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日常化学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4 15:54:45

日常化学知识

日常化学知识例1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教师把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让学生体会化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认识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化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背景

1.社会需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的时代,21世纪世界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学习内容不再是课程限定的范围,而要涉猎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和自然科技问题;学生学习方式已不再限于课本、课堂和学校,而要走向社会和生活;这也符合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STS”教育(“教育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其主要理念是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2.符合《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下的化学课程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新课程明确指出,让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迎合中考命题新趋势。生活化色彩增强是近两年各地试题的特点,在命题背景上无不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以绿色奥运、三聚氰胺、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这一类社会热点为素材,不仅能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和学习化学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这些试题深刻体现了“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的新课程理念。

所以,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的融合

1.联系日常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积极踊跃地参与探讨和探究,最终达到豁然贯通的学习效果。例如由大家司空见惯的铁锅生锈,思考铁器生锈需要哪些条件,并动手做家庭小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原因,得出钢铁防锈的知识,直观而深刻。又如由竹炭除臭鞋垫引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由千年女尸不腐引出碳的稳定性。再如洛阳石窟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等等。这样的导课能使化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乐学好学的目的。

2.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而且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1)引导学生学会用化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例如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我引导学生了解本市近几十年来卫河的变化情况,获得当地水资源从“很好―被工业化生产所污染―正在被综合治理”的第一手资料,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自觉地做水资源的保护者和宣传员。

(2)指导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比如,学了化学之后,会鉴别真金假金,知道真丝和人造丝的区别,会除水壶里的水垢等。

3.学习并应用化学知识,走出生活中的误区。学过化学后,学生要用科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学会辨析真伪对错。学生要知道: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而是液态汞;纯碱不是碱,而是一种盐;铅笔不含铅,而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从三鹿事件发生后,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辛辣的讽刺:“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增重的明矾;从瘦肉中认识了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据网民统计,近1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人为污染的食品至少有60种之多。除了利益驱使,还有就是对化学知识的匮乏和无知,才使某些人做出这样危害生命和健康的劣行。所以,普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常识,于国于民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能提升我们生存的质量。

4.进行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从而树立人生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三、结语

生活的方式不断变化,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多,学习化学要经常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后反馈问题的总结,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日常化学知识例2

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中包含着很多日常生活现象,所以,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从周围日常生活的化学现象出发,让自身的日常的生活现象帮助自己理解化学知识,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高中化学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自身生活实际中的困惑,更好的凸显知识来源于生活,归属于生活,从而进一步巩固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效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2]。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庭里烧水壶中常会结有一层厚厚的水碱,从而影响烧水壶的使用,在生活中往往用醋才进行水碱的清洗,那么这样一个日常生活常识里面蕴含着咋样的化学知识呢?带着这个问题,进行高中化学中酸碱反应一课的学习,从课堂学习中学习有关酸碱反应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帮助自己对于水碱清洗常识的解释。从而将日常生活常识与化学知识点相结合,帮助自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引导自己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化学成绩,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重视化学实验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是一个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学科,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并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对化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同时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化学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学习,通过不断的化学实验现象的学习与积累,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不断提高对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所学的化学知识的总结,提高自身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伴随着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平时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现象进行理解,并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与学生和老师对化学知识进行探讨,加强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当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趣味性十足的化学知识的形象比喻时,应该努力结合老师的形象比喻,加强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积累,培养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成绩,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3]。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习资源

日常化学知识例3

关键词:

高中化学;生活;联系;措施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促使了我国教育体制的革新,结合生活落实知识学习的实践意义,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许多理论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可以增强自身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化学成绩有重要的意义。

1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化学知识的实践性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将高中化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来提高我们对生活现象的认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还能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化学知识的实践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碳酸钙的溶解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水垢问题。日常生活中,水壶中的污垢用清水清洗是很难洗干净的,但是利用醋来清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一现象说明水垢难溶于水,易溶于酸性物质,然而结合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得知,水垢的的主要成分为CaCO3固体,固体的CaCO3遇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得到分解后溶解于水中,而食醋中含有酸性物质,所以生活中的可以用醋来清洗水壶中的水垢。利用这一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帮助家人快速清除水壶中的污垢,然而,清除污垢的过程,相当于化学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际的操作,提高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实践性,加强我们对碳酸钙认知。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集合生活进行化学学习,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

2将环境问题与碳、硫元素的学习相结合,增加知识的整体性

近几年,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比如:雾霾越来越严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酸雨腐蚀农作物及建筑等。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结合全球变暖和酸雨的现象,可以将高中化学中改善大气质量与碳、硫元素的相关知识进行紧密联系,提高知识的整体性。碳、硫燃烧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分别为:C+O2=CO2和S+O2=SO2,找个知识可以解释汽车尾气,工业排放,森林燃烧,生活用碳等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产生CO2和SO2的化学反应原理。然而结合对“改善大气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CO2和SO2作为大气层中的气体,过量会导致一定的环境问题。CO2增多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导致紫外线对地球的辐射日益加剧,使得全球气温增加,温室效应日益恶化。然而,由于SO2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大气中的SO2会溶解到雨水中,形成酸雨。酸雨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农作物,腐蚀建筑和汽车,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结合生活进行化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还可以将碳、硫元素燃烧的化学反应与高中化学中“改善大气质量”的学习相联系,强化化学知识的整体性。

3结合日常饮食,提高化学中对微量元素的认识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网络信息等可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涉及有很多种微量元素,而碘作为其中一项生命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碘盐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调味料,也是生活中碘元素的主要来源。生活中,妈妈常常提醒我们一定要菜炒好之后再放盐,不然没有味道。利用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充分理解过早放盐,菜的咸度会降低的现象。在高中化学的微量元素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为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人体中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碘(I)元素对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尤为重要,它主要作用于大脑,对大脑机能起到保护的作用。缺碘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以及导致甲状腺等疾病。由于碘(I)存在不稳定性,碘盐的主要成分为KIO3,KIO3受热会分解,所以在菜炒好后放盐,可以降低KIO3的分解。由此可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提高我们对碘元素的不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我们队碘化钾受热分解的化学知识的认知。

4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应该合理联系生活,既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除生活难题,同时还能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对于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常睿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参考文献:

日常化学知识例4

一、IT的引入与虚拟社区的建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IT业起步至今已经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IT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快,IT技术如何从最开始令人震惊的社会事件发现到被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熨平,这一自然化的过程源起于IT专业技术知识人才的出现,这支队伍人数伴随IT行业在日益壮大 ,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专业实践内容的日益丰富,一个依附互联网形成的为有着相同爱好、经历或与IT相关业务的网络用户服务的虚拟社区产生了,在这里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二、IT技术的日常生活化

(一)IT技术初入日常生活产生文化震惊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为军事目的而采用的一项工作,经过20世纪后30年的发展才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初IT技术的产生带来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技术神秘性对具有惯习的日常生活产生冲击,产生文化震惊,人们对这个知道的比自己多的多的并且运算速度超过人脑的庞然大物感到惊奇和震惊,那个时候的计算机还不为多数人所熟悉和使用,使用计算机还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

在中国曾掀起三次计算机的普及高潮,普及的对象已经涉及一切有文化的人,可以想象对IT技术的震惊和好奇会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接受的教育而消减。随即进入IT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第二个阶段,IT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为日常生活服务。

(二)快速更新换代的IT技术抚平产生的文化震惊

日常生活的经济适用性和重复性特征习惯简单重复旧有的行为。然而,由于IT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当新的IT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已有的IT技术所包围,因而新技术产生的社会震惊要小于最初进入民众日常生活。这个过程的实现是专业IT知识群体专业知识社会化和普通民众IT知识内在化两个过程结合实现的。

1. IT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客观化。(1)IT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制度化的过程。人们的所有行为都会倾向于习惯化,在习惯化的过程中,偶然逐渐采取有规则的形式变为可以预见的行为。行为的规则在行动者行为中保留、传递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沉淀化。IT精英群体借助网络语言把习惯化的行为超出特定的行动情境而传递下来,这样用语言文字把行动规则巩固下来就产生了制度。进一步,行动的规则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执行和巩固,逐渐被互动网络中成员接受为一种传统。(2)IT专业知识合法化的过程。合法化的功能是使已经制度化的“初级秩序”客观化,在客观上可以得到,在主观上听起来可信。IT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的专业知识通过“类化”、“定型化”后在网络虚拟社区形成一种彼此共享认同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或制度得以被执行和传递需要“合法化”的保证,它向人们解释和证明制度化的行为何以如此。

2. 非IT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内在化。这个过程是通过行动者个人的社会化而实现的,包括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1)初级社会化是个体在孩童时期经历的最早的社会化,初级社会化的关键是“概化他人”在意识中的形成,当概化他人的概念在意识中晶化时,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之间的一种对称关系便确立下来。在这一内化过程中,个体对客观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父母。(2)次级社会化是制度或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亚社会”的内在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次级社会化是获取专门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扎根于劳动分工,爱好信息技术或从事IT工作的人们最先获得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多数次级社会化中,不需要个体对重要他人的情感认同,只需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相互认可即可,这时人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内化各种IT知识。

IT群体的专业知识不断外化、客观化为客观知识,非专有知识群体又不断通过社会化来内化各种专业知识,共同构成技术的“自然化”循环往复的过程。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专业知识又对民众的日常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

三、IT专业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IT知识主观化使IT知识内化为普通大众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加速社会知识的生产和进步

主观知识不断地转化为客观知识的过程就是社会知识加速生产的过程。IT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社会实践等途径所获得的各种新的IT知识、新发现源源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客观化到社会共有知识体系中,个体通过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等过程而内化那些贮藏在各种载体上具有创新性的客观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拥有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IT行业的更快发展

社会知识因主观知识不断地转化而提高质量,有利于促进了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通过应用其科研成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知识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人们通过交流和学习社会知识提高了素质,产生出新的消费需求,刺激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普通大众新的消费需求将促使IT行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伴随IT行业出现的IT群体,他们拥有的专业知识不断客观化以及普通大众将IT知识内在化这两个过程相互渗透、循环往复实现技术的日常生活化。与此同时融入日常生活后的IT技术在对社会各个方面带来各种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引导IT技术融入日常生活,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日常化学知识例5

1.1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标准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教学知识.充分挖掘实际课程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从而将课程知识中抽象化知识的教学建立在广大学生耳熟能详以及感兴趣的实际生活经验上.确保广大学生可以熟悉掌握实用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知识、学习技能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1.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了解,可以归纳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要将广大学生的日常物理生活经历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高中物理教材知识中的生活性元素,积极联系与日常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有关的各种生活背景,不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2.1我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成果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我国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分析研究生活化课堂教学,部分教育学家针对教育生活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以及想法,比如我国著名的作家以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针对教育生活化的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观点.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在课堂教育中大力提倡生活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科学理念.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生活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核心,相反没有把生活作为核心的课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死教育.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的知名教授也提出了与课程教学生活化相关的理论研究观点,裴娣娜教授对于课堂教育的主要观点是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生活元素注入实际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教学充分活力,确保现代化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2.2国外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分析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对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在研究时间上来看,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了.研究成果不仅包括我国教育学家的先进研究成果,也包括国外教育学家的科学化研究成果.在二十世纪初期,国外教育学家杜威就针对课堂教育的生活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教师的课堂教育需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积极鼓励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学习,在活动中更直观的学习到课程中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使课程知识服务于日常生活.苏霍姆林斯基就广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和谐教育发展理念,大力强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课堂教学逐渐生活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主人翁精神.

2.3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随着现代化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课程在实际内容上要确保能够提高广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在教学中要适当加强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实际联系.课程内容要反映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成果以及科学化的科学新思想,积极关注现代化物理学知识技术推广应用给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上增强高中物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归属感以及责任感.从高中物理教学新课程的要求来看,大力强调日常生活中高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日常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同时高中物理知识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2.4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基本性质的需要

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是现代化普通高中科学化教学领域的基础性教学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于高中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对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为高中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可以看出,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基本性质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形成紧密联系.将高中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元素科学的融入日常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生活化.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制约因素

3.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意识淡薄

虽然现阶段课程改革中将课堂教学回归到日常生活作为核心改革理念之一,在高中物理的课程改革中对生活化教学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具体化要求.但是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意识相对淡薄,仍然存在高度重视科学理论教学,而忽视生活化实践教学的现象.在高中物理概念性教学以及规律性问题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往往会直奔物理知识教学主题,大力强调学生要加强练习,重视高中物理结论在练习题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3.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精神生活重视度不够

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重视实际物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将精神生活逐渐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往往忽略精神生活,从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课堂生活的精神层面相对贫乏.高中物理教师要尽量营造和谐民主以及积极向上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积极建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创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以及竞争学习的课堂教学生活.

3.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较单一

现阶段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较为普遍的是以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接收知识为主,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对物理知识的选择性.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期间往往忽略物理知识背景的引导以及传授,不能将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还原,不能针对性的对物理概念进行适当推导,直接将高中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对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一知半解,自身发现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较大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也被这种单一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扼杀.

3.4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不正确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强调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确保广大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本质问题的理解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物理知识合理运用的推理能力水平.但是,现阶段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不正确,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有错误认识.强调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要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应用于教学中,仅仅追求表面的生活化,认为只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就行.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深度智力思考,缺乏系统性的高中物理知识建构过程,导致学生难以使用高中物理概念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4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研究

4.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例子

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的实际教学内容存在抽象化的特点,但是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广大学生可以清晰看到体会到甚至亲身经历过.比如在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小游戏进行引入教学,在课堂教学前可以准备两个细瓶颈的较大瓶子,一个瓶子里面装满清水,而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满肥皂水.让男学生以及女学生比赛谁的力气大,先让女学生利用自己的两只手指捏着细瓶颈部位将清水瓶子提起来,男学生将手指在装有肥皂水的瓶子中侵一下之后,再利用自己的两只手指捏着细瓶颈部位将清水瓶子提起来,结果显示无论男学生的力气有多大,都不能很容易的将瓶子提起来,而女学生却轻而易举的就把瓶子提起来了.这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利用课堂教学解决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实际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高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充分激发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积极培养高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验观察能力.高中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高中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背景,不断挖掘深层次的物理因素,利用高中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具,合理设计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大力开展创新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达到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高现代化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质量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比如在高中物理超重失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杯子、一张餐巾纸、一根线以及一个重锤,实验操作如下:用一张餐巾纸蒙住纸杯口处并用细线扎紧杯口,在该餐巾纸上放一适量重锤,当加速上升时会发现重锤穿破餐巾纸落入杯底;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餐巾纸无恙且纸凹痕变浅,学生在观察、思考、老师的引导下探究超重失重原因.演示实验中所需要的仪器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价格相对便宜,从根本上拉近了学生与高中物理实验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中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的不良恐惧感.又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机械波一节时,准备一根普通绳子,用一根绳子在地面上展示水平方向振动的绳波向前传播,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绳子动起来了、有向前运动的东西、此起彼伏和周而复始、组成绳子的点只振动以及振动快慢取决于绳端的振动频率等,教师在学生的观察、质疑、思考中展开教学.

4.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引入生活经验实现教学生活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主要是从大量的高中物理现象以及物理实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以反映日常生活中某些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经常对这些生活经验的产生原因一知半解,不能追根究底的进行分析研究.因此,要想使高中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有着正确的认识与思考,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从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大量物理现象,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归纳总结,得出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概念进行还原,然后建立新的高中物理概念,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记忆.比如,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物理知识“作用力”的概念教学中,充分利用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生活经验,包括手提重物的“力”、拉力器的“力”以及推车时的“力”等.在高中物理知识参考系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亲身经验包括乘车以及跑步健身等,利用这些经验引出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概念学习.

日常化学知识例6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对学生心理发育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对教材解读不完善,出现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使政治学科很难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生活化,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一、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现代教育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逐渐向着课堂的中心位置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这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更好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生活化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一部分,认真研读教材之后将所授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将枯燥的政治理论转变成具有生活化的、通俗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其次,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针对设计好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切入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生活化的政治学科。最后,教师需要保有探究与创新的精神,根据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例如在学习货币知识时,教师应当将整堂课的教学理念放到生活化上,将有关货币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回想货币在生活中扮演着那些角色,发挥着哪些作用,从而更主动的去接受相关知识,并更加明确且牢固的记住有关货币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将政治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政治的难度。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教学所包含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相对繁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筛选,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别是政治学科理论较多,教师只有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更突出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高中政治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政治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一面。教学中教师应当避免照本宣科现象的出现,让政治学科变得更加平民化与生活化,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理论作为重点内容教授给学生。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中与税收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后通过网络等手段对我国现代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解,并对家庭的收入来源以及纳税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做到真正把握税收政策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国外的税收政策与国内的税收政策进行对比,特别是对纳税人以及税款走向进行比较,从而更为深入的理解不同的税收政策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可以说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当引导学生在学过相关知识后去观察日常生活,从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而哲学常识相对抽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列举恰当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哲学知识对日常生活尤其是为人处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政治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而政治学科又具备一定的枯燥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丰富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向着生活化方向转变,创设一种更为轻松的、趣味十足的课堂。使学生更加喜欢政治学科。最为简单的就是在教学中加入举例子、列数据等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数据和例子面前更加明确相关的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会带来哪些影响,并正确理解相关理论的研究背景及其价值所在。教师还可以采取情景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更贴近生活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并在相应的情景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找到二者的相通之处,使学生养成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文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对与文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并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进行总结,在课上进行相关成果的交流。文化作为政治常识的一部分不仅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师在进行成果展示时还可以加入一些更为新颖的例子来充实学生的学习成果,将有关文化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这样相对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生活化,使得课堂更具备趣味性,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相关知识,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明确政治理论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高中政治课课堂上注重生活化的体现,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使政治学科具备生活化的特点。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的欲望,并学会正视政治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作者:孟红英 单位:衡水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士友,杨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路径解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3:96-98.

[2]任国平.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55.

日常化学知识例7

社会学产生以来,个体与社会间关系始终是理论争辩的核心。涂尔干更多地强调“社会事实”而非个体意识决定着个体行为,强调社会实体的客观性。而韦伯则主张,个体或群体以主观意向为引导而做出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恰恰是行为的意向联系,强调了社会实在的主观性。之后,帕森斯认为社会个体的行动在其行动目的与所采取的手段之间,受到了社会条件和规范的制约,从而将社会学的理论焦点引向了结构与主体间关系的探讨。

然而,自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结构的论点以来,讨论就没有中断过。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运动便是难以忽略的一种声音,尤其是舒茨的努力,使现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将结构与主体关系的探讨引人到常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开辟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特别是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但是由于去世过早,他未能将日常生活世界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系统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一任务是由其学生和助手伯格和勒克曼来完成的。学界通常把二者建立的这一理论流派称为“社会建构论”。

除了与现象学社会学有着密切渊源,这一理论流派更多的是在与知识社会学的对话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社会学的近代源头要归功于19世纪德国思想的三大发展,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尼采的“谬误意识”和历史主义着重“人类社会情境相对观”的命题皆成为了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来源。曼海姆将德国这一思潮带人英语世界,并在意识形态的梳理中,以关系主义方法论为基础,指出人类的任何思想都不能逃离社会脉络意理化的影响。在与结构功能主义对话的过程中,墨顿提出了“显功能”和“隐功能”的概念,扩展了潜在意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命题。此外,一些对知识社会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者,都进人了伯格和勒克曼批判的视野。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以往的知识社会学在理论上一直侧重认识论,而在经验上侧重思想史,它应该致力于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他们致力于超越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知识社会学,将之发展成为一门经验性质的学科,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解释知识与实体的关系,即人类思想与社会实体之间呈现了怎样的联系。

鉴于国内学界缺乏对《社会实体的建构》一书的介绍和评论,本文依循伯格和勒克曼的思路,从对社会实体的概念开始,解释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过程和主观建构过程,以呈现日常生活知识与社会实在的关系,解读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实体观。

一、何谓社会实体

伯格和勒克曼从对日常生活知识基础的认识开始了对社会实体的解释。他们认为,日常生活的知识基础是指“主观过程(与意义)的客观化,以及透过客观化过程而建构的互为主观的常识世界”。他们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并非传统社会学中的具有特定含义的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理清这一基础,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语言与知识3个维度说明了切合生活中的人的现实。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常识性知识产生于面对面的情境中。个体在面对面的情境中,以米德的“镜中我”为机制,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每个个体的经验整合成不同的类型格局,并以这种类型格局确定他人身份。类型格局不同,象征的意义也就不同,各种类型之间的亲疏感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对他人的定义也就发生了差异。进而,“生活的现实可理解为各种类型的序谱,而这些类型在逐渐远离面对面情景的‘此地、此刻’时,匿名性质也会逐渐增加。

这种分类定型的格局因语言的产生而客体化了。这是因为,语言作为共同世界构成要素的一种声音符号系统,能够使类型格局超乎面对面情境而直接为人理解,呈现于语言中的生活世界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客观的世界。语言所具有的象征,促使生活世界的意义化转变成语义和意义领域,具体化与稳定“我”的主观。语言是一种分类定型,“不只提供我已经历过事物的客观化,并且可使我生命中所有的历验客观化”,生活世界对于个人而言具有了超验的性质。正是由于与个体经验积累相对应的语言的积累,使个体手头的知识仓储得以建立。

知识在社会实体建构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联系社会实体客观性的外化与内化的枢纽。映照在个体思想中的日常生活知识具有以下5种特性:第一,个体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实用性,很少注重非实用性的知识;第二,与生活世界的类型格局相关联,知识仓储将日常生活分化成不同类型;第三,这种生活知识的妥当性是理所当然的;第四,日常生活知识受社会情景决定;第五,呈现于我们眼前的知识是整体性的,受社会制约产生了知识的社会分配。但是知识的仓储并不能将生活知识完全呈现出来,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生活知识的很小一部分。日常生活的知识是与他人分享的知识,这一与他人分享的特性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

可见,日常生活的现实通过经验定型、语言客化和知识仓储等形式被主体建构起来,并且以客体的想象(语言、知识仓储等)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日常生活具有了这样的内在性质:它以人们诊释的事实呈现自身,并且是生活中的人在主观上认为具有意义的未分化的世界。社会学将此现实视为既存的现象,然后从其中选择特定的现象作为研究素材。在现象学看来,人的意识具有意向性和可转换性,这两种特性在我们经验日常生活时,使日常生活处于一种常态或自明的状态。在“我”理解它以前,日常生活的现实已然客观化了,它由一套理解前即已派定为客体的对象所组成。客观化了的生活实体必然具有时空结构,个体通过对“此时、此刻”的注意与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亲疏感。日常生活的现实以互为主体的世界呈现于我面前,传递给我们的感觉是我与他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我们分享着这个世界中共同的意义。

日常生活世界即是社会建构意义上的社会实体,伯格和勒克曼从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层面来对其进行知识社会学上的分析。这并不是说,社会实体的建构可以全然分成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分明的过程,“社会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的产物,仅仅是人的产物,而这个产物又不断地反作用于其创造者。社会是人创造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人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社会,人不能生存。社会是人之产物以及人是社会产物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是他们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

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是通过社会行动的制度化与制度的合法化两个相互贯通的过程实现的。制度化使客体在主观当中确立起来,合法化使之在主观当中维系下去。

在开放性的社会情境中,具有学习和创造能力的个体遵从省力原则选择行动策略,从而形塑了习惯化的活动。制度正是起源于习惯化活动的定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化就是习惯化活动的定型化。习惯化活动是制度产生的核心要素。制度存在使得行动者存在不同的行动预期,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之后,行动中的创新又会生成新的习惯化,新制度便产生了。制度的种类与规模不同,社会便呈现出不同形态,典型的代表是同质社会和多元社会。

在常人的社会经验中,制度以社会客体的面貌呈现,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的社会历验当中。首先,也是最为明显的一种,制度以语言表征的形式出现在常人视野中,各种语言文本的存在,使制度与社会个体的活动割裂开来。其次,专门性的知识表征着多元社会中各种不同的制度的存在,典型例证即特殊制度的存在催生出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再次,从社会角色论的角度看,因为制度表现为角色内化和角色扮演两个互为主观的层面,所以不同的制度刻画出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同质社会中的个体扮演单一的社会角色,而多元社会中的个体则扮演着“角色丛”。进而,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机构来规范社会个体的角色,以维持制度的正常运行。最后,作为客观化过程的极度状态,制度的物化使经验从个体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人类开始忘却自己是人世的源处,并开始将人类现象作为事物来了解”,常人的思想中出现了一副物化的图景。

以各种形式呈现于个体经验中的制度对社会个体具有压迫作用,无论个人是否喜欢,制度都外在于个人,并且持续存在于社会现实中。个人无法随意地拒斥制度,但制度却可以抗拒个人的改变与规避。各种社会机构的存在,起到了对个体社会行动的控制作用,从而使社会秩序得以维系。而个体在制度中行动,也使得制度具有了对个体行为预测的功能。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制度功能的实现端依赖于两个不可分割的条件。第一,现实地来看,整合起来的制度必须对不同参与者都具有意义;第二,历史地来看,个体接受制度的整合,认为制度的客观意义在认知上是妥当的。合法化的任务就是使这两个条件在常人心中确立起来。合法化在语言形成和知识分化过程中便已经开始,而将制度秩序整合进一个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合法化是通过“象征性共同体”来完成的。

象征即社会实体的意义化,而“象征性共同体可视为社会中主、客观上具真实意义的聚集处”是知识积累、经验客观化的结果。对这一略显晦涩的术语,涂尔干的论述更为清晰。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宗教生活的各种形式,如苦行仪式、积极膜拜、攘解仪式等,无不体现着集体意识的存在,“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确认和强化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这里的苦行仪式、积极膜拜与攘解仪式便具有了象征性共同体的意蕴。象征性共同体为各种制度及其实施过程提供广泛的整合,因此社会具有了意义,在这个意义的世界中,制度合法化了。制度的不同参与者得以规范,制度得以延续。

象征性共同体已是制度秩序上最高层次的合法化,但当制度秩序出现困境时,就有必要进一步反思象征性共同体,使它理论化。伯格和勒克曼将象征性共同体的理论称为“次级合法化”,主要通过对象征性共同体中的各种意义现象进行概念化操作来完成。概念化的完成,分化了社会阶层间的权力,产生了大众与知识精英群体的分野。知识精英依靠专门化知识所赋予的权力强化着各种传统(如仪式),并以某种意识形态控制着社会大众的思想,大众只有诉诸革命的力量才能打破这种控制。象征性共同体完成次级合法化后,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附庸阶层,发展出各种理论来解释社会实体中的不同现象,而当这些理论与现实脱节以后,各种理论便发生变革。至此,社会完成了对客观现实的建构。

三、社会实体的主观建构

进一步的问题便是,客观的社会现实是如何在常人的主观当中确立并维系下去?即作为表征社会实体的知识是如何让行动的主体认同并内化的?伯格和勒克曼认为需要从微观的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认同层面和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社会化是“将个人持续且广泛地导人社会的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跳而就。他们将社会化分为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三种类型。“初级社会化是个人在孩童时期成为社会成员的第一步”,“次级社会化则是将已社会化的个人,导人社会中各种新的部门之过程”,再社会化是“将实体急剧重组的过程,而需对执行社会化者强烈的情感认同”。

伯格和勒克曼借鉴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初级社会化过程离不开重要他人的作用。个体通过重要他人学习对社会的认知,重要他人将生活世界传达给个人,而这一知识传递过程一定是建立在感情依附基础上的。通过这种高度情感依附的社会认知学习,儿童逐渐认同了他人的角色和态度,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随着知识仓储的积累,儿童的意识逐渐与特定他人的角色和态度抽离,发展到对一般人角色和态度的认同,即概化他人阶段。“概化他人”的建立对初级社会化来说至关重要,当个人意识里建立了概化他人的概念时,便形成了第一个稳定的内化世界,初级社会化便结束了。

但初级社会化的结束并非社会化过程的终结,因为社会不是由单一制度构成的,个体经历着不同的制度。对不同制度的认同需通过次级社会化完成,次级社会化意味着不同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是不同的。次级社会化即“制度的内化过程”,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次级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性,它并不必然伴随高度的情感依附,个体的认同感也较初级社会化为低。对常人而言,这种较低认同感的常规维持较为简单,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便可完成,互动情景中语言的交谈和各种制度规定都会不断修正、强化着这一认同感。另外,连接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两个阶段的重要他人对这种常规维持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间题来自于个体对社会认同感的非常规维持。在危机情境中,个体需要更为明确和深人的确定感。再社会化便为个体提供了这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认同。通过再社会化,主观的社会实体实现了部分转型或被完全替代。再社会化的完成,标志着令体接受了主观实体的改变,并且将过往的记忆嵌人到新的结构之中,从而完成了对主观实体的又一次整合。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社会结构的宏观背景中展开的,受到了社会结构的各种限制。社会结构的异质情况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知识分化状态的不同决定着知识内化的路径存在差异。比如,在不同的社会中,重要他人的界定是不同的;而重要他人对社会实体的界定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界定必然影响个体的初级社会化。再比如,在单一的社会中,个体的认同相对简单;在异质的社会中,个体会面临认同上的更多选择,从而更容易引致认同的困境,使次级社会化与初级社会化之间的联结出现问题。

这样,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个体通过社会化建构起了主观的社会实体。

四、结语

日常化学知识例8

    社会学产生以来,个体与社会间关系始终是理论争辩的核心。涂尔干更多地强调“社会事实”而非个体意识决定着个体行为,强调社会实体的客观性。而韦伯则主张,个体或群体以主观意向为引导而做出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恰恰是行为的意向联系,强调了社会实在的主观性。之后,帕森斯认为社会个体的行动在其行动目的与所采取的手段之间,受到了社会条件和规范的制约,从而将社会学的理论焦点引向了结构与主体间关系的探讨。

    然而,自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结构的论点以来,讨论就没有中断过。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运动便是难以忽略的一种声音,尤其是舒茨的努力,使现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将结构与主体关系的探讨引人到常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开辟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特别是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但是由于去世过早,他未能将日常生活世界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系统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一任务是由其学生和助手伯格和勒克曼来完成的。学界通常把二者建立的这一理论流派称为“社会建构论”。

    除了与现象学社会学有着密切渊源,这一理论流派更多的是在与知识社会学的对话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社会学的近代源头要归功于19世纪德国思想的三大发展,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尼采的“谬误意识”和历史主义着重“人类社会情境相对观”的命题皆成为了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来源。曼海姆将德国这一思潮带人英语世界,并在意识形态的梳理中,以关系主义方法论为基础,指出人类的任何思想都不能逃离社会脉络意理化的影响。在与结构功能主义对话的过程中,墨顿提出了“显功能”和“隐功能”的概念,扩展了潜在意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命题。此外,一些对知识社会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者,都进人了伯格和勒克曼批判的视野。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以往的知识社会学在理论上一直侧重认识论,而在经验上侧重思想史,它应该致力于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他们致力于超越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知识社会学,将之发展成为一门经验性质的学科,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解释知识与实体的关系,即人类思想与社会实体之间呈现了怎样的联系。

    鉴于国内学界缺乏对《社会实体的建构》一书的介绍和评论,本文依循伯格和勒克曼的思路,从对社会实体的概念开始,解释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过程和主观建构过程,以呈现日常生活知识与社会实在的关系,解读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实体观。

一、何谓社会实体

    伯格和勒克曼从对日常生活知识基础的认识开始了对社会实体的解释。他们认为,日常生活的知识基础是指“主观过程(与意义)的客观化,以及透过客观化过程而建构的互为主观的常识世界”。他们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并非传统社会学中的具有特定含义的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理清这一基础,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语言与知识3个维度说明了切合生活中的人的现实。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常识性知识产生于面对面的情境中。个体在面对面的情境中,以米德的“镜中我”为机制,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每个个体的经验整合成不同的类型格局,并以这种类型格局确定他人身份。类型格局不同,象征的意义也就不同,各种类型之间的亲疏感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对他人的定义也就发生了差异。进而,“生活的现实可理解为各种类型的序谱,而这些类型在逐渐远离面对面情景的‘此地、此刻’时,匿名性质也会逐渐增加。

    这种分类定型的格局因语言的产生而客体化了。这是因为,语言作为共同世界构成要素的一种声音符号系统,能够使类型格局超乎面对面情境而直接为人理解,呈现于语言中的生活世界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客观的世界。语言所具有的象征性功能,促使生活世界的意义化转变成语义和意义领域,具体化与稳定“我”的主观。语言是一种分类定型,“不只提供我已经历过事物的客观化,并且可使我生命中所有的历验客观化”,生活世界对于个人而言具有了超验的性质。正是由于与个体经验积累相对应的语言的积累,使个体手头的知识仓储得以建立。

    知识在社会实体建构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联系社会实体客观性的外化与内化的枢纽。映照在个体思想中的日常生活知识具有以下5种特性:第一,个体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实用性,很少注重非实用性的知识;第二,与生活世界的类型格局相关联,知识仓储将日常生活分化成不同类型;第三,这种生活知识的妥当性是理所当然的;第四,日常生活知识受社会情景决定;第五,呈现于我们眼前的知识是整体性的,受社会制约产生了知识的社会分配。但是知识的仓储并不能将生活知识完全呈现出来,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生活知识的很小一部分。日常生活的知识是与他人分享的知识,这一与他人分享的特性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

    可见,日常生活的现实通过经验定型、语言客化和知识仓储等形式被主体建构起来,并且以客体的想象(语言、知识仓储等)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日常生活具有了这样的内在性质:它以人们诊释的事实呈现自身,并且是生活中的人在主观上认为具有意义的未分化的世界。社会学将此现实视为既存的现象,然后从其中选择特定的现象作为研究素材。在现象学看来,人的意识具有意向性和可转换性,这两种特性在我们经验日常生活时,使日常生活处于一种常态或自明的状态。在“我”理解它以前,日常生活的现实已然客观化了,它由一套理解前即已派定为客体的对象所组成。客观化了的生活实体必然具有时空结构,个体通过对“此时、此刻”的注意与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亲疏感。日常生活的现实以互为主体的世界呈现于我面前,传递给我们的感觉是我与他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我们分享着这个世界中共同的意义。

    日常生活世界即是社会建构意义上的社会实体,伯格和勒克曼从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层面来对其进行知识社会学上的分析。这并不是说,社会实体的建构可以全然分成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分明的过程,“社会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的产物,仅仅是人的产物,而这个产物又不断地反作用于其创造者。社会是人创造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人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社会,人不能生存。社会是人之产物以及人是社会产物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是他们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

    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是通过社会行动的制度化与制度的合法化两个相互贯通的过程实现的。制度化使客体在主观当中确立起来,合法化使之在主观当中维系下去。

    在开放性的社会情境中,具有学习和创造能力的个体遵从省力原则选择行动策略,从而形塑了习惯化的活动。制度正是起源于习惯化活动的定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化就是习惯化活动的定型化。习惯化活动是制度产生的核心要素。制度存在使得行动者存在不同的行动预期,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之后,行动中的创新又会生成新的习惯化,新制度便产生了。制度的种类与规模不同,社会便呈现出不同形态,典型的代表是同质社会和多元社会。

    在常人的社会经验中,制度以社会客体的面貌呈现,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的社会历验当中。首先,也是最为明显的一种,制度以语言表征的形式出现在常人视野中,各种语言文本的存在,使制度与社会个体的活动割裂开来。其次,专门性的知识表征着多元社会中各种不同的制度的存在,典型例证即特殊制度的存在催生出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再次,从社会角色论的角度看,因为制度表现为角色内化和角色扮演两个互为主观的层面,所以不同的制度刻画出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同质社会中的个体扮演单一的社会角色,而多元社会中的个体则扮演着“角色丛”。进而,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机构来规范社会个体的角色,以维持制度的正常运行。最后,作为客观化过程的极度状态,制度的物化使经验从个体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人类开始忘却自己是人世的源处,并开始将人类现象作为事物来了解”,常人的思想中出现了一副物化的图景。

以各种形式呈现于个体经验中的制度对社会个体具有压迫作用,无论个人是否喜欢,制度都外在于个人,并且持续存在于社会现实中。个人无法随意地拒斥制度,但制度却可以抗拒个人的改变与规避。各种社会机构的存在,起到了对个体社会行动的控制作用,从而使社会秩序得以维系。而个体在制度中行动,也使得制度具有了对个体行为预测的功能。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制度功能的实现端依赖于两个不可分割的条件。第一,现实地来看,整合起来的制度必须对不同参与者都具有意义;第二,历史地来看,个体接受制度的整合,认为制度的客观意义在认知上是妥当的。合法化的任务就是使这两个条件在常人心中确立起来。合法化在语言形成和知识分化过程中便已经开始,而将制度秩序整合进一个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合法化是通过“象征性共同体”来完成的。

    象征即社会实体的意义化,而“象征性共同体可视为社会中主、客观上具真实意义的聚集处”是知识积累、经验客观化的结果。对这一略显晦涩的术语,涂尔干的论述更为清晰。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宗教生活的各种形式,如苦行仪式、积极膜拜、攘解仪式等,无不体现着集体意识的存在,“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确认和强化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这里的苦行仪式、积极膜拜与攘解仪式便具有了象征性共同体的意蕴。象征性共同体为各种制度及其实施过程提供广泛的整合,因此社会具有了意义,在这个意义的世界中,制度合法化了。制度的不同参与者得以规范,制度得以延续。

    象征性共同体已是制度秩序上最高层次的合法化,但当制度秩序出现困境时,就有必要进一步反思象征性共同体,使它理论化。伯格和勒克曼将象征性共同体的理论称为“次级合法化”,主要通过对象征性共同体中的各种意义现象进行概念化操作来完成。概念化的完成,分化了社会阶层间的权力,产生了大众与知识精英群体的分野。知识精英依靠专门化知识所赋予的权力强化着各种传统(如仪式),并以某种意识形态控制着社会大众的思想,大众只有诉诸革命的力量才能打破这种控制。象征性共同体完成次级合法化后,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附庸阶层,发展出各种理论来解释社会实体中的不同现象,而当这些理论与现实脱节以后,各种理论便发生变革。至此,社会完成了对客观现实的建构。

三、社会实体的主观建构

    进一步的问题便是,客观的社会现实是如何在常人的主观当中确立并维系下去?即作为表征社会实体的知识是如何让行动的主体认同并内化的?伯格和勒克曼认为需要从微观的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认同层面和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社会化是“将个人持续且广泛地导人社会的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跳而就。他们将社会化分为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三种类型。“初级社会化是个人在孩童时期成为社会成员的第一步”,“次级社会化则是将已社会化的个人,导人社会中各种新的部门之过程”,再社会化是“将实体急剧重组的过程,而需对执行社会化者强烈的情感认同”。

    伯格和勒克曼借鉴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初级社会化过程离不开重要他人的作用。个体通过重要他人学习对社会的认知,重要他人将生活世界传达给个人,而这一知识传递过程一定是建立在感情依附基础上的。通过这种高度情感依附的社会认知学习,儿童逐渐认同了他人的角色和态度,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随着知识仓储的积累,儿童的意识逐渐与特定他人的角色和态度抽离,发展到对一般人角色和态度的认同,即概化他人阶段。“概化他人”的建立对初级社会化来说至关重要,当个人意识里建立了概化他人的概念时,便形成了第一个稳定的内化世界,初级社会化便结束了。

    但初级社会化的结束并非社会化过程的终结,因为社会不是由单一制度构成的,个体经历着不同的制度。对不同制度的认同需通过次级社会化完成,次级社会化意味着不同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是不同的。次级社会化即“制度的内化过程”,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次级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性,它并不必然伴随高度的情感依附,个体的认同感也较初级社会化为低。对常人而言,这种较低认同感的常规维持较为简单,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便可完成,互动情景中语言的交谈和各种制度规定都会不断修正、强化着这一认同感。另外,连接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两个阶段的重要他人对这种常规维持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间题来自于个体对社会认同感的非常规维持。在危机情境中,个体需要更为明确和深人的确定感。再社会化便为个体提供了这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认同。通过再社会化,主观的社会实体实现了部分转型或被完全替代。再社会化的完成,标志着令体接受了主观实体的改变,并且将过往的记忆嵌人到新的结构之中,从而完成了对主观实体的又一次整合。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社会结构的宏观背景中展开的,受到了社会结构的各种限制。社会结构的异质情况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知识分化状态的不同决定着知识内化的路径存在差异。比如,在不同的社会中,重要他人的界定是不同的;而重要他人对社会实体的界定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界定必然影响个体的初级社会化。再比如,在单一的社会中,个体的认同相对简单;在异质的社会中,个体会面临认同上的更多选择,从而更容易引致认同的困境,使次级社会化与初级社会化之间的联结出现问题。

    这样,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个体通过社会化建构起了主观的社会实体。

四、结语

日常化学知识例9

一、在导言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激发主动建构生物知识的需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走进教室并不是一张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单单是教师对知识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自己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高中学生已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或者说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情景已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发现力。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做一个有心人,关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结合学校教学活动特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情景,将生物问题生活化、生命化,使学生的求知欲迅速激活,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导言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创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导言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开始时,学生往往注意力分散,很难集中,上课铃响后还没有进入状态。为了尽快让这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工作,运用各种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并且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刺激他们的兴奋点。

2.在导言中的诗歌情境创设

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以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注意力,牵引学生的思维,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优美的环境中探索知识。新教材中的章序中就有许多是以小诗来概括本章内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章序中的诗,对学生学习有概括和激引作用。如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该章序的诗,其知识概括性和语言性都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它却总是轻波微澜”,说明了稳态的特征;“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说明了机体维持稳态的必要性;“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既说明了稳态的形成和意义,更是一句对学生的德育作用的暗语。因此,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如配上多幅图片和音乐,让同学朗诵诗,营造一个图、诗、声的结合氛围,充分体现课堂的教学美,让学生体会到原来在课堂上也可以如此享受,学习知识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情景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

1.教学过程中插入日常生活情景

日常生活情景具有直观、形象、直接的作用,同时它是学生有机会经历的,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自己身上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带这这些问题与老师一起探究。

2.教学过程中应用比喻的方式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物学教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凭借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构建模型来学习。思维中缺乏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导致无法把这些抽象知识生活化、简易化。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往往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生活化的知识模型。讲到模型时,很多人会说模型不是有吗?各种各样的生物模型实验室有的是,但我认为这些模型还不够生活化,还不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不能符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因此,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实体来做比喻构建模型能更有宜于学生的知识掌握。

三、提供学生创造生活化情境的自由空间,发散性发展学生主动建构能力

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以前“搬运工”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采购适合自己发展的“原材料”和装运知识的“车辆”。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作为认知对象的知识点并不像实物一样,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建构,并且纳入到他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知识应该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让学生会学的核心是学会思维,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思考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为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走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旅途。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堂练习,强化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的意识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将来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而联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应使课堂外显的节奏与学生内蕴的生命节律共振。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基础来进行教学,并且给予学生基于民主、平等、尊重和信任的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不断促进他们在主动建构中发展生物学知识和丰富生物科素养,在参与中体验自身和价值和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在此理念下的生物学课堂,应该是创造与学生特征相关的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探究,主动学习建构的过程。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只有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才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学习、主动建构生物学知识。

一、在导言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激发主动建构生物知识的需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走进教室并不是一张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单单是教师对知识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自己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高中学生已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或者说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情景已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发现力。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做一个有心人,关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结合学校教学活动特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情景,将生物问题生活化、生命化,使学生的求知欲迅速激活,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导言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创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导言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开始时,学生往往注意力分散,很难集中,上课铃响后还没有进入状态。为了尽快让这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工作,运用各种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并且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刺激他们的兴奋点。

2.在导言中的诗歌情境创设

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以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注意力,牵引学生的思维,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优美的环境中探索知识。新教材中的章序中就有许多是以小诗来概括本章内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章序中的诗,对学生学习有概括和激引作用。如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该章序的诗,其知识概括性和语言性都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它却总是轻波微澜”,说明了稳态的特征;“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说明了机体维持稳态的必要性;“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既说明了稳态的形成和意义,更是一句对学生的德育作用的暗语。因此,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如配上多幅图片和音乐,让同学朗诵诗,营造一个图、诗、声的结合氛围,充分体现课堂的教学美,让学生体会到原来在课堂上也可以如此享受,学习知识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情景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

1.教学过程中插入日常生活情景

日常生活情景具有直观、形象、直接的作用,同时它是学生有机会经历的,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自己身上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带这这些问题与老师一起探究。

2.教学过程中应用比喻的方式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物学教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凭借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构建模型来学习。思维中缺乏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导致无法把这些抽象知识生活化、简易化。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往往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生活化的知识模型。讲到模型时,很多人会说模型不是有吗?各种各样的生物模型实验室有的是,但我认为这些模型还不够生活化,还不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不能符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因此,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实体来做比喻构建模型能更有宜于学生的知识掌握。

三、提供学生创造生活化情境的自由空间,发散性发展学生主动建构能力

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以前“搬运工”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采购适合自己发展的“原材料”和装运知识的“车辆”。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作为认知对象的知识点并不像实物一样,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建构,并且纳入到他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知识应该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让学生会学的核心是学会思维,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思考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为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走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旅途。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堂练习,强化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的意识

日常化学知识例10

一、用化学史进行情境创设

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化学工作者用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识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历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化学科学发展史中的典型史料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同学沿着化学家们研究的足迹,体验化学家们科学研究的喜悦和艰辛,学习化学家们科学探究的方法。

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以典型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初中化学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中波义耳的“失败”和拉瓦锡的“成功”的故事创设情境;学习酸碱的内容时,可以用化学科学中人们对酸碱认识的历史创设情境;学习石灰石的知识时,可以用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创设情境……

二、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

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化学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化学方面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可以用化学原理进行解释,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化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已经被广泛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教学中联系并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化学能够提高学生未来生活的质量。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陌生感。