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美术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4 14:14:54

初中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例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57-01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对于如何实施美术教育有着一定的经验,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明确美术课程意义,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美术教学,即审美能力教学。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美术教学重在审美,审美前提是具有优秀的“眼力”

眼力,即观察事物的能力,捕捉审美对象的艺术美能力,也即“看”作品的本领。人的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活动力等因素组成,其中观察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先导。它又是视 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面对年龄小的中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觉处在无意识性、情绪性比较明显时期,还具有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从制定每一单元的教学计划到安排教学内容、范画教具等,都要从他们便于观察记忆入手,从外形的美感到内在结构,由表及里 、由简到繁的艺术分析,指导他们会“看”作品的方法,在直观感受中让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 美术的兴趣。当然,对于对美术尚处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教育对象来说,这种“看”是需要引导的。帮助引导他们直接地凭视观察、亲自体验,增强形象的概念。对物象形成心灵感悟和建立某种精神意味。使他们亲身对作品的感知思维得到珍惜。

初中美术教学例2

在以往的初中课程教育中,一直是只重视主干课程,而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美术类等课程,不加理会,草草带过,使得很多学生错失了美学教育的机会以及其他情操类知识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同时也迫于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学校开始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学生教育的一个独特现象。因此,初中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教师的重视,成为一门教育必修课程。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审美修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小培养其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从身心修养方面促使其全方位发展,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素质教育的魅力,使其各项潜力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提。

一、走进童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学生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性。

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学生的所思所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内心产生创作欲望。其二,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学生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度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审美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他们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创作欲。在春天,让学生去公园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一看花丛里的蝴蝶张着几个美丽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美丽的花纹。去动物园看看大象的长鼻子、湖里的白天鹅,让学生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其三,可配合教学开展游戏活动,所谓寓教于乐,让学生边学边玩,如:可把要画的人物或动物都做成活动的教具,孩子们通过玩活动的教具,掌握其结构,自由变出各种动态,还可以听配乐故事,说寓言,看录像,玩拼图等,开展多种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所画内容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2]目前,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不能很好地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显然是有悖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八年级的《陶艺创作》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要注意欣赏与技法相结合。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3]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艺术上与生活上的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初二《中国画的形式美》中,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理解其美的表现,都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先准备一些图片或画幅,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态;再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尝试一下中国画的绘画。

三、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1、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绘画学习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观察方法错误、透视错误、构图错误、色彩错误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绘画的障碍,只有加强个性化的指导,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如学习素描画《酒瓶与碗》,不仅要求一个物体自身各部分的比例要正确,而且要求两个物体的相互比例更要正确。有些学生画完一个物体,然后再画另外一个物体时,往往没有整体地观察对象,常会出现两个物体问的比例失调,造成整幅画的整体与局部失调。对此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比例关系、透视关系,再进行构图,用丛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观察方法来描绘。这样正确的理论指导也能收到纠正学生错误观察方法的效果,使素描作品整幅画的比例恰当,构图完整。

学生的美木素养水平不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个性化指导。教学实跋表明,只有加强个性化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绘画学习中的各种错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绘画技能,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2、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打造初中美术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身段,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平视学生,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才能使教师的关爱和指导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初中学生年龄小,很容易“爱屋及乌”,喜欢美术教师也就喜欢美术课,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美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打下了丰足的情感基石。

四、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现实社会之间的比较、渗透与综合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门类并进行相互比较,如:绘画、工艺、雕塑、建筑、摄影等各自的艺术特色以及一些共通的艺术原理。而在介绍某一美术流派或是美术思潮时,如十九世纪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就可以从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分别选择一些代表作品加以介绍并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总结出浪漫主义的特征。在欣赏中国美术时,我们也可以在美术内部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工笔画与写意画、院体画与文人画、南方的山水画与北方的山水画、盛唐的仕女画与明清的仕女画等等。

美术教学与各学科教学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互相联系、互相迁移的作用。如中国画教学可以结合中国诗画的传统习惯,与诗词配合教学来抒发感情,这样更能体现中国画诗情画意的情趣。色彩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用诗或散文的语言说一说四季的色彩。对于三原色的讲解则可与物理光学相结合并进行区分比较。写生教学则要求学生要反复比较观察并掌握比例关系,了解整体与局部、明与暗、冷与暖等对立统一的规律,这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几何形体的理解,还能掌握辨证的哲学思想。在想象画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来辅助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同的音乐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塑造不同的形象,如热闹喜庆的丰收场面、安谧宁静的田园风光、鸟儿的啼鸣、天鹅的优美、狮王的凶猛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感受这些形象并通过想象把它们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教师还应注意加强美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连接,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并且利用学校的橱窗进行美术专题展览,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美术创作水平的提升,也能让他们的心紧系时代的脉搏。

五、展开合理评价

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例如,在上《水彩记忆画》一课中,由于实践写生的机会少,学生对色彩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刚开始作出来的作品看起来实在不怎样,但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加鼓励,然后对不同的作品分别给予分析与有选择性的建议,而避免具体教他们怎么做,因为艺术是无规则的,教师用意见或建议的方式更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这样使学生总能保持着自信的学习态度。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伟大理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丰碑。在当今初中美术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教育理念的作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使其能够在美术教育课程中收获大知识、大智慧,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其能够根据自己对艺术的见解以及修养,进行创造和实践,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作为传道授业的美术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充分发挥其优越性特点,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全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例3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需要提高重视。审美艺术与能力是办所学生一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初中美术教育积极转变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为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平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艺术的意义

审美就是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等进行的单纯的鉴赏、观看等,从中感受到美,获得愉快的享受。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这也是学生审美艺术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与能力。虽然人的审美艺术水平以及能力与先天的天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与培养,初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艺术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自主观察和鉴赏,挖掘和感受生活中的美,通过特定的美术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艺术水平和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艺术的有效策略

1.全面把握学生的审美心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像教小学生一样,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教师越强调什么,他们就会越反着来,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效果进行优化。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对象有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等内容,他们能够从事物的表现简单的看到背后隐藏的深层次情感,如线条、颜色等。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事物外在以及内在的美进行感知。由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他们对于美术的爱好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喜欢中国的民间艺术,有些喜欢西方的印象派。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我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让其说明喜欢的原因,并对保护民间艺术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产生好学的意识,也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民族文化。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审美艺术体系,因此在对作品进行欣赏评价时还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2.创设有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动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艺术,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有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美术教学,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美术作品更加形象的展示出来,加之优美悦耳音乐,让学生在富有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到美术中的艺术性。比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然后配合一段温和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再对梵高以及《向日葵》的创作情况进行介绍,1888年,在法国的南部,一位画家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正在画室中认真的创作,《向日葵》也就此诞生,整幅作品虽然看似烈火熊熊,美艳华丽,但同时又很和谐、细腻。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讲解美术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有助于学生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

3.加强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临摹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以及观察能力,这是极为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绘画观察能力。在临欣赏创作中,一般是将作者成功的作品作为观察的对象,在临摹和欣赏过程中不能只是对这些成功的作品进行观察。通常而言,在欣赏作品时需要对作者绘画时的内心以及创作的年代等进行考虑分析,欣赏作品过程中,需要使用计算机等有利条件,对图片进行有效的处理,让学生能够看到很多在课本上看不清楚的地方。比如,在学习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作者,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刻画人物的表情以及内心世界进行观察,这幅作品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壮阔场面表现出来,对《开国大典》进行欣赏讲述,让学生对我国现代绘画的艺术成就进行全面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油画的民族化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强化学生的美术审美艺术。

4.积极开展美术创作

初中美术教学例4

美术教学是初中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初中美术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性格的叛逆期,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实现高效教学,而且对于其性格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兴趣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轻松的学习氛围

周围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放开心灵,乐于接受学习。学生的学习氛围不仅受课堂上老师的影响,还有家庭父母的影响,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第一,老师是为学生创造轻松课堂的主力军。老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不是一味的“满堂灌”,而要让学生加入教学当中,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老师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人单桌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结成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就老师的问题面对面地交流,轻轻松松学习,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第二,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与家长共同讨论学生的学习问题。学校召开家长会,由老师把开展美术教学的目的传递给家长,以美术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修养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美术欣赏教育

由于美术学科的独特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眼球。而且初中生处于好奇心强、耐心不足的青春期,课堂上的吸引力尤为重要。开展美术教育欣赏,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滋润了学生的心田,陶冶了情操。美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各个风格的不同流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电影、PPT等形式对不同流派的历史、代表人物进行讲解,尤其是各个代表作背后的创作故事。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画展、评选最喜欢的作品、画画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思维,增长见识,还能体会各式各样的艺术魅力,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户外教学

开展户外教学,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老师要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因此在实行户外教学时,应选择一处安全、环境幽美的地方,例如森林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等。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户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可让学生仔细观看植物、人物的各种形态,制作出山水画、人物画等等灵活生动的图画。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真正爱上美术,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四、多元的评价系统

由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美术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主观臆断,对于分数低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兴趣下降,因此建立多元的评价系统十分必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但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及其作画思路、创新想法,善于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使其正视自我、树立信心,身心和谐发展。美术老师要打破一个标准的常规,重视学生的创作个性,对学生新奇的想法观点给予肯定鼓励,激励学生大胆想象。

五、树立教师威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一个有威信、有风趣的老师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位美术老师知识渊博、绘画功底高强,上课时又幽默风趣、和蔼可亲,那么学生肯定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进而爱上美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其最大的特点是用眼睛去观察体会,所以美术技法是美术教学的关键。在美术课上,如果老师为同学上演一场视觉盛宴,那么学生会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因而纷纷效仿。

六、鼓励学生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动手实践。同样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只听只看,还要动手练习。可能大部分学生都是非专业的美术生,刚开始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包容学生的错误,并且鼓励学生多动手。如果学生的作品比较幼稚但很认真,老师应该表扬他们;如果学生的作品杂乱马虎,这时老师要注意说话的口气,不能训斥学生或者讽刺学生,而让其下次努力认真;如果学生的作品有新意,老师应该鼓励其继续想象。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要通过专业的美术知识让学生领略美术魅力,还要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例5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学美术教学;教学质量;感染力

我国的民间美术作品形式多元、内容丰富,一直是我国传统艺术大厦中一朵瑰丽的花朵,承载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但是一直以来我国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被边缘化,得不到广泛的重视,致使民间美术作品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足,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民间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与初中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

民间美术与初中美术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关

系。民间美术基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民间美术的合理开发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其次,民间美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民间美术的渗透运用有利于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初中美术教学也对民间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为民间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后备力量。

二、民g美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选择合适的民间美术教学内容

地方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普通劳动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各地区的民俗习惯和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民间美术的形态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绘画类、雕塑类、剪纸类、玩具类、刺绣类,等等。选择合适的民间美术教学内容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那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作品,同时要注重地域性与民族

性,保证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联系广泛。比如,少数民族的穿戴服饰独具民族与地域文化特色,他们的民族服饰上的图案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师在讲授少数民族的绘画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广西壮族的服饰图案以及康西苗族的服饰图案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图案的绘制手法以及颜色的选取向学生介绍属于他们的特色民族文化,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2.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改变传统教学形式中单纯地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绘画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的全面发展。民间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的运用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如,在讲解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时,教师可以将年画的发展历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传统年画大师的作品做出阐述和解读,同时介绍我国年画对包括日本浮世绘在内的外国年画艺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3.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学美术教师应该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灵活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展模式,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表演演示、分类比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教师在讲解陶器时,可以灵活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列举不同朝代的陶器图片供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学习,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进而增加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

上图为我国不同时期的陶制品图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陶身的图案形状越来越复杂,从开始的简单图形演变成后来复杂的人物、花鸟形状,颜色也越来越鲜艳,标志着我国的民俗文化逐渐由蒙昧走向文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历史文明的进步。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大力引进民间美术作品素材,通过选择合适的民间美术作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探究合理的教学模式等形式逐步推进传统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从而为弘扬民族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例6

[2] 胡晓丽.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分析[J].治学之法,2013(4):151.

[3] 田立永.对中学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科技博览,2010(22).

[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EB/OL]..

[5]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衡山星源实验学校,2010.

[6]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初中美术教学例7

1.美术创作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作实际上是一个开发大脑,激发思维的过程,在美术创作中,欣赏、写生、积累素材、抽象构图、创作画作等都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由二维到三维,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都能使学生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美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

2.美术创作教学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有利于培育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魅力。完美的美术作品需要创作者以崇高的艺术境界进行创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创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养成健全、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初中美术创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创作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致使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很难取得显著成就。在江苏新教学大纲改革背景下,近年来创作教学已经逐渐受到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但新教学方式和观念的普及都难以摆脱固有教学障碍的束缚。传统美术教学遵从纯理论式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激情。在这种背景下,在沿袭传统理论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创作教学可谓是举步维艰。

2.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创作兴趣的培养,不合理的美术评价进一步打击学生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创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课程,只有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进行美术创作,初中美术创作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恰好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其次,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如果教师缺乏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一味地否定,会打击学生的创作自信心,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不利于美术创作教学的实施。

3.初中学生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创作是一门主观性思维显著、个性特点鲜明的艺术展现,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当前初中美术的创作教学中,创作的主体并未回归学生,美术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依靠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怪圈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被埋没,创作教学难以发挥重要作用。

4.美术创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营造良好的创作情景。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艺术创作具有主观性,所以美术创作才能够如此丰富多彩。在初中美术创作教学中,只有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和情景,更多地展现现实生活元素,使美术创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热情。我国初中美术创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严重,在美术课堂创作教学中忽视对创作环境的营造,导致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激情大打折扣。

三、初中美术开展创作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高度重视创作教学,把创作教学作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多年的传统美术课堂理论教学使美术教学水平难以获得提升,在新时期,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重视创作教学并将其作为突破美术教学瓶颈的重要方式。

初中美术教学例8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情境教学方法基于新课标改革指导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走向多元化趋势,按照学生实际发展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体现了当代教学模式的先进改革趋势。情境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思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施调整,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潜能。

1情境教学法内涵

随着中学教育新课标不断调整,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现代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基于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重新定位美术课堂教学,利用更加先进的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避免课堂环境影响到授课质量水平。“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授课方案,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从教材结构、内容布局、教学流程等方面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更多符合美术课堂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美术教育改革趋势下,情境教学课堂更加多样化,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实现课堂学习目标。未来,我国中学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按照先进教学理念建立课堂关系,才能进一步实现教学流程的优化改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环境,引导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炼出更多新颖的知识学习要素,这些都是带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2美术课堂“个性化”教学方案

结合美术教学内涵,教师要重视美术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美术教学需求的科学性方案。美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这也是初中教育办学的最终目标。为了培养全面性美术人才,美术教学中需融入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提升美术课程学习水平。“个性化”是当代初中教育的新概念,美术教学工作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个性化教育发展内涵。教师要懂得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灌输美术教学理念,把握初中学生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改革目标。其中,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也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发展中,体现出美术教学个性化改革的实际意义。基于个性化改革理念下,本文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科学路径,为培养初中生人才奠定了基础。“个性化”是基于人为主体的思想意识,一切社会改造活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从教育事业发展来看,个性化是立足于人本思想的特性,以学生为根本,采取一系列有关的教学改革措施。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改革阶段,要从学生实际需求情况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美术教学改革方案,才能体现出初中教育的先进性。

3美术课堂“创新化”教学

“创新”是当代教育的新思维,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倡导新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这些都标志着时代教育的新方向。中学美术是学生接触艺术的初始阶段,在艺术引导下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稳定的学习关系,及时解决传统教育流程存在的不足,带领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美术知识。“创新化”教学体制中,美术课堂要重视各类要素的综合调整,教师、学生、环境、教材等,均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创新理念下要考虑中学美术的整体思维,把艺术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出来,解决原有授课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提出创新理念,帮助学生感受下创新教学思维,对美术课堂形成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提高课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美术知识学习内涵,融入到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

4美术课堂“项目化”教学

初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美术是一门实用性学科,重视美术教学是初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教师是课堂授课的引导者,教师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项目化教学流程,从多个角度实施教学方案,及时带领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基于早期教学存在的不足,教师要以兴趣教学为中心。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项目教学法是现代教育先进方式之一,利用项目模式带领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体现了学生在项目执行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在美术课程中的引导价值。以项目教学法为中心,分析初中学校美术教学改革方式,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美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美术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艺术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初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5结论

总之,培养中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对提高其艺术涵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基于新教学模式引导下,教师要懂得构建更为优越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实现艺术学习目标及个人知识增长。情境教学是当代教育的新方向,为学生构建情境可激发其参与美术的积极性,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要懂得灵活调整课堂模式,带领学生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壮壮.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浅谈[J].新课程(中学),2015,(1).

[2]曾艺玲.试论新课程下的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15,(7).

[3]徐雪莉.基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示范的探究[J].艺术科技,2015,(5).

初中美术教学例9

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美术教学。然而,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却不太乐观,很多学校、家长、教师都忽视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将美术等同于了绘画,认为升学考试美术并不占有什么地位,从而忽略了美术教育的意义,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此,笔者从现状入手,就如何改善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美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副科,并未被列入中考,这就导致了教师、家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不重视,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不上美术课。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认为美术作为一门副科,不需参与考试,这就极易放松对美术的教学;对于家长来说,他们认为美术学习会占用其他主科学习时间,影响学生学习主要科目,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之下,他们极可能产生学习美术是不务正业的认知,学习了也对自己的升学考试没有什么帮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家长、学生这种不重视的观念及行为,从而导致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以及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差的现状。

二、改善初中美术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以真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改善初中美术教学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互动交流

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必须一切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学生扮演着被动的角色,也不能抒发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加强互动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变课堂的控制者为学生的引导者、启发者,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而与学生更好地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美术技巧和技能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体来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从课内和课外分别做起。课内,教师要抓住美术作品中的各种艺术语言元素,引导学生去正确地欣赏作品,从而使他们对作品有一个初步认知,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课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秀美景观,领略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丰厚传统文化,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从中感悟到一种自然美和生活美。我就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其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加强课堂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

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的示范讲解很重要,教师应始终扮演引导学生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抓住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地进行示范教学,从而使学生得其要领,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更新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教师加强课堂示范对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学好美术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四)优化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是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初中美术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使之对生活产生热情。因此,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不能以作品是否相似、美术技能是否高超为评判标准,而应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来评判学生作品,尤其要寻找学生作品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这样,当学生获得表扬和肯定时,就会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思考,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于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总之,美术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师只有更多地关注教学策略,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适时地、机智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养培养,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例10

美术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美术艺术的发展,对审美能力有很高要求,所以提高审美能力,是促进美术艺术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初中美术教育。初中阶段,归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初中教育,无论是在我国全日制教育体系中,还是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初中教育之所以重要,更多的原因在于,初中教育是补充小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同时还肩负着为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的责任。初中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就是说初中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直接面向社会或者是进入中职院校,以及高级中学院校进行继续学习。所以初中教育是我国教学分流措施的第一阶段。基于初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能不引起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和学校的足够重视。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并落实的今天,其肩负的不仅仅是对初中学生美术绘画技巧、美术造型技巧的培养,它更强调的是对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结束了,我国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为适应时展需要,也是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对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并要求各个阶段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以成绩定胜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教育,而不单纯的靠分数评价教育质量和学习质量。作为素质教育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意义就更不能令人忽视了。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不单纯的知识教会学生勾勒线条,用画笔还原客观事物那么简单。落实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要求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必须从新认识美术教育,以及审美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初中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落实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艺术造型技巧,以及手工艺技巧进行培养,还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在兼顾传统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侧重于培养学生美术的欣赏水平,也可以说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判断事物美丑,评价事物优劣的能力,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架构起学生的空间结构感,和色彩搭配感以及组合形式架构感。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可以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会变相的促进学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发育完成。

(二)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探究。基于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怎样在完成正常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强化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每一个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落实初中美术素质教育过程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对素质教育的大量研究,和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落实初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从创设教学情境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要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良好培养目标,就必须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只有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了,那么美术教育进行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工作,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美术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适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加大课堂上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的比重。审美能力是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评断,所以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在课上增加学生赏析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美术课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环节,欣赏美术作品自然而然便成为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体验其中之美,区分出作品格调高雅低俗、辨别出美与丑,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心境得到陶冶。

3、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利用美术评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审美能力的养成。

审美能力,是民族美术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创作元素之一。初中美术教学,落实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的硬性要求,还是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美术艺术发展传统。落实初中美术教学,对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现实我国美术艺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只有我国美术随着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的,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才能落实全面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