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教学课件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7 15:56:14

初中教学课件

初中教学课件例1

一、教学内容分析

实心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的重点教材。本课的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近几年体育中考的项目之一。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运动速度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冷静、果断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育。

二、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概念,了解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合作,学会竟争,互帮互学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年龄为十五、十六岁左右,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生成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并给他们创造自己展示的机会。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是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

六、教学过程

1、集合整队: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报告出勤。 2、 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投掷:学习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初步学会正确的投掷用力顺序。 4、安排见习生。组织:四列横队。

明确目标,主动学习,安全第一,互帮互学。

一、准备活动:

1、四路纵队趣味慢跑。

2、个人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全身运动;

(4)、跳跃运动。

3、双人专项准备活动:

(1)、压肩运动;

(2)、转肩运动;

(3)、互背运动

组织:教师带领同学蛇形慢跑,

要求:精神饱满,跑动路线准确,合作积极有序有趣。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有力、到位、协调、舒展。利用充分的准备活动,把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关节和韧带活动开。

一、投掷:

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动作方法: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时,能做出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身体后仰(尽力成满弓),由双腿用力蹬地到髋关节及躯干屈曲,肩部迅速向前,快速挥动手臂,最后屈腕,把球掷出。 动作要点:

用力蹬地,腰腹急震,挥臂,压腕,拨球,用力将球掷出。

重点:

用力蹬地,送髋展胸,快速挥臂(鞭打)用力将球掷出。

难点:

用力顺序及出手角度。

二、分组练习

1.分四组,每组面对面,循环投掷,由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纪律。

组织:四列相向横队,相距6米左右

要求:有组织、有纪律、注意安全。 教法:

1、熟悉球性;

2、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1)、教师示范讲解。2)、学生模仿徒手练习; 3)、学生持球练习; 要求:听统一口令,服从指挥,用力顺序正确,上下肢用力协调,动作快速连贯,蹬地、收腹、挥臂、压腕、拨球。 易犯错误: 双腿用力蹬地及髋关节、躯干屈曲动作不够,只用手臂将球掷出,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 多做模仿练习,体会动作的本位感,做出背弓,然后再投掷。 4)、学生自订达成目标练习; (男7.5米优,女5.7米优;男5.3米达成,女4.3米达成) 5)、学生展示、挑战练习:

组织:

四组组长负责到各自场地练习。

① ② ③ ④

教法:

1、教师讲解,纠错;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要求:有力、准确、到位。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

评价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收还器材。 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深呼吸

要求:按动作节奏,师生同乐,充分放松,达到放松的目的。

小结本课:旨在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缓解肌肉疲劳

教学预期效果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平均心率100-120/分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要求,掌握了本次课的技术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熟练地完成动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教材。本课灵活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自学、自练、自悟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探究。以下是本人课后的几点反思:

初中教学课件例2

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采用第二种思路:学生学习物理已接近一年,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同时也了解了最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形成了较稳定的物理学习心理,这都是学习本节的有利因素。加上日常生活中剪刀、直尺、起子、木棍等工具学生较常见。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借助实物和课本中的信息快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杠杆》设计思路:

我在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体验游戏的方法:

方案:一、跷跷板游戏。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砖块上,作成简易的跷跷板,请一位同学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分别让体重差别很大的两位同学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较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同时让学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之一

2、让体重大的同学站在跷跷板一侧靠近支点的中间位置,让体重很小的同学站在跷跷板的另一侧最远端。发现体重大的同学被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杠杆,意识到杠杆的平衡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时为后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好铺垫。

在实验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好本课的动力。

实验探究二: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反思:

初中教学课件例3

课程分析主要是分析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从而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总课时的安排。此部分内容的分析和规划是整个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石,将为网络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南和方向。课程目标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

课程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组成网络课程的模块/章,建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一些相关说明,形成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从学习对象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确定基本的设计单位,即确定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将课程学习目标细化成多个子学习目标,每个子学习目标对应一个学习对象目标,从而确定了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

二、学习对象设计

学习对象设计就是根据课程结构设计中确定的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对每一个学习对象分别进行设计。学习对象设计包括内容结构设计、内容呈现设计、SCOs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和元数据设计五个主要环节。

1.内容结构设计。内容结构设计采用目标导向的设计方案,即根据学习对象的目标确定学习对象的说明、内容、练习和评估及其内容结构,能够保证每个学习对象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并且独立完整。其重点是确定学习对象的内容结构,即确定组成学习对象的内容项。

2.内容呈现设计。内容呈现设计总体来说应该做到页面简洁友好、逻辑层次清晰、布局结构合理等。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简洁,“简洁的呈现易于集中注意,为此,在画面中应该尽量删除无用的背景和多余的细节”。为了避免网络课程占用太大的空间和内容包装的繁琐,应尽量避免图片修饰,修饰功能也最好用样式表来完成。

3.SCOs设计。SCOs设计是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单位也是核心部分。SCOs设计主要包括SCOs粒度的确定和交互的设计。

SCOs粒度的确定弹性较大,它可以是课程中的章、节、单元,也可以是任何大小,要根据需求而定。但要强调的是SCOs至少要包含一个学习目标,而且它是可被记录的单位。网络课程与LMS的交互是在SCOs中完成的,所以,SCOs交互的设计决定了网络课程与LMS的交互情况。SCOs与LMS的交互可通过两个阶段实现,初级阶段是在SCOs文件中嵌入API的交互代码,进阶SCOs还必须加入数据模型才能完成各种交互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交互设计时应该避免基于数据库构建动态网页,否则在LMS上使用时会和LMS的数据库发生冲突。另外,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SCOs内部的导航得以实现。但是,SCORM不允许SCOs直接访问SCOs。

4.内容编序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呈现次序进行设计和编排。在内容编序的过程中可以把网络课程设计者的教学策略融入其中,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5.元数据设计。SCORM中的元数据包括Assets元数据、SCOs元数据、学习活动元数据、内容组织元数据和内容聚合(CA)元数据。元数据设计时可参照SCORM。

定义的九大类元数据元素及其应用情况,其中“M”为必选项,“O”为可选项,“NP”为不选项。

三、课程包装

课程包装则是把整个网络课程看做一个学习对象,为其构建内容清单文件和包交换文件。和学习对象包装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在构建内容清单文件时最好采用引用子内容清单的方法构建,把网络课程的下级学习对象的内容清单作为子内容清单加以引用。

初中教学课件例4

中学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到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就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体会。

1 多媒体课件可以表现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微观知识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容易观察的现象变得清晰化,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把课堂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初中化学中有一些抽象知识和微观知识,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不容易很快理解。动画模拟,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微观世界,更清楚地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例如: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的结构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许多知识,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这部分的知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把微观的知识变得可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也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更好。

2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现难以操作的实验和危险性实验

初中化学中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难以操作的,对于这些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有些实验根本没法做。教师可以把这些实验制成课件,比如,初中化学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实验室里如果没有通风橱,实验就没法做,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一实验制成课件来教学。因此,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有些实验有危险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可能发生爆炸,演示这个实验根本没法做到,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此实验,可以具体形象地展示这一实验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就避免了实验的危险性。

3 多媒体课件不可以代替所有的化学实验和其他教学手段

初中教学课件例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98-01

“减负提质”的课改势在必行,在这个全球化、智能化的世界舞台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已经从单一的课本化迈向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信息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完全超越了教材教学的实际影响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其中涉及一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准则、原理等知识的教育,教材内容相对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兴趣不浓。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 用多媒体课件架设师生共同获取知识的新纽带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通过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获取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做法有三点:(1)任务驱动。每一节课前,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制定具体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明确教学环节,也就是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会不断从生活的实例中找到新的思维、新的认知。(2)兴趣促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被教学中生动的实例、优美的自然美景和鲜活案例激发求知欲望,枯燥、无味的概念和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课堂的氛围明显改善,一节高效的课堂自然生成。(3)理念带动。理想信念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和向导。通过“名人名家”等课件展示,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升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不知不觉的积极影响下逐步树立起来。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前付出很多的努力,通过收集素材、准备课件和整体感悟,对教材的掌握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对新的知识和媒体信息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对学生的心理渴求有了全面的掌握,有效架设了师生获取知识的新纽带。

二 用多媒体课件打造互动合作竞争高效的新课堂

初中教学课件例6

初中生年龄小,初一就开始接触生物,对什么都好奇,但是理解能力不如高中生。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印象呢?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一个关键方法。本文就我教的初中生物多媒体的作用做了探讨。

一、导课环节

导课环节是让学生从动到静,从下课的活动到上课的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能快速使学生收心,进入上课状态。要是纯粹教师导课,文字的叙述就不能吸引学生。初中生对什么东西都好奇,要是用课件来吸引学生就能达到快速进入上课状态的目的。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可以播放猎豹捕捉羚羊的镜头,能看出猎豹的速度和技巧,或播放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变色过程,能看出变色龙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能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来演示,既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为本节课内容的讲解做了铺垫。

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初中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差,要想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也就是一个难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容易突破难点,也容易突出重点。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图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看,学生必须得认知动物,除了我们这里常见的鸟类,还有一些珍奇的动物和植物,学生看不到就没有办法从视觉上有个感知。于是我就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珍惜动植物,如藏羚羊、白鳍豚、扬子鳄,朱的图片或电影资料。可以用视频播放恐龙时代,让学生对恐龙有个初步的了解,继而总结出生物的进化历程。又如,播放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还如,通过血液循环、心房和心室的血液流动来演示血液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根据动画来理解和记忆,不仅教学难点易突破,也不容易忘记。

三、小结和练习

小结就是总结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总结再一次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通过课件来总结,利用课件中的文字的动画效果来演示也起到了巩固的目的。还可以通过PowerPoint来做练习题,在学生给出答案后,就可以使答案通过各种动画效果飞入屏幕,让学生有了对比。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生物教学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PowerPoint、CAI、3DMAX等软件。也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观念。

初中教学课件例7

英语学习由于不同于母语汉语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应用英语课件,能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变得更顺利,效果更佳。本文笔者通过发放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设计了21道选择题,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其他学科中哪门学科使用频率高?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频率如何?你喜欢教师在英语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吗?你觉得哪门学科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还是不使用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有哪些好处?目前使用的多媒体英语课件有哪些不足?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熟练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发放回收后分析,得出以下的情况。一是目前“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频率最高的学科”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英语是最适宜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学科。二是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应用计算机能力不够,课件质量不高,应该强化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82.3%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效果明显优于不使用课件的效果。三是学校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与多媒体课件授课频率成正比。四是英语课件不足主要表现在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正常发挥。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作如下辩证性的分析。

一、计算机硬件环境的不断改进

长期以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不断加大对学校教学硬件的改进力度,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拥有至少一个多媒体教室,超大屏幕电视、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关键设备的性能比不断得到优化,使五年前看上去非常昂贵的多媒体设备如今纷纷走人了普通学校。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多媒体设备还进入了实验室,甚至班级的教室。这为高密度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师生双方计算机素养的不断提高

从学生来看,至少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均已熟悉了计算机操作,打字速度很快;更重要的是,计算机工作原理、网络技术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使学生接受计算机课件没有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还能成为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好助手。从教师来看,教师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青年教师在大学学业中就已掌握了相当扎实的计算机技术;针对中年教师计算机水平较为薄弱的情况,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纷纷制定了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水平的强制性政策,如计算机水平等级测试列入与晋职晋级挂钩等等。随着教师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强制性政策的实施效应,教师队伍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最常见最通用的课件编写软件是POWERPOINT。用该软件可以编辑文字、图片(照片)、影片、动画和声音等各类文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最常见的课件形式是文字、图片和声音,影片和动画偶见于课件中,不常被教师编辑。但是,影片、动画与文字、图片相比,表现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教师为何不太采用呢?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编辑影片、动画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更复杂,一般教师学习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其二,资料素材来源有限。文本文件可以直接从键盘输入,图片、照片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甚至可以把原始文件直接扫描进计算机等。其三,影片和动画文件占用空间很大,在携带、制作、编辑时需要空间很大的硬盘,十分不便。

多媒体课件要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应该千方百计制作和使用生动活泼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应包含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应有人机互动的功能。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某一两个教师的个人努力就能完成的。

四、多媒体课堂的教学容量还不能令人满意

在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堂教学比较中,反映出一个较为有趣的情况:在选择谁的课堂容量大、效率高时,26.77%的学生选择传统课堂教学,73.23%的学生选择多媒体课堂教学。尽管有近3/4的学生选择多媒体课堂,但这个比例要比其他三项低很多。再回到各校原始数据中对照查看,认可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容量的学生不在少数,如有一所学校的两个班级的数据显示,有近一半(47.87%)的学生认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在容量和效率方面是优势和长处的。问卷中部分学生留下的不喜欢多媒体课的原因,有l4.17%的学生选择“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受到课件的限制”,有3.15%的学生选择“上课太花哨,不实在”。这些调查结果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多媒体课堂还不能令学生满意。

初中教学课件例8

一、小学数学CAI课件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所谓CAI其实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一词的简称,它是当下被广泛用于各类教学活动的一种多媒体技术。由于CAI课件生动、形象,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故经常被用来辅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广受青睐的教学工具,CAI课件有着显著的特点与优势:

1.与客观记忆规律相吻合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兼具理解与记忆的过程,而人类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知识过程本身有着一定的客规律。CAI课件中常常会利有到声音和动静态的文字、图画等形式,这些资源结合起来,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形成多重感观上的刺激。相对于传统的只有老师讲解和课本静态介绍的学习过程而言,CAI课件教学更容易刺激学生们的记忆、帮助他们从本质上理解知识点中的动态思维。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太过单调与枯燥,这与小学生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实际是相违背的。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向学生进行知识本身的灌输,更应当看重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让他们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接收和处理学习信息,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CAI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无疑大大地促进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产生。它不但从心理的角度帮助学生们提升对学习刺激的接纳程度,也在实际上为他们提供了新旧知识的联结。

3.有利于教与学的双向沟通

另一点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所不同的是,CAI课件教学不但有利于向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输,更注重于帮助老师们在教学的同时第一时间针对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收集反馈信息。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与有效分析,老师们不但可以有目的性地对教学薄弱点进行强化复习与知识点补充,更能及时地对整体的学习节奏与进度进行有效调控。

二、小学数学CAI课件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尽管越来越多的课堂引进了CAI课件,很多教师与学生也受理于此。但CAI课件在其被认识与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被误读的地方,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弱化教师引导职能,过度依赖计算机

虽然CAI课件的出现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究其本质,它也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所以,教师们在运用CAI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最应该避免的就是对它的过度依赖。课堂教学是一段灵活的过程,如果过分利用CAI课件,一切教学程序都由课件来安排与确定必然成造成老师们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阻,以及对所教授内容的指引职能下降,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会受到限制。

2.忽略CAI教学的局限性

由于CAI课件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生教学工具,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比较片面,加之CAI课件在包括小学数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导致部分老师过分地看重它的优越性。其实,作为一种教育手段,CAI课件教学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想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寻求出一种可以取代一切方式、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手法的思维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所以,对于CAI课件教学,只能把它视作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慎重使用,切不可以喧宾夺主、以偏概全。

3.CAI课件设计偏离轨道

由于CAI课件正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所以其本身的质量也直接地影响到教学成果的好坏。当下,除去对CAI教学本身的误读以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精品小学数学CAI教学课件数量少、多数课件质量低下的问题。所以,提高CAI课件设计质量,着重在设计的过程中强调其交互性、反馈性、系统性及实用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CAI课件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注意的几点原则

1.适度原则

在使用CAI课件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当首先明确一点,即以人为本。课堂的真正参与者应该是作为知识传授者、教学方向指引者和课堂节奏控制者的老师及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CAI课件仅仅是一种辅助型的教学设备,它的运行不应该代表着课堂活动的全部内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职能,不要让课件当成课堂的重心,把自己转变成一个活体的CAI课件操作者,而学生们也不应该成为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操控对象。所以,在CAI课件的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对其的过度使用与依赖。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也仍然需要其它的教学方式与手法的参与,只有把握好这一尺度,将CAI课件与其它教学辅助工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最好、最稳定的教学效果。

2.实用原则

初中教学课件例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1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利用PPT将课本内容放映给学生看,这种简单的转换只是将传统的“照本宣科”变成了课外展示。另外,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地方,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步骤拆解、模拟。表面上是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建议

2.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教师能否在导入课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初中生物的课堂导入变得生动有趣,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呼吸》一课时,直接向学生解释人体的呼吸系统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播放一段初生婴儿哭啼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婴儿总是‘呱呱坠地’呢?”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激发起了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再如,在讲到《从种到界》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生物的分类还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这时教师可以将“动物的争吵”这个话题作为课堂导入展示给学生,通过动物之间的谈话,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动物之间的分类与不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2 有的放矢,突破难点

“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初中生物中,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的教学难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进行化解。例如,在讲授《血液循环》一课时,血液流动的路径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课本提供的插图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学生对抽象的血液流动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知。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血液循环的过程制作成Flash,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血液的流动情况,从而形成对血液循环的形象认识,突破教学难点。再如,在讲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时,由于本节课程内容容量大,知识点繁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家蚕、蝗虫等昆虫的生殖发育录像,让学生对昆虫的生殖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就节约了解释的时间,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2.3 营造氛围,加深理解

初中教学课件例10

使用CAI课件教学可以让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充分认识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计算机的作用,适度有效地使用CAI课件,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要素,为学生创设乐于接受、富有挑战性且贴切生活的问题情境。通过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引导学生对所探讨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例]:

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利用多媒体展示飞机的螺旋桨转动,钟表的转动,风扇的转动,车轮的转动等,一幅幅动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探讨“图形的旋转”的特征。

二、利用CAI课件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对现象的洞察能力和对事物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经过长期探索积淀下来的精华,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新过程来形成。即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本上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而CAI课件则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教学时,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将学习内容以实验、直觉、形象思维等非逻辑地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培养数学能力。

[课例]:

例如,在“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的教学中,我们通过研究得出:圆柱、圆锥、圆台的形状不同,它们的侧面积公式也不同,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侧面积公式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式子很容易得到,但三种体之间的转化关系,尽管也可以说明一下,可是学生还是觉得很抽象。

为了直观地反映三种体的转化关系,可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制作一个课件,当操作者拉动鼠标时,就会显示圆台(下底面不变)上底面扩大及缩小时,体的变化过程,最后分别变成圆柱及圆锥。这样不但使教学形象生动,而且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很深刻,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材。

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有效突破思维障碍,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呈现乏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CAI课件进入数学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课例]:

如在讲“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节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用教具进行比划演示,很难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关系说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掌握。而用CAI课件,可让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的运动过程和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加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对称”的概念。

四、利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可交互性,建立智慧课堂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可以把游戏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设计成由低到高的关卡,突破关卡获得不同的奖励,激发学生闯关的热情,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利用媒体的超时空性,搜集整理数学在前缘科学的广泛运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氛围,解除学生疲劳,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可谓一举多得,让课堂活跃又充满智慧。

五、把握运用课件与课程内容整合的“度”,注重实效

CAI课件其本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使用时不能“过”,太多、太滥地使用不仅不能起到画龙点金作用,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一些过激的做法和观念必须遏制: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只有在观摩课、评优课时才用CAI课件“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