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校教育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45

高校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体系例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12-05

辩论,是发生于个体内部或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于意义的协商和建构的过程。[1]它自正式诞生以来,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启迪智慧的手段。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辩论热”兴起以来,广大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思索如何将这一教学手段与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机结合,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辩论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引导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所以,在实践素质教育,提倡创新精神的今天,研究如何在高校中开展辩论教育活动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大学中辩论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辩论能够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

辩论能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能锻炼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表明,有丰富辩论活动经历的大学生,其素质在很多方面要优于没有辩论活动经历的大学生。例如,大学生优秀辩手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就显著优于普通大学生。[2]

辩论在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同时,无疑也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参加过美国顶级辩论联赛的学生中,30%的学生最终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15%最终成为公司高管,10%最终成为政府行政高层或司法部门高层,而超过80%的美国国会议员都曾参加过学校的辩论队。

(二)辩论是重要的大学教育手段,能够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辩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够将“教”、“学”与“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高度互动。学生在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而这种手段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这一过程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也加深了他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当前,很多专业都将辩论作为本专业重要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国高校中的法学专业开设的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模联)等;英语相关专业开设的“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课程。

可见,在大学里,无论是对于学生这个教育的受众,还是对于教学这个教育的主要手段,辩论的教育都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如何将辩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和安排,却是很多高校所忽视的。具体表现在:各专业辩论教学相互之间没有衔接;课堂内辩论教育与课堂外辩论教育脱节;现有的高校辩论教育资源没有有效的规划和整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普通院校的辩论教育体系的合理构架以及该体系如何运行,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取样

为了解学生对于高校辩论教育的需求,探索高校辩论教育的理想体系模式,笔者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分为普通学生组和熟练辩手组。普通学生组以武汉市某二本院校的低年级学生为主。调查采用委托的方式,共调查来自15个不同的专业的9904人。为回避专业对学生兴趣趋向的影响,没有调查法律专业学生。扣除回馈数据不可靠的605人,实际采纳样本数9299人。主要调查这些学生参与辩论教育的意愿和他们愿意采用的教育方式。

熟练辩手组调查对象为有辩论经历的湖北省普通高校的辩论选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调查来自湖北省9所不同大学的26人。其中包括“IDEA”华中地区赛一等奖获得者三人,二等奖获得者两人,“藏龙杯”金牌辩手两人,“文华杯”八校联赛冠军两人,“文华杯”八校联赛最佳辩手一人,“捭阖杯”湖北赛区亚军一人(含重复获得以上奖励者)。主要调查这些学生对辩论教育实践的相关建议。问卷中的多x项按照被调查对象认为的重要程度填列,统计时取前两项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

在高校,除了在课堂上接受专业辩论实践课程教育,偶尔接受媒体的相关宣传和自己自学以外,普通学生能够接受辩论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加入辩论社团组织,听取辩论知识讲座和开设专门的辩论课程这样三种。加入辩论社团的学生又可以被划分为愿意参加辩论比赛的参赛选手或潜在参赛选手,愿意进行大密度训练的积极活动份子和不太愿意进行大密度训练的普通成员三个层次。

调查显示:普通组9299名学生中,对辩论有兴趣的学生人数1532人,占16.47%。愿意参加相关组织,进行辩论培训的学生人数847人,占9.11%;愿意进行较大密度训练的学生245人,占2.63%;愿意代表所在集体对外进行比赛的193人,占2.08%;愿意听取辩论知识讲座的483人,占5.19%,愿意上正式的辩论教育课程的319人,占3.43%。在表1中,表示有部分学生愿意同时接受多种方式的辩论教育。(表1)

排除体育专业学生507人后,其余学生按照文科和理工科分别统计,文科院系组A、B项均大于理科院系组,表明文科类专业学生对于辩论教育的兴趣更浓。例如文科类院系学生对辩论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比例约为理科类学生的两倍(25.86%对12.13%)。我们还可以看到,表2文科组中1111A2,;而表3理工科组中

从以上三表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加入辩论社团组织进行训练和比赛”、“听取辩论知识讲座”、“开设专门的面对全校学生的辩论课程”这样三种辩论教育方式都有需求。如果取表3理工类学生参加辩论教育的意愿比率为下限,取表1学生参加辩论教育的意愿比率为上限进行保守的估计,一个大一、大二学生总数为一万人的高校,希望参加以上三种辩论教育的学生人数区间分别为:474-911人、177-519人、144-343人。这一数字区间,可以作为我们规划高校的辩论教育体系的出发点。

1.愿意加入辩论社团组织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学生数量最多。这种教育形式较为灵活,限制较少,学生本身自主性较强。几乎所有的熟练辩手都认为,进行真正的辩论比赛活动,是对普通大学生传授辩论知识的最佳方式(见表4)。比赛带有明显的竞争性,对选手的自主性要求最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最佳的综合教育效果。所以在辩论社团的日常训练中,大部分活动时间也应该用来进行练习和比赛。

目前这种辩论教育方式面临着众多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有限的训练、比赛(含练习赛)资源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能够提供的训练和比赛数量较少,难以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我们熟知的典型辩论方式有:新加坡华语辩论(华辩)、政策辩论(Policy Debate)、林肯-道格拉斯辩论(Lincoln-Douglas Debate)、公开论坛式辩论(Public Forum Debate)、议会制式辩论(BP)等。以典型的2005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规则为例,一次完整的比赛就需要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指导老师还需要进行点评,选手和观众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可见,辩论比赛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一般来讲,一次集合训练最多只能安排两场16人参加。

在比赛中,不同的位置对选手素质的锻炼各不相同。例如在BP比赛中,“首相”注重表述的严密性;“副首相”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下院领袖”要善于创新;“党鞭”要展现总结、对比的能力。所以,理想的训练方式是让每个成员都能够尝试所有的辩论位置,这样才有利于每位选手素质的全面发展。按照这种理想的状态,一个8名成员的辩论社团,要让每名成员都在一种辩论形式中的每个位置上至少锻炼一次,就需要8次训练。若取上文中愿意采用这种社团训练比赛辩论教育方式的学生数下限474人的话,他们参加的辩论社团要达到上述目标(每人在各个不同的辩位都至少参赛一次,合计每人参加8次比赛),就需要进行480次比赛。即使只考虑表1中愿意参加辩论比赛的参赛选手或潜在参赛选手,也有208人的基数,需要进行208场比赛。现实中,武汉大学的秦幕席同学一年一个人就打了50场比赛。[3]如果前面数百名愿意进行社团辩论教育的同学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培养的话,这个学校的辩论社团举办的比赛数量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在现实中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从学生负担的角度上来看,要达到提升自我素质的效果,辩论的准备阶段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思考。很多熟练辩手认为准备一场辩论赛的任务量不亚于撰写毕业论文。带着几公斤的打印资料外出参赛在辩论选手看来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学生平时还有重要的学习任务,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兴趣投入这么多的资源。表1中N4项和N5项之间巨大的差距也是普通学生理性的选择表现。

从社F指导教师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各高校的辩论指导老师都是兼职。他们的指导活动绝大部分属于免费的“义务劳动”。调查表明,对大部分指导教师来说,每月能够参加一次辩论社团集体活动就很不错了。笔者连续几年坚持参加学生每周的训练活动,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引起了家庭的矛盾。所以,面对数量巨大的训练比赛,指导教师的指导只能“少而精”,有所取舍。

社团中的辩论,无论是台上的选手还是台下的点评者、讨论者,都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团队人数如果太多,交流时就会有障碍,难以顺利开展工作,难以形成凝聚力、忠诚度和相互信赖感。理想团队的人数是5至15人。所以每次集中活动都变成太多人参与“大聚会”,是不便于有效管理的。

所以在社团中进行训练、比赛的教育方式只适合针对特定群体的学生在小范围开展。训练量巨大,学生的投入程度有差异,指导老师又不可能全部顾及,更不能搞“大会堂”式的训练方式,要满足广大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需求,就必须做好社团结构和任务的设计工作。

2.绝大部分有经验的辩论选手认为,普通学生对辩论的了解非常肤浅。而辩论知识讲座的优点在于可以针对于普通学生的认识状况,用辩证的方式,更系统、充分地深入阐述某个社会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辩论认识的深度,纠正他们的误解。在讲座中,可以采用现场模拟比赛或者视频展示的方式,给广大学生以感性认识。精心安排的讲座趣味性较强,如果和学校媒体紧密合作,就能够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说,开展面对全校学生的辩论教育讲座,将成为在普通学生中普及辩论知识,提升他们兴趣的合理方式。

但是,讲座的次数不可能很多,在辩论知识介绍的系统性上不如辩论课程,在强度上不如社团训练比赛。讲座也不可能给听众多少辩论实践的机会。如果讲座的设计不合理,不但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导致更多的误解甚至不满。

3.熟练选手们认为,辩论的历史、类别、规则等是最难以通过非辩论专门教育获得的知识。这类知识庞杂而枯燥。把它们放在讲座里介绍不一定合适;全放在辩论社团活动中介绍又太占用时间。我们可以开设辩论教育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所说的辩论课程教育,不同于前面所提到如“英语演讲与辩论”这样的各专业自己的辩论课程。它应该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课程。目前,只有在极少数学校开设了辩论的相关公共课。例如,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就曾经有龚培老师主讲的“辩论术”课程,一学期大概18个学时,1个学分。这类课程,根据开设者的意愿,有的旨在选拔辩论人才,让学生积累辩论实战经验;有的旨在探索辩论理论,传播辩论文化;还有的是为校内外辩论赛提供一个平台,主要目的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应该在体系中对其性质和任务进行准确的定位。

上文中144-343人的学生估计数量表明,将辩论教育设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是合适的。从教育内容上看,辩论课既是一门“理论――技能”课,也应该是一门“工具”课。这门课程应该介绍辩论的历史、类别、规则等相关知识;也应该展现典型辩论流程;还应该提供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所以,它是一门结合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另一方面,它应该和本学校的其他专业教学对于辩论的需求结合起来,让辩论成为学生能够掌握的学习工具,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英语专业的“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因为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只能安排在大三或者大四进行。授课教师每年都要面对在辩论方面几乎一无所知的新学生。他们要年复一年的重新讲授相关的规则、注意要点,甚至还要跟学生补充基本的逻辑常识。而学校的公共辩论课程至少能提供部分对辩论有所了解,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种子”学员,无论是对于“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上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顺利安排学生进行演示,都能有所帮助。这样有利于授课老师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更多的用于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三、对建立合理的高校辩论教育体系的建议

依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应该在高校中构建包含“社团训练比赛”、“辩论知识讲座”、“公共辩论课程”三种方式的三级辩论教育的体系。这里的“等级”划分并不是依据其所涵盖的受教育者人数,而是依据其教育内容的专业深度。学校指导教师指导下的社团训练比赛专业性最强;辩论知识讲座次之;公共辩论课程教育内容专业程度较浅。

(一)“公共辩论课程”是这个教育体系的基础

该课程推荐作为公共选修课安排,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对辩论感兴趣的学生初步了解辩论,并为其他课程运用辩论教学方法提供支持。选修该课程的应该是大学低年级学生,最好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内容上除了一般性的辩论知识以外,一定要结合本学校情况,介绍学生在未来专业学习中会遇到的辩论教学类型。课程应该以讲授为主,但是也应该尽力为每位学生安排至少一次以上的实践机会。考虑到实践环节所要消耗的时间,这门课程应该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

(二)“辩论知识讲座”是在高校中面对普通学生宣传、推广辩论知识的有力方式

理想的讲座应该系列化、常态化。讲座的内容应该由学校辩论指导教师认真规划。根据以往比赛经验,一个辩手除了对于辩论的历史、种类、规则等方面的了解以外,还应该涉猎的知识有: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史学、美学、物理学、人类学、法学、文学等等。讲座应力求将上述知识与某一专题结合起来,论述通彻、全面,启发听者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在课余去大量阅读、整理和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讲座应该由辩论指导老师或者邀请相关专业的顾问老师来宣讲。每次v座都应该安排现场的辩论展示和互动环节,还要做好和校级媒体的沟通合作。

(三)“社团训练比赛”是高校辩论教育中专业性最强的部分

较大的学校都应该考虑采用校和院系两级辩论社团体制。愿意参与高密度辩论训练的学生应该成为各院系社团的骨干,对辩论感兴趣但是暂时没有进行大密度训练意愿的学生构成各院系社团的。各院系社团在校总社团的指导和规划下开展活动。院系社团教育偏重于对成员进行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内的辩论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还应该指导社团成员进行广泛阅读。日常应该积极开展院系内辩论活动和院系间比赛交流,优先保证骨干成员能够全面、广泛的参与辩论比赛实践。通过比赛,院系社团应该尽早帮助潜在参赛选手确立最适合其素质发展的辨位并固定下来,这有利于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训练比赛数量。

校社团成员人数总数不宜超过15人,成员来自在院系社团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校社团应该重点锻炼成员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之能够快速搜集、整理、重构信息;帮助他们构架严密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内,校社团成员应该指导院系社团开展工作,在校辩论指导老师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大密度的辩论训练,研究和训练辩论技巧,使辩论在成员身上达到艺术化的境地;对外组成校队参与对外比赛交流。只有在指导老师领导下采用这样的统一分层教育方式,一年数百场次的训练比赛任务才能够分散到各院系完成,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够基本满足。

以上三级体制在实际中的运用并不是机械的,而是应该根据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来施行。千人以下的小学院和万人以上的巨型大学在体系构架上当然应该有所区别。可以参考表6来设置各自学校的辩论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玉芹,阮全友.辩论干预应用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综述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1):52-61.

高校教育体系例2

关键词: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组织实施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观为先导,目的是在实施体育课程、健康锻炼《标准》、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等内容中得到合理有效进行,以达到全员参与的活动目标。终极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体育让人类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体育使现代人的自我得以确认;体育让人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竞争去发展自己,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建立起不屈不挠、合作进取的信念,去实现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服务于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实施在组织管理方面:表现为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有序,职能和责任明确,工作流程清晰,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部门联动加强的工作科学有效;在实施方法方面,提供即体现全体要求又保障个体愿望的服务。具体表现为体育教育工作组织综合化、方法实施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多元教育组织方式[1]。

1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依据体制架构设计理论而形成的多元化教育思想体系,为体育多元化教育组织与实施赋予了更多操作性和发展性的策略。在其理论思想指导下,各级组织者及教师工作能力的要求更具专业性和全面性,以发挥体育的生理、心理、社会教育作用。力求体育教学组织打破体育教育活动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运行的格局,开创多渠道、多种类的组织系统,使参与者在体育运动方面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空间[1]。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在以课程体育内容为核心,以课外体育组织活动为中心的前提下,依托体育课程、健康锻炼《标准》、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等内容实施多元化体育育人环境下而建构的。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即身体健康教育———运动参与教育———运动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以其作为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依据,进而构建起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即,体质监测与评价、课堂体育教学、健康与心理咨询、健身与康复指导、运动训练与培训、体育俱乐部、体育在社会适应性中的教育、校园体育文化等八个教育体系的构成。它提供了全方位的体育健身、体育评价、体育康复、体育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与咨询服务,以此确立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实施内容和方法。

3实施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方法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方法是多元化的组织方法。表现为体育教育工作组织综合化、方法实施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多元教育组织方式。具体内容是:(1)创建多元,一体教教育组织模式,形成学校、学院、体育部组织系统,保障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各项工作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有序进行;(2)公共体育部参与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在落实学校公共体育工作计划中,负有对各项体育活动内容的指导、训练、咨询义务;(3)二级学院负责各年级、班、寝室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4)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工会、团委、校医务室等职能部门形成一个各尽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一体化的实施[1]。

4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实施过程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坚持多样化的组织方法,实施两级的培育目标,体现“三特”的工作过程。(教学特色、学生特长、教师工作特点)

4.1课堂体育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基本教学目标。二年时间里,通过课堂体育教学,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特色确定的目标要求。(1)每个学生掌握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身体活动的保健方法;(2)每位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二项运动技能;(3)每位学生掌握三项理论能力,即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运动疾病现象的识别与诊断能力;运动处方的制定能力[2](体育教学特色)。

4.2课外体育教育

面向部分和个别学生的教学发展目标。四年时间里(课下),通过体育协会组织和体育俱乐部,使部分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中继续发展;通过组织运动队训练,使个别学生在体育运动竞赛中,展示学校竞技运动水平和精神风貌(发展学生特长)。

4.3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对每个学生有指导、咨询、服务的义务;思想要求上育人为本,做到服务与奉献相结合;专项发挥与教育专业相结合(教师工作特点)。

5实施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

5.1课堂体育教育的要求

5.1.1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体育课堂教育要求实施由单纯生物体质教育向身体、心理、社会全面发展教育观转变。首先,在内容的组织方面满足教材编排竞技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安排上做到兴趣化、在练习手段上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不同学习条件学生的体育需求,在潜移默化的运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使体育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所领悟。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内容科学设计、方法合理运用、指导措施有效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技能教育上升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3]。5.1.2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体育学是由多学科理论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运用多学科理论来研究体育教育规律,并将多学科理论有机地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文化知识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是其职业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应掌握和利用本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指导教育教学、解决教学中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性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体育运动教育专家。5.1.3和谐与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是实施体育课堂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既要在体育教学中创造出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积极合作的氛围,又要做到自正其身,尊重学生的人格,并运用因人制宜的方法来关心帮助每个学生,进而形成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同时体育教师还要运用好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的规则,创设出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并保障教学组织活而不乱,学生乐于参与,让参与者获得快乐。5.1.4挖掘体育动作教学中的文化内涵:体育动作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直接体验过程,涉及到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是创新性体育教育的源泉,也是改变体育教育过程中枯燥,缺乏活力的手段之一。因此,体育动作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于技能?技术传授,还应该与体育文化知识相结合,以丰富体育教育内涵[4]

5.2课外体育教育的总体要求

课外体育教育具有夸班级、跨年级、跨专业的参与人数多活动范围广等特点,也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教育路径。其可为大学生实施增强体质、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理解体育文化、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合作,完善人格等教育创造条件。5.2.1凸显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性:现在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内容缺乏选择性是原因之一。而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存在和发展是满足学生的需求,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要求在参与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学校和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体育的内容、方式、时间和空间,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自主选择[5]。5.2.2遵循自我发展原则:现代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主体性教育,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只有其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方可达到学生主动、独立、创造性的运动教育效果,并获得运动对自我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大学生自我运动效能,养成自觉接受运动教育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5.2.3体育项目差异性的教育作用:千校一面,万人一堂的现状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各有不同。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做好对运动项目选择差异性的服务,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5.2.4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社会性教育:体育不仅是为身心健康服务的,也为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了解、适应社会创造学习条件。课外体育活动中存有诸多的社会现象。把体育运动教育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竞争与合作、规则意识、培养道德情操、养成终身健身保健习惯以及发展心理素质融为一体,是创新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培养要求[6]。

6结语

6.1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出发点

全面落实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精神实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必须是运动教育专家,以使体育回归教育本意。

6.2高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并服务于自己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

6.3创建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系统

建立以学校为统领的从学院到学生寝室的各级组织体系,实施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组织多元化,使教书、管理、服务全面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6.4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组织实施

课上围绕着体育教学特色,课下围绕着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履行对每个学生指导、咨询、服务的工作职责,以此作为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谷长江.高校公共体育工作多元化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J].台州学院学报,2012(3).

[2]李艳群.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3]丁物.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特征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2(5).

[4]潘正坤.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路径与实效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

高校教育体系例3

2.问卷调查法针对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后,请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表明此问卷效度颇高。问卷发放对象为上海师范大学体教专业2012届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98。6%;其中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为95。7%。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时间与第一次问卷时间相隔10d,将2次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为0。87,表明此份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及上海市中小学的要求

1.1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近些年上海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可选择的体育生不足,生源质量亦下降较大。不少学生是因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临改体而“误”入此行的,只能称其为体育积极分子。这些学生进入了体教专业后,因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发展空间不大。由此出现教学技能较差状况,尤其是在教案书写、吹哨、口令、讲解、示范、队列队形及队伍调动等方面。中小学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及教育实习前能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

1.2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学生的运动技能较差、专项能力不突出,失去了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优势。尤其是体操方面技能较差。中小学希望能恢复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传统,重视术科教学,并严格把好考核关。培养方案中的术科、学科比例有些失衡(3∶7),术科比例偏低,未能突出运动技能类课程。公共必修课及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偏高,选修课中学科类课程偏高。中小学希望增加术科比例,与学科调整为5∶5较为合适。

1.3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对二期课改理念、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内容等了解较少。同时,对中小学的教材教法了解不多、分析不够。中小学要求加强教材教法及中考项目的教学,大学不仅要重视教的环节,还要创设学的环节,并希望多到中小学观摩、学习与交流。

1.4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两个方面。目前的分散实习形式存在一定弊端,原来的集中实习值得借鉴。中小学希望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互结合,并加强高校教师、基层教师的指导及联系。此外,实习的时间要提前并要有反复,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的论文基础比较薄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科研方法掌握不足。中小学要求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此外,本专业学生还存在着诸如职业认同感不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男生阳刚之气不足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2.本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反馈

学校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对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三类,即课程总体、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课程总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选修课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多、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缺,限定选修的主要问题是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的主要问题是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任意选修缺乏新兴项目。本专业2012届留沪毕业生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如下。

2.1对课程总体的看法(表1)从表1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课程总体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8%的同学认为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4%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约46%~48%的同学认为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

2.2对必修课程的看法(表2)从表2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7%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约58%的同学认为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过半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弱,用处不大,例如体育概论与体育史2门课。

2.3对选修课程的看法(表3)从表3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近5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不全,近48%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偏多;近63%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仅108学时),近57%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这些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学、训练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上海的高中正在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大学实行项目的专业化教学,差距还很大,甚至连基本的课时都保证不了;约58%~60%的同学认为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缺乏新兴项目。相比山东师范大学及福建师范大学体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他们的专项课时多且有第二专项,任意选修课术科的门数亦远多于上师大本专业。

3.本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俗语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亦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所以,本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不宜一蹴而就,可先在几个可做的点上有所突破,再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经过慎重考虑、多方讨论,拟先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3.1培养目标多能一专,秉承传统适时创新从以往经验看,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大特点在于“多能一专”,即在掌握多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有一门拿得出手的专项。这也正是上师大与上海体院、华东师大体教专业抗衡甚或超出的特色所有、资本所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主导思想的失衡,渐渐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属性———技艺性,逐步迷失了自己的最大优势———多能一专,慢慢走向了文化主导、理论主导、学科主导的并不完全适合体教专业特色的办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使毕业生的特点也发生了不小的退变。正如大同中学的一位老校友所言,现在上师大的学生专业基础薄了、专项能力弱了、专业特色少了。多能一专———这正是本专业的传统优势与精髓所在,也是历届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培养目标应该彰显这一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能一专的亦有了更多更新的含义。多能的“能”并不仅仅指运动技能,更多的是指体育教学技能,包括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两类,理论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案书写技能及看、评课技能,实践技能包括项目运动技能及课堂教学技能,每一种又包含更为具体的技能。一专的“专”亦不仅仅指专项,而是指在这些教学技能中要有自己最拿得出手、最具竞争力的一两项技能。多能还有更宽泛的意义,还指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多种当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培养目标在秉承传统、多能一专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

3.2选修课增术科门类,专项课加学时学分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6门学科类限定选修课(音乐与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人体测量学、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医务监督与健身处方),每门2个学分,共占去12个学分,这意味着每门都是必修课而非选修课,学生并没有选择余地。而专项技术类选修课只占8个学分,且大专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六选一)仅108学时6个学分,小专项(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四选一)仅36学时2学分,明显偏少。所以,应从学科类限定选修课中释放出一定的学分到专项技术类中,以增加大专项及小专项的学时学分,拟将大专项增至216学时、12学分(共3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4学分),小专项加至72学时、4学分(共2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2学分),不足的部分学分可从任意选修课(目前为16个学分)中略加释放。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目前的10门任意选修课(奥林匹克运动、体育课件制作、体育美学、体育英语Ⅰ、体育英语Ⅱ、体育市场营销学、常用运动负荷实验、营养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中,皆为理论性偏强的课程,而实践类、实用性、术科化的课程几乎没有,应该在这一环节增设实践类课程,鼓励广大术科教师开课。拟先增加教师形体训练、艺术体操、花样跳绳、棒垒球、高尔夫球、板球6门术科课程,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以后根据基层中小学需要,再增新课。

3.3教学技能切实提高,实践环节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两门学科中加强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理论教学,更要在各门术科中加强这些要素的实践教学,如在各专项选修课中加强学生教案书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案要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的规范格式书写等。除教师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如做好术科课后回忆笔记、写好学科课外作业等。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多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比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技能测试等,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实践环节的教育实习方面,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见习环节,为适应学院“4+0”模式下的办学需要,拟在奉贤校区建立6个实习基地,中学4个(奉贤中学、弘文学校、阳光外国语学校、柘林学校),小学2个(南桥小学、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让大二、大三甚或大一的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以了解基层所需、发现自己所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针对性。在毕业论文方面,主要强化论文选题、撰写、答辩三环节的监督控制,加强教师指导与学生配合两方面的制度建设等。

3.4俱乐部促课外锻炼,督导组保教学质量在目前术科课时尚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使其成为课堂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课外锻炼自觉性的良好举措。不过俱乐部要加强教师指导与政策引导,需要与院学生工作组一起做这项工作。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院的宝贵人力资源。以他(她)们为主体成立教学督导小组、以恢复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的优良传统,是保障本专业教学质量的绝佳途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唯有高质量的教学才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唯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最终检验。

3.5请进来专家上讲台,走出去师生下基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本市中、小学的联系,是解决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脱节问题的良方。拟请基层一些高水平的专家(体育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走上大学讲台,为本专业学生教授中小学最鲜活的案例、最实用的方法、最需要的人才等;同时,教师、学生也需要经常走出去,看看市级、区级、校级的公开课。

3.6紧扣体育课标中考,渐进修订大纲内容应该有效利用各门术科的有限课时,教授中小学最需要的内容。二期课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及体育中考的项目,应该是本专业各门术科的精教内容。具体有:(1)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队列队形与基本体操,体操(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篮球,武术,游泳,田径,体育舞蹈等;(2)体育中考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双杆、单杠、垫上、横箱四选一,男1000m(女800m)、200m游泳二选一,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min跳绳、25m游泳、实心球、50m、立定跳远六选一。各门术科的专业必修课应以上述内容为基准,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内容。可先选几门术科作为试点,若效果颇佳再逐渐推开。

三、结论

(1)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地中小学的要求有: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

高校教育体系例4

社会思想的进步对人们的学习观、生活观带来了一定田径课程体系的改变,对高校体育教育来说也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认可化,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属性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单一理论转向了多元论。现在的体育教学不再只是注重生物学体育,而是集生物、心理、社会为一体的多元体育教学。拓展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能够实现教育与体育功能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层次的动态学习系统,这也是经济发展与“终身教育”对体育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应进行新的改革与拓展,以满足特色化教学的需求和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

(2)是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对田径课程体系的要求。

教育来源于生活,田径课程体系教学也是如此,想要学好这门学科首先要明白课程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不管是学习还是教学都要从生活出发,用心而为。传统的高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多以尽信书为主,忽略了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是回归教学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3)是市场需求对教学提出的本质要求。

市场需求对体育类教学的要求表现在对竞技目标的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如果出现哪一方面的不统一,就会导致课程结构出现偏差,只有掌握了掌握运动教学的动作规范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才能从实质上提升田径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养成。

2拓展田径课程体系的原则

拓展田径课程体系要根据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从生活化和实效化的角度开展可持续教学,对陈旧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辩证继承与拓展,可以依据以下5个原则着手开展工作:

(1)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统一。

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向统一原则主要表现在打破传统以竞技为主线的教材内容,注重运动与知识的结合,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追求时尚、娱乐、挑战的心理。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出发,完成田径教学课程体系拓展。

(2)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开展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首先要符合田径运动者的本质特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及发展方向实行个性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对人体的生理特征、运动学特征等进行剖析,从人体结构形态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当下具有可行性和普及性的田径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3)地区性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以地区性为原则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考虑南方北方的温度因素,考虑先进和落后地区的文化因素,以及考虑冬天和夏天的季节性因素。在考虑地区性因素的前提下与高校自身的特色向结合,创建出与教学相匹配的课程内容。

(4)阶段性与终身性学习相结合。

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选择的田径运动项目是不同的,根据阶段性与终身性学习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有利于指导学生开展最适合自己年龄的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教育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田径课程学习是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因此更应该强调阶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田径课程自学和教学意识。

(5)厚基础、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对高校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和竞赛的相关工作,因此高校教育应以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为教学目标,开展相关的拓展训练。在这一目标的督导下,田径课程体系的相关拓展也需要打好基础,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化需求。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的内容和知识

3.1田径课程内容拓展

在专业课程方案中也提到了田径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主要有三大构建属性,分别是竞争性、健身性和实用性。在田径内容拓展上需要以此属性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内容拓展性训练。将基础运动技能、健身内容和使用技能这三方面运用于教学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竞争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深学生对自然的理解能力,这些对学生后期的教育和学习工作的开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在田径课程体系拓展上,高校方面还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将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的体育竞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起到了指导作用。

3.2田径课程知识拓展

在田径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重点介绍运动技术原理和方法,这也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来决定的。掌握运动技术原则和方法,能够使田径课真正的回归本质,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学内容的本质是不变的,运动技术原理也是相同的,因此,在田径课程体系拓展上,还应从技术原理出发进行拓展和延伸。

4优化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4.1优化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上,我们并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要正确地分析和总结,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加以创造,比如分层教学法、发现与启发教学法等。重点是将教学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的方针上来,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多样化,对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4.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达标分数定成绩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认可和肯定学生的平时表现,这也是时展对教学效果提出的新型评价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结合,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田径课程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5结语

(1)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已经落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求,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田径课程体系拓展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2)田径课程的拓展方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价值取向出发,结合地区性与学校特色,遵循科学实用性原则。同时注重厚基础、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拓展原则,根据专业课程方案开展兴趣教学。

高校教育体系例5

1 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了质量危机,学生身体素质出现逐年下滑现象。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高等教育永久的主题。如何在扩大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成为高等教育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

2 现状与问题

对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学校领导阶层重视不够

高校领导阶层对于体育教育重视不够,认为体育只是学生应该完成的一门必修课。忽视教学专家、学者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质量中的作用。管理的重点是表面的,形式的。单从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去评价教学质量,用有无教学事故去约束教师,使得教师上课束手束脚,难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2 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调查显示,相对于其他科目,体育教学设施差异性较大。经费充足的教育部所属高校体育设施较为齐备。而经费相对不足的省属高校体育设施较差,且开展相关体育比赛的经费量亦不足。导致体育部门相关领导开展相关体育活动时受到经费的局限性较大。不能有效的开展体育活动。

2.3 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学模式往往采用传统的大班教学,这种制度在办学初期可以有效的缓解教师资源不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随着对学生体育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而我们仍在用老的制度来管理变化了的体育教学,后果一定是不太理想的。

3 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依据当今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理论,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至少包括四个系统构成,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奖励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构成。

3.1 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按照教育部关于师生比例的要求要达到1:18,所以要保障教学质量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及学生,两者相辅相成。但随着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体育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教学本身具有特殊性,随着体育项目大众化,高校体育不再仅仅局限在走、跑、跳、投等简单技能的学习,学生更趋向于趣味性较强的小球项目和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需求的多样性。

3.2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3.2.1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包括高校教学系统管理体系、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一方面,学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配合学校完成大学的各种课程要求,另一方面高校体育管理部分应当制定符合自身要求,合乎体育教学规律的规章制度,例如体育教学课堂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办法等。

3.2.2课程组建设或者教学团队主要负责课程资源建设,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开展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建设体育课程质量标准,开展课程研讨,交流体育教学经验;完成上一级组织安排的其他课程建设工作。

3.3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3.3.1 体育教学部门设立责任教师基层教学组织实行责任教授负责制,每个基层教学组织设责任教授一名,为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责任教授需要具有高级职称,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教授任职为每届三年,也可以连任。

3.3.2体育教学部门也可以将每位专任教师编入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基层教学组织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专题教研活动和不少于1次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个人听课或相互听课不少于2次,责任教授每学期随机听课不少于3次。

3.4 教学质量考核与激励系统

3.4.1体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体育教学组织建设和活动看展,原则上不少于本单位本科教学运行经费的10%。这样可以鼓励体育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将教师送出去再进修以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体育技能的需要。

3.4.2 加强年度考核。体育基层教学组织的年度考核工作由主管部门负责。考核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优秀的体育教学组织人可以推荐参加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及先进个人评选,优胜者由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3.4.3奖励工作津贴

学校按照教师数量和工作任务量,为体育主管部门核拨基层教学组织工作津贴。体育部门可以根据考核情况,向体育教师发放工作津贴。对于工作不认真,不合格的教学组织负责人和教师及时予以调整,并扣发工作津贴。

4 结论

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保高校体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对于缓解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危机,转变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滑现象,乃至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体育健身的普及都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保证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场馆设施为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健全体育管理制度。本文依据当今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理论,从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奖励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四个方面试图构建高效体育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希望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 2011.

[2]教育部文件.印发《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R]. 教体艺[2002]13号.

[3]王莉敏.体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 2013,31(3):80-82.

[4][8]易宝锐,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0 (5):75-77.

高校教育体系例6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才作为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才能实现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价值。高校党校是培养高校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中入党积极分子和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种矛盾状态亟需高校党校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其关键是要从教学理念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实现转变。因此,在高校党校传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调整培训方法和提高培训质量,已成为全面提升高校党员干部(含学生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大课题,对于高校的建设发展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党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重点,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日益活跃的学习需求与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培训缺乏时效性

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社会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强,传统的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内容和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从历年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情况看,培训内容基本是由培训者“一厢情愿”设计的,缺乏前期的需求调研,往往只是涉及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注重任务、形式和眼前,忽视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岗位特点、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全面提高培训对象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的要求有相当距离。同时,对于培训的质量评估,只是在培训即将结束时,向学员们发放教学评估表,让学员现场进行测评,没有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回访。由于缺少事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及事后的培训质量跟踪回访两个重要环节,严重影响了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效果最优化的实现[1]。

(二)日益增长的培训人数与培训条件制约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培训组织难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和高校实体的扩张(如多校区办学、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等),参加党校学习的人数急剧增加,即使是举办一期常规的党课培训都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如安排教室、学员管理、教材编制、印刷和批阅试卷等工作,都需要时间和人员上的保证。而大多数党校由于人员编制紧张,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常规工作任务,无法对整个培训过程实施规范、有效的监控。同时,由于不少高校存在多校区办学情况,当为不同校区众多师生组织教育培训时,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很难统一,因此党校教育培训一般多考虑和选择不同培训对象的时间“空档”,这样很容易造成培训时间跨度大、培训工作缺乏连贯性、培训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也给党校的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①学校高层管理者不属于党校培训对象。

(三)亟待壮大的师资队伍与高水平主讲教师匮乏之间的矛盾使得培训缺乏实用性

从党校培训师资来源分析,各高校党校的培训教师多为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中的领导干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因为工作性质不同,不一定都适合主讲党校教育培训课程,只是因为职务和资历的优势而勉强应对,所以其讲课并不一定受学员欢迎[2]。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因为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加之党校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因长期得不到培训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阐述的多是一般性规律,介绍的多是一般性经验,从理论到理论,导致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感和前沿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同时,由于党校教师往往是具有丰富资历的老教师,知识结构新颖的年轻教师往往无法进行授课,这就导致青年教师很难有锻炼的机会,于是党校便沦为纯服务管理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无从说起。

二、改进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1234”设计思路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高校发展战略,通过建设先进的网络学习管理平台,构建E-Learn-ing学习体系,形成电子学习、集中培训、工作项目研究三者并行结合的新型培训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逐步形成“1234”的总体结构:“1”为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为两种主要学习方式:在线教育方式和传统面授方式;“3”为三类参与者:高校教师、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4”为四大知识资源库:通用课程资源、定制课程资源、自主课程资源和辅助资源库,这四块重要的内容资源构成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二)“陀螺式”培训结构

高校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应该能够涵盖整个高校,满足培训对象的实际学习需要,同时,整个体系必须协调配置、协调运转,好比一个运动中的“陀螺”,我们称之为“陀螺式”培训结构。

1.三级架构:倒“金字塔”式结构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以将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人员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师生员工(包括高校教师、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基层管理者(包括正副科级干部)、中层管理者(包括正副处级干部)①。对于这三类人员的培训侧重点各不相同:一般师生员工的培训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基层管理者的培训侧重于基本管理技能和通用方法;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侧重于部门决策领导能力。对应于这些要求,高校党校的培训体系也包括三级架构:操作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和战略决策培训。这三个层次组成上述的一个倒“金字塔”结构。

2.一条“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源泉,也是高校组织凝聚力的核心所在,它渗透在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的行动上,作用于人的内心深处,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高校党校工作的主线可以将整个高校组织成员紧密地凝聚起来。

3.转动起来:协调配置、逐步深化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陀螺式结构应该实现“理论—实践—评估—制度”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就是说高校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不仅要求各要素协调配置,还要求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课程、讲座的孤立活动。要想保持这个陀螺式培训结构的平稳运转,就必须用鞭子不断地抽打它,给它加力,而这条加力的“鞭子”就是培训、考核、晋升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同时,在设计高校党校培训整体架构的同时,高校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整体推进并逐步深化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运行。拿“陀螺”来比喻,高校党校的整体运行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让陀螺不空心”,即为各类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这是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是“使陀螺转起来”,即不仅高校党校形成协调运转的系统,而且对整个高校的绩效提升发挥作用;第三层次是“使陀螺成为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自我反馈的有机系统”,即让整个组织走向学习型组织,使每一位学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不断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3]。

三、改进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课程重构

1.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通用课程、定制课程、自主课程和辅助课程。通用课程指基本适用于所有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对于学员基本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包括《中国共产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群众路线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等。定制课程是定制面授内容,指适合于特定对象的业务知识培训课程。由于培训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单一的通用课程只能起到思想层面的指引,但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根据需求因人制宜,通过定制课程的岗位培训来强化业务实践能力。如:某一院系的党政干部调任资产经营类部门的领导前,应增加诸如企业管理、经济学、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培训,使其具备新岗位的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发展服务。自主课程指根据个人兴趣而非强制性的可选择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学习能够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组织培养和选派党员干部打下坚实的基础。辅助课程指案例库、行业资料等。

2.教师资源

师资主要分为内部师资和外部师资。内部师资可以在原有党校专职教师的基础上吸纳部分本校优秀的专业教师进入党校教师队伍中,如:可吸引从事经济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党校教师队伍中。而外部师资可以通过吸纳兄弟院校或者对口扶持高校的教师或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专家充实到本校党校教师队伍中来,采取党校间协同合作、共享部分师资等教育资源以减少教育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3.学习内容分配的层次安排

具体而言,高校党校培训内容包含三个层次的安排:①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沟通协调能力培训、如何指导下属、如何完成特殊委派、如何转变管理方式制定战略决策等内容。②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沟通协调能力培训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辅导下属制定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计划等内容。③一般师生员工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沟通协调能力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安全和健康培训、员工发展等内容。

(二)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制度改进及实现策略

1.制度改进

首先,建立和完善党校组织建设机制。由高校高层领导组织党校的管理工作团队,建立外部联络、教务管理、资源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制度,形成定人定责、系统管理的组织体系,保障党校的正常运行。其次,建立和完善学习需求调查制度。包括就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评估等相关内容的全面调查,或从高校实际需求出发,确定需求方案,由党校工作人员将整个需求方案面向全体学员进行满意度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总评估,确定最后的培训计划内容。将上述流程形成制度,保证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三,建立和完善学习过程管理制度。从学员的出勤管理、党校的培训计划落实到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管理,保持充分的数据支持,从而不断修正课程内容、学习安排和培训计划,激发培训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保证学习内容的新旧更迭、学习制度的合理有序。第四,建立和完善学习效果评估制度。包括党校对于学习活动的验收程序、考试的组织安排以及最后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奖惩机制衔接的制度,使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并且体现在利益奖惩上,保障学习机制在组织内部的迅速推广。

2.实现策略

首先,实行“一把手”工程。高校党校要实现上面所述的制度改进,必须坚持高校党校是“一把手”工程,通过党委书记自上而下的直接灌输、狠抓落实和广泛动员,可以迅速在高校内部构筑起全新的管理制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部门或人际摩擦,提高高校党校工作的效率。其次,实现学习管理平台的智能化。为了实现高校党校工作的跨时空培训目标,需要建立混合式培训体系,即建立在线教育方式和传统面授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这需要通过购置或者开发先进的、功能强大的学习管理平台来实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使党校教育培训的所有环节,包括需求调研、制定计划、组织培训、学习反馈等在该平台的相应功能模块上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使高校的党校工作绩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党校必须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学员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才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师生员工队伍,才能不断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高校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曾银芳.地方高校党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5):303-304.

[2]张慧欣,陈尚华.创新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0(31):299-300.

高校教育体系例7

一、前言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体育教学的过程及效益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通过体育教学评价除了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它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转型,从而保障新课程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落实。2003 年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务必需要改变传统评价中的选拔功能,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功能,这是对评价功能的一种突破。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体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是否完善,所以,在此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抱有怀疑态度,认为此评价则是依赖于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是形式而已,这必然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所以,本文在分析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问题,寻找出路,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

二、认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1、内涵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教学要素组成,并依据一定标准对体育教学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价,从而对体育教学进行反馈调节,进而改进决策,预测教学方向,确保体育教学高效完成的组织、行为和决策系统。

2、内容

(1)学生: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群体之一,对其进行三方面的评价:学习能力的强弱、运动水平及运动兴趣的高低。(2)教师: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群体的评价内容更加多元,具体包括技能水平、组织水平及学生的满意水平三个方面。(3)教学管理: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学管理工作同样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4)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处于该评价体系的最“”,同时也是最宏观的部分。

3、原则

(1)方向性:教学评价是根据体育教学的教育性质和目标所进行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2)系统性:系统性是指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和层次性。(3)可测性:可测性是指在设置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时,所有指标需具备可测量的特性,即可通过观测或测量来获取明确的测试结果。(4)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是指在设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时,需尊重客观实际,而非主观想法,所有指标都应有依据。

4、功能

(1)反馈:体育教学评价是对教与学的情况及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不足,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缺点。(2)鉴定:教学评价能够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即用评价结果进行鉴别评定。(3)激励:评价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就教学管理角度而言,还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4)预测:该功能具体是指以评价对象的现状为依据,对评价对象未来的可能性进行预见与推测。

5、理论基础

(1)行为目标评价理论:该理论核心是评定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评价者将教育目标行为化,并对学生实施测量,以学生行为所达到目标的程度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2)人本管理理论:该理论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将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动力,逐步实现自身价值或行为的价值。(3)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是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即体育教师应动态地从不同视角出发,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教学评价落后于体育实践,教学评价缺乏必要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1、认识不足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认识上存在偏差,教学评价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如教师评价与评优及晋升晋职挂钩,而学生则涉及个人奖学金,使得体育评价沦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2、不重视非智力因素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评价中通常将评价内容集中在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考评上,而对体育态度、体育兴趣、合作精神等情感这类非智力因素很少兼顾,这从深层动力机制上制约着体育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3、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

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仍局限于对大学生的技术和体能的评价,该评价内容极大损害了身体素质偏差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终结评价、定量评价作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评价方法,不利于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也难以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馈。

四、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

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评价理念,紧紧抓住高校体育目标,促使教学评价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并力求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2、评价内容全面化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需反映时代的精神与要求,应从素质教育对教学的需要出发,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管理评价及课程评价等五个维度,同时,教学评价的内容还应富有延续性,最终实现评价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评价方法多样化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时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综合利用观察、访谈、档案袋、读书笔记和表演展示等方法,让其充分展示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

4、完善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若想形成合理而动态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则必须使得教学评价成为体育教学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就需要完善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做保障。

五、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对教与学活动实现有效地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力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找出差距,寻找出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更好地为大学体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智慧.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2] 高东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4.

[3] 王光平,张开发,徐明.构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5.

[4] 范汝清,马琳,袁玉涛.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18.

[5] 薛文敏,董晓起.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6] 袁吉,董玉峰,卢景波.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性评价新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高校教育体系例8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体育教学 创新体系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步的下降,而身体素质是学生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将学生和体育活动有效的结合十分重要。而创新体育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大大缓解了这一严重的问题,是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高校体育课现状

高校学生的体育课的目前情况很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为了成绩的提高只是一味的学习而并不注重对身体素质的提升。由于某些高校的运动场地不充足,甚至体育课的上课时间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就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的无组织无纪律,甚至有些学生会为了器材而争吵,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很低,甚至还有学生在体育课上课时偷偷溜走,回教室继续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在体育课上就得不到充足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得不到提高,而身体素质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会有着不利的影响。

高校学生体育课是为了让学生在应对紧张而繁复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同时发展,并且让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交际能力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体育课并不重视,认为学生只有好好学习,毕业后有个好工作才是第一要务。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直接导致了体育课的枯燥无聊,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越来越小,起到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重要作用

创新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大的革新,在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突出了它的重要作用。创新体育教学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的人格,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更是让学生的能力在创新式的教学过程当中得到全面而均衡的提高。随着创新体育教学法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体育课,对体育课的看法也在逐渐的转变。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创新教学法和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体系中融入适当的创新体系,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经常能够感受到全新的不一样的氛围。这对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爱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帮助,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后的发展打下当坚实的基础。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大多数学生的体育锻炼都是在体育课上进行的,因此,抓紧体育课上的教学至关重要。而为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效率,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创新体育教学法的应用更是可以促进学生在运动过程当中使骨骼和肌肉不断的生长,对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抗疾病的能力产生巨大的帮助,是目前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体育课中创新体系的建立方法

(一)发挥教师的作用

创新体系是创新体育教学法的中心思想,那么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建立起合适的创新体系呢?体育课的展开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而创新教学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它的广泛应用极大的吸引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的上课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身锻炼的效率,达到提升自己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创新体系的应用方式的多样性

创新体系的应用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分制和学生体育课情况紧密的结合就是一种有效手段之一。这种制度是对表现的好的同学的一种肯定,吸引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让体育课中的创新体系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达到教学目的。

(三)利用好比赛

创新体育教学法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比赛的举行。高校应当适当的多举办一些体育比赛,诛如篮球足球的比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两种种运动大多数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基础,而比赛的进行又是激发学生热情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比赛时参赛队员的优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要学生对该种运动的热情,从而使每个学生热爱体育课不是梦想,这就是创新体系在体育课中的魅力所在!

高校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对身体的锻炼,只有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才会有更充足的精力来进行学习,而由于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大都是在体育课中进行的,创新体育教学就在这个方面展示出了它巨大的优势。因此,建立起高效而活跃的体育课创新体系至关重要,因为这种创新体系既符合现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趋势又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使高校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全面而均衡的提升。

高校教育体系例9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评价 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又能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内容

(一)评价体系的概念

评价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手段,是用来定义事件运行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概念。要构建一套正确的、有益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就必然要对主体的需求、客体的属性以及客体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通过协调客体的固有属性与主体的基本需求,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而对客体的性能做出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评价体系。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通过对客体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并总结出下一步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多种数据就是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它是一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应用科学手法进行的评价活动。评价过程当中的主体为教育的实施者,客体为教学的事件对象。国家对高等教育体育课的最新要求是以强化体质和提升综合体育素质为目标,通过适宜的身体练习的通识必修课,达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

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导致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不能全面的体现体育教学目标 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着重于学生在体育专业知识、体育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等认知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心理学的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它注重体育教学的结果,忽视体育教学的过程,更缺少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等发展性目标必要的评价。可见,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无论在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都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目标所要达成的整体性要求。

(二)评价的方式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科学性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过分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个性、合作等方面的评定。体育教育极为复杂,它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存在大量的人文因素,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容易量化。因此,单靠量化的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需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三)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对教学成果进行的总评价,是对已经完成的教学加以价值判断,为做出各种决定或决策提供资料或依据。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的都是这样的终结性评价。许多教师往往把体育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成绩的终期考核上,对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反馈的学习效果以及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局限性缺乏一定的认识,造成了教学中诸多的学习过程评价的忽略。

(四)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与互评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师生相互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不能及时发现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有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三、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

要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完善科学评价体系,把握好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将评价标准与教学准则相统一。要尽量使评价标准具有科学依据,评价方式具备可实践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要从单方面的评价过渡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既要规范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又要注重评价过程的反馈指导作用。

(二)扩展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由以往的单一技能训练划分为体育参与、体育技能、体质发展、心理健康、社会交际等多个方面。在评价内容方面也要进行不断扩展,向着多角度的综合方向发展。评价既要求客观的认知、技能,也要求主观的热情、积极性。

(三)构建多种体育评价方式并存的综合评价体系

一是终结性评价与即时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总是将终结性评价标准放在主导地位,这种评价方式便于了解一种教学模式的终极教学成果,但是,由于评价总是在终结时才呈现出来,评价过后,教学成绩已成定式,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改正了。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即时性评价主要检测大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是某一学习项目过程中的小范围的学习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在一整套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终结性评价,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的结合应用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体系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6-01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剖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旨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学评价不能体现体育教育的目标目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评价是对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查、鉴定和总结,为目标的调整、改进提供反馈信息。体育教学评价应以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但在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中,说是以增进健康为目标,却以一些无益于健康的体力极限指标影响了健康。目标是增强体质,掌握三基,促进体育学习,却主要以体能指标评价体育成绩,师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本非教学内容的“达标”等测试工作,体育学习的情感目标与自身进步情况被置于标准之外。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自信心严重受挫。

2、评价主体不够全面

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技能,能够实际参加评价活动的人。在素质教育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不仅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也可以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只有从他们评价的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搞好评价。目前,高校体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还没有纳入评价中去,这就造成了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主体的不完整。

3、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标准缺乏科学性

目前,体育教学评价制度主要是以考核的形式实现,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学科课程思想的影响,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只限定于各门孤立的分科课程,并不涉及课程之间的整合。因此,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它注重体育教学的结果,忽视体育教育。

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1、评估主体是否得当

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体一般为教师同行、领导、专家和学生。一些因素会影响同行和领导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投入,同行间的利益关系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同行和领导的评价信息来源于课堂的较少。专家评价作为直观评价的范畴,是以评价者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估方法,着眼点就放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等方面。所以在评估实践中,大多只有学生这一评估主体。以往的研究与应用活动表明,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能为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评估之前,评估主体都应学习评估的有关知识,明确评估的目的意义,深入理解评估指标、标准的含义,学会正确的评估方法,端正评估的态度,避免心理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2、评估对象是否准确

评价的客体即主体的对象,是评价活动所指向的要把握的对象,在这一点上人们没有分歧,分歧是“这对象是什么”。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对象是教师还是课程,或是课堂教学,还可能是几者兼而有之?评价对象不同,根据评价目标设计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信息采集等必然不同。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不但要考察课堂教学评估对象是否准确,还要考虑评估对象与指标体系等的契合程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以教学要素为对象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一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中的教学要素”,但现在很多学校其实是评估教师或课程,这显然偏离了评估目标。

3、评估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主要内容有:1)对评估指标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2)对指标的权重系数、指标完备性、独立性、代表性、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及验证。3)对评估结论的可信度进行评估。要综合考虑评估主体的数量,研究表明班级规模大小与学生评价结果存在比较复杂的统计差异关系。在评价结果的处理和使用时,尤其是在总结性评估时,不可简单将各单项分相加,不可以根据学生评价的原始分简单比较。所以对评估结论的解释和使用要非常慎重。4)对评估结论进行修正。经过若干评估环节后,如果发现原来评估的误差较大,评估的过程不够科学合理,评估结论失真、不可靠,则要运用一些统计方法对评估结论进行修正。

4、评估的目的是否达到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评估的目的定位是否准确。斯塔夫比姆曾对评价的目的做过精彩的阐述:“评价的最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证明”的功能发挥得多,诊断和改进的功能发挥少,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帮助不大。二是评估的目的定位是否准确,评估的目的是否已达到。选择的目的恰当,又达到这一恰当目标的评价在评价论的研究中被称为理想的评价。评价的理想侧重于评价应达到的理想结果,是理想的评价所欲实现的理想目标,包括活动及其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振兵.对学生评教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8).

[2] 宋映泉,等.评价课程还是评价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评价,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