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的节能技术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10

新的节能技术

新的节能技术例1

2 热泵技术的发展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由于热泵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热泵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等。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热泵的热源选择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如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利用工业低品位余热进行供暖;开发与应用原生污水源等。

2.1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它是指通过空气换热器与室外空气换热制取冷(热)量的热泵系统。与其他热泵系统相比,空气源热泵的热源获取便利、设备的投资低是其主要的优点;但也存在冬季温度低、需要辅助热源、无储存效应、噪声污染大等缺点,使空气源热泵的推广使用受到限制。目前的空气源热泵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据统计,热泵空调器已占到家用空调器销量的40%~50%,

年产量400余万台。

2.2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水源热泵主要有原生污水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等。例如,国瑞苑原生污水水源热泵工程采用水源热泵技术与蓄能系统相结合,一机三用,实现夏天制冷、冬季供暖、蓄能、常年提供卫生热水。工程经过1a的运行实践,以其稳定的性能,良好的供热制冷效果,低廉的运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3土壤源热泵

地源热泵又称地源中央空调,是利用地球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热制冷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冬季供暖时不需要锅炉或增加辅助加热器,没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而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近几年,热泵技术成了国内建筑节能及暖通空调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并开始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与此相关的热泵产品应运而生,掀起一股“地热空调”的热潮,其中土壤源热泵发展最快。1996年至今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南、湖北和等地相继建成了地源热泵工程,应用范围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省份,全国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面积接近3000万m2。

2.4太阳能热泵

太阳能热泵因其具有显著的节能性和环境友好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国对太阳能热泵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对串联式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系统具有多功能调节能力,冬季热泵供暖时热泵机组工作稳定,COP平均值达到2.71,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热水器可全天候提供45~50℃生活热水150L,每天耗电量约为1kW・h(夏季)或2kW・h(冬季),其分体式结构尤其适合于高层或多层建筑。并且,这种热水器在阴雨天可以照常工作,其工作形式转变为空气源热泵。

2.5工业低品位余热供暖

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热电厂、医药、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大都采用凉水塔将工业余热向大气中排放,这样不仅对环境造成热污染而且凉水塔运行还消耗电能,因此,有效利用工业余热就成了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例如: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刚刚竣工投入使用的科技实验楼工程建筑面积(不含地下室)2880m2,采用了本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业循环水废热做热源,设计安装了水环热泵分散式中央空调系统。结果表明,进入供暖期运行一个月以来,河冶科技实验楼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3 热泵节能技术的展望

面向未来,热泵及其应用系统会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燃烧常规能源(石油、煤、天燃气等)会产生大量的烟灰、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人类的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影响。

新的节能技术例2

目前,全球升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地的环境也在急剧恶化,导致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使用汽车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燃油的消耗,对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不足问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要解决问题,则需要从汽车的新能源以及节能技术方面下手,来减轻汽车出行对环境方面带来的污染,以及找到新的能源来替代原有的燃料。

1现有汽车能源环境污染分析

传统的汽车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等。这些燃料燃烧后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醛类等。其中,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十分大的伤害。甲醛属于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眼睛都会产生刺激性作用,在甲醛浓度较高的地方,人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痛和咳嗽等症状。丙烯醛也属于刺激性气体,会给支气管细胞、眼睛、呼吸道等带来刺激和损害。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则主要是环境危害。

2节能技术研究

随着人们出行使用汽车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燃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地球上的能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汽车节能技术不到位,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研究出更先进、更易用的节能技术。

2.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是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组合,目前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方式;二是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既发电也驱动,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方式;三是混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既驱动也发电,由两个电动机驱动的驱动方式。

2.1.1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

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也称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其代表车型是雪佛兰-沃蓝达。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只要有燃料就可以行驶,不用担心电池的电量不足;二是汽车的电池可以直接充电;三是发动机能够在最舒适的转速区间工作,以保证较低的油耗。但这种动力技术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是由于能源经过两次的转换,其效率偏低;二是由于只有电动机驱动车辆,所以电动机功率较大,同时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续航,对发动机的功率和电池的容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2.1.2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是比亚迪-秦,这款车体内有一个发动机和一个电动机,而且车体内的电动机和发动机都可直接驱动车轮。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有两点,一是这种动力技术的成本是最低的,只需要在车内安装电动机和电池;二是其起步扭矩大,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推背感。而这种车的缺点也有两个,一是两者同时工作的时间不长,不能保持太久的高功率高扭矩;二是在正常的行驶情况下,只有发动机工作,与其他汽车相比没有节省太多的油耗。

2.1.3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是凯美瑞尊瑞。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更有效地结合了上面两种动力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发动机的动力由动力分割机进行分割,一部分直接对车轮进行驱动,而另一部分则被用于发电,所产生的电能用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比并联式中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更大。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也有两种:一是摆脱了充电桩的限制;二是能真正实现电动机与发动机长时间同时工作。其缺点也有两点,一是结构复杂而且成本最高;二是汽车的车身重量会有所增加。

2.2汽车压燃技术

目前汽车传统点火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压燃点火,活塞压燃点火的压缩比更高,而火花塞点火则使发动机的噪音和工作震动更小。汽车压燃技术是将传统的火花塞点火方式和活塞压燃点火方式进行结合,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使燃料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燃烧,从而达到提高燃油使用率的目的。采用压燃技术能使发动机的燃烧温度降低,减少辐射热传递,而且燃烧周期更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3汽车可变排量技术

可变排量,也称为切缸工作循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被通用汽车公司运用于凯迪拉克汽车上。目前在中国已经研究出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控制排量的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空气冷缩热胀的原理,在汽车刹车或者怠速时,汽车的热气管道会向发动机输入热空气供内燃机燃烧,空气密度的降低使得在保证理想空燃比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喷油量,而同时因为进气密度的降低,压缩进程时压缩空气所需的能量也随之而降低。因此,我们可以在发动机体积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在刹车和怠速时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减少喷油,降低排放。

2.4汽车结构节能技术分析

汽车的结构和部件的设计,都对汽车的油耗高低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例如更贴近流线型的车身,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更小,也更能节省能量。下面我们将从汽车的结构方面对汽车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2.4.1车身设计节能分析

由于汽车的行驶过程是在空气中运动的,而空气自身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因此,汽车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会给汽车的行驶带来阻力。汽车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越高,则给汽车行驶带来的阻力就越大;汽车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越低,则给汽车行驶带来的阻力就越小。想要减小空气阻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减小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以及减小汽车的迎风面积。

2.4.2车辆自重节能分析

相同车辆的油耗一般会随着车身重量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也会对降低油耗有很大的帮助。应用镁合金、铝合金等材料来制造汽车,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汽车的车身重量。

3新能源技术

除了对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尽快找到更加环保的新能源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向之一。

3.1混合动力技术

目前我们所指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指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即油电混合汽车。汽车的行驶功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由电动机或发动机单独提供,也可以由两者同时提供。相比起传统的汽车,这种汽车的油耗非常低而且燃料燃烧充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这种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2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技术主要应用于氢动力汽车。与传统的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不排放尾气而排放纯净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排放,而且可以储存更多的能源,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但与此同时,应用这种技术的车辆与传统车辆相比,成本高于20%。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氢动力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一是能源转化效率高,氢动力技术的能源转化效率为60%~80%,是传统内燃机转化效率的2~3倍。而且氢动力电池本身不参加化学反应,没有损耗,燃料电池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噪音和震动,因此,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新能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看作电动汽车的一种,但与电动汽车不同的是,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充电,在汽车没有电的时候,只需要给电池装满燃料就可以了。和普通的电池相比,燃料电池的特点在于可以自行补充燃料,而不需要反复充电。这种技术的原理是,氢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产生出电能,来推动电动机工作。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不排放废气,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三是没有噪音、运行平稳,减少了噪音污染;四是提高了燃料的经济性;五是减少了汽车的机油或者汽油泄露带来的对水资源的污染。燃料电池的技术核心主要包括控制器技术、电机技术与电池技术。

4汽车节能技术应用——以卡罗拉双擎为例

下面我们对卡罗拉双擎进行分析。卡罗拉双擎是丰田旗下的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这款汽车的动力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卡罗拉双擎在启动时只用电动机进行启动,这时的发电机不工作,而在加速时,则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动力,以提供更强的加速性能,同时在减速和制动时可以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从节油方面来看,卡罗拉双擎的发动机燃烧效率达到38%,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车的燃烧效率都高。因为汽车的热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因此燃烧效率越高,汽车的节油性能也就越好。与传统汽车相比,这款汽车可以智能控制发动机,从而达到有效延长发动机寿命的目的,而且其日常维护方式跟普通汽车差不多,对于车主而言也十分方便。

5结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着很多的节能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这一方面在将来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这一方面的发展,只有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共同提高,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臧秀源 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新的节能技术例3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a fundamental measure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risis,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mprove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romote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energy-saving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appear i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Key words: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然导致能耗更大的增加。这不仅会长期地浪费珍贵的能源,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和推进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已是刻不容缓。

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所谓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讲就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以及节能技术,加强用能管理,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目前,我国建筑规模巨大,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且既有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95%以上也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问题相当严重,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

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1)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能源,因此,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它能有效地缓解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

(2)建筑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建筑采暖和饮食用能量是造成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显然,提倡建筑节能,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建筑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需求。在当前能源十分紧张的状况下,建筑节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建筑业大量采用新型节能绝热材料,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岩棉。是以精选的玄武岩或辉绿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制成的无机人造纤维。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吸声、阻燃等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建筑业中被广泛使用。

(2)玻璃棉。属于矿物棉的第二类产品,是以硅砂、石灰石、莹石等矿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无机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温、阻燃、吸声、耐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房屋、管道、贮藏、锅炉、飞机、船舶等有关部位的保温、隔热和吸声。

(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基料,加入发泡剂等辅助材料,经加热发泡而成的材料。具有质轻、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耐老化、耐低温、易加工、价廉质优等优点。

(4)水泥聚苯板,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脚料或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经破碎而成的颗粒,加水泥、水、起泡剂和稳泡剂等材料制成的,是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具有质轻、导热系数小、保温隔热性能好、强度高、韧性好、耐水、粘贴牢固、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建筑物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层。

(5)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是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以精选的海泡石、硅酸铝纤维为主原料,辅以多种优质轻体无机矿物为填料,在几种添加剂的作用下,经多种工艺深度复合而成的灰白粘稠浆状物。保湿隔热性能好、施工简便(可直接涂抹)。

4 新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应该从建筑本体和建筑设备领域两个方面出发,不断发展建筑节能创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计算机仿真与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对供冷、供热系统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能耗。

(2)热泵应用技术。采用热泵原理,利用低温低品位热能资源,通过少量的高品位电能输入,实现低品位能向高品位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热、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热和供冷能耗,同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的空调方式。整个空调系统可以随着负荷的变化调节总送风量,特别是在部分负荷运转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机动力消耗而节约能量。同时空调制冷机组也可只按实际户和需要运行,这也降低了能耗和运行费用。

(4)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的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60%的能耗。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

(5)辐射性供热节能技术。地板辐射、天花板辐射、垂直板辐射是辐射型供热的主要方式。它是一种对房间热微气候进行调节的节能供热系统,可避免吹风感,使人热感觉舒适。在有低温废热、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热源时,这种方式可直接使用这些冷热源,省去常规冷热源。

(6)热电联产技术。采用热电联合生产的方式,利用发电余热集中供热取代大量的、分散的、除尘效率很低的小锅炉供热方式,可大幅度地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

(7)相变储能技术。相变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接近于恒定温度等优点,可提供很高的蓄热、蓄冷容量,并且系统容易控制,可有效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

(8)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冬季供热和夏季空调,同时可以结合光伏电池技术为建筑物供电。用太阳能替代或部分替代常规能源驱动空调系统,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9)建筑能耗模拟分析技术。是在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各种传热方式、建筑物的朝向、墙体材料的性能、门面性能、建筑物的热惰性、各相邻房间耦合传热、新风要求、用户的作息情况以及供热空调等各种建筑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能耗需求进行评估。它对建筑供热和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5 总结

建筑节能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是未来世界建筑发展的热点之一。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建筑节能产品等多个环节,甚至延伸到整个建筑的全周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节能发展空间广阔,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势必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海军.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J]中国建筑信息,2010,(19):64-65

[2]杨建勋.试论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J].节能环保,2011,10(8):128-131

新的节能技术例4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006-01

建筑节能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保有量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建筑节能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7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加7%,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0.3%,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59吨标准煤。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中国的能源消费状况十分严峻。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越来越短缺。因此,在建筑界,建筑节能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关键。当代建筑水平的高低也可从建筑节能来反映。节能建筑有许多优点,比如: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建设费用、减少维修费用、节约不可再生的资源以及能营造非常舒适的生活环境等。

1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能耗在过去的几年中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增长。有科学机构预测,建筑能耗将超越工业、交通等行业,占到社会能源消费的33%,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已经被提上日程。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改善居住环境、改善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人们追求低碳、环保生活的新潮流。

能源消耗不但加剧能源危机,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性,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即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

2005年,在设计阶段中绿色建筑的执行率为53%,而施工阶段是21%,所以说当时的新建建筑大部分都不是绿色建筑;2006年,虽然施工和设计阶段的执行率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了,但是还有将近一半的施工环节没有执行;2007年,设计和施工阶段才被施工单位重视起来;直到2008年,施工阶段就达到了82%的执行率。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事业也是一步步的提升和进步。目前,已经成立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是上海,深圳,厦门,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新疆等三市五省(自治区)等。正在积极筹备之中的是广东,重庆,山东,福建,湖南等一批省市。我国还有很多正在规划建设的配套改革实验区,如: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以及湖南长株潭和湖北武汉“两型社会”等。不仅仅有这些,还有更多的城市也在慢慢的投入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和实践中。目前估计,实施生态城市计划的有十几个城市,生态卫星城有20多个城市在规划中。成为世界生态城市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 建筑节能新技术

2.1 外墙保温

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很重视新型建筑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泡沫混凝土保温板不仅可以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和防火安全,而且还可以节能65%以上的建筑。因此,在建筑节能中有机保温材料将会被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所取代。以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的耐火级别大于2小时可达到A及防火标准,任何建筑材料的要求都可以满足。泡沫混凝土耐久性和建筑寿命是基本上相同的,因为泡沫混凝土耐久性大于50年,建筑设计寿命一般为50~100年。

2.2 采暖体系中,高效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目前,中国室内以柱形聚乙烯型为主(约占70%),其余为钢柱、钢板散热器,钢管串片散热器。后者单位重量散热量高达80瓦/千克,且重量轻,相同采暖效果的钢材用量是铸铁的1/4。近年来,地板管道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开始应用,取得20%~30%的节能效果,环境舒适洁净。

2.3 大量塑料建筑制品的应用

各种聚乙烯管道和门窗型材的产量已经达到40万吨了,可见其发展应用的迅速。而且,镀锌、钢管和金造聚铁管的发展已经慢慢的被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丁烯以及铝塑复合管材所替代了。

2.4 太阳能的利用

其实每年接收的太阳能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全部算起来应该是全部用电量的1500倍,但是实际上能够利用的是非常少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受经济、技术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太阳能不仅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太阳能也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就目前来看,太阳能热水、采暖、发电等都是非常普及的项目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的利用一定会越来越巨大的。

2.5 多功能玻璃贴膜

多功能玻璃贴膜是一种新型的节能建材,这种贴膜可以控制太阳能热辐射,还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而这种贴膜的主材是一种特殊的聚酯薄膜,用磁控溅射等方法运用在聚酯膜的中间,然后镀上不同的高反射金属或金属养活无涂层,然后再经过特殊的复合层压制工艺做成即高温隔热又透光的玻璃贴膜。这就是普通透明平板玻璃的升级改造,不仅颜色种类很多,功能性也很多的安全隔热玻璃。

2.6 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对于废弃物以及环境的影响也是最小的,人们要想有一个很健康舒适的环境或者想要减少维护费用以及建筑使用,就必须运用绿色建筑。环保健康和节能就是绿色建筑的最主要的两个特点。环保健康和节能这两个特点是相辅相成也是互相对立的,但是不管是相辅相成还是互相对立最终都会促进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新材料和新设备也会层出不穷,在这种发展情况下,环保健康和节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的。

3 结束语

我国人口非常庞大,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目前,建筑耗能是非常的严重。在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型节能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并对这些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应用研究,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节能优先、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能源消费的主导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节能无疑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务必要进一步推行建筑节能战略,通过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有关节能的经济与技术问题,最终使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新的节能技术例5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94-01

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危机,在“经济危机”“能源危机”席卷世界的今天,能源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针对现在能源消耗巨大的现状,从节能建筑的角度出发,在工程控制技术,节能新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对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和今后的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新的节能技术例6

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分别为:建筑耗能、工业耗能和交通耗能。其中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为建筑耗能,如此发展下去将会严重的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建筑耗能尽可能的减少,尽可能的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为我们人类自己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1.建筑节能发展的背景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发展生产力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社会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发展,日益积累了丰富的财富。但是,在人类创造繁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被严重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不断破坏,这些都迫使人类必须对其发展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人类不能再透支自己的未来,否则,人类将无以为继。

虽然,我国能源储量多,但人均储量却很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我国的能源勘探水平低,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能源80%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60%消费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仅从建筑耗能上讲,作为人口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筑领域的能耗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耗,而且,建筑耗能中的供暖,需要燃用大量煤炭等矿物能源,同样也会使周围的自然与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推广建筑节能是一项刻不容缓长久之计。

2.建筑节能发展的现状

2.1建筑节能发展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建筑节能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有效地开展建筑节能有其必要性。

2.1.1建筑节能有效缓解能源供给紧缺的不利局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少,资源分布不均匀,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能耗大国,全年能源的消耗量仅次于美国,。我国的建筑耗能缺口很大,仅靠加大能源投入根本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但如果从现在起对建筑耗能全面实施节能设计标准,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能源紧张状况必将大为缓解。

2.1.2建筑节能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由于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将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大部分城市大气污染指数普遍超标,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而建筑取暖是耗能大户。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能耗,才能使大气污染的严重状况得到改变。1997年12月,我国已正式核准《京都议定书》。切实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这也对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3建筑节能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我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22%以上的人口。但我国人均耕地的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45%,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我国目前每年烧制6000多亿块粘土砖用于建筑,严重毁占耕地,消耗大量能源。如果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行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将对保护耕地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建材领域的墙材革新。

2.1.4建筑节能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过去我国对建筑的保温、隔热、气密性等方面的重视不够,大多数住宅的居住热环境很差,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筑节能设计除了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之外,还特别加强围护结构以及改善门窗的气密性,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建筑能耗,更能显著的改善室内的热舒适性,真正的实现冬暖夏凉,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2建筑节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建筑节能,被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意即,不是指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的意义上提高建筑耗能利用率。但是,在我国的建筑节能的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对于专门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方面,却无法可依。这对于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个很大的阻碍。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建筑节能具有权威性、合法性,那么将很难提高建筑节能的自觉性。

3建筑节能中使用的新技术

3.1建筑玻璃贴膜。建筑玻璃贴膜由PET基材(聚酯膜)与金属膜通过先进的工艺粘合而成,具有高张力、抗酸碱性能及很高的隔热效率,是一种高科技建筑节能安全材料。

建筑玻璃贴膜主要分为建筑隔热膜,建筑安全膜和装饰性膜。其中建筑隔热膜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而它又分为热反射膜和低辐射膜。热反射膜的贴在玻璃表面后能够使室内能透过一定量可见光,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防止室内温度升幅较大,以此来降低空调耗电。而低辐射膜不仅能透过一定量的短波太阳辐射能,使太阳辐射热进入屋内,又能把90%以上的室内物体热源辐射的长波红外线反射回来,因此在寒冷地区建筑中使用可发挥保温节能的作用。建筑安全膜被用来安全防爆裂、防盗窃及防弹,可以提高玻璃强度。装饰性膜具有可用来装饰,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这种膜经久耐用、安装快捷、成本低,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时更换图案。

3.2太阳能技术。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目前人们对太阳能利用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由非聚合的电磁能变为聚合的电磁能、由电磁能变为热能、由电磁能变为电能。

而太阳能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包括被动式应用和主动式应用。所谓的被动式应用是指利用建筑自身结构来进行太阳能的集热、蓄热和放热。当今节能建筑中主要是利用南向或房顶的窗户将阳光引入室内,然后依靠室内的蓄热装置来蓄积太阳能,也可以利用蓄热外墙来完成对太阳能的蓄积。与此相反,主动式应用是指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来收集太阳能,然后再加以利用。主动式太阳能应用可在节能建筑中的采暖、制冷和热水供应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能源问题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人们致力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开发可供使用的新能源。同样地,建筑节能也成为建筑界的研究热点,提高建筑节能的技术水平,在建筑界中普及生态环保意识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硕,黄宁海.建筑节能的设计技术、发展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8).

[2]张学英,赵小强.论建筑节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

[3]高文满.浅论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J].现代农村科技,2009,(15).

[4]王维昌.建筑节能的现状、对策和意义[J].科技资讯,2008,(04).

[5]杨运才,林阳.建筑节能的意义及影响[J].黑龙江纺织,2008,(1).

[6]魏海林.关于建筑节能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06).

[7] 刘勇慧.分析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 第12期

新的节能技术例7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对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利用,从而达到高效合理的应用能源,节约能源的目的。

1、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应用的意义和创新的优点

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严格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与创新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探索、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与传统技术相比,现代科技创新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 创新施工技术具有科学性。

(2) 创新施工技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更加有利。

(3) 有利于提升工民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2、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表现在:

(1) 环保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就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讲,其主要以工民建筑为主体,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存在着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在发展中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地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知道,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如果遭到破坏就很难得到彻底的修复和改善。创新技术在环保方面有所应用,比较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应用相应的环保技术。

(2) 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

科学监理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在技术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作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科学监理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才能切实保证创新技术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应用。建筑工程的科学监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如果忽视了此项技术的应用,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3) 低碳建筑技术发展路线

低碳建筑技术是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该项技术,要在完善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基础上,开发低碳甚至是零碳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将其在建筑领域进行应用,将新技术逐步付诸实施;转变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注重突破技术瓶颈,比如实现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融合应用;进而部署比较完善的低碳产业体系,降低设备和技术的耗能成本和引进成本,使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另外,可以购入核电、水电等清洁电力能源来进行低碳化的补充。低碳建筑的发展是创新建筑技术的要求,也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3、 在建筑施工中优化建筑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

科学的节能理念要能真正地发挥出它的作用,就只有不断的深入到建筑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工作过程具有连续性,它涉及到建筑施工的组织设计,建筑中各项资源合理有效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各种工艺和技术也随之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并且这些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提高了建筑施工工作质量。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有效地节约了建筑资源,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构建节能建筑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改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将先进的施工工艺与建筑节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4、节能型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建筑业大量采用了新型节能绝热材料,它们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广大企业和商家所重视。其中,最常见的节能绝热材料主要包括:

4.1 岩棉

岩棉是以精选的玄武岩或辉绿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制成的无机人造纤维。这种产品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吸声、阻燃等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建筑业中被广泛使用。

4.2 玻璃棉

玻璃棉它属于矿物棉的第二类产品,是以硅砂、石灰石、莹石等矿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无机纤维。玻璃棉制品具有良好的保温、阻燃、吸声、耐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房屋、管道、贮藏、锅炉、飞机、船舶等有关部位的保温、隔热和吸声。

4.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它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基料,加入发泡剂等辅助材料,经加热发泡而成的材料。具有质轻、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耐老化、耐低温、易加工、价廉质优等优点。在这类节能建材中,舒乐舍板、泰柏板、GRG 聚苯芯材保温板、EPS 建筑模块、彩色钢板聚苯乙烯泡沫夹芯板等产品,在建筑市场十分畅销。

4.4 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

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它是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以精选的海泡石、硅酸铝纤维为主原料,辅以多种优质轻体无机矿物为填料,在几种添加剂的作用下,经多种工艺深度复合而成的灰白粘稠浆状物。此种材料的显著特点在于,保湿隔热性能好、施工简便(可直接涂抹)。目前,这种产品已被我国列为新型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重点发展对象。

4.5 新型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具有轻质、高强、隔音、隔热、保温等功能的墙体材料。传统的墙体材料粘土砖是用粘土通过烧结生产出来的。有关数据显示,每生产折1 万块标砖的新型墙材节标煤 0.62 吨,每生产折 60.6 万块标砖的新型墙材节地 1亩,全国 9 万家粘土砖生产企业,每年约“啃”掉 50 万亩良田,年消耗 7000 万吨标准煤。发展经济、节约能源,要从过去不计成本挖地卖砖,转向把“低、小、散”的传统产业改造成上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取代传统粘土砖势在必行。

5、创建绿色施工环境

5.1施工中应尽可能实施封闭型施工,将施工期的污染和影响控制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加强建筑垃圾及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5.2土壤保护。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5.3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对于施工期生态保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施工监理措施是施工期最好的管理措施。在整个施工期内,由项目监理部门和建设部门的环保专职人员临时承担生态监理,采用巡检监理的方式,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及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行为。

5.4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结语

只有以科学节能理念为引导,积极改进建筑施工中各项施工工艺和技术,把建筑节能作为城市建筑建设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资源的消耗,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环境的稳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领欢.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72.

[2]杨智伟.关于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8)

新的节能技术例8

二、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和技术装备

(1)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为了满足规模生产线的需要,开发出了二支撑和三支撑的回转窑系列产品,最大规格的三支撑回转窑可满足6000t/d左右规模生产线的需要。(2)针对无烟煤在内的不同性能燃料的燃烧需要,开发出了具有灵活调节、适应性强的燃烧器系列产品,从而延长窑皮的使用寿命。(3)对于无烟煤、低热值煤等,开发出了具有可靠、适用,适应于燃烧特性的煅烧技术及装备,从而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4)为了提高热回收效率,还研发了第三代TC系列空气梁熟料篦式冷却机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将孰料冷却风量下调到1.7m3/kg这样,从而保障了烧成系统的有效运行。(5)此外,还开发出了双系列和单系列系统压损在4000pa这样的预热器系统,通过改进和优化预热器内筒、锁风阀和耐火材料,从而降低孰料煅烧的能耗,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三、原料均化技术

原料均化技术是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质量的重要技术,其技术的优化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矿化模型系统制定的搭配开采方案可以为有效利用低品位矿石创造条件,还可以保障所开采的矿石中主要成分的稳定性。(2)配置计量精确的粉状物料和块状物料计量装置。通过调整各种原料的味料比例,从而合理的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水泥的合格率。(3)近年来,我国已经可以提供不同规模化生产线的预均化堆场技术装备的条件,通过应用均化效果的原燃料均化堆场,满足可以达到10000t/d的生产规模的需要。(4)通过采用了生料均化库来提高入窑生料的合格率,其具有均化效果强、能耗低、卸空率高等优点。

四、自动控制技术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线具有上百台机械设备、数千个开关、阀门、电动机,还有十几个调节回路以及上百个模拟量检测点,所以一定要通过自动控制来进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图形显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分散控制的集散型控制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和技术来实现集中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优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烧成热耗高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在原有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技术的管理、加强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优化,使得生产运行参数保持合理的范围内,对生产系统做进一步的挖掘,从而提高孰料的产量,具体的优化措施如下:(1)加强对原材料的优化,充分发挥生料的均化作用,对入窑生料组成进行合理的控制,各率值变化不大;放宽对生料细度的要求,综合考虑生料粉磨电耗和粉磨效率的影响;合理有效的控制煤粉的余量,对入窑煤粉进行优化,降低水分和灰分。(2)加大对企业生产线的设备检修,校正各个温度测量、喂料设备和压力测量等设备,对磨损的设备进行修补,减少系统的漏风和漏料的损失;可以对各级预热器进、出风口和下料装置进行优化,这样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和收尘效率;通过调整篦冷机壁板来提高冷却机热回收效率。(3)对烧成控制方面的优化,在保证蜜内通风量和烟室合理的负压的条件下,不断的调试用煤量、生料喂料量和窑速,通过优化系统用风和修正各级旋风筒,从而降低预热器废气温度。

新的节能技术例9

一、企业技术创新与节约能源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粗放式增长方式下,能源消费也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思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负担起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应是企业的内在发展要求。

1.节约能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作为个体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主要是从利润角度考虑。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首要的办法是降低成本,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能耗,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把废能转换成企业可用的能源,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一位企业家就曾说过,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于资源节约、环保与高效。

2.节约能源应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八大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平均水平,煤、电、水等大量能源浪费严重。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应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通过启动新能源与新动力技术创新战略,开发出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掀起燃油动力革命。我国著名的企业五粮液集团采用蒸馏一次水补充及二次恒温控制技术改造、激光全息防伪生产线进水全封闭循环新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实现年废水循环利用量700多万吨,各类资源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产品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该集团董事长王国春认为:“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基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五粮液集团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把节约能源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

3.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途径和保障

节约能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将企业技术创新导入节能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能源的保障。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生物资源发电厂,打造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制造体系。江苏金东纸业公司将企业80%以上的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新领域,建成白水全封闭循环利用系统,使企业白水循环使用率高达96%;实现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使吨纸耗水从原来的120吨迅速下降到8吨。

4.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核心的,而企业是社会的微观主体,具有社会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注定要为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和必定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以科技创新导入能源利用与再生,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占全美经济增长的85%以上,开辟了新的增长方式,节约了能源。而传统产业中的机械制造、化学与造纸以及日用消费品工业等,通过技术创新,对节约能源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我们也应确立技术创新导入能源节约、开发与利用战略,使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节约能源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的科研开发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的。再如美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愿意投入巨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大约占其销售额的3%,它还建立了巨大的技术中心,设研究实验室及工程部、设计部、制造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由于计划经济残余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认为技术创新应该是研究院所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上不愿进行投资,由此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无从谈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

2.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缺乏能源危机感,缺少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对符合节约能源要求的技术创新关注也较少。一些企业即使考虑进行技术创新,也只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没有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角度考虑,甚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立起来。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走粗放式的老路子,以能源消耗过度为代价,从长远看,这不仅对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制约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虽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利润毕竟要经过比较长的一个周期才能实现,而且,企业为此进行技术创新所需投资成本较高,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大量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购买新能源的成本甚至比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能源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在粗放式经营中并没有因企业的过度消费能源而直接付出相应成本。因此现实中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组织保障不强

既然企业自身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政府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并通过政策、法规、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企业、约束企业。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加速企业发展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比如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英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欧盟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补偿。而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看来,针对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5.企业围绕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水平低

近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节约能源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节约能源角度看,目前工艺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少,导致企业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的创新能力低,而且,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还是以模仿、改进和换代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

三、从节约能源视角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明确界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直接、严重制约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进程,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其次,可以考虑在政策方面硬性规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占的比重;再次,国家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

在增长优先的发展观指导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技术创新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缺少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要使企业和社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在企业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把节约能源的观念和思想深入到企业内部,成为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技术创新观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它指导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可持续的,是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

3.加大围绕节约能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保障和支持

借鉴西方经验,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把节能环保型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向节约能源方向转变。(1)从产业政策上对那些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企业予以淘汰,扶持能耗少的高新技术企业。(2)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对高能耗企业则限制信贷支持。(3)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免税、奖励、补贴等优惠,扩大对高能耗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4)建立技术扶持体系,优先考虑将节能技术创新项目列入重点工程,直接投入资金,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5)增加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引导类科技计划的投入,给企业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更多支持。

4.围绕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能源循环使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尽可能选用能够回收利用的能源,提高能源回收率,进行能源综合利用和二次再生利用,创造能源循环利用的节能新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如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等,发展尚未使用的能源来取代已经和将要耗竭的能源,尽可能从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能源。以节约能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将技术创新导入节约能源、能源利用与再生等领域。

5.围绕节约能源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对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来实现,而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不是单个企业和产业能够完成的,它要求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一个企业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让别的企业享用,企业的废弃物甚至也可以成为别的企业的能源。如此循环利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整个社会节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凤岭:整体推进节能环保经济发展[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7)

新的节能技术例10

水利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水利事业为农业、工业发展提供直接的支持,更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重视水利设施建设是我国的一项悠久的传统,早在上古时期便有“大禹治水”等人类战胜自然界的壮举,更留下了都江堰等一大批水利设施建设的杰作,堪称人类历史上的经典。到了近代社会,社会动荡、列强入侵、经济凋敝给水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水利基础设施损失殆尽,天灾连年,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修了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峡治理、南水北调工程等等,使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特别是农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我国农业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落后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相继问世,节能环保产业应运而生。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以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行业和领域之中。水利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发展水利事业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现有的水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技能环保技术在我国水利建设和水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节能环保新技术主要特点和技术优势

节能环保产业和节能环保新技术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1]。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节能环保新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的能效性。节能环保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一项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效率。技能环保新技术多以能源和资源为对象,注重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例,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1亩水浇地的收益是1亩旱地的2倍至4倍,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2]。通过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增产的目标。而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使用可降解材料和环保型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的建筑材料对水资源的污染,又能够降低施工项目的建设成本。

2)节能环保新技术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加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政府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而制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方针,也是政府施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在节能环保新技术中,许多技术都是建立在资源的循环利用基础之上,例如风能技术、生物可降解技术等等,利用资源的分解、重组实现再利用。水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一方面要充分注重现有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已使用水资源的充分回收、净化和再利用,通过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就可以充分地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3)节能环保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所采取的系列政策之一,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了国内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的重点。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沿用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不但增加了建设施工的成本,而且许多传统的建筑材料耐腐蚀性差,对周围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质污染和破坏较为严重。近年来,一些地区在新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相继采用了一些较为先进的节能环保新技术,许多建筑材料都是再加工利用的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大大降低了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

2 当前我国在水利建设中利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虽然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节能环保新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许多地区在水利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许多地区对于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虽然我国政府始终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但是仍然有许多地区对发展节能环保新技术的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和规模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速度的短期提高,这种做法是极为不可取的,也违背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规律。特别是对于水利事业来说,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乎紧密,更需要提倡合理保护和充分利用。还有一些地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

缚和影响,不愿意尝试新生事物,因循守旧,导致了节能环保新技术难以应用于水利建设等重要的领域,客观上影响到了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2)节能环保产业自身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加速发展,但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当前节能环保产业自身仍然存在着技术不完善、行业发展模式不成熟、技术覆盖面较窄、社会应用性不强、技术研发到使用转化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节能环保新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水利基础设施属于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现阶段节能环保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应用程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3)现有水利设施建设招投标制度没有为节能环保新技术的运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严格的招投标程序,相关建设单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例如具有与施工建设项目相匹配的设计建筑资质、财务状况良好并在当地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等等,但是没有硬性规定将施工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是否应用环境保护措施和运用节能环保技术作为考核指标,这样一来,许多具有相关资质的建设施工单位便不会主动进行技术革新,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很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3 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发展水利事业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更加有效地运用节能环保新技术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加速发展,我们主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政策制度。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水利事业发展,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项目管理、项目建设水平考核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措施,为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纲要,编制相应的项目名录,并要求所有参与招标的建筑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新项目设计规划中运用这些节能环保技术。此外,对于一些以节能环保技术为主的施工建筑企业,可以优先考虑给予招标。通过政策的刚性导向作用,将会对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加快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内部结构。要尽快完善节能环保产业的内部结构,对于一些涉及到民生的重点技术要优先支持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让更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投入到水利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