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8 16:26:59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国外各领域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运用,在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被公认为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失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促进合作探究意识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其中的重要一种。这种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过程性的特点,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变革学习方式,把研究性学习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通过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破除教师中心论,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多维互动,由机械模仿变为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勤于创新的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为中心的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互相尊重、互相负责的交往式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学生有创新的兴趣,有求异求变、求新求奇的心理,敢于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质疑的勇气,逐步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时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各门学科课程存在着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内得到拓展、加深;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可和某一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有着天然的匹配性。“研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不容易掌握。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么划划背背,要么就理论讲理论。但是,高中学生的阅历浅,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比较肤浅,泛泛而谈,就本论本,只能使学生更加模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更无法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觉悟打下理论基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学生学习政治课后应养成以下能力:自学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鉴别、判断是非、正确观察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提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横空出世,为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良好契机。我们不反对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反,“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它更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应包括探究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课程两个层面。作为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完全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课程形态的“探究性学习”是为“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开展所提供的相对独立、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即在课程计划之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还是作为课程形态的专题探究性学习,对着眼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觉悟有独特的价值。“研究性学习”首先要选择研究课题。不管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如何,不管选择何种类型的课题,如果想提出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课题,学生除了需要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能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道德品质,即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然的爱及对生命和人生的关怀”。否则就选不出有价值的课题。同时,在寻求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学生在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比平时更大的责任。因相互的分工合作,每个成员的研究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小组的研究进程和质量。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既是对自己尽责,也是对小组和其他成员尽责。

综上所述,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不以掌握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他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新情况做出价值判断、经验组合和改造,其结果不是现有的知识的积累,而是在深刻的求知体验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袁军.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政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2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化学无疑是最有效又最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

3.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

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二、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1.以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

2.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经过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和深入的思考,将会提出有关问题解决的方案和问题答案的假设或猜想。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

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和经历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和猜想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是要帮助和指导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与假设或猜想“相违背”的实验方案和采用反证的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思维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要在实验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通过实验验证过程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选择,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实验条件控制是实验的灵魂,从而有效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在化学教学领域中,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夸大了实验所起的验证原理,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就必须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化学实验,要注意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因为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实验探究性强,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钢铁的锈蚀和防护、燃烧和灭火、金属的活动顺序、气体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都可以设计成很好的探究性实验。

三、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是唯一的途径。有些内容用探究性学习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特别是对学生具有较多知识背景的内容和物质微观结构的学习更是如此。

2.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教师必须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在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即使是在对学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炼,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注意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3

时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不仅要使人们能更好更多地接受知识,而且要使人们具有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于是,一种让学生在变化着的、还未知晓其基本内容或客观规律特点的情景中,主动设问和探究,从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和各种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能应对急剧变化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出现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 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化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化学实验提供,重视化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因此,抓住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搞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演示实验,挖掘教材内容

现行教材化学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启发性、探索性不够,影响了学生能力,有些实验成功率不高,使实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教师应大胆创新改变演示实验程序。使演示实验学生化,多提供探索性问题,注重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

如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教材用在新制备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实验时白色沉淀存在时间短且伴有褐色沉淀,应及时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原因,设计较佳实验方法:应该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尽量减少试剂与空气的接触。可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参考:(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什么试剂?(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什么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什么?

本实验是教材演示实验,在考虑每一个步骤时,都要围绕一个基本点,即减少或防止生成的Fe2+和Fe(OH)2与空气中的O2接触,从而保证制的Fe(OH)2沉淀是白色的。再联系氧化还原、水解、气体的溶解度等知识,不难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如下方案: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

该装置较生疏,可从以下方面分析:(1)题目未提供FeSO4溶液,可用稀 H2SO4和铁制备,且利用生成的H2排除试管Ⅰ和试管Ⅱ中及其内盛溶液中的空气。(2)观察该装置,如果在试管Ⅱ中加入稀 H2SO4和铁,则反应生成的H2从试管Ⅱ的短管中排出,无法进入试管Ⅰ中,两试管中溶液也不能混合,无法达到目的。从而可得合理的答案。

二、增加实验机会,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增加一些实验,特别是设计性、探索性的实验。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挖掘并利用其优势,积极探索实验设计模式。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应在老师的主导下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或演示和边讲边实验相结合。例如在高一“碱金属”教学中,有一道测定碱金属原子量的计算题,命题者设计了一个装置,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计算求得碱金属的原子量。这个实验真能用于测定碱金属的原子量吗?很显然实验的安全性和精度均有问题。可将问题设计为“怎样用实验方法确定某碱金属是否为钾”提交同学开展研究,从中找到合理的方案。学生还可通过查阅资料,利用碱金属能与醇缓和地反应放出氢气这一项化学性质(此知识点高一学生还未学到),设计最佳方案并进行实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又如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既易产生CO毒气,又易熏黑炊具,浪费能源,因此 在做石蜡的催化裂化的实验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一个特制的类似燃气灶的小装置,通过调空气量,让学生认识不正常燃烧产生的飘火、回火、脱火现象及排除措施,并调至最佳燃烧状态,既教会了合理安全使用石油液化气,又激发了研制高效、节能、安全的燃气灶具的兴趣,学生收获很大。

三、善用“家庭小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现行新教材相比老教材,增加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和选做实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欢迎,特别是趣味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其具有的趣味性和与家庭厨房联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当地的条件,适当地再开发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验,以化学的奥妙引导他们亲手实验和进一步探索、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化学学习兴趣和对化学学习的爱好。如番茄汁(或橘子)呈酸性,当在番茄里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铁片时,形成原电池,配上小耳机体会电流的形成。根据进行羊毛织物、化学纤维织物燃烧时的现象和燃烧的产物,初步区分羊毛织物和化学纤维织物。利用食醋(最好为醋精)巧除家中烧开水的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中的水垢。通过这种方法,开放学生视野,根据所学知识去发现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身边,学习化学有用,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是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学习向主动探究性的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元清主编.高中研究性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4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并广泛地联系相关信息,从中筛选、处理信息,以便实现阅读目的。因此,明确阅读目的,为阅读活动定向是研究性阅读的首要任务。

二、初读感知

这是研究性阅读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熟悉内容,为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做准备,为深人探究教材打下基础。

三、提出问题

在阅读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初步感知课文,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研究性阅读,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提倡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当然,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收集处理信息

研究性阅读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和提出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也就是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所收集的信息,既包括已学习过的课文,又要注意向课外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指导探究的途径,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研读。阅读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要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键信息等等。教师的这些指导是帮助学生了解进一步收集信息的大方向,通过宽泛收集信息与初步的加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进一步的学习视角与主题,这个主题的选择源自于学生的特定兴趣与感受。

五、归纳整理,阅读理解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各自收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学习者抽象、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可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境,具体地帮助学生发展上述一般能力;通过对各类素材本质属性的提取,帮助学习者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人地理解拓展原阅读范文所包含的意义。这一过程是信息的具体加工过程。

六、切磋分析,解决问题

研究性阅读的最佳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问题。小组在研究问题过程中,互相切磋,讨论启发,促进发现,从而提高了阅读效能。学生正是在切磋、研讨中发现规则、定义,明白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研读发现可以是师生在交流中促成的点滴积累的发现,也可以是一段时间的独立学习后的系统总结。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5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自己的特性且含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必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慢慢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为目标的,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中探究式学习重要性的体现

1.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及时地发现

(1)语文教学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其实是教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知识和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注重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探究式学习就是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老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前将学习的重点传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老师不再代表知识的权威,而是一个同学生一起学习、一同进步的形象。

(2)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老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由被动接受搂为主动发现并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收集问题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继而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习惯。

(3)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发现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某种见解,是某种自主意识的形成过程。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在意,在意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某种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且选择重中之重,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帮助学生成才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2.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1)语文教学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学生喜欢在学习中问为什么是很正常的,学生问为什么,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了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更想详细地知道答案是怎样出现的。我们可以按照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主动地参与探究的过程,学生有创造的意识就会有创造的潜能。

(2)探究性学习讲究的是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就成了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意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问题最多,老师可以为他们解决一个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得到知识也不会满足,因为那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是前人的思想。学生需要的是参与这个问题答案的探究过程,根据问题有计划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3.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融入实际中

(1)小学语文中的知识一般知性很强,融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愫在里面,需要学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语文教学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注重小学生的体验,联系身边的实际。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感彩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内容是活生生的生活感悟,探究性学习就是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可以探讨语文的本质、探讨生命的意义、探讨感性生活的价值。

(2)对于语文课程中的体验有个很重要的特性:亲身经历。语文的学习过程,学生必须做到亲身经历才能有自己的情感在课程里,情感的交流会使语文课程的教学达到升华。比如说,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人物传记时,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任务,将自己的情感与人物结合在一起,与人物同生同死,与人物一起悲欢,使自己的情感更加细腻。

二、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因为探究式教学更侧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更加有利。与此同时,各个学校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一定不能太过盲目。每个学校的教育设施以及受教育者都有所不同,那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就应该恰当好处。因此,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6

一、什么是声乐语音学

郑茂平教授做出的结论是:声乐语音学是声乐与语音相结合的交叉科学,它既受声乐作为艺术的审美规则的制约,同时又要符合普通话语音学的声音规范和意义规范。我个人通俗的理解是,在保持声音的线条下,使听众能听懂歌者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声乐下的语音学。

二、语音语言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语音是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部分

很多国外的声乐学者都认为:“声乐应该注重的不只是声音,更重要的是内容和感情”。而内容和感情的流露大多取决于语音语言部分,只有听众到底知道歌者在唱的是什么,才能知道歌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把作品交代清楚,这一点很重要。语调是歌唱者声音音调的变化所造成的旋律模式,语气是歌唱者和欣赏者对语调感知的心理反应形式。而语气语调在处理声乐作品的情感部分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分析声乐作品的时候,除看乐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熟读歌词,分析语调和语气,因为语调和语气能表达歌者表达作品时特定的态度和情感。并且理解歌词的含义,分析语音语言的规律,考虑作品的表达内容和情感,在脑海当中勾画出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就对我们处理作品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更能使自己投入到故事情节或者山水美景里面,把作品发挥的淋漓尽致,就会展现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美。

(二)语音发音对歌唱中声音线条的完整性有着重要作用和决定性作用

中国作品大多都以汉语为主,而汉语主要是有声母和韵母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而语音腔(声腔)和气息决定着声音的线条的完整性,也就是所谓的连贯性。所以,一旦语言掌握不好就会出现在发音咬字的时候把原来通畅连贯的气息所切断的问题,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线条被不科学的使用语音所切断,也就是失去了连贯性。所以我们在歌唱的时候要学会“生长”,也就是把每一个字都串联起来。例如:王洛宾《跑马溜溜的山上》其中“跑马溜溜的山上”中的“跑”汉语拼音为“pao”,我们可以唱作为“pa—o”,延长元音字母,“o”着一点儿唱“a”,这样唱既能使声音有弹性,又能使声音不失去色彩和共鸣,最主要的是能“生长”出下一个字“马”,马的汉语拼音是“ma”,在“跑”的基础上嘴唇稍微一带直接唱“a”,这样以来跑和马都在腔体面,也没有因为在唱“马”的时候把气息切断,这就叫做“生长”,即后面的字都在前面那个字上像刚才举例中那样“生长”出来。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指出:歌唱中的共鸣器官就是语言中字的母音获得共鸣的腔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语音语言直接影响着歌者歌唱的状态和技能的发挥,最终影响歌者表达作品的质量。

(三)语音语言掌握着地方性民歌作品的命脉

在中国民歌作品中,很多都有地方性的方言在里面,而我们要是还按照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方式去演绎地方民歌作品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的意思了,所以我们在声乐学习当中遇到地方性民歌作品的时候,更应该去了解地方民族的特色,了解作品的背景,语音和语言上面有什么特色特点,把地方语言适当的和作品结合,会显得更有味道、更有特色、更有说服力、更受广大人民喜爱。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7

【中图分类号】 G6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04-01

一 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提出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特定的学习小组,有明确的责任分配,彼此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推广开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群体认识到合作在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更能启发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有助于我们在将来的研究、学习中,拓宽视野、拓展知识窗口和思维窗口。

在外语学科上,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应当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进行切实有效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许多新课题之一。英语教学工作者要树立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优越性。

二 从认识的角度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性

1.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学习教育的性质和内容上,也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过去的教育总是特别强调个人主义,对个人成绩的重视和个人成就的关注尤为突出。这种模式下极容易出现一种极端,那就是知识的单一性、统一性与学生多样化、丰富化的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时代越是进步,教育改革越是深入,这一矛盾就显得越为突出和明显。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英语教学中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智慧和才智得到不同区分,并优化组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都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除旧布新,并且在每一次互动的过程中,及时补充他们在知识上的漏洞,激发他们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考,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整体的凝聚力和集体的聪明才智,此外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丰富化的个性需求,有助于创造出良好的整体效率。

2.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使得教育教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科学、正确的教育途径,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自然是十分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自由,但在教育教学和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还需要学生之间彼此交流和合作。合作在个体乃至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是毋庸置疑的。针对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研究理念,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从小生长的环境、英语基础、英语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差异,往往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现这些差异,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及时地取长补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在小组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且,这也能够使得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极大的发挥和展示,从而为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三 从实践角度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育中的可行性

在认识上看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那么,在实践中应当如何落实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和过程进行:

1.划分合作小组的成员。

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人员的分类。教师首先要在心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成绩,可以是能力,可以是考试,可以是考核,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三类。分清了本班级同学在英语方面的层次水平后,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分配学习任务时,就要格外注意,兼顾到各小组中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同一标准的学生应当尽量分散开来,将他们与不同标准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形成合作小组,这样有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发挥自己的本领,让英语能力相对较好的同学带动英语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让有英语特长的同学激发起对英语本身兴趣不够浓厚的同学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传递知识、相互汲取精华,相互发现缺点、找出不足和差距的有益过程。

2.找准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英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找准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合作学习的方法,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在英语教学中,对小组教学的目标的划分,要有一个有层次、讲梯度的标准,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准他们各自的位置,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取,克服缺点,发挥优点。

(2)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并且各有所学、各有所得,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比如对单词掌握的生疏程度,对句子的把握和对话题的理解等,同时组织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尽量避免让学生处于分割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8

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某些不足,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阅读呢?笔者认为,其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基本教学过程如下:

一、归纳整理,阅读理解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各自收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学习者抽象、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可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境,具体地帮助学生发展上述一般能力;通过对各类素材本质属性的提取,帮助学习者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人地理解拓展原阅读范文所包含的意义。这一过程是信息的具体加工过程例如,在《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阅读教学后,我们开展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方向的拓展阅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有的依据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这一时间线索进行整理,也有的从人物、事物、自然地貌等角度进行归类。师生最后得出这样的看法:就社会事件的资料进行整理,至少可以依据以上两个线索进行归类。通过归类,学生学会了从图片、数据等具体资料中对《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所包含的意义加以印证

二、提出问题

在阅读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初步感知课文,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研究性阅读,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提倡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当然,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提问,由学生阅读、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称象》一课时,开始先出示大象图,指导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为提出称象问题作铺垫。随后引出问题:象到底有多重了这么大的象该怎样称?官员们和曹冲分别想出了怎样的称象的办法?两种办法哪一种好?为什么?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个称象的办法?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称象?前面的几个问题是引导学生阅读、研究课文,后面的两个问题则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而把学生带人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学要逐渐过渡到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阶段。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标志。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葡萄沟》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提出问题:(l)紧扣课题提问;(2)紧扣中心提问;(3)紧扣课文重点内容提问;(4)紧扣文章写作思路提问。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葡萄沟在哪里2课文中说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葡萄沟的葡萄多?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等等。有了问题就可以促使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这就会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人研究。

三、收集处理信息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9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查阅、上互联网等收集并分析资料,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扩展应用和理论范围,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完善并巩固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布鲁纳的“探究-发现”学习观,马斯洛·罗杰斯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近二十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性学习一般具有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整体性、交互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1.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地点、成果展示的方法等,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性,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好奇心和兴趣等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

2.探究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能的充分应用,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过程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仅是指导者和帮助者,从设计解决方案到最终成果的呈现,都强调学生自己主动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来解决问题,培养个人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整体性

人作为世界组成的一部分,其个性的发展具有整体性,是对已经掌握和拓展的新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已构建的现有能力和素质条件下探究世界与实现自我来

达成个性的发展。通过研究性学习就是对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挥,个性发展的一个积极的过程。

5.交互性

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研究性学习中,积极倡导课堂与生活的相互渗透,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学生与外界环境(包括信息资源、教学环境等)的相互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等。

6.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从实际的生活、科研中开发课程资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从课程中已经存在的,可通过书本知识能解决的问题,开展形式多以实践为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考察、实验、探究、分析、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参与整个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去,用自己眼光发现问题,并用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从而促进自己个性的整体发展。

二、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出现知识经济的爆炸,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在国防、经济、科技力量上取得竞争实力,参与国际上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续中坚力量,这就需要在我们的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作为中医院校,可从教师的各项科研,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注重于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学生偏重于单纯的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一旦遇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更是无从下手,一脸茫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逐步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德国洪堡(W.Humboldt)倡导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为世界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当今的研究性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充分体现了他们创造性的表现。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仅仅起了组织、指导和帮助作用,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阶段,可培养学生充分和恰当地运用所掌握和理解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的能力,学习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种科学信息,并用确切的科学语言加以完整和系统的表述,以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复杂的交互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学会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讨论,取得进展,亲自体验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沟通和合作。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今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在现行的中医院校学科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例10

会计手工实习是指让学生学会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在纸质的凭证、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内容。

一、会计手工实习的必要性

(一)化抽象为具体,熟知会计记账流程

会计手工实习不同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在基础会计中,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分门别类的接触到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记账工具。对于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填制依据等,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通过手工实习,学生能掌握一整套的记账流程:第一步,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为企业设置相应的账户;第二步,在取得原始凭证的基础上,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而且原始凭证要附在记账凭证的后面。第三步,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规模大、业务多的企业可以填制科目汇总表,并根据科目汇总表来登记总分类账)来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第四步,对账,查看是否有错账或漏账;然后进行试算平衡,为编制报表打好基础;最后一步就是根据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些步骤都是一步一步紧紧相扣的,在做账的时候不仅记住了步骤,而且还在运用中记住了基本理论,这是对《基础会计》理论最好的消化和吸收。

一套手工账做下来,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知道会计科目的含义了,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精髓了,知道憑证、账簿和报表之前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登记方法了。这些东西弄懂后,才算掌握了会计做账的基本技能。

(二)合作记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手工实习通常是分岗位做账,最基本的岗位包括:主管会计、出纳、记账、审核,不同岗位相互独立,但是需要互相协作来完成整套账。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不同的会计岗位职责有直观的认识,同时需要团队内的成员互相协作才能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的实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目前手工实习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同高校在手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硬件设施不足

部分以财经类为主的高校有专门的会计手工实验室,整套所需设备都有,也会专门订购手工实习所需要的专用教材和资料。还有一些学校也设置了财会类专业,但是学校整体发展重心不在财经方向,因此,对手工实习所需要的场所及设备的投入有限,或者干脆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这就导致出现了手工实习所需要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往往将手工实习当成是《基础会计》的附属课程,利用部分上课时间完成手工实习,这就让教师的教学非常被动,导致理论也没讲清楚,实践也没有弄明白。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没有手工实习这项内容,加上大部分企业都是电脑记账,学生会质疑“都是会计电算化的时代了,还学手工记账干什么?有什么用呢?”,这种质疑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殊不知,手工实习是对《基础会计》所学理论的消化和吸收,手工账能做好,电算化只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罢了。此外,手工实习的过程也会帮助学生理解《基础会计》所讲的理论,整套账做下来,才会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以及每个环节需要掌握的技能,才会理解此前所讲的诸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等假设的重要性,才会明了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关于“可靠性、即使性、谨慎性”等等要求的必要性。

三、解决手工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手工实验室,将会计手工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一些有财经类专业的高校,要充分重视手工实习课程,因此尚未建立会计手工实验室的,要积极投入资金建立专门的手工实验室。此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将会计手工实习作为一门单独的实训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中。这样做,可以从制度上保障会计手工实习在专业课程中的课时量,为学生学好会计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会计手工实习考核办法,促使学生重视手工实习

会计手工实习一旦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就应该有专门的考核办法。当然,教师也应该在上课时向学生说明手工实习在会计学习中的重要性。本课程最简单可行的考核办法就是,分组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每组学生分角色完成从建账到编制报表的全部任务,并撰写实习报告。在规定的时间结束时,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分。无论学生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应对课程考试的需要,都会对本课程加以重视,并积极主动付出时间、精力才完成手工实习课程。学生的重视,会令手工实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技能,在手工实习中增加点钞技能学习

在手工实习中会分设出纳岗位,尽管现在点钞机被广泛采用,但是点钞仍然是作为出纳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且许多财会专业的毕业生,都是从出纳岗位开始做起,因此,在手工实习中,增加点钞指法的讲授,让学生课余时间多多练习,增加自己的职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增加就业的砝码。

(四)传统与现代,将手工实习和会计电算化结合起来

重视手工实习并不意味着忽视会计电算化。在手工实习纳入培养计划后,还要保持会计电算化在培养计划中的课时量,确保学生既能手工做账,又会电脑做账,传统与现代兼顾。

(五)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优化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自己本身也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现有师资队伍中,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让教师了解企业一些工作的需要,再将这些信息反馈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也能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会计职称或者注册会计师等证件,向双师型发展。此外,在后期的招聘计划中,倾向于招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优化师资队伍,从而让教师们理论与实践兼具,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