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56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1

安全培训管理机构

美国主管矿山安全的政府机构是矿山安全与健康局,其下设教育政策与发展司,负责矿山安全与健康的教育、培训工作。教育政策与发展司总部设在阿灵顿,由三部分组成:政策与规划协调处、现场教育处和国家矿山健康与安全学院。

1.政策与规划协调处(PPCD):负责指导各机构、各采矿公司制订培训方案和进行培训活动,使之与国家矿山安全与健康局政策相一致。该处负责审阅培训活动的全部资料,负责协调其它联邦机构和州机构、采矿公司、教育协会及劳工组织的培训工作,负责说明和解释矿山安全与健康局的培训政策。该处的资格与证书办公室负责登记全国矿山从业人员的资格和证书。

2.国家矿山健康与安全学院(NationalMineHeathandSafetyAcademy):美国七所国家常设学院之一,位于西弗吉尼亚的贝克利。它每年不仅为国内矿山安全监察员和有关人员提供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培训服务,而且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有关人员提供培训服务。

3.矿区教育服务处(EducgtionFieldServiceDivision):为各采矿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服务,特别注重小型采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使更多的矿工得到完善的安全与健康教育。

煤矿工作人员的培训

美国70年代的事故调查报告和安全手册显示,85%的事故是因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致,仅15%的事故产生于不安全的环境和设备。据此,美国在1977年《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简称《矿山法》)的第115条,规定了采矿企业必须安排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经营者)进行健康和安全培训,并对培训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所有采矿业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矿工)在上岗之前要接受培训,以后每年要接受再培训。《矿山法》规定,如果发现在煤矿(或其他矿山工作)的矿工未按要求受到培训,劳工部部长或授权代表必须签发命令,宣布该矿工对其本人和对其他人员是一种危险,要求该矿工立即从该煤矿或其他矿山撤出和禁止其进入该矿,直到劳工部部长的一名授权代表认为该矿工已接受法律规定的培训为止。

1.培训的组织方式。按法律规定,矿山经营者可自己举办培训,也可参加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主办的培训,或参加经矿山与健康监察局批准的由州或其他联邦机构、矿山经营者协会、矿工代表协会等机构举办的培训。

美国许多州都有适于矿工培训的专科院校,比如阿拉巴马州的比维尔州立学院。阿拉巴马州有露天和地下煤矿和非金属矿。比维尔州立学院在过去10年中每年平均培训6500名矿工,尤其注重为没有能力进行培训而又非常需要培训的小型独立经营的矿山提供培训服务。

2.培训时间。美国对新矿工、从事新工种的矿工、重新雇佣的有经验的矿工的培训时间和内容都有具体规定,矿工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危险培训。

·新矿工的培训。《矿山法》规定,地下矿新矿工工作之前,必须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并在现场进行约8小时的培训。露天矿或在地下矿地表部分工作的新矿工必须接受不少于24小时的培训,可在其工作岗位安排之后接受培训,但在被安排到工作岗位之前,至少应为其提供8小时的培训。此后新矿工必须在60天内接受余下的16小时的培训。

·从事新工种矿工的培训。被安排到新工种的矿工,如移动设备操作、凿岩设备操作、运输与转载系统操作、顶板管理与地压控制设备操作及爆破作业,必须先进行培训。除非该矿工已经过培训,或在安排新工种之前的12个月内能对新工种示范出安全操作步骤。

·重新雇佣有经验矿工的培训。

·矿工的定期复习培训。矿工每年必须接受至少8小时的复习培训。

·危险培训。矿工在接受工作之前,经营者应对其进行危险培训。矿工每12个月必须接受一次危险培训。

3.培训档案的保存。在每次矿工完成矿山安全监察局承认的培训时,经营者必须给学员颁发一张经劳工部部长批准的证书,以证明该矿工已接受了经过批准的健康和安全培训,并通过培训中的每一个培训项目。还要在矿山安全监察局表中登记,证明该矿工已接受了该项培训。在培训完成时,应发给矿工一张培训证书的复制件。培训证书的复制件应在矿山现场保存2年,或者保存到终止雇佣之后60天。若经营者发放假培训证书,要受到惩罚。矿山安全与健康局下属的资格与证明部门,负责保存获得资格和证明的矿工的记录和文件,以及经矿山安全与健康局批准的教师的记录和文件。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培训

法律规定,矿山安全监察员须至少具有5年以上实际采矿经验,并要在国家矿山安全与健康学院进行培训。该学院2002年对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分为三类,即初步培训、定期培训和地下煤矿安全监察员培训。

1.初步培训。为煤矿监察员设计的初步培训课程,也可用来培训联邦、州、采矿工业和劳工组织人员。其课程设置分为7个单元,除第一单元培训为四周外,其余每单元的培训时间均为三周。受训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所需课程。各单元内容大致包括:

一单元:领导准则(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传票的填写;传讯和命令;专业介绍;计算机知识。二单元:监察程序;减少反复违规行为的计划;笔记本电脑的应用;噪音及各种健康标准。三单元:顶板控制:地面控制;地面道路和行程;地表装置;相关法规;地表结构。四单元:矿山电气;爆破和炸药;安全标准;传票和命令审阅;矿山地图给通风:模拟监察。五单元:传票和命令的审阅;顶板控制;提升;矿山电气;防火措施;地下运输。六单元:传票和命令审阅:矿山一般性监测;通风;矸石堆和积水;电气防爆。七单元:监察员使用笔记本电脑检查;调查方法;访问技巧;模拟监察;矿山应急程序;法庭程序等。

2.定期培训。所有煤矿安全监察员每年要在国家矿山安全与健康学院参加一周培训,或每隔一年参加两周培训。该培训以研讨班形式、按各专业领域的科目进行。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可使矿山监察员始终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

2001年度的短期培训分为近20个类别,其中包括:为矿山安全与健康局的露天煤矿监察员和工业人员设置的爆破(露天)培训;煤矿监察和传票填写培训;根据目前的强制执行标准来更新监察员的知识,包括政策的变化和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复审委员会近期的决定;检测噪音的人员或负责矿山噪音检测的人员煤矿噪音抽样本课程培训。

3.地下煤矿安全监察员培训。矿山安全与健康局地下煤矿监察员必须每隔一年接受至少两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规;重大违规的确定、恶性事故时采取的措施;瓦斯监测;电气危险;火灾防范;噪音规定及合理的粉尘控制计划中的粉尘参数、粉尘收集装置。

矿区教育服务(EFS)

这是近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培训工作。矿区教育服务旨在最佳地利用矿山安全与健康局的各种资源,帮助各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小型矿山实施安全与健康培训计划,达到预防矿山事故的目的。矿区教育服务人员在全国矿山领域同矿山管理人员、矿工和培训教员密切合作,研究改进培训方式,利用教育和培训委员会的培训资源最大可能地满足每个矿山的特殊需求。他们每周平均进行120次矿山调查,除此之外,还与采矿协会、安全组织、工会和教育学会合作,共享网络资源。

现场培训服务的内容包括:

·为矿区提供安全和健康培训资料。这些资料来自国家矿山健康与安全学院;

·帮助实施事故预防方案。通过事故资料和现场观察,为制订减少事故的教育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帮助制订和宣传新方案。协同国家矿山健康与安全学院,帮助采矿业就安全和健康涉及的问题,包括可吸入粉尘问题,制订特别侧重的方案和教育材料;

·协助采矿讲师。协同国家健康与安全学院,为满足采矿业的教育需要,帮助采矿讲师设置课程;

·制定培训计划。帮助制订适宜的培训计划,满足个别矿山的需求;

·确认安全和健康领域的突出表现。帮助霍尔姆斯安全协会和类似的采矿机构发现采矿业内在安全与健康领域表现出色的矿工、经营者、公司及其他有关人员和单位;

·协助进行矿山应急准备工作;

·寻找合作者。继续寻求与采矿协会、劳工组织、贸易协会、学院、州及联邦机构、其他对采矿感兴趣的单位的合作机会。

几点启示

我国2000年煤炭产量9.89亿吨,煤矿事故死亡5798人,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50倍以上。造成如此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安全培训不足。美国的经验给我们几点启示: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2

我国现有的生产矿井大多由于资金困难,对安全投入不足,未能实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致使矿井安全存在缺陷,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同时,煤矿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已基本退休,高技能的生产工人出现了断层现象。现招收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在初中以下,对接受煤矿安全生产知识有一定的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一)加强安全培训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由于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重视,导致的矿难时有发生。例如,2002 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鼎盛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培训差,未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入井人员均未佩戴自救器,致使大量人员因窒息和中毒致死。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只有端正态度,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辨识危害的能力,做到防隐患于未然。

(二)加强安全培训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保障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首先,煤矿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发生事故后,恢复正常生产和处理事故善后事宜的成本极大增加,使煤矿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社会舆论的跟踪监督、煤矿监察的深入查处、司法机关的依法介入等,都会给发生事故的煤矿企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企业的商业伙伴的合作意向变离、责任人依法定罪、企业的社会认同度下降等。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更深层次、更长远的不利影响。所以,加强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三、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许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对安全培训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走过程、履行手续。出勤多少、考试如何无所谓,培训结束拿到一个证书就行了。这种思想在许多煤矿企业里从上到下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让人瞠目。因此,培训工作的第一位就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从内心深处改变他们多年来积累的麻痹大意、刚愎武断、投机侥幸的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在培训中,可以用大量的事实数字向他们说明:目前我国煤矿平均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10万元,这一支出远远高于因工人培训所带来的误工费、培训费等;还可以围绕企业经营效益等课题展开讲授、研讨、座谈,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财富。同时,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也至关重要。可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用鲜活的素材教育职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

(二)有效组织教学工作

在培训教学组织中,我们要根据人员素质的差别,从办班、讲课、听课、考试等教学环节上加以分别对待。对文化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讲课可采用电教、讨论等形式,考试采用以判断为主或口试的形式;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可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细节的形象再现,加深对同类事故的认识。安全培训除了脱产式集中培训外,还可以采用现场学习观摩的教学形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传授,使培训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广大学员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培训中讲瓦斯的危害时,可以把学员带到实验室做一次瓦斯爆炸实验,这样瓦斯的危害既直观又能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煤矿生产的设备如何先进,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就不能发挥出巨大的生产力,更谈不上实现安全生产。只有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和生产安全相关知识,才能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陈鑫.如何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矿安全,2004(6).

[2]董轩龙.搞好煤矿安全培训[J].中国培训,2011(10).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3

1.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坚决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积极推进非煤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继续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工艺,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3.继续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推动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升级和安全示范矿山建设。

4.推动非煤矿山执法监管方式创新,推进执法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协调开展,提升执法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重点工作安排

1.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督促各非煤矿山企业把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活动全过程,

2.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范本》。推动各非煤矿山企业制定矿领导、管理部门、班组等各层级的安全管理责任清单,力求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结合已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公告工作,制定岗位安全操作清单,并将其纳入日常教育培训之中,确保每名员工都熟知岗位安全操作要点、危险危害因素、事故后果及预防应急措施等。

3.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全面加强非煤矿山“五项执法”工作的意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委托专业机构或专家对非煤矿山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建议,安全监管部门严格执法,跟踪督办,直至隐患彻底消除,真正形成“专家查隐患、政府抓执法、企业抓整改”的良性工作机制。

4.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督促企业建立全员负责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规范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事故隐患自查、自报、自改的闭环管理。

5.根据《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实施细则》规定,依据非煤矿山风险分级情况,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加大对C、D级风险企业监督检查力度,力求通过实行差异化监管,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及时有关信息,提醒企业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6.深入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双十条措施。继续开展防冒顶坍塌、防火灾、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坠罐跑车、防边坡垮塌等为重点的严防十类事故专项整治。

7.根据安全生产季节性特点,着力抓好特殊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突出把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安全管理人员及注册安全工程师配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制定、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作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等作为日常检点内容,严把安全管理门槛。

8.继续开展领导与非煤矿山矿长谈心对话和企业安全生产承诺活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和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督促企业认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9.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做好强基固本工作。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切实落实技术负责人制度,推动大中型矿山设立安全总监和立、斜井开拓矿山配备机电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专业机构开展技术服务。

10.继续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宣贯。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考核、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等活动,认真做好新《安全生产法》的宣贯,切实增强非煤矿山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升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11.继续加强外包工程队伍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62号令规定和省安监局的贯彻实施意见,推动外包工程队伍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到位、日常安全管理有序、安全生产保障有力。

12.严格非煤矿山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确保非煤矿山本质安全。加强对非煤矿山专家审查活动的监督管理,强化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核查,做好非煤矿山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专家现场检查复核工作。

13.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采矿秩序混乱、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工作力度。定期组织“四不两直”暗查暗访,认真执行停产停建、停电、停供火工品、依法处罚、关闭取缔和严肃追责的“四个一律”措施,实施非法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及时公开曝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14.加强矿山运输、机械、爆破、用电等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落实“三违”行为处罚与教育规定,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加大对矿山运输、机械、爆破、用电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带病运行,并将检查和处理情况记录存档。

15.深入推进科技兴安工作。按要求开展“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大幅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规范使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不断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

16.强化停工停产矿山安全管理。按照《省安全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停工停产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停产停工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停工停产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严格遵照执行省安全监管局关于非煤矿山复工复产验收相关时限及程序规定。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4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矿业中的重特大事故越来越频繁,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使我矿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高矿业劳动者的安全职业素质成为预防事故的关键。

一、我国矿业职业教育中安全培训现状

1.缺乏明确的安全培训计划。我国矿业职业教育中,就安全培训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缺乏完善的培训计划及安全培训的实施细则。由于在制度和法规上没有给于明确的说明,使得安全培训极容易走过场,缺乏落实到位的执行力。

2.缺乏统一、严格的安全培训教材。在职业教育安全培训中,缺乏安全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相统一的教材。同时,在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的相关制度和办法方面也不够完善。

3.缺乏有效的监督力。目前,我国劳动安全教育培训的监督工作相对薄弱,劳动部门对矿业职业教育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到位,使得矿业职业教育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4.缺乏科学的培训方法。目前,我国在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着“重过程,轻效果”的问题。一方面,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传统的安全培训的方式、内容、形式、评估等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生产现场人员和矿业安全督查人员应得到更高技术层面的培训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安全培训的水平还尚未满足这一要求。

二、我国矿业职业教育中安全培训的建议

1.加强对矿业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矿业安全培训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培训工作,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该给予十分的重视。一方面,矿山企业应设立安全培训的专项基金,作为企业生产成本之一,同时,实行专款专用,保证员工安全培训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矿业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积极改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的培训水平;政府设立的培训专项基金,应该用于安全培训督查人员的培训,提高督查执行力;同时用于安全培训的基础建设,例如专项研究、考核、题库等项目建设,综合提高矿业职业教育水平。

2.重视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对矿业生产的安全培训教育成为矿工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对此,应加强对劳动安全培训的宣传和重视,切实提高矿业劳动者的技能,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拟定与实施,明确培训考核的实施细则;同时,针对矿业安全的相关负责人及监管人员,必须明确相关的培训大纲和基准,实现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3.建设安全培训的制约机制。安全培训的实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才能保证矿工安全培训质量,并对相关授课和培训教师做出规定,实现对监管部门的审查和监督。同时,严格把关安全培训资格认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制度和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培训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除此之外,还要构建培训与考核分离的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培训教育和考试分离,制定明确、详细的培训大纲和考试标准,评审优秀的考试题材,实现教育、考核、发证等全过程的制度化。

4.加强对国外安全培训的学习。我国在矿业安全培训方面,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在职业教育中,针对矿业安全培训工作,应该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积极与国外专家进行学习和交流,切忌不可做井底之蛙;培养职业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前往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我国矿业安全培训的水平,缩小国内外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次参加矿业的安全培训,要向提高安全培训水平,就必须保证安全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始终坚持统一战略,归口管理,实施责任,教考分离。从法律法规、培训环境、资金投入及培训方式等流程上实现全过程的系统执行和监管。并努力观察“以考督学”的原则,完善安全培训考核机制,实现矿业工作学习化和安全培训学习工作化的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相信在未来几年,我国在矿业职业教育中会得到良好、快速的发展,并为我国矿业企业创造更高、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邱利祥,牛跃林,谢金亮等.安全生产及合理管理对矿山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全,2007(11):16-18

[2]杨龙豹.论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6):30-32

[3]张勇.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培训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对构建我国职业安全培训体系的启迪[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 (2):55-59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5

关键词: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Key words: mine mining;security management;management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39-02

0 引言

因为大多数矿山作业地点的地理环境较为险峻,工程难度大,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对于矿山采矿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对采矿行业发展带来损失。因此采矿企业需要注重完善采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条令,消除采矿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 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是矿山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主要内容是展开安全相关的决策、计划、协调、控制等等活动,主要任务是提前发现分析并消除控制矿山生产中各种危险源,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规避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确保矿山生产安全、高效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目视是确保职工的安全,预防阿暖事故发生,保护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为了全面贯彻这一生产方针,各级领导需要具备极强的安全自觉性和责任感,科学组织人员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此外广大职工还需要提升安全观念,将安全生产制度贯彻于作业的全过程,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综合设定安全目标、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考核激励等等工作,进而激发矿山各级领导及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矿山灾害防治质量的提升是依据安全投入资金的增加、制定科学的安全措施、提升仪器机械可靠性来实现的。本质安全化的作业环境是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但是安全措施选取需要科学安全决策,所以需要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精准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安全管理是确保矿山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之一,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体现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工作高效便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相反,安全事故频发,不仅致使生产效率的降低,打击职工生产积极性,还为企业带来大量经济损失,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安全事故预防,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 矿山采矿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2.1 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足够安全意识

现阶段我国矿山采矿工作人员大都为农民工,大都未受过高等教育,进而其专业技能、自身职业素养都相对较低,缺少对于采矿工作中安全概念、安全事故的科学认识。因此在其采矿工作中,会经常性的出现安全事故,而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此外,农民工因为其身份特点,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加之缺乏采矿专业技能的培训,致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部分采矿企业法人安全意识欠缺,安全责任落实不够,相关奖惩制度流于形式,致使落实整改安全隐患的责任人找不到,企业法人抱着侥幸心理,较大安全隐患不重视,较小安全隐患不在意,进而致使安全事故发生。

2.2 安全设备落后

就目前采矿行业状况来讲,采矿企业大都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无论在物力、财力、人力上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投入,而资金投入力度的不足是我国采矿机械设备仪器落后的主要原因。此外,有些中小型采矿企业的机械设备仪器单一,并且不配套,甚至某些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还是依靠人工完成,这就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虽然有些采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其仪器较为陈旧。还存在某些企业过分关注经济利益,对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缺乏应有的重视,为了缩减成本,不更新机械设备,老旧、功能不完善的设备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

为了保障采矿行业安全、高效的生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准则。但是采矿企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缩减企业开支的目的,采取敷衍的态度。同时,部分的地方政府为了GDP,对于违法、违规的采矿企业采取坐视不管的态度,监管工作形同虚设,这就形成采矿行业潜规则。长此以往,某些采矿艾叶在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条令、规范方面仅仅停留在形式,安全事故也就频发,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损失。

3 加强矿山采矿安全管理措施

3.1 明确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任务

现阶段,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执行政府部门相关法规、政策、方针,通过制定执行安全条令,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对采矿作业客观规律的研究,科学制定高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创设良好的采矿作业环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此项安全管理措施标准如下: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全面贯彻实施;组织学习采矿安全生产的法令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并指派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定制并执行安全计划,提升矿山仪器的机械化程度,完善采矿作业环境,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与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相关的档案库;调查、研究、统计、处理员工伤亡事故;定期展开安全教育会议,实施奖惩措施。

3.2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矿山采矿安全责任意识强化是保障矿山安全生成的第一步,在矿山采矿中,应当树立优质的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责任落实至各个部门,甚至每个人身上。不管是上层的领导人员,还是处于生产一线的采矿工人,均需要对于采矿作业安全性承担相应责任。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目标,注重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明确安全责任的重要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安全防范,还能够降低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概率。

3.3 工作流程依据规范操作

各个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有设备仪器所遵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正确、安全使用机电机械等等。对于不同工种,应当有着相应的操作流程规范,并且需要操作人员严格实施此规程;采掘工作规程。主要包括作业地点的地质情况、劳动组织、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以及安全技术举措等等,采掘作业规程是组织、指导采矿作业的管理文件,规范此规程有利于采矿作业的正常进行。如果在采矿作业期间相关状况出现改变,就需要及时完善作业规程,对于安全措施进行适当的补充。

3.4 技术培训及安全管理

查阅相关矿山事故分析报告书能够看出:矿山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就会出现很多因为违规、不符合劳动规律、规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因此一定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对于矿山企业的安全成产是极为有效的,是确保安全生产及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核心。

加强矿山安全技术部门安全意识培养。可以通过培训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培训工作通常情况下由主管部门与劳动组织部门共同组织。通过科学的培训,矿山安全部门责任人、矿山技术工作人员会对矿山采矿技术安全操作流程以及政府部门的安全成产法规、条令、政策有着全面深入的理解,进而掌握矿山开采、安全管理等等理论知识和技能;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矿山采矿过程中会需要绞车司机、放炮工、信号工及焊接、起重、电气等等关键工种。这些特种工种有着危险系数大、不安全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在这些工种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为了确保矿山开采正常、安全的进行,就有必要对于上述特种工种的工作人员制定以下工作标准:①展开安全操作培训,只有通过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作业。对于已经从事特种工种的人员也需要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定期展开安全教育,沟通交流共享安全技术知识技能,总结矿山安全生产经验。②日常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生产的前提之一就是注重安全意识培养,矿山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安全会议,全方位总结安全事故教训和经验,找出各个安全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法,对于违规、违章作业以及不符合操作规范的作业应当及时发现并整改,确保矿山安全、高效运行。③注重安全事故教学及典型经验教育,模范作用时很高效的教育素材,因此对于那些正面和反面的典型事例能够用作教材,正面教材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反面教材则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更加高效地对员工展开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真实经验、教训使得员工陈旧的生产观念得以转变,提升其技术管理水平,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3.5 认真贯彻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检查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小采矿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更为高效地保障矿山采矿作业的正常进行。安全检查工作需要贯彻于采矿作业的全过程,所以,就需要展开科学、全面、仔细的检查,与此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公布安全责任证明,确保工作人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各个生产部门明确其岗位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检查工作核心是通过检查工作起到防范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4 结束语

综上,矿山采矿井下作业空间很小,很难预见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作业环境极为恶劣,大多数安全生产管理因素不易被消除,因此安全生产问题在采矿作业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技术性安全既阻碍采矿行业的经济效率,还降安全检查主要的工作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各项法律条令以及安全标准执行的情况;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及上级领导决定情况;作业场所的安全情况,例如空顶状况、井下巷道支护情况;设备、仪器及工作岗位上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装置等等是否配备;安全计划进度;预防自然灾害落实的状况;安全检查检测到问题整改的状况以及事故发生地点采取的防护措施等等。低企业生产利润。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于安全思想有着足够的重视,不断创新完善技术管理模式,进而保证采矿行业稳定、高效、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东.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2):34-35.

[2]周信.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之我见[J].技术与市场,2014,(9):273-274.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6

引言

我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产煤大国,煤炭产量遥遥领先。同时,国有煤炭企业、国营煤矿、个体煤矿等煤矿事故也屡禁不止,因煤矿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仅仅低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难以弥补的创伤。因此,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势在必行。煤矿安全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煤矿事故的预防。但是当风险爆发后,最关键的则是如何将已经发生的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如何最大程度地挽回事故带来的人员与财产损失。在煤矿安全事故的处理与应对中,矿山救护队成功起到了挽回国家财产、减少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与安全的重大作用。矿山救护队是煤矿企业中的机动部队,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抗灾救灾能力,是矿山救护队需要经常自省、完善的永恒课题。因此,矿山救护队应当及时总结日常管理及救灾实战经验,不断个更新业务策略,不断研究、创新提高抗灾、救灾能力的途径与方式,趋利避害,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使矿山救护队救灾水平和救灾效果日益完善与提高。

1 矿山救护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现状

1.1 采取军事化管理

作为一个军事化管理的组织,矿山救护队的管理要求和日常工作,类似甚至等同于军队的性质。矿山救护队的责任在于矿山救援、矿山消防、安全生产监察与控制以及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当煤矿事故爆发时,矿山救护队要体现出军人一般的工作作风与思想觉悟,要无条件接受组织上的任务分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组织要求。

1.2 服务于矿山安全生产

矿山救护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它是从属于并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的。因此,我们无法以经济效益、产品产值或生产利润为评估指标来对衡量矿山救护队对国家、社会以及企业做出的的贡献。

1.3 新老队员交替频繁

特使的岗位需求使矿山救护队的指战人员经常处在岗位交替、人员变更的环境之中。新队员的培养成长与老队员的退役安置成为矿山救护队必须要正视的一个课题。在频繁的新老队员交替中,必须要重视思想维稳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救护工作的连贯性与延续性,调动新队员与年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队伍的抢险救灾意识与服务意识,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做好矿山救护队人员的管理工作。

1.4 紧迫性与风险性共存

矿山救护队工作具有明显的紧迫性和强烈的风险性。一旦爆发矿山事故,不管当时气候条件多么恶劣,不管事故是否能够引发连续反应,只要接到事故电话,矿山救护队人员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奔赴抢险救灾的第一现场,制定抢救战略,置个人安危于脑后,积极开展抢险救灾活动。

2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矿山救护队伍

2.1 开展救护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队伍的思想认识

建立长效机制,自足工作实际,培养队员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锻炼其安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风险、不怕牺牲的岗位精神。开展救护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时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进群众,要掌握好队员的思想情绪,工作方法要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勿高屋建瓴、盛气凌人。要学会处理好干部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善于通过团体意识教育,巧妙地化解矛盾,减少队伍中的不和谐现象。要营造团结合作、人心向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队伍氛围。

2.2 加强队伍的管理制度建设,确保队伍工作有法可依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保障。矿山救护队实施的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强调并重视组织的统一性、制度的规范性、工作的有序性与管理的正规性。尽管目前我国已出台了相应的矿山救护队纪律与条例,但由于各个大队、中队的实际工作方向各有侧重点,因此还应该继续完善、健全相应的制度条文。例如救护队待机制度、会议制度、交接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请假制度、训练制度、井下预防检查制度、技术装备维修保养制度、 战后讲评制度、 内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值班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等。

2.3 加强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实战训练

目前我国拥有71个矿山救护大队和1400多个矿山救护小队,救护队员多达23000多名。面对如此庞大的一支救护队伍和艰巨的安全事故抢险救灾任务,必须要像国外救护队取经,完善我国救护培训工作的整体章程, 严格审查教育培训制度,树立现代化抢险救灾理念,锻炼救护技能,提升救护人员的岗位技能,普及救护知识与经验,全面提升矿山救护队抢险救灾的水平。

矿山救护队的建设之本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而目前的当务之急,则是加强队伍的岗位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所以,应及早制定矿山救护培训工作的工作章程、年季度培训计划、各大中队复训工作计划以及轮训方案。一方面要做好理论教育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实战练习力度。模拟实战训练时要最大程度地贴近实际抢险救灾的条件与实际情况,要科学拟定模拟计划与程序,坚持官兵一体、共同训练、顽强拼搏、整体提高。只有在模拟训练中多流汗、多出力,才能探索出积极有效的抢险救灾方法,才能提高自身的岗位本领,才能确保在实战中少流血、少牺牲,拉得出、打得赢。

2.4 加强矿山救护队伍的人力资源建设

矿山救护队的工作环境具有强烈的危险性。而作为从事救护工作的指战员来说所需要的知识也是综合性的。必须要造就一大批真正身体健康、素质良好, 爱岗敬业、懂得救护技术和管理的人员充实救护队伍。目前的救护队伍人员的年龄结构及战斗力不尽合理, 中年以上的人数占有较大比例, 故后续救护队伍的人员接替或补充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能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的系统教育方式,培养一批高、中层救护指挥员, 通过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为我国救护队伍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安全生产的原则便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但是,尽管有时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已经做得很周到,安全管理制度已经很健全,安全设施和设备也都配备齐全,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与灾难发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惨重的损失。面对已经发生的或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矿山救护队伍要想把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就必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方案,迅速展开被困人员营救计划,有序不紊地组织危害区域内人员、设备撤离,保护其他人员不受伤害,以从整体上控制好事态的发生、消亡,尽最大努力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等灾难性事故后果。

3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是企业的生命线,马虎不得,也不得马虎。矿山救护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推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完善, 使之真正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救护精英安全卫队。

参考文献:

[1]陈细菊.浅谈我国矿山救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煤矿安全,2009.

[2]李守钊.加强矿山救护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煤炭,2007(01).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7

影响矿山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据统计,人为失误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90%。因此,研究矿山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采取相应对策,对搞好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矿山事故中不安全行为分析

安全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矿山大量的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不安全行为体现主要包括2个方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其影响因素包括职工素质、管理水平、分配机制、思想意识、工作环境、生产任务等。

1.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现象的产生,既有管理者本人的素质因素,也有矿山现行的分配制度因素。矿山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工作环境恶劣,职工收入相对于劳动强度来说不高,因此很难招收到高素质的员工。矿山的区队管理者大多是从早期矿工中的优秀分子转变而来的,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对工作不乏热情,但缺乏现代管理经验,普遍存有冒险蛮干和侥幸心理的现象。因此,矿山中违章指挥行为有了存在的空间。

违章指挥现象的产生,还存在管理者的另一种思想: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全队的工资和任务有着直接的联系。矿山的工资分配是记件工资,也就是按基层区队的实际采矿量来进行工资分配的,有时,作为管理者本人.明知做法是违章的,但生产任务完成后,整个区队的工资才会有保障,所以管理者自然会将工资作为第一因素去考虑,安全工作也就只是流于形式。

2.违章操作

矿山采掘一线的职工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在岗的工作时间较长,作业单调,工作空间有限,易极度疲劳;生产任务繁重,以产量来进行劳动报酬分配的薪酬机制,导致重生产轻安全行为,最终导致工人违章操作。

二、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委员会(简称安委会)是矿山安全管理的最高机构,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职工培训体系

针对职工的实际文化水平,需要进行“两基一提”培训,实现人的本质安全,也就是“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技术水平、思想素质等方面符合安全要求 ”。

(1)基本培训:基层单位培训。对象是全矿的所有职工,主要以安全措施的贯彻为主;基本培训具有强制性,人人须参加,安全措施的条文必须记住。在定期召开的安委会会议上,由负责职工教育的管理部门汇报基本培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2)基础培训:矿级培训。对象主要是基层的班组长;培训的内容应包含安全基础知识、基本文化理论;任务是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单位班组长的文化修养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提高培训:委托上级公司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对象为矿山的中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为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理论等;任务是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矿山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矿山的月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长远培训计划,并由矿安委会批准、执行。

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措施审批制度、安全班前会议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事故分析制度、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信息反馈制度、“三违”行为和事故隐患处罚制度、重大灾害应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制度制定后,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矿山的安全检查部门必须监督检查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

4.完善安全文化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矿山安全文化评价体系:①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职工问卷调查,开展安全讨论,认知安全价值,形成矿山的安全价值观。②采用定量的方法,给安全文化赋值,采用定量的数据评价安全文化。

5.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8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34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始终是天字号的头等大事。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有效地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煤矿企业就要在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1 提高安全意识 推行文化建设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已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瓶颈”制约和亟待解决的焦点、难点与热点。有人认为煤矿是个粗活,甚至认为下井不过是一天站、两天看、三天就能对付干,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先进管理方法,在煤矿难以推广。尤其是部分工人安全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没有自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要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就要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强化安全意识入手。煤矿企业要采用多形式、多阵地、多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六种教育:一是抓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二是抓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宣传教育;三是抓好“典型案例、警钟长鸣”的宣传教育;四是抓好居安思危、反骄破满的宣传教育;五是抓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宣传教育;六是抓好“狠抓三违、杜绝事故”的宣传教育。

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安全文化手册》已经在全公司推开,双因素管理法在各矿的试点工作运行良好,在日清日结、走动管理、三工转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行安全信誉机制,及时对信誉度高的组织或个人各个方面给予表扬和重奖,对信誉度低的组织或个人予以必要的提示性警示或限制性警示;开展“八个一”活动,受到了职工的欢迎;以提升安全能力、推行工序管理为手段,规范了安全管理;从源头抓起,开展了项目开工六项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强化了员工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通过抓体系意识导入、召开各种安全会介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理念,使体系知识得到了普及,并帮助、指导各地面单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台了《晋城煤业集团重大危险源建档管理办法》,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了重点管理和控制;通过采取互审、专项审核等方式,加大了对现场监督审核的力度,不但锻炼了内审员队伍,而且及时纠正了基层单位在体系运行方面的偏差,使体系的运行进一步规范、有序。

2 狠抓安全培训 贯彻ISO10015国际标准

安全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长远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搞好煤矿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作为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山西省煤矿企业两年内完成百万矿工培训的任务,对煤矿新从业人员严格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政策;对目前已在岗但没有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员工,由企业组织培训,限期达到上岗标准;对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要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晋职培训。

安全培训是一种投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只有在有形的雄厚物质基础上运行,它的科学性才能够得以充分显现。寺河矿“2・1”瓦斯爆炸事故,教育我们要深刻吸取这一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发生,同时要把强化矿山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强化自救意识、加强自救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集团公司要在职教中心现有实验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拓展培训基地和增加模拟、仿真实验室。实际教学对安全培训更为重要,因为灾害和事故在未发生时是看不到的。通过拓展训练、模拟及演示等实验手段是使学员对“安全”取得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的有效方式。

推行ISO10015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管理新机制。ISO10015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是以过程管理为基本特征,以教培服务项目质量的过程监控为基本手段的新型教育培训管理模式。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培训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提高了安全培训的管理能力和有效性,树立了教育培训品牌,提升了知名度,确保了安全培训的层次和培训质量。

3 强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 夯实现场基础工作

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作为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制度,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首先要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煤矿企业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其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从筹备、设计、施工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抓起,而且先后次序不能颠倒。要建立科学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考核、评比、奖惩制度,实行“定人、定岗、定工数、定点班、定任务、定监督”的六定政策,并且组织开展日常性检查,每次检查要对全矿井下所有施工头面及各种硐室进行检查,并要涉及所有区队、专业和地点,检查要按指定检查范围逐项进行,不缺项、漏检,一切用数据说话,上尺,上线,标准打分,规范操作。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安全质量考核。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完成情况与职工收入、干部政绩考核和收入挂钩。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9

前言

我国自然资源储量非常丰富,非煤矿种达到180余种,作为主要的资源开采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煤矿山的安全开采,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有所助力,也会推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安全重视程度的不足,现阶段我国的安全防治技术总体来说存在不足,特别是随着生产环境的逐步恶化,安全隐患愈来愈多,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仅给职工家庭造成巨大影响,也给企业以及国家的快速发展产生阻碍。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大对矿山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对生命价值以及人权的意识,促进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增长。

1 非煤矿山的安全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非煤矿山具有数量多、生产工艺落后、装备水平低、规模小的情况,并且由于专业人员缺失、教育培训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表1为非煤矿山事故统计表,根据该表可以直观看出非煤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1 非煤矿山数量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

由于投入不足,现阶段我国的非煤矿山具有数量大、规模小、矿种多、基础差、分布散等特点,经过整合,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小型非煤矿山进行整合关闭,但是截止2016年底,非煤矿山中小型矿山仍旧占90%以上,并且由于非煤矿山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低,安全生产条件极为恶劣。

1.2 非煤矿山技术薄弱、安全投入不足

由于非煤矿山大多为短期行为,因此很多都没有配备足够的地质、安全、技术以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难以l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多较低,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此外我国非煤矿山在安全技术装备方面投入不足,而且又缺少足够的资金,除少数大型企业外,其他小型矿山大多机械化程度较低。

1.3 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到位

绝大多数的非煤矿山作业人员流动非常频繁,这就给培训、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很多企业几乎不进行正规的培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小型矿上在进行安全培训时,走过场,不仅保证不了培训质量,还浪费了人力物力,更无法保证安全生产。此外,绝大多数的矿山企业未按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是操作性不强,也未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在突况发生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1.4 非法开采猖獗

据相关部门统计,由于非法、违法开采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据总事故的40%以上,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在非煤矿山领域的非法违法开采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非煤矿山的开采对周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经常造成树木破坏,并且矿山塌陷区还会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毁掉大量的良田。

1.5 安全监管缺失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较少,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严重缺乏,并且由于资金、技术装备等的缺乏,造成现场监管缺位。此外,也由于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较差,难以将工作落实下去,最终导致企业的现场监管不作为,无法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优化措施

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非煤矿企的安全生产情况不容乐观,大量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最终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国家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法规,但是并未得到完全落实,因此我们还需要从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源做足工作,在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1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是导致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而安全管理作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有序组织实施,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不断吸收优秀人才的方式,使企业的管理团队愈加成熟、稳定、高效。

2.2 建立企业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热忱,在提高主动性的同时,为企业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使员工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相应报酬,做到赏罚分明,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做出帮助。

2.3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离不开教育培训水平的落后,据相关部门统计,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我们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使员工能够熟知安全知识、技能等知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提升,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

2.4 提高安监部门的执法力度与质量

我们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安监部门的人员与经费予以支持,特别时要在为一线补充先进的技术装备、改善办公条件的同时,吸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业务交流,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并且还需要提高安监部门的监管能力,通过强化日常监管的方式,严抓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并通过推动执法制度化的方式,提高监管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全社会都已经对非煤矿山安全水平予以了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采取优化措施的方式,实现非煤矿山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狠抓不懈,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加大技术、资金投入的方式,实现企业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的提升,改善作业一线的安全现状,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多提供一份保障,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矿山安全教育与培训例10

关键词: 矿山救援;教练型;教学团队

Key words: mining rescue;coaching type;teaching team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247-02

1 打造“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基本任务。救援技术专业是煤矿安全类专业群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与煤矿企业现场紧密结合,迫切需要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学人才。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成立矿山救援专业教研室,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定专业教师培训计划,要求在矿山救护大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调研,尽快熟悉救援技术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专业教研室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训课程开发研讨,根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将教学任务分解、细化,充分挖掘各自潜力,整理后形成合力,打造“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

2 内外结合打造“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1]

2.1 内训外培

2.1.1 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2] 救援技术专业成立前,该专业教师大多数从事煤矿安全专业教学工作,对救援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救护规程、救援预案的编制等专业知识还不够熟悉,学院派遣专业教师到矿山救护大队学习调研,逐步对救援设备的原理操作和故障诊断等流程熟悉起来,并潜心研究前沿技术装备的发展动态,以便充实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基地淮南队作为学院实训基地,于2014年5月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正式挂牌,该救护大队救护设备资源充足,救援力量雄厚,汇集了全国救援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专业课教师在这里当徒弟认师傅,尽快熟悉救援技术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并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必须取得专业资格证(矿山救护高级工),方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

2.1.2 参加国内高水平的职教理论学习 该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国内高水平的职教会议,如参加国内著名职教专家赵志群博士、姜大源教授等主持的职教会议,并根据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运用到平时教学和实践中,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时间稍长的专业培训,与国内专业前沿接轨。不断夯实和提高专业水平。

2.1.3 参加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2006年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矿山救护实训室,教学团队成员从实训室的平面设计、设备安装和调试到实训演练,都付出一定心血,并获得宝贵的经验,目前该实训室实训器材充沛(正负压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模拟人复苏、矿山救护通讯、惰气和机械泡沫灭火装置、压风自救装置、灾区净化水装置、各种形式的自救器等),完全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训和取证的需求。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制定学生平时实训和定岗实训的培养计划,目前建立的以救护大队为主、四个煤矿救护中队为辅的立体网状救援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企业现场实训资源。

2.2 内化外强

2.2.1 内化教学能力 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最佳一节实训课”、“说课”、“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比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锻炼教学能力,学院通过奖聘结合的方式(获奖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水平,近五年取得教学比赛获奖情况见表1。

2.2.2 加强专业交流 该教学团队与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技术交流,合作编写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瓦斯防治技术》,该教材是全国高职煤炭院校推广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职函[2013]6号文件精神,双方共同承担了由教育部高职高专主办的《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目录修订,并已圆满完成任务;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编写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矿山救护》;与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煤炭高职院校加强技术交流。通过这些专业交流,提高了专业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了解专业建设最新动态,并及时加以修订,与之接轨。

2.2.3 强化技术服务 该教学团队一直重视技术服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加强区域矿山工人培训。为了提高煤矿工人的学历教育,学院制定了“送教上门”的原则,即专业教师到煤矿现场进行专业教学,提高工人的学历层次,受到煤矿企业的热烈欢迎;二是加强兄弟院校业务指导,学院对口扶持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该校进行实践教学辅导,提高该校实践教学教师的师资力量;三是积极参加省级部级技能大赛。在2012“淮北矿业杯”全国技能大赛中,团队一部分专职教师担任裁判工作,一部分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得两个三等奖的佳绩。

2.3 引聘结合 引进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大拿担任专业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优选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3 深层次挖掘“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的内在潜力[3]

3.1 加强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4] 该教学团队根据企业实践和平时教学心得,相互探讨,并与兄弟院校合作,编写了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一些列的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矿山救护》《矿井瓦斯防治》;“十二五”规划教材《安全评价技术》;校本教材《矿井通风》《煤矿安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等。这些教材的编写不仅在本校而且在兄弟院校也引起了较大反响,收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2 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教科研项目研究[5] 该教学团队科研氛围活跃,专业教师注重平时教学中的经验积累,并根据工学结合特点,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将先进经验转化为教科研项目,见表2,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该团队的科研兴趣,为打造创新性教学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3 加强核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加强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促进专业建设健康发展。以《矿山救护》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救援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开发的 “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矿山救护》课程对矿山救援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以矿山救护工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基准,在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针对矿山救护设备的操作、维护、管理工作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达到“够用”。

②注重课程内容项目化,做到项目间相互融通,有机结合,避免出现“孤岛效应”。

③课程组织形式是以项目、任务取代章、节传统的做法。

通过《矿山救护》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矿山救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矿山救护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及其井下突发事故的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为企业培养高技能矿山救援人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4 成果及展望[6]

救援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显著:教学团队成员全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专业交流和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经过长期的遴选,逐渐建立评聘结合的外聘教师专家库;根据自身教学研究成果加强了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和校企合作的教科研项目研究;按照职业能力的标准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教学团队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对煤矿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长期的雄厚的基础积淀,今后在团队建设中,继续加强与国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开发,积极创造轻松活跃的教科研氛围,挖掘团队潜力,多创造适合工学结合、校企开发的实训教材、教科研项目和精品课程,为培养高端技能型矿山救援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施徐东,李异民.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8(3):72-73.

[2]武俊梅.示范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思考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1-24.

[3]马起朋.浅谈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