六碳烯酸乙酯(4.89%)、δ-愈创木烯(6.88%)、三十二烷(5.96%)。结论该研究对交让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交让木果实 低极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low-polar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fruit of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MethodsThe low-polar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fruit of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by solvent extract and silica column chromatograph, and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capillary GC-MS method.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deter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Results25 peaks were detected and 21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which accounted for 97.94% of total low-polar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The main low-polar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Ethane, 1, 1-diethoxy-(3.60%), Hex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 (3.72%), Phthalic acid, butyl octyl ester (9.43%), Hexadecanoic acid, ethyl ester (3.26%),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8.06%), 9-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 (6.86%),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30.65%),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ethyl ester (6.11%), 11-Hexadecenoic acid, ethyl ester (4.89%), δ-guaiene (6.88%), Dotriacontane (5.96%). Conclusion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s has been provided further to exploit and utilize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Key words:Fruit of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Low-polar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GC-MS

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为交让木科Daphniphyllaceae交让木属Daphniphyllum植物,又名画眉珠,虎皮楠,山黄树(湖北),豆腐头(广东),枸色子、枸血子、水红朴(四川)。交让木为常绿乔木,以果实、叶和根在民间多作药用,因其树冠及叶柄美丽,也多作为庭院观赏植物。生于海拔600~1900 m的阴湿山坡、溪谷及阔叶林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台湾,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区。果实采收时间为8~10月,叶可全年采收。具有治疗疮疖肿毒,哮喘,咳嗽,风湿,炎症,感冒发热,肝脾肿大,骨折,毒蛇咬伤之功效;叶煎水喷洒,可杀灭蚜虫[1~3]。

对交让木化学成分的相关报道主要侧重于交让木茎干中具有复杂多环结构的生物碱的研究,对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4~6]。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交让木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期能对交让木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有所了解,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交让木这一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器材与方法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仪器:GC-MS(FINNIGAN TOP 8000/VOYAGER)联用仪; BUCHIR-3000型旋转蒸发仪。材料:交让木果实(采自江西庐山,并由庐山植物园标本馆鉴定);柱层析用硅胶(100~200目,200~3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试剂:乙醇(化学纯),氯仿(化学纯),石油醚(化学纯)。

1.2 低极性成分提取交让木果实5 kg粉碎后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滤液浓缩后悬浮于3 L蒸馏水中,并用饱和酒石酸调pH值至3,然后用氯仿萃取3次,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上柱硅胶200~300目,拌样硅胶100~200目,流动相为石油醚),最后回收石油醚得深黄色具特殊香气的油状低极性成分。

1.3 低极性成分分析低极性成分样品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于GC-MS分析。交让木低极性化学成分在GC-MS(FINNIGAN TOP 8000/VOYAGER)联用仪上进行。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60 m×0.32 m×0.25 μm),进样温度为240℃,载气为高纯度He(99.999%),载气流速为1ml/min。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源,电子能量为70V,质谱扫描范围为35~455 amu(m/z),GC-MS接口温度为280℃。

2 结果与讨论

利用GC-MS联用仪对交让木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 98质谱图库和WIKEY 275质谱图库解析鉴定,峰面积相对含量分析是通过HPMSD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从中共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见表1,图1),其主要成分为:1,1-二乙氧基乙烷(3.60%)、十六酸甲酯(3.72%)、邻苯二甲酸丁基辛基酯(9.43%)、十六酸乙酯(3.26%)、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06%)、9-十八碳烯酸甲酯(6.86%)、9,12-十八碳二烯酸(30.65%)、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6.11%)、11-十六碳烯酸乙酯(4.89%)、δ-愈创木烯(6.88%)、三十二烷(5.96%)。表1 交让木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及其百分含量(略)

本实验中鉴定出的21种化学成分,占峰面积的97.94%, 其中酯类物质较多,占峰面积的43.00%;酸类物质占峰面积的30.65%;烷烃类物质占峰面积的9.92%;δ-愈创木烯占峰面积的6.88%,另外还有少量的Skvalen占峰面积的0.84%;芳香烃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少,分别占峰面积的1.56%和1.49%;其中还含有少量的1,1-二乙氧基乙烷,占峰面积的3.60%。本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交让木这一资源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ese Materi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ese Material[M].Vol.4,Shanghai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Shanghai, 1998:865.

[2]Editorial Office of Na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llection. Collection of Na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全国中草药汇编)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6.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5(1):1.

化学研究成果例7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也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各大高校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人才资源建造的“北航科技园”,为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现实基础;还有部分大学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这一项目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项目由上及下的推行情况却不太明朗;而对于绝大多数资金短缺、科技人才资源不乏的理工类高校来说,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阶段,奖品也只是为学生素质拓展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因此现实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

1.2.1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2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企业。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之道。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得益者就是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2.3推进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表现,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受学校政策和自身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2.1大学生缺乏成果保护意识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规则相对简单的学校,对社会的复杂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法律常识,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对成果的所有权。有的企业在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趁机抢注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权,谋取经济利益。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2.2科技创新以获奖为目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不惜利用丰厚奖品来吸引学生。比如加素质拓展学分、获得荣誉证书、奖学金等,在这些物质诱惑的驱使下,很多学生的设计理念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科技创新的目的渐渐不再是因为喜欢科技创新或是希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方便和服务人类,而是为取得最终的物质奖励而进行科技创新。目的的转变自然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理念,为获得丰厚奖品,科技创新便会局限在比赛规则的小框架里,从而缺乏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2.3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教育,对社会涉足不深,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对市场的敏感度,甚至对自己研发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迷茫。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缺乏竞争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缺乏经济观念,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环保性能等实际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低,这也是很多企业不选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科技成果缺乏转化渠道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很多大学生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因为转化渠道不通畅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被废置,由此可见缺乏转化渠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3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本文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3.1培养学生的成果保护意识

针对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提出了这一措施。从学校来看,在校内可以针对科技创新类的学生,在社团或者校内组建辅导讲座,为学生宣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系统的成果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的知识,从而为保护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打下基础。

3.2高校和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为学生准确敏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生产成本和企业所要求的环保性能有了概念,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大学生有暑假和寒假,针对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成果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受学校物质奖励的诱惑,所以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导致转化率极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任何促进作用,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比如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加入职称评定以及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做出合理指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4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对接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专业对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的进程,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遗憾”,因此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疏通。

3.5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与个人的捐助或赞助等形式,帮助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储备力量,为科技创新型的大学生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最后,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免试直研、奖励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6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

当前,学校科技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偏高,存在很大的体制障碍。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注重发展股份制科技企业,学校师生可创办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形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3.7成立科技创新成功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作为吸引和汇聚全国部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和部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和运营工作;通过承担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中心要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效能建设管理、高起点运作发展,努力孕育最具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创新力量,以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配置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为地区开发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化学研究成果例8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6-02

2011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以教社科20113号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计划》提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①因此,《计划》的出台标志着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建设进入到了一个面临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1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元结构分析

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创新实践的基础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本质属性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主体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若非基础研究成果即应用研究成果。

1.1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价值定位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受众是社会大众,成果形式主要是著作与论文。基础研究是有关人类科学体系顶层设计的研究,更多的涉及“形而上”学,它不是生产力,却能对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产生正效应,是高于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其社会价值取向定位于:能影响、改变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使认识能够跟上变动不惜的社会变迁过程,为人们创设健康的理性心里家园,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先进的价值观和高品质的人文关怀,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②

1.2 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定位

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受众是政府、企事业单位,成果形式主要为研究报告与论文。宏观上,应用研究为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政策设计方案,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功能体现。微观上,哲学社会科学根据其学科属性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例如:财务管理、投资运营、法律保障等。其社会价值取向定位于:一方面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坚持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紧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急需服务。

2 成果转化阻力分析

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占全部科研成果数量的60%以上,其中仅有5%~6%被转化,3%的成果形成产业。③可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面临的阻力系统问题突出。

(1)成果质量不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决定成果转化效率的基本要素。从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质量水平不高,难以得到社会及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和接受。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远离实际,缺乏创新。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并不是来自于社会调研与实践,针对性不强,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甚至只是进行经典的诠释与阐发,内容空泛、缺少创新。二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追求个人绩效,一些科研人员在常常将粗制滥造、东拼西凑、质量平平的成果不负责任地抛向社会,而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很大的实用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还不很多。④

(2)转化意识不强。科研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缺乏成果转化意识是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观因素。

首先,由于部分高校科研、人事考核机制并不完善,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在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并不关心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这就导致虽然教师的科研成果产出颇多,但是真正做到成果转化的却寥寥无几。其次,管理部门缺乏跟踪管理意识。成果转化要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个双向通道上进行,不但要使广大科研工作者树立转化意识进而影响管理者,还要从管理者本身入手,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成果转化观念的形成。

(3)中介体系不完善。科研中介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外部因素。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介体系尚未建立像自然科学成果转化中介那样独立的市场化应用部门,仅仅依托高校和科研人员自身完成成果转化任务是远远不够的。

在美国,智库承担了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中介的角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智库是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整合人才、思想产出、影响社会。智库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刊物出版、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在研究美国智库发展和运作过程之后,我们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必须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为基础,这种成果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转化方向,这种服务对象和转化方向是在研究伊始就已经确定的,而非在成果形成之后的硬性转化;在成果形成之后,要借助一定的媒体,特别是刊物、论坛等使成果面向服务对象,包括潜在的服务对象。

3 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与实践

若要化解成果转化阻力系统、改善现有成果转化现状,就必须对成果转化机制进行管理创新。而这种管理创新的原则与依据就是其特有的二元结构特性。

3.1 基础研究成果转化

2012年5月,教育部社科司首次开展了一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征集工作,宗旨在于通过“学术‘大’家写‘小’书”,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大众。这次科研普及读物项目资助力度高达15万元,而且由教育部统一出版,为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一个信号、一个典范。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项工作中抽象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创新的方向。

政府主导。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先导,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其巨大的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政府这个公共服务部门。所以说,在未来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引领的作用,把握成果转化的方向不动摇。

深入浅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接受群体是人民大众,在保证成果学术质量的同时要把握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由于人民的教育程度不同、身份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就是深入浅出,也就是说,从学术前沿热点入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大众真正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力量,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也可以切实的服务人民。

重视质量。质量和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之所以强调的是“学术‘大’家写‘小’书”,就是为了切实保障成果质量,以质量推动成果转化。提升成果质量的核心是改善研究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深入实践、积极创新,切忌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做调研、认认真真做数据。

3.2 应用研究成果转化

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存在一种依托“关系型管理框架”的转化路径。简单来说,大部分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成果都是通过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进行转化的,这种成果转化机制的优点在于成果供需双方相互了解、成果供给方普遍科研水平较高、成果转化过程较为简单;其缺点在于这种转化路径是少数人参与的成果转化,大部分科研人员无法进入这种“关系型管理框架”,以至于较多优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失去其应有的时效性。而少数人参与的成果转化正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根据路径依赖理论,虽然原有路径具有一定的研究惯性,但就当前情况来说,必须就原有路径进行修正,使其进入到更加完善的轨道上来,才能真正的使更多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得到转化,从而更好地辅助政府决策、切实服务社会。

对于原有路径修正的关键是从关系型管理模式到规则型管理模式的修正,而规则型管理的核心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平台的具体形式就是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使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公平、平等的参与到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过程中来,通过中介机构把社会科学成果推向社会,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6]

参考文献

[1] 吴方.基于KANO模型分析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产生的切入点[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82-84.

[2] 袁贵.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郝荣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注释

①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② 郭秀丽.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社会发展论坛,2008.

化学研究成果例9

[2]陈瑜.旧法新改:让科技人员通过成果转化富起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N].科技日报,2015-08-30.

[3]张寒,李正风.对Bayh-Dole法案及相关研究的再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8):59-63.

[4]Leydesdorff L, Meyer M. The decline of university patenting and the end of the Bayh-Dole effect. Scientometrics[J]. 2010, 83(2): 355-362.

[5]何红,陈吉灿. 中国版“拜杜法案”的失灵与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的出路[J]. 知识产权,2013(3):84-88.

[6]Kenny, Patton. Does inventor ownership encourage university research-derived entrepreneurship? A six university comparison.,Research Policy [J].vol40, 2011:1110-1120.

[7]Kenney M, Patton D. Reconsidering the Bayh-Dole Act and the current university invention ownership model, Research Policy[J]. 2009, 38(9) : 1407-1422.

[8]Wennberg K, Wiklund J, Wright M.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spillovers: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university spinoffs and corporate spinoffs, Research Policy[J].2011, 40(8) : 1128-1143.

化学研究成果例10

一、《拜-杜法案》立法原则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的影响

随着国内外科技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迁,1996年公布施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形势,修改势在必行。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的今天,如何加速科技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更成为此次法律修改的核心。人大常委会委员普遍认为,“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最大亮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和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提高。”[1]人大常委会社会法室负责人郭林茂表示:“如果我国有一批科技人员通过科学技术转化成为先富有的人,那确实是我们国家之幸、民族之幸。”[2]与1996年颁布的原法案相比,新的法案有多处更改。但实际上除新法案的第四十五条外,大幅提高了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收益外,其他的修改,都早已在以往的立法当中得以体现。纵观我国科技创新立法体系的建立过程,这次立法是我国整个立法体系背后逻辑的必然、发展的必然。这个逻辑就是《拜-杜法案》所确立的原则。

1980年通过的《专利与商标修正案》,即《拜-杜法案》,起点是明确联邦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技术专利产权归属于承担项目的科研单位,其目的是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有效生产力,改变美国经济所处的颓势。该法案不仅极大地解决了大科学计划下科学知识生产的严重闲置的现象,明晰了产权,奠定了美国经济知识经济转向的法理-产权基础,促成了美国经济的重新崛起。美国大科学计划的辉煌成功并没有给经济带来增长,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的经济反而陷入沉重的滞涨和高额的贸易赤字中,反而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据调查,时至1980年,美国政府拥有2.8万项专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但仅有不足5%得到转化。《拜-杜法案》的推出,其背后正是此时的卡特政府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了问题所在,尝试通过以市场的逻辑来配置专利资源,进一步激活躺在实验室中的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同于以往的是,《拜-杜法案》第一次明确界定了由政府出资的科研项目所申请的专利,归属于发明人职务所在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并进一步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比例[3]。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大力倡导的知识经济获得了空前成功,并很快成为引领世界的新经济模式,知识经济的科技成果转化立法基础――《拜-杜法案》,也为世界各国主要纷纷效仿。实际上从2000年《专利法》第二次修正案,直至最新修改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经十几次立法和修改,《拜-杜法案》所确定的原则在我国已然形成了完整的立法链条,都是《拜-杜法案》所确立的原则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立法?w系中逻辑的展开和实现。

二、传统的科学政策研究视野下《拜-杜法案》的立法逻辑

专利制度之所以产生,其目的是通过对发明成果所有权进行明确有效的界定和保护,从而保护科技创新,进而保护介入到科技创新事业中资本的积极性。在当代专利制度发展变迁中,主要的立法逻辑是通过对专利时限和范围的调整,平衡资本、市场、个人和科学共同体等多元主体的关系,达到奖励技术研究的目的,从而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法。简单地说,专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制度资源池”,通过调专利保护期和奖励比例等方法,将制度资源释放过程加以控制,已达到在制度层面促进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

在此观点下通过进一步的逻辑推导,在《拜-杜法案》实施之前,由于产权不明晰,所以导致大量技术专利被闲置;政府拥有技术知识的产权,但没有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却因产权不明而无法购买;该法案解开了当时科技立法和政策中的“死结”,理顺了科技成果从大学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为大科学计划生产的技术知识转移到市场奠定了法理-产权基础。该法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明晰了大科学生产的知识产权属于项目承担单位,增加了对科研人员的奖励,通过此种方式形成了制度资源,通过释放制度资源从而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到市场当中来。

但随着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到来,美国大学专利申请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产业界、政策界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拜-杜法案》效用的终结的忧虑,认为其制度优势已经释放殆尽[4]。在我国,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版《拜-杜法案》是失灵的,甚至是无效的[5]。在这种语境下,如何摆脱《拜-杜法案》效用终结的阴影,进一步加速科学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刺激经济发展就成为各国科学政策研究和制定者的重要课题。

西方学者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同时由于经济危机加剧,政界、学界和资本等方面对改革该法案的呼声越来越大,相关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讨论,以期扭转当下西方大学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在对多家大学进行研究后表示,以往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拥有知识产权的“大学所有权”[6]模式已不再适于当今的经济形势,该模式实际上依赖科技官僚,但他们却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人际资源。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地释放制度资源,将之直接授予技术发明人[7]。与之相呼应的是,对部分欧美科研型大学进行的访谈和调查结果显示,在创新创业配套措施完备的今天,科学家普遍倾向于将自己研发的技术作为股份投入到科技创新公司中[8],或干脆自主创业[9]。众多西方学者认为:成就《拜-杜法案》辉煌效果的原因,是释放制度资源,将旧的知识产权制度转变为“大学所有权”。之所以会出现《拜-杜法案》效用的终结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科技专利的“大学所有权”模式,尤其是技术许可办公室制度的官僚化,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法门,就是继续延续该法案成功的经验,通过释放制度资源,将专利权从大学进一步下放到科学研究者的手中。

对于我国而言,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虽然给出的解决方案与西方学者不同,但思路却是相似的。当然,在地方法规层面,还有更为激进的措施,与西方学者不谋而合的是,河北省于2015年1月1日出台的《河北省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即“河北十条”,极大地释放了制度资源,其核心是将知识产权进一步下放给知识产权的发明人。“河北十条”的第一条,就是“改革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授予高校、院所研发团队或成果完成人科技成果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接下来还有,“高校、院所研发团队或成果完成人在河北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转让获得的收益,其所得不低于70%”,在资金、人事和制度上有一系列的帮扶措施[10]。足见河北这一传统产业基地,在世界经济衰退和环境恶化双重压力下,所产生的紧迫感,以及在这种急迫感的促使之下,竭尽全力地释放所拥有制度资源的冲动。

通过释放制度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作为《拜-杜法案》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全世界科技创新立法领域某种意义上的“金科玉律”。但释放制度资源与推动科技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只是一种经验,从未有学者深入到其内部逻辑中,尤其是深入到市场经济和科学规律内部的逻辑当中去讨论这一问题。

三、科学政治学视野下《拜-杜法案》知识与权利的关系

与所有的法律一样,科技成果转化立法其背后的目的都是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与人之间权利的关系,《拜-杜法案》的立法目的表面上是为了促进大科学计划下产生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但其实质却是将科学技术知识的所有权授予某个固定的群体,以期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其本质是将科学知识的所有权与市场经济的所有权两者通过法律形式确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权利-利益)的行为,同时也是国家意志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利益过程中的表现。

对于科学技术知识与权利之间问题的讨论是科学政治学的领域,从字面而言,就是探讨科学实践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科学政治学将科学定性为一种“微观权利”,劳斯认为“传统的权力形式对科学的影响必须在贯穿于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关系背景中才能得以理解。”[11]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政治学需要“对科学实践的政治影响及其向科学之外的适度拓展做出判断性的评估。”[11]

也就是说,如果想探究《拜-杜法案》及其背后的立法思路,不仅需要将科学这种“微观权利”放置在“传统的权利形式”当中进行考察,同时也需要审视科学实践对科学共同体之外的影响。在这一领域之中,所谓的“传统的权利形式”即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形式下对科学技术的规制,这种权利形式规范了资本的所有者和主体与技术的发明者之间的关系。

《拜-杜法案》成功的独特之处在于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获得了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所产生的专利的产权。这种产权模式实际上同时违背了学院科学和产业科学两方面的规范――学院科学规范要求科学具有公有性,但是该法案却鼓励科学共同体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专利权作为产业科学的核心规范,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以技术研发投资人获利作为核心原则,但是该法案却将原本属于国家的技术专利,授予特定的科研机构。

深入考察这种“独特之处”,可以发现实际上在《拜-杜法案》立法逻辑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利益分配“宏观权利”,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刺激科技创新,主?拥厝枚筛?了科学共同体的“微观权利”――将原本属于国家所有的知识产权,让渡给了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而所谓的释放制度资源,将所有权进一步授予发明人,也就是更进一步让渡自己的权利。

那么,在《拜-杜法案》这一金科玉律背后,真正核心的问题就应该是,“为什么可以通过让渡权利,就可以实现刺激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四、科技知识的地方性迁移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

《拜-杜法案》立法目的表面上是为了促进大科学计划下产生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但在现实中,技术知识从发明到转化为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国家的意志、高新技术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协作。而这一过程的核心,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就是如何让科学共同体生产的技术知识跨越学院和市场之间的“鸿沟”,投入到市场当中去。

在传统的学院科学中,科学共同体的目标是推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增长,并不是为技术生产服务的;科学知识被转化为应用技术还有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学院科学也基本无关。而在传统的产业科学中,工业实验室作为企业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作为企业雇员并没有自由研究的权利,他们所研究的技术往往是由决策者下达的研发任务,如何将技术推向市场则是市场营销部门的任务。大科学计划所生产的技术,则与二者不同。大科学产出的成果是由国家战略决定的,并不考虑如何推向市场。但是,当国家意志成为大科学计划所生产的技术推向市场的动力时,由于大科学计划所特有的地方性和复杂性这一转化过程变得十分困难。所谓地方性知识,是与通常理解的科学知识这种“公共知识”相对的,公共知识往往放之四海而皆准,而地方性知识则是指某些知识只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领域才有效,比如某些技术因为保密的原因只在国防系统中才能传播,而某些技术因为特殊的实验技巧只在特定的研究所中才能复制。

由于当代科技的复杂性,致使生产某产品的全部技术不再由一个团队或实验室所独占,而是将分布到了不同的群体中。技术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与研发者紧紧“黏着”,只有他们隐约看到技术的实际价值。如果脱离相关研究人员的参与,就难以从研究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正如劳斯所指出的那样,科技成果转化,本质是科学知识从实验室扩展到其外,经“‘转译’以适应新的地方性的情景”。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技术系统的“紧密耦合性”,使“在科学实践向实验室外的各种拓展中,实验室原本的规训变得不可或缺,因为它们把起源于实验室的诸多控制和限制强加给了世界。”[11]劳斯认为在转译中,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中的规训――这种微观权利,经由技术从而施加给了外部世界,所以转译的过程依赖于科学研究者规训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实验室这种微观政治场所所形成的权利,通过技术的扩散,对宏观社会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正是由于当代科学的地方性和复杂性,所以才使得只有研发者才明白技术的发展前景,完整的技术-产业链条应该形成,甚至还包括“领先用户”的特点和购买使用习惯。此类知识都来源于科学规训,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研发者,科技成果转化就显得比较艰难和乏力。基于此,市场承认了科研人员所拥有的特殊权利,资本不得不将一部分利益让渡给研发者。让渡的这一部分利益,就是《拜-杜法案》所规定的,应权属于承担项目的科研单位的部分知识产权。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共同体通过技术的地方性迁移和语言的转译,从劳斯所说的微观层面的权利,演变成为一种可以影响宏观政治层面的政治力量。

五、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